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功能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8: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健食品的功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減肥;保健;左旋肉堿;茶多酚
[abstract]With China’s residents living improvement, obesity and by fat brings diseases as affect ou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s main reasons. Taking L-carnitine and tea polyphenols as main raw materials, developing a new, healthy have effect reducing weight is health food capsule, and carries on the toxicological, function and health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inspection, prove its effect.
[keywords]weight loss; Health care; L-carnitine; Tea polyphenols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城鄉居民飲食條件的逐漸改善,飲食結構的改變也使我國肥胖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與正常人相比,肥胖患者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痛風、膽石癥、骨關節癥等疾病,同時能增加患癌的危險性。兒童期肥胖會影響生長發育,對生理、智力及體質的發育也有明顯影響。如今肥胖正逐漸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重要疾病,具有減肥功能的保健品也成為市場上長盛不衰的熱銷產品,但部分減肥保健的功效成分主要為食欲抑制劑,加速代謝的激素、控制消化吸收和脂肪動員的藥物,對人體大多有副作用。因此,研制開發一款安全無毒,具有減肥功能的保健食品,適應市場需求,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得十分重要。
1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的原料及配方
L-肉堿是一種動物體內與能量代謝有關的重要物質,屬于類維生素類,具有促進脂肪代謝、健美減肥等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載體以酯酰肉堿的形式參與脂肪酸代謝,將脂肪酸以酯酰基形式從線粒體膜外轉運到膜內在細胞線粒體內使脂肪進行β-氧化并轉化成能量,以達到減少體內脂肪積累的作用。茶多酚是天然植物茶樹采摘的茶葉的提取物,茶多酚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酚羥基,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抑制膽固醇及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減少脂質過氧化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同時抑制脂蛋白的合成,促進脂質的分解清除.,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長期服用茶多酚有利于抑制膳食引起的肥胖。將以上二種原料配合應用,增強了減肥效果。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每100g含功效成分:左旋肉堿45g、茶多酚10g。推薦量為0.35g/粒×6粒/人?d。
2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生產工藝流程
因本產品主要原料L-肉堿和茶多酚口感不佳及都有與空氣接觸容易受潮的問題而不宜制成口服液、顆粒劑及片劑,所以本產品選用膠囊劑型。
2.1工藝路線的選擇
根據本產品使用的原料L-肉堿和茶多酚兩者比重差異較大,難于直接混合均勻,所以采用先將L-肉堿與茶多酚混合后制粒,再充填于膠囊殼中制成350mg/粒膠囊劑,以保證產品的功效成分含量均勻,符合標準。
工藝流程為:
左旋肉堿、茶多酚稱量混合制粒總混充填包裝成品檢驗
2.2潤濕劑的選擇
因原料中L-肉堿易吸水潮解,而茶多酚吸水后粘性過高,使制粒困難,所以選擇適當濃度的乙醇作為潤濕劑,以顆粒成型性為評價指標,對潤濕劑乙醇的濃液進行優選,結果采用70%和50%乙醇溶液為潤濕劑的制粒成型性較好,考慮到生產過程的安生性及成本,本工藝采用50%食用酒精溶液為潤濕劑。
2.3干燥溫度及時間的優選
因本品中的原料L-肉堿及茶多酚都具較強的吸濕性,為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半成品的顆粒的水分應控制在1.5%以下。因二種原料耐高溫性能差,所以必須對顆粒干燥溫度及時間進行優選。根據試驗結果結合本品制粒時采用50%食用酒精為潤濕劑的因素,選用干燥溫度為60-65℃,時間4小時左右,前2小時干燥溫度為60℃,采用排風方式,達到盡快除去原料中的食用酒精的目的;后半段采用循風干燥,溫度控制在65℃,使干燥的顆粒受熱均勻。按此工藝進行的6批產品中試結果,中間品顆粒質量全部符合產品要求。
2.4空心膠囊型號及產品規格的選擇。
通過測定半成品顆粒的堆密度來選擇空心膠囊型號,6次測量結果,平均為0.519g/ml,選用0號空心膠囊,其近似容積為0.68ml。顆粒堆密度為0.519g/ml,每粒可裝0.353g,所以確定本品規格為每粒內容物為0.35g,對中試6批產品的內容物含量測定平均值為0.352g符合要求。
3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安全毒理學評價
本產品經上海市預防醫學研究所進行一、二階段毒理試驗
3.1材料
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本研究中試生產樣品
實驗動物:清潔級昆明種小鼠
3.2安全毒理學評價方法
對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進行急性毒性(經口LD50)試驗、遺傳性毒性實驗(微核試驗、畸形試驗、Ames試驗)及30天喂養試驗。
3.3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結果
急性毒性(經口LD50)試驗: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對雌雄小白鼠經口急性毒性試驗的LD50均為12.6g/kg
微核試驗: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結果為陰性。
畸形試驗: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畸形試驗試驗結果為陰性。
Ames試驗: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Ames試驗結果為陰性。
30天喂養試驗: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30天喂養試驗結果:實驗動物生長情況良好,通過血液學檢查、生化學檢查、主要臟體比及組織學檢查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均無明顯差異。
4產品功能學評價
產品經上海市預防醫學研究所根據《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進行的動物功能和人體試食試驗證明具有減肥功能。
4.1動物功能試驗
本產品人體推薦量為每日2.1g/60kg,動物功能試驗設低、中、高三個劑量組,攝入量分別相當于人體推薦量的5、10、30倍,實驗結果表明:產品能明顯降低動物體重、體內脂肪重和脂體比,具有明顯減肥功能。
4.2人體試食試驗
實驗采用雙盲對照法,將116例單純性肥胖者按年齡、性別、體質指數、體內脂肪百分率等,隨機分成兩組(各58例),分別食用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和安慰劑,每日3次,每次2粒,每粒0.35mg。觀察期間受試者保持飲食習慣不變。45天后試食結束時揭盲,實驗結果表明: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對受試者的體重、體質指數、超重度、體內脂肪重量和脂肪百分率有降低作用(P<0.01),其中體內脂肪重量和脂肪百分率降低幅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并能減少右肩胛下角及右臍旁3cm皮下脂肪厚度及腰圍(P<0.05,P<0.01),其減少幅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有顯著性(P<0.05):而對飲食、運功耐力無影響。試食后血象及肝腎功能各項檢測指標均在正常范圍,血尿酮體檢驗為陰性,對機體健康無損害。試驗證明左旋肉堿茶多酚膠囊對人體具有減肥功能作用。
參考文獻:
[1]毛跟年,許牡丹.功能性食品生理特性與檢測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9:129-134.
[2]凌關庭.保健食品原料手冊.2002,2:488-489.
[3]楊曉萍編.功能性茶制品.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161-173.
[4]周激.L-肉堿配合有氧運動對肥胖女性脂肪代謝的影響.天津體育學院學,2004,19(4):60-62.
[5]汪學榮等.左旋肉堿生理功能及其應用進展.糧油與油脂,2002,(11);45-46.
[6]黃宗銹,林健,林春芳.左旋肉堿對肥胖人員減肥作用的效果觀察,2007,1.
篇2
我國古代時期就已經開始食用發酵食品,并且由于我國地域龐大、人口眾多,因此發酵食品種類、形式、味道、營養價值可謂是多種多樣、各有千秋。因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發酵食品存在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進行闡述分析。
發酵乳制品存在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發酵乳制品的加工原材料主要是牛羊乳等,然后通過科學的發酵工藝利用乳酸菌發酵而成,我們常見的有酸奶等。酸奶是一種好喝的乳酸菌類食物,能夠輕易被胃腸吸收、消化。將純奶通過菌類進行發酵后,發酵乳中的乳糖等都會被分解成短小的肽鏈、乳糖等容易被吸收的物質,從而提高了酸奶的吸收效率、降低了消化難度,讓奶中的營養得到了充分吸收。而部分乳糖不耐的人,喝酸奶后也不會出現腹瀉等狀況。由于鮮奶中鈣元素充足,雖然經過了發酵處理,但其中礦物質元素等都會得到基本的保存,因此酸奶中鈣量充足,適合人體吸收。一般加工酸奶時都會使用嗜酸乳桿菌等有益于人體腸道的優質細菌。這些菌類進入人體后可以增強腸道蠕動動力、促進消化酶的分泌,還能夠幫助腸道清除垃圾,控制腐敗菌落的增加。除此之外,還能夠降低膽固醇、增加人體抗菌素等。
另一方面,常食用發酵乳制品的人,可以提高腸道抗菌能力,避免體內感染其他細菌,進而提升自身的免疫機能。隨著人的老化,腸內菌群中雙歧桿菌減少,胸腺對T淋巴細胞的產生能力亦降低,免疫能力也隨之降低,因此發病率提高。服用發酵乳制品后,腸內菌群以乳酸菌占優勢,就可以提高免疫能力。
發酵蔬菜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蔬菜是韓國泡菜的基本加工材料,其中有白菜、黃瓜、豆芽等綠色蔬菜。這些蔬菜都具有大量的維生素及鈣鐵原色、無機物鹽、纖維物質等。而白菜是泡菜當中最長使用的原材料,且白菜內部的抗氧化元素種類基數大,具有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白菜體內存在的硫化物更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對基因蛋白的入侵。另外,白菜中還含有葉黃素、維生素等,他們對人體的眼睛具有一定的益處。在泡菜發酵期間,醬汁中的蛋白質通過發酵產生了大量氨基酸,從而為人體攝入足夠的氨基酸提供了便捷,泡菜在發酵成熟的尾聲,還會出現很多的乳酸菌。
通常泡菜里面有數千種微生物,他們進入人體后可以在消化道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能夠幫助人體消化吸收食物。除此之外,泡菜發酵產生的有機酸等也提高了泡菜的口味與口感,增加了人進食的欲望。另一方面,在泡菜制作期間添加的大量蔥姜蒜作料,都可以對細菌進行有效的滅殺,增加消化酶的分泌總量,實現保健的功能。泡菜的制作方式讓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如生姜中的姜醇、姜酚、姜酮,大蒜中的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即蒜素)等;容納了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營養成分;泡菜發酵產生有機酸,增加了B族維生素(包括葉酸)的數量,合成了VB和VK,右旋糖苷、乙酰膽堿、Y一氨基丁酸等;泡菜中具有數量龐大的活性乳酸菌和植物活性物質,比如我們說的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元素。
韓國泡菜在其國內的銷售數量常年居高不下,并且有一部分專家通過研究認為,在十幾年前的非典疫情中,韓國之所以沒有人感染非典,主要是韓國人喜歡吃泡菜。當前,世界很多地區都在食用泡菜,并且韓國自己的科研人員也認為泡菜對人體消化道健康、抗病毒、預防皮膚老化等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要適量食用,因為吃的太多可能會導致自身患上痔瘡或者是高血壓等疾病。
食醋發酵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食醋本身酸味較大、味鮮且甜,并由有機酸、醋酸等共同組成,其酸味就主要產生于醋酸,然后才是葡萄糖酸等。而食醋中出現的鮮甜味道主要是由氨基酸與糖類氨基酸共同組成的,其中食醋中的氨基酸多為人體需要的。而醋香主要是依靠食醋內的脂類與乙酸乙酯、乳酸丙酯、乙酸樹脂等散發出來的。另外食醋當中的維生素及礦物中種類充足、數量大,所以可以當做優質調味品。我國中醫經過對醋的研究發現,醋可以理氣止痛、解毒、散瘀止血,因此在社會上食醋還有“百藥之長”的美稱;而在現代醫療領域的深入研究中,發現食醋還能夠安神降糖、消除疲勞、調節胃酸促進消化等神奇的功能,因此長期適量食用是對人體有一定益處的。
篇3
給保健食品下個定義
我國傳統養生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藥食同源”的理論實際上就是保健食品的萌芽。那么,究竟哪些食品屬于保健食品?這的確是一個難于界定的問題。實際上,許多傳統食品、普通食品和食物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營養與保健作用,而許多具有保健作用的“藥食兩用”食品與藥品的界限更難劃分。目前,不同國家或地區對保健食品的稱謂和定義不盡一致。按我國衛生部《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定義,所謂“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對保健食品的基本要求是必須經動物或人體試驗證明,有明確、穩定的保健作用;必須安全無毒;配方組成及用量應有科學依據,并應有明確的功效成分或功效原料。
在國外,保健食品也常被稱為功能(性)食品或健康食品。日本則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其定義是"除具有營養功能外,還應包含具有增強機體特定功能的各種功效成分,并經過加工而制成的食品"。還規定此類產品必須具有普通食品的形式,必須有明確的功效成分,可聲稱具有某種被認定的保健功能,但不能聲稱可用于治療疾病。
美國通常把此類產品歸入“膳食補充劑”,并規定必須以片劑、硬(軟)膠囊、粉狀或液體形式,而不能以普通食品形式出現。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還規定,未經其批準,普通食品和膳食補充劑均不得聲稱有"保健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不同國家或地區對保健食品的稱謂和定義有所差異,但一般都認為,保健食品不同于藥品,即不能隨意宣傳其療效作用,且保健食品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
保健食品與藥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
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主要區別在于其應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目前正式納入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范圍的“特定保健功能”項目有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壓、輔助改善記憶、減肥、通便、緩解體力疲勞等27種。如果沒有實驗資料證明具有以上功能者,不能稱之為保健食品。同時,我國還規定,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申報兩種以上的功能,且不能聲稱對任何疾病有治療作用,其目的是防止某些產品“全面保健” 或“包醫百病”之類的誤導和不實宣傳。
保健食品也不同于藥品,不該指望其具有像藥物一樣“立竿見影”的效果。藥品具有明確的治病目的,而保健食品的作用在于調節人體的特定功能(如調節低下的免疫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其作用往往是長期和緩慢的,效果在短期內往往不太明顯。因此,保健食品只能起到對某些疾病的輔助治療作用,而不能作為相應治療藥物的替代品。
教你幾招選購訣竅
1. 有的放矢,對號入座。在選購保健食品前,最好了解食用者的年齡特征和健康狀況。因為,每種保健食品只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如果選擇不當,不僅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脂”和“輔助降血壓”類的保健食品,分別只適宜血糖、血脂、血壓較高者食用(且必須注意不能代替相應的治療藥物),如果認為老年人都可以食用就錯了。“增加骨密度”和“抗氧化”類的保健食品,一般適宜中老年人食用。“改善生長發育”類保健食品只適宜少年兒童食用等。
2. 注意避免不良反應。在選購時,應注意某些保健食品可能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如“促進排鉛”類的保健食品可能降低鐵、鋅等必需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體內這些營養素的缺乏,如果孩子已有貧血傾向,最好在醫生建議下服用。“減肥”類保健食品可能導致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通便”類保健食品可能導致腹瀉,進而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引起營養不良,等等。
3.注意外包裝上的說明 購買保健食品時,應注意核查有無國家有關部門(衛生部或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下同)的批準文號以及產品的標簽和說明書。一般而言,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保健食品都經過較嚴格的安全性評價和功能學實驗,能保證其對特定人群的食用安全性,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且,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保健食品,其標簽和說明書也經過嚴格審批,不至于誤導消費者。當然也應注意,少數廠家在宣傳上常采取“打球”的做法,即為了避免受到處罰,在產品的正式外包裝上使用經批準的標簽和說明書字樣,而在其他宣傳材料(包括包裝內的說明書、街頭廣告等)上進行夸大和不實宣傳,或宣傳療效等。所以,在購買保健食品時,更重要的是注意其外包裝上的說明和文字,而不應過分相信其他的宣傳材料。
4.購買“名牌”。所謂名牌,即知名度較高的廠家及產品。因為其生產規模一般較大,生產工藝較先進,產品質量較好。不可否認,目前國內保健食品市場還比較混亂,某些生產廠家對保健食品的內在質量重視不夠,甚至還有可能有摻雜做假等不法行為。如其市售產品的功效成分含量或濃度遠遠低于提交檢測和申報審批的樣品中的含量水平。而知名度較高的廠家及產品,此類違法或違規情況一般較少。
5.無需全民服用。如果自我感覺良好,各類健康指標正常,食物供應充分且攝入正常的青壯年人群,一般沒有必要服用保健食品。某些特殊人群,如中老年人、孕婦和少年兒童以及處于“亞健康”或機體某些功能失調者,選擇服用適當的保健食品應該有較大益處。
6 到醫生處取經。在購買和服用保健食品前,應聽取醫生和營養保健專家的意見。由于保健食品的作用一般是長期和慢性的,故不宜頻繁改變食用種類。
擬一份春節送禮清單
春節即將來臨,朋友們要開始最熱鬧的年度走親訪友了。買保健食品要有針對性,不能"買了再說,總有人吃。"以下原則可供參考:
1. 送禮對象:少年兒童,可選擇改善生長發育、促進消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改善營養性貧血和增加骨密度功能等類型的保健食品。
2. 送禮對象:中老年人,可選擇抗氧化、改善睡眠、增加骨密度、美容(針對女性,可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油分)等類型的保健食品。
3. 送禮對象:孕婦、乳母,可選擇改善營養性貧血、增加骨密度、促進泌乳等類型的保健食品。
4. 送禮對象:血糖、血脂、血壓較高或處于"臨界值"(即接近正常范圍上限)者,可分別選擇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脂和輔助降血壓類的保健食品。
5. 送禮對象:體弱多病者,可選用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
6. 送禮對象:教師或上班需要說話者,這些人常發生急慢性咽炎或咽喉不適,可選擇清咽類保健食品。
7. 送禮對象:肥胖或超重者,可選擇減肥類保健食品。
篇4
之前頒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營養與保健食品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呼之欲出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都在昭示著,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用一系列政策為規范保健食品步入正軌鋪平道路。
陌生又熟悉的保健食品
人們似乎對保健食品一點兒也不陌生,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呢?
金宗濂向本刊記者詳細地梳理了保健食品的“前世今生”。功能食品,在我國也稱保健食品,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概念,但基本認識比較一致。目前,尚無國家在法律上對功能食品有明確的定義。
在日本,功能食品與保健食品的概念完全不同,并配有兩種管理規范。1984年,日本率先提出了功能食品的概念。他們將食品的功能分為三種:首先是營養功能,這是最基本的功能,它維持了人體的正常運轉。其次是感官功能,即色、香、味、形等,給人各種美好的感受。最后便是保健功能,幫助人們更加健康,降低患病幾率,或一定程度上緩解疾病。
金宗濂認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但又與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他解釋道,保健食品強調的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功能即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必須具備三個特點:一是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適宜于特定的人群食用;二是它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生理功能;三是它需要長期按推薦量使用。
保健食品需要針對特定人群,比如亞健康人群,如血壓、血脂異常人群等。雖然亞健康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簡單說來,亞健康人群就是介于健康人和病人之間的人群。保健食品就是使亞健康人變成健康人。
“保健食品可以幫助改變膳食結構,促進合理膳食,幫助維持身體健康。”金宗濂研究保健食品30年,對保健食品的功能有非常全面、準確的認識。“人們在不同的生理時期,從事不同工作,可能面臨營養素不足的問題,需要補充營養素,這時保健食品便是很好的選擇。”他舉了一個例子,在人們減肥時,通過合理膳食,輔助食用保健食品,增加運動,以此來控制體重,效果明顯,而且安全健康,更可以使肥胖癥、代謝綜合癥的風險下降。
在金宗濂眼里,保健食品離普通人的生活很近,但是,在大多數時候人們選擇遠離保健食品,因為人們心中存在太多的問題和疑慮。
凌亂無序的保健品市場
“我國本土保健食品的發展的確存在不少問題,我們需要正視這些問題,并逐步消滅這些問題。雖然這需要時間,但是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企業自身都在努力改變。”而最讓他頭痛的問題就是保健食品低水平重復的現象很嚴重。金宗濂坦言。
現在,我國有1萬多種保健食品,并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然而市場上銷售的保健食品只有2000多種。究其原因,還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配方很相近,企業也不在產品和創新上下功夫,缺乏規劃。“我國的保健食品企業普遍沒有耐心,從產品研發到投入市場只求越快越好,可盡快回款賺錢,而在國外產品研制和銷售都有詳細認真的計劃。”這些很相似的保健食品無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金宗濂直言。
保健食品企業的不自律還體現在違規宣傳,違反職業道德,誤導消費者。金宗濂談了一個致消費者死亡的案例,某輔助降血壓的保健食品在銷售過程中,向消費者宣稱服用本品后可以不再服用降壓藥,結果消費者停服降壓藥,造成了死亡。病人家屬認為保健食品有毒,其實不然,保健食品確實無毒,只是無法替代藥品,無治療疾病的功效。企業的違規宣傳使自己的產品失去了信譽和市場,甚至危及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
除此之外,國內保健食品的昂貴價格也使消費者望而卻步。“美國膳食補充劑的價格很便宜,7~8美元可購買500片左右,而國內99%的保健品是以藥品形態出現,價格也與藥品相似。”金宗濂希望,未來保健食品的價格可以下降,讓保健食品進入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日常食品,進入日常消費。
企業的種種不當行為,一定程度上源于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力。目前,保健食品由8個國家部委在同時管理,不同部門分管產品生產的不同環節,這造成了保健食品管理不力的局面。
在我國有一種獨特的不良現象,那就是在違法的保健食品工廠被罰款幾萬、十幾萬后,依然生產其他保健食品;或者企業擁有者關閉原有的工廠,再重開新的工廠。這些情況在國外是絕對不可能的,國外處罰力度大,國內的違法成本較之國外還是很低的。
另外,有關部門的科普宣傳不足,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知識知之甚少,也影響了保健食品的流通。
如何激活保健食品市場
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糖尿病人超過9000萬,患血壓、血脂異常人群分別過億。中國科學院的數據顯示,我國60%~70%的人口處于亞健康狀態。這些數字都揭示著我國巨大的保健食品市場,市場容量可達4000億~6000億元人民幣。到底要如何才能激活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激活千億保健食品市場必須靠創新!”金宗濂很堅定。
創新從何談起?金宗濂將新原料、新功能創新放在了首位。保健食品需要發展新原料,讓新原料進入保健品名單,也可以發展新資源食品,申請新資源。“從我國特有資源中挖掘新原料,蒙醫、藏醫等都是很好的資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這些方面。”金宗濂為新原料創新第一步指明了方向。
同時,他也提醒到,無論何種新原料都要保證安全,并且可以大量生產,保持“民族、天然、安全”的生態文明和持續發展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世界認可。牦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牦牛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它們全身是寶,都可以深入研究和利用,牦牛奶還可制作成奶粉。
“我建議,企業要做到嘴里一塊糖,手里一塊糖,眼睛盯塊糖,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產品計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戰略規劃。”金宗濂認為企業需要有規劃,而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目前,保健食品企業只關注某幾類功能產品的開發,并不關注功能的創新,而國家很在意這方面的創新。金宗濂很肯定地提出了多個新功能研究方向,如改善老年記憶障礙、骨關節改善、精神疲勞、電磁輻射防護、舒緩壓力、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改善等,如果能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那么對市場的提振是顯而易見的。
從外部表現形式上,金宗濂提倡“普通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食品化”,把保健食品以糖果、餅干、酸奶、飲料等普通食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增加消費者的關注度,降低價格。東莞的某企業,已經把通便的保健食品做成餅干,每天吃一定數量的餅干,就可以起到相應的保健功能,而價格只比普通餅干高一點兒。
監管部門的標準,也能促使企業經營調整與提高,政策的逐步推進能讓行業得以提升、凈化,優勝劣汰。發改委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有13個重點領域,營養與保健食品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對保健食品有專門要求,包括功能因子有效成分地結構與功效、量與功效關系,生物利用度,代謝效應以及作用機理,這些方面都要達到國家要求,不可暗箱操作。
金宗濂很關注保健食品的推薦量問題,他解釋道,在保健食品實驗過程中,希望確定一個有效計量范圍。當服用量低于最低有效量時,保健食品將無作用,超過安全量時將會變得不安全。還要明確持續服用時間,一般來說為30日,有些保健食品需要服用更長時間。
對于屢受詬病的保健品流通問題,金宗濂有著獨特的看法。他很認同直銷的方式,認為這種方式是保健食品最好的銷售方法之一。因為保健食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需要對消費者進行面對面的講解,讓他們從不明白到明白,而這就使直銷人員無法推脫責任,并且他們一定要努力去做。直銷的另一大好處就是服務優質,可以送貨上門,有良好的后期溝通。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保健食品的網絡銷售也在慢慢成長,成為保健食品的另一銷售渠道。
如果我們的保健食品行業能吸收金宗濂教授的種種建議并做到、做好,那么上千億元保健食品市場的激活之日將指日可待。
金宗濂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功能食品專家。196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系(本科六年制),1982年北京大學生物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89-1992年為加拿大Alberta大學訪問學者。
現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二級)、生物活性物質與功能食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原主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保健食品功能檢測中心主任。
篇5
國家衛生部法監司副司長汪建榮在7月30日衛生部召開的通報會上,公開通報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存在的四大問題,并透露將在全國范圍開展專項整頓治理。
――保健食品不實宣傳十分嚴重。一些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為牟取暴利,利用報刊、電視等媒體的廣告和所謂的“科普宣傳”、“病例介紹”及“坐堂行醫”等大肆夸大產品功效,誤導消費者。有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不按批準內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擴大適用人群,變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混淆了食品與藥品的界限。
――非法添加違禁物品情況時有發生。一些企業為突出產品的功能效果,置消費者健康于不顧,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違禁物品,如在減肥類產品中非法添加芬氟拉明、麻黃素等;在抗疲勞產品中非法添加枸櫞酸西地那非(偉哥的主要成分);在促進生長發育類產品中非法添加生長激素等;對消費者身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非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屢禁不止。有的盜用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有的冒用保健食品標志,有的將普通食品當作保健食品進行宣傳,有的生產經營假冒偽劣保健食品,有的未經批準擅自生產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企業生產條件較差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一些企業不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的要求,不具備保健食品自檢能力,片面重視廣告宣傳和市場營銷,忽視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
汪建榮指出,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無視法律規定,為牟取暴利,見利忘義,胡作非為;另一方面是急功近利,一些規模較小,資金不足的企業為了達到“低投入、高回報、快回報”的目的,而采取大范圍高密度的廣告宣傳。
中國保健食品已經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據統計,目前獲準國家衛生部審查批準的保健食品有3000多個,1300多種。截止到去年,全國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有1012家,保健食品的總銷售額達306億元人民幣。
另據報道:衛生部、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昨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工作。
通知指出,目前,在保健食品市場中發現,有的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藥物甚至違禁藥品,有的保健食品大肆進行虛假廣告宣傳,甚至違法宣傳產品具有治療作用,還有的偽造衛生部門批準文號,冒充保健食品進行經營活動,這些行為嚴重擾亂了保健食品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篇6
共發放調查問卷480份,收回435份,占90.60%。獲得有效樣本400份,有效率為92.00%。
一般資料調查結果
1性別構成
400名被調查者中,男183名,占45.75%,女217名,占54.25%。
2年齡構成
<35歲者占43.50%,35~(歲)占40.25%,50~(歲)11.25%,>60歲占5.00%。
3文化程度構成
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中專和大專/本科學歷者居多,分別為39.00%和34.50%。初中15.00%,小學4.25%,文盲4.75%,碩士及以上2.50%。
4營養與保健食品
教育經歷構成:被調查者中,未接受過營養與保健食品知識教育的人占25.25%,接受營養與保健食品知識培訓<5次者占12.50%;接受過相關營養與保健食品知識培訓≥5次者占48.25%;具有營養師或健康管理師資格者為12.00%,經歷營養學本專科學歷教育的人為2.00%。
5被調查者的人均月收入
被調查者人均月收入為1000~1999元和2000~4999元者所占比例較大,分別為31.75%和35.00%。≥5000元18.0%,500~999元10.75%,<500元4.50%。
6人均每月用于保健食品的費用
被調查者中,人均每月用于保健食品的費用,≤50元21.00%,51~100元11.50%,101~200元12.75%,201~300元18.00%,301~500元17.00%,>500元19.75%。
被調查者對保健食品知識的掌握情況
1被調查者對保健食品知識的認知狀況
見表1。由表1和表2所見,被調查者對一些保健食品知識的知曉率尚達不到60.00%;對保健食品的適宜人群的知曉率僅為10.00%左右,部分人認為應按醫生處方食用保健食品,食用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治療疾病。保健食品知識評分,以不足60分者居多,平均得分較低;≥80分者僅占8.00%。
2不同年齡者的保健食品知識得分
見表3。由表3所見,不同年齡者的保健食品知識得分差異不明顯。
3不同月收入者保健食品知識得分
見表4。由表4所見,月收入≥5000元者的知識得分,高于其他各組(P<0.01)。
4人均每月保健食品費用不同者知識得分
見表5。由表5所見,人均每月保健食品費用<50元者的知識得分,小于101元以上各組(P<0.01)。
5不同文化程度者的保健食品知識得分
見表6。由表6所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者的保健食品知識得分高于具有高中/中專、初中、小學等學歷者(P<0.05),也明顯高于文盲者(P<0.01)。
6不同培訓經歷者保健食品知識得分
見表7。由表7所見,具有營養師或健康管理師資格的人,其保健食品知識得分高于未接受過營養及保健食品知識教育的人(P<0.05);接受過營養及保健食品知識培訓≥5次者,其保健食品知識得分高于未接受過營養及保健食品知識教育的人(P<0.01),也高于接受營養及保健食品知識培訓<5次者(P<0.05)。
討論
1被調查者對保健食品知識的認知狀況
本次調查的保健食品知識66項,其內容涵蓋保健食品的基本作用、屬性、功能、管理法規、說明書、標簽、廣告及以不同成分為原料保健食品對人群的作用等方面。調查顯示,被調查者對一些保健食品知識的知曉率尚達不到60.00%。雖然大部分被調查者了解保健食品的功能作用,盡管保健食品有明確的科學定義,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人認為保健食品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有些人認為保健食品是滋補品。保健食品屬于食品的范疇,不需要醫生處方,但許多被調查者對此缺乏正確認識。約1/3的被調查者知曉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別之一是功能性,但大部分人認為是營養性。僅1/10的被調查者知曉保健食品的適宜人群是特定人群,大部分人認為保健食品的適宜對象為所有人,可見對保健食品適用人群的認識程度較低。3/4的被調查者不知曉我國目前受理的保健食品功能,不包括“改善”和“防癌抗癌”功能。被調查者對營養素補充劑和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費需求,對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睡眠、營養素補充劑、增加骨密度、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作用、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等保健食品的選擇需求傾向更大。
2保健食品消費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每天從飲食中攝取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一些疾病是有治療效果的,但必須強調的是他們的治療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生產商在大肆宣揚保健食品“療效”的同時卻不得不在標簽注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確很可能有些人覺得有效果,但這是“安慰劑效應”不是真正的產生療效,保健食品的“療效”與其說是來自于成分,不如說來自于心理作用。這樣的現象在臨床工作中幾乎隨處可見,因此在遇到困難時不能靠自己主觀期待來把保健食品當藥品服用[2]。
3消費主要存在三大陷阱
一是將保健食品夸大成包治百病的藥品,并采取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義診、免費試用或短途旅游等“親情式”推銷,誘使消費者以高價購買名不符實的保健品;二是銷售保健品或器材后不提供任何消費憑證,一些上門推銷的保健品甚至連經銷商公司名稱和經營地址也未標示;三是偽造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批準文號,欺騙消費者[3]。
4保健功能的分布
已獲批準的保健食品主要集中在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輔助降血脂三個功能上,三個功能產品占批準產品總數的62.59%,而促進泌乳功能的產品只有7個,保健功能的分布很不均勻[4]。這種現象提示,保健食品的功能設定過于局限,有的功能規定不夠合理,生產開發研究機構不能根據市場需求研制出更多的高科技含量的保健食品。
5保健食品對亞健康狀態的調整
有調查顯示“白領階層”是亞健康的主要人群,亞健康人群中70.00%是知識分子,而企業管理者中有85.00%以上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心理問題是導致亞健康的重要原因[7],WHO的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00%,患有疾病的人也只占20.00%,而有75.00%的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8]。
6保健食品的批準及產業概況
1996年至2005年底,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共批準保健食品7732個(國產保健產品7184個,進口保健食品548個)。其中,2003-2005年共批準保健食品2651個,包括功能類產品2261個,營養素補充劑類產品390個[9]。
7保健食品的發展趨勢
據專家分析,未來10年功能食品產業將以年均10%的增長速度向前發展。推動未來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主要是二個因素:市場需求的拉動和科學發展的推動[10]。另外,新食品工業的興起及政府的政策導向也是推動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二個重要因素。
8影響未來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①
市場需求的拉動。②科學發展的推動。③政府的作用[11]。
9我國保健食品相關領域的發展方向
1)老年保健食品是未來的發展趨勢[12]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到1.3億人,占總人口的10.00%。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3億,占總人口的15.98%。另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0.42%;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68億,占總人口的27.71%。因此老年保健食品行業成為朝陽產業,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和潛力。
2)職業保健食品亟待開發
目前我國有職業危害的企業已達數萬家,直接接觸有害作業的勞動者達數千萬人。因工作性質或環境污染導致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形成嚴重的職業病[12]。因此,迫切需要開發適宜各種特殊職業環境需要的保健食品,這樣既能為特殊職業的勞動者提供保障輔助措施,又可成為行業生產新的經濟增長點。
10研究意義
發展保健食品勢在必行。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飲食消費觀念也正向保健轉化。目前醫療費用的提高使人們更加注重健康。像美國這個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近30年來保健食品銷售額以年增長10%~20%的速度增加。全球保健食品銷售額已達1000多億美元[13]。
篇7
保健食品包裝上印有專用標志和保健食品批準文號。
藥品包裝上印有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普通食品沒有產品的批準文號,包裝上印有企業的生產許可證號。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
區分藥品和保健食品,有以下四個方面:
批準文號不同 不同于藥品的“國藥準字……”,保健食品文號則有“國食健字……”“衛食健字……”“衛進食健字……”等。
應用目的不同 藥品是用來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甚至救命的,而保健食品則主要用于身體功能的保健,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
執行生產工藝標準不同 國家規定藥品應在GMP(良好的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車間按嚴格的《藥品質量標準》規定的工藝要求實施生產,而保健食品實施的是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銷售渠道不同 藥品只能在藥店或醫療機構銷售,處方藥還得憑處方才能購買,乙類非處方藥也可在超市、賓館等處銷售;保健食品則可以在一般性超市及食品店銷售。
保健食品雖對身體機能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不能替代藥物治療。消費者患病必須及時就醫,不能將保健食品當做藥品服用,以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已經在服用如降糖、調血脂、降血壓等藥物的患者,食用有關保健食品前,應當詢問醫生。
保健食品,有特定功效的食品
保健食品和一般食品一樣,首先作為食品,必須具備食品的基本特征,即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和衛生要求。
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強調特定功能。且保健食品有特定的食用人群,一般食品并無食用范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只具有某種或若干保健功能,不能把保健食品作為各種營養素來源的主要途徑。
選購保健食品三原則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食用保健食品,建議選購保健食品時做到:
一是要了解自身缺什么,不盲目食用保健食品;
篇8
最近,本市部分媒體在保健食品廣告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集中表現為隨意夸大保健功能,引用專家研究報告,醫院臨床報告以及報載文章,用新聞報道形式廣告等,違反了保健食品廣告宣傳的有關規定,擾亂了廣告宣傳的正常秩序,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規范本市的保健食品廣告宣傳,禁止利用廣告宣傳偽科學、假科學,現重申保健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嚴格遵守《廣告法》和《食品廣告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做到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并作具體補充規定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保健食品廣告涉及人體器官或體內物質以及涉及保健食品特定元素、成分的,應使用醫藥界規范的通用名稱,不得自行命名,不得隨意使用諸如“大腦信息傳遞因子”、“有益菌增殖因子”等不規范的非通用的名稱。涉及使用英文通用名稱的,應當提供依據并標明規范的中文名稱,但英文通用名稱已被國內作為規范的通用名稱使用的除外。
二、保健食品廣告涉及保健功能的,應按衛生部核發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或《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核定的保健功能范圍宣傳,不得任意改變,不得作任何擴張和延伸解釋。如減肥類產品不得宣稱可有效防治伴隨肥胖而衍生的高血脂、脂肪肝、內分泌失調等并發癥;助睡眠類產品不得宣稱可延長壽命;改善記憶類產品不得宣稱可開發智力或提高智商等等。
三、保健食品廣告涉及功效的,不得利用專家及其組織、消費者及其群體的名義或者形象作證明。利用專家、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作其他證明的,證明的內容必須真實、合法、科學、準確,并嚴格與特定功效的宣傳分別開來。同時還必須有作證明者同意以其名義或形象作廣告宣傳的書面證明。
四、保健食品廣告宣傳的保健功效若是動物實驗的結果,宣傳其功效作用時,應當標明系動物實驗。
五、保健食品廣告中涉及科普知識的,必須保證其真實性和科學性,并提供相應證明。科普知識的宣傳必須與保健食品的宣傳明顯地區別開來,不得以科普知識的宣傳誤導消費者。科普知識宣傳中涉及到與產品相關的,必須是衛生部核定的該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
六、保健食品廣告涉及保健功能的,凡衛生部核發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或《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中注明“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的,該內容必須在廣告中顯著標明。
七、保健食品廣告涉及我國新研制、新發現、新引進的無食用習慣或者僅在個別地區有食用習慣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生產的食品,除了提供《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外,還應當提供新資源食品試生產衛生審查批準文件或新資源食品衛生審查批準文件。
八、保健食品廣告涉及通過改變食品的天然營養素的成份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食品,除了提供《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外,還應當提供特殊營養食品準許生產的批準文件。
九、保健食品廣告涉及對其構成元素或成份進行宣傳的,不得借宣傳某一或某些元素或成份的作用或功能,誤導消費者使其以為該食品也有相同的作用或功效。
十、保健食品廣告不得通過對商場、消費者、專家、廠家進行采訪的形式變相宣傳該保健食品,不得引用新聞媒介已經的新聞報道為該保健食品廣告作證明。
篇9
【論文摘要】:中醫藥作為傳統的醫藥衛生和養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有效的物質來源,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進民族產業和中醫藥現代化的不斷發展。
【主題詞】:保健品發展 趨勢
一、中藥保健品優勢突出
中藥保健食品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制的具有特定中醫藥保健功能的食品。這類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在體現衛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所規定的各種功能外,還體現中醫藥理論的特定功效,屬于中醫藥養生和中醫防治理論的范疇。①預防疾病:在中醫養生理論中,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正如《內經》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動物肝臟預防夜盲癥、用海帶預防甲狀腺腫大、用谷皮、麥麩預防腳氣病、用蔥白生姜預防感冒等記載。現代研究也證實了中醫所述食物預防保健作用的科學道理,并受到醫學界的重視,是中藥保健食品功效作用的重要特點。②滋補保健:中醫藥滋補理論包括平補、清補、溫補、峻補等,通過益精、補氣、養血及調補臟腑虛損達到補充正氣、增強體質的目的。③延緩衰老:中醫在應用飲食調理進行延緩衰老方面,除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不同,做到辨證用膳,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外,還注意對肺、脾、腎三臟的調理,以平衡機體的新陳代謝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④防治疾病:中醫對疾病的治療作用主要體現在扶正和祛邪兩個方面,其中“扶正”,體現的是“損者益之”,“虛者補之”的治療原則,而“祛邪”體現了“實者瀉之”,“損其有余”的治療原則,通過活血、利水、化濕、祛痰、清熱、瀉火、解毒等方法達到清除體內病邪及病理產物的目的。上述中醫保健理論在防治疾病、延緩衰老等方面具有完善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為中藥保健食品的產品研發提供科學理論基礎,是大力發展中藥保健食品的理論優勢之一。
二、 中藥保健品資源豐富
我國自然條件復雜,地形、土壤、氣候多樣,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僅高等植物就有三萬多種,在這些豐富的植物中,許多種類具有重要的經濟用途,同時它們的作用正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學研究的深入而不斷被人們所發現。其中,常用中藥保健食品原料及功效成分包括:
1 、 多糖類多糖不僅是一類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而且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清過氧化脂質和膽固醇濃度、抗血凝、抗癌等多種作用。主要存在于香菇、靈芝、蟲草、枸杞、當歸、黃芪、藻類、銀耳、紅花、龜、鱉等物品中,以此類原料為主的中藥保健食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增強免疫力功能、輔助降血脂功能。
2、 皂苷皂苷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不少中草藥的主要功效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勞、促進學習記憶、保護心血管系統作用。存在于人參、西洋參、絞股藍、紅景天、黃芪、黃精、刺五加、金盞花中,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生長發育、抗氧化等功能。
3 、 黃酮類黃酮類是數目眾多的一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在中草藥中也是一類重要的流行性成分。具有降血清膽固醇、抗缺氧、降血壓、降血脂、抑制脂質過氧化、改善循環等作用。存在于銀杏葉、花粉、果仁及姜科等植物中,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輔助降血脂、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等功能。
4、 低聚糖魔芋。具有促進腸胃功能 ,防治便秘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減肥、改善胃腸功能、增強免疫力。
5 、 脂肪酸植物油 (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鯊魚油 (DHA,EPA) 。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栓形成和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輔助降血脂功能。
6、 其它廣泛用于保健食品開發的中藥材包括刺梨、苦丁茶、天麻、花粉、蜂王漿、南瓜、甘草、山藥等等。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增強免疫力、減肥、保護肝臟。
可以預測,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防止老化、調節免疫、抗氧化和防突變等中藥保健食品將受到青睞。
三、 中藥保健食品發展方向
1 、中藥保健品的研發
主要表現在缺少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創新性的研究。當前,我國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研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在研發方面,技術路線和實驗模型缺乏標準和可比性,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導致功效成分定位不準確,構效與量效關系、生物活性成分與功效作用的關系、藥理作用機制不明確等問題;在生產方面,表現在工藝較為簡單落后、功效成分含量低、難以消化吸收等問題;在安全方面,中藥保健食品原料眾多,來源復雜,其采收、加工、運輸及不同的氣候條件等均可導致安全隱患。此外,因隨意栽培、土壤污染等問題導致中藥保健食品原料中的農藥殘留導致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2 、從藥物研究入手,搞好保健品研發
1) 進一步加強中藥保健食品的理論研究
發揮中醫藥學的特點和優勢, 加強中醫整體觀理念與辨證論治方法的研究,體現中藥保健食品辨證論食與整體調節的理念,并符合中醫臨床理、法、方、藥的要求。
2)采用高新技術生產中藥保健食品
中藥保健食品行業在生產以高新技術為指導的產品時, 要充分發揮中醫傳統食療優勢,就要注意把握以下方面:一要具有中國特色, 配方合理, 具有十分明顯的整體協調作用, 把傳統的食療學說發揚光大;二要重點發展生物工程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微膠囊技術、低溫技術、組織化和重組技術等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有力的推動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三要解決中小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滯后問題, 按中國國情結合國際標準改進裝備完善工藝, 與此同時, 積極培養技術人才, 在大專院校設立保健食品專業, 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
3)建立完整的評價
體系中藥保健食品原料的種植應遵循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生產標準,從產地控制其產品質量,包括對產地的水源、土壤質量、使用的栽培原料等的全面研究和量性分析。作為應用于中藥保健食品中的原料物質其安全性及毒理性必須進行全面具體的評價,為中藥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據。在中藥保健食品生產的各個階段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包括原料種植、采收、保管、有效成分提取、工藝合成及后加工等工序都采取相應的安全評價措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在保健食品審批過程中,要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驗證系統,包括中醫現代化系統、中藥質量、毒理安全及臨床功效評估驗證系統、統一的中藥實驗室分析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和配套系統,從而保證保健品審批程序更為科學規范,進而與國際接軌。
總之,在人們注重天然、回歸自然的今天,與中醫同源的食療理論和實際,將會在更多承襲中醫藥理論并吸取現代營養學思想的基礎上,立足我國的現有資源,以天然的、有益健康的、兼具“食療”“食養”的中國特色為基點,借助國際上保健食品注重個體化差異和適應性的個性化、系列化潮流,堅持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建立同一規范的質量評定標準,大力研究開發第三代保健食品,盡快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被市場廣泛接受和認同的產品,并形成產業化的規模效應。這將會真正為中醫食療營養學帶來生機,使中國逐漸形成獨特的、有競爭力的保健食品行業。
篇10
【關鍵詞】 中藥;保健食品;優勢
Abstract:With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ing, people spent more and more money to buy health foods.The rich traditional theory and raw materials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 .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 is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foods; Advantage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費正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人們對食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健食品應用而生。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食療和食養的悠久歷史和傳統,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積累了大量的養生保健經驗,形成了大量的養生保健藥方,建立了獨特的保健食品科學。中醫中藥作為傳統的醫藥衛生和養生文化,是我國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有效的物質來源,同時,開發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保健食品促進了民族產業和中醫藥現代化的不斷發展。
1 中藥保健食品的理論優勢
祖國醫藥學歷來重視食補、藥膳和食療,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食養的概念,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等專著中都有關于食療的記載,而《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記載的動植物藥材中,很多都是藥食兩用的日常食物,其中的活血化淤、舒經通絡、益氣養血、滋陰補陽、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清肝明目、補腎壯陽、清熱解毒等傳統功效作用更是具有代表性的養生保健功效,這為中藥保健食品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
1.1 中藥保健食品的功效特點
中藥保健食品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制的具有特定中醫藥保健功能的食品。這類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在體現衛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所規定的各種功能外,還體現中醫藥理論的特定功效,屬于中醫藥養生和中醫防治理論的范疇。①預防疾病:在中醫養生理論中,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正如《內經》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動物肝臟預防夜盲癥、用海帶預防甲狀腺腫大、用谷皮、麥麩預防腳氣病、用蔥白生姜預防感冒等記載。現代研究也證實了中醫所述食物預防保健作用的科學道理,并受到醫學界的重視,是中藥保健食品功效作用的重要特點。②滋補保健:中醫藥滋補理論包括平補、清補、溫補、峻補等,通過益精、補氣、養血及調補臟腑虛損達到補充正氣、增強體質的目的。③延緩衰老:中醫在應用飲食調理進行延緩衰老方面,除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不同,做到辨證用膳,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外,還注意對肺、脾、腎三臟的調理,以平衡機體的新陳代謝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④防治疾病:中醫對疾病的治療作用主要體現在扶正和祛邪兩個方面,其中“扶正”,體現的是“損者益之”,“虛者補之”的治療原則,而“祛邪”體現了“實者瀉之”,“損其有余”的治療原則,通過活血、利水、化濕、祛痰、清熱、瀉火、解毒等方法達到清除體內病邪及病理產物的目的。上述中醫保健理論在防治疾病、延緩衰老等方面具有完善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為中藥保健食品的產品研發提供科學理論基礎,是大力發展中藥保健食品的理論優勢之一。
1.2 中藥保健食品的適宜人群
中藥保健食品除在功效上具有優勢和特點外,在適宜人群方面還具有其特定的理論依據。中醫理論認為,人的體質有陰陽之別、虛實之偏,導致機體對某些致病因子或疾病對人體的易感性,因此,針對不同的體質必須有特殊的調治之法,如素體陽虛之人,感邪易從寒化,調理當多溫養;陽熱偏盛之體,感邪多從熱化,調理當重清養;此外,年齡之幼長,也有不同的體質特點,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此,中藥保健食品針對兒童不僅要以促進生長發育為主,而且必須顧護氣陰,注重脾胃。中年時期是人的體質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此時的特點是“陽明脈衰”、“腎氣衰”,因此,中藥保健食品針對中年人群以振元養形,避免早衰及預防老年疾病為主。老年人的體質特點是“腎氣已衰”“中氣虛乏”,中藥保健食品針對老年人群者必須抓住補腎元、健中土,抗衰老這一特點。此外,中藥保健食品針對性別不同的人群也由其特殊功效:男人以精為用,調補以惜精固精為要;女人以血為本,調養以養血和血為先。對于特定的疾病人群,中藥保健食品雖不以治療為目的,但可以協助治療,幫助康復。總之,中藥保健食品必須有特定的人群適用范圍,各種特定的功能作用才有科學性和針對性。
2 中藥保健食品資源優勢
我國自然條件復雜,地形、土壤、氣候多樣,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僅高等植物就有三萬多種,在這些豐富的植物中,許多種類具有重要的經濟用途,同時它們的作用正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學研究的深入而不斷被人們所發現。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定的藥用植物有2萬種,但只有二百多種作過較詳盡的研究,我國中草藥種類在6 000種以上、香料植物約350種、油脂植物有800種、釀酒和食用植物約300種。衛生部先后3次共批準了87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名單,它們是生產中藥類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其中,常用中藥保健食品原料及功效成分包括:
2.1 多糖類多糖不僅是一類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而且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清過氧化脂質和膽固醇濃度、抗血凝、抗癌等多種作用。主要存在于香菇、靈芝、蟲草、枸杞、當歸、黃芪、藻類、銀耳、紅花、龜、鱉等物品中,以此類原料為主的中藥保健食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增強免疫力功能、輔助降血脂功能。
2.2 皂苷皂苷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不少中草藥的主要功效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勞、促進學習記憶、保護心血管系統作用。存在于人參、西洋參、絞股藍、紅景天、黃芪、黃精、刺五加、金盞花中,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生長發育、抗氧化等功能。
2.3 黃酮類黃酮類是數目眾多的一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在中草藥中也是一類重要的流行性成分。具有降血清膽固醇、抗缺氧、降血壓、降血脂、抑制脂質過氧化、改善循環等作用。存在于銀杏葉、花粉、果仁及姜科等植物中,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輔助降血脂、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等功能。
2.4 低聚糖魔芋。具有促進腸胃功能 ,防治便秘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減肥、改善胃腸功能、增強免疫力。
2.5 脂肪酸植物油 (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鯊魚油 (DHA,EPA) 。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栓形成和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輔助降血脂功能。
2.6 其它廣泛用于保健食品開發的中藥材包括刺梨、苦丁茶、天麻、花粉、蜂王漿、南瓜、甘草、山藥等等。以此原料為主的產品申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增強免疫力、減肥、保護肝臟。
可以預測,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防止老化、調節免疫、抗氧化和防突變等中藥保健食品將受到青睞,一大批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在弄清它們對人體作用機制后,它們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將摻入到各種食品中,制成形形有益于健康、可口的保健食品,以天然綠色原料,通過高科技加工生產的中藥保健食品將是21世紀黃金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
轉貼于
3 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興起必將促進中藥保健食品的發展
中國傳統的中藥療法及養生之道,具有防、治結合、極少毒副作用的優勢,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在全世界有40 億人使用中藥治病,占世界總人口的80%。據該組織估計,中藥的開發利用在未來的10年內將在世界上全面興起[3]。目前,西方國家應用中藥的步伐正在加快。在美國,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能較為客觀看待中藥管理,《飲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的出臺,在食品與藥品之間為中藥留下一塊生存空間,并承認其保健作用。此外,美國 FDA已批準我國銀杏靈等藥品在美進行臨床試驗。在英國,英國藥物管理局多次向我駐英使館了解中醫藥管理生產情況,了解中醫資格考核標準及中醫藥教育情況。英國衛生部曾委托全面研究中藥毒性,結果證明絕大多數中藥無不良的毒副作用。此外,法、德、意等國家也出臺發展中藥產業的政策及中藥產業管理體系,都使中藥在有關國家和民眾中進一步樹立了信心。
與此同時,我國中藥的出口量大大增加,2006年首次突破10億美元,而這些中藥中絕大多數是以保健品的形式進入國際市場,特別是增強免疫力、減肥、降脂、抗氧化、緩解體力疲勞等作用的中藥。在這方面,中藥類保健品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以及可靠的安全保證,并適合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消費時尚。因此,發揮傳統中醫藥優勢,突破瓶頸,克服自身不足,我國的中藥制品完全有能力進入國際市場,這不僅是中醫藥國際化的發展方向,也是促進中藥保健品發展的需求。
4 中藥保健食品發展方向
4.1 中藥保健食品研發中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缺少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創新性的研究。當前,我國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研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在研發方面,技術路線和實驗模型缺乏標準和可比性,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導致功效成分定位不準確,構效與量效關系、生物活性成分與功效作用的關系、藥理作用機制不明確等問題;在生產方面,表現在工藝較為簡單落后、功效成分含量低、難以消化吸收等問題;在安全方面,中藥保健食品原料眾多,來源復雜,其采收、加工、運輸及不同的氣候條件等均可導致安全隱患[4]。此外,因隨意栽培、土壤污染等問題導致中藥保健食品原料中的農藥殘留導致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4.2 借鑒藥物研究,開拓中藥保健食品的研究
4.2.1 進一步加強中藥保健食品的理論研究
發揮中醫藥學的特點和優勢, 加強中醫整體觀理念與辨證論治方法的研究,體現中藥保健食品辨證論食與整體調節的理念,并符合中醫臨床理、法、方、藥的要求。在研究中逐步揭示原料中的活性成分, 結合中藥化學研究,開發符合中藥性味功用、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新的中藥保健食品。此外,通過對有效成分的深入分析研究, 發現一些結構新穎、功效特異的中藥保健食品。
4.2.2 采用高新技術生產中藥保健食品
未來保健食品競爭的核心必將是科技含量,以科學為先導, 發揮傳統優勢, 滿足消費需求,中藥保健品企業只有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含量,使產品從低層次的價格戰、廣告戰中走出來,轉向高層次的技術戰、服務戰,才有能力進軍保健食品市場。中藥保健食品行業在生產以高新技術為指導的產品時, 要充分發揮中醫傳統食療優勢,就要注意把握以下方面:一要具有中國特色, 配方合理, 具有十分明顯的整體協調作用, 把傳統的食療學說發揚光大;二要重點發展生物工程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微膠囊技術、低溫技術、組織化和重組技術等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有力的推動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三要解決中小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滯后問題, 按中國國情結合國際標準改進裝備完善工藝, 與此同時, 積極培養技術人才, 在大專院校設立保健食品專業, 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
4.2.3 建立完整的評價
體系中藥保健食品原料的種植應遵循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生產標準,從產地控制其產品質量,包括對產地的水源、土壤質量、使用的栽培原料等的全面研究和量性分析。作為應用于中藥保健食品中的原料物質其安全性及毒理性必須進行全面具體的評價,為中藥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據。在中藥保健食品生產的各個階段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包括原料種植、采收、保管、有效成分提取、工藝合成及后加工等工序都采取相應的安全評價措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在保健食品審批過程中,要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驗證系統,包括中醫現代化系統、中藥質量、毒理安全及臨床功效評估驗證系統、統一的中藥實驗室分析方法的標準化系統和配套系統,從而保證保健品審批程序更為科學規范,進而與國際接軌。
總之,在人們注重天然、回歸自然的今天,與中醫同源的食療理論和實際,將會在更多承襲中醫藥理論并吸取現代營養學思想的基礎上,立足我國的現有資源,以天然的、有益健康的、兼具“食療”“食養”的中國特色為基點,借助國際上保健食品注重個體化差異和適應性的個性化、系列化潮流,堅持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建立同一規范的質量評定標準,大力研究開發第三代保健食品,盡快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被市場廣泛接受和認同的產品,并形成產業化的規模效應。這將會真正為中醫食療營養學帶來生機,使中國逐漸形成獨特的、有競爭力的保健食品行業。
參考文獻
[1]勵建榮. 論中國傳統保健食品的工業化和現代化[J].食品科技,2004,14(12):1.
[2]肖培根.21世紀中藥研究的幾個熱點[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3,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