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制品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記者注意到,去年三季度進入到公司的武當資產在四季度仍有加倉,持股數量達775.37萬股,較去年三季度增持21萬股。大華農同時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業績同比增長20%-30%。業內人士認為,“公司優良的業績表現恐怕是崇尚價值投資的武當資產繼續加倉的主要原因?!?/p>
業績超預期
隨著2012年3月在登陸創業板,大華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16.22%;利潤總額1.93億元,同比增長19.37%;凈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20.82%;每股收益0.67元。
事實上,大華農的這一業績超出了此前不少分析人士的預期。記者查閱了相關券商研究報告發現,此前湘財證券和國泰君安等都曾預計公司每股收益為0.60元。
2011年公司實現市場開拓與產品銷售兩個突破:一是生物制品銷量同比增長8.66%,重大動物疫病疫苗有了新的增長,禽用常規疫苗銷售翻一番,突破8000萬元;二是獸用藥物制劑增長較快,實現銷售收入2.11億元,同比增長47.23%,毛利潤達6603.2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營業務各產品的毛利都有一定的提升。其中,獸用生物制品毛利提升0.70%;獸用藥物制劑毛利提高0.58%;飼料添加劑毛利提升4.18%。
此外,公司的募投項目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和家禽多聯系列滅活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都已開始產生效益,共實現凈利潤6292.86萬元。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二期工程計劃2014年12月完成項目建設;豬藍耳病活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將于2013年6月完成項目建設;動物疫苗工程研發中心技術改造項目將于2014年6月完成。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秦軍認為,公司募集資金大多數投向與生物制品相關項目,這些項目將在2012年陸續投產,緩解目前產能緊張的局面。
在證監會鼓勵企業現金分紅的指導意見下,大華農推出了向全體股東以每10股派人民幣現金6元(含稅)的分紅方案,共計派發現金1.6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公司股息率達到4%,超過了一年期存款利率,呈現出一定的投資吸引力。”
武當資產繼續加倉
2011年三季度田榮華旗下的武當資產斥資億元屯兵大華農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年報的出爐,武當資產加倉大華農的舉動也得以曝光。
年報顯示,大華農前10名無限售條件股東中第一、二、三和五大股東均為武當資產旗下產品,而且與三季報持股754.31萬股相比,武當資產仍在加倉。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武當17期和排在第五位的武當目標回報第3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分別加倉17.06萬股和4.01萬股。
篇2
西部產業布局尚存三大問題
分析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現狀,研究報告認為,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特色農業的專業化生產和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逐步發展成為西部經濟新的增長點;三是西部地區由南到北形成的我國“西電東送”的三大重要電源基地;四是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五是形成了幾大特色旅游板塊。
與此同時,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依然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特色產業盲目仿效和無序競爭嚴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地區競相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不少特色農業項目是政府推動的,按行政地區而建,重復建設較為普遍。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位雷同。多數高新區提出要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分工不明確,導致開發區之間的無序競爭;高新區的發展也缺乏統一規劃,土地批租面積大,開發效率低,不利于高科技產業的良性發展與合理布局。
三是旅游資源開發各自為戰,無法形成資源整合效應。長期以來,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對旅游資源缺乏科學規劃,多數地區沒有對當地旅游資源進行全面系統地普查和評價,對整個旅游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范圍、自然環境、開發價值、客源前景等沒有一個全面科學的統計和分析,難以為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科學布局提供可靠依據。
亟需建立10大全國性特色產業基地
針對這些問題,該研究報告認為,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應當遵循六個原則: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主導的原則;要依托主要交通干線和城鎮進行布局;突出重點和區別對待的原則;強化區域與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原則。
而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角度看,西部地區亟須建立10大全國性特色產業基地:
一是成渝制造業帶。成渝制造業帶已經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重化工業組團和以成都為中心的輕紡工業組團,今后,應選擇重點進行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有目標地改造傳統產業,在機械電子、生物制藥、生態農業與食品加工、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實現新的跨越。
二是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位于西隴海―蘭新線上的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發展目標是圍繞集約化農業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光機電一體化和先進制造技術、生物醫藥技術等重點領域,建立一批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開發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場容量大的戰略產品,力爭建成中國西部的“硅谷”。
三是天山北坡地區。該地區包括西隴海―蘭新經濟帶上從烏魯木齊到石河子一段?;谌峁┑馁Y源基礎及烏魯木齊的經濟功能,應把烏魯木齊及其周邊地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向西開放的前沿產業基地,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戰略儲備基地、生產供給基地和加工利用基地,以及全球旅游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四是銀川―蘭州―西寧及格爾木地區。該地區是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和呼包―包蘭―蘭青經濟帶的樞紐區。應充分發揮銀川及周邊地區豐富的水能煤炭資源優勢,在建設能源基地和高耗能產業密集地區的同時,著力搞好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農畜產品加工基地、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和區域性商貿旅游業基地建設。
五是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榆林地區。該地區依托當地礦產資源和國家重點投入,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建成了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和重型制造業基地。改革開放之后,依托農副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特色輕紡工業體系。
六是柳州―南寧―北海―欽州―防城地區。該地區的發展目標是以新興工業起步和傳統產業改造并重,形成具有相對較高的產業結構層次和對外開放水平。
七是貴陽―遵義地區。該地區要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構造新型產業結構。首先,要充分發揮該區軍事工業的優勢,建成我國西部地區僅次于關中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的西部第三大軍工基地;其次,在水電開發和鋁、磷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建設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原材料生產與加工工業基地;最后,將名酒、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旅游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
八是昆明及周邊地區。該地區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二大產業集聚區,應以發展與地方優勢產業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在生物資源的加工利用和農業現代化的生產與經營方面,增強研發能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形成我國煙草和生物制品的生產中心,并在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領域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繼續提升旅游業,帶動區域經濟的綜合發展。
九是攀西―六盤水地區。攀西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目標是聯合組建四川鋼鐵工業,建立以攀鋼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六盤水具有豐富的水能和礦產資源,發展方向是我國西南地區的能源、鋼鐵、磷化工、有色金屬等工業基地,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
篇3
針對重大醫療技術濫用,個別醫院不具備相應診斷資質,沒有相應技術人員、醫生“走穴”開展重大醫療技術等情況,衛生部將對重大醫療技術設立準入門檻,公布重大醫療技術目錄和相應的準入標準,并啟動對申請開展上述技術醫療機構的第三方評價工作。
國家發改委下發醫改5年時間表承認醫療體制滯后
9月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突破醫療體制改革困境下達了時間表。該《意見》在回顧“十五”期間存在的問題時并不避諱地指出“目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后”
《意見》指出未來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穩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辈⑻岢鲆凹哟笳l生投入,解決醫療機構的收入補償問題”,借此來根本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
西部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西部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已于近日啟動,中央財政為該項目安排了專項預算。衛生部日前已經確定按每人每年1.6萬元的標準補助接收培養單位,并要求各項目省認真做好學員選拔、培養、管理考核、使用和經費管理等工作,確保學員學有所成后能充分發揮業務技術骨干作用。
廣東報告登革熱病例 276 例
截至 2006年9月6日下午5時 ,廣東省共報告登革熱病例276例。目前,廣東省疫情多點散發和局部暴發并存,局部地方呈上升態勢,登革熱防控形勢相當嚴峻。為此,廣東省衛生廳、教育廳和省愛衛會近期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登革熱防治督查工作。
2006乙肝防治宣傳教育活動 9月啟動
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和衛生部共同主辦的2006乙肝防治宣傳教育活動于9月在全國正式啟動。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約有1億人長期攜帶乙肝病毒,現有慢性乙肝患者約2000萬人,每年約有28萬人死于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硬化或肝癌。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乙肝病例數多年來一直位居前列。
活動期間,全國主要的電視臺、電臺、報紙及戶外媒體將播發乙肝防治公益廣告,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還將開展一系列肝炎防治宣傳教育活動。著名影星劉德華將擔任乙肝防治活動的宣傳大使。
中國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受到國際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國的人用禽流感疫苗I期臨床研究結果論文7 日在英國《柳葉刀》雜志發表,這表明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成果受到國際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國人用禽流感疫苗由中國科興生物制品公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研制,不久前,這一疫苗完成了I期臨床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其中效果最好的10微克劑量的疫苗,可以使78%的接種者產生的抗體達到有效對抗 禽流感病毒的水平,超過了歐盟規定的70% 的標準。
北京:21名福壽螺患者發公開信欲發起維權活動
近日,21名住在宣武中醫醫院的廣州管圓線蟲病患者發出《食用北京蜀國演義酒樓福壽螺的受害者致全體市民的一封公開信》,稱蜀國演義如不能切實承擔應盡之責,他們于9月28日起在蜀國演義黃寺店發起百日維權活動。
肥胖問題日趨嚴重,百萬兒童將比父母早逝
第10屆世界肥胖大會9月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開幕,與會醫學專家認為,兒童肥胖或超重問題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變得如此嚴重,將來可能會有數百萬計的兒童因為肥胖而比他們的父母先去世。一些專家在會上表示,為治療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全球范圍內的支出不可估量,估計僅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等國家每年就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兒童肥胖是這次會議的主題,兒童肥胖率的急劇上升最令人擔憂。專家認為,肥胖兒童長大后更容易得慢性疾病,這可能會使他們壽命減短。悉尼兒童健康專家凱特?斯坦貝克說,這一代的兒童也許將因為體重引起的健康問題成為歷史上第一代比父母更早死亡的人。
英科學家發現蠶絲纖維可幫助修復受損神經
英國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發現一種特殊的蠶絲纖維,可以在受損神經的斷端搭橋,促使受損神經細胞重新生長,從而起到修復神經細胞的作用。目前研究人員正試圖將這種技術用于受損脊髓的康復治療。
研究表明成年人酗酒或與母親懷孕飲酒有關
據路透社報道,眾所周知,婦女懷孕期間飲酒不利于腹中胎兒的健康,胎兒出生后可能因此會染上諸多疾病。而據《普通精神病學文獻集》最新一份研究報告稱,出生前暴露于酒精的年輕人染上酗酒惡習 (alcohol disorder) 的概率均比常人高。研究表明,母親若在懷孕期間偶爾喝上三杯或更多,胎兒成年后染上酗酒惡習的概率普遍比常人高。懷孕早期暴露于酒精的胎兒,13歲至17歲染上這種惡習的概率更是常人的三倍。
廣東科學家發現證實人體存在SARS病毒受體
廣東科學家首次證實人體存在 SARS病毒功能性受體,并提出“前炎癥因子”過度表達與SARS急性肺損傷及全身多器官的損害密切相關的新觀點。這一 SARS 發病機制研究的重大發現,有利于 SARS 的早期診斷、預防及治療。
生氣一小時的精神消耗等于加班六小時
據香港商報報道,科學實驗證實,當人的情緒有所波動、產生消極悲傷情感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時,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具體地說, 1小時盛怒造成的體力與精神的消耗,相當于加班6 小時以上的消耗。
科學實驗同時證明:抑郁會使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受到抑制,因此,長期憂郁會導致胃腸系統的疾病。醫學專家根據大量的病例分析證明,消極惡劣的情緒會引起心理矛盾,造成心理及體力的過度消耗,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甚至癌癥。相反,當人樂觀愉快時,人體通過生化過程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的化學物質,如激素等,使人體處于良好的機能狀態。
肺功能較差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肺功能受損與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有密切的關系,該研究的發現與以前發表在《糖尿病護理》雜志上的研究報告結論一致。
研究人員認為,與肺病有關的機體炎癥可能促進了糖尿病的發展,肺功能異?;蚍尾】赡苁菍е绿悄虿“l生的危險因素之一。不過,這個過程也許是可逆的,如果是糖尿病的發展而損害了肺功能,那么就應該把上述改變看作是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標志,而不是危險因素。
首屆健康與生產力管理研討會在京召開
日前,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首屆健康與生產力管理研討會”在京召開,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出席會議并致開場辭。本次會議著重介紹了工作場所的健康和生產力管理這一概念,旨在推動中國醫療和人力資源界共同探討回顧并交流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
篇4
[關鍵詞]科技服務業;雙創新動能;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 F719;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6)10-0127-05
科技服務業是依托科學技術和其他專業知識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產業,它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關鍵產業,是創新驅動的戰略支撐[1]。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9號),對我國大力扶持科技服務業提出具體要求和部署[2]。2014年9月,中國國務院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啟了中國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引擎,而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密集出臺了支持“雙創”的優惠政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動力。對于當前的發展態勢,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加快,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聚。我國經濟發展已到了從以往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關鍵階段,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將是解決產能過剩等產業結構問題、細化服務業分工、加快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重要舉措[3]。
面對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生態文明建設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部署,我國西北地區特別是甘肅省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創新和資源利用等需求也在不斷匯聚和碰撞,科技服務業的科技引領作用凸顯[3]。甘肅省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信息閉塞,“老、少、邊、窮”區域較多,GDP、人均GDP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而,甘肅省要想推進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341”項目工程①、“1236”扶貧攻堅行動②和精準扶貧,推動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換代升級,就必須發展科技服務業[4]。在“十二五”發展期內,甘肅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成為推動該省經濟增長的有效動力,科技創新和發展科技服務業已成甘肅經濟增長主引擎。2015年9月3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了《甘肅省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就本省發展科技服務業的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作出了重要部署。
當前,如何在科技資源支撐下,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助推甘肅省經濟新動能,是甘肅省經濟解決發展瓶頸的重中之重[5]。SWOT分析法是用來確定行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行業的戰略與行業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包括優勢S (strengths)、劣勢W (weaknesses)、機會O (opportunities)、威脅T (threats) 等。運用SWOT分析法闡明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的現狀,提出發展、解決的辦法,有利于以雙創新動能助推經濟發展,為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理論研究提供參考,為政府決策提供幫助。
一、甘肅省科技服務業SWOT法分析
(一)甘肅省科技服務業優勢
一方面,甘肅省擁有以中科院蘭州分院、航天航空集團空間技術研究所為代表的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700多家,擁有以蘭州大學等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5所,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0余人,科技企業孵化器16個[6]。由表1可以看出,甘肅省創新基地較多,科技服務業平臺優勢明顯。2014年甘肅省科技進步指數為47.06,位于全國31個省市的第19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居全國前列,科技綜合實力較強。
另一方面,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必須依托重點行業的發展,重點行業的快速發展可以帶動一個區域科技、經濟的快速發展。比如美國硅谷,依托信息業;印度,依托軟件業;德國,選擇高端制造業[7]。而在甘肅省,已有國家級蘭州新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林業、現代物流倉儲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等為主導。蘭白(蘭州-白銀)經濟圈,主要產業有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航空航天及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集群和企業集團,新能源裝備、生物制品、重離子輻射應用等極具產業競爭力;生物產業匯聚了20多家重點骨干企業,培育了30多個市場潛力大的高技術產品,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信息產業、文化創意、金融服務、數字出版等產業在西部具有競爭優勢。還有關中-天水經濟區,覆蓋甘肅省天水市、平涼市及慶陽市,以高科技為先導的先進制造業,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果業、畜牧業及航天育種等產業發展迅猛,科技服務業局域特色明顯[9]。雖然甘肅省在經濟、人才、教育等方面相對落后,但其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地段,科技服務業發展潛力和空間較大。
(二)甘肅省科技服務業劣勢
甘肅省處于中國的西北部內陸,科技信息獲取途徑有限,2014年以前科技服務業中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百人,人均GDP在全國排位靠后,科技服務業發展起步較晚,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產業規模較小,發展不平衡。2015年,甘肅省科技服務業才在政府引導下興起,與國外及國內其他發達省份相比起步較晚。2008年,北京市科技服務業增加值為614.6億元,上海為322.61億元,分別占GDP比重為5.8%、2.36%,而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500億元,按年均GDP 8%的增速算,到那時所占比重才為8.5%左右。二是科技服務機構人員素質偏低。2014年,甘肅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數為41135人,占甘肅省總人口(2591.00萬)的1.59%。三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科技服務機構偏少,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科技服務業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科技服務業資源配置不合理[7]。四是公共信息資源少,公共信息基礎設施不足,科技服務機構獲得信息和知識的成本高、效率低、途徑少。雖然甘肅省有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蘭州大學、510航空航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高校,但科技資源的分享、利用等銜接不到位。五是缺少品牌優勢。還有,相關科技服務的法規政策體系、酬金分配政策等不健全。
(三)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機會
首先,甘肅省擁有國家重大經濟發展戰略的機遇及政策的傾斜。國家中長期西北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國家“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甘肅省扶貧攻堅、精準扶貧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國家、地方政策的出臺,為甘肅省科技服務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其次,甘肅省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服務業。甘肅省雖然在2015年8月21日才開始啟動10大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工作,但隨后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甘肅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3%。同時,甘肅省政府結合實際,提出到2020年,甘肅省將基本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科技服務市場化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升,科技服務業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億元的目標[2]。再次,甘肅省有足夠實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開展“富民”行動優勢明顯。甘肅省的有機合成、真空技術、固體、生物制品、重離子治癌、有色金屬材料、冰川凍土、荒漠化防治、制種等領域在全國擁有領先水平,可以利用一系列創新平臺、基地及全國領先領域的科技成果,并加大投資力度,通過產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措施,發展科技服務業。
(四)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威脅
甘肅省科技服務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前景樂觀,但威脅及挑戰依然存在。從表2、表3可以看出,科技服務業無論是投入還是產出方面,甘肅省都遠遠低于陜西省,陜西自然條件優于甘肅省,雖然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輻射地區,但發展機遇、發展步伐、發展背景及發展規模都好于甘肅省;還有青海、寧夏、新疆等省份,雖然其科技市場成交額及全社會固定投資都沒甘肅省高,但人均水平都高于甘肅省。
二、甘肅省科技服務業發展建議
甘肅省地域遼闊、特色明顯,應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機遇,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這需要發揮西部特色優勢,做好并對接好相關城市規劃,以科技服務業作為城市及產業園區規劃的主要推動力,推進科技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
第一,以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中石油慶陽石化公司、長慶油田公司、玉門油田公司等能源公司為依托,加快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蘭石集團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促進風、光、電等新能源就地消納,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務業。第二,推動科技普及服務,落實“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和“互聯網+”行動計劃,成立甘肅大數據公司,組建大數據研究院。第三,進一步拓寬科技資源利用渠道,降低科技資源獲取成本,使其能為大眾有效供給,提供科技信息交流、文獻信息檢索、技術咨詢、技術孵化、科技成果評估和科技鑒證等服務。第四,推進質量強省與標準化建設,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加快重點行業和優勢企業智能化改造,新產品開發設計中心、優勢產業孵化基地建設等服務。第五,以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成果共享平臺為契機,推動北大“中國芯”,發展智庫建設。第六,發展現代中藥生產基地、生物制藥,發展河西走廊農業基地航天制種、葡萄釀酒等。
[參考文獻]
[1]王海龍,丁 遙沈喜玲.科技服務業創新驅動效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5).
[2]甘肅省人民政府.甘肅省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Z].中國甘肅網,2015-10-12.
[3]張正清,李國平.中國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30,(7).
[4]劉偉平.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N].甘肅日報,2016-01-23.
[5]徐黎麗,王 悅.“一帶一路”建設中甘肅“黃金段”作用的發揮[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3,(2).
[6]趙炳權,常小莉.蘭州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SWOT分析[J].甘肅科技,2014,30,(8).
[7]刁伍鈞,扈文秀,張根能.科技服務業研究綜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
篇5
關鍵詞:復方巖杖膠囊;環磷酰胺;白細胞
巖黃連(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部山區,具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抗肝炎等作用[1-2]?;⒄龋≒olygonum cuspidatum Sieh. et Zucc.)為蓼科蓼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具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廣西民間以兩藥材為主藥的驗方,用于肝炎、肝癌的治療,有一定功效。因驗方湯劑極苦,制成復方巖杖膠囊制劑,以達到矯味目的;為了解其抗腫瘤效果及作用機制,進行本文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實驗動物和瘤株 SPF級雄性昆明小鼠(KM小鼠),體重18~22 g,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SCXK桂2009-0002。S180小鼠腹水瘤細胞,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提供。
1.1.2藥品與試劑 復方巖杖膠囊浸膏,課題組自制。注射用環磷酰胺(批號:04131201,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生理鹽水(批號:C114040703,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PMI-1640培養基(批號:Q/SYSME001,北京賽默飛世爾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胎牛血清(批號:120105,上海依科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血細胞分析儀配套試劑(批號:63140115A01,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
1.1.3主要儀器 URIT-3010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CKX31SF型倒置式生物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AL204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HF240型CO2培養箱(香港Heal Force公司)。
1.2方法
1.2.1藥液配制 取注射用環磷酰胺0.2 g,加入注射用生理鹽水振蕩溶解,取適量稀釋成終濃度為1.2 mg/ml溶液,現用現配。
復方巖杖膠囊混懸液:稱取復方巖杖膠囊內容物(干浸膏)3份,分別置于3個研缽內,加入少量雙蒸水研磨至細糊狀,吸管吸取移至帶刻度的3支離心管內,加入雙蒸水至刻度,混勻,制得高、中、低3個濃度樣品溶液,分別是0.2,0.1,0.05 g/ml。每次使用時搖勻便可給小鼠灌胃,現用現配。
1.2.2動物造模 接種S180小鼠腹水瘤細胞在體外培養2~3代,將該瘤細胞液離心,棄上清液,加入適量生理鹽水,調整細胞濃度至1×107個/ml,取0.5 ml細胞懸液注射于小鼠腹腔內,6~7 d可形成乳白色腹水。
實體瘤模型建立:昆明小鼠腹腔接種S180小鼠腹水瘤細胞6 d后,頸椎脫臼處死;75%酒精消毒小鼠腹部皮膚,從已消毒部位剪開腹部;一次性無菌吸管吸取小鼠腹腔內乳白色腹水,置無菌的刻度離心管內,按腹水和生理鹽水體積為1∶4加入生理鹽水,用吸管反復輕柔吹打、混勻;取樣計算細胞數,再稀釋細胞濃度至3×107個/ml(吸取后的過程在冰盒上操作)。皮下接種前均輕輕搖勻,保證每只小鼠接種瘤細胞數基本一致。取腹水、稀釋與皮下接種過程均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時間控制在1 h內[5]。
1.2.3動物分組與給藥 昆明小鼠隨機分為7組,每組12只;稱重并記錄后,除空白組外,每只小鼠右側腋窩皮下接種瘤細胞混懸液0.2 ml;接種24 h后,定時給藥,連續10 d。即:①空白組;②模型組;③CTX組:30 mg/kg;④單純復方巖杖膠囊組(樣品組):3 g/kg;⑤CTX加復方巖杖膠囊低劑量組(CTX+低樣組):30 mg/kg +1.5 g/kg;⑥CTX加復方巖杖膠囊中劑量組(CTX+中樣組):30 mg/kg+3 g/kg;⑦CTX加復方巖杖膠囊高劑量組(CTX+高樣組):30 mg/kg+6 g/kg。環磷酰胺給藥方式為腹腔注射,每只小鼠給藥容積和用藥量分別為:0.6 ml/20 g和30 mg/kg,1次/2 d。復方巖杖膠囊的給藥方式為灌胃,每只小鼠給藥容積為:0.6 ml/20 g,高、中、低3個劑量組中小鼠用藥量分別為6 g/kg、3 g/kg、1.5 g/kg,1次/d??瞻捉M和模型組給予等容積蒸餾水。
1.2.4檢測指標 ①每天稱每組小鼠進食食物質量;②停藥次日稱重并摘除眼球取血,檢測白細胞數量;③解剖剝離瘤塊,稱瘤質量,按下面公式計算抑瘤率:腫瘤抑制率(%)=(模型組平均瘤重?實驗組平均瘤重)/模型組平均瘤重×100%;④取胸腺、脾臟,稱質量,按下面公式計算脾臟指數、胸腺指數:脾臟指數=小鼠脾臟重量(mg)/小鼠體重(g);胸腺指數=小鼠胸腺重量(mg)/小鼠體重(g)。
1.3統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以(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P
2結果
2.1復方巖杖膠囊對S180荷瘤小鼠CTX使用后免疫指標的影響 CTX組的Sl80荷瘤小鼠在使用CTX后,其白細胞數量、脾臟指數和胸腺指數明顯下降,與模型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2.2復方巖杖膠囊對Sl80荷瘤小鼠CTX使用后瘤重的影響 樣品組的抑瘤率15.8%;與模型組相比,其余各組均能顯著降低瘤重(P
3討論
巖黃連是民間習用藥材,廣西中藥材標準已有收錄,主要用于肝癌、肝炎治療[7]。早期研究報告,巖黃連總生物堿對小鼠肉瘤Sl80、艾氏腹水癌及肝癌腹水癌、大鼠肉瘤256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對小鼠肉瘤細胞Sl80的作用最為敏感,對瘤細胞呼吸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8]。巖黃連總生物堿可顯著提高小鼠細胞的溶血空斑值、能增強小鼠的遲發型超敏反應、能在體外增強同種異型小鼠脾細胞的混合培養反應和增強有絲分裂原刺激脾細胞的增殖反應,另外巖黃連總生物堿能增強T細胞產生IL-2和IFN-y的水平[9]。另有報告,巖黃連總堿對Tca8113細胞增殖具有明顯抑制作用[10]。因此可推測,巖黃連抗肝炎可能與其巖黃連總堿的免疫調節有關,也是對腫瘤有治療作用的基礎。
虎杖是常用中藥材,其主要有效成分有白藜蘆醇和大黃素,兩者均有一定的抗腫瘤和護肝作用。白藜蘆醇對小鼠肝癌、胃癌細胞株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4,11-12];大黃素對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瘤、小鼠乳腺癌 、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淋巴肉瘤、小鼠黑色素瘤及大白鼠瓦克癌等七個瘤株的治抑制率都在30%以上[3]。虎杖濃縮片能夠抑制環磷酰胺導致的小鼠白細胞降低,對小鼠實驗性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13-14]。
在本文中,以巖黃連、虎杖為主藥的復方巖杖膠囊,對S180荷瘤小鼠經CTX化療后血中白細胞降低具有拮抗作用;對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只有15.8%;對化療所引起脾臟指數及胸腺指數下降未見明顯的改善作用。亦即兩種主藥各自均有抗腫瘤、提高免疫作用,民間驗方有效,但本文觀察到復方巖杖膠囊只有部分作用。原因可能是制劑中主藥有效成分含量偏少、動物腫瘤模型選擇不合適和觀察指標不全等。為明確復方巖杖膠囊是否具有臨床使用價值,以及作用機制,還需更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趙一,李愛媛,周芳,等.巖黃連抗腫瘤的實驗研究[J].廣西中醫藥,1979,5(3):4.
[2]孫寧玲,陸國才,袁伯俊,等.巖黃連研究進展[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6,17(1):78.
[3]廖興媛,唐新德,曾凡波.虎杖中大黃素抗腫瘤藥理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88,8(5):214.
[4]劉俊,徐云虹.虎杖提取物白藜蘆醇對人胃癌7901細胞增值和凋亡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7):1627.
[5]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990.
[6]廣西衛生廳.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4.
[7]陸桂祥,巖黃連對瘤細胞呼吸影響的實驗報告[J].廣西中醫藥,1979,5(3):11.
[8]童鯤,吳練中,梁益永.巖黃連總生物堿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1995,11(4):238.
[9]尹俊凱,廖建興.巖黃連總堿對Tea8113細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20(4):245.
[10]林海,趙麗娟,李紅,等.白藜蘆醇對小鼠肝癌細胞株H_(22)和胃癌細胞株MFC的抑制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0(4):565.
[11]何立麗,孫桂芝.虎杖及其提取物抗肝癌研究進展.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1):168.
篇6
關鍵詞:海洋經濟;產業布局;對策;廣東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06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5-14-03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發展海洋經濟是人類的必然選擇,廣東省的海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海洋經濟總產值增速高于GDP增速。但是,在面對海洋經濟進入轉型期的階段,卻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產業結構優化程度跟不上產業轉移的需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深入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扎實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海洋資源具有整體性、流動性和使用多樣性等特點。需要將海洋資源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進行整合,內外聯動,使之分布合理,體現出區域發展海洋經濟的結構優勢。
一、 廣東海洋產業發展現狀及區域分布特點
(一)廣東海洋產業發展現狀
廣東省發展海洋經濟具有非常突出的優勢,其區位優勢突出、港口資源良好、海洋資源豐富、產業競爭力強。自2000年以來,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發展模式進一步優化,對海洋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2年,廣東省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9.3%,比全省生產總值增幅高3.8個百分點,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廣東海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發展規模、發展質量均上一個臺階,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潛力也很突出。2004年廣東省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9:41:40, 2010年海洋三次產業比例為2.8:44.6:52.6,2011年海洋三次產業比例為5.0:49.8:45.2,海洋經濟已經實現了由過去的以漁為主,向二、三產業并舉的重要轉變,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發展的后勁更足。
(二)廣東海洋產業區域分布特點
廣東海洋產業區域布局的特點體現在珠三角經濟增長極、粵東經濟區域和粵西經濟區域三個地理分區,珠三角海洋經濟區經濟基礎良好,外向型經濟優勢明顯,產業體系比較完善,經濟輻射能力非常強,是全國海洋經濟三大核心之一。其海洋經濟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港口資源、旅游資源和灘涂資源。其口資源主要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業,但是臨港工業卻發展不是很完善,沒有形成具有優勢的產業鏈條。粵東海洋經濟區地理位置優越,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發展現代工業是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其發展主要是以粗放型為主,離現代工業還有一定的距離。粵西經濟區包括茂名、陽江、湛江三個市,其區位優勢也很明顯,是我國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海洋資源種類多、質量優,港口資源豐富優良,漁業資源豐富,淺水灘涂資源豐富。但是粵西經濟區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工業化水平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很多,造成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廣東具有很好的海洋資源優勢,海洋經濟基礎雄厚,但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二、廣東海洋產業布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海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廣東“十五”期末的海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3:40:37,而同期全國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為17:31:52,產業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優化調整。廣東下一步將在提升傳統優勢海洋產業的同時,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高端臨海產業,同時加快發展海洋服務業。在產業方面,雖然廣東海洋經濟總量長期位居全國首位,但以傳統產業為主,層次較低,同構嚴重,過度依賴資源。廣東省海水養殖業內部趨同性與單調性明顯,濱海旅游業旅游產品項目重復,雷同現象嚴重,沿海石化建設等臨海工業項目遍地開花。需要統籌協調珠三角、粵東、粵西三大海洋經濟區的臨海工業、海洋新興產業和海洋科技、濱海旅游等空間布局。
(二)海洋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
廣東海洋產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區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由于區位與資源條件的不同,珠三角地區的發展狀況與粵東、粵西的差別巨大。由于歷史的原因,珠三角地區靠近港澳臺,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總量大,發展海洋經濟基礎雄厚,且已具有相當的發展優勢,已取得非常好的發展成果?;洊|粵西兩翼雖然在臨海產業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其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劣勢,海洋經濟還是以粗放型為主,工業化進程相對緩慢,海洋資源優勢還未轉化為海洋經濟優勢。
(三)高科技產業發展緩慢
近年來,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較少,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度不夠。海洋生物制藥業是廣東的主體海洋產業,相對于山東和浙江等該產業較發達的地區,廣東產業規模較小,技術層次較低,發展緩慢。目前,該行業主要布局在中山市火炬區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其他地區基本上都沒有涉及該行業[1]。廣東的海洋先進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清潔能源、港航物流服務和海洋勘探開發服務等新興產業發展乏力,是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短板。
(四)資源環境矛盾突出
長期以來掠奪式的海洋開費了大量岸線資源,陸源排污總量不斷增加,沿海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同行業在分配使用岸線、灘涂和淺海方面的矛盾開始出現并日益加劇,如漁業、鹽業、農墾爭占灘涂的矛盾一直存在,養殖、濱海旅游、海港建設相互影響的問題也很突出。例如,深圳東部海岸的港口區毗鄰旅游區,加上大鵬灣海水交換的滯緩,灣內港口運輸功能所產生的海水污染已使整個區域的景觀價值和旅游功能受到影響。在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資源環境問題成為一大阻礙。
三、廣東海洋產業布局合理化的對策思路
(一)按照區域資源整合構建“三區”格局
根據海域自然屬性的特點和區域資源的比較優勢,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構建珠三角、粵東、粵西三大海洋經濟區。粵東、粵西兩翼將重點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在廣東形成海洋科技創新的示范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的示范區,集聚國內外海洋科技方面的高端研究的資源進行海洋開發。充分發揮珠三角龍頭帶動作用,重點發展高新海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強化東西兩翼工業主導作用,發揮臨海區位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臨海石化工業、特色產業和配套產業,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區域海洋經濟新格局[2]。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水綜合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為重點,提升海洋產業核心競爭力。重點發展海洋藥物、工業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和海洋生化制品,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支持廣東參與海洋油氣資源開發,重點在廣州、深圳、珠海、湛江、惠州等地布局建設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后勤基地、油氣終端處理和加工儲備基地。推動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發展,培育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海洋裝備制造業集群。
(二)圍繞加強區域合作構建“三圈”格局
爭相開發海洋資源最終會不可避免的產生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惡性競爭現象,要想在更大范圍內優化合理利用與保護海洋資源并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加強區域合作。以珠三角海洋經濟區為支撐,加強與港澳海洋產業合作,構建“粵港澳海洋經濟圈”;以粵東海洋經濟區為支撐,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構建粵閩臺海洋經濟圈;以粵西海洋經濟區為支撐,對接北部灣經濟區、海南國際旅游島,構建粵桂瓊海洋經濟圈[3]。充分利用香港進行專項海洋開發的國際融資。通過低息、貼息、免抵押貸款等方式向從事海洋經濟開發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給海洋開發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粵閩臺海洋經濟圈”合作的重點領域是打造汕廈藍色經濟帶,其發展條件十分優越,汕頭離臺灣的距離僅180海里,僅次于福建的廈泉漳,是廣東離臺灣最近的地區,應率先建設粵閩臺海洋經濟合作試驗區。學習借鑒福建試建“自由港”的改革發展實踐,試建南澳“自由港”。而“粵桂瓊海洋經濟圈”的重點戰略目標是形成粵西、北部灣、海南國際旅游島三個各具特色的海洋經濟區,培育湛江、茂名、北海、防城港和???、三亞等6個海洋經濟重點市,共同成為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核心區域[4]。
(三)根據“走出去”戰略構建“三帶”格局
“三帶”指的是“海岸帶”、“近海海域(含海島地區)”、“深海海域”。“三帶”格局是從統籌意義上來講的,意指在開發海洋的同時要保證海岸帶開發、近海海域開發、深海海域開發的統籌協調,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化配置海洋資源。依托濱海、海洋與海島產業與特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加快近海海島的旅游資源開發。隨著能源戰略繼續向海洋傾斜,海洋油氣等資源開發方興未艾,而且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遠景資源量約184.58億噸油當量,開發出來后,將對廣東的經濟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將海洋油氣開發納入廣東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勢在必行。廣東海洋漁業集中于近海捕撈和沿海養殖,但導致的后果是近海漁業資源大量減少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嚴重下降,緩解資源環境壓力需要將目光投向遠海捕撈,要加快發展現代漁業,完善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遠洋漁業。國際公共海底的戰略性資源,包括大洋多金屬礦產,海底天然氣水合物,深海油氣藏,深海微生物和極端環境的生物基因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都將對廣東海洋經濟布局優化合理產生深遠影響。
四、促進廣東海洋產業布局合理化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將海陸一體化提升到戰略地位
海陸資源互補、產業互動,推進海陸經濟的一體化。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臨海的區位優勢和海洋的開放性,發展臨海產業,輻射帶動陸域經濟,形成海洋經濟和陸域經濟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只有海陸聯動,海陸一體,廣東才能跳出陸域資源的制約,才能拓展腹地經濟,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要站在海陸一體化的基礎上,以海陸一體化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戰略指導原則。注重海洋意識的培育、海陸文化的融合、海陸交通的銜接、海陸管理的統一與協調。通過統一規劃、聯動開發、產業鏈的組接和綜合管理,把本來相對孤立的海陸系統整合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實現海陸資源的更有效配置。重點推進當前海陸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發展,推進海陸產業關聯度高的區域建設,推進以臨海產業為核心的多個海陸產業群發展,編制跨行政界線的海陸經濟區統籌發展規劃。
(二)資源開發、海洋經濟發展加強海洋管理
產業布局是一個決策與實施的過程,不但需要市場的調節,也需要政策從宏觀進行指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要統一協調,多個海洋行政部門要分工合作,達到政策制定與實施協調和各個輔助功能到位,避免“九龍治水”,真正實現政府部門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和支持作用。根據廣東省的具體情況,為了推進海洋產業布局合理化,必須建立健全海洋產業布局統籌協調機制,加強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經濟職能,改進海洋功能區劃和海洋經濟規劃編制工作,以進一步強化海洋產業布局的宏觀指導[5]。強化海洋主體功能區劃布局,著力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創新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加強海島開發與保護,提高海洋與漁業執法能力,提升海洋公共服務水平,并且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三)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
支持發展海洋高等教育,調整優化涉海高等院校的海洋學科專業設置,擴大相關專業辦學規模,推進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設,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培育具有國際水準與廣東地域特色的海洋院校和專業,完善海洋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養復合型海洋創新型人才。實施海洋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發展計劃、高層次創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促進港澳臺地區在海洋科技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合作。以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涉海留學人員創業園為載體,加大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創業的扶持力度,為引進人才進行全方位的服務。
(四)加大科技投入,促進科技創新
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就是科技與人才,必須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和拓寬投融資渠道的方式保證科技資金,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發展海洋高科技產業提供支撐。通過產學研結合實現科技興海,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揮企業的主導力量和政府的引導作用鼓勵企業走上發展苗種繁育、綠色養殖、深海生物制品等海洋科技產業化道路。發展海洋生物高效健康養殖業,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業,海洋裝備業,通過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高效轉化,打造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增長點。著力強化海洋科技創新驅動,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略,爭取新建一批國家級、省級涉海重點實驗室,加強重點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研究,建設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基地。
(五)完善環境保護政策體制機制
要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控制陸海污染源、強化海洋開發項目的環境監管、加強海洋風險管理、推進海洋保護區建設。在控制陸域污染源方面,堅持陸海統籌的發展理念,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生態風險和資源消耗性產業在沿海布局,結合近岸海域污染狀況和海域環境容量,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完善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實施海洋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嚴格限制保護區內及周邊海域干擾保護對象、改變海域自然屬性、影響海洋生態環境的用海活動。對沿岸海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繁育空間和生態環境。著力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美麗港灣”、海洋公園、海洋牧場以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海洋產業處于傳統產業轉移、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通過正確分析廣東省海洋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分析海洋產業布局的現狀,發現廣東發展海洋經濟存在著極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市場調節作用下,當粵西地區沒有能力承受珠三角產業轉移的任務時,海洋產業發展就會受到阻礙,需要政府的宏觀調節作用,從政策上支持和扶持落后地區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兩翼的發展空間非常可觀,須通過區域合作發揮地區優勢,進行產業資源整合。通過內外聯動,擴展發展空間,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1] 毛偉、居占杰.廣東省戰略性新興海洋產業布局研究[J]. 河北漁業,2013,(01):43-45.
[2] 董觀志、郭明珠.廣東海洋經濟區域布局初步研究[J].新經濟,2010,(08):88-90.
[3] 陳景春.魯粵發展海洋經濟比較研究[J].經濟研究,2011,(03):66-68.
篇7
在如此市況下,繼續在防御中尋找結構性機會,在板塊輪動中迎接個股的下一個精彩,可能是投資者今年的投資主題。那么,又有哪些板塊的個股在急跌之后會有可能的精彩?
在此,仍需提醒投資者,在總體“糾結”的格局下,個股的精彩也是波段的、暫時的,需要投資者順勢而為。
板塊一:績優藍籌板塊
――金融、地產和石化
4月底,股市新一輪猛烈下跌的主因是:一季度業績“地雷”頻發,引發對公司基本面的擔憂。隨著一季報業績披露進入尾聲,中小盤股、概念股集中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中相當部分公司的業績不及預期,甚至很多迅速、離奇“變臉”。如海普瑞于3月28日和4月18日先后公布2010年年報和2011年一季度季報,凈利同比增長49.5%和下降39.1%。僅僅差了20天,但業績已是天差地別。而且令市場更為恐慌的是,海普瑞不是個案,“變臉”在創業板、中小板有所蔓延。
“解鈴還需系鈴人”。既然下跌是由業績下滑引發的,那么,在下一輪上漲或者說是反彈過程中,業績理想、成長性穩定的績優股必將受到市場的寵愛。
目前, 2010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業績已落下帷幕,增幅都超過100%的個股一共有146只,這些個股中或許孕育著不少今年的大牛股。這些業績大增的146只個股,87.67%來自主板,其中,39只來自深圳主板,89只來自滬市主板,僅有18只是中小板個股,創業板則沒有一只上榜。從行業來看,有色金屬、鋼鐵、化工等傳統行業高居榜前,去年以來的業績持續大幅增長。
此外,大盤藍籌和上證紅利指數成份股業績表現也相當突出,均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成為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上市銀行,在連續多年持續高增長后,一季度銀行業業績同比增長 33,超出市場預期。
事實上,大盤藍籌股被公募基金一致唱多了一個季度,仍表現平平,但從機構開始披露的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看,低估值的大盤藍籌正成為無論是做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還是做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等各投資機構的首選。南方基金2011年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認為,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仍然處于歷史底部區域,而中小板、創業板估值依然較高。從整體看,A股市場仍然處于底部區域,向下空間非常有限。
考慮到貨幣政策趨勢,政策環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可能改變,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箭在弦上。多數機構認為,在當前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情況下,A股市場的反彈將一波三折,大盤藍籌股雖然處于低估值狀態,但受制于資金的緊張局面,并且普遍有超大規模的再融資,可能難以再走出去年10月份那樣波瀾壯闊的行情。但是,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在目前情況下持有大藍籌最終賺錢是必然的。
個股可關注民生銀行(600016)、招商銀行(600036)、浦發銀行(600000)、中國建筑(601668)、中國石化(600028)。
板塊二:大消費板塊
――零售、醫藥和白酒
廣發證券表示,在當前的市道下,能充分受益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大消費行業將成為主要的投資主線。目前,消費雖然受到高通脹的沖擊,但從戰略的眼光看,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不會動搖?!笆濉币巹澗V要中明確提出擴大內需,并將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地位提到投資和出口之前,其中推進收入分配機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費的根本。
招商證券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民間投資和產能復蘇,今年下半年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品市場將開始新一輪景氣,因此二季度又是布局消費品的好時機,建議從商業、醫藥、旅游、食品飲料等行業板塊開始布局。
新華基金也認為,經過第一季度的市場調整,先前估值較貴的醫藥、食品飲料、電子、零售等大消費板塊,目前估值已經回落到合理的價值區間,未來幾個季度應該是各個板塊都有輪動上漲的機會,醫藥、商業等消費類的投資機會正在臨近。
同時,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對陽光私募基金3月問卷調查顯示,有43%的私募公司重配了消費板塊,有33%私募公司重配了醫藥。市場人士認為,由于今年以來消費和醫藥表現不佳,但經過近幾個月的調整,估值已經回落到較有吸引力的水平。
據統計,目前零售板塊市盈率為32.40倍,其中,百貨類上市公司2011年動態市盈率均值在25倍左右,且相當一部分處于20~25倍之間;超市類中除華聯綜超估值偏高外,永輝超市、三江購物上市不久,估值也在相對高位,其余4家2011年動態市盈率均值為28倍。同時,商業百貨類上市公司在一季度仍然顯示了良好的增長態勢,2010年年報及2011年一季報商業零售業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3.90%和35.41%,顯示出良好基本面。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百貨龍頭如合肥百貨、重慶百貨、友阿股份、友好集團等公司業績增勢強勁。
對于醫藥板塊,一直困擾其的估值之爭在年報和季報后也漸趨明朗。多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在自己的研究報告表達出共同觀點:“絕對估值歷史偏低、相對估值仍然不低。”即對當前醫藥板塊的態度是:不貴。A股首個醫療行業基金的基金經理姜廣策表示,市場被藥品降價“嚇過頭”了,事實上,國家衛生投入的力度遠遠大于藥品降價的力度。過去兩年醫藥板塊好比黃金10年的上半場,如今公立醫院改革尚未動真格,藥品定價、流通和采購的新規則有待厘清,醫藥板塊整個如同走到半山腰。他看好、疫苗、生物制品、有品牌優勢的OTC、醫療器械和服務等細分領域,認為這些領域能充分享受國家衛生投入大幅增長帶來的市場機遇,在未來跑出長期向上行情的可能性比較大。
此外,食品飲料行業也備受關注,尤其是不斷漲價的白酒行業。隨著白酒一季度高增長預期的不斷兌現,市場對白酒行業的投資價值和未來的成長軌跡重新給予認識。
個股推薦組合為:零售板塊關注合肥百貨(000417)、蘇寧電器(002024)、百聯股份(600631)、東百集團(600693)、人人樂(002326);醫藥板塊關注天士力(600535)、華海藥業(600521)、華東醫藥(000963)、康美藥業(600518)等;白酒板塊關注一線的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二線的山西汾酒(600809)、水井坊(600779)等。
板塊三:電力相關板塊
――智能電網和特高壓
往年,電荒要到盛夏才出現,而今年電荒,卻比夏天來得更快。
連日來,從東部到中西部的浙江、江西、湖南、重慶、陜西等多省接連出現百萬千瓦的用電缺口,一些省份不得不拉閘限電,電荒呈現蔓延之勢。而為何此時多地出現電荒現象?“煤電博弈的格局才是電荒的本質。從產能看我國并不缺電,但由于煤炭價格過高,許多電廠關停了部分機組,避免越生產越虧損的怪圈。”國家電網一位從事電力市場的資深人士解釋道。
于是,煤電聯動的話題再次甚囂塵上。而所謂的煤電聯動,實際就是“上調部分省市上網和銷售電價,以改善因煤價持續上漲導致的電企虧損嚴重的現狀”。因此,電價上價指日可待,將刺激電力股的上漲。
中金公司電力行業最新研究報告稱,電力行業外部環境趨好,全力保障電力穩定供應的迫切性在提升,電力股估值處歷史底部,行業盈利即將觸底反彈。
發電類股中,可選取業績確定性強、估值合理的電力公司,審慎推薦國電電力(600795)、華能國際(600011)、贛能股份(000899)、建投能源(000600);電力環保類股中,可選取具有業績支撐的公司,審慎推薦凱迪電力(000939)。
但是,煤價仍在上漲過程中,在當前控通脹的前提下,電價漲幅有限,因此,這次的漲電價只能解決一時的電荒,而且只能部分地解決,要徹底解決電荒,只有加緊建設智能電網。事實上,我國并不缺電,一些地方的風力發電等卻因上不了網而白白浪費了。據介紹,我國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如2/3的煤炭資源、風能、太陽能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4/5的水電資源分布在西南部,而2/3的用電負荷集中在東部地區。若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只有通過智能電網,將西電東輸、北電東輸,并且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又能有助于節能減排。而要建設智能電網,又離不開特高壓技術??芍攸c關注特變電工(600089)和天威保變(600550)、中國西電(601179)。
板塊四:重組兼并板塊
¬¬――ST、上海本地股和煤炭
重組是股市中永不落幕的好戲。近年來,重組股的代表――ST板塊的炒作熱度一年勝似一年,就連一向謹慎行事的公募基金、社保等機構也一改完全不理ST的常態,允許將ST股調入“股票池”,并且熱情投身于ST股的“炒作”陣營。如國內明星基金――華夏基金多次成功狙擊ST,成為業內擅長俘獲ST股的獵手。
根據相關統計,剔除長期停牌、暫停上市等因素,目前兩市共有112家ST股,有32家ST公司2011年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榜出現了機構(包括基金、社保、QFII等)身影,其中6家ST公司為機構新進。此外,機構合計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超過百分之一的有*ST化工(000818)、*ST通葡(600365)、*ST金花(600080)和*ST威達(000603),占比分別為6.4%、4.95%、2.68%和2.68%;*ST偏轉(000697)、ST唐陶(000856)、*ST中葡(600084)和*ST國通(600444)等4家公司機構持股未變,這表明機構仍看好公司的重組而繼續持有。機構對10家ST股繼續大幅增倉,增持幅度超過50%,而對ST廈華、ST東源(000656)、*ST北人(600860)的增持幅度更是超過了一倍,這種情況更應引起中小投資者重視。
事實上,ST板塊近年來成為了股市的“牛股集中營”,在幾年內上漲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并不少,如果投資者把握得當,ST股上演“漲停風暴”而帶來暴利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散戶因道聽途說,盲目追漲殺跌而虧損的也不在少數。中小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機構投資者在ST上的新動向,并可跟進搭順風車。
除了“烏雞變鳳凰”的ST,上海本地股的國資兼并也值得關注。事實上,上海本地股的重組已經是一個不算新的新聞,早在2008年9月上海國資委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政策上積極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近期,上海更是提出5年內90%國資產業集團整體或核心資產上市的目標。
隨著新上藥、新強生、新百聯、新梅林到上實發展的誕生,上海國資重組的步伐可謂跑在了全國的前列。對于上海國資委重組路徑的挖掘,發現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規律,即從上海醫藥到強生控股,再到近期的上海汽車的重組,基本都是通過上市公司增發向大股東購買資產的方式來盤活大集團國有資產的生產能力。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方式還不會徹底改變。
篇8
[關鍵詞]復方氨基葡萄糖片;溶出度;HPLC;分光光度法
中圖分類號:G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0-0314-01
復方氨基酸葡萄糖中的最主要成分就是鹽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其中鹽酸氨基葡萄糖能夠促進人體軟骨的形成,在軟骨的形成過程中,對軟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修復,而硫酸軟骨素能夠對炎癥進行有效的抵抗,提高關節的度,對關節能夠起到調節作用,在軟骨的形成過程中,保障軟骨的彈性。在臨床治療中,將這兩種成分進行綜合運用,得出的結果表明,兩種藥物的綜合作用,可以發揮出加倍的治療效果,減少治療的時間,使得治療后的效果更加明顯,在對關節炎的治療上更具有效果,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復方氨基酸葡萄糖片溶出度測定方法的研究報告,在測定方法的探究上還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本文就對復方氨基酸葡萄糖片溶出度測定方法的進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合適的測定方法,以此來對復方氨基酸葡萄糖片進行質量的評估,本文的所建立的測定方法經過多方的查證和檢驗,結果顯示,這種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且在復方氨基酸葡萄片的溶出度上具有良好的檢測效用,因此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儀器與試藥
RCZ一8B智能溶出試驗儀、Waters515高效液相色譜儀、UV2487檢測器、UY2501PC紫外分光光度計;鹽酸氨基葡萄糖對照品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硫酸軟骨素鈉對照品為USP提供;復方氨基葡萄糖片(自制);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試藥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 測定方法
取適量樣品,根據《中國藥典》中規定的溶出度測量方法進行測定,將500ml水作為溶出介質,保持轉速為每分鐘50轉,保持30分鐘,取10ml的溶液進行過濾,將續濾液保存備用。
2.1.1 鹽酸氨基葡萄糖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HypersilC18,4.6x150mm;以醋酸鈉(6.8克醋酸鈉溶解于700ml水中,用稀醋酸調pH5.9加水定容至1000ml,一甲醇(80:2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340nm;流速為1.0ml/min。
精密吸取上述續濾液100u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氨基葡萄糖對照品適量,用水制成每1ml中含lmg的對照品溶液。移取100ul的衍生劑(稱取50mg鄰苯二甲醛溶解在1.25ml無水甲醇中,加入3-琉基丙酸50ul和0.1mol/L的硼酸緩沖液11.2m1,混勻,密封放置30分鐘后使用)和100ul的標準溶液或供試品溶液,置于含有400ul0.1mol/L的硼酸緩沖液(取四硼酸鈉3.815g溶解于80m1水中,調pH9.5,轉移至100ml容量瓶,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衍生1分鐘后注入色譜儀10ul,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為標示量的75%。
2.1.2 硫酸軟骨素
精密稱取硫酸軟骨素鈉對照品配制成濃度為133ug/ml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上述續濾液4m1分別至10ml量瓶中,加0.3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0.5ml,加稀釋液(磷酸二氫鉀297mg磷酸氫二鉀492mg、吐溫80-250mg,至1000m1容量瓶中,加900m1水溶解,調pH7.0,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定容至刻度。放置1小時后在680nm處測其吸收值計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為標示量的75%。
2.2 檢測波長的選擇
對照品中取適量鹽酸氨基葡萄糖進行波長檢測,按照相關的波長檢測要求,運用本文提供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波長的選擇,將波長檢測的范圍控制在270-400nm之間,通過波長檢測掃描結果發現,溶液的溶出度在340nm波長范圍間最大,因此,在對監測波長進行選擇時,最佳的檢測波長為340nm。
取硫酸軟骨素鈉對照品適量,依法制備,在400nm-750nm波長處進行掃描,結果在此波長范圍吸收是恒定的。為了避免在400nm一600nm有色雜質對測定結果的干擾,故選擇測定波長為680nm。
2.3 溶液穩定性試驗
取上述續濾液室溫放置,分別于0h,1h,2h,4h,5h,6h,依法測定鹽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結果RSD分別為0.52%和0.3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6小時內穩定。
2.4 回收率試驗
移取鹽酸氨基葡萄糖對照品儲備液(相當于含主成份50%,75%,100%三個濃度水平各三份),置100m1量瓶中,加鹽酸氨基葡萄糖陰性樣品,加水超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離心濾過,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
移取硫酸軟骨素對照品儲備液(相當于含主成分50%、75%、100%三個濃度水平各三份),置50ml量瓶中,加硫酸軟骨素陰性樣品,加水超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離心濾過,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2。
2.5 樣品的測定
取本品,按照“2.l”項下方法操作,依法測法,結果見表3:
3 討論
鹽酸氨基葡萄糖和酸軟骨素是復方氨基葡萄糖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其中鹽酸氨基葡萄糖能夠對粘多糖的生化合成進行刺激,增加人體骨骼對鈣的吸收,從而保障人體中軟骨組織代謝功能的正常運行,提高營養的射入,同時也能夠有效改善滑膜液的粘稠度,促進滑膜液的合成。其所起到的效果使得骨關節的靈活度得到明顯的改善,對于關節炎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鹽酸氨基葡萄糖能夠對關節疾病進行有效的防治,使得關節的活動更為靈活,提高關節活動的功能,以減輕關節疼痛的癥狀,減少關節變形的發生。而復方氨基葡萄糖中的另一個重要成分硫酸軟骨素是一種糖胺聚糖。其主要存在于蛋白質上,在反應過程當中形成蛋白聚糖。硫酸軟骨素主要存在于組織細胞的外細胞壁上,其對各種生物的生物功能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這種元素的主鏈結構并不是十分的復雜,但是其主鏈上的各個要素所呈現出的高度具有不均一性,這就使得其結構更為精細。硫酸軟骨素的精細結構,使得其功能具有明顯的特性,能夠對多種蛋白質分子進行作用,從而對生理功能產生各種影響。
本文試驗主要是針對這兩種物質元素進行試驗分析,所采取的溶液分別為可溶性水、酸溶液和堿溶液。在試驗中,這兩種物質都具有易容性質,根據本文研究中的溶出曲線圖可知,兩種元素的可溶性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在試驗的過程中,為了使得試驗的結果更加明顯,所選用的溶出介質為水,取本品進行溶解,將轉速控制在50、75轉,分別在5min、15min、30min、45min、60min時進行取樣研究,并且將研究結果進行曲線繪制,可以看出,在50和75兩種不同的轉速之下,本文所選取的兩種物質在溶出度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并且在75轉速下,在30min時,兩種物質的溶出度最高,可達到90%以上。而且在本文溶出度的試驗過程中,兩種物質在溶出的過程中均沒有出現顆粒堆積的現象,試驗的結果具有極大的考察價值。
參考文獻
[1] 狄平平,勞苑子,趙立平等.HPLC法測定復方氨基葡萄糖片中鹽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含量[J].中國藥事,2010,24(3):283-286.
篇9
自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飛出地球,人類社會步入空間時代以來,與空間相關的技術和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回顧40多年來世界空間高技術產業發展狀況,展望21世紀初空間產業前景,對于制定適合空間科技及其產業發展政策,發揮空間產業對經濟建設巨大推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空間高技術產業現狀
空間一般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臻g產業泛指與空間活動相關的產業,主要包括航天制造業和航天服務業兩大類型。前者包括衛星和地面設備;后者包括發射和衛星服務??臻g產業涉及空間基礎設施、空間應用和空間保障等領域。
20世紀90年代以來,空間高技術和產業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研制和發射種類繁多的衛星,并應用到本國的經濟發展活動之中。據統計,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1100多家航天公司投資發展空間技術,170多個國家開展了空間技術的應用工作(1)。美、俄等空間大國頻繁地進行發射衛星、載人航天、火星登陸和重返月球等一系列航天活動。運載和衛星制造、空間通訊、空間導航、空間遙感等產業已基本成熟,并產生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空間材料、空間制藥、農作物空間育種、空間發電、月球和火星資源利用、地球外生存棲息空間和星際旅行等已出現產業雛形,顯示出誘人的產業前景。
(1)運載和衛星制造
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是自然科學重大基本問題之一。宇宙探索將極大地拓寬人類的視野,真正實現人類飛出地球遠古夢想,賦予人類宇宙生存觀以新的哲學意義。它不僅能夠極大地提高人類認識地球、征服太空的自信心,樹立起人類的尊嚴,而且通過探索,將研究開發和驗證一批先進的航空航天及其相關技術,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了實現跨出地球的夢想,關鍵就在于運載和衛星制造,由此產生了運載和衛星制造業。經過40余年的發展,目前在空間運行的飛行器有6000多個,各國在該領域創造了成千上萬個就業機會。從1996-2000年,全球衛星產業(包括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和衛星運營服務等4個產業領域)收入從1996年的450億美元逐年遞增到2000年的832億美元,年均增長達17%,總收入達3209億美。據日本對2000年到2020年衛星發射服務業的市場預測:2005年全球市場為240億美元,日本為8.1億美元;2020年全球市場為730億美元,日本為23.6億美元??梢?,空間產業市場容量巨大,前景非常廣闊。
該產業的主要產品有:單級和多級運載火箭、航天飛機、衛星和空間站、登月艙、地面設備、發射和運營服務,以及正在研制的空天飛機。
(2)空間通訊
隨著空間活動發展,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通訊時代,這就是空間通訊時代。
空間通訊已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活動中最為有力的工具。通過它提供服務所涉及的領域有:金融、移動通訊、廣播、電視、娛樂、家庭直播、電視教育等。由于空間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個角落人們聯系日趨容易,地球才真正成為了“村”。由于空間通訊而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
世界大公司在空間技術及其產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空間通訊方面。到1999年底,全球有48家衛星通信公司在運營約200顆商用通信衛星,擁有5981個轉發器,商業競爭的十分激烈。預計2000-2009年,全世界將發射約200顆商用通信衛星,衛星通信地面設備市場在2006年將達到460億美元。全世界大約160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約900個衛星通訊地面接收站,我國建有衛星通信主站15座,各類衛星小站2萬多個。通過衛星組成了全球通訊網,全球范圍內的電視傳播和60%的跨洋通訊全部由空間通訊來擔任。預計21世紀初,全世界計劃發射的衛星將超過1000顆,這些衛星將更先進、更實用,其中通信衛星、全球定位衛星和地球資源衛星被認為最具商業發展前途。
衛星通信產業主要包括:衛星固定通信,衛星移動通信,衛星電視直播/衛星數字音頻廣播和衛星互聯網接入等4個產業領域。
(3)空間導航
衛星導航是衛星技術又一個成功的應用,由此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涉及諸多行業、軍民通用的高技術產業。現在幾乎所有民用和軍用飛機,部分船、汽車使用了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導航接收設備;衛星導航的應用領域還包括野外考察、測繪、地球板塊運動、大地水準、洪水水位、海洋升降監測、通訊網時間同步等一切需要利用位置、速度和時間參數的科學、工程和社會活動。
美國的GPS系統,除擁有天上的24顆導航衛星外,地面產品有普通GPS接收機、差分GPS接收機和高精度測地型的GPS接收機。GPS接收機的定位精度可以從百米左右到厘米左右。
目前,全球GPS接收機的生產廠家約有67家,生產的接收機種類有500多種,申請的專利達上千項。我國在漁船和遠洋輪上也裝有約18萬臺的接收設備。
2000年,全球GPS產業達到85億美元的產值,提供了約10萬人的就業機會,專家估計,2005年總產值可達600億美元。
俄國、歐盟和中國也加入了該產業競爭。正在實施和計劃實施的導航星座計劃還有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Galileo計劃和中國的北斗計劃。
該產業的產品主要有:適用于各類場合、不同用途的接收機,及其與其它產品結合形成的用途更為廣泛的產品,如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起來的汽車地圖導航系統,與手機結合起來的集通訊、導航于一身的定位手機。
(4)空間遙感
空間遙感是繼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后的第三個應用領域。目前在地球周圍運行的對地遙感衛星包括氣象、資源、測繪、海洋、環境監測等衛星。它們不斷送回大氣、海洋和陸地資源的圖像和數據,為氣象預報、農林管理、海洋漁業、資源勘測、災害監測提供了大量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
目前對地遙感波段包括電磁波的絕大部分波段,其產品包括可視、紅外、微波等波段的圖像和數據。據國外報價,每平方公里衛星影像的價格為30-40美元。另據聯合國預測,全球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年產值已達40-50億美元。
根據有關計算,美國應用氣象衛星使農業增產和減少災害損失,每年獲益20億美元,投入產出比值為1:7,前蘇聯該值為1:10。
利用遙感技術對農作物估產已取得滿意結果。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先后選擇了冬小麥、玉米及水稻等主要農作物進行產量和面積預報。在進行省級(或地區級)大面積的估產中,小麥估產精度優于95%,玉米優于90%,水稻優于85%。
中國氣象部門利用本國和國際氣象衛星對沿海強臺風的預報,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1981-1987年間的幾次臺風和洪水的準確預報就減少損失幾十億元。
二、方興未艾的新興空間產業
21世紀空間高技術產業將以更加迅猛的速度發展,除上述四大相對成熟產業繼續向前發展外,以下四個領域將由目前具備產業雛形發展成為成熟的產業。
(1)空間材料加工和空間制藥
利用外層空間的微重力、超高真空和超潔凈等特殊環境,進行材料加工和制藥,已經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前景。它將使人類能夠在21世紀初生產許多產品,如超純材料、新的藥品和農產品,下一步將要突破的是規模生產技術和工藝。
在空間進行在地面無法制造的用混合金屬、偏晶合金和復合材料制備、生長摻雜分布更均勻、化學配比更加正確和晶體結構更加完美的單晶材料,已進行多次空間試驗,并獲得了滿意結果。在空間進行大尺度蛋白質晶體以及高效率地提純高純生物制品,有制藥前景的動、植物細胞的生長、代謝、合成及分泌生物活性物質的影響等空間試驗也開展了多次,同樣獲得了滿意的結果。
中國利用空間特殊環境進行種子搭載試驗,培養了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新品系,在油料、棉花、花卉等經濟作物方面也獲得了很好的變異品種。對回收的種子進行種植,取得了可喜的結果,如糧食畝產可提高8%-20%,水稻蛋白質含量可提高8%-12%。
美國民用空間技術規劃明確了開展和擴展商業性空間工業的目標。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目前已有20多種地面上難以制成的藥物在空間制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立了空間商業發展中心,與工業界簽署了多項促進空間材料制備的協議。中國自1997年開始利用返回式衛星進行空間材料的制備,已經完成了10多次的空間飛行實驗,進行了諸如InSb晶體等一系列的生長實驗,取得了較好的實驗結果。
(2)空間能源
無論從地球上的能源消耗,還是從人類在外層空間停留或居住角度來考慮,能源獲取都是一個關鍵問題。利用空間資源來獲取能源,最有可能實現的是太陽能發電和等離子體發電。
①空間太陽能發電
由于外層空間沒有大氣對太陽光的反射和吸收,空間太陽能發電衛星能接收到近于無損失的太陽輻射;在外層空間,由于不受天氣影響,日照時間長,因而在外層空間同樣面積一年內可以利用的太陽能,相當于地面的5倍多。如在空間中建造面積55平方公里的太陽電池陣,利用微波傳送電能到地面,就能直接為地面用戶輸送500萬千瓦的電力。
目前,美國、日本等已在計劃發射太陽能發電衛星,在空間構筑大型太陽能電池陣或太陽能收集器,用微波把所產生的巨大電能傳送到地面。
②空間等離子體發電
空間等離子體發電是利用系留衛星來實現的一種發電形式。系留衛星發電系統是利用航天飛機或衛星帶動一根金屬導線切割地磁場進行發電的系統,可提供在軌飛行器的電能。它的核心部件是等離子體接觸器,它是一個與空間環境等離子體作交換電流的裝置。
1996年,美國和意大利聯合進行了飛行試驗,從航天飛機上釋放了一條長19.7公里的導電系繩,產生了約1700瓦的功率。雖由于系繩斷裂,致使試驗中斷,卻已顯示了空間等離子體發電的巨大應用前景。目前,美、加、意、德、日等國均有此類研制計劃,有的還進行了有關飛行試驗。(3)外星資源開發利用
外星資源是指地球以外星球(包括月球)資源。21世紀這類資源主要來自月球和火星。
①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
月球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月巖包含有地殼中含有的全部元素及約60種礦物,其中有6種礦物是地球上沒有的。如果進展順利,人類可能在21世紀20年代實現月球采礦。月球土壤中豐富的He[,3]是核發電站的重要原料,以發電量大著稱,如25噸He[,3]發電量,足夠美國使用一年。
月球土壤中含氧量豐富,利用月球上的氧,可解決人在月球上供氧問題和推進劑問題。
月球沒有大氣和磁場,月面引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1/6,因而是建立觀測基地、進行天文觀測和日地空間環境研究的理想場所。
世界各空間大國都重視月球的開發利用。2000年中國航天局了中國航天白皮書,表明了近期中國對月球探測的考慮和計劃安排。
②火星資源開發利用
21世紀初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將會有新的飛躍。深空探測、開發和利用的重點領域,除月球外就是火星?;鹦鞘请x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對其探測、研究及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1998年已成功實現火星登陸,其它空間大國也在準備實施21世紀探測火星的宏偉計劃。這些計劃除了認識宇宙外,將會進一步促進空間科技如宇航工程、材料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和精密儀器研制等發展,從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
(4)外層空間永久居住站和星際旅行
隨著人類空間活動的日益增多,空間往返及空間飛行器技術的成熟,在外層空間或外星球建立永久性居住地成為可能。預計2015年,全世界人口達到75億左右,2050年達125億左右,地球顯然難以承受如此大的人口壓力,使得人類離開地球而生活在外層空間和外星球上成為一種選擇。美國計劃于2010年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2050年建立月球城市,2020年實現人類首次登上火星。
國際空間站已成為迄今為止人類在太空部署的最大和最先進的宇宙飛船,已擁有長駐居民,是通向人類居住地球外星球的一個里程碑。在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最長的逗留時間已經超過了1年。人類可能在外層空間建造出許許多多漂浮的太空居留站,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設想已經提出了多年,并計劃以此為“跳板”向火星移民。
2002年,美國富商在支付了2000萬美元后,經過培訓,已經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段進行了太空旅行。俄羅斯開始研發更適合普通人乘坐和觀光的飛船。隨著通向宇宙空間的飛行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去體驗從太空中眺望地球、月球和其它行星那激動不已的心情,過一過在失重狀態下的太空生活。
三、空間高技術產業的特點
空間投資巨大,一般民用投資難以滿足。但隨著空間活動的增加和空間技術本身的發展,空間投資逐步顯現出了巨大的商用價值,如衛星全球通訊、全球導航等。歸納起來,空間產業主要有以下特點:
(1)國家啟動,市場跟進,高投資高回報
在空間產業發展的初期,投資行為屬國家行為,主要目標是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中重大基礎問題,如軍用偵察衛星、氣象衛星和遙感衛星的發展。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潛力的顯現,一些公司開始投資,就像對因特網的前身ARPANET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投資,先由國家啟動然后市場跟進一樣。
(2)空間產業對國家經濟建設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為了發展空間事業,必然要求鋼鐵、冶金、電子、材料、計算機、能源化工、元器件等多種行業的大力發展。據美國空間專家估計,美國空間科技上每投資1個美元,將會在提供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上獲得14個美元的回報。生產函數理論計算表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1975-1984年增加經費10億美元,使國民經濟總值增加830億美元(1)。我國有關科技人員在分析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得出了1:17的航天經濟績效作用(3)。
(3)空間技術與其它產業形成互動關系
空間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技術的應用帶動了許多新型產業的出現。許多的空間技術應用在地面有關產業中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據美國統計,約有10%的投資會帶來一系列產生商業效益的副產品技術在國家其它經濟行業的應用。以哈勃望遠鏡為例,將其CCD技術應用到人體胸部組織檢查上,避免使用現有的外科手術,不但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使檢查更加清晰和有效,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用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胸部組織檢查大約花費是幾千美元,而用CCD成像檢查只需幾百美元。
從空間技術發展的歷史很容易了解到,這種相關技術的轉移和在其它行業的應用,完全可以由企業或公司來投資并運作,且能夠產生高額回報。如中國利用火箭發動機高溫密封技術研制生產的特殊閥門新產品,為燕山、大慶、齊魯、揚子、上海、天津等石化企業引進的生產線提供配套,節約了數千萬美元的外匯。
(4)空間活動是高技術產業的發祥地
空間活動是指人類為進入和利用“空間”而開展的各種活動。在短短的4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空間活動全面滲透到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孕育和發展了許許多多的高新技術產業,是名副其實的高技術產業發祥地??臻g產業具備已形成產業化規模的高技術產業的所有特性,如高戰略性、高創新性、高增值性、高滲透性、高投入性、高風險性和高競爭性。
四、對我國空間產業發展的啟示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空間高技術產業將面臨著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巨大的商業前景,同時也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競爭環境。因而,汲取國內外空間產業的經驗,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我國空間產業的政策、法規、資本運作、產業促進機制和現代企業的體制機制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了。
(1)加強空間高技術產業化
自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我國空間事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我國空間技術應用的總體水平還不高,還沒有形成產業規模,在全球航天產業中的份額只有1%。在國際上已產生重大商業效益的空間通訊和空間導航方面,我國還沒有進入世界商用市場的通訊衛星和地面的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沒有自己知識產權的GPS地面接收機等。
(2)轉換空間技術開發與應用管理機制
國際空間發達國家大多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空間技術轉移與產業促進政策。如美國在1958年就制定了“國家航空航天法”,以法律形式明確了NASA在技術轉移中的任務和職責。我國尚未形成對空間產業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和產業促進機制,空間技術開發、利用和轉移的管理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形成良好和有效的宏觀政策和產業發展環境。
(3)按現代企業制度改善和運行現有航天企業
由于計劃經濟的歷史原因,我國所有的航天企業都是在國家計劃安排下,按計劃經濟的體制建立的,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宏觀經濟環境必然要求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航天企業跟上時代的步伐。事實上,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進行了改革,建立了以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為代表的航天企業。但如何真正按現代企業制度來運行,并使之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對國家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發揮更大的作用,應當說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同時,如何引入國有資本之外的資金進入空間產業領域,以形成良性競爭的產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和必須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航天技術與現代社會編委會編.航天技術與現代社會.北京:宇航出版社,1996
2.姜景山主編.空間科學與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