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范文
時間:2023-07-27 17:00: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不僅其發(fā)病率較高,而且它也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腎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1]。心腦血管病死亡率占我國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死亡一半以上與高血壓有關,控制高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關鍵[2]。我科于2007年10月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高血壓綜合防治研究,課題進行的過程中,在聯(lián)合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高血壓知識和飲食方式的調查,實施有助于改變高血壓患者知識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壓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危險。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入選的對象標準:(1)年齡50~79歲;(2)原發(fā)性高血壓伴心血管危險因素者;入選病例 241 例,男 148例,女 93 例。使用藥物包括:(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劑(2)復方阿米洛利片(3)替米沙坦片(4)辛伐他汀片。
1.2方法
對入選病人藥物聯(lián)合治療的同時進行高血壓知識調查和飲食方式的調查。(1)用氨氯地平+復方阿米洛利或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聯(lián)合降壓治療;對血總膽固醇水平正常偏高者隨機分到他汀組或常規(guī)調脂組。(2)高血壓知識和飲食方式調查。高血壓知識調查內容:高血壓概念、診斷標準、所導致的疾病;監(jiān)測血壓的意義;影響血壓變化的因素;堅持長期服用降壓藥的意義等。飲食方式調查內容:每日的主食量、肉類、蔬菜、水果、食鹽量;每周蛋類數(shù)量、吃煎炸食品次數(shù);每月食油量;是否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參加體育鍛煉等。調查結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知識缺乏和有不良生活方式,在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強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指導。
2強化生活方式的干預措施
2.1心理干預措施
血壓升高與精神狀態(tài)不佳有密切關系,高血壓患者常見的心理特點有焦慮、恐懼、懷疑、否認、憤怒、悲觀等。 因為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緒障礙,使得高血壓患者采用單純降壓治療往往不能很好的起到降壓的作用[3]。評估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了解程度,根據(jù)知識水平的不同和對相關知識的需求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焦慮、情緒激動、緊張、膀胱過度充盈、室溫過冷或過熱、疼痛、晝夜變化等因素均可影響血壓變化。對于容易情緒激動者,還應指導如何控制情緒的方法、自我調解,保持心情愉快,克服急躁情緒。幫助患者認識并正確面對高血壓,讓患者看到高血壓只要堅持合理用藥和合理的生活習慣就能控制好的樂觀的一面。
2.2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
評估患者對治療意圖的了解和配合情況,有目的地進行教育,讓患者了解治療的方案,藥物劑量和服藥的方法,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和應對方法。 科室成立高血壓患者俱樂部,針對高血壓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用適宜的方法,定期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常見癥狀、發(fā)展后果、治療原則、預防措施、血壓監(jiān)測的方法,特別要想患者宣傳高血壓病發(fā)病與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高鈉飲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強調生活調節(jié)在高血壓病的治療、預防中的重要性。
2.3高血壓藥物依從性的健康教育
評估患者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依從性,根據(jù)依從性的高低進行不同的指導。制定明確的服藥時間表,提示患者預防漏服藥物。對于依從性較高者,給予鼓勵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問題,對依從性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原因,講解高血壓的治療方案,必須堅持長期服用,不得隨意停用或自行減量和不服藥行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等。每次發(fā)放藥物時,了解服藥情況,定期以電話或門診方式隨訪,督促患者堅持監(jiān)測血壓情況和定期復查生化常規(guī),將檢查結果及時報告醫(yī)生,調整藥物用量。
2.4飲食指導
將患者習慣食用的食品制成營養(yǎng)含量表,指導患者科學飲食,要定量,不暴飲暴食,合理膳食,控制總熱量攝入。建議患者宜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限制鈉鹽攝入每天應低于6G,嚴重高血壓患者控制在1-2G/D。保證充足鉀、鈣攝入,多食綠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蝦皮等,補充蛋白質如蛋類、魚類等,肥胖者可適當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食用油應選擇植物油,少吃動物油,增加粗纖維食物攝入,預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縮壓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2.5運動指導控制體重
對于肥胖型高血壓,往往肥胖程度與血壓升高呈平衡關系,此類高血壓病人如果單純依靠降壓藥物治療,而不減體重,血壓下降往往不理想,所以,這類病人除堅持降壓治療外,還應注意減肥。體育活動不僅可降壓,還能除脂減肥,調節(jié)心理平衡,改善精神緊張狀態(tài)。因此,鼓勵高血壓病人加強體育鍛煉,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養(yǎng)花、有趣的活動和適當?shù)募覄談趧印i_始運動量宜小,以后逐漸增加,并且長期堅持,可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增強體質[4]。
2.6不良嗜好飲酒和吸煙對血壓有影響
吸煙可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且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對吸煙者要宣傳吸煙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不利,要以堅強的意志戒煙。還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療法或吃戒煙糖幫助戒煙[5]。酒精可使血壓短時間內快速上升,有血管破裂危險,禁飲烈性酒,飲酒不超過25ML/D為儀為宜。
3結果
在課題進行過程中,通過進行高血壓知識調查和飲食方式的調查,評估患者的情況,給予強化生活方式的干預措施,從心理干預、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高血壓藥物依從性的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改變不良嗜好等,使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過聯(lián)合藥物降壓和有針對性健康教育實施,提高血壓的控制率。
4結論
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的健康教育,使入選患者很好地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藥物知識及預防知識,懂得改善生活方式與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及行為的后果,有效地控制了血壓,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危險。
參考文獻
[1]賀雪梅,肖業(yè)高.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高血壓控制率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3C):13-14.
[2]2009基層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摘要.
[3]由淑萍,代亞麗.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現(xiàn)狀及護理干預研究.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9):109-111.
篇2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6月收治高血壓患者220例,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年齡45~60歲,病史1~30年,所有患者神志清,有獨立的認知能力,對其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參考Mogisky Green(MG)測評表進行CPAT評判[4]。包括:①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jīng)歷。②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③當你自覺癥狀改善是否曾停藥。④當你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停藥。若4個問題皆為否,則CPAT為佳,只要有1個以上答案為是時,則CPAT為差。經(jīng)過調查其中160例為CPAT差的,服藥依從性27.3%。
方法:將16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的健康教育模式為集中灌輸式的教育,具體方法,發(fā)放統(tǒng)一的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手冊,觀看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片,由護士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用藥,生活等注意事項。試驗組具體操作方法:將高血壓的健康教育調整為持續(xù)靈活跟蹤式教育。由護士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用藥生活等,并發(fā)放相關的宣傳材料,囑其定期門診隨訪,并定期通過電話,短信,上門訪視等方式了解病情,服藥,及生活等情況,做出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和指導,使健康教育更好的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結 果
經(jīng)過6個月后將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進行MG測評表進行CPAT的評判。結果試驗組80例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佳42例(52.5%),依從性差47.5%,對照組80例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佳28例(35%),服藥依從性差65%。試驗結果表明持續(xù)靈活跟蹤式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從而更好的控制病情發(fā)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鄒立華,黃秀芳,周玉蘭,等.高血壓患者非藥物治療依從現(xiàn)狀調查[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21):2544-2545.
2 楊麗娟,隋捷,李榮,等.健康教育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5):375-376.
篇3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調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社區(qū)人群對健康知識需求日益增長,高血壓是社區(qū)人群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為探討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現(xiàn)將對幸福社區(qū)2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社區(qū)相關部門配合下,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社區(qū)護士入戶問卷調查,要求被調查者意識清楚,無語言溝通障礙,對于文盲,由調查者向被調查對象逐條詢問記錄,做到客觀、準確。于2008年6月對我市幸福社區(qū)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40周歲以上2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入戶問卷調查,調查經(jīng)患者均知情同意。問卷280份,收回28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166例,女114例,年齡40~82歲,平均61.6歲,病程≥1.5年。有并發(fā)癥172例,單純高血壓108例。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調查內容為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和內容的需求,采用多選形式,用百分率進行統(tǒng)計。
2結果
①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②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指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
3討論
3.1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
調查發(fā)現(xiàn),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樣性。年齡、文化層次、社會背景及疾病輕重不同,選擇教育方法不同。患者對非藥物治療不重視,原因是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健康相關行為和心理衛(wèi)生知識,存在意識上的薄弱性,社區(qū)醫(yī)務工作者根據(jù)患者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幫助患者選擇適合自身情況易接受的教育方法。
3.2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
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法與效果,定期測量血壓需求高,通過測量血壓可觀察治療后的效果。
4對策
4.1健康教育方法
4.1.1口頭講解
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系統(tǒng)化講解和個體化咨詢相結合。
4.1.2書面宣教
設立健康教育專欄,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單位墻報、黑板報等,經(jīng)濟、方便,隨時更換內容。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及防治措施等,提高全民保健意識,廣泛宣教,又起宣傳鼓動作用。
4.1.3電化教育
設立健康教育活動室,進行電化教育,如電視、錄像、幻燈、VCD等,直觀性強,患者觀后加深印象,又能避免教育者口頭講解時出現(xiàn)解答不全面。
4.1.4制備社區(qū)家庭醫(yī)生聯(lián)系卡
告之該社區(qū)主治醫(yī)師及護士、電話聯(lián)系號碼,開通健康綠色通道,對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隨訪、追蹤。
4.2健康教育內容
4.2.1制定健康教育資料
內容:①什么是高血壓及其診斷標準;②定期測量血壓的意義;③血壓高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④高血壓病診斷一旦確立,是否需要終身治療。
4.2.2心理調整
列舉不同心理反應的應對措施,消除不良因素影響,在藥物降壓的同時,給予心理疏導等綜合治療,增進心理健康。
4.2.3建立家庭支持系統(tǒng)
加強對患者家屬相關知識教育,建立家庭支持幫助系統(tǒng)。
通過本次調查,了解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高血壓病程長,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社區(qū)衛(wèi)生醫(yī)務工作者將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健康教育指導。
篇4
關鍵詞:健康教育 高血壓 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2)01-0010-02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疾病發(fā)生早期,患者僅有頭痛、眩暈、惡心、心悸失眠等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升高的血壓持續(xù)損害血管、腎臟、心臟、大腦等器官,患者可出現(xiàn)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病、腦卒中等并發(fā)癥[1]。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者死亡。由此可見,積極有效地控制血壓是防止病情加重、預防并發(fā)癥的關鍵所在。本實驗通過對200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分析了其在高血壓預防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相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選取某社區(qū)正在使用藥物控制血壓的200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患者123例,女患者77例,年齡在21―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74±1.74)歲。以上患者的血壓經(jīng)多次測量,均符合WTO制定的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2]。
1.2 方法。對以上全部受試對象進行高血壓相關健康教育指導。
1.2.1 健康教育前進行調查評估。工作人員通過分析病歷、和患者進行溝通交談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生活方式(飲食狀況、運動狀況、是否飲酒吸煙)、文化程度、對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等。
1.2.2 健康教育方式。
1.2.2.1 集體宣教。定期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通過授課的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高血壓方面的知識,并向所有受試對象分發(fā)健康知識宣傳單,小卡片,相關書籍等。
1.2.2.2 分組討論。將以上200例患者根據(jù)文化程度分為10組,制定針對性的小組教育方案。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健康知識講解,組織其進行健康問題討論。鼓勵其進行溝通交流,分享高血壓控制的經(jīng)驗。
1.2.2.3 個體溝通。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談,了解患者對講解內容的掌握程度,在健康教育實施時面臨的問題,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幫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方案。
1.2.3 健康教育內容。
1.2.3.1 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高血壓的誘發(fā)因素,高血壓在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xiàn),高血壓的并發(fā)癥、治療方法、控制血壓的意義等相關內容。
1.2.3.2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行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告誡患者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少于5g,并向患者介紹生活中的隱形高鹽食品,例如面包,火腿,腌制食品、啤酒等[3]。幫助患者制定均衡飲食方案,在平衡營養(yǎng)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減少脂質的攝入。注意多食用水果蔬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1.2.3.3 運動指導。和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定運動方案,講解運動療法在高血壓控制中的積極作用;為肥胖患者制定減肥運動方案,告誡其減肥的必要性,并發(fā)動患者家屬對其進行監(jiān)督協(xié)助。
1.2.3.4 用藥指導。向患者介紹高血壓常用藥物以及其不良反應,并告訴患者遵醫(yī)囑服藥的重要性,指導患者規(guī)律用藥。
1.2.3.5 心理指導。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安慰溝通,減輕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實驗效果評價。根據(jù)教育前后患者血壓水平的整體變化,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情況:實驗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根據(jù)試卷分數(shù)評價患者知識掌握狀況,試卷得分90分全部掌握;生活方式有無發(fā)生改變:是否減少食鹽攝入、是否進行體育鍛煉、是否規(guī)律服藥等進行結果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利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檢驗。當P
2 結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收縮壓的和舒張壓均明顯下降并接近于正常水平;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增高;多數(shù)患者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低鹽飲食、參加體育鍛煉、規(guī)律服藥人數(shù)明顯高于從前。P
3 分析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為多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該病病程長,病情呈進行性發(fā)展,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4]。本實驗通過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使其對高血壓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了解到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的重要意義;通過相關的飲食、運動、用藥等指導,糾正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避免了病情的加重。綜上: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指導,有利于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建議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桂芝.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不良行為的護理干預[J].護理學報,2008,15(8):79
[2] 劉麗萍,何華,黃金萍,等.連續(xù)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07,14(6):88―90
篇5
關鍵詞 高血壓 系統(tǒng)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36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現(xiàn)狀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也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之一,因此在進行藥物降壓的同時,應該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進行修正[1]。健康教育是一種投入少、效果好的干預措施。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和自我管理意識,減少影響高血壓的危險行為因素,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和預防并發(fā)征的發(fā)生,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系統(tǒng)健康教育的整體實施方案
培養(yǎng)健康教育實施者:①醫(yī)生:包括醫(yī)院內的醫(yī)生和社區(qū)醫(yī)生。Nash等的研究表明,66.8%的患者認為來自醫(yī)生的健康信息最可信。②護士:護士是對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主力軍。隨著護理觀念的轉變,現(xiàn)代護士不僅注重臨床護理,也開始注重疾病的轉歸,參與患者出院的跟蹤隨訪。③非專業(yè)的健康指導者:他們在農村或社區(qū)水平的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確定健康教育對象:健康促進涉及整個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個層面,這就決定著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對象不再是單純的患者,還應包括患者的家屬以及陪護人員、醫(yī)務工作者,乃至整個家庭、社區(qū)和社會人群。
健康教育原則及內容:認知疾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
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2]:①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②囑患者必需遵醫(yī)囑安時安量服藥。③不能擅自突然停藥,經(jīng)治療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后,可以逐漸減少劑量。但如果突然停藥,可導致血壓突然升高。
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監(jiān)測:測血壓時應做到定、定部位、定血壓計,根據(jù)血壓及癥狀變化適當調整用藥。
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指標:①血壓指標達標率:客觀的反映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②知信水平: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醫(yī)務工作者,乃至整個家庭、社區(qū)和社會人群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情況。③藥物治療依從性包括以下情況:不能定時定量服藥;不按處方配藥,擅自改變藥物種類;停藥太快或擅自停藥;使用處方未開的藥;合并使用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或違禁藥;服藥期間飲酒[3]。④生存質量。
結 果
通過查閱近5年來高血壓健康教育方面的相關文獻,大量的文獻結果表明通過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指標達標率明顯提高;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醫(yī)務工作者,乃至整個家庭、社區(qū)和社會人群的知信水平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明顯增強;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
討 論
本研究表明,通過有計劃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來增強高血壓患者對藥物治療依從性,改變其誘發(fā)高血壓的不良行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醫(yī)療成本切實可行,也勢在必行的。高血壓健康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護士需要加強學習高血壓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理論、統(tǒng)計學和預防醫(yī)學的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期更好地促進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減輕我國不斷增加的慢性病醫(yī)療負擔。
參考文獻
1 康漢陽.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當代護士,2007,6:38-39.
篇6
[關鍵詞]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調查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的病因未明,可能與年齡、職業(yè)、環(huán)境、家族遺傳、食鹽量及體重因素有關[1]。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可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它是一種終身疾病[2]。為提高高血壓病的防治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筆者對100例高血壓病患者所擁有的健康知識現(xiàn)狀及教育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樣法對本院內科住院的高血壓病患者100例進行調查,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確定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能正確回答問題。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的35歲;文化程度:在這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初中及初中以上的32例,占32%,初中以下的68例,占68%,首次住院46例,占46%,再次住院54例,占54%。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患者的健康知識現(xiàn)狀調查,該部分問卷筆者以知、信、行模式為基礎,共21個問題;第二部分為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需求。
1.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問卷是在參考文獻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3]。調查人員以調查表為基礎,直接與患者交談,充分講解問卷的目的和要求,在患者充分理解后填寫,文盲者由護士,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
2 結果
2.1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知識現(xiàn)狀
從表1可見,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需有效控制血壓,遵醫(yī)囑服藥,知道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86%以上的患者相信良好的血壓控制能促進疾病的康復,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64%的患者不能做到自我監(jiān)測血壓,68%的患者不能做到遵醫(yī)囑服藥、合理運動。
2.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狀況
2.2.1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
2.2.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
從表3中可見,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96%的住院患者最喜歡的是醫(yī)護講解,78%的住院患者希望病友介紹經(jīng)驗;80%的患者出院時希望發(fā)放專用健康教育宣傳冊,68%的患者出院后希望醫(yī)護家訪。
3 討論
3.1 高血壓病患者擁有的健康知識現(xiàn)狀
3.1.1 與高血壓病相關的健康知識 從表1高血壓病患者擁有的健康知識現(xiàn)狀表明:80%以上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需有效地控制血壓,遵醫(yī)囑服藥,知道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說明目前我們進行的健康教育知識灌輸是有效的,高血壓病已得到各方面的重視。現(xiàn)在我國一些社區(qū)及醫(yī)院設有高血壓病知識的宣傳欄,加上繼往住院時醫(yī)護講解,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高血壓病知識。但本次調查中僅有25%~40%的患者知道高血壓病的誘發(fā)因素,藥物的使用、劑量、不良反應,46%~66%的患者知道應合理運動、監(jiān)測血壓,這說明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仍欠缺,因此還必須加強健康教育力度,健康教育是獲取和掌握全面知識和技巧的最佳途徑。有關資料證明:健康教育對于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控制起到了關鍵的作用[4]。臨床護士應了解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對高血壓病知識進行強化教育,幫助患者認識高血壓病,正確對待高血壓病,講解高血壓病的定義,講解血壓測量的影響因素,告知患者焦慮、緊張、吸煙飲酒,膀胱內充滿尿液,室溫過熱或過冷,疼痛,晝夜變化都影響血壓的變化[5]。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干預患者的住院行為,干預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而且可以強化患者院外的依從行為。
3.1.2 與高血壓病有關的健康信念 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86%以上的患者相信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血壓控制可促進健康,預防并發(fā)癥,說明患者的健康信念已經(jīng)建立,這可能與目前的高血壓病教育宣傳有關,特別是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健康信念灌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1.3 與高血壓病有關的健康行為 本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64%的患者不能做到自我監(jiān)測血壓;68%的患者不能做到遵醫(yī)囑服藥、合理運動。說明該組高血壓病患者雖然擁有一些健康知識,并有正確的健康信念,但健康行為卻不能相應養(yǎng)成。這充分表明:在擁有一定的知識與信念只是行為轉變的基礎,絕不是必然的結果。個體行為的轉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高血壓病是一個慢性終身性疾病,疾程長,需要長期治療,這為患者的行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為患者及家屬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需要患者及家屬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來戰(zhàn)勝困難。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特別強調“行”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堅持適量的運動,因運動是高血壓病的重要的非藥物療法之一,指導患者減輕體重和限制食鹽的攝入,因體重超標是發(fā)生高血壓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人群中鹽攝入越多,血壓水平越高[6、7]。鼓勵患者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使其不僅能轉變行為,而且能堅持良好的健康行為。
3.2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3.2.1 高血壓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內容需求 從表2健康內容需求調查表明:8294%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最希望了解疾病的控制與延緩,藥物的治療效果方面的知識,出院時希望醫(yī)務人員在治療上給予指導。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首先評估患者,根據(jù)患者的需求情況,有針對性的先重點講解患者需要了解的知識,以滿足患者的優(yōu)先需要。本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約40%~50%的患者對自我護理、病情監(jiān)測及并發(fā)癥預防方面的知識無需求,而這些對于疾病的發(fā)展與預后在醫(yī)護人員看來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分析不想了解的原因,使其轉變觀念,學會預防、監(jiān)測和自我護理知識,如血壓的監(jiān)測,注意頭痛、頭昏、心悸、耳鳴、失眠、疲勞等癥狀,指導低鹽、低脂飲食、合理運動、控制體重等,從而達到防止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延緩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3.2.2 高血壓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 從表3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表明:96%的住院患者最喜歡的是醫(yī)護講解,78%的住院患者希望病友介紹經(jīng)驗,80%的患者出院時希望發(fā)放專用健康教育宣傳冊,68%的患者出院后希望醫(yī)護家訪。這說明醫(yī)護人員是開展健康教育最有影響的人員。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利用各種機會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方式,鼓勵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鼓勵,使患者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可舉辦一些圖文并茂的宣傳欄、黑板報等,鼓勵高血壓病患者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相關知識。另外重視出院后的教育,發(fā)放高血壓病健康宣傳冊,講解相關知識。定期進行家訪,進行家庭干預,建立高血壓患者檔案,做好回訪記錄,給患者適宜的保健指導,指導患者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勸其戒煙、戒酒、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的睡眠。根據(jù)年齡及病情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告訴患者及家屬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方法、作用和副作用等,要合理用藥[8]。這樣,既密切了護患關系,又贏得患者的信任和贊譽,也可使患者的血壓控制得較理想,并發(fā)癥減少。護士應定期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自我護理行為,解答患者關心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協(xié)助,成為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指導者,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高血壓病是一個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患者具備高血壓病相關的知識。因此,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是一個連續(xù)的、長期的過程。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知識水平,使其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培育健康行為,根據(jù)患者對教育內容需求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達到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促進疾病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姚景鵬.內科護理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125126.
[2] 程學銘.高血壓.腦卒中的社區(qū)人群防治.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6,(2):91.
[3] 李潔瓊,李亞茹,伍宏艷,等.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行為干預.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4,1(2):78.
[4] 任濤,李立明,吳明,等.高血壓社區(qū)綜合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慢性病分析與控制,2001,9:173175.
[5] 張俊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山西高校聯(lián)合出版社,1994:67.
[6] 張學安,程維明.高血壓防治200問.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9.
[7] Geriatrics.降低體重并減少食鹽量能增強對血壓的控制.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1999,20(3):140.
篇7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教育 效果評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59
AbstractObjective:Purpose Study of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application.Method:9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non-intervention group,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intervention group adopt drug treat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non-intervention adopt drug treatment alone,two groups of drug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and evaluation of health knowledge.Result:Intervention group,knowledge of health awareness and blood pressure better than non-intervention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Hypertension;Health education;Effect
資料與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90例,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lián)盟(WHO/ISH,1999年)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35~81歲。隨機分為干預組和非干預組,每組45例。
方法:干預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健康教育,非干預組單純接受藥物治療。①評估:一般資料、生活方式和健康知識評估,入院后15天再次進行健康知識評估。健康知識評估問卷根據(jù)2003年歐洲高血壓防治指南和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提出12道測試題以測試兩組高血壓保健知識掌握情況。題目:吸煙與高血壓是否有關;酗酒與高血壓是否有關;高血壓患者平時是否有過咸的飲食習慣;高難度血壓患者是否要進行定期的血壓測定;是否堅持長期服藥;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是否與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有關;血壓隨年齡升高是否屬正常現(xiàn)象;飲茶與高血壓是否有關;高血壓是否是不治之癥;您是否了解您所用降壓藥的注意事項;高脂肪食物與高血壓是否有關;體重與高血壓是否有關。每道測試題目只能選擇“是”或“否”,評分標準為每題1分,共12分。答題時間20分鐘。總計得分。②確定治療前后血壓值:兩組入院后靜息5~10分鐘,在未用藥情況下,每隔30分測量1次,測量4次均值為治療前血壓。用藥后每天(8、12、16、20時)測量4次血壓至15天,記錄好每次測量的血壓值,求出均值為治療后的血壓。測量血壓人員經(jīng)專門培訓后定時、定部位、定血壓計、定測量。③口服降壓藥:根據(jù)病情對兩組均采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12.5~50mg,3次/日),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緩釋片10~20mg,2次/日或氨氯地平片5mg,1次/日)。根據(jù)心血管危險分層調整藥物劑量。
健康教育的內容:①認知教育: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提高認知度,教會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的方法。②心理干預:指導患者調整心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家屬應對患者充分理解、寬容和安慰。③飲食指導:限制鈉鹽的攝入,每天
健康教育方法:入院后由主治醫(yī)師和責任護士向患者宣傳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根據(jù)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通過講解、看錄像、宣傳專欄、發(fā)放高血壓知識手冊,病區(qū)每周開展1~2次高血壓知識專題講座,進行系統(tǒng)的高血壓健康教育。
結 果
健康教育前干預組與非干預組保健知識得分、血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健康教育后干預組與非干預組保健知識得分、血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討 論
高血壓病目前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高血壓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除遺傳因素外受飲食、體重、吸煙、飲酒、心理社會因素及社會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2]。本研究表明在藥物和健康教育結合治療下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和認知度明顯優(yōu)于單純采用藥物治療的非干預組。由此可見,通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保健知識度,糾正不良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減輕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使患者掌握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知識。因此,實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導的高血壓防治,是控制其發(fā)病和對已發(fā)病患者延緩其病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有效途徑[3]。
參考文獻
1 葉麗娟,熊平,耿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現(xiàn)代護理,2007,13(13):1209.
篇8
[關鍵詞] 健康教育;高血壓;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率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4(b)-118-02
高血壓是中老年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長期高血壓易造成心、腦、腎的嚴重并發(fā)癥[1],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高血壓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關,而血壓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一個重要因素取決于患者嚴格按醫(yī)囑服藥的程度,即服藥治療依從性(CPAT)[2],患者服藥治療依從性的高低,對血壓的控制至關重要。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服藥治療依從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患者均為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鼓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治療及建檔的高血壓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3],確診1年以上并已進行降壓藥物治療,年齡38~65歲,平均52.5歲,其中1級高血壓32例,2級高血壓48例,3級高血壓20例,病程1~20年,合并糖尿病18例,冠心病20例。
1.2方法
在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物基礎上,定期予以高血壓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并分別于教育后3、6個月后進行隨訪,比較高血壓相關知識,服藥依從性和血壓控制情況,血壓控制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舒張壓(DBP)<90mmHg;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目標血壓,收縮壓(SBP)
1.3健康教育
1.3.1 健康教育的方式:采取健康大課堂講座與宣傳資料相結合,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示教與指導相結合。
1.3.2 健康教育的內容:①對疾病的認識,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病因,相關危險因素,診斷標準,治療及高血壓對人類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積極主動接受治療。②加強服藥依從性教育,講解服藥不規(guī)律的危害以利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服藥習慣。③服藥誤區(qū)的健康指導,向患者說明高血壓病需終生服藥,血壓降至正常后繼續(xù)服用降壓藥不會使血壓降得過低,從而遵醫(yī)服藥。④完善的身心護理,保持情緒穩(wěn)定,良好心態(tài),合理膳食,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避免勞累。⑤高血壓一旦確診,需嚴格遵醫(yī)服藥,定期復診,監(jiān)測血壓,調整藥物劑量并監(jiān)測藥物不良反應等。
1.4 調查方法
自行實際調查問卷,調查時間為教育前與教育后3個月及教育后6個月。調查內容:①是否遵醫(yī)服藥,方法是否正確,②是否定期監(jiān)測血壓,③對高血壓病防治知識掌握程度,④非藥物治療情況(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心理平衡)。
1.5 服藥依從性的調查
采用Morisky的Moriky-Green測評表,用4個問題評價患者的CPAT,四個問題為: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經(jīng)歷?你是否有時不注意用藥?當你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當你服藥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曾停藥?根據(jù)回答結果,評價 CPAT,四個問題均否即為CPAT佳,否則即為CPAT差。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性變化
經(jīng)健康教育3、6個月后,患者CPAT佳的比例得到提高,CPAT差的比例逐漸下降,見表1。
2.2 相關知識及高血壓控制情況
健康教育3、6個月后,掌握高血壓相關知識及血壓控制率均明顯提高。見表2。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改變不良的健康行為及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4]。我國高血壓患者約2億,但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較低,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患者服藥依從性差,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要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并發(fā)癥,必須對高血壓人群進行健康教育。
造成CPAT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不足,患者與醫(y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經(jīng)濟原因,藥物的副作用,治療方案過于復雜等。CPAT是評價患者是否按醫(yī)囑積極進行治療的一項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高血壓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從表1、2可見,經(jīng)健康教育3、6個月后,掌握高血壓相關知識情況從30.0%提高到86.0%和90.0%,高血壓患者CPAT佳的比例從33.0%提高到83.0%和87.0%,血壓控制率從21.0%提高到68.0%和72.0%,血壓得到了有效控制(P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有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心理平衡),可間接改善療效[6],如果缺乏健康教育,長期治療難以做到合理和持久,因此在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的同時,積極進行高血壓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通過患者自覺改變危險因素達到提高CPAT及血壓控制率。
[參考文獻]
[1]蔣桂云.高血壓患者l28例健康宣教體會[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5, 2(15):1416.
[2]陳玉璽,盧飛舟,牛樹茂,等.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J].中華適宜診療技術雜志,2004,22(2):9-10.
[3]葉任高.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58.
[4]衛(wèi)生部,科技部,國家統(tǒng)計局.中上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5.
[5]呂夕祥.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5):124.
篇9
【關鍵詞】 健康教育 社區(qū)老年高血壓 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R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308-02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快,社區(qū)老年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也在不斷增加,為提高患者及家屬掌握高血壓防治的知識,掌握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對管轄的重工社區(qū)中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了全面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并進行隨訪調查,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定的診斷標準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齡60~88歲,平均(67.8±8.98)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8例,占6.67%;高中以上22例,占18.33%;初中以上40例,占33.33%;小學40例,占33.33%;文盲10例,占8.33%。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利用宣傳欄、社區(qū)流動門診、高血壓病專題講座、入戶隨訪、電話隨訪等方式,發(fā)放高血壓防治宣傳折頁及面對面?zhèn)魇冢鶕?jù)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等特點,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在認知高血壓病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改變其行為,以科學地、積極主動地態(tài)度對待疾病,糾正治療誤區(qū),自覺地控制飲食和規(guī)律地運動,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壓,定期檢查身體,根據(jù)病情合理長期用藥,以減少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
1.2.2 用藥知識指導 根據(jù)老年患者認知能力和記憶力差的特點,進行用藥指導,把服藥同生活中某些必須做得事相聯(lián)系,如與一日三餐相聯(lián)系,避免遺漏服藥導致血壓不穩(wěn);同時向患者交待常用降壓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服藥方法:短效降壓藥每日3次,長效降壓藥每日1次,在早晨起床6~7時服;中效降壓藥每日2次,第二次應在下午4~5時服用,忌在臨睡前服用,根據(jù)血壓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制劑。講解藥物的副作用,以及出現(xiàn)副作用時應對措施。服藥注意事項:如:1)降壓不宜過快過低;2)不能自己隨便換藥、減少藥量或突然停藥,堅持規(guī)律性服藥,維持血壓平衡;3)服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地保護心、腦、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4)充分認識到血壓降到正常范圍仍需終生服藥。
1.2.3 心理指導 老年高血壓病常常會有:焦躁、抑郁、易激動等不良的情緒,對高血壓的控制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易形成負面的影響,醫(yī)護人員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讓其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jié)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減少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或已經(jīng)存在的并發(fā)癥得到良好的控制。
1.2.4 飲食指導 合理飲食是高血壓病治療的基礎,對控制疾病預防并發(fā)癥至關重要: 1)限制飲酒與咖啡,提倡戒煙, 2)控制熱能和體重, 3)限制食鹽攝入。在限制食鹽的同時,注意補充鉀鹽, 4)限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1.2.5 生活指導 教育患者充分認識到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的重要意義。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采取步行、慢跑、打門球、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結合血壓的變化和自覺癥狀,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保證充足的睡眠(7~8小時/日),并重視運動中和運動后的感覺,運動中須注意安全,應防止因運動后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壓進一步增高而發(fā)生腦血管意外。坐臥時動作輕巧,避免急劇腦供血不足導致腦血管意外發(fā)生,鼓勵患者參加適度的家務勞動和社會活動,如種花、書法、欣賞音樂等,不宜打麻將、搬運重物、劇烈運動等。
1.2.6 自我保健指導 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病,血壓常受患者情緒、環(huán)境、氣候變化的影響而波動,為方便及時監(jiān)測血壓,教會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做到定時、定、定血壓計監(jiān)測血壓并做好記錄,根據(jù)血壓調整測量血壓的次數(shù),指導患者及家屬觀察病情及自救,如出現(xiàn)心前區(qū)疼痛、夜間憋悶、頭暈、劇烈頭脹痛、嘔吐、視力模糊、肢體活動不靈活、言語不清楚,應立即測量血壓,如發(fā)現(xiàn)血壓急劇升高,除立即服用降壓藥外,同時應立即臥床休息,抬高床頭,避免突然倒地發(fā)生意外,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求救。
1.2.7 建立家庭支持 老年高血壓患者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家中治療,因此,社區(qū)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有效的心理支持及經(jīng)濟援助,建立家庭支持系統(tǒng),能有效的緩解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郁、悲觀的心理壓力,在病情發(fā)生變化,能幫助患者采取極有效的方法,避免急、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2.8自我管理小組活動 每月定期組織召開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活動,邀請家屬參加,請血壓控制好的患者介紹經(jīng)驗,通過醫(yī)患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及家屬之間的直接交談,使其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療,使高血壓得到良好控制,達到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目的。
1.3 評定方法 采用我們設計的老年高血壓知識掌握及運用情況問卷;主要內容:對高血壓知識認知、自我心理調節(jié)、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合理用藥、血壓監(jiān)測、定期檢查等;對健康教育實施前、后分兩次進行調查每項總分按100分計算,得70分為掌握,由患者本人填寫或家屬后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高血壓知識掌握情況見表1;健康教育前、后對降壓效果的影響見表2。〖FL)〗
3 討論
3.1 健康教育是指導患者掌握有關疾病防治知識,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護理能力的非藥物治療手段[1],針對社區(qū)老年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血壓控制率低的特點,我社區(qū)有效地實施社區(qū)健康教育,充分發(fā)揮家庭的支持作用,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和對待高血壓,自覺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及合適的運動方式及強度,掌握各種高血壓實用知識技巧,增強其自我管理、自我保健意識。據(jù)統(tǒng)計表1顯示,通過健康教育90%以上的患者能夠掌握疾病的防治知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減輕了心理壓力,并掌握合理用藥和自我監(jiān)測血壓,達到穩(wěn)定控制血壓并能定期體檢。對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緩病情的發(fā)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2]。健康教育前后比較降壓效果有顯著差異(p
3.2 開展社區(qū)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在自我管理小組中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較高,通過醫(yī)護人員的定期隨訪,解決了社區(qū)老年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同時減輕他們因住院給家庭帶來的負擔[3],實施社區(qū)健康教育,不僅加強了社區(qū)醫(yī)師團隊與患者和家屬之間的交流,而且對我們作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示范區(qū)慢病防控工作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米光明,林琳.醫(yī)院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14.
篇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6-0075-01
【關鍵詞】健康教育 高血壓
健康教育是為了滿足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據(jù)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某一類疾病病人制定的在住院期間進行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病是內科危重病之一,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所占位置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下面就我科對高血壓病人實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
106例病人,均為2007年01月-2008年01月,我院內科住院并確診的高血壓病,依據(jù)1999年WHO/ISH的確定的診斷標準。男67例、女39例,年齡:45-76歲,平均60.5歲。高血壓病史5-35年,平均11.8年;文化程度:大學以上27例,高中及中專30例,初中24例,小學
21例,文盲4例。職業(yè):干部29例,工人24例,農民22例,教師28例,其他3例。
2 方法
2.1 主要內容 入院時:管床醫(yī)師、責任護士、環(huán)境、作息、探視、陪護制度、物品擺放、保管、入院健康評估;各種檢查目的、注意事項。第二天:飲食、心理指導。第三天:藥物治療目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處理。第四天:高血壓的病因、癥狀、保證、治療方法、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第五天:運動類型、程度、時間、注意事項。第六天:生活的規(guī)律性、注意睡眠和情緒變化,了解高血壓病的表現(xiàn)及應對方法。出院前:自我監(jiān)測病情,日常生活指導等。正確測量血壓、心率、脈搏、自我保健知識和危險因素的預防等。
2.2 實施方法 根據(jù)病人對內容的了解,在健康實施及評價表上教育項目欄內寫上相應的字母(病人能說出教育項目的80%以上者在評價欄內寫“A”表示,能說出60%-80%者在評價欄內寫“B”表示,60%以下者寫“C”表示)。出院前,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并重點強調個體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識。
3 結果
3.1 滿足了病人角色的心理需求 當病人住院時,其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要更重要,不論原有的社會地位如何,都希望得到醫(yī)務人員的尊重和照顧,需要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及時得到有關本人康復的信息和良好幫助,盡快恢復健康。
3.2 提高了護理質量 健康教育的實施,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具體化,有計劃、有目的、有效地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而病人能接受相關知識的進程是連續(xù)和完整的,從而彌補了隨機教育中內容無計劃,不完整以及一次灌輸內容太多,不易被接受的缺點。
3.3 提高了護衛(wèi)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具有可施性和時限性,在規(guī)范了護理行為的同時,由于對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斷評價、反饋、再教育的過程及病人在住院期間既治療好了病又掌握了防病的知識和技能。護理人員對自己的職業(yè)價值觀有了新認識,增加了學習興趣,這種周而復始的健康教育過程成為護士的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從而提高了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專業(yè)水平。
3.4 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健康教育使護士工作由被動護理變?yōu)橹鲃幼o理,增加了病人對護工的依賴和信任,建立主動―合作型的護患關系,使病人能主動的治療、積極獲取在疾病治療康復中的相關知識,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形成主動護理和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從而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總之,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壓病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高血壓治療的一種輔助手段。健康教育不僅改變了群眾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使他們對高血壓建立正確的認識,醫(yī)師利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導和開展非藥物治療使各型高血壓病人能受益。因此,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人中有作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