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管理目標責任書范文
時間:2023-06-07 16:52: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產科護理管理目標責任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母嬰同室;醫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R1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06-201-1
在當今醫學飛速發展的時代,醫院感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和醫護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母嬰同室病區作為醫院內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如何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護母嬰安全健康,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和管理:
1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1.1院領導高度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制定目標責任書,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季度召開感染管理委員會,反饋季度醫院感染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2由專職人員組成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具體工作,深入科室進行技術指導、調查、咨詢,組織院感知識的學習、培訓、考核,檢查各科消毒隔離執行情況和醫務人員對院感知識的掌握情況,定期組織院、科感染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分析,討論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反饋監測結果。
1.3科室主任、護士長、助產士和一名感染管理人員組成科室質控小組,負責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感染控制意識
2.1定期組織科室人員學習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把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提高到法制的高度來認識,增強了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控制意識,提高了依法執業的自覺性。
2.2我院根據愛嬰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建立建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將《消毒技術規范》、《消毒隔離技術》、《產房感染管理》、《母嬰同室的感染管理》、《新生兒的感染管理》、《婦產科洗手規范》、《婦產科手消毒》等整理匯編成冊,反復組織全科同志學習,并作為每月業務學習和考核內容,提高了大家的醫院感染理論知識水平和執行消毒隔離的自覺性。
3加強環節管理,保證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
科室感染管理小組隨時對科內醫院感染工作進行檢查和管理,重點內容如下:
3.1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新生兒抵抗力較低,所以在進行各項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遵守無菌技術原則,強化工作人員的感染管理意識。
3.1.1要求工作人員衣帽整潔,不留長指甲,不戴耳環戒指,每接觸一名產婦或嬰兒前后必須用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消毒。
3.1.2護理人員每進行一次操作前后必須進行手消毒。
3.1.3工作人員嚴禁穿工作服進食堂、上廁所及離院外出。
3.1.4醫療垃圾嚴格按規定進行分類、收集,轉運,處置。
3.1.5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半年進行咽拭子和糞便培養,發現帶菌情況應暫時調離母嬰同室區,防止交叉感染。
3.2對產婦及陪伴的管理
3.2.1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好處,積極協助并指導正確的喂養,讓新生兒從初乳中攝取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細胞,提高其免疫功能。
3.2.2指導產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用消毒衛生墊,注意頭發、口腔、皮膚、及會陰的衛生。
3.2.3主管護士在指導產婦喂奶前,囑產婦洗手并清潔。
3.2.4教會產婦正確的會陰護理方法。
3.2.5告知陪伴醫院相關規定,取得理解和支持。
3.2.6護理人員要指導家屬,盡量少接觸嬰兒,探視時間結束,應主動離院。
3.3對新生兒的管理新生兒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夠成熟[1],新生兒皮膚柔嫩,屏障功能差,所以要加強皮膚和臍帶的護理,保持皮膚的完整性和臍部的清潔干燥。
3.3.1保持沐浴室的空氣新鮮流通,開窗同風,溫度維持在26~28°C,濕度為55%~65%[2]。
3.3.2新生兒沐浴用流動水,水溫38~42°C,沐浴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
3.3.3新生兒所用的布類物品全部采用高壓滅菌消毒后備用。
3.3.4新生兒換下的衣服、包被、尿布等分別放置在固定容器內送消毒處理。
3.4母嬰同室區的環境管理
3.4.1房屋標準,我院共有母嬰同室病床6間,其中4間每床面積達7.7m2,2間每床面積達9.5m2,另有兩間家庭化病房面積為14m2,均符合母嬰同室的環境要求。
3.4.2病區保持空氣新鮮流通,通風良好,每日進行空氣消毒一次,上下午各開窗通風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空調濾網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3.4.3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一次,一桌一帕,一床一掃,一用一消毒。
3.4.4產婦出院后床單元進行終末處理。
4及時反饋信息、不斷改進工作
4.1感染控制科每月到母嬰同室區作一次空氣、消毒液、物表、手表的監測。
4.2每年接受市疾控中心醫院感染監測一次。
4.3感染控制科將監測結果以簡報形式發到科室,對監測不合格扣質量檢查分,實行獎懲分明,并限期整改。
總之,醫院感染工作與醫療護理工作密切相關,醫護工作始終貫穿于預防感染的各個環節,母嬰同室區的醫院感染管理體現了產科的醫護質量水平。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從身心上、經濟上增加了產婦的痛苦,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因此,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是保證產科醫護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我院通過以上各項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實,有效控制了母嬰區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了產科質量。
參考文獻
篇2
一、基本情況
___縣公療醫院是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醫院,地處新華路西段,醫院現有職工206人,其中退休職工28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級10人,主治醫師級33人,醫師(士)、護師(士)、技師(士)級65人,員級19人,其他工作人員50人,固定資產1600萬元,年業務總收入800余萬元,病床120張,醫院占地面積6407平方米,建筑面積12540平方米。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科室設備齊全。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骨科、中醫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乳腺科、皮膚肛腸科,并設有泌尿外科、心血管病、肝膽、五官、眼科、疼痛、皮膚、呼吸、兒科、中醫等20多個專業科室及10余個輔助檢查科室。擁有美國ge螺旋ct、彩超、黑白b超儀,東軟菲利浦全自動數字遙控胃腸機500ma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電解質分析儀、澳大利亞酶標儀、放免儀、微波治療儀、綜合牙科治療機、光電子顯像儀、鼻內窺鏡治療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電子胃鏡、十二導聯同步心電圖機,眼科a/b超儀、全自動電腦視野計、角膜曲率計、眼科手術顯微鏡,乳腺診斷儀、無痛流產分娩儀、數字化腦電地形圖儀、頸顱多普勒、運動平板儀、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儀、24小時動態血壓監護儀等一大批高精尖設備。公療醫院手術室裝備有四個標準化手術間,每間配有子母無影手術燈、萬能手術臺、多功能麻醉呼吸機、全自動空氣凈化消毒機、大型冷暖空調、多參數監護儀,為各項手術的開展創造了安全舒適的條件。運用新設備開展新項目、新技術11項,全院參與編寫了10部專著,獲國家專利4項,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省學術成果三等獎一項,市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0項,二等獎12項,市科技成果二等獎6項。
二、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情況
根據《河南省醫院管理評價標準》及各級主管部門的通知精神和具體要求,我院選派5名人員積極參加了周口市衛生局組織的《河南省醫院管理評價標準》學習討論班,學習回院后,我院專門進行了研究及動員部署,成立了以張廣東院長為組長的質量管理領導組。組織職能科室及臨床科室,認真學習了開展醫院管理評價標準及管理年活動的目的、意義。對我院開展質量管理的活動進行了總動員。通過對照河南省醫院管理評價標準,對我院各項管理進行了初步自查及整改,取得了實質性成效。具體如下:
1、堅持依法執業
依法執業是醫院質量管理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我院對醫療技術隊伍人員進行澄底,把人員分類統計,對于不具備執業資格人員進行清理,把沒有執業資格人員分離出來,對進入醫療衛生技術隊伍的人員進行規范,不具備國家認定可以報考醫、護、技資格人員不能繼續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對于有資格報考,自本規定執行之日起要求必須二年內取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逾期離開醫療衛生技術隊伍;以此規范執業隊伍。
2、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狠抓質量和技術水平提高
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基礎上,狠抓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醫院的工作主要就是醫療,就是要解決如何為患者治好病,讓老百姓滿意的問題。只有把醫療管理工作做到實處,才能夠切實保證醫療質量。
首先,強調落實醫院的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特別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了首診負責制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危重病人搶救制度、會診制度、轉診制度、專家查房制度等。每周五下午由醫政科、護理部等職能部門檢查醫療規章的執行情況。重點查閱交接班記錄本、當日醫師值班情況記錄本、疑難病歷討論記錄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本,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時整改。查房情況由主管副院長在下周會上進行通報、反饋。
3、加強法律法規教育,提高法律意識,保證醫療安全
為了讓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知法懂法,把自己的醫療行為限制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許可的范圍內,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我院就《執行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刑法中有關條文,對全院醫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了對醫療糾紛的防范意識,提高了對醫療安全重要性的認識。近幾年來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醫療糾紛也大大減少。
4、提高醫療文書的書寫水平,加強病歷質量控制
實行三級管理制度,即①住院醫師;②科主任負責科內控制;③醫務科、護理部、信息科等職能科負責現行病歷控制;每周四由主管副院長帶領相關職能科對現行病歷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把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醫政科對全部病歷進行評價,并寫出評價報告,存在問題在周會上每周反饋一次。不合格病歷返還重寫,每份并罰30元。
5、建立專家組
為了更好地保證醫療質量,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2002年5月我院成立了內、外科兩個專家組。成員由院長、副院長、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的業務技術人員、臨床科主任組成。每周二上午對全部住院病人進行集體查房,會診疑難病案,有效地提高全院的醫療水平,也讓患者不再為會診而犯難。對主治醫師以下,女45歲以下,男50歲以下醫護技人員進行三基三嚴訓練,要求參加率100%。考試合格率100%(85分以上)。
6、實施陽光購藥,確保臨床用藥安全
新特藥品采購是在市衛生局集中招標的應標范圍內藥品中進行,價格根據招標價、市場銷售價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低于市局招標價的30%。普藥實行現場填寫,交藥事委員會評議,然后訂出采購品種。切實保證了藥品的采購質量,從源頭上杜絕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從制度上提供了保證。
嚴把從藥人員的工作質量關,管好藥、用好藥。制訂《藥劑科工作制度》對藥劑科工作進行規范。藥品庫房管理人員要嚴格執行出入庫藥品質量的規定,對距失效期一年的品種禁止入庫;所送藥品與標書達標的產地、規格不一致的不準入庫,對檢查有質量問題的藥品不能入庫;不是同一產地、同一批號的藥不能一起入庫。禁止藥品先進藥房,再進藥庫。對于庫存藥品距失效期半年要及時通知供貨商進行調整。
7、樹立新風打造誠信醫院
我院把《全國醫院自律公約》《文明用語服務忌語》《承諾服務條款》發給全院員工,人手一冊。
每年醫院還和科主任、護士長簽訂《行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書》。建立個人向科室、科室向醫院、醫院向社會三級承諾體制,打造誠信醫院。建立門診和住院患者、出院患者征求意見制度、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制度、出院患者回訪制度,公示醫療衛生服務價格,實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單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降低藥價,讓利患者,全部醫療收費、手術費和檢查收費比省物價局規定的標準優惠10%—30%,為方便患者,免費供應開水,免費加工飯菜。
還專門聘請院外醫德醫風監督員,對醫院提供的服務尋求全過程、多層面的監督,規范服務行為。我院每年主動請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我院視察,主動要求社會各界進行監督,努力從工作機制辦事程序上遏制不正之風。
廉潔行醫,樹立醫院新形象。制定嚴厲的違規處罰措施,形成對不正之風的必要威懾力。醫院明確規定了對收“紅包”、讓病人吃請、收取回扣、私收現金等不正之風嚴厲的經濟處罰措施,一經舉報查實堅決予以處理,決不手軟,視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處罰、通報批評、停職檢查等處理直至除名。
嚴格實施行之有效的檢查監督制度,逐月對行風現狀進行統計、公布,通報各科室病人滿意度情況。在院區內廣設意見箱,舉報箱,全天候開通舉報電話。做到了“五有”:①接待投訴有登記②投訴有檔案③處理投訴反饋投訴有記錄④查詢投訴有檔案⑤投訴、舉報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復。查處率100%。
8、強化院內控感管理
(1)完善了各種控感規章制度,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工作。醫政、護理、職能科制訂工作計劃時,都把控感工作作為重要內容。
(2)按規定的時限、程序監測和上報傳染病疫情,每季度就《醫院感染信息》、《環境衛生學監測和消毒滅菌效果》、《醫院感染病例》等監測情況進行反饋,并提出持續性改進意見。
(3)加強感染知識培訓,全年共組織各級各類人員進行感染知識培訓,傳染病管理及法律法規培訓數次,并進行考核,合格率達95%以上。
(4)對重點科室進行質量控制,針對手術室、麻醉科、產房、口腔科、內鏡室、檢驗科等十幾個控感重點科室和部位,每周進行一次檢查考核,嚴格對照規范要求,發現問題及薄弱環節,提出持續性改進措施。
(5)無菌操作常抓不懈,控感科經常深入科室,深入病房指導和規范技術操作,尤其對導入性技術操作,盡量避免導入性感染的發生。
(6)督導產科對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接種,認真核對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是否與出生登記相符,接種率100%。
(7)定期對空氣、消毒液、手、氧氣濕化瓶液、胃鏡內腔沖洗液、透析液入口、無菌器械進行監測。
(8)嚴格按要求處理醫療性垃圾,把醫療垃圾、生活垃圾用不同顏色的塑料袋裝盛,進行分別處理。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用后進行毀形、焚燒處理。
盡管我院做了一些努力,可能與管理評價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完善各項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使我院的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