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用餐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8-24 17:4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司員工用餐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司員工用餐管理制度

篇1

時光飛逝,茫茫碌碌中已近年末。為了今后能把工作干得更好,現就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9年工作開展情況

食堂管理方面。“食無小事”,食堂的各項工作涉及到廣大員工吃喝一些具體問題,直接與員工打交道,又被大家稱為是“出力不討好的工作”,而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及穩定情況,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倍感壓力。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員工生活。不斷對食堂員工進行“生活服務無小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條例”等管理制度的培訓和教育,使大家從思想上認識到了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投身到各項服務工作中去;合理搭配,飯菜多樣化。按照公司領導要求,要員工既要吃飽,也要吃好。“吃飽”就是員工用餐在兩個饅頭不夠,再吃饅頭時,不再刷卡;“吃好”就是食堂以一日三餐供應用餐,午餐主食主食四個品種以上,菜品保證十個以上,配備兩個葷菜和一個湯,為了做好這項工作,職工食堂員工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全心全意地為公司員工提供滿意和優質的服務,得到了廣大員工的好評,員工滿意度85%以上。加強成本控制,安全用餐。物品采購中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盡量在批發商進貨,實施定點采購,多渠道選擇,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對采購物資進行統計分類,確定進貨品種的所占比例;計劃采購,在保證員工健康飲食的前提下,盡量使用時令蔬菜,嚴抓驗收、儲存、出貨環節,確保菜品安全,避免人為浪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現在對部分業務不夠熟練,工作不夠細致,溝通不足,有創造性的工作思路還不是很多,對一些存在的問題掌握真實情況不夠全面。

篇2

清真飲食不僅僅只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以它作為載體的清真飲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深刻的哲學觀,決定著企業發展的航向,所以對企業與民族文化的內在關系做進一步的探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談企業文化首先要談對企業文化概念的認識。什么是企業?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同時也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它是企業發展和壯大的內在潛動力。法國經濟學家F·佩魯在批判傳統的“增長即是發展”的觀點時指出:“企圖把共同的經濟目標同他們的文化環境分開,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他還深刻闡明:“如果離開了它的文化基礎,任何一種經濟概念都不可能得到徹底深入思考。”

企業文化之所以能夠對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這么大的影響,是因為它不僅強化了傳統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還具有很多傳統管理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新的功能。

二、清真飲食文化內涵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我們深知在現代企業中,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扮演著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對于清真飲食行業而言,清真飲食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與企業文化之間又有怎么的關系呢?筆者在對蘭州某清真美食有限公司的調查中,得到了一定的啟發。

清真飲食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具有一般意義上的文化的功能。從更加廣闊的視角來看,作為清真飲食企業,它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張顯出獨特的功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清真飲食文化“真善美”的內涵,在這個企業的文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從食物的屠宰、加工,從企業的經營理念,從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從領導者的作為等諸多方面都深刻的闡釋著“真善美”所奏出的和諧音符,使之在企業文化的塑造中成為構建和諧的底蘊。清真飲食文化的對外不排它性使非穆斯林的清真飲食文化視象成為了越來越多學者關注的問題,成為了現代以漢文化為主流的社會中一道獨特的、耐人尋味的“風景”。這道“風景”筑就了該企業文化盡顯伊斯蘭風格的特點。清真飲食文化的誠信價值在該企業文化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成為了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成為了企業生生不息的源動力,成為了它在多年的發展壯大中積聚名牌效益、積聚能量的主要因素。清真飲食文化對企業文化所施予的影響力,使得企業在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的時空演進中是那么的游刃有余。所以說要充實企業的文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要不斷挖掘伊斯蘭教文化的內容。清真飲食文化所透射的伊斯蘭教文化在這個企業的建立和發展中所傳導的是伊斯蘭教積極主張人們用自己的能力創造財富,并非消極的禁欲主義。伊斯蘭教允許穆斯林個人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和擁有財富,在《古蘭經》以下各章中都有明文闡述(64:15、89:20、2:274、17:100、3:14)這與企業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的性質是吻合的。伊斯蘭教在動物肉的食用上對穆斯林有特殊的規定,所以肉的來源問題也成為清真飲食企業樹立好的聲譽和避免因肉而引起沖突的一個關鍵因素。該企業在進貨渠道上嚴把關,設立了專人負責、責任到人的制度。正是如此,蘭州市畜禽定點屠宰管理辦公室為企業頒發了畜禽定點屠宰“放心肉”加工銷售單位的稱號。總之,清真飲食文化表達的思想和內容在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完善中發揮著獨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清真飲食企業文化構建

清真飲食企業的企業文化建構與一般意義上的企業具有相似的特點和規律性,但作為已經打上民族烙印的清真飲食企業,它的文化當然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更加廣闊的外延。

1.伊斯蘭文化價值觀、道德觀在企業領導文化中的作用

企業文化可以有多種來源和構成,其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應該是領導文化,即領導者個人崇尚或極力提倡的價值理念。這是因為:領導者在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經營方針的過程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方針本身就體現著企業文化,帶領者在形成企業的特有經營風范、管理風格和鼓舞士氣等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這些本身是領導者價值觀的流露。領導者與企業文化之間是雙向影響的過程。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領導者持續倡導的結果,而有效的領導者也是在一定的企業文化環境中塑造出來的。企業文化與企業領導者是密切相關的,它們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是辨證同一的。

該企業的領導者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在企業文化的創建和發展的過程中,他始終以伊斯蘭教文化作為一切行為應該遵循的根本。他通過頭腦中潛意識的“文化范式”創建企業文化,在他個人信念的指導和約束下,塑造出了企業文化的雛形。在十多年的發展中,不論是從經營理念還是營銷理念上,始終以“誠信”作為企業立足和發展的基點。有人把如今的商業競爭比喻為海上沖浪,勇敢者會攀上高峰,怯懦者會跌入浪谷。然而,從商者不僅要有勇有謀,還要具有誠信經營的理念。也只有誠信經營,真正把消費者視為上帝,處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促進企業經營和發展,才能使市場秩序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態勢。而目前在企業的經營中普遍存在誠信缺失這樣一個問題。

筆者認為,道德失控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是無能為力的,更重要的是要用道德力量來約束,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將外在的道德原則內化為自己的

道德品質和自我需求。作為清真企業,它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不可能擺脫市場賦予它自身的一些屬性,也不可能擺脫經濟規律的游戲規則。但是,用來約束它,使它不至于偏離自身應該運行的軌道、使它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力量,正是企業潛在的并且一直遵循的伊斯蘭教文化的道德約束力量,而非單純的經濟規律。伊斯蘭教要求人們在從事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必須秉從誠信原則,《古蘭經》正告信徒們:“當用充足的斗和公平的秤”,(6:152)對于穆斯林而言,這種力量是不可違抗的,違之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種宗教的約束力是其他力量無法取代的,也是其他力量無法從人的意識深處來控制人的行為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使該企業在十年的風風雨雨里,誠信永在,生生不息。

2.企業文化構建中企業制度建設

張維迎教授對企業制度是這樣定義的:“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參與者的權利與利益的一種安排。”筆者認為研究企業制度應該把各種相關企業制度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這其中包括企業戰略決策制度、企業組織制度、企業管理制度等。

該企業在組織制度的建設上有它自身的制度。在企業的管理層,設置了一個職業大堂經理,全面負責企業的前臺工作,包括顧客的接待、企業員工的培訓和員工各項工作的監督等。設置了四個部門部長,主要負責各部門的全面工作。在后堂設置了一個廚師長,全面負責后堂員工的管理、菜品的管理等。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保證了企業管理的有效運行。企業在員工的管理上還嚴把時間觀。每天早上9:00-9:30是學習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員工每天都要溫習企業的服務宗旨等。9:30-10:00是員工用餐的時間。11:00是企業的例會時間,這個時間段,部門部長要對前一天的工作做小結,指出不足,總結教訓。筆者觀察到,在它的每個包廂都懸掛著一本特地為顧客準備的“顧客意見薄”,顧客可以對當日的菜品、服務員的服務質量等做一個評判,以便公司可以根據顧客的意見對存在的問題做出妥善的處理,這也是公司對服務員進行獎懲的一種依據。這整套工作流程規范了企業的制度、加強了企業員工的責任心。一個理想的企業組織形式,應當建立鼓勵機制,在企業制度規范的制約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以保證企業穩定長久的發展。公司員工管理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把每個員工當作人才,這已經在員工的心目中形成了鼓勵他們為企業盡心盡力的一種動力。

企業管理制度中的營銷是企業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在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該企業把“寧做九分錢生意,不做十一分生意,為顧客把關,為顧客著想”作為其營銷理念。在企業產品質量的管理上,深刻的認識到作為餐飲行業,菜品質量是關系企業生存與否的重中之重,并將此灌輸到每位員工的心中,并施行長效監督機制,責任到人。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菜品質量。公司的管理制度中依然深深的隱含著伊斯蘭教的價值觀和哲學思想。公司在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中,不僅遵循著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而且滲透著伊斯蘭教的商業文化,諸如,在招聘過程中,一般要求招聘的員工為穆斯林,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烹飪崗位,可以錄用非穆斯林廚師,但在培訓和人才“育”、“用”階段,依據伊斯蘭教對于清真飲食的規定,對這些員工做具體的要求,并提供較高的薪酬吸引其認可這種規定在經營中的作用。

3.企業文化建構中精神文化的建設

相對于企業文化系統的其他層次來說,企業精神文化是一種最深層次的文化,它處于企業文化系統的核心,既是其他文化層次的結晶和升華,又是其他文化層次的支撐,是群體文化心理的長期沉淀。

該企業生長在蘭州這樣一個多民族共居的大環境下,其中穆斯林占少數民族人口的比重為82.44%。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在本市都有,人口共計82182人,占蘭州市總人口的3.13%。在蘭州,漢族對回族和東鄉族并非分而稱之,而是將他們統稱為“少數”,因此漢族人的“少數”概念絕對是指以回族為主體的穆斯林。雖然蘭州市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人口比例差距大,然而這條族群邊界正是沿這個比例線存在著的。該企業生根、發展、立穩腳跟的內在動力正是遵循伊斯蘭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的結果。

綜上所述,清真飲食企業的文化建構在遵循一般企業文化建設原理的基礎上,需要以伊斯蘭教博大深厚的內涵為根基,以“人本”的思想為引領,只有這樣,清真飲食企業的文化才能成為城市文化構建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個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參考文獻:

[1]周浩然.現代經濟文化研究新拓展,《企業文化》,1999年2月.

[2]余偉萍.企業持續發展之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年2月,第114頁.

[3] 張乙江 朱洪文 田也壯. 領導決策與企業文化交互作用的實證研究[J]. 管理科學, 2003年第5期.

[4]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第33-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