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課程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3: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品課程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精品課程錄制;非線性編輯;音視頻技術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3―0154―03
引言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校課程改革和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和良好的示范效益。教學錄像及相關音視頻資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音視頻素材質量的因素很多,如主講教師的授課水平、體態語言的運用,師生的配合是否默契等,但從技術角度,主要考慮音視頻素材在采集、處理以及合成的整個流程中盡可能不失真、不衰減,保持較高的信噪比。
一 實用性錄制方案
國家精品課程教學錄像上網技術標準(2009)規定了處理音視頻資料的技術規范。專業的音視頻素材需要在演播室中錄制。而一般的高校沒有演播室,并且在演播室拍攝教師講課,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影響拍攝效果。由此,拍攝精品課程音視頻資源的較好場所是進行簡單裝修的多媒體教室。
目前,市場上用于課堂實錄的系統很多,如“全自動智能錄播系統”[1]、“基于網絡的智能錄播系統網易錄”[2]、“中慶”、“卓越”、“奧維亞”、“高盛”等[3]。大部分產品從功能上能滿足制作一般精品課程錄播的需要,操作使用較簡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技術人員的工作量,但是很多產品,“解決手段問題多于解決應用問題,解決功能問題多于解決性能問題”[3],對音視頻素材的處理較單一,缺乏合理統一的規劃和一定的靈活性。尤其是有些自動跟蹤拍攝技術的運用,使得鏡頭切換不合時機,加之系統的集成單一,單獨的設備可利用余地較小。
1 推薦錄制方案
按照“科學規范、經濟適用和可擴展性”等原則,推薦如圖1所示的解決方案。從素材的采集到處理,到作品的生成和存儲,視頻編碼一致使用MPEG-2標準。MPEG-2的圖像壓縮格式已成為多媒體數據存儲、管理和多媒體網絡應用中的最優碼流格式,是HDTV、SDTV和DVD標準的核心壓縮格式,為海量音視頻信息存儲提供了低成本的有效解決方案?;贛PEG-2文件系統,可解決整個錄制系統中設備的互換性和視頻信號同一性,有效地實現資源共享。
在推薦的方案中,兩路視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IEEE 1394線直接進入數字視頻切換臺,輸出信號接入便攜式硬盤MR-HD100直接錄制,視頻文件通過USB2.0接口傳輸到非線編系統,節目制作完成后,可通過格式轉換軟件,將視頻轉換為流媒體格式放到網絡,或輸出至磁帶或DVD保存。在連接周邊設備的視頻信號時,應優先考慮SDI和IEEE 1394數字接口,其次再考慮分量接口、S-Video、AV復合接口。
2 關鍵設備的選型
(1)攝像機
選用便攜式肩扛攝錄一體機JVC GY-HD201。該機采用1/3" 3HD CCD 感光器,具有111萬有效像素。兼容HDV和DV,在HDV格式中,它以24p模式錄制。在磁帶上錄制時使用2:3:2:3幀頻補償,并將圖像轉換至60幀。在重放過程中也可將分量輸出轉換至60幀。內置的時間碼讀出器/發生器可用來錄制時間碼和用戶比特數據。選擇該機型的主要原因是該機可采用雙重記錄系統:既可使用磁帶(DV或Mini DV磁帶),又可用IEEE1394接頭連接硬盤MR-HD100,記錄高清MPEG-2格式的圖像。根據資金預算和學校實際,可配置1-2臺。
(2)視頻切換臺
選用Data Video的SE-800數字切換臺。該切換臺提供四組DV輸入,同時可輸出至SDI、DV、S(Y/C)、Component Y.U.V、Composite端子。內建視訊格式轉換器,將兼容的輸入訊號轉換成所需要訊號格式,包括SDI、DV、S(Y/C)、Component Y.U.V、Composite等。內置的影像訊號校正器可對輸入信號的亮度、對比、顏色、R.G.B進行校正。SDI Overlay接口可連接計算機做字幕或是數字影像重疊輸出。提供包括摳像、馬賽克、畫中畫、鏡頭特寫、淡入淡出、油畫等50種以上的視頻特技轉換效果。
(3)錄制設備
錄制設備以Focus MR-HD100 Pro HD便攜式硬盤錄像機為主。
Focus MR-HD100通過IEEE 1394線與切換臺或攝像機互聯,可同時傳輸音頻、視頻、時間碼和控制信息。MR-HD功能強大,易操作,支持錄制多種HDV、DV文件格式(如.m2t 1080i 50/60,QuickTime 1080i 50/60,MXF,Pinnacle AVI等)。使用直觀的菜單快速導航,適于長時間錄制,每次最長可錄制10小時的HDV視頻。一個剪輯的最大容量為1.5小時的 HDV或DV視頻,在當前剪輯已滿時會自動創建一個新的剪輯。標準容量電池可提供3個小時的錄制時間。經由USB2.0端口連接到一個有線或無線網絡,并將剪輯從MR-HD傳送到NLE系統或PX Media Server。在錄制期間,可通過無線手持設備或筆記本與MR-HD無線連接,基于瀏覽器的界面來分配元數據到鏡頭,從而節省大量的拍攝后用于檢查、存入和標記鏡頭的時間。
(4)工作站
工作站是一種以個人計算環境和分布式網絡計算環境為基礎,主要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與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的高性能計算機。
選擇一套性能超群的圖形工作站,其硬件品質保證、兼容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都非常重要。為了適應大量音視頻的處理,選擇了聯想Think Station S10工作站,主要考慮其穩定、安全、可靠和良好的售后服務等特點。
非線性編輯系統作為影視節目后期制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編輯、特技、動畫、字幕、同步、切換、調音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提供了編輯的方便性、隨意性和瞬時性,大大提高了編輯效率。這里主要推薦兩款非編軟件。
Premiere pro非線編。目前,Adobe Premiere Pro CS4已經成為主流的DV編輯工具,它為高質量的視頻處理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作為一款專業非線性視頻編輯軟件,Premiere pro在業內受到了廣大視頻編輯專業人員和視頻愛好者的好評,它配合Adobe Media Encoder可將多種文件格式轉換為高質量的H.264視頻(MP4、3gp)或Flash媒體(FLV、F4V)文件。為了更好完成視頻轉換,推薦安裝一些解碼器,如K-Lite Codec Pack等。
大洋ME 200非線編。大洋ME 200擁有專業級的編輯品質,高性能的處理能力和適中的價格。系統支持視頻復合、YC以及高標清分量的輸入輸出、音頻線路輸入輸出,麥克風輸入,立體聲耳機輸出。基于MedialockTM技術的多重數據庫備份和自動化的還原機制,大洋ME 200可保證系統崩潰后仍能還原所有節目和素材,支持同一時間線上對所有格式的高標清素材實時混合編輯,無需轉碼提供選擇性顏色校正,基于RGB空間的12bit精度色度鍵摳像。提供實時二、三維特技、實時的變速播放以及倒放效果、實時的顏色校正和色度鍵。內嵌字幕軟件,預置大量特技和字幕模板,可實現標題、滾屏、唱詞、動畫的制作。專業音效處理模塊,可實現降噪、EQ、變速不變調、5.1音頻等實用音效處理。廣泛支持Native方式高速讀取DV、HDV、P2、P2 HD、XDCAM、XDCAM EX、XDCAM HD等前期設備。具有良好的硬件兼容性,兼容主流PC廠商的工作站,系統配置靈活。[4]
(6)集成設備
為便于現場操作和流動性節目的錄制,將以上的數字視頻切換臺、顯示器、輸入/輸出接口、錄像設備、電源等整合到一個機箱內。機箱內有泡棉隔離,耐震、耐摔及防碰撞部件,底部安裝滑輪,搬運方便。
二 相關問題及解決
1 教師用機的視頻采集問題
目前,已有支持VGA輸入的視頻切換臺(如Sony AWS-G500),但價格較高,不推薦使用。
若在非線性編輯機上安裝VGA專業采集卡(如TC1002-VGA采集卡)[5],通過硬件方式解決了視頻采集和各類媒體使用的問題,但與軟件屏幕采集方式相比,數據量大,清晰度較差,尤其是對網頁和小字體畫面的采集,效果較差,也不推薦使用。
還有利用信號轉換器將VGA轉換為復合視頻,或利用具有S-Video端的顯卡(例如Nvidia Quadro FX 1700),將視頻信號接入切換臺,可節省一臺攝像機。但是,用這些方法傳送的視頻信號質量都一般。
通過實踐總結,假設教師在授課時,使用的演示文稿內容較少,可不用實時捕捉教師用機的視頻輸出,在進行后期編輯時,直接輸入相應的標題文字即可。也可使用Photoshop或Illustrator制作高品質、多風格的標題加入到非線編的處理中。而較簡單的方式是將演示文稿直接另存為JPEG格式的圖片,導入非線編(如Premiere)中使用。
假若確需錄制教師用機的視頻內容,可使用以下方式。
(1)屏幕捕捉軟件錄制[6]
使用專業的屏幕捕捉軟件,如Camtasia Studio、屏幕錄像專家、Adobe Captivate以及WebEx Recorder等,將課堂講授過程中的計算機操作部分錄制成AVI格式,導入非線編中引用。該方式錄制方式靈活,畫面清晰度高,同時可保存計算機的音頻輸出,記錄教師操作計算機的過程。比較適合軟件操作的培訓講授等。
(2)拍攝液晶顯示器[7]
利用VGA分配器將教師用機的視頻輸出分為兩路,一路送至投影儀,另一路接液晶顯示屏。用輔助攝像機拍攝液晶顯示屏的內容,該信號直接接入切換臺。使用該方案時,尤其要注意攝像機白平衡調整及快門速度的設定等問題。
2 視頻格式轉換的問題
影響圖像信號質量的因素大體分兩方面:節目源的質量;音視頻素材在數字化過程中引起的信號損失和失真。無論是采集過程還是音視頻格式轉換過程,應遵循節目信號質量優先,合理選擇壓縮比的原則[8]。不同轉換軟件的轉換效果和效率也不盡一樣。常用的視頻格式轉換工具有:Grass Valley ProCoder3、格式工廠(format factory)2.20、快樂影音轉換器2.71以及WinAVI Video Converter 等。按照精品課程視頻上網標準的要求,可選擇適合實際需要的格式,如rmvb、wmv、flv或avi格式,編碼方式采用Mpeg-4標準。建議視頻格式采用至少總比特率為300kbps、幀速度為30fps、大小為320*240。
3 多媒體處理工具的選擇
在精品課程資源的建設過程中,基本上涉及多媒體處理的所有工具,包括圖形、圖像處理,音頻處理,視頻處理以及課件集成等軟件工具。專業技術人員要善于積累,不斷學習,從主流軟件中選擇適合自身實際的處理軟件。例如常用的音頻處理軟件就有NGWave Audio Editor、Samplitude、Adobe Audition、Cakewalk及SONAR等,它們功能類似,各具特色。
三推薦錄制方案分析
整套方案的優點比較明顯。
1 方案設備的性價比較高。購置設備以及對多媒體教室進行簡單的燈光、聲學設計,整體資金預算在15萬元左右,相對來說,整個方案的投資不算高。同時,這些設備是多媒體課件制作室的必備設備,配合相關的周邊設備,除可以錄制精品課程外,還用于學院校園電視臺的節目制作,學術報告、文藝節目的現場錄制等,設備利用率較高。
2 整套系統的實現標準較高。在信號處理流程上,從素材的拍攝采集到節目的處理制作,均采用DV接口,視頻編碼基于MPEG-2,經壓縮轉換后的流媒體文件的畫面質量較高。整套設備主要由技術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使用,對于畫面構圖、視頻畫面的切換以及節目制作,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專業性,能較好地把握教育類影視節目制作的規律和技術規范。
3 設備集成度高,移動方便,便于現場及流動節目制作。但是方案的缺點是,要制作出精良的節目,除需要占用專業技術人員的一定工作量外,還需要技術人員與主講教師和學生的默契配合。在實踐中,可通過制定《精品課程錄制規范》等規章制度,來強化組織管理。
結束語
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作精良的音視頻資源不可或缺,各院校需根據自身的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音頻資源制作的最佳設備配置方案和人員組合。
參考文獻
[1] 張飛碧.全自動智能錄播系統的架構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5,(8):104-107.
[2] 揚國威.課堂錄播技術的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8): 74-76.
[3] 馬小強.建立全面的視頻資源制作體系――錄播系統面面觀[J].中國電化教育,2008,(5):97-100.
[4] ME200專業級非編套裝產品[EB/OL].
[5] VGA視頻采集卡產品[EB/OL].
< 省略,2009-12-1.>
[6] 扈書剛.屏幕錄制軟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7:91-93.
[7] 楊建軍.芻議高師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中視音頻資源的制作[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3):79-82.
[8] 郭敦.廣播級非線編系統素材導入與信號質量的關系[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8,24(4):43-44.
A Practical Program of Excellent Course Recording
HU Shu-gang1 JIA Bao-hui2
(1.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Dongying,Shandong,257091, China; 2.Dongying Construction Committee, Dongying,Shandong,257091, China)
篇2
關鍵詞:精品課程;建設思路;心得體會;精品資源共享課
作者簡介:董建民(1979-),男,山東淄博人,山東工業職業學院電氣工程系,講師;李文森(1965-),男,山東淄博人,山東工業職業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山東 淄博 25641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5-0126-03
課程建設是高等教育的基礎性工作,課程建設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2003年4月8日,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門類、專業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全國各個高校積極響應,掀起了精品課程建設的熱潮。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行精品課程建設,尤其是高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成績已經成為教學質量工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擁有多少門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甚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筆者2011年和2012年用兩年的時間全程參與和設計了電氣工程系9門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了解了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路和流程,從中也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現就精品課程建設提出本人的一點認識。
一、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
1.精品課程建設促進學院內涵建設
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和大力發展,高職院校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隨著高考學生數量的逐年減少,高等職業教育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學校朝氣蓬勃地發展,有的學校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艱難前行。職業院校從前幾年的校園建設大投入,招生規模,辦學規模大發展的高速前進,逐漸轉變到注重教學質量、社會聲譽等內涵建設的發展思路上來,因此學校有多少門優質的精品課程也是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學校的任務毋庸置疑就是培養學生,為社會發展服務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建設人才的平臺,而培養人才的關鍵就是學校的課程教學。課程建設對于學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能夠明確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提供完備的教學資料和學生學習資料,還能夠提供教學互動的平臺,能夠學標準,統一考核標準,為學校的同類課程標準化教學和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
2.樹立專業發展目標
專業建設的實質就是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建立,人才培養措施的設計。專業的內容和區分實際上就是專業所包含的各類課程,如果把構成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而進行有機的整合,這對專業的建設無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建設成聯合精品課程后每門課程的開設都不是孤立的,課程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呼應,知識結構和體系會更加緊湊和完整。專業的發展目標會更清晰和明確,專業的崗位定位及職業能力都會融入到課程中,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而建立該專業所涉及領域的知識結構和行動能力。
3.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龐大的工程,課程建設需要大量的素材和資源支撐,精品課程建設不是一名教師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學團隊合作進行。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以教學為主,科研工作基本為零,教師之間也很少有機會能在同一個平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缺乏合作和溝通。精品課程的建設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合作,各負其責,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搜集大量資料,對該課程所涉及的所有東西都要接觸和熟悉,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讓教師對該課程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該門課程以后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精品課程網站也成為課程教學有力的資源平臺。
二、精品課程建設的流程
精品課程的開發流程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步驟,但是不管建設什么樣的精品課程,課程的建設都要以精品課程評審指標為依據,脫離評審指標的精品課程建設是不會被大家認可的。在建設精品課程之前如果能夠理清思路制定好實施步驟,會大大提高效率少走彎路。電氣工程系(以下簡稱“我系”)在9門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都事先制動好了詳細的流程圖。建設精品課程之前首先成立課題組,由系主任牽頭,以思維活躍、文件搜集能力強的教師和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思路清晰、熟悉課程內容的任課教師為小組成員。課題組共同制定好開發流程和具體實施的階段時間表。
以我系2012年精品課程建設為例,小組討論制定的時間表如表1所示:
1.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精品課程的建設肯定要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專業,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依據和總體指導。精品課程的建設肯定要進行一定的課程改革,這樣就要重新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而且要在精品課程建設之前就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是教務處與科研處負責,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要科學謹慎,要有專家指導,要有企業調研,要根據具體情況,按照有關精神,按照基于工作崗位、工作過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修訂過程中要體現聯合申報課程的總體性,課程內容和能力培養要與精品課程建設內容相呼應,相一致。人才培養目標是對專業所培養人才的總體要求,只有準確地界定了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夠準確地把握課程體系設計的方向。要明確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把握崗位的人才規格要求,必須對工作崗位清楚定位。我系在精品課程建設之前分別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科學的修訂。
2.制定課程教學標準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課程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得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在課程標準中要明確課程的建設目標和內容,學生能力的培養目標。這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一步,在課程標準中要對課程建設指明方向,沒有課程標準的精品課程建設就像是盲人瞎馬,沒有目的。缺乏課程標準指導的精品課程建設會失去建設的意義。我系在進行精品課程建設時非常重視每門課程標準的制定。
3.制定精品課程建設框架
精品課程建設要有系統性,開始具體建設之前要對總體有一個詳細的設計和規劃,也就是要有一個具體的框架。我系在進行精品課程建設之前,共同討論和制定了每門課程的總體框架,這樣在建設中會更有目的和效率。設計精品課程框架的前提依據就是評審指標,課程建設的內容要把評審指標的內容完全包括進去,還要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有特色和亮點的欄目,比如在制定崗位對接實踐的課程時就加入了“頂崗實習動態管理”欄目和“崗位明星展示”欄目,在創新培養課程中加入了第二課堂的內容等。具體做法是每門課程建立相應文件夾,每個文件夾都要編號對應網站的位置,對應每一項評審指標,文件夾里面建立空的word文件,每個文件都是具體的支撐材料,在建設過程中就要完善這些文件,當所有的文件都完成時精品課程的總體結構也就完成了。我系2012年建設的崗位對接實踐課程的總體框架如圖1和圖2所示:
4.解析精品課程建設評審指標明確建設重點
精品課程建設雖然是各個學校根據自身條件和形式來進行設計,但也不是隨意依據個人觀點和喜好來建設,必須依據國家統一精神和標準,也就是評審指標。省教育廳沒有出臺詳盡的評審指標,一直都是以國家級指標來進行評審,每個參與精品課程建設的老師都要熟悉評審指標,學院也聘請專家對評審指標進行解讀。2010年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共有7項“一級指標”和15項對應“二級指標”,如下所示:
課程設置(10分): 2個二級指標;教學內容(25分):3個二級指標;教學方法與手段(25分):4個二級指標;教學隊伍(20分):2個二級指標;實踐條件(10分):2個二級指標;教學效果(10分):2個二級指標。
以上綜合評分(100分)占90%,特色(50分)及政策支持(50分)占10%。
從以上指標可以看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應該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這三項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靈魂。
5.教學錄像和說課錄像的錄制
2011年山東省精品課程建設明確規定,教學錄像上網率要超過課程內容的50%。課程教學錄像的錄制可以說是精品課程建設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項工作,我系為此購置了多臺攝像機,平時也不斷積累視頻素材。課程錄像的基本要求是要清晰流暢,主講教師語言簡練,思路清晰。根據課程標準詳細制定錄像內容和時間,最好老師與學生統一著裝,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場所,比如理論教學可以在教室,上機指導可以在機房,實驗教學在實驗室,邊講邊練可以在特定的實習實訓室等。視頻制作要精良,一門課程要統一片頭,教學錄像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合理性、教學方法的先進性。我系在錄制教學錄像時要求所有課程按著“六步教學法”來進行,具體步驟是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在錄像中每個環節要清晰體現并用文字注釋。
說課錄像的錄制要有一定的專業性,一般都是找專業的視頻制作公司來錄制。課程負責人的說課錄像就是對課程建設的總體描述,是評審專家必看的內容之一。說課錄像中主要內容要包括課程名稱、學時、定位、建設背景、課程內容、課程設計、教學實施、保證教學質量的方法、網絡資源建設等。視頻的制作要呈現動態畫面,要有解說,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切換,要有音樂背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增加課程趣味性和亮點。
6.精品課程網站的制作
精品課程網站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再好的內容,再豐富的資源也要用很好的方式展現出來,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產品或表現形式就是網站。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專門的教師來進行網站的設計和開發,這樣可以鍛煉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網站的建設要由課程負責人提出想法,包括網站的框架及要達到的效果。2012年我系申報的是5門課程的聯合申報課程,所以網站的總體是由6個網頁構成的——1個課程總體網站和5門課程的分網站,6個網站之間可相互切換??偟膩碚f,就是5個課程網站總體風格一致,網站色彩有區分,相互之間有關聯。
三、精品課程申報書與優化整合申報書的填寫
精品課程建設申報書的填寫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如果把申報書里的內容填完了就說明該門精品課程70%的工作量已經完成,其余的事情就是把需要用到的內容從申報書里復制出去就可以了。申報書是課程建設的濃縮,填寫注意事項如下:
第一,要注意前后呼應,保持一致;第二,內容要全面;第三,文字要精簡;第四,表現形式要多樣(圖、表、數字等);第五,版面要規范、整潔,必要時開辟視頻窗口;第六,佐證材料要充實,用原件掃描。
聯合申報課程每門課要填申報書,還要填整合優化情況表。整合優化情況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課程平臺建設、結構重組、內容整合優化等方面情況;一部分是聯合課程整合優化后的教學效果。填寫整合優化表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體現5門課程的整體性和關聯性,要說出整合優化的意義和好處,還要給出具體的整合優化思路和具體做法,最后給出整合優化后的效果,對教學的促進和學生能力提高的證明??傊?,不同的課程需要側重的地方不一樣,要體現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劣勢,不要全是枯燥的文字敘述,要結合文字、圖片、表格多種表現形式。整合優化表也是評審專家必看的內容之一,所以填寫時要認真對待。
四、精品課程建設的心得與體會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整理大量的文件,制作大量的教學課件,教學錄像和電子教案,有的甚至要出專用的教材。精品課程建設也不是短時間突擊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平時的各種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積累素材,總結經驗,思考方案;需要對課程改革和課程開發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可行性分析,或者要通過實踐的驗證,再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豐富的素材,素材主要包括大量的照片、視頻和動畫;還要有學校層面的大力配合,教務部門的詳盡指導,學院的統籌安排??傊氛n程建設是需要多人參與,多方配合的一項工作。教師通過參與精品課程的建設,能夠更系統地了解課程建設的思路,了解課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還可以鍛煉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能更深入了解職業教育的一些指導文件,也對職業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課程改革有了全新的了解。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識、否定理論(當然需要根據新的原則對理論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實踐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關鍵不是實踐課時的多與少),用工作任務來引領理論,使理論從屬于實踐。
五、課程建設的展望
目前國家級精品課程已經不再評比,隨著精品課程數量的不斷增加,山東省也會在未來幾年結束精品課程的評比。但根據教育部的相關精神,下一步替代精品課程的是升級版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教育部將在原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基礎上,通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本科教學工程”)支持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也許馬上就會在高職院校中展開此項評比,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經驗,為以后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教學資源庫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課程建設肯定是教學改革最為重要的內容,會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化不斷地進行建設。職業院校要在未來尋求更大的突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深化課程改革,培養社會需要、企業歡迎的優秀高技能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寶玉,向國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分析及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11):8-15.
[2]張晶.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
(1):20-25.
[3]袁德寧.精品課程建設及課程支撐理念的變化[J].中國大學教育,
2005,(4):9-15.
篇3
XX年8月,xx市教育局下發了《xx市中等職業教育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立項通知書》,按照立項通知要求,學校積極行動,迅速組建了精品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制定了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我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心理學》第二批獲準立項。在此,我代表學校感謝xx市職教中心和區教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對項目組同志的辛勤勞動表示謝意。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項目啟動儀式,它標志著我校的精品課程建設進入了具體的實施階段,為此,我講以下四點意見:
一、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其它課程發展。
精品課程建設是中職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石,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集中體現。走內涵發展之路,深化教育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開展精品課程建設,以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發展,是深化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實現學校教學工作向內涵式發展的轉移。同時,我們要把握住機遇,動員全體任課教師,積極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在教學實踐中鍛煉能力,在課程建設中培養名師,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達到提高全體教師業務素質的目的。
二、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形成系統課程體系。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建設周期內達到或超過建設標準,取得預期成果,任重道遠。因此,必須在工作落實上下功夫,科學地籌劃精品課程建設內容,按照學校制定的方案,把握重點,著重解決教學模式的創新,在建設中,理念要先進、目標要明確、思路要清晰、優勢和特色要突出,要根據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力求達到或超過預期效果。
三、通過課程建設,打造專業品牌。
專業品牌是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獨特個性,是學校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學校被社會認可、市場認可的基本標志。學前教育專業是我校的傳統專業,具有28年的辦學歷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因此,結合這次的精品課程建設,圍繞學校的辦學傳統,合理利用資源條件,要充分挖掘、深入研究在品牌上下功夫,在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特色課程、特色教材、特色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提升我校辦學的知名度。
篇4
關鍵詞: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課程建設
醫療行業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的行業,而基礎醫學作為現代醫學的基礎學科,其知識獲取途徑更應受到廣泛關注。隨著網絡課程的發展與推進,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逐漸成為獲得基礎醫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但由于不同高校建設基礎不同、師資力量參差不齊,課程質量也不盡相同。因此,分析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制定相對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并對其進行管理與完善,成為研究的重點之一。
1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來,各高校積極響應,努力推進精品課程建設。截至2011年4月,我國高校已建設本科精品課程14233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442門,包括10門基礎醫學類課程[1]。這些課程向學習者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教學資源,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1.1師資隊伍質量差距較大
精品課程建設中優良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同等級醫學院校教師隊伍結構和教學梯隊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擁有同等數量的高級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也有所不同,且很多院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在只能勉強完成正常本科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強行推進精品課程建設,不僅給教師造成很大負擔,也嚴重影響精品課程質量。一門優秀的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必須由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擔任負責人,帶領一批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思維活躍、責任心強、理論扎實、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著力研發,培養年輕教師,不斷推陳出新,保持精品水平。
1.2教學資源與精品課程建設脫節
醫學院校專業性很強,基礎醫學課程教師基本都是醫學或醫學相關領域出身,缺少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醫學教育的人才,課程資源遠遠滿足不了精品課程建設要求。很多醫學院校即便擁有很好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經驗,其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也不能將課程體系、發展前言、教學大綱、課件、重點、難點、案例、習題以及學習資料、參考文獻[2]等內容完美呈現。因此,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建設向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要求其不僅具有較高教學能力,同時精通課程建設所需的軟硬件操作,能夠依據課程建設需要,靈活地將所教授課程表現出來,發揮精品課程的優勢。
1.3教學方法運用不夠靈活
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但由于網絡授課和技術掌握的局限性,很多教學方法在精品課程中無法體現,導致現有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課件及學習資料為輔,達不到“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改革宗旨。此外,很多教師在錄制精品課程時較為緊張,課堂氣氛過于嚴肅;而基礎醫學又是概念性強、內容枯燥的課程,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致精品課程建設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精品課程建設中應該對教學環節多加設計,增加師生線上互動、學習討論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3]。
1.4精品課程網站更新、維護不及時
教育部將精品課程推進作為教學發展的重點計劃,幾乎全國醫學高校都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然而部分學校功利性太強,沒有體會到精品課程建設的精神,在通過精品課程評審后就止步不前,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甚至停滯,導致“精品”變“次品”。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育部于2004年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中要求,每一門國家精品課程的網上內容要進行年度更新(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應建立一套精品課程網站更新體制評價系統,詳細記錄每次更新的內容、時間及維護人員,并成立精品課程專家小組,定期對更新數據進行評價改進,維持精品課程的生命力,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2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仍處于發展階段,有許多需要改進與完善的地方;各學校網站設置與建設方案也不盡相同,導致課程質量存在差異。因此,針對課程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十分必要。經過大量文獻檢索和調查研究,發現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為學校、院(部)、團隊三級課程質量管理機構,并最終體現在輸入、實施和輸出3個環節上。
2.1質量保障管理機構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大多由醫學院?;A醫學部建立,承辦單位為相關醫學院校,主要負責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支持工作以及政策引導、財政撥款、技術支持等,起到宏觀掌控作用;主管部門一般為學校下設的基礎醫學院或基礎醫學部,主要負責組建優秀的課程團隊、對課程進行評估與審核,發揮著課程團隊與學校間的橋梁溝通作用;具體課程建設由相關精品課程團隊負責,其職責是制定課程細節、更新維護網站及與學生互動交流。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
2.2教學質量保障環節
在確定教學質量保障機構后,細化精品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設專人負責、嚴格把關,保證各環節順利進行,保障精品課程質量。輸入環節主要包括課程教學體系建設、課程內容設置以及教學方法設計等;實施環節包括學生學習、師生互動及作業練習與反饋等;輸出環節主要是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程度及最后的成績表現。只有3個環節完美契合,才能建設出一門高質量的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
總之,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向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為醫療事業服務。通過質量保障體系來解決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管理和完善精品課程,這是一項系統而繁雜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
參考文獻:
[1]吳炎.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研究[D].合肥:安徽師范大學,2013.
[2]姚恩全.“三位一體”的精品課程建設范式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6(6):56-60.
篇5
關鍵詞:精品課程;平臺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10-2321-03
從2003年4月8日來,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精品課程體系,借此提高教育質量。精品課程建設內容涵蓋教學建設的方方面面,從課程的師資建設,到課程教學內容建設,還有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基地等的建設。建設精品課程可以聚焦優質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并使得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因此各高校都積極地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去[1]。
目前各高校的精品課程建設的方法大多類似,均以課程負責人為首,由課程負責人進行規劃建設,而課程負責人大部分不是計算機或者是熟悉計算機操作的教師,他們為了完成課程建設,往往會通過購買構建了不同的課程系統,這些系統雖然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課程的建設需要,但是無法重用,即另一門課程的建設需要重新購買或者重新設計才可以投入使用。這對于學校資源是一個極大的浪費[2]。同時,課程盡管不同,但是對于課程建設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很多情況下只需要更換課程資源即可快速成型,而不同系統的各自為政,導致系統的無法重用,這樣浪費了較多的建設時間。再者,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需要由多人同時參與,建設者的不同也給系統的維護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建設精品課程資源平臺能有效地解決高校的教學建設的需求。應如何建設精品課程的資源平臺以滿足學院的發展需要呢?本文結合學院實際工作的情況,提出自主建設精品課程資源平臺的設計方案[3]。
1 系統平臺設計原則
系統的建設應方便非計算機類的教師也可以較好的操作,同時應滿足多人同時進行網絡協作制作。因此系統的建設應以友好、易維護、易操作、安全、穩定等為首要設計原則。使用WEB框架,通過瀏覽器對后臺進行管理,實現欄目自定義,信息,用戶管理,上傳和下載課程資源,課程互動環節等模塊。
系統的設計應考慮系統開發,測試及維護各方面的因素,采用分層,分模塊的設計方案。把整個系統設計成三層的體系結構,分別為用戶界面層、邏輯層、數據訪問層。數據訪問層主要完成對于數據庫后臺的基本操作,自定義數據操作類,并且提供接口給邏輯層進行調用。而邏輯層主要進行業務邏輯的處理,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數據的獲取及處理,并且反饋給用戶界面層。用戶界面層主要是UI的設計,在這層中要實現用戶界面的友好性。大致的設計圖如圖1所示。
2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針對校園網的建設特點,以及系統的需求,系統要滿足易用,友好的設計,同時也需要考慮系統數據的安全性方案。在設計時大致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使用校園網防火墻技術實現安全的校外訪問,防火墻在高校的校園網建設中都有,只需要在上面做相關的策略即可。
2)使用B/S結構開發系統,基于瀏覽器端的操作方式有利于系統的易用性,而網頁端的界面UI也可以實現得較為友好。
3)使用域認證的方式進行用戶認證,實現用戶認證的安全性。
4)采用分層的方式建設系統,把系統的數據訪問及數據表示分離,有效地實現系統的易擴展及易維護性。
5)使用主流的SQL Server數據庫系統,保障數據存儲的高效及數據的安全。
根據以上的方案進行設計,系統框架圖如圖2所示。
系統的主體部分主要集中在對于數據的訪問,在分層設計時,業務邏輯層主要進行數據讀寫,可把相同的數據操作方法,如庫表的讀取,數據庫的連接,庫表的查詢等操作以動態鏈接庫的方式實現。同時對于公共類的操作,如數據的過濾及數據的判斷等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實現。系統的詳細設計架構圖如圖3所示。
3 系統功能設計
根據課程建設的需求分析,結合資源建設的特點,系統功能上劃分了幾大模塊:一是系統的消息通知模塊,包括新聞的及通知公告;二是資源管理模塊,主要是公共操作模塊,實現了課程資源的相關管理,并且利用raid,服務器認證等手段保證系統的安全性;三是互動類的資源模塊:包括了習題、作業等模塊??傮w功能圖如圖4所示。
4 類和業務邏輯設計
根據詳細的設計方案,在實現業務邏輯時,重點實現一系列對數據訪問的方法。如對庫表的操作類Table,實現其AddNew(),Modify(),Delete(),SelectBySql()等常用的操作方法。由于該類中的方法是對數據庫的常用操作,通過類的封裝,能實現代碼的重用及易維護性,大大地提高開發的效率及質量,同時便于日后的擴展。以下給出系統實現的部分類圖。
良好的設計結構與系統的可維護性及可擴展性是密不可分的,結合系統的實際需求,分別從設計原則、總體設計方案、系統功能設計及類設計等幾方面提出了自主建設精品資源平臺的設計思路,給高校,特別是同類的高職院校的建設提供了建設同類平臺的參考方案。
參考文獻:
[1] 龔志武.關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狀的若干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8,252(1): 50-58.
篇6
精品課程建設計算機輔助語言應用《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中指出:為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進一步促進教授上講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決定在全國高等學校(包括高職高專院校)中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以下簡稱“精品課程建設”)。2010年,我參與建設的《商務英語聽說入門與實訓》課程被評為福建省高職類省級精品課程。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我對于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簡稱“CALL”)對于高職高專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一、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在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在精品課程建設中要重點抓好的工作中明確強調: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這說明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說明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是未來高職高專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補充。
二、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的主要發展階段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自上個世紀50年代形成發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其發展過程中,主要經歷三個階段:行為主義(behavioristCALL)、交際法(communicative CALL)、集成化(integrative CALL)模式階段。
集成化模式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integrative CALL)是以兩大技術發展為基礎,即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這二者的結合使得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的功能變得更加強大。其優點有:由于計算機功能的日益強大,使得視聽說得以整合,計算機語言學習的環境更加真實完善;計算機技術使得在設計單一教學活動時能夠同時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學生對于學習的控制度得到增強。
三、在精品課程建設中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的應用
高等院校展示精品課程建設的平臺都是一致的,即架設精品課程網站。教師將教學設計思路貫穿于教學活動及相關練習板塊,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師的教學設計立體地展示在網頁中。而這些設想的實現,正是根據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CALL)理論,輔以較為成熟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利用互聯網來完成的。
在《商務英語聽說入門與實訓》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教案主要以WORD形式上傳,教學課件以POWERPOINT形式上傳。自主學習和文化生活板塊中的聽力和口語練習以POWERPOINT的課件形式提供給學生。課程亮點“YOYO課堂”的主要特色是以動態畫面呈現課本知識。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指定工作場景為背景,編寫腳本,自導自演,并用相機記錄下交流的片段,我們將這些學生實訓的視頻通過后期剪接,插入情景介紹的音頻,制作成口語教學錄像上傳到課程網站。
在設計實現這五大板塊的過程中,集成化模式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的作用始終貫穿其中。由于專業教師大多數只是掌握常用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如POWERPOINT、Word、moviemaker。對于視頻、音頻的處理,網站建設等網絡知識的掌握不足,因此必須依靠技術人員的支持才能最終完成設計方案。而技術人員在了解設計意圖,幫助完成設計方案過程中,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技術知識,能夠對教師的設計方案提出意見,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精益求精。因此,精品課程建設團隊中技術人員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
四、對教師在高職高專英語聽說課程教學中的作用的思考
教師對于學生情況最為了解,對于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掌握也最為詳細,因此教師在集成化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中應擔任課件設計者的角色。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我發現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掌握水平會間接地影響到教師對于集成化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的理解和執行。因此,這也要求教師必須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綜上所述,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教師的教學思路立體,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教學任務,完成教學步驟,這樣才能夠真正完成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手段改革相結合,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相結合,將課程建設得更加成熟完善。
參考文獻:
[1]朱雪茹.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的作用.
篇7
基于web的精品課程設計與實現的開題報告 一、前言
1. 課題研究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1.1精品課程網站研究的意義
高等教育需要網絡(要#源碼及數據庫表)精品課程,因為它能使學生體驗到先進的教學方式,獲取大量的學科前沿信息,使他們在大學階段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知識面更加寬廣,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適應飛速發展的科學要求及學科之間日趨明顯的交叉融合的趨勢。可以說,網絡精品課程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地影響到能否打造出符合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因此,探索和研究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設計原則以及設計、開發的方法,將對網絡教育、終身教育以及充分發揮優秀教育資源的價值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世界范圍內來看,有關精品課程網站研究一直都在進行并且不斷取得進步,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他們在精品課程的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方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雖然我們中國國內在精品課程網站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我們同樣也取得了大量豐碩的成果。目前已有大約75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上網,為實施和推廣精品課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樣板。各省、市院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富有特色的精品課程網站。這些優質的課程資源,已經為其他高校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先鋒模范的樣板作用[1]。
1.3發展趨勢
以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方式,也給教育的內容和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大學課程則是大學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的具體化,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而精品課程更被上升為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高校實施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系統工程。因此,高校建立一個自己的精品課程網站是十分必要的事情,這不僅是能使更多的人享用寶貴的教育資料源,同時也對于提升學校自身的知名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有相當大的幫助。
二、設計方案的確定
1.原理、特點與選擇依據
1.1方案的原理
本系統是主要以JSP ,SQL Server 2005,JavaScript,CSS等技術來實現。設計方案思想及原則如下:
(1)使用CSS技術設計前臺的頁面,用JavaScript技術進行后臺驗證;
(2)在JSP中使用java代碼連接SQL Server 2005,實現數據的存儲和提取,實現通用精品課程網站系統的用戶管理、新聞管理、論壇管理,教學資料管理等模塊的增刪改查功能。
1.2方案特點與選擇依據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導、許多公司參與一起建立的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
JSP技術使用Java編程語言編寫類XML的tags和scriptlets,來封裝產生動態網頁的處理邏輯。網頁還能通過tags和scriptlets訪問存在于服務端的資源的應用邏輯。JSP將網頁邏輯與網頁設計和顯示分離,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組件的設計,使基于Web的應用程序的開發變得迅速和容易。JSP與Java Servlet一樣,是在服務器端執行的,通常返回該客戶端的就是一個HTML文本,因此客戶端只要有瀏覽器就能瀏覽。JSP頁面由HTML代碼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碼所組成。服務器在頁面被客戶端請求以后對這些Java代碼進行處理,然后將生成的HTML頁面返回給客戶端的瀏覽器。Java Servlet 是JSP的技術基礎,而且大型的Web應用程序的開發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備了Java技術的簡單易用,完全的面向對象,具有平臺無關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網的所有特點。
JSP可以將內容的生成和顯示進行分離。使用JSP技術,Web頁面開發人員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標記來設計和格式化最終頁面,使用JSP標記或者腳本片斷來生成頁面上的動態內容;其編寫的程序的執行效率高。JSP 頁面將被編譯成Servlet并由Java虛擬機執行,編譯過程只在JSP頁面第一次執行時進行,不需要每次執行程序
時都編譯;對不同瀏覽器的兼容很好;強調可重用的組件。絕大多數JSP頁面依賴于可重用的、跨平臺的組件(JavaBeans或者Enterprise JavaBeans 組件) 來執行應用程序所要求的更為復雜的處理;采用標記簡化頁面的開發;具有Java的所有優點。包括高效的存儲管理、安全性、易擴充性、強大的數據庫支持以及各種API的支持。
自JSP推出后,眾多大公司都支持JSP技術的服務器,如IBM、Oracle、Bea公司等,所以JSP迅速成為商業應用的服務器端語言。
JSP的優勢如下:
(1)一次編寫,到處運行。在這一點上Java比PHP更出色,除了系統之外,代碼不用做任何更改。
(2)系統的多平臺支持?;旧峡梢栽谒衅脚_上的任意環境中開發,在任意環境中進行系統部署,在任意環境中擴展。相比ASP/PHP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
(3)強大的可伸縮性。從只有一個小的Jar文件就可以運行Servlet/JSP,到由多臺服務器進行集群和負載均衡,到多臺Application進行事務處理,消息處理,一臺服務器到無數臺服務器,Java顯示了一個巨大的生命力。
(4)多樣化和功能強大的開發工具支持。這一點與ASP很像,Java已經有了許多非常優秀的開發工具,而且許多可以免費得到,并且其中許多已經可以順利的運行于多種平臺之下。
2.設計步驟
2.1需求分析
用戶來到網站后,可以瀏覽新聞,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課件,播放視頻及相關資料,同時也可以進行試卷測試,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在留言板上留言討論。教師的職責是提供相關教學資料,給同學解答疑問。而管理員管理的功能為新聞管理、用戶管理、論壇管理、試卷管理、教學資料管理等。
2.2系統功能描述
根據業務需求,從功能上來看,主要需要如下幾個模塊:
篇8
關鍵詞:高中化學精品課程探究
高中化學的精品課程建設探究即以一種最為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促使他們不斷的學習,本文就高中化學精品課程的建設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一、精品課程概述
精品課程就是指一種示范性課程,其優質高效、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包括一流專業的教師隊伍、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精當的準確的教學方法以及手段、合理的教學評價、以及精細的先進的教學管理,另外,還包括精彩的教學實錄以及師生之間的訪談等等一些框架系統。
在高中化學中,建設一種精品課程,其內涵就是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師的課程可發能力,使得化學教師能夠像有關的課程專家、教育專家、學科專家、以及教學論專家一樣進行思考,在化學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授最有價值的化學,進一步讓學生在這一領域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現行的化學課程來說,從其設計到之后的實施,其經歷了從課程的決策者到編制者,再到教師與學生,在對于各級的主體在其轉化的過程中,課程目標的生成與衰減是并存的,其中對關鍵的環節就是教師。建設精品課程的目標就是在課程標準規定的基礎上,提高其在最終的環節上的生成率以及轉化率。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的研究水平,壯大教師隊伍,擴大教師培訓,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說,建設精品課程其最主要的就是要以現代的教育思想作為基礎,以化學課程的標準作為依據,進一步開發與運用化學課程,提高教師的素質,優化教學設計與方法,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中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
(一)優化教學模式與設計。精品課程的實施好壞直接就與教學的設計以及教學的模式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對于精品課程的研制過程中,應該結合著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模塊來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及模式,來進一步的優化設計。
以“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哪些影響因素”這節課為主,可以進行以下的流程:
首先是創設一種情境:投影,火箭的發射、焰火、真空包裝等,進一步提出問題:如何對反映速率進行控制?
提出假設:通過已有的經驗進行分析,影響化學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設計方案: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比較定量的大理石以及顆粒狀的大理石與濃度相同的鹽酸反映速度,在經過大家的討論之后,對反映速率的方法進行掌握。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實驗結論。通過板書將教學的重點進行呈現,促進大家的討論。
理論的解釋:通過投影圖表與動畫,來幫助學生對實驗結論進行解釋,進一步突破難點。
最后總結與提升:結合著幻燈片以及板書,進行講解中提升學生能力。
在上述的教學活動中,其中就重點設計了以下的探究活動,對化學反映速率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對于鹽酸鹽以及大理石的反映速率有關實驗方案進行討論,等等。對這些探究性規定的設計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相關科學能力與素養,包括提出假設、進行實驗、實驗報告、合作交流等。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進行啟發、引導,組織討論等。
(二)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建設精品課程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整合一流的教師隊伍以及優質的資源進行精心打造,要建立一種定向開發、進行征集評選、在實踐中予以完善結合的一種建設模式。
對于精品課程的教師團隊首先就應該要解決的就是將教師的課程意識予以提高,在傳統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僅僅是習慣于教教材,過分的注重教材依賴甚至是盲從與教材,僅僅是局限于對于某一節課的一種微觀性設計,他們還很難站在課程設計的一種高度,進而來分析化學的核心知識的相關價值,包括應用價值、學科價值、教育價值等,而教師應該將這些價值與學生的實際發展相結合,整體的設計學科以及模塊與單元的教學。此外,教師還存在著個體經驗的一些局限性,教師應該突破這種局限。學校應該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培訓以及研究與應用進行融合,要對教師要建設一種精品課程予以強化,使得教師更加愛進一步的理解精品課程的相關內涵。此外,還可以邀請有關的專家進行對教師的培訓,以及說課點評的相關指導,組織全市的精品課程的相關備課講座、課例點評、以及教學資源推廣、研究課這種“四合一”的一種教研活動。
此外,對于化學精品課程還應該對其教學過程與管理進行完善,提高教師的教學動力,達到一種生態教學的藝術境界。最后建設精品課程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要完善教學評價。對于每一節的作業以及檢測應該做好設計,做好相關評價。
總之,高中化學的精品課程建設,已經成為工作教師努力的一個方向,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積極的探求相關措施,總結經驗,不斷學習,打造精品課程,提高學生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淑霞;優化課堂心理環境 構建和諧化學課堂[J]
篇9
【關鍵詞】高職高專 精品課程 建設
2003年至今,國家推行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已有七年多的時間,該項目的發展初顯成效。已經審批通過的國家精品課程有力地推動了高校的課程改革和建設,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高職教育來說,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作為高職院校,應搶抓機遇,以特色優勢學科為突破,高標準打造一批符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并適應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精品課程,進而帶動其他各門課程的建設,以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
1、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類型,其本質特征是“職業性”,是“為某些職業培養、訓練人才,而不是從事與眼前用途無關的學術研究”,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重視行業或職業崗位群的針對性和技術的應用性,而不是理論創新、學科的系統性和基礎的綜合性”。職業教育既可以培養學生技術能力、操作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研究能力和設計能力;既可以培養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也可以培養應用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高職精品課程建設,更加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通過課程建設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在高職教育中的指導作用,使其具有示范性和輻射推廣作用。
2、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在全國就業形勢嚴峻的態勢下,大多數的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即遭遇待業,這一方面與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出臺的下崗職工優先就業政策有關;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教學質量下降導致畢業生素質的下降。人才素質的下降勢必會削弱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勁,所以提高教學質量事關重大。而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就是為了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進而帶動整個職業教育的科學健康發展。
3、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
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真正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從國際經濟結構的調整看,隨著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制造業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要成為世界的工廠,制造中心。從我國就業結構看,全國勞動力資源8.8億人,城鎮勞動者中登記失業率3.6%,加上下崗職工則失業率達7%,已達到國際警界線。我國目前一方面失業率較高;另一方面高級工短缺。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就是大力發展高職高專教育,培養出高質量的工作一線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關系到教育質量,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課程建設絕不是單純的教材建設或是簡單的“課程設計”,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系統質量工程。建設精品課程最終的成果應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的就業率、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和學生為社會所能創造的價值上。
二、結合新指標體系建設精品課程
從近幾年精品課程評審方案與評審指標的變化來看,精品課程具有以下特點和趨勢:更側重專業領域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加大分值;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比重穩中有升;教學條件的權重逐漸降低;“政策與支持”觀測點的分值有所增加。高職專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要圍繞新的評審指標體系,更新教育觀念,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雙師型”師資隊伍素質為基礎,以針對企業崗位職業素質教學內容為核心,通過與企業共同開發的實用性、針對性、職業性于一體的優秀教材建設,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平臺,以科學的管理體制為保障,提高高職教學的質量。
1、將精品課程建設與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從目標層次上看,專業教學改革建設統馭課程建設,或者說課程建設只是專業教學改革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從操作上看,要做的具體事情以及要達到的目標很多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將兩項工作進行溝通,從而實現工作結合、成果共享。 高職高專專業教學改革建設目標主要有:探索并形成以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具有先進教育思想和時代特色、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和形成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培養一支教學水平較高、富有實踐經驗、結構合理的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形成長效機制,積極推行訂單式培養、“雙證書”制度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一批設備優良、體系完備、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制度建設、教學研究等方面成效顯著,取得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等。這與精品課程中“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的建設目標都是相輔相成的。
2、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內容
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就是解決好課程內容建設問題。在新的指標體系中,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組織分值高達20分,可見高職的精品課程建設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方面要做足功夫。對此,就要從專業的角度考慮精品課程建設,而非簡單地從課程的角度考慮精品課程建設。從課程的角度考慮,精品課程建設主要是提升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條件、教學效果和課程特色等六個方面;而從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的角度考慮,則需要綜合考慮專業培養目標與規格、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以及“雙證溝通”的要求等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在選擇精品課程內容及組織安排過程中,從專業發展的全局考慮,而非單純的“腳痛醫腳、頭痛醫頭”。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要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目標定位,突出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對于專業課程應強調根據企業崗位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技能來確定教學內容;對于專業基礎課程,則應側重考慮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銜接,確定教學內容,使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針對性,以此為依據制訂課程教學大綱、選定合適教材、編寫課程教案等。如武漢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從確定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體系或門類入手,在綜合考慮會計專業培養目標與規格、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和“雙證溝通”以及教學改革與建設要求的前提下,確定了一個會計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體系,包括《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職業道德與經濟法規》。這四門課程,既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助理會計師職稱考試的一個知識框架,也包括了會計操作性技能、規則性技能和現代會計信息處理技能等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另外該專業負責人也提出,從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的要求來看,還應將整合開設專門的會計實訓課程,并將其也納入會計專業精品課程體系中來。
3、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與“學科型”教育相比,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特征,強調的是“職業性”和技術的“應用性”,實踐性內容占相當的比例。高職院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應該堅持基本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改革實驗教學,加強實踐性訓練,通過實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到精品課程實訓要求,模擬生產一線或就業崗位環境,把單個實驗(訓)室的建設,向綜合性、創新型實踐基地發展。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要與相關企業聯手,建立合作機制,把課程搬到企業中,建成能適應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基地。例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家具設計》精品課程把理論講授、實踐輔導、社會考察、工廠實習等不同教學方法靈活應用。將課堂教學、家具實訓基地實操、工廠實習、家具博覽會參觀、社會專業調研、企業設計項目、家具設計大賽、專利發明創造都全部貫穿于教學環節之中,構成一個“學校―企業―社會”貫通的現代教學鏈,形成培養學生真正的創造性和應用性家具設計能力的課程體系。
4、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切實發揮“雙師”作用
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的教師團隊與本科院校不同,應突出“雙師”、“企業工作經歷”的特點。課程主要負責人及主講教師除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親自主持、設計和指導實踐教學。需要強調的是,“雙師”建設在操作和落實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師職稱的達標,還應將“雙師”的成果應用于教學及實踐中。如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使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項目導向教學法、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另外考慮到成本因素,也可以將教學任務結合實際工作現場制作成采訪錄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中,將被動的理論灌輸轉向為生動的形象演繹,從而使學生成為最終的受益者。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堅持“雙師”的職稱和使用雙達標:一方面強調教師的實踐經驗達標,即實現真正雙師;另一方面強調實踐與教育教學的結合情況的達標,實現學以致用,知以致用,通過強化教師的職業技能帶動和促使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進而實現教育教學與實踐操作的完美接軌。
5、精品課程建設需要創新意識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也正是如此。要推陳出新、形成自家特色,這不僅要求精品課程具備其他課程所沒有的獨特優勢,同時也要在不同院校的比較中脫穎而出,做到人有我有,人無我有。這就需要深入地理解各級指標的含義以及工作實施的方法和途徑。如武漢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不僅開設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的《職業道德與經濟法規》,充分實現了與雙證考試的接軌;如康定民族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的精品課程試題庫系統的設計,使學生可以在線練習和考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在線練習,另一方面能很大程度地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6、建立精品課程長效發展機制,精益求精
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獲得“精品課程”榮譽決不是某門課程建設的終點,而只是個起點。因此各高校應該建立精品課程建設、完善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精品課程的建設。高職院校也應該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后續工作的檢查、監督,保證教學內容始終能夠反映最新科技發展水平,能夠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的改進、完善,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精品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以全面實施。
三、加強深化教學,系統建設精品課程
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基本建設中最基礎性的工作,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實現培養目標的保證,是抓重點、出成效的主要手段。精品課程建設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各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辦學的特色和專業優勢有所側重的選取精品課程建設的科目,在建設過程中按部就班的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課程建設的信息化,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評價機制和長效發展機制推動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的建設的長足發展,最終真正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
[2] 周躍紅: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研討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6(13).
篇10
關鍵詞: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調查分析;微觀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4-0019-04
一、問題的提出
《微觀經濟學》是教育部規定的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所有專業必修的核心基礎課程。自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到2010年,共建設了《微觀經濟學》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并帶動了一批校、省級精品課程的網上建設。
精品課程的突出特點在于利用網絡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從而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近十年過去了,《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的總體建設狀況如何?應用與推廣效果如何?有無后續建設?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2012年教育部了《關于開展2012年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推薦工作的通知》,決定在2012年和2013年分兩批開展原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評審遴選工作,進一步提高國家精品課程的影響力和示范性。這說明對網上精品課程的管理、監督及跟蹤評估、后續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對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已有的《微觀經濟學》等精品課程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與分析,旨在為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和應用提供借鑒。
二、 研究內容與方法
2011年教育部沒有開展國家精品課程評選。所以,研究內容為2003年至2010年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上()能夠檢索到的所有《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網頁建設情況,以此為樣本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具體研究問題制作各種相關類目表格。
每個精品課程的調查內容包括網站共享情況和精品課程建設內容兩方面,后者包括課程概要、教學單元、教學資源三個模塊,主要涉及教學大綱、教學課件、習題、試卷、案例、教學視頻、參考教材等各項內容。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課程總體概況
目前,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上檢索到《微觀經濟學》及含微觀部分的《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含本科、高職高專)共95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36門,校級精品課程47門。這些課程由28所重點大學(985、211學校)、55所普通高校及10所高職高專建設(見表1),除寧夏、等自治區及港、澳特別行政區外,比較平均地分布于25個省級行政區。2003年第一批精品課程上網,其中省級3門,校級1門,從此,隨著各高校對精品課程的認識和重視不斷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掀起了一輪。從2003年到2008年,精品課程建設數量逐年增加,2008年達到26門次,而2009年和2010年呈下降趨勢(見圖1)。
統計顯示,通過九年建設,《微觀經濟學》已基本構建了國家、省和學校的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其各級別比例逐漸增加,形成了一個比較規則的金字塔形。
2.網站共享情況
(1)網頁打開
本次調查瀏覽了全部95門《微觀經濟學》及含微觀部分的《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有1門課程網頁無法打開,占1.1%;連接每門課程網頁的“學校鏈接”,有43門課程無法連通,占45.3%。共有44門課程建設了“教學錄像”欄目,其中17門課程的“教學錄像”可以較流暢地打開,8門課程打開較慢,而19門課程的“教學錄像”欄目內容為空或無法顯示,占43.2%。
(2)共享方式
目前,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上要瀏覽每門課程的所有資源需要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否則在未登錄狀態時只能瀏覽文本資源的前兩頁、音視頻資源的前一分鐘。要下載資源文本內容需要扣除相應積分,教學錄像類資源不提供下載服務,瀏覽完整教學錄像同樣需要扣除相應積分。獲得積分有注冊;登錄;添加資源簡介,被審核通過;糾錯,被審核通過;上傳資源;投稿被采用;積分購買、積分充值等11種途徑。這顯然違背了國家教育部要求精品課程向廣大師生免費開放的初衷。
(3)傳播媒介
據艾瑞咨詢集團《中國搜索引擎行為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用戶搜索引擎服務滲透比率為63.2%,其中19―24歲用戶最多。我們調查了5大搜索引擎,輸入“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搜索結果的第1頁顯示,百度、搜狗、雅虎都沒有搜索到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只出現了幾個其他學校的精品課程網頁和相關文檔;谷歌和騰訊搜索到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并出現了部分已建精品課程頁面。
雖然精品課程意在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免費共享,但由于建設者的認識及網站建成后的維護等原因,部分網站鏈接不暢、訪問權限、不易輕松搜索等問題仍然存在。
3.精品課程建設內容
(1)頁面結構設計
根據《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網絡課程主要通過功能模塊的設計來體現總體架構。目前,大部分課程在網站上的內容已達到基本要求,但各模塊及其具體內容差異較大,統計結果如下:
(2)教學資源內容
1)基本內容及呈現。目前,大部分課程(除1門未打開)在網站上的建設內容已達到基本要求,90%的課程按照教材章節組織內容,教學內容編排完整,并列出了重點、難點。80%的課程網站提供了多媒體資源,其中70門課程的課件是PPT課堂演示文稿形式,1門課程的課件和教案使用Flas制作,大部分課程的教學大綱、電子教案、例題習題、參考教材等都以Word文檔形式呈現。
2)學習與測試。19門課程的授課錄像可以正常觀看,占比20%,其余課程或是授課錄像無法打開,或是打開后沒有聲音,或是沒有該項教學資源。44門課程提供了試卷,占比46.3%,但都沒有在線測試功能,少數課程提供了在線測試的本校訪問地址鏈接,可以在線測試和查看結果。34門課程提供了實驗實踐資源,占比35.8%,少數課程提供了實踐指導的本校訪問地址鏈接,但多數沒有實質性內容,不能有效指導學生進行實踐。
3)課外拓展。89門課程提供了參考教材或相關教材,占比73.7%,40門課程提供了文獻資料,占比36.8%,包括經濟學專有名詞解釋、經濟學家簡介、經濟現象解讀等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展相關知識。
(3)師生互動環節
如表4所示,5門課程“交流互動”模塊有30條以上留言,占比5.3%,且大部分課程的留言集中在2010年;56門課程沒有留言,占比58.9%。
打開95門課程的學校鏈接,大部分課程只公布了教師的E-mail地址,不能在線提問、交流;少數課程設立了留言板、在線答疑等模塊,但使用者甚少,其中個別論壇等模塊校外學習者無法登錄。
總體來說,“重建設、輕應用、疏管理”現象在許多網站存在。幾乎所有網站在建設初期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但后期卻缺乏管理與維護,導致網站影響面小、應用率低。許多網站訪問量低,僅有的留言大多是學生的只言片語或“跑題”式發言。
四、進一步完善《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上述調查顯示,雖然《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的數量、體系已達到國家要求,但每門課程的網上制作內容、管理機制、使用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進一步完善《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宏觀政策方面
(1)加大精品課程的引導和推廣力度
要提高精品課程的示范效應必須擴大精品課程的知曉度和影響范圍。首先,教育部和各院校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精品課程,讓更多的師生了解它的內容及作用。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建立全國的、地方的甚至學校內的課程建設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如精品課程教學研討會、教學名師經驗交流會、面向學生的精品課程效果調查等。
(2)健全精品課程的全程支持機制
一方面,許多高校把精品課程上網作為提高知名度的指標,在建設初期,從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卻忽視了建成后的管理和維護;另一方面,相對于科研項目,教學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效果顯現慢等特點。因此,國家要進一步補充精品課程網站建設規范內容,主要包括:(1)建設期、推廣期等各階段資助辦法;(2)網站內容評價、影響面評價、有效性評價等全方位評價體系;(3)日常更新、維護,使用者反饋,資助經費使用和獎勵等全過程監督及激勵機制等??梢猿闪iT機構負責這項工作,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如審計、評價等中介機構。
當然,由于時間、精力不足等原因,許多教師對網站進行更新和維護面臨巨大困難。因此,各院校能否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在經費、工作量計算、年度考核、各種獎勵評定等方面給予教師一定的配套支持,以保證精品課程建設和使用的良性循環。
2.課程建設方面
(1)樹立精品課程建設的服務意識
調查分析顯示,許多問題源于課程建設者的理念落后,對精品課程的示范性作用和共享特征認識不足。網絡教學資源并不是傳統課堂上教學內容的簡單搬家,而要充分認識網絡學習環境的特征,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制作教學資源。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更多的是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目標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幫助、引導和服務。因此,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加強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注重網站建設的實用性,使課程網站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
(2)不斷完善課程網站的相關功能
在95門課程中,大部分網站采用了目錄導航,少數課程在“學校鏈接”中提供在線測試功能,除此之外,其他學習支持工具、導航系統等功能普遍缺乏,而《微觀經濟學》等財經類課程需要的網站功能恰恰相對較多。因此,不斷完善課程網站的相關功能,為學習者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是課程建設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首先,要做好課程的總體規劃和各部分內容的布局,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對傳統教學資源進行修改和補充,以引導學生制定可行的學習方案,增強對課程的整體認識。
第二,加強課程的系統設計,尤其是融入探究式學習活動設計,進一步擴大教學資源的內涵和功能。如,(1)提供計算器、字典等學習支持工具;(2)重視利用師生交互環節,設置論壇及在線提問、測試、作業批改等模塊;(3)增加地圖導航、站內搜索等功能。通過這些功能,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從而有效指導和監督其學習全過程。
第三,定期和同行及學生溝通、交流,或在網站開辟建議征集信箱,及時了解他們的反饋信息,以不斷改進網站的內容和功能。
(3)積極推進網絡資源創新
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主旨是推廣優質教學資源的示范作用,而目前各課程網站的教學資源質量良莠不齊,許多資源形式雷同,內容陳舊,缺乏特色。建議教師要加強網站的后續管理,及時更新教學資源內容。對于《微觀經濟學》這類的課程,其內容更要緊跟世界經濟命脈,及時反映實時變化的特點和趨勢。另外,教師可以從內容呈現的形式,頁面設計的特色,網絡功能的整合等方面進行創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佑美.高校精品課程網絡資源教學有效性的調查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0(5)84―85.
[2]秦麗娟.國家精品課程推廣與應用調查報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0)57.
[3]陳健葦,宦成林.網絡教育精品課程建設調查研究――以2010年評選的國家級網絡教育精品課程建設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8)14―15.
[4]徐磊,崔健,張遠峰.精品課程資源網站運行現狀的調查研究[J].科技風,2010(13)17.
[5]梁好翠.高校精品課程網站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高教論壇,2009(5)20.
[6]陳國海.高校精品課程的示范效應初探[J].教育與現代化,2009(9)29.
[7]孫榮.余魯.財經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設計――以計量經濟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242.
[8]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