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療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4-03-11 18:03: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寵物醫療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不知不覺把他鄉,當作了故鄉。”歌手李健唱的是一種隨遇而安。故鄉也許并不只是地點,而是由父母、親人、朋友、熟人構成的生活圈,對你知根知底,知冷知熱。童年記憶固然是不少人的情結,若生命中重要的人愿意跟你走,歸屬感亦可在他鄉延續。
這么說,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故鄉?
在大城市的粉絲中,聽汪峰那首《晚安,北京》會哭的,有多少是北京人?2010年北京人大和政協的調研報告稱,北京的流動人口估算已超1000萬,其中95.1%的人在京半年以上,41.2%是全家移居北京。而近年來,平均每年只有約16萬人能夠拿到北京戶口。
北漂們津津樂道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小吃和皇城根底下的種種舊事新聞,盡管在二環附近上班,卻寧愿住在六環以外。他們相信北京之大必有自己容身之所,溺愛此城如同故鄉。雖然沒有戶口,他們在精神上早已認定自己是北京人。
然而2011年春天,渴望安居的北漂們卻被“京十五條”傷得不輕。入籍北京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買車面臨搖號,如今連花大價錢買房也要出示五年(含)以上納稅證明。瞧!北京根本不是你的家。不管你多么依戀它,歌頌它,賴著不離開它,它仍只憑證件或金錢認定你。別以為北京特別無情,緊隨其后,上海、廣州、青島、南京、成都、長春、南寧和貴陽等城市的房屋限購令也都和戶籍掛鉤,帶一點排外色彩。
限購令只是大城市對外地人設置的諸多壁壘之一,就業、社保、教育、醫療……哪一條不令寄居的你難過?城市的胃口永遠都那么大,資源卻只有那么多,接受現實吧,投奔城市時,你就要先做好了和它分手或死磕的準備。
生活在城市里,在鋼筋水泥森林里遭遇那么多難題,面對那么多未知地點,甚至不知道隔壁住的是什么人。這種狀態下,就算有戶口簿和房產證,你也不會輕易指認一座城市是故鄉吧。
最尷尬的是,在鄉村找不到出路時,你來到了城市;在城市舉步維艱時,你又試圖退回鄉村。來來回回,兩頭不靠。夢想逐漸消失,臆想卻更深了。
與其鉆營,做里爾克式的浪子倒也不錯:“倘若我假裝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了家園和故鄉,那就是不忠誠。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游和等待。”
寫了《我的故鄉在1980》的老貓說:“故鄉是氣場。”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強大的氣場,這個氣場,按老貓的描述,充滿了真善美的正能量。在這個氣場中,誕生了眾多文學、詩歌、音樂、美術、電影、哲學等領域的高手,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活躍至今,仍不約而同地把上世紀80年代看作共同的故鄉。
在世俗的打量和趕路的灰塵滾滾之中,空間里的故鄉自身難保,但時間線上的家園仍鮮花盛開。雖然今時不同往日,但畢竟還可以緬懷,畢竟還能在人群中找到同類。
有些人在舌尖上找到了故鄉。這其中微妙的品位,非家鄉人不能了解。比如,在江西人的記憶里,樟樹的清湯入口即化,凍米糖要吃豐城傳統豬油熬制的那種,南昌人所說的“兩室一廳”,指的其實是便宜量足的私房小炒。
對80后的互聯網原住民而言,QQ是他們的故鄉。一個QQ號,是社交的開始,也是互聯網身份的獲得。他們在QQ上戀愛、寫日記、談工作,也養寵物、玩游戲、互相窺探。盡管后來溝通工具層出不窮,QQ卻從未退出江湖,因為它包含著一個人在網絡世界的童年記憶和基本人際關系,你可以隱身,可以刪光所有心情,但只要QQ號在,你就永遠不會走失。
無話可聊的時候,總可以談談童年。說到玩耍,那是所有人生命中的金色時期和原鄉。上世紀50年代生人的小時候,并不比90后少半點樂趣。長大以后,人與人的心性和足跡千差萬別,但你一定不會忘記小喇叭、七巧板、貓和老鼠,還有奧特曼打小怪獸。
流亡在外的俄羅斯詩人布羅茨基說:“家是俄語,不再是俄羅斯。”用俄語寫詩,成了他紓解鄉愁的手段。方言是一種地方性密碼,明確標明你的來自。聽得懂方言是進入,說得好方言是融入。學會講廣州話的新廣州人,總是更快找到歸屬感。反之,在故鄉不講方言的人多半是因為疏離,而在外不講方言的人則是因為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