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園節能管理辦法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3: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校園節能管理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校校園節能管理辦法

篇1

關鍵詞:高校  監管系統  能耗監測  實時采集

 

高等學校節能監管系統指對校園建筑設施能耗的計量、數據分析、數據統計、節能分析及節能指標管理,是高等學校校園節能監管體系的核心內容。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編制了《高等學校校園建筑節能監管系統建設技術導則》及有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導則》),明確了能耗數據在能耗監測平臺中傳輸的全過程和采集系統的框架體系。

能耗數據采集分為自動實時采集和人工采集,以自動實時采集技術為核心的能耗數據采集系統是節能監管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某高校校園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是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監管體系試點建設項目,本文以某高校為例,介紹建筑能耗實時采集技術在節能監管系統中的應用。

一、建筑能耗實時采集系統概述

某高校按照相關導則及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建筑能耗計量和采集進行方案設計,其校園能耗實時采集系統基于485總線通訊技術,對建筑內的遠傳水表、電能表、蒸汽流量計、中央空調冷熱量計等不同類型的能耗計量設備進行集中采集,并通過校園局域網傳輸至監管系統能耗采集中心。

其能耗采集系統建設流程大致可分為“建筑能耗計量與數據采集方案設計——能耗監測設備安裝實施——能耗數據采集傳輸調試——能耗數據使用與維護”幾個階段。

二、能耗監測設備安裝

1.遠程計量監測表計安裝

能耗監測計量設備為電、熱等能源消費、水資源消費的計量裝置,包括電能表、水表、燃氣表、熱(冷)量表等。某高校根據《導則》要求,按照能耗分類分項的原則,同時考慮學校實際管理需求,設計安裝能耗監測計量設備。

截止2010年底,學校新裝分類、分項、分戶計量表計3500余組,其中包含電表、水表、蒸汽流量計、冷(熱)量計等多種類型的計量監測表計,同時集成和利用了一些既有遠程計量監測設備,各類表計均具備數據通訊接口并支持國家相關行業的通訊標準協議。

2.數據采集器(網關設備)安裝

某高校數據采集器(網關設備)采用浙江中控生產的WNC系列建筑能耗數據采集器,該數據采集器符合《導則》關于數據采集設備的功能性能要求,并可并發采集水、電、氣、蒸汽、冷熱量計等各種能量表計。截止2010年底,學校共安裝了能耗數據采集器80余臺。

三、能耗數據采集與傳輸

某高校節能監管系統的能耗數據采集傳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數據采集,實現多種能耗監測計量表計到數據采集器(網關設備)之間的網絡鏈路和數據傳輸;二是數據傳輸,通過數據采集設備(網關設備)和校園網絡通道向建筑節能監管平臺數據服務器發送采集數據。

1.能耗數據采集技術

計量表計通訊協議符合P645規約、ModBUS協議等國家相關行業的通訊標準協議,根據計量表計的接口特點,采用以RS-485總線技術為主,對部分布線距離較長施工難度大的計量表計輔助采用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兩種傳輸方式可以組合使用。

2.能耗數據傳輸技術。

某高校的校園網絡硬件資源豐富,遍布各校區的校園網絡幾乎覆蓋到每一棟校園建筑,利用校園以太網傳輸能耗數據,可以降低能耗數據傳輸成本,提高數據傳輸穩定性,因此數據傳輸以校園以太網為主。部分監測表計受環境限制,選用無線網絡(GPRS/CDMA)將采集數據上傳到監管平臺數據采集器。

四、數據質量與安全保障策略

某高校監管系統采用水、電、汽多能耗一體化采集技術,為保障能耗數據在采集、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策略。

1.能耗采集器在連接至客戶端時,需經過身份驗證過程才可進行采集器注冊,網絡傳輸數據包經過高強度加密,可保證傳輸過程中數據不會被第三方所竊取。

2.數據中心客戶端以及監管平臺都具有報警功能,可對采集器狀態、采集點數據質量碼進行報警。維護人員可針對報警類型進行有效的分段判斷,從而快速定位故障環節,并可進行遠程故障排查功能。

3.采集器內置大容量CF卡及存儲數據庫,采集器與數據中心連接斷開后,可保存至少1個月內的所有采集數據,從而實現數據中心端的數據完整性。當采集器與數據中心重新連接時,將主動對斷線期間的數據進行歷史恢復,同時支持對指定時間段歷史數據人工恢復功能。

五、結束語

維護比建設更重要,能耗采集系統在監測設備、采集傳輸和數據處理等過程中均可能數據異?,F象,除上述策略外,系統維護人員還應定期抄取各表計現場讀數,與數據中心數據進行核對;加強數據分析,定期對表計進行檢定和維護。確保能耗數據采集的準確、安全、可靠,也是校園能耗監管系統運行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高等學校校園建筑節能監管系統建設技術導則[S].2009-10

篇2

關鍵詞:新校區;基建;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8—0229—1

1 目前高校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校區建設缺少整體規劃,功能劃分混亂

教學區中有家屬樓,家屬樓中有教學樓,管理十分不便。

1.2 土地利用率低,缺少前瞻性

校區“依山傍水”,但多處寶貴景觀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建筑與自然景觀不協調。

1.3 建筑風格不一,設計上存在著隨意性

低矮破舊建筑多,特別是通往世博園的景觀路兩旁視覺雜亂,到目前學校尚無真正意義上的校門,影響學校的社會形象。

1.4 建筑面積不足

加上銜接與搭配不合理,教學科研用房面積嚴重不足,一些設備的設施缺失;校園內道路交通系統載荷量逐年增加,且人車混雜,不僅影響交通效率,而且對師生安全造成威脅。

2 結合工作實際新校區建設重點做好的工作

2.1 做好校園建設總體規劃設計工作

2.2 新校區基建項目建設歷程

任何一個高校新校區建設都是從先期的辦手續、做規劃開始的,分如下幾個步驟:(1)簽訂編制可研報告咨詢合同、開展可研報告專家評估會、整改后的可研報告報省發改委、省發改委下達可研批復(2)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項目建議書、省發改委下達項目建議書批復、市發改委下達開展前期工作的函(3)環評報告:報省環科院編制環評報告表、環評報告報省環保廳、環評處、市環保局下達預審意見、省環保廳下達審批意見(4)拆遷手續:市拆遷辦、沈河區拆遷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報批拆遷手續、省財政廳下達拆遷的復函。

2.3 嚴守招投標及合同管理

基本建設工程材料、設備采購工作在基本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監督和管理下進行,大宗基建材料、重要物資設備的采購均須進行公開招投標。學校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人,代表學校簽訂各類基本建設工程合同。簽定基本建設工程合同以建設單位招標文件、中標人的投標文件、基本建設工程合同范本及相關法律為依據。不得訂立背離招、投標文件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2.4 施工管理規范化

基本建設工程開工前,基本建設處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窘ㄔO處按基本建設工程項目指定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應具備相應的項目管理能力并對所負責的工程項目承擔明確的責任和義務。項目負責人應深入現場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督促項目參與各方認真履行合同。監督配合監理單位依據設計圖紙、施工驗收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控制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確保工程項目安全、優質、高效、經濟。項目負責人要認真履行職責,及時解決和處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對施工中出現的重大質量和安全問題應按程序逐級上報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工程設計變更、簽證的管理應嚴格按照基建工程設計變更、簽證及結算審核管理辦法執行。

2.5 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管理及時化

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工作由基本建設處負責組織實施,市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竣工驗收實施監督。學校成立工程竣工驗收小組,驗收小組組成人員由學?;窘ㄔO領導小組成員、工程使用單位、工程項目現場管理人員及設計、勘察、施工、監理等單位技術負責人組成,特殊需要可邀請有關專家參加。按國家相關規定及強制性標準進行,在查閱相關資料、實地踏勘的基礎上,形成工程竣工驗收意見,驗收合格填寫《建設工程驗收備案表》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驗收小組人員簽字,學校蓋章。驗收不合格的由驗收小組提出整改意見,由施工單位進行整改,直至合格。基本建設處負責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并收集整理相關材料、文件,按照建設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有關材料、文件。

2.6 工程概算、預算、決算管理專業化

從事工程概算、預算的編制及工程決算審核的人員,應具備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任職資格?;窘ㄔO處負責學?;窘ㄔO工程概算、預算的編制和決算的初審工作。學校審計處負責工程決算復審工作,政府采購項目由財政廳委托具有資質的審計事務所進行審計。

2.7 抓好工程質量保修管理

基本建設工程在《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的保修期內發生的工程自身的質量問題,由基本建設處負責組織相關施工單位進行維修?;窘ㄔO工程在保修期內且在人為的情況下造成的質量問題應由學校負責進行維修并追究當事人責任。保修期滿的工程,按學校工程移交管理辦法執行。

參考文獻

[1] 馬術嶺.構建節能型生態校園.華北高?;▍f作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10.

[2] 耿濤,王莉潔,王曉燕.現代高校校園規劃分析與展望[J].山西建筑,2008(24).

[3]?周航,徐偉.試論高?;ü芾碇匦牡霓D移.建筑經濟,2009,11—13.

篇3

關鍵詞:大學城;規劃;設計

重慶“西部新城”主要由大學城、西永微電園、土主物流園等五大片區組成。大學城坐落兩山之間,寬闊的街道、成片的綠植、迎面而來的學生,讓人感受到校園的勃勃生機;宏偉的教學樓,無處不在的書香氛圍、園林式的校園布局,湖橋相依的秀美庭院,讓人體會到人文與生態的完美融合。歷經六年的積累沉淀,2010年大學城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高調爆發,大學城濃厚的人文氣息,優美的環境以及日益成熟的配套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率先啟動的地產項目更是引動高端,成為這個城市里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片區域,山城華章,由此大成!

1項目概況

盛豪·首港城項目用地位于西部新城中心區,大學城與西永微電園交界處,北臨重慶科技學院?;匚挥谑兄行膮^半小時生活圈中,距離大學城中心約10分鐘車程,四面環路,交通便捷。用地現狀為淺丘地貌,四至道路尚未建設,用地東南寬闊的城市綠帶和濱河公園,將為項目提供優良的景觀資源,(圖1)。

2設計原則與依據

采用ATR DECO建筑風格打造一種尊尚、華麗的生活模式,別致的城市建筑、綠意盎然的周邊景致,讓東方文明與西式生活的相互碰撞,創造一個溫馨的居家氣氛。高尚、豪華、是這里共同的選擇。

2.1 設計主要原則

第一,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處理好人與建筑、人與環境、人與交通、人與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總體上統籌考慮建筑、道路、綠化空間之間的和諧,創造一個宜于人居的環境空間。

第二,堅持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的原則,合理配置自然資源,優化用地結構,配套建設各項目設施。

第三,堅持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積極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推廣新技術。

第四,貫徹環保、安全衛生、綠化、消防、人防、節能、節約用地的設計原則。

2.2設計主要依據

主要依據《重慶市規劃管理局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目方案設計任務書》、《盛豪.港城項目方案設計任務書》以及《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結構、電氣、給排水、燃氣專業設計說明及綜合管網設計分別依據其他設計規范及相關法規。

3.方案總體設計研究

3.1規劃目標

用地現狀為淺丘地貌,四至道路尚未建設,項目用地分為四塊,缺少呼應關系的現狀,在設計中強調了規劃布局的軸線結構關系、整體性及連續性,使四塊地的建筑空間相互呼應,形成完整統一的項目形象。用地東南寬闊的城市綠帶和濱河公園,將為項目提供優良的景觀資源,產品分布在最大化利用景觀資源的同時,創造北高南低、適宜人居的內部環境,減少了空間壓迫感,創造錯落的天際線;合理的功能分區有效避免各功能的相互干擾,延展城市商業功能。項目通過有效的內部交通組織,生態的環境設計,高端的產品定位共同營造高標準人居環境。本案高度注重項目與城市空間、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和諧。

3.2規劃結構

通過結合各個用地中心景觀設計,形成“U”字型結構主軸線,將四個地塊串聯起來,統一規劃手法,形成“一軸四心”的規劃結構和完整連續的空間關系。A、B地塊沿北向布置點式高層,南向順應城市肌理布置多層洋房,減少高層對其影響;C、D地塊最大化利用景觀資源,將外部景觀滲透至小區內部,利用建筑山墻面與高壓線平行布置,形成較大間隔,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充分強調建筑對城市空間的尊重。由于運用多種高度的建筑組合,在平地上也營造出山地建筑組合錯落有致、動人的天際線。在A、D區東側沿城市主要道路界面,設計了大型商業和一棟25層的酒店式公寓,公建形象的建筑立面充分體現了大學城的高端定位和城市經營的嶄新理念,借此統領周邊區域,大幅提升了整個地段的城市形象,樹立大學城門戶標志,(圖2)。

3.3功能分區

項目A、D兩個地塊為商住結合布局,B、C兩個地塊為純住宅布局,商業建筑面積5.65萬平方米,包括一層沿街街鋪、3-4層集中商業以及25層的公寓式酒店,與規劃中的城市商業街區交相輝映,強勢收攏,完善了城市商業體系。合理規模的特色商業可以保障繁華的后續經營,能成為具有一定輻射力的區域性商業中心及大學城建設的給力助推器。另外設計中將場地適當挖填,使建筑有良好的視覺形象,并為場地內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條件,道路最大縱坡為10%,室外場地的連接方式采用平坡式與臺階式相結合。

3.4 交通配套

根據對規劃交通的分析與判斷,A地塊車輛出入口設置在用地北向與東向,西向設置人行主要出入口;B地塊設置在西向與南向,C、D地塊設置在北向與西向,合理清晰的交通流線有效地保證了消防疏散、商業活動、居住人流、車流的高效性、便捷性,在保障住宅私密性的同時最大限度滿足城市對項目配套設施的使用要求。本案地下車庫面積達到7.25萬平方米,通過大規模設置地下停車場與局部地面停車結合,實現小區內部人車分流、滿足住戶停車需求之外可為社會提供更多車位,有效減少停車壓力給城市交通帶來的負擔,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結合商業和中心景觀帶布置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公共服務設施及體育健身設施,更易被人使用,增加了公共參與的機會。6班幼兒園放置于C地塊西北角,同時為城市和小區服務??傮w布局體現了以人為本,將建筑功能復合化,建筑空間生態與娛樂化,建筑形式個性化的構想構想。

3.5綠化設計

項注重外部景觀資源利用及內部景觀氛圍打造,以簡潔而有旋律的線條,富有趣味的小品、綠植,變化豐富的疊水、噴泉組成多層次的景觀空間,描繪出一幅幅濱水而居的詩意畫面。在沿街面提供足夠的流通空間和商業外延空間,將內外大小空間有機的與商業相互滲透,利用噴泉,燈飾、鋪裝、廣場、雕塑等烘托商業氣氛打造出一個純正的可居可游的生活氛圍,而不是把建筑簡單當成鋼筋水泥的產物,使之更加突出現代文化人居的氛圍,讓建筑成為園林中的點綴,倡導內外景色呼應共生,真正實現了建筑與景觀的完美結合。

4.建筑設計

4.1 單體設計

在戶型設計上我們參照建設部《商品住宅性能管理辦法》規定的評定標準與評定體系進行設計,平面方正,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沒有相互干擾,交通順暢,起居室與餐廳、廚房空間配置緊密協調,并最大限度利用景觀資源。高層“十字形”平面設計使得每戶均有至少兩個面接觸景觀,是全景觀的空中洋房,所有房間都有直接采光,戶戶景觀朝向良好,通風自然。在戶型和面積的選擇上,我們參照重慶的市場狀況和未來住宅的發展趨勢,設置了大中小多種檔次的戶型,以滿足各個層次的消費需求,并且符合90、70政策要求,(圖3)。

4.2 立面設計

建筑造型借鑒海派ART DECO建筑元素與本土文化結合,運用重慶“青磚灰瓦”的建筑特色與ARE DECO建筑風格的共性,采用坡屋面退臺式設計,建筑形象挺拔,氣質細膩,樹立了尊貴典雅的氣質與風范。在整體形態處理上避免以往花園洋房整齊排列式的機械呆板方式,通過對形體立面的重新整合組織,使多拼的洋房宛如一棟獨立的大住宅——完整、典雅、莊重,并使其序列中有變化,變化中又有統一,真正使建筑與環境渾然一體、和諧自然、精致細膩,散發出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體現重慶城市的國際性與包容性,創造出高品質的人居建筑典范,(圖4)。

盛豪·首港城項目總體布置建筑盡量采用南北朝向,并選用合適的建筑體型系數和窗墻比,建筑物護墻采用燒結頁巖空心磚,保溫砂漿、塑鋼窗。擬建一組具有完整的空間結構、豐富的城市空間和建筑天際線、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濃郁的文化內涵,與大學城整體環境相得益彰的城市綜合建筑組群。

5.規劃設計的整體性思考

盛豪·首港城項目自身有一個整體的系統結構,同時它處于校園及城市的更大的系統中,并且是處于動態和不斷發展中的,因此要從城市的角度,以整體觀和發展觀的規劃理念進行整體把握。盛豪·首港城項目規劃設計是“西部新城”開發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西部新城”的合理開發還需要與其他環節的整體協調和配合,應通過加強規劃的多方參與、建立評價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及加強市民的“全過程參與”和“社區建筑師”等方法加強開發過程的整體性。

參考文獻:

[1]王建國.從城市設計角度看大學校園設計.城市規劃,2002.

[2]游小容.綠色校園建設規劃——以蘭州大學為例[D].蘭州:蘭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