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8 07:07: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事故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爆炸現象來看,這個爆炸的能量是很大的,不是一般三相短路能達到的,應該是一起嚴重的因雷擊誘發鐵磁諧振過電壓造成的爆炸事故。因為母線電壓互感器電感L和母線對地電容C一定的條件下能引起鐵磁過電壓。這個很高的電壓(大于電壓互感器的相電壓35KV/√3=20207V),首先使B相的絕緣遭到了嚴重破壞,短路的熱量使電壓互感器出現裂紋,熱量從裂紋中釋放出來燒灼面板,進而對外殼擊穿放電,隨后發展成單相接地,繼而發展為兩相、三相的相間短路,發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發生。
2.事故前存在的狀況
(1)35KV三相電壓從變電所投運以來,一年多始終不平衡,而且兩臺互感器柜(小車式)互換位置以后,情況依然如此。正常的35KV相電壓是20207V,在同一時刻A相電壓高時達到22400V,B相低時達到19700V。最大相差近2700V。而最高相電壓大于額定值得10%以上,而且有時平衡,有時又不平衡。三相電壓始終處在不穩定狀態。
(2)因三相電壓不平衡,會經常出現有接地報警的情況發生,經多次查找,但又找不到接地點。(開口三角接地報警裝置電壓,設置在20V動作)。
(3)事故前的負荷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線運行。
(4)事故發生時有雷電出現,改變電所處在雷擊多發區,雷擊產生感應過電壓。
3.事故起因分析
(1)經過分析,筆者認為在雷擊感應過電壓情況下,且三相電壓不平衡,瞬間的電壓變化造成電壓互感器組各只產生激磁涌流不一樣,還有電壓疊加的結果也不一樣。使電壓互感器的電感參數不再是一個常數,而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某相繞組通過的激磁涌流大時,就有可能使鐵心工作在飽和區,此時該相繞組電感小,其他兩相繞組電感大。(正常情況下,電感性狀態,三相負載基本上是對稱的,是不會發生諧振的。)如果這時飽和相的感抗正好等于容抗(Xl=Xc),就很容易發生諧振。
(2)電壓互感器的電感參數是在工頻下的測試和使用數據,它的電感一定,頻率一定,那么感抗Xl=ωL=2πfL,從公式知,當f變化時它的感抗也在變化,由于雷電的頻率很高,電壓互感器在很高頻率的作用下,電壓互感器的參數發生了變化,如果這時B相的感抗正好滿足了系統的容抗條件,Xl=Xc。也同樣會發生諧振。
(3)由于當時負荷也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線運行,系統母線對地的電容也小。根據容抗公式Xc=1/ωC可知,容抗與電容是反比的關系。所以容抗很大。如果在雷擊激發的情況下,系統的感抗參數發生變化的結果,感抗和容抗相等,既Xl=Xc時,也能發生諧振現象。
諧振的結果就是使B相的絕緣首先遭到了嚴重破壞,隨后發展成單相接地,繼而發展為兩相、三相的相間短路,發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的發生。
4.措施
(1)核算接地保護范圍,加裝獨立避雷器。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被保護建筑物及電纜等金屬物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五米, 主接地網與獨立避雷針的地下距離不能小于三米,獨立避雷針的獨立接地裝置的引下線接地電阻不可大于10Ω,并需滿足不發生反擊事故的要求。
(2)加裝線路避雷器,當線路上出現過電壓時,將有行波導線向變電所運動,起幅值為線路絕緣的50%沖擊閃絡電壓,線路的沖擊耐壓比變電所設備的沖擊耐壓要高很多。因此,可在接近變電所的進線上加裝線路避雷器是防雷的主要措施。
(3)對變電所、線路選配合適的避雷器裝置,抑制雷擊過電壓。進線上裝設閥型避雷器,閥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為火花間隙和非線性電阻。變電所的每一組主母線和分段母線上都應裝設閥式避雷器,用來保護變壓器和電氣設備。各組避雷器應用最短的連線接到變電裝置的總接地網上。避雷器的安裝應盡可能處于保護設備的中間位置。
(4)在35KVPT柜上加裝一次和二次消弧消諧裝置,消除PT柜產生的二次諧波,使得供電更加安全可靠。
篇2
【關鍵詞】固體石蠟,破碎,借鑒,改造
引言:目前管道行業中,固體石蠟的破碎主要是人工錘碎。這種方法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因為固體石蠟的熔點低(47-64℃),市場上的塑料破碎設備沒有辦法將其破碎。以下就如何實現固體石蠟自動破碎的技術進行分析。
1. 固體石蠟的性質
固體石蠟又稱晶形蠟,通常是白色、無色無味的蠟狀固體,在47°C-64°C溶化,密度約0.9g/cm3。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醚、苯和某些酯中。由于其低熔點,包裝好的固體石蠟(一般為25Kg/袋),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受到溫度和壓力的影響,很容易粘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塊。有的石蠟廠家直接生產大塊石蠟,一塊裝一袋。
2. 固體石蠟的破碎摸索
2.1人工手動破碎
在不拆包裝袋的情況下,用鐵錘把固體石蠟錘碎。在固體石蠟破碎到一定的程度,打開包裝袋使用石蠟。這鐘方法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且破碎后的石蠟顆粒大小不均一,顆粒太大,不符合要求。
2.2塑料破碎設備破碎
把一袋(整塊)石蠟塊分成幾大塊后,丟到塑料破碎機中破碎。其破碎原理是軸刀不停的轉動,將大塊的物體不停的撞擊打碎,直到顆粒的體積小于下面的篩網的孔洞,從孔洞掉下來。
塑料破碎設備用來嘗試破碎固體石蠟效果不佳。剛開始破碎時,石蠟顆粒很難從篩網孔洞掉下來。過了一會兒,由于固體石蠟在破碎機里面不停的受到撞擊。設備的內腔、轉刀以及固體石蠟的溫度開始慢慢升高,固體石蠟慢慢的變軟,加大破碎了破碎難度,石蠟更加難以從篩網孔中掉落。接著變軟的固體石蠟慢慢融化,附著在破碎機的內腔表面和轉刀等地方。需要及時清理破碎機,但是清理后破碎幾袋固體石蠟后又要清理破碎機。
2.3總結:
也嘗試給破碎機加冷凍水,用來控制破碎設備內腔的溫度。但是依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經過總結,破碎固體石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固體石蠟破碎時,應一次性破碎,不可以反復破碎,以免固體石蠟變軟,甚至融化。
②破碎固體石蠟時必然會有粘刀的現象,須在破碎時自動清理。
③破碎后石蠟顆粒的重量應小于車間要求的1g,即石蠟顆粒體積小于1cm3
3. 借鑒其他行業的設備
在網上找到一種刨肉機,刨肉機是將冷凍的大塊豬肉刨成小塊的豬肉片。其原理是氣缸推動大塊豬肉向前運動,機頭前部的軸刀不停的轉動,軸刀上安裝有數片特殊的刀型。大塊豬肉一旦碰到軸刀,就會被刨成小塊的豬肉片。經過試機破碎固體石蠟,效果一般,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①破碎后石蠟顆粒稍微有點大。
②石蠟粘刀,需要及時清理。
總結發現設備整體符合要求,主要問題在轉刀上。所以決定改造設備。
4.設備改造
該設備的改造主要是軸刀的改造。如上圖所示,經過數次的實驗和改造,最后確定了鋸齒狀的排刀作為軸刀,一共有6組排刀。其工作原理同刨肉機一樣,氣缸推動固體大塊石蠟向前運動,一旦碰到不停轉動的軸刀就會被破碎成小顆粒。
破碎的過程中會有一點粘刀現象,反映在石蠟會填滿鋸齒狀排刀的“凹部”,當排刀轉動一周再次破碎石蠟時,被破碎的固體石蠟會將排刀“凹部”中石蠟“頂”出來,細小的石蠟像雪花一樣從轉刀部分飄出來。就這樣,整塊(25Kg)的石蠟在30秒鐘左右的時間就會破碎完畢。無須人工停機清理。并且破碎后的石蠟顆粒體積小,大小均一。
5、生產效率
該設備已有5臺在車間使用,每臺設備每小時至少可以破碎2噸固體石蠟。該設備操作簡單,效率高。相比人工手動錘碎,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解決了車間固體石蠟破碎的難題。
篇3
鎖骨位置表淺,呈~型,是連接上肢與軀干的支架,骨干較細,內側段前凸,外側段后突,遭受外力后容易引起骨折。我們2003~2007年共收治手術治療病人35例,其中5例失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5例,男4例,女1例;年齡16~56歲;骨折部位,中1/32例,中外1/3例。橫斷軟組織嵌入1例,余4例為粉碎骨折。采用單純克氏針固定1例,其他4例用克氏針加鋼絲內固定。其中1例克氏針脫出,3例過早拔出克氏針,1例因鋼絲滑入骨折間隙引起骨不連。
手術方法:患者仰臥位,患側肩下墊軟枕,采用局部麻醉,以骨折端為中心沿鎖骨前緣作皮膚切口,長3~5cm,橫行切斷頸闊肌。分離顯露骨折端,剝離部分骨膜,將碎骨塊與遠端或近端鋼絲固定,再將1枚克氏針鈍的一側剪成斜面,逆行穿入遠端髓腔,通過肩峰鉆入皮外,將骨折端準確復位再將克氏針順行鉆入骨折近端髓腔,鉆入皮質。骨折穩定后將針尾折彎,多余部分剪除留于皮外或埋于皮下。沖洗切口,徹底止血,逐層縫合,包扎,“八字”繃帶外固定。
結 果
本組5例中,1例術后4周克氏針脫出,骨折處成角。骨折處隆起愈合。3例在術后1~2個月骨折未愈合過早拔針,骨折處成角畸形延遲愈合。1例因鋼絲滑入骨折塊兒間引起骨不連,6個月后行鋼絲取出植骨鋼板內固定,5個月后骨折愈合。
討 論
鎖骨骨折因不影響肩關節功能,保守采用“八字”繃帶或雙圈兒外固定治療,均能取得較好療效。近年來隨著交通的日益發達,青壯年鎖骨骨折發生率逐年增多,且多呈粉碎性,碎骨塊兒直立刺向下方較多,也有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的報道,保守治療很難使骨塊兒復位。近年來有學者提出,閉合治療移位和粉碎性鎖骨體部骨折具有較大的延遲愈合和不愈合的幾率,許多患者存在骨折部位縮短或延長,肌力減弱或肩下垂、肩部疼痛和側臥痛、患肢外展或上舉受限、骨折部位增粗和胸闊出口綜合征,因而主張手術治療。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為農民,采用重建鋼板或記憶合金爪固定,費用高,患者難以接受,因此采用經濟、簡單有效、切口小創傷少的治療方法,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粉碎性骨折為首選。
鎖骨有維持肩關節于一定位置的作用,能調節上肢的運動,保證上肢作旋轉運動;借助肩鎖、胸鎖關節,鎖骨能夠做上下、前后及旋轉運動。鎖骨骨折畸形愈合使肩鎖、胸鎖關節處于一種非正常狀態,容易發生勞損,產生疼痛,影響上肢功能,所以鎖骨骨折應行解剖復位。利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已被大量生物力學試驗和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傳統的固定方法是由鎖骨遠端向外穿入克氏針,并通過肩峰穿出皮膚,骨折復位后,再將克氏針穿入骨折近端髓腔內,克氏針外端折彎埋于肩部皮下。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以下不足:①由于肩部操作空間有限,打入克氏針時極不方便,使克氏針不能順利的按鎖骨的生理彎曲進入近側髓腔內,造成髓內克氏針過短,固定不牢靠;②克氏針通過肩部組織較多,肩關節的活動克氏針易受牽扯,所受剪式及旋轉應力而經由克氏針作用于骨折端,使骨折端產生應力干擾,不利于骨折愈合;③肩部軟組織較厚,加上操作不方便,易造成肩部人為創傷過大,針尾保留過長。肩部的活動以及臥位時的壓迫,刺激肩部組織引起炎癥反應,易造成慢性肩痛,也不利于早期功能鍛煉。改良術式后克服了以上缺點,且具有以下優點:①將針尾置于鎖骨胸骨端或內1/3皮下,并向鎖骨折彎95°嵌入骨皮質上。經過的組織相對少而單純且鄰近胸鎖關節(在上肢活動時,胸鎖關節活動甚微),克氏針所受的牽扯力以及經過克氏針作用于鎖骨骨折端的剪式或旋轉應力均微不足道,不足以使克氏針移位,也不足以對骨折愈合產生干擾,有利于骨折愈合。②方便操作,打入遠折端時,將克氏針頭部預彎,使克氏針能順利地隨鎖骨的生理彎曲達肩峰端。此時克氏針被髓腔強行塑成具有很大彈性的彎針,針與骨腔接觸緊密,摩擦力大,可有效的防止克氏針松動及退針現象。③對皮膚無刺激,對肩部無干擾,可早期活動關節及患側臥位,增加骨折端的壓應力,促進骨折愈合[1]。
手術注意事項:①切口宜小,以骨折端為中心,一般3~5cm即可;②盡量少剝離骨膜,剝離鎖骨下方骨膜時勿過深,以免損傷鎖骨下血管和神經;③克氏針進入骨折近端長度以超過3cm為宜,最好穿出骨皮質2~3mm;④針尾彎成小于90°,以免向內滑入胸腔;⑤對粉碎性骨折病人,盡量保留碎骨塊血供,少剝離骨膜,用可吸收線捆扎,盡量不用絲線和鋼絲。本組1例患者出現再骨折,手術時用多道鋼絲捆扎,影響骨折愈合,1年后取出內固定后出現再骨折;⑥要用三角巾懸吊3~4周,縫合針尾處皮膚時,要同時縫合皮下,以免針尾脫出于皮外;⑦骨折粉碎嚴重拌有骨缺損患者,可取髂骨塊植入;⑧術后2天可在三角巾保護下行肩、肘及手腕部功能活動,以免出現功能障礙[2]。
總結以上5例失敗病例,原因如下:①內固定針未鉆入近端皮質,肩部活動后克氏針松動,日久脫出。最好是鉆透近端皮質0.3~0.5cm,防止內固定針脫出。②粉碎性骨折鋼絲環形結扎骨塊兒后滑入骨折斷端間隙,引發延遲愈合或骨不連。手術時應用絲線結扎固定,并盡可能少剝離骨膜。需要使用鋼絲固定時將固定處骨質挫一凹槽,防止結扎后鋼絲滑動。③克氏針折彎剪斷后針尾留于皮外,內固定針松動后容易脫出,也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應將針尾折彎90°剪斷,徹底消毒針尾及局部皮膚埋于皮下。④骨折未愈合而過早拔出克氏針,致使骨折成角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應囑病人回本院或到正規醫院拍片復查,骨折達骨性愈合后拔出內固定針。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本安防爆;齊納式安全柵;隔離式安全柵
中圖分類號:66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ults caused by zenner diode safety barrier used in ship, finds out the reasons for them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or the faults.
Key words: Intrinsic Safety explosion-proof; Zenner Diode safety barrier; Isolated safety barrier
1 概述
船用設備在危險區域的必須使用防爆產品,國內和國際上都將危險區域進行了分類,其中要求最高的0區域,既在爆炸型氣體混合物連續或者長期存在的場所,必須使用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本安設備),限制點火源能量。本安防爆設備必須有關聯的安全柵安裝在安全區域,安全柵主要有兩種,齊納式和隔離式。在安全柵的選用中,要綜合考慮價格和使用環境條件,全部滿足要求才能選用。曾經在某船上,因為使用齊納式安全柵,導致系統功能故障,本文就對此故障進行分析。
2 故障現象
某船上使用的貨艙進水報警系統共有十多個數據采集點,傳感器本安防爆浮子安裝開關在貨艙區域和首部,采集控制箱安裝在駕駛室,安全柵放在貨艙區域的克令吊筒體里面,屬于安全區,但距離采集控制箱距離較遠。在系泊試驗中,整個系統調試報驗所有報警點都正常工作,沒有任何問題,報驗順利通過。大約一個月后試航回來,系統有好幾個點都出現誤報警,檢查浮子沒有問題,所有線路也正常,將正常工作點的安全柵和不正常工作點的安全柵交換使用,正常的依然正常,誤報警的依然誤報警,更換浮子也不行,看似與安全柵和浮子都沒有關系,控制箱也正常工作。
3 故障測試和分析
經查看分析安全柵的電路,用萬用表測試安全柵各點工作電壓,發現原來是船體地電位導致安全柵工作不正常,當時系統配置的安全柵是齊納式安全柵,其電路如圖1所示。
船用電源為DC24V對船體絕緣的電源系統,此信號采集為開關量信號,R為限流電阻,F為熔斷絲,D1、D2為齊納二極管用于限壓,S1為危險區域液位浮子開關。測試發現,在誤報警的回路中,地電位太高,導致兩個齊納二極管D1、D2都正向導通而誤報警,正常工作的電路中D1、D2至少有一個是反向截止的。如果將安全柵的船體接地斷開,回路都可以正常工作,但失去了防爆保護功能。測試還發現,貨艙桅屋區域的船體電位有時和駕駛室差異近20 V。我們分析,在當初系泊試驗期間,各處船體電位都低,所有報警點都正常工作,但隨著船上各種條件的變化,船體各處地電位發生的變化,導致部分安全柵出現異常工作,所以此次故障屬于安全柵選型造成故障。我們將所有安全柵更換成隔離式安全柵,并按新的方式安裝調試,船體地電位不再對工作電路造成任何影響,結果所有工作正常,故障也解決了。
4 安全柵選型
安全柵分兩類,齊納式安全柵和隔離式安全柵。根據實際性能需要和兩種安全柵的優缺點,合理選用經濟可靠的安全柵。
齊納式安全柵原理簡單、電路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精度高、通用性強,不過其自身原理有很大缺陷,有如下四個條件和特點:
(1)安裝位置必須有非常可靠的接地系統;
(2)要求危險區域的現場儀表用隔離型;
(3)對電源的影響大,也受電源影響;
(4)其電路原理需要吸收輸入回路能量,易造成輸出不穩定。
隔離式安全柵將輸入、輸出及電源三方之間相互電氣隔離,同時符合本安型限制能量要求,克服了齊納式安全柵的四大缺陷。與齊納式安全柵相比,雖然價格稍貴,而其性能上的突出優點卻為用戶應用帶來更多收益。
由于船舶設備系統可能跨區較大,船體本身“地”的不可靠性,不能保證整個設備有可靠的接地系統, 齊納式安全的原理缺陷不適合在船舶上使用。
5 結束語
基于兩種安全柵的優缺點、船舶電源系統船體絕緣性以及船體各局部電位差異和變化的特點,有本安防爆要求的船舶電氣設備必須配用隔離式安全柵。
篇5
論文摘要:筆者運用江蘇高技術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來綜合考察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與高管報酬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國有股比例與經營業績呈現正方向影響,企業規模與經營業績呈現負方向影響,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與高管報酬呈現高度正相關,高管年度報酬與企業經營業績、企業規模并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國有股比例的負相關程度也不顯著。高技術企業應構建基于經營業績的高管人員綜合激勵制度。
高技術企業高管人員的報酬激勵機制,不論是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還是在企業智力資本的開發與利用方面,都是一個突出的重要問題。2002年1月10日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應建立經理人員的薪酬與公司績效和個人業績相聯系的激勵機制”,“上市公司對經理人員的績效評價應當成為確定經理人員薪酬及其他激勵方式的依據”。探索企業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與高管人員報酬三者之間的作用模式與機理,不僅為建立客觀有效的高管人員激勵模式與約束機制提供政策建議,而且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科學合理的業績考核制度。
一、相關研究成果述評
如何解釋現實中高管人員報酬的現象,在國外(尤其是美國)引發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激烈爭論。最早的研究是Taussings和Baker(1925)完成的,發現高管人員報酬和企業經營業績之間只有很小的相關關系。他們對這個調查結果感到非常意外,并且呼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檢驗那些可以預測高管人員報酬的其它變量。其后的70多年里,對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報酬的研究已引起了經濟學家、心理學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和企業戰略規劃者的廣泛關注。從國外的計量分析結果來看,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經理個人特征對經理報酬產生的影響為正;政府管制對經理報酬產生的影響為負;經理的持股比例與其現金報酬負相關或正相關;不同治理模式對經理報酬似乎沒有顯著影響。
從總體上看,這些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對高管人員報酬作了解釋,從根本上增強了對其報酬現象的理解,有力地推動了高管人員報酬確定理論的發展。但是,大多數研究集中于某種單獨的因素對高管人員激勵問題的影響,缺乏系統、全面的分析,客觀上造成了不同研究方向中所得到的結論的不統一,甚至是相互矛盾;同時,研究的背景和數據多以美國為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結論的說明力和適用性。
國內關于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與高管人員報酬的研究主要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1)股權結構與經營業績的相關性研究。許小年和王燕(2000)分別以資產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市值與賬面價值之比為被解釋變量,研究結果表明:國有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業績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業績越高;而流通股比例對公司業績沒有顯著影響。陳小悅和徐曉東(2001)以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量,回歸結果表示:國有股比例與公司業績之間沒有顯著負相關,法人股比例與公司業績相關關系不顯著,流通股比例與公司業績之間負相關。于東智(2001)以凈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量,相關關系分析的結果認為:國有股比重與公司業績呈正相關關系,法人股與業績指標正相關(但在文中并未指出二者關系的顯著性如何);A股比例與業績負相關。(2)股權結構與高管人員報酬的相關性研究。陳志廣(2002)的分析結論認為:法人股比例的提高,帶來企業自主權力的擴大,以及能動性的提高,進而對高管報酬和企業績效產生正的影響;而國家股,卻由于種種原因,基本上對高管報酬和企業績效產生負面的影響。陳爽英、唐小我(2005)的實證分析研究結論為,國有股比例與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年度報酬、總經理持股比例負相關,法人股比例與之正相關,流通股比例與之不相關,且第一大股東性質為國有股與高管人員年度報酬。(3)經營業績與高管人員報酬的相關性研究。魏剛(2000)首次利用上市公司數據對企業高級管理層與公司經營業績進行了計量分析,李增泉(2000)對此也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上市公司高管人員激勵效果不顯著,其報酬與企業業績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高管持股比例不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企業規模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國有股比例對高管報酬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等。而張暉明和陳志廣(2002 )、張俊瑞等(2003 )的計量分析結果顯示,高管薪金報酬與企業經營業績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從上可見,目前國內學術界的研究結論呈現較大的差異,通過分析對比發現,除了采用的實證方法不盡相同外,研究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處。首先,企業業績指標的選擇不夠科學,研究者大多選用凈資產收益率來衡量公司業績,甚至個別研究人員將其作為唯一的衡量指標,因為該指標本身存在局限性,這勢必會影響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其次,樣本的代表性不強,大多數學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是截面數據,即多個上市公司某一年的股權結構與經營業績數據,單純使用一年的數據無法剔除偶然因素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上述研究是對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與高管人員報酬兩兩之間分別進行的,將三者結合在一起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見。楊瑞龍、劉江(2002)通過對我國家電行業上市公司經理報酬的實證研究認為:在家電行業中,股權結構與企業業績無明顯關系;經理報酬與企業的股權結構無明顯關系,與企業的業績也無關。但是該研究將樣本僅限于某一特定的行業,導致研究結論的局限性。
二、高管人員報酬決定的理論分析
從總體上講,企業高管人員的報酬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1)企業經營業績。企業經營業績對高管報酬的線性作用明顯,上市公司將高管報酬與經營業績掛鉤,高管們預期到只要提高經營業績就可提高收人,便會努力工作,進而帶來經營業績的提高。但是,由于產出和高級管理者的貢獻是難以度量的,并且客觀的外部沖擊影響也很難剔除出來,特別是在一個整體的團隊聯合生產中,低級經理的貢獻更難被區分開來,所以業績評價與實際產出之間的相關關系是不完全的,導致經驗實證基本上證實兩者是弱正相關的。(2)股權結構。國有股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對高管人員的市場價格信息反映慢,其工資報酬調整較慢。而法人股比例的提高,意味著政府影響削弱,企業自主權擴大,以及能動性的提高,擁有了更多的經營決策權,企業自己完全有能力調節高管報酬,進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流通股股東一般擁有企業較小的股權份額,通常很難給股份公司的決策和管理施加重大影響,不會對企業業績和高管報酬產生重要影響。(3)企業規模。羅森( Rosen)構造了一個理論模型來解釋高管人員報酬和企業規模之間的關系,由于企業的規模越大,高管人員可控制的資源也就越高,涉及的經營管理問題也就越復雜,對高管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大型企業中經營者能力所產生的租金要遠遠高于小型企業,其報酬也就相應地更多。(4)政府管制。約斯考、羅斯和謝帕德(Joscow, Rose and Sherpard)在對首席執行官的報酬關系的研究中指出,在被管制的7個行業中,首席執官的報酬普遍要比未被管制行業的首席執行官報酬低。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被管制的行業處于政府、公眾和媒體的高度關注中,這種政治上的壓力導致了被管制行業的首席執行官報酬水平低于未被管制行業的首席執行官報酬;另一種認為,在被管制的行業中,企業的經營環境和首席執行官的行為受到約束,首席執行官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不大,其生產率低于未被管制行業的首席執行官生產率,因此報酬水平必然相對要低。
高技術企業既具有傳統企業的一般特征,同時又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含量、高智力、高附加值等方面。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專門以江蘇省高技術上市公司數據為特定樣本,將股權結構、經營業績和高管人員報酬納入一個系統內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與機理,最后對企業高管的報酬決定提供政策建議。
三、樣本選擇與變量定義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根據分析的需要,以2001一2004年完整披露本文研究所需解釋變量原始數據的江蘇省高技術上市公司為分析對象(剔除了000805公司2004年數據,其報表中披露凈資產收益率不適用),研究所用數據取自于巨潮資訊網站( cninfo.com.cn)、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 csrc. gov. cn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 sse. com. cn)等。采用SPSS1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估計與檢驗。
按照中國證監會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分類標準,將以下幾類歸為高技術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生物制品業、信息技術業。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其生存與發展主要依賴于高科技的發展,表現為生產高科技產品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采用高科技或高科技設備。
(二)變量定義
從便于計量考慮,“高管人員報酬”選擇財務報告公布的前三名高級管理人員報酬的平均數(人民幣)。本文運用計量經濟學模型,來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報酬與公司股權結構、經營業績、企業規模等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本文選取ROE與EPS兩個業績指標分別進行回歸分析,便于驗證分析結論的穩健性)選擇的解釋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
(三)研究假設
本文首先檢驗股權結構與經營業績之間的相關性,從而保證在對高管報酬進行計量分析時,這兩個變量是相互獨立的。
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1):企業經營業績與股權結構不相關。
假設(2):高管報酬與企業規模正相關、與股權結構不相關。
(四)模型構建
為了增強模型的擬合優度,對總資產(size )取自然對數。考察業績與股權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時,構造下述模型:
考慮到國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三個比例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在分析高管人員報酬的影響因素時,首先單獨考察國有股比例、經營業績(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對高管報酬的影響;然后考察流通股比例、經營業績(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對高管報酬影響。構造下述模型:
四、實證分析
構建的回歸分析模型,實證分析結果如表2 ,3所示。
由表2,3可見,所構造的模型擬合優度都很低。國有股比例與經營業績呈現正方向影響(但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據此不能拒絕假設1;流通股比例與經營業績(每股收益)呈現負相關關系(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企業規模(總資產)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呈現負方向影響。這里選擇了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兩種業績指標,回歸分析的結果呈現出不穩健性,是需要注意的現象。
構建的回歸分析模型(5)、(6)、(7)、(8),實證分析結果如表4,5所示。
從表4 ,5可以看出,所構造的模型擬合優度都很低。國有股比例與高管報酬呈現正方向影響,流通股比例與高管報酬呈現負方向影響(二者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與假設2相符;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與高管報酬均呈現高度正相關(前者通過5%,后者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并且符合穩健性要求;企業規模(總資產)與高管報酬不相關,與假設2不一致。
上述實證分析的結果說明,高技術企業自身的特征及其市場競爭的激烈,導致其經營風險加大,呈現出與傳統企業的不同特點,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流通股股東的選擇更為謹慎,高管報酬不完全依賴于企業規模的大小。
五、對策與建議
(一)改進高技術企業高管人員持股制度,推廣和提高股票期權計劃
在高技術企業,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的高管人員綜合報酬計劃,“低持股”和“零持股”現象嚴重,報酬結構不合理。高技術企業經營者通常比較年輕,相比而言,更會看重長期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短期的貨幣性收人,在這類企業對高管人員實施股權激勵其效果應該更好。使高管持股比例達到一定的程度,提高其利益與公司業績的關聯度和高管人員對公司的關切度,進一步強化高管持股的激勵作用。
(二)積極培育有效、穩定的資本市場
股票期權計劃的實施依賴于證券市場的有效程度,如果高管人員的努力和企業經營業績不能被市場客觀反映,該計劃將不可能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證券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市場的規范,倡導理性投資的理念,審慎調節市場供求,切實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促使證券市場向穩定、高效的方向發展。
(三)構建基于企業經營業績的高管人員綜合激勵制度
篇6
單 位:李大莊第一小學
時 間:9月9日
為了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地學習與生活,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規范,防范飯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有關部門要求、法律法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突發事件的范圍:
學校食堂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應急小組成員:
組 長:王光輝
副組長:吳濤、李鴻輝
成 員:李春學、薛國輝、高獻友、韓晉興
三、前期工作:
1、嚴把食品進貨關。學校食品采購要嚴格把關,確保所采購的食品符合有關規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生安全關。
2、嚴把食堂關。對存放的原料進行檢查,發現變質原料及時處理,堅決杜絕變質的原料流入餐桌。
3、嚴把餐具消毒關。學校食堂對餐具按規定進行嚴格消毒,確保餐具清潔衛生,防止出現因交叉感染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突發性事件的處置:
1、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向領導報告,并積極協助醫務人員進行搶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同時,保護中毒現場,及時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配合衛生防疫部門現場調查處理。
2、保護現場、保留樣品
發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以便衛生部門采樣檢驗,為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依據。對發現食物中毒癥狀的師生,做好登記工作,共同分析判斷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根據中毒原因,作出現場消毒預防措施。
3、如實反映情況
根據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學校領導遞交書面事故分析報告,對發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過”。對所有飲食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引以為戒,并對造成中毒當事人,進行嚴肅處理,追究領導責任。根據調查結果,如故意破壞造成中毒事故,將當事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對當事人進行嚴肅處理。
4、對中毒食物的處理
在查明情況之前對可疑食品立即停止食用。在衛生部門已查明情況,確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對引起中毒的食物進行處理。
篇7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全局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組織和帶領全局青工為確保運輸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青工安全路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更好地發揮團組織保安全,正路風的生力軍作用,促進全局運輸安全和路風建設,實現青工安全路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青工安全路風工作是全局團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團組織圍繞中心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是引導青工崗位成才的重要實踐環節。
第三條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總要求是:堅持“圍繞中心,抓住根本,突出特色,形成機制,建功育人”的指導思想,以提高青工素質為重點,以開展崗位創優活動為載體,以青工安全路風逐級包保責任制為手段,逐步形成全局團組織抓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機制,促進青工安全路風工作邁上新臺階。
第四條工作目標:全面加強青工安全路風基礎管理,建立完善青工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青工安全生產“有序可控,基本穩定”,消滅青工責任行車險性事故,消滅青工路風事件,消滅青工責任火災、爆炸事故,消滅青工因工責任傷亡事故;不斷提高青工的整體素質,為全局的安全生產和路風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第五條青工安全路風的工作對象是35周歲(含35周歲)以下職工,責任對象是28周歲(含28周歲)以下職工。
第二章職責和任務
第六條路局團委的職責主要是:研究并提出全局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意見,確定全局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主要任務,制定指導性文件、辦法,對站段團委抓青工安全路風工作實施檢查考核。
第七條站段團委的職責主要是:依據本單位的特點,制定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掌握各項工作進度,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工作。抓住關鍵人、關鍵崗位、關鍵環節,創造性地組織和開展青工安全路風活動,活躍基層團支部工作,加強青年班組建設,全面落實上級團組織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八條各級團組織的安全路風工作任務是:
1、緊扣安全路風主題,強化青工安全路風意識,加強安全生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并解決影響青工安全和路風的不穩定因素,加強青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激發青工主人翁責任感,使青工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服務運輸生產的實踐中體現出來。
2、以提高青工職業技能、增強保安能力為重點,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青工技能培訓活動,建立青工培訓機制,構建青工技術、科技和管理人才隊伍。
3、積極推進“包、練、創、評、賽”管理模式。廣泛開展青工包保優質設備,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大練兵,創建“青”字號工程、推動青年班組建設,健全青工安全路風評價機制,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安全路風競賽,充分發揮青年群體保安全、正路風的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
4、不斷提高團干部對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管理水平,抓好團干部的技術業務培訓,團干部要主動了解掌握本單位的安全路風狀況和生產組織情況。
5、與各級安監、路風工作部門加強協作,主動配合,優化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外部環境,完善青工安全路風工作保障體系。
第三章監督與考核
第九條在衡量站段團組織工作成效及評先選優時,安全路風工作具有否決權。凡發生青工責任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青工責任重工傷及以上事故,青工責任火災及以上事故的團組織及其負責人,取消當年度先進團組織、優秀團干部的評先資格。
第十條路局團委與基層站段團組織簽訂包保責任狀,站段團委與站段行政簽訂青工安全路風包保責任狀,并實行風險抵押,制訂措施,狠抓落實。
第十一條全局青工安全路風工作實行事故(事件)報告制度、統計分析制度、臺帳管理制度、聯系通報制度。
l、事故(事件)報告制度。
凡管內發生青工責任行車事故或路風事件,要于當日將有關情況迅速上報局團委,事故責任明確后,站段團委必須在三天內迅速上報《青工安全路風事故(件)情況報告表》(見附件),并將事故情況,事故分析,處理結果一并上報路局團委。
2、統計分析制度。
各級團組織要切實加強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的調查研究,加強對青工安全思想動態的掌握,每季度及時檢查分析安全生產中存在的思想問題,影響安全的不穩定因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并根據檢查情況寫出分析報告。站段團委每季末月25日前向局團委上報《運輸站段團員青年安全路風情況季度報表》,每半年上報《青工安全路風寫實分析報告》(書面文字材料)。
3、臺帳管理制度。
站段團委要建立青工安全路風綜合臺帳。要記錄有關青工安全、路風天數;防止或發生事故(路風事件)情況和表彰獎勵、處分處罰;開展安全路風教育活動等方面的情況以備檢查。
4、聯系通報制度。
各級團組織要加強同安監、路風部門的工作聯系,及時溝通情況,對青工的安全路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討論處理青工責任行車事故或路風事件,團組織負責人要按時參加。
第十二條根據安全路風包保責任制,實行年度考核獎懲。對于青工安全路風工作發生問題的單位,局團委將給予通報批評;對于青工安全成績突出的單位授予獎牌(杯)。各單位團組織會同安全部門每年對青工安全路風工作進行綜合評估,根據安全路風包保責任制給予獎罰兌現。
第十三條積極選樹安全路風先進典型,對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對防止行車事故、路風事件,重大質量事故的集體或個人,經站段團委申報,路局安監路風部門審定,路局團委將予以通報表揚、獎勵。
第十四條對于在安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青工,各級團組織要在推優入黨、就學深造、晉級晉職等方面爭取有利政策,為青工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十五條對于發生安全事故的青工,團組織要通過一定的形式給予批評、幫助。對于發生安全事故的團員,團組織要視性質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直至團內處分。
第四章附則
篇8
關鍵詞:變電檢修;110kV電網;安全監督;跳閘
中圖分類號:U665.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眾所周知,變壓器出現故障的情況一般比較少,但是事故發生之后,一定會對部分用戶的供電情況造成影響,而且變壓器作為變電站的主要設備,修復處理時間比較長,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嚴重。
1.故障案例分析
某110kV中心變1#主變三側開關跳閘,值班員檢查發現1#主變高壓側121開關過流Ⅱ段Ⅰ時限保護動作跳閘,動作電流 Ia=7.18A , Ib=6.01A , Ic=2.31A。事故發生后,調度室當即下令轉用2#主變,但由于2#主變在冷備用狀態,因此,此次事故造成全站失壓40分鐘。同時,生產技術部當即組織試驗檢修班人員到現場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檢查和分析,引起主變后備保護動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變壓器高壓側短路;
(2)變壓器中壓側短路;
(3)變壓器低壓側短路;
(4)主變差動保護范圍內發生故障,差動保護失靈;
(5)后備保護誤動;
(6)中、低壓線路故障,線路保護拒動,引起主變后備保護跳閘。
2.主變基本情況及事故分析報告
2.1.主變基本情況
110kV中心變電站基本情況:主變容量2×63000kVA,4回110kV線路,4回35kV線路,11回10kV線路。肩負著整個城區的供電,一旦全站失壓,將會造成全縣大面積停電。
2.2對事故進行檢測試驗
結合生產技術部分析可能發生的原因,并根據《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Q/CSG10007-2004的要求對1#主變進行了試驗,試驗數據如下:
對各側開關進行升流試驗:各側開關保護均能可靠發出信號動作跳閘;對1#主變進行絕緣電阻、吸收比和介質損耗試驗,1#主變試驗數據如下表:
經過對主變各側絕緣電阻、吸收比和介質損耗進行檢查及試驗,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排除事故原因估計中的第⑴至⑸項可能出現主變后備保護動作的影響。
2.3檢查35kV線路
經過對主變高壓側、中壓測、低壓側的檢查和試驗,未發現造成主變后備保護動作的原因,因此需要進一步檢查。在檢查35kV各線路保護裝置過程中,發現以下35kV線路出現保護動作信息:
(1)首先,35kV中平325線出現零序過壓報警,動作參數如下:
Ua=67.8 V, Ub=118.5V , Uc=111.9V , Uab=50.7V, Ubc=61.8 V, Uca=66.2 V,3U0=177.5 V;
(2)隨后,35kV中潞323線出現小電流接地報警,動作信息如下:
Ua=46.2 V, Ub=63.82V , Uc=61.2V , Uab=92.4V, Ubc=101.8 V, Uca=100.2 V,3U0=16.49 V; Ia=0.25A , Ib= 0.9A , Ic=0.83A。
通過對35kV線路進行檢測試驗,發現線路單相接地短路故障時,該出線保護僅動作報警,線路可繼續運行1-2小時。因此,可知當電網兩條線路同時出現單相接地報警時,反映系統的即是兩相接地短路故障,但低電壓無法滿足中壓側321開關復合低電壓閉鎖過電流Ⅰ段保護,以及高壓側121開關復合低電壓閉鎖過電流Ⅰ段保護復合低電壓的動作要求。1#主變110kV側電流升高,滿足過電流Ⅱ段Ⅰ時限保護電流元件動作要求,高壓側121開關作為10kV及35kV出線遠后備保護動作跳閘。經檢查,中心變1#主變、2#主變保護定值如下表格:
從上表數據得知,1#、2#110kV側121開關、122開關主變過流Ⅱ段Ⅰ時限保護整定值,沒有投入“復合電壓閉鎖”保護;同時,1#、2#主變321開關、322開關過電流Ⅰ段保護Ⅰ時限,投入“復合電壓閉鎖”保護。
2.4事故原因分析
可初步判斷1#主變后備保護動作的原因是35kV中平325線、35kV中潞323線同時接地故障,導致了動作時電流、電壓無法滿足主變中壓側的保護動作條件,但動作電流已達到主變高壓側過電流Ⅱ段Ⅰ時限保護條件而動作跳閘。因此,需要到現場檢測造成35kV中平325線、35kV中潞323線同時接地的具體原因,查看是否因為外部受力造成還是線路本身狀態導致。因此,根據電網運行實際情況,建議修改主變后備保護定值:
⑴調整1#、2#110kV側121開關、122開關主變過流Ⅱ段Ⅰ時限保護整定值,投入該項保護的“復合電壓閉鎖”;
⑵調整1#、2#主變321開關、322開關過電流Ⅰ段保護Ⅰ時限,退出該項保護的“復合電壓閉鎖”。
3.防范措施
為了保障變電站的可靠有效運行,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防范:
(1)首先從設備選擇時開始,在選擇變壓器等主要設備時,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口,避免這些設備在工藝結構方面存在設計上的缺陷。從設備安裝、改造和大修工程驗收等環節加強管理,特別是可能存在隱蔽的部分檢查和驗收工作,要始終保證設備可以安全運行。設備安裝運行之后,做好變壓器維護工作,對其進行定期的維修和監測。
(2)工作人員必須加強運行管理工作,進行現場設備巡視檢查時,必須要嚴格按照設備運行規程規定的檢查項目巡視,定期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和維護工作。
(3)推廣實施對變壓器等大型主設備的在線檢測工作,在變壓器上安裝變壓器在線測量裝置。做到能夠定期實時的檢測主要設備的運行情況,對事故的發生前期的征兆信息做出合理判斷,提前采取預防措施,減少設備事故發生的頻率。在主設備變壓器的跟蹤監測,可以采用油色譜跟蹤分析,可以根據側普跟蹤情況,確定其色譜的跟蹤周期。
(4)針對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明確職責,加強人員的責任心。對工作人員制定經濟責任考核制度,以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是否合規,保證日常工作是否符合業務標準、是否符合規定,將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程度。
(5)隨著近年來,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加大,要充分做好設備檢查和預防措施。因自然災害和外力導致的跳閘故障,主要采取的防范措施有:避免雷擊導致跳閘事故,可以采用安裝避雷針和加裝避雷線等防雷措施,可以通過大修接地的模塊,保證接地的電阻達到質量標準。鳥害造成的跳閘事故,可以加裝三角連扳,可以有效防止鳥類的停留或者筑巢
(6)供電單位需要適當開展多種學習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提高業務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針對運行人員進行嚴格的處理事故強化訓練,對事故發生能夠正確判斷原因和事故性質,快速高效的處理事故,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程度。
(7)因為設備的超負荷工作狀態引起的事故,可以加大電網的改造力度,對配電等設備進行定期試驗,對跌落的保險熔絲定值進行重新的計算,對其合理配置。
(8)善于總結事故的經驗,加強技術監督職能和分析管理試驗結果。針對發生過的事故要進行有效分析和總結,分析原因期待改善。在條件惡劣情況下,可以對一些設備進行個別項目的追蹤檢查,及時發現設備隱含缺陷,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步云,陳藝華,王萬軍,等.330kV變電站兩臺主變跳閘處理的探討[J].陜西電力.2009(3):59-61.
篇9
1.1工程管理技術
在確定供電系統之前,首先要根據供電要求進行負荷分級,一般分為一級負荷、二級負荷和三級負荷。還要為電源提供應急電源,以防不時之需。同的場合用的配電系統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配電時要關注配電場合以確保用電安全性。就事故處理而言,對事故發生的原因、漏洞進行分析,防止以后類似事故的發生,要做到絕對不能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一定要寫事故分析報告,對事故發生的細節、過程、起因都進行詳細的記錄,引起事故的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檢討工作,為以后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而努力。對于供配電管理這項重要的工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工作人員要對每天的值班人員、時間、交接班時間、維修檢查時間、人員都做好相關的記錄,例如:交接班日志、工作票、工作票登記簿、低壓配電室巡檢記錄表、低壓配電室運行月度分析報表、高壓配電室巡檢記錄表、高壓配電室巡檢記錄表、高壓配電室運行月度分析報表等等,同時相關人員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生意外的話誰都擔負不起。
1.2設備維護技術
就供配電設備的維護技術而言,在當今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導入生命周期成本概念,執行資產管理的維護管理作業,應從設計、施工階段開始,即審慎周詳地考量營運后的維修問題及成本,將設計、施工、檢查、檢測及維修補強等階段視為不可分割的一貫作業,以達成提高(或維持)結構機能、延長使用壽命及降低維護管理成本的目的。換而言之,維護管理應有新思維,維護管理已不僅是管理者的責任,設計者與施工者均有責任。就檢測新技術而言,應用非破壞性檢測儀器對電力建安企業設施進行安全檢測,不僅可不破壞電力工程企業設施原有的結構安全,更可迅速施作,將營運沖擊減至最低。從現行的安全維護管理流程來看,電力工程企業供配電設施維護管理的實施步驟,一般應從簡易的檢查開始依序實施(遭遇緊急狀況時除外),分為檢查、安全檢測、維修等三階段進行。
2電力工程技術展望
一是電力工程竣工商轉后,如發生運轉問題或異常需停機檢修,必將導致嚴重的發電損失,因此電力工程的工程設計極為著重安全性及可靠性,尤其是水力發電廠位在山區承受諸多不確定風險,工程設計上難免趨向保守,但為避免設計過度保守的批評,未來的規劃設計應朝向精確設計努力并持續改善及吸收新進技術以提升品質。此外,設計仍應加重考慮環境生態、水土保持及景觀美化。
二是電力工程建廠的發包方式近年來雖已有火力電廠整廠及變電站采用統包模式,但一般仍以組件(ComponentBasis)分標方式發包最為普遍,也即所謂的傳統設備標發包方式,因此產生土木、機電及儀控的互相配合與界面整合的需求,例如設計、采購及施工作業時程配合、各標承包范圍及內容的劃分、完整性、功能及品質要求一致性等,常成為計劃能否如期如質完工的關鍵所在。發包方也常傾向由設計顧問負總責,因此除專案管理技術外,編擬技術規范及招標文件也極為重要。此外,依現行區域計劃及土地法、水利法、建筑法、環保法、安全衛生法、采購法及行政程序等法規、品質查核制度的規定及要求下,電力工程設計及監造工作受到多方面的約束,可以說工程設計也要兼有這種、非工程面的技術,才能順利辦理工程設計及建造。
三是為增進能源多元化、改善環境品質及國家可持續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的開發利用已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策略。我國發電企業除在非抽蓄式水力及垃圾廢棄物焚化發電已累積相當多的工程設計技術外,未來可著重在離岸風力發電技術的加強及提升。此外,海洋溫差發電、潮流發電及波浪發電等也有可能成為未來再生能源發展重點,除再生能源發電及海床輸電的技術外,相關的海岸及海洋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技術也須配合研發。
篇10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施工要求;交通業;安全事故;施工質量
1 我國道路橋梁的發展現狀
就目前來看,道路橋梁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較為發達,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比較落后,且我國道路橋梁的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最近幾年,我國加大了道路橋梁建設力度,同時施工質量要求也更加嚴格。所以,道路橋梁施工單位需不斷研究、創新施工技術,以提高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但道路橋梁施工隊伍自身素質較低,加上其他影響因素使得道路橋梁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2 道路橋梁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2.1 路面的基層澆筑和養護
地基是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基礎,也是道路橋梁工程能順利竣工的根本保障,它直接影響著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道路橋梁基層施工中要特別重視松鋪厚度的施工工作,在松鋪厚度施工中不能隨意減省或忽略施工工序,對于未被碾壓到的部位一定要利用人工對其夯實,這樣才能確保基層的平整。此外,還要保證基層表面光滑、潔凈,若基層表面有雜質或泥土存在,必須要沖洗干凈。施工單位要加強基層平整度的檢查與檢測,以利于基層上層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道路橋梁施工中的基層養護工作也特別重要,養護是在基層工作完成后進行的工作,道路橋梁施工單位常用麻袋敷在道路基層上以完成基層養護,若情況允許,也可利用瀝青乳液進行養護。若基層養護完工后無法封閉交通,則需控制車輛在載重允許的情況下勻速前行,基層養護人員還需在車輛通過后及時修補缺陷部位。
2.2 調拱調坡的施工要點
道路橋梁主要承受極限載荷的部位就是調拱調坡,調拱調坡直接影響著橋梁質量,并能導致橋梁坍塌。所以,在道路橋梁的調拱調坡施工中,監督單位必須要嚴格控制并監督施工中所用的材料,比如材料強度、配比、規格、型號以及級配等一定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施工要求。
2.3 瀝青的配比和攪拌
瀝青是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同時,瀝青質量的好壞由材料質量及瀝青配比直接決定。此外,瀝青集料之間的級配同樣影響著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如果級配不合理,油石的比率就會變大,那么道路或橋梁表面就會出現壅包或者產生泛油的情況。不過,油石比率如果過小,路面則會出現松散現象。因此,瀝青應用于道路橋梁施工時,必須要確保其配比或級配科學合理。
瀝青混凝土的攪拌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道路橋梁施工中很多問題的出現。瀝青混凝土的攪拌不均勻會導致料溫不均勻;瀝青骨料級配不合理也會產生很多問題,若瀝青在骨料級配中所占比例較少,道路橋梁路面就很難鋪成;如果瀝青在較高的溫度中進行煉化,那么瀝青就會老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瀝青的攤鋪難度;如果瀝青攪拌不徹底或者在清凈攪拌瀝青混合料前就直接加下次攪拌的材料,這都會讓瀝青變成坎狀。此外,如果瀝青攤鋪機沒有沿著直線前行,其位置的移動也會導致路面不平整。
3 道路橋梁施工中相關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
3.1 處理施工質量問題應具備的資料
處理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問題時需要準備的資料包括質量問題引起事故的相關施工圖、事故調查分析報告以及發生事故的相關資料。與事故相關的資料一般有施工記錄、各種實驗報告、原材料檢驗報告等。此外,事故調查分析報告中一定要詳細記錄事故的有關情況、事故性質,尤其是事故原因,一定要詳細記錄發生原因。
3.2 處理施工質量問題的基本要求
處理施工質量問題時,一定要根據相關要求在合理的時間內采用綜合治理等正確的處理方法,通過重點分析事故原因盡力消除或解決施工質量引起的事故。綜合處理工作既要避免在處理原有事故時產生新事故,還要加強各種處理方法之間的綜合應用。比如,若結構沒有足夠的承載力,可將增加結構支撐、加強結構強度、改變結構、卸除結構負荷等方法進行綜合應用;分析并消除事故的產生原因能避免發生同樣的事故。例如,由于路基浸水發生沉降而導致的質量問題,施工人員就需通過排水清淤的方法來消除浸水事故,確保路基快速固化,并且處理工作需在滿足施工及通車要求的前提下,保證以后不會發生同樣的質量事故。此外,處理人員在發現質量問題后,一定要及時進行事故分析,在合理的時間段內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并不是所有的質量問題都需及時處理。比如沉降或裂縫問題,若在變形未結束前就匆忙處理,處理效果就不會那么明顯且需要再次處理。
3.3 處理施工質量問題的應急措施
質量問題經常發生在道路橋梁施工中,道路橋梁的質量問題常常在不斷變化的施工情況、環境、時間中發生變化,其具有較強的可變性。比如細微的裂縫可能會隨著時間、環境等變化擴大為構件斷裂,局部的沉降問題也可能導致工程的坍塌。所以,制定質量問題的應急措施應注意以下三點:
(1)具有較大危險性的質量事故,為避免人員傷亡,一定要設立警戒區,封閉發生事故的路段,設立安全支護確保不會發生二次倒塌后方可進入事故現場完成事故處理工作;
(2)對于需拆除的質量事故部位,為防止擴大事故,應考慮發生事故的結構在相鄰區域中的作用及影響,并利用安全可靠的處理方法完成拆除工作,防止拆除工作引起新的質量事故;
(3)在結構引發的質量問題中,都應在處理之前完成結構剛度、穩定性及強度的精準驗算,并在強化結構穩定性的同時運用安全的防護措施完成處理工作。
4 結語
總而言之,為保證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加強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控制各施工環節,強化施工質量及基礎工作的控制,嚴格把關工程檢驗工作,但建立科學合理的道路橋梁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仍然比較困難。道路橋梁工程一般都需要較長的工期,施工面積也相對較大,加上較高的氣候要求,使得我國施工單位由于監理工作經驗較少、施工人員技術水平較低、檢測手段比較落后而無法滿足道路橋梁施工要求,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完善管理體系、不斷創新施工技術去解決、處理,以此提高道路橋梁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大江.論道路橋梁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5).
[2] 周長林.淺論道路橋梁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