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方法與策略范文
時間:2023-07-06 17:4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股票投資的方法與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固定分散風險法。股票投資的風險比較大,為了適當分散風險,投資者將資金按一定比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投資于股票,另一部分投資于價格波動不大的債券。兩部分的比例大小因投資者風險承受心理能力的大小而異,偏于穩妥的投資者可以將股票投資部分定小一些,而債券部分比重定大一些,偏于風險的投資者則相反,而舉棋不定的人可以使兩部分比重各占一半。
3、不固定分散風險法。這種股票投資方式的基本方法也是首先確定投資額中股票投資與債券投資所占比重但這種比重不是確定不變的,它將隨著證券價格的波動而隨時被投資者調整,調整的基礎是確定一條價格基準線,股價高于墊準線賣出股票,買入相應債券,股價低于基準線時買入股票,但要賣出相應金額的債券。買賣股票的數量比例隨股票價格的升降而定,一般的,股價升降幅度小時,股票買賣的比重就大。
4、全面分散風險法。與前兩種股票投資方式的基本原理一樣,采用這種方法的投資者也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對象上去。但不確定各投資對象所占的比例。采用這種方法的投資者對捉摸不定的股市往往一籌莫展,不知應該如何準確選擇投資對象。于是漫天撒網,買進許多種股票,哪種股票價格上漲到能使自己獲利的水平就賣出哪種股票。
篇2
“核心一衛星”投資策略:廣發核心精選基金的投資理念是研究發現價值,投資實現價值,風險控制維護價值。該基金采用“核心一衛星”投資策略。
“核心一衛星”投資策略是基金的一種資產配置策略。該策略將股票資產分成兩部分: 部分為“核心資產”,這部分資產通過跟蹤某個目標指數、復制該指數或者精選該指數成份股進行投資,以獲得與目標指數相當或略高于目標指數的收益;另一部分為“衛星資產”,這部分資產采取更為主動的投資策略,以獲得超過比較基準的較高回報。
具體而言,廣發核心精選在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其備選成份股中精選成長性較強、質地優良、投資價值高的股票構成“核心股票”,該基金將較長時間的持有核心股票,直到該股票市場價格超過合理價值。一般情況下,該基金持有的“核心股票”的市值不低于該基金股票市值的80%。由于股票價格變動導致“核心股票”市值低于該基金股票市值80%,則該基金在法律法規要求或約定期限內進行調整。
該基金投資于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包括備選成份股)外的A股市值不超過該基金股票市值的20%,這部分股票為“衛星股票”。“衛星股票”采用主題投資方法,力爭通過適度提前把握市場熱點,精選個股,提高基金“衛星股票”的投資收益率。
費率水平:廣發核心精選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均采取階梯式模式,申購費率隨認購金額遞減,贖回費率隨持有期限遞減。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O.25%(年)。
基金經理
許雪梅,9年證券業從業經驗曾任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廣發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廣發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總經理,現任廣發穩健增長基金基金經理。
篇3
歲末正值年會旺季,這兩天趕場連連。在第一財經一檔知名節目的年會中,看見許多知名企業家的身影。有人走過來和我寒暄,也提及了我在《理財周刊》的專欄。聊著聊著,這位企業家好奇地問:“我對心理學也很感興趣,在理財方面,心理學家會把人分成幾類?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屬于哪一類?”
嗯,好問題。
用一些足以區別的標準,將大伙兒的個性及行為分類,的確是最佳了解自我及他人的好方法。
談及理財,大部分的人都比較熟悉“風險承受”高低的分類。也就是說,風險承受力高的人,在理財行為上會愿意冒比較大的風險;而風險承受力低的人,則小心翼翼,謹慎出手。
事實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區分方式。例如:學者Ryan Wood和Judith Lynne Zaichkowsky在2004年所進行的研究,就要求股票投資者依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自我評分,也邀請你一起來,為自己的理財性格把把脈吧:
第一,長/短期投資取向:投資者購買股票的計劃是長期持有,還是“快進快出”的短期投資;
第二,風險偏好:投資者是否愿意為投資獲利承擔較大風險:
第三,損失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of loss):投資者是否將投資損失歸結于自己的原因(這次賠了,都是我不好……);
第四,投資自信:投資者相信自己的股票投資經驗,認為自己的投資決策能夠獲利(對于投資,只要我出手,肯定沒問題……);
第五,投資控制力(control):投資者積極搜集相關信息、密切關注股票動態,對投資績效有控制感(對于投資理財,我總是緊跟市場信息,能做出最好的反應……)。
結果如何呢?相信你對自己在理財方面的狀況,應該有更清楚的了解了。
接著,這兩位學者用投資者在以上各個維度的得分,把個人股票投資者分成以下四個類型,快來看看你屬于哪一種?
第一類,低風險承受者(risk-intolerant traders)。
這類投資者風險承受力極低,對投資自信心和控制力處于中等水平。研究發現,在低風險承受者中,80%的投資者交易次數很少,每年股票交易不足5次;因為對投資缺乏自信和控制感,他們會密切關注股票的動向(有40%的低風險承受者每天都會查看股價行情)。
第二類,自信投資者(confident traders)。
這一群體的投資者年齡均在30歲以上,投資金額明顯高于其他人,投資經驗也最豐富。他們擁有較高的投資自信心與控制力,股票交易非常積極活躍,持有的股票種類最多,且基本為短期投資。也就是說,37%的自信投資者,每年股票交易次數在10次以上,36%的投資者每日查看股市行情。
第三類,規避損失的年輕投資者(loss-averse young traders)。
這一類型的投資者大多年輕且缺乏經驗,在股票投資中,他們并不介意冒險(四分之一的人每年交易次數在15次以上);但在遭受損失時,心情卻會非常低落,并且常常將損失歸結為自己的原因。與“自信投資者”相比,他們的投資自信心與控制力都明顯偏低。
第四類,保守長期投資者(conservative long-term investors)。
篇4
關鍵詞 中小股民 投資技巧
從事股票交易現在已成人們比較普遍的理財方式,現在經濟發展了,許多家庭都有10萬、20萬的閑置存款,這些錢如果放在銀行里,增值率實在太低,但投資別的領域普通百姓又沒有時間、門路和精力,投資股市,已經成為平民百姓閑置資金增值的一個最好途徑,經濟頭腦的人,絕不會讓資金閑置在銀行里。
但股票市場風險也很大,許多人因為不懂股票和時間精力限制,總是賠多賺少。有的人不會選股,看不出哪種股好,人云亦云,跟風炒股,賠了也不知道原因;有的沒時間看盤,買支股票漲了沒時間出,結果跌了還賠進去了;有的心態不好,自己的股不漲,看別的股漲,自己就受不了,該拋出這個追那個股,原來的股又漲了,進的股又跌了,總是踏錯節奏,追來割去,最后損失巨大;有的熊市不知止損,被套70%;有的牛市不敢持有,漲100%的股票,賠10%就拋了,因此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資,筆者認為為了取得好的投資效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遵守自己的交易紀律
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資者受經驗法則的謬誤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資,要克服這個行為帶來的損失,就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紀律,避免情緒交易。
1.找到自己操作理念的進場點,每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有所不同,可以從公司的盈利水平,發展潛力,當時的經濟狀況等分析,通過技術分析找出個股的買賣點。
2.找出所持有的個股的出場點,出場點比進場點更重要,只有找好了出場點才能實現投資的期望,通過分析,一旦符合離場條件,要立刻離場,絕不猶豫。
3.只做能力范圍內的交易,當市場不符合自己操作理念時要懂得休息,切勿做自己紀律之外的交易。
二、實現證券投資凈效用最大化
(一)正確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
投資者之所以對股票進行投資,是因為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股票的投資價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并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因素很多,受宏觀經濟,行業形勢和公司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投資者在決定某種股票之前,首先認真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只有當股票處于投資價值區域時,投資證券才有利可圖;股票投資分析正是對可能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來判斷這些因素及其變化可能會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各種影響,所以它有利于投資者正確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
(二)減少非理易
中小投資者的股票應執行幾種能幫助控制認識錯誤和心理障礙的安全措施。控制這些心理障礙的關鍵方法是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要實施一種嚴格的交易策略——“購買并持有”策略,中國股票市場不僅波動幅度大,而且波動的頻率也相當高。股市的劇烈波動導致了投資者的過度交易與市場投機心理,而市場濃烈的投機氛圍則反過來會推進股價波動幅度與頻率。所以要減少噪音交易,同時避免羊群效應。
(三)價值發現型投資理念
價值投資發現型投資理念是一種風險相對分散的市場投資理念這種投資理念的前提是市場價值是潛在和客觀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價值發現是一種投資于市場價值被低估的投資品的過程,在投資品價值未達到被高估的閥值時,投資獲利的機會總是大于風險;其二,由于某些投資品市場價值是直接或間接與其所在的行業成長、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相聯系的,在行業發展及國民經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之前,投資品的價值還會不斷增值,在這種增值過程中又相應地分享著國民經濟增長的益處;其三,對于某類具有價值發現投資理念的投資品,隨著投資過程的進行,往往還有一個價值再發現的市場過程,這個過程也許還會將這類投資品的市場價值推到一個相當高的價值平臺,在我國目前經濟高度發展,其行業發展潛力大,挖掘優質的公司,能提高投資的凈效用。
三、順應趨勢
水總是往低處流”因為那是阻力最小的方向,順應著這趨勢,水才能流到大海,股票市場也是一樣,順應趨勢,也是股民在股票市場上成功的關鍵。例如:移動平均線能揭示股價波動方向,即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并且具有助漲助跌的作用,順應趨勢從移動平均線上看很明顯的作用,并且利用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與移動平均線的“死交叉”做為買賣點,對股民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如圖1所示)。
(一)在上證指數日K線中,當移動平均線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時,我們開始考慮做多股票,這時候的市場往往是在看多行情中,順應著這一趨勢,可以開始尋找個股移動平均線中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的績優藍籌股,這就排除了很多個股,減少挑選個股的時間。
(二)在上證指數日K線中,當移動平均線的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死交叉時,往往是意味著后市將會下跌,此時如果空倉觀望,將避免被長期深深套牢的風險。
從幾個簡單的數據看下以上方法的作用,大盤在2008年01月21,5日均線與60日均線形成死交叉,后市跌倒了1975點才形成黃金交叉,大盤整整跌了3093點,如果此時空倉,將會避免了極大損失,2009年1月15號,從1900點形成黃金交叉到2009年8月17號的2990點,如果當時開始做多,將會獲利頗豐。從去年4月28號的2933點的“死交叉”開始空倉,到現在,相信同樣可以避免了很大的損失。
篇5
【關鍵詞】金融市場 羊群效應 風險 收益 價值投資
一、金融市場概述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作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換句話說,金融市場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作為資金融通的市場,其構成十分復雜,是由許多不同的市場組成的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市場是一個動態開放的市場,其參與者眾多,人們傾向于認為多數的決定是最合理的,進而引申出羊群效應這種不利于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非理。一般根據金融市場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大類。當前,我國證券市場中股價波動較大。一方面,股價波動是股票的固有屬性,是受證券市場的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的。另一方面,股價暴漲將引起股市泡沫,且這種虛幻繁榮有投機性、價格高估、突發性、聯動性等特點。
二、金融市場中多數投資者的行為分析
金融市場運作的虛擬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使股票投資具有極大的風險。近年來證券市場在各個方面都出現了極其復雜的變化,導致市場操作難度加大。在國際化、全流通、專業化、價值化等視野下,投資者必須思考如何運進行股票投資,在買賣股票時需采用什么樣的投資理念、方法和策略,以及應該優先買賣什么樣的股票。然而,就目前而言,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羊群效應這種非理性的行為就像魔咒一樣,不斷左右著廣大投資者的思想。
羊群效應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于輿論。即市場中的壓倒多數的觀念,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于羊群行為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對于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我國投資者的理性意識還不健全,跟風等各種非理現象比較突出。研究表明,在市場大幅下挫的時候給投資者帶來的拋售壓力明顯大于在市場上漲時給投資者帶來的購買沖動。在市場大幅下挫時,大盤的走低使得大部分投資者擔心自己持有的股票價格也會大幅下挫,于是紛紛拋出股票,這種賣方的羊群行為反過來使得許多股票價格同時下降,這樣形成了價格下降和拋售羊群行為之間的正反饋。在市場大幅上升時,雖然有一些投資者看好市場,大幅增倉,但是也有些投資者擔心價格過高而不愿跟入,此時投資者的行為相對分散,跟風行為低于在熊市中的羊群行為。
三、股票投資中的風險及收益的再認識及價值投資理念的引入
1、風險
所謂風險,一般的理解是指遭受各種損失的可能性。股票投資的風險是指實際獲得的收益低于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而造成這種可能性的原因是股息的減少和股票價格的非預期變動。
風險一般可以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部分。系統風險是指總收益變動中由影響所有股票價格的因素造成的那一部分。經濟的、政治的和社會的變動是系統風險的根源,它們的影響使幾乎所有的股票以同樣的方式一起運動。非系統風險是指在總風險中對一個公司或一個行業是獨一無二的那部分風險。管理能力、消費偏好、罷工之類的因素造成一個公司利潤的非系統變動。非系統因素基本獨立于那些影響整個股票市場的因素。由于這些因素影響的是一個公司或一個行業,因此只能一個公司一個行業地研究它們。因非系統風險僅涉及某個公司或某個行業的股票,所以,投資者可以通過審慎的投資選擇來減少甚至避免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的主要形式有金融風險、經營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性風險。
2、收益
股票投資收益是指投資者投資行為的報酬。一般情況下,股票投資的收益主要分為貨幣收益和非貨幣收益兩大類。貨幣收益是投資者購買股票后在一定的時期內獲得的貨幣收入,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投資者購買股票后成為公司的股東,并以股東的身份,按照持股的多少,從公司獲得相應的股利,包括股息、現金紅利和紅股等,在我國的一些上市公司中,有時還可得到一些其他形式的收入,如配股權證的轉讓收入等。二是因持有的股票價格上升所形成的資本增值,這正是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直接目的。非貨幣收益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投資者購買股票成為股東后,可以參加公司的股東大會,查閱公司的有關數據資料,獲取更多的有關企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在企業重大決策中有一定的表決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投資者的參與感等等。
投資者要提高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關鍵在于選擇購買何種股票以及在何時買進或拋出股票。任何股票投資者都希望自己能買到贏利豐厚、風險小的股票,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一般都要考慮投資對象的企業屬性和市場屬性。股份制公司企業屬性的好壞,主要是通過公司的財務指標、公司的行業背景及其成長性、發行公司的規模等各方面的因素來進行考察。
3、價值投資
在進行股票投資決策時,進行股票的內在價值分析,可以使投資者更加理性和成熟,避免投資的盲目性以及短期的逐利行為。
股票投資內在價值評價的目標是股票投資人得到穩定可靠的收益,而盡量避免風險。從投資者角度來看,一支股票的收益性越大越好,而它的風險性是越小越好,對于一些長期持有者來講,股票的成長性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采用因素法,可以將股票投資價值的因素歸結為收益性、成長性、風險性三大方面,而這三大方面又可以作進一步的細分(見圖1)。
根據相關公式計算出股票收益性、成長性和風險性的分值,以定量分析的方式對股票進行綜合評判。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A:對會計報表中的數據經計算和無量綱處理后,得出C層數據;
B: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別計算出B1、B2和B3的得分值;
f(B)=Σ(C層因子得分×因子貢獻率)
C:用層次分析法分別計算出B1、B2、B3的權重W1 W2 W3,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F(A)=f(B1)W1+f(B2)W2+f(B3)W3
四、實證分析
本文結合寶鋼股份股價走勢,利用相關模型說明進行風險收益分析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研究方法說明:在該實證分析中,我們選取的是寶鋼股份在最近一個月的股票收盤價并將其作為研究樣本,利用EXCEL的數據分析工具庫,通過估計出一個絕大多數投資者所能接受的投資預期回報率。首先計算出股票的波動性,即樣本的標準差;其次做出股價運行的模擬模型,基本可以看出預測的股價和實際價格的偏離程度;最后做出股價的正態分布圖,觀測出價格出現頻率最高的區間。
研究目的:通過以上的定量分析,可以獲得現實股價和預期價格的偏離程度,衡量出其風險程度,并驗證股價走勢屬于正態分布。以圖形的形式使得投資者對股價的走勢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在看出股價的分布概率的基礎上,結合技術分析中的經典假設――歷史會重復,為未來的投資決策做基礎。
假設有10%的投資回報率,以最近27天的數據為樣本,并認為一年有250個交易日。在表1中,通過Ln(number)函數的使用,對每天的股價比求對數,得出日投資回報率,進而使用STDEV函數求出日標準偏差,最后乘上250個交易日SQRT(250)可獲得該股票的年波動率,利用EXCEL軟件,可以輕易得出其年波動率為53.91%。
結合對該股票年標準偏差的計算(53.91%),緊接著要對股價運行進行模擬,將時間的步長值定為1,從而設立時間序列。
首先要對我們估計的年收益率進行連續復利調整,以Mu代表預期收益率,代表股價的波動性,那么可以得到調整后的預期回報率為Amu=Mu-^2/2=-4.53%。
其次,利用RAND函數在這27天中進行隨機抽樣,并通過函數NORMSINV將隨機樣本轉換為正態隨機分布。
最后,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本文將股票價格分為兩部分,即股票價格=確定價格+不確定價格。這里要說明兩點:一是對于股票價格,由于是在原來價格基礎上進行模擬,故接下來的價格自然不能再使用原來27天的觀測價格,而后一天的股價=目前股價EXP(時間步長值Amu/250+后一天的隨機抽樣正態分布值SQRT(時間步長值/250));二是對于其中的確定價格,可以由公式:今天的確定價格=昨天價格的確定部分EXP(AMu時間步長值/250)得出。寶鋼股份的當前價格為16.45元。
根據表1的天數、股票價格、確定和不確定四欄,可以畫出模擬圖形,該模型以可視化的方式來展示出股票價格是如何遵循幾何布朗運動假設而變化的。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反復按F9來生成多個不同的價格通道,并觀察到模擬股票價格通道與實際股票和股指的股價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在表1對股票風險的測定基礎上,進一步創建一個模型,使其能在一個圖表中很好的顯示股票價格在未來某一時點的對數正態分布。在該模型中首先需要計算出股票的最低以及最高價格,利用EXCEL的分析數據庫,股票的最高(低)價格=EXP((Ln(目前股價)+AMu時間期限)+/-4SQRT(時間期限));其次在得出股價的步進值后列出其價格序列,本文將寶鋼股份的價格范圍劃分為200個相等步進值,因此該股票的價格步進值為(最高價-最低價)/200;最后利用NORMDIST函數求出股價的累計概率。
將以上數據進行圖表化,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正態分布的趨勢以及股價出現概率最大的區間。該模型可以使投資者感受到股價未來價格的分布將如何隨各種影響變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例如通過改變標準偏差,可以觀察到波動性很低時,分布趨向于對稱分布,而波動性很高時,分布的斜率也會加大。同樣,時限很短時,分布基本上是對稱的,而時限加長時,分布的斜率也會越來越大。
五、結論
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股票市場在直接融資領域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任何非理性的投資不僅會扭曲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在帶來巨大波動的同時還會影響實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構建一個理性的投資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目前我們最應該做的。
【參考文獻】
[1] 鐘會根:從金融市場中羊群行為談我國證券市場文化建設[J].金融與經濟,2007(9).
[2] 葉莉萍:對我國股票市場調控問題的思考[J].金融與經濟,2007(9).
[3] 沈小平:我國股市宏觀調控觀點評述[J].經濟研究參考,2004(7).
[4] 汪偉全:股票價格――投資機會與泡沫風險[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6).
[5] 張蕾:股票內在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8).
[6] 安東尼?桑德斯: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7] 花俊淵:金融市場風險度量方法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7(17).
[8] 郭濟敏:股票市場泡沫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篇6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投資策略
工薪階層是以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寫作論文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群體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階層有了投資證券的經濟條件和現實需求。因此,基于各類證券品種的特點和證券投資的風險分析,研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具體策略問題,對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工薪階層資產的增值都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一)工薪階層的收入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收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8%,工薪階層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65%。以北京市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萬元以上的共有74.95萬人,占到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工薪階層都是低收入者”的觀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同步增強,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二)工薪階層的理財現狀
200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28.72萬億元,增速為18.95%,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9.9%的增速,其中城鄉居民的儲蓄余額也劇增到14.11萬億元。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工薪階層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工薪階層帶來較高的收益。大量調查表明,工薪階層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工薪階層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或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主要產品
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小,因此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獲取一定的收益。寫作畢業論文目前,我國適宜于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工具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
(一)債券
債券是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又稱國債)、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公司債券的數量很少,金融債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債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買進,因此適合于工薪階層購買的主要是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償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種債券中最低的。國債的發行價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較復雜,但是國債的利率也是根據銀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國債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因此國債作為個人投資的渠道,要優于定期存款。對于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工薪階層,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變現能力也比較強,風險不高,是一種適合工薪階層投資與儲蓄雙重目的很好的理財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中國開始出現股票投資,股票投資者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價格差;二是紅利。在現階段中國股市,個人投資的獲利渠道主要是類似賭博的利用價格差投機。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決定股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價格和漲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沒什么關系。現階段的中國股市還不規范,對于工薪階層來說,由于多種因素使之投資股票存在許多劣勢。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時間很少,因此,股票投資風險較大,很難把握。雖然股票投資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但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投資股票必須謹慎,適合于有相當的閑置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不過參與股票投資,切忌不可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三)基金
基金產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種。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類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其股票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寫作碩士論文投資于不同的股票組合。這種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的特點決定其受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大,同時收益率最高,適合那些追求較高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工薪階層投資者。經常炒股的工薪階層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債券基金基本上屬于收益型投資基金,一般會定期派息,具有低風險且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合于想獲得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基金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管理該類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過擔保和穩健的投資風格,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為投資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證,同時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型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中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的關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場牛市中難以跑贏大市,但它卻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險品種,適合于喜愛投資憑證式國債之類產品的投資者。
三、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與原則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
作為工薪階層,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長幅度較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投資才是明智的。投資有風險,個人理財的各個渠道也具有風險,寫作醫學論文只是風險的特點與各種投資工具的類型有關。作為工薪階層,投資于證券市場,必須首先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雖然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不同,但是各種投資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風險特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經濟環境風險。
1.市場風險。任何市場中都存在風險,只是各種市場的風險特點不同。以股票市場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機中,如果沒有國際炒家的投機活動,香港股市也不會有那么史無前例的波動。雖然香港最終戰勝了國際炒家,但畢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01年以來中國股市的低迷使無數股民損失慘重。
2.利率風險。利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許多投資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據,例如債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較低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當利率上浮后,原來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資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現實利率,導致相當的損失。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很小;股票的變現比較隨機,股價的波動比較頻繁,變現的損失也不確定,但一般變現的損失比較大;至于其他的理財工具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
4.經濟環境風險。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的收益高漲,股票、基金、部分期貨,甚至貴重金屬都會升值,但是債券就要貶值。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原則
1.保障生活需要原則。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準備上學費用,可以預留現金以備一段時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長期投資,例如債券、基金等。理財的收入歸根結底還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則。工薪階層投資要保證資產安全,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宜的投資品種。對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如果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預期很高,而且還有相當的一筆閑錢,那么可以考慮做投機性強風險大的項目。但對于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少閑錢,節余的錢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那么這個人就只能謀求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
3.合理規劃原則。每個人的收入是長期的,收入也是長期的。確定一段時期的財務目標可以使個人能夠積累資金,滿足將來的資金需求。
四、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策略
(一)抓住時機。低價買進策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在工薪階層證券投資中尤為重要。寫作職稱論文每一個時機的到來,都包含在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發展趨勢、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費心理的變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并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資敏感性。如果時機把握不準,就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何時買進是關鍵的投資策略。就購進時機而言,不外乎于證券行市景氣時進場或于證券行市低迷時進場兩種情況。在證券行市景氣期,此時是短線投資的良機。投資人若想搶短錢、賺差價,便可值此即時進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原因是上述景氣指標反應到證券市場需有一段時間,況且投資人個個都會依此原則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漲,需求增加,可能最終落個“買高賣高”的結局。證券市場低迷時,人們深受“便宜沒好貨”價值觀念的影響,常有“追漲不追跌”的投資習慣。其實,證券行市景氣循環受周期影響,有繁榮一定有低迷,卻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關鍵在于證券市場景氣低迷時是否大膽進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運用時勢。
(二)分散投資。一“石”多“鳥”策略
投資與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貪”。它要求投資者把資金分散在股票、債券、基金或存于銀行等多種投資渠道。對于同類型的投資品種,也要采取分期限、分產品等適當分散的策略。根據不同的變現情況,注重長短期品種的結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資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變現能力。這可借鑒傳統的投資“三分法”,雖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減少風險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
(三)深入研究。領先一步策略
個人投資想盈多虧少,就必須在審時度勢、捕捉商機上高人一籌。很多人風潮一起就很快跟隨追漲,當然可能賺上一筆。但想大賺一筆,就必須主動先人一步尋找信息,挖掘商機,并對此作出科學合理的分析與判斷,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資市場的搏殺中處于主動地位。
(四)高低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階層投資者在將現金投資為有價證券時。通常總是按照預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如果在證券投資中投入了未來有既定用途的資金,則更應傾向于風險較小證券的投資,如國庫券等。
(五)按需而變,時間分散化策略
根據投資有價證券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提高的原理,建議工薪階層在年輕時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時,由于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強,可以考慮進攻型的理財策略,比如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重投資于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股票的投資比重逐步減少,主要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并加重債券投資的比重;到老年階段,應該以投資收益有底線保證的國債為主,盡量少選風險大的激進型證券,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
(六)委托理財。借“雞”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合資伙伴,也可以嘗試將資金托付于其進行投資。現在全世界投資渠道、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多種信息收集做到準確、及時、全面將更加困難,收集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個人投資在市場上很難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委托他人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給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七)理性審視。風險轉移策略
對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可向負責該項目的富有實力的投資方進行投資,讓出部分收益,轉移投資風險。寫作工作總結如通過申購投資基金的辦法,可將部分投資風險轉移出去。
[參考文獻]
[1]吳曉靈.貨幣銀行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慶.中國股票市場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淺析個人理財[J].商業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為金融理論與證券投資策略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3,(2).
[5]中國金融年鑒編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o2)[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國金融年鑒縞輯部.中國金融統計年鑒(2003)[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篇7
工薪階層是以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論文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成熟,作為社會經濟群體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階層有了投資證券的經濟條件和現實需求。因此,基于各類證券品種的特點和證券投資的風險分析,研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具體策略問題,對于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工薪階層資產的增值都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一)工薪階層的收入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薪階層的收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8%,工薪階層繳納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65%。以北京市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萬元以上的共有74.95萬人,占到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工薪階層都是低收入者”的觀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同步增強,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經濟條件。
(二)工薪階層的理財現狀
2005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28.72萬億元,增速為18.95%,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9.9%的增速,其中城鄉居民的儲蓄余額也劇增到14.11萬億元。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工薪階層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工薪階層帶來較高的收益。大量調查表明,工薪階層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工薪階層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或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主要產品
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小,因此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獲取一定的收益。畢業論文目前,我國適宜于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工具主要有:債券、股票、基金。
(一)債券
債券是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按照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又稱國債)、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公司債券的數量很少,金融債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債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買進,因此適合于工薪階層購買的主要是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償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種債券中最低的。國債的發行價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較復雜,但是國債的利率也是根據銀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國債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因此國債作為個人投資的渠道,要優于定期存款。對于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工薪階層,債券的收益比較穩定,變現能力也比較強,風險不高,是一種適合工薪階層投資與儲蓄雙重目的很好的理財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中國開始出現股票投資,股票投資者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價格差;二是紅利。在現階段中國股市,個人投資的獲利渠道主要是類似賭博的利用價格差投機。按照經濟學的觀點,決定股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價格和漲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沒什么關系。現階段的中國股市還不規范,對于工薪階層來說,由于多種因素使之投資股票存在許多劣勢。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時間很少,因此,股票投資風險較大,很難把握。雖然股票投資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但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投資股票必須謹慎,適合于有相當的閑置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者。不過參與股票投資,切忌不可將絕大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三)基金
基金產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種。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產品類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其股票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碩士論文投資于不同的股票組合。這種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的特點決定其受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類型中風險最大,同時收益率最高,適合那些追求較高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工薪階層投資者。經常炒股的工薪階層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債券基金基本上屬于收益型投資基金,一般會定期派息,具有低風險且收益穩定的特點,適合于想獲得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基金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購。管理該類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過擔保和穩健的投資風格,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為投資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證,同時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型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中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結構和運作原理的關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場牛市中難以跑贏大市,但它卻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險品種,適合于喜愛投資憑證式國債之類產品的投資者。
三、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與原則
(一)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風險
作為工薪階層,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長幅度較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投資才是明智的。投資有風險,個人理財的各個渠道也具有風險,醫學論文只是風險的特點與各種投資工具的類型有關。作為工薪階層,投資于證券市場,必須首先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雖然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不同,但是各種投資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風險特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經濟環境風險。
1.市場風險。任何市場中都存在風險,只是各種市場的風險特點不同。
2.利率風險。利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許多投資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據,例如債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較低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當利率上浮后,原來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資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現實利率,導致相當的損失。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很小;股票的變現比較隨機,股價的波動比較頻繁,變現的損失也不確定,但一般變現的損失比較大;至于其他的理財工具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4.經濟環境風險。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的收益高漲,股票、基金、部分期貨,甚至貴重金屬都會升值,但是債券就要貶值。
(二)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原則
1.保障生活需要原則。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準備上學費用,可以預留現金以備一段時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長期投資,例如債券、基金等。理財的收入歸根結底還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則。工薪階層投資要保證資產安全,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宜的投資品種。對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來說,如果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預期很高,而且
還有相當的一筆閑錢,那么可以考慮做投機性強風險大的項目。但對于一個普通員工來說,其家庭現時收入和長期收入都比較穩定,沒有多少閑錢,節余的錢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那么這個人就只能謀求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
3.合理規劃原則。每個人的收入是長期的,收入也是長期的。確定一段時期的財務目標可以使個人能夠積累資金,滿足將來的資金需求。
四、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的策略
(一)抓住時機。低價買進策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在工薪階層證券投資中尤為重要。職稱論文每一個時機的到來,都包含在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發展趨勢、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費心理的變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并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資敏感性。如果時機把握不準,就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何時買進是關鍵的投資策略。就購進時機而言,不外乎于證券行市景氣時進場或于證券行市低迷時進場兩種情況。在證券行市景氣期,此時是短線投資的良機。投資人若想搶短錢、賺差價,便可值此即時進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投資報酬率較高,但風險也較大,原因是上述景氣指標反應到證券市場需有一段時間,況且投資人個個都會依此原則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漲,需求增加,可能最終落個“買高賣高”的結局。證券市場低迷時,人們深受“便宜沒好貨”價值觀念的影響,常有“追漲不追跌”的投資習慣。其實,證券行市景氣循環受周期影響,有繁榮一定有低迷,卻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關鍵在于證券市場景氣低迷時是否大膽進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運用時勢。
(二)分散投資。一“石”多“鳥”策略
投資與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貪”。它要求投資者把資金分散在股票、債券、基金或存于銀行等多種投資渠道。對于同類型的投資品種,也要采取分期限、分產品等適當分散的策略。根據不同的變現情況,注重長短期品種的結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證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資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變現能力。這可借鑒傳統的投資“三分法”,雖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減少風險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
(三)高低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階層投資者在將現金投資為有價證券時。通常總是按照預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地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如果在證券投資中投入了未來有既定用途的資金,則更應傾向于風險較小證券的投資,如國庫券等。
(四)按需而變,時間分散化策略
根據投資有價證券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提高的原理,建議工薪階層在年輕時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時,由于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強,可以考慮進攻型的理財策略,比如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重投資于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將股票的投資比重逐步減少,主要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并加重債券投資的比重;到老年階段,應該以投資收益有底線保證的國債為主,盡量少選風險大的激進型證券,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
(五)委托理財。借“雞”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合資伙伴,也可以嘗試將資金托付于其進行投資。現在全世界投資渠道、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多種信息收集做到準確、及時、全面將更加困難,收集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個人投資在市場上很難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委托他人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給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資成功的一種策略。
(六)理性審視。風險轉移策略
對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資方式,可向負責該項目的富有實力的投資方進行投資,讓出部分收益,轉移投資風險。工作總結如通過申購投資基金的辦法,可將部分投資風險轉移出去。
篇8
經過最近四五年的發展,中國債券市場呈現出交易所市場發展穩定且迅速,而銀行間市場卻問題百出的局面,可謂舉步維艱。銀行間市場之所以遇到這么多復雜和可怕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它的投資者群體由金融機構組成。而在中國金融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壟斷的行業。這樣就好理解了,哪里有壟斷,哪里就有很多問題。銀行間市場一直以來都是金融機構的天下,并不對普通投資者開放。而交易所市場從來不歧視任何資金來源。恰恰是因為交易所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所以普通的投資者也可以有效地實施很多以前不可以實現的投資策略。
債券投資,本金安全大于一切
債券投資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分散風險。債券和股票投資中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區別很大。債券投資博弈的是未來的確定性。當投資者把資金通過債券借給債券發行人時,最為期待的是世界從此不變,若干年之后債券發行人還利息和本金。可是對于股票投資者就是截然相反的思路了。入股一個公司后,所有的股東都希望世界大變,股價飆升,因為在中國,多數人投資股票的目的就是通過股價變化而獲利。在這個理解基礎上,股票投資者如果想提高對未來變化的判斷能力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就像巴菲特所說,你第二十個好主意一定沒有你第一個好主意那么準確和自信。但是債券并沒有這個問題。如果以股票投資非常主動的投資方式來類比的話,那么債券投資相對要被動一些。因為債券持有者只拿利息和本金,不會參與到公司未來發展的好處,只分享壞處(信用違約)。所以靠吃利息獲利的投資者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判斷公司未來的額外發展,他們只需要花費一點精力看好自己投資的安全性。在這個基礎上債券投資者分散風險的精力成本要遠遠低于股票投資者。
雖然成本低,但是分散風險對于債券投資者的資產安全度的提升卻非常有效。一個很簡單的數學計算:當投資者購買一個債券時,如果債券違約,那么對于債券投資者而言是100%的損失;但如果同樣的投資者購買100只債券,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那么其中一只債券違約的話,對于投資者而言不過是其資產1%的損失。同時,擁有5%年化收益的99個債券的年化收益是4.95%。再減去1%的本金損失,債券投資者在一個債券徹底違約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得到4.95% - 1% = 3.95%的年化收益。這個簡單的計算可以充分地體現出分散風險在債券投資中的有效性。
上述計算可以利用資產池年化收益率、債券信用評級和投資者的損失承受力兩個指標來反推分散投資的資產數量。如果投資者持有的是信用評級AA+、年化收益率5%的債券,同時投資者不想虧任何本金。那么粗略的計算投資者應該購買至少20只不同的債券去得到上述風險安全度。這個計算里投資者假設20個信用評級AA+的債券中違約的不過1個。這個信用評級的數據暫時我們無法把握,因為中國暫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債券違約。但是隨時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以及政府對債券市場的重視程度,在未來出現違約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投資者越早掌握這種分散投資的策略,運用的越熟練,對今后分散風險的幫助就會越大。
分散風險策略最重要的基礎是資產之間關聯性必須保持在低位。簡單而言就是所有的債券不能同時違約。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投資者購買了十只債券,但是他們都是一個發行人或者是同一個集團公司的債券。那么,這些資產的高關聯性就削減了分散風險的特性,或者說根本沒有實現風險的分散。
債券分散投資的標準
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債券市場中,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分散投資風險的標準。
結合以上與企業相關度較高的債權分散投資方法,投資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量、現金流水平等因素,再按照以下幾種方法選擇債券。
債券種類:債券從發行主體分類可以分為國債、地方債、金融債、企業債等。不同的發行主體其償付能力是不同的。最安全的當然是國債,但利率較低。而一些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其利率較高。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配比不同的債券。
付息時間:不同的債券有不同的付息時間,如果所購買的債券付息時間較為平均地分散在一年中,那對投資者資金的流動性是很有幫助的。
篇9
[關鍵詞]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投資風險,風險基礎資本
一、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概況
目前,世界各國的保險公司大都采用多種保險投資方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把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分為五類:即房地產、抵押貸款、股份、固定收益債券、抵押貸款以外的貸款和其他投資方式等。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投資方式,按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要求和原則對保險基金進行投資組合。
在投資多樣化的前提下,各國政府為了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性,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對各種投資方式設定了嚴格的投資比例,美國在這方面的限制更加嚴格(詳見表1)。
以美國紐約州為例,紐約州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的股票及債券投資不得超過總投資的20%,房地產投資不得超過10%,海外投資也不得超過10%。由于壽險和非壽險資金來源不同,它們對于流動性、收益性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要求不同,投資結構也不相同。壽險資金由于其長期的特點,以資本市場作為主要的投資領域,股票類資產比重較大;非壽險資金投資則主要以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主。例如,1995年英國壽險資金46%投資于本國股票,13%投資于外國股票,2%投資于國外債券;非壽險資金投資本國股票為26%,投資外國股票7%,投資國外債券10%,投資本國公共部門債券21%。
圖1描述了1992年-2003年美國所有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構情況。債券投資是美國財產保險公司的第一大投資方式,雖然每年投資比例起起伏伏,但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3年高達66.34%;股票投資為美國財產保險公司的第二大投資方式,投資比例一直高于10%,2000年高達30%;抵押貸款也是重要的投資方式,1992年投資比例達15.6%,但近年來其投資占比一直下滑,2003年降為0.28%;短期投資近年來重要性日益突出,2003年美國財產保險業的現金及短期投資占比達9.3%;美國財產保險業的房地產投資占比一直不高,1992年的高峰期不過2.5%,后來占比不斷下降,2003年僅為0.81%。
總的來看,美國財產保險公司投資非常謹慎,2/3的投資資產是債券,其中大部分是市政債券、高評級公司債券和美國國庫券。圖2是1999年~2004年美國財產保險業債券投資的構成情況。在美國財產保險公司所投資的債券中,短期(5年及以下)、中期(5至10年)和長期(10年以上)三分天下,其中短期債券占比最多,并且呈現不斷增加趨勢,2004年估計占比達45.5%左右。
就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而言,其投資策略更加穩健。表2是1996年—2004年美國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股票投資與房地產投資占比情況。一方面,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股票投資比例大大低于行業整體水平。1996年—2004年,2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股票投資占比從未超過15%,2004年僅為8.93%。另一方面,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房地產投資比例大大低于行業整體水平。1994年以來,在上述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中,有10家公司基本上未從事過房地產投資。
二、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
(一)1995年—2004年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及其波動情況
1995年—2004年,美國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總投資額不斷增加,平均增長率達9.62%,2001年達到最高值19.66%(詳見圖3)。總投資的不斷增加,為財產保險公司投資收入的持續增加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的看來,由于種種因素,美國財產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波動比較明顯。圖4是1995年~2004年美國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平均投資收益率情況。在此,投資收益率二利息和投資收人/投資資產。10年間美國財產保險公司整體收益率波動起伏,最高時曾達到7.51%(1998年),最低時僅為5.53%(2004年)。這說明,美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還比較大。
表3是1995年—2004年美國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及其波動情況。美國20家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普遍低于財產保險業整體水平,各家收益率均值及其波動差別也很大。從投資收益率情況看,1995年—2004年,美國財產保險業投資收益率平均值達6.72%,而同期20家公司中僅有4家公司投資收益率均值高于這一行業水平,而其它16家公司都低于這一水平;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收益率偏低的狀況,是與其投資謹慎策略息息相關的。從20家公司的具體情況看,投資收益率均值差別很大,10年均值最高的第一美國(FAF)達14.76%,而最低的保羅·旅行者(STA)僅為5.39%。從投資收益波動情況看,20家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波動也普遍較大,且情況各異。1995年-2004年,20家公司投資收益率波動標準差均值為1.62,大大高于財產保險業的整體水平(0.66),其中有14家投資收益率波動標準差高于1,有5家公司標準差超過2,第一美國(FAF)高達5.63。
(二)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成因
1.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波動而造成投資收益變動的風險。利率的上下波動直接影響證券價格,利率上升,證券價格下降;利率下降,證券價格上升。利率風險是固定收益證券(特別是國債)面臨的主要風險。美國市場利率一直變動不定,使利率風險成為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主要風險之一。圖5是1980年—2004年美國市場的利率變化情況。從1980年-2004年,美國的短期利率(3月期票據)、中期利率(1年期票據)和長期利率(10年期票據)均呈現下降趨勢,但各年起伏不定,給上市公司的資金運用帶來很大風險。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證券發行人在證券到期時無力還本付息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主要受證券發行人的經營能力、盈利水平、規模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信用風險是債券面臨的主要風險,而不同債券因為其信用等級不同使其信用風險各異。一般而言,政府債券的信用風險最小,其它依次為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而投資回報率正好相反。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普遍投資謹慎,一般投資于信用級別較高的證券,故信用風險較低。例如,在丘博集團的資產組合中,70%以上的應稅債券是由美國財政部或美國其它政府機構發行的、或者是由穆迪公司和標準普爾公司評級的AA級以上債券;90%以上的免稅債券為AA級以上債券,大約70%的債券為AAA級;只有不足2%的債券低于投資級別,因此丘博集團債券投資的信用風險很小。
3.匯率風險
在國際投資中,由于匯率變化引起投資收益的變化。當投資以外幣所表示的資產時,要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以丘博集團為例,2004年底,其財產保險子公司共擁有非美元投資資產約45億美元,這些資產的品質和到期日與國內資產相似,主要以英鎊、加元和歐元計價。當英鎊匯率、加元匯率或者歐元匯率下降時,丘博公司將承擔較大的經濟損失。
4.資產和負債不匹配風險
資產和負債不匹配風險指保險公司在某一時點上資產現金流和負債現金流的不匹配,從而導致保險公司收益損失。保險業務是一種典型的現金流運作業務,保險公司是資產和負債的集合體,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不匹配風險,就是某個時點資產的凈現金流小于或大于負債的凈現金流,從而導致保險公司的資產損失。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暫時的不匹配,只會影響保險公司日常賠付、投資的減少和財務的穩定性;而長期的不匹配則會導致保險給付危機,最終導致保險公司破產。
與資產和負債不匹配風險相聯系的是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投資者由于某種原因急于拋售手中的某項資產,采取價格折扣等方式造成投資收益的損失。流動性強的資產一般具有完善的二級市場,可以在不降低價格的情況下隨時出售;流動性差的資產由于沒有完善的二級市場,不太容易交易轉讓,要降低價格進行交易,從而造成資產損失。如果出現資產和負債不匹配的情況,財產保險公司為了套取現金而急于拋售手中的資產時,流動性風險就產生了。
5.股票投資風險
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投資股票的比例相對較高,加之股票市場變化原因復雜且動蕩不定。圖6是1990年—2004年美國標準普爾500家大公司股票的整體收益率走勢情況。總體上看,美國股票收益率變化幅度很大,股票投資的系統性風險很高。美國標準普爾500家大公司股票的整體收益率最高曾達到40%(1996年),而最低時為—20%以下(2002年)。因此,股票投資占比較高的上市財產保險公司往往投資風險較大,投資收益率波動偏大。
三、投資風險對美國上市財產保險公司的影響
(一)投資風險對財產保險公司風險基礎資本的影響很大
風險基礎資本(Risk-BasedCapital),是指保險公司要求等于或超過與其可能出現償付無力風險的具體風險特性相適應的最低資本要求的一種制度。在風險基礎資本制度下,將保險公司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量化為所需的凈值。這種方法從保險公司的風險構成出發,根據保險公司的規模和風險狀況,有彈性地衡量該公司用于支持業務經營所需的最低資本,以保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如果保險公司的盈余低于其要求的風險基礎資本(或風險基礎資本的百分比)就會受到監管行動的約束,如加強監控、限制新業務的增長、要求保險公司增加資本以免被接管等。
從整體情況來看,美國風險資本與凈保費的比率在1994年—1998年猛增,其主要原因在于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增加(見表4)。1994年—1998年,在美國的保險投資組合中,股票占投資資產總額的比率由17%上升到23%;股票的投資風險占凈保費的百分比由40%上升到62%,大約2/3的風險資本的增加是由于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增加引起的。
篇10
[關鍵詞]權益類投資;股票市場;證券市場;基金投資;股票投資
從允許保險公司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間接投資股市,到放開保險公司直接入市,權益類投資在保險公司整體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現在權益類投資占保險公司整體資產配置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卻是可以提高整體收益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值得深入研究。
一、投資目標
通過股票或基金的組合投資,直接或間接投資于中國的股票市場,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現投資凈值的穩定增長和資產的長期增值,分享中國經濟持續穩定高速增長的成果。
二、投資理念
(一)積極管理
1.中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是非常有效的市場,價值被低估和高估的情況經常出現,市場充滿投資機會
2.消極管理指導思想下的指數化分散投資還不能有效降低風險
投資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分散化投資,也就是諺語常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們說,“雞蛋”可以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但前提是“籃子”必須結實,而在中國市場,結實的“籃子”太少,不結實的“籃子”太多。因此,過于分散化的投資還不能很有效地降低風險。
3.機構投資者的信息與人才優勢使積極管理成為可能
當前中國的機構投資者隊伍在不斷壯大,境內的投資者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境外的機構投資者則以QFII為主。機構投資者擁有資金、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優勢,通過全球視角下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分析,能更有效地發掘超額收益,使積極管理成為可能。
(二)價值投資
1.價值規律同樣在證券市場發揮作用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在商品市場上,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在證券市場上,價值規律同樣發揮作用,即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是圍繞其內在價值進行波動的,當價格低于其內在價值時,應該大膽買入;當價格高于內在價值時,應該果斷賣出。
2.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及機構化、國際化的背景下,價值投資將逐步成為未來中國證券市場主流的投資理念
(1)中國證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少數機構操縱市場與股價的難度越來越大。
從1996年到2005年,股市流通市值增加了243%,而2005年下半年啟動的“股改”,更是中國股市的重大制度性變革,“股改”之后,非流通股將逐步轉為可流通股,中國股市的流通市值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一番還多,這使得操縱市場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見圖1)。
(2)機構化。我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比重迅速上升,機構與散戶的博弈變為機構之間的博弈。
(3)國際化。對外開放步伐逐步加快,發達國家成熟的投資理念對我國的影響逐步加深。從2003年QFII進入中國證券市場以來,截至2005年底,共有34家機構獲批QFII資格,累計批準額度56.5億美元,此外,還有很多境外投資機構以合資等方式進入中國證券市場。這些境外投資機構應用發達市場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在全球視角內進行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在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的同時,也深深影響了境內投資者的投資理念。
3.新興市場下的相對價值投資
(1)中國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的情況較為普遍,具有絕對投資價值的品種較少。
(2)“常青樹”較少。在國外成熟證券市場上,曾出現過一些令人艷羨的“百年老店”,使得長期價值投資成為可能。而在中國,大多數公司受體制機制的局限及經濟周期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較深,業績起伏較大,往往是“各領一兩年”,常青樹型的上市公司較少。
(3)價值投資理念的確立需要一個不斷反復和確認的過程。需要人們在經歷市場風風雨雨的磨練和“教育”之后逐步認識和確立。
4.價值分析為主,技術分析為輔
股票價格的中長期走勢取決于公司的基本面,但其中短期走勢卻時時受到市場偏好和供求關系的影響,因此技術分析具有短期指導作用。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前進的規律,同樣告訴我們:股票投資的“波浪理論”及在其指導下的波段操作,與價值投資可以并行不悖。
(三)組合優化
在優中選優的基礎上,通過適當分散組合投資,可以降低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獲取風險調整后的最優收益。
三、股票投資策略
(一)價值投資理念下的兩類投資風格
價值低估與業績成長是股價上漲的根本動力。在價值投資理念的大旗下,又可以分為兩類主要的投資風格:價值投資型與價值增長型或者兩者的完美結合。
1.價值投資型
價值投資型股票往往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1)較低的價格/收益(PE)比率,即低市盈率。
(2)以低于面值的價格出售。
(3)隱藏資產,“公司也許擁有曼哈頓,這是它從印第安人那里買來的,不過遵循良好的會計慣例,把這項購買以成本24美元人賬。”
(4)長期穩定的現金分紅比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長期穩定地現金分紅,這本身就意味著該公司有穩定的經營模式、穩定的現金流,這也構成長期投資價值的一部分。
2.價值增長型
價值投資的另一種風格是價值增長型,這里強調其內在價值隨著業績的增長而增長。如果說長期價值投資型風格是一種防御型風格的話,價值增長型就是一種進攻型風格。價值增長型股票具有以下四點特征:
(1)處于增長型行業。
(2)高收益率和高銷售額增長率。
(3)合理的價格收益比。對于高成長的股票而言,其市盈率往往會隨著股價的上升而上升,這是增長預期在價格中的體現,是合理的,但是市盈率不能比增長率高出太多,最好是(P/E)/G小于或等于1.
(4)強大的管理層。
(二)前瞻性是選出好股票的關鍵
1.對歷史的理解是股票投資的基本功
要做好股票投資,首先要對歷史具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以史為鑒,有助于指導我們現實的投資。
2.買股票就是買企業的未來
股票價格說到底是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可以說,買股票就是買企業的未來。這就要求投資者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能夠見別人所未見。
3.任何超額利潤都來自于獨到的眼光
從眾心理是投資的大敵,從眾最多讓投資者獲得平均利潤,而不可能獲得超額利潤,更多的時候從眾心理會帶來虧損;獲取超額利潤,必須要有獨到的眼光。要能做到人棄我取,在市場低迷時敢于介入;也要能做到人取我棄,在市場過度樂觀時果斷賣出。
4.在前瞻性基礎上優中選優
在前瞻性基礎上,還要做到優中選優,保證投資的成功率。
四、基金投資策略
基金投資與股票投資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之處,相似之處是指對基金的投資同樣要遵從價值投資理念,選擇投資價值高的品種;不同之處在于基金的估值指標體系與股票有較大差異。在對基金進行投資價值分析時,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看過去
看過去是指考察基金公司和基金過去的業績表現,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
1.對既往業績與風險進行評估
對既往業績和風險進行評估等于績效評估和歸因分析。收益分析包括對凈值增長率和風險調整后收益指標的分析(詹森比率、夏普比率、特雷諾比率等)。經過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指標,能更全面地反映基金經理對收益和風險的平衡能力。另外,還要對包括主動投資風險度、股票倉位調整、行業集中度、股票集中度、基金重倉股特征等指標進行分析。
其中對基金重倉股(前五大市值或者前十大市值)要進行重點研究,重倉股是基金經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投資分析的綜合結果,對判斷基金經理的擇股能力有著重要參考意義,因此要對基金重倉股進行認真的對比分析。
2.基金經理的素質與能力
如果說買股票是買企業的未來,買企業的管理層,那么買基金就是買基金公司,具體而言就是買基金經理。基金業是個智力密集型行業,其投資業績主要是依靠管理團隊和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能力。因此,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投資經驗、市場感覺、擇股擇時能力,對基金的業績都有巨大的影響,在選擇基金時,必須對基金經理的素質和能力進行全面的考察。
3.管理團隊
管理團隊是基金公司經營的核心,其對個體基金投資業績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對不突出明星基金經理,而更注重整體管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其意義更為重要。因此,管理團隊也是選擇基金的重要指標。
(二)看現在
看現在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是當前股市的估值水平,即市場點位,其次是備選基金在當前市場估值水平下的應對措施,這主要體現在股票倉位上,最后是基金公司的人員有無變動。
1.市場點位
市場點位代表市場的估值水平,如果當前點位較低,進一步上升空間較大,則作為投資者可以加大對基金的投資力度,或者選擇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如果當前點位已經比較高,估值水平已經較為充分,市場下跌的風險較大,則可以減少對墓金的投資力度,或者選擇股票倉位較低的基金。
2.股票倉位
對股票倉位的選擇需要結合投資者對市場點位和估值水平的判斷進行。如果投資者認為當前市場點位較低,可以選擇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反之則選擇股票倉位較低的基金。但問題在于目前我國基金信息披露是按季度進行,投資者只能了解上季度末的倉位情況,信息有些滯后,要想實時了解基金倉位,只能通過基金凈值變動進行估算,但這種估算的準確度不是很高。
3.人員變動
考察人員變動主要是看管理團隊、投資團隊、研究團隊等投資核心人員有無大的變動,如果一些重要的人員如總經理、投資總監、明星基金經理等離職,則對于未來基金的業績會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三)看未來
“看未來”主要是對基金組合未來的收益和風險狀況進行預測分析,包括四方面內容:
1.股票組合分析
對備選基金組合中個股尤其是重倉股的基本面進行分析,進行收益預測和估值分析。
2.規避風險
對股票組合的行業集中度、個股集中度、歷史波動率等風險指標進行分析,對基金組合的風險進行評估。同時對其組合中的個股進行認真研究,避免踩到“地雷”。
3.評估增長潛力
通過對組合中個股的收益和估值情況的預測,可以對基金凈值的增長情況進行預測,來衡量備選基金的增長潛力。
4.基金的“期限結構”
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要考慮基金的剩余期限,根據市場走勢和基金凈值變動預測進行基金剩余期限的合理搭配。
(四)看價格
“看價格”主要是指對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進行分析,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選擇折價率相對較高的基金。
五、投資流程與方法
好的投資結果是建立在好的投資流程和投資方法基礎上的,將投資決策的各個步驟進行合理地安排和整合,可以有效地將基本面與技術面研究、定性與定量分析、時機選擇以及風險控制等結合起來,實現投資研究一體化、風險控制與投資交易并重。投資流程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研究先行—實地考察—價值評估—比較分析—技術分析—決策選擇—買賣交易。
1.研究先行。進行自上而下的宏觀研究與自下而上的微觀分析,對行業以及股票的基本面進行了解。
2.實地考察。對企業進行實地調研,一方面了解企業未來經營發展情況,一方面也是對企業公開的報告和報表中的信息進行核實。
3.價值評估。在研究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從上市公司基本面角度進行數量化分析,對股票價值進行評估。
4.比較分析。將股票的估值指標與同類企業以及大盤進行比較,確認其估值高低。
5.技術分析。從技術面角度進行分析,主要是對投資時機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