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劑市場前景范文
時間:2024-03-15 11:04: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生物制劑市場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微生物;現代農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 S1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3-0225-01
1 微生物農藥在植物保護方面的應用
從廣義上來說,利用活體微生物或其產生的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草害的農藥稱為微生物農藥。從狹義上來說,只利用活體微生物來進行病蟲草害防治的農藥稱為微生物農藥,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活體。從防治對象可以將微生物農藥劃分為微生物殺蟲劑、微生物殺菌劑、微生物除草劑和微生物生長調節劑等[1]。
1.1 微生物殺蟲劑
微生物殺蟲劑包括細菌殺蟲劑、真菌殺蟲劑以及昆蟲病毒殺蟲劑等。例如,蘇云金芽孢桿菌能產生α-外毒素、β-外毒素、γ-外毒素和δ-內毒素。其中主要的殺蟲活性成分是δ-內毒素,破壞昆蟲腸道內膜,使細菌易于侵襲、穿透腸道進入血淋巴,最終導致昆蟲死亡[2-4]。在中國、美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真菌殺蟲劑已廣泛應用于農作物害蟲以及城市昆蟲綜合防治,當下全球已生產出60多個真菌殺蟲劑產品。如應用效果最佳的白僵菌,截至2004年,全球7個國家登記了17個白僵菌殺蟲劑品種,我國也于2006年登記了球孢白僵菌[1]。
1.2 微生物殺菌劑
利用微生物的寄生、拮抗、溶菌等作用來抑制、滅殺植物病原微生物生長的生物制劑稱為微生物殺菌劑。微生物殺菌劑開發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增值潛力大,必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商業化生物農藥[5]。例如,枯草芽孢桿菌制劑是一種很好的微生物殺菌劑,能穩定地在土壤及作物表面定殖、產生抗生素并分泌刺激植物生長的激素,并可誘導寄主產生抗病性,現已在美國、澳大利亞、瑞士、中國等多個國家注冊登記。
1.3 微生物除草劑
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其活性代謝產物來進行除草的微生物制劑統稱為微生物除草劑。如美國Applied公司開發的棕櫚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防除柑橘園雜草莫侖藤(Morrenia odorata Lindl.)[1],其防效高達96%以上,是世界上首個微生物除草劑產品。
2 微生物在茶葉領域的應用
微生物在茶樹生長、茶樹保護、茶葉保鮮、茶葉廢棄物處理、茶葉綜合利用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茯磚茶的加工生產中,微生物對茯磚茶的品質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由于茯磚茶中的優勢菌冠突散囊菌在渥堆、發花過程中能起到改善茯磚茶的色香味品質等作用,并且通過冠突散囊菌發花后的茯磚茶對人體能起到減肥、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故而茯磚茶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學者們對冠突散囊菌的研發也越來越活躍。
3 微生物在農業環保中的應用
微生物在農業環境保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化學農藥如滴滴涕、2,4-D、硫磷等,并在污水處理、體廢棄物轉化、沼氣生產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應用。污水處理是基于水體自凈原理,即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以及代謝活性,在有氧或厭氧情況下分解污染物質。在體廢棄物轉化方面,如今一些農村使用的堆肥發酵,就是利用微生物處理體廢棄物,堆制肥料能夠殺滅大部分病原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沼氣就是有機質在厭氧情況下,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所產生的生物氣,其發酵過程,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廢棄物,將其轉化為甲烷氣體。
4 微生物肥料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應用
微生物肥料也叫做生物肥料、生物菌肥等,該肥料的應用主要是通過肥料中的微生物活動和其產生的代謝產物來達到特定的肥料效果[6],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生物菌肥和復混生物菌肥,它除了環保外,還具有節能降耗、活化土壤養分、促進作物根系活力等特點[7-8]。呂愛英等研究顯示,微生物肥料能提升花生、辣椒的產量,分別能提高7.5%、20%。劉生戰等的研究表明,基施生物菌肥可以有效降低小麥株高,增加穗長、穗粒數,能使小麥增產5.65%。宋志偉等的試驗顯示,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能夠使蔬菜增產9.2%~39.6%,并可改善茄果類蔬菜經濟性狀,增加辣椒和茄子的果長、果重,提升番茄單果重以及單株產量。
5 應用前景展望
除上述應用領域之外,筆者認為,微生物在生物質等能源方面也將會有較廣泛的應用,如微生物產生的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可以把木質纖維素降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經酵母等微生物發酵可生成乙醇燃料。又如,可以利用產甲烷菌將自然界儲藏量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轉化成甲烷等[9-10]。
6 參考文獻
[1] 陳源,卜元卿,單正軍.微生物農藥研發進展及各國管理現狀[J].農藥,2012,51(2):83-89.
[2] 沈寅初,張一賓.生物農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14-15.
[3] 喻子牛.微生物農藥及其產業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12.
[4] DOUVILLE M,GAFNE F,BLAISE C,et al.Occurrence and Persistence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and Transgenic Bt Corncry1 Ab Gene from an Aquatic Environment[J].Ecotoxicology andEnvironmental Safety,2007, 66:195-203.
[5] 招衡,張翼翾.生物農藥及其未來研究和應用[J].世界農藥,2010(2):26-34,40.
[6] 于愛紅.微生物肥料在農產品生產中的應用[J].吉林蔬菜,2010(1):70.
[7] 褚冰倩,喬文峰.微生物肥料在農產品生產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9):198.
[8] 袁龍剛,張軍林.微生物資源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J].陜西農業科學,2006(5):84-86.
篇2
關鍵詞: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中圖分類號:X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2-68-1
1 畜禽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認識問題
一是養殖戶環保意識不強,對治污設施的利用不到位,個別地方的治污設施投資大、效果差。而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廠不投入建治污設施;二是相關部門齊抓共管意識不強。沒有主動做好宣傳教育與引導工作,對已經產生環境問題的養殖場不管不問,聯合執法乏力。
1.2 政策問題
一是當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有關政策制度不夠完善,特別是對生豬存欄量在100頭(肉牛30頭、羊100只)以下的養殖場和散養戶的管理;二是當前用地十分緊張,一些建在房前屋后的養豬場、畜禽養殖場,要遷建、改建或建設養殖小區,用地審批難度很大,阻礙了治污進程。相關單位也做了努力,準備統一遷建搞養殖小區,但因土地要素制約被迫放棄。
1.3 規劃問題
現有的畜禽養殖場點布局不夠科學合理,養殖戶建場隨意性大,統籌安排、合理規劃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從總體上看,養殖業遍布平原地區和山區,甚至部分存在于禁養區和限養區。很多養殖場距居民集中居住區較近,不少散養場點就設在房前屋后,對周邊環境影響很大。
2 措施與建議
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染,是最根本的治理辦法,經認真調查分析,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2.1 合理規劃規模養殖場
允許建設的畜禽養殖場應符合環保要求,各養殖場之間要具備一定的間隔距離。
2.2 糞便綜合處置模式
在一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采用有機肥加工、沼氣發酵、生物養殖等多種方式,對畜禽糞便等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產生的有機肥作為肥料還田,沼氣用作發電、照明、供暖等,沼液用于噴灑滴灌農作物和果樹。一些大型養殖場的畜禽尿液也可用作水產養殖。這種模式投資大,處置方式多樣,處理量大,綜合效益好,適用于養殖規模較大的企業。
2.3 有機肥加工生產模式
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經過有益菌發酵、翻拋粉磨、有機配料、烘干造粒等環節,制成糧食作物、果樹和蔬菜等不同的專供肥料。這種模式機械化程度高,糞便處理量大,場區氣味小,有機肥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污染減排效果顯著,適用于養殖規模大,或周邊規模化養殖企業集中的區域。
2.4 生物養殖模式
包含兩種不同的模式:一個是生物發酵床模式(主要是養豬)。根據微生態理論和生物發酵理論,在豬舍內鋪設厚度為15~30厘米的鋸木屑、米糠、谷殼和一定比例的發酵菌種等混合物,建成發酵床,利用生豬的拱翻習性,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這種模式投資小,用地少,起點低,效果好,適應性強,規模化養殖場和小型養殖專業戶都可適用。另一個是生物酶發酵模式(主要是養牛)。采用西北農學院專利技術,利用蚯蚓喜食發酵腐熟牛糞的習性,建設發酵池,裝入牛糞預處理后,投放種蚯蚓,利用牛糞做營養基進行繁殖,通過蚯蚓消化系統的吸收和轉化,使牛糞轉化成肥效極高的蚯蚓糞便有機肥,成年蚯蚓可作高蛋白飼料。這種模式投資小,運行成本低,易操作,適應性強,無論是小型養殖專業戶和規模化養殖場都適用。
2.5 沼氣處理模式
以牛糞、豬糞為原料,建設大型沼氣池,產生的沼氣通過專用機組發電,電力回用于養殖場的照明、供暖和通風,也可為周邊農戶供電;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還田。此外,在沼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機菌種和鈉、鉀等微量元素,制作液態肥,用于蔬菜、果樹葉面噴灑施肥。
2.6 集中發酵堆肥模式
采取干濕分離,將含水量低于60%的畜禽糞便集中收集,堆存到發酵車間,按比例加入微生物發酵菌等輔料,進行攪拌使其均勻混合,經發酵熟化后,作為有機肥出售還田。這種模式投資小、方法簡單,處理量大,場區氣味小,可以把各個小型養殖專業戶畜禽糞便統一收歸進行集中處置。
2.7 養殖專業戶循環模式
針對單個養殖戶,可分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建立小型沼氣池,對養殖場的畜禽糞便進行生化處理后,沼氣用于農戶照明、做飯、取暖,沼液、沼渣還田;二是建立防滲堆肥池,將畜禽養殖糞便收集堆存,經防滲池自然發酵后還田;尿液經三級沉淀熟化后,用罐車運輸還田;三是建立防滲池收集糞便,采取糞便出售和以糞換肥的方式,與有機肥生產企業簽訂托管處置合同,進行畜禽糞便的無害化處置,實現互惠共贏。
2.8 合理配制使用飼料
掌握好日糧中的蛋白含量,降低養分排泄量。
2.9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
在日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劑、微生物制劑、中草藥、礦物質等飼料添加劑。
3 結論
近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不斷增加,實現畜禽養殖、生態、環保的有機統一,可以有效達到畜禽規模化養殖模式及污染治理相銜接。
參考文獻
篇3
“小科學家”名叫馬新元,是合肥市49中五(2)班學生,她經過數千次實驗,從被稱為“植物殺手”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里分離出有機物,合成生物制劑。這種生物制劑對蚜蟲、青蟲、瓢蟲等各種植物害蟲均有高效殺滅作用,而且制劑本身沒有毒性,對人畜無害,是真正的綠色環保無污染農藥。
和女兒較勁后恍然大悟:
女兒有一個很可愛的優點
新元上小學時,興致勃勃地對媽媽說:“我想學古箏。”只要女兒有興趣的,李春梅和丈夫舉雙手贊成。夫妻倆連忙給女兒報了個古箏興趣班。一開始,新元由于好奇,學得很起勁,可一個月后,對媽媽說不想學了。
這怎么辦?學習沒有毅力怎么行,李春梅思考該如何引導女兒。以前,她就發現女兒性格中有種不服輸的個性,別人越覺得她不行,她爆發的潛力就越大。她想能不能從女兒的這種性格下手,對癥下藥。雖是半夜,李春梅激動地推醒了丈夫:“以后我唱紅臉,你唱白臉,我‘打擊’新元,你負責安慰她、鼓勵她。”
第二天晚上吃過飯,李春梅朝丈夫使了個眼色,故意對女兒說:“當初你要學古箏我就不贊成,你爸非要讓你學。看別人學著簡單,到你就難了吧!這也不能怪你,誰叫你沒這方面的天賦。”新元沒想到媽媽會這么說,很生氣:“老師都說我有天賦。”李春梅沒有理女兒,而是“責怪”丈夫:“當初我怎么跟你說的,我說新元學不到幾天就要打退堂鼓,你還不信,現在被我說中了吧!”
馬文忠受到妻子的“暗示”,摸著女兒的頭說:“媽媽這么不相信你,咱們是不是就認輸?要是我就證明給她看看,咱到底行不行。”新元朝父親點點頭,對媽媽說:“我一定要把古箏學下去。”從那以后,新元鼓足了勁學習古箏,她越學越喜歡。
媽媽用心良苦,女兒
越受“打擊”越有干勁
2007年6月,新元從電視上看到市政府正組織大量人力、物力鏟除“植物殺手――加拿大一枝黃花”。這引起了她極大的興趣,“一枝黃花”是什么植物?大家為什么這么厭惡它?
在網上,新元看到“加拿大一枝黃花”,被人稱為“霸王花”,這是因為這種植物根莖極其發達,繁殖力超強,一株黃花,第二年就可瘋長成20000株。有它在的地方,其他植物很難生存。自從1935年,它作為觀賞植物被引進我國后,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大城市。“一枝黃花”沒有天敵,蟲子也不吃它,如何根除,成了讓人頭疼的大難題。蟲子為什么不吃它呢?難道蟲子們都怕它?
新元想到媽媽每次買菜回來都要放在水里浸泡好久,祛除農藥。近年來,農藥是越用越毒,可蟲子卻越來越多,如果能把蟲子不愛吃的“一枝黃花”制成農藥噴灑在蔬菜瓜果上,那樣能不能驅蟲、殺蟲?新元從資料上查到,“一枝黃花”在國外是牛、羊、馬愛吃的飼料,如果它真能殺蟲,會不會對人畜無害?
新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媽媽。李春梅覺得女兒的想法很獨特,“一枝黃花”真能變廢為寶嗎?“無毒殺蟲藥”真的存在嗎?李春梅很支持女兒試一試。
星期六,新元和媽媽一起來到郊區,收割了一蛇皮袋“一枝黃花”。回到家,新元找來幾個瓶子,把“一枝黃花”搗碎后,放在瓶子里用水泡著。一個星期后,她用泡出來的汁水殺蟲,看有沒有效果。
有了藥水,還需要蟲子。炎炎夏日,大家都躲在空調房里不敢出來,新元嚷著要去捉蟲。為了鍛煉女兒的獨立能力,李春梅決定讓她一個人去。新元心里雖然沒底,但她知道實驗的事情還是得靠自己,便答應了。李春梅找來了草帽、長袖外套,把新元全副武裝起來,并親自把新元送上了公交車。
一小時后,新元終于找到了一塊菜地。正當她趴在地上找蟲子時,遠處一位大嬸拿著鐵鍬大聲地喊道:“偷菜的,別跑!”新元看著大嬸朝自己跑來,嚇得愣在那里。
新元再三向對方解釋:“阿姨,我是來捉蟲子的。”新元把隨身攜帶的小瓶子拿出來說:“我捉蟲子是為了做實驗。”那位大嬸嘟嘟囔囔地說:“這些蟲子害死人了,全捉走了才好。”
好不容易,新元才捉到了5條青蟲,7只瓢蟲和一些蚜蟲。
女兒終于回來了,李春梅大大松了口氣。新元顧不得休息,將密封了一個星期的“一枝黃花藥水”開封了。頓時,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臭臭的、腥腥的,讓人聞了就想吐。第一次實驗,新元舍不得把蟲子都用完,她在三只瓶子里分別放了兩只青蟲、兩只瓢蟲、五只蚜蟲,然后將涂上藥水的菜葉投進瓶子里。
一小時過去了,蟲子還在活動;兩個小時過去了,蟲子還在吃菜葉。新元沒耐心了,總是問媽媽:“它到底能不能殺蟲?”李春梅笑著說:“總得有個過程吧!”
四天后,蟲子是死了一些,可還有一兩只活著的。新元不能確定,蟲子是吃了菜葉死的,還是裝在瓶子里悶死的。她有點泄氣了,對媽媽說:“看樣子是我亂想了,這根本就不能殺蟲。”李春梅“安慰”女兒說:“你也別失望,我早猜到不行。”丈夫不失時機地插嘴說:“你怎么知道新元不行,人家愛迪生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才成功,新元第一次實驗失敗也不足為奇。”這時,新元站起來,對爸爸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媽媽你就等著看吧!”說著,“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
那段時間,新元天天鉆圖書館。她查了大量農藥方面的知識,了解到農藥按性質可分為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而殺滅害蟲主要有四種方式,胃毒、觸殺、內吸和熏蒸。自己使用的就是胃毒,應該說這種方法最見效,怎么就不行呢?難道“一枝黃花”根本不能殺蟲?從農藥知識上,新元看到農藥的配比和殺蟲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農藥都是高濃度的,不像自己用水泡出來的“自制農藥”。新元決定回家再試一次。可如何提取到高濃度的“一枝黃花”汁液,她犯難了。
回到家,新元試著把“一枝黃花”碾碎,用沙布把汁液過濾出來。最后證明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一枝黃花”枝葉不多,十幾斤“一枝黃花”也榨取不了多少汁液。李春梅在暗處一直關注女兒的實驗進程,她知道女兒遇到坎了。
2007年8月11日,李春梅找到了安徽農業大學的李桂亭教授,向他請教女兒遇到的難題。李教授爽快地答應了。
當天晚上,李教授詳細向新元講解了提取“一枝黃花”汁液的步驟。先將“一枝黃花”曬干用粉碎機碎成粉末,然后和純度酒精混合,在3攝氏度的溫度下冷藏,每天用玻璃棒攪拌。一星期后,用旋轉蒸發儀將酒精蒸發,最后得到高濃度的“一枝黃花汁液”。粉碎機、旋轉蒸發儀這些東西新元從未聽說過,她不知道做個實驗會這么麻煩,家里哪有這些東西?
新元主動問教授說:“我想借用一下農大的實驗室,可以嗎?”實驗室基本上不外借,但看著孩子誠摯的目光,李教授最終答應了。
2007年10月初,新元和同學王聞捷來到郊外采集了二十多斤的“一枝黃花”,他們擔心到了冬天就很難找到了。兩個孩子累得氣喘吁吁的。
“一枝黃花”曬干后,新元和王聞捷來到了農大實驗室,用粉碎機將曬干的“一枝黃花”碎成了粉末。碎成粉末的“一枝黃花”氣味難聞極了,粉塵直往鼻子里鉆,眼睛刺得睜不開。
晚上回到家,累了一天的新元沮喪地對爸爸說:“太累了,我都沒信心做這個實驗了。”馬文忠把女兒拉進房間悄悄說:“被你媽聽見了她又要笑話你了。你自己考慮,如果真繼續不下去了,我們不會怪你。”馬文忠迅速地把女兒的心理變化轉告給了“上級領導”。李春梅來到女兒房間,笑著說:“剛才和你爸說什么悄悄話呢?你不會是泄氣了吧!”要服輸嗎?讓媽媽笑話自己嗎?新元倔強地搖搖頭,不到最后絕不承認失敗。
專家服了中學生:
小小發明商機無限
轉眼到了11月份,“一枝黃花”的汁液終于提取出來了,可如何才能配出最適合殺蟲的比例?新元和王聞捷想到了一個傻辦法:一個一個去試,直到找出最佳濃度。李桂亭教授被兩個孩子的這種精神感染了,對新元說:“遇到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我。”
這次,新元依舊選擇了菜青蟲、瓢蟲和蚜蟲,他們將稀釋的“一枝黃花”汁液涂抹在菜葉上。第一次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前后三天,害蟲都死了。可三種蟲對“殺蟲藥”反應不一樣,死亡時間也不統一。新元沒有泄氣,只要能找出問題癥結一切都好辦了。
可一場冷空氣打破了新元他們的全盤計劃,青蟲和瓢蟲都被凍死了,只剩下了殘存的蚜蟲。李教授說:“選擇一種蟲,實驗的效果會更明確。”
蚜蟲的體積只有針鼻那么小,人眼看著看著就花了,而且它動也不動,你不知道它是死是活。每次實驗最少需要30只蚜蟲,為了這30只蚜蟲,新元和王聞捷可謂吃盡了苦頭。
2007年12月28日,新元已經不記得這是她第多少次實驗了,最少有幾十次。一想到數蚜蟲,新元頭皮發麻,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永遠無法明白那種滋味。她將捉來的蚜蟲倒在一個碟子里,為了先確保它是否活著,先用針頭去撥弄撥弄它,用力過猛,就會刺死蚜蟲。為了不傷害到蚜蟲,新元只能抬著手輕輕地碰觸。
窗外天都黑了,學校里只剩下幾個人,值班老師來催了好幾次了,讓新元早點回去。新元咬咬牙,堅持要把蚜蟲數好。……28、29、30,終于完成了!正在這時,王聞捷的一個噴嚏,讓蚜蟲都“飛”到九霄云外去了。兩個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屁股坐在地上都不說話。或許是太累了,新元一個勁地掉眼淚。
晚上九點多,新元才回到家。察覺女兒神色不對,李春梅趕緊讓丈夫去“探聽”下消息。很快,丈夫把“探聽”的消息如實匯報給了妻子。李春梅端著熱水來到女兒床前,用熱手巾給女兒捂眼睛和手臂。看見媽媽,新元倔強地擦掉了眼淚,連忙聲明:“我不會半途而廢的。”李春梅心疼地點點頭。
通過無數次實驗,新元和王聞捷終于找到了“一枝黃花”驅殺蚜蟲最佳的濃度,用1:50的濃度噴灑時,48小時內驅殺率為97%;用1:100的濃度噴灑,72小時驅殺率達到了93%。實驗證明,“一枝黃花”確實能高效殺滅植物上的害蟲。
可新元又面臨著另一個難題,“一枝黃花殺蟲藥”真對人畜無害嗎?如果有害,那和傳統殺蟲藥就沒什么區別。
新元想到了一個辦法,她讓媽媽從寵物市場給她買來一只小白鼠。她把小白鼠放在了自己房間里,小白鼠喝的是“一枝黃花殺蟲藥”,吃的食物也是用“一枝黃花殺蟲藥”浸泡過的。新元想,如果幾個月后,小白鼠仍然健健康康地活著,或許就能證明“一枝黃花殺蟲藥”對人畜無害。
每天放學回家,新元都會在小白鼠身邊待上好久,觀察它的一舉一動。小白鼠一點異常反應也沒有。新元知道小白鼠現在沒事,不代表“一枝黃花殺蟲藥”就沒毒,可能是它毒性很小,短時間內不能顯現。如果在人身上試驗,效果會快一點嗎?
新元見媽媽在做飯,爸爸在看報紙,把門關上了,她想自己親身試驗一下。新元小心翼翼地打開裝有“一枝黃花殺蟲藥”的瓶蓋,一股臭味撲面而來。她拿了根棉花棒蘸了點“一枝黃花殺蟲藥”,輕輕地涂抹在自己手背上,冰冰的、涼涼的,皮膚沒什么其他反應,她有個更大膽的想法,用舌頭嘗一嘗。
正在這時,李春梅進來叫女兒吃飯,嚇得臉色都變了,大聲呵斥道:“這能嘗嗎?會出人命的。”
小白鼠養到三個月時,李春梅托人在醫學院給它進行了全面檢查,實驗結果證明:小白鼠身體機能一切正常,完全無中毒跡象。
2008年3月15日,在第23屆合肥市科技創新大賽上,新元的“一枝黃花殺蟲藥”獲得了一等獎。雖然新元的“一枝黃花殺蟲藥”還需做進一步檢測,但專家們預估:“一枝黃花殺蟲藥”對人畜無害的可能性高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