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動力學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機化學動力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學時及教學內容差異大。由于近年教學學時的大量縮減,目前不同學校針對不同專業開設的無機化學課程學時差異明顯,大部分學校針對化學、應用化學等專業開設的無機化學在100學時左右,也有部分約70學時;對化工及制藥專業學時一般50~80學時;對于非化學化工專業,學時普遍較短,多為32~60學時。對于100學時的專業,一般具有較充足的時間對理論知識、物質結構、元素化學均進行較深入的講解,學生可以掌握全面的無機化學知識;對70學時左右的專業,一般大約45學時用于理論及物質結構講解,元素部分約25學時,元素部分教學內容不能完全覆蓋;對于50學時以下的專業,許多專業只講解理論知識和物質結構,元素部分基本不涉及。從目前現狀看,對于短學時的無機化學課程,往往以犧牲元素化學教學為代價,把在分析、物化等課程中還會涉及的理論內容講得較深入,這導致許多學生缺乏元素化學知識、化學知識整體結構不完整、學習內容不健全。
2.教材種類多,內容編排結構多樣。目前出版的無機化學教材種類繁多,每年都不斷有新出或修訂版無機化學教材出版。為了無機化學書有更廣的應用范圍,大部分教材都完全包含了傳統無機化學的基本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及元素化學三大模塊,針對短學時的無機化學教材目前相對較為缺乏。無機化學教材內容編排不同教材差異較大,有的按化學原理、物質結構及元素化學排版,有的按物質結構、化學反應原理、元素化學介紹,教材中各模塊間基本相互獨立、銜接較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要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教學內容的合理取舍與組織對教師無疑是一個挑戰。
3.與其他課程存在交叉與銜接。無機化學是大學化學第一課,其教學內容與后續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及諸多專業課都有內容的交叉與銜接。無機化學的酸堿平衡、配位解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氧化還原反應是分析化學的理論基礎。無機化學基本化學原理與物理化學中的動力學熱力學存在明顯的遞進。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理論對解釋有機化學結構依然實用。應用化學、材料等專業的多門課程都涉及無機化學知識,有的甚至就是元素化學的內容,如無機材料的制備等課程。良好的無機化學基礎是后續化學及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大學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有力保障。
4.學生個體差異顯著。我們知道,按照中國現行高考制度,許多化學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所就讀的專業并非其自愿選擇,而是通過調劑錄取,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各有不同。按照中學化學“必修2+選修6”模塊式教學,不同省份及不同學校對中學化學教學的深度及廣度不同,導致不同學生的化學基礎存在一定差異。而且,隨著高等教育大擴招,高考錄取率達70%,學生個體生理差異也較大。由于學生學習興趣、主觀能動性、中學化學知識基礎等多種原因,在無機化學教學中,能明顯感受到一個班的學生在學習自覺性、領悟力等方面分為幾個不同層次。要保證絕大部分同學都能達到教學要求,學生個體差異也是大學教學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設置上應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銜接
鑒于無機化學在教學時間、課程內容、教學對象等方面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組織編排教學內容,注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良好銜接,引導學生順利過渡到大學學習,融會貫通前后知識,對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可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1.與中學化學教學的銜接。目前高中化學三個版本教材均采用模塊式教學,將化學教學內容分為兩個必修模塊(《化學1》和《化學2》)和六個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和《有機化學基礎》、《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實驗化學》)。必修模塊涉及了化學物質分類及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周期表、化學鍵;化學能與熱能、電能、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重要的金屬及其化合物;硫、氮、氧及其化合物。《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涉及了原子結構及性質、分子結構及性質、共價鍵、晶體結構及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涉及了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等內容。從中學教學內容看,無機化學中的基本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及元素化學都有涉及,但是其教學程度較淺,多處于對概念的了解,且不同省區學習內容可能存在很大差異,無機化學中對各部分內容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如化學平衡中引入了標準平衡常數、焓、熵、Gibbs函數等熱力學函數。在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根據中學化學教學內容,在對全班同學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構建科學的教學大綱,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循序漸進,不斷深入。
2.前后章節內容的銜接。無機化學教學一般都會涉及化學反應基本原理、物質結構與元素化學三部分內容,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和物質結構通常安排在元素化學之前,各教材在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和物質結構間有的將物質結構先行講解,有的則先介紹化學反應基本原理。物質結構決定其化學性質,作者認為先介紹分子結構、化學鍵等物質結構知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化學反應原理部分的知識(如熱學函數、鍵能、碰撞理論、反應機理等),而且高中物理以及化學中均涉及有原子結構、化學鍵等相關內容,學生也容易理解接受。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化學熱力學及動力學、氧化還原、配位化學等無機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很多在元素化學中將得到具體體現,并指導著元素化學的教學與研究,因此,元素化學放在最后講解比較科學。化學反應基本原理、物質結構與元素化學三大模塊除了相互存在銜接外,各模塊內部各章節也存在很密切的關聯,如化學反應原理部分中化學反應熱力學、化學平衡知識、四大平衡反應是一脈相承的關系;物質結構部分里,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配合物結構則是物質結構的逐漸深入;元素化學同區內各族之間有相似結構和相似性能但又存在變化規律。因此,注意前后章節內容的有機銜接將有助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3.必修與選修內容的銜接。由于教學學時的壓縮,無機化學教材涵蓋的內容通常無法完全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詳細講解,一般教材通常將教學內容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選修內容采用不同排版方式標注出來。延伸基礎知識、難度較深的內容,如化學動力學中對化學反應機理的講解,一般無機化學教材都設為選修內容。另外,為了擴寬學生視野,無機化學教材中也對該章節內容涉及的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補充介紹,如大連理工大學版無機化學分別在化學反應動力學和氧化還原章節補充介紹了化學動力學在考古中的應用、化學電源實例等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在為某些學科專門編寫的、針對性較強的教材中,學科背景知識以及無機化學在該學科的應用等內容常設為選修。除了書本中明確建議的選修內容,教師也可根據學時、學生學習情況,靈活調節教學內容,將學生基礎好、容易自學完成的內容設定為自學或選修內容,以節約出更多時間用于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和實踐教學。
4.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銜接。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讓學生學習掌握基本化學實驗技術,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許多同學在中學沒有條件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無機化學是他們接觸的第一門化學實驗課,第一門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實驗課程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實驗習慣意義重大。實驗教學是對理論教學的一種宏觀展示,可以讓學生更直觀了解化學反應本質。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實驗教學是建立在理論教學基礎上的,因此在無機化學中必須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銜接,實驗教學需要將時間安排在相應理論教學之后,切不可將理論與實驗教學完全獨立開來。一些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可以考慮以視頻的方式在理論教學中直接演示給學生,節約部分實驗教學時間以開設更多的實驗內容。在實驗教學內容設置中,需要考慮每個實驗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目的,應盡可能在不同實驗中培養學生不同實驗技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掌握更多實驗技術,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
三、無機化學教學實現銜接的教學方法
無機化學在較多層面存在教學內容的銜接,為了實現相關知識間的有效銜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合理設置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在不同環節采用不同教學方法,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課前預習作業。無機化學教學內容多,課程任務重,每節課的信息量大,適當的課前預習有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注意力,跟隨主講老師的教學思路。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適當的預習作業幫助學生有重點的預習,預習作業最好能注重將學內容與中學知識、前面章節內容間的聯系與差異,讓學生覺得熟悉而新鮮,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熱情,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對課堂中可一帶而過的教學內容,亦可在預習中引導學生自學,節約課堂時間。
2.課堂設問式教學。課堂教學是無機化學理論課最重要的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需要采用巧妙的教學方法,將各種內容有機銜接起來。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是調動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將相關知識銜接起來的好方法。例如,涉及到中學知識的,可以請學生回答中學學習內容是什么,老師再順勢介紹中學與大學知識的異同。再次出現的前面章節的內容,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來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并找出前后知識的關聯。
3.課后作業知識點的兼顧。課后作業也是將各種知識有效銜接的好辦法,除了前后緊密相聯的知識外,老師也可故意設計一些復合習題,在同一個題目中涉及前后章節知識以及多個知識點,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教會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方法,提高其對綜合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如在氧化還原反應里可以將化學平衡常數、熱力學函數、Hess定律、電動勢、能斯特方程式等知識點關聯在一起,根據具體情況可進一步計算求解酸堿平衡常數、溶解度、配合物穩定常數等物理量。
篇2
【摘要】 在藥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課占有重要的位置。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分析了4門化學基礎課程與藥學專業4門核心課程為代表的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學和專業課高度相關,利用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建立了回歸方程,并為化學基礎課更好的為藥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藥學專業; 化學基礎課
Abstract Chemistry was important basic course in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4 chemistry basic courses and 4 pharmaceutical special cours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variable linear return analysis in this thesis. The result was shown that phys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were closely related and the return formula was also established.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teaching.
Key words mult-variable linear return analysis;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chemistry basic course
化學是醫學院校藥學本科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占課程結構相當大的比例,是專業學習和發展的基礎。我校自開設藥學專業以來,化學課程在強化學生基本素質和提高應用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從“累積”意義上講,如何完成對后繼課程的隱性教學目標,使化學課更好的服務于專業課程,特別是在專業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基礎課程如何應變,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本研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1],應用SPSS軟件分析了我校藥學專業的4門化學基礎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與后繼以“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和“生藥學”為核心的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為教學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1 數據分布的考察
以我校藥學021隊56人的相關學科的課終成績為研究對象。其中“無機化學”為第一學期所學;有機化學為第三、四學期總評分數;分析化學在第二學期為化學分析,在第三學期為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為第五學期所學。藥學核心課程均為一學期的學習成績。由于不是相同教師所教,且考試難度不一,先將各門學習成績轉化為Z分數[2],再進行統計分析。數據由方差齊性分析p均在0.6以上,故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2 4門化學基礎課與藥學專業課程之間的相關程度及回歸方程
2.1 4門化學基礎課與藥學專業課程之間的相關程度分析
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和“物理化學”課的學習成績分別為x1、x2 、x3 、x4 、x5,以“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化學”、“藥劑學”、“生藥學”為代表的藥學專業課程整體的學習成績為y。根據學習成績,使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得到的x1、x2 、x3 、x4 、x5的散點圖,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物理化學”、“儀器分析”與藥學專業的相關性較強;而“無機化學”和“化學分析”與藥學專業的相關性較弱。為了進一步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采用逐步回歸法對它們作進一步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剔除了x1、x2 、x3,進入回歸方程的有x4 和x5,其中,y與x4 、x5的復相關系數R=0.795,說明y與x4 、x5的關系非常密切,回歸方程擬合程度高。F檢驗表明P
對回歸系數進行顯著性檢驗(t檢驗),各統計量為:t4 = 3.835,t5 = 4.495,P
3 殘差分析
采用Durbin-watson 殘差序列相關性檢驗進行分析,其值為2.036。在“2”附近,可見殘差間沒有相關性。
殘差的正態概率圖,見圖2。
由圖可見散點圍繞在一條直線(正態分布)周圍,說明該模型的殘差服從正態分布。
4 分析與討論
4.1 無機化學和化學分析是化學課程結構“基礎中的基礎”
無機化學和化學分析與藥學的相關性較弱是因為它們是化學課程中較基礎的學科。無機化學為物理化學的熱力學、動力學和物質結構知識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而化學分析使學生掌握滴定度、準確度、回收率等重要概念和比色法、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等化學分析的基本原理,為儀器分析的教學提供知識儲備。且在時間上這兩門學科都是較早安排的學科。雖然它們在藥學專業中沒有呈現高相關性,但作為知識鋪墊,在教學中仍是不容忽視的。
4.2 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化學是課程結構的“重中之重”
如上,物理化學主要涉及化學熱力學、動力學和物質結構三方面的內容,而藥學中藥物合成中路線選擇、工藝條件確定、反應速率及機理確定需要化學熱力學及化學動力學基礎;藥物劑型的設計與研制,藥物在儲藏中的穩定性及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都與物理化學內容密切相關。另外,生藥學中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草藥的提煉都用到物理化學知識。可以說物理化學已滲透到藥學的各個領域,為藥學后續課及專業需要建立必要的理論與實驗基礎,因此,兩者關系最為密切,這一點從回歸方程中得到證實。
分析化學為藥學提供了藥物分析的方法,而儀器分析是分析化學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學的發展方向,包括光譜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和質譜法。這些方法都在現代藥物及制劑的質量監控分析中得到應用,因而,也是化學與藥學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之一。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化學的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藥學專業課的學習成績。
4.3 有機化學在課程結構中的作用
有機化學是藥學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也是藥學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必考的一門學科。然而在此次分析中沒有進入回歸方程,筆者認為其原因為:① 此屆學生學習的是第四版教材,此教材過于強調有機化學固有的知識體系,有些理論深奧難懂,或是限于學時,某些知識沒有展開介紹,使學生學起來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② 教授藥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師不僅要熟悉化學教材,還要了解與藥學關系緊密的和前沿性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總之,有機化學作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應用以及有關理論的學科與藥學有著深刻的聯系,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從分子結構入手了解化合物性質及應用的能力,還要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才能更好達到培養優異的藥學人才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無機化學;學習興趣;探討
無機化學作為藥學專業學生必修的第一門化學課,被安排在新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上。與高中相比,無論從學科的知識體系和教師的授課方式都有一個比較大的飛躍,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學生如果沒有很好地意識到本課程對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就會導致部分學生對無機化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從而最終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能力,在整個無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1 上好緒論課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動機是引起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是學習活動得以發動、維持、完成的重要條件,并由此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首要有效途徑。而通過學習緒論,能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性,認識到本課程在整個藥學專業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上好緒論課,提高學生對無機化學的學習興趣也就不言而喻。在緒論課中要著重對化學與藥學的關系進行介紹。
2 循序漸進,做好高中到大學的過渡
由于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與高中化學相比,內容多,理論性更強;教學進度更快,而課堂上的練習時間較少。凡此種種,使學生難以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一旦距離拉大,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在開頭的幾次課的教學中,應適當放慢教學進度,讓學生逐步適應大學的上課節奏,實現從高中到大學學習的順利過渡。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把握好這些銜接點,盡量做好與中學知識的銜接,注意知識的承前啟后性,讓學生感覺新知識只是中學知識的延伸,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認同感,增強學生對無機化學的學習信心。
3 結合教學內容,引入與藥學相關的案例
教師在進行無機化學學理論課的教學中,對于教學內容中涉及到藥學知識的部分,若能及時引入與藥學相關的案例,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無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在講授化學動力學基礎知識時,應用其原理的有關知識可研究藥品的穩定性。例如,以維生素C的穩定性研究為例,說明藥品在常溫下分解10%所需的時間,亦即貯存期。又如在講到配合物的知識時,如能延伸出與配位化學聯系密切的對頭頸部癌及泌尿生殖系統癌有顯著療效的順鉑類抗癌藥物PtCl2(NH3)2的發現歷程;元素化學部分,結合中國藥典記載的有關無機原料藥(如氧化鋅、硫酸鋅等)及其制劑等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在講到酸堿平衡pH的計算時,指出青霉素G在pH=6左右較為穩定,pH值升高則很易水解失效,由此可見pH在藥物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將化學和藥物聯系在一起,對學生學習無機化學的目的和意義將有更好的認識和促進作用。
4 介紹學科的新領域,新進展
教材的編寫速度趕不上學科發展的現狀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查閱參考國內外新近發表的重要文獻,通過歸納、整理,把與生活、專業相關的內容適時滲透入教學中去。在教學中引入科研前沿的新知識,一方面,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唯物主義潛移默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學生學習無機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學好無機化學是他們學好專業的基礎,是以后工作的必備知識。例如,在講到配合物的知識時,給學生介紹一些藥物研究的新趨勢:對一些藥物活性分子進行結構修飾后與金屬離子作用合成新型藥物的研究,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如B-欖香烯是我國自行從中藥莪術中提取的一種抗腫瘤有效成分,已被批準為二類抗癌藥物應用于臨床。然而,B-欖香烯屬揮發油類,水溶性差,不易為人體所吸收,科研工作者為了改善它的性能,對其進行結構修飾,在B-欖香烯分子中引入氮、氧原子,然后將其與人體內一些必須的微量金屬元素作用生成配合物,這樣可以提高藥物的水溶性、抗腫瘤活性及其靶向性。又如可結合原子、分子結構和分子晶體講述納米藥物、靶向藥物等。
5 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一些章節的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即由教師事先提出問題,指導學生分組課下學習,然后由學生在課堂上充當教師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在這種“學生-教師”角色互換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結合藥學專業無機化學的教學特點,積極進行無機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利萍,錢青.對藥學專業無機化學適應性教學的思考[J],藥學教育,2006.22(3):31-32
[2]劉艷菊,王霞,楊懷霞.藥學專業無機化學緒論課中科研前沿滲透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97
篇4
所謂PPT,即Powerpoint,是一款辦公軟件,可直接將外部眾多文件統一起來,制成兼具文字效果、動畫效果、多種聲音效果及強大鏈接功能的教學課件.PPT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減少板書時間,最大限度發揮課堂的教學效益,而且還能優化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向更深度、更廣度方向延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PPT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中學物理教師要提高認識,充分發揮PPT課件的巨大優勢,為課堂教學服務,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
一、PPT課件的特點
PPT課件受到了教師的青睞和普及,取決于其強大的功能和優勢.PPT課件的特點,具體表現為:(1)簡便易學.Word與PPT是Office辦公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緊密聯系,且具有統一的操作平臺.教師只要懂得如何使用Word,就能夠使用PPT課件,簡便易學,不需要再另行培訓.(2)裝備齊全.有別于Word,PPT自帶多種裝備,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如層次分明的條目符號、多種表現手段的組合、自定義動畫等.應用PPT課件不僅可以通過“格式一項目符號和編號”編輯不同類型的內容,而且還能單獨或有機組合使用文字、圖片、音頻等.此外,PPT還能夠提供強大的在線功能,有利于實現教學內容與背景的有機統一,強化教學效果.
二、PPT課件的使用原則
1.適時適度原則.包括課件內容、課件播放速度等方面,要與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接受能力相結合,以適時適度的內容和節奏集中學生注意力,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輔原則.PPT課件只是作為一種輔工具,不能完全取代板書教學,因而教師在使用PPT課件時,應使之與常規教學手段相結合,最大功能發揮PPT課件的作用.
3.互動性原則.PPT課件最終是為課堂教學服務,而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以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為主.因而運用PPT課件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觀察學生的反映,并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留有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PPT課件動畫設計的策略
1.PPT課件模板的選用
PPT能夠實現在線功能,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精心挑選出相應的主體模板,使之與教學內同相契合,從而強化教學效果.基于中學物理學科的特點,不管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會遇到難度不一的抽象概念,合理的PPT課件動畫設計,能夠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而模板的作用是營造出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背景環境下學習,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化陌生為熟悉、化枯燥為生動,可大大增加課件的邏輯性、引導性和趣味性.
2.PPT課件內容的安排
PPT課件動畫設計,最終是為了突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引起學生的重視.因而,中學物理教師要對PPT課件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PPT課件動畫設計,應立足于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將抽象的概念、定義等形象化、具體化,切實起到輔助課堂教學的作用.同時,PPT課件動畫設計的過程同時也是藝術作品創造的過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喜好,以藝術性的PPT動態課件擴展學生信息通道,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有效的啟發以及豐富的想象空間,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PPT課件動畫的展示
篇5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醫療模式已由單純的疾病治療轉變為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相結合的模式。大醫院人山人海,小藥店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醫藥工業迅猛發展,藥學專業人才倍受青睞,現在除了傳統的醫學院校培養藥學人才外,許多理工科院校也相繼開辦了藥學專業(如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和重慶理工大學等),而基礎化學是藥學相關專業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目前我國藥學專業的基礎化學課程仍按照傳統的四大基礎化學開課。隨著化學基礎課學時不斷壓縮,每門課程的學時非常有限,特別是理工科高校的藥學專業,學生的基礎化學知識對后續專業課程和專業技能的學習非常重要。所以,在少學時的基礎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在教學中對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教育和培養。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化學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將綠色化學的思想貫穿于整個化學教育的全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粗放型”的傳統化學轉變為“本文由收集整理集約型”的“綠色化學”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針對這些情況,當前一些普通高校進行了相關研究與實踐,以提高基礎化學教學效果,但是,大多數高校主要是根據學時來選擇安排教學內容,利用改進教學手段來增加教學內容,著眼于局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教學效果雖有所提高,但是效果不甚明顯,沒有找到從根本上提高基礎化學教學效果的方法。本化學教學團隊提出了《基于“綠色化學”理念的理工科院校藥學相關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整合與優化的研究與實踐》課題,依托重慶郵電大學中藥學專業和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實踐。
一 培養具有“綠色化學”理念的大學生是人類社會對高校化學教育的基本要求
“綠色化學”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它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滅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的產生和使用,有利于引導學生熱愛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牢固樹立綠色意識,自覺成為未來的綠色人才。“綠色化學”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的化學,是面向未來提出的化學新概念,同時也為化學教學提出了新課題。
因此,本化學教學團隊在基礎化學教別強調引入“綠色化學”理念,在緒論部分專門設有“建立綠色化學理念,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部分,強調綠色化學的必要性,并且基于“綠色化學”理念選擇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將從源頭上預防化學污染的新觀點逐步深入學生心中。特別是實驗教學中,化學教學團隊根據專業特色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在實驗項目的設置上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實驗項目中大大減少了獨立的基本操作單元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將大部分基本操作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安排在實驗技術網絡虛擬與仿真實驗室中實施,同時大大增加實用性、綜合性實驗,將部分基本操作融入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中。實驗原材料都是無毒或低毒的,刪除了一些毒性高、污染大、效果差的合成實驗。打造以“綠色化學”為特色的教學、科研實驗平臺,努力培養具有“綠色化學”理念的大學生。
二 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對四大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實踐
1.教學內容的整合原則
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將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兩門課程整合,很好地解決了這兩門課程中的內容重疊問題,同時使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得到了引申,使知識的系統化更加顯著。本化學教學團隊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將四大基礎化學進行整合,即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四門課程進行整合,根據藥學專業要求,立足理工科院校注重四大基礎化學的關聯,確保整個基礎化學知識體系的完整,總課程名稱設為基礎化學,具體按照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三門課程進行排課。本化學教學團隊一起討論、確定教學內容和相應的學時數,并且備有一些選學內容供學時稍充分的學校選用,或者供學生自學,但是緊密把握“面向藥學專業的基礎化學知識”、“知識點之間的連貫”及“難易程度循序漸進”這三個基本原則,使學生有興趣學,更輕松地學。
2.整合后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
針對大學第一學期,新生入學較晚,學習時間較短,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等實際情況,第一學期的普通化學先介紹藥學與化學的關系,強調化學在藥學專業中的作用,讓學生首先從思想上重視它,同時介紹“綠色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則,突出綠色化學在醫藥工業和社會發展中的意義及必要性,站在整個基礎化學角度強調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行建立“綠色化學”理念。具體內容是:先介紹簡單且與中學化學銜接較多的氣體和溶液,引入大學基礎化學的教學;然后利用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引入化學反應熱、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出判斷化學反應自發性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據;從吉布斯自由能變的符號判斷反應方向和大小,表示反應限度,引入化學平衡,與中學化學緊密銜接,同時進一步銜接化學反應速率,使學生易于理解;有了平衡依據后,再分別介紹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滴定,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作為含量測定的加深,再介紹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最后,聯系中學化學知識簡單介紹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并且在每部分都要說明它在藥學中的作用。第一學期的理論學時經教學團隊統一討論并經學校批準后定為64學時。
基于現代藥物大多是有機物的現實,有機化學在藥學相關專業非常重要,經教學團隊統一討論并經學校批準后有機化學理論課程定為96學時,安排在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授課。并且根據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按照官能團分類介紹有機化學的內容,注重與中學有機化學銜接,強調具有某一類官能團的化合物其理化性質,每部分都要介紹一些有顯著藥理活性的化合物和該類化合物的合成工藝,重點強調綠色合成工藝路線,以及該類化合物的構效關系。同時簡單介紹一些波譜知識,如紅外、質譜和核磁共振譜等,能夠推導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的化學結構,為今后的中藥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和藥物合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有機化學實驗重在一些綜合性、實用性的綠色化學合成,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踐行了綠色化學理念。
經過一年半的大學學習后,在學生基本上都適應了大學學習、生活的情況下,而且具備了較好的數學和化學基礎之后,第四學期將深入介紹基礎化學難點部分的物理化學,在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基礎上,加深對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的學習,最后引入新知識相平衡,包括表面化學與膠體化學和藥學前沿知識,以及化學知識及其技術在藥學專業中的應用,要求講原理時必須講它的應用,重點是在藥學方向的應用上。最后提綱挈領,建立整個基礎化學的基本框架和知識體系。這樣就把基礎化學知識點整合,避免了重復,同時按照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前后關系安排教學內容,節約了學時、方便了學生理解、提高了教學效果,以適應少學時的理工科院校藥學專業的基礎化學教學。
三 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對四大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的初步效果
1.學生成績明顯提高
2007級學生因成績差,有2名學生留級,有近10人未獲學位,2008級有95%以上的學生獲得學位,2012年重慶郵電大學推免試研究生學生中,生物信息學院5個專業6名同學獲得,制藥工程和中藥學2個專業占了3名,而且有不少同學進入綠色化學與制藥工程科研平臺參與實驗鍛煉,參與發表sci收錄科研論文4篇,參與中國發明專利的申報1項,1人次參與重慶市藥物催化氫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獲得了一項重慶郵電大學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
篇6
物理化學與物理學或其他化學(如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重疊的知識部分盡量讓學生在課前學習或者采用課堂提問等方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在有限的學時內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將一些公式的推導(例如統計熱力學中的公式)和概念的引出(例如熱力學部分利用卡諾循環引出熵函數)做適當的精簡,課堂上只講具體的結論,推導過程留給學生課外自學[4]。再比如,界面化學和膠體化學可合并講解,對這兩章的內容可做一定程度的刪減和調整。課堂內學時及內容雖然減少了,但要注意加強課外學時,教師可提供一些課外的參考資料或者自學講義,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設計課堂教學
在課程教學中介紹物理化學原理的同時,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或有趣的實際現象,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原本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易于理解。例如,在講化學熱力學的知識時,先問為什么人穿上冰刀溜冰鞋滑冰會非常順暢?在講到表面化學的知識時,先問為什么衣物上的油污只用水是洗不干凈的,必須用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劑?為什么雨后荷葉、小草上水珠都呈球形?為什么毛細玻璃管中的水呈現凹液面,汞則呈現凸液面?還有讓學生用化學動力學的理論來說明為什么天氣熱的時候,牛奶、食物更容易變質?能否應用滲透壓的知識來解決海水的淡化問題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才能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物理化學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3改革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種“告訴”和“被告訴”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的過程。改革以前“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研究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先進與否,將直接影響創新人才的培養成果。因此,在課堂上一方面教師講課要堅持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則,另一方面也要適當的開展討論啟發式教學,提出一些拓寬思路的研究型問題,增加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增強雙向交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實施創新教育
同志曾將講過:“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永遠不會前進的民族”。換而言之,沒有創新精神的教育也將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學的本質就是開發人的潛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教學中應介紹些和教學相關的科學前沿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電化學部分講授化學電源時,除了介紹早期使用的鋅錳電池、可充電的鉛酸電池和鎳氫電池外,可以結合現代社會面臨的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向學生講解一些綠色環保新電池的知識。如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被用作空間站及宇宙飛船空間電源的燃料電池,利用太陽光中的能量進行光電轉化的太陽能電池等。在化學動力學部分,光化學反應雖然內容較少,但是光化學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及信息科學等緊密相關。因此,可結合科學前沿介紹一些光催化技術在環境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結束語
篇7
【關鍵詞】三維動畫;固體物理學;應用
0 引言
固體物理學是材料物理和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它研究的是固體微觀的原子、電子結構與宏觀物理性質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當今最活躍的凝聚態物理與新材料科學都與固體物理學緊密相連。因此,固體物理學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固體物理學在傳統教學方面存在很多的困難[1]。比如在晶體結構中,六角密堆積與面心立方密排,金剛石與氯化鈉的復式晶格,以及晶體的宏觀對稱性等;在能帶理論中面心立方與體心立方的第一布里淵區等,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如幻燈和實物模型)都難以講述清楚。在這些問題上,教師費盡口舌也無法使自己感覺教學滿意,其結果是:學生得不到一個清晰的物理圖象,即感性認識難以形成和得到豐富,學生也就難以理解教材和掌握知識,甚至喪失學習固體物理學的興趣。傳統教學方式遇到如此困難的原因是,固體物理學是一門思想性很強,內容很抽象的課程,學習這門課程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而傳統方式不能提供三維的教學情境和所需要的感性材料。基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和現代教學發展的趨勢,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特別是三維動畫模擬能有效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2-4]。
本文以復式晶格中氯化鈉和金剛石為例,簡述三維動畫技術在固體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1 氯化鈉晶格
氯化鈉晶格看起來像一個簡單立方晶格,但每一行每一列上Na+和Cl-是相間排列的,因此是一種復式晶格,它可以看成是Na+和Cl-兩個面心立方晶格套構而成的。對照教材插圖,學生可以很清楚看到其中一種離子構成了面心立方晶格,對于另一種也構成面心立方晶格并且與前面的晶格穿插在一起則不是很直觀。因此對“由兩個面心立方套構而成”不是很容易理解。
三維動畫設計思路:
①Na+和Cl-兩個面心立方晶格由遠靠近,至一個晶格的“面”與另一個晶格的“心”重合,重合(套構)區域類似簡立方晶格;
②以淡出方式隱去其他非重合區域的離子和結構框架;
③以淡入方式重建套構晶格結構框架;
④旋轉氯化鈉晶格結構以便學生全方位觀察。
圖1是三維動畫的一些幀的效果圖,很直觀形象地表示了“Na+和Cl-分別構成面心立方晶格,氯化鈉晶格結構由這兩種晶格套構而成”這一物理思想。
圖1 氯化鈉晶格結構形成示意圖
2 金剛石晶格
金剛石晶格結構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復式晶格,它可以看成是面心立方晶格沿其體對角線滑移1/4套構而成。盡管也是兩個面心立方晶格套構而成的,但相對氯化鈉晶格結構來說,金剛石結構要復雜得多。對照教材插圖,學生可以發現C原子組成了一個面心立方晶格,在這個面心立方晶格內部多了四個原子,對于這四個原子也是面心立方晶格的一部分學生是難以想象的(相對而言氯化鈉晶格結構的另一種離子也構成面心立方晶格顯然容易理解些),至于這四個原子的空間位置排列學生也更是難以弄清楚。
針對教學上的困難,采用三維動畫模擬金剛石晶格結構的形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考慮到在3D Max中采用透視圖是看不出沿體對角線面心晶格具體滑移多少的情況,我們就在采用透視圖的基礎上結合了前視圖同時進行動畫展示(學生可同步看到透視和前視效果),并在晶格滑移過程中顯示了體對角線。具體設計思路是:
①兩個面心立方晶格重合在一起(兩個晶格原子顏色不同以示區別),然后沿其體對角線滑移1/4;
②需要保留的四個原子(滑移后留在面心晶格內)閃爍予以強調;
③面心立方晶格多余的部分淡出而消失;
④保留的四個原子與面心立方晶格組成化學鍵形成金剛石晶格結構;
⑤旋轉金剛石晶格結構以便學生全方位觀察。
圖2是三維動畫的一些效果圖,其中左側是透視圖,右側是對應的前視圖。“前2“和“前3”表示了面心立方晶格沿其體對角線滑移了1/4;“透4”和“前4”是四個原子(藍色)在閃爍;“透5”和“前5”即形成了金剛石結構;“透6”和“前6”出現了四個半透明的立方體,從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晶格內部四個原子的位置:如果把金剛石晶格分為8塊立方體,則這四個原子位于上下兩層相對的四個立方體的中心,且每個原子與最近鄰的四個原子構成正四面體結構,它們分別位于四個正四面體的中心。
圖2 金剛石晶格結構形成示意圖
以上實例通過動態的過程展示了復式晶格的概(下轉第80頁)(上接第48頁)念,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直觀,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符合建構主義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完成意義建構的原理[5]。在課件的試用期間,學生反映這些知識點在動畫播放之前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動畫播放后則變得輕松易懂,還有學生說如果沒有動畫的幫助一些知識幾乎是無法弄懂的,這說明了三維動畫技術在固體物理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結論
在固體物理學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中,采用三維動畫動態模擬晶格結構,形象直觀,給學生創造了很真實的物理情境。特別是金剛石結構,我們同步展示了透視圖和前視圖,使學生能同步從多角度觀察,從而可以把復雜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輕松接受的物理圖像。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 三維動畫技術在固體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使教師的教學變得輕松,另一方面非常容易讓學生掌握晶格結構和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昆,韓汝琦.固體物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馬志軍,章天金,張柏順.面心立方晶格第一布里淵區的三維動畫模擬[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8(4):382-384.
[3]章天金,馬志軍,江娟.密排晶格結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5(6):33-34.
篇8
關鍵詞:化學;整合;網絡平臺;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038-02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網絡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日益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的教學體系。包括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資源、教學模式、教學技術、教學評價、教學環境、教學管理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信息化教學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使教學效果更優化,切實創造“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條件和環境。在醫藥類院校,化學基礎課程在整個醫學、藥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學時較多。主要包括以下課程: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衛生化學,其中每門課程都有獨立的實驗課。實際課堂教學中,由于每門課程都有獨立的教學系統,相互之間不通氣,各自為政,重復講授、漏點講授現象嚴重,而且與后續課程的銜接問題也未很好解決。因此本文將研究建立一個基于網絡的化學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將醫藥類化學基礎課程相關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以期全面輔助解決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設計理念
基于網絡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創建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多樣化的網絡教學模式[1]。有研究表明[2],網絡教學平臺可分為兩種:輔助課程講授的網絡教學平臺和面向協作活動的研究型教學平臺。輔助課程講授的網絡教學平臺是針對課程教學的六個要素“講授、討論、作業、實驗、考試和教材”進行支持或輔助。面向協作活動的研究型教學平臺旨在培養學生高層次的學習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支持學生以分組協作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能支持教學情景創設、學生分組、問題分析及研究方案制定、問題探究、探究資源共享、討論與協作、探究成果呈現、教學活動評價、教學協助與指導、教學控制與管理等教學環節。這兩種教學平臺最大的差異是前者支持知識的系統傳授,而后者支持學生以問題、項目或案例為中心的協作探究。鑒于醫藥類院校化學基礎課程門類多,信息量大,教學平臺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其特點,本著為醫藥學后續課程和專業知識做基礎的思想,以實現各課程的整合和優化為主要目的,構建一種綜合型教學平臺。即以第一類平臺——輔助課堂講授的網絡教學平臺為主,同時以第二類平臺——面向協作的研究型教學平臺為輔,加入各類互動版塊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二、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構
1.建設化學基礎課程數字化資源庫,使各科教師之間有相互溝通的平臺。在醫藥類院校,化學基礎課程門類多,其中有許多章節的內容是重復的,但在不同的教材里內容并不完全一致,時常會有偏差,因此在知識的前后貫通方面容易使學生糊涂。相反的,有些內容在某一課程中不是重點,由于學時限制教師會選擇略去不講,但跟后續課程卻是有關聯的,導致出現講授內容學生不需要,需要內容不講授的現象[3],與后續課程脫節。因此,可將各門化學課程進行整理,以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為兩條主線[4],將基礎化學、分析化學、衛生化學及儀器分析融入其中,合并重復性的內容,刪節部分理論性太強的內容,重點突出與醫藥學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例如刪除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動力學基礎、分子軌道理論、晶體場理論、電子互斥理論、標準加入法等過于難深的內容[5];壓縮“滴定分析”,側重于臨床應用較多的儀器分析方法,同時將衛生化學和儀器分析整合為一個板塊;將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的內容放到有機化學中,與有機分子的立體構型結合,主要針對分子構型與藥物活性的關系;同時,調整各課程實驗內容,精簡驗證性實驗,壓縮純化學的性質及測試,增加與醫藥學科相關的綜合性研究實驗和自行設計實驗等[6]。
2.構建網絡數字化PBL虛擬課堂,實現資源的共享。整合課程內容的同時建立一種虛擬網絡在線課堂,將所有化學知識以板塊的形式放在一個教學平臺上,利用醫學案例引出化學內容,以PBL(Problem Based Learn,基于問題式學習)為主要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每一部分知識都與醫學是相關的,摒棄學生的“學醫不用學化學”的觀念,同時提高了學習興趣。該課堂采用多媒體小組協作互動進行教學,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指導員,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和不斷完善者,教師負責教學中的情景創設、課題提出,及時對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反饋的信息作出回應[7];學生處于中心位置,可以根據專業特點有重點有目的的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模塊和學習方式(自助式、討論式等),節約學習時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可以向教師提問,也可以與同學交流,或共同完成任務。
3.構建數字化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在虛擬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問題探討、成果分享和自我考核等,從被動的學習者轉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評價者和管理者可隨時參與教學,解惑答疑,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評價。
總之,化學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既要能很好的為教學服務,又要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和在線學習,也能方便教師查閱資源庫合理安排講義內容。在構建網絡平臺時還應注意,要以方便學生為主,比如平臺界面的設計要簡潔明了,易于操作,提示明顯等。
參考文獻:
[1]張華,徐強,劉志廣,等.現代分析化學網絡開放教學平臺的構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1):70-74.
[2]曲宏毅,韓錫斌,張明,等.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進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6,05s:55-59.
[3]徐立恒.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化學類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安全,2010,(7):57-58.
[4]李濤,何海濱,蔡向陽,等.高等學校基礎化學課程的體系重構與改革[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5):111-112.
[5]丁邦琴,邱鑫.高職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改革探索[J].廣東化工,2007,7(34):142-144.
[6]印家健,崔揚健,姜李.立體整合——高等農業院校基礎化學教學內容與模式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07,9(9):34—35.
篇9
組隊方式:到麗江集合(因為活動時間較長,時間自己安排)
活動時間:2007年五一長假
活動內容:聆聽天籟,朝圣雪山,梅里內轉,徒步雨崩
活動目的:徒步攝影朝圣
活動口號:陶醉震撼重生
活動經驗:一定要穿著一雙合腳的鞋子
活動要求:無
集中地點:麗江古城
行程安排:(請隊員認真閱讀)
活動咨詢:13762240202狐貍QQ:185769583
報名截止日期:4月28日
行程參考線路:
第一天:麗江/長江第一灣/上虎跳峽/徒步中虎跳峽/香格里拉(200km3250m)
D1:早上8點30分從麗江古城出發,一路村莊自然風光,從不同角度感受玉龍雪山的美。到達橋頭鎮,進虎跳峽,一路上感受峽谷的驚險刺激,與中午到達張老師家客棧,在這里用餐后便開始徒步中虎跳峽,徒步時間大概3個小時左右。下午四點可以離開中峽然后回到橋頭,走東線經過小中甸到達香格里拉縣城。晚餐后可以參加藏民家訪(自愿、自費),或者到香格里拉古城四方街打跳,參加藏族篝火晚會,可以到附近的龜山公元去參觀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
第二天:香格里拉/松贊林寺/納帕海/月亮灣/白馬雪山埡口/飛來寺(180km3400m)
D2:早餐后,前往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松贊林寺。游罷松贊林寺,就從香格里拉出發,驅車經依拉草原到達茶馬古道重鎮,奔自欄藏族鄉,在這里吃了午餐后,繼續前進,感受金沙江月亮灣的壯觀,來到海拔4292米的白馬雪山埡口,如果是每年十一后五一前到這里,還可以在這山上堆雪人,打雪仗。
翻過埡口,將是曲折的環山路,經過梅里雪山迎賓臺十三白塔,就到達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德欽縣城。德欽縣城前行2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到梅里雪山最佳觀景臺飛來寺。
第三天:飛來寺/西當溫泉(2600m)/雨崩村(3200m)
D3:早起后,飛來寺感受梅里雪山最美的日出日照金山。早餐后,驅車從飛來寺出發,經過瀾滄江大橋來到西當溫泉。接下來就開始徒步,走大概6個小時的山路,穿越原始森林,翻越海拔3700米的那宗埡口,可以到達梅里雪山腳下最美的雨崩村,雨崩在藏語中是“經書”意思。住宿在上雨崩村
第四天:雨崩村/大本營(3600m)/冰湖(3900m)/雨崩村(3200m)
D4:上午早餐后,從住宿地出發,經過一片森林中的草甸,過了雨崩河就開始上山,進入高海拔原始森林,兩到三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海拔3600米的笑農大本營。在牛棚里休整后,向海拔3900米的冰湖進發。如果運氣好的話,當地人在那里放牧的話,可以要一點新鮮的牦牛奶喝。
大概下午三點左右回,于下午6點左右可以回村住宿。
第五天:雨崩村/神瀑/西當/德欽(3400m)
D5:早起后,從住宿地出發下山到雨崩下村,再沿著小河一直向上可以到達神瀑,約兩個小時左右這樣。這里是藏民沐浴凈化心靈的圣地。建議在那里能轉神瀑幾次,用那冰涼的神瀑水洗滌自己的靈魂。
感悟了神瀑的力量后,原路返回雨崩下村,午飯后經原始森林返回西當溫泉坐車回到德欽縣城住宿洗澡。
第六天:德欽/香格里拉/拉市/麗江(400km2400m)
D6:早起后,翻白馬雪山回香格里拉。然后返回麗江,途徑香格里拉的依拉草原(納怕海),下午5點左右就可以到達高原濕地拉市海,領略完晚霞下的濕地風光后回麗江古城,吃頓好的慰勞自己,晚上酒吧街FB。
技術指標(僅供參考):
1、體力強度:高(最高為)版權所有
2、危險程度:高(最高為)
3、好玩程度:較高(最高為)
4、推薦程度:極高(最高為)
活動費用:1200元。
A:包含費用:活動中間住宿交通費(騎馬自理)領隊協作沿途景點門票
B:自理費用:腐敗費用
住宿條件:雨崩村外全標準間雨崩兩晚普通間
注意事項:配合領隊統一安排發揚團隊精神
活動小貼士:
1、注意安全,聽從領隊安排,嚴禁遲到,嚴禁擅自冒險行動、離隊、安全自負。
2、注重環保,不亂扔雜物。(每人自備一雜物袋)塑料袋、廢舊電池及不可降解的物品一定要帶出。
3、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4、身體健康,吃苦耐勞,有安全意識,有團隊協作精神。
5、隊員之間必須相互體諒,有重大決定或提議由大家協商?
6、在整個登山活動中,如果出現特殊情況,需放棄登頂,請參加隊員絕對服從領隊的意見。
7、請有次打算的隊員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并適當調整身體狀況(鍛煉),另外提前準備裝備。
8、本次活動為非商業性活動。隊員均為自愿參加。
線路背景資料:
“云南第一峰”梅里雪山位于德欽縣城升平鎮西,其主峰名卡瓦格博。車行10公里處的飛來寺,便可見到瀾滄江對岸數百里冰峰相連,雪巒綿亙,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梅里、太子雪山南接碧羅雪山,北連阿冬格尼山,氣勢磅礴,無比壯觀。那傲然挺立于十三峰之上的卡瓦格博峰。高聳入云,橫亙無比,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也是享譽中外的奇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里的吉祥數,其實不是準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側。傳說中,此峰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隨格薩爾王遠征惡羅海國,惡羅海國想蒙蔽他們,將面茨姆假意許配給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與面茨姆互相傾心,永不分離。又有人傳說面茨姆為玉龍雪山之女,雖為卡瓦格博之妻,卻心念家鄉,面向家鄉。雪峰總有云霧繚繞,人們稱其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紗。意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側,海拔5770.5米。而傳說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兒子的布迥松階吾學峰,則位于五佛冠峰與卡瓦格博峰之間。卡瓦格博東北方向的守護神就指瑪兵扎拉旺堆峰,又稱“無敵降魔戰神”(將軍峰)。粗歸臘卡意為圓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在滇藏川青等地的藏族人意識里,不朝拜梅里雪山,死后就沒有好歸宿。所以,朝山轉經者絡繹不絕,虔誠尤甚者則匍匐而行。版權所有
篇10
一、與學科特色相結合,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因材施教,了解教學對象,明確教學目標是成功進行物理化學教學的前提和保證。非化學學院由于課時限制以及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不能簡單地將化學專業的物理化學課程內容照搬到非化學專業,不同學院之間也不能簡單一刀切。相對化學專業,我們有必要減少非化學專業物理化學理論性,強調課程的實用性。為此,首先必須精簡復雜的理論推導,其次結合這些非化學專業的學科特色。調查研究相關學院的學科設置與化學基礎以及化學支撐的要求非常必要。通過和學院負責人座談,了解今后化學需求及化學應用側重點,為此我們還主動將物理化學融合到藥學學科建設中去,通過學科成員之間定期的交流,首先改善了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基礎理論得到強化,使得教師在講授物理化學課時更有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我們修訂了教學大綱,一方面對物理化學課程的講授重點進行相應的調整,將與環境科學、醫學、藥學和生命科學緊密相關的熱力學諸定律、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動力學、表面和膠體等部分作為講授重點;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科的特色以及其與環境科學、醫學、藥學和生命科學的聯系,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使教學目標符合人才培養要求。其次化學基礎學科內部優化也很重要,在學習物理化學時,學生已經學習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課程,這些課程中的某些內容確實是和物理化學存在某種程度的重疊,只是系統性和深度不及物理化學,如能夠在學科體系內,協調優化各類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則可以避免重復講授的狀況,不致浪費本已削減的教學課時。由于物理化學是化學中的理論化學,因此在保證課程本身內容的連貫及銜接來對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重新整合,優化內容體系。
二、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加強趣味教學讓學生主動思考
盡管物理化學枯燥、抽象,但物理化學主要是為了解決生產實際和科學實驗中向化學提出的理論問題,揭示化學變化的本質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科學。可以說物理化學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見證了近代科技的發展,如熱力學三大定律就與工業革命有著緊密聯系,所以物理化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讓物理化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比如電化學中各式各樣的電池,電池電量的確定與能斯特方程緊密結合,界面現象,防水材料,荷花效應,傳輸管道疏水或疏油處理,表面活性劑的增溶,相平衡中鹽除冰,膠體大分子章節中,藍天白云、晨曦晚霞無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以日常生活問題為切入點,可以讓學生產生知識就在身邊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在完成理論教學之后,我們可以根據專業特點,把物理化學知識從和專業的聯系上進行展開,同樣是相平衡章節,材料化學中無機材料或金屬材料就和藥學院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鉆研教材,了解學科,因材施教。另外一方面,物理化學是化學的靈魂,物理化學理論知識為無機、有機與分析提供了理論指導。如蒸汽壓與溫度關系就與有機中減壓蒸餾、水蒸氣蒸餾緊密相關,分析中陳化在界面現象中過飽和溶液這一亞穩態得到理論說明,我們在學習物理化學知識巧妙的聯系以前學過的化學知識,會讓學生覺得恍然大悟,興趣倍增。物理化學很多章節不僅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聯系,而且與傳統文化緊密聯系,如化學平衡移動中勒夏特列原理與老子《道德經》中補不足而損有余非常吻合。把單一的學科和社會生活、傳統文化聯系起來,不僅增強了學生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取到良好的效果。總之,物理化學的特點注定了只要我們教師挖掘教材潛力就可以深入淺出,化枯燥為興趣,化抽象為形象。
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化學,解決實驗向化學提出的理論問題,決定了物理化學知識具有層次性。實際問題包括日常生活問題很實在的問題,理論問題比較抽象,而工業生產實踐則處于兩者之間,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由淺入深、舉一反三必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課堂討論式教學方法。
討論式交流是啟發式教學的典型代表,注重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分析的能力。在物理化學中,有很多理論模型,例如理想氣體、可逆過程等,雖然不存在但有很重要的意義。通過討論看有沒有更好的模型,現有模型的意義和優缺點。這種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知識的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主動發言的能力。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再在討論基礎上歸納總結,對于他們沒有提到的意義和特點進行補充。
2.案例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案例教學方法實際上已經被廣泛使用,案例教學法最重要的是先找到合適的案例,對一些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如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探討方向的定律,我們可以介紹人類把石墨變成金剛石,即點石成金的歷史。圍繞1954年通用公司條件探討該反應298K標況下能否進行,繼而可得必要條件,每步都是問題,每步都在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鞏固所學知識。
3.課題項目導向法。
課題項目導向法是讓學生完成指定的工作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過程實施及最終評價,從而獲得學習成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方面的探索我們目前主要集中在實驗教學上。我們在不改變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改變教學模式,把傳統實驗改造成設計性、研究性實驗。課題通知下達后,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查閱文獻,制訂工作計劃,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完善,最后確定工作方案,完成相應的實驗。在教師確認原始記錄后,學生通過計算機處理數據,完成實驗報告。教學模式的改變讓學生必須思考實驗中的理論實踐問題,自己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
四、與多媒體輔助手段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