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之家建設情況匯報范文

時間:2024-03-20 15:45: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職工之家建設情況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企業職工之家建設情況匯報

篇1

我區目前非公企業總數為1634家,有農民工13821多人。我區農民工務工行業主要集中在建筑業、制造業、板材行業、建材行業和服務業。多數農民工為本地剩余農民勞動力,少部分為外地到本地務工人員。雖然目前經濟下行,但我區農民工并未大量失業,目前,這些農民工大多情緒穩定,生活安定,并未對社會形成不安定的因素。

(一)就業和創業信息的提供問題。一是在家待業的農民工多數愿重新外出務工,但由于信息不暢,苦于無招工信息,只好在家等待觀望。二是部分想在家創業的農民工雖然有良好的愿望,想在種植業、養殖業上有所發展,但由于對市場需求不了解,創業項目難選擇,不敢去干。因此工會應加強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信息。

(二)農民工技能培訓問題。農民工技能水平低,影響了農民工重新就業和創業。一是我區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數為初中以下文化,對科技知識接受能力不強,在外打工多數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體力勞動或在服務業從事簡單的勞動,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擇業競爭力不強,影響了農民工就業。二是部分想從事種植、養殖業農民工普遍缺乏相關的種植、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影響了農民工自主創業。因此工會應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

(三)農民工生產生活困難問題。部分農民工家庭增收困難。我區農民工收入中勞務收入占了50%左右,農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賴打工的收入。農民工家庭一旦發生意外失業,家庭都會面臨較大生產和生活困難,需要幫扶。

(四)農民工維權幫扶問題。農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干,二怕工資低掙不著錢,三怕干了活領不到工資。其中最怕的就是干了活卻領不到工資。因此工會應該加大對農民工維權幫扶。

(一)創新維權服務形式,為農民工解憂。一是打造網式維權服務。在__街建立__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在__產業園建立工會工作站,在__區農業資料有限公司建立大型企業職工法律援助站和__蓮藕產業(核心)示范區建立“農民工之家”,形成“一中心、三站點”服務模式,派駐律師在站點接受職工(農民工)的維權咨詢和法律援助。此外在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貼掛《農民工維權告示牌》50塊,告示牌上寫明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內容、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律師聯系方法,讓職工(農民工)維權有依據、有門進、有人幫、有收獲、增信心。

(二)轉變干部作風,到一線去服務農民工。新形勢下,農民工已成為產業的主體。工會工作重心必須下移。工會人員必須往一線安排,經費也重點往一線傾斜。我會從2015年開始,在__產業園區工會工作站,安排了2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工會業務工作;在__城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安排1名法學專業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開展職工維權工作;在__蓮藕產業(核心)示范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安排1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服務農民工工作。在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園區工會工作站和示范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實行工作日誌登記、職工(農民工)來信來訪登記和具體開展服務職工(農民工)工作登記制度。每個站點的工會工作者每個月要向區總工會匯報開展工作的情況。

(一)企業建立工會積極性不高,甚至認為建立工會增加麻煩和負擔。農民工“無家”可歸。

(二)農民工對入會意愿不強,好似入會要交會費,增加負擔。

(三)農民工會員流動性大,有的會員不定時地到外地務工,管理難度大。

(四)大部分非公企業不重視工會建設,投入少,組織農民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更少,影響企業工會活力和戰斗力發揮。

針對農民工目前狀況,建議:

一是加強企業主對建會好處的教育和動員工作,積極建立企業工會,讓農民工有“家”可歸;同時真正發揮企業基層工會為農民工服務作用,增強企業工會吸引農民工入會能力。

二是加強農民工入會的好處宣傳,積極發動農民工入會。

三是各級工會高度重視農民工會員工作,在生產生活上多關心,積極解決農民工會員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合法權益的維護,讓農民工體會到工會組織是自己信賴之“家”,工會工作者是自己“娘家人”。

四是加強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和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提高農民工就業率和創業率,助推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