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00:47: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社會作用
一、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
1.1地方文獻的概念
首相要準確地了解這項工作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地方文獻呢?通常對地方文獻的理解是這樣的:地方文獻是指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所做的實事求是的記載,在未來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建設中,其作用是其他類型文獻無法替代的。就文獻的著述形式來說,學位論文、專著、報刊、會議記錄、文告、傳單、各類文件的匯編、譜錄、各種注釋及說明書等形式至少應包括在地方文獻里面;地方文獻的載體類型,則包括了光學和化學制品(照片、影片和縮微制品)、數字化存儲介質(磁帶、光盤、硬盤、U盤)、紙制品(如鉛印本、寫本、抄本、拓本、手繪本及各種影印、復印本),及當代圖書文獻的所有載體類型。就出版發行渠道來講,地方文獻中除公開出版物外,更有大量的非書資料和非公開出版包含其中。
1.2地方文獻體系建設
1.2.1做好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規劃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圖書館工作尤其是地方文獻相關工作受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在變化的條件下繼續做好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就需要一個科學、穩妥的規劃。首先,要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風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聘請專家進行論證,以此來確定地方文獻征集的區域和范圍,以及征集內容的范疇。其次,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個符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地方文獻收藏、利用的工作條例,來保持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一貫性和長期性。最后,要建立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為開展高效的工作奠定人員基礎。
1.2.2地方文獻征集的內容和范圍
以吉林省圖書館為例,我館對省內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編撰的圖書、圖片、圖冊、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等進行全方面的收集。有關吉林的史志史料、民間流傳的譜錄;滿鐵文獻、抗聯文獻、洲國文獻,還有金代、遼代、渤海國、扶余國、東夏國、后金等國文獻資料;玉米、大豆、關東三寶、東北虎、鹿等吉林省豐產和特有的動植物文獻;朝鮮族、滿族(包括薩滿資料);吉劇、二人轉文獻等等。
1.2.3地方文獻資源全方面、多載體的多元化變化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光盤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文獻信息越發生動和直觀的改變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例如,通過網絡信息傳輸平臺,將電子出版物資源、虛擬圖書館資源及地方專業網站上的信息資源收集和整理。運用數字化的技術,深挖隱含在地方文獻里的知識單元,對這些知識單位進行采集、提取,建立系統的、多層次的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整合有形的和無形的數字資源。這樣無疑將合理優化地方文獻資源的體系結構,充分展示地方文獻所體現的魅力和風采。
二、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
2.1地方文獻的原則
2.1.1地域性原則
地方文獻的“地方”二字,充分體現了其專屬性之強的本質特征,這就說明了地方文獻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能夠反映出這一地域范圍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災異、語言文字、風俗人情、名勝古跡、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地域性原則必須以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標準,各地根據當地的用戶群的需求和習慣,將區域劃定在合適的范圍內。
2.1.2文獻性原則
地方文獻必須具備存史、資政、勵志的特性和具有歷史價值。只要內容涉及到這一地區的圖書資料,無論其出版形式、出版地、出版者都應被看做是地方文獻。文獻的特質,也使地方文獻成為當代人為后代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2.1.3內容原則
廣泛性:凡是涉及到本地區經濟、政治、教育、文化、民風民俗等方面的相關圖書資料都應該被視為地方文獻收集的對象。
全面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的內容要全面,無論涉及到該地區的任何重大事件,只要屬于收集的范圍,必須對此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及產生的重大影響完整無誤的進行收錄。
精選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質量必須要高,尤其是對于一些非正式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必須對其文獻真偽、使用價值、保存價值進行認真的篩選,以確保文獻收集的準確和客觀。
2.2地方文獻的分類
地方文獻因其特性和使用目的,各地都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特殊的分類法,雖然體現了各地方在文獻分類工作當中的創新探索,但是因為各地都根據本地地方文獻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分類法,嚴重制約了地方文獻藏書數據庫的標準化進程和資源共享。所以,我們要努力客服某些地域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制定一部通用的地方文獻分類法和主題詞法,用來規范文獻整序的基礎工作。
三、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作用
長期以來,地方文獻工作者甘于默默無聞的四處收集整理各類文獻資料,埋頭苦干。但是多數人對地方文獻工作的認識還很模糊,對于圖書館收集地方文獻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對于地方文獻工作者來說,不但對文獻的收集工作造成一定難度,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就吉林省圖書館而言,因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開展宣傳活動,廣造輿論,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例如,可開展洲國宣傳活動,展示時期各類珍貴文獻、地圖、畫冊,尤其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更加會有重大意義;還可借助地方文化特色,向社會公開征集各類吉劇和二人轉理論、發展、表演的文獻資料,充實吉劇和二人轉信息庫;吉林是朝鮮族和滿族聚居地,也可借助獨特的民族特色,開展朝鮮族和滿族的宣傳周,促進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獻共享。通過以上活動,增添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途徑,增強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影響。
地方文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從事地方文獻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克服資金有限的困難,還要努力提升業務水平,規范地方文獻的管理,優化地方文獻的服務工作。大力加強地方文獻的數據庫的宣傳和閱讀指導工作,通過地方文獻的開發,使地方文獻轉變成為動態的情報信息源,有針對性的將地方文獻的信息提供給廣大讀者,展示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的信息含量和功能。在吉林省近年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大環境下,吉林省圖書館作為省級圖書館,更要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方特色出發,做好長遠規劃,探索出一條更好更新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開發和服務工作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鄒華享.地方丈故工作若干問題的再認識.圖書館論壇,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