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背景分析范文

時間:2023-08-30 17:0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藥行業背景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藥行業背景分析

篇1

關鍵詞:醫藥行業;企業并購;財務整合

一、引言

近年來,一些醫藥行業企業抓住我國醫藥行業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的良好機遇,迅猛發展,并嘗試開始并購其他相關領域企業來實現自身經營發展規模的擴大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然而,對于醫藥行業企業而言,在并購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好財務整合工作,這不僅是決定企業并購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對于并購以后醫藥行業企業的長遠穩定經營發展也有著直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醫藥行業企業并購動因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近幾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行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藥行業企業的并購行為越來越多,受到政策以及市場的驅動,并購熱度不斷提升。綜合分析,醫藥行業企業并購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化實施背景下,醫療衛生服務市場更加開放,同時為了解決當前醫藥行業集中度不高的問題,國家對于醫藥行業企業的并購行為也制定了一些支持政策,鼓勵有規模的醫藥行業企業實施并購。

2. 醫藥行業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一些醫藥行業企業經營發展態勢良好,實現了自身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了推動企業下一步的更好發展,擴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市場份額,企業開始努力尋求并購,依托并購來拓展優質資源。

3. 資本市場的發展為并購提供了良好機遇。在我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的影像下,社會上的市場資金流動性非常充裕,而由于醫藥行業具有周期性弱、抗風險能力強以及行業成長性較好等一系列的特點,因而成為企業并購的首選。

并購對醫藥行業企業的經營發展會帶來較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醫藥行業企業并購,有利于醫藥行業企業產生規模效應,能夠降低醫藥行業企業的成本投入,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產品研發,適當提高集中度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由于醫藥行業企業的并購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尤其是企業的并購并不是單純的合并,實現企業并購后的整體效應,需要在財務整合方面加強重點控制管理。

三、醫藥行業企業并購財務整合存在的問題分析

1. 對于并購過程中的財務整合重視不足導致容易出現財務管理失控問題。有的醫藥行業企業對于企業的并購行為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簡單地認為并購僅僅是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份額增加的需要,而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方面的考慮不夠,尤其是在財務整合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造成了并購后財務管理中出現了企業無法有效控制內部財權,財務會計制度和財務報告制度不統一的問題,而且也存在著內部審計管理力度不足,財務風險漏洞較多等一系列的問題。

2. 企業整合后的資本結構處理不當。有的醫藥行業企業開展并購的過程中,為了加快并購擴張速度,大量舉債融資,然而在企業并購以后并沒有對資產以及負債等進行有效的整合,造成醫藥行業企業在并購以后出現了資本結構劣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對于資本的控制能力,甚至出現了企業并購整合失敗的問題。

3. 對企業并購財務整合風險的控制能力不強。在醫藥行業企業并購實施過程中,由于并購實施企業與被并購企業兩者在經營理念、管理體制、組織架構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因此在并購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財務風險,尤其是定價風險、融資風險以及支付風險等問題更易發生。有的醫藥行業企業未能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制定良好的應對管理策略,因此很容易在企業并購過程中出現成本增加或者是資金短缺等一系列的問題。

四、加強醫藥行業企業并購財務整合的措施研究

1. 確保實現財務目標的有效整合。醫藥行業企業開展并購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產業整合,也就是通過提高市場份額等措施來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及企業的價值,因此在并購的實施開展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實現醫藥行業企業財務目標的整合。具體來說,也就是在企業的并購過程中,應該圍繞企業的資本、資金以及資產管理等,將財務會計管理以及稅務管理作為基礎,圍繞加強財務風險控制等,重點在資本結構優化、現金流量控制、資金運作管理、資產合理配置等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有效措施,來指導企業并購以及并購后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開展。

2. 科學的進行財務資源的整合。對于醫藥行業企業財務資源的整合,精力主要應該集中在資產以及負債的有效整合方面,現階段在醫藥行業企業的財務資源整合中,往往是將優質的內部資產拆分出來,對于各種經營不良或者是容易產生負債的各種資產應該及時進行清理剝離或者是注資盤活。

3. 加強對醫藥行業企業內部資金的整合。對于醫藥行業企業而言,在整合過程中,應該重點以資金的整合作為關鍵,一般來說,現階段醫藥行業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往往是采取資金集中管理的模式,通過在內部建立財務公司或者是內部資金池,將醫藥行業企業的全資企業以及控股企業納入其中,實施財務集中管理,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企業財務資金管理運作的成本,對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以及財務風險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 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整合。為了保證醫藥行業企業并購整合以后財務工作各方面的規范有序運行,在財務并購整合過程中,應該理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主要是對醫藥行業企業內部的預算管理體系、審計管理體系、會計核算管理體系以及業績評價管理體系等進行整合。重點主要是審計管理和會計核算管理體系,對于審計管理體系,主要是對醫藥行業企業內部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資金使用運作的合法合規性等進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審計,確保內部控制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對于會計核算體系整合,主要是應該從企業的整體實際出發,在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基本模式下,建立規范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以提高合并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5. 加強財務整合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控制管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并購過程中,很容易由于短期內規模的迅速膨脹或者是管理難度的增加,造成企業出現現金流緊張或者是舉債融資并購難以實現等困難局面。因此,這就要求醫藥行業企業在并購的實施過程中,應該重點加強對財務風險全面監控。首先,應該加強企業支付風險的控制管理,重點是對現金資產有效整合,對優質資產合理組合。其次,應該重點關注財務管理風險,依靠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體系來防范財務風險問題。此外,還應該加強其他方面的風險控制,比如管理組織架構、財務管理工作體系、業務工作考評等,防范管理風險問題的發生。

五、結語

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投資并購過程中,應該將財務整合作為整個并購工作的關鍵,依靠科學合理完善的財務并購,提高醫藥行業企業內部經營運轉效率,這對于優化并購后的醫藥行業企業內部治理體系,提高醫藥行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立彬,張秋生,楊志海.融資能力、所有權性質與并購績效――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14(05).

[2]周紹妮,文海濤.基于產業演進、并購動機的并購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會計研究,2013(10).

篇2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醫藥信息;培養模式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途徑更好地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協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高校承擔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職能,因此高校必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戰略轉移,實現從學歷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戰略轉移,在教育觀念和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一、應用型醫藥信息人才的需求現狀

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技術一躍成為領導現代技術發展趨勢的主導性技術群,并進而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奠定了人類社會邁向信息時代的技術基礎。隨著醫學科學、生物技術和制藥技術的迅猛發展,醫藥數字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加強醫藥信息化的建設勢在必行,醫藥信息人才的需求強勁。相比其他專業目前人才需求相對過剩的現狀,醫藥信息人才這種有醫藥專業背景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結合的人才旺盛需求在現階段顯得格外突出[1]。

例如,各醫院信息中心的建設都是近十年的事,加上又沒有特別符合這一要求的專業生源,目前,醫院信息中心的人才來源基本有兩個途徑。一是IT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這是許多醫院信息人員的主要來源,45%的人員是IT專業,55%則為相關專業,如生物醫學工程等。二是由原來醫院的醫務人員、統計分析人員轉到信息中心工作的。雖然這類人員的IT專業水平可能會比不上IT專業畢業的人員,但由于他們了解醫院和醫療,在了解醫院需求、提出方案、與醫務人員溝通方面會做得更好,更符合醫院的實際。可見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是具有強的競爭力,社會也是更加需要這一類的人才。醫藥信息類專業開辦正是為了培養醫藥專業知識和信息知識很好結合的人才。

二、培養醫藥信息應用人才的基礎和特點

如何培養出高質量的信息應用型人才以滿足醫藥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需要,已是擺在當前的十分突出的問題。醫藥信息學是一門研究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在醫藥衛生領域中應用的學科,是計算機信息知識與醫藥知識的有機融合,它包括醫院管理、臨床、醫學教育、醫學研究、醫藥學文獻、醫藥統計及決策、醫藥實驗、藥品與醫療器械研制、醫學圖像處理、醫學生物模型和遠程醫療等信息系統[2]。雖然每年都培養了不少的計算機人才,但由于醫藥學相對的獨立性,所以,僅熟悉計算機知識但未掌握醫藥學基礎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將醫藥學與計算機知識融會貫通的。目前我國醫藥院校中,僅有簡單的計算機普及教育,從事醫藥信息學研究的人才十分匱乏。所以,通過醫藥院校培養醫藥信息化人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一)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特點

首先,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醫藥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學生具有適應在醫藥企事業單位工作需要具備基本適用的醫藥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其次,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醫藥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在能力培養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特別能夠解決醫藥行業信息化問題,這些問題因為醫藥行業的特殊性為其他計算機專業學生所不容易理解。再次,醫藥企事業單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強調與醫藥企事業單位實踐的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如實驗教學、生產實習等,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

(二)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方向

根據醫藥信息實際需求,將專業定位為醫學技術信息處理、醫學價值信息處理和醫學語義信息處理三個培養發展方向。整合醫學信息學教育,以集約的形式,將醫學背景知識結合醫學信息學和計算機科學技術課程重新形成三個不同的課程集群,形成三個發展方向。一些課程組合作為基礎的課程集群,在公共基礎集群上,加上專業必修部分,輔助以選修部分,選擇發展方向,這也是目前和社會需求相掛鉤的最有效教學方式,代表了教學方向和趨勢。具體表示如表1。廣東藥學院學報,2007,23(4)第4期蔡永銘,等.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表1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方向改革高等教育要改革封閉式培養人才的方式,面向社會培養人才[5]。在多方位調查與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社會實際需要,設立醫藥信息類專業或方向,全方位地為醫藥行業培養人才。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確立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即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發揮醫院校的獨特優勢,實現現代科學知識、醫藥知識與醫藥行業實際的有機融合,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應用型醫藥信息類專業人才。

三、培養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醫藥院校中,如何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醫藥信息人才?國內尚無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鑒,因而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如何界定,需要何種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需要哪些知識結構、醫藥學知識與計算機、信息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采取什么樣的比例結構、采取什么樣的專業教材、教師學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實際經驗等,都成為直接關系到這個專業方向畢業學生質量的高低、影響這個專業方向生命力的制約因素[3]。因此培養新時期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措施必須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首先具備應用型知識結構,師生積極投身醫藥行業的社會實踐。

(一)醫藥知識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實用化教學

重視實用性課程的開設是教學模式改變的重要特點。在低年級開設一些編程課程,這些實用性課程的開設,有利于消除計算機的神秘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高年級的課程設計題目采用與醫藥知識背景相關的課題題目,學生通過課程設計可以起到復習和運用所學習過的醫藥知識,同時又可以鍛煉解決醫藥行業信息處理問題的能力。千方百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課程設計項目大作業設計進行有效的團隊作業訓練。通過這種途徑學習學生具有區別于其他院校所不能夠達到的醫藥行業特殊知識背景的能力。

把培養目標映射到教學計劃中,制定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合理兼顧醫藥基本理論、基本課程、計算機與信息等課程的有機結合。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課程包括醫藥基礎課程、程序設計技術與應用類課程、信息技術與應用類課程和應用軟件類課程。醫藥基礎課程開設了基礎醫學概論、藥學基礎概論、臨床醫學概論、基礎化學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掌握了基本醫藥的基礎理論。對程序設計與應用類課程,主要開設了計算機程序設計技術,以算法、案例驅動來介紹程序設計技術,教學語言主要是C/C#、Java等;在網絡編程方面,主要介紹JavaScript、HTML、CSS、XML等。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出發,在課程的組織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完成項目,每學期學生要完成兩個較大的綜合性編程練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開發能力。信息技術與應用類課程主要開設數據庫理論與應用,對高年級學生著重介紹數據庫原理與分析、數據挖掘技術與算法等,對低年級學生主要介紹數據庫的基本應用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Internet技術、數據訪問與安全技術等。在應用軟件類課程的教學中,重視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的程序分析、設計和開發能力,幾乎所有軟件類課程,都有完成項目訓練的要求,項目訓練體現了對程序設計能力、開發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改革中進行嘗試,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二)加強與社會結合,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為增強師生對醫藥行業的了解,更好地將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充實應用型人才培養內涵,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利用一切可用的機會與資源,鼓勵教師學生走向社會走近醫藥行業,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鼓勵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參與醫藥行業的實踐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醫藥行業相關的科研活動;指導、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依據醫藥行業的特色積極參與相關大學生競賽活動;邀請相關的計算機專家與醫藥行業計算機高手為師生講學,使師生及時掌握國內外醫藥信息前沿知識及醫藥行業的最新動態。

(三)根據專業的需要建立師資隊伍,培養應用型專業教師

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師資力量是關鍵,為保證醫藥行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質量,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是重中之重。所以,為組建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的師資隊伍,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師資培養模式。主要措施一是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引進高學歷、高層次、在計算機信息領域有較高造詣的學科帶頭人與專業教師;二是重視現有教師的再培養,鼓勵骨干教師朝應用型、交叉型知識結構的高學歷努力。只有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注意醫藥類、計算機信息類、理論類、應用類知識結構的搭配與交融,才能保證各專業學生對應用型知識的需要。

四、結束語

開展新時期醫藥行業急需的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在醫藥院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培養方案應遵循基本教育規律,緊扣醫藥信息人才社會的需求,構建一個正確合理的醫藥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周怡.醫藥信息學教育結構重組探析[J].醫學教育,2005,(6):79-80.

[2]周毅.醫學信息學的研究領域及人才培養[J].醫學信息,2005,(8):66-68.

[3]王愛軍.從醫院信息人才需求談開辦《醫學計算機應用》本科專業的設想[J].西南國防醫藥,2003,(4):35-37.

篇3

一場關于醫藥壟斷的審判,已經開庭。

今年伊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國家發改委”)已經開始對國內藥品市場的藥品成本價格進行摸底。這是繼白酒與奶粉行業之后,國家發改委鎖定的下一個壟斷“重災區”。

7月4日,國家發改委《關于對部分企業進行成本價格調查的通知》,明確宣布將在今年7~10月之間,派調查組前往藥企進行實地調查。一場以“更公平,更透明”為主題的調查正式開始。

讓國家如此重視醫藥行業壟斷問題的,是壟斷行為對醫藥行業的嚴重負面影響。醫藥企業的壟斷行為不僅會對醫藥企業、整個醫藥產業產生影響,并將嚴重傷害到消費者本身。由于醫藥行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行業,整個醫藥行業的不健康發展終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發展。

但也有業內人士給出不同聲音。“對醫藥行業的反壟斷不能一棍子打死,需要差別化對待。”國金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敬雷認為,如果一味地只以成本價或者最低價來評估醫藥市場壟斷的話,那么可能會導致部分藥品質量的下降或者藥企創新力的喪失。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在國家相關政策方面從緊趨嚴的趨勢之下,醫藥產業又該如何發展,能否突破自身的瓶頸,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

壟斷之弊

2009年4月16日,世界兩大醫藥巨頭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與美國輝瑞公司宣布將聯手成立一家專門研制和銷售抵御艾滋病的藥品的公司。

此消息一出,輿論大驚,一時之間全球范圍內抗議聲不斷。

尤其許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非專利藥物公司反對聲音異常強烈,他們均表示輝瑞與葛蘭素史克的聯手,意味著新一代抗艾藥物將被這兩大巨頭壟斷。

這次事件的深層次含義是,在醫藥行業中通過專利壟斷藥物是一種“合法但不合情理”的競爭方式。在醫藥行業中,專利藥品有一個外號,叫做“提款機”,放眼全球的大型藥企無一不是靠著手中無數臺“提款機”在開足馬力取鈔票。

而對消費者而言,專利藥的另一個含義就是昂貴的價格。對于藥品廠商而言,通過專利藥實現基于成本1000%的利潤率,并不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神話。

由于國內醫藥企業在某些產品的研發、資金和技術方面相對薄弱,使得外資藥企在某些產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場支配地位,而外資醫藥企業可能會利用自己在技術上的優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從產業層面來看,一旦外資藥企在國內市場上進行壟斷,必將會擠壓國內醫藥企業的生存空間,而國內醫藥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的來源可能會被外資企業占據,從而影響國內醫藥企業長遠的發展。”賽迪智庫消費品工業研究所研究員陳娟分析說。如果國內醫藥企業的發展存在問題,那么整個醫藥產業也會出現問題?!伴L遠來看,這個行業可能會被扭曲,甚至被外資醫藥企業控制,不僅技術由外資醫藥企業說了算,而且這個行業的進入標準也可能由他們來制定,這樣的后果很嚴重。”陳娟分析稱。

但中國醫藥市場的壟斷現象并不僅存在于外資藥企之中。在尋求通過專利藥實現市場支配碰壁后,很多國內廠商采取了“換個打法”曲線獲得市場支配地位。

“目前中國很多的醫藥企業是自產自銷的發展形式,企業生產出產品銷售給醫院,這是一種B2B的模式,而這種交易的過程在很多時候是不透明的?!北本┐髮W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曹和平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分析稱。流通環節是整個醫藥產業鏈上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企業要派出自己的推銷員將產品銷售給醫院,而這里面就可能涉及到層層加價的問題,甚至可能產生腐敗問題,如銷售人員通過行賄手段來壟斷醫院的藥品銷售。

而那些原本擁有“專利藥天然優勢”的外資藥企在中國市場上也很快學會了這套“曲線打法”,從而加劇了市場的紊亂。

“最為典型的壟斷行為就是外資醫藥企通過獨家的形式,控制貨源,抬高價格。此外,它還可能像國內的某些藥企一樣,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賄賂當地的政府官員或者醫院醫生,然后逐漸地控制市場。”資深反壟斷律師魏士廩分析稱。

一個值得深思的現實是,相對于國內的電力、石油等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而言,中國醫藥行業并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自從廢除了“國家專賣”和“統購統銷”之后,中國醫藥行業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就早已走向市場化。

但令人疑惑的是,中國醫藥行業里的壟斷行為卻一直存在,整個市場環境如泥沼一般拖住了大多數藥企,整個行業一直處在低透明度中。

造成如此“壟斷泥沼”的是國內醫藥行業市場體系建設上的有所欠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依然存在著部分醫院以藥養醫、利用藥品銷售創收的情況,這是中國醫藥壟斷行為產生的根源之一。此外監管缺失、體制的不完善造成醫院壟斷藥品銷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重要原因。

無論是專利藥壟斷還是曲線手法獲得市場支配地位,這種紊亂市場生態、有悖商業精神的行為對中國醫藥行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是致命性的。

2011年11月,醫藥行業出現了首起壟斷重罰案。

由于控制復方利血平原料強迫下游生產企業抬高投標價格,山東濰坊順通醫藥有限公司和濰坊市華新醫藥貿易有限公司被國家發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開出巨額罰單,總計687.7萬元和15.26萬元。

在當時,全國有上千萬的高血壓患者長期依賴復方利血平,而且主要是中低收入群體,該藥品每年的消費量約為80億~90億片。復方利血平的主要原料為鹽酸異丙嗪,當時僅有遼寧省東港市宏達制藥有限公司和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2011年6月,山東省順通與遼寧省宏達,山東省華新與遼寧醫創分別簽訂產品銷售協議書,壟斷了鹽酸異丙嗪在國內的全部銷量。在控制了原料藥貨源后,山東這兩家公司便將銷售價格提高多倍,導致多家復方利血平生產企業無法承受,甚至被迫停產,最終市場出現供應緊張。

“這種壟斷行為的存在對患者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抬高價格使一些患者沒辦法買藥治病,從而面臨生命危險?!蔽菏繌[說。

需要警醒的是,一旦國內醫藥企業倒下,那么會加劇高度壟斷的局面形成,下一步受到傷害的對象或許就是消費者。在魏士廩看來,國內的醫藥企業倒掉后再扶起來的過程必將非常困難,且成本更高。

破冰之策

其實,針對醫藥行業里的壟斷行為,國家也下了大力進行整治和規范,但是收效甚微。

有專家表示,這樣的狀況與國內對壟斷行為的處罰力度較低,司法體系不完善有一定的關系?!跋駠野l改委之前查處的茅臺壟斷案件,最終開出的罰金只占其企業年銷售額的百分之幾。如果能夠加大處罰力度,這樣將對有壟斷行為的企業產生較大的威懾力,對中國的老百姓才能帶來真正的福利?!蔽菏繌[說。

而國外有關醫藥行業的壟斷案例或許能夠給我們以啟示。

2012年2月,智利史上最大醫藥連鎖價格壟斷案宣判,智利反壟斷法庭對涉嫌價格共謀的醫藥連鎖企業“綠十字”和薩爾科布蘭德實施了總額達3800萬美元的巨額罰款的裁決。另外一家連鎖企業法薩因此前在案件調查過程中與智利經濟檢察院采取了合作態度,提供了相關證據并對消費者進行價格補償之后就免遭。

在智利,醫藥銷售體系獨立于醫療系統,醫院除急救藥物外絕大多數需要患者在藥店采購,“綠十字”、薩爾科布蘭德和法薩這三大連鎖藥店占據了智利92%的市場份額。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間,這三大連鎖藥店通過“一方發送價格信號其他對手跟隨”的方式對206種藥物集體漲價達48%,從而實現價格壟斷。

對于此裁決結果,智利經濟部長隆蓋拉曾說:“該項數千萬美元的罰款,在智利反壟斷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那些試圖通過市場壟斷地位牟取暴利的企業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p>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嚴格追究企業的壟斷行為,加大了對各行業的反壟斷調查,這是沿著正確的方向在發展?!痹鴮嵜e報輝瑞公司行賄的律師郝俊波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只要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必將會對具有壟斷行為的企業形成較大的威懾力,最終將減少和避免壟斷行為的產生。

而對于國家發改革委員會的反壟斷調查,曹和平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國家發改委對企業進行價格核查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發現,通過行政手段對它進行控制,其實有一定的缺陷,在行政管理之外還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最好的反壟斷方法就是建立第三方平臺。

曹和平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個醫藥產業園區里,有一些為醫藥企業提供的配套的園區政策,有一個為醫藥企業的研發、市場銷售、信息披露服務的第三方平臺,那么園區里的醫藥企業與醫院、終端之間的交易過程,也就是BtoB的過程就將變得透明,從而就避免了流通環節中出現的層層加價、行賄情況的出現。

“廠商間的第三方平臺的建設,其實就是通過市場的方法來介入壟斷存在的條件,以此進行反壟斷,在目前我們國家醫藥產業的情況下,這樣的反壟斷方法將比行政反壟斷更為有效。”曹和平解釋說。

此外,由于國內醫藥企業在技術和研發上與外資企業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內醫藥企業要想長遠發展,還得靠自身努力去進行研發和創新,在提高藥品的安全和質量方面下工夫。

不過,由于國內的企業在資金和人才等資源方面相對薄弱,因此國內的企業在自主研發方面的能動性不是特別高,所以國內醫藥企業的發展還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國家要給它們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并且還需不斷的完善和健全我國的司法體系。

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監管愈發的嚴格,醫藥企業的壓力和挑戰也會逐漸增大,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這就會導致整個行業的淘汰整合局面加劇。

篇4

“醫藥是一個弱周期性行業,且近些年來增長迅速,市場始終飽有剛性需求。尤其現在又是國內醫改的關鍵期,產業面臨整合,是投資的好時機?!本哦︶t藥投資基金總裁禹勃對《英才》記者表示。

除了純粹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青睞醫藥產業外,一些醫藥企業也按捺不住利潤誘惑,涉足醫藥投資領域。

先是美國制藥巨頭禮來公司,在2007年就在上海設立了禮來亞洲風險投資基金,斥資數億美元投資中國處于研發期和成長期的醫藥、醫療器械、診斷、醫療服務公司;而近期,天津天士力集團也成立了華金國際醫藥醫療基金,管理規模設為50億元人民幣;廣藥集團旗下廣州醫藥研究總院剛剛設立“大南藥”創新基金,首期投入1億元人民幣。

不知不覺間,依靠單一企業投資醫藥生產、銷售的狀況正在改變,投資基金正悄悄侵入醫藥行業的各個環節。內資藥企、外資藥企、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間一場不僅需要耗費巨資,更需要耗費智慧的角逐開始了。

藥企基金PK私募基金

毫無疑問,資本是逐利的。因此,無論內資藥企、外資藥企、還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成立醫藥基金目的都一樣――賺錢。

行業數字顯示:目前,歐美地區醫藥行業的平均增速僅為2%左右,一些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而中國醫藥行業年均增速卻高達16.6%,讓投資者心動。

“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市場,并將成為全球重要的醫藥研發中心。禮來風投選擇中國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巨大的投資機會,希望通過被投資公司價值的提升,獲得相應的財務回報?!倍Y來亞洲風險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施毅對《英才》記者直言看好中國醫藥投資市場的原因。

當然,賺錢只是大主題。作為對產業背景和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醫藥產業而言,高回報并不是唯一目的,醫藥基金還被廣泛寄予了規范行業發展的厚望。

“相對其他領域的投資來說,醫藥投資更為專業,投資周期相對較長。通過對醫藥行業的深層剖析,我們認為只有專業的基金才有助于被投企業更好、更長遠地發展。”華金國際醫藥醫療基金總裁焦銀旺對《英才》記者表示,如果僅僅為了財務上的短期回報,醫藥基金則很容易與被投醫藥企業的自身發展相違背,反而會對企業造成傷害。

擁有自己的醫藥基金的天士力集團的體會更加真切。天士力集團副總裁、華金管理公司董事長閆凱坦陳,除了對被投企業的資金支持以外,醫藥基金在操作過程中,更重要的還是從技術、人才、產業背景甚至國際化等多方面調配資源,幫助企業發展。其涉及鏈條可能涵蓋研發、生產、推廣等多個環節。從這個意義上講,由藥企自身參與或發起的醫藥基金,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訴求上,都具有優勢。

“投資不僅僅是在投錢,更重要的還有為被投企業提供增值服務?!迸c藥企投資基金的觀點不同,禹勃也展示了投資機構的優勢:“無論是外資藥企還是內資藥企,在技術及產業背景上肯定會有先天優勢。但對于專業的醫藥私募股權基金來說,可以協助企業做戰略規劃、提升管理水平,利用其豐富的人脈資源幫助企業搭建優秀的團隊、尋找商業合作、完善銷售體系等?!?/p>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則認為,私募成立的醫藥基金有利于配置的分散化,同時強大的專業背景,能大大提高尋找“白馬”的準確性,容易產生集群效應。

但是,無論是藥企自身成立的醫藥基金還是投資機構的基金,有一點共識,即未來3-5年,醫藥基金會成為醫藥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并開始對產業集中度進行優化,這是醫藥產業升級的必然結果。

閆凱表示,中國醫藥行業將面臨產業標準升級。升級帶來的產業資源并購機會,有望將全行業引入大規模的資本并購階段。

投PE還是VC

分析投資階段會發現,當前的各類醫藥基金大多以成長期或preIPO(指投資于企業上市之前,或預期企業可近期上市時,其退出方式上市后從公開資本市場出售股票退出)項目為主,真正投資早期項目的基金少之又少。

有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和當前國內真正有價值的早期項目偏少、preIPO項目風險相對較低且短期內容易看到投資回報等原因?!皬漠斍暗耐顿Y情況看,我們的投資階段還是以成長期項目為主。”施毅表示,并購并不是禮來亞洲基金的目的,“我們的投資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p>

禮來亞洲基金投資的醫藥企業大體分兩類:一類是擁有全球專利的創新藥企業,技術含量較高;另一類是質量標準體系高的普藥公司?!捌鋵?,根據國外經驗,生物技術大多是早期項目投資,比如美國基因泰克公司、安進公司。而當前,國內好的早期項目相對偏少?!笔┮阒毖浴?/p>

禹勃則認為,除了大環境,投資團隊自身能力也是制約醫藥基金進行早期項目投資的關鍵。畢竟相對PE來說,做VC風險更大,技術性也更強。不過,隨著投資團隊的日漸成熟,從今年起,九鼎醫藥基金開始加大早期項目的投資力度,用于早期項目投資的基金將占到基金總額的1/4左右。禹勃相信在未來4-5年內,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從PE走向VC將大有機會。

焦銀旺也表示,華金國際醫藥醫療基金計劃拿出20%的資金來做早期項目投資,不設投資回報周期,作為戰略性投資,像培育種子一樣去孵化項目;余下的80%資金則用來投資成長期及preIPO項目的投資,以財務型投資為主?!敖衲晟习肽?,我們還要再成立1億元規模的新基金,做早期項目投資,這也是天士力集團戰略投資的一部分?!苯广y旺對《英才》記者表示。

篇5

【關鍵詞】資產配置 生命周期模型 信息優勢 超額收益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資產配置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一方面,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迅速,為投資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投資選擇,目前投資者可以投資于銀行存款、股票、債券、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券商資管產品等等;另一方面,我國養老形勢嚴峻,不少省市的養老金缺口有日益擴大之勢,投資者應該更加關注于自身財富的主動管理以滿足日后的養老需求。生命周期模型理論旨在研究居民如何在整個生命歷程中進行資產配置,以實現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在此指導下,美國金融市場上出現了大批的生命周期基金,根據基金到期期限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資產配置方案,以適應投資者所在的生命周期階段。我國目前也開始出現了生命周期基金,本文將以生命周期模型理論為基礎探討居民的資產配置方案。

之前對生命周期模型理論的研究重在探討居民的背景風險。例如Gomes和Maenhout(2005)將研究重點放在勞動收入的不確定上,在此基礎上得出居民會隨著年齡的上升而降低其風險投資額度的結論。另外,他們認為勞動收入上的沖擊會迅速減少財富在風險資產上的投資額度。Campbell,Gomes和Maenhout(2001)考慮稅收對居民資產配置帶來的影響:他們創立一個部分均衡的生命周期模型,發現投資者可通過增加退休資產中權益股票的比例來實現最優效用,并且減少征收證券投資所得稅率時,退休人的效用將有顯著增加。Poterba,Rauh,Venti和Wise(2006)發現不同的資產配置模型對居民財富分配方案以及效用的影響,發現不同資產配置模型在某些參數設定相似的情況得出的結論類似。

本文的創新即在于考慮投資者職業的異質性,于是風險資產被劃分為職業相關股票和職業無關股票。眾多國外學者的研究已證實知情者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也就是說投資者在投資職業相關股票時由于對自身所在行業及公司具有信息優勢,可以獲得超額收益。Fowler和Rorke(1984)、Seyhun(1996)以及Pope,Morris和Peel(1990)分別在加拿大、美國以及英國的股票市場通過實證分析得到了知情者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的結論。

相較之下,我國股票市場中知情者更容易取得超額收益。張程睿和王華(2007)通過對深交所公司的抽樣調查,發現很多知情者利用中小投資者的不知情來獲取收益,而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的舉動能有效推動投資者對股票的合理定價。趙濤和鄭祖玄(2002)研究認為我國二級市場激烈波動的原因在于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操縱,而且這一趨勢將隨著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占比增大而愈演愈烈。何誠穎(2001)通過研究發現“噪音”理論可以解釋我國某個版塊的整體異動。

當然本文在模型中亦會考慮投資者勞動收入與職業所在股票之間的正相關性,也就是說正是相關性加劇了投資者的勞動收入波動風險。這對投資職業所在股票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偨Y來說,一位職業在醫藥行業的投資者能夠更快、更全面了解醫藥行業及各企業的經營表現,即在投資醫藥股票時具有信息優勢,因此能夠獲取超額收益;另一方面,他購買的醫藥股票收益率與其收入有一定的正相關性,這加劇了其勞動收入風險,因此應少買醫藥行業股票。而最終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需要權衡這兩方面的因素,因此就需要建立模型來解答這個問題。

二、理論模型

本文在生命周期模型理論基礎上,將風險資產劃分為兩類——職業相關股票和職業無關股票,以探討居民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來實現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模型如下:

其中,Xt表示手持現金,Ct表示消費,St表示儲蓄。RI表示職業相關股票,R0表示職業相關股票。I、O、R分別表示職業相關股票、職業無關股票以及儲蓄的年化收益率。Γ是折現因子,ρt表示勞動增長率。

模型的解決方法與眾多的跨期決策問題相同,采用Carroll數值算法,將多期問題轉變為多個兩期相鄰的問題,從而找到最優解。

三、實證研究

接下來將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參數帶入到以上模型中,通過對信息優勢溢價進行敏感性分析,來研究信息優勢溢價對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影響。首先設置本文的基本參數:時間跨度年限設置為45年,從而可以涵蓋投資者從25歲到70歲之間的生命期間;折現因子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定為0.9;考慮到我國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一直在提升,相對風險回避系數被設定為10;無風險利率定為3%,勞動波動率對數波動率為40%。本文將選取醫藥行業的投資者作為樣本,因此模型中風險資產為醫藥行業股票和非醫藥行業股票,假設收入與醫藥行業股票收益率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2,收入與非醫藥行業股票的相關系數為零。

參數設置的重點是風險投資資產的收益及風險。信息優勢溢價設置為0.02%時,意為醫藥行業投資者投資醫藥行業較其他行業會有0.02%的超額收益。以下對信息優勢溢價設置三個梯度,以更好評判信息優勢溢價對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影響。下表中其他數據都保持不變,唯有醫藥行業股票收益率隨著信息優勢溢價的改變而改變。

從下圖可以看到基準方案中投資者最優的資產配置方案,即消費占據總財富的70%左右,儲蓄占據總財富的比例不超過10%,其余用來進行風險資產投資。

從下圖可以看到,考慮信息優勢溢價之后投資者在風險資產中增加了對醫藥行業股票投資比重。也就是說正的信息優勢溢價會促使投資者向職業相關股票進行傾斜。而且,信息優勢溢價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決策影響較大。當信息優勢溢價為負時,投資醫藥行業股票的收益率不占明顯優勢,此時對職業相關行業股票投資比例很低;當信息優勢溢價為正時,投資者會顯著多配置職業相關股票:信息優勢溢價從0.02%提升到0.04%時,職業相關股票在風險投資中占比從20%提升到30%以上。

四、總結

投資者在對職業相關股票進行投資時,需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職業相關股票與勞動收入具有正相關性,應盡量降低對勞動收入風險的暴露;二是投資職業相關股票能夠通過信息優勢獲取超額收益,因此可以通過配置更高比例職業相關股票來獲取更高收益。通過模型得出的結論是:可以投資更高比例的職業相關股票,其超額收益帶來的正面效應超過了增加勞動收入風險的負面效應。另外,信息優勢帶來的超額收益越高,投資者在風險資產中對職業相關股票的配置比例就更高。

注釋

{1}數據來源:SW醫藥生物指數1993-2012年的收益率及波動率。

參考文獻

[1]CAMPBELL Y,COCCO F,GOMES J,MAENHOUTX.Investing retirement wealth:A life-cycle model in risk aspects of investment-based social security refor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2]CAROLL C.The method of endogenous gridpoints for solving dynamic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problems[J]. Economics Letters,2006,91:312-320.

[3]COCCO F,GOMES J,MAENHOUT J.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choice over the life cycl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5,18(2):491-533.

[4]FOWLER,DAVID.J,C.HARVEY.Insider trading profits in the Canadian equity market.Working paper, York University,Canada,1984.

[5]POPE,PETER F,R MORRIS AND DAVID PEEL. Insider trading:some evidence on market efficiency and directors’ share dealings in Great Britain.Journal of Business,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0,16:189-212.

[6]SEYHUN.Insiders’profits,costs of trading,and market effic- iency[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6,45:90-120.

[7]何誠穎.中國股市“板塊現象”分析.經濟研究,2001,12:82-87.

[8]張程睿,王華.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市場效應——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依據.中國會計評論.2007,5:20-37.

篇6

【關鍵詞】忠誠度 醫藥企業 顧客關系

一、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管理不斷加強,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為了取得市場收益而各顯神通??梢哉f,醫藥行業作為中國市場營銷中的一份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醫藥行業所取得的成就除了與經濟的飛速發展、自身的不斷努力息息相關以外,‘忠誠度’在醫藥企業顧客關系管理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說它是醫藥企業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隱形武器。在現實社會中,無論是產品銷售還是員工管理,只要是與人打交道的過程都需要彼此的誠信,而誠信的現實意義就是的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度。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通過對醫藥企業顧客關系的調查,了解顧客忠誠度對醫藥企業顧客關系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影響顧客忠誠度的因素并且找出解決辦法;正確認識誠信與信任在醫藥企業營銷中的重要性。為企業謀劃出一條能使企業經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

三、研究內容

醫藥營銷忠誠度包括顧客對企業營銷的認可,對新產品的購買情況,對待企業負面消息的態度等。本報告主要研究醫藥營銷中影響顧客對企業忠誠度的因素,這也是醫藥營銷中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現今社會顧客對企業忠誠度的營銷因素:企業的忠誠度,產品質量,新產品新服務的效果等,指出顧客忠誠度對企業的重要性:創造效益,維系企業長遠發展等;提出新形勢下提高顧客誠信度策略: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提高產品質量,合理定位價格,做好新產品宣傳。開展以學術營銷為主的醫院藥品營銷,通過權威的營銷方式,獲得更多信任。

(一)忠誠度與醫藥企業顧客關系管理。

顧客的忠誠度是指顧客對企業及其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依戀或愛慕的程度。顧客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PM)是企業以顧客關系為核心,開展系統化的顧客研究以及優化企業組織體系和業務流程,提高顧客的信任水平和忠誠度,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和利潤水平的一種營銷管理策略。醫藥企業顧客關系管理戰略是兼顧醫藥企業利益和顧客利益的全面解決方案,它適應市場營銷管理理念的更新,引發顧客興趣并且滿足其需求,并一忠誠度為研究核心,對顧客進行差異細分,維護住有價值的顧客,從而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影響顧客忠誠度的因素及提高忠誠度的方案。

市場競爭中,影響顧客對企業忠誠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企業方面的,也有競爭對手方面的;既有顧客自身方面的,又有社會環境方面的。從企業提高顧客忠誠度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顧客的滿意度

一直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顧客的滿意程度對顧客的忠誠度是否有影響,影響程度有多大?根據Bob Hartley和Michael W .Starkey在1996年發表的《銷售管理與顧客關系》一書中的研究:在完全競爭領域,顧客的持續購買與顧客顧客滿意之間不相關,顧客無論是否滿意都會因需要而再次購買,只有當滿意度降到令其無法容忍的程度才會放棄。在低度競爭領域,顧客的持續購買與顧客的滿意度之間是弱相關,即高度忠誠并不需要過高的滿意度,低度滿意和輕度的不滿意對顧客持續購買的影響也不太大,但是如果顧客極度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其忠誠度會急劇下降很難令顧客產生高忠誠度。

2.顧客的信任

在信任下消費,消費者對商品首先建立起一種信任預期。尤其是醫藥企業的消費者,選購時的心情是焦慮的急切的,對產品的期待要高于其他商品,凡是符合自身信任預期的商品就會被納入購買范疇。一旦商品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信任感將會消失而且在今后的購買中將會被首先排斥到購買范疇之外。由此可見,信任購買和信任消費與顧客購買消費風險密切相關,顧客認為其購買和消費的風險越小,顧客對其忠誠度就越強。

3.顧客購買的便利程度

在滿目琳瑯的藥品市場中,如果顧客不能較方便的購買到臨時或長期需要的藥品,即使對原先選用的產品再信任和滿意,也會從所需藥品的急切程度和用藥頻率出發,考慮選擇同類可替代藥品或不同產地的同方藥品。提高購買的便利程度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加強銷售渠道建設,增加具有銷售該藥品資格的藥店;(2)做好物流管理,提高配貨送貨效率;(3)加強對銷售藥店的管理,做好宣傳確保顧客需要時看得見、夠得著。

(三)營銷人員的專業水平及服務態度會直接影響顧客的忠誠度。

醫藥市場高度專業化的今天,購藥者越來越關注銷售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服務態度,銷售人員能否正確的了解病情和對癥藥品并且正確引導購藥,成為醫藥企業市場占有率的又一關鍵。想要提高銷售人員服務水品企業應該:(1)定期開展人員培訓工作,提高專業知識掌握水平;(2)提高服務意識。在員工群體中樹立典型,定期在忠誠顧客群體中開展員工服務質量測評,對顧客評價高的員工采取獎勵制度;(3)加強員工福利待遇,避免優秀員工流失。

四、結語

本課題揭示了忠誠度在醫企業顧客關系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對企業營銷中發生的現象的分析以及對消費者心理的分析,得出影響顧客忠誠度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醫藥企業忠誠度的方式方法。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1)醫藥企業必須誠信為本,注重企業自身形象,嚴把醫藥產品質量關。

(2)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了解顧客所想所需,做到有側重的銷售,做好忠誠顧客的維護工作。

(3)做好心產品的宣傳工作。使老顧客了解新產品,新顧客發展成為老顧客忠誠顧客,確保醫藥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4)做好忠誠顧客維護工作。定期開展忠誠顧客回饋活動,通過與顧客的互動增進了解和信任,進一步增進顧客與企業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光宇.客戶關系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江林.顧客關系管理[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3]魯江.淺論企業顧客關系管理核心——忠誠度[N].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2,(02).

篇7

[關鍵詞] Altman模型 財務危機 醫藥行業 滬市數據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及各國企業自身的快速發展,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受到來自投資者、債權人、及政府的相關利益者的關注,因企業陷入財務危機而導致其經營失敗、破產的案例屢見不鮮,所以對于財務危機的預測顯得尤其重要,本文采用Altman的Z值法模型、選取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數據來驗證其模型對于我國公司的有效性。

財務危機(financial distress),又稱為財務困境、企業失敗(corporate failure),最嚴重的財務危機是“企業破產”。企業因財務困境導致破產實際上是一種違約行為,所以財務困境又可稱為“違約風險”。財務危機是指企業喪失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從資金管理的技術性失敗到破產以及處于兩者之間的各種情況。

在具體的模型研究中,國內外學者也存在不同的觀點:Beaver(1966)將破產、拖欠優先股鼓勵、拖欠債務界定為財務危機;Altman(1968)將財務危機界定為“進入法定破產的企業”;Deakin(1972)則認為陷入財務危機的公司“僅包括已經經歷破產、無力償債或為債權人利益而已經進行清算的公司”。在國內,對財務危機預測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非上市公司的資料不夠規范,難以獲得有效而可靠的途徑的數據,國內學者對其研究的對象基本為上市公司,同時我國證券市場還不夠完善、退市的企業不多,因而大部分研究將上市公司被特別處理(ST)作為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的因變量,如陳靜(1999),陳曉、陳治鴻(2000),吳世農、盧賢義(2001),李華中(2001),王磊(2009)。所以本文也是選取被特殊處理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陷入財務危機的客觀標準。

二、Altman Z值法的模型介紹

Altman從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初步選取了22個比率進行篩選,這些比率分為五大類,即流動性比率、盈利性比率、杠桿比率、償付能力比率以及活動比率。從這22個比率中選出了在預測企業破產時綜合效果最好的5個比率。

這五個指標分別是X1=營運資金/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X4=股票市值/帳面總負債,X5=銷售收入/總資產,該模型還假定上述五個指標對企業財務健康狀況的影響是線性的且呈正相關,即各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越好。

Altman的模型中用Z表示企業財務狀況的判別值,即破產可能性的倒數。用X1、X2、X3、X4、X5分別表示上述五個指標,用b1、b2、b3、b4、b5分別表示這五個指標對Z值的影響權重系數,因此該多元判別函數可表示為:Z=b1X 1+b2X2+b3X3+b4X4+b5X5

Altman采用多元判別分析MDA來確定系數b1、b2、b3、b4、b5的值并通過計算出的Z值來判別企業破產的可能性。上述五個指標中對判別函數影響最大的是X3通過對大量的樣本進行多元判別統計分析Altman得出以下兩個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破產判別函數。

對于工業企業:Z=1.2X1+1.4X2+3.3X3+0.6X4+1.0 X5

對于非工業企業:Z=6.56X1+3.26X2+6.72 X3+1.05X4

其中,Z值越高,表明企業破產的可能性越小。醫藥行業適用于工業企業模型。Altman在所選取的樣本進行研究時,發現當Z值小于1.81時,樣本企業全部破產倒閉;當Z值大于2.99時,沒有企業破產;另外當Z值介于1.81與2.99之間時,不能進行準確判斷。按錯誤判別率最小的原則,Altman選擇2.67作為區分破產企業和財務健康企業的臨界Z值。

三、我國醫藥行業滬市上市公司的Altman Z值法模型的運用

1.樣本

本文初步選取了我國醫藥行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57家2007~2008年兩年的數據。數據來源是清華金融研究數據庫、公司年報,上海證券交易所作為相關數據資料的補充。

本研究選擇估計樣本的標準為:(1)被特別處理公司即ST公司:可以完整獲得該公司(t-1)、(t-2)年的年度財務報告數據;(2)非特別處理公司即非ST公司:在(t-2)年1月1日前上市的,在t年沒有被特別處理的,并且可以完整獲得該公司(t-1)、(t-2)年度財務報告數據。

2.判別結果

樣本中的57家醫藥公司,通過檢索,2009年被ST的7家公司列表如下:

表1 2009年被ST的7家醫藥上市公司

由數據處理得出,2007年,即(t-2年)對2009年的財務危機判別值的結果的可靠性列表如下:

表2 2007年對2009年的財務危機判別值結果及可靠性

從(t-1)年即2008年的財務危機判別值來看,其預測結果的可靠性如下列表:

表3 2008年對2009年的財務危機盤別致結果及可靠性

2007年對2009年的財務危機預測的結果來看,Altman模型對非ST公司的預測可靠性是很高,達到了94%的預測成功百分比,而對ST公司的預測要小的多,僅為57.14%。2008年對下年即2009年的財務危機預測結果來看,該模型對非ST公司的預測可靠性為69.77%,而對ST公司的預測表現很弱,預測成功百分比僅為28.57%。

在Altman對選擇的樣本進行研究,其結果顯示:以95%的準確率預測了1年后企業破產的情況;以72%的準確率,預測了2年后企業破產的情況。雖然Altman未能獲得足夠的案例作為樣本進行預測,但是較高的判別準確率模型在當時是非常難得和重要的。

從本文選取的樣本進行研究的結果來看,和Altman最初模型研究樣本的結果存在諸多不一致的結論。首先,本文的研究結果現實2年后企業破產的財務危機預測結果可靠性要高于1年后企業破產的結果,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和原因在于:我國的醫藥行業主要為國有控股的企業,當預測出現財務危機時,政府可以給予極大的扶持;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是很完善,財務會計準則存在一些缺陷、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完善它,但是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等不規范操作也是司空見慣的;另外,Altman模型是理論界較早的一個模型,其背景和現有經濟形勢存在極大的差異,同時樣本選擇的差異也會導致其結果的不一致性。

雖然我們的研究結果并不是Altman模型能夠基本預測的,但是其模型對于我國醫藥行業的預測還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尤其是對非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預測準確率較高。

3.研究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樣本的選取范圍較小,其結果可能不太具有總體代表性;研究方法僅僅是利用Excel等簡單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可能不是很深刻。

四、結論和展望

本文是利用Altmanz模型對我國在滬市上市的醫藥行業的公司進行財務危機預警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該模型對于我國該行業的預測準確性不高,所以有必要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對其模型進行改進,Altman、Haldeman & Narayanan(1977)提出了一種更準確預測企業財務危機的Zeta模型;Meyer & Pifer(1970)、Laitinen(1993)、Theodossiou(1991)將新型概率模型運用于企業財務危機預測;Martin(1977)、Ohlson(1980)運用Logistic模型進行財務危機的預警研究;Zmijewski(1984)使用了Probit分析模型;另外還有神經網絡分析模型、遞歸分割算法、生存分析法及專家系統模型。這些模型分析方法對于較早的Altman模型做了許多改進,方法更加先進、涵蓋的范圍更加全面,預測的結果更加準確。

未來對于我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起適合我國企業特征的模型,而不僅僅是借鑒國外學者已研究的模型,同時相關的經濟、社會體制能夠更加完善,將使我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更加客觀,在預測到危機時,企業能夠及時調整戰略,使企業朝著更加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Edward I. Altman. 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The Journanl of Finance, 1968,(9).

[2]吳世農,盧賢義.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的預測模型研究[J].經濟研究,2001,(6).

[3]王磊.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篇8

關鍵詞:醫藥 市場營銷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067-02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Specialty

Construcr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k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 Case

Liu Yongzhong,Feng Tianyu,Zhao Qianqian,Li peira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ncine,Nanchang Jiangxi,China 330007)

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eform of medical health speeding up in China,people become conscious of their heath.The awareness of health makes the demand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very broad and complicated.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major aims to cultivate talent with compound pharmaceutical and marketable knowledge background.This paper argues that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should implement from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rketing curriculum with pharmaceutical features; Secondly,improve and perfect the faculty;Thirdly,diversify teaching method and enlighten interest so as to let students active involve in class;Fourthly,keep eye on pharmaceutical developing trend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Fifthly,strengthen ethical education and foster green marketing talents.

Key Words:Pharmaceutical;Marketing;Speciality Construcion

醫藥行業是世界貿易中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對醫藥產品需求旺盛,醫藥市場潛力巨大。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藥品生產企業有7000多家,藥品經營企業有14萬多家。醫藥市場的需求是決定醫藥營銷人才特征的重要因素,龐大的醫藥市場,決定了其對醫藥營銷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此外,我國正在積極進行城鎮、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對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許多醫藥院校都先后開設了相關市場營銷專業,為醫藥行業培養復合型營銷人才,以滿足醫藥行業對營銷人才的特殊需求。

1 加強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993年教育部批準我校開辦市場營銷學專業,并正式招收該專業學生。經過20年的發展,我校在醫藥市場營銷學專業建立了一套相關的課程體系,各類學科包括基礎類學科、醫藥類學科、經濟類學科、市場營銷類學科等。但是經過我們的不定期的調研和對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分析,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急需我們解決,比如修改課程結構、調整課時分配、理順教學進度等等。目前還有部分學生對我們這個專業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以至最后什么都沒有掌握好。我們在市場營銷學專業課程的設置上還有欠缺,沒有突出重點,因此,就需要學校、老師、同學共同努力,與時俱進,使得課程體系建設得更為完善。醫藥市場營銷學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營銷知識,具備較強的市場策劃、市場管理和開拓能力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級醫藥營銷人才。20年來醫藥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對醫藥產業要求越來越高,醫藥市場越來越規范化,而我們還是沿用以前的培養方案,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計劃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矛盾,我們必須盡快適應需求,盡早進行培養方案的調整與改革。

為適應時展必須及時調整建設內容新時期的醫藥環境變化是廣泛而顯著的,如醫藥行業的改革、政策法規的變化等,這對醫藥營銷人員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適時調整營銷策略和手段的人才是優秀的醫藥代表,而只有根據市場變化,不斷發展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才能達到此目的,才能培養出更具專業性的人才。近年來,復合型的醫藥營銷人才備受醫藥行業的青睞。復合型的醫藥營銷人才要求其既懂醫藥知識,又懂營銷技巧。應該具備深厚的醫藥知識背景,有利于醫藥營銷人員準確把握醫學的基本常識和發展規律并傳遞給客戶;扎實的營銷技巧,可以幫助其在營銷活動中游刃有余。因此,這就要求高校在醫藥營銷專業的培養方案設計上,把握住醫藥和營銷并重的特點,進行合理規劃設置。我們的培養方案在符合現行國家法律法規的條件下進行盡快修改和完善。

2 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思路

科學合理地構建有醫藥特色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首先,在課程結構上要合理設置,基礎類、醫藥類、經濟類、專業類課程在學年、學時的分配上要使學生能夠接受,并呈現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1]。其次,課程之間往往會涉及到交叉重復現象。目前有些課程同一內容,往往多門課程講授,但哪一門都講不透。這種現象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停留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還會因為過多重復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因此,教師在授課時需要確定哪些內容由哪個教師重點講,盡量避免重復現象。最后,課程的設置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此,要加強對課程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并經常深入企業一線調查研究,設置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課程。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應首先檢查培養自身是否存在問題,確保培養方案中的目標和定位設置清晰明確,同時應該將方案的設計與人才培養定位相關聯。為了避免培養計劃的適用性差、落后于社會發展,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缺陷,我們建議可以邀請在醫藥市場營銷一線的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營銷人員和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參與到培養計劃的討論、制定環節。在培養方案出臺后,在任課教師的選取上,在保障教學質量、加強學科建設的基礎上,最好聘用擁有相關方面工作經驗的教師任教。這種從高校主導到社會主導的轉型,一方面有利于醫藥市場營銷人員的培養;另一方面有利于醫藥營銷人才的就業,同時提升了醫藥營銷隊伍的水平。

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對于醫藥營銷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首先應從任課教師的隊伍建設開始。培養方案就相當于建筑的圖紙,沒有一個優秀建造師的指導,圖紙上的工程也是無法完工的。目前,我校醫藥營銷教學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人員少、教學任務重、幾乎沒有大型醫藥企業高層次的管理經驗,實踐能力不夠、對醫藥市場風云變幻的情況理解不夠深刻。因此,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請進來”的方式來聘用營銷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給學生講課,將親身經歷的營銷事件講給學生,以使學生更能融入到課堂中并有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另外,還應該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與企業的營銷活動,加強和企業的溝通聯系[2],豐富教師的實踐經歷。并且還要加強教師的科研力量,要跟上時代的發展,逐漸把時代性課題的研究作為市場營銷學科研中的重點,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自己的科研課題中。在建立加強型的教師隊伍中,可以適當的擴充教師的錄用范圍。聘用醫藥企業營銷管理中相關的高級人才來做兼職教師,使日常授課中的知識更貼近于實際,從而避免照本宣科脫離實際的空談。同時,可以通過舉辦與醫藥營銷相關的論壇和講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與企業間的互動,了解企業的需求現狀,使學生了解自身欠缺需要發展的方向。

教學方式多樣化,引導學生積極配合 教學方式多樣化與學生配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教學方式多樣化,學生才會有熱情,才能去積極配合老師;而只有學生積極配合,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才能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授課時不能只局限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要能夠與學生互動,逐步啟發學生,調動學生的思維。理論與實踐并重,更強調實踐。大學教育,理論知識非常重要,但是還需要有實踐。因為學習就是一個由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的一個循環往復、逐步上升的過程。專業課程學習能為就業打下理論基礎,而社會實踐活動又能夠使專業理論得到更好地運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強的專業,所以要更加注重實踐。比如課堂實踐,包括課堂情景模擬、角色互換、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課外,學??啥嗯e辦些與營銷有關的校園活動,如營銷之星、模擬招聘醫藥代表。還有,教師可帶領學生共同外出實踐。教師要起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知識,同時又能學以致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要想發展好這個專業不但需要一定的理論成果,更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配合完成。這樣就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3]。

我校目前非常欠缺的就是建立模擬實驗室和模擬軟件的應用。2013年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相關老師的努力下,已經基本建立起醫藥市場營銷模擬實踐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學生能夠從醫藥市場調研到營銷環境分析、醫藥產品設計、定位、營銷策劃等等獲得模擬訓練,學生就猶如親身體驗到營銷戰場的種種挑戰,在將來面對工作上的困難時也更能得心應手。

注重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在授課時,要適當向學生延伸課外的知識,或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激發起學生對營銷知識的興趣。而學生也可以在課外多學習一些與營銷有關的知識,如參加選修課、校內的營銷活動,還可以去圖書館或網站搜索一些與營銷有關的書籍或案例。

醫藥行業的發展變化趨勢是教師與學生都要去時常關注的教師需要時常關注我國醫藥市場的發展變化,了解當今醫藥行業的形勢,及時淘汰陳舊的課程,使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課堂上得到反映。針對目前我校市場營銷學專業的發展狀況,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借鑒其他高校的發展經驗,同時要敢于打破傳統,勇于創新。

加強倫理教育,培養綠色營銷人才我校本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將來大部分會走向醫藥代表的崗位,作為一名醫藥代表,就要經常與藥品、醫院、藥店打交道,成功地銷售出自己的產品是最后的目的,但中間的銷售渠道一定要合法正規,進行綠色營銷、和諧營銷。在這一行業中,經常出現醫藥代表犯罪案例,過渡營銷、假藥劣藥層出不窮,因此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不容忽視。學??蓪iT開設與營銷有關的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的課程,加強倫理教育。

為醫藥企業提供滿意的優質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醫藥營銷人才,是我們的一項長遠的素質工程,它不但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條件,還需要考慮高校自身的資源和學生自身的條件,與時俱進,不斷根據社會發展進行自我改進和完善。面對日后更加激烈的社會競爭,在面對緊迫感的同時,只有把握社會的發展脈搏,才能保證醫藥營銷人才培養的高水平要求,從源頭上提高和改善醫藥營銷專業的人才就業的狀況。

參考文獻

[1] 梅室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67-68.

篇9

關鍵詞:民族制藥;產業發展;困局

前言:一個國家的民族產業發展程度,直接反映了國家的產業素質水平。目前,我國的國產藥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生產研發上問題,使我國的國民很難從我國的國產藥行業中收益,嚴重制約了我國制藥產業的發展。

1我國民族制藥產業發展狀況

目前,我國的醫藥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其產業的發展結構通常都是化學原料藥品、中草藥、以及仿制藥為主要的生產經營類型,在醫學器械的應用上,一般都是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普通機械。這樣的發展狀況,與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制藥產業化的發展目標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的[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普及,我國的民族制藥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會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困境。我國的社會研究院研究人員認為,目前這種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產業要想發展壯大,絕對不能采用貿易保護以及封閉式的發展手段實施產業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于貿易投資措施相關內容上的研究和分析,所有從很多國外引進的新技術都會與我國的民族待遇形成很大的矛盾和沖擊。市場形勢內憂外患的背景之下,一定要注意趨利避害,要想保證我國醫藥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產業發展鏈條,要具備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在這個在過程中,我國的民族制藥產業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技術上的轉化艱難、企業的經濟效益不高、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自主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都會嚴重的制約著我國民族制藥水平的提高[2]。

2民族制藥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局

2.1整體經濟效益不高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國產醫藥研制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整體經濟效益不高的現象,并且,產業的發展結構也不是十分的合理和科學,產業之間的關聯性不強,這些問題都嚴重的影響了民族制藥行業的發展。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效益一直是處于下滑的狀態,企業的整體素質偏低,在國際市場上的和競爭力不強,相對于先進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我國龍頭的醫藥企業每年的銷售利潤,與國際上的龍頭醫藥行業都具有很大的差距。

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產業結構不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我國的醫藥行業,在近年來也開始進行了GPS以及GMP的認證,但是,我國很多的醫藥產業依然存在數量龐大、流通程度不好、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問題,并且遲遲得不到根本的解決。企業在不斷地擴大規模的過程中,不但沒有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反倒造成了企業的減產,生產線的增加,導致了產能過剩的與產品重復的現象,更加嚴重的制約了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

2.2技術轉化艱難

要想實現我國民資制藥產業的壯大和發展,一定要適當的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提高我國的自主研發水平。

我國在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就必須要遵循世貿組織的各種條文規定,更加重視民族待遇等方面的問題,這就使我國的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引進先進技術成了一個很艱難的問題。

很多的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的R&D機構,帶來了很多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加技術轉化的難度,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技術依賴來的現象會更加的突出。這些機構的設立,使我國與很多發達國家之間技術水平差距增加了很多,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發達國家的限制和約束,很多的跨國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涉及的領域是十分的廣泛的,特別是我國的醫藥研制領域,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我國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更加的依附于跨國公司,不利于民族制藥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嚴重的制約了的我國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2.3自主創新機制不完善

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絕對不是一些模仿性的創新,一定要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我國的目前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所謂的“創新”,只是對一些非專利產品進行質量上的改進和調整,對于我國技術上的依賴性還是比較強的,因此,也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研制。

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自主研發能力薄弱,逐漸的成為了我國民族是要產業化的絆腳石,制約了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3]。

民族制藥產業的自主創新模式上存在很多的問題,發展過程中,沒有以企業為中心以及以市場為導向,自主創新能力是十分的薄弱的,與很多的發達國際相比,不管是產業結構,還是企業的分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在近年來,很多的專利藥都接近到期,因此,各種各樣的仿制藥快速的走向市場,政府也無法對民族制藥產業進行宏觀上的鼓勵和支持。

在很多歐美國家,通常都會將藥品的生產委托給任何一家獲得相關許可的公司進行生產,被選中的公司需要對產品負責,要嚴格的按照委托企業的要求和建議進行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很多專門的藥品研制公司,它們不需要對生產的各種設施進行配備,都是通過委托的形式,進行藥品的生產,從而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在把這些收益投入到產品的自主研發過程中,從此,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環。

我國的藥品管理政策,不具備認證的企業,也就沒有生產藥品、以及經營藥品的權力和資格,這樣就很難獲得后期產品的收益,很多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能一次性的進行大批量產品的購買,即使有能力購買,在后期的推廣過程中,也沒有能力和資金進行市場的開發,因此,企業在發展中更加缺乏動力。

2.4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民族制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以及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是一個企業實現產業化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我國的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不足,同時,企業技術發展程度還是比較低的。這些都嚴重的制約了民族制藥行業的產業化進程[4]。

我國的醫藥研究中心的很多研究人員都認為,要想形成健康、科學的醫藥產業發展鏈條,必須要重視醫療衛生產業健康發展鏈條、產業資金鏈條、藥品研制、以及藥品流通之間的聯系,每一個發展鏈條都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

醫生在工作的過程中,面對患者,一定要科學合理用藥,這樣醫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才更加的符合醫療發展需求,對于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因此,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和加強,這樣才能有效加快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速度。

總結:

我國的民族制藥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然還存在很多的困局。這些問題嚴重的制約著我國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使我國的醫藥行業在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和特色,要想實現我國民族制藥產業的發展壯大,還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程曉濤,魏樂.內蒙古赤峰:院士工作站帶來發展“智囊團”[J].中國人才,2015,01:49.

[2]劉志剛,謝曉林,秦晉穎.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111-112.

篇10

“我們對中成藥行業目前整體上是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是看好多一點,即中性偏好一些。”瑞銀證券中成藥行業分析師鄒敏近日表示,“樂觀是因為醫藥行業相對于目前宏觀經濟形勢不太確定的情況下,它的成長性還是比較確定和穩定的;謹慎是因為中成藥行業目前面臨著一個成本的壓力?!?/p>

估值合理

鄒敏認為,很多年以來,中成藥行業所處的醫藥行業估值水平,對整個大盤都呈溢價狀態,溢價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醫藥行業的發展速度一般是15%至20%,超過GDP的增長速度;第二,A股市場的股份流動性較差,在交易過程中也會產生估值溢價。

“總的來看,目前中成藥公司的估值水平是在歷史估值溢價之內,相對處于一個平衡點,反映了投資者的偏好,不會給公司帶來特別大的壓力?!编u敏說。

增長較快 面臨壓力

資料顯示,中成藥行業在2003年到2007年的4年間,其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2.5%,高于整個醫藥工業和化學成藥的平均水平。

4年以來,中成藥的增速快于化學藥的主要原因是,中成藥的銷售渠道主要是以藥店為主,受到醫藥系統反商業賄賂的影響比較小;其次,國家發改委對藥品進行了24次的降價,其中涉及到中成藥的僅有5次。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中成藥的增速較快。

但是,中成藥現在也面臨著原材料長期價格上漲的壓力。鄒敏認為,一般中藥材大多數是野生資源,勢必面臨資源逐漸減少的趨勢,而目前通貨膨脹處于一個長期的上升通道,給中成藥行業帶來成本上的壓力,這個行業中能源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都使得成本壓力比較突出。

醫改提升支付能力

從政策的影響來看,國家產業規劃不論是“十五”還是“十一五”,中藥現代化都是作為行業的發展重點。而醫療體制改革,也將會對行業發展產生影響。

雖然醫療體制改革還沒有詳細方案出臺,但是還是能看到政府的一些先期動作。比如,政府在農村繼續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計劃在2010年達到全民保險,醫療保費標準也是在不斷提高,等等。這些對藥品是一個穩定的持續的支付能力的提升。

醫療體制改革一個重要方向是從原來的一個治療型衛生體系向加強預防衛生體系轉變,突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康復、治療等,中醫藥在這些方面都有一些優勢,社區加大中醫藥的使用也是可以預見的。

“不過,中成藥行業還不是醫療改革的直接受益者,直接受益的首先是那些在醫院作為主要銷售終端的藥品,而中成藥大多數通過藥房銷售,所以中成藥企業受益于醫療改革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编u敏強調說。

兩大投資主題

今后中成藥行業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以藥店為主要渠道的一類企業,將來轉向OTC,并且進一步延伸到藥用消費者,一般稱之為保健品或者是日化,在定價上有一定的空間,具有抵御原材料漲價的能力,一些傳統的中成藥企業更有優勢,比如白藥牙膏、涼茶等。

二是中成藥企業向現代化中藥企業發展,用西藥的標準來對中藥進行系統的改造,競爭關鍵是持續的研發水平如何。另外,藥品的定價空間在醫療保險目錄之內都會受到政府的管制。

基于以上分析,鄒敏認為,中成藥行業有兩大投資主題,即在醫療改革的背景之下,可以選擇能直接受益于醫療改革的企業,這些企業往往都是現代化中藥企業,在醫院或者在農村市場以及社區服務中心都在建立銷售隊伍;還有就是那些向消費者領域延伸的企業,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定價是它的關鍵。

在通脹的大背景下,鄒敏認為,可以選擇產品價格不是受政府管制特別嚴格的企業,并且其品牌也是市場能夠接受的。

相關中成藥上市公司業績速覽

東阿阿膠(OD0423)抗通脹的好品種

大股東華潤集團對東阿阿膠的定位明確。東阿阿膠定位于滋補保健,主要圍繞阿膠系列,力爭做成第一大滋補品牌。

公司文化營銷的效果初步體現,一是耗用資源較多的阿膠塊價格大幅上漲,初步呈現出價值的回歸,2005年公司銷售阿膠塊1960噸,銷售金額為3.1億元,而2008年可能銷售1800噸,銷售量有所下降,但銷售金額將達到6億元左右;二是耗用資源較少的復方阿膠漿銷量大幅增長,銷售金額與阿膠塊已不相上下,這意味著阿膠的消費人群已開始由傳統型向現代型擴散。

東阿阿膠仍繼續推行“以肉謀皮”策略。目前已建立十大養驢基地,并建有三個驢肉加工基地,2008年有望銷售驢肉達2000萬元左右,達到盈虧平衡。

目前公司的主導產品基本上是在OTC市場銷售,而未來公司要形成OTC、醫院和商超三足鼎立之勢,規模均要達到10億元。為了更好地進入商業超市和規避藥品降價,公司可能將阿膠漿轉為食品。另外,下半年將有新的產品推出,主要是休閑類食品和美容類產品。

申銀萬國認為,東阿阿膠是抗通脹背景下的極好投資品種,定義為藥中茅臺,從中長期看將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2009年業績可能超出預期,維持買入評級,維持公司2008~2010年每股收益0.60元、0.84元、1.17元,同比增長54%、40%、38%的預測。考慮到2009年認股權證存續期滿行權導致股本擴大,2009年和2010年的業績將被攤薄至0.67元和0.94元,給予2008年40倍市盈率,權證發行后股票目標價格24元。

云南白藥(000538)產能釋放待明年

云南白藥是傳統一中藥企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強大的品牌優勢和卓越的營銷管理能力,經營質量一直位居行業先進水平。2008年預計工業收入17億元,其中藥品8.5億元、透皮劑4.3億元,個人護理產品4.7億元,比2007年14.6億元增長約17%。

公司個人護理產品增長較快,主要是牙膏,處于快速成長期,2008年的增速將達80%,其中大約40%的成長來自于現有產品,40%的增長將來自于新品種。公司目前在商業超市和藥店的銷售比例大約是95%。

對云南白藥來說,藥妝是個新領域,公司必須經歷從賣藥到賣日化品種、從藥店模式到商超模式的銷售模式轉變。目前在止血類牙膏上,白藥已經戰略性地達到了預期目的,未來將繼續開發細分類產品。但公司產能釋放要到2009年底才能發生,大約增加5 8倍,2010年將是業績飛躍的開始。而在2009年中期以前可能較難獲得超額收益。

申銀萬國認為,受非經常性因素影響,公司2007年盈利低估從而導致股價

低估,公司股票估值應該重回醫藥股高端,目前股價仍有上漲空間,上調評級至“買入”。預計公司2008~2010年每股收益為0.85元、1.14元、1.48元。其中2008年僅上調0.04元

申銀萬國分析師比較分析了資源型中藥企業后認為,5家公司都是A股市場的稀缺品種,但企業經營千差萬別,云南白藥戰略、營銷和管理領先于其他企業;東阿阿膠是非常好的長期品種;同仁堂和廣州藥業經營一般,但市值低估;片仔癀發展平穩,PE有所低估。

天士力(600535)發展前景明朗

2008年公司收入平穩增長。未來隨著復方丹參滴丸進入銷售旺季提價效應的全面顯現和其他二線產品銷售的上量等因素的刺激下,2008年公司醫藥工業的整體銷售情況將好于2007年。

復方丹參滴丸的提價效應已經初步顯現。海通證券認為,考慮到復方丹參滴丸的提價效益將在2008年得到全面體現,并凡該產品占到醫藥工業收入的75%以上,經測算,2008年提價將提升醫藥工業毛利率4~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公司建立的中藥材GAP種植基地的優勢凸顯,目前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丹參和三七都能達到自給,很好地緩解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公司成本控制上帶來的壓力。

作為醫藥龍頭企業,天士力的發展前景是十分明確的,其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的競爭優勢也正在逐步顯現,加之后續還有大量獨家的重磅品種上市,海通預計,公司2008~2009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53、0.64元,調低投資評級為增持。

廣州藥業(600332)業績喜憂參半

廣州藥業業績有喜有憂,雖然王老吉、小一藥業的增長基本符合預期,但是也有星群藥業的消化存貨等不利的因素影響。綜合考慮,預計醫藥工業的銷售收入全年增長約為15%。

王老吉仍然快速增長。今年1~4月涼茶系列產品同比增長約為45%。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增速有望進一步提高。全年預計涼茶類產品將完成近10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50%。王老吉藥品系列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全年增長將維持在17%左右。

中一藥業也穩定增長。2007年主打產品消渴丸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5.3億元。通過專利保護,公司的潛在競爭者被拒之門外。在公司不斷深化銷售體系以及產品提價等因素作用下,2008年有望達到約15%的增長。

雖然中一和王老吉依然優秀,但星群銷售額下降超過30%,潘高壽、陳李濟、奇星增速放緩,整體業績平穩,難以出現較大波動。

由于星群業績下滑超出預期,國信證券分析師小幅下調2008年整體業績預測0.02元/股,預計2008~2009年主營業務每股收益為045元、0.56元,同比增長22%、24%。公司股票目前估值在同類中藥股中較低,仍可作為防御品種。

康緣藥業(600557)三大因素保盈利

公司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穩步增長。公司主營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2003年至2007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4.6%、27.3%。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豐富的產品線和產品梯度;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實施產品分線銷售的獨特營銷模式。

公司未來盈利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一是現有產品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二是與國內醫藥商業巨頭的合作,將拓寬營銷途徑,拉動銷售增長;三是增發項目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好。

民族征券給予公司“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08、2009、201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7元、0.79元、1.06元。

國泰君安表示,由于公司對全年銷售數據的規劃是4:6,下半年的銷售數據更加重要。考慮下半年存在所得稅返還等諸多因素,維持前期預測的2008、200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8元、0.78元。分析師認為,康緣戰略定位清晰,做中醫擅氏的藥物;質量過硬+產品梯隊已經建立、營銷改革初見成效、民營企業有天然的動力做大做強,維持增持評級。同仁堂(600085)股價反映盈利增長同仁堂以品牌為依托,細化品種,重點加大新品種市場轉換,力爭在3到5年內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8億~10億元。目前產品覆蓋率在北京已達到40%~50%。公司將集中精力發展高毛利品種,限制微毛利品種。在公司內部加強控制,以控制成本。公司力爭保持15%的增長速度。

公司的產品群中二線品種的比重不斷提高。管理層規劃將股份公司目前的3個上億元品種增加到5~6個,21個上千萬元品種增加到30~40個。在醫療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公司成立專門機構,以擴大社區用藥中標品種。

公司豐富的產品群將會受益于醫改和社區用藥增加,公司的營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帶動快速增長尚需時日,這與公司的整個體制有一定關系。

申銀萬國維持公司2008~2010年每股收益為0.62元、0.74元、0.87元,同比增長15%、20%、18%,同仁堂股價已經反映了緩慢增長態勢,維持增持評級。

片仔癀(600436)具有定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