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感悟范文

時間:2023-03-19 06:3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命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命感悟

篇1

長沙市麓谷中心小學 六年級2班 吳夢涵

生活中我們在哀嘆生命的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間,時間像一只頑皮的小精靈,竊笑著與我們擦肩而過,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童年的無憂無慮正如夢般散去,少年的快樂往事也伴隨著日歷飄逸在歷史的風中………..

時光飛逝,往事煙云如歌,也只能在記憶的光盤中。而未來的時光又如一條無聲的河流,在浩浩蕩蕩的義無反顧的向身后延伸,歲月如梭,然而生命依然如蒼穹的云朵那般輕盈,又如春天的原野般美麗而恬靜………….

打開人生的第一葉日歷就如揭開一張嶄新的圖畫,歲月的車輪在春天的腳步中增大,生命也在風的呼吸中升華。

在羅大佑的《童年》和朱自清的《時間》感悟中,我逐漸明白了人生在真正意義難道不是制定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去逐步實現嗎?而有的目標不將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嗎?

篇2

巴金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不再與享受。我認為生命像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的野草,它是那么的頑強。當人們還處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墳前那一片綠色的生命映入我的眼簾,每一年他們都忙于清理那蠻草,可每到下一年的草總是很高、很綠,這就是“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吸引我眼球的是懸在山壁上不是松的小樹,它沒有松的挺拔高聳,卻有松的頑強堅定,那長在青石上的小草貫穿堅硬的石頭。這就是生命,渺小而不柔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是”輕于鴻毛,重于泰山“,人的一生可長可短,他們名流千古,或者遺臭萬年。商紂喝慈禧太后,他們有著相似的地方,他們都貪于享樂,建立宮殿,讓百姓名不聊生,最后一個被姬昌取代,一個被西方列強統(tǒng)治,他們遺臭萬年。李時珍用一生撰寫《本草綱目》,為中國醫(yī)學墊定雷鋒樂于助人,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英年早逝。譚千秋一生平凡無奇,但最后的姿勢讓人們記住了他。他們是普通百姓,但他們卻讓我們銘記于心。

我們走過漫漫的一生,有時候會突然發(fā)現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來暑往沒有什么區(qū)別,一切的歡笑淚水截然相同,沒有輝煌之處,渾然不知的穿梭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中,面對人生涌起的不過是淡而又淡的感覺,我們頓覺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遠方的微光、一葉小草、一滴晨露。為此我們惆悵,我們感嘆。其實,我們不必為平凡悲嘆,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平凡是荒原,孕育著崛起,只要你鶴崗開拓;平凡是泥土,孕育著收獲,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溪流,孕育著深邃,只要你肯積累。

篇3

1、生命會給你所需要的東西,只要你不斷地向它要,只要你在向它要地時候說得一清二楚。

2、你所愛的人,他并不是全然完美,但是正因為他的五音不全,你才發(fā)現他的可愛之處。不完美,很好。所以你也該放輕松一點。

3、生命靠許多分歧的問題維持下去,這些問題不能不與生俱存,只有在死亡中才得以解決 。

4、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5、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

6、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上不可能生存一樣。

7、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8、把人的價值降低為消費的實惠,無疑是創(chuàng)造性價值的泯滅;把生命變?yōu)榇齼r而沽的商品,無疑是人的本質的滄喪。

9、橫溢的天才,如沃土,如不加耕耘,即可能產生雜草,而不產生葡萄、橄欖供人享用。()

10、生命是美麗的,對人來說,美麗不可能與人體的正常發(fā)育和人體的健康分開。

11、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12、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13、如果我曾經或多或少地激勵了一些人的,努力,我們的工作,曾經或多或少或少地擴展了人類的理解范圍,因而給這個世界增添了一分歡樂,那我也就感到滿足了。

14、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一來可口!

15、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于天賦的生命。

16、快樂可遇而不可求,我們最明亮的歡樂之火往往是由意想不到的火所點燃的。

17、生命是一種語言,它為我們轉達了某種真理;如果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它,我們將不能生存。

18、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19、努力為生,還要努力為死。

篇4

[關鍵詞] 感恩教育 初中生 德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是一種溫暖的情感,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在校園里,在班級里,在感恩的空氣中,學生可以找到學習的積極動力;在感恩的空氣中,學生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學生自發(fā)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開展感恩教育,是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需要。

一、初中生的感恩教育現狀

筆者曾就“感恩”這一話題對本校中學生設計過一份調查問卷,問卷采用樣本信息分析,隨機抽取了本校的75名中學生參加。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于父母、親人、師長、同學、朋友的感情較為“淡薄”,有3%的學生對父母感覺很煩,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21%的學生對父母偶爾問問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會回答,問多了就會煩;有6%的學生校內外遇見老師會假裝沒看見,低頭走過。其次,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現象較為普遍,有43%的學生認為家務活是家長的事,自己只要管好學習即可;有12%的學生在家長的要求下才會幫忙,他們對父母和親人十分依戀,但這種依戀不是感恩與尊重,更不能代替感恩與尊重。還有不少學生對于他人的幫助缺少應有的感激與熱情,多數學生在有困難和需要的時候想到親人,事后便無動于衷。通過問卷可以明顯看出,初中生的感恩教育存在普遍性缺失。

二、造成現在的初中學生缺乏感恩意識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礙感恩意識的萌生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許多父母無原則地溺愛、遷就子女,使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強化,他們想要什么,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地給予滿足。同時,一些父母思想觀念、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簡單粗暴,而缺乏與子女的溝通;由于社會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許多父母無暇顧及對子女的教育,助長了他們的不良品行。這些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健康,阻礙了孩子感恩意識的萌生,進而阻礙了初中生思想道德的良性發(fā)展。

(二)學校道德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

雖然現在重視德育教育,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各級各類中小學仍然圍繞高考、中考的指揮棒轉,造成中小學德育課無法保證。即使有上也只是重視德育的理論灌輸,輕視道德的實踐教育。道德教育的理論、內容只有通過實踐內化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動青少年道德素質的提高,而感恩,尤其需要學生的情感體驗,實踐內化,而這恰恰是初中生所缺乏的。

(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初中生思想行為功利化

除了學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響,現實社會中的腐敗現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因素也嚴重腐蝕了學生的思想,導致他們思想行為功利化現象明顯,缺乏應有的感恩意識。

三、感恩教育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感恩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蓄情

1、校園讓學生“我懂感恩”。

校園是感恩教育的主陣地。首先學校中的廣播站、教室后的黑板報、校園內的宣傳櫥窗等都是宣傳的好陣地,可以大力宣傳感恩內容。其次讓學生通過書報、電視、廣播、圖書室、網絡等信息渠道搜集以“感恩”為主題的詩文、俗語和歌曲。通過搜集、篩選、整理、摘抄、交流、歌詠,讓孩子感受愛與被愛,走近“感恩”,揣摩“感恩是什么”,從而達到“我懂感恩”的目的。

2、活動讓學生“我要感恩”。

充分發(fā)揮初中生的能動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枯燥的說教學生會厭煩,久而久之會產生懈怠心理。只有不斷地變換形式,讓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教育才會成功。因此我們以班級組織為載體,開展多種教育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如:感恩詩文朗誦會,愛心永恒歌詠會,組織感恩展板制作等系列活動,使學生走進“感恩”,明確為什么要感恩,變“我懂感恩”為“我要感恩”。

(二)關注感恩細節(jié),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

為使“感恩”內化為學生的行為實踐,讓學生把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釋放出來,我們把感恩教育活動的平臺移至生活世界,開展“以感恩之心生活”系列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我為父母做家務,我為同學獻愛心”主題活動,落實感恩教育,使“我會感恩”升華為內心自覺。

1、回報老師的培養(yǎng)教誨之恩。

學生把為老師為同學服務作為“崗位”,擔任“一日班主任”、“一日校工”等角色,體驗組織活動、備課、講課、維護秩序、后勤服務等,獲得為人師表的真實感受,明白尊敬師長的道理,教育學生感激師恩,理解老師平日嚴格管教學生的良苦用心,真正體會師恩如母的道理,從而濃厚師生感情。

2、回報同學的相助之恩。

開展以“同學如手足”、“牽手同學、共同進步”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演講比賽以及給同學做一件有益的事,給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感恩教育”作為一項活動畢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為一種品質的修養(yǎng),“感恩教育”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恒主題。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相信天空更加蔚藍,陽光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和諧、幸福。讓感恩教育進行到底吧!

[參考文獻]

[1] 宿春禮,贏在感恩[M],新華出版社,2008,1.

[2] 葉莎莎,大學生你應該感謝誰[Z] ,中國教育報,2006-1-15.

篇5

1、生命是美麗的,美麗的生命是人類文明的花朵;生命是脆弱的,脆弱的生命禁不起最微不足道的“生命意外”。

2、我們有時候覺得生命總是走得很累很累!邁步之前需要選擇岔口,辨別航向,每走一步,都需要調整步伐,勇往直前,不能后退!回首生命路上的那一串串自己的腳印,覺得這短暫的一生,沒有虛度!覺得時間走得太快,還沒來得及做完所有的一切,已經快走到生命的終結,可嘆生命的短暫!

3、塞內卡說過:“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生命只有煥發(fā)光彩,方不辱沒生命的意義。

4、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是堅強的;生命是平凡的,生命也是壯麗的。生命往往是一場奇跡,演繹著平凡而又悲壯的故事。

5、生命是每個人的財富,生命是短暫的,是一去不復返的,人的一生就如白駒過隙,一旦過去就不會再來。時間不可倒轉,讓我們熱愛與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

6、我似乎明白了。我前邊的路很遙遠很遙遠,但遙遠的是實在的。正值風華正茂,應該珍愛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中增添色彩。相對兩代人生活,自己既沒有革命戰(zhàn)士的偉大,也沒有詩人作家的才智,也沒有雷鋒的完全精神,但自己還有雙手和雙腳,它們都需要去利用,不要廢了。就算只是讓個座,敬個禮,種棵樹,都可以填充生命的空缺。

7、生命是寶貴的,亦是脆弱的,如同一根新發(fā)芽的小樹枝,輕輕一折,生命便會從此逝去。有人說生命是五彩的,我也認為的確如此。

8、生命是可貴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生命,就什么也沒有了。沒有人想白白地去送死,沒有人不想好好地活著。然而,在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年代,卻有很多人前仆后繼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是他們不珍愛自己的生命嗎?不!不是他們不想快樂地活下去,而是他們把祖國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卻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不畏強權,用鮮血換來和平,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更多人好好活著。“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的死比泰山還要重,他們的死是偉大的。

9、生命是大自然孕育而生,他很容易受到傷害。有時因為天災人禍,一瞬間就會消失!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驚的,他有時會頑強無比!生命是偉大的,生命是崇高的,生命是神圣的,每個人從降生就飽含著對生命的渴望,但生命猶如過往云煙,也是短暫的,我們必須好好的對待生命,讓他在有生之年發(fā)光發(fā)熱,快快樂樂的走完人生!

10、生命是生物所具有的活動能力。一片樹葉,一朵小花,一只小鳥,一棵樹苗,都是有生命的。生命也是一封信,一封寫了一半沒寫完的信,我們要繼續(xù)寫下去;生命還是一首歌,一首唱了一半沒唱完的歌,我們要繼續(xù)唱下去……

11、小草把綠色獻給春天,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紅日,把它的溫暖傳遞到嚴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

12、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生命,但是生命只有那么的短暫那么的無奈,畢竟只有一次,再沒有第二次,可見這生命是多么的珍貴。因此我們都應該好好去珍惜這樣的唯一--生命,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好好的活著,當中有數之不盡都是由于交通安全的問題而丟失這么寶貴的東西。珍惜吶!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擁有它,才能讓生命之花永遠地綻放她的那份光彩。

13、我想每一棵樹的沉默,仿佛也都是一種生存境界。那些蒼老古樸的樹木,盤根錯節(jié),長年累月地斯守一個地方,默默忍受風吹雨打,不過是孕育一個生命的降臨,讓生命得以延續(xù)。生于斯,長于斯,守于斯,一個個輪回的瞬間,生命筑就了永恒。清風無痕,落葉無聲。

14、那小芽是奇跡,是生命的延續(xù)。它如此堅強,如此不畏艱難。它雖然艱難,但它的生命也是精彩的,因為它的精神。

15、我是一滴水,我有水的生命;滴入碗中不會馬上消失,放在手上不會清涼永在;我是一粒米,我有米的生命;煮到鍋里不會馬上熟透,掉進火爐不會靜謐無聲;我是一個人,我有人的生命;活在世上不會馬上腐朽,埋入土里不會尸骨長存。

16、花開不是為了凋謝,而是為了結果,結果也不是為了終結,而是為了更生。生命亦是如此!

17、我一打開門,感到了一股清涼的生命氣息撲鼻而來,是我神清氣爽。“哇”我不由得贊嘆起來,我感到渾身充滿力量。無勁的感覺瞬間消失。()再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是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想快點頭道這天地靈氣的懷抱,得到無窮的生命力。

18、生命是渺小的,像沙漠沙漠上一粒金黃的細沙,一點也不起眼;生命更是偉大的,像一顆璀璨的夜明珠,珍貴無比。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

19、生命是美好的,當一個生命依戀另一個生命時,相依為命,結伴而行,會感覺到世界真的很美好,天空是那么的藍,大地是那么的純潔;會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曾經是多么孤獨的漂流者,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珍惜和感激,才會感到生命是那么的珍貴。

20、生命是短暫的,是一去不復返的,人的一生就如白駒過隙,時間不可倒轉,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綻放無限的光彩。

21、生命是每個人的財富,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絢麗多姿,生機勃勃,讓我們熱愛與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生命是短暫的,是一去不復返的,人的一生就如白駒過隙,時間不可倒轉,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綻放無限的光彩。

22、造物主創(chuàng)造了生命,使得世間有了活力。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綻放了絢麗奪目的光彩。生命自產生起就是為了精彩而存在。

23、因為有了生命,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得以發(fā)生,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才得以相遇。就是這些平凡的小點小音符,才譜寫了生命這首永恒的樂章!

2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從我們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的十指無論怎樣拼命的靠攏,怎樣的小心翼翼,水還是會一點一滴的滲漏,這是擋不住的喪失。

篇6

    應該說,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不論是從富裕的物質生活來說,還是從多彩的精神生活來說,他們都應該是有幸福感的!如果把他們比作花朵,他們應該是一朵生長在沃土里的花朵;如果把他們比作一棵樹,那他們也應該是藍天白云清風下的一棵樹。因此,關注學生生命的發(fā)展與成長,讓每個稚嫩的生命體亮麗,就成了我們神圣不得侵犯的使命。因此,常常用三句話勉勵自己

    1、靈動的生命渴求激情飛揚

    我們的學校不是一座生產機器的工廠,學校是產生思想的地方,學校是一條流動的思想之河。從一定程度上講,我的責任就是讓這條思想之河生生不息,涌動起來,泛起粼粼的波光,奔騰著不竟的生命之水,愈流愈遠,愈流愈廣。

    2、稚嫩的生命需要體驗滋潤

    每個孩子都是一棵柔嫩的小苗,它們仰起稚嫩的小臉,等待著陽光的溫暖,風兒的撫摸。每個學生的生命中都擁有一片純凈的藍天,我的責任是百倍地呵護它、不斷地滋潤它、真誠地錘煉它,而不是窒息它、摧殘它。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因此,學生稚嫩的生命需要得到我的滋養(yǎng)浸潤,得到生活的體驗和錘煉。

    3、 鮮活的生命向往七彩夢想

篇7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感悟;寫作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能充分發(fā)揮閱讀的作用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與好文章“對話”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習范文語言,積累語感經驗,開闊學生的視野,不斷充實學生的寫作素材。

初中語文教材以容量大、視角新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每篇文章都釋放著折射生活的色彩。學生在感悟上存在差異,產生的效果就各不相同。感悟能力強的人,耳聰目明,時時留心,處處在意,遇事敏感,善于發(fā)現生活的美,善于激發(fā)心中的情,寫作富有“靈性”;感悟能力弱的人,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萬事不感興趣,一切無所用心,遇事遲鈍,沒有感慨,沒有激情,沒有見解,視寫作為畏途。在寫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觀察身邊的世界,從平平常常的小事到驚險奇特的大事,都能以一份好奇去體察和思考,以幾分細膩去尋覓平凡生活的真善美,以多樣情懷去挖掘生命的智慧和哲理。

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成功的關鍵,也為學生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大量閱讀,才能讓學生從狹窄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體味語文的豐富性、生動性、知識性、趣味性;才能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認識世界,體驗人生,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從而塑造學生的美好人格,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鋪平道路。

(一)閱讀教學為寫作積累語言材料。我們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要學好語文大量反復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書讀到爛熟于胸,形成足夠的積累,才能在運用時得心應手,也才能潛移默化地豐富和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反復朗讀和背誦,學生就能夠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成有聲的口頭語言,把不熟悉的書面語言變成熟悉的口頭語言,逐步領會構思的巧妙、布局的合理、用詞的準確,從而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閱讀教學為寫作積累語感經驗。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語感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有著重要的作用。語感能力的提高主要體現在閱讀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尊重每個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的體驗是應該珍視的。有時學生的感受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還是盡量少作或不作評判,不去否定學生的看法,為的是保護學生閱讀這一份自尊,為的是保持學生閱讀的這一份興趣。

二、寫作是閱讀的升華

(一)寫作是藝術在生活中的真實反映。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文學或學術工作通常總是漸漸使人離開那個所謂平淡無奇的社會方面的直接生活。可是這些方面卻是生活的根本要素。一切靈感、道德、美感等等的生活根本在這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在寫作過程中,首先倡導“化平淡為神奇”的藝術手法,使學生了解生活與藝術的關系。這樣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美”的事物就從日常習作中表現了出來。從普通的同學交往中感悟出了友愛的珍貴;從不屑一顧的常規(guī)檢查中感悟出了責任的意義;從師生摩擦的插曲中感悟出了“忘年交”的真誠……在真實的生活中感悟出一個令人神往的藝術境界。其次,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寫出這種矛盾,使文章避免平鋪直敘,而能生動感人。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在觀察和積累中增加思考和感悟的興趣,調動起靈感思維,使文章立意新穎,且有深度;使中心主題高屋建瓴,發(fā)人深省。

篇8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城關中學七年級七班余澤霖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奔流的江河,不畏艱難,穿危巖,破險阻,曲折迂回,奔騰入海;生命是曇花一現,多少艱難險阻,多少汗水,多少的努力奮斗,只是為了一霎那的光輝,雖然短暫,但是輝煌光亮……這就是生命。

偶然間,看見一個枯井的一只小蝸牛,不停地向上攀爬,卻又不停地滑落下去,心想:真是一個固執(zhí)的家伙,它遠也爬不出來了,可是我錯了,時間如白駒過隙,一眨眼,一個月過去了,我再一次經過那個枯井,忽然想起了那只小蝸牛,它還爬嗎?我低頭往下看,一條白色的痕跡,印入我的眼簾,這條白色,從枯井里,一直延伸到旁邊的一棵小樹邊,這是蝸牛的痕跡嗎?一瞬間,我從蝸牛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種對生命的追求,對生命的渴望,它不甘只生活在一個小天地中。它要沖破這個枯井,到更美好的世界來,我震撼了,這樣一個小生命,為了能夠到更寬闊的世界,用生命不停地奮斗著,努力著……。

突然,發(fā)現那個曾經光禿禿的寸草不生的土地,今天竟然已經綠草如因,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里曾經是片田野,但幾年后被野火燒得一干二凈。可春風一拂過,帶來幾片小草,幾朵花瓣,便從此扎下了根。小草,是多么堅強,有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只要有陽光,土壤,一滴水,就能生長。這是多么茁壯的一片草地啊!但你知道嗎?它們是經過了風吹雨打和太陽的暴曬。可是它們挺過來了,而且成為了一片草地。

那長達八年的,是靠著中國人民頑強的生命力和對生命完美的追求而勝利的。日本人,為什么會戰(zhàn)敗?因為他們沒有頑強的生命,他們沒有追求生命的完美。他們害怕失去生命,害怕遇到挫折和困難。

遼闊蒼穹中飛翔的老鷹,必經歷了母鷹無數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錘煉出一雙凌空的翅膀。

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必然經受過蚌的肉體無數次蠕動,以及無數風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輝。

篇9

1、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

2、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

3、我們要學會經營自己的生活,不是天天混日子,也不是天天熬日子,而是天天享受日子。

4、用青春賺的錢,難賺回青春;用生命賺的錢,難買回生命;用幸福換來的錢,難換回幸福;用愛情索取的錢,難索回愛情;用時間掙來的錢,難掙回時間。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2、命運與時勢緊緊相連。善于審時度勢,努力發(fā)掘自己,就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朱熹

4、躲避了自然界的風雨,可是還有人生的雨呢!

5、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暫,一個人必須走過漫長的生活道路。叔本華

6、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庫爾茨

7、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實實抓今天,高高興興看明天。向昨天要經驗,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動力。

8、人活著,應該是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使用權別人生活得更美好。即使暫時做不到這點,那至少也不能成為別人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9、人活著就應該象溪流似的尋路前進,無論如何不能讓煩惱絆住自己的腳步。

10、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一次足矣。英國諺語

11、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

12、勤奮的人,常把高山作平地,懶惰的人,常把平地當高山。

13、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達爾文

14、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1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長。塞涅卡

16、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霞。三國曹植

17、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18、我們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要一時的勇氣,生,卻需要一世的膽識。佚名

19、我們全都是短命人,回憶者和被回憶者全都一樣。馬可奧勒留

20、最容易跌跤的地方不是高山而是平地。掉進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才能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