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21 08:1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典成語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經典成語故事

篇1

China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historically: Wei in the north, Shu in the southwest and Wu in the southeast.

Once Cao Cao from Wei led a 200,000 strong army down to the south to wipe out the kingdoms of Wu and Shu. Therefore, Wu and Shu united to defend his attack. Cao ordered his men to link up the boats by iron chains to form a bridge for the Cao's passing from the north bank of Yangtze River to the south bank. The General Commander of the allied1 army was Zhou Yu. He analyzed2 the situation carefully. Then he got a good idea. He decided3 to attack the enemy with fire. So he began to prepare for the coming battle. Suddenly he thought of the direction of wind. He needed the east wind to blow strongly in order to accomplish his scheme. However, the wind did not come for days. Thus Zhou Yu was worried about it. At that time, he got a note from Zhuge Liang, the military adviser4 of the State of Shu, which reads:

"To fight Cao Cao

Fire will help you win

Everything is ready

Except the east wind"

Quickly he turned to Zhuge Liang for help. Zhuge told him not to worry and there would be an east wind in a couple of days. Two days later, the east wind helped Zhou accomplish his scheme. At last, the allied army won the war.

Later, people use it to say "All is ready except what is crucial5".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歷史上,中國曾被分為三大國:北邊是魏國,西南是蜀國,東南是吳國。

篇2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BC),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Qi was very fond of listening to yu ensembles1. He often got together 300 yu players to form a grand music. The king treated his musician very well. A man named Nanguo heard about that and he managed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band, even though he wan2 not good at playing the instrument at all. Whenever the band played for the king, Nanguo just stood in the line and pretended to play. Nobody realized he was making no sound at all. As a result, he enjoyed his treatment just as the other musician did. When the king died, his son became the new ruler who also liked the music played on the yu. However, he preferred solos3 so that he ordered the musicians to play the yu one by one. Therefore, Nanguo had to run out of the palace.

the idiom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 is used to mock4 someone who passes for a specialist. You can also hear people saying it about themselves to show their modesty5.

濫竽充數

篇3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么強大的敵人啊!怎么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過于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后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于渡河難于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于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后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尸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Fu Jian, king of the State of Qin, controlled northern China. In the year383, Fu Jian led 900,000 infantry1 and cavalry2 troops to assault the State of Jin which wa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Xie Shi and Xie Xuan,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led 80,000 troops to offer resistance. Knowing that the Jin army was short of men, Fu Jian wanted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of being much more numerous in armed forces to stage a quick attack.

Unexpectedly, the van of Fu Jian's army of 250,000 troops was defeated in the Shouchun area by an ingenious military move of the Jin army and suffered heavy losses. The senior general of the van of Fu Jian's army was killed, and there were heavy casualties of more than 10,000 soldiers. Fu Jian's army was dispirited and its morale3 was shaken. Many soldiers were in such a great panic that they waited for opportunities to run away. Standing4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Shouchun City, Fu Jian and his brother Fu Rong saw that the ranks of the Jin army were in good order and that the morale of the Jin army was high. Turning to his brother, Fu Jian said, "What a powerful enemy this is! Why did people say that the Jin army was short of men?" He deeply regretted that he had taken the enemy too lightly.

Overshadowed by the disastrous5 defeat, Fu Jian ordered his troops to be deployed6 in battle formation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Feishui River, in an attempt to regain7 the initiative by relying on the superior geographical8 conditions. Then Xie Shi and Xie Xuan, the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suggested that Fu Jian's army retreat a little bit, leaving some space, so that the Jin army could cross the river to conduct ooperations. Fu Jian thought that his chance had come, believing that the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did not have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warfare9. It was his plan to stage a sudden attack while the troops of the Jin army was busy crossing the river, and he was sure that his plan would word. So he willingly accepted the suggestion of the Jin army.

篇4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發現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來,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就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的了。

篇5

In the State of Lu, there was a couple of husband and wife, the former being an expert shoemaker and the latter a skilled hand in wearing taffeta. One day after consultations1 they decided2 to go to the state of Yue to earn a livelihood3. The neighbors advised them not to go when they learned about their plan. "Don't go there," said one neighbor, "If you go, you can never earn a livelihood."

"We cannot understand you," interrogated4 the couple, "We have a find command of our art, how could we not earn our living with our work? Don't make a fool of us, please."

"Indeed, you have your skill," explained the man, "But have you taken notice of the fact that shoes are made for people and the silk taffeta are for hat-making? The people of Yue don't wear shoes, for they are barefooted. Again, they like to have their hair spread out over their heads and they never use hats. To whom should you sell your shoes and hats then?" Experienced though you are in the arts, yet the arts you have mastered are useless there."

After this explanation, the husband and wife now understood that anything that was not adaptable5 to the objective world would be useless and unpractical.

篇6

一、“警察故事”系列電影的繼承

“警察故事”應是一套相當成功的系列電影,六部影片之間有獨特的、延續的藝術特征,用來吸引和鞏固新舊觀眾。

1.主演――成龍 首先,成龍是影片的絕對核心人物,在影片中不僅僅是一名演員,前兩部《警察故事》都由他自導自演,之后的四部影片,成龍雖不再承擔導演一職,但他仍但當主演、出品人、武術指導等等。其次,成龍可謂是“以自我戰勝角色的電影作者”,他的表演具有獨特的動作性和喜劇性,武打表演的真實、拼命,在緊張節奏中不時加入滑稽情節或夸張表情,這成為成龍電影獨一無二之處。成龍的敬業精神,近乎拼命的動作表演,認真且不失幽默的拍攝風格,無一不被觀眾所認可。

2.警匪片的敘事模式 《警察故事》是系列警匪片,在影片的故事情節上,自然脫離不了犯罪、追捕,從第一部追捕大毒梟朱滔、第二部的爆炸案、《超級警察》打入國際軍火走私集團的內部、《簡單任務》調查一個國際性核子武器販賣集團、《新警察故事》對抗玩命游戲、《警察故事2013》與武江展開談判對決,每一部電影情節都驚險曲折,角色善惡分明、其敘事也從未脫離傳統的模式:開端―發展―偽――結局。

(1)開端:是電影的準備階段,即正面警察形象的樹立。

(2)發展:糾紛的對立,也就是事件的發生。

(3)偽:事件的進行仿佛一切順利,但卻潛伏著更大的危機。

(4):是緊接在偽之后的暫時失敗,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矛盾沖突最為集中、對抗最激烈、敘事節奏最緊張的時刻。

(5)結局:警察所代表的正義力量終將制服罪犯及邪惡的勢力。

這種模式,雖然老套,卻是從戲劇產生以來經過無數編排得出的最能吸引觀眾并適應觀眾觀賞心理和情緒的敘事模式,通過不同故事情節、人物、特效技術、場面設計等不斷的轉變和發展,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預期。

3.動作場面 “警察故事”系列電影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其動作場面的激烈壯觀。動作場面包括成龍的武打、槍戰、汽車追逐、爆炸等,這些無疑是最令人期待和叫好的部分。每部影片的動作戲份都占有很大比例:《警察故事》第一部中動作場面前后共有約30分鐘,占了總片長的三分之一、《超級警察》中動作場面22分鐘、《簡單任務》長達42分鐘、《新警察故事》約40分鐘。其中的動作場面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受情節的需要,警察與罪犯發生的交鋒對決;二是刻意的情節設計,將打斗作為一種打賭、比賽的形式,以輸贏來促進情節發展。

二、“警察故事”系列電影的發展

“警察故事”系列中電影主角、敘事模式、表演風格、動作表現等形成了類型化特征,但經過了28年,無論是角色本人還是社會歷史都發生了變化,成龍的日漸年邁、祖國等因素,在六部影片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反映。

1985年至2013年,成龍已經從31歲步入花甲之年,他不再可能像年輕時那樣拼命、承擔過分危險的動作表演。《警察故事》前四部中成龍為了電影受傷無數,堅持不用替身,他的敬業精神令人嘆服。但十年后的《新警察故事》一開場,不再是意氣風發的陳家駒,而是挫敗的醉鬼――高級督察陳國榮,在《警察故事2013》中,武打戲更是少之又少。

當“警察故事”跨入21世紀,隨著成龍年齡的增長,他在身份上由一個遇事易沖動的小警察,變成了穩重的高級督察,到了《警察故事2013》中的鐘文,多了冷靜,更多了一重猶豫。成龍老了,警察也老了,如果說年輕的警察魅力在于敢打敢拼、機敏果斷,那么年老的警察魅力就在于成熟穩重、智慧先行。

由于成龍的年長,影響最大的便是動作戲的表現。前四部《警察故事》的動作戲都以成龍為主,圍繞陳家駒這一角色展開對決。《新警察故事》中雖然動作戲的比例依舊很大,但是卻分散給諸多新人,如謝霆鋒、吳彥祖、尹子維、葉山豪等,成龍在表演中,也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和從容,臉上一直面帶無奈和憤怒。走到第六部,破案基本依靠語言勸說和集體合作,動作戲已經不是影片的亮點,而是要依靠案情懸念、主題等吸引觀眾。

1.故事情節 在故事情節設置上,自然都脫離不了警匪片的特點,第一部的情節十分普通,沒有過多的亮點,續集在故事創新方面也沒有很大的改觀,直到《超級警察》才開始有所創新,而《簡單任務》的劇情就通過與片名相矛盾來增加吸引點,案件的復雜性也是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步展開。《警察故事2013》故事情節依舊簡單,但值得一提的是其敘事結構是鎖閉式的。鎖閉式結構的特點是從故事的開始講起,一下子就跳到最緊張的沖突中,而把過去有關的情節用回顧式的敘述方式在劇情進行中逐步透露出來,過去和現在交替發展。《俄狄浦斯王》《玩偶之家》都是鎖閉式結構的經典作品。縱觀六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前四部立足于保衛香港安全、保衛世界和平的宏大理想,《新警察故事》立足于對個人的關愛;《警察故事2013》立足于救贖。影片的主題從個人保衛社會、保衛世界轉變為整個社會對個體的關愛和職責,是方向性的轉變,雖然故事情節趨向平庸,但內涵、精神沒有改變,且更加實際、更加貼近社會現狀。

2.警察的表現 六部影片對警察的表現也有所改變。警察是社會的執法者,應當被認作為一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群體。但非常明顯的是,前四部《警察故事》只注重陳家駒的個人功績,戲謔陳家駒一人全能而整個警隊慵懶無能。后的兩部影片,尤其是《警察故事2013》,更加注重個人與團隊的配合,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團隊合作是制勝的根本,個人力量的發揮要以集體的力量為支撐。

3.場景 說到場景的變化,普通室內、商場、馬路自然不必多提。不同的是從《超級警察》片尾的火車頂開始,部部影片都在動作場景上做足了功夫。《簡單任務》一是雪山上急速的追逐,二是海洋館海底的爭斗,雖然水中動作較為緩慢,但加入了核武器、鯊魚、缺氧等因素的存在,情節緊張程度一點都不比在陸地上低;《新警察故事》中高樓大廈上的垂直降落同樣驚險刺激。《警察故事2013》在場景上,并沒有繼承宏大、刺激的場面,而是僅僅選擇了一個由廢棄工廠改裝的酒吧。空間小卻不失立體感,配合鎖閉式結構,能夠完整地敘述整個故事。

4.個人情感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角色的個人情感。隨著主題從保衛香港、保衛世界轉變為關愛個體,人物的情感世界也逐漸豐富起來。前四部影片很少涉及陳家駒的個人情感,尤其《簡單任務》竟然絲毫未提及。陳家駒對待阿美,總是以工作為重、個人感情次之的態度,而阿美總是被拋棄、遺忘和敷衍。《新警察故事》和《警察故事2013》中增加了不少個人情感的成分,陳國榮與可頤修成正果、鐘文失妻又使女兒遭遇危機,愛女心切等等,讓觀眾體會到英雄對社會的全力付出是以個人家庭的犧牲為代價的,他們同樣有同平常人一樣的情感。

篇7

【關鍵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城鎮建設;重慶市

隨著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園區、城市新區及建廠、修路等生產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巨大,導致城鎮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流失嚴重[1]。重慶地處長江中上游,是我國嚴重水土流失的地區之一[2]。近年來,重慶市城鎮建設工程數量和規模日益增加,其工程建設活動擾動土壤結構,破壞原生植被[3],堆置固體廢棄物或直接傾瀉廢棄物到河道,極易造成局部地區嚴重水土流失。本文以重慶市萬盛區黑山谷景區江流壩接待服務區購物中心建設工程為例,分析此類工程建設的水土流失成因及特點,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這不僅有效控制該地區的水土流失,而且對保護土地資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項目及項目區概況

1.1項目概況

黑山谷景區江流壩接待服務區購物中心建設項目位于重慶市萬盛區黑山鎮南門村江流壩社,是旅游商業購物街、安置房及其他配套建筑新建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30381m2,總建筑面積13417 m2,工程挖方總量約1.2萬m3,填方總量約0.9萬m3,表土剝離約0.3萬m3。

1.2項目區概況

該項目區屬副熱帶東亞季風環流范圍內,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多年平均降雨量1282.4mm,年內降雨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的67.2%。土壤以紫色土為主,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周邊的植被覆蓋率可達88%。水土流失類型為水力侵蝕,土壤侵蝕容許值為500t/(km2?a),屬于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

2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及危害

2.1 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

項目建設區屬于以水力侵蝕為主的西南土石山區,主要表現為面蝕,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本工程建設用地范圍的平均侵蝕模數為3613t/ (km2?a),為中度侵蝕,其水土流失面積為9035m2(不含微度侵蝕面積),計算結果詳見表1、表2。

表1 黑山谷景區江流壩接待服務區購物中心建設項目原生地表土壤侵蝕強度分級統計表

名稱 地類 面積(m2) 坡度(°) 林草覆蓋率(%) 侵蝕等級

項目建設區 土坎梯田梯土 7602 - - 微度

建設用地 13744 - - 微度

林草地 647 8~15 45~60 輕度

坡耕地 3792 5~8 - 輕度

2441 8~15 - 中度

1182 15~25 - 強度

973 25~35 - 極強度

合計 30381 - - -

表2 工程原生地表侵蝕模數計算表

侵蝕等級 輕度侵蝕 中度侵蝕 強度侵蝕 極強度侵蝕 合計 平均侵蝕模數

(t/km2.a)

面積(m2) 4439 2441 1182 973 9035

比例(%) 49 27 13 11 100

侵蝕模數(t/km2.a) 1000 3750 6500 11500 - 3613

2.2 項目區水土流失危害

2.2.1損壞地表植被,降低水土保持功能

項目區的各種建筑物的基礎開挖將毀壞具有較好水土保持功能的原生地表植被,使地面失去了植被的有效保護,降低原地貌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劇了項目區的水土流失。

2.2.2土地退化嚴重

本項目在施工期將擾動原有土地,工程完工后雖可以部分恢復利用,但其土壤厚度減小,加上雨滴的擊濺以及徑流的沖刷作用,使土壤中N、P、K等有效營養成分含量降低,從而降低土壤肥力。

2.2.3加大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破壞了土壤原有的結構層次,可能形成新的病害斜坡,加劇重力侵蝕的發生;其次建設過程中棄渣的亂堆亂放,極易發生滑坡、崩塌等以重力侵蝕為主的地質災害。

2.2.4影響區域的生態環境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將會擾動地表,使地表土層和植被完全剝離,大大降低了項目占地范圍內的土壤抗蝕能力;工程建設的開挖和土壤、泥土的堆棄將占壓土地和植被,并將對項目區的環境造成不利影響,遇大風和大雨易產生水土流失,直接影響項目建設范圍及周邊環境。

3 水土流失防治對策

3.1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

3.1.1分區依據

項目區水土流失防治分區依據主體工程總體布局、施工擾動特點、建設時序、地貌特征、自然屬性以及水土流失影響進行劃分。

3.1.2分區原則

(1)分區內氣象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植被等生態特征具有相似性;

(2)分區應與地方水土保持規劃中水土流失防治分區的劃分協調一致;

(3)分區內建設時序以及工程建設新增水土流失特點相似。

3.1.3防治分區

根據該項目建設特點、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項目水土保持采取分區防治的方法。工程建設前期以工程措施為主,因地制宜,輔以生物措施相結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為主,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為直觀體現本方案設計內容,將項目區劃分為五組地塊,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區面積也將按此劃分進行統計,詳見表3。

表3 黑山谷景區江流壩接待服務區購物中心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表

序號 名稱 項目建設區(m2) 直接影響區(m2) 小計(m2)

1 一組地塊 1082 618 1700

2 二組地塊 2411 1114 3525

3 三組地塊 6992 2044 9036

4 四組地塊 19106 2375 21481

5 五組地塊 790 356 1146

合計 30381 6507 36888

3.2 水土流失防治原則

3.2.1因害設防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技術可靠、經濟合理、防治效果有效可行的原則。遵循全面治理和重點治理相結合、防治與監督相結合的設計思路,合理布置各項防治措施,建立選型正確、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效果顯著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

3.2.2預防措施先行,最小擾動原則

首先需優化工程布局和規模,優選建設時序,合理安排工期,強化管理、監理和監督,做好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盡量減少破壞地表植被面積,進一步優化土石方的平衡方案,提高土、砂、石料利用率。同時本項目在施工中必須保證最小擾動原則,盡可能的不去破壞原生植被,維持生態的相對穩定性。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充分重視項目施工過程中造成的人為擾動區及所產生的廢棄物,設計臨時水土保持措施,盡量減少新增水土流失。

3.2.3永久防護和臨時防護并行原則

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地表灑水,減少揚塵量,加強砂、土、石等建筑材料和清場、清基廢料的擋護、覆蓋,減少施工過程中造成人為水土流失,以確保臨時性防治措施與主體防治措施的銜接,達到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

3.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據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工程地形單元上水土流失的特點、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標,在對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護措施進行分析評價的基礎上,結合項目區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工程建設的特點和已有的防治措施,合理、全面、系統的規劃,提出各種工程地形單元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以工程措施為先導、以土地整治與植物措施相結合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這樣既能有效控制項目建設區內水土流失,保護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又能保證本工程的建設和運營的安全。擬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體系詳見圖1。

圖1 黑山谷景區江流壩接待服務區購物中心工程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體系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圍包括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預防保護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預防保護措施具體包括增強水保意識、加強監督管理與保護、合理選擇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期以及嚴格控制運輸流失和揚塵;工程措施具體包括修筑沉沙池和排水溝;植物措施具體包括栽植喬灌木及種草等;臨時措施具體包括臨時堆渣防護、場地圍欄和場地清理。直接影響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以臨時措施為主,具體包括場地清理和植被恢復。

4 結論

(1)通過對本工程的水土流失影響的分析,結合項目施工特點,確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對項目建設區采取預防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防治責任范圍內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項目區周邊環境得到改善。

(2)對項目區進行水土流失防治,使工程建設區的水土流失和棄渣得到有效治理,損壞的水土保持設施得到恢復和改善。本工程施工擾動面積30381m2,工程直接影響區面積6507m2,防治責任范圍共36888m2,永久建筑物13417m2。經過水土保持措施治理后,工程措施面積6939m2;植物措施面積9114m2。

參考文獻

[1] 汪仁杰.城市建設水土流失的防治探討[J].水土保持研究,1998,5(2): 9-11.

篇8

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呢?筆者談談看法。

一、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領略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國學基礎。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走近中國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

一個漢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生動的意象,寓教于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字金文為“”,上面兩邊是兩只手,表示合力辦學;中間是金“爻”,表示讀音;下邊是個房子,房子里有個“子”,表示教孩子讀書。所以,“學”本來意思是學習,引申為學校。另外,還可以科學地安排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進入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端正、工整,教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寫字教學中可融入書法教學,因為漢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美,日常教學中可每周安排一兩個課時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范。

二、詩詞吟誦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誦讀詩詞的重要作用。在誦讀經典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在逐漸提高。小學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國學詩詞進行啟蒙教育,講授傳統美德,讓學生用傳統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國學和古詩詞,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的結晶,可以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懂得惜時;從《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讓學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怎樣愛國;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的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態度;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的遠大抱負。可見,在聲情并茂的經典誦讀中,讓學生輕松記住一生受用的禮義廉恥,懂得謙卑,懂得真誠,懂得仁孝。

三、故事熏陶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是孩子的共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粒明珠,正確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多成語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給學生以知識、以夢想、以信任、以效仿、以思索、以警覺,給學生講故事,可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國學故事,如成語故事《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三顧茅廬》《聞雞起舞》等,在課堂中開展以成語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聽、說、讀、寫、記、演等形式的綜合性語文訓練活動,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文化素養。如“任重道遠”成語解釋: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教師在課堂中可這樣說這個成語故事:曾子的學生問曾子:“讀書人應該怎樣做人?”曾子回答:“必須剛強而且有毅力!因為讀書人要勵志治理天下,這任務非常重大,道路非常遙遠。我們要為實現這個目標奮斗終生――正可謂任重道遠!”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成語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從而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最后,由學生合作表演成語故事,他們積極性很高,表演欲望強烈。表演的過程正是對成語的理解過程,這樣不但展示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鍛煉了其合作能力。

篇9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主要問題;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5-071-1

經典誦讀教學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對中華文化經典進行朗讀、熟讀、背誦以及吟誦,進而達到民族文化傳承,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開發潛能,提升素質等目的一種教學方式。兒童時期是中華文化璀璨經典誦讀的黃金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對經典誦讀認識不足,出現認知偏差

由于“經典”、“誦讀”本身涵蓋范圍廣,加之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目的理解不足,因而容易導致教師出現認知上的偏差。據調查,大多數教師認為經典誦讀就是對古詩詞、古文、古典小說、國外名著的誦讀。在實際教學過程,多數教師往往容易將經典誦讀教學與古詩文教學混同起來,認為經典誦讀教學中選擇的經典內容應以那些簡單易理解的古詩文為主,這與經典誦讀教學所強調的充分利用少年兒童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大量背誦古代最有價值的經典作品相矛盾,這意味著教師未能將經典誦讀教學與古詩文教學的不同區分開來,沒有真正理解到經典誦讀教學的內在涵義。

2.誦讀時間分散不固定,誦讀途徑單一

目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所點時間較少,而且相對分散不固定,這樣必然會影響經典誦讀教學在教師及學生心中的地位,致使經典誦讀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難以真正將經典誦讀推廣到實處。同時,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途徑較為單一,完全依靠教師自己擠出誦讀時間,因而難以使經典誦讀教學實施的持續性、連貫性、系統性得到有力的保障。經典誦讀教學強調學生在不斷的朗讀、熟讀、背誦以及吟誦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加強自身的文化底蘊,提高語言領悟力。因此,在教學中固定誦讀時間,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誦讀效果自然會有所提高。

3.學生背誦經典困難,背誦效果不佳

由于經典本身所具有的難度,使得小學生的背誦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或完全不懂的狀態下,這樣久而久之,容易削弱學生背誦的積極性,降低學生誦讀熱情。多數人認為背誦應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不理解的內容進行背誦是死記硬背,這完全違背了小學生發展的認知規律,然而事實上,小學生的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減弱,而理解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強,因此,兒童時期是中華文化璀璨經典誦讀的黃金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記憶潛能的開發,深化誦讀效果。

二、提高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實效性的主要途徑

1.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提高誦讀認識

目前,多數教師對經典的理解往往集中在古詩文上,認為經典誦讀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可理解的內容,而那些難以理解的內容不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不適合小學生學習。可見,教師尚未真正把握小學語文實施經典誦讀教學的本質,對經典誦讀含義的理解不夠清晰。在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除了會“教”、會“背”外,還應擁有足夠的涵養、更多的知識儲備來保證經典誦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的認識。一方面學校可以邀請有經驗的教師開展專題講座,講解經典誦讀教學的心得體會,傳授如何有效地處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假期進行集中學習,或派遣相關教師外出考察,學習,深化教師的經典誦讀意識,樹立正確的經典誦讀教學觀,進而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

2.注重誦讀途徑的多樣化,延伸誦讀時間

經典誦讀教學除了依靠課堂教學外,還可以借助校園環境和家庭環境這種內隱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的魅力,在濃厚的書香中茁壯成長,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首先學校要努力創設良好的經典誦讀氛圍,可在教室、走廊中張貼圖文并茂的古詩、成語故事的圖畫以及名人名作、經典名言名句等,讓步入校園的孩子時時處處感受到經典文化的氣息。或利用學校的有聲資源,在學生入校、課間休息或放學時間適時地廣播經典詩文,成語典故、古代傳說等,讓學生在經典的韻律下學習、游戲,調動學生誦讀經典的積極性。其次,家長要努力為孩子們創建一個家庭經典誦讀的平臺,引導孩子用詩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感受世界,進而獲得美的熏陶。如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放置經典詩文、成語故事等誦讀資料的小書架,以便于他們隨時閱讀與溫習,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鐘的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誦讀經典,玩古詩文接龍游戲,講述成語故事等,幫助孩子養成誦讀經典的良好習慣,開拓視野,拓展知識面。

篇10

1、馬前潑水,漢語成語,拼音是mǎqiánpōshuǐ,意思是比喻夫妻離異,無法挽回。也是京劇經典曲目之一。出自錢鐘書《圍城》。

2、成語故事:漢朝書生朱買臣年輕時家里十分貧窮,每天靠打柴賣維持生計,但他堅持好學,經常邊走邊背誦書本。他的妻子以此為恥辱就離他而去。后來朱買臣考學當上太守,他的前妻要求復婚,他將水潑在馬前,教她收回就復婚。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