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胎政策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獨生子女逐漸步入“二胎時代”
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進屋內,李薇一邊將懷中熟睡的三個月大的小兒子放進搖籃,一邊輕聲告誡在一旁玩耍的六歲大女兒不要弄出聲響。今年31歲的李薇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結婚七年沒干什么,光生孩子了。”2004年,李薇與丈夫結婚并生下一女,由于丈夫家境不錯,李薇一直在家做“全職媽媽”,去年她又懷孕了。“我和丈夫都是‘80后’獨生子女,深感一個孩子成長的孤獨和寂寞,而且雙方老人也非常憧憬兒孫滿堂的情景。”她說。
在某市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寬,四年前生了一個兒子,最近又計劃再添一個孩子。李寬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都很不錯,而且雙方老人又非常喜歡孩子,聽說他們可以合法生“二胎”,四個老人都勸他們再生一個小孩。并表示,如果生女孩就是兒女雙全,要是再生一個男孩也不嫌多,畢竟兩個孩子一起成長是個伴兒,將來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據了解,當前獨生子女家庭選擇生“二胎”的理由主要包括“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個伴兒”“兄弟姐妹長大后可以互相照顧”“減輕子女將來的養老負擔”“防止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導致絕后”等,此外還有一些家庭是迫于老人的壓力,有些老人甚至向兒女開出“你只管生,我負責養”的條件。
都市年輕人遭遇“二胎”生育困惑
事實上,我國雙獨生子女家庭可以生“二胎”的政策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陸續開始執行。例如江蘇省早在1990年頒布《江蘇省計劃生育條例》時,就已把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可生“二胎”的政策列入其中,只是當時多數獨生子女尚未步入婚育年齡,此項規定并未發揮過多作用。如今獨生子女們的“二胎時代”來臨,他們卻又困惑起來。
作為十個月大孩子的母親,長沙市民陶濤雖然在決定生寶寶前已做好思想準備,但還是被撫養孩子的費用壓得有些喘不過氣:“奶粉、尿不濕、保姆這三大項支出每個月就將近3000元,再加上每月1000多元的房貸以及日常生活支出等,我和老公的工資收入幾乎是‘月光’,有時只好向父母求援。”
對于是否生育“二胎”的問題,很多城市雙獨生子女家庭都給出了否定答案,他們認為城市生活和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一個家庭很難承受撫養兩個孩子的壓力。
在國內某知名育兒論壇,記者看到很多年輕家長在這里“曬”出自己撫養孩子的成本,每月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除了奶粉、服裝、尿布、玩具支出外,還有嬰兒寫真、保姆開支、幼兒園學雜費等,多數家長感覺撫養孩子的壓力較大。
除了經濟負擔原因外,獨生子女一代的價值觀和生育觀與祖輩們相比也悄然變化:隨著我國養老制度的完善,“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不再根深蒂固;而比較關注個人發展的“丁客”思想的滲透,也使得這一代年輕人“傳宗接代”“子孫滿堂”的思想逐漸淡化。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擔心,兩個孩子能否都享受最好的教育,是否有那么多精力來培育另一個孩子。一些家長則擔心,一個孩子就業都難,再生一個還能找到工作嗎?
人口學專家、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宋杰表示,根據近十年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很多城市獨生子女主動生育“二胎”的意愿并不高,雖然有逐年升高趨勢,但生育帶來的困難又實實在在地擺在他們面前。
理性看待“二胎時代”
對于獨生子女遭遇的困惑,社會科學研究員董鴻揚認為,“80后”一代成長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年代,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精神世界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如今已到而立之年,卻在離開父母走入社會后遭遇激烈的競爭和空前壓力,在撫養子女時又感到力不從心,使其內心產生嚴重不適。此外,他們將自身追求高品質生活和高消費的理念,強加到了自己孩子身上,自然會感到身陷窘境。
心理咨詢師專家李洪吉指出,年輕父母在撫養孩子時,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騖遠、盲目攀比,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長與未來,進行合理規劃,否則目標過高不僅“奴役”了家長,還“奴役”了孩子。
宋杰等專家表示,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不是鼓勵可以生兩個孩子的家庭只生一個,更不是鼓勵一個孩子都不生;生“二胎”無論對于整個國家還是家庭個體都是利弊共存的,這就需要人們樹立正確的生育觀,理性認識社會和個人的未來發展,有計劃地生育。
篇2
關鍵詞:第二反抗期;親子溝通
一、第二反抗期的概念
人生會出現兩次反抗期,第一次是2-4歲、幼兒時期。這時的孩子由于自由活動能力增強許多,各方面知識也不斷的增多,就表現出渴望獨立,雖然能力達不到也要自己動手去完成活動,開始變得不聽話。這種意志自我的表現,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反抗期。第二次是12-15歲、少年時期。這時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他們討厭和反感父母的管理和教導,甚至在行為上也有所反抗。有的學者將這一時期定義為“心理斷乳期”。國外有的心理學家把它稱作“為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戰斗”的時期。由此可見,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比較多復雜。我們所處的環境正在變化,當代的孩子面臨著更多的誘惑,產生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式也有所變化。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嘗試與這個時期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引導,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這個時期。
二、第二反抗期的影響因素
首先是心理因素,在上文中提到孩子這一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發生明顯的變化,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能夠自主做決定,而不是服從父母管教。
其次是家庭因素,當代家庭問題中面臨著新的因素―二胎問題。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新的生命同時,父母對于老大和老二的照顧能否平等,能否給予孩子們來自家庭足夠的呵護和愛。很多父母迫于生計忙于工作賺錢從而很少與孩子溝通,使孩子陌生父母、疏遠父母,不愿意與父母敞開心扉去溝通和交流。也是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
第三是學校因素。首先是學習壓力。這期間,孩子要第一次面臨升學競爭-小升初,接著是中考,這兩次大考試將決定他們以后擁有什么樣的學習環境,因此初中年級的學業壓力也變得繁重起來。其次是同伴的影響,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這時期的孩子將視角從以家庭為中心轉變為以學校的同伴為中心,也開始向往與同伴交往,他們更愿意將自己的心事說給同伴聽,很多事情也愿意與同伴商量,甚至可以為同伴做錯的事保守秘密。
第四是科技因素,我們現在面對的孩子是新世紀的00后,生來便處于這個信息與科技發達的時代,接觸著科技帶來的各種電子產品。兩三歲會操縱手機電腦的孩子不在少數,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視聽,讓孩子對于旅行或是出走沒有陌生,反倒是更多了些好奇,而且現在的孩子手里的零花錢多到足夠滿足孩子走出去的愿望。
三、應對第二反抗期的辦法
(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第一,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不止來自照顧上的,還要有肢體上的,我們很多父母在孩子長大后就很少抱抱孩子,親親孩子,拍拍孩子肩膀,實際上在恰當的時候這樣做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的,而且可以增加與孩子的親密程度,讓孩子直接的感受到關愛。二胎政策的開放給許多家庭帶來新的契機,同時也是新的挑戰,如何讓老大與老二和諧相處,父母是否能夠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也是如今最熱的話題。作為老大一直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集家中所有寵愛于一身。當家中誕生新的生命時,因為老二小需要照顧而占去很多精力和時間,在老大看來便是奪去了更多的愛,處于反抗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感情也是敏感的。在孩子眼中父母永遠是對另一個孩子的關愛更多一些,作為父母要做的不是將愛一分為二,而是付出兩倍的愛給孩子,讓孩子時時感到關心和關愛,這才足夠。
第二,由于孩子心理上,認知上都有渴望自己做決定的愿望,不喜歡甚至厭惡父母的嘮叨和管教,不如以尊重孩子的決定為前提與其心平氣和的商量,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嘗試著放開孩子的手,讓他們有獨立思考和行動的空間,孩子正是這樣慢慢摸索才會成長起來,并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孩子的想法不對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事情的利弊分析給孩子聽,給他有利的引導,讓孩子做生命中的主角。
(二)學校應當重視心理教育的建設
根據年齡推算孩子的反抗期基本貫穿初中階段,除了家庭之外,學校也是重要環境之一,引導孩子渡過反抗期也是中學和老師的重要課題,提醒我們加強中學對于學生反抗期的心理建設,如豐富心理課堂的教學形式、即開展團體活動、心理劇等;適當開展些以反抗期為主題的心理活動,盡量讓孩子參與其中并且成為主角,給他們空間充分的設計活動,如創立心理社團、使孩子主動去學習和體驗心理的相關知識。
四、總結
幫助孩子健康度過反抗期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這個成長包括孩子的認知、生理發展還有心理發展,使孩子能夠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意義,也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家長積極配合孩子度過,也會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學校的正確引導會使孩子在學習中真正的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篇3
養孩子說白了就是有個人叫你“媽”。作為女性經歷一下當“媽”的過程,似乎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女性了;其他算來算去,算不出什么別的好處。從懷孕,到孩子大學畢業找工作,作為父母一直在不停地付出,付出體力、精力、金錢,為了孩子進好的幼兒園、私立學校;花錢不算,還要帶著孩子去各種補習班陪讀;陪讀不算,還要通路子、找關系……把孩子培養成才的道路是何其漫長啊!但是,為人父母總還是有樂趣的,當三歲大、半懂不懂的孩子以為有人要欺負媽媽的時候,張開雙手擋在前面,大喊“不許欺負我媽媽”;當你的手劃破了,小孩子捧著你的手幫你吹,說“媽媽,吹吹就不疼了”,霎時,你的心就軟和了,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巧打算盤養寶寶
插畫作者 不不 家有寶貝1歲8個月
俗話說寶寶的奶粉尿布是大頭。我一直堅持純母乳喂養,所以奶粉的開銷基本沒有。尿布和衣服花費較多。例如,尿布以前一天7~8片,一個月大約用3大包(80片一包,網購更劃算);寶寶學會上廁所之后,尿布晚上僅用一片。我會買些打折的品牌服裝,質量有保障也不太貴,盡量買大一號尺碼,因為寶寶長得快,一件衣服能穿2~3季,比較劃算。至于玩具,因為寶寶對任何東西都很好奇,隨便抓來一件東西都可以玩半天,所以用不著買很多。
網友有話說
折騰著,快樂著
彩虹小豬 家有寶貝1歲3個月
話說我家龍寶還沒出生就狠狠地給我顏色看,懷孕的頭幾個月,我被他折騰得死去活來,每天看到食物就想吐,路過以前大愛的燒烤店都得繞道走,一個月就瘦了十斤。
寶寶誕生后,生活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核心只有一條:一切為了寶寶!于是,睡個囫圇覺成了奢望,上班感覺是在放風;給寶寶買東西都挑最好的,對自己卻狠不下心買iphone;娛樂旅游更是只有羨慕同事的份……盡管失去了好多,但上天讓我擁有了這么一個獨一無二的寶寶!只要一看到他愛笑的臉蛋,只要一聽到他用稚嫩的聲音喊著媽媽,一切的痛苦煩惱立馬煙消云散。
生命需要沖動
FANG 家有寶貝 1歲2個月
經歷了從懷孕到順轉剖,到產后抑郁到哺乳一年這個艱難的過程之后,我宣稱我再也不生了!可生活就像上帝給你的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
從日本旅游回來,我發現自己懷孕了,惶恐不已。養一個孩子,不比我小時候,一雙筷子一張床就夠了,現在父母所付出的精力與教育成本是十幾個愛馬仕都不止啊。
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的政策把選擇權交到我們的手里。然而,如同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無法用利弊衡量的問題。從利看,兩個孩子能夠相伴成長,長大了還能相互支撐;若說弊,重新經歷懷孕生產這個危險的過程到要帶兩個孩子,要換房子,要增加收入,要失去自我……太多太多,我都不知道是否能夠承受。不生呢?舍不得,沒法往下想!
就在我進退兩難的時候,老公說就順其自然生吧,他的理由很簡單,怎么能扼殺一個小生命呢?孩子就像上帝給你的禮物,是不能挑的。鮮活的小生命是我們需要擔負的責任。生的決定是需要沖動的,不能細想困難,需要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突然,我的心就這么安定下來,原來,一份共同面對困難的承諾是迎來第二個寶貝最好的鼓勵。
帶著女兒去徒步
兔兒爸
家有寶貝 1歲9個月
以前,我每個月都會和朋友去徒步一兩次,老婆懷孕后到寶寶出生后一年內,我忍著基本沒出去過,因為這時是家里最需要我的時候。
現在,我又恢復了愛好。當然,太太肯定會有意見。沒關系,哄唄!我還有一個新想法:遇到群里組織輕松舒服的路線時,帶她和寶寶一起去,力爭把徒步培養成全家人的愛好。
篇4
潛伏期延長是難產的早期信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該院產科孕37-41周,孕婦90后為主進入潛伏期的初產婦300例作為觀察對象。孕產婦為初產婦、單胎、頭位、骨盆測量正常、胎兒發育正常、無剖宮產指征、無高危妊娠因素及嚴重并發癥。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2015年1一5月90后臨產孕婦潛伏期150例接受產前培訓作為觀察組,2014年8一12月90后臨產孕婦潛伏期150例只做常規孕期檢查、不接受產前培訓作為對照組。
1.2方法
1.2. 1對照組:孕婦只按產科常規進行門診宣教及分娩前知識宣教,做好產程的觀察,并做好清潔備皮等分娩前準備。
1.2.2觀察組:除按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還根據護士層級管理及病房需要,根據護理人員不同的職稱、學歷和能力水平將人員結構分層為護士長一專科護士一責任組長一責任護士。專科護士:大專及以上學歷,產科工作10年以上,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取得助產護理專科技術;責任組長:是由工作5年以上,大專及以上學歷,業務能力及應急能力強的護師或主管護師;責任護士:中專及以上學歷,工作5年以下,方法具體如下。
1.2.2.1護理方法:孕婦從第1次產檢開始到分娩,對產婦進行系統、全方位的孕期保健,從心理到生理,均給予充分的指導和支持。①門診宣教:由專科護士周一、周四出護理專家門診,專科護士根據2015版中華婦產科雜志臨床指南薈萃指南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制定護理知識宣教,孕婦從初期建本開始就得到專科護士健康指導。②孕期檢查分娩準備:督促孕婦按時上課并與家屬一起聽課,采取授課及一對一的咨詢指導,講解孕早、中、晚期及產褥期各項檢查的內容及重要性,分娩準備包括先兆臨產、物品準備、產前運動。③營養及體重的指導指導孕婦合理飲食及運動,控制孕婦及胎兒體重,孕婦在孕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告知孕期適宜的活動包括一切家務操作均可正常,注意不要攀高舉重,散步是孕婦最適宜的運動,但要注意不要到人群擁擠、空氣不佳的公共場所。
適宜的運動可以加快身體的血液運行,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和避免疾病發生,還可有利于胎兒發育,提高分娩率。讓孕婦知曉體重妊娠12周前無明顯變化,以后體重平均每周增加350 g,正常不應超過500 g,至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 kg }z} o④指導孕婦胎動計數:妊娠28周到臨產前,每天早中晚固定各數1h,將3h的胎動總數乘以4,即為12 h的胎動數,如12 h胎動總數在20次以下,說明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可能,應及時就診。⑤孕期異常臨床癥狀的識別告知孕婦出現下列情況,請及時就診:妊娠12周左右嘔吐未見好轉、陰道突然出血或流水,出現頭疼、頭暈、眼花及視物不清,腹部不適及規律性疼痛、28周以后監測胎動,如果12 h胎動計數突然減少或增多。⑥剖宮產的弊端及順產的好處: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響應國家號召,面臨第2次妊娠,臨床經常發現二次妊娠胎盤植入,對產婦及胎兒有生命危險,責任護士向其講解其利弊。⑦熟悉環境:鼓勵孕婦課后提問,相互溝通交流,安排她們參觀產房、母嬰同室、嬰兒洗澡間等,觀看分娩過程的錄像,分發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冊子。⑧自然分娩的多媒體教育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向孕婦進行分娩過程的教育,使孕婦能對分娩過程以及在分娩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心理準備。對孕晚期的孕婦教會分娩時緩解疼痛的技巧,為孕婦和住院產婦搭建平臺,讓產婦親自為孕婦傳授經驗,增強孕婦安全感,使孕婦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豐富的知識與技能迎接分娩,正確選擇分娩方式。
1.2.2.2入院宣教:①環境與醫護人員介紹:產婦入院后,責任護士面帶笑容,熱情接待,語言和藹,把孕婦當做自己的親人,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介紹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及護士,病室環境安靜、整潔、溫馨,使孕婦有在家的感覺。在孕婦進入臨產后,責任護士主動熱情的與孕婦及家屬溝通,了解孕婦及家屬的心理動態,對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并給予情感支持,增強分娩信心。②心理宣教及及再次告知: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備受關注。分娩是一種能力,每個母親和胎兒都會適應的一個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過程。盡管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對產婦來說是持久而強烈的應激過程。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亦可以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C27。護士用手撫摸腹部,積極和孕婦溝通,把孕婦當做自己的姐妹,定時監測宮縮時間及間歇時間,讓產婦感到護士對其關心及重視,消除緊張、害怕,保持規律呼吸,指導產婦變換舒適的,并告訴其產程的進展,讓孕婦及家屬心理有數。③減輕宮縮疼痛的方法:在產婦進入到臨產后,告訴其分娩的注意事項,減輕分娩不適的方法:拉梅茲分娩法、瑞德法、布萊德雷法,由我們專科護士一對一指導。產程開始后,護士教會孕婦及家屬根據產婦情況及自我感覺進行相應的手法按摩:感覺下腹疼痛明顯時行水平按摩;感覺下腹硬脹宮縮加劇時行旋轉按摩:感覺腰部疼痛明顯時行按壓法。④飲食及各項指標的監測在潛伏期中,指導孕婦進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督促孕婦及時排空膀肌,以免影響胎頭下降。定時監測體溫、血壓的變化,充分做好產婦的陪產護理工作。⑤潛伏期的心理激勵:責任護士準確觀察潛伏期產程進展,對產婦順利進入產程活躍期非常重要。責任護士在產程觀察中發現孕婦煩躁不安,哭鬧等不良情緒、潛伏期超過12h,責任護士及時與責任組長請教溝通,由責任組長負責及時查明原因及正確處理,進行心理疏通指導,如效果仍不顯著,請示專科護士,專科護士親臨指導。通過層級護理,給予孕婦心理激勵,提高孕婦對順產的認知程度,消除煩躁緊張情緒,正確對待宮縮的疼痛,強調自然分娩的優點,剖宮產的危害,孕婦順利度過潛伏期進入活躍期,無1例孕婦因疼痛無法忍受而中轉剖宮產,減少了剖宮產率,提高母兒安全。
1.3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了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宮口開大4 cm送入待產室及時率宮口開大4 cm送入待產室的及時率對照組80. 7%,觀察組97.3%
2. 2孕婦在潛伏期中轉剖宮產率對照組與觀察組比較潛伏期因疼痛及潛伏期延長中轉剖宮產率,觀察組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精品范文
10二胎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