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創新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7: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談談創新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建筑設計 創新思維 抽象性 元概念
Abstract: building design refers to the need for people's production, life, culture,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space creation process, is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space and external space and th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novative thinking is most designers should have a way of thinking, the process is to explore various ways and as a tentative plan for the designer. It is a logical thinking and image thinking combined, the creation method of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combination. It is based on the design conditions and profound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mise, grasp the key problem and essence, with rich imagination and obtained in repeated thinking inspiration, expression and composition skills in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create perfect unity with profound thought and outstanding artistic, architectural image. Based on years of work practice, put forward a new design ideas for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sign thinking. So tha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more artistic, and let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abstract, hierarchical, organiz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novation Abstract Yuan Gainia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引言
在建筑設計中,再富有創意、再優美精湛的建筑,都不能離開技術層面的支持。在實際工作中卻常發現一些建筑師設計創新的意圖強烈,但其設計方案脫離設計原則程度嚴重,存在功能或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本文作者通過自身對其的理解,做簡要探討,與大家分享。
二、抽象性新思維
抽象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它與“機械”思維的方式和形象思維作為實現的途徑相結合而達到創造思維的目標抽象思維是指“脫離了具體事物的事物關系結構的符號式邏輯表達”。
1、所謂創造思維,其實是基于內在格式塔結構維度相似性的新的聯結、組合與賦予新的認知對象的思維。當二者相匹配時(即認識能完滿地表述客觀事物時),這種思維—— —包括其概念、法則等就是正確的。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之相對概念、光速、不變等概念的重新組合并用來表述光的運動、時空限定等。任何創新的要領都出自于原有概念或它們的格式塔結構維度之間的不同的組合與客觀事物內在規律性的相匹配。隱喻方式及其內在機制是創造性思維的實質。在隱喻的源體與目標體關系中,相對應的組成元素即相似的格式塔結構維度。找出隱喻的可自動分解的操作模式就解決了創造性思維的可行模式問題。從思維的角度看,創新是隱喻的結果。
2、從元概念出發,按照人的特性和科學邏輯或隱喻邏輯來推測某種事物的演化過程與方式。這種推測要注意邏輯思考的徹底性。
3、對于藝術,利用隱喻邏輯結合人的特性來進行創造性思維環境中的形態與某些概念可構成相應的對應關系,從而形態具有了某種意義,二者建立起了隱喻關系。利用隱喻邏輯并結合人的特性,我們可以高效地完成特定的創新思維成果這種思維模式還可表現為“原型法”—— —即找出原型,然后發散,創造出眾多的引伸的形態來。
4、源自某原型可引發出許多不同的組合,但其原型卻同一由某些基本特征獨有組合構成原型并引發出諸多不同組合形式,形成某種個性風格的建筑。如柯布西埃提出的現代建筑的“新建筑五手法”模式。再如將門定義為“兩種境界的過渡態或中介”,可使建筑入口形態的創新思路大為開闊。
5、創造是某種新的組合過程的產物,由構成因子與(多維的)構成序列關系決定。算法是一組達到某個目標過程的步驟的表述。事物構成因子均是一類集合,而類別劃分是相對的,在更為抽象的層次,異類的事物因相似性而被認為是同類。本文將創造思維的算法模型粗略表述為:建立事物構成因子的集合,在更為抽象的層次,異類的事物因相似性而被歸于同一集合,建立此遞歸的構成結構;對于某構成因子,在更為抽象的層次,通過某些相似特性而形成的兩種門類事物的聯結;選擇原有構成因子的替代物并加入到所要進行的組合過程;依據類別差異度、已組合統計量度、組合因子間親合度、制作成本等尺度作為約束條件制定搜尋算法;通過更為抽象的層次進行搜尋,找出原有構成因子的替代者;不同構成因子的差異組合。從組合要素的數量可知不同組合的數量很大。
篇2
班主任是每個教學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影響著他們一生的成長道路。班主任只有立足學生實際,勇于創新,掌握適應學生整體發展的本領,實現班級管理的創新,才能促進學生走向成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班級的主人。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獲得成功的需要,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創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他們的創造意識才能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向學生及時傳遞各種先進信息,使學生一言一行都充滿時代氣息,展現出新時代學生的精神風貌。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班主任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當成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來抓,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育,為學生的不斷創新提供科學的思維方式。
學校領導認為稱職的班主任,卻未必都為學生所認可。很多班主任不能實施民主管理,往往以惟我獨尊的姿態操縱班級的一切活動,使自己成為班級的主宰,把學生變成惟命是從的奴隸。這種專制、落后的管理模式,挫傷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管理能力,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選定班主任工作也要創新。讓學生投票選舉班主任,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值得他們信賴的班主任人選。因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班級活動的主角,班主任的工作最終要落實到學生的行動中去。為了體現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可以讓學校提出班主任候選人,雙方結合,安排學生喜愛的教師做班主任工作。讓班主任和學生融為一體,這樣有利于學生和班主任的溝通與配合,從而創設既紀律嚴明又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實現班級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篇3
關鍵詞:尊重;好奇心;標新立異;創新意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7-0050-01
常教常新,常新才能教長。教師在現代教育中應該有一種常新的觀念、思想,敢于“新”的精神。同志曾說過:“創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如果不能創新,不去創新,一個民族就難以發展起來,難以屹立于世紀民族之林。創新,最根本的一條靠教育,靠人才。”可見,創新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國家的強盛和名族的興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樹立民族的憂患意識,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基礎教育中,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相對薄弱的現實,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說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我認為創新應該從教師做起,首先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應建立創新教育意識,時時不忘創新思維的培養。
對于啟蒙教育來說,小學階段是青少年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能否具有一定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對他們將來能否成為創造性人才至關重要。而對于教師來說,怎樣在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是每個教師肩負的重任。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并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輻射性展開,從而能夠在人們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發現新事物、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形成新穎而富有創造性的良好思維品質。因此,我們要改摘要:小學階段是青少年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能否具有一定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對他們將來能否成為創造性人才至關重要。而對于教師來說,怎樣在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是每個教師肩負的重任。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行為。要想培養具有創造性的學生,教師首先學會寬容,學會發現學生的創造天賦,并進行引導,不要輕易地下結論,棒打、扼殺最不可取。創新教育重視人的社會性,也尊重人的個性,發揚學生的主體性。我們不僅允許學生有求異思維,而且應當鼓勵那些標新立異,突發奇想,甚至允許學生超乎尋常的想法。
關鍵詞:尊重;好奇心;標新立異;創新意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7-0050-01阻滯學生創造力發展的觀念,最大限度地發揚課堂民主,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創設生動活潑、民主和諧、主動探索和大膽質疑的課堂氣氛,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的重要途徑。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行為。因此,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努力更新教育觀念,摒棄過去應試教育下的重結論、輕過程的不良做法,建立創新意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教育行為把一種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傳達給每個學生。這是作為一個教師的教學生命力之所在,教學的靈魂之所在。我們雖不是教材的編寫者,但是我們完全有可能在各自的教學中實行再創造,進行優化組合;雖不是愛迪生,但是我們可以依托我們的教育教學去發現、去培養、去塑造那些有可能迸發出愛迪生思想火花的人。
一個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師,真不知道要遏制多少孩子心靈上創造的火花;一個富于創新意識的老師,或許立馬看不到班里的“小發明家”,但是卻很有可能啟發了將來有機會嶄露頭角創造的天賦。未來的社會缺乏人才,不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識的什么博士、碩士等等,而是具有極強想象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師應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培養更重要的東西――創新意識。一個有個性的教師,應該是極富創新精神的教師。那種只知道照本宣科,沒有絲毫創新生機的教學,學生們也只能得到那一點點可憐的“魚”,而永遠也領略不到在“漁”中的幸福、快意。教育教學的創新是時時有、處處有的。“嘗試教學法”、“創造性使用教材”、“課堂結構改革”……這一系列未必我們人人能做到,但是我們從點滴做起逐步培養,未嘗不是一種潛意識的革新。我曾觀摩過這樣的一節作文課,老師帶了八個橘子,只分給了前排的八個學生,其余的學生一個也沒有,在孩子們經歷一陣情感體驗后,讓他們各自寫下心中的感受。這就是一種作文創新課。有一位自然課老師“忘了”帶粉筆,就用抹布沾了水在黑板上寫下課題――蒸發,當他轉過身剛和學生們講了幾句話時,有的學生發現“蒸發”不見了。這位老師就問“寫的字為什么會沒有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知道的……”等等,這些融入到教學中的一絲絲創新,都會讓孩子們受到啟迪,從而激發他們的靈感。
篇4
【關鍵詞】美術教育 創新意識 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美術教育作為課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不同,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也使得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意識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美術教育可以影響人的思維情感和興趣愛好,在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通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者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在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創新意識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切實通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縱觀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創新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人類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如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正在日益加深,不同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碰撞也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大力培養國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造就一批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中學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語文、數學等課程的學習需要大量的科學知識作為基礎,而美術課程則不同,它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它要求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要求學生發展出自己的個性,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它用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這些都是語文、數學等課程無法做到的。因此,現階段應該加強對中學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的作用,切實提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二、中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課程標準、教學模式、教育機制等都較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緊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中學美術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很多學校的美術教育思想落后,學生在課堂上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教師則完全按照書本的要求進行教學,這一思想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很多學生創作的作品都是相似的,沒有個性融會在其作品中,沒有創新點。其次,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目前很多學校仍然采用寫實教學法,即客觀現實怎樣,就怎樣去描繪,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實能力,但是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此外,中學美術教育還存在與社會實踐、人才需求相脫離的問題。學校不考慮市場需求,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實踐能力低、就業困難。
三、加強中學美術教育創新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更新觀念,培養創新型教師
要想改變我國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學校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一批創新型教師,從而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美術教育。美術教師是美術教育的主導者,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實施美術教育創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優秀的美術教師可以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影響,在教學深度上也可以進行開拓創新。在美術課堂上可以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因材施教,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本著師生平等的思想,對具有不同審美觀點、審美取向的學生采用寬容的態度對待,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而不是以教師自身的美術風格為主流。對于學生創作的作品,美術教師應該盡量分別予以指導、點評,發現并表揚每一個同學作品中的優點,寬容學生在創作時出現的一些錯誤,努力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創作的過程能夠更好的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發展出自己的個性,并逐漸培養出良好的創新意識。
(三)優化教學設計,改革評價機制
美術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學校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美術課程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使得課堂更具趣味性,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此外,學校應該改革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以及平時的作業等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在整個美術課程學習中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田立曉. 論高校美術教育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篇5
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學語文就應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新的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疇的對話;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學生通過讀書,視通萬里,思接千載,課本內容所體現出的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審美的格調等,學生或認同、或發問、或陶醉、或見仁見智、或批注評判,這都是生命的交流。學生從這些交流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懂得做人的道理,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生活品位。同時,在學生與教師的對話過程中,不但可以提高教師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培養教師的道德情操,同時可以增加教師生活情感體驗,從而促進教師對學生生命能量的肯定和調動。這都將極大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健全,對學生的做人、對學生的生活和品位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比起前者更加深遠,更加直接。
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尊重學生獨立性的重要性
教師只有先充分認識到尊重學生獨立性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具備這些理念之后,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參照以下幾點來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
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教師要和學生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和諧相處,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激勵性語言、手勢、體態語等讓學生心靈愉悅,使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看法,敢于堅持自己的見解,敢與老師、同學討論。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甚至能超越老師和課本。在這種氛圍中,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或語言鼓勵、或神態暗示、或動作啟發、或情緒感染、或角色互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這樣才能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提高創新意識
發散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利用質疑的方法則可以很好地鍛煉發散思維。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授課模式,鼓勵學生對課本和老師提出質疑,教師不僅要耐心解答,還要肯定他們善于發現問題的精神。在具體操作上,可以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讓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畫出來,寫在練習本上,以備向老師發問。這種質疑的學習方法不單單只體現在課前預習上,還要貫穿課堂講解、課后總結、課后復習這一系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將回答問題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自己,讓學生互問互答,交流知識經驗,主動去查閱資料,解決相互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后集思廣益,總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另外,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圍繞文本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提問,以免繁多雜亂、無關緊要的問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做到有的放矢,質疑有度。
3.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要根據課文需要創設教學情境,陶冶學生情感,激發想象的動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運用錄像和配樂朗誦相結合的方法,以畫面展示內容,使學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從心靈上受到感染而產生豐富的想象。比如,在學習課文《曹沖稱象》的時候,可以這樣問學生:除了曹沖所使用的方法以外,大家還能想出其它稱象的方法嗎?這樣的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富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運用發散思維,自由地發揮想象力。
4.開設語文實踐課
語言是一種常用的交際工具,遍布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語文教學應走出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比如,在講到課文《夏夜多美》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放學之后去親自感受夏天的夜晚。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讓他們目睹、耳聞、鼻嗅、口嘗、手摸,全身心地感受夏天的夜晚。再讓學生置身“夏夜”中展開討論:你就是歌手、畫家、詩人,你最想干什么?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想,通過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形式描繪出來,極大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正確處理基本要素并與創新能力的關系”,“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的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總之,作為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的改革,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為他們日后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光.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D].河北大學,2010.
[2]徐毓盛,鄧麗蓉.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N].咸寧日報,2010-11-04(03).
篇6
關鍵詞:農村物理 物理實驗教學 創新教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然而在農村中學,實驗器材的嚴重匱乏和破損造成教材上的大部分實驗教學都無法開展。部分教師以此為借口課堂上不做實驗,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使原本就很抽象的課程變得更加枯燥無味,而且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課堂效果自然就會很差,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一、實驗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興趣,以產生最佳的學習動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興趣源于好奇心,也出于實踐成功的欣慰感。因此,教師可采取一些新異實驗,比如,雞蛋從高處下落在泡沫塑料上,雞蛋非但不壞反而意外彈回的現象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產生一種求知欲望。“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在學習物理的概念和定律時非常實用。如果我們注重實驗教學,詳細地給學生演示,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親臨其境地感受到這些概念和定理地形成過程,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用死記硬背就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
二、從實驗中獲取感性材料,明確科學道理
學生真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需要經過建立、完善、深化和鞏固等過程。實驗可以提供最直觀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在實驗過程中,給學生講解用到的概念和規律,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建立概念提供感性材料和清晰的觀念。
由感性材料轉化為概念和規律,是通過思維活動來完成認識上的飛躍的,為了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抓住實驗教學中幾個主要環節的不同優勢側重發展相關的思維能力。第一,在介紹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和方法手段時,借助形象思維逐步形成完整的實驗設計構思;第二,從實驗現象中提出問題,通過分析綜合,得出結論,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三,通過實驗數據處理,找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判斷推理能力;第四,通過實驗設計的分析,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由于在物理實驗中富含唯物辯證法的客觀事實,有助于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所以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從兩方面努力:一方面是闡述實驗中包含的辯證關系;二是用辯證觀點指導實驗活動。自然科學是唯物辯證法的基礎,物理實驗中的許多現象,如凸透鏡成像,光電效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唯物辯證法的量變質變、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三大定律,向學生闡明實驗中包含的辯證因素,可促使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學以致用”,物理實驗不僅能活化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而且能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事物的變化、聯系和規律,讓學生從中學到科學的研究方法。
三、組織學生做好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
新課程改革后,中學物理實驗活動開展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且通過長期的實驗活動,逐步提高。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多以測量性、驗證性和實用性三種方式為主。要提高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效果,我們就必須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手、眼、腦并用,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動。如果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物理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并增強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串、并聯電路的連接”實驗時,我設計成學生的探究性實驗,采用啟發式教學。首先設置情境:“如何利用桌上現有的器材連接成一個電路,使兩個小燈泡同時發光”,并提示連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種。學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究進行連接電路的實驗,然后結合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以及各用電器間的關系不斷地設置問題情境。結束學生實驗后,組織學生通過討論,自己得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并進行一些電路識別的專題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認識到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課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充分利用實驗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為他們帶來的樂趣,科學組織學生實驗, 增進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村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關鍵在于教師。要讓學生具有創造精神,教師先要實施創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創新的教師,通過創造性的教育,就一定能培養出創造性的學生,而教師對實驗的創新又是落實這一目標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沈曉明.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實踐的體會[N].學知報,2010-12-6.
[2]張偉東.在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J].數理化學習,2012(6).
[3]賈元賓,孫文娟.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6(2).
篇7
一、科學實用的教學模式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何克抗教授說:“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一定環境中展開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的結構形式,是教學系統中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宰課堂、掌控課堂的話語權,而新課改提倡教學回歸教育本身,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新課改的效果其實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程度,二是提高學生有效學習的程度。“所以,無論哪一種模式,并不是為了‘模式’而‘模式’,更不是搞成‘模式化’或者固化了的‘模子’,而是說使用某種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必經的一個階段,唯有先‘走入模式’才能‘走出模式’,創新生成新的模式,最終脫離模式,走向真正的教學藝術。”(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
因此,許多學校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嘗試創立了能夠體現新課改理念的教學模式,例如蘭州三十一中的“問題教學法模式”、蘭州十一中的“361互助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蘭州二十中的“教學案分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模式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課堂動起來,學生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良好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課堂活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激活課堂活力并不是指簡單的學生對話所形成的課堂喧囂,而是指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后所形成的有一定思想火花和信息含量的語言交流。
李炳亭先生說:“高效課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它的目標不僅僅是學會,還必須讓學生享受學的過程,并生成學習能力。”一堂課不僅因教師而精彩,更因學生的表現而精彩。因此,注重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課堂活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那么,如何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成為高效課堂改革的落腳點。具體來說,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教學設計流程與環節、導學案、問題的提出、作業的布置等方面來激發學生的課堂思維。
在調研中,各校都有觀摩示范課,通過這些課來展示自己學校的教學模式。在各種模式中,都試圖將課堂教學的學習活動轉換成為學生的“體驗”過程,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高效參與。
例如,蘭州二十七中某老師在講授《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時,采用課堂內容前置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了自主學習,從網上查閱及實地調查了很多資料,根據本課的內容和自己的興趣點進行分組,不同組抽取不同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成課件,分成四組進行課堂展示。第一組簡介四大名著和文學知識等;第二組介紹科技的輝煌成就;第三組介紹民族文化,尤其重點介紹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裕固族的特點;第四組分析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每一個小組將自己的問題講透后,由此引出的更深的問題交給下一組解決,教師則針對學生的相關展示提出探究問題的方法,從而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激發了課堂活力,實現了課堂的高效。
三、注重課堂的預設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
課堂是復雜的,是動態生成的,因此,注重課堂設計、實現課堂“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統一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也是我們一貫追求的目標。沒有充分的課堂設計,就不會有精彩的課堂呈現。葉瀾教授曾作過這樣精辟的論述:“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且沒有激情的行程。”當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教師除采取積極鼓勵的態度肯定學生的表現外,還應適當調整、創造性地設計和組織教學,即使偏離了預定目標,也應跟著學生的思路走,制造新問題的“生長點”,為新的生成提供支點和空間,鼓勵繼續生成。
課堂的高效性不容忽視。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學內容是確定的,如果學生的生成對課堂教學無價值,那么教師在做出合理取舍的同時,對學生的生成也應小心“呵護”,善于傾聽和引導,至少不能讓學生有被忽視的感受。這樣,學生的創造性火花不至于被消滅,反而有可能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這也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不斷追求的。
那么,課堂的預設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呢?
1.導學案的設計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課前預習、課中講授、課后提升或鞏固,是一個延續的整體,而不是僅僅把它看成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縮版、簡介。同時在制定問題和安排活動時,可以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靈活選用,有效解決學生能力與認知水平的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2.設問的提出
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助產婆,它有助于新思想的誕生,激發學生的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是通過情境設問激趣。因此,問題的提出,應該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不能為提問而提問。要通過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設問給學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發展的平臺,激發其積極性,在設問、釋問中萌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教材的處理
教材作為一種工具書發揮著最重要的資源作用。新課程提倡的教材觀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活化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篇8
【關鍵詞】心理護理;肛腸患者;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30―01
近年來肛腸疾病逐年增加,目前臨床上治療肛腸科疾病的常見手法是手術。而術后患者常用“難以忍受”來形容術后的痛苦。術后常見并發癥感染、尿潴留、排便困難、水腫、疼痛等,根據肛腸術后的病情特點及并發癥出現的原因,對患者進行完善細致的護理,讓患者減少痛苦,促進肛腸術后的病人早日康復,心理護理在肛腸科臨床護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顯得的尤為重要。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人類對疾病護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單一的疾病護理已經不能滿足于當今護理學發展的需要。而心理護理在肛腸科臨床護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顯得的尤為重要。心理護理措施在我國古代就十分注意情志方面的護理。如《內經》曰:“告知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變,語之以其所苦。”就是說護理人員了解病人的精神狀態,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了解,對他們不利疾病的思想予以開導。即在臨床護理病人過程中,除了加強病人的軀體護理外,更有必要重視心理護理的作用。正所謂“三分護心、七分護身”。
1 什么是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的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幫助病人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的身心狀態。
1.1存在問題: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不同個體在患病以致住院后,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其表現也千差萬別。一般病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1.1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病人患病后,往往心境不佳,情緒不穩定,易激動,與周圍人沖突。表現為任性。
1.1.2被動與依賴。一個健康人一旦生病,往往受到家人及周圍同事的照顧,變得順從被動,缺乏主見和信心,進而要求更多的關心和同情。依賴他人,為了喚起別人注意,會故意不止。
1.1.3焦慮與恐懼。面對陌生的環境,感到焦慮不安,疾病的痛苦以及害怕手術,擔心術后留下后遺癥等,產生恐懼心理。
1.1.4孤獨與絕望。病人生病住院后,由于人地生疏感到與世隔絕,度日如年,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希望遇到技術高明的醫生,能早日康復。假如愿望難以實現,陷入無可奈何、自悲、自憐的境地,產生絕望感。
1.1.5諱疾忌醫。不到萬不得已不看病。
護士在對病人的護理過程中,除了掌握上述共同特征外,還應掌握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以便有的放矢、卓越成效的實施心理護理。
1.2心理護理具體措施:
1.2.1良好的護患關系
責任護士每天要深入病房為病人提供各種護理和對癥宣教及心理護理,因此在護理中始終以樂觀、和善、友愛的態度去感染病人做到微笑服務。在日常工作中,應嚴肅認真、動作輕柔、敏捷。使病人從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1.2.2針對性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護士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比如對于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或老年患者,語言應通俗易懂,必要時可以重復;與同齡患者溝通應平等對待,將患者看成自己的朋友;與患兒溝通應滿懷愛心。總之,護士根據不同患者,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心理護理。讓他們能順利入院和安心治療,組織一些有趣的娛樂活動,如看書,講故事,做游戲等。豐富住院期間的業余生活,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
1.2.3提高操作技能
隨著人們關注身心的健康.護士不再只是被動而機械的執行醫囑,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護理,以人文本,關愛生命的健康。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和愈合的相關知識。這些知識的獲得,需要護士除了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學習心理學、法學、美學、倫理學以及預防、保健知識和規范的操作,時刻體現出護士的素質和修養。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為病人講解所患疾病的治療目的及注意事項。另外,患者不但希望由熱情的服務,更希望護士有一流的技術。高超的技術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
1.2.4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
進行心理護理時,護患溝通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有效的護患溝通,對于患者來說,能夠迅速消除患者對醫院環境和醫護人員的陌生感,環節有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在治療和護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對護士來說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的動態信息,及時修改護理計劃,為后續的治療和護理爭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通過與病人及其家屬之間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豐富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傳遞。溝通是信息、思想和情感借助一定的符號載體,在給人或群體之間從發送者到接受者之間來進行的傳遞,并獲得理解的過程。護患之間溝通的基本原則是真誠、尊重、關注。患者詢問病情時,由淺入深地向其介紹病情,進行語言流溝通時,語調要柔和,聲音要和諧,使人聽后感到溫馨、悅耳,應聲情并茂,音量適中,也可根據不同場合、談話內容來確定講話的音量,溝通不止是語言的溝通,更重要的是非語言的溝通,這就要求責任護士經常深入病房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借助病人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達到設身處地去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情感。及時了解患者現存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及時做出護理措施。
篇9
[關鍵詞] 中成藥;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Ⅲ型前列腺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2-009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edicine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combined treatment of type Ⅲ prostatitis clinical resul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90 cases of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for the stud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45 patients, used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mulation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00%, effective rate was 26.67%,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56%; observation group cure rate was 35.55%, effective rate was 46.67%,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11%.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while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release capsules; Type Ⅲ prostatitis; Clinical effects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受到非特異性或特異性感染而引起的急慢性炎癥,是臨床泌尿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Ⅲ型前列腺炎(CPPS)是最常見的類型,又稱為“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臨床上表現為盆底張力性疼痛,伴有痛、痛、痛等。其病因復雜、病程長、復發率高,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目前在西醫中癥狀輕者則予以對癥的抗炎、消腫、緩解疼痛等對癥處理,嚴重者則手術治療。雖然西醫臨床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長期應用不良反應多,容易產生耐藥,且手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有研究[1]表明,在治療CPPS上,中醫藥有協同西醫共同提高療效和降低不良反應,本次研究通過觀察中成藥聯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CPPS,以期豐富臨床診治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9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年齡 21~46 歲,平均(31.6±3.7)歲;病程1~34個月,平均(6.9±1.8)個月;癥狀評分為輕度24例,中度13例,重度8例。觀察組45例,年齡20~47歲,平均(32.0±3.9)歲;病程1.5~35個月,平均(7.1±5.9)個月;癥狀評分為輕度26例,中度14例,重度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癥狀評分上比較無明顯差異 (P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81)0.2mg,每日1次口服。連續使用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自擬前列腺方中成藥制劑口服,每日6顆口服。藥物組成有紫菀30g,合歡皮、萊菔子、白芍、丹參、王不留行各20g,棗仁、當歸、柴胡、烏藥各10g,全蝎3g。以上藥物均研末,用蜂蜜兌成小圓丸,約黃豆大小,每日服用6顆,每日3次口服。連續服用2周。
1.3觀察指標
根據相關的文獻[3]進行療效評定:NIH-CPSI癥狀評分包括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疼痛評分、排尿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臨床療效標準:治愈:NIH-CPSI癥狀評分降低超過90%,顯效:NIH-CPSI癥狀評分降低70%~89%,有效:NIH-CPSI癥狀評分降低36%~69%,無效:NIH-CPSI癥狀評分降低低于35%或無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將調查統計的內容作為變量,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情況分析
見表1。對照組治愈率為20.00%,顯效率為26.67%,總有效率為75.56%;觀察組治愈率為35.55%,顯效率為46.67%,總有效率為91.1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2.2兩組治療前后NIH-CPSI評分等變化情況
見表2。兩組在疼痛不適、排尿癥狀、NIH-CPSI評分、生活質量、MFR、AFR上治療前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而兩組患者治療后上述指標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治療后的藥物安全性比較
治療2周后兩組均未出現明顯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藥物不良反應。
3討論
CPPS的病因復雜,目前學說眾多,有病原學感染學說、免疫學學說、神經內分泌學說,另外有物理和化學因素刺激、盆腔靜脈性疾病等均有關。文獻[4]稱,CPPS的主要病理機制是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和前列腺慢性沖血引起,因炎性細胞浸潤而造成腺體周圍肌肉保護性痙攣刺激周圍神經,引起周圍疼痛不適,再加上前列腺腺小管水腫和狹窄,前列腺排出受限,相應的腺體擴大,壓力增高,刺激周圍低級中樞而產生反射性疼痛[5]。以上的免疫因素等各種因素刺激,均是非細菌性的炎癥反應,臨床上單純運用抗生素往往無效所以在治療上除了改善炎癥外,還需要解除前列腺等周圍組織的生理病理變化。
研究[6]指出,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是一種高選擇性的高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其可以選擇性地作用于前列腺、膀胱頸、后尿道的α1受體,可通過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頸部的平滑肌來緩解膀胱頸肌肉的緊張和尿道痙攣,可以抑制尿道閉合癥,防止尿液返流,可以有效地促進尿液的排空,增加尿流量,而從研究結果看,治療后MFR、AFR明顯得到緩解,這說明其對于改善尿動力學有很好效果,且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對于增加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至關重要。研究[7-9]指出,直腸給藥可促進前列腺炎癥吸收,降低尿道的阻力,其采用前列安栓,通過直腸黏膜吸收后沿著直腸和前列腺之間靜脈淋巴網轉運到前列腺,達到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采用中成藥輔助治療后在臨床效果和疼痛不適、排尿癥狀、NIH-CPSI評分、生活質量等方面有顯著的改善。從中醫角度看,慢性前列腺炎是由“精濁”、“腰痛”范疇,其病因多是因氣滯血瘀、精室空虛、濕熱下注、濕濁壅滯等作用下引發本病。在本次研究方藥中,紫苑有辛潤通便之效,合歡皮、棗仁共奏解郁安神之效,萊菔子降氣化痰,通絡祛瘀,丹參活血化瘀,王不留行、全蝎共有解痙通絡之效果,當歸行氣補血,柴胡疏肝解郁,烏藥順氣降逆,引藥下行[10,11]。從現代藥理研究上看,該中成藥方劑有調神解痙、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解毒排濁的作用。其中合歡皮有鎮靜催眠作用,烏藥、當歸中的有效成分有松弛平滑肌功效,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藥苷有解痙作用,全蝎可抑制皮膚灼痛,緩解內臟痛。文獻[12,13]稱,中成藥在治療CPPS上不僅增加了臨床效果,且降低了藥物不良反應,與西醫不同,中藥不僅無明顯的耐藥作用,且無明顯的頭痛、惡心嘔吐、煩躁等不適。雖然本次研究中對此未納入研究,但是從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度上看,其不良反應較低,且中成藥制成丸劑后口服方便,攜帶便捷[14]。
需要說明的是,中成藥治療CPPS目前仍未明確的療效標準,也缺乏明確的循證醫學依據[15-18]。研究指出,中成藥在治療上和西醫比較,有吸收差、療程長、停藥后易復發的缺點,如何尋找到一種有效的、易于吸收的效果長久的中成藥治療CPPS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王海峰,賴建平,萬旭輝,等. 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聯合前列安栓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152例療效觀察[J]. 四川醫學,2012,33(12):2117-2118.
[2] 劉左成,李廣宇,黃偉,等. 寧泌泰聯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 3(16):26-27.
[3] 劉孝華. 中藥聯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13,(2):153-155.
[4] 董希智,牛健,房剛,等. 鹽酸坦索羅辛膠囊聯合消炎痛栓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J].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16(6):517-519.
[5] 許青河,邵四海. 鹽酸坦索羅辛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6):72-73,80.
[6] 張金恒,任傳梅. 自擬中藥湯聯合坦索羅辛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2, 9(13):103-104.
[7] 楊才弟,熊國兵,邵繼春,等. 四妙散加味復方治療Ⅲ B型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J]. 四川中醫,2011,25(4):40-42.
[8] 楊金林.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繼發的兩種用藥方案治療療效比較[J]. 當代醫學, 2012,18(1):137-138.
[9] 譚小輝, 袁飛鋒,熊青,等. 前列腺炎的臨床藥物應用近況[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1,22(6):36-37.
[10] 黃茂生,黃子暢.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經驗體會[J]. 中醫臨床研究,2012,7(18):77-79.
[11] 胡曉靈,沈玉國. 中醫三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機理探討[J]. 陜西中醫,2010,28(8):1049-1051.
[12] 吳江平,吳維城,黃小慶,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1):140-141.
[13] 邱永豐,宋志宇,李文波,等. Ⅲ型前列腺炎綜合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8):2028-2029.
[14] 程華焱,劉濤,薛建國,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ⅢB型前列腺炎60例臨床觀察[J]. 江蘇中醫藥,2013,(9):40-42.
[15] 李新,李雪梅,潘進洪,等. 坦索羅辛聯合多塞平治療頑固性ⅢB型前列腺炎[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 25(3):239-240.
[16] 郭東發,張輝澤,王懷鵬,等. 益氣固腎膠囊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Ⅲ A型前列腺炎的臨床觀察[J]. 中華男科學雜志,2008,14(1):88-90.
[17] 尹振武. 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聯合塞來昔布膠囊治療40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9):59-60.
篇10
Design lab自2003年首舉辦開始,到現在已經十一年的時間了,這個設計比賽的舉辦對伊萊克斯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伊萊克斯設計實驗室是從2003年開始的一項年度設計比賽。這項賽事是邀請設計專業的學生和畢業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提出他們自己獨有的創新理念和對于未來家用電器的設想與設計。設計實驗室已經成為了伊萊克斯一種特殊的傳統,從2003年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了11年。
最初我們將它作為一個從學生中收集創意的實驗。隨著比賽和公司的逐年成長,伊萊克斯設計實驗室現在已經變為一個真正的全球性項目,在全球有多達40多個國家同時積極的響應和參與。從這項全球化的賽事當中,我們能夠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與靈感,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同時這也展示出伊萊克斯與世界的緊密關聯性。
設計實驗室是伊萊克斯為消費者創造全新價值以及主張的品牌創新戰略的一部分。伊萊克斯通過從研究、洞察消費者需求、收集獨創想法等不同方式進行不斷創新,設計實驗室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同時,這項比賽也是讓我們與天才設計者接觸的絕佳機會,讓我們能夠繼續我們對家電革命性創新的承諾。
Design lab中涌現的設計作品是否有幫助到實際生活中的技術突破及生活方式的更新呢?
每年,伊萊克斯都會向全球的設計者發出挑戰。這些挑戰都與當前相關,并且針對“未來的設計將會是怎樣的”提出問題。通過使用概念化的思考和設計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學生們將設計融入當前比賽的挑戰當中,同時提出全新的靈感。2013年的主題需要針對城市化:社交烹飪、清新空氣、以及輕松清潔進行創意。我們討論在未來如何以一種令人鼓舞的方式解決這些挑戰,并不是單純地提供一個聰明的解決方案,而是給消費者提供真正能讓日常生活更加愉悅的方式。
Design lab設計大賽的主題,通常關注健康、環保、未來、智能、體驗。在下一個十年中,Design Lab將如何更好的推進主題?
每一年比賽都會根據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為學生們選定主題,這對于設計行業的轉型與改造是很重要的。例如目前的一種趨勢,是在設計與技術之間建立很好的連接,讓消費者能夠減輕壓力,輕松的去做更多的事情。而隨著技術日漸先進,設計師必須了解新的發展方向,為消費者需求和相關解決方案的距離之間搭建起橋梁,從而確保這在未來是可行且可取的。
未來的設計將會被社會全新變化帶來的挑戰所影響。因此,未來設計實驗室的主題將會從不斷變化的社會趨勢中獲得靈感。例如,設計師目前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隨著更多的人口從農村地區遷移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所帶來的“城市化”問題。未來的城市空間將更加緊張,也會變得更加忙碌與擁擠。這種景象在諸如中國、南美、歐洲和北美等發展市場中將更為明顯,同時這也凸顯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由此說來,設計工業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挑戰:如何創造新的解決方案來順應并支撐這種不斷發生的社會變化。
您對哪一屆比賽的印象最深刻?或者對哪件作品最感興趣?
2012年冠軍得主所設計的空氣凈化球在我看來非常有趣。它將氦氣聚集在其中,通過一個盤旋的球為整個室內的空氣進行過濾并帶來芳香。他們漂浮而上,在要進行變化時又飄落至地板。
這位年輕的設計師針對消費者市場中愈顯重要的對于健康與幸福方面的需求,提出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通常解決問題都需要遵循—定的方式,而這個設計者便是用機械的但融入了驚人美學的手法,創造出了如此充滿詩意的方案,實現了技術的革命和對于健康需求的滿足。
請您談談加入Design lab的個人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