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學習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12 11:48: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咨詢師學習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自主學習模式 教師角色 自主學習中心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5-0040-02
一、引言
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教師決定教材的選擇、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效果的測評,這些做法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而全新的“英語自主學習中心”教學模式的創立(主要是借助于計算機和網絡平臺),既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稱得上是一舉兩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4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教學大綱(試行)]》(教育部,2004)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的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針對新的大綱要求,我們將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多媒體為載體的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教、學生學、網絡自學三位一體的模式。在網絡自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式由自己掌握和控制,教師定期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以期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者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并且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然后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那么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二、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扮演的角色
1、激勵者和培訓者
剛剛升入大學的新生,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并未養成,所以這個時期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逐漸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教學模式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操作自主學習系統,還需考慮學生的能力以及語言需求適時的增加學習難度,教會學習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制定學習目標、培養學習方法和策略。
2、監控者
元認知策略中的監控、調節策略決定了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還應扮演監控者的角色。我校在這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每個學期之初教師將學生的個人信息輸入自主學習中心的系統中,通過計算機統計數據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測試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我校學習系統的設計旨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而統計數據能明確顯示學生每完成一個單元的任務分別在聽力和口語中的耗時以及取得的分數。在期末綜合成績評定中自主學習成績占平時成績的四分之一,可見其被重視程度。
3.資料源
Fitzgerald (1999 :75) 論述自主學習中心這種完全新型的語言學習環境時說,中心有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包括磁帶、學習軟件和光盤等;有引導學習者如何使用這些資料的輔導系統,如能顯示學習者所需內容的標題、位置和語言等級的計算機目錄系統;中心還可通過提供附加練習、答案和其它輔助材料等手段幫助學習者有效地使用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這種優勢,將各種學習軟件的使用方法教給學生,并不斷地豐富自主學習中心的資源庫。在學習者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可以適時地增添一些英語視頻資料,如走遍美國、發現,或者英文字幕的電影等。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拿出自己手中好的學習資料利用網絡平臺與其他同學共享。
4、指導者
就我校大一新生進入自主學習中心學習遇到的幾點問題分析教師作為指導者的重要性。一方面,一部分學生自我控制力不強,他們將學習資料尤其是一些影片作為課堂學習之余的消遣,完全參照字幕來理解影片內容。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優秀的影片來了解美國的文化背景和提高聽力水平。另一方面,有些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面對大量的學習資料不知從何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幫助他們選擇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讓他們學會自學,他們將受益終生。
5、心理咨詢師
有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時教師應充當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幫助他們積極疏導不良情緒。教師對學生在自學中取得的進步要多加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6、學習狀況的評價者
在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除了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外,還要采取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的評價策略。形成性評價主要是通過觀察學生情感態度變化和策略使用情況、檢查學生網上自學記錄、建立學習者檔案、訪談等形式進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終結性評價則以水平考試為主,主要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狀況并對整個自主學習課程是否有效做出價值判斷 。
三、教師的角色轉變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
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的知識學習者,對教師的依賴逐漸減弱。學生不再在教師的總指揮棒下接受一些他們并不感興趣的知識;而是主動去探尋未知的知識。因此,他們的創造力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知識也掌握的更牢固。在此期間,教師作為激勵者和培訓者,幫助學生養成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教師的監督作用使得學生提高了學習自覺性,教師充當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幫助他們積極疏導了不良情緒。可見,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并沒有削弱,相反,新的教學大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還得抽出業余時間輔導學生自學,給他們提供廣泛的學習空間,引導并鼓勵他們自學成才。
四、如何實現教師的角色轉換
1、進行試點改革,逐步推廣
推廣自主學習模式需要學校具備很多的條件。比如:供學生學習的場所,硬件及軟件相關配套設施以及輔導人員等等。而目前在我國啟用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高校還為數不多,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還是處于試點階段。
2、對外語教師進行培訓,明確他們的職責
由于自主學習模式對于廣大教師來說還比較陌生,教師們對自己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師有必要接受自主學習的管理與組織和自主學習模式相關知識的培訓,以更好的輔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
3、學校各部門通力合作
推廣外語自主學習模式不僅需要外語教師的參與,同時也需要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以便提供各種政策以及技術方面的支持。如教務處須改革學生期末綜合成績評定方案,教管處可以給自主學習中心提供各種技術支持等等。
五、結語
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下,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他們既是學生的激勵者和培訓者,同時又是學生的監控者、資料源、指導者等等。在自主學習中,學生通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往往必須同時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所以,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勝任自己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角色,真正的讓學生從自主學習中獲益。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學大綱](試行)[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2] 巫曉鳳. 論“自主學習”模式下的教師角色[J]. 西昌學院學報, 2007(9), 168-170.
篇2
那是1980年,中美正式建交第二年。
異想天開的內容、懲惡揚善的主題,尤其是每集結尾處“且聽下回分解”的形式,讓這部制作本不算精良的劇集,成為了美劇在中國的第一個現象級劇集――因為它本就是第一,無可比擬。
5個半小時――是人人字幕組的中文字幕版美劇《越獄》在中國首播與它在美國首映相差的時間。
那是2006年,整個80年代長大成人。
他們中的很多人,從兒時回憶里對著電視的觀眾,變成了不管工作還是生活,都整日對著電腦的“網民”;他們中的有的人,開始去做傳播流程中的“上游”部分,這便成就了《越獄》――遙遠的狐貍河監獄里,血肉分明的匪徒們逃出升天的故事,成了又一個現象級劇集――因為它讓中美之間在民間的萬千屏幕上,悄然實現了同步。
世界是平的,或許是各種文化打破壁壘交流要實現的目的,而字幕組的出現和存在證明了,這可以是真的。
拆毀“巴別塔”
字幕組并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2000年后,隨著網絡寬帶的普及,各國網友開始在網絡上自己錄制的電視節目,跨語言的字幕分享也隨之開始了。這種由粉絲群體翻譯,并給海外作品加上字幕的組織幾乎存在于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內,只要他們中有人愿意去越過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搜尋一個只有語言是唯一障礙的文化主地。
復旦大學教授嚴鋒將“新世紀草根字幕組自發組織的對海量影視和網絡學習材料的翻譯”認為是第四次翻譯運動,繼古代以玄奘、鳩摩羅什等為代表的佛經翻譯,近代以嚴復、林紓為代表的對西方文化的翻譯,后以三聯、上海譯文等出版社為代表的對西方現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統翻譯之后,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翻譯活動之一。
與玄奘、鳩摩羅什的宗教背景和近乎神性的形象不同,字幕組完全來自草根,“伊甸園”字幕組前任組長“考拉小巫”是臨床心理咨詢師,“破爛熊”字幕組的創辦人之一“酒囊飯袋”是一名警察……他們中最著名的人應該是FRM字幕組帶頭人“泰的”,《越獄》在2006年爆火網絡之時,《紐約時報》曾將中國字幕組引入國際視野的江湖,彼時他們被稱為“打破文化屏蔽的人。”
“把美國民諺翻譯成中文有其特別的難處。《都市》有一集里面,‘我想你們兩個將會很適合’(I thought you two would hit it off)被翻成‘想你們兩個會來電’。《越獄》里面的名句‘準備的作用是有限的’(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則被改成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管故事的背景完全在美國,經過了這樣的翻譯,或多或少會帶上一點中國特色。”
從玄奘到字幕組,翻譯從被神選定的人,變成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些“野生”的字幕組在國與國的界限空隙里穿梭,用一個在片頭標注“僅供學習觀看”的視頻打開了真實存在的墻外世界,那里不僅有《老友記》、《威爾和格雷斯》的歐美式歡笑,也有庫布里克和索科洛夫的藝術表達。 “文化屏蔽”說到底還是視線的盲區,十年前,美麗的Gabrielle在《絕望的主婦》里對傭人小梅發火時總說:“我要送你回上海種田!”十年后,《紙牌屋》里的馮山德可以悠閑地坐在中式花園里,不失禮節招待美國副總統的幕僚長。
要知道,在美國,字幕組今年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甄傳》的在美翻譯后播出。此后,當你講起中國人的為權之道、君臣之道和厚黑之術,有了最直觀的表達共通體。當然,不用擔心“真真是極好的”會變成“very very so good”,美國字幕組對莎士比亞時期古英語的運用,趕得上中國字幕組創造的Goodness gracious 和 Oh my god 之于“我的親娘七舅姥爺”之運用。
“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在《圣經》中,巴比倫想造高塔通天,被上帝知道后,就變亂人們的口音,使人們的語言彼此不再相通。這樣,這座通天塔就未能建成,人們也分散到世界各地。
《來自大西洋底的人》到來時,幾乎還是新時期的“西洋鏡”,主人公麥克戴的墨鏡被稱為“麥克鏡”,出現在中國大街小巷的時髦青年臉上。
現在,當我們打開電腦,與英國人一起追大表哥和《唐頓莊園》,與日本人一起看大河時代劇,或者是跟美國人一起隨著“罐頭笑聲”看四個科學死宅男耍寶斗嘴,這都像電燈的發明之于光,電話的發明之于聲,是與世界的一種對話和同步。
“盜火者”的斷舍離
2014年11月22日晚,北京“后APEC”時代中的平常一天,第五十一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因某部“觸線”參賽片而被不允許官方報道,就在微博被影評人們放出的最新進展刷屏時,一條消息迅速發酵爆炸:國內最大字幕網站人人影視、射手網相繼宣告關閉。
它們被英美劇愛好者們稱為翻譯神器、精神家園,如今,以前打開就能通向萬千字幕的門上掛著三個字,斷舍離。
射手網沒有公布具體關閉原因,其創始人沈晟在這篇名為《斷?舍?離》的公告中說:“射手網陪著我度過15年了。我希望射手網所具有的價值,就是能令更多人跨越國家的樊籬,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如果這個網站有幫到人,我就已經很滿足了。但是,需要射手網的時代已經走開了。因此,今天,射手網正式關閉。”
同一天,成立13年之久的老牌字幕組TLF也在微博上表示暫停更新。TLF是The Last Fantasy的縮寫,意為“最后的白日夢”。
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TLF字幕組史記――TLF字幕組回憶錄》中,字幕組成員@不再年輕-曾回答這幾年來不停有人在問的問題:你們這群人不求報酬,到底求的是什么呢?如此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
@不再年輕-給出的回答是:因為世上總是需要有圣誕老人的,不然誰給可愛天真的孩子們送去禮物呢?環境很重要,可是現實卻很殘酷,所以在虛擬網絡中保留一點童真與無私吧。
可是顯然,他們不被所有人歸類為圣誕老人。古希臘羅馬的典籍被翻譯成歐洲各國語言后曾掀起過文藝復興,而字幕組自誕生之日起就游走在版權的灰色地帶,這是“本字幕僅供學習交流,嚴禁用于商業途徑”在片頭片尾播放一百遍也改變不了的事實。不論受饋者如何驚詫、不滿、懷念,這便是字幕組自誕生之日起就擺脫不了的“原罪”,只要忽如一夜冬風來,便不得不“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