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治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4-01-25 17:5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粉塵治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粉塵治理制度

篇1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專項行動,促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單位落實黨和國家關于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促進生產經營單位落實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促進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強對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全面治理職業危害防治的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改善工作場所作業環境,提高綜合防治能力,建立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長效機制,保護從業人員健康權益,實現職業危害防治形勢的穩定好轉。

二、范圍與內容

(一)治理范圍。

此次專項行動的范圍為工礦商貿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是礦山開采、石英砂加工、寶石加工、石材加工、冶煉、水泥制造、箱包加工、玩具制造、皮革加工、制鞋、家具制造、五金電鍍、電子制造、裝飾材料加工等生產企業,特別是產生粉塵和使用高毒物品的作業場所。

(二)治理內容。

此次專項行動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為主要內容,具體包括:

1.建立并落實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2.職業健康(衛生)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管理;

3.建立并落實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

4.組織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前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5.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衛生)管理人員、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與教育;

6.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7.及時、如實申報存在的職業危害;

8.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檢測和評價以及結果公布情況;

9.告知從業人員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危害后果,并在作業場所設置職業危害警示標識;

10.設置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和保養情況;

11.淘汰落后,采用先進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的情況;

12.職業健康防護用品配備與從業人員的管理;

13.職業危害事故的處置及報告情況;

14.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履行的其他法定義務。

三、組織與分工

為確保全市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有序開展,四部門聯合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區安監局副局長房峰同志任組長,區衛生局局長朱蓉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宗國寅、區總工會副主席胡九宏同志任副組長,四部門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安監局監管處,辦公室負責專項行動的具體組織實施。各單位設工作聯絡員一名,安監局張建新(電話85127671),衛生局沈世來(電話8516306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張俊忠(電話85127980),總工會王晨飛(電話85127560)。

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職業健康(衛生)監督檢查,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有關違法違規行為;衛生部門負責對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規范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生產經營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和簽訂勞動合同的監督檢查;工會組織負責群眾性勞動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安全監管、衛生、勞動保障部門及工會組織要按照以上職責分工,認真做好職業危害治理工作。

四、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09年11-12月)。

各鎮、街道、園區要結合當前工作和本地實際,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措施和要求,落實責任,認真進行部署。并將專項行動方案傳達到各相關企業。

(二)自查治理階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

各轄地要組織、督促和指導相關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專項行動工作要求,認真進行自查,查出的問題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要落實責任和人員,促進整改到位,有效地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檢查督查階段(2010年5-8月)。

各轄地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本地區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督查,對其職業危害治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見,對不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同時,對生產經營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對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停產整頓或者提請地方政府予以關閉。

各鎮、街道、園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對本地區的專項行動工作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并于2010年8月15日前,將本區域專項行動總結書面報送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檢查總結階段(2010年8-9月)。

四部門按照全國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關于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09〕148號)要求,對各地專項行動的開展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和檢查督查。對組織不力、治理不力、行動不力的要予以批評,對各轄地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區通報。四部門的工作總結于2010年8月30日報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街道、園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做好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站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并與全市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專項行動有機結合,明確任務,制定方案,細化措施,各司其職,全面抓好此項工作。

(二)加強協作,形成監管合力。各級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的要求,針對本地區職業危害嚴重的重點行業(領域)、重點企業和職業危害存在的特點,正確分析和掌握本地區職業危害的普遍性和發展的特殊性,共同協商,制定切實有效的行動方案。各級安監、衛生、勞動保障部門以及工會組織要加強協作與配合,建立定期聯席會議、信息通報和信息溝通制度,形成監管合力,有力推進專項行動工作開展。

篇2

(1)注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是大勢所趨。隨著時展和科技進步,特別是“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在煤礦各大生產系統中的廣泛應用,現代化礦井的系統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加之日益嚴格的安全監督管理,重大傷亡事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或杜絕。推動安全管理由保障人的生命權向維護職工的健康權益轉變。(2)注重作業場所粉塵治理是現實要求。煤礦組織生產過程中,綜采、放炮、錨噴、裝運、選煤等工序均可產生大量粉塵,其中呼吸性粉塵可引起塵肺,嚴重危害煤礦工人的身體健康。同時,煤塵在達到一定濃度和條件時還會引起爆炸。因此,煤礦粉塵治理不僅是職業衛生的要求,也是“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方面。盡管通過傳統的防塵、降塵措施,現場粉塵濃度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在實際工作中,受特殊作業崗點易產塵、職工勞動防護意識薄弱等因素影響,不同程度存在塵肺病威脅。(3)國家對職業危害防治要求越來越嚴格。《職業病防治法》已經明確將因接觸粉塵引起的疾病納入職業病范疇,并對從事高危粉塵作業實行特殊管理。國家對煤礦作業場所總粉塵和個體呼吸性粉塵濃度控制標準要求越來越高,監測程序越來越嚴格。

2強化粉塵治理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強化宣傳、加強領導、完善制度

(1)思想理念發生根本性轉變。認真履行職業危害告知義務,重新規范設計并統一安設了現場職業危害告知牌、警示牌;井口、選煤廠等重要場所設置公告欄。廣泛宣傳國家《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扎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業安全健康宣傳教育。全員職業危害防控觀念和健康保護意識顯著增強,關注安全、關心健康、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2)組織領導得到全面加強。從嚴落實職業安全健康第一責任人職責,成立以礦長、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職業安全健康領導機構,在礦醫院設立職業病防治部門,配備管理、技術、醫護等專職人員,各單位設立職業衛生管理小組;成立無塵化礦井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科室、區隊明確一名分管綜合防塵工作的副職,采掘單位設立專職防塵員。做到了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3)制度機制不斷健全完善。修訂出臺《職業衛生管理規定》、《放射防護管理規定》以及聽力保護、振動防護等一系列制度,專門制定《職業衛生考核細則》,形成了符合生產現場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職業安全健康制度體系。在全煤系統率先建立并運行了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首家完成了三體系運行與卓越績效管理體系的優化整合,正式啟動運行全面一體化管理體系,考核結果與各單位獎懲掛鉤,礦井職業安全健康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2.2強化綜合防塵管理,推進技術裝備升級

(1)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采煤工作面安裝了采煤機負壓二次降塵裝置;進回風巷安裝了旋轉噴霧、捕塵簾;破碎機、轉載機機頭轉載點實行封閉式噴霧降塵;回風巷安裝了粉塵在線監測噴霧系統;改造了風流凈化水幕。綜掘工作面推廣使用新型濕式大功率除塵風機、加壓泵及控塵系統;綜掘機承載段安裝了高壓噴霧泵,實現了水電閉鎖;工作面回風流安裝了捕塵簾。普掘工作面安裝了噴漿大功率除塵風機,噴漿機與除塵風機實現了聯動;安設了放炮遠程壓氣自動噴霧降塵裝置,職工現場勞動作業環境顯著改善。(2)不斷強化井下綜合防塵管理。安裝先進的安全監測系統,粉塵、瓦斯檢測儀器等監測監控設備,設立日常粉塵監測點160余個。嚴格落實采掘工作面注水措施,制作使用礦車防塵罩,強化灑水除塵、地面沖塵管理,建立清潔運輸流程。建立健全巷道管路、電纜及其他機電設備日常清潔除塵制度。統一設計、規范使用防塵設施管理牌板、沖塵管理牌板及沖塵責任范圍管理牌板。強化各采煤工作面、掘進迎頭、轉載點等產塵地點監督檢查,確保了現場噴霧降塵效果。(3)著力推進地面重點區域粉塵治理。以煤場和選煤廠作為地面粉塵、噪聲管理的重點,結合現場管理樣板化企業創建,突出抓好了煤場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深化選煤廠、煤場標準化車間、標準化崗點建設,全面實施跑冒滴漏、防塵降噪治理,健全完善現場灑水降塵設施,裝車線綜合治理、儲煤場噴淋降塵系統、東煤場標準化建設工程全面完成,“兩場”環境優化、美化、綠化工作同步推進,井上下粉塵得到有效控制、環境質量明顯改觀。

2.3堅持依法管理,嚴抓個體防護

(1)強化個體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嚴格按照《煤礦職業安全衛生個體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規定,為接觸職業危害的職工及時提供符合要求的個體防護用品。嚴格落實個體防護用品專人管理制度,建立了員工職業病危害因素個體防護用品登記卡和發放領用臺賬。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購置200多個工種60余類勞動防護用品,個人使用配置率達100%。為井下區隊配足配齊了電子血壓計、急救箱等醫療器械。(2)強化個人防護知識教育和使用檢查。深化“三三聯動”培訓機制,將職業安全健康知識作為礦井準軍事化封閉式安全輪訓的重要內容。積極督促教育職工正確佩戴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動態抽查職工勞動保護用品佩戴情況,在井口嚴查不按要求佩戴防塵口罩等勞保用品的職工,現場提問職工所在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和防護知識,職工教育培訓覆蓋率、正確佩戴率、必知必會率達100%。(3)強化職業病防治工作。健全完善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重新擴建裝修職工健康監護檔案室,實行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嚴密組織接塵、接噪以及放射作業人員健康查體,查體率、合格率均為100%。對歷史遺留的65名職業病人調離接害崗位,積極安排恢復治療或健康療養,職業病人治療、療養率100%,無新增塵肺病例。

3結語

篇3

關鍵詞:煤礦采掘粉塵煤塵爆炸

煤礦采掘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高濃度的粉塵彌漫、堆積。在此作業環境中長期吸入采掘工作面的粉塵,可以使人得煤工塵肺 (煤肺病、矽肺病及煤矽肺) ,尤其是直接在掘進 (開拓 )和采煤工作面工作的工人更容易得煤工塵肺。粉塵也是影響生產安全的禍首,積聚的煤塵容易引起爆炸,嚴重威協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及礦井的安全。

為了防止粉塵的危害,鐘山一礦把關心和改善井下員工工作環境、減少煤塵危害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根據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法令,制定了相應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粉塵治理上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并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總結了預防粉塵危害的很多經驗和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使礦井粉塵濃度明顯下降。

一、掘井工作面煤塵的防治方法

掘進工作面煤塵防治主要從煤塵的產生、降塵、除塵及個人勞動保護4個方面入手,一是施工前對掘進巷道進行注水,或是采取合理的工藝來降低煤塵的產生;二是在煤塵產生地點使用噴霧或除塵裝置進行降塵工作:三是在主要巷道進行灑水等工作增加作業場所的空氣濕度,達到除塵目的:最后,是職工佩戴過濾口罩等勞動保護,減低煤塵對職工健康的危害。

我國現階段掘進工作面防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煤層注水防塵技術;由于掘進速度較快,現場實施困難,所以,掘進煤層注水技術不適合現代化生產需要。

(二)合理選擇采掘機械的截割機構,機掘工作面的粉塵,主要由下面幾個因素造成:1、截割時礦體破碎產生的粉塵。2、礦體下落或頂板冒落揚起的粉塵。3、裝運和轉載機構帶動礦體運動揚起的粉塵。4、通風時由風流吹起的粉塵。5、其它作業,如人工裝擂、支護清幫、機器調動等揚起的粉塵。 粉塵的多少主要是看掘進機截割效果,如何更合理的設計截割機構,是現階段煤礦機械研究的發展方向。

(三)噴霧降塵,對煤炭轉載,運輸時產生的煤生。特別是在轉載點上,由于膠帶運輸具有一定的速度,并且膠帶間存在一定的落差,煤塊在下落過程中做拋物線運動,細小粉塵受空氣阻力和巷道風流的作用,會懸浮起來飛揚在空中,并且隨風流擴散形成空氣污染。經有關部門對礦井粉塵污染進行現場測試,測試結果發現轉載點附近粉塵濃度達225mg/m~3,嚴重超過國家標準(22mg/m~3)。因此研究轉載點附近粉塵的運動模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塵的產生以及采取何種除塵技術是礦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國現代化礦井中保證職工身體健康迫在眉睫的問題。現在普遍采用的噴霧降塵,利用承壓水噴霧沖壓落煤點煤塵,達到降塵效果。

①機械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該類裝置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容易制造,使用和維護方便而且降塵效果好。

②電器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該裝置適用于煤礦轉載運輸系統中不同的塵源,它是靠電器控制實現自動噴霧。有光控、聲控、觸控、磁控等多種形式。

(四)炮掘工作面防塵,風動鑿巖機或電煤鈷打眼是炮掘工作面持續時間長,產塵量高的工序。一般干打眼工序的產塵量占炮掘工作面總產塵量的80%~90%,濕式打眼時占40%~60%。所以,打眼防塵是炮掘工作面防塵的重點。

1、打眼防塵

①風鉆濕式鑿巖。這是國內外巖巷掘進行之有效的基本防塵方法。

②干式鑿巖捕塵。在無法實施濕式鑿巖作業時,如巖石遇水會膨脹、巖石裂隙發育、實施濕式防塵效果差等情況下,可用干式孔口捕塵器等干式孔口除塵技術。

③煤電鉆濕式打眼。在煤巷、半煤巷炮掘中,采用煤電鉆濕式打眼能獲得良好的降塵效果,降塵率可達75%~90%。

2、爆破防塵,爆破是炮掘工作面產塵最大的工序,采取的防塵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水炮泥。這是降低爆破時產塵量最有效的措施。

②爆破噴霧。這是簡單有效的降塵措施,在爆破時進行噴霧可以降低粉塵濃度和炮煙。

(五)機掘工作面通風除塵

機掘工作面雖然采掘機械本身已有了相應的防塵措施,但一些細微的粉塵仍然是懸浮于空氣中,尤其是掘進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產塵強度劇增,機掘工作面的產塵強度就大大高于炮掘工作面,用一般的防塵措施難于控制粉塵。因此國內外研究了通風除塵技術,以便有效地控制高濃度塵源。

1、通風除塵系統。合理的通風除塵系統是控制工作面懸浮粉塵運動和擴散的必要條件,主要有3種通風系統在國內外使用:長壓短抽通風除塵系統、長抽通風除塵系統、長抽短壓通風除塵系統。

2、通風除塵設備。濕式除塵風機、濕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以及配套的抽出式伸縮風簡、附壁風筒等是主要的通風除塵設備。

3、通風工藝的要求。壓、抽風筒口相互位置的關系、壓抽風量的匹配、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抽出式局部通風機與除塵局部通風機的串聯要求是除塵對通風工藝的要求。

(六)錨噴支護防塵

錨噴支護技術發展很快,它也是煤礦的主要產塵源之一。錨噴支護的粉塵主要來自打錨桿眼、混合料轉運、拌料和上料、噴射混凝土以及噴射機自身等生產工序和設備。

針對這些產塵源,主要采取以下防塵措施:

1、打錨桿眼的防塵措施。打錨桿眼防塵的重點是解決打垂直頂板錨桿眼和傾斜角較大的錨桿眼時打眼過程的產塵。

2、噴射混凝土支護作業的防塵措施。改干噴為是降低噴射混凝土工序粉塵濃度最有效的措施。

二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粉塵濃度

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是防止粉塵危害的核心內容,主要在于治理各采煤、 掘進 (開拓 )工作面不符合防塵要求的產塵作業和操作,目的是消滅或減少各種機械設備在生產中產生粉塵和防止粉塵的飛揚,以盡可能降低作業環境粉塵濃度。

(1)施工工藝革新,推廣先進設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針對采煤機內外噴霧效果差、 特別是當煤質松軟、 干燥時易于造成煤塵飛揚的現象, 鐘山一礦使用采煤機二次負壓降塵系統。改善了作業環境,大大降低了粉塵的濃度,減少了員工對粉塵的吸入量,增加了作業人員的可視距離和能見度,提高了安全生產的系數。針對開拓、 掘進工作面放炮后產生的粉塵,研制了放炮自動噴霧裝置,該裝置在放炮的時候自動噴霧,使巷道全斷面形成水幕,將放炮產生的粉塵消滅在工作面,使粉塵濃度大幅下降。

(2)采用濕式作業,防止粉塵飛揚,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有效措施。煤層注水防塵,是防治粉塵產生最有效的措施,它是在即將回采的煤層的上下兩巷,通過鉆孔并利用水的壓力將水注入到煤層中,注入煤層中的水沿著煤的裂隙向被裂隙分割的煤塊滲透并儲存于裂隙與孔隙之中,增加煤體的水分,使煤體得到預先濕潤,以減少采煤時產生浮游粉塵的能力;工作面采用濕式鑿巖 (煤) ,放炮使用水炮泥和炮泥;沖刷巷幫、 風筒及各種設施設備上的粉塵;工作面設置回風水幕、 風機前設置噴霧器凈化通風;溜煤眼、 煤倉上下口及各種運輸設施的轉載點均要設置自動噴霧器進行灑水降塵。防塵管路遍布礦井的各條巷道和每一個工作面,并且每50m有一個噴水裝置,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修,巷道有積塵時及時進行噴灑。

(3)及時消除落塵,避免二次飛揚,促使防塵工作走向良性循環。采掘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粉塵產生。要把這些落塵及時清除掉,沖洗或清掃下來的粉塵要及時運走、 升井,否則,水分蒸發后,落塵仍有重新飛揚的可能。

三加強員工的安全培訓教育增強自保意識

預防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以及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威脅,員工素質是最后一個環節,也是關鍵的環節。對受到條件限制一時粉塵濃度達不到允許濃度標準的作業,佩帶合適的防塵口罩或采用鼻腔粘附噴劑就成為重要措施。同時要嚴格遵守防塵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未佩帶防塵口罩或采用鼻腔粘附噴劑不上崗操作的制度。

四結束語

篇4

(湖北東風汽車公司衛生防病中心 十堰市 4420__)

陳衛紅

(同濟醫科大學勞動衛生職業病教研室 武漢市 430030)

[摘要]:通過定期監測鑄造生產環境中的粉塵、毒物濃度及噪聲強度,并進行17年動態觀察,總結了綜合性治理措施。用電子掃描顯微鏡能散X線分析(SEM-EDS)方法對鑄造粉塵表面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清理、造型、配砂、制芯、熔化和落砂等工序游離SiO2含量均超過10,分散度小于5μm的可吸入性粉塵偏高(6915~78),空氣中矽塵沒有Al的包裹,是新鮮的粉塵,致病性強。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后,粉塵、毒物濃度明顯下降,鑄造作業職業危害特點是低濃度粉塵、多種低濃度毒物與高噪聲強度共存。

[關鍵詞]:鑄造作業 粉塵 毒物 噪聲 SEM-EDS

AnalysisofOccupationalHazardinFoundry

ZhangMinetal

(CenterforDiseasesControlDongfengMotorCo.,Shiyan4420__China)[Abstract]:Environmentconcentrationofdust,prehensivecontrolmeasuresaresummarized.Thecontaminantsonparticulatesurfaceareanalyzedby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2energydispersiveX2rayanalysis(SEM-EDS).Theresultsshowthatintheprocessesofshake 2outandfinishing,molding,sandpreparation,pouring,meltingandcoremaking,allthedustsaresilica2 containingdust.Therespirabledust(<5μm)occupiesashighas6915~78.Silica2containingdustin foundryairisnotpackedbyAl.Itindicatesthatsilicadustinfoundryairisfreshandhighlypathogenic.With comprehensivecontrolmeasures,dev>文秘站:

foundryarelowconcentrationofdust,awidevarietyoflowconcentrationtoxicantsandahighlevelofnoise.

[Keywords]:Foundry Dust Toxicant Noise SEM-EDS

本文通過定期監測鑄造作業生產環境中的粉塵、毒物濃度和噪聲強度,并進行17年動態觀察,以闡明鑄造作業粉塵、毒物以及噪聲在時間、空間的分布及其特點,確定其產生的主要環節、工序,目的在于進一步制訂鑄造作業綜合性防治措施,并為后續的流行病學研究提供環境資料,為健康監護指明方向。

1 材料和方法

1.1 粉塵濃度、分散度、游離SiO2含量測定 從1979年開始每年兩次定期定點監測粉塵濃度(濾膜重量法)、分散度(濾膜溶解法)和游離SiO2含量(焦磷酸法)〔1〕。

1.2 粉塵表面成分分析 用電子掃描顯微鏡能散X線分析(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2energy dispersiveX2rayanalysic,SEM-EDS)方法對鑄造粉塵表面成分進行分析,以評價鑄造粉塵的致病性,即對采集的空氣總粉塵樣品分別用20keV和5keV產生的加速電子束掃描,通過能量折射的大小,與標準元素譜線比較后,獲得粉塵中主要元素的精確含量,比較兩種電子千伏下矽(Si)含量與矽含量和鋁(Al)含量之和的比值,以判定粉塵表面是否有污染(如鋁的包裹)。其理論依據是在5keV下掃描粉塵,由于能量小產生的電子束穿透力弱,只能顯示粉塵淺表面成分含量;在20keV下掃描粉塵,能量大產生的電子束穿透力足以穿透粉塵顆粒,可以測定整個粉塵的成分含量,由此計算兩種條件下Si/Si Al含量比值,以判斷粉塵的致病性,如果5keV條件下Si/(Si Al)比值比20keV小,則說明粉塵有鋁的包裹,若二者相近則說明粉塵沒有鋁的包裹,是新鮮的粉塵,致病性強〔2〕。

1.3 噪聲測量 用ND22型精密噪聲計測定作業環境噪聲源噪聲強度。

1.4 毒物測定 1986年開始進行定期定點監測,車間空氣中苯酚、甲醛和氨濃度均按《車間空氣監測檢驗方法》進行測定〔3〕。

2 結果

2.1 概述 本鑄造廠建于60年代中期,1978年全面建成投產后,1979年職業病防治所開始對鑄造作業職業有害因素進行調查和監測,并對工人進行了塵肺普查。結果表明矽塵污染嚴重,個別崗位矽塵濃度高達248.0mg/m3,工人慢支、肺結核等疾病發病率較高。針對此,于1986年,鑄造廠與衛生、安全技術、工程技術和工會等部門聯合制訂了綜合性防治措施,確定了治理目標,并于當年相繼實施。主要的治理措施簡述如下:①明確責任,將通風除塵設施配備率、完好率,粉塵、毒物達標率以及職業病發病率納入車間目標責任制、工廠“安全性評價”、“創建清潔無害化工廠”以及“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的目標考核中。②增加工業衛生治理項目的資金,有針對性添置通風除塵設備?,F有的通風除塵系統包括除塵系統(回轉扁袋除塵器、微振扁袋除塵器、泡沫除塵器、方箱除塵器)、送風系統(雙回流冷卻送風、高壓風機送風、保溫送風、高壓送風、芯爐送風、大爐送風、制芯送風、火爐空氣淋浴送風等)和排風系統(軸流排風、制芯排風、毒氣過濾排風等)。成立通風除塵大隊,專門負責通風除塵排毒設施的

設計、安裝、更新、維修、運行和保養。并建立健全通風除塵設施管理、維修和保養制度。成立廠粉塵、毒物監測站,每月監測作業點的粉塵、毒物濃度,并在全廠進行通報,使監測工作成為防治工作的“眼睛”。③加強作業管理,推行文明生產、清潔車間評審工作,推行無害化生產工藝,廣泛采用自動控制、機械化操作、密閉或遠距離操作以及粉塵作業的濕式作業。④加強個人防護,統一制訂勞動防護用品標準并歸口管理;根據崗位特點制訂勞動保護津貼標準;編寫鑄造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并督促工人遵守。⑤由職業病防治所、地段職工醫院和廠衛生所組成的三級勞動衛生預防保健網絡做好職業病早期診斷治療的二級預防工作。⑥加強鑄造工人的療休養,從1986年開始對塵毒危害較重的崗位作業工人優先安排療休養。⑦充分發揮工會在職業衛生管理中的監督作用。

2.2 鑄造粉塵的游離SiO2含量、分散度測定 結果顯示,游離SiO2含量以制芯為最高(70.2),其次是配砂(30.6)和造型(31.4),落砂、清理和熔化澆注分別是23.6,22.8和2115;分散度小于5μm的可吸入性粉塵偏高,占69.5~78。

2.3 鑄造粉塵表面成分測定 1996年對采集的一次落砂工位的空氣總粉塵樣品在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用SEM2EDS方法進行測定,共測定了250個粉塵顆粒。各個顆粒在5keV和20keV下分別測定Si、Al和其他成分,然后經計算機處理三維作圖(圖1、圖2),并將250個顆粒各種成分的平均含量列入表1。結果顯示,在5keV條件下Si的含量較高為17.2468,在20keV下為10.4427,Si/(Si Al)比值分別是0.74(15641.51/(15641.51 5372.786)),0.76(5059.131/(5059.131 1531.937)),表示鑄造粉塵表面沒有Al的包裹,是新鮮的粉塵,致病性強?!?.4 治理前后粉塵濃度變化特點 可以分三個時間段分析,即1979~1986年綜合治理前,1987~1989年治理計劃實施完成階段,1990~1996年鞏固階段,從表2明顯看出,1986年以前粉塵濃度超標嚴重,1987~1989年粉塵濃度明顯下降,1990年之后保持在較低水平,各工序的粉塵濃度以配砂最高,其次是清理(風鏟清理、噴丸清理)、落砂、造型、熔化,再次是制芯、殼芯和射芯,不同車間的同種工序濃度差異不大,如造型工藝在1987~1989年期間,一、四、六車間濃度分別是1.90,1.80,1.51mg/m3,因此在對人群分析時可以忽略不同車間,新建的廠房和工位隨主體工程考慮相應防護,如八車間。

2.5 鑄造車間毒物變化特點 樹脂砂是80年代初期引入的,濃度變化在時間點上也可與粉塵一樣分成三個時間節點,甲醛是1986年開始監測,濃度范圍為6.42~14.97mg/m3,1987~1989年下降為1.21~3.45mg/m3,1990年后進一步下降為0.55~0.96mg/m3,見表3;苯酚是1989年開始監測的,濃度為7.27mg/m3,1990年后下降為1.10mg/m3;氨的濃度為8.03mg/m3。表2 鑄造一廠1979~1996年監測粉塵結果追蹤觀察(mg/m3) 2.6 鑄造車間噪聲污染特點 對鑄造廠噪聲污染源的測定結果表明,鑄造廠的噪聲污染較為廣泛,部分污染源為脈沖噪聲(如射芯機),其中以射芯機、振動機、滾筒和風鏟清理為明顯,噪聲聲級分別為111,104,97和97dB(A),缸體磨床、鍛壓機和懸鏈的噪聲聲級均超過95dB(A),拋丸機為9415dB(A),澆注平臺和落砂機均超過90dB(A),熱氣流烘砂為89dB(A)。3 討論

3.1 從治理前后粉塵、毒物濃度的明顯降低可見鑄造廠綜合治理措施已見成效,本文所總結的綜合性治理措施實質也是我國總結出的“防塵”的運用。但塵毒治理僅僅依賴衛生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依賴工廠這一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決策者的職業衛生意識,加強管理,主動投入,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對職業人群加強職業衛生教育,并且發揮工會的監督作用,群策群力,才能取得成效。

3.2 對鑄造廠職業有害因素分析顯示,粉塵、毒物濃度以1986年以前為高,各工序的粉塵濃度以配砂最高,其次是清理(風鏟清理、噴丸清理)、落砂、造型、熔化,再次是制芯、殼芯和射芯。治理后濃度都有明顯下降,但仍以配砂、清理、熔化為高;毒物1990年后均以低濃度存在;噪聲污染較為廣泛,以射芯、清理(滾筒、風鏟和拋丸清理)、落砂和澆注為明顯。本研究顯示鑄造作業的職業有害因素的特點是多種職業有害因素共存,表現為低粉塵濃度、低毒物濃度和高噪聲強度共存。

3.3 80年代初,由于國內對樹脂砂的廣泛引進,許多學者對樹脂砂作粘接劑可能帶來的職業危害進行了研究,有學者認為鑄造作業由于樹脂的原因其職業危害從單一的粉塵危害變為以毒物為主〔4~5〕,這一論斷有待商榷,因為鑄造作業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粉塵危害,國外許多研究報道了鑄造作業的多環芳烴、CO、金屬煙霧、微量的鉛和鎳以及放射性物質等多種職業有害因素的暴露〔6~16〕,樹脂砂的引入增加了鑄造作業某些毒物的暴露,如酚、甲醛、氨以及CO〔17〕。本研究也顯示鑄造作業的職業危害是多種的,除粉塵、毒物之外,還要重點考慮噪聲的危害問題,尤其是考慮高強度噪聲和低濃度粉塵、多種低濃度毒物之間是否具有協同作用。

3.4 用SEM2EDS檢測粉塵表面成分可以精確衡量粉塵毒作用,是近幾年國際上受到關注的一種最新方法〔3〕,目前國內尚無報道,本次的檢測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結果提示鑄造粉塵不具Al包裹,是新鮮的粉塵,其致病性強,而且用本方法測得的游離SiO2含量比用焦磷酸法要低(1014427<2316)。

(致謝:本課題得到東風公司衛生防病中心領導范忠群主任和羅啟華副主任的支持以及同濟醫大陳榮安、陳鏡瓊教授指導并審閱,致以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 王筆移蘭,主編.勞動衛生學.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273.

2 WallaceWE,KeaneMJ.Differentialsurfacecomposition analysisbymultiple2voltageelectronbeamX2ray spectroscopy1U1S1Govt.PrintingOffice,Washington,D.C.20402.(1993).

3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主編.車間空氣監測檢驗方法.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4 馬德春,崔康,劉振聲,等.呋喃樹脂鋯砂新工藝勞動衛生學評價.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1990,8(1):28.

5 馮偉英,王奕,丁小

竹,等.自硬呋喃樹脂砂工藝的勞動衛生學調查.職業醫學,1992,19(4):245.

6 董智偉,陳學林,蔡震英,等.上海地區鑄造使用樹脂砂的衛生學評價.勞動醫學,1992,9(1):1.

7 BootheGF,Steward2SmithD,WagstaffD,etal.The radiologicalaspectsofzirconsanduse.HealthPhys,1980,38:393.

8 TossavainenA.Metalfumesinfoundries.ScandJWork EnvironHealth,1976,2(Suppl.l):42.

9 MosherGE.Nickelandchromiumexposureinfoundrier melting/pouringalloyscontaininglowortracelevelsof nickelorchrome.AmFoundrymenpsSocTrans.1980,88:515.

10 PompeiiCW.Leadproblemsingrayironfoundries.In:AmericanIndustrialHygieneConfererce,Philadephia,1983,May:22.

11 KalliomakiPL,KorhonenO,MattssonT,etal.Lung contaminationamongfoundryworkers.IntArchOccup EnvironHealth,1979,43:85.

12 TubichGE.Thefoundry.Itsrealpotentialhealthhazards. In:ProceedingsoftheSymposiumonOccupationalHeath HazardControlTechnologyintheFoundryandSecondary Non2FerrousSmeltingIndustries(NIOSHPublicationNo.812114).Cincinnati,OH,NationalInstitutefor 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1981,3:13.

13 VirtamoM.TossavainenA.Carbonmonoxideinfoundry air.ScandJWorkEnvironHealth,1976,2(Suppl.1):37.

14 SchimbergRW,ToivonenE,TossavainenA.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andotherhazardousagentsin foundrymouldingsandwithvarioushydrocarboncarriers(Ger.).Staub2ReinhaltLuft,1981,41:221.

15 ZdrazilJ,PichaF.Cancerogenicsubstances23,42benzpyrene2in mouldingsandmixturesandfoundrydust(Czech).PracLek,1963,15:207.

篇5

【關鍵詞】粉煤灰;粉塵;治理;污染

一、前言

粉煤灰是指燃煤電廠以及煤矸石、煤泥資源綜合利用電廠鍋爐煙氣經除塵器收集后獲得的細小飛灰和爐底渣,是我國當前排量較大的工業廢渣之一。近年來,我國火力發電發展較快,“十一五”末粉煤灰年產量為4.8億噸,預測“十二五”末粉煤灰年產量將達到5.7億噸。大量的粉煤灰如不加以適當處理,將會產生揚塵,污染大氣,排入河道水系會造成河流淤塞,污染水質。2013年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令第19號公布《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并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重點規范和引導粉煤灰綜合利用行為,促進粉煤灰綜合利用健康發展??梢灶A見,在一系列政策方針的有效指引與大量鼓勵措施的實施下,大規模的粉煤灰綜合利用工作將全面展開。

然而,粉煤灰理化分析數據顯示,粉煤灰粒徑一般在微米級,長期工作在高濃度的粉塵環境中,呼吸系統發病率增高。特別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發病率顯著增高。此外,在綜合利用過程中,一些有毒化學物可附載于粉塵之上,隨呼吸進入人體成為肺癌的致病因子。因此,為合理高效開發利用粉煤灰資源,增強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識別、制定相應治理措施已經迫在眉睫。以下本文將針對粉煤灰的產生區域、裝載轉運階段、粉煤灰存儲場地及綜合利用過程中的具體防塵措施進行闡述,并給出減少粉煤灰對環境污染以及對人體危害的系列建議。

二、粉煤灰的產生、運轉、存儲、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及治理分析

(一)粉煤灰產生過程中的粉塵危害及治理分析

1.粉煤灰產生過程中的粉塵危害

常規火力發電廠是利用煤炭燃燒產生的熱能發電,煤粉在爐膛中呈懸浮狀態燃燒,燃煤中的絕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爐內燒盡,而煤粉中的不燃物大量混雜在高溫煙氣中。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溫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時由于其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細小的球形顆粒。在鍋爐尾部引風機的抽氣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煙氣流向爐尾。隨著煙氣溫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細粒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急冷呈玻璃體狀態,從而具有較高的潛在活性。在引風機將煙氣排入大氣之前,上述這些細小的球形顆粒,經過除塵器,被分離、收集,此部分收集的固體廢棄物為粉煤灰總產量的主體,也是主要污染源。

2.治理分析

從粉煤灰的產生過程中,可以看出粉煤灰粉塵產生危害的重點區域在收集區,應在該區加強治理,確保環境安全。針對粉煤灰產生的特殊環境,可以采取灑水噴霧的方式降低粉塵危害。粉煤灰粉塵主要為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小顆粒,如果用灑水器在含有粉塵量較大的空氣中噴灑水霧會使固體小顆粒與水霧充分接觸并吸收部分水分,這樣會大大增加顆粒的質量,使其重力遠大于其所受到的空氣浮力,最后降落下來;即使部分顆粒繼續飄浮在空中在受到水霧的沖擊之后相互之間會不斷碰撞與粘結,最后形成較大的顆粒降落于地面,進而大大減少空氣中的粉塵量。這種降低粉塵的方法不僅操作容易且簡單,使用的器械相對較少,降塵的效果也是非常顯著,與此同時,在粉煤灰收集區應加裝收塵裝置,確保產生的粉煤灰不流出收集區,不對外部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在粉煤灰的產生區域采取噴霧降塵與收塵器聯用的降塵處理方式為回收粉煤灰創造了便利條件,能夠最大限度地收集粉煤灰,進而實現粉煤灰的綜合利用。

(二)粉煤灰裝載、轉運過程中的粉塵危害及治理分析

1.粉煤灰裝載、轉運過程的粉塵危害

粉煤灰在收集區內進行裝卸作業,并運送至存儲場地。本階段主要涉及粉煤灰的裝載、運輸及卸載工作。粉煤灰由于受現場裝卸作業開放式環境、風力擾動等因素影響,如不采取措施,粉煤灰在空氣中彌漫,將嚴重污染現場作業環境,影響現場作業人員身心健康;我國企業所采取的粉煤灰運輸方式,涵蓋了氣力輸送、水力輸送、車輛運輸等多種方式,目前車輛運輸是我國粉煤灰運送的主要方式。運輸過程中,道路揚塵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2.治理分析

針對裝卸過程中的粉塵危害,在裝卸現場應使用移動式粉煤灰出庫裝車機,利用吸嘴將物料由常壓吸入低負壓系統中,在落料關風器的引導下進入后續裝車機構,該設備適合粉煤灰裝車輸送工藝,裝置的移動性能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性,降低了工作強度。全密封、無塵化性能既環保又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健康,還保證不改變物料性質。

解決運輸過程的揚塵問題,目前通常采用的抑塵措施是對道路灑水抑塵,沿路鋪設灑水器向路面灑水。而在北方干旱地區,蒸發量大,應加強灑水頻次,噴淋強度應達到或略超過該地區的蒸發強度,才能達到抑塵效果,其缺點是用水量大,有效抑塵期短。在水資源短缺的區域,可采用路面噴灑鈣、鎂等吸濕鹽溶液或用覆蓋劑處理路面,達到道路抑塵的效果。如用氯化鈣、食鹽處理路面,空氣中的含塵量在45~90天內不超過2~3mg/m3,其成本比灑水低2/3。此外,還可采用石油樹脂冷水乳液、油水乳濁液等方式處理路面,也可收到較好的抑塵效果。隨著高效抑塵劑的不斷開發和研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效抑塵、無生態毒性、價格低廉的抑塵劑,其應用范圍將會更加廣泛。

在此需要指出,我國2013年3月1日新實施的《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粉煤灰運輸須使用專用封閉罐車,并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規定和要求,避免二次污染。罐車運輸最大的好處是全過程保持密閉狀態,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能夠保持粉煤灰性狀不發生變化。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應充分考慮運輸成本及環保要求,在粉煤灰的裝載、轉運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實現自身經濟效益與國家、地區社會效益的雙贏。

(三)粉煤灰存儲中的粉塵危害及治理分析

1.粉煤灰存儲過程中的粉塵危害

粉煤灰存儲場地的防塵是粉煤灰治理的重要一環。如果粉煤灰存儲場地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按我國法規規定,需企業上交大量的環境污染及環保賠償費,勢必會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形象。同時,粉煤灰飄逸流失也將損失大量的粉煤灰資源,尤其地處干旱區的粉塵污染問題更為突出。

2.治理分析

粉煤灰是一種流動性極好,容重較輕的粉狀物料。以前粉煤灰綜合利用率低,電廠運出的粉煤灰存儲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積露天存放,并且造成大片環境污染。粉煤灰存儲廠地常規做法是在干灰上澆水,把干灰壓實以減少揚塵。但該種方式的粉煤灰存儲場地還要同時做好防滲措施,減少粉煤灰滲濾液對地下水的污染,防治粉煤灰中重金屬和鹽類化合物向附近水體轉移。現今,粉煤灰的存儲可以采用鋼板倉的形式,該方法使粉煤灰不再露天存放,不再占用大面積的土地資源,不但保護了環境,而且保障了人們健康。需要指出,在采用鋼板倉的同時,仍需要設置布袋除塵器,盡最大限度減少粉煤灰粉塵對外界環境的污染。

(四)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及治理分析

1.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

“十一五”期間,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率基本保持在67%左右且略有提高,超過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然而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粉煤灰中有用的金屬元素如鋁、鐵、鈣、鎂、鎵、鍺、銦等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應加強粉煤灰高層次利用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實現高效、分級應用粉煤灰的高技術研究領域的重點突破。但應注意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避免對設備、材料造成影響以及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2.治理分析

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在粉塵含量大的環境下,粉塵落到機器部件上,會加速轉動部件的磨損,使其精度和壽命降低,對綜合利用的設備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針對重點設備,如稱重式皮帶輸送設備應設置水噴霧除塵自動控制。在皮帶落粉煤灰口的滾筒上方位置安裝“U”型水噴淋管道。噴淋水經過噴嘴連續霧化達到落粉煤灰口的降塵目的。噴淋水采用自動聯鎖控制。當皮帶啟動,噴淋水泵聯鎖啟動,當檢測到粉煤灰流信號,噴淋水泵前電磁閥打開,霧化除塵系統啟動。實施后由于處于密閉狀態下運行,有利于輸灰系統的安全,大大減少揚塵,對于保護環境大有益處。

粉煤灰綜合利用車間還可以采用通風的方式來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通風降塵在目前的其他行業生產中應用的也比較廣泛,這種降塵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注入新鮮空氣來稀釋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并利用通風原理把粉塵排到戶外安置的除塵袋中,從而降低工作區域的粉塵濃度,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這種降塵方法對風速的要求較高,在通風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風速的合理性,也就是說既要把游離的粉塵排出,也要注意不要因為風速過大而揚起更多的粉塵顆粒,增加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這種方法的合理利用會大大降低工作區域的粉塵量,很好地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三、粉煤灰粉塵的防塵建議及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針對粉煤灰產生、轉運、存儲及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危害,為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和人身健康安全,完全控制和消除粉煤灰粉塵的危害,將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粉煤灰粉塵的防塵處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采取綜合性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防塵規章制度,設有專、兼職人員,從組織上給予保證。對就業人員應作嚴格的健康檢查,凡有活動性肺內外結核、各種呼吸道疾患(鼻炎、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都不宜擔任接觸粉塵的工作。從事與粉塵接觸的工人,每年定期作體檢,如發現塵肺,立即調動工作,積極治療。

(二)強化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護和治理意識。在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要注意培養人們的防塵意識,使作業工人充分認識到粉塵對人體帶來的危害,在生產中嚴格要求自己進行標準化操作,使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密切配合,共同防治粉塵危害。

(三)建立健全防塵機構、防塵隊伍并配備相應的粉塵檢測儀器和監測裝置,按照有關規定,開展粉塵的檢測工作及監測工作,排查粉煤灰粉塵隱患,凈化作業環境。

(四)強化自身防護,保護自身的健康。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從事粉塵作業者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減少身體暴露部位,要根據粉塵的性質,選戴多種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是煤炭生產工人降低粉塵吸入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通過防塵口罩可以有效阻止大部分粉塵顆粒,避免其吸入人體肺部,防止粉塵從呼吸道吸入,造成危害。這是目前自我防護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也是減少吸入人體粉塵的最后一道防線。同時,定期進行職業衛生監測和健康監護,杜絕職業禁忌作業。

(五)降低空氣中粉塵濃度,密封機械防止粉塵外逸,采用通風排氣裝置和空氣凈化除塵設備,使車間粉塵降低到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標準以下。

(六)做好粉煤灰生產企業的登記和管理工作?;鹆Πl電企業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環境保護部門有關規定申報登記粉煤灰產生、貯存、流向、利用和處置等情況,同時報同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備案,做到粉煤灰綜合利用鏈的全程監控。

(七)新建電廠應綜合考慮周邊粉煤灰利用能力,以及節約土地、防止環境污染,避免建設永久性粉煤灰堆場。新建和擴建燃煤電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申請報告中須提出粉煤灰綜合利用方案,明確粉煤灰綜合利用途徑和處置方式。綜合利用方案中涉及粉煤灰存儲、裝運的設施和裝備以及產灰單位自行建設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的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 施工、同時建成。

(八)企業在選擇粉煤灰運輸方式時,應因地制宜,充分研究技術、經濟、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比較分析,確定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九)粉煤灰運輸設施應制定應急方案,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影響。如:道路交通、地形地貌、市政規劃的具體情況,既要符合當地政府的要求,又要充分評估周邊企事業單位、居民對項目的影響。

(十)做好灰場的管理工作,加強對防塵設備的維護管理 。提高除塵系統的檢修質量,防止漏灰。定期檢測粉塵質量濃度,發現超標,要采取措施。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提高防塵設備的投入率和防塵效率。對現有防塵設備做好維護管理,保證設備的正常投入,發揮防塵作用。

(十一)拓展粉煤灰利用渠道,加快倉儲設施建設。對粉煤灰排放、運輸、利用實行全過程監督,特別要加大對買賣原裝灰和運輸車輛非法營運的執法力度,強化粉煤灰的運輸管理,堅決杜絕運輸過程中撒、漏和二次污染問題,對于非法營運車輛將嚴格處罰。

四、總結

我國大氣污染狀況已十分嚴重。城市大氣環境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普遍超標,粉塵對人體、生產、產品質量、環境等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當今資源匱乏的社會,尋找一種安全、潔凈、且環保的資源來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資源是解決當今環境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粉煤灰,以往被人們誤認為是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渣,如今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環保資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粉煤灰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和手段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環保、農業、化工和汽車工業領域。加強粉煤灰綜合利用過程中的粉塵治理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粉煤灰粉塵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人體的危害,將有效提高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水平,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欒琪武,叢龍敏.粉煤灰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分析[J].粉煤灰,2010(5),25-26

[2]曾遠紅.粉塵危害及應對措施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8),451-452

[3]安振江.淺談儲料場粉塵綜合治理平[J].河北煤炭,2012(4),25-26

篇6

【關鍵詞】粉塵,污染治理,技術措施

一、粉塵的危害

“粉塵”或“塵”(dust)是一種通俗地對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物的總稱。實際上,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物有多種名稱,“粉塵”這個名詞只是指那些由固體物料經機械性撞擊、研磨、碾軋而形成的固體微粒,這些固體微粒經氣流揚散而懸浮于空氣中,其中粒徑大都在0.25~20μm,其中絕大部分為0.5~5μm。粉塵可隨呼吸進入呼吸道,進入呼吸道的粉塵并不全部進入肺泡,可以沉積在從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內,因此會引發各種疾病。另外,粉塵對車間內安裝的各種配電裝置、電動機等設備也有害,由于粉塵會沉積在各種電氣設備內部,造成接觸開關失靈,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嚴重時還會發生事故。

二、粉塵的污染現狀

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居民受到粉塵污染的困擾,在鋼鐵公司、水泥廠等周圍居住的人們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危害,而那些在工礦企業,水泥廠等班的勞動者,更是深受粉塵污染的危害,根據衛生部2014年統計:年內共發生各類職業病11718例,其中塵肺病9100例,占職業病總數的77.66%,累計確診塵肺病558000例,其中現患425000例(占76.15%),死亡133000例(占23.85%)。礦山塵肺約占90%,相當于502200例。

三、粉塵污染現狀的處理

1、清潔生產措施。清潔生產是指將整體性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地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通過源頭削減和全過程控制,以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并降低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危害性。1944年我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采用清潔技術,實施清潔生產”,并將推行清潔生產作為優先實施的重點領域。2、預防技術措施。防護技術措施,是一種以生產工藝為中心,以保護勞動者健康為基點,以保護環境為手段的輔助技術措施。工業企業的預防技術措施包括:保護勞動者健康(作業環境)的職業危害防護技術措施和防治大氣污染(外環境)的環境保護技術措施。

四、粉塵污染現狀處理存在的問題

1、國產化依托工程落實有一定難度。(1)由于依托工程需要承擔“試驗、研究、完善”等方面的風險,用戶大多不愿承擔國產化的任務。(2)國產化設備往往應用業績比較少,在實際工程中很難得到采用。(3)國產設備在質量、性能、交貨進度、售后服務等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不同程度地挫傷了用戶使用國產設備的積極性。(4)某些工程的標書中明確規定要采購一定比例的國外設備,也是因素之一。

2、工程總承包能力差。除塵技術與設備國產化的關鍵在于掌握系統設計技術和設備成套化能力,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但目前國內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施工、安裝、調試和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的工程公司還是很少。

3、國內技術水平的限制。(1)中國除塵領域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但是進程比較緩慢,與國際發展速度相比還有差距,這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2)雖然引進了國外技術,但要與我國實際相結合,這是一個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逐步積累,逐步提高。(3)國內技術缺乏創新,常常是生搬硬套國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很難顯示出其優勢。

綜上所述,除塵技術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必須對現有的處理工藝與技術加以創新改進,以提高除塵的效率。

五、粉塵污染治理的技術措施

(一)采用先進的除塵設備,進一步提高除塵效率。近年來,我國的除塵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袋式除塵技術的發展尤其迅速,主要體現在以下各個方面。

(1)效率更高、排塵濃度更低,是除塵設備發展的總趨勢。這是因為排塵標準更加嚴格,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手段日益先進,對于微細粒子的控制受到重視,公眾的環境意識迅速增強。在此背景下,袋式除塵技術的發展更為突出。發達國家袋式除塵器的增長最為迅速,并早已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我國雖然滯后,這種發展趨勢也已很明顯。

(2)袋式除塵器在適應高含塵濃度方面實現突破,能夠直接處理濃度1400mg/Nm3的含塵氣體并達標排放,人口含塵濃度比以往提高數十倍。因此,許多工業部門的粉料回收系統可拋棄原有的多級收塵工藝,而以一級收塵取代。

(3)袋式除塵器的應用技術也有長足進步。面對千變萬化的生產工藝和粉塵屬性,在設備類型選擇、參數確定、各種不利因素(高溫、高濕、高含塵濃度、微細粉塵、吸濕性粉塵、腐蝕、易燃、工況大幅度波動等)的防范、合理運行和維修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更可靠、完善。

(4)濕式除塵器的應用大大減少,除了高溫煙氣、小型電廠鍋爐等少數場合外,幾乎從除塵領域中銷聲匿跡。最近十年來,噴淋塔、沖擊式等濕式除塵器又重獲重視,被發展為除塵脫硫一體化設備,用于小型鍋爐,可以削弱燃煤煙氣污染,但遠不能做到普遍達標排放。

(5)旋風、多管除塵器在提高除塵效率方面沒有質的突破,尚難有把握達標排放。除少數場合外,更多的用作預除塵。

(二)比較不同除塵設備的優缺點,擇優選擇粉塵污染治理的技術措施。

1、常規除塵器的分類:除塵器的種類很多,一般根據主要除塵機理的不同可分為重力、慣性、離心、過濾、洗滌,靜電等六大類;根據氣體凈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粗凈化、中凈化、細凈化與超凈化等四類;根據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和阻力可分為高效、中效、粗效和高阻、中阻、低阻等幾類。

篇7

建筑衛生學和輔助衛生用室該項目建筑內的采暖、通風、空調、墻體、地面等方面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衛生要求。該項目根據生產特點、實際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則設置了更衣室、休息室、衛生盥洗室等輔助用室。全廠設有2個職工食堂,2個浴室,在生產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設有廁所、洗手池、清潔池、休息室等。以上衛生輔助用室的設置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衛生特征2級的要求,能滿足個人生活和保健的需求。生產工藝本項目采用預焙陽極電解槽及配套生產技術。鋁電解生產需要的原料、溶劑加到電解槽中,由碳素電極導入直流電,在高溫條件下,溶解在電解質中的氧化鋁發生電解反應,在槽底陰極析出液態金屬鋁,陽極生成氧。蓄積于陰極槽內的鋁液經真空吸出,由汽車運至鑄造車間澆鑄成為重熔用鋁錠。職業病危害因素通過工藝分析和現場調查,確定該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粉塵(氧化鋁塵、矽塵、電焊煙塵)、有毒物質(氟化物、氟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錳煙、臭氧)、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紫外輻射、工頻電場、磁場)。其中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矽塵、氧化鋁塵、氟化物、一氧化碳、噪聲、高溫等。本次評價在正常作業的情況下,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檢測。對電解、鑄造、陽極組裝、儲運車間等9個作業地點進行了粉塵分散度的測定及分析,粉塵粒度<5μm的為68.5%~87.5%,說明上述作業地點粉塵的分散度較高,容易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對人體的危害較大。電解、陽極組裝、儲運車間、鑄造爐臺作業場所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在<10%;鑄造系統抬包清理、耐火磚切割等操作位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10%,屬于矽塵。本次檢測除粉塵和噪聲部分點位超標外(粉塵個體和定點檢測合格率分別為80.6%和85.1%、噪聲個體和定點檢測合格率分別為66.7%和91.3%),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衛生接觸限值。粉塵檢測超標原因是殘極破碎沒有密閉措施,電解槽更換陽極為開放性操作,抬包維修作業現場沒有有效的除塵裝置,且自然通風情況較差。噪聲檢測超標原因是對高噪音設備的隔音、消音等措施不能達到降低噪聲的效果。

職業健康監護該公司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新進廠和離崗人員均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建立了職工健康監護檔案,健康監護檔案由安生部負責管理。2012年4月公司組織對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658名工人進行了職業健康體檢(受檢率為93.6%),未檢出職業病患者。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本項目采取綜合治理的防塵措施。為防止粉塵的泄漏,在工藝設備中考慮了較好的密封措施;在粉塵比較集中的氧化鋁儲運站、陽極組裝車間等均考慮除塵、降塵裝置;在易產生二次揚塵的場所分別采用了加濕、噴水等措施。對產生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設備,考慮機械化和自動化,加強密閉,避免直接操作,并結合生產工藝采用通風凈化措施。防噪聲主要措施是對引風機、空壓機、連鑄機等產生高噪聲設備的降噪措施,以及集控室和崗位操作室的隔音措施。防高溫措施主要是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控制室、操作室、天車等設置空調系統,以滿足室內溫度的要求。該項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基本符合職業衛生要求。應急救援措施該公司成立了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制定了應急救援預案,配備了應急救援人員。廠房內配備了自動報警設施;生產區內設有通訊電話;各主要生產區域的通道及出口均設置了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燈;各主要生產車間設有警示標識,并配備了應急藥品。該公司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個人防護用品該公司有健全的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基本符合《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但在作業場所未見工人佩戴防護耳塞,還需對職工加強教育,監督佩戴,使個人能正確使用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該公司成立了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制定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制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等一系列職業衛生相關制度。公司內設醫務室,廠內職工常見病的醫治和工傷事故的進一步處置,由外委定點醫院負責,其職業衛生管理基本符合職業衛生要求。粉塵危害的關鍵控制點為殘極破碎、電解槽換陽極,以及鑄造系統抬包維修現場的各工序(包括抬包清理、砌包、耐火磚切割、電解質清理等)。噪聲危害的關鍵控制點為陽極車間殘極清理、殘極壓脫、鐵環壓脫;鑄造車間鋁錠生產線;動力空壓站等。有毒物質的關鍵控制點為電解車間電解槽產生的氟化物。該項目所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要求。

建議(1)尤其應加強對工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的監督檢查。(2)電解質清理、殘極清理、中頻爐物料添加、鋼爪烘干、鑄造抬包清理等作業地點是粉塵治理重點,應盡量采取密閉作業,并加強作業現場的除塵設施的設置,抬包清理崗位可采用移動式吸塵裝置。(3)電解質清理、殘極清理、連鑄機、空壓機房等是噪聲治理重點,應加強防噪設施的維護和改善,并加強個人防護。(4)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場所設置中文警示說明,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援措施等內容;同時作業場所應設置區域警示線。(5)在職業病危害較大的設備或工藝中應設置廣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查結果。

作者:陳春雷 王輝 劉秉志 單位:通遼鐵路疾病預防控制站

篇8

我們終于拿到了國家的有機認證,多虧了這次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讓村里徹底解決了粉塵污染問題。呂長增,是富陽長奇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從 2019年公司創立的第一天開始,他就一直為公司種植的鐵皮石斛申請國家有機認證奔波,但由于種植基地附近的粉塵污染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治,使他多次與有機認證失之交臂。

在去年召開的富陽淥渚鎮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上,呂長增作為企業代表,向鎮政府反映了公司附近的粉塵污染問題。會議后,長奇生物科技所在的閬塢村隨即聯合交通、運管、環保等部門,對造成粉塵污染的渣土車進行了嚴格管控,村里專門撥款數十萬元購買了灑水車,徹底解決了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周邊的粉塵污染。今年年初,呂長增如愿以償,鐵皮石斛成功通過國家有機認證評審。

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是富陽環保局2019年推出的一項生態文明建設創新舉措,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必須向同級人大(人大工委)做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專題報告,向社會通報環境質量和生態改善情況。

區縣市及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向人大及公眾作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已實施多年,但拓展到鄉鎮(街道)一級,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富陽區環保局局長李百山告訴筆者,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解決對基層環保監管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像淥渚鎮一樣,截至目前,幾乎富陽所有的鄉鎮、街道都會向社會各界通報當年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參會的社會各界代表人數達891人,征集到意見建議290余條,內容主要集中在村莊溪流河渠環境質量、揚塵治理、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方面。

政府主動報告 接受群眾監督

依法公開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這是環保部門應盡的法定義務。政府向老百姓報告環境質量,可以激發社會各界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提高政府環保工作效率。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同樣對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報告會次數每年不少于一次,鄉鎮、街道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次數。

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鄉鎮街道不僅要對老百姓關心的環保問題進行通報,更重要的是,還要制定詳細的解決舉措,明確具體解決時間節點。

李百山說,每一次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都會對上次會議進行回顧,通報上一年度未完成的基層環保工作事項,總結未完成原因,這也體現了新環保法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的精神。

目前,東洲街道的環保工作還存在渣土車隨地傾倒泥漿、整治鞏固效果難、部分企業主環保責任不到位等問題。我承諾新的一年里:加強對渣土車的管控,加大對企業偷排現象的處罰力度,繼續強化對違規養殖場的管理。在幾天前召開的富陽東洲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專題報告會上,街道辦主任俞一波就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

當著在場100多名村干部代表、企業代表、兩代表一委員和村級代表的面,俞一波總結了東洲街道的環保短板,并對問題具體解決措施、具體解決時間點作出承諾。

以前總覺得基層環保工作只是環保局一個部門的事,我們只是一個配角,通過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才讓我們明白環保事關每個基層部門。俞一波告訴筆者,主動公開接受監督,將督促政府更深入地開展生態保護工作,必須要化壓力為動力。

由于東洲街道臨近杭州主城區,致使部分建設單位受到利益驅使隨地倒放泥漿,致使馬路行駛不暢。報告會開完后,俞一波牽頭成立了8人的聯防隊,加強對東洲街道馬路的巡查力度,計劃對華木線沿線環境進行整治,對雙橋路進行提升改造,加速推進都市農業精品線建設進度。

群眾提出意見 直擊環保要害

會前發放征求意見表,會中代表互動提問,會后廣泛收集民意,這是富陽鄉鎮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的三個必備環節。

在淥渚鎮召開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前,鎮里專門發放100份《淥渚鎮2019年度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意見、建議征求表》,向全鎮兩代表一委員、村干部、普通黨員、村民代表、企業代表收集意見建議。

統計結果顯示,90%以上代表對年度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表示滿意;66%對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感到滿意;95%以上認為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到位;95%以上認為企業污染源綜合整治后有明顯改善。

有些是政府本來就打算做的,也有些是有所疏忽的。民意代表政府工作方向,聽取群眾的聲音,有助于抓重點、抓熱點,讓政府工作事半功倍。淥渚鎮鎮長洪金元說,通過征求意見表能幫助政府更清晰地認識一年來的工作,可以收集到來自群眾的真實意見建議。

比如建議加大對運輸車輛裝載的管理和監督、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加強統一規劃、加大對礦山企業的污水和粉塵治理等。

305省道兩路兩側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今后將如何開展長效管理;三改一拆和美麗庭院建設以來,農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觀,政府今后對新農村建設的設想和打算;政府倡導大生態大環境,鎮黨委政府對淥渚鎮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整體構想和具體工程在淥渚鎮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的互動提問環節,3名與會代表就自己關心生態環境改善舉措積極提問,淥渚鎮相關負責人根據提問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解答。

會后,我們還會把報告會中老百姓的意見進行總結集納,一些建設性意見將成為我們的決策依據。對于老百姓反映的粉塵污染問題,報告會后,洪金元牽頭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計劃實施小鍋爐淘汰改造、水泥企業除塵提標改造、礦山粉塵治理等一系列舉措。

通過會前、會中、會后的報告會民主互動,一方面提升了群眾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度、認知度,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基層政府對環保的責任意識。

強化屬地責任 形成環保合力以前大家對環保的參與度不夠,這種形式的報告會更是從來都沒參加過,對生態建設肯定有積極作用。

第一次參加淥渚鎮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的村民代表吳春茍說,政府向老百姓報告環境質量,不僅可以讓大家了解政府做了哪些工作,也能讓大家參與到環境治理中來。

像村民代表吳春茍一樣,鴻富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寶良也從未想過會站在臺上就環保問題作出承諾。

作為企業代表,張寶良在報告會上面對全鎮各級代表莊重承諾:在今后的開采生產過程中會更加嚴格要求,做好礦山粉塵治理,做好污水處理及其他環境衛生工作,對淥渚鎮負責,對富陽人民負責,對杭州負責!

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達成社會共識。推行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能促使環保、交通、農辦等部門聯合執法,提高執法效率。

富陽環保局局長李百山說,除了讓政府形成合力外,通過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還能樹立企業、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特別是企業家們,能讓他們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這才是這項創新制度的重要意義之一。

為了實現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的實效最大化,富陽環保局已將報告制度的實施情況納入年度生態環??己梭w系,作為常規考核的內容之一;并以與鄉鎮(街道)簽訂生態文明目標責任狀的形式,將環保責任鏈延伸到村企(社區)一級,把生態環保任務落到最基層。

篇9

一、治理重點

(一)木質家具制造企業。木質家具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按造成的健康損害程度依次為:毒物、噪聲和粉塵。治理工作要從工作場所布局,噴漆、晾漆、涂膠和拼板作業,開料、加工、打磨三道工序,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警示與告知,個體防護裝備,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職業健康監護和勞動用工管理等方面,繼續嚴格按照國家總局《關于開展木質家具制造企業高毒物質危害治理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0〕111號)要求和《家具制造業防塵防毒技術規范》(AQ4211—2010)的規定,重點突出噴漆、涂膠和晾漆三個環節的治理,嚴防高毒物質危害。

1、噴漆環節:一是必須設置獨立的噴漆間,不得與其他工序混用;二是噴漆間必須采用上進風下出風、正負壓相結合的通風方式,保證空氣新鮮通暢;三是噴漆間必須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證噴漆間毒物及時排出;四是噴漆間內應設置沖洗設施,墻壁和地面的油漆污垢必須定期進行清理。如果采用流水線作業,噴漆作業點必須設置局部隔離防護設施并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流水線上的打磨、擦色、烘干等作業點也必須設置通風排毒設施,保證毒物濃度不超標。

2、涂膠和晾漆環節:必須與其他作業隔離,并設置通風排毒設施,確保作業場所有毒物質濃度不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3、機械加工環節:在產塵加工設備處應設置局部排風除塵裝置;干法打磨工作臺應設置下排風或側排風的吸塵裝置;打磨位置不固定時應采用移動式除塵裝置。產生振動和噪聲危害的設備應采用減振和降噪措施。

(二)人造板生產企業。主要是甲醛等高毒物質和粉塵、噪聲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存在于膠粘劑,按主要合成原料分為脲醛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人造板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省局《關于深入開展木質家具制造企業和人造板生產企業職業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魯安監發〔2011〕39號)及國家行業標準《人造板工業生產性粉塵控制技術規程》(LY/T1659—2006)的規定,重點治理制膠、施膠工序的有毒有害物質和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

(三)重點綜合配套防護措施。

1、加強職業健康管理。建立由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的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并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分管領導和部門、車間、班組、崗位;設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2、采取無毒(低毒)代有毒(高毒),設備自動化。采購的油漆和膠黏劑等化學品原料必須附中文說明書及有關產品成分構成的質檢報告,避免盲目使用有毒化學品。杜絕使用危險性大、非法生產來源的有毒化學品原、輔材料。引進自動化機械設備,減少人工操作,從源頭上降低高毒物質危害。在不能保證全密閉、無人員接觸的條件下,禁止使用高毒化學品。

3、加強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申報。要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的規定,通過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或檢測,認真核實有關數據,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全面摸清和掌握本單位職業病危害情況和防護情況。

4、加強職業病危害評價、檢測。建立并嚴格執行高毒物質危害評價、檢測和監測制度,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掌握作業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鑒定防護設施的效果和為進一步采取防護措施提供依據。要根據本單位實際,加強日常監測監控,確保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5、加強個人防護。噴漆、晾漆、刷漆、補漆、涂膠、制膠、施膠、修補、擦色等主要作業崗位,可存在揮發性有機溶劑(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醛等)等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可引起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甲醛中毒、苯致白血病、接觸性皮炎等法定職業病;開料、順鋸、拼板、加工(四面刨、鏤銑、砂光、修邊、封邊、鉆孔)和手工干式打磨等主要作業崗位,可存在木粉塵、噪聲、局部振動等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可引起塵肺、噪聲聾、手臂振動病等法定職業病。必須為從事上述作業的勞動者,配備符合《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T18664)和《省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DB37/1922-2011)要求的防毒或防塵口罩、耳塞、護發帽、防護服、手套以及防毒面具,督促其正確佩戴使用。

6、告知職業危害:在明顯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公告欄,公告本單位職業衛生制度、崗位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檢測和評價結果、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必須設置警示標識和告知卡,載明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7、加強職業健康監護。依法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及時做出處理,避免出現嚴重危害后果。同時,按照相關要求,做好勞動用工、工傷保險等工作。

二、時間安排

(一)調查摸底(2012年4月10日—4月30日)。在去年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詳細摸清現有工商注冊登記的木質家具制造和人造板生產企業的數量、生產規模,有毒物品、粉塵和噪聲等職業病危害狀況和接觸人數,做到一企一表,各鎮(辦事處)安監站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后,上報區縣安監局存檔,區縣安監局匯總上報市安監局,確保不走過場。

(二)整改治理(2012年5月1日—8月31日)。要進行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發現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治理,該停產整頓的要停產整頓,確保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

(三)檢查驗收(2012年9月1日—10月31日)。各區縣要根據《木質家具制造及人造板生產企業職業病危害治理“回頭看”檢查驗收參考標準》(附后),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檢查驗收,市局進行抽查。經過檢查驗收發現,治理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仍然超過職業衛生標準的,將不予許可,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并提請當地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織,加強領導。各區縣安監局和鎮(辦事處)安監站,要充分認識木質家具制造及人造板生產企業高毒物質危害的嚴重性和開展“回頭看”活動的緊迫性、必要性。要高度重視,加強對開展“回頭看”活動的領導,指定專人負責,督促用人單位細化“回頭看”活動治理重點、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精心組織,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切實把“回頭看”活動抓緊抓實。

(二)加強宣傳,廣泛發動。各用人單位要利用專欄、板報、廠報等多種輿論工具,及時宣傳“回頭看”活動的部署,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動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回頭看”活動的良好氛圍。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區縣安監局和鎮(辦事處)安監站,要按照省局部署,組織對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加職業衛生培訓、考核,同時督促用人單位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回頭看”活動的開展。

篇10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開展塵毒危害專項治理工作。監督轄區礦山、冶金和化工3個行業領域完成本年度塵毒危害專項治理工作,治理后,用人單位16家,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16家、進行職業病危害定期檢測16家,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5%以上、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達到95%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5%以上,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和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培訓率均達到95%以上。

2.開展塵肺病攻堅行動。印發了我市塵肺病攻堅行動專項方案,建立了塵肺病攻堅行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市、縣區政府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逐步摸查用人單位粉塵危害基本情況和報告職業性塵肺病患者健康狀況,逐步建立職業健康監督執法網絡,各縣(市)區有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力量,鄉鎮和街道有專兼職執法人員或協管員。

3.職業危害現狀調查。各縣(市)、區衛健局集中整合轄區所有力量對省統計局和省市場局提供的3763個企業名單逐一進行調查了解,共完成1239家職業病危害現狀調查工作,完成率達到109.74%。通過調查,逐步了解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數量分布情況,建立我市職業病危害現狀數據庫,為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礎依據。

4.職業病防治項目。開展了職業性塵肺病人隨訪調查工作,對病人的存活情況,醫療保障情況,工傷保險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核實,完成1679人隨訪任務,隨訪率達到82.5%。嚴格按照省衛健委指標確定了190家企業作為監測對象,目前各疾控中心基本已與第三方完成了協議簽訂工作,正在陸續開展監測。每縣市均設置了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覆蓋率為100%。

5.職業危害因素申報。組織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將危害因素申報與現狀調查工作同步進行推進,目前全市共757家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未審核12家,審核通過721家,審核不通過24家。

6.加強職業衛生監督執法。截止9月末,我市應檢查礦山、冶金等重點行業324家,實際檢查247家,發現問題384項,下達執法文書242份,責令限期整改346項,警告10家。

7.完成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印發了《牡丹江市職業病宣傳周活動方案》,結合疫情防控情況,通過制作宣傳視頻、發放宣傳手冊,進入企業宣傳等多種形式在全市范圍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職業防治氛圍,提高了勞動者職業健康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用人企業負責人法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對企業工人職業病防治意識有待提高。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維權意識有待提高。

2.部分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3.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能力有待提高,各地職業衛生專業執法人員嚴重短缺,大部分縣區無專職職業衛生執法人員。

(三)明年工作打算

1.繼續廣泛深入地宣傳《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用人單位自覺守法的意識和廣大勞動者的自我維權意識,營造一個自覺抵制、投訴舉報侵害勞動者健康權益行為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