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演習方案范文
時間:2023-12-04 18:0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防安全演習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午好!
今天的消防演習很成功!首先請讓我代表同暉公司對一直以來熱忱關心和支持同暉公司的消防安全建設并蒞臨我司消防演習現場指導的各位領導和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廣大員工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表示由衷的感謝!
消防安全天天抓,安全關系你我他!同暉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安監局各級領導和鹽田消防大隊干警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一年上一次新臺階,尤其是消防安全演練,領導高度重視,廣大員工積極參與,一次比一次更逼真、更有實效、也更有收獲!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廣大員工的辛勤努力和積極參與下,同暉的安全消防工作雖然小有成績,但是,我們不能因此驕傲自滿,對消防安全工作有絲毫的馬虎與懈怠,“消防安全應常抓不懈,安全生產要警鐘長鳴!”,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深圳市成了消防安全隱患的重災區,南山廢品收購站和龍崗舞王俱樂部火災的慘痛教訓,看到一個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形成了我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和永遠的痛!因此,為了避免上述重大悲劇的重演,消防安全工作要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時時抓,一刻也不能松懈!對消防安全工作要齊抓共管,這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我們全公司每一個同暉人的責任,也體現了我們對生命和人權的最大尊重!
此次消防演習,總經辦領導高度重視,行政人事部按照公司《消防應急疏散預案》的要求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預演,廣大的員工充分理解并積極參與,整個演習進行的科學有序、安排合理,確保了此次消防演習的基本成功。
大演習已順利結束。回顧整個演習過程,無論是工作人員啟動應急程序、緊急疏散員工方面,還是員工逃生意識和應急能力方面,均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F在,簡單總結如下:
一、演習主題明確,預案策劃周密。
此次消防大演習的主題是:做好冬季防火工作、確保安全生產進行。其目的就是通過此次大演習來驗證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實際情況的程度;發現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及時改進;使應急人員熟悉各類應急操作和整個應急行動的程序,增加應急人員的反應和自信心。此次演習,事前行政人事部做了充分的策劃和周密的準備,演習方案進行了多次的討論和修改,確保了演習方案的更加切實可行。
二、宣傳培訓到位,人員安全意識增強。
消防應急預案是行動的指南,消防應急培訓是演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證。在大演習之前,行政人事部開展了一些列的“員工安全生產技能培訓”,通過演習前期對消防安全知識及疏散逃生的廣泛宣傳與培訓,一方面讓員工們了解和掌握了消防應急處置方法,如如何報警、如何急救、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另一方面,讓員工從消防演習須知中得到了必要的安全信息,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確保了此次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有效、順利完成。
三、總結不足之處,確保公司安全管理更進一步。
此次演習雖然取得了基本成功,但是,還是暴露出了諸多不足,諸如:
1、員工整體應急能力欠缺,心理素質相對較差。在演習過程中,有部分員工在發報警口令時表現十分緊張,從而導致疏散不流暢,整體效果不理想。
2、部分員工對待演習的態度不夠嚴肅,未能正確對待消防演習。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行政人事部要采取一些列措施,按照年度整體培訓計劃加大對員工培訓力度和工廠內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計劃多方面開展員工應急能力培訓,每季度組織員工進行業務素質學習,邀請專業人士授課,實地考核培訓內容等來強化員工心理素質,端正對消防演習的態度和正確認識。
雖然在演習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認真分析和總結,但是總體上演習還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這對促進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積累消防應急經驗都有積極的重要意義,為推進“做好冬季防火工作、確保安全生產順利進行”,增強廣大員工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提高逃生自救能力,檢驗、培訓公司安全管理的應急處置能力,。此次同暉首飾冬季安全防火大演習是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時的。
各部門下去后要結合本次演習和本部門安全管理的具體情況,進行認真總結,積累經驗,找出不足,平時多練兵,戰時少流血。希望各部門能以此次消防演習為契機,從中真正學習到如何逃生和自救的技能,以便在真正遇到消防安全事故的時候能夠做到處變不驚和安全逃生,從而為應急行動積累寶貴的經驗。
在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還要經常性地開展消防演習活動并形成制度,以確保公司安全、有序、高效地開展生產和,讓我們團結起來,安全生產,努力工作,為同暉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篇2
關鍵詞:金盾網;安全防護體系;信息化
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第一次將信息化作戰發揮到了極致,掀起了世界性新軍革大潮,這也促使我國軍事理論從以機械化戰爭為核心向以信息化戰爭為核心轉變,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與此同時,在軍隊全面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提高軍隊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建立完善的軍隊網絡安全防御體系刻不容緩。
90年代末,我國政府為適應全球信息化趨勢,啟動政府信息化系統工程――“十二金”工程。“金盾工程”(公安信息化)作為其中之一,自1998年開始實行。消防信息化對實現消防業務辦公自動化和消防業務信息共享和綜合利用,提高消防部隊預防和撲救火災以及處置其它災害事故的實戰能力,優化消防業務工作流程,實現消防業務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由于網絡協議的開放性、系統的通用性、計算機自身的脆弱性及在系統平臺搭建中的一些不穩定因素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些安全問題,這些安全問題將有可能導致病毒傳播、非法入侵、信息泄漏甚至整個平臺崩潰。因此,如何預防和解決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使網絡更好的服務于當前的消防工作,是信息化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信息化建設的浪潮中,信息技術對軍校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從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到教育環境、教育模式、教育管理,都在這場沖擊中發生著變革。我校作為一所培養消防部隊基層指揮人才的專業學校,也響應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的號召,緊跟網絡建設發展的步伐,全面推進我校信息化建設。隨著我校規模逐年擴大,信息化建設全面鋪開,我校金盾網的安全防護體系也需要隨之不斷完善。
1 我校金盾網脆弱性分析
根據我校金盾網軟硬件部署情況,將我校金盾網脆弱性分析如下:
1.1 軟件弱點
第一:首先我校金盾網覆蓋面較大,金盾網終端數量大,每臺終端根據應用需要都運行著操作系統和一定數量的應用軟件,無論是操作系統還是應用軟件都由大量的計算機代碼構成的。研究表明,正常情況下,每一千行計算機代碼,存在5到15個漏洞,假設在我校金盾網終端中運行的這數百萬計的計算機代碼行中,存在的漏洞中只有一小部分和網絡安全相關,這一小部分漏洞中又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攻擊者利用,那么這樣的安全漏洞也有幾千個,攻擊者往往就是利用剛才所述的漏洞進行攻擊,入侵系統的。
第二:我校金盾網終端均安裝了“一機兩用”監控軟件,嚴禁任何終端同時接入金盾網和互聯網,終端不能通過互聯下載安裝系統和軟件補丁,這也成為了我校金盾網終端系統和軟件升級難的原因之一,加之使用人員還沒有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網絡安全意識還比較淡漠,沒有及時在金盾網上下載補丁、升級和更新病毒庫,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軟件漏洞,讓攻擊者有機可乘,為病毒傳播提供了溫床。
1.2 硬件弱點
我校金盾網硬件均使用國產硬件,有效杜絕了國外敵對勢力利用可編程硬件,人為在硬件上設置“后門”進行攻擊。
1.3 配置弱點
第一:我校的金盾網配置了復雜訪問控制策略的防火墻進行保護,防火墻配置了幾百條規則用于拒絕和允許各種流量, 由于規則數量較大,準確無誤的配置規則對網絡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要求較高,兩方面因素增加了配置錯誤的幾率。
第二:我校金盾網處于建設階段,各種網絡安全措施在不斷的完善,網絡管理人員對于新的網絡安全措施中的硬件配置規則掌握不全面,不熟練,也造成了配置上的弱點。
第三:由于我校網絡管理人員自身業務水平的局限性增加了出現配置錯誤的幾率。
1.4 策略弱點
無論何種網絡,所遵循的安全策略是基本相同的,由安全策略的不完善引發的安全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年來,各種網絡策略弱點屢屢被曝光,我校網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掌握網絡安全資訊,調整我校金盾網安全策略,從而避免策略弱點導致的安全問題。
1.5 使用弱點
我校嚴格執行《公安消防部隊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等網絡安全的規章制度,并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工作制度。但由于金盾網覆蓋面廣,終端數量大,干部、士兵以及學員都有一定的權限使用金盾網,使用人員網絡安全意識參差不齊、使用經驗不足違反了安全策略,造成使用弱點。
2 金盾網安全防護體系的改善
鞏固和改善我校金盾網安全防護體系是一個長期的、專業化的、不斷發展變化的任務。以技術手段為主,以制度建設為輔,兩者相結合,有效的維護我校金盾網的安全、穩定和有效運行。
2.1 金盾網安全管理制度的改善
⑴建立健全物理安全制度。我校金盾網覆蓋教學樓、辦公樓和各學員大隊,網絡設備分布廣泛,管理存在一定難度,一旦線路和設備遭到破壞,將引起網絡中斷;包含敏感數據的設備被盜或電磁泄漏,將造成信息的泄露,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所以維護我校金盾網的物理安全是維護我校金盾網安全最基礎的環節。在信息中心等重點環節安裝門禁系統,可有效防止無關人員有意無意的造成機房安全事故;配備視頻監控系統,全面監視網絡設備和線路的安全,可有效防止人為破壞和盜竊等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防止我校金盾網敏感數據通過電磁輻射泄露,根據信息的重要性和防護成本,采取一定的電磁波防護措施;使用磁帶、磁盤存放柜,并采取物理保護措施,對載有機密以上內容的磁盤、磁帶,需保存在防磁屏蔽容器內;室內采用六類屏蔽雙絞線,消除電磁泄漏的隱患,室外遠程傳輸采用光纖。機房內的所有設備、物體表面的磁場強度允許范圍在800A/m內,以防磁場強度超標對存儲介質上的信息造成破壞。
⑵網絡安全日常管理制度。據調查數據表明,80%的網絡攻擊都來源于網絡內部,規范內部用戶的網絡行為,制定相應的處罰制度,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是保障我校金盾網安全最為行之有效的制度手段。信息中心、教研室和各學員大隊都應建立一套責任落實、目標明確的管理制度,制定出具體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監測記錄制度以及軟件升級制度,將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人,部門領導承擔起督促的責任。嚴格按《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使用公安信息網違規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規定》,對我校網上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制定責任追究方案,規范責任追究程序,明確責任追究部門,加大通報力度,制定具體的處罰細則,建立督促整改制度。
⑶建立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的培訓制度。提高我校網絡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網絡技術人才也是提高金盾網安全的重要手段。先進的安全防范設施只有由精通網絡安全管理技術的人員使用才能發揮作用。我校未來應該和實力雄厚的安全公司、廠家積極溝通交流,定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講座,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全員網絡安全意識;對本身具有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之了解網絡安全形勢動態,掌握網絡安全先進技術,培養優秀的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為我校信息化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
2.2 金盾網安全技術的改善
⑴防火墻系統部署的改善。鑒于我校金盾局域網和整個金盾廣域網的交流聯系越來越密切,需要重新考慮一些服務器放置的位置,例如WEB服務器,如果直接將其暴露于防火墻外,無疑是不安全的;現狀是:將其放置在防火墻后,防火墻的配置原則是:允許Web信息通過端口80到達Web服務器,這樣的配置可以防止攻擊者直接攻擊網絡內部,但是攻擊者可以通過端口80攻擊Web服務器并獲得遠程超級用戶權限,進而通過Web服務器攻擊內部網絡。目前,雖然在整個金盾網廣域網的內部還沒有發生嚴重的攻擊事件,但從整個網絡環境上看,網絡安全形勢嚴峻,其次從發展變化的角度看,必須未雨綢繆,基于以上理由,提出新的防火墻部署方案。
該部署方案最大的特色就是設置了DMZ(停火區),DMZ的安全性高于外部網絡(除我校金盾網以外的金盾網),低于內部網絡(我校內部金盾網)。在DMZ中放置公共服務器,例如WEB、FTP、SMTO、POP3、MAIL等服務器,這些服務器只承擔數據訪問職責并不涉及敏感數據,將數據庫系統、應用程序等涉及敏感數據的服務器保護在內網當中。內部網絡即可訪問DMZ又可訪問外部網絡,但對訪問DMZ做一定的限制,防止內部用戶對DMZ進行攻擊;一般情況下,對于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DMZ均可訪問,但是為了保持內部網絡的高安全級別,嚴格限制DMZ訪問內部網絡,在必要的情況下,只將內部網絡某些特定端口的訪問權限授予DMZ;嚴禁外部網絡訪問內部網絡。設置DMZ的優點顯而易見,為內部網絡設置了一道保護屏障,任何攻擊者企圖攻擊內部網絡必須先突破此道屏障,這顯然比直接攻擊內部網絡要困難的多。
目前,很流行部署雙防火墻,層次結構為外部防火墻、DMZ、內部防火墻、這種部署方案的動機在于用內部防火墻來彌補外部防火墻的漏洞,但是防火墻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安全效果,問題是在于防火墻的安全配置策略有漏洞或者不完善,部署雙層防火墻并不會增加安全性,并且有成本高、管理復雜等一系列問題,基于以上分析,建議我校未來的防火墻部署方案采取以下部署方案,如圖:
⑵認證系統的改善。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將從公安部自上而下按照行政層級建立層級式的證書中心CA,部局二級證書中心為我校設立的三級證書中心頒發身份證書,我校證書中心CA為本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頒發證書。同時,我校也將部署總隊級權限管理中心,為我校信息系統提供分配和回收用戶權限等服務,對我校金盾網系統資源進行訪問控制,并且可以實現上下級用戶權限的轉換以實現與其他各級信息系統的互通。我校金盾網信息系統將逐步實現使用者每人配備一個身份認證設備,以實現身份認證和權限管理的配合。對于認證系統來說,如何正確使用證書關系到整個金盾網信息系統的安全,鑒于證書使用的重要性,提出以下建議:
定期開展網絡安全講座,普及數字證書安全使用方法以及相關管理規定,提高全員網絡安全意識;完善數字證書管理機制,建立專門數字證書管理臺賬,責任落實到人,“誰使用,誰負責”,數字證書一旦遺失,及時上報注銷,盡可能降低網絡安全風險;對本部門掛職、借調、轉業、退休人員數字證書的上繳和變更要做出具體的規定;定期撰寫我校數字證書使用情況報告書,分析存在問題,清理從未使用的數字證書,提高數字證書的使用率,充分發揮數字證書的作用。
⑶終端安全系統的改善。調查顯示,在全球計算機網絡遭受的攻擊和破壞當中,八成來源于網絡內部,而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傳統的安全防護手段往往對來源于網絡內部的攻擊和破壞束手無策。我國通常采用制度監管的方式監控和審計內部網絡行為,而國外多采用了先進的技術手段監管內部網絡行為,效果更為明顯。我校金盾網終端分布范圍廣,使用人員雜,人員網絡安全意識參差不齊,網絡終端安全問題較為突出。從網絡終端入手,建立牢固的終端安全體系,才能形成全面立體的安全防護系統。
我校的終端安全體系中除按照規定部署“一機兩網”監控軟件、補丁分發管理系統和桌面管理系統以外,還部署了“360安全衛士8.1企業定制版”和“病毒防治系統,下面重點分析后兩者。
第一:病毒防治系統部署情況
我校網絡終端數量大,任何一臺終端感染病毒,都將威脅整個網絡的安全,影響網絡正常運行的性能,建立完善的病毒防治系統是我校網絡安全防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病毒防治系統查殺潛伏病毒、保護系統抵御攻擊、將安全風險降低。我校共設置三個網段,每個網段由一臺病毒防治服務器負責,負責訓練部網段的病毒防治服務器和負責學員隊機關的病毒防治服務器均安裝了瑞星殺毒軟件服務器端,負責多媒體教學網段的病毒防治服務器安裝了卡巴斯基殺毒軟件服務器端,各終端上均安裝防病毒客戶端軟件。這三臺病毒服務器定期升級病毒庫和主程序,然后再升級各自負責的防病毒客戶端,形成了體系化的病毒防治系統。我校多媒體終端分布于教學樓各層的每間教室,承擔了我校絕大多數的教學工作,此外還承擔了轉播教育等一系列日常工作,接觸人員多,使用頻繁,感染病毒的風險大,感染病毒的種類雜,在負責這一網段的病毒防治服務器上安裝卡巴斯基殺毒軟件,是鑒于該軟件在世界殺毒軟件排行榜位居首位,殺毒性能卓越,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帶毒殺毒,使用它在這一病毒形勢嚴峻的網段,更能確保全面的查殺病毒。但卡巴斯基殺毒軟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運行時大量占用內存,升級頻繁,影響系統運行速度和功能,鑒于此,在使用人員相對單純的訓練部網段和機關各學員大隊網段安裝了瑞星殺毒軟件服務器端的病毒服務器進行管理和控制,既可以保證查殺病毒的需要,又能確保系統性能的穩定。
第二:360安全衛士8.1企業定制版部署情況
安裝360安全衛士8.1企業定制版的主要目的在于便于我校信息中心的網絡管理人員監管我校所有的計算機終端和我校終端用戶主動維護計算機終端安全運行環境,360安全衛士在查殺插件、木馬,修復系統,修補漏洞方面功能非常強大,彌補其他終端安全手段的不足,鞏固終端安全系統。
[參考文獻]
[1]賀雪晨.信息對抗與網絡安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2版),2010,5.
篇3
關鍵詞:可燃氣體;易燃液體;油罐區;泄漏監測;消防監控
目前,國內大型煉油廠、液化氣庫數量日趨增多,給我國油罐區消防問題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之所以這么認為是由于油罐區屬于易燃易爆區域,稍有不慎就可導致大范圍火災,給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為避免以上重大危險發生,應結合油罐區火災特點進行詳細分析,加強油罐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對油罐區域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檢測,結合數據分析油罐區的安全等級,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避免造成油罐區安全事故發生。
1油罐區火災特點
油罐區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這主要是由于油罐區易燃易爆物質相對集中,火勢高,輻射力強,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結合以往油罐區火災分析,油罐區火災具備以下特點。(1)著火速度快,火勢急而迅猛相比其他火災而言,油品燃起速度及擴散速度非常快,足以讓整個區域瞬間變成火海。形成此類特點的原因與石油自身特息相關,燃點和閃點是決定石油燃燒速度及擴散速度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石油產品的閃點和燃點之間相差值在1~5℃,閃點越低的石油,發生火災危險的可能性越大,燃燒也越快,因此火勢也會異常迅猛。如某汽油的閃點是-50~30℃,其爆炸極限上限濃度可達6.48%,下限濃度低至1.58%,燃點區間為415~530℃,如有不慎,發生泄漏現象,油蒸氣就會與空氣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氣體。按氣流漂移的常規速度45.7m/min來看,只要遇到類似煙頭的火花,即可引發一場迅猛的火災,造成重大損傷。(2)火焰溫度高、輻射強油罐燃燒溫度非常高,而且輻射力度很強,會導致火勢越來越大。油品在燃燒過程中可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周邊區域溫度升高,釋放的熱量加熱了其他可燃物質,進而導致火勢蔓延和擴大。而且油罐的容積越大火焰溫度越高,輻射性越強,火勢蔓延得越大。例如,當一個直徑為11.5m的油罐著火開始燃燒時,它的輻射熱度可達5860kJ/(m2•h)。但油罐直徑增加至23m時,輻射的熱量就可增至13000~17000kJ/(m2•h)。(3)燃燒和爆炸交替進行油罐火災一旦發生,大多都會遵循燃燒和爆炸相互交替的規律。之所以發生爆炸是由于油罐受到火焰和高溫的作用,使油罐內壓力快速增加,油罐由于承受的壓力過大,最后導致爆炸。此外,還有一種原因可以引發爆炸,燃燒的油罐使罐內的油快速蒸發,與空氣混合,形成易爆氣體。易爆氣體達到爆炸極限值時,就會產生爆炸。一般來說,油蒸氣濃度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也就產生了燃燒和爆炸相互交替的現象。(4)煙霧濃度高、毒氣重油罐區發生火災時,還可帶來大量的煙霧及有毒氣體。其煙霧濃度可達普通火災煙霧的3~4倍。最為關鍵的是油罐區中,大部分燃料本身就具備大量的有毒物質,如硫化氫、環氧乙烷等有害物質。如有不慎,則可能給周邊區域環境及居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傷害。(5)容易蒸發,容易擴散成大面積火災除以上特性,油罐產品還具備易蒸發的特性,尤其是石油產品中的輕質油品。油品蒸發越快就會降低閃點,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就會增高。其次,油料基本都是流動的液體,發生火災時,往往會由于油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油料的漏出會使其流動性加強,進而引發大面積火災。
2儲罐區可燃氣體及易燃液體消防監控系統設計
結合油罐區火災特點進行分析,油罐區消防的關鍵問題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應結合油罐區的整體布局制定出完整的消防體系,對重點區域進行重點監控與設計,以保證整個消防系統的整體性及針對性。其次,應充分考慮油品生產工藝中的安全因素,真正做到在消防安全系統中解決此類問題。最后,對油罐區可燃性物質及時進行監控,以免發生泄漏現象。基于以上分析,油罐區消防系統的監控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設計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2.1油罐區消防監控系統設計原則
在進行油罐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思路中,應根據油罐區發生火災的原因進行具體設計,只有這樣油罐區消防安全系統才可在實際中得到應用。當前,油罐區消防監控系統為滿足安全事故提前預測及實時監控的2大功能,往往采用軟硬件相結合及生產監測與安全監控相結合的2大原則。軟硬件相結合是指通過對安全事故的模擬,將軟硬件聯合起來,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系統即可自行處理。其次,監測與安全監控是指在生產中,對油品生產過程進行監測,避免后期引發安全事故的隱患因素存在。安全監測則是指對油罐區進行實時監測,對油罐區安全參數進行設定,并根據采集數據及時進行協調,將可能引發火災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
2.2油罐區硬件消防系統的應用設計
根據油罐區的特點,綜合考慮其工藝參數及火災參數的監測條件,油罐區應設置可燃性氣體泄漏監測系統及消防安全系統,以滿足對工藝監測參數DC4~20mA及火災參數頻率傳輸的不同要求。在硬件系統中,實現火災參數頻率傳輸監測目前主要采用防爆型火災探測器。根據數據通信協議的要求,對工藝參數進行檢測往往采用DDZ轉換器,以達到接受處理儀表輸出信號的功能,其監測內容可包括氣體濃度、成分,油罐的溫度及其承受的壓力等。而監控平臺的功能則主要負責利用這些采集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針對可能預測出來的事故及時預防,采取相應的聯動滅火裝置,保證油罐區的消防安全。火災監測與滅火聯動控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3油罐區軟件消防系統的應用設計
油罐區軟件消防系統設計:①應實現對油罐區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做出相應的報警判斷,具備聯動的控制輸出功能。②應滿足對油罐區安全狀態事故進行預測的功能,并提出相應的緊急處置方案。③需滿足數據采集傳輸,及異地遠程、聯網的功能。④結合消防系統的工作性質,還需滿足消防管理的工作,如設備狀態的管理、防火管理等。綜上所述,為滿足以上功能,油罐區軟件消防系統的應用設計應主要包含4大設計模塊,即系統主控模塊、事故處理模塊、信息通信模塊、消防管理模塊。以上4大模塊中,數據通信傳輸是油罐區消防安全檢測系統的基礎,也是應進行重點設計的區域。其關鍵在于在消防安全監控系統中,對安全事故進行預測完全依托于對各類參數數據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數據送入監控中心,才可對油罐區的安全狀態進行判斷,最后才可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對油罐區數據通信傳輸模塊進行重點設計必不可少,只有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才可保證消防系統應急預案的合理性。
3結語
前些年,我國在秦皇島、錦西等地都發生了大型火災爆炸事故,對社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近幾年的努力下,油罐區安全事故已大幅度減少,但還是偶有發生。因此,油罐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的合理設計仍是重中之重。在油罐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中,應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才可保證消防安全應急預案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油罐區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陳南.石油化工儲罐區火災探測報警及遠程滅火聯動控制系統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23(1):80-82.
篇4
關鍵詞:高等學校;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5-0103-02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高校財務信息化為高校的管理和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已成為高校提升財務工作效率和財務服務水平的重要推手。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已由提高財務核算工作效率向提升財務管理和服務水平轉變,各高校普遍建成了面向全校師生的網上報賬、信息查詢、跨部門業務辦理等財務綜合服務體系。然而,隨著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和財務綜合服務體系的推廣應用,財務信息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開始凸顯。
一、高校財務信息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
1.硬件設備的風險。財務信息系統的硬件設備主要指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硬件設備是財務信息系統的物理載體,是財務信息系統穩定運行的先決條件,硬件設備的損壞會給整個系統造成嚴重損失。但在日常工作中,硬件設備的配置和運行環境經常得不到財務部門的重視。
硬件設備常見的配置問題包括:計算、內存、網絡設備帶寬等與業務需求不匹配,形成瓶頸導致系統運行效率低下。服務器運行環境無法滿足要求,如運行存放場所的供電、降溫、除塵、防磁等配套設施不完善,極易引起硬件設備損壞。
2.網絡攻擊和感染病毒的風險。隨著財務信息化服務體系的建立,財務信息系統需要面向全校師生員工提供各類財務服務,隨之而來的,以非法取得或篡改數據為目的的入侵行為難以避免。由于通用操作系統本身存在的漏洞和信息系統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財務信息系統遭受網絡攻擊和感染病毒的風險一直存在。
3.數據損失風險。在財務信息化系統中,數據是系統的核心,財務管理的過程就是對數據的生成、分類、分析和利用的過程。各種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數據損失,將會對財務信息系統造成致命的損失。高校財務數據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科學合理的備份機制,缺乏財務電子數據的管理制度,電子數據的存儲條件損壞等。
4.財務人員錯誤操作的風險。高校財務人員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存在差異,部分財務人員對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認識不足。個別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系統無意或有意地錯誤操作,將會引起財務信息失真或造成財務數據的重大損失。
二、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1.加強硬件平臺運行維護管理。硬件平臺是財務信息系統的基礎,高校應對硬件平臺的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搭建信息系統硬件平臺之前,應根據預先規劃的業務種類和業務規模對硬件設備的架構和配置做科學設計,硬件平臺要充分考慮財務信息系統在計算、運行、存儲、網絡等方面的需求,避免因為某一環節出現瓶頸,降低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硬件平臺的設計方案可由財務部門提出業務需求,請信息化領域的專家進行充分論證,避免盲目建設造成損失。硬件平臺的運行環境應滿足持續供電、恒溫恒濕、防磁微塵等方面的要求,在日常生產中,還應實時監控硬件平臺的運行狀態,對運維系統給出的提示和報警信息及時給予分析解決,規避可能出現的硬件故障風險。
2.科學規劃財務信息系統網絡架構。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絡架構對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具有重要意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規劃財務信息系統應考慮的問題包括:(1)確保財務核心數據的安全,最好做到專網運行,與因特網物理隔離;(2)財務核心數據應與財務網上服務數據實現互通,保障財務查詢、網上報賬等業務數據的雙向傳輸;(3)對校園網訪問財務網上服務應用進行必要的監控。
下面提出一種財務信息系統網絡架構設計方案(見下圖)。
3.完善財務數據保護策略。制定財務數據保護策略,建立財務信息系統災后快速恢復能力。應包括:(1)應用虛擬機高可用(HA)解決方案。建立虛擬服務器快速恢復能力,當一個集群中的某一臺物理主機出現故障,虛擬機可以自主偵測并遷移到另外的物理主機上,實現業務不中斷。(2)完善數據備份策略。備份范圍應包括:文件系統備份,數據備份,日志備份。備份方式應包含:在線備份、離線備份、完全備份、增量備份等。同時根據各應用系統的工作特點和安全防護級別合理選擇備份方式和操作頻率。(3)建立熱備與容災系統。隨著高校財務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高校財務部門希望具備在遭受突發災難后財務應用不間斷服務的能力,可建立財務數據熱備與容災系統。建立一個異地的數據系統,該系統是本地主系統關鍵數據的一個可用鏡像,異地數據系統通過同步或準同步的方式與本地主數據系統保持一致,當主系統遭遇意外損失,應用系統可以迅速切換到異地熱備容災服務器,保證財務應用不間斷。
4.建立健全財務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財務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規避系統安全風險,提高財務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1)財務信息系統權限管理制度。為規避財務人員操作失誤引入的風險,防范內部人員舞弊行為,應建立和完善財務信息系統權限管理制度。根據各崗位的職責,設置相應的系統使用權限,從系統上做到不相容崗位隔離,建立關鍵業務環節多級審核機制,保障會計信息真實、可靠。(2)財務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制度。建立財務信息系統硬件和軟件的運行維護制度,規范系統操作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規避硬件故障和非法訪問引入的風險。定期檢查并記錄服務器、存儲、交換機、防火墻以及隔離網閘等硬件設備的運行狀態;定期檢查硬件設備、數據庫的日志,排查系統隱患;梳理財務應用系統操作流程,編制應用系統使用指南和注意事項。(3)財務電子檔案管理制度。建立與財務信息化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財務電子檔案管理機制,規范財務電子檔案的采集、歸檔、存儲等流程。根據電子檔案的特殊性質,還應定期對財務電子檔案做完整性和一致性驗證。
5.加強財務人員綜合能力培養。財務人員的職業操守和業務能力對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高校應注重對財務人員道德素質和信息化工作能力的培養。加強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化相關知識的學習,了解財務信息系統的基本架構和工作原理,具備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的意識,掌握財務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的基本技術,有效地提升財務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婷婷.我國高校信息化機制建設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 李波.基于VPN的天翼財務信息安全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篇5
關鍵詞:消化疾??;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
消化系疾病實驗室是進行學科相關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是進行學科高水平研究人才培養、相關學科和領域科學研究、開展正常實驗室教學的必要保障。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綜合措施。狹義的生物安全定義為現代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應用、轉基因生物跨國越境轉移時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的潛在不利影響。廣義的生物安全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經濟、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所產生危害或潛在風險[1]。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對于科研和實驗的順利進行,保障實驗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如何做好消化系疾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做一簡要概述。
1 做好實驗前準備工作,加強實驗室人員培訓
1.1作為課題組成員或者即將進入實驗室的學生、實驗員,應該熟知所研究課題、實驗的相關設計原理和操作步驟,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在實驗中少走彎路,并且最大限度避免實驗室生物危害。
1.2根據課題實驗要求選擇實驗室。消化系疾病實驗可以分為非感染性微生物實驗,如各種非感染性消化系疾病研究,以及微生物可能具有或具有感染性的實驗,如各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的研究等。生物安全實驗室可分為4級:基礎實驗室(BSL-1、BSL-2)、防護實驗室(BSL-3)、高級防護實驗室(BSL-4)。其中基礎實驗室(BSL-1)適合于已知其特征、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環境危害性最小的生物因子的實驗和研究,適用于消化系非感染性疾病的實驗研究?;A實驗室(BSL-2)適合于從事對人和環境有中度危害(危險度二級)的生物因子的實驗和研究工作,可適用大多數消化系常見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和研究。防護實驗室(BSL-3)主要適用于處理危險度三級微生物和大容量或高濃度、具有高度氣溶膠擴散危險的危險度2級微生物的實驗研究。高級防護實驗室(BSL-4)主要適用于外來危險因子,這些因子可以引起氣溶膠傳播的實驗室感染和威脅生命。其中防護實驗室(BSL-3)、高級防護實驗室(BSL-4)在消化系疾病實驗研究中應用較少。
1.3加強實驗室人員培訓,牢記實驗室規章制度。對進入消化系疾病實驗室人員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有利于提高實驗人員對于實驗室生物安全的認識和防范意識,是防范實驗室生物危害最重要的基礎措施之一。培訓內容包括心理素質、檢驗技術、生物安全操作、實驗室事故應急處理方法和原則、工作中潛在危險處理方法、感染預防措施等[2]。相關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規范有《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實驗室工作人員應了解知曉。
2 重視個人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
生物安全防護是指避免生物危險因子對生物體包括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污染過程中所具有的意識和采取的措施。在進行消化系非感染性疾病研究,進入基礎實驗室(BSL-1)工作時,需穿著工作服,在進入和離開實驗室時,要做到在流水下按“七步洗手法”進行洗手清潔,避免實驗室生物危害。此外,根據實驗要求,可采用個人防護設備,如口罩、眼鏡、手套等進行防護。
在進行消化系感染性微生物實驗,進入基礎實驗室(BSL-2)工作時,除必須按照實驗程序操作、合理應用高壓滅菌器滅菌外,工作期間還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此外,需限制人員出入,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實驗室生物危害風險。
若需進入防護實驗室(BSL-3)時,除上述防護措施外,實驗人員進入實驗室前需經過相關專業培訓、接種相應疫苗免疫。
3 遵守實驗器械操作規范,防范實驗動物所致的實驗室生物危害
進入消化系疾病實驗室工作,應遵守實驗室內各試驗器械操作規范,所有操作均應該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有調查指出, 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柜擺放位置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僅67.5%,潔凈度合格率為75.8%,生物安全柜內微小氣候檢測指標多數合格率較低,存在生物安全隱患。實驗員在實驗前后需對生物安全柜進行清潔和消毒,保證生物安全柜潔凈。
在進行消化系疾病研究實驗操作時,需要做好個人生物安全防護。如進行血清分離時需加強眼部和皮膚黏膜保護及防范血液或血清制品對實驗室的污染;使用組織研磨器和勻漿器研磨消化系統各組織時,應在實驗室生物安全柜內操作,以減少氣溶膠污染;使用攪拌器和振蕩器進行實驗樣本的攪拌和震蕩時,操作前應檢查容器完好,使用時加防護裝置,并在生物胺全柜中進行操作;使用離心機進行試驗樣本離心時,應檢查設備是否運行正常,盛裝實驗樣本容器確保密閉完好,并注意配平離心機;使用皮下注射器進行皮下注射時,應避免使用過的針頭回套,以確保實驗操作時生物安全。
在消化系疾病實驗研究中,常需使用實驗動物進行動物實驗,常用的實驗動物有大鼠、小鼠、家兔、犬等。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應做到以下個人實驗室生物安全措施:①穿著防護服:如在基礎實驗室(BSL-1)進行動物實驗時,穿著工作服即可;若進入基礎實驗室(BSL-2)進行動物實驗時,需穿著實驗室內專用內膽衣和相應的外層防護服;②呼吸防護裝置:根據實驗有無感染性選擇普通外科手術口罩或N95口罩防護;③手部防護裝置:根據實驗動物種類可選用乳膠手套或不銹鋼網孔手套;④頭面部防護:根據實驗需要可選用帽子、護目鏡、面罩等。
4 重視實驗室試劑儲存、使用安全
試劑是消化系疾病實驗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部分實驗試劑為有毒、有腐蝕性、強氧化性、有放射性或易燃、易爆物質,安全儲存、規范使用試劑是預防消化系疾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驗室試劑的儲存和使用應遵循以下原則:①試劑應選擇適合的儲存容器和在儲存條件下儲存;②有毒、有腐蝕性、強氧化性、有放射性或易燃、易爆的試劑應由實驗室管理人員雙人管理,領用需核對用途、用量,建立雙臺賬;③使用有毒、有腐蝕性、強氧化性、有放射性或易燃、易爆的試劑時應了解試劑化學性質,雙人規范操作;④如不慎發生意外,應沉著冷靜,及時正確處理。
5結論
實驗是研究消化系疾病發病機理、發現消化系疾病治療新方法、闡明人體消化機理的必由之路,做好消化系疾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是成功進行消化系疾病實驗的重要基礎和必要保障,需要每個實驗人員的共同遵循和不懈探索。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新型校園;安全防控;體系架構;構筑要點;解析
前言:自從我國實施對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獲得全面革新機遇,同時期,高等教育招生規模也日漸擴張,因此結合一切技術手段進行校園內部安全維護,絕對是系統化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必要性支撐條件?,F如今社會矛盾隱患極度深化,包括宿舍失竊、校園車禍,以及暴力事件自然也頻頻滋生。為了避免和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則和正常化科研、教學、生活秩序等,產生過度沖突弊端,高校領導必須盡快構筑起內部安全綜合式防控體系,盡量明確基層保衛工作人員職責內容,與其合作研究全新治安問題,并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校園安全規范管制方案。
一、目前我國各類高校普遍遺留安全問題的客觀性觀察研究
截至至今,我國高校社會化特征深入延展,一時間令高校內部教育活動充滿生機,但是也為后期治安和諧景致造成眾多威脅,有關其中的安全沖突狀況具體表現為:
(一)暴力型犯罪現象
因為大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影響,加上其本身對于社會環境認知力度不足,經常會遭受不良社會風氣牽制而作出錯誤的行為判斷,以上一切因素都將為暴力傾向土壤提供充足的滋養媒介,以至于包括蓄意傷害、謀殺、等犯罪現象,在高校內部大頻率滋生,嚴重威脅其余學生生命財產安全,令其對于今后不同難易程度課業感知積極性急速縮減,最終不管是身心健康或是職業發展前景,都必然是不夠理想的。
(二)治安災害隱患
高校招生規模未曾出現下降跡象,無疑給內部治安災害問題擴展蔓延提供適用空間。透過以往實踐調查結果分析,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校人數已然超出1800萬,加上指導員數量和職業道德素質的限制,對于此類群體的治安管制監控實效自然大面積縮減,最終火災、爆炸等治安災害也將難以系統化遏制,最終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結果,將無法精準預計。
另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今獲得全面新生機遇,至此不同規模消費市場紛紛以高校校園為中心進行構建擴張,包括民房出租、商業網點、歌舞廳、洗浴城等服務項目全面涌入,學生因為抵擋不住好奇心理而開始介入其中,相關治安監管機構根本無暇顧及,隨后衍生出盜竊、流氓斗毆等治安災害問題。由此看來,校園周邊人文環境,的確直接決定著校園內部犯罪和治安問題滋生頻率。
二、快速構筑起創新型校園安全綜合式防控體系思路的細致性驗證解析
在如此緊迫的校園治安管理局勢之下,如何快速建筑起創新型校園安全防衛監管體系,可說是一切應急之舉。筆者認為關于此類環節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物質和技術資源修繕、利用實力層面之上,有關細致化調試解析策略內容具體表現為:
(一)高校內部創新型安全防范設施的合理吸納與改造沿用
實際上就是督促治安防衛工作人員在特定監察對象周邊區域,進行障礙物預先安裝,避免作案分子的介入,可以說是安全防范的基礎適應媒介。隨著科學、經濟的不斷發展,有關高校開始在傳統物防理念輔助范疇之下,進行多元化安全防范單元搭建。具體策略內容表現為:在高校校園周邊區域進行圍欄和紅外警報系統建設,如若發現有任何形跡可疑的人員進入,就會立即引起警報器反應,保證防衛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應急處理。同時,在學校大門處安裝電動伸縮門,加強對進校人員及車輛的盤查;為安保人員配備警戒裝備,包括電警棍、盾牌等,增強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的能力;繪制校園“平安地圖”,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避險方法;裝備消防、防雷等設施,為校園和師生安全增加保障。
(二)校園安全防控技術指導系統的可靠性管理控制
一級技術防范基本上是在路面、交叉路口、樓梯、電梯、出入口安裝攝像頭,作用在探測、排查;二級技術防范在教學樓、實驗室、財務室等重點部位安裝攝像頭,作用在預警和反應。需要額外加以強調的是,探測要準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預警要準確;另一方面,反應要及時,反應的總時間應小于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歸結來講,唯獨針對校園治安各時段、各區域安全參數要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對學校周邊各個時期的治安動態信息要了解,才能更好的做到有針對性防范。
結語:按照上述內容陳述,想要在合理時間范圍內綻放校園安全管理前景,作為專業化治安防衛人員,必須主動聯合不同層級領域內的技術要素特性,加以科學界定和交叉聯系,確保為后期完整性安全防控策略制定提供足夠豐富的指導線索。唯獨如此,涉及過往高校內外隱藏的治安風險問題才能得到順利克制,包括校園暴力和盜竊行為現象等,為日后師生高質量安全服務供應和和諧溫馨校園環境舒展,做足充分的過渡準備工作。(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王艷.高校校園安全防控體系綜述[J].經濟師,2009,15(10):69-75.
篇7
武警學院擁有多個高危險性實驗室,如火災機理實驗室、防火功能材料實驗室、滅火技術實驗室、核生化實驗室等,實驗室開放力度的加大,更增加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難度。為推動消防安全管理與實驗室建設的同步發展,分析實驗室火災隱患,我們實行了“二三制”的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即:一級是學院統籌實驗室消防安全頂層設計,構建一套適用、有效的管理制度;二級是實驗室管理部門以消防安全評估和檢查二個為抓手,加強實驗室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三級是實驗室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項措施,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標準和消防信息化平臺建設。
1.高校實驗室火災隱患因素分析
通過實驗室火災隱患因素分析,可以讓人們更加客觀、準確地認識火災的危險性。分析火災事故的原因,總結事故發生規律,是控制事故發生的第一步,并為人們控制和撲救火災提供依據和支持。根據火災統計與發生的直接原因分析,火災的成因可分為:人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1.1 人的不安全行為直接引發火災
根據火災統計數據,80%以上的火災都是由于人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消防常識缺乏、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等人為因素引發的。
(1)實驗操作者卻少自我約束。①“無知無畏”型。當前,人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消防知識和消防安全技能不夠,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個“短板”;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將會引發什么后果,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②“僥幸心里”型?;馂氖鹿适堑透怕适录?,許多人往往沒有親身感受過火災,認識淺顯,以為一次違章不會巧合就能發生火災;③“麻痹心理”型。偶爾一次未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沒有發生事故,就習以為常,視而不見;④“捷徑心里”型。往往為趕任務,縮短實驗時間,違返規定操作,忽視安全而釀成大禍;⑤“厭倦心理”型。因實驗周而復始,枯燥乏味,就不遵守規定,實驗隨意性大,增加了火災隱患。
(2)實驗室管理人員監管不嚴。①實驗過程中缺少控制,增大實驗操作者的隨意性;②出現口頭上重視,實際上輕視,忙起來無視的現象;還更有可能,為追求短期利益,忽視安全而違章辦事,埋下火災隱患,使制度成為一紙空文。
1.2 實驗室環境不安全條件
實驗設備的多樣性對實驗環境有著不同的技術要求,有些是高壓、高溫或大電流等設備,有些實驗是高危險性實驗,如化工實驗、高溫、高壓實驗等。實驗室設備大量的引進與場地緊張、配套資金缺乏的矛盾曰益突出,帶來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①用電環境。實驗設備增加,電力負荷加大,電路未相應擴容,存在線路過熱或引發火災。據統計,電氣火災占到火災總數的37.1%,而且有增長的趨勢;②消防設施環境。消防安全配套設施的設計、建設及維護相對滯后,致使實驗室消防安全環境復雜,隱患眾多;老建筑消防設施缺失,新建筑消防設施缺乏有效維護現象嚴重;實驗室消防器材配置種類錯誤、數量不足或過期,樓內消防報警為防止誤報而關閉,消防車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鎖閉、常閉式防火門打開、消火栓損壞、疏散通道堵塞等。③配套設施環境。因項目急需而臨時搭建實驗室、改造實驗室,往往存在不能滿足設備或實驗技術要求;實驗室功能增加或改變,存在非專業人員施工,不熟悉情況,亂拆亂建;火災高危實驗室內裝修或實驗臺柜等未采用阻燃裝飾材料,容易引起火災。
1.3 實驗室內物品的不安全放置和使用
(1)設備安裝、使用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實驗室面積、配套實施建設滯后于教學和科研活動需要,造成引進設備安裝臨時調整,教學和科研運行不能達到良好的狀態,存在使用安全隱患;特別是實驗室一些化工、高溫、高壓、大功率的儀器設備,本身就是火災預防的重點。
(2)危險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如甲烷、氫氣、氧氣等高危氣瓶,是否按要求放置與使用;金屬鈉、乙醚、白磷等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是否按要求存儲與使用。
(3)實驗室內物品使用混亂,耗材隨意擺放,亂丟廢棄物等現象易引起火災;實驗室內易燃裝飾物過多,易燃性的堆積物過多,使火災載荷增大68。
1.4 消防安全制度的不完善
(1)消防安全制度建設不完善。實驗室管理部門安全職責交叉、重疊,人員職責不清,消防安全技術標準缺失,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消防安全資金投入不足,運行機制落后等是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源。
(2)消防安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落實不到位,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糾正,物與環境的危險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各種事故,甚至是重復發生。
(3)消防安全管理運行低效。新形勢下實驗室數量巨大,教學和科研項目眾多,大多數開放運行,管理難度加大。特別是科研實驗室人員流動大、實驗危險性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將導致火災。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的發展,對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驗室安全管理機制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適應開放的需要,職能避免交叉與缺失,手段要適應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2.學校頂層設計,部門監管,全員參與
2013年2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強調了各級政府機關消防工作責任,把考核結果作為對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高校實驗室作為防火重點單位《消防法》、《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是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據。
武警學院從三個維度統籌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宏觀制度建設上,從職責分工、安全教育、運行機制、管理系統和資金保障等方面做出比較全面的規定,形成《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匯編》,保證制度體系的系統化;根據實驗室根據儀器設備和具體情況,制定各自實驗室安全技術標準與設備操作規范等,匯編成《實驗室安全實施細則與操作規程匯編》,保證制度的可操作化。中觀上,明確實驗室所屬部門與監管部門職責,賦予其評估和檢查的職能,使管理部門推動工作有抓手。微觀上,明確學校各級人員消防安全責任,校領導是領導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擁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學院領導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實驗中心(室)負責人和使用人逐級簽訂責任書,使每個人都有消防安全職責在身。在消防安全上,只有人人關心、人人盡心,才能達到處處放心。
3.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部門兩個抓手
3.1 消防安全評估,形成激勵機制
依據《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學校應建立實驗室消防安全評估體系,定期評估,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違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擅自挪用、損壞、破壞消防器材、設施等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學校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并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等相應的處分。實驗室消防安全評估制度的建立,利于科學管理,職責落實、自我約束、不斷完善,創建長效、穩定的消防安全形勢,逐步實現“安全第零事故”的目標。武警學院逐步完善實驗室消防安全年報和評估制度,以此作為評選先進實驗室和優秀實驗教師的重要條件之一。
3.2 消防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消防安全檢查是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消防安全檢查,能及時了解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動態,發現并解決有礙于實驗室消防安全的各種隱患和因素,有效防止或減少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常見的實驗室消防安全檢查可分日常、定期、不定期、專項等四種形式,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結合進行。
武警學院探索管理者與學生相結合的檢查模式。實驗教學管理中心組織學生成立實驗室消防安去檢查組,按檢查項目分為五個方向:制度建設、消防設施、電氣安全,設備管理和耗材管理;每個小組由五個方向的人員組成,由1名管理者帶領對實驗室進行檢查;分別由3名管理者帶領3個組成員檢查不同的實驗室,下一次則輪換檢查對象;檢查完畢,匯總研討,整改通知,定期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建立管理者主導、學生參與的檢查制度:一方面,避免人情化檢查,使檢查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增強學生消防安全知識,是一次很好地社會實踐;同時,也可以減輕管理者的工作壓力,提高檢查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給予獎勵學分和相應的表彰。
4.實驗室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的三項措施
實驗室是消防安全“三級”管理的基層,是安全管理落實的最小單位,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開展師生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增強師生消防安全素質,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建立實驗室消防安全標準,使實驗人員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是安全管理的保證;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效能,是安全管理的有力手段。
4.1 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
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最終取決于全體人員消防安全素質的全面提升?!陡叩葘W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學校“應當將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納入學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計劃”。
(1)做好宣傳。為使“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開展多種方式的消防安全宣傳,逐漸使消防安全成為全體人員的自覺行動。武警學院以“學生自己宣傳才是最好的安全教育”,建立學生消防科普社團,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消防安全宣傳的主角,學院給以適當的活動經費。特別是消防系的學生更能發揮這方面的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如119消防日和416防災日等。這些活動不僅在學院,而且配合地方消防隊的工作走上街頭,不僅普及了消防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促進學生消防安全意識、知識與能力提高。
(2)開設課程。2011年7月教育部、公安部頒布施行的《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大綱(試行)》明確大學生消防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學大綱。對每屆新生進行不低于4學時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對進入實驗室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規程培訓,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消防安全專題講座。武警學院開設有《消防公共安全公開課》,根據各系教學實際,開展課堂、網上、實驗等靈活的教學方式。
(3)實踐演練。從重特大火災人員傷亡情況看,多數是因為公眾缺乏消防安全常識和逃生自救技能,沒有及時有效從火場逃生,被濃煙熏嗆窒息死亡。無數起血的事故教訓反復說明,消防安全關鍵在“防”;能不能防得住,關鍵在人;能不能逃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會不會逃生自救。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在武警學院消防系統訓練中心演練,學生熟悉消防設施及滅火器材;通過油盤滅火演練,使學生現場感受火災事故現場,使學生了解火災現場的人員心理,掌握火災初期滅火和逃生技能。結合軍訓和綜合演練,開展滅火器的使用、初期火災撲救、逃生自救演練等實踐活動,提高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4.2 實驗室加強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
(1)實驗室消防安全設施配置標準。依據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消防設施標準規范,制定不同性質實驗室的消防安全設施配置標準,如:精密儀器設備室、化學實驗室、核實驗室、計算機室、檔案室、爆炸試驗室、燃燒實驗室等消防設施配置標準。制定實驗室消防安全疏散標準,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樓梯間。明確不同性質實驗室消防器材配置種類和數量,不同火災初期滅火處置辦法等。細化危險化學品等存放與使用規范,懸掛高溫、高壓等設備的警示標識。
(2)實驗室運行規范。隨著實驗室在空間、時間、內容上的開放力度加大,實驗室安全的科學管理尤為重要。武警學院實行實驗室準入與學生信譽制度,學生預約進入實驗室前,需要網上安全考試,考核合格方可進入實驗室。對于危險性實驗,需要進入實驗室現場操作,通過老師考核合格,方可進入實驗室。在實驗室,指導老師給學生實驗期間表現信譽評價,成為再次預約申請進入實驗室的考核指標。
(3)實驗及設備操作規范。針對不同性質的實驗或設備,按照標準與規范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實驗項目操作規范,為操作人員提供準確、完整、清晰和量化的設備操作活動指南,提示主要風險、操作的風險,應急處理程序等。如:核生化實驗操作規范、粉塵爆炸實驗設備操作規范等。
4.3 構建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
高校實驗室點多、面廣、情況各異;專職管理人員少、任務多、監管難度大。學院借鑒消防部隊“網格化”管理模式,以實驗室房間等為基本單元,覆蓋全院實驗室;依據消防安全評估和檢查結果,把實驗室房間劃分為五個消防安全等級,分屬五個管理級別,以不同顏色區分,每年根據評估和檢查結果做相應調整。
為減輕實驗教師上報實驗室消防安全自評報告的負擔,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的監管效率,利用武警學院校園網絡,借助信息化建設項目,建立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并逐步完善管理系統。管理系統具有的功能:一是實現實驗室消防安全自評報告的自動生成及上報,完成消防安全信息收集和更新;二是數據分析功能,提醒實驗室消防安全的注意事項。三是實現實驗室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監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四是實現實驗室火災信息收集功能,可以給消防員救援提供“快速、準確”的火場信息;五是實現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功能,通過網絡媒介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及時消防安全信息,演示消防安全技能,如消防法律法規介紹、滅火器使用、報警及逃生技能、火災案例演示等。
5.結語
高校領導對實驗室消防安全工作具有統領的作用,他們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管理體系建設和工作效果,怎樣強調領導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在管理中要“以人為本”充滿關愛,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長期不懈的努力,感染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從內心接受各項制度,并主動遵守和執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杜絕安全事故和減少傷害;實驗室消防安全需要所有實驗室、全員、全程的參與,做到人人知安全,懂安全,做到消防安全“三懂三會”;消防安全管理的改進和深化,必須從細節著手,“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安全。
篇8
【關鍵詞】食品安全;高職院校;營養教學;實驗方法
在現今社會中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高職院校的學生與現在大、中、小學生一樣,屬于學生這個弱勢群體,甚至因為教學水平和硬件設施的原因,可能還不如一些中學的食品安全衛生更有保障。因此,怎樣更好地運用營養教學保障高職院校的食品安全衛生,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長期思考和改進的重點。本文中通過對營養教學試驗方法的分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食品安全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一、高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教學相結合的重要作用
1.高職院校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簡介
高職院校食品安全衛生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食堂飲食安全衛生。大學的食堂可以說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發場所,一些高職學校食堂清潔設施陳舊老化,缺少必要的貯藏設備導致肉類的存儲不合理以致生熟混放交叉污染,安全衛生的意識沒有到位。
(2)學校周邊食品安全衛生。高職院校周圍有一些商店,這些商店沒有通過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資格證書,許多食材的衛生安全也令人擔憂,如拉面館,燒烤店,奶茶店,食材并沒有經過嚴格的質檢,這些小店數量多,環境差,無法保證其衛生質量安全,直接對各種學校的飲食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但學校感到有心無力,屢禁不止。
2.保障高職院校的食品安全與營養教學實驗的重要作用
營養教學實驗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病從口入,通過營養教學實驗,可以了解不同人群營養需求以及營養健康知識,可以運用現代營養知識,預防各種食品安全隱患。食堂人員如果了解并掌握了這種營養教學相關知識,認識到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的嚴重性,提高食堂安全衛生程度,減少食品源危害,為高職院校學生營造和諧,健康的就餐環境,確保食堂的安全運行。
二、營養教學實驗的具體方法
1.從高職高校實際出發,明確實驗要求
在高職院校營養教學的實驗過程中,各個高校有不同的硬件和設施參差不齊,必須針對學校不同的條件,從而進行不一樣的操作。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過程和內容是整個營養教學實驗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應開展有關營養學知識應用的訓練,重視營養實驗的應用技術,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明確實驗要求。
2.創新營養實驗教學模式,更新營養教學實驗方法
(1)以賽促學。舉辦營養實驗操作比賽,讓學生分工合作。主動設計最具營養價值的食譜。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
(2)教學做一體化。整個營養教學實驗以學生的操作為主體,教師作以必要的輔導,老師通過在實驗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在理論教學這個環節中強化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
3.結合社會熱點,豐富實驗項目
一個社會熱點往往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營養教學實驗方法可以具體針對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作為實驗的樣品。當前社會上頻頻出現的“地溝油”事件,可以組織同學們將從超市里買來的正規品牌精制油與小攤位上的經過反復煎炸的劣質油作對比,讓她們在學習營養實驗的過程中對身邊的食品做出正確的營養價值評判標準,學生也可以明白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4.完善實驗設備,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網絡通訊等設備飛速發展,為教育學習帶來了便利,將關于營養教學的實驗方法的參考書,資料以及視頻上傳到網絡共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更快速地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必要時可以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直觀易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插入一些小故事,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現當代先進教學模式相結合。
三、總結
在當代社會中,營養教學試驗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傳統營養教學實驗的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在營養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食品安全教育的問題并反思,檢討自身的不健康行為,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同時讓學生意識到高職學院食品衛生安全的嚴重性,所以應該更加大力宣傳這方面的知識,確保高職院校飲食安全,健康,和諧與科學發展,為高職院校提供食品安全方面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包永華.論高職院校食品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J].現代農業科技, 2009(22)
[2]劉望,康林,高必達,陳冬美.面粉中毒麥成分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10(03)
[3]趙圣國,王加啟,章玉濤,胡小麗,卜登攀,周凌云.乳及乳制品中IgG含量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0(11)
[4]張月義,韓之俊,季任天.浙江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研究[J]. 河北農業科技,2007(11)
[5]竇勇.提高高職院校食品微生物課程教學效果的新思路[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12)
篇9
【關鍵詞】 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 妥布霉素; 氧氟沙星; 安全性
doi:10.14033/ki.cfmr.2017.3.0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3-0138-03
外眼是眼睛和空氣接觸的部分,包括眼瞼、結膜、瞼結膜、角膜等,這些部位受到細菌病毒等因素影響會引發感染[1],例如急性結膜炎,其起病快速,傳染性極強,很容易暴發流行,且癥狀較重,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轉變為慢性炎癥,破壞結膜杯狀細胞,累及角膜,導致視力降低[2]。妥布霉素滴眼液是臨床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外眼及附屬器局部感染的常用藥物,其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和志賀菌、沙雷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均可發揮作用[3]。妥布霉素滴眼液在臨床應用時多直接作用于眼角膜以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對其安全性的了解十分必要,尤其是小兒患者,一旦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很有可能會永久性地損害其視力。本研究則主要是對比妥布霉素滴眼液與氧氟沙星治療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病的安全性以及臨床效果,以對妥布霉素滴眼液在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病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52例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76例。所有患兒經過全面的檢查均確診為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其中對照組中男39例,女37例,平均年齡(5.6±2.3)歲,疾病類型:細菌性結膜炎30例,細菌性角膜炎31例,細菌性淚囊炎15例。觀察組中男43例,女33例,平均年齡(5.5±2.1)歲,疾病類型:細菌性結膜炎29例,細菌性角膜炎34例,細菌性淚囊炎13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應用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治療(湖北遠大天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719),滴于眼瞼內,3~5次/d,
1~2滴/次。觀察組患兒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進行治療(s.a ALCON-COUVEUR n.v.,國藥準字H20091082),滴于眼瞼內,輕中度感染者1~2滴/次,每4小時1次;重度感染者2滴/次,每1小時1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多次給藥的刺激性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每天給藥前后觀察兩組患兒眼睛角膜、結膜、上下眼瞼、虹膜等是否出現結膜紅斑、眼瞼灼痛或腫脹以及過敏反應等局部刺激癥狀。眼刺激性強度評價標準如下,無刺激性(0~4分):角膜、虹膜、上下眼瞼等未見異常;輕度刺激性(4~8分):角膜可見輕度渾濁,結膜有充血,血管可分辨,虹膜有輕度模糊,上下眼瞼輕度水腫,有少量黏性分泌物,睫毛潮濕;中度刺激性(9~12分):角膜渾濁,虹膜模糊不清,眼瞼水腫接近半閉合,血管分辨不易,分泌物使睫毛和眼瞼潮濕或粘著;強度刺激性(13~16分):角膜見渾濁,結膜充血明顯,血管分辨不易,虹膜模糊不清,上下眼瞼水腫且近閉合狀態,黏性分泌物明顯增加,睫毛潮濕粘著。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所得資料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眼睛局部刺激性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兒用藥后1、3和7 d時的眼睛局部刺激性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
2.2 兩組患兒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兒眼瞼腫脹和眼瞼灼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P
3 討論
妥布霉素屬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其能夠聯結在30S和50S的聯結位置,阻礙形成70S復合物,抑制m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從而導致細菌細胞死亡[4]。妥布霉素主要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腸桿菌屬、克雷伯桿菌、枸緣酸桿菌、變形桿菌等格蘭陰性菌有效,臨床多用于治療由敏感細菌導致的嚴重感染。妥布霉素的抗菌譜與慶大霉素相同,但其對綠膿桿菌的作用強度是慶大霉素的2倍之多[5]。截止到目前,妥布霉素尚未發現對其具有耐藥性的菌群。妥布霉素滴眼液是臨床治療敏感細菌導致的外眼和附屬器局部感染的常用藥物,細菌性眼瞼炎、角膜潰瘍、角膜炎、早期麥粒腫等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外眼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由細菌、病毒、衣原體等病原體引起的結膜炎、角膜炎、淚囊炎、麥粒腫、瞼緣炎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且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延誤病情,出現慢性改,損害患者的視力,尤其是小兒患者,有可能會因為病情的延誤帶來嚴重的后果[6]。
妥布霉素滴眼液用于治療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病時會直接滴于眼瞼內,以提高其治療效果,但有關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目前尚缺乏相關報道,導致其臨床用藥時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小兒患者的使用中。因此本研究則主要是對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病應用的安全性進行比較,以指導其臨床應用。氧氟沙星滴眼液也是同類型藥物中用于治療眼瞼炎、結膜炎、淚囊炎等外眼感染疾病效果顯著且常用的藥物,因此本研究中應用該藥物作為對照組患兒的用藥以比較兩種藥物的安全性。直接作用于眼瞼內的眼科用藥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眼部刺激感、眼瞼瘙癢、眼瞼炎、眼瞼腫脹等[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多次用藥眼部的刺激性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同時有臨床實踐證明妥布霉素滴眼液有可能會引起過敏性休克。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后有少量的藥物會被吸收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藥物過敏[8]。雖然該種過敏不良反應較為罕見,但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注意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對慶大霉素、鏈霉素等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過敏的有可能也會對妥布霉素過敏,應用時應該慎重。同時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應該密切注意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一旦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則需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搶救。
綜上所述,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療細菌性感染小兒外眼疾病的局部刺激性程度較小,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文橋,王卉妍,程燕.240例眼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7):627-629.
[2]Wang N,Yang Q,Tan Y,et al.Bacterial Spectrum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of Ocular Infection:Differences between External and Intraocular Diseases[J].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5,2015(1):1-7.
[3] Rosasco Y,Segall A.Deter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Stability of Various Formulations of Tobramycin Eye-Drops by HPLC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by R-GUI Stability Software[J].Journal of Applied Pharmaceutical Science,2015,5(12):8-13.
[4]王靜,趙江月,陸璐,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對白內障術后眼部炎癥反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觀察[J].眼科,2015,24(1):51-55.
[5] Fitzpatrick B.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Cefoperazone vs. Cefamandole-Tobra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Putative,Severe Infections with Gram-Negative Bacilli[J].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5,5(suppl 1):S173-S180.
[6]張榮霞,史素恩,孫鵬,等.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療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河北t科大學學報,2015,36(8):4-5.
[7]李瑩,鐘劉學穎,趙家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重癥細菌性角膜炎和結膜炎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3):416-420.
篇10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和大力宣傳消防法規、防火滅火及逃生自救常識,積極提高全體寢室同學的消防安全意識,培養寢室同學在遇到火災等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更好的保護學校財產和廣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依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制定本預案,具體內容如下:
二、組織領導機構
為確保此次活動緊張有序地開展,特成立本次消防安全演習的領導機構,負責方案的制定,各項工作的組織與協調。
1、消防安全演習領導小組
總指揮長:
現場指揮:十六號樓社區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
2、安全疏散組
十六號樓各寢室寢室長
三、演習時間:
四、演習對象:全體十六號住校生
五、消防演習準備工作
1、根據學校批準后的《消防安全演習方案》的內容準備消防演習所需的器材:
(1)錄制警報聲(負責);
(2)準備滅火器;
(3)內存有易燃物質的鐵桶2只,模擬著火源(安排);
2、學生事先熟悉宿舍內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及逃生方法;
3、在演習前各寢室長舉辦一次防火安全知識宣傳和安全逃生教育。
六、消防安全演習實施過程
(一)消防逃生演習
1、十六號樓音響播放警報,發出逃生指令,通知并組織全體住校學生進行疏散。
2、聽到警報后,各寢室長立即通知本寢室學生發生火警,并有組織地以最快速度有序地向樓下疏散。廣播同時要播放一些緩和心理的提示語,如“聽從現場老師指揮,不要慌張,按疏散路線有3.靠近火源的學生寢室長負責提取滅火器滅火。
4、樓長和寢室長的組織下沿疏散逃生路線,撤離現場;
5、各寢室撤離現場后,有序到達德馨廣場集合,按照各班列隊;
6、各寢室長按寢室人員清點人數,人數不齊的寢室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報告。
7、當學生全部撤離完之后,搜救組分組對每個寢室仔細地搜查一遍,確認沒有人員后向演指揮長報告。
七、相關要求
(1)每個寢室在寢室外過道按2路縱隊沿過道邊有秩序的進行撤離現場,不搶道、不驚慌,安靜、快速,絕對不要打鬧、推搡(除樓梯外其他地點小跑步撤離,不要急跑、過快,以防跌倒)。
(2)值班老師和所有社區管理會委員要做好安全的宣傳教育和演習中的管理工作;疏散時要有秩序,保證學生的安全,尤其在樓道上。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消防防火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