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0 21:31: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學習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學習總結

篇1

作為高中生,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是十分必要的。當你認識到學習計劃的意義,并著手制訂學習計劃時,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有了學習計劃自己的學習

成績就會在一夜之間提高。這顯然是過于天真的想法。過去形成的不好習慣,沒有長時間的努力克服,是不會自動消除的;而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只有在長期堅持執行

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后才會取得成效。

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的好處有哪些?推薦大家去看看我們網站的學習計劃欄目,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

日常學習聽課篇

日常學習一定要從細節做起,要懂得自己的短處與長處。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知道自己哪里需要加強。毫無疑問,做題(題海戰術)是日常學習訓練提高成績的重要方法,但不要做老師的奴隸,更不要做題的奴隸,自己做題的主人。

對待筆記要認真,做筆記的目的是幫助加強學習效果。在做筆記是一定要講究筆記的實用性,如果一心追求筆記的美觀度,那么做筆記的目的何在!有的同學

的筆記甚至可以編成書,那又有的什么用?久而久之,做筆記反而成了個負擔,反而浪費了時間。整理題目是要盡量得出最終結果,不要說我會,我不用整理,因為

老師講的只是思路,若不整理,很可能被細節絆倒。

不要小看課堂的45分鐘,一個好的聽課方法,要比你線下復習n倍都要有效.

心態篇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努力都沒能堅持下來,每次努力都沒得到想要的結果,有時候很討厭自己,也很恨自己,總是糾結在為什么別人考的那么好,卻忽略了從自身找原因。眼看著高考一天一天的來臨,自己心里是原來越急。

別擔心,你越是擔心,越考不好, 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既要明白高考的重要性,也要懂得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高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絕非終點,也可以說,高考只是一個起點而已,人生的路還有很長,高三重要的是鍛煉個人的意志力與心理承受能力,到以后長大了,會有更多的壓力,更曲折的路,能經歷過高考,會對你人生有更大的幫助。

如論是考前還是平時學習中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關于如何調整心態這方面,大家看可下易學啦的心理輔導欄目.

技巧篇

你知道為什么同樣的題,你會做,別人也會做,但是你就是沒別人做的快嗎?你知道為什么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時間,別人學到的要比你學到的多?

篇2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GHJGHJGH”為你整理了這篇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決賽總結發言稿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各位領隊、各位老師、各位評委專家、各位工作人員:

上午好!第三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高中信息技術決賽在美麗的廣州、廣東實驗中學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級以上市、省直學校的22位選手老師參加了決賽。按照文件規定,決賽選出一等獎4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2個,一等獎第一名將參加總決賽。這次每位選手老師的分數都很接近,較前兩屆大家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大家在立德樹人、專業素養、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基本功和教學高質量提升等方面頗有建樹,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案例,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評價的提高、項目式教學范例的豐富、教學模式的創新、學生高階思維培養、學生認知能力適應性等方面上了一個新水平、新臺階,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大家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大家比賽時儀表端莊,儀態自然,精神飽滿,富有感染力,充滿生機活力。這些都是可喜可賀的精彩的表現。本次會議最后的議程評委代表將公布本次決賽的成績排序,即刻將按照大賽規定程序報送大賽組委會。

我想和大家簡單說一說本次大賽的設計思路。高中信息技術學科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的內容包括學科專業素養、數字素養、專業技能和教學通用技能,主要通過備課、制作教案、說課、課堂教學和演講答辯等方式來展示。

第一階段基本功展示比賽,主要內容為學科基本功展示,由題庫抽選主題、制作教案、說課和答辯四個環節組成。制作教案環節主要包括教學主題、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學科核心素養、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學情分析、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課后作業等環節和組成元素。這里提出元素而不是要素,要素就是必須要這些內容。主要考查的教學基本功在育人、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師素養、答辯等方面,教師學會做一個教案是最基本的要求,再上一個等級就是要做一個教學設計,但教學設計包含的內容就比較多了,30分鐘的時間有較大的難度。利用輸入法輸入、文字編輯排版、多媒體資源制作、編寫代碼、程序設計、演講稿的制作等等都是作為我們教師教學的一些基本功。有些老師提出要手寫,我們沒有采納這一建議,也許對有些學科有很大作用,但對我們信息技術教師來說就要采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了,作為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的一個體驗和提升了。說課環節10分鐘,時間短,但效率高,要求教師把最精華的部分說出來,主要包含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學科核心素養、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學情分析、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元素,內容要與提交的教案一致。這些說課主要是說你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方面如何上好這節課,就是如何備好一節課。重點關注教師如何育人、教學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這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一名新教師需要幾年的歷練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科教師。

第二階段比賽是課堂教學能力展示比賽。要求教師上好一節課,從育人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師素養、教學智慧、教學效果、教育理念演講、答辯等方面要求。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一節課堂教學課例,或者現場上一節課。前者我們把需要學生的課堂教學前置了,不是上課不要學生。20分鐘時間將課堂教學的精髓濃縮了,這就要考查你的能力了,如何把握育人方式、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信息素養、數字素養、計算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活動能力、邏輯(概念、判斷、推理)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和開闊的視野(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及世界眼光(見識)等。教師不僅僅是展示一堂課的過程,更主要是如何上好這堂課,教好書育好人,把立德樹人貫穿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科教學全過程。演講和答辯需要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論的理論體系知識,因為有這個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設計了、上好了這節課。這些前后彼此間都存在對應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關系。

一句話就是如何備好一節課,如何上好一節課。通過這兩個教學階段的比賽的過程,我們的教師不僅熟悉了課標、教材、策略、教學、學生、場景、空間等,提高了育人能力、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即時應變的思維能力,提升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思想和優秀品質。不少教師有水平、有能力,因為是理工科出身,善于表達、善于思辨、善于交流、善于互動、善于語言、善于溝通等的人文方面的素養較為欠缺,這些需要我們教師持久的鍛煉。

教育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1.為誰培養人(Why)、培

養什么樣的人(What)、怎樣培養人(How)(育人)。2.為什么教? (Why)教什么? (What)怎么教? (How) (教師)。3.為什么學?(Why)學什么?(What)怎么學?(How)(學生)。我們的教學能力大賽很好地回答了(詮釋了)這個問題。教育哲學、心理哲學始終都是我們學習思考的上位的理論基礎。

我想說,通過這次比賽,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花城廣州,來到了久聞其名的名校廣東實驗中學----這所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安排、很好場地、很好的服務和很好的氛圍,還有廣東實驗中學學校領導、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胡正勇、信息通用技術科長卓培工、梁曉敏、徐家連等全體科組老師等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使我們有了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因此,我提議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廣東實驗中學的領導、信息技術科組老師、所有的工作人員!

還要感謝各位評委老師,是他們精心工作、辛勤勞動、公平公正、無私奉獻、使大賽得以順利圓滿。我提議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各位評委專家、工作人員、研究生助手!

篇3

【關鍵詞】高中生物 總復習 培養 糾錯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24-01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錯誤是發生在學習過程中正常且普遍的現象,它是直接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生成性資源。生物學科知識繁雜、容易遺忘,進入高三總復習階段,練習量倍增,每個同學都會因自身知識的缺漏,出現或多或少的錯誤。因此,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開發錯誤的價值,引導學生認識錯誤、分析錯誤、走出錯誤,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糾錯習慣,才能減少學生同樣錯誤的再發生,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談高中生物總復習階段學生糾錯習慣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反思問題的能力,給糾錯預留下足夠空間

在高三總復習階段,教師如果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解題技巧等方面可能發生的錯誤狀況,在課堂中可通過各種提問,有意識地讓學生暴露錯誤,并加以因勢利導。這樣的教學過程,既能突破難點,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例如:在復習種群概念時,筆者先讓學生讀概念,把概念中的關鍵詞圈出來,學生就圈出“同種”“全部”兩個詞,有些學生還圈出“自然區域”等,筆者進一步舉例子讓學生判斷,如“一片草地上所有的雜草是不是一個種群呢?一個池塘里所有的魚呢?一塊朽木上所有的真菌呢?學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經過爭辯后發現這些都不是一個種群,因為可能包含多種生物。筆者再讓學生判斷“一座山上所有雌性老鼠是一個種群嗎?”“動物園里的所有老虎呢?”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很快地回答“不是”。可見,有時一些錯誤的例子,更有利于學生在“自我否定”的過程進行知識的構建。

二、樹立學生必學趕超的意識,讓糾錯轉變成自主行為

習慣的培養并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認同并自覺的實施。布魯納曾說過:“學生的錯誤是有價值的”。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一方面忌諱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而另一方面喜歡指出別人的錯誤,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很強。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引導學生相互糾錯,往往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選擇性的讓學生主動參與作業或小測評價,讓學生相互糾錯,并對糾錯認真的同學給予表揚或獎勵。通過這種糾錯方式,學生們對待作業更加認真,生怕被其他同學抓住自己的錯誤。

三、強化學生規范答題的技巧,使糾錯形成為良好習慣

分析學生錯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審題不清所導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題目中如何圈點出關鍵詞。例如,“漿細胞合成并分泌抗體的過程,有關的結構有哪些?有關的細胞器有哪些?有關的膜性細胞器有哪些?”不同的問法,答案就很可能不同。所以審題時,督促學生養成圈點關鍵詞的習慣,對于減少因審題發生的錯誤有很大幫助。

在實際教學中,總會聽到老師抱怨:“這道題在課堂上講了不知多少遍,結果還是錯!”這句話從一個方面講是學生犯錯誤的反復性,另一個方面說明我們的糾錯教學效率低下,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教師對日常試卷、作業糾錯教學的反思。試卷中常有學生因字跡潦草、錯別字、語言表達能力差、專業術語不規范等原因而被扣分。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或講評中,要切實糾正不良書寫習慣及強化答題的規范性,平時有意多做一些針對性練習,在訓練中要求多寫,多與參考答案進行比照,找出差距,使自己的思維方式逐漸與出題者相靠攏,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四、提升學生整理錯題的水平,讓糾錯轉化為寶貴財富

利用錯題本糾錯,是高中學生學習各學科普遍且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生物也是如此。但學生面對如此多的錯題該怎么整理呢?能不能堅持下來并且有效的利用錯題本呢?

養成糾錯習慣,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整理錯題的重要性。筆者讓學生對比半個學期以來,平時三本練習及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學生有了驚人的發現,原來這些錯誤大多數都相似。若是第一次出錯,就能將其收入錯題本,進行剖析,深刻理解,則可避免出現后續的錯誤。那么錯題本要如何建立呢?

方法上,筆者要求每一堂生物課,學生糾錯本隨時準備好,以便記錄課堂中發現的容易錯誤的知識點;對于講評課后,自身練習中遇到的典型錯題,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及時整理;每個周末,筆者會特意少布置作業,而是要求學生整理本周或近期的經典題型,并將其分專題歸類。每周一會抽查糾錯本,并對學生的錯題本做批改評價,并在班級展出優秀的糾錯本范例并加以表揚,督促其他同學學習改進。通過這種強制檢查,樹立榜樣的做法使大多數學生不僅建立了合格的糾錯本,而且能夠堅持下來。

內容上,不是任何的錯題都進行糾錯,對于某些簡單、低級的錯誤,就沒有必要進行糾錯。糾錯本可分為不同版塊:如易錯易忘知識點、典型錯題、創新題型、實驗注意事項等。具體的做法有:①對于某些因審題不清而導致的失誤,就不用將原題抄入糾錯本,只需將反省審題失誤的情況記錄在錯題本中;②對于某些選擇題,只是因為某個知識點缺失而導致的錯誤,就不需要將整題抄下,只需把相關知識點記錄在錯題本中,如“關于細胞核的特例: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各種細胞器;高等植物成熟的帥管細胞沒有細胞核;人的骨骼肌細胞有多個細胞核”;③對于經典題型,需要系統整理。例如,復習完必修一、必修二兩本書后,可以整理以下經典題型:蛋白質計算、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圖形比較、減數分離異常情況分析、DNA堿基計算、遺傳圖譜分析等經典題型。

格式上,一般體現以下幾個環節:原題(抄寫或剪貼)、錯解、錯誤原因分析、正解、規律總結與啟示、相關知識鏈接、類似考題或變式考題。對于每一道經典錯題尤其是對“錯誤原因分析”及“規律總結與啟示”要分析到位,該部分最好用紅筆記錄作為警示。

熟話說,擁有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學生若能真正將錯誤視為寶貴的資源,正視錯誤、糾正錯誤,反思錯誤背后的問題所在,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有助于復習效率的提高。同時也要注意不論采取什么方式糾錯,都應本著友善和藹的原則,以防矯枉過正。總之,讓我們生物總復習階段的教學,因關注學生的錯誤而更加精彩吧!

參考文獻:

篇4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于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采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于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主要屬于文科內容,適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于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 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脫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又如, “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內容,結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和“上海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展圖”學習,使我們比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記住城市化的三個主要標志。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于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鐘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中心”……于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于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復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文結合實際耗時并不多,效果卻很明顯。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的側重點是掌握“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學習“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樣的事物”“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記憶性的內容,因此其學習方法的側重點就是解決怎樣科學地、高效地記憶這些地理事實材料。而高中地理側重解決的是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探究這些規律的形成原因來為形成人類的相應對策服務。也就是說,應側重于通過多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那些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出一些規律,從本質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類生產生活的相應對策。可見,高中地理的學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記憶,是應用而非記憶。

2. 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

3.許多地理問題都有知識與能力的跨學科特點。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與數學、物理、生物學科聯系較多,人文地理主要與政治聯系較多。對于我們面臨的高考大綜合考試意義尤其重大。

4.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志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四 小結: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律介紹

1. 哪些內容應成為學習的重點內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說明某種特點地理現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低氣壓、高氣壓、地球的自轉、公轉等

②反映某種地理事物類別的特定概念(對這類概念特別要注意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規律與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線的分析應用、各類經表的繪制與判讀、各種地理示意圖的繪制與判讀、圖文轉換與圖圖轉換能力等等。

⑷地理內容的文字邏輯表達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資料的能力

2. 怎樣高效地掌握上述學習重點內容

⑴用理科思維的方法學習自然地理。

①充分運用圖解法,從三維空間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學科的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⑵注重各類地理圖表的表達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轉換關系

篇5

 

學改治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覺得政治無趣其實是因為不了解政治。高中政治課程分為三個板塊——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每一個板塊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比如說哲學板塊,這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個部分。古人曾說,哲學是一門智慧的學問,哲學又是眾多哲學理論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哲學是思維的競技,是思想的碰撞,正是在這種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在哲學常識的學習中,我們會折服于先人的睿智,會沉迷于自己的思考。此時,哲學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門必修的課程,而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游戲、一場扣人心弦的思維比拼,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所以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將政治課和意識形態畫等號、和時事政治畫等號,認為政治課是意識形態的強行灌輸,這樣就是扭曲了政治課的本來面目,使學生“談政治課色變”,從而影響其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任何學科的學習不是僅僅靠刻苦就行的,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生覺得政治課很難學好,關鍵在于沒有找到適合政治課、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下面筆者介紹兩種學習技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1.重視原理。原理可謂是政治課的基礎,整個高中政治課程大概就是由一個個原理構建起來的。這些原理就好比一個人的骨骼,而教材中的例子就好比一個人的血肉,有助于學習者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如對于“物質決定意識”這一原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生活中的例子對之進行闡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原理就是“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緊緊抓住“原理”這一塊,最好能夠將重要的原理爛熟于心。

 

2.重視邏輯聯系。在高中政治的五本教材中,原理何其多,要想將它們都記住且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調取出來,還要注重原理之間的邏輯聯系。我們可以對原理先進行歸類:最簡單的第一層次的歸類是按照政治課的三個板塊進行,分為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和哲學常識;第二層次的歸類是在已有的三板塊中對于每一板塊按照課本的章節或者按照你自己認為的邏輯結構進行,只要能夠有利于原理的記憶即可,就這樣一直分下去,直到不能再分為止。這樣就能形成一個邏輯結構圖,對記憶裨益很大。

篇6

大家好!

能在本次年級會上做學習方法介紹,我感到十分榮幸。下面請允許我將自己在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方面所積累的經驗方法介紹給大家。

首先,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效率,就要學會抓緊點滴時間來進行學習。在我們一天的學習生活中,我所歸納出的可以抓緊的時間共有四段,第一段就是早晨到校后到早讀前的這段時間。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早晨是我們的思維最活躍,頭腦最清醒的一段時間,雖然它很短暫,但只要合理利用起來,日積月累,也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第二段時間就在每節課間休息完畢后。當我們上完廁所、喝完水,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具后,不要就坐在位子上發呆,可以翻開書看一看,對上節課的知識點做一鞏固和復習,對下節課要講的新內容提前瀏覽和預習一遍,以便自己在下一節課上盡快融入課堂,聽講更有針對性。第三段可以抓緊的時間在中午吃完午飯后。這一段時間內同學們除了在樓下做活動以外,尤其是考試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教室里靜靜地做一會兒功課,這樣還能消除內心的浮躁,一舉兩得。接下來,下午放學到家后到晚飯前的這段時間也是可以抓緊的。剛從學校回到家,頭腦里對老師今天所講的一些概念、知識還記憶得比較清晰,這時候如果能抓緊時間對功課進行及時的溫習,趁熱打鐵,對知識點的理解會更深刻,做起作業來也更輕松。

歸根結底,能不能很好地利用課余時間,還是要看我們能否養成珍惜時間來溫習功課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就有了學習的自覺性。

那么要想把新知識學會、學好,課堂上高質量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每堂課40分鐘內把握住更多的知識呢?第一點,在認真聽講方面,我們要做到跟緊老師的思路,思想不分叉。不要因為這節課的某一點內容可能比較有意思而進入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課堂脫節。為了防止這一點,我們就要時刻關注老師的板書和幻燈片,老師在講什么,我們就思考什么。另外,在課堂上如果遇到了自己沒有聽懂的問題,不要再在課上多花時間絞盡腦汁地去思索,可以先記下來,課下再與老師單獨討論,不要影響自己的聽課質量與聽課進度。

根據上述的經驗,我總結出:我們要爭取在課堂上做到“三多一少”,分別是多聽、多想、多寫和少交頭接耳。漫不經心是聽講的一大忌,認真地投入到課堂當中去,約束自己不和同學議論與課內無關的話題,是聽講質量的基本保障。

每節課上的內容繁多,我們不可能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學會抓住重點進行記錄。其實老師在經過每個實驗和推斷后所說的結論、總結或概述性話語,往往是每節課重要的知識點所在。另外,老師在幻燈片上用特殊顏色標注的概念也都是我們需多加注意的重點、易錯點,要趕緊在筆記上記錄下來。抓住這個規律后,我們就可以做到自覺地對知識點進行記錄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鞏固復習了。

說到對重點概念的記錄,如何記好筆記對我們復習時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我們要想在復習時有的可參考,就得在課上要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筆不離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遇到那怕再小的知識點,也要有意識地在筆記本或書上記下來,字跡清晰、工整,不偷懶。課下,最好還要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用不同顏色的筆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知識點畫下來,或寫下本節課的中心思想,方便考試前的復習。認真地態度決定了筆記的質量,而筆記的質量就決定了復習的效果。

下面是我近期在筆記本和教科書上進行的筆記記錄的照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經過課上對知識點的學習,課下對概念的強化和鞏固就要通過作業來完成了。我所總結的能把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的方法一共有六點,分為寫作業前應做到的、寫作業時應做到的和寫作業的環境應做到的這三分方面。在寫作業前,第一,每天在做作業前先把所有的概念、重點復習一遍,加深自己的記憶,再寫起作業來就會覺得容易許多,作業的正確率自然也會提高。第二,一定有一些同學經常回到家后給其他同學打電話詢問作業的情況,不知道作業題怎么做,大大浪費了做作業的時間,降低了做作業的效率。這方面,我們在課上專心的聽講和認真的筆記就起到了作用。課上聽講一分鐘就相當于課下補習十分鐘的效果。第三,我們要養成在離校前記清作業的習慣,自覺完成作業,不要等到第二天早晨再補前一天的作業。在寫作業時,也就是第四點,請同學們在平時做作業時多注意鍛煉自己的獨立性,做題時遇到困難不要馬上向其他同學求助,不然自己的自主解題能力根本沒有得到鍛煉,作業起不到效果,考試時也會吃大虧。最后在環境方面,第五點,安靜的環境是集中注意力的關鍵,做作業時關閉電視機、收音機等外界干擾,給大腦一個安靜的思考空間,作業的正確率一定會大大提升。而第六點,課桌上整齊的學習用具擺放也是可以為我們做作業的效率提供幫助的。把常用的工具書、課本碼放整齊,使用的時候不必東翻西找,自然節省了做作業的時間。

下面我將我的課桌展示給大家看。上面的用具簡單,擺放得也十分整齊,為我完成作業和復習功課提供了很大方便。

篇7

(1)硝酸銅固體加熱分解的產物有氧化銅、二氧化氮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當集氣瓶中充滿紅棕色氣體時,木條復燃了,有的同學得出“NO2能支持木條燃燒”的結論。你認為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理由是什么?

解釋:有的同學起初就認為這一觀點不正確,理由是氧氣也能支持木條燃燒,但我糾正以后,過二個星期再讓他們做,結果還有不少同學做錯,原因是從初中一直以來“對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一結論不能正確理解,正確的理解應是純凈的氧氣或濃度較大的氧氣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至少體積分數為21%的氧氣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例2:已知250C時0.1mol/L醋酸溶液達到平衡時的PH約為3,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PH為5的鹽酸,則電離平衡向 ,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晶體,待晶體溶解后溶液的PH 。

解釋:對醋酸的電離平衡問題討論時,真正的含義應是增大c(H+),平衡才能向左移動,但我們不少教師上課時,就沒有定量地去分析這一問題,只是籠統地定性地說加入鹽酸平衡向左移動,加入NaOH平衡向右移動。

例3:充分煅燒黃鐵礦Wg,反應完全后冷卻至室溫,稱得固體物質的質量是mg,生成SO2為VL,則黃鐵礦中FeS2的質量分數是(假設礦石中的雜質受熱不分解,也不會與SO2反應)

A.60V/22.4W B.22.4V/60W C.80V/22.4W D.3(W-m)/W

解釋:在做物質的量有關計算時,一般都是給學生訓練在標準狀態下氣體的體積與物質的量的換算,非標準狀態的問題討論的過少,所以學生一遇到物質的體積換算成其它物理量時,就不管是否氣體,不管是否標準狀態,全用22.4mol/L來換算。

例如:(1)電解氯化鈉溶液與電解氯化鎂溶液比較分析

(2)硫酸鋁鉀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加入氫氧化鋇;硫酸鋁銨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加入氫氧化鋇。

舉例說明:

化合物的概念的理解:

(1)如何給概念下定義,培養抽象、收斂思維能力

(2)拓寬概念的外延,尋找相關概念——即研究上位概念與下位概念的關系,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2、化學知識條理不清,理論、性質和實驗不能有機聯系,審題時抓不住題干要素,沒有析題習慣,找不到解題切入點。

策略一: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熟悉常見物質的性質,而物質的性質和理論、實驗、用途、定量計算都有密切的聯系。這一點作為教學組織者心中應非常清楚。

策略二:課堂教學中應多采用問題式、討論式等教學模式組織教學,盡量從知識的各個層面和各個角度入手,利用遷移、聯想等方法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策略三:平時試卷講評分析習題時,要養成“與題目對話”的良好習慣,圈出題干條件有哪些?這些條件的化學含義是什么?它讓我往哪個方向去思考?這個問題考什么知識點?要解決這個問題通常有哪些途徑?然后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其它角度來變式訓練學生。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3、審題、答題時思維定勢,想當然,不按題給條件和題意要求答題,或者說是不規范答題。

常見錯誤有:

(1)有機分子結構式中有幾個苯環要看清楚,千萬不要認為六邊形一定是苯環;

(2)量器書寫時不注明規格,滴定管書寫時不注明酸、堿式;

(3)第VIII、第IVA等容易寫錯;

(4)熱化學方程式不注明狀態,H單位“kJ/mol”、放熱為“—”、吸熱為“+”不寫;

(5)書寫電子式時,共價化合物忘了未成對電子,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離子與原子團離子忘了加中括號;

(6)多元弱酸電離、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一步寫成和不寫可逆符號;

(7)離子反應方程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元素符號和元素名稱、結構簡式和分子式、化學方程式和結構簡式要混淆;

(7)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時,小分子往往要丟失;縮聚、加聚反應時反應條件和n不寫;

策略一: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整理出易錯點(知識點和思維盲點),教師把學生整理的易錯點歸納成文,印發給學生。讓他們經常回顧,以防出錯。

策略二:備課組根據各校實際,編選以往作業中錯誤率較高而又是大綱要求,以能力立意的習題,給學生加強訓練。

策略三:一定要組織“化學用語”的專題復習。

附:

中學化學應試易錯點整理

1. 遷移不當,與事實不符:飽和NaCl溶液中,Cl2溶解度減小,但HCl還可以繼續溶解(實驗室制得干燥、純凈的氯氣)。

2. 思考問題過于理想化,不從實際出發:

(1)含醛基物質發生銀鏡反應,與新制Cu(OH)2反應,鹵代烴水解均需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檢驗鹵代烴水解產物中有X-,需要用HNO3酸化,再加AgNO3;檢驗淀粉水解產物時,要先用堿中和硫酸,再利用新制氫氧化銅;

(2)苯與液溴反應,稀苯酚溶液與濃溴水反應;

(3)NaHSO4固體中不存在SO42-,只存在HSO4-;

(4)不能用氣體物質除去另一種氣體;

(5)不能配制bmL、PH=a的弱酸或弱堿溶液;

3. 思維定勢,觀察不仔細,分析不透徹

(1)有機分子結構式中有幾個苯環要看清楚,千萬不要認為六邊形一定是苯環;

(2)SO3在常溫下是一種晶體,不是氣體;

4.規范書寫:

(1)量器書寫時不注明規格,滴定管書寫時不注明酸、堿式;

(2)第VIII、第IVA等容易寫錯,

(3)熱化學方程式不注明狀態,H單位為“kJ/mol”,放熱為“—”,吸熱為“+”;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時,小分子切不可丟失;縮聚、加聚反應時條件和n不要丟;

(4)書寫電子式時,共價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對電子,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離子與原子團離子不能忘了加中括號;

(5)多元弱酸電離、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可逆符號和分步進行;

(6)淀粉和纖維素分子式都寫為(C6H10O5)n,但不是同分異構體,所以在分子式下面要用漢字注明;

(7)常見錯別字: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鈍化、氣體逸出、金剛石、銨鹽;

(8)在銀氨溶液中,Ag(NH3)2OH是以Ag(NH3)2+和OH-存在的;

(9)簡答題中的一些細節,如“打開活塞和止水夾”之類的描述不可忘;

(10)醛基、酯基、羧基的書寫要規范:“-CHO、-COOCH3、-COOH”;

5.幾個容易忽視的概念:

篇8

關鍵詞:高中數學;總結歸納;舉例

進入高中以后,我發現很多身邊的同學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以致成績一落千丈。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我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注意是學習方法不等當。高中數學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我認為學習數學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是很必要的。歸納總結知識的方法,即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使知識系統化、程序化。有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從而為學好數學奠定了基礎。那么如何進行歸納總結呢?

一、每節課的小結

老師講的每一節課一般都圍繞1-2個中心問題,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做出恰當的總結。比如要注意挖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于公式要注意成立的條件及使用的范圍,這是說明性的小結;對典型例題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和方法。

二、單元的小結

通常概念、公式的學習是局部的、分散的,因而在頭腦中呈零亂無序的狀態,難以形成有規律的清晰的認知結構。因此,當每一單元結束時,若能將這些知識,方法以一個新的角度串聯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結構。

三、知識間的總結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總結的層次應再提高一步。既要注意知識縱向,橫向各個層面的聯系,又要重視其程序化的科學組織,使大及中形成系統性的知識網絡。 通過課堂小結、單元小結、知識整體的串聯,一定會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數學知識的立體的網絡,那一道道的習題不過是我們網中的一條條小魚。數學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面我就線性規劃做一總結舉例:

線性規劃主要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的區域面積和目標函數最值(或取值范圍);考查約束條件、目標函數中的參變量的取值范圍等等;其主要題型有以下五種類型。

類型一:求二元一次代數式最值(取值范圍)

例1:設x,y滿足約束條件,求z=x-2y的取值范圍

解:作出不等式組的可行域,作直線x-2y=0,并向左上,右下平移,當直線過點A時,z=x-2y取最大值;當直線過點B時,z=x-2y取最小值.由得B(1,2),由得A(3,0).zmax=3-2×0=3,zmin=1-2×2=-3,z∈[-3,3].

方法點評:作出可行域,求出交點坐標,代入目標函數,求出最值。

類型二:求二元一次分式最值,二元二次代數式最值

例2:變量x、y滿足

(1)設z=,求z的最小值;(2)設z=x2+y2,求z的取值范圍;

解由約束條件,作出(x,y)的可行域如圖所示.由,解得A.由得C(1,1).由,得B(5,2)

(1)z==. z的值即是可行域 中的點與原點O連線的斜率.

(2)z=x2+y2是可行域上的點到(0,0)的距離的平方.可行域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中,

dmin=|OC|=2,dmax=|OB|=29.2≤z≤2

方法點評:常利用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來解題,常見代數式的幾何意義有:①表示點(x,y)與原點(0,0)的距離,表示點(x,y)與點(a,b)的距離;②表示點(x,y)與原點(0,0)連線的斜率,表示點(x,y)與點(a,b)連線的斜率.

類型三:知目標函數最值,求參數值

例3:已知a>0,x,y滿足若z=2x+y的最小值為1,則a=________.

解:作出不等式組表示的可行域,易知直線z=2x+y過交點A時,z取最小值,由得zmin=2-2a=1,解得a=.

方法點評:知目標函數最值,求參數值,轉化為找出最值點坐標,代入目標函數。

類型四:最優解有多個(不唯一)求參數值

例4:x,y滿足:,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優解不唯一,則實數a的值為( )A.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解:由y=ax+z知z的幾何意義是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

(1)當a>0時,要使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優解不唯一,則a=2;

篇9

關鍵詞:高血壓;絕經綜合征

婦女絕經前后出現卵功能衰退后性激素波動或減少,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內分泌失調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一系列的軀體及心理癥狀,而并發高血壓后出現腦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且血壓波動較大,臨床癥狀較重,較單純高血壓患者降壓達標困難,結合中醫治療可使血壓平穩下降,減輕臨床癥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年齡45~55歲,平均50歲。高血壓病史1~7年,均符合1999年WHO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1級高血壓5例,2級高血壓12例,3級高血壓3例,經血清雌二醇確定符合絕經綜合癥診斷。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疼、眩暈失眠的癥狀外,并發月經紊亂者13例,并發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出現潮紅潮熱、出汗者10例,并發心律不齊、心絞痛4例;心電圖異常出現心動過速者4例,血脂異常13例,眼底改變者3例,血促性腺激素升高>40單位/L者5例,20例患者均出現雌二醇降低。

1.2方法 所有患者根據個體情況給予降壓、降脂綜合治療,同時根據患者病史結合臨床癥狀辨證施治,給予中藥輔助治療。并發月經紊亂者,給予六味地黃湯加味。熟地30g,山藥15g,山茱萸15g,茯苓15g,澤瀉15g,丹皮9g。月經量少者加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月經量多,經期延長者加仙鶴草15g,益母草15g,1劑/d,水煎服,20d為1療程。

并發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出現潮熱、出汗、面部潮紅、失眠健忘,給予龜板安老湯加減。人參12g,白術12g,阿膠15g,熟地30g,山茱萸15g,茯苓15g,生龜板12g,鹿角霜20g,當歸15g,香附12g,黑芥穗10g,木耳炭10g。1劑/d,水煎服,連服20d。并發心律失常、心絞痛者,給予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0g,赤白芍10g,川芎10g,生地12g,桃仁10g,紅花10g,柴胡10g,枳殼10g,川牛膝15g,桔梗5g,炙甘草9g,毛冬青30g,白蟬鄉3g,水煎服,1劑/d,20d為1療程。

2結果

20d后,所有患者血壓均平穩下降至140/90mmHg以下,頭痛頭暈癥狀減輕,同時月經紊亂,失眠心悸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

3體會

3.1婦女絕經期,由于卵巢分泌功能下降,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對下丘腦和垂體促性腺釋放激素增加,和垂體對性腺釋放激素的反應性增加,使垂體分泌的促卵泡生長激素和促黃體生長素的水平增高,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2]。性激素的替代治療,增加了患者患乳腺癌和子宮肌瘤的風險。而中醫認為,婦女絕經綜合征為腎陰陽兩虛,腎氣漸衰、天癸將竭、沖任二脈虛損、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腎陰陽失和而致。故根據辯證給予滋陰補腎、平肝潛陽、寧心安神等治療,可減輕絕經期各種臨床癥狀,有助于血壓平穩,減少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發病率,中醫在治療為絕經期綜合征發面有其獨特優勢,根據不同患者臨床癥狀,辯證施治,能夠取得較好療效。

3.2中醫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辯證:

3.2.1姚[1]將此分為 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腎養肝,育陰潛陽,陰虛型,治宜補腎扶陽,滋養沖任。心脾兩虛型,治宜益氣健脾、補心養神。肝郁痰結,治宜疏肝解郁化痰,行氣散結。

3.2.2妥玉珍[2]等將此分為 陰虛陽亢型,治易平肝潛陽、清熱熄風。痰瘀互阻型,治宜燥濕祛痰、活血化瘀。陰虛內燥型。治宜補虛潤燥、平肝安神。陰陽兩虛型,偏于陽虛者治宜補腎助陽,偏于陰虛者治宜補腎滋陰。

3.3中醫方藥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臨床應用

3.3.1半夏白術天麻湯 雷震云[3]運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痰濁中阻型女型能夠更年期高血壓病57例,組成: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在治療后前后全天血壓變化均有明顯差異。

3.3.2二仙湯加減 仙茅、羊藿、巴戟天、菟絲子、益母草、肉蓯蓉、黃柏、知母、當歸、白芍、牡蠣、炙甘草。療效:51例患者,治愈19例,好轉2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3.3.3歸脾湯加減 寧廷偉[4]10年間收治更年期高血壓患者102例,其中女93例,男9例。組成:黨參、白術、黃芪,當歸、茯神、遠志、酸棗仁、赤芍、車前子、枳殼、生龍牡、甘草。療效:痊愈56例,好轉23例,顯效19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6%。

3.3.4加減逍遙散 柴胡、芍藥、當歸、茯苓、白術、薄荷、女貞子、牛膝、、鉤藤、桑寄生、丹參、石決明。療效:試驗組有效率95.24%。

3.3.5六味地黃丸 葉盈、黃飛翔[5]等人用六味地黃丸合絡活喜治療女性更年期高血壓54例,對照組52例。療效:治療組:痊愈16例,有效35,無效3,總有效率51%,對照組總有效率43%。治療組治療前后整體血壓值較治療前明顯縮小。

3.3.6疏肝解郁湯 尚玉紅[6]等人用疏肝解郁湯治療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病30例,對照組30例。組成:柴胡、澤瀉、白芍、云苓、郁金、菖蒲、丹皮、生地、葛根、大麻、仙靈脾。療效:治療后整體血壓水平治療組稍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3.3.7清肝活血湯 龍膽草、黃芩、焦山梔、赤芍、當歸、夏枯草、地龍、澤瀉、車前子、益母草、生地黃。療效:治療組顯效率81.4%,對照組為60.0%。

3.3.8百合知母湯加減 百合、柏子仁、知母、炒酸棗仁、杜仲、枸杞子、天麻、鉤藤、石決明、甘草。百脈合病,必從百脈之根本治之。心主血脈,肺朝百脈,百合入肺,肺氣充自可調和百脈。

3.3.9天麻鉤藤飲 吳春霞[7]用天麻鉤藤飲顆粒治療更年期女性單純性高血壓41例。療效:顯效21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

3.3.10清開靈注射液 焦風琴[8]用清開靈注射液治療女性更年期高血壓20例。療效:所以病例在治療后3d后血壓開始下降,主要以收縮壓下降為主,1w后血壓基本平穩,頭暈、耳鳴、失眠、煩躁等癥狀減輕。

4結論

中醫方藥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治療有獨到見解,且有很好的療效,單純運用中醫方藥對其有顯著效果,方藥合西藥治療比單純運用西藥療效明顯。綜上,可見方藥治療此病的一般運用為:①肝腎陰虛:六味地黃丸、虛燥更平顆粒、知柏地黃丸。常用中藥為生地、炒棗仁、山茱萸、山藥、丹皮、茯苓、澤瀉等。②陰陽俱虛:二仙湯加減。常用中藥為: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益母草、肉蓯蓉、黃柏、知母、當歸、白芍、牡蠣、炙甘草等。③心脾兩虛:歸脾湯加減、珍合靈片。常用中藥為:黨參、白術、黃芪、當歸、茯神、遠志、酸棗仁、赤芍、車前子、枳殼、生龍牡、甘草。④肝郁痰結: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郁湯、女珍顆粒。常用中藥為:半夏、白術、天麻、茯苓、柴胡、白芍、郁金、、澤瀉。⑤陰虛陽亢:清開靈注射液、珍菊降壓片、清肝活血湯、天麻鉤藤飲、百合知母湯加減、。常用中藥為龍膽草、黃芩、焦山梔、赤芍、當歸、夏枯草、地龍、澤瀉、車前子、益母草、生地黃、、天麻、鉤藤。

參考文獻:

[1]姚憬.更年期高血壓之辨證施治[J].浙江中醫雜志,2007,42(2):110.

[2]妥玉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病的中醫辨證施護[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5):217-217.

[3]雷震云.半夏白術天麻湯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異性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5):499-500.

[4]寧廷偉.歸脾湯治療更年期高血壓 102 例[J].河南中醫,2003,23(10):70-71.

[5]葉盈,黃飛翔,王永,等.六味地黃丸合絡活喜治療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6,15(5):487-488.

[6]尚玉紅,林雪,鄭新武.疏肝解郁湯在更年期高血壓病肝腎陰虛,肝郁不舒的臨床研究[J].新疆中醫藥,2009(5):2-3.

篇10

做一個勤于讀書的“我”。

畢業幾年來,感覺自己的東西越來越少,上學時積存的“家底”早已不夠用。對課文解讀的淺薄,對教輔資料的依賴,與學生交流時思維的“短路”,寫下水作文時的緊張與尷尬,其中苦痛心中自知。研修專題一告訴了我答案:這是讀書太少,懶于讀書的結果。總抱怨學生讀書太少,語文素養不高,可自己有做得如何呢?自己因世俗的侵染而變得浮躁,對知識理論,對經典著作走馬觀花,其中的奧妙竟不知一二。工作的壓力大,生活的節奏快,固然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自己讀書主動性不強,踏實性不夠。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的第一要務,是學習生活里最美的風景。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素養,教師要做好表率,首先應是一個勤于讀書的人。一位愛讀書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智慧的老師;一位智慧的老師,也一定會影響一批愛讀書的學生。新課改是機遇,也是挑戰,自己必須盡快行動,靜下心來,沉下心去,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廣泛涉獵,博采眾長,研究知識,汲取營養,為迎接更大的挑戰做準備。

做一個深刻細心的“我”。

教學生活中,許多時候感覺所教內容空洞膚淺,課堂平淡生硬,忽視或回避學生的思想,將知識點生拉硬拽地塞給學生,找不到教學的興奮點和成就感。這次研修過程中結合教學案例和專家點評,我發現:從教學過程的細微處入手,深入研究,仔細品析,每一處點滴中都有一個多彩的世界,每一個瞬間都有可能綻放絢麗的光彩。記得我在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泛泛地整體感知,解讀疑難字句,感覺枯燥無味。研修課例中的老師卻從文本的細微處入手,深入透析,發現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她在品讀的基礎上研究文中的關鍵字句,如文中最后一句“他的英明和事業將永垂不朽!”老師指導學生反復品讀,注意到了“將”字和感嘆號的妙用,學生在自主體驗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了馬克思一生的偉大功績和恩格斯對他的無限尊敬悼念之情。一堂課學生思維敏銳,情感豐富,生動精彩。

又如一位老師在教《胡同文化》時,從“北京的胡同像一塊大豆腐”這個比喻句切入,問這個比喻用的好不好?學生很快進入生動的語言文字當中,感悟出北京胡同彰顯出平民文化的內涵。這堂課不再是北京胡同的知識講解課,而是語文味十足的文化探究課。再如一位老師在教《貝多芬傳》時,緊緊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不斷學生促成有效的生成,將思維引向深入,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深入思考的學習習慣。這樣的課堂是鮮活的,是充滿靈性的。今后的教學,我會細致地研究教材和學生,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從準備到反思,不放棄任何一處有價值的光束,相信自己的課堂也會充滿亮色。

做一個勇敢自信的“我”。

總覺得自己年輕,經驗不足,教學中,畏畏縮縮,視野狹窄,不敢創新,怕出亂子,怕學生考不好,這些因素一直牽絆著我前進的步子。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按照舊有的模式展開,有時想設計一些學生活動,可又怕影響課堂質量和學生成績。而研修教學案例中的執教者大多都是青年教師,他們在課堂上,大膽嘗試,勇于創新,自己和學生都放開手腳,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創設空間有效拓展、發現創新。還有的老師在教《五人墓碑記》時直接把課堂搬到了課外----到校園里讀碑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從他們那里看到的不僅是精彩的教學藝術,更有一種大膽創新的精神。我感到這是對我的一種鼓勵和召喚,在今后的教學中積極主動地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精心組織教學,勇敢地嘗試,多組織一些利于學生訓練能力提高素質的活動,如排演課本劇、朗誦比賽、專題講壇、人物專訪等等,給學生松綁,為他們搭建開放自由的語文學習平臺,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和終身發展作鋪墊。

這次培訓使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世界的博大與深邃,她有繽紛多彩的美景,更有我們施展才能的空間。自己雖如小草般普通平凡,但只要用心完善自己,歷練自己,也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麗,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一處不凡風景! (1) 同欄目文章推薦

查看更多>>

郭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