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范文

時間:2023-04-07 23:11: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雷鋒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一代“雷鋒車”組的成員李保英說,45年前的這個春天,連云港市新浦汽車總站長途服務組的第一代服務員在工作中發現,好多旅客要到500多米外的火車站轉車,而火車站的旅客又要到汽車站來轉車,那個時候,汽車、火車的班次都比較少,很容易誤車,特別是一些攜帶行李較多或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旅客?!爱敃r全國都在學雷鋒,但是我們想,光學不干不行。”66歲的李保英說。于是她們幾個服務員拿著三條小扁擔和繩子,前往火車站接送旅客并為旅客免費運送行李,就像雷鋒同志當年的雨夜送大娘、工地送磚瓦那樣干了起來,后來車站領導專門為她們購置了一輛平板車,而這輛小板車,風里來雨里去,送旅客至車站、到住地,就被旅客們親切地稱為“雷鋒車”。

顏懷英是一位大連工人。1994年夏天,56歲的顏懷英在連云港轉車的途中不慎摔倒,見此情景,車站服務員郝芳萍、沙常梅、董鳳珍等立即把她抬上“雷鋒車”,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檢查,顏懷英膝關節粉碎性骨折,必須馬上手術。是“雷鋒車”組服務員為她簽了字,墊付了手術費,還特意燉了雞湯、排骨湯并悉心照料。

與顏懷英的經歷相比,今年72歲的單興惠和“雷鋒車”的緣分則是另一種傳奇:他家四代——他自己以及他母親、兒子、孫子都在不同的時間受過“雷鋒車”組的幫助。

篇2

各位尊敬的領導,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試談與時俱進的雷鋒精神》:

胡-錦-濤總書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發表了關于《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倳浀年P于榮辱觀的重要講話,切合人們的思想實際,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共鳴。

什么是榮辱觀?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榮辱觀?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不同的榮辱觀,是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榮辱觀滲透在整個社會的生活之中,不僅影響著社會的風氣,體現著社會的價值導向,標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我們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時,必須樹立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它會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當成為每個人做人的準則。

談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八榮八恥”,涵蓋個人、集體、國家三者關系,涉及人生態度、公共行為、社會風尚,這使我想起了雷鋒,想起了雷鋒精神。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從小學習雷鋒的事跡,唱著雷鋒的歌長大的,雷鋒精神對我們不陌生,很博大,內涵非常豐富,是一種莊嚴的責任感和偉大的激-情,它體現了雷鋒同志的公無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和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雷鋒同志的事跡,在各個側面體現了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今天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我們就要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要題會到雷鋒精神與時俱進的內在活力,怎樣把雷鋒精神與時代的要要求結合起來,怎樣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貫徹雷鋒精神?

“我要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黨把自己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這是雷鋒同志留給我們的一句名言,已深深地銘刻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在激勵著大家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無私地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雷鋒精神的內涵包括了無私奉獻、“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艱苦奮斗精神。雷鋒同志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樂于助人,做一行、愛一行,謙虛謹慎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值得我們學習,在“西風”漸刮漸猛的今天,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和道德風尚被逐漸蠶食的今天,尤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要樹立社會主義榮

辱觀,就要學習雷鋒精神,學習與時代結合的雷鋒精神。

我們今天學習雷鋒精神,不要講形式,要講實效,要講發自內心的出發點,要貫徹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社會發展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樹立積極的、好的榜樣,雷鋒就是我們的好榜樣。雷鋒的精神內涵是很豐富的,他刻苦鉆研,盡忠職守,熱心待人,做好事只是雷鋒精神的一個方面,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和行為當中。當然任何一種精神都都要與時俱進,新的時代就有新要求,比如說到艱苦樸素的作風,我們應該有這種精神,但衡量的標準是什么呢,現在的生活已經和世紀60年代不同了,我們要合理的理解今天的艱苦樸素作風,做到不浪費,不盲目追風,注重實效。

有人講雷鋒是英雄,甚至有人講學習英雄是很無聊的。不是這樣,絕不是這樣。雷鋒同志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但卻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應當把雷鋒精神當做一種典型,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讓這種精神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革命老前輩謝覺哉就曾說過,雷鋒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學到,雷鋒同志是偉大的,任何人都是要努力才能學到的。

篇3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始終不變的是我們對雷鋒精神的永久崇敬。還記得小時候《學習雷鋒好榜樣》著首歌經?;乩@在耳邊,老師也經常為我們講述雷鋒叔叔的故事,教育我們要像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助為樂的精神。長大后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當我踏上三尺講臺后,我對雷鋒的精神又有了新的理解,他的精神不僅僅是助人為樂,還是勤儉節約,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而學習雷鋒,認識雷鋒,學做雷鋒,學習雷鋒的精神,是我們 優秀的光榮傳統,任何時代都需要這種精神,雷鋒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永恒主題。雖然,雷鋒也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去駐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他是中化民族的靈魂,也是我們優秀的光榮傳統。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有些人在疑問:我們現在的社會還存在“雷鋒”嗎? 曾幾何時,人們說“雷鋒出國了”,中國人似乎不再歌唱“學習雷鋒好榜樣”了,而雷鋒助人為樂,勤儉節約的美德被西方人廣為接受和效仿,雷鋒日記也被印刷成多種文字,外國人學習雷鋒成為一種時尚。于是,有人扼腕,有人嘆息,人們呼喚“雷鋒——您快回來?!?/p>

就在人們呼喚的同時,我們看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那些支援救援的群眾,用雙臂護住孩子的教師,看到了為災區獻愛心的中國同胞們,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讓我們相信雷鋒精神一直在我們身邊。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活“雷鋒”,如:用雙手接住了從十樓摔下的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惜用生命去挽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張麗麗;還有用生命挽救40多名乘客的最美司機吳斌,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最美的歌。

在我們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其實每天都都在發揚雷鋒的精神,每一位教師都是活“雷鋒“,如:忍著病痛上班的連老師,在生命就快要結束時還要為學生上課的祖老師,在這里我最想說的就是我最敬佩的一個人,那就是我們學校的安老師。他一名男班主任,每天上班都是最早學校的一個,到了班級開始打掃班級,打掃完班級就打掃辦公室,學生到校后就組織學生上早自習。有的時候我真的很羨慕他們班的小孩,因為安老師真的把那些孩子當成是自己家的孩子一樣,甚至比自己的小孩還要上心。在他的班級有個小男孩要每天出去坐車,安老師不管在忙也要準時將他送出校園,親眼看到他上車,他才能回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送就是三年。還有一個小女孩,她的家在安老師家附近,安老師主動承擔起自行車送她回家的任務,每天他總是最晚一個離開學校,確定每一個學生安全的回家他才離開。每到下雨天他總是把傘讓給學生,而自己卻得淋雨,他對孩子的愛心我們沒一個人都看在眼里,每每到了期末考試,我總是能看到他的鼻子里總是塞著紙,每一次考試他都流鼻血,我們知道那是長時間疲勞造成的,我們總是勸他歇歇吧!他總是笑著說:沒事的,我身體好著呢!他不僅僅對學生好,對待同事也是特別的照顧,冬天天氣冷,我們得生爐子取暖,安老師天還沒有亮就到學校,把自己班的爐子燒好了,就去辦公室燒,還幫助年輕老師的班級燒,我們每天來到校園,辦公室總是熱乎乎的。安老師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雖然他的事跡并不像,最美媽媽,最美教師那么轟轟烈烈,但是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雷鋒的身影,他在教師的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坐著不平凡的事。

記得雨果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每一天就是在做葉的事業。在我們琿春其實還有好多好多坐著葉的事業,好多好多身上都聚有雷鋒的精神,我們應該像他們學習,將雷鋒的精神發揚光大,這樣我們的社會乃至民族會也會越來越繁榮!

篇4

雖然有人調侃: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里來四月走。我認為這樣說是不正確的,如果單單把雷鋒精神理解為扶老奶奶過馬路、幫助農民伯伯收麥子,那是非常淺薄的層面。更有甚者把穿雷鋒衣、戴雷鋒帽、拍雷鋒照、用雷鋒包作為學雷鋒的形式,這樣是流于形式,我們應該有一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雙眼,洞悉雷鋒精神的真諦,避免買櫝還珠的可笑行為。新的時代,我們會遇到新的問題,同樣也可以用雷鋒精神解決,這既是對雷鋒精神的繼承,又是對雷鋒精神的發揚光大。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道德缺失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不斷發生的“小悅悅事件”,一次又一次挑戰了人們的道德底線??赡苊總€人都會想事情的原因,難道說中華民族沒有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的傳統嗎?不是。而是我們都對這種事情麻木不仁、見怪不怪了,這是曾經產生雷鋒同志的國度,曾經把雷鋒精神作為精神支柱、舉國上下共同學習雷鋒精神的禮儀之邦。我們不能說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做,而是忘了該怎么做,一個人的熱心會被別人當做做作,一群人的熱心就會被作為精神,一個國家都這么做,那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幸好我們還有雷鋒精神,幸好我們還有三月學雷鋒月,我們是幸運的,有這么個機會,讓我們養成學雷鋒的習慣,當我們每個人都有了同情心,敢于伸出援助之手,那么社會同情心、民眾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理所當然的了?!按蠹覒撓嗷リP心、幫助、愛護,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雷鋒同志說的多好??!這也彰顯了傳承雷鋒精神的迫切性。

篇5

這個年頭心懷雷鋒精神的人又有多少呢?可能有人會說:“清潔工、老師。這些為我們辛勤付出的不就是嗎?”是,這個當然是??墒悄闶欠裣脒^如果世界上沒有老師沒有清潔工那是否還會有心懷雷鋒精神的人呢?

2012的冬天,12歲的我和家人回老家,那年因為雪下得很大,到經過四川尾省路面積雪過多,車輛無法行駛,我們車上的人都慌了陣腳,這時一位身穿軍裝的叔叔,套好防寒衣,和穿好防寒靴,他向附近農民要了把鐵鏟,自己動手在路面上鏟雪,他一鏟一鏟的把雪鏟到旁邊的小河道中,這時車上的人都被觸動了,紛紛向農民借了鐵鏟和那個軍人一起鏟雪,我也學著當個小大人,拿著小鏟子,鏟了起來,大家看見我一個小孩都來鏟雪,便不甘落后努力鏟著雪,忙活了2個多小時,一條沒有積雪的寬敞的道路便華華麗麗的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我們便高高興興的回到了車上。可是事情并沒有沒有那么簡單,老天好像和我們對著干一樣。‘嘩啦啦嘩啦啦。老天發火般的下起了傾盆大雨。很快雨霧慢慢擴散遮掩了我們的視線。司機只好無奈的停了車在路邊停歇。因為天氣潮濕所以車上濕漉漉的,這時,那個身穿軍裝的叔叔拿起地拖在潮濕的車面上拖地。忙碌了半個小時,雖然是冬天,但是他頭上的汗水清晰可見。司機向他道謝他卻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無聞的搖搖頭。我猜想他此刻正在想:這沒什么的,為人民服務,這是應該的。雨停了,車窗上的迷霧還沒退去。他又忙碌了起來。他拿起抹布,擦著每個座位的車窗,司機便擦著前車屏窗和反目鏡??墒钦l知道,才剛啟動的車又猛然停了下來。原來是爆胎了啊,不過還好有備用輪胎,可是司機看著外面呼呼刮著寒風的天氣可不想出去,司機怕冷車上的人也怕冷啊。那個穿軍裝的叔叔又穿上他是防寒服,拿備用輪胎下了車,默默無聞的換著輪胎。

雷鋒,你是我們心中的藍天,我們是你天下的白云;雷鋒,你是我們心中的一支歌,我們是你歌曲的觀眾;雷鋒,你是我們心中的太陽,我們是你光下的小草。你的精神是永不磨滅的,盡管你已不在,但是你的子孫還傳揚你的精神。

篇6

是的,雷鋒叔叔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然而,對于曾經一度將雷鋒精神引以為榮的中國人來說,雷鋒精神似乎離人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了。在“時間就是金錢”成為至理名言的當今社會,即使有人做了好事也成為一種炒作,一種交易,甚至是某些人騙錢害人的手段。雷鋒精神,難道真的離我們遠去了嗎?

在這美好的春季里,我似乎看到了雷鋒精神的再現!我們學校高中部的學生李應鏗同學拾金不昧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他在當今看似無人情的社會里面,為我們詮釋著雷鋒精神的意義,也可以看見雷鋒精神在這一時代的學生心中得到了傳承,傳遍了我們的校園。也許,很多同學會認為:“雷鋒精神,只不過是形式而已。”“雷鋒精神早已過時了!”其實不然,雷鋒精神是發自內心的。在我看來,只要有你我的參與,雷鋒精神,一定會發揚光大……

在日常生活中,助人為樂的事情隨處可見;在校園里,經常有同學們自覺撿起地上的垃圾……這,就是雷鋒精神。從中,你又是否找到了雷鋒精神的真諦呢?

實質上,雷鋒精神就是從平時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真心待人,并且持之以恒。學習上,幫助有需要的同學;為貧困災區的失學兒童出一分力;扶起摔倒在地的小同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發揚著雷鋒精神,都在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幸福。

只要把愛的春風送給別人,美麗的笑容就會常駐人間。輕輕拾起地上的紙,悄悄擦去課桌上的灰塵,靜靜走入莊嚴的會場,甜甜把微笑帶給他人。

李應鏗同學的事跡,也許只是生活中很平凡很平凡的小事。只要你愿意,你也能辦到。

篇7

一種精神的偉大,不僅在于它的崇高,而且更在于它對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推動。雷鋒的偉大,就在于他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和人民,想他人、為他人,干一行、愛一行,把為人民服務落實于一言一行,把遠大理想與平凡工作緊密結合。無私奉獻,工作至上,是雷鋒精神的核心內容。在學雷鋒活動中,我們緊緊把握敬業奉獻這一核心,探索具有時代特色、行業特點的實踐形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把學雷鋒與加快發展結合起來,在工業企業開展的“學雷鋒、爭貢獻”活動,在農業系統開展的“學雷鋒、爭狀元、當能手、奔小康”活動,提升了廣大群眾的文明素質;把學雷鋒與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在服務行業開展的“我是雷鋒故鄉人,優質服務為人民”優質服務競賽,在黨政機關開展的“學雷鋒、做公仆、創勤政廉政機關”活動,催生了一大批優質服務、講求職業道德的文明“窗口”單位,培養出一大批勤政為民的好干部;把學雷鋒與崗位成才結合起來,在政法系統開展的“學雷鋒、爭當優秀干警”活動,在教育系統開展的“唱雷鋒歌、做雷鋒傳人”活動,在共青團系統開展的青少年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教育等,激發了人們對他人與社會的關愛、對所從事工作的熱情,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發展與進步。

扎根人民,依托載體,使學雷鋒活動群眾化

雷鋒精神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關鍵在于它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通;雷鋒精神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關鍵在于群眾性的實踐活動將它代代傳承,使之永放光芒。因此,弘揚雷鋒精神必須扎根人民,依托載體,將雷鋒精神融入群眾性的實踐活動,使之在實踐中得到弘揚。一是把學雷鋒活動寓于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我們堅持把雷鋒精神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廣泛開展創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活動,使雷鋒精神在千家萬戶,在社區、村鎮、行業生根、發芽、結果。二是把學雷鋒活動寓于群眾性的道德實踐之中。通過開展“文明新風進社區、我為社區獻愛心”、“創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園”、“小手牽大手、共興文明路”、“學雷鋒見行動”等主題活動,使雷鋒精神真正內化成廣大市民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評價尺度。三是把學雷鋒活動寓于先進典型的示范教育之中。40年來,長沙涌現出一大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學雷鋒先進典型,全市形成了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與時俱進,營造氛圍,使學雷鋒活動經?;?/p>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必須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雷鋒精神新的內涵;必須創新宣傳教育方式,大力營造濃厚氛圍。如何豐富和發展雷鋒精神,使之始終與時展同步,是我們在開展學雷鋒活動中探索的重點之一。從1988年開始,長沙市每年都定期召開學雷鋒理論研討會或經驗交流會,不斷探討新時期學雷鋒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研究如何豐富和發展雷鋒精神,使雷鋒精神始終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為了增強學雷鋒活動的吸引力,把全社會學雷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全社會弘揚雷鋒精神的巨大合力,我們充分發揮雷鋒故鄉學雷鋒的優勢,圍繞“學雷鋒、做雷鋒”這個主題,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使學雷鋒活動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與此同時,我們始終堅持輿論引導,在新聞媒體開辟“雷鋒家鄉人”、“學雷鋒、樹新風”、“雷鋒之歌”等專欄和專題節目,集中報道學雷鋒的典型和好人好事,努力營造“知雷鋒、學雷鋒、做雷鋒”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篇8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 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勤儉節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依賴于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奶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饑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么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么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于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還有: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41年前的3月5日,親筆題詞,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一夜之間,雷鋒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個普通戰士的光輝形象,從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就失去父母,成了一個孤兒。解放后,他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戰士。在部隊里,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曾多次立功受獎。因公犧牲那年,他只有22歲。

雷鋒的故事千千萬,雷鋒的事跡說不完。一天,雷鋒乘火車出差,在車上,他看到許多旅客沒有座位,就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主動幫他們打掃車廂,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還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幫下車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這樣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鋒叔叔為了幫助別人,他只知道助人為樂,是永遠也不知道累的。

雷鋒叔叔非常節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可他卻用自己每月僅有的6元錢津貼,為全班戰友購買了許多學習書籍。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而且還經常幫助戰友,共同提高。1960年,遼寧省遭受特大水災。他悄悄的給受災的戰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錢。后來,他又把100元錢,以一名解放軍戰士的名義捐給了災區人民。

有多少次,雷鋒叔叔路過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參加起那里的義務勞動;雷雨來臨之際,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蓋水泥。

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有力量。

一塊木板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因為它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發揚這種“釘子”精神。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接過雷鋒精神的旗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的美麗?”

這,就是雷鋒日記里最為人熟悉,也最令人感慨萬千的一段話。它揭示了雷鋒精神的精髓——那就是付出,默默無聞地付出!那就是奉獻,不求回報的奉獻!那就是努力,不遺余力的努力!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呼喚雷鋒精神,我們依然需要雷鋒精神,因為雷鋒精神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在新時期的體現,它就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篇10

—題記

扶起摔倒在地的小孩、幫助老年人過馬路和給老人讓座,是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省吃儉用、愛心捐款,舍己為人是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學習時間是擠出來的,學習成績是鉆出來的,是雷鋒的釘子精神。

那是有一身才華卻不顯擺,那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求回報,那是為國家做貢獻而不求名利。他用他短暫的一生,創砸了生命的價值,他就是——雷鋒。

有時突然會覺得雷鋒離我們很遠,感慨時間流逝的太快,漸漸的雷鋒品質被淡忘,可只要用心去觀察,其實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那些主動撿起地上垃圾的人、那些拾金不昧的人和那些在默默奉獻的人,他們都是新一代的雷鋒,只要我們愿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雷鋒。

有這么一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仿佛是不停不息,為人民做盡了好事。他的偉大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他就是一個憨厚的老實人,他是可敬的“傻子”。

幫丟了錢的婦女買票;淋雨挨餓送婦女小孩上車;肚子疼得厲害也不忘記要義務勞動;為了自然災害捐款連汽水都舍不得喝一口;不辭辛苦用心教小同學讀書……

為何上天不眷顧如此有功德的人,年僅22歲的雷鋒光榮犧牲了。他的一生因為人民服務而生,為人民做貢獻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他那不可磨滅的英雄形象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

“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這是他給世人的承諾,他用他的一生實現了這個承諾。

當我們遇到那些貧困的孩子能否伸出我們愛的雙手,去幫助他們?當我們遇到公益活動能否像平時買東西大手大腳一樣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