愛心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8 00:0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心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她從一條貧瘠、荒涼的小路上走來,艱苦的走著。她堅信前方不遠的地方就是一條通天大道。
她走在這片黃土地上,一身的膽氣,一身的灑脫。她干事創業的欲望像是一個精靈,催她奮進,催她開拓,她苦苦的追求,她終于開啟了充滿熱血與陽光的人生之門!
她,就是南譙區沙河鎮政府黨委組織干事 權欣。
(一)
今年26歲的權欣出生在城市里的一個普通家庭,中等個頭,濃濃的眉宇間嵌鑲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思路敏捷,健談機靈。大學畢業后,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選派大學畢業生到農村進行支農、支教、支醫、扶貧的號召。積極報名,在順利通過文化考試、考核后,從眾多報名的大學生中脫穎而出分配到滁州市南譙區沙河鎮人民政府。
(二)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人生沒有對社會的奉獻就是行尸走肉,就是酒襄飯袋,就是一文不值!權欣就是這樣表達她對人生的理解和態度的。從沒畢業的時候她在當地社區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參加老年人服務隊去照顧孤寡老人、為了宣傳友愛和衛生主題在社區廣場在組織街頭辯論賽。她的事跡曾多次被滁州新聞聯播、新聞追蹤報道、滁州日報、安徽日報等媒體報道。
參加工作后她仍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連續4年參加鎮婦聯組織的助耕隊、給老年人送溫暖服務隊。去田頭幫助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插秧割稻、去給五保戶送粽子包餃子、洗衣服。由于工作突出權欣被安徽省人事廳表彰為安徽省優秀“三支一扶”大學生。
4月權欣有了自己的孩子。看著自己的孩子,她覺得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感更加重了。適逢鎮婦聯關注的農村小學,她們發現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社會的心病,留守兒童缺少家庭的溫暖,性格養成不健全,與同學難于溝通,有心事從不與老師說,犯了錯誤就跑,家長或找不到或不過問。留守兒童中普遍出現了“生活缺照應,導致營養不良;學習缺輔導,導致學習不好;心理生理知識缺指導,導致性情孤僻;道德行為缺引導,導致行為不良;安全缺保障,導致侵犯兒童權益時有發生”等“五缺現象”,因此出現教育的脫節。針對這個現象鎮婦聯推出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活動,把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作為婦聯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留守兒童”急需社會的關懷和幫助,權欣積極涌躍的報了名。在活動當天她激動的等待著,自己能和什么樣的孩子結緣。
篇2
在繁華美麗的古城長沙,在奉獻愛心的熙熙人群里,有一個樂于助人的活潑小男孩,用他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和一雙稚嫩的手,譜寫了一曲曲充滿童趣愛心的頌歌,贏得了“愛心小天使”的美譽。他就是長沙市芙蓉區**小學五年級甲班學生***。
受熏陶 愛心家庭育愛心
今年十歲的***,出生成長在一個溫馨慈愛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與和諧的校園環境,以及學校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教育與關愛,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透滿愛心的種子,使他逐步養成了樂于幫助別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好習慣。
一個在都市溫馨家庭里出生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得到百般呵護,正是天真無邪、我行我素的年月。但***卻沒有嬌生慣養,他在得到父母疼愛的同時,也受到了嚴格的要求,從小就培育了他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他懂得了怎樣關心爸爸媽媽。媽媽有喝茶的習慣,6歲的時候他就知道小心翼翼地給媽媽把茶泡好。他學會了煮飯、煎蛋、洗碗、洗襪子、掃地等家
務勞動,媽媽病了,就自己主動地洗碗掃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爸媽添麻煩,爸爸媽媽稱贊他是個懂事的乖孩子。
從小在**的心目中,那些伸手乞討的老人、殘疾人都是值得自己幫助的“可憐人”。每次同爸爸或媽媽一同上街,遇到他心目中的“可憐人”,他總是把自己身上的零用錢一古腦兒贈送給他們,直到口袋空空。而這些小善舉也總是得到爸爸媽媽的贊許與支持。
重友誼 扶貧憐弱有愛心
別看**只是一個十歲的五年級小學生,他不僅在學校是一個學習刻苦、興趣廣泛,獲得過多項全國性大獎的少先隊副大隊長,更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好孩子,是社區的志愿者。他主動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公益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與貧困地區學生和農村留守兒童結下了濃厚的友誼。
20xx年5月,團省委組織“共享陽光、快樂成長”《相約留守兒童過“六一”》系列活動,***與爸媽一道,激情參與長沙百名愛心家庭,配對結識了湘潭留守兒童**。他們一見面就象相識已久的老朋友一樣有說有笑、難分難舍。6月1日,兩位小朋友在雙方家長的陪伴下快樂游玩“海洋世界”,一起觀賞各種各樣漂亮珍奇的海洋魚類,一起在小魚池邊并坐垂釣,精美的瞬間照片被登上了《瀟湘晨報》,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有了這一次以后每逢節假日他都接**到家里來玩,讓**感受到了友誼和快樂。**父母感激地說:**能結識到***真是太幸運了。
20xx年“六一”兒童節,**社區組織了一次大型的與貧困學生“手拉手”活動。***第一個積極報名參加,資助的“手拉手”對子是寧鄉黃材鎮的***同學。他把她接到家里來玩,為她演奏架子鼓,用自己的零用錢為她買書包、置新衣、交學費。并保持著和她書信往來。20xx年冰災期間擔心***缺衣受凍,***給她寄去新大衣和文具。
今年8月暑假,***參加完蘇州20xx機器人世界杯大賽和**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比賽回來后,就把寧鄉***、湘潭**兩個手拉手好朋友接來長沙過暑假,實現了他讓三個好朋友一起團聚的愿望。三個不同地區的孩子在一起,雖然有時鄉音難懂,但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他們一起游泳、玩牌、看電視、參觀海底世界、到圖書城買書,他們在一起非常的開心。三個小伙伴手拉手,約定三人競賽,年底相聚時看誰的學習成績最好。8月27日,***的爸爸開車,載著**和**,一直把***送到寧鄉家中。看到***姐姐家中只有3間陳舊的土坯房,媽媽又是個殘疾人,***心疼不己,他把自己暑假參加二次全國大賽獲得一等獎后,父母和舅舅們獎勵給他的500元錢送給姐姐當學費,他覺得把錢用在幫助姐姐讀書這件有意義的事情上值得。他以自己一顆幼小善良的童心溫暖著這個渴望學習的 “對子”姐姐。臨別依依不舍的姐姐喊著:記住我們的約定。
動真情 助貧敬老獻愛心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對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來說,那怕是盡一點微薄之力,送去一點關愛,經常的惦記著他們,也是快樂的。
20xx年秋天,年僅7歲的***來到西湖社區找到*主任,提出幫助五保老人的愿望,受到了社區的重視和支持。他用多年積存的零花錢、壓歲錢以及在勞動和學習中得到的獎勵錢為社區困難低保戶提供幫助,每月捐贈一袋米、一壺油自己送去,一直堅持到現在,從未間斷。用他的話來說“錢終于派上用場了”。
逢年過節,他在社區阿姨的帶領下看望慰問五保老人,送去慰問品。當他看到社區80多歲的老人張爺爺和張奶奶每天都要侍候照顧兩個從小就得了腦膜炎后遺癥、小兒麻痹癥和腿有殘疾的女兒洗臉、漱口、吃飯時,一股同情憐恤之心就在他幼小的心中油然而生,每年春節他都去看望他們,送去慰問品。從石門老家返回后,不忘給張爺爺一家帶去臘魚和臘肉。20xx年春節前鬧冰災,***主動加入到冒著天寒地凍清掃道路積雪 的小區隊伍中,用他小小的手臂端起塑料小撮箕一撮一撮的端,拿起鐵鏟一鏟一鏟的鏟。大雪冰凍封了路,***還時刻牽掛張爺爺一家的冷暖與安危,邀約爸媽陪同冒著冰凍嚴寒去探望慰問張爺爺一家,使張爺爺一家深為感動,謝不絕口。
20xx年中秋節,***惦記著辛勞的張爺爺、奶奶,提著慰問品去看望他們,張奶奶很高興的翻柜子拿這拿那的給他吃。那天張爺爺沒有在家,誰知第二天上午,81歲的張爺爺提著一盒月餅來到了***家,看到身穿紅色衣服的張爺爺出現在家門口,***激動的連忙接爺爺進來,張爺爺感激地說:**經常來看我們,太有愛心了,我要自己親自寫表揚信送到學校去。***連忙對爺爺說:謝謝爺爺,但您不要去了,這是我應該做的,您這么大的年紀要注意身體,千萬不要去了。
篇3
作為中學生的我,力量太過微小,但我堅信“種下一棵樹,收獲一片綠蔭;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我覺得現在我跟隨爸爸所做的事的意義就在于此。——馬及凱
當同齡的孩子在節假日纏著父母去公園游玩的時候,該市二十二中XX級2班的馬及凱已經和爸爸騎上摩托車開始了他們的“發現之旅”。從XX年到XX年,他們到過靈壽、平山、元氏三個貧困縣的多所小學,把捐助物品送到貧困山區孩子們的手中。
第一次去平山黃泥口小學時,馬及凱9歲。當這個學校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愣住了:“在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簡陋的小學,我感到了一種震撼。”
最讓馬及凱難忘的是XX年底在靈壽縣丑泥口小學的捐助活動,孩子們生活的艱苦深深地觸動了他。由于孩子們家住得很遠,都是自帶午飯。有的同學只帶了干硬的燒餅;有的帶了饅頭和菜,學校不能加熱,只能涼著吃;吃完飯,孩子們就著水龍頭喝口涼水……這樣的場景,讓馬及凱心里很難受。“那天,同學們在院子里排著隊領學習用品和水杯,我真希望他們以后能用我們捐贈的水杯喝上熱水,不用再就著涼水下飯。”
四年里,馬及凱跟隨爸爸參加了不下十次捐助,有些去過的小學的名字他已記不清了,但那里的同齡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我長大,我會繼續把這件事做下去,盡己之力將這項公益事業做好。”
篇4
一、敬業愛生,無私奉獻
要成為一名優良的教師,首先必須得具備崇高的、正確的思想道德和師德修養,因此,周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每一次的政治學習,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力,將“ 大”精力貫穿于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勤懇工作,與時俱進。堅定了自己從事教導事業的決心,也深深的領會到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為此,她熱愛她的學生,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孩子,用一顆平常心去教他們,不僅教會他們書本上的知識,還教會他們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尊重師長。同時她還學會如何去懂得孩子的需要、如何去懂得家長的需求,用自己嚴謹的工作態度去沾染他們。
如果說作為數學老師孩子們都愛好她,那么作為班主任,孩子們是信任她、愛她。年下年,因為學校工作的需要,她擔負四(五)班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認真參加每一次的班主任學習,虛心請教有經驗的班主任,尋找管理班級的好方法。面對每一位有艱苦的學生,她都要仔細分析他們的情況,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然后,在考慮孩子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的情況下給予贊助。她翻閱大批的書籍,課余做家訪,及時與學生家長接洽,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孩子在和諧的家庭中生活、學習。同時,在班級管理上大下工夫,在班會課上讓孩子們自由組合成立合作小組,自己取組名、自己畫隊標、自己制定班級公約……充分施展學生的民主性和創造性,在合作中,學會與人相處,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對集體的重要性,使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進步。
二、踐言力行,爭做榜樣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老師熱愛自己所任教的這門學科,數學不僅能生動學生的思維,還能加強學生的邏輯性,所以在教學上她刻苦研究,不斷摸索,力爭教給學生最簡略易懂的方法。聯合課改,她積極認真參加每次活動,作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筆記,積極參加課后的評課研究活動,將學到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動態及時的帶回學校,帶進課堂。在教學工作中她始終牢記“學無止盡”這句話,不懂就及時請教有經驗的老師,直到弄懂為止。每一節課,都精心備課,為了充分作好課前籌備,花去大批的課余時間和休息日,翻閱材料,制作課件,在重復推敲下落實最佳的教學方案。用《新課程標準》正確評價每一位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在課堂中學生通過說數學語言、擺數學學具、問數學問題,解數學疑問幾個環節對數學有了很大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當學生敘述自己創造問題、思考問題、得出結論時,她絕不插嘴打斷或表現出不耐心的情緒。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交換,及時幫差補缺,變“教導權威”為“教師朋友”,使學生處在民主、平等、寬容的教學環境中,確保他們擁有安排的時間和主動探究的心態,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他們產生創新的愿望,勇于創新,敢于創新。所以,在周老師的課堂里我們看到的是:老師能夠輕輕松松地教,學生能夠快快活樂地學!
年擔負鎮音樂教研組長,年擔負學校教導主任,在這些年中她聯合自身在教導教學方面的優勢,在教研組中、在學校里,和老師們共同研究,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方法以及一些較為成功的教學設計毫無保存地介紹給大家,與其他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并時常與老師們溝通、交換,與老師們一同探討實踐,直至完成優良的教學方案,使教研組、學校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共進的學術氣氛,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