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匯報范文
時間:2024-03-27 16:4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縣自2012年列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以來,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即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重點,現已在、鎮完成高標準農田面積11200畝,完成財政總投資1380萬元,完成主要工程量為:平整土方86萬方,襯砌渠道93公里,新修機耕道43.1公里,機耕橋4座,修筑田埂205公里,打機電井7眼、購置設備7臺套,維修電灌站2座、更新設備4臺套,并已通過上級檢查驗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縣里成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小組,縣領導擔任組長,縣農發辦主任和、鎮黨委書記擔任副組長。領導小組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重要方案、重大事項和重要舉措等進行決策管理,協調部門之間關系,形成全縣一盤棋,共同合力搞開發的良好氛圍;二是建立項目庫。年初組織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調查摸底,實地勘察,掌握第一手資料,建立項目庫,搞好項目儲備,及時組織人員到省、市跑項目、爭資金。2012年爭取到國家立項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項目中央財政資金930萬元;三是在項目實施前,派出工作人員深入到項目區村組,召開群眾座談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使項目建設盡可能滿足群眾意愿,并取得群眾的支持;四是在項目建設上,實行分工負責制,縣農發辦主任負總責,兩個副主任負主責,所分管的項目實行“包項目建設、包進度質量、包檔案建設、包驗收過關”的四包責任制。在嚴格質量方面,除我辦工作人員和監理人員監督外,我們還邀請了村、組的老黨員、老干部進行監督,確保每個標段工程都達到技術設計要求;五是注重開發項目的規模化水平。為了凸顯農業綜合開發整體效益,首先,項目安排要求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其次,開發效果達到高標準農田要求,即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排灌自如、旱澇保收,便于機械耕作。
三、2013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準備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我縣2013年度計劃沂江鄉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開發任務為建設高標準農田10500畝,財政總投資133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平整土方89萬方,襯砌渠道34公里,新建電灌站7座,維修電灌站8座,營造防護林8公里等。項目實施方案已得到上級批復,目前完成工程招投標,并與中標人簽訂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計劃11月10日動工新建,爭取年底前完成所有標段工程土方任務,明年2月14日全面竣工,3月份縣級竣工驗收,4月份確保以優良工程迎接市級檢查驗收。同時,著手做好2012年度項目計劃編制的各項工作。
四、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是項目區鄉、村、組各級在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上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鄉、村、組各級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高度重視并把它擺上重要議事、干事日程上來,特別是戶與戶、村與村之間的土地調整等一些矛盾、糾紛要積極妥善處理,同時還應積極組織群眾投工投勞,配合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項工作;二是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協調工作。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需要各相關部門鼎力相助、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近幾年來各相關部門給予了積極配合、大力支持,但隨著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工作量越來越大,希望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加大配合力度,共同把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做好,更大程度地造福于全縣農民群眾;三是加強自身建設。針對本辦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我縣應加大有關專業人員培訓的力度;四是配齊交通車輛。針對本辦交通工具偏少問題,建議有關部門批準購置工程管理車子一部,確保推進新形勢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順利進行。
篇2
一、迅速行動,層層傳達學習文件精神。
為了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州會議、文件精神,我縣積極采取微信、qq、電話、短信等現代化信息載體,及時傳達學習了《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也及時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進行會商、安排部署了相關工作,縣級各責任部門和鄉(鎮)積極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
二、及時研判,找準攻堅“攔路虎”
在嚴格落實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有針對性的摸排收集分析疫情對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摸排出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勞動力務工就業難。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小微企業(如:酒店、飯館、雜貨店、五金店等實體企業)暫時停業,導致大部分農村貧困勞動力在家待業。加之就業技能集中培訓、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等就業服務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導致貧困勞動者技能提升人數、轉移就業人數下降,就業扶貧目標進度滯后。
二是農業產業生產難。嚴峻的疫情形式,制約了物質調運、農產品銷售和春耕生產,導致高標準農田建設、產業園區,蔬菜大棚等項目無法實施。化肥、飼料等農資預計缺口90余噸。加之疫情防控的隔離、封控措施無法正常進行春耕生產。
三是貧困戶穩步增收難。因疫情防控需要,全縣181個行政村、4個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人員外出受限,使貧困戶務工、產業生產等受到影響,嚴重制約了貧困戶穩步增收。
四是特殊疾病就醫難。嚴峻的疫情形勢一定程度影響了特殊疾病患者正常治療。如在脫貧攻堅大排查發現的5邊緣戶、8戶監測戶中,5人需要長期治療或藥物維持,2人需要定期化療,但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接受治療。
五是日常工作運轉難。疫情防控限行措施對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數據核實核準、項目清理和項目庫建設等日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三、精準施策,千方百計克難攻堅
一是精準施策補短板。針對疫情期間無法入戶開展工作的實際,充分利用大排查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手機、微信、qq等現代信息化手段,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溝通銜接機制,逐村逐戶排查各類問題243個,采取納入低保、落實公益性崗位、幫助發展增收產業等針對性補短措施。同時,保質保量完成了貧困人口數據信息的核實核準和項目庫建設、政策宣傳等工作。
二是多方協調抓鞏固。針對疫情期間物資調運、農產品銷售、產業項目推進難等問題,協調各方,凝聚合力,儲備優良玉米雜交種45噸,各類蔬菜種子500包,農膜55噸,尿素、復合肥等各種肥料65噸,除草劑、殺蟲劑等各種農藥3噸;調運化肥30噸,磷肥4噸,地膜2噸,有效緩解了農資短缺問題。
篇3
羊井子灣鄉6個行政村,1327戶,5408人,耕地面積19256畝。全鄉共篩選核定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388戶1554人,全鄉從2014年至2017年脫貧364戶1484人,現剩余24戶70人未脫貧,今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落實情況
2018年初,根據關于切實做好“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的通知要求,全鄉按照縣脫貧攻堅和幫扶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制訂鞏固提高計劃304份,制訂精準脫貧計劃24份。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我鄉成立了6個駐村工作隊,駐村蹲點,切實做到脫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
(一)產業脫貧方面。2018年采取的主要措施、項目進展和資金落實等情況是:
1、制定了全鄉精準扶貧總體規劃和貧困戶脫貧致富規劃,制定并落實了“2511”工作推進計劃,近期,大力支持扶貧戶發展葡萄產業,累計為精準扶貧戶投入葡萄苗木、水泥高低桿,共發展葡萄面積526畝。因戶施策,鼓勵有條件農戶發展設施養殖產業,落實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7.94萬元,為全鄉328戶精準扶貧戶發放良種帶羔母羊444只、種豬2頭,飼料302袋、飼草18噸,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2、是“三變”+扶貧開發。積極引導精準扶貧戶以葡萄經營權、技能技藝入股經營主體,精準扶貧戶從中獲得相應利益分紅。目前,全鄉已有52戶精準扶貧戶參與了葡萄產業、鄉村旅游入股。在此基礎上,積極吸納富余勞動力和具有勞務技能的農戶和精準扶貧戶入股弘揚勞務服務公司。至目前,已有83人入股勞務服務公司,入股農戶人均增收近3000元。通過“三變”與葡萄產業、鄉村旅游、勞務輸轉等產業的融合發展,預計精準扶貧戶年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將有效助力精準扶貧戶增收脫貧。
3、緊盯省市縣“1+17”精準扶貧政策,持續加大項目爭引力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事一議、光伏扶貧等扶貧項目,全面貫徹落實農村屋頂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目前已簽訂合同328份,完成光電板架設,在7月底實現并網供電。金新村、羊井子灣村、大泉灣村、榆樹井村共襯砌斗農渠86.05公里,加快新型節水灌溉系統建設。
4、脫貧目標按照“思想認識統一、人員培訓統一、幫扶方式統一、工作規程統一、駐村考核統一、驗收標準統一”的總體要求,各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逐村逐戶扎實開展了調查摸底工作,深入了解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各幫扶領導干部緊盯脫貧時限要求,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并找準幫扶突破口,采取政策上幫、思想上引、資金上扶、技能上教等措施,緊緊扭住發展特色葡萄產業和養殖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逐步落實制定的幫扶計劃和方案,切實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自我脫貧的能力。
(二)社會保障兜底方面。資金落實等情況是:民政、計生對我鄉16戶40人一二類低保戶和1戶五保貧困戶,每月走訪一次,按時將資金發放到位,保障了群眾的最低生活保障。
(三)危房改造方面。今年共需解決4戶18人,2018年主要措施和進展情況是:前期請住建局第三方人員對我鄉精準貧困戶進行了評估驗收,鄉村兩級、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針對危房農戶,進行了深入走訪和政策講解,4戶危房已經修建完工,經驗收合格后每戶4萬元補助已經發放到位。
二、存在的問題
1.針對對貧困老人、重病病人或貧困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強化救急紓困措施,及時協調解決吃飯、取暖、就醫等保障工作無法正常生活等問題。
2.全鄉328戶精準扶貧戶光伏電站由于原變壓器容量普遍過小,超出了現有變壓器的正常負荷。目前我鄉80%的精準扶貧戶暫時只有3千瓦并網發電,其余3千瓦處于停運狀態,需要更換變壓器才能實現全面并網發電,群眾反響較大。
3.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發展觀念仍待轉變,通過近期幫扶物資的投放,部分群眾看到貧困戶幫扶措施的落實后產生了攀比嫉妒情緒。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
學習抗洪精神個人心得體會1
__年是我鎮水利建設的關鍵之年,涉及工程項目多、建設范圍廣、項目投資大、工程時間緊等特點,水機站主要精力集中到年度工作目標上來,以“水安全,整治水環境”為主題,以改善水利基礎設施條件為切實點,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工作效能,有序推動水利建設,現把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把防汛抗臺工作放在首位
1、切實抓好汛期準備。從2月22日開始在全鎮范圍內開展防汛檢查、隱患整改,特別是對20____年“海葵”臺風暴露出來的問題列入工作議事日程,及時落實措施加以整改。對楊廟社區外圍重點四個缺口現已改造,對麟溪村楊廟塘方樁廠2個250米地段的堤防加固,對光明村預制場200米段的內壩口門以及堤防的整改,對欣楊村600米防洪墻滲水的修復和55個口門配置槽板,對新聯村朱巷港等宅區300米地段的防洪墻改造,對戴西港村200多個河埠口門重新進行加高加固處理,對天凝村南殷家港250米一體護岸的改造。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在現有鎮村倉庫儲備的基礎上進行社會代儲備,協議儲備沙石8500噸,編織袋15萬只,毛竹20____支,尼龍彩條布2.4噸。嚴格落實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工作建設,建立健全防汛組織、人員分工、責任制度、各類預案修編等各項措施準備工作。
2、有力抗擊“菲特”特大洪澇災害。今年10月,由“菲特”臺風帶來的強降雨,短時雨量為244毫米,正時又面臨天文大潮,上游水壓,東泄不暢,造成河網水位急劇上漲,超越了“99·6·30”洪水位。8月9日20時水位達到4.38米,在緊急情況下,我鎮黨委、政府、防指辦人員高度重視,立足“防大災、抗大災、救大災”的思想,按照“標準范圍內不出險,超越標準不死人、不傷人、少損失”的工作目標,根據上級政府、防指辦的指令,早部署、抓主動,第一時間啟動響應預案,第一時間落實各項有效措施,多次召開各層次的緊急會議,安排聯村干部及時到聯系村指導抗洪工作。同時加強值班巡查,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隨時掌握動向。在面臨在建工程臨時壩淹沒、漫堤、決堤,老集鎮、宅區、沿河企業進水,農作物受淹,出現四處告急的危機時刻,鎮防指辦人員臨危不亂,主要領導親自指揮,積極應對,全鎮上下眾志成城,奮力拼搏,對重點地段、設施應急調度人員、物資、車輛到達險工險段,把各個環節明確到人,使抗洪搶險工作有序進行,做到抗洪工作人人進崗,人人有責,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經核實,在這次抗洪搶險中投入抗洪人員6500多人次,消耗編織袋7.8萬只,砂石2492噸及竹木、彩條布尼龍等物資,共調用水泵42臺套,投入抗洪搶險資金269萬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下,通過鎮、村與企事業社會各方的努力,我鎮有驚無險抵御了此次洪災,贏得了抗洪的最終勝利,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確保了全鎮范圍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程建設抓重點,抓規模,促成效
1、加快實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該項目天凝鎮計劃總投資近6793萬元,工期分三年,自20____-__年,20____年任務于__年1月底開標,一期工程投資2021萬元,加原有楊廟圩區整治工程一標段投資465萬元,計項目投資2486萬元,整體工程分東南凝、宏楊兩個灌區,涉及工程量及進度情況:渠道52.4公里,機埠27座,水閘14座,已完成13座,在建1座,占工程量的90%;排澇站11座,完成9座,占工程量的90%;完成新建護岸2570米,防洪墻3350米,已完成投資2238萬元。
2、結合水環境整治,抓好村莊河道整治工程。一是20____年度河道整治護岸工程,于__年2月開始動工,該工程涉及洪南等四個行政村,總長度為4.85公里,投資173.8萬元,到目前為止整體工程已完成;二是天凝鎮光明村河道整治工程Ⅱ標段,涉及護岸工程1.627公里,河道疏浚1.34公里,投資150.4萬元;三是開展河道疏浚工程,__年計劃長度18.5公里,涉及13個行政村,現疏前測量工作已完成,已經疏浚河道長度為24.2公里,占工程量的130%,投資154.9萬元;四是全鎮河道保潔308條,235.13公里,含蕩漾面積11.62平方公里,投資155萬元,合計投資634.1萬元。
3、應急實施__年度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補充項目,涉及塌方護岸0.9公里,重點排澇站3座,投資97萬元,該工程在“菲特”臺風到來時已經投入運行。
三、根據《________縣人民政府關于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五有”要求,開展水利站標準化建設,經過2個多月的組織實施已完成,投入資金9萬余元,待縣級驗收。
四、開展農機推廣服務職能
以積極引導、加速推廣各類新型農機俱,今年新購置農機俱31臺套,其中大中型農業機械11臺套,開展農機安全管理“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檢查農機維修網點,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全鎮22個村簽訂責任制等活動,并對高耗能農械實施報廢補償工作,全鎮11個行政村已報廢車輛70臺,年機收率在98%以上。
__年完成水利投資2978.1萬元。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續建小農水重點縣工程項目,已完成二期工程招標,以楊廟塘護岸建設和麟溪村田內工程為重點,新建灌溉泵站13座,新建渠道10.42公里,新(改)建閘站9座,新(改)建排澇泵站3座,一體式護岸0.8公里,防洪墻1.05公里,機耕路0.827公里,項目投資1035.78萬元,該工程將要破土動工。
2、加快王凝圩區建設,閘站工程建設投資1100萬元,既完成紅旗塘以北圩區整治,又解決了洪溪老集鎮問題。
3、依托第四批中央小農水重點縣工程,投資1000萬元的護岸閘站工程建設來徹底改造楊廟老集鎮的工程建設。
4、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該項目涉及面積3.16萬畝,投資948萬元。
5、結合集鎮開發開展凝溪市河改造工程、生態護岸及綠化工程,配套同步實施,目前已經爭取到國家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資金1200萬元,望年內完工。
6、積極爭取二輪圩區工程項目,對楊廟塘、淡滄涇港、關陽港、許巷港等重點河道的工程改造。
7、按照縣級要求,做好推廣組建水利會、圩區協會等方面的工作。
計劃__年水利投資5283.78萬元。
學習抗洪精神個人心得體會2
__鎮處于全區的西部,屬于典型的低洼地區,抗洪排澇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洪水,我鎮迅速啟動防洪預案,落實各項抗洪排澇措施,組織全鎮黨員干部、人民群眾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災的洪流中,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5日上午,內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豐南圩已降至1.7米,受災田塊全部被救出水,全鎮無一人傷亡,未出現大面積的農作物受淹,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未受大的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抗洪排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一、抗洪的幾點總結。
1、超前決策,未雨綢繆。我鎮是西部水鄉低洼地區,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據這一具體情況,近兩年來,我鎮對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投資近280萬元,新建一座雙泵排澇站,13座防洪閘,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標準,在雨季來臨之前,花費近12萬元,對全鎮原有閘站進行全面的檢修,保證了戰時用得上,打得響。同時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6月30日當天降雨,當天關閘,當天排澇,做到了及關及排。
2、加強領導,組織得力。今年的洪水來勢猛,來速快,雨量大。我鎮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連夜召開班子成員、機關干部、聯系干部、各村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全面動員布署,動員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線,靠前指揮戰斗,同時組織全鎮的民兵成立抗洪搶險小分隊,及時化解險情。
3、確保重點,注重實效。我鎮的抗洪排澇工作始終圍繞“五個確保”開展,注重具體效果,確保不因洪澇災害而發生人員傷亡;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確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受淹絕收;確保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不受大的影響;確保社會大局的穩定。
4、思想統一,作風扎實。面對洪災,全鎮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及時的統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始終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種矛盾,宣傳情況,排除險情,廣大黨員干部頂風冒雨,日夜駐守在抗洪一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陣地在,與群眾共進退,正是這種扎實的作風,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戰斗力,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喚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關鍵。抗洪排澇的關鍵是抓排水,抓自救,穩定群眾的情緒。我鎮在重抓一級排水的同時,積極組織力量狠抓二級排水,匡自為戰,確保了農作物不長時間經受水淹。同時,面對人民群眾焦慮的情緒,加強宣傳,加強疏導,耐心解釋,及早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到受淹最重、困難最大、群眾情緒最激烈的一線解決問題,防止了過激行為的發生,確保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二、災后的幾點反思。
1、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滿足群眾的需求是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根本責任,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損失,面對洪災,容不得我們黨員干部有不作為的行為,有半點閃失,否則群眾不答應,組織也不答應。
2、切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長久之計。洪水無情如猛獸,只有將它擋在圩堤之外,閘門之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鎮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抗洪工作的勝利,是與近年來的投入分不開的,但我鎮目前依然還存在部分患工險段,存在排澇模數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閘站,只有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動性,把損失降到最低。
3、切實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群眾基礎。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組織好群眾、發動好群眾,才能降服兇猛的洪魔。在組織群眾中,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在發動群眾中,減少災害損失程度;在宣傳群眾中,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化解群眾情緒。
4、切實加強科學決策,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科學之路。抗洪工作來不得半點的馬虎與閃失,我鎮的區域位置特點是地勢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懸殊,田塊高低不一,這就需要早關閘,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時,重視抓好二級排澇,加大組織力度,提高自救的組織化程度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審時度勢,加強決策,對抗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分關鍵。
5、切實履行職責,體現先進性,是抗洪工作取得勝利的政治保證。抗洪的過程是一個戰時的過程,戰時是廣大黨員干部平時工作作風、意志品質、工作能力、決策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考驗干部的過程,更是鍛煉干部的過程,抗洪的過程,既能體現先進性,更能提高先進性。
三、迅速掀起抗災自救的新。
抗洪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之后,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要雷厲風行、爭分奪秒、再接再厲、連續作戰,迅速投文章標題:鄉鎮抗洪救災工作總結與思考。
學習抗洪精神個人心得體會3
鎮處于全區的西部,屬于典型的低洼地區,抗洪排澇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洪水,我鎮迅速啟動防洪預案,落實各項抗洪排澇措施,組織全鎮黨員干部、人民群眾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災的洪流中,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x日上午,內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已降至1.7米,受災田塊全部被救出水,全鎮無一人傷亡,未出現大面積的農作物受淹,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未受大的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抗洪排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一、抗洪的幾點總結。
1、超前決策,未雨綢繆。我鎮是西部水鄉低洼地區,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據這一具體情況,近兩年來,我鎮對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投資近280萬元,新建一座雙泵排澇站,13座防洪閘,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標準,在雨季來臨之前,花費近12萬元,對全鎮原有閘站進行全面的檢修,保證了戰時用得上,打得響。同時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x月x日當天降雨,當天關閘,當天排澇,做到了及關及排。
2、加強領導,組織得力。今年的洪水來勢猛,來速快,雨量大。我鎮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連夜召開班子成員、機關干部、聯系干部、各村支部-、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全面動員布署,動員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線,靠前指揮戰斗,同時組織全鎮的民兵成立抗洪搶險小分隊,及時化解險情。
3、確保重點,注重實效。我鎮的抗洪排澇工作始終圍繞“五個確保”開展,注重具體效果,確保不因洪澇災害而發生人員傷亡;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確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受淹絕收;確保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不受大的影響;確保社會大局的穩定。
4、思想統一,作風扎實。面對洪災,全鎮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及時的統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線,黨政主要領導-始終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種矛盾,宣傳情況,排除險情,廣大黨員干部頂風冒雨,日夜駐守在抗洪一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陣地在,與群眾共進退,正是這種扎實的作風,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戰斗力,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喚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關鍵。抗洪排澇的關鍵是抓排水,抓自救,穩定群眾的情緒。我鎮在重抓一級排水的同時,積極組織力量狠抓二級排水,匡自為戰,確保了農作物不長時間經受水淹。同時,面對人民群眾焦慮的情緒,加強宣傳,加強疏導,耐心解釋,及早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到受淹最重、困難最大、群眾情緒最激烈的一線解決問題,防止了過激行為的發生,確保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二、災后的幾點反思
1、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滿足群眾的需求是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根本責任,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損失,面對洪災,容不得我們黨員干部有不作為的行為,有半點閃失,否則群眾不答應,組織也不答應。
2、切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長久之計。洪水無情如猛獸,只有將它擋在圩堤之外,閘門之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鎮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抗洪工作的勝利,是與近年來的投入分不開的,但我鎮目前依然還存在部分患工險段,存在排澇模數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閘站,只有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動性,把損失降到最低。
3、切實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群眾基礎。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組織好群眾、發動好群眾,才能降服兇猛的洪魔。在組織群眾中,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在發動群眾中,減少災害損失程度;在宣傳群眾中,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化解群眾情緒。
4、切實加強科學決策,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科學之路。抗洪工作來不得半點的馬虎與閃失,我鎮的區域位置特點是地勢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懸殊,田塊高低不一,這就需要早關閘,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時,重視抓好二級排澇,加大組織力度,提高自救的組織化程度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審時度勢,加強決策,對抗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