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計劃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08 17:3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計劃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預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則就容易失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什么事有了自己的計劃,才能更加明確下一步該怎么走,路才能走得更順利、更成功。

學習亦如是。無學習計劃容易導致被動和漫無目的的學習,則易散漫疏懶,事倍功半。因此,制定學習計劃并認真執行對你的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

1.1 制定學習計劃的目的和意義。

要實現長遠的學習目標,絕非一日之功,必須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努力去做才行,因此,從實際出發,安排好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就十分必要了。可以說,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的科學結合就誕生了學習計劃,實現學習目標的愿望越強烈,制訂學習計劃也就越迫切。制訂了學習計劃可以磨練學習意志。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學習計劃的實施不會一帆風順,而會受到種種“沖擊”。

1.2 “沖擊”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出現了自己沒有預料到的必須參加的,或必須進行的有益活動,如集體活動,作業增多,考試臨近等等,這時就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以適應變化了的情況。一種情況是出現了一些經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排除的困難和干擾,例如,出現了自己計劃外的文體活動或其他娛樂活動,這對,為了保證計劃的實施,就要努力克服困難、干擾及各種誘惑,通過意志努力,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使自己的行動不偏離計劃中既定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直到實現為止。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在學習過程中,意志品質的作用越來越大。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學習的成功又為發展良好的意志品質起著推動作用。

沒有學習計劃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也就很少有什么要求和打算,當然也談不上和現實有什么矛盾,更談不上什么意志上的努力和斗爭了。因此,這些學生的意志品質常常很差。

2 學習計劃的實施

計劃的本質是用于指導行動的理論綱領,其目的在于引導和規范我們的實際行為,否則,再科學、再完備的計劃,如果不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也只能是一紙空文。但是,在我們的實際中,許多同學盡管制訂過方方面面的計劃,但卻很少執行,很少嚴格、認真地執行,很少堅持執行。那么,為什么人們訂了計劃卻不執行呢?原因可能有幾方面:

2.1 不深知計劃重要的指導作用,使計劃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尤其是以往人們在制訂和執行汁劃的挫折經歷,更加重了人們的這種認識,因此,計劃常常只是一種擺設和空架子.從心理上也沒準備認真執行。

2.2 計劃上的漏洞和不完善,使得計劃難以有效的實施。人們制訂計劃常常很粗糙、很隨意,這就使得計劃往往偏離規律,脫離了實際,有著各種毛病和問題,而不符合實際的計劃是難以執行的。

2.3 由于各種原因,人們有把計劃的標準定得過高的傾向,而這種計劃顯然是很容易落空的,這種結果也影響了人們對計劃的信任度。

2.4 忍受不了計劃帶來的約束和限制,抵御不了積習和惰性帶來的沖擊和干擾,也就是說,意志問題、毅力問題妨礙歹計劃的執行。

2.5 缺乏外部現實的監督和強制機制,沒有一個利于計劃實現的良好的外部環境。計劃要全面

學習計劃不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習有時,休憩有時,娛樂也有時,所有這些都要考慮到計劃中。計劃要兼顧多個方面,學習時不能廢寢忘食,這對身體不好,這樣的計劃也是不科學的。

安排好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常規學習時間就是按學校規定的學習時間,主要用來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

自由學習時間:是指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后所剩下的歸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

3 長遠計劃和短期安排

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比分說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你應當有個大致計劃。因為實際中學習生活變化很多,又往往無法預測,所有這個長遠的計劃不需要很具體。但是你應該對必須要做的事情心

中有數。而更近一點,比如下一個星期的學習計劃,就應該盡量具體些,把較大的任務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長遠計劃中的任務逐步得到解決。

有長遠計劃,卻沒有短期安排,目標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兩者缺一不可,長遠計劃是明確學習目標和進行大致安排;而短期安排則是具體的行動計劃。

自由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制定學習計劃的重點。抓住了和合理利用的自由學習時間,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都會有極大的好處。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常規學習時間的效率,增加和正確利用自由學習時間,掌握自己的學習主動權。

篇2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兒童發展心理、學習與教學心理、教師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三十余篇;主編、參編多部教材專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

最近看到一則名為“超市驚遇一母女,這才是教育”的帖子,其大意是講一位媽媽帶著4歲左右的女兒逛超市,孩子拿著準備好的購物清單購買了所需的物品;當孩子想要購買清單之外的商品時,媽媽說這超出了預算,而且也不在計劃之列時,孩子平靜地接受媽媽的意見。這里顯示出家庭教育的諸多智慧,其中之一就是運用列清單的方法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孩子一會兒說水彩筆不見了,一會兒玩具又找不著了;孩子的玩具物品到處堆放,把家里弄得亂糟糟的,孩子做事一點都沒有計劃性和條理性。

計劃是幼兒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事件安排與行為選擇,計劃包含了幼兒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體思考。作為幼兒重要的學習品質,計劃性能讓幼兒做事更有條理,也能讓他們未來的成長之路更加清晰。對幼兒來說,時間觀念、做事的順序、對事件難易程度的判斷都會影響計劃的制定和完成。從小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幼兒游戲與學習的質量,更能培養他們未來良好的做事能力與習慣,做事的計劃性是他們未來成功的重要保障。

許多父母也曾嘗試通過讓孩子安排自己的活動等方式培養其做事的計劃意識和能力,但收效并不好,因此他們認為3、4歲的幼兒還很難形成做事的條理性與行為的計劃性。從兒童心理發展來看,4歲之前是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時期,當孩子處于秩序敏感期時,他們對外界的人、事、物的認識也慢慢地從混沌到清晰。如幼兒不讓母親抱其他的小孩,早上起床時一定要先穿衣服再穿褲子和襪子等,就是他們秩序感的表征。秩序感讓幼兒對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行為規律性有了更為清楚的認知,這時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并歸類、安排自己的生活事件(如個人衛生、作息時間安排等)的先后順序、對接下來的活動進行思考和計劃。基于幼兒對秩序的敏感和自我中心的特點,他們很樂意自己做主做決定,這就是發展幼兒計劃能力的良好契機。

做事沒有規劃、行為缺乏條理、時間觀念不強等是幼兒早期的自然反應。3歲之前,幼兒做事通常缺乏計劃性和預期性。一方面是因為幼兒心理發展不成熟,行為缺乏明確目的性和針對性,難以預期和預見自己下一步的行為形成,即使有初步的想法也難以堅持完成。另一方面,父母在生活中的大包大攬也剝奪了幼兒發展計劃意識與計劃能力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困難或難以堅持完成計劃時,父母往往會主動代替孩子完成;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的每日生活細節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幼兒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執行,他們也就喪失了制定并執行計劃的實踐機會,當然也就難以發展出良好的計劃能力。

篇3

【關鍵詞】高中教育 高中心理學 心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43-01

前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高中院校都開設了與高中心理健康相關的課程。由于教育教學環境不同的影響,因此在高中心理教學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相關的教學策略還不夠完善,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基礎,也是滿足學生學習需要而采取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策略的不夠完善是影響我國高中心理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使高中心理教學能夠順利的實施,就要對傳統的教學環境及教學策略進行不斷的革新。

一、優化高中心理學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以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心理學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對象,并且在高中院校的教學工作中,心理學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最新的調查數據中顯示,目前我國有許多家高中院校在進行心理學教育時,只是對表面的知識進行講解,缺乏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輔導和心理測試,從而導致學生在心理上障礙難以被發現和解決,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對高中心理學教育進行優化勢在必行[1]。

由于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階段,正確的心理學教學方法可以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疏導,并且能夠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科學的理解解讀學生心理現象能夠讓高中生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使學生自己能夠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的長處和短處,正確的發展積極的品質,克服自身的缺點,有助于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全方面發展。

二、優化高中心理學教學策略的方法

1.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優化教學內容與目標

在高中心理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的重點,且二者密不可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決定高中心理學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學教學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其中包括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2]。教師還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按照自己的風格并結合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設計出形式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全新的教學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把學生引人心理學知識的海洋中。

2.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強化理論指導與實踐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學教育的同時,要以心理學的理論為根本出發點,并且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實施心理學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機會,以便于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展情況,并且根據其心理特點制訂出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案,并且提出建設性的措施,有效的防止學生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保證。

3.采用發散性思維,優化學生的認知渠道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效果的好壞、能否通透理解知識,與學習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一個真實卻富有想象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更通透地理解知識點,所以教師要運用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模擬出真實具體的教學情境,并通過間接性知識舉一反三,讓學生從學習環境中認識和總結出心理學知識的規律[3]。

心理學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有一個定理,但是這個定理來源與生活,它是通對實際生活的分析和總結而得出的,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善于抓住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實例,并站在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此外,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里,新的教學設備有助于改善教學方法,所以重視教學方法,優化學生的認知渠道非常有必要。

三、結論

心理學這一門學科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因此在許多方面還不夠完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得到有效合理的運用。為使高中心理學教育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做出評定,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并且優化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其次,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對應的實踐指導及理論教學。最后要采取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得以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對我國高中心理教學策略的優化,促進我國高中心理學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熱依汗古麗?阿里木. 優化高中心理學教學的必要性及方法[J]. 知識窗(教師版),2015,07:53.

篇4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意識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跨文化交際意識

跨文化交際意識是學生對其他社會文化有一個整體的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養成的,因為文化所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在學生養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后,這種意識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有很大的幫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呢?具體地說,就是把所學的語言知識與社會的文化習慣和思想觀念結合起來,根據具體環境和對方思想、情感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話語,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在英語教學的最初階段,教師就必須重視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國外的文化背景,首先讓他們對其他國家的文化產生一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英語是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梁,因此,英語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語言不僅是溝通的信息載體,而且是了解他國文化最直接的手段。所以讓學生養成文化意識,首先就必須讓其掌握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那么,大學英語教學對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對異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對其語言現象的理解和領悟,擴大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從而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在跨文化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英語教師所要引入的文化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必須密切相關,而且盡量與日常交際或生活當中常涉及的語言知識有關,這樣學生不至于認為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過于抽象,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將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同步傳授。第二,英語教師應該制定一個階段性的文化教學方案和計劃,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階段性地、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那么,如何做到有步驟、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呢?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讓學生從學習文化的基礎內容開始,對他國文化有個最初的認識,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其次,教師應通過設置一定的文化知識導入,讓學生在初步了解他國文化的基礎上,同時,讓學生對引起這種文化現象的原因和深層次的內容有一定認識。再次,英語教師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文化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和實踐,增加文化的積累,提高自主文化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自發地學習文化,培養文化學習意識。

三、教師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大多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多的是以傳統講解式方法來授課,但這種授課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在的英語課堂了。另外,有的英語教師只是簡單地將所講授的內容通過直接翻譯,將信息傳遞給學生,這樣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效果收效甚微。但是為什么還有相當多的英語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而并未作任何改變和調整呢?原因在于他們對跨文化交際這一概念還十分模糊。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首先要改變授課方法和傳統授課觀念。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呢?教師首先應該認清英語教學的目的,尤其是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教授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教師必須苦練內功,在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采用新穎有效的授課方式,有效引導學生。具體來講,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注重自身語言能力提高的同時,加強自己的文化學習。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英語教師應該爭取更多的外出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出國學習的機會,這樣,教師才能更近距離地接觸和感悟到異域文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也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提高。教師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提高,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文化意識,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地影響學生對多種文化的學習。

四、結語

不論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還是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任務就是使學生能更多了解他國文化,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實現這一目的已經成為當今英語教學中的熱議話題,并且該領域里的一些學者和專家也在不斷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亟待解決現如今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教師正確地處理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關系,有效地將文化知識滲透到教學當中,找出有效的文化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學惠.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其培養:一種建構主義的觀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2]陳國民.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篇5

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一直保持著對于專業性和學術性的研究,這是非常必要的。而另一方面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能與當今社會進行良好的銜接,既是我們教育的重點內容也是我們一直無法忽視的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徹底脫離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尤其是藝術教育領域,社會生活的影響更是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創作理念之中。在這個層面,版畫教育也不例外。

藝術教育的內容大致可分成兩方面:一是可描述的、有經驗積累的文史性和技術性的內容;另一方面是抽象的、精神的、無明確規律的個人創作思想。這兩者的關系就如同語法和構思,有了想說的話,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當然不能夠完善地表述初衷,而只諳熟語法缺少構思則會使得行文如同白水,缺少內涵而顯得蒼白空洞。

在我們的傳統藝術教育中,對于可傳授的知識教育已經做得比較成熟,能夠形成這樣的現象,是我們幾十年努力積累下的可貴成果。但我們的藝術教育環境卻并不十分完善,學生長期被動學習的方式,促使他們只會跟從規律性既定目標。脫離藝術本質的探討而著重于考前訓練的錯誤做法,令大多數在校生只會聽從教師為課程所設立的可視性標準,而對于藝術中最可貴的創造力和精神訴求的表達卻不能做到主動探尋。藝術創作缺少了自覺性的精神內涵探索,是很可怕的。試想我們的教育如果失去了對藝術本質的關注,也就是創造精神的表達,那藝術院校的專業性將從何談起?院校中的傳統課多數是教授規律性、可傳授性知識的內容,在這種現狀下,其實是更需要我們在課程設置里加入帶有啟發性的概念,以便于積極引導學生對于創造性思維的關注,幫助他們找到自我的創作核心。因此嘗試在專業院校的教育內容中,于低年級設立此方面的課程則顯得額外重要。這些拓展性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引導學生對即將開始的專業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的能力、積極探尋的意識,對于學生的成長與創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合材料的課程特點,在于其無限制性的創作方式,其實質就是對于材料使用的自由性。把特定材料的限制打破,便沒有了材料和技法的限制,或者說把限制降到最低,使學生可以更加明確地思考創作本身的問題,從而集中關注到個人創作的精神核心。對于個人自身的對話、思考、尋找,其實是貫穿一生藝術創作的行為,培養學生對自身的關注、認識,以便明確每個人的創作主題內容,才是藝術教育最大的成果,也是作品的核心價值。這種有些強化性質的課程訓練,其實是為彌補現今藝術教育背景和環境所造成的不足之處。對于自身個性的尊重地思維方式的自由,本應像個人身體的發育一樣,順其自然地茁壯成長。而我們今天特定安排、重點訓練的亡羊補牢,也希望為時不晚。

在綜合材料訓練與專業技法學習的關系層面,對于創作主題的探尋思考,必定不是一個線性行為。它可能會觸及個人經歷、生活背景、文化修養等各個方面。一旦確定,恰當表現這個主題的方法語言也會隨之了然。專業技法學習不會只停留于操作動作的熟練、肌理效果的熱衷等這些表面的認識,而應該觸及這些技法效果背后更深層次的精神理解。一個成熟的藝術家在他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可能會嘗試使用不同方式的媒介語言表達個人的思想。但縮小到某一時期,甚至具體到某一件作品,他選擇的表現語言一般不會是多雜的,反而是簡單明了。由此就可看出對于藝術作品,表現語言恰如其分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過于喧鬧紛華、引人注目的作品,或許能夠吸引觀者的駐足,但人們在其“華麗”的技法語言之下也只會看到一個空洞的本質而已。因此在我們進行所謂的綜合技法訓練時,需要明確的教育核心不是鼓勵學生對多種材料的使用,而是在特定時間里降低表現技法的局限性,減輕學生因為操作上的生疏而產生的謹慎心理,從而使其在創作行為和創作精神上都更加自由,做到“不擇手段”。如此在這個特定時期,就可以使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個人創作的精神層面上了。

綜上所言,在專業藝術教育的初始階段,進行可使用綜合材料的創作課程,在我們當前實際的教育背景下,能夠有效地解決客觀存在的實際問題,可以幫助那些已經習慣被動思維、按照量化目標學習的學生們,改變思考方式,積極主動地尋找和發現個人創作核心思想,促使學生在以后的專業學習中不斷思考。當他們明確了自己的創作方向時,自然而然便能夠在眾多表現手段中更為準確地篩選出能夠達到目的的語言工具,這將是一個良性的藝術創作開端。保持在這種學習狀態中,無論是為在校期間的專業訓練搭建框架,還是為離校后繼續進行的藝術創作,都將大有裨益。

篇6

【關鍵詞】學生記者;校園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十報告曾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已成為高職院校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要基礎。

一、高校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學院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基石,校園宣傳思想文化對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人文素質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既是校園的主力軍,更是校園宣傳思想文化的受眾和載體。培養一批具有新聞采寫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記者團隊,不僅能夠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效率,更能提升學生對校園思想文化的自信,并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運用于學習、生活乃至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從而達到“雙贏”乃至“多贏”的效果。

二、學生記者的主要職能和重要性

(一)學生記者的主要職能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飛訊記者團是由熱愛新聞、有志于培養自己的新聞寫作、攝影攝像、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組成。該團的宗旨是助力校園思想文化健康發展,傳播校園文化、記錄校園生活、做好校園宣傳輿論工作。

(二)學生記者的重要性

1.是校園宣傳力量的重要補充。校園新聞無處不在,而很多時候,隱藏于學生課堂上、生活中的新聞線索容易被忽略,因此,培養一支由學生組成的記者團隊,不僅能夠充實校園報道團隊,還能拓寬校園報道渠道,豐富校園報道內容。

2.是校園思想文化的風向標。校園是實踐的舞臺,學生記者是實踐的主體。通過把焦點對準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挖掘校園生活細節,聚焦校園焦點人物,學生記者的作品便扎根于學生之中,受到廣大師生員工的關注和好評。

3.是校園精英的孵化基地。通過系統的技術和素質培訓,學生記者將在語言文字、組織策劃、為人處世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此外,還能夠拓寬學生記者的視野,挖掘他們的思維深度,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職業技能進行互補,真正成為一名適應社會需求,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經過兩年的努力,飛訊記者團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學院特色的學生記者團隊,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凝聚力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新聞作品“量”少“質”粗,在校園內未能形成較強的影響力,進行新聞采訪的時候容易被忽視;分工不明確,工作常以“自愿為主,硬性分派為輔”,暫未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等。

(二)解決對策及建議

1.加強隊伍建設。

為了提高學生記者的新聞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記者團指導老師從新聞寫作入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培訓,詳細講解新聞體裁的特點、寫作方法及攝影及圖片處理的基本技巧,并讓學生在課后馬上進行熱身實踐。如《新聞寫作基礎知識》、《采訪的技巧及新聞稿件立意》、《文字的處理技巧及語言的把握》及《精神文明建設、宣傳陣地建設方向》等專題講座。同時,在這些講座中穿插一些新聞理論知識,使學生記者理解新聞的真實性原則、黨性原則以及以事實說話的特點。通過以上講座,學生記者對新聞理論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新聞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記者養成了思考、觀察、勤奮、合作、溝通等良好的新聞思維和新聞習慣,培養了新聞敏感和新聞道德,逐漸形成了“新聞人”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還開設了新聞采訪、新聞攝影等技術型講座。講座方式靈活多樣:師生共同探討工作中出現的難點;有模擬新聞會由學生提問題、老師回答的,如《“模擬兩會”――記者的提問技巧》;其中不乏走出校園,深入到社會、群眾當中實戰演習的形式或進行現場指導的培訓活動。在知識的廣博性方面,還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參觀博物館、觀看各類優秀劇目等以提高文化素養。

2.培養為主,管理為輔。

新時代的大學生具有敏銳的思維、創新的視覺,常常能夠打破常規來完成新聞報道。因此,應當鼓勵學生記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構思、自主選材,完成新聞報道任務。對于個體差異性問題,應該采取個別輔導與集體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培訓。在進行大型活動采訪報道的時候,在學生記者自覺完成相關資料搜集后,提前幫助他們梳理采訪思路,擬定采訪提綱,在報道后引導其進行總結,形成“報道前有策劃,報道中有跟進,報道后有總結”的良好工作習慣。

3.以物質和精神獎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政策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適當地對學生記者的優秀作品進行物質或精神的獎勵。如每年舉辦一次社團表彰大會,表彰優秀學生記者;對于被選登在網站或校報的作品給予一定的物質鼓勵等。

四、結語

高校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形勢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我們必須站在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沿,反思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理清思路,總結規律,充分利用學生記者這一校園主力軍更好的開展校園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參考文獻:

[1]林淑慧.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J].文史博覽(理論),2013(5):76-79

[2]曾令梅.如何帶領學生記者做好高校宣傳工作[J].教育長廊,2009(7):59-60

[3]楊維東.發揮學生記者在新形勢下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中的作用[J].經濟師,2006(1):10-12

[4]張曉冰.高校校報學生記者隊伍建設研究[J].新聞愛好者,2009(7):128-129

篇7

[關鍵詞]遠志; 農藝性狀; HPLC; 商品品規; 良種選育

[Abstract]The agronomic traits (plant height, root diameter, root length, first lateral root height, lateral root amount, root weight) of 18 Polygala tenuifolia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gronomic trait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HPLC was used to analyz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cluding tenuifolin, polygalaxanthone Ⅲ, and 3,6′-disinapoyl sucrose. At la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ix agronomic traits and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by scatter plot.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root diameter and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There were no obvi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tenuifolin and the remaining five agronomic traits. Short root length and first lateral root height as well as high lateral root amount resulted in high levels of polygalaxanthone Ⅲ in P. tenuifolia samples. High levels of 3,6′-disinapoyl sucrose were observed in P. tenuifolia samples with longer root. So, the current commodity criteria and traditional breeding of P. tenuifolia did not conform to pharmacopoeia standards, which excellent medicinal materials should have high content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t was urgent to revise the current commodity criteria and breeding methods.

[Key words]Polygala tenuifolia; agronomic traits; HPLC; commodity criteria; breeding

doi:10.4268/cjcmm20162006

遠志是我國常用的傳統大宗中藥材之一,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1]。2015年版《中國藥典》中收載的遠志,為遠志科植物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葉遠志P. sibirica L.的干燥根,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腎、祛痰、消腫等功效[2];其主要有效成分為皂苷類、酮類和糖酯類等化合物[3]。關于商品遠志的品質,傳統“商品遠志以筒粗、肉厚、去凈木心之遠志筒為佳”[4]。現行的遠志藥材商品規格依然遵循1984年國家頒布的《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格標準》[5],將遠志藥材劃分為志筒、志肉2種規格,其中志筒依據長度和中部直徑的大小,劃分為一等、二等2種等級,志肉只有統貨1種等級。而2015年版《中國藥典》則以細葉遠志皂苷(≥2.0%)、遠志酮Ⅲ(≥0.15%)、3,6′-二芥子酰基蔗糖(≥0.50%)含量的高低,作為評價商品遠志質量優劣的標準[2]。因此,遠志藥材的傳統商品規格及等級是否與上述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的含量有必然的相關性,這一問題值得商榷。

目前,根類中藥材新品種的傳統選育方法主要參考根及根莖類農作物,以藥材畝產量及根的農藝性狀等作為主要選育指標。由于無商品化的種子來源,遠志藥材的生產種植目前仍處于一個粗放式、自采自種的原始階段[6]。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遠志品種的退化。因此,有必要且急需對遠志藥材進行良種選育。又因中藥材的質量優劣與其藥效的強弱密切相關,其藥效的強弱又與其體內有效化學成分含量的高低密切相關[7]。而作為遠志藥材傳統良種選育的主要指標,根的農藝性狀是否與上述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有必然的相關性,這一問題同樣值得進一步商榷。

本文分別對18份具有不同農藝性狀特征的遠志樣品進行農藝性狀(株高、根直徑、根長、第一側根分叉高度、側根數、根重)分析,并采用HPLC對遠志的細葉遠志皂苷、遠志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進行含量測定,最后通過散點圖分析6個不同農藝性狀與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間的相關性,進而探討遠志藥材傳統商品規格等級劃分及良種選育方法的合理性。

1 材料

1.1 植物

本實驗依托于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經作所)。經作所先后從山西省內、外征集17份遠志資源,并分別種植于經作所試驗田。之后將征集到的所有遠志種質資源利用系統選育法,從中選育出18個具有不同農藝性狀的優良株系,并編號便于管理。本文所用18份遠志樣品均于2010年7月在遠志新品種選育資源保存圃播種,依據大田管理細則進行統一管理,并于2013年11月采挖全植株(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放置于陰涼通風處干燥。樣品經秦雪梅教授鑒定為遠志P. tenuifolia,憑證標本均保存于山西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具體樣品信息見表1。

1.2 儀器及試劑

Waters 高效液相色譜儀:高壓泵(Waters 1525,美國);紫外檢測器(Waters 2487,美國);Breeze 色譜工作站;色譜柱:agela-Venusil XBP C18(4.6 mm×250 mm,5 μm,中國);RE-52A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細葉遠志皂苷對照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 MUST-140428801,純度≥98%);遠志酮Ⅲ對照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 MUST-14100905,純度≥98%);3,6′-二芥子酰基蔗糖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 111848-201303,純度以96%計)。

2 方法

2.1 農藝性狀的測定

按順序從18個保存圃中隨機選取6~10株遠志樣品進行采挖,采挖植株的同時,測量并記錄以下4個農藝性狀:株高(cm)、根長(cm)、第一側根分叉高度(cm,蘆頭到第1個側根的長度)、側根數(個);待根干燥后,測量并記錄以下2個農藝性狀:根直徑(cm,由于遠志藥材的根長在20 cm左右,且根頂部的直徑與底部的直徑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將蘆頭下3 cm處主根的直徑認為是根的直徑)及根重(g)。

2.2 指標性化學成分的含量測定

細葉遠志皂苷、遠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測定方法均參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遠志的含量測定項下的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測定[2]。

2.2.1 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參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

色譜條件:以甲醇-0.05%磷酸溶液(70∶3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 210 nm;流速1.0 mL?min-1;運行時間30 min。每個測試樣品均平行備樣2份,并且每份樣品平行進樣2針,每次進樣10 μL。

2.2.2 遠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參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

色譜條件:以乙腈-0.05%磷酸溶液(18∶8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0 nm;流速1.0 mL?min-1,運行時間40 min。每個測試樣品均平行備樣2份,并且每份樣品平行進樣2針,每次進樣10 μL。

2.3 數據處理

各項農藝性狀均以±s表示,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以表示,并基于SPSS 16.0(IBM SPSS,USA)軟件,分別依據18份遠志樣品的農藝性狀和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進行聚類分析,并分別對農藝性狀和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進行相關性分析。最后,采用OriginPro 8軟件(originlab,USA)對6個農藝性狀與3個指標性成分的含量做散點圖[8],分析農藝性狀和指標性成分之間的相關性。

3 結果與分析

3.1 遠志農藝性狀分析

3.1.1 6個農藝性狀的測定結果與分析 18份遠志樣品的農藝性狀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2。結果表明:①株高的變化范圍為18.23~31.71 cm,平均22.96 cm;其中4號樣品的平均株高最高,為31.71 cm;15號樣品的平均株高最低,為18.23 cm。②根直徑的變化范圍為0.29~0.50 cm,平均0.42 cm;其中13號樣品的平均直徑最大,為0.50 cm;1號樣品的平均直徑最小,為0.29 cm。③根長的變化范圍為15.93~21.65 cm,平均19.06 cm;其中6號樣品的平均根長最長,為21.65 cm;8號樣品的平均根長最短,為15.93 cm。④第一側根分叉高度的變化范圍為3.92~10.19 cm,平均6.33 cm;其中5號樣品的平均根分叉高度最長,為10.19 cm;18號樣品的平均根分叉高度最短,為3.92 cm。⑤側根數的變化范圍為2.09~7.82個,平均4.25個;其中14號樣品的平均側根數最多,為7.82個;1號樣品的平均側根數最少,為2.09個。⑥根重的變化范圍為1.20~4.58 g,平均2.82 g;其中13號樣品的平均單株根重最大,為4.58 g;1號樣品的平均單株根重,為1.20 g。

各項農藝性狀指標的變異系數(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變異系數=均方差/平均值)[9]從大到小,依次為側根數>根重>第一側根分叉高度>株高>根直徑>根長。樣品性狀的變異系數越大,則遺傳多樣性越大,良種選育時選擇潛力越大[10]。其中,側根數的變異系數(0.384)最大,可選擇的范圍也最寬,選擇效果最好[11];而根長的變異系數(0.078)最小,可選擇的范圍最窄。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與遠志抽心的難易程度密切相關,其變異系數為0.254,說明可選擇的空間較大;而根重與遠志的產量密切相關,其變異系數為0.299,可見也有一定的選擇空間。綜上可知,18份遠志樣品的6個不同農藝性狀均存在著不同的變異幅度。

3.1.2 18份遠志藥材樣品的農藝性狀特征聚類分析 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系統聚類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s,也稱層次聚類法)和K均值聚類法(K-means)是聚類分析中最常用的2種方法。系統聚類法由于類與類之間的距離計算方法靈活多樣,使其可以適應不同的要求,該方法是目前實踐中使用最多的,其中離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分類效果較好,應用比較廣泛。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離差平方和法,樣本間的距離必須采用歐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12]。

因此本文采用SPSS 16.0軟件中的離差平方和法對18份遠志樣品的農藝性狀數據進行聚類分析,見圖1。18份樣品明顯分為3組,其中第一組包括6個遠志樣品(3,12,8,6,17,13),它們的株高中等,根直徑和根重最高;側根數較多,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較短,屬于產量較高,但比較難抽心的類型。第二組也包括6個遠志樣品(10,15,7,16,1,5),它們的株高,根直徑和根重最低;側根數較少,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較長,屬于產量較低,但比較容易抽心的類型。第三組也包括6個遠志樣品(2,11,9,14,16,4),它們的株高最高,根直徑和根重中等;側根數和第一側根分叉高度也處于中等水平,屬于產量中等,抽心難易程度也處于中等水平的類型。每組中根長比較穩定,所以可推測18份遠志樣品并不是依據根長來進行分組的。

3.1.3 不同農藝性狀特征間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目前應用最廣的為Pearson相關和Spearman秩相關,其中Pearson相關要求原數據服從正態分布,而Spearman秩相關屬于非參數檢驗,并不知道物種服從何種分布,用起來更為靈活方便[13]。

經過檢驗,側根數和根重不符合正態分布,所以采用Spearman秩相關對各農藝性狀進行相關性分析,見表3。結果表明:①株高與根直徑、側根數、根重呈極顯著(P

可見遠志藥材根直徑越粗、根長越長、根重越重,則遠志藥材的產量越高,而遠志藥材的側根數越多,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越短,則越不利于遠志藥材的抽心處理。可根據各農藝性狀間的相關性,對某一性狀進行間接選擇,并且可取得良好的選擇效果[10]。

3.2 遠志指標性化學成分分析

3.2.1 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測定結果與分析 在本實驗的色譜條件下,遠志樣品中的細葉遠志皂苷、遠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峰分離度均大于1.5,可完全分離,峰型窄而且對稱。分別測定18份遠志樣品的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的含量,結果見表4。

結果表明,所有18份遠志樣品,①細葉遠志皂苷平均含量為3.04%,其中含量最高的為15號樣品,質量分數為4.07%;含量最低的為12號樣品,質量分數為1.80%。除12號遠志樣品外,均符合藥典標準(≥2.0%)。②遠志酮Ⅲ的平均質量分數為0.20%,其中含量最高的為8號樣品,質量分數為0.46%;含量最低的為5號樣品,質量分數為0.08%。其中2,5,6,10,11,16,18號遠志樣品的遠志酮Ⅲ含量均不符合藥典標準(≥0.15%)。③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平均質量分數為0.72%,其中含量最高的為12號樣品,質量分數為1.17%;16號樣品含量最低,質量分數為0.47%,次之為2號樣品,其質量分數為0.48%。除2號、16號遠志樣品外,其余樣品均符合藥典標準(≥0.50%)。由表4可見,同一成分在18份遠志樣品中的含量明顯不同,且不同成分的波動范圍也明顯不同。其中細葉遠志皂苷的變異系數最小,為0.155,說明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與樣品的直徑無關;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變異系數居中,為0.239;而遠志酮Ⅲ的變異系數最大,為0.473,并且18份遠志樣品中有7份樣品不符合藥典規定,說明遠志藥材中遠志酮Ⅲ的含量可能比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更容易隨外界因素發生變化。因此,推測藥典中規定的遠志酮Ⅲ的質控下限值可能有些偏高,可適當降低含量標準,且以遠志酮Ⅲ為指標性成分用于遠志藥材商品規格等級的劃分值得商榷。

3.2.2 18份遠志藥材樣品的指標性成分聚類分析 本文采用SPSS 16.0軟件中的離差平方和法對18份遠志樣品的農藝性狀數據進行聚類分析,見圖2。18份樣品明顯分為2組,其中第一組包括15個遠志樣品(6,10,11,9,18,5,1,13,14,2,16,4,7,8,15),它們的細葉遠志皂苷含量較高,遠志酮Ⅲ含量較低,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較低。第二組包括3個遠志樣品(3,17,12),它們的細葉遠志皂苷含量較低,遠志酮Ⅲ含量較高,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較高。

3.2.3 不同指標性成分含量間的相關性分析 經過檢驗,各指標性成分含量符合正態分布,用Pearson相關對各指標性成分含量間進行相關性分析,見表5。結果表明:①細葉遠志皂苷含量與遠志酮Ⅲ含量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P

3.3 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與不同農藝性狀特征間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對6個農藝性狀與3個指標性成分的含量分別做散點圖,見圖3。結果表明:①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在6個不同農藝性狀中的含量變化范圍較大,無明顯的變化規律;②遠志酮Ⅲ的含量與根長(圖3C)、第一側根分叉高度(圖3D)呈負相關(圖中代表遠志酮Ⅲ含量的點從左至右分布在一條斜率向下的直線上),與側根數(圖3E)呈正相關(圖中代表遠志酮Ⅲ含量的點從左至右分布在一條斜率向上的直線上),與其他農藝性狀無明顯的變化規律;③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與根長(圖3C)呈正相關(直線斜率向上),與其他農藝性狀無明顯的變化規律。

以上結果提示:細葉遠志皂苷的含量高低與6個農藝性狀無明顯相關性;遠志酮Ⅲ在根較短,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較短,側根數較多的樣品中含量較高;3,6′-二芥子酰基蔗糖在根較長的樣品中含量較高。

18份樣品依據農藝性狀得到的聚類分組(圖1)和依據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得到的聚類分組(圖2)并不完全相同,這可能是由于同一物質的不同屬性造成不同的分組結果。圖1中根直徑最高的一組(3,17,12,8,6,13),依據3個指標性成分含量進行分組,被分到了不同的2組中,說明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的含量與根直徑無關;并且3號、17號和12號在2個聚類圖中都被分到了同一組,這3份樣品具有側根數較多,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較短的農藝性狀,且遠志酮Ⅲ的含量較高,這與圖3得到的結果一致。由于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與根長有關,但是農藝性狀的聚類分組并不是依據根長進行的,所以圖3的結果是對圖1和圖2結果的補充,得到3,6′-二芥子酰基蔗糖在根較長的樣品中含量較高的結論。

4 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18份遠志樣品中的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含量與遠志根直徑均無明顯相關性,因此本文認為,現行的依據是否抽心以及根的粗細等來劃分遠志藥材的商品規格與等級,并依據遠志藥材的畝產量及根的農藝性狀等作為遠志良種選育主要指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4.1 現有遠志藥材商品規格標準與等級劃分的不足

自古以來,中藥材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已形成“看貨評級,分檔議價”的經驗判別方法[14],“辨狀論質”在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方面始終起著理論指導作用[15]。現行的遠志商品規格標準依然遵循《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對遠志藥材商品規格和等級的劃分標準[5]。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遠志飲片大多是經過抽心處理的志筒或志肉,但目前關于遠志是否抽心仍尚無明確定論[16-17]。并且市場上流通的遠志藥材,已遠遠超出了志筒、志肉這2種規格,出現了志筒與遠志根(或者志肉、蘆頭等)按不同比例摻雜的多種規格;不同規格又按抽心率的大小及遠志筒(根)的粗細來劃分遠志藥材的等級,且市場中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18],導致市場中商品規格標準及等級劃分比較混亂。

化學成分作為中藥材發揮藥效的物質基礎,從理論上看,藥材的規格等級與化學成分含量之間似乎應存在某種必然聯系,但事實并非如此,如川芎(不同規格川芎4種化學成分含量均無顯著性差異)[19]、款冬花(優級款冬花樣品中蘆丁平均含量略高于統貨樣品,但二者差別不大)[20]、白芍(指標性成分含有量最高的是傳統規格的三等白芍)[21]等藥材的商品規格等級與化學成分含量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房敏峰等[22]利用HPLC測定不同商品規格等級的遠志樣品中遠志皂苷元的含量,發現一級筒中皂苷元含量低于二、三級筒。本課題組曾對不同規格遠志藥材中的3個指標性化學成分的含量進行測定[23],發現:①不同批次遠志樣品間細葉皂苷的含量差異較大,無明顯規律,說明細葉遠志皂苷含量與遠志樣品直徑無關,與本文結論一致;②遠志酮Ⅲ的含量在遠志筒中含量變化范圍較窄,在根中比較離散,說明遠志酮Ⅲ的含量與遠志樣品直徑無關,與本文結論一致;③除1號野生品外,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在遠志樣品中變化范圍較窄,說明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與遠志樣品直徑無關,與本文結論一致。上述結果與現行遠志藥材商品規格[5]相矛盾。由此可見,現有遠志藥材的商品規格標準及等級劃分,在市場定價及流通環節上無法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而上述現象在不同藥材品種中也有發生。有學者認為應將藥材的化學成分與外觀性狀結合起來評價商品規格標準及等級劃分的科學性及合理性[24],以及用生物活性來反映商品規格及等級的內涵[25]。因此,本文建議先按照遠志是否抽心將遠志藥材劃分為遠志筒與遠志根2種規格,再分別按照形態、有效成分含量、生物活性等將不同規格的藥材劃分為不同的等級。

4.2 遠志藥材傳統良種選育方法的不足

遠志的良種選育是建立規范化、規模化種質的基礎,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遠志生產上存在的品種混亂、種質退化、產量下降、質量參差不齊、生產潛力不足等問題,使遠志藥材生產朝著優質、高產、質量穩定的方向發展,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目前遠志的良種選育主要經歷“引種―馴化―選種”等過程,且選育出一個新品種需要經歷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經作所歷經16年(1996―2012年),對遠志各生育期觀察和通過抗性、產量性狀等比較,選育出我國第一個遠志品種――晉遠1號[26]。相對于農作物以產量優先兼顧品質,中藥材則首先應以品質(整齊度、質量指標)為先,其次再考慮其產量、抗性等[27]。因此,現階段有必要制訂更加系統的良種選育方法,加快遠志良種選育的進程,如采用代謝組學技術、DNA分子標記技術等對遠志良種進行質量評價和鑒定,同時應加強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調控研究等[28]。同時,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遠志酮Ⅲ在主根長較短、第一側根分叉高度較短,側根數較多的遠志樣品中含量較高;3,6′-二芥子酰基蔗糖在主根長較長的遠志樣品中含量較高,這為今后遠志的良種定向選育(以目標活性物質含量的高低為依據)提供了依據。

綜上所述,中藥材“辨狀論質”是幾千年中醫藥傳統經驗的總結,既有合理內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制訂遠志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及等級劃分和篩選優良種質資源時,不僅要繼承傳統經驗方法,還應綜合考慮藥材中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活性等;此外,在進行遠志藥材的良種選育時,可根據選育用途來確定目標性狀,在藥效優先的情況下,兼顧產量,最終使研究成果能遵循科學、合理、實用性的原則。

[參考文獻]

[1]尚志鈞.神農本草經校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41.

[2]中國藥典.一部[S].2015:156.

[3]姜勇,屠鵬飛.遠志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2,33(10):874.

[4]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129.

[5]國家醫藥管理局與衛生部.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格標準[S].1984:36.

[6]薛英,李曉偉,李震宇,等.采用UPLC/Q-TOF MS與NMR代謝組學技術研究生長年限對遠志藥材質量的影響[J].藥學學報,2015,50(3):340.

[7]白璐,許曉雙,張福生,等.基于UPLC/Q-TOF MS代謝組學技術研究遠志不同品種間的化學差異性[J].中藥材,2015,38(9):1819.

[8]金林.一種改進的散點圖矩陣及其在R軟件中的實現[J].統計與決策,2016(1):77.

[9]時光新,王其昌,劉建強.變異系數法在小流域治理效益評價中的應用[J].水土保持通報,2000,20(6):47.

[10]張陽,李敏,亢學平,等.二年生柴胡優良品系的選育[J].中國林副特產,2014(4):18.

[11]邢世瑞.寧夏中藥資源[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47.

[12]胡雷芳.五種常用系統聚類分析方法及其比較[J].浙江統計,2007(4):11.

[13]汲文憲,陳麗華,郭峰,等.北溝林場天然次生林主要喬木樹種種間關系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9):10.

[14]秦雪梅,孔增科,張麗增,等.中藥材“辨狀論質”解讀及商品規格標準研究思路[J].中草藥,2012,43(11):2093.

[15]謝宗萬.中藥品種傳統經驗鑒別:“辨狀論質”論[J].時珍國醫國藥,1993,5(3):19.

[16]山西省藥品檢驗所藥理室.遠志藥材應否去心的研究[J].新醫藥學雜志,1975(4):46.

[17]劉艷芳,彭東艷,楊曉娟,等.去心與不去心遠志藥材的化學成分和藥效學比較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24):1975.

[18]康傳志,周濤,郭蘭萍,等.根及根莖類中藥材商品規格及等級標準的劃分現狀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8):217.

[19]施學驕,陳林,彭成.川芎不同商品規格化學成分比較研究[J].四川中醫,2011,29(4):58.

[20]凌珊,易炳學,龔千鋒,等.款冬花傳統規格等級與蘆丁含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6):147.

[21]張麗宏,顧雪竹,鈕正睿,等.白芍的傳統規格等級與內在成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成藥,2012,34(3):535.

[22]房敏峰,付志玲,滕紅梅,等.HPLC評價遠志種質資源及炮制品的質量[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1):50.

[23]張艷花,白璐,李震宇,等.遠志筒與根的HPLC指紋圖譜及化學差異性分析[J].中藥材,2015,38(7):1408.

[24]王伽伯,張學儒,肖小河,等.基于化學分析的大黃藥材商品規格劃分的科學合理性研究 [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4):470.

[25]楊光,曾燕,郭蘭萍,等.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研究現狀及幾個關鍵問題的商榷[J]. 中國中藥雜志,2014,39(9):1733.

[26]郭淑紅,田洪嶺,許陶瑜,等.遠志品種晉遠1號[J].中國種業,2012(11):79.

篇8

一、為什么要寫學習計劃

1、計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

學習有兩種形式:

(1)消極式的學習(被老師和家長逼著學)

(2)積極式的學習(主動、有目的的學習。明白自己將來想干什么,需要什么,還缺什么,提前計劃,主動學習)

寫學習計劃實際上就是對自己學習活動的一次盤點。讓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干什么,該學什么。計劃是我們走向積極主動學習的起點。

2、計劃是每位同學能力水平的體現

一個人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如果你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管理人員,在管理小部門的時候,還可以不用寫計劃。因為小部門的問題并不多,溝通與協調起來也比較簡單,只要腦子清楚也就把發現的問題解決了。但如果是一個大部門或是有若干部門的企業,人員多了,部門多了,問題也多了,溝通也更困難了,你的精力這時也顯得有限,腦子也就會不夠用了。這是就會考驗你的能力水平,計劃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你的能力水平也就體現出來了。

為什么我們的學習經常會覺得沒有效率、沒有勁頭,為什么我們會抱怨學了不知道干什么用,為什么我們會對學校有意見………。因為我們的學習經常是無形和無序的,不清楚自己將來要干什么,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學了以后有什么用,學習的意義是什么,迷迷糊糊,這樣能學習好嗎?能沒有問題嗎?顯然不可能!問題是必然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把學習“化無形為有形”,“變無序為有序”,如何化,如何變,學習計劃就是一種很好的工具!

3、通過學習計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有了學習計劃,我們不需要再等老師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決策的事情上請示老師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做到對自己學習的統籌安排,有目的的學習,主動的學習,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會提高了。通過學習計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同學們自身成長的重要途徑。

二、怎樣寫好學習計劃

首先要申明一點:學習計劃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計劃的內容遠比形式來的重要。我們拒絕華麗的詞藻,歡迎實實在在的內容。簡單、清楚、可操作是學習計劃要達到的基本要求。

如何才能進行一次良好的學習呢?主要是要做到寫出的學習計劃具備以下四個要素。

學習計劃的四大要素:

(1)學習內容 (做什么:WHAT)

(2)學習方法 (怎么做:HOW)

(3)學習進度 (什么做完:WHEN)

(4)學習成果(預期獲得什么)

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那么這個學習計劃就是不完整的、不可操作的,不可檢查的。最后就會走入形式主義,陷入“為了寫計劃而寫計劃,喪失寫計劃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就會出現“沒什么必要寫計劃的聲音”,我們改變自己的努力就可能會走入失敗。

三、如何保證學習計劃得到執行

學習計劃寫出來,目的就是要執行。執行不力,或者無法執行跟計劃方案其實有很大關系,如果一開始,我們不了解實際情況,沒有去做足夠的調查和了解,學習目標定得過高或過低,學習項目不能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那么這個方案先天就會給其后的執行埋下隱患。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計劃能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執行,不僅僅是執行時候的問題,也是寫計劃時的問題。

首先,要調查實際情況,根據本單位、本部門、本崗位的實際工作和環境、結合所確定的職業目標和單元學習任務,做出的計劃才能得以執行。

其次,每位同學的單元學習計劃都應該拿到網站上進行公開交流討論。目的是通過老師和同學每個人的智慧檢查方案的可行性。

另外,學習計劃應該是可以調整的。當學習計劃的執行偏離或違背了目的時,需要對其做出調整,不能為了計劃而計劃。

篇9

2、與老師密切聯系,耐心說服教育,家長應多與老師交流,詢問孩子在校表現。如果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可以用他在學校的表現要求他在家里也應如此表現;如果孩子在校學習習慣也不是很好,要與老師一塊兒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幫助孩子認識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自覺約束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

3、學習習慣養成后要不斷鞏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如果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放手讓孩子自覺學習,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丟棄好習慣。

4、給孩子制訂學習規范。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實際幫助制訂具體的家庭學習規范,如設計一個時間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復習、預習功課、完成作業等,要求不完成學習任務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規律,逐步養成習慣。

5、嚴格執行規范要求。規范制定后就不要輕易改變,關鍵是落實。父母要勤講,要求孩子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并且長期堅持下去,要盡量講清楚為什么這樣做的道理,使孩子愿意遵守規范,樂于執行有關要求。

篇10

然而,通過筆者多年對高一新生的實際觀察,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制定英語學習計劃,當讓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時,他們只是像安排時間表一樣,羅列了幾點背單詞、背課文、做練習等等。其實這樣的計劃是毫無意義的,不具體,可操作性不強,實施起來就是一句空話。本文筆者將給高一新生談談制定和實施英語學習計劃的幾點具體建議,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一、制定計劃要具體、切實可行

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高一新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也應該如此。計劃反映的目標是理想,是一種可能性,其出發點應當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就是要解決當前的實際與未來理想之間的矛盾,將可能轉化為現實。因此,計劃既不能高于現實,又不能高不可攀。不少同學往往激情澎湃、豪情萬丈、信心百倍,剛開始設置學習目標過高,不符合自己實際水平,盡管起初努力實施,可沒兩周吃不消,就自暴自棄,喪失信心。那么怎么才能夠正確地分析自己的實際呢?首先,客觀評價自己目前儲備的英語知識和掌握的英語技能。英語知識主要指初中學過的單詞、短語、語法,要如實認識自己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英語技能指的是聽、說、讀、寫能力,明了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一般來說,語言知識和技能一般的同學要將復習初中的內容列入計劃中,而語言知識和能力較好的同學就可以以目前的起點制定計劃了。其次,正確分析自己的學習英語的態度。高中有句口號叫“態度決定一切”,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學生自己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21世紀合格公民的必備條件之一,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Willing(1987)指出四種不同的語言學習風格:具體型學習者、分析型學習者、交際型學習者和崇尚權威學習者。

二、制定計劃要權衡各學科、長短期、課內外的計劃

首先,英語學科是高中開設的基礎學科之一,盡管它很重要,但制定計劃時,要把英語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合理分配時間,才能保證所學習的學科全面發展。其次,制定學習計劃要處理好長期和短期計劃的關系。長計劃是明確學習目標,大致的安排;短安排則是具體的行動計劃。科學研究表明:將目標和任務明細化,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這就是長計劃要和短安排相結合的原因。長期計劃大到高中三年的學習計劃,小到每一年、每學期的英語學習,短期計劃指的是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天的學習計劃。制定計劃要全盤考慮,注意計劃的層次性、連續性、發展性,要處理好長期和短期計劃的關系。再次,要協調好課內外計劃。課內一般情況下就跟著老師的計劃進行,要和老師的教學同步、協調。如果上一節課堂上或者課后自學出現了新問題的話,可以臨時制定計劃,準備在課堂上找時間及時解決問題。課外學習包括對課堂的知識及時復習、不斷深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落實已定計劃

長期按學習計劃辦事,就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生活有規律。這種習慣平時表現在每天的時間安排和學習方法的運用上。

一方面,安排好學習時間。時間安排上一旦形成習慣,該到計劃要求的學習時間就在固定地點學習。對于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在開始階段,自己可支配的自由學習時間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因為他每天能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就很不容易了。但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他的常規學習時間將會逐漸減少,而自由學習時間則相應逐漸增加。由于開始階段自由學習時間較少,所以,一般學生往往抓不緊,這也恰恰是他被動學習局面難以改變的原因。因此,剛開始執行學習計劃時,可能會覺得時間特別緊張,但這時即使需要占用一部分個人的娛樂和休息時間,也要確保學習計劃的完全落實。只要堅持走過了開始這個階段,過于緊張的學習狀況就會逐步改變。一個學生如果能感到自己學習上與別人有差異,并且希望改變這種學習狀況,那他就應該以分秒必爭的精神去抓個人的自由時間。一旦抓住了自由學習時間,他就會努力去提高在校常規學習時間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學習時間,從而使自己掌握的學習主動權越來越大,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也就會逐漸到來。

另一方面,學習方法上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感到不預習就無法聽好課,不復習就不能做好作業。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質量。而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長期按照學習計劃進行學習的結果。所以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計劃和頑強意志的產物。此外,選擇好學習場所。要實現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場所的選擇和時間的管理同等重要。選擇課外學習場所,最好能避開過道,選擇一個干擾較少的位置,準備好學習所需用品,然后靜下心來,訓練自己按計劃一次做完一段工作;如果到自習室或圖書館去學習,最好都能按習慣坐在同一位置,這樣有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四、毅力、意志力是實施計劃的有力保證

大部分學生都有計劃,但真正按計劃實施的卻不是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因為缺乏學習的毅力和意志力。學好英語必須要有毅力、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英語學習者不管多么聰明,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學不好英語。所以,高一新生要分析自己學習英語的毅力和意志力的強弱。如果毅力差,意志力薄弱,制定計劃時,要將提高毅力和意志力列入其中。因為他們對學好英語非常重要。

五、不斷反思、評價、修整,逐步完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