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年度工作匯報范文
時間:2024-02-17 15:13: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聯年度工作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兩基”工作的實現,全民素質的提高,推動了我鎮經濟的發展,全鎮人民更加意識到鞏固“兩基”成果,提高“兩基”水平的重要性。為此,就我鎮“兩基”工作的情況作簡匯報:
一、基本情況
我鎮位于石城縣東南部,總面積255。72平方公里。全鎮有23個行政村,總人口4。2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3。97萬人,全鎮有完中1所、初中2所、完小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2004年至2005年學度有小學生3516人,初中生2568人。
二、政府監督
鞏固“兩基”成果,提高“兩基”水平,不僅是貫徹實施《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重要步驟,更是興民富鎮的長遠大計,為此,黨委政府上下一條心,常抓不懈。
1、加強了對“兩基”鞏固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鎮長郭柏生同志為組長,黨委副書記李維章同志為副組長,鎮財政、司法、團委、婦聯、土管、中心小學、各初中校長成員的“兩基”鞏固工作領導小組。
2、鎮政府制訂了《橫江鎮義務教育發展計劃》,做到“兩基”工作既有長遠計劃,又有短期目標。
3、建立并落實“雙線”目標責任制(鎮與村、中心小學與各校)列入干部的目標考核。同時與村簽訂“兩基”鞏固提高工作責任狀,做到“兩基”工作落實到人。
4、建立了“兩基”考核評估機制,把“兩基”鞏固工作納入每年度工作目標管理綜合考評,確保學生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標,確保了學校安全工作。
5、為了確保學生的在校鞏固率,鎮人大下發了《橫江鎮保學控流》、《鄉規民約》在廣播與電視臺進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6、加強收費管理,中心小學與各校簽訂了收費責任狀,嚴格實行一費制收費。
三、普及程度
1、2004年全鎮小學畢業生953人;初中招生931人;轉外縣就讀初中17人。小學升初中比率達100%。
2、初中入學三年保留率達88.4%。
3、全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30人,29人在小學隨班就讀,1人在初中就讀,入學率達100%。
4、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學期小學輟學10人,年輟學率2.9%。
5、學年初在校初中生2568人,輟學58人,輟學率2.26%。
四、教師隊伍
1、中小學正副校長34人,培訓33人,其中任職不到一年校長2人。
2、全鎮共有小學教師157人,??埔陨?7人,達專科以上比例為23.6%,初中教師123人,本科以上28人,達本科比例為22.7%。
3、中小學教師均已參加培訓,且持有《江西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證書》,持有證書者達100%。并有培訓內容登記。
4、各校教師均能按要求使用普通話,各校教師規范使用漢字,小學二乙以上95人,初中117人,共212人,達標率為小學69.3%,初中95.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專任教師人(小學137人,初中122人),全鎮二級乙等比例為81.9%。
5、專任教師人(小學157人,初中123人)全部取得教師資格證。
五、辦學條件
1、全鎮小學校舍總面積17025m2,生均校舍面積達50.9m2,,初中校舍總面積25434m2,生均60.1m2。
2、全鎮已消滅危房。
3、全鎮小學校園占地面積為45561m2,,生均占地13.63m2,初中校園占地面積為65383m2,生均25.46m2。
六、掃盲工作
全鎮共有村級農民文化技術學校23所,鎮級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所,各校均有教室,教學有內容,開展了掃盲和實用技術培訓活動,為振興當地經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七、安全工作
1、鎮成立了學校安全工作組織機構。
篇2
一、具體做法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構建和諧農村,關鍵在村黨支部,核心在村黨支部書記。選好配強村書記,是農村發展穩定的關鍵環節。但是,部分村由于歷史淵源、派系斗爭、村級債務等多方面原因,使這些村的書記不是沒人干就是有人干也干不好。對于這部分領富帶富能力不突出,不能很好駕馭村級局勢的村書記,因無合適的后備人選而不能及時調整,嚴重制約了農村基層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此,*縣委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打破“村人治村”模式,從離職不離崗科級干部中選派了10名佼佼者到村任村書記。
為選好能扛重任的村書記,縣委制定了周密的選派干部程序,核心是嚴把“三個環節”。一是任職條件。選派干部必須思想政治品質好,處事公道,組織協調能力突出,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自愿到農村任職,達不到條件者絕不降格以求。二是組織考察。選派干部報名后,通過采取資格審查、與選派干部及其所在單位干部群眾座談、組織民主測評等程序確定初選名單后,提交組織部部務會研究確定。三是雙向選擇。組織部將擬任職村名單提供給選派干部,由其選定自己要去的村,然后再征求鄉鎮黨委的意見。這樣,選派干部到了自己想去的村,鄉鎮黨委也選到了合適的村書記人選。最后,10名離職不離崗的優秀科級干部被選派到經濟發展緩慢、村情復雜、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10個村擔任村書記,任期3年。
為激發選派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縣委對他們做到了工作上激勵、生活上照顧、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激勵。一是縣委組織部負責對到村任職干部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規范的考核辦法,根據任職村的實際,確定該村的發展目標,半年匯報,年終考核,三年期滿兌現任期責任目標。二是鄉鎮負責對選派干部的直接管理。實行季調度,聽取選派干部工作匯報,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三是黨員群眾監督管理。選派干部要搞好民主管理,遇事同黨員群眾商量,接受黨員群眾監督。生活上照顧。到村任職干部由縣財政每月補貼5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新增萬元以上且年遞增在20%以上的,拿出集體收入的10%獎給個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的年終再給予一次性獎勵。政治上關心。大張旗鼓地在新聞媒體上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跡,在七·一、經濟工作會等重大活動上隆重表彰。推薦優秀村書記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激發他們繼續干事、創業、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主要成效
選派干部到村后,攻堅克難,不辭辛苦,扎實工作,在抓好任職村穩定的同時,使各村的經濟發展、民生狀況、公共基礎設施和班子建設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受到了任職鄉村黨員干部和村民的廣泛贊譽。
1、深入調研、掌控村情、理順關系,確保了穩定。穩定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選派干部任職村都是矛盾突出,兩委班子幾近癱瘓,干群關系緊張的復雜村。選派干部上任伊始,就深入村戶摸村情,察民意,虛心向鄉村領導問計問策,謀求治理整頓復雜村的辦法和措施,把大量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和諧穩定的環境。經過八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小廠鎮的曼頭山村、小河子鄉大堿灘村、二道渠鄉的大良底村、蓮花灘鄉蓮花灘村、平定堡鎮卡路村及西辛營鄉狼尾巴山等10個村都較好地實現了班子穩定、經濟發展、干群關系融洽的和諧局面。曼頭山村曾經是個一夜之間把一投資企業20多間廠房彩鋼瓦全部揭掉的亂村,兩個自然村各告各的狀,村情極為復雜。選派干部趙振海(原縣審計局副局長)到任后,先后召開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走訪了一些擔任過村干部的老同志,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準確掌握了該村干群矛盾的癥結,以及村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確立了“立足當前,因村制宜,以為民辦實事來化解干群矛盾,進而促進全村穩定”的工作思路。由于路子對、方法好、工作實,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該村上訪告狀的沒有了,抓經濟、謀致富、快發展成了村民的共識。平定堡鎮卡路村,基層組織建設薄弱,村務管理混亂,村內遺留問題多,群眾欠集體債務高達17萬元,2000年至今,三屆村委會換屆無法進行。選派干部榮廣德(原平定堡鎮人大副主席)到任后,集中時間和精力,以解決棘手問題為突破口,迅速穩控了局面,樹立了村支部的良好形象。籌資裝修了村兩室,規劃修建了群眾健身廣場。對于村民因擠占耕地引起的3起糾紛,榮廣德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談話和實地丈量,都進行了化解。大堿灘村任職的王殿榮(原小河子鄉人大主席),在短時間內妥善解決了該村部分群眾因村集體收益去向不明、建水澆地攤工不清及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要地三個群體性問題,確保了該村的穩定。
2、因村施策、確定產業、狠抓落實,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選派干部立足村情,因村施策,充分發揮眼界開闊、技術信息廣的優勢,不遺余力地帶領干部群眾謀劃經濟發展思路,確定主導產業,改善生產條件,促進了任職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堿灘村的王殿榮,積極引導群眾種植經濟效益高的架豆、甘藍等品種,并要求和資助兩委干部帶頭購買架豆籽、竹竿、蔬菜籽,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部分想種大田的群眾也跟著種了蔬菜,僅此一項,種植戶人均增收1000多元。明年,他將謀劃成立大堿灘村甜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廠家直接簽訂包銷合同,引進甜玉米種植1000畝,涉及周邊界牌、瓦房營等兩鄉四個村,力爭形成一個架豆、甜玉米種植各1000畝的區域化種植園區。雙井子村任職的李俊(原平定堡鎮武裝部長),立足該村土地肥沃的實際,引導農民大力種植耐旱高效新品種,多方聯系為115戶農民調進優質大西洋種薯3萬余斤。為發展高效畜牧業,他三下內蒙,為11戶農戶購買優質荷蘭花奶牛15頭。為擴大該村水澆地面積,他連續多日到縣水務局死纏,最終聯系該局為雙井子村新打小眼井25眼,使該村水澆地猛增到2010畝。曼頭山村的趙振海,拒絕縣城房地產老板的高薪聘請,一心撲在工作上,千方百計改善該村的生產條件。聯系好縣國土資源局為該村的原土地整理項目架設低壓線4500米,安裝22級電桿的附件,總價值3萬余元,工程于明年開春實施。到蓮花灘村任職的張慶梅(原縣婦聯主席),多次到縣電信局爭取低壓輸電的電桿事宜,憑著多年的老關系軟磨硬泡,使該局領導答應資助輸電用水泥電桿40多根,施工后,可使該村的水澆地發展到1000畝。明年,10個選派村將打井100眼,新增水澆地2700多畝、奶牛100頭,新建現代化擠奶大廳2座。
3、情系鄉村、關注民生、干事為民,辦了大量實事好事。選派干部到村后,傾情為民,以改善民生為切入點,緊緊圍繞各村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辦了大量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受到了鄉鎮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贏得了村民的一致認可。曼頭山兩個自然村路面坑洼不平,大車不能順暢通行。為解決修路資金,趙振海四處籌借資金2萬元,修砂石路5000米,徹底解決了兩個自然村的行路難題。曼頭山自然村碾房年久失修,村民炒莜麥只能到鄰村,怨氣很大。為此,他又籌措資金1萬元,新建碾房2間,解決了多年來困擾村民炒莜麥難的問題,受到了村民的贊譽??反宓臉s廣德,多次與縣電力局聯系協調,為該村更換了兩個新的節能變壓器,解決了生產旺季電力不足的難題。針對通村道路泥濘坎坷難行,組織干部群眾對4個自然村的村內巷道進行了鋪墊和整修,修建通村砂石路4.5公里,徹底改善了卡路村的通行狀況。截至目前,選派到村任職的10名干部,已為各村新修通村水泥路4600米、砂石路10000米,挖排水溝4000米,購買或更換變壓器5臺,幫助農戶協調貸款100多萬元,有線電視新增500戶,辦實事好事30多件。
4、抓住關鍵、利用優勢、發揮作用,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了切實加強。選派干部到村后,充分利用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注重發揮傳幫帶作用,團結和帶領兩委班子成員,抓住制約各村班子建設的突出問題,積極研究破解的有效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大良底村,全村孔、王、郭、董“四大家族”派性嚴重,干部之間意見很大,村委會換屆選舉難以完成,各項工作開展困難。選派干部張慶生(原二道渠鄉人大主席)到村后,健全、規范財務開支審批手續,堅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語重心長地化解兩委干部之間的矛盾,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對干部們工作中的不足,他言傳身教,培育為民之情,傳授干事之法。由于張書記考慮問題全面,辦事公道正派,與村干部沒有利益糾葛,很快,他的工作就贏得鄉村干部和村民的認可。村委會換屆順利完成,各項工作有了新起色。該村今年新修了砂石路3.5公里,為使路修得直、修的寬、便于通行,凡是影響道路取直的,村民主動將自家的院墻后撤。這事在過去,簡直是難以想象的。其他如曼頭山村、蓮花灘村、鹽淖等村,經過選派干部艱苦細致地工作,各村班子成員齊心合力,履行職責積極,奧運安保、防疫救災、惠農政策的落實等各項農業農村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選派干部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對現任村干部特別是主要干部的教育、培養,對他們交工作、壓擔子,加快成長步伐,使其早日成為全村群眾的“領頭雁”。如大良底村村主任孔祥宇、蓮花灘村村主任韓衛東都是重點培養對象。另一方面強化基層基礎工作,為村級黨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培育引導各村有文化、有特長的青年農民入黨,對有發展潛力的黨員列入后備干部重點培養。目前,10個村已確定入黨積極分子78名,預計在年底發展黨員30名左右,列入村級后備干部不少于12名。
三、工作建議
一是深入發動,精心選拔,把好選派干部入口關。要采取多種形式,對選派對象的條件、選派工作的重要意義及選派干部的典型事跡進行廣泛宣傳,使更多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有志到農村工作的優秀干部,主動站出來接受組織的挑選。同時對選派干部要堅持條件,嚴格考核,不能降格以求,切實把好入口關,確保選派干部具有較高素質。
二是規范管理,嚴格考核,完善選派干部激勵機制。要緊緊抓住管理和考核兩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促進選派工作健康發展。通過建章立制、明確職責、跟蹤管理,結合年度考核、定期督查和群眾評議,采取政策傾斜、協調服務、提高待遇、表彰獎勵等方式,激發選派干部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鼓舞選派干部干實事創佳績的工作熱情。
三是培育典型,抓好示范,促進選派工作平衡發展。注意發現精神狀態好、工作能力強、群眾滿意度高、發展經濟快的選派干部,加強培育,選樹典型。以多種方式宣傳表彰優秀選派干部的先進事跡,將優秀選派干部和任職村作為榜樣,組織學習優秀選派干部的先進事跡和示范村的典型經驗,通過互學互幫、互聯互動促進選派工作的平衡發展。
四是分類指導,對口扶持,確保選派工作取得實效。對復雜村要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部門包扶制度,注意分類指導、對口扶持,增強工作針對性。聯系點領導要沉下去調查研究,掌握準確的第一手資料,做到對癥下藥,結合“三級聯創”活動、“十杯”競賽等工作,指導選派工作上臺階,促進選派村變面貌。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業務,將幫扶聯系點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在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實施、資金管理、道路修建、水澆地輸電等工作中對選派村適度傾斜。
四、幾點啟示
1、解放思想是破解復雜村治理整頓難題的有效武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思想的不斷解放和工作理念的創新,就沒有工作思路上的突破。縣委正是集于思想認識的提升和對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難題的客觀認識與準確把握,通過有效整合現有人才資源,才使“閑置”人才――離職不離崗干部發揮出最大效能,從而實現了人才流動和基層黨建的有效銜接和互利雙贏,找到了破解復雜村治理整頓難題的好方法。
2、選準干部、配強支部書記是理順村級班子、化解復雜村矛盾的有效切入點。村支部是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支部書記在核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困擾10個村的關鍵問題就是沒有選準配強村支部書記,造成關系不順,矛盾頻發,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該縣打破“村人治村”模式,選派10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責任感事業心強的離職不離崗科級干部下村任支部書記,抓住了關鍵,切中了要害。選派干部充分發揮自身經驗豐富、視野寬闊、外聯能力和協調穩控能力強的優勢,激活了村級組織的工作活力,迅速扭轉了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