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書中成長范文
時間:2023-03-19 13:29: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在讀書中成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書,編織起我美麗的童年。《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十萬個為什么》、《伊索寓言》、《格林童話》陪我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與我攜手走進人生的開端——童年 。
有空閑的時候,我會和朱自清共同走進《河塘月色》,與高爾基一起品味阿遼沙的《童年》;有暇隙時,我會與《福爾摩斯》相約在秋天……
暮春的原野總是蕩漾游人的心情,那徜徉的閑適更勝優雅的景致。淅淅瀝瀝的春雨訴說著春天的童話,我更愛在這細雨霏霏的時候,撐起傘,捧著我心愛的《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漫上臺階,往那竹林邊的小橋上走去。撐著傘,斜靠在木橋的欄桿上,與保爾 柯察金共同走過他們的人生。雨小的時候,我會收起傘,任細雨輕撫我的臉龐,讓我完全融入到書的意境之中去。
我愛書,我愛在靠窗的書臺前聽著窗外歡快的鳥鳴聲,做著《紅樓夢》,看著《茶花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與魯迅共同“拾”起他的“朝花”,與他一起《彷徨》、《吶喊》,為祥林嫂的悲苦一生而流淚,與歷史人物共同走過《上下五千年》……
篇2
說到讀書,滿腔的熱情涌上心頭,愛好讀書不僅僅是喜歡,更多的則是癡迷與鐘情,讀書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讀書讓我快樂地成長、幸福地生活,讀書讓我認識了寬廣的大千世界。
我就是一個小書迷,讀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很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畫報》和《畫冊》等。上小學以后,喜歡讀的書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書我都喜歡看。一有空我就如饑似渴的看書。從《三國演義》到《西游記》,從《愛的教育》到《感恩系列叢書》等,這些中外名著讓我懂得了團結的力量和成功的艱辛,學會了與人要和睦相處,學會了要感恩。
現在我仍喜歡看書,《百科全書》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懂得了許多科普知識。我讀過的書有很多有《灰姑娘》、《金山王》、《海的女兒》、《十萬個為什么》、《紅樓夢》、《西游記》、《中外神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世界未解之謎》、《中國古今寓言》、等等,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書,已經是我離不開的朋友了,每天晚上不看上半個小時的書,我就不能入睡,我初步算了一下,從四年級到現在我看過的課外書共計65本。
我與書之間也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現在和大家分享。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聯合書城買書。我買了一本《拇指姑娘》。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看了。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但我還是在房間里津津有味的看著書。媽媽在飯廳叫我:“寶寶,下來吃飯了!”我習慣性的應了一聲:“哦!”但我還是沒動身。過了一會兒,媽媽又叫了一聲:“李淞,快點下來吃飯了!”我又應了一聲:“哦!”跟著還是在看書。直到媽媽上來叫我的時候,我才從故事情節中回過神來,戀戀不舍的放下書,下去吃飯。在這件事情中,我雖然餓了肚子,但還是看完了《拇指姑娘》,我可開心了!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在讀書中成長,在品書中堅強、在看書中體驗樂趣。通過讀書,我懂得了人間百態,通過讀書,了解了世化,通過讀書,知道了人生的陰晴冷暖,讀書、學習,讓我“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讀書,真好!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 的確,人們生活里沒有陽光就沒法生存,鳥兒沒有翅膀就不能飛上藍天。書是我們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也是我們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說起讀書,同學們都知道讀書的好處:因為讀書,我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因為讀書,我們了解了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前輩,為人類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因為讀書,我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我們發現了無盡的寶藏。
然而,有人會說:“讀書苦啊!”也有人會說:“讀書真好!”,刻苦讀書是不容易,但是,當你嘗到了讀書的好處,得到了讀書的碩果,那時候,笑在臉上,喜在心里,哪里有苦,倒盡是甜了!讀書需要用腦,用口,更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我愛讀書,因為我在讀書中得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干。我的生活因讀書而精彩。
讀書是快樂的。讀書讓我們插上了心靈的翅膀,讓夢想成為現實。讀書,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帶給了我們愛的力量。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種素。”
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源泉。讀書使我們知道時間的重要,歲月不可虛度,不能蹉跎。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讀書就像知識的花朵,帶領我們走向遠方,走向我們的夢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在讀書中汲取各種知識。我們從讀書中獲得啟迪,領會到人生最美好的感悟。
人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書。讀書辛苦,可我們的先輩們卻因為讀書而名垂千古。
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生長在陽光下,生長在和平社會里,沐浴著陽光和雨露,圖書館,書店,閱覽室這些讀書天堂到處都是,高高興興地走進去,高高興興地讀書。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遨游,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尋寶。
愛讀書就是愛人生,希望我們的明天因為讀書更美好!
篇4
愛讀書是一件好事,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無論社會怎樣變遷,人的意識怎樣發展,提倡多讀書卻是亙古不變的,為什么?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思維里,讀書一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成長中讀書,在讀書中成長,成為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座右銘。誠然,讀書的好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并非任何一個讀書的過程都是一次進步。作為一名老師,我在實際的工作中,用自己讀書的親身體驗,感悟到了讀書與成長的關系:讀書+反思+實踐=成長。相反,則事與愿違。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這種真情來源于學生的尊敬、家長的支持還有社會的關心,當然,更離不開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離不開教師孜孜不倦的讀書學習的積累,才能以不變的熱情感染我所教的每個學生。十二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
學生成長的過程也是老師成長的歷程; 正如陶繼新老師在第一講中所倡導的那樣:“讀書教學相得益彰”,對我來說,愛讀書的好習慣是在學生時代就養成的,多年來,我一直從中大受裨益。參加工作以來也從未間斷,不過,這時的讀書卻不能是僅憑樂趣和一時沖動,更需要邊讀書,邊結合工作實踐進行反思,而不是像讀名著一樣的天馬行空的遐想,脫離實際的閱讀是無效的,尤其對于為人師者而言,就如同解答學生的疑難,不能只給出答案,而說不出為什么。最難忘的那段讀書的經歷,,是在參加市級骨干教師選拔的第一次筆試之前對于《有效教學》的學習,我的同事也有一位在讀它,常常讀著讀著大發感慨,與書中發現的問題和闡述的觀點產生強烈共鳴,我倆因為這本書而有了共同語言,并一起討論怎樣將之運用與教學,真正發揮《有效教學》的作用。并在之后的骨干考試當中,能夠正確而靈活地運用《有效教學》的理論,去分析案例,去尋求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辦法......我成功了。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還有陶行知、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在工作中我獲得了作為教師的快樂,這份快樂來自于學生的認同和愛戴,這是一種溫暖的表象,為人所羨慕和津津樂道,在這背后,累積著一個優秀的為人師者的讀書和學習的艱辛,孜孜不倦不以為苦反以為樂的達觀,。盡管距離優秀教師還很遠,但我已深悟其“道”——優秀教師的成功之路就是讀書+反思+實踐=成長
篇5
1、我對書的熱愛,源于我最初對書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它豐富了我的生活,給我帶來許多樂趣,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書給了我很多很多的東西,它豐富了我的生活,增長了我的見識,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感到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2、好書,陶冶了我的情操,豐富了我的情感。從書中,我讀到了勤勞、善良與正義,也讀到了人間的冷暖與艱辛,分辨出人情世事的是非與曲直。一有時間,我就會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把其他的事情都拋到腦后。我徜徉在書的海洋里,隨著書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苦惱、一起幻想,我會為灰姑娘悲慘的命運而淚流滿面,也會為灰姑娘那兩個卑鄙無恥的姐姐得到懲罰而歡呼雀躍,更會為保爾·柯察金面對苦難,依舊傲然挺立,牢牢把握自己的命運而肅然起敬……被他的名言:“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所震撼。我在讀書中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在讀書中成長。
3、好書,像一位好朋友、好老師,它時刻陪伴著我,給我啟迪,為我指明方向,只要我需要,它就會伸出熱忱之手,幫我掃除心靈上的陰影,使我變得輕松、快樂起來。當別人弄壞我的東西,我悶悶不樂時,翻開《小鬼當家》,里面的主人翁明明是那么的寬宏大量,別人弄壞了她的東西,她不但不生氣,還安慰別人,說沒關系。這時書告訴我:做人不應該斤斤計較,要寬容別人。當我不誠實的時候,《誠實的故事》告訴我:誠信乃是做人的根本。當我遭遇挫折,想放棄時,翻開《綠野仙蹤》,里面的桃樂絲遇到了許多困難,卻從不氣餒,從未放棄去翡翠鎮。這時書告訴我:遇事不要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要迎難而上,做一個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人。當我疲憊不堪、孤獨寂寞時,翻開《幽默笑話》,一下子便笑出了聲,心頭的陰云煙消云散。這時書告訴我:要樂觀開朗,笑對人生。
4、小時候,我便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成長。每天晚上,我都纏著媽媽為我講《安徒生童話》。 在媽媽的口中,我看到了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王后的邪惡與丑陋;感受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內心的孤獨與渴望。幼小的我便懂得了美麗與丑陋,人心的邪惡與善良。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鳴不平,為灰姑娘的美好結局而感動。從那時起,書便成了我成長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出于好奇心,我按照爸爸的“秘方”試了試,不可思議的是,還真讓爸爸給說中了!我愛上了這些名著!書的世界里的精彩把我給深深吸引住了!書中的主人公開心,我就會跟著開心,書中的主人公傷心,我就會一整天愁眉苦臉……我時刻分享著他們的快樂與悲傷,就如他們的知心朋友一樣,替他們分憂解難!我還記得當我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那幾天,我對海倫 凱勒的遭遇深表同情,甚至還掉下了眼淚;同時,我也對她這樣堅強、樂觀的精神震撼不已,我覺得,正如她去世后《華盛頓郵報》所登的:海倫 凱勒的一生不愧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輝煌之一,她的辭世是整個世界的損失!再想想我自己呢?我在過去沒有好好珍惜一分一秒,我感到羞愧不如,不過現在,我懂得珍惜了,我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一寸光陰一寸金了。我走進了一個由書展開的新天地:讀了高爾基先生的《童年》,我知道了下層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多么的不容易;讀了馬克 吐溫先生的《湯姆 索耶歷險記》,我感受到了湯姆 索耶精彩、刺激的成長歷程。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書中充滿了知識與智慧,當我們讀過一本書后,我們總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知識,增長許多見識。不同的好書告訴我們不同的道理,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它們分別講述了不同國家、不同的人與不同年齡的故事。書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懂得辨別是非。讀了書后,我們學會了辨別好壞,還知道了什么是對的,什么又是錯的。
書,是知識的海洋。
書,是智慧的翅膀。
書,是力量的源泉。
篇7
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的任務把班主任累得的喘不過起來,這大概也是每一位班主任發自內心的感受。可既然我們是班主任,那我們就應該擔當起這份責任。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很好的擔當起著分責任?每一位班主任老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有哪位班主任老師不想把自己的班級帶好,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呢?可是把每天的班級事務處理完畢就算是個好班主任了嗎?
書中的劉立平老師說:“全國約有444萬個中小學教學班,每個班級每天都發生著許多變化,這邊也許陽光燦爛,而那邊可能風云驟起了。班級生活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可是對大多數班主任來說,生活的變化是緩慢的,今天與昨天似乎沒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跟今天一樣,可是班主任的生活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大概每一位班主任對此都會有所感觸,看似平靜的班級生活中,是否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夠在這種平靜中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呢?是否每一位班主任對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都能夠得心應手?我們的學生是否在我們的管理中真正成長起來了呢?
40位班主任經歷的磨難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卻異口同聲的告訴我們:“我們任何一個班主任都要在不斷地學習中進步,在不斷的實踐中成長,在不斷地反思中提高。”然而態度決定一切,認真讀書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用心思考才能啟迪我們的智慧,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使我們不斷地超越自我。那么我們班主任的工作才會從艱難的跋涉轉向光明的坦途。
教師成長,學生進步,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結果。
從此書中我讀出了各班主任成長的途徑與特點,在此與大家分享想:
*靜心讀書,書山取經。
*讀書讓我在高山中行走,鍵盤讓我在記錄中思考。
*不做班主任的老師不是一個完整的教育工作者。
*班主任工作事無巨細。
*創造從模仿開始,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
*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積累,在反思中升華。
*以書為友,與大師對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只要抓住了學生,就抓住了教育最根本的指點。
*經驗+反思=成長;經驗+反思+學習=更快地成長
*沒有幸福感的教師培養不出有幸福感的學生。
*每次迅疾的書寫都是很好的排毒,是一次心靈的美容。
*尋夢是美好的,守夢是艱辛的,探究是無止境的。
篇8
一、 重視營造讀書氛圍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我主要是通過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首先,我通過引導收集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氛圍。
其次是動員、引導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柜,在班級中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匯報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收獲,請家長介紹自己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父母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主動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
二、 重視教給讀書方法
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還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這里,我主要是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乃至成長于課外”,“以課內促課外”“以課外補課內”。如,我告訴學生拿到一本書后首先得問問自己:我想從中得到什么?接著快讀目錄,以得到一個總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讀的內容,邊看邊想,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不懂之處畫上符號。待閱讀全書后再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最后,欣賞品味精彩片段,體悟寫法。
三、 重視檢查閱讀效果
篇9
一、讀看結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低年級的教材以童話、寓言居多,配有形象、生動、活躍的插圖,充滿了童真、童趣。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圖、說圖,然后對照插圖讀課文。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小豬畫畫》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看后說說松鼠、小山羊、小白鵝分別對小豬說了什么,小豬聽了以后怎么做的,最后小豬把貓畫成了什么。由于這些插圖就是一個個故事情節的體現,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緊接著我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就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這樣的閱讀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讀思結合
讀書是閱讀教學的“本”,思維是閱讀教學的“魂”,二者缺一便不成閱讀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書不思考,猶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努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從而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達到以讀促思的目的。
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有深度地思考。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在讀文時懂得抓住關鍵的詞句,來體會課文所包含的意思,這樣能幫助學生克服思考中的表面性,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誰住頂樓》一文時,先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并引導學生反復讀小動物們的對話,抓住關鍵的語句進行朗讀。然后,再讓學生思考:你覺得誰應該住頂樓?為什么?假如讓你來分樓房,你打算怎樣安排?用自己的話說說想法。這樣,學生就在老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下,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
三、讀說結合
閱讀教學是訓練語言的重要渠道,教師要憑借教材的優勢,在教學中通過朗讀、看課文插圖說話、復述課文、敘說故事、回答問題等多種形式練習聽說,讓學生感受語言、積累語言、豐富自己的口語表現力。如:教學《毽子變乖了》一課時,可以設計一個模擬采訪練習:你會踢毽子嗎?你是怎樣學會的?你來教同學們好嗎?你教會了別人,心里感覺怎么樣?學生在說話中不知不覺體會了課文的意思,同時在交流中學生的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獨特體驗。
四、讀演結合
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游戲、情景表演等活動,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學生在合作中表達交流,在動態生成中得到綜合發展,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生命體驗和成長的過程。如:在教學《蘑菇該獎給誰》一課時,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待課文讀熟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情節,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表演小白兔的小朋友還向老師要求獎勵大蘑菇呢!在這種毫無拘束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敢想、敢說,從而能充分體驗文中角色的內在情感。學生在實踐中,個性特長也得到了主動發展。
五、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會讀文、會寫文。因此,處理好教學中讀和寫的關系是關鍵、是基礎。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緊密結合的兩個環節,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教學中,我注重把讀、寫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如:我在教學《家》一文時,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后,讓學生用“ 是
的家”寫話。由于低年級兒童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觀察得很仔細,所以寫起話來形象生動、想象豐富。在低年級注重讓學生借助讀,學會寫生動形象的一句話或幾句話,培養讀寫結合的習慣,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表達和文字寫作基礎。
篇10
高爾基說:“讀書,這個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偉大智慧的結合體。”雖然,我不是太懂這句話的含義,但是多讀書卻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搭起讓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上無窮無盡的糧食。我們從剛剛降生的嬰兒,到現在風華正茂的少年,和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哺育我們的嬰兒教育書;父母深情誦讀的故事書;上學前的幼兒早教書、識字書;上學時的漫畫書、教科書;現在的少年文學、科普小說和名著。可以說書和我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記得小時候,還不識字,整天咿呀咿呀亂叫的我,就對中國神奇的漢字有了極大的好奇。媽媽就耐心地教我得唐詩宋詞。茶余飯后,媽媽便馬不停蹄地教我讀唐詩,媽媽慢慢地說一句,我就鸚鵡學舌地模仿一遍。媽媽慢慢的在紙上寫一段,我就一筆一劃地寫一段……上學前,我就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書了。低年級時,我就會了許多漢字,我便迷上了科普書。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套《少兒百科全書》,厚厚的幾本,宇宙氣象,人文地理,植物動物,這些知識都有,令我愛不釋手。在如饑似渴閱讀的同時,我家有入住了一位新成員楊紅櫻的《心靈雞湯》,雖然這只是一碗碗普普通通、溫暖人心的雞湯,卻讓我明明白白地讀到了人這一路走來,不計其數的坎坎坷坷,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人生這漫長的道路,無數的崎嶇不平……
書中各個形形,各不相同的人物,無不讓我在讀書的同時,畫上一個個驚嘆號。行行文字仿佛個個美麗的音符,奏出一曲曲一首首深刻而悠遠的天籟之音。日復一日,我就這樣在一片書香中體味著作品的精髓,深奧的文字不再是閱讀的障礙,讀書對于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所說的,我們正應該用行動來兌現。為了充實自己,為了武裝自己,為了讓祖國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為了讓全世界人對我們這偉大祖國的兒女擁有十三億人口這繁榮昌盛的中國刮目相看,為了……為了太多太多,我們要讀書,我們需要讀書。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的這句話,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讀書,最好的詮釋。我們就是祖國的雛鷹,沒有了翅膀,就不能奮力飛向智慧。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書確實令我受益匪淺。這“益”不僅僅是指成績優異,視野開闊,能說會道,書更給了我心靈上的滿足。 一本好書,塑造我,打磨我,雕琢我。 讀書伴我成長,學習路上的歡笑與悲傷,是書陪伴我,我愛書,就像愛祖國一樣,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