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產生的原因范文

時間:2024-04-01 15:3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妊娠高血壓產生的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妊娠高血壓產生的原因

篇1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危險因素;病例對照

[中圖分類號] R714.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7-0148-02

妊娠期高血壓是孕產婦在妊娠的特殊時期發生的疾病,是影響孕產婦和圍產兒健康的重要因素。據研究表明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為9.4%[1],其中因妊娠高血壓死亡的孕產婦占總死亡的12%,因此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妊娠期高血壓產生的機制和影響因素比較復雜,國內外仍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本次研究以我院妊娠期高血壓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產生的危險因素,為篩查和重點保護對象及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提供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4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病例組,選取同期住院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病例組年齡22~43歲,平均(37±8.73)歲;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33±9.38)歲。納入標準:①病例組明確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2],對照組為正常孕婦;②兩組患者及家屬具有較好的配合度,能夠配合完成本次調查;③排除合并其他惡性疾病患者。

1.2 資料收集

本次研究收集患者年齡、身高、體重、孕次、流產次數、高血壓家族史、是否早產、孕期情緒(以患者的主觀感受為主)。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單因素比較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1 妊娠期高血壓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將年齡、孕前BMI、孕次、流產次數、高血壓史、早產、孕期情緒分別納入回歸模型進行單因素分析比較發現,年齡≥35歲(OR=2.67,95%CI:1.56~3.73)、孕前BMI≥28 kg/m2(OR=1.79,95%CI:1.18~2.48)、流產次數≥2次(OR=2.08,95%CI:1.16~2.43)、高血壓家族史(OR=1.45,95%CI:1.64~3.72)是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1。

2.2 妊娠期高血壓危險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

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發現,年齡≥35歲(OR=2.107,95%CI:1.398~3.861)、孕前和高血壓家族史(OR=1.626,95%CI:1.215~2.284)為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是指妊娠期首次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于產后12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陰性,產后方可確診,少數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按發病基礎、臟器損害程度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為五類,即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伴子癇前期、慢性高血壓。導致妊娠高血壓產生的因素是復雜的[3,5],目前尚未定論,其中包括免疫學說、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學說、遺傳學說、血管內皮損傷學說等。本次研究從流行病的角度出發,研究社會因素及產前相關因素與妊娠高血壓發生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高齡、產前肥胖、高血壓家族史是妊娠期高血壓產生的危險因素。

隨著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加,晚婚、晚育成為了一種大的趨勢,然而因為晚育導致的危險因素也在增加。Lykke JA[6]的研究支持了高齡作為妊娠期高血壓產生的危險因素,認為≥35歲的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率明顯高于20~29歲孕產婦組。Elena VK[7]等研究也表明年齡是影響妊娠血壓的重要因素,均與本次研究的結果一致。產前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壓產生的可能性,在普通人群中肥胖也是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可能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度。Leung等[8]對中國婦女的研究發現:與BMI

此外,心理健康狀態對妊娠高血壓的產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結果表明,性格急躁、心理壓力大的孕婦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病,因此提醒孕產婦在懷孕期間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避免因不良情緒導致心理壓抑,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的危險性。

總之,妊娠期高血壓的產生對產婦的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危害,積極研究和探討其危險因素,針對危險因素篩查和干預重點人群,對降低危害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雷玉秀,李鳳蓮,王玉梅,等.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3年發病規律及相關因素病例對照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8(22):3943.

[2]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9.

[3] 劉映粦,牛秀敏,陳敘. 妊娠特發及相關性疾病診治[M].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5:1-11.

[4] 李朝曦,蘇放明. 子癇前期血管內皮損傷與其相關物理檢查預測子癇前期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2011,17(24):3726-3729.

[5] Galley HF,Webster NR. Physiology of the endothelium[J]. Br J Anaesth,2004, 93(1):105-113.

[6] Lykke JA,Langhof-Roos Jens,Sibai BM,et 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recurrence in a second pregnancy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J]. 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6):86-92.

[7] Elena V K,Carma A,William MC. Hypertensive disorders and severe obstetric morbid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Obst Gynecol,2009,113(6):1299-1300.

[8] Leung T,LeungT,LeungT Y,et a1.Trendsin maternal obesity and associated risks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a population of Chinese women[J]. BJOG,2008,115(12):1529-1537.

[9] 劉輝,王偉明,左群. 妊娠期高血壓發病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 中國公共衛生,2012,28(3):270-272.

[10] 雷紅,孫莉君,李莉. 社會因素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臨床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雜志,2010,13(118):3673-3674.

篇2

[中圖分類號] R71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9(a)-0167-04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mplemented by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regnancy outcome in pregnant women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E Ling-yun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Jingde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Jingdezhen 3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regnancy outcome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Methods 88 pregnant women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each with 44 cases.The pregnant women in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pregnant wome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the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PDCA circulation method.The quality scores of life,mental state scores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pregnant wome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PDCA circulation method;Quality of life;Pregnancy outcome

妊娠期高血壓是常見的妊娠合并癥,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引發不良妊娠結局[1]。妊娠期并發癥致死率高,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圍生兒生命質量的主要因素。經研究顯示[2],妊娠期高血壓單用藥物治療難以達到滿意的血壓控制效果,而常規護理對孕婦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作用較小,PDCA循環法實施健康教育能增強孕婦對疾病的認識,有利于孕婦自我調節及自我管理。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壓孕婦作為研究對象,考察PDCA循環法用于妊娠期高血壓孕婦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壓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4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30.4±6.1)歲;孕齡21~33周,平均孕齡(28.1±6.9)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30.1±6.5)歲;孕齡20~34周,平均孕齡(27.8±6.3)周;初產婦27例,經產婦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妊娠期高血壓診斷標準[3];>18歲;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可正常交流及填寫問卷者。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史;無法正常交流者;原發性高血壓疾病;嚴重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者;腎、肝、心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以PDCA循環法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1.2.1計劃 ①現狀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通過自制健康知識問卷、生活方式問卷、SF-36量表等,對孕婦健康問題進行評估,發現孕婦主要存在生活方式不健康、肥胖、生活質量低下、心理狀態較差等問題。②制定目標: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通過健康教育降低患者血壓與體重、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③原因分析:疾病知識缺乏,對妊娠期高血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無法接受系統健康教育干預。

1.2.2實施 健康教育途徑:可通過健康講座、一對一講解、發放健康手冊、圖片及多媒體視頻等途徑進行健康教育,根據孕婦可接受方式自由選擇健康教育途徑,實現個性化教育。健康教育方法及內容:采用PDCA循環法對孕婦進行每周1次的健康教育,并針對孕婦情況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詳細記錄每次健康教育內容,以便孕婦隨時查閱、復習。內容主要包括:①疾病知識。講解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的原因、概念、對胎兒的危害性等;②合理膳食。建議進行三高一低飲食,即高鈣、高鉀、高蛋白、低鈉飲食,限制辛辣、高脂、腌制食品攝入,多進食新鮮蔬果、粗糧、粗纖維食物,多補充富含維生素食物,可根據孕婦喜好、身體需求制定個性化食譜;③體重控制。控制飲食攝入量,并制定運動計劃,可通過散步消耗熱量,以達到孕期體重適宜增長的目的;④休息指導。孕婦每日休息時間為10 h以上,選擇左側臥位,保證睡眠充足,特別是午飯后至晚飯前,應注意休息,此時為血壓高峰;⑤心理指導。通過與孕婦、家屬交流,對孕婦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制定個性化心理疏導計劃,指導家屬協助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多鼓?睢?安慰、支持孕婦,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并起到監督作用。

1.2.3檢查 每2周到醫院復診一次,或由醫護人員上門訪視,了解孕婦健康情況、健康教育內容了解程度及執行情況。對服藥孕婦,應及時根據其身體狀態調整服藥方案。

1.2.4處理 總結孕婦循環教育后的健康問題,并為再次循環健康教育的開展制定方案。對孕婦執行狀態予以評估,執行較好者進行鼓勵,執行較差者作為下次循環干預重點,重新制定方案,并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1.3觀察指標

①對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采用SF-36量表,共有軀體功能、軀體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等8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4]。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護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SDS分界值為53分,SAS分界值為50分,分數越高表示心理狀態越差[5]。③記錄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如早產、胎膜早破、剖宮產、羊水過多、新生兒窒息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孕婦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孕婦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孕婦的各維度評分均明顯上升,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孕婦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孕婦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孕婦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孕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觀察組孕婦早產、胎膜早破、羊水過多、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為導致母嬰死亡的常見疾病,雖然近年來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不斷發展,臨床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有一定認識,但是其發病機制依然尚未明確[6]。很多學者[7]認為妊娠期高血壓與胎盤缺血、血管調節物質異常、遺傳因素有相關性。妊娠期高血壓會增加孕婦心臟負荷,引發全身臟器供血不足,進而產生臟器功能障礙、壞死,影響妊娠結局[8]。隨著孕周延長,妊娠期高血壓病情會呈進行性加重,早期積極控制病情,對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價值。

篇3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疾病;心理社會應激;生活質量;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714.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a)-0137-04

Survey of pregnancy psychosocial stress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ZENG Huiqin1 XU Mingjuan2

1.Department Out-patient, Yuhang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1100,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hanghai Hospital of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gnancy psychosocial stress condi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mpact on pregnancy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Methods 93 case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PIH group) and 90 healthy women (healthy control group) from March 2012 to February 2013 in Yuhang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e SCL-90 and SF-36 were used to conduc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all the pregnant women, and the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in PIH group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SCL-90 scale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fear,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ymptoms scores and the total scores of PI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The worried about themselves, worried about fetal health, worried about childbirth anxiety score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I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I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SF-36 scale RP, PF, VT, RE, MH, GH score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I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Incidence of eclampsia, preterm birth, fetal distress, neonatal asphyxia, perinatal fetal death and othe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group Ⅰ, Ⅱ of SCL-90 and SF-36 in PIH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 group Ⅰ, Ⅱ of pregnancy-related anxiety eclampsia, eclampsia gravidarum (4.26% vs 8.70%),preterm birth incidence (2.13% vs 3.04%)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egnancy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lower quality of life, the serious anxiety of self, fetal health and childbirth, stress and psychosoci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mpact on the pregnancy outcome.

[Key word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Psychosocial stress; Quality of life; Pregnancy outcomes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循環系統疾病,由于血液流變學改變可能導致靶器官損害,引起蛋白尿、水腫、抽搐、昏迷,誘發子癇等嚴重并發癥,是導致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嚴峻的妊娠前景,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而心理和社會因素所致傷害性刺激將引起一系列心理社會應激,對孕產婦及子代存在近期和遠期的健康風險效應[2]。我國對心理社會應激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推出專門的妊娠其心理社會應激評價工具,本研究采用被臨床廣泛應用的心理健康整體評估工具癥狀自評量表(SCL-90)[3]并結合肖利敏等[4]編制的針對孕婦的妊娠相關焦慮量表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初步評價,并探討心理社會應激和生活質量的妊娠近期健康風險效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杭州市余杭區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就診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93例為妊高征組,另選擇同期健康產婦90例為健康對照組。妊高征組納入標準:符合妊娠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5]在我院建檔的產婦;病程>4周;孕齡<37周;無合并糖尿病、心臟病、肝腎功能異常等嚴重內科疾病;無精神疾病史。健康對照組納入標準:體檢各項指標正常;年齡、孕齡、文化程度、經濟收入與妊高征組相匹配;無精神疾病史。妊高征組孕婦年齡25~39歲,平均(28.39±3.12)歲;孕齡25~34周,平均(29.23±2.95)周;病程5~10周。根據高血壓分級標準:高血壓1級為收縮壓140~159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99 mm Hg;高血壓2級為收縮壓160~179 mm Hg和(或)舒張壓100~109 mm Hg;高血壓3級收縮壓≥180 mm Hg和(或)舒張壓≥110 mm Hg[5]。妊高征組高血壓1級32例,2級42例,3級19例。健康對照組孕婦年齡24~40歲,平均(27.39±2.94)歲;孕齡22~34周,平均(28.53±3.1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有可比性。

1.2 調查工具

采用SCL-90評價兩組孕婦整體心理健康狀況,采用5級評分制,包含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強迫癥狀、恐懼、偏執、人際關系敏感、精神病性9個因子,90個條目,總分采用粗分表示評分越高表示,該因子所反映的心理癥狀越嚴重,依據我國常模結果,>160分提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信度系數為0.79[3]。采用肖利敏等[4]編制的妊娠相關焦慮量表評價兩組孕婦焦慮心理狀態,采用4級評分制,包含擔心自我(1~6條目)、擔心胎兒健康(7~10,13條目)、擔心分娩(11、12條目)3個維度,共13個條目,總分為52分,評分越高焦慮狀況越嚴重,信度系數為0.81。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價兩組孕婦生活質量,包含生理職能(RP)、生理功能(PF)、軀體疼痛(BP)、社會功能(SF)、活力(VT)、情感職能(RE)、心理健康(MH)、總體健康(GH)8個維度,共36個條目,各維度得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信度系數為0.77[6]。

1.3 調查方法

將SCL-90量表和妊娠相關焦慮量表合成后制成自評問卷,在門診發放給孕婦自行填寫后當場回收,共發放18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8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SF-36量表單獨制成問卷,由專人詢問并填寫,有效率100%。并采用信息收集表,記錄妊高征組孕婦年齡、孕齡、病程、預產期,問卷完成后對產婦妊娠結局進行追蹤。將妊高征組SCL-90、妊娠相關焦慮量表及SF-36量表評分按中位數分成亞組,低分者為Ⅰ組,高分者為Ⅱ組,觀察各亞組妊娠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心理社會應激情況

妊高征組SCL-90量表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強迫癥狀、恐懼、人際關系敏感癥狀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妊高征組總分為153~217分,其中67例(72.04%)總分>160分,健康對照組總分為138~174分,其中21例(23.33%)總分>160分。妊高征組擔心自我、擔心胎兒健康、擔心分娩的焦慮狀態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其中擔心胎兒健康差異最為明顯。見表1、2。

表1 SCL-90評分情況比較(分,x±s)

表2 妊高征組和健康對照組妊娠相關焦慮量表評分比較(分,x±s)

2.2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妊高征組生活質量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其中RP、PF、VT、RE、MH、GH評分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妊娠高血壓疾病心理社會應激與生活質量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妊高征組SCL-90總分中位數為185分(Ⅰ組<185分,Ⅱ組≥185分),妊娠相關焦慮量表總分中位數為18分(Ⅰ組<18分,Ⅱ組≥18分),SF-36總分中位數為348分(Ⅰ組<348分,Ⅱ組≥348分),妊高征組SCL-90的Ⅰ組和Ⅱ組子癇、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圍生期胎兒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妊娠相關焦慮的Ⅰ組和Ⅱ組子癇(4.26%比8.70%)、早產發生率(2.13%比13.04%)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SF-36的Ⅰ組和Ⅱ組子癇、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圍生期胎兒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醫學領域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醫療已不僅限于治療身體疾病,而是從心理、社會、環境等各方面補充完善形成更為立體的醫療服務體系,心理狀態、應激反應及生活質量受到廣泛關注,逐步推進對患者全方位的健康維護,心理、應激及生活質量對機體功能產生的影響也應被認知,并成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途徑和依據[7]。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具有較嚴峻的預后,對患者的心理可能產生較大打擊,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心理應激狀態,而這些不良狀態則可能進一步加劇孕婦機體受疾病影響產生的應激損害,增加孕產婦、胎兒、新生兒的健康風險[8]。本調查采用世界著名的心理健康量表SCL-90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妊高征組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強迫癥狀、恐懼、人際關系敏感癥狀均較健康對照組顯著,提示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心理狀態明顯受到疾病影響,并且呈現多樣化改變,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軀體化、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的表現較為顯著。高血壓所致器質性病變造成的身體癥狀可能被不良心理狀態放大,而對妊娠前景的擔憂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心理障礙,同時存在的抑郁、焦慮、敵對、強迫癥狀、恐懼等心理應激使患者感到孤獨無助,進而影響與家人、朋友及社會關系中其他個體的溝通[9]。根據我國SCL-90常模結果,>160分者需要進一步檢查,而妊高征組總分為153~217分,其中72.04%總分>160分遠高于健康對照組(23.33%),提示大部分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存在心理健康惡化。

由于目前針對妊娠期心理社會應激的量表較少,而妊娠期卻是一段特殊的心理經歷,常用量表對其心理狀態特點的表現可能存在欠缺[10],故本調查采用2012年由肖利敏等[4]編制妊娠相關焦慮量表對孕婦關心的也是產生焦慮最主要的13個問題3個維度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妊高征組擔心自我、擔心胎兒健康、擔心分娩3個維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反映了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對妊娠高血壓可能引起的不良預后的嚴重擔憂,其中對胎兒健康的擔憂最為突出,是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最重要的焦慮原因。由于妊娠高血壓疾病對母嬰都存在高度危險性,在此情況下患者表現出強烈的母性,更關注胎兒及新生兒健康進而加劇焦慮情緒[11]。妊高征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其中RP、PF、VT、RE、MH、GH維度評分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表明在生理職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職能、心理健康、總體健康方面妊娠高血壓疾病對孕婦造成明顯的影響,降低生活質量,以上分析的心理社會應激因素也是造成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12-13]。

妊娠高血壓最重要的危害是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而心理社會應激和生活質量對妊娠結局也會產生影響[14],而心理社會應激和生活質量在妊娠高血壓患者產生不良妊娠結局中做起的作用尚未有研究闡釋,故本研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由于本調查納入患者均在我院建檔生產,故妊高征組孕婦妊娠結局均獲追蹤,利用各量表中位數將妊高征組分成不同心理社會應激和生活質量亞組,結果顯示,SCL-90評分高的Ⅱ組子癇、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圍生期胎兒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均高于評分低的Ⅰ組,說明心理健康狀態差可能對妊娠高血壓患者妊娠結局產生不利影響,增加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妊娠焦慮評分高的Ⅱ組僅子癇、早產發生率高于評分低的Ⅰ組,說明焦慮作為心理社會應激的一個突出部分,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壓患者子癇、早產發生率,同時表明心理社會應激對妊娠高血壓妊娠結局的影響是多種心理、應激狀態綜合作用的結果[15-16]。SF-36生活質量較好的Ⅱ組各類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生活質量較差的Ⅰ組。

綜上所述,心理社會應激和生活質量低下狀態均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壓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張俊農.妊娠高血壓疾病胎盤因素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3):527-529.

[2]張昱,龐培,郝加虎.妊娠期心理社會應激評定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556-558.

[3]王璐,陳發展,趙旭東.精神分裂癥前驅期問卷(簡版)信效度的初步評價[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 22(4):367-369.

[4]肖利敏,陶芳標,章景麗,等.妊娠相關焦慮量表編制及信度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3):275-277.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6]Jacquemyn Y,Michiels I,Martens G. Elective induction of labour increases caesarean section rate in low risk multiparous women [J].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12,32(3):257-259.

[7]Tomomi S,Yuka M,Miho M.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 reduces subsequent uterine arterial dysfunction in pregnant offspring of protein-restricted rat dams [J].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2012,38(3):483-489.

[8]Tuovinen S,Raikkonen K,Kajantie 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ulthood and intrauterine exposure to pre-eclampsia:the Helsinki Birth Cohort Study [J]. BJOG,2010,117(10):1236-1242.

[9]支媛,李正敏,劉玨.不同年齡孕婦妊娠期心理狀態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7):792-794.

[10]Carolina V,Vesna D,Garovic PO. Preeclampsia and hypertensive disease in pregnancy:their contributions to cardiovascular risk [J]. Clinical Cardiology,2012,35(3):160-165.

[11]Aliya I,Ambreen E,Saadia A. Evaluating trial of scar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caesarean section [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3(4):201-205.

[12]Chen Q,Chen L,Liu B. The role of autocrine TGF beta1 in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induced by phagocytosis of necrotic trophoblasts:a possible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 [J]. Journal of Pathology,2010,221(1):87-95.

[13]裴紅.妊娠高血壓護理之我見[J].中外醫學研究,2012, 10(14):91.

[14]解雅春,袁宏偉,莊如錦.哈爾濱市高危妊娠孕產婦抑郁狀況及社會心理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6):543-546.

[15]Ezeanochie MC,Ande AB,Olagbuji BN. Maternal obesity in early pregnancy and subsequent pregnancy outcome in a Nigerian population [J]. Af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2011,15(4):55-59.

[16]葛新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病機制及防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7):1270-1272.

(收稿日期:2014-01-20本文編輯:任念)

篇4

方法: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擇29例患者,她們的平均年齡在25-41歲之間。從孕婦的生活、心理、胎兒的監護等多個方面對孕婦進行產前的教育工作。

結果:利用統計學方面的知識對產前的健康教育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有效性研究。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采取了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

結論:在產前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對于母嬰的生命安全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前健康教育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1-0092-02

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是當前對母嬰安全影響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表現是:蛋白尿、高血壓以及水腫,癥狀嚴重的孕婦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現象,是致使圍產期母嬰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產前的健康教育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的影響,將有助于提升母嬰的生命安全,有助于降低孕婦并發癥的出現。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本組所研究的29例孕婦患者是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取出來的,她們的年齡在25-41歲之間。孕婦的孕周為32-41周,其中經產婦有21例,初產婦有8例。在B超檢查的過程中有18例孕婦屬于Ⅱ度水腫,有6例孕婦在檢查過程中存在尿蛋白,有11例孕婦屬于Ⅲ度的水腫。

1.2方法。對這29例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相應的產前教育,如飲食指導,心理疏導,休養環境,胎心監護等。使得孕婦可以在產前充分了解圍產期間的一些保健知識。護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語氣與姿態,講解內容要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2結果

利用統計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所帶來的影響進行有效性分析與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經過對這29例孕婦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孕婦以及孕婦家屬對醫院護理效果十分滿意,所有孕婦與新生兒都順利出院。

3討論

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是當前導致孕產婦發病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是:蛋白尿、高血壓、水腫,更為嚴重的是產生頭疼、頭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癥狀。因此,在產前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降低孕產婦在圍產期期間的恐懼心理,而且有助于提升母嬰的生命安全。

在圍產期期間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患者進行產前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是采取措施進行飲食方面的干預,即積極引導孕婦進行合理膳食,在圍產期期間多食牛奶與雞蛋等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與食物。對于全身有水腫的孕婦,要限制其鹽的攝入量,以免患者出現水鈉潴留癥狀。

其次是采取措施進行心理護理,為孕婦創造溫暖、舒適、安靜、安全的就醫環境。如保持病室安靜,光線柔和,減少探視等措施。并針對圍產期孕婦特有的一些癥狀對孕婦講解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相關的理論知識與預防措施,以安撫孕婦消除緊張、恐懼情緒。同時護理人員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語氣與姿勢,語言要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使得孕婦可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對醫院陌生環境的戒備心理,在最大程度上配合治療及護理。

三是要做好胎兒的監護工作,這是由于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的全身小動脈都處于一種痙攣的狀態,胎盤給胎兒所供給的血氧量較少,極易出現胎盤早剝或者胎兒在子宮內窘迫等問題。因此,護理人員要囑咐孕婦要采取左側臥位的方式進行休息。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孕婦子宮胎盤中的血液循環,并降低孕婦下腔靜脈的壓力,從而增加孕婦腎血的流量與水腫的程度。隨時監測胎心音變化,指導孕婦正確數胎動,必要時給孕婦吸氧,每天兩次,每次半個小時。

四是要采取措施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分娩指導,在這段時間內對孕婦與孕婦家屬進行分娩前的指導,有助于降低孕婦與孕婦家屬的心理負擔。對她們講解圍產期期間與手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及采取這些措施的臨床意義,爭取在最大程度上獲得孕婦與孕婦家屬的信任。

本組所研究的29例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對她們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這充分表明對孕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尤其是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與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1]盧桂英.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產前的健康教育[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7(01):132-134

[2]關義瓊.10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3):87-90

篇5

關鍵詞:胱抑素C;妊娠高血壓;研究進展

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 是一種主要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是一種小分子物質,非糖化多肽鏈,在所有有核細胞中均可以產生,循環中的Cys-C幾乎全部經過腎臟濾過,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代謝,由于其產生的速度恒定,僅受到腎小球濾過率的影響[1],所以在腎功能不全、腫瘤及肝硬化等多種疾病中常用,Cys-C取代肌酐清除率可來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在腎小球濾過率輕微減低時,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最敏感的指標[2]。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些年來有研究發現Cys-C與妊娠高血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該研究就Cys-C與妊娠高血壓的相關性研究做一綜述,現報道如下。

1胱抑素C是妊娠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

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超家族成員之一,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遠優于BUN、Cr[4-6],能有效反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早期腎臟損傷。有國外學者認為胱抑素C可以作為一個正常妊娠向妊娠高血壓轉變的血清學標志物[7]。陳曉紅研究證實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對妊娠期高血壓并發早期腎損害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其濃度變化能很好地替代血清Cr、BUN的監測作用,也較β2-MG更為敏感[8]。張琳研究認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為反映妊娠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監測血清胱抑素C水平變化對評估PIH患者病情及預后具有指導作用[9]。劉寧等研究妊娠高血壓患者胱抑素C檢測對診斷早期病情變化有指導意義[10]。陸薇等研究認為聯檢Cys-C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害的輔助診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11]。鐘林等研究認為血清Cys-C是一個更為準確,更可靠反映腎小球率過濾功能的指標,Cys-C在反映妊娠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比BUN、Cr優越,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12]。李毅等研究認為血清Cys-C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較敏感的指標,與尿UAE聯合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監測,對早期發現腎功能的改變,評價病情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13]。李峻等研究認為在妊高征患者中,尿NAG、mALB和血清Cys-C水平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三者聯合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妊高征合并腎功能損害[14]。樊秦娥等研究認為檢測Cys-C水平有利于妊娠高血壓的診斷,體檢時發現異常升高要高度重視[15]。

2胱抑素C是妊娠高血壓診斷、病情變化及預后的主要指標

張麗巖等研究證實Cys-C水平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并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具有較好的監測作用,有助于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嚴重程度的判斷[16]。班賀等研究證實體內抗心磷脂抗體陽性和胱抑素C濃度的上升和妊娠高血壓有較密切關系,抗心磷脂抗體和胱抑素C于妊娠高血壓有密切關系,當抗心磷脂抗體陽性率越高,胱抑素C濃度越高,則妊娠高血壓越嚴重,臨床要密切觀察檢查這兩個生化指標,為具體治療提供依據[17]。徐傳彬,黃華等研究證實提示胱抑素C水平與疾病程度呈正相關,監測胱抑素C對診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評價治療效果、估計病情發展、判斷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8]。賈素娟等研究Cys-C對妊高征合并早期腎功能損害具有良好的監測作用,有助于判斷妊娠高血壓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對早防早治,降低母嬰病死率有重要意義[19]。覃日吉等研究說明Cys-C妊娠期可能由于腎小球生理性濾過率下降,導致血清Cys-C水平升高,而妊高征合并腎臟損害時,腎臟的適應性改變達到極限,從而導致血清Cys-C水平出現明顯升高[20]。許秋芳等研究認為清Cys-C則是重度子癇前期孕婦的敏感指標,其異常升高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21]。王莉平等研究認為血β-HCG的檢測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同時,血Cys-C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所造成的腎功能損害更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并可作為判斷其病情輕重的指標,聯合檢測血β-HCG及血Cys-C對了解其病情進程更具指導的意義[22]。高桂華等研究認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Cys-C同健康妊娠各期相比顯著升高,提示其腎臟存在損傷[23]。劉炳剛等研究認為檢測瘦素、Cys-C和β-HCG水平有助于對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診斷和分級,其異常升高應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24]。張允奇等研究認為胱抑素-C的檢測對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并以此可作為預測妊高征的發生以及判斷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其對妊娠高血壓的診斷、病情發展以及預后效果都具有明顯意義[25]。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內外的學者通過研究發現Cys-C和妊娠高血壓有密切的關系。Cys-C對妊娠高血壓早期病情變化及診斷及預后效果有明確指導意義。其具體機理還在不斷研究當中。

參考文獻:

[1]高桂華,滿冬亮,蔡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變化及與其他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976-1977.

[2]陳哲.血清胱抑素C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妊娠不良結局的關系[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1,30(2):199-200.

[3]吳麗萍,張弘,姜陵.226例早產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2):434-435.

[4]顧春瑜,鄭磊,王前.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腎移植患者腎功能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4,25(6):559-561.

[5]胡杰妤.血清胱抑素C對早期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診斷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1):105-107.

[6]吳劍敏,王敬瀚.胱蛋白酶抑制劑C對高血壓病早期腎損害的評價[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7,9(1):25-27.

[7]KristensenK,Larsson I,Hansson SR.Increased cystatin C expression in the preec lamptic placenta[J].Mol Hum Reprod,2007,13(3):189-195.

[8]陳曉紅.胱抑素C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臨床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4,34(3):431.

[9]張琳.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1):1179-1180.

[10]劉寧,劉靜.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對妊娠高血壓的診斷價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20(2):74-76.

[11]陸薇.血清CysC、β2-m、α1-m和尿mAlb聯檢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6):688-690.

[12]鐘林,賴金玉.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在妊娠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3,21(7):31-32.

[13]李毅.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傷中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256-2258.

[14]李峻,馬瓊燕.NAG,Cys-C和mALB檢測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期腎損害的診斷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32):3559-3661.

[15]樊秦娥,吳立兵.妊娠高血壓患者血清瘦素、CysC及β-HCG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5):910-912.

[16]張麗巖.UTRF、ET-1和Cys-C在診斷妊娠高血壓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害中的價值[J].熱帶醫學雜志,2015,15(12):1618-1619.

[17]班正賀.抗心磷脂抗體和胱抑素C與妊娠高血壓的關系[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193-194.

[18]徐傳彬.聯合監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6):738-739.

[19]賈素娟.內皮素-1、胱抑素C和一氧化氮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河北醫藥,2015,37(9):1330-1332.

[20]覃日吉,楊莉莉,覃小梅.聯合檢測胱抑素C及血尿酸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11,22:112-113.

[21]許秋芳,張國平.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妊娠高血壓婦女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3):397-399.

[22]王莉平,游偉強.妊娠高血壓患者血β-HCG和CysC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5,15(05):615-616.

[23]高桂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變化及與其他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6):1976-1977.

篇6

關鍵詞剖宮產手術指政征

“凡是診斷為>28周的妊娠而進行剖腹、切開子宮娩出胎兒以及其附屬物者”。被定義為剖宮產手術。它在難產、急危妊娠和妊娠并發癥、搶救孕產婦和圍生兒生命的情況中是一種很重要并且有效的手段,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當中,但是近幾年來,各地的剖宮產手術不斷增多,在手術指征的掌握標準上有著宜寬不宜嚴的傾向。久而久之,剖宮產手術的近、遠期并發癥和產科的健康發展都會受到影響。現在分析244例剖宮產手術指征,且對手術的指征進行明晰,探討正確掌握剖宮產手術指征的問題。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收治剖宮產產婦244例,這期間的分娩總數1096例,剖宮產達到22.26%。

方法分析:上述所列患者資料的剖宮產手術指征相關的影響因素,剖宮產手術指征標準的應用現狀被顯示。參考曹澤毅主編的《中華婦產科學》剖宮產指征分類:難產(包括頭盆不稱、軟產道異常、胎兒異常、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疤痕子宮等),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但近年來增加“社會因素”指征。社會因素為無明顯手術指征而孕產婦及其家屬堅決要求以剖宮產手術結束分娩者。

結果

剖宮產手術構成比,各剖宮產手術指征的分類、構成比、排位:頭盆不稱73例,構成比29.9%,排位1;疤痕子宮57例,構成比23.3%,排位2;胎兒窘迫30例,構成比12.3%,排位3。胎位不正29例,構成比11.9%,排位4;社會因素21例,構成比8.6%,排位5;巨大兒10例,構成比4.0%,排位6;前置胎盤7例,構成比2.8%,排位7;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與珍貴兒各5例,構成比2%,排位8;過期妊娠4例,構成比0.16%,排位9;先兆子宮破裂3例,構成比1.35%,排位10。

討論

頭盆不稱:頭盆不稱分絕對頭盆不稱和相對頭盆不稱。前者5例,后者68例。骨盆入口平面或者中骨盆平面或者出口平面絕對性狹窄和均小盆骨成為絕對性頭盆不稱(骨盆狹窄)。中骨盆平面絕對狹窄和均小骨盆可試產,但是極其容易導致持續性枕橫位和枕后位、胎兒窘迫、活躍期停止或延長等并發癥,而骨盆入口平面和出口平面絕對狹窄的不能試產,最好以剖宮產結束分娩。所以,剖宮產指征必須是絕對性盆骨狹窄。相對性頭盆不稱分兩種,胎頭大小在正常范圍而母親骨盆存在輕度狹窄和胎頭徑線超過正常值而母親骨盆正常。在任何情況下,胎頭與骨產道在分娩中不相適應是相對性頭盆不稱,是充分試產失敗的原因。試產失敗的原則:在正常的產力狀態下,試產在6~8小時無產程進展的,并且伴或不伴活躍期停滯或延長、胎頭的下降遲緩或停滯等為試產失敗。并需進行剖宮產手術。

瘢痕子宮:瘢痕子宮57例,構成比23.3%,排位2。有過剖宮產史的足月分娩一般以瘢痕子宮為手術指征,試產中易出現子宮破裂,選擇剖宮產也是必須有的,但瘢痕子宮也有經陰道分娩成功的病例。

胎兒異常:胎兒異常76例,構成比31.1%,分胎兒窘迫30例,胎位不正29例,巨大兒10例,珍貴兒7例。胎位不正中主要是臀位。由于臀位經陰道分娩很容易并發胎膜早破、臍帶脫垂、胎兒窘迫、后出頭困難等圍生兒高病死率,近些年來剖宮產手術解決臀位結束分娩已經成為慣例,但是當產力、產道適宜,非巨大兒,臀先露的臀位經陰道分娩也是可以的。剖宮產中巨大兒4%,若經陰道分娩巨大兒,很容易造成新生兒產傷和母體軟產道裂傷以及明顯的頭盆不稱,所以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臀位巨大兒情況下最理想的。珍貴兒在產科實踐中是指經多方診治的不孕不育患者所懷的胎兒,在婦產科學中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以其胎兒十分珍貴為意取之。所以說,珍貴兒作為剖宮產的指征這一說法沒有有效的依據。但是,這一現象普遍存在于產科臨床。

妊娠合并癥:22例,構成比9%。分3類:妊娠高血壓疾病8例,過期妊娠4例,前置胎盤7例,先兆子宮破裂3例。妊娠高血壓疾病在國內的發病率9.4%,可分為兩種情況:妊娠期發生的高血壓、孕前已有的高血壓。妊娠高血壓疾病會嚴重影響母親與嬰兒的健康,時造成孕產婦和圍生兒病率病死率的主要原因。3例妊娠高血壓疾病已達足月妊娠,在病情嚴重,短期內不能經陰道分娩選擇剖宮產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妊娠晚期出血的常見危急的并發癥存在兩種:胎盤前置、胎盤早剝。這兩種情況一點確認應馬上采用剖宮產結束分娩。

篇7

關鍵詞:早產兒;早產原因;相關因素;預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 d)分娩者,其發生率為5%~15%[1]。此時娩出的新生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故早產是導致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討早產的主要相關因素,加強對早產的認識及處理,提高早產兒生存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分娩2294例,其中早產患者434例,占我院分娩總數的18.9%。早產患者中初產婦315例,經產婦119例;孕28~34+6周229例,35~36+6周205例;產婦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6歲。將早產分為28~34+6周及35~36+6周。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早產發生的原因及其對母兒的影響。

1.3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早產各相關因素

引起早產的相關因素中居前5位的分別是胎膜早破(52.8%),不明原因早產(14.7%),子癇前期(9.7%),前置胎盤(7.1%),多胎妊娠(4.6%)。胎膜早破所引起的早產遠高于其他因素。 434例早產原因

2.2 不同孕齡早產對母兒的影響

不同孕齡早產母親產后出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剖宮產率、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2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系統產前檢查對早產的影響

產前檢查是做好孕期保健的重要手段,有規律的系統檢查可降低早產率,而缺乏產前檢查或不當的產前檢查可能會增加早產率[2]。有文獻報道,經過對541例病例進行統計,發現早產組產前檢查率為43.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4.3%[3]。可見定期的產前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妊娠合并癥、并發癥,是做好孕期保健,降低或防止早產發生的重要措施。

3.2 胎膜早破與早產的關系

胎膜早破是造成早產的重要因素。本文結果顯示胎膜早破占434例早產的52.8%,是導致早產的主要危險因素。胎膜早破可因感染、創傷、多胎、胎位不正、羊水過多等多方面因素引起;本研究中胎膜早破合并臀位21例,合并雙胎14例。前列腺素是哺乳動物分娩動因的介質,許多微生物可產生大量磷脂酶A2,它可誘發胎膜上的磷脂分解,使花生四烯酸增加,從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誘發宮縮,導致早產。另一方面,由于炎性細胞因子的刺激,基質蛋白酶大量釋放,使維持胎膜完整性的膠原被分解,使胎膜的組織變脆,發生胎膜早破。也有文獻報道,牙周炎是導致早產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4],其機制可能是母親口腔中的感染有可能表現出與細菌性陰道病相似的方式誘發母體胎兒系統的感染。由此可見,孕期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改善孕婦口腔衛生,積極規范地治療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防治發生胎膜早破,降低早產的發生。

3.3 子癇前期

本研究中由于重度子癇前期而終止妊娠者占434例早產的9.7%。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如發病早、病情重,需及時終止妊娠。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初產婦、孕婦年齡40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抗磷脂綜合征、糖尿病、營養不良、低社會經濟狀況等高危因素均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1]。故加強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指導孕婦合理飲食與休息,自覺進行產前檢查,做好預防工作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

3.4 不明原因的早產

本研究中14.7%早產無明確原因。近年來人們發現母體的免疫機制是參與正常妊娠維持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期孕婦外周白細胞的總數顯著增加,其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和絕對值均顯著增加,而淋巴細胞的百分數及絕對值均顯著減少[5]。成功的妊娠取決于母胎間雙向免疫調動的動態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產生早產等病理妊娠,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增高可能與細胞免疫的降調節減弱有關,故容易發生早產。

3.5 早產兒預后

早產兒是否能夠存活,以及存活后是否發生后遺癥主要取決于出生時的孕周和體重。在一般的三級醫院,只有孕周達到30~32周,出生體重達到1 000~1 500 g時,新生兒的存活才比較有保證。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盡可能的延長孕周,積極治療以助于早產兒的存活。

早產是圍生兒死亡和疾病的首要病因,其嚴重的后遺癥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早產的病因目前普遍認為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我們更應早期識別早產的危險因素,進行相關的干預與治療,以達到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并改善預后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86.

[2] Denis M.The epidemiology of preterm birth.Clin Obstet Gynecol,1998,31:521524.

[3] 寥百花;541例自然早產的高危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15:20612063.

篇8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臨床治療,研究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特有疾病,以全身小動脈痙攣為基本病變。 本病常發生在妊娠20周后 ,以高血壓、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抽搐、昏迷 、心腎功能衰竭,以及母嬰死亡。仍為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對我站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兩年間收治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作回顧性分析,結經驗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治療該類患者。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站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85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婦產科學》(第6版)的診斷標準,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歲。孕25-42周,輕度妊高征48例,中度妊高征30例,重度妊高征7例;先兆子癇 13例 ,子癇4例(均為產前);初產婦63例,經產婦 22例。所有對象均做相同檢查。

1.2 治療方法。

1.2.1 內科治療。

1.2.1.1 一般治療:保證充分休息和睡眠,取左側臥位;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適當限制熱量,防止過食;補充復方氨基酸片、鈣片、維生索與鐵劑。

1.2.1.2 解痙:首選硫酸鎂,鎂離子能使骨骼肌、平滑肌舒張,舒張血管,降低腦細胞耗氧量,減少腦水腫,提高母兒的氧代謝,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具體方法:首次負荷量,硫酸鎂5g+5% 葡萄糖200 ml,1 h內靜點,繼以15 g硫酸鎂 +5% 葡萄糖 l 000 ml,以1-2 g/h的速度靜點。硫酸鎂的有效濃度是 4.2-7.2 mg/dl。在能夠保證母嬰安全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硫酸鎂的用量。

1.2.1.3 降壓:當收縮壓≥170 mmHg以上或舒張壓≥110mmHg,用硫酸鎂后血壓下降不明顯,為防止心腦血管意外,或早發性的重度子癇前期應加速降壓。但舒張壓一般不能低于90mmHg,以保證胎盤灌注量。方案:①酚妥拉明:10-20 mg加入5% 葡萄糖液 250 ml或 500 ml靜脈點滴,以0.1-0.25 mg/min滴速,每 10-15min測血壓,若有肺水腫者,增加劑量30-40 mg靜脈點滴,或10 mg舌下含服。②甲基多巴250 mg tid口服。③硝苯地平 10-20 mg每日3次口服。

1.2.1.4 擴容:擴容指征:血細胞比容≥0.35,全血黏度比值≥ 0.36,血漿黏度比值 >1.6,尿比重 >1.02。擴容劑可根據具體病情選用自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鹽溶液,擴容時應嚴密監測 心肺功能及腎功能。

1.2.1.5 利尿:如果出現全身性水腫,心臟負擔過重,可以使用 利尿劑,兩種利尿劑交替使用的同時應注意補鉀。20mg/d,口服;氫氯噻嗪,50mg,口服每日2次。針對病情可予呋塞米20-40 mg靜推。

1.2.2 產科處理:重度妊高征在積極治療 24-48 h無好轉時宜及早終止妊娠,胎兒未成熟者予地塞米松等促胎兒成熟后終止妊娠,終止方式為剖宮產。

2.結果

85例患者中無死亡,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期者中無一例出現妊娠并發癥 ,1例子癇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 ,于第35周終止妊娠 ,其余病例均于37周以上終止妊娠。胎兒體重在2400~3800g之間,平均體重 2697.34±438.41g,嬰兒 出生時 Apgar評分 為 5~7分 ,無新生兒并發癥出現 。

3.討論

3.1 妊高征病因及病理、生理 妊高征是婦產科臨床特有異常的疾病。其發病和病理涉及全身多個方面,到目前為止妊高征病因較為公認的學說是:由于遺傳方面某些缺陷導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衡,胎盤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應所引起毒性因子產生而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而發病。由于小動脈痙攣,造成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增大,血管內皮受損。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血液濃縮等。全身各組 織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受損,嚴重時可損傷腦、心、肺、腎、胎盤等而致使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

3.2 妊高征的預防:醫院應利用現有的宣傳途徑,提高社會各界人士對孕婦的關注,孕前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動員孕婦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按時參加孕婦學校聽課提高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害及防治知識的認識,做好自我監護,有異常情況時及時到醫院就診,積極預防和治療各種并發癥。適時終止妊娠,可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加強對婦幼保健人員的業務培訓,孕中期開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測性診斷,對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傾向的孕婦增加產檢次數及心理溝通,保持心情愉快,適當休息,目前已發現多種營養素缺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血清鈣濃度降低可使血管對腎素-血管緊張素Ⅱ的反應性增強,并可直接減少血管組織中前列環素(PGI2)的合成。而PGI2/TXA2(血栓素)的比例與全身小動脈痙攣有關。在孕20周起每日補鈣,即是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即將發生時補足血鈣,減少了該病發生的可能。微量元素中的硒可防止機體受脂質過氧化物的損害,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避免血管傷;鋅在蛋白質和葉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VitA、VitC、Vit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減少內皮細胞損傷;VitC還促進鈣、鐵吸收;VitD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其他維生能促進和調節物質代謝,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功能,均有利于防止和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從源頭上降低孕和圍生兒的死亡率。

篇9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硫酸鎂;硝苯地平;酚妥拉明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8(a)-0079-03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指妊娠20周后或產褥早期發生的一種特發性疾病[1],發病率為3.2%~12.6%。主要臨床表現有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等[2]。重度患者還會出現抽搐、昏迷等癥狀。患者常伴有嚴重的并發癥,如動靜脈痙攣、胎盤功能異常、血液黏度升高、胎兒發育遲緩、早產、缺氧等[3],嚴重威脅母親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院應用硫酸鎂、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聯合治療PIH,替代傳統的硫酸鎂治療,臨床獲得了初步進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PIH患者124例,年齡22~40歲,平均(32.0±2.45)歲,孕周27~37周,平均(33.3±1.76)周,其中輕度患者58例,中度患者36例,輕度患者30例。所有患者孕前均無家族史及遺傳病史,無心、肝、腎功能障礙及精神疾病。所有參加治療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孕齡、臨床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硫酸鎂(南昌白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036)常規治療。將20 ml 25%的硫酸鎂加入1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623)中,混勻后30 min內靜脈滴注完。之后,將50 ml 25%的硫酸鎂加入1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治療組在給予硫酸鎂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酚妥拉明(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57)(靜注速度根據血壓數值調整),并口服硝苯地平(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98)10 mg,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4個療程,7 d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變化,治療效果,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分娩方式,妊娠結局(產婦產后出血、胎盤早剝、宮縮乏力及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等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婦產科學》第7版中關于PIH的療效標準進行評定[4]。顯效:用藥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壓下降;有效:用藥后臨床癥狀得到改善,血壓有所下降;無效:用藥后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血壓下降不明顯。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顯效率為54.8%,總有效率為9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9.0%,8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組共出現不良反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對照組出現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的比較

治療組的順產率為66.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5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的比較

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PIH是常見的婦科急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有高血壓、水腫、視力模糊、蛋白尿,嚴重者會產生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等現象,嚴重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母嬰死亡,也是臨床上導致孕產婦及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對母兒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目前PIH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通常認為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是由母體、胎盤及胎兒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孕期免疫系統功能調節異常、細胞因子分泌紊亂、滋養細胞異常侵襲及遺傳因素等均可能導致PIH的發生[6]。臨床對PIH的治療原則主要以擴張血管,改善血管痙攣為主,降低患者血壓,增加心排血量,改善血液系統的循環狀態,降低心臟負荷[7]。

硫酸鎂是抗驚厥藥,可減少肌肉收縮,舒張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壓,具有鎮靜、抗痙攣作用,且對胎兒缺氧有保護作用,臨床不良反應少,是治療PIH的常規治療藥物。研究顯示[8],硫酸鎂可以較好地控制子宮收縮力度,增加子宮血液流量,加強孕婦與胎兒血液中血紅蛋白對氧的有效親和力[9],改善胎盤功能,最終改善妊娠結局。酚妥拉明是一種α-受體阻滯劑,可擴張血管,對體循環小動脈擴張效果尤其明顯。可有效增加心臟灌注,改善微循環,降低心臟負荷,對動脈高壓有明顯的緩解作用,有利于消除心源性水腫[10]。硝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可選擇性地抑制心肌細胞膜鈣離子的內流,防止出現鈣離子超負荷的狀態,降低心肌的收縮力和氧耗,保護心肌細胞,是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降壓藥[11],常與其他抗壓藥聯合應用。硝苯地平可緩解子宮平滑肌的痙攣,有效擴張子宮血管,緩解胎兒宮內缺氧的狀態[12]。實驗結果顯示,硫酸鎂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的聯合應用可增強各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患者有效率作用較為明顯,且未出現產后出血、胎兒早剝及新生兒窒息等現象,可能與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的作用機制相關。酚妥拉明可有效降低動脈高壓,從而降低心臟負荷,改善體內組織及臟器的血流灌注作用[13],母嬰之間營養交換充分,全面提高了妊娠的安全性。硝苯地平可明顯擴張全身外周血管[14],避免心臟發生強直收縮。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PIH可穩定控制血壓,改善腎功能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減少妊娠并發癥[15]。

硫酸鎂、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聯合對PIH患者進行治療,并以常規硫酸鎂治療作為對照。結果顯示,治療組的顯效率、有效率及總有效率等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無不良反應。聯合治療可有效提高順產率,改善患者妊娠結局,顯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硫酸鎂、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聯合治療PIH,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23.

[2] 李煥平,杜青霞.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2015,8(2):27-28.

[3] 劉寶華.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3):41-42,45.

[4]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7.

[5] 關俊宏.硫酸鎂治療妊高癥4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應用,2009,3(18):120-121.

[6] 李軍霞,盧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研究進展[J].河北醫藥,2010,32(9):1142-1144.

[7] 賀向華.硝苯地平控釋片酚妥拉明聯合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104-106.

[8] 茹敏.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效果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5,(5):15-17.

[9] 韓治偉,范書英,李菁,等.妊娠高血壓的治療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6):2978-2982.

[10] 郝梅榮.硫酸鎂、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聯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8):34-35.

[11] 賴香梅.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分析[J].吉林醫藥,2015,36(6):1102-1103.

[12] 謝小琴,李英,江小萍,等.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壓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5):65-66.

[13] 唐未坤,王帆,張欣偉.硫酸鎂、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聯合治療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壓變化、妊娠結局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15(30):2346-2348.

[14] 吳新兵.硫酸鎂和硝苯地平控釋片對子癇前期術后高血壓的治療[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8):785-786.

篇10

重慶市開縣婦幼保健院 重慶市 405400

【摘 要】目的:了解孕婦孕前體重及孕期體重變化對產科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對孕足月、單活胎初產婦進行前瞻性調查研究,根據孕婦的孕前身高、體重計算其體重指數,記錄其孕期體重增加數;分娩后,記錄有無妊娠并發癥以及分娩并發癥。按孕前體重指數和孕期增重數分別將孕婦分組,并比較各組間產科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1) 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在孕期增重≥ 12 kg 時較孕期增重<12 kg 時高;(2)隨著孕前體重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產程阻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均增加;其中當孕期體重增加巨大兒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均增加;(3)對孕前及整個孕期體重的控制可以減少妊娠期并發癥及分娩并發癥的發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宮產率,改善母兒預后,對臨床孕期保健有重要指導意義。(4)不同孕前體重有不同孕期增重的適宜范圍, 能減少產科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最終產前體重控制在適當范圍, 可為妊娠期肥胖標準的確定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孕前體重;孕期體重;并發癥;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對象選擇

篩選孕前健康無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損害、貧血及代謝性、免疫性疾病等內科疾病的孕足月、單活胎初產婦若干名,年齡在18 歲~ 40 歲,其剖宮產均以產程阻滯為指征,并自愿愿意參加本課題。

1.2 研究方法

首診時由專人詳細詢問和記錄孕婦的年齡、孕產次、孕周、既往史、家族史及孕前1 月的體重等,同時測記孕前體重和身高,并計算孕前體重指數(BMI);住院分娩時專人測量產前體重、記錄分娩方式、記錄產科并發癥。根據公式:體重指數(BMI)= 體重(kg) /身高(m )2,計算孕前BMI、產前BMI,孕期增重值= 產前體重一孕前體重。分娩后測量嬰兒的出生體重,并記錄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和各種可能出現的分娩并發癥。

1.3 分組標準

孕婦孕前體重指數(BMI) <18.5 者為消瘦組,18.5 ~ 24 者為正常體重組,24 ~ 28 者為超重組,超過28 者為肥胖組。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用多樣本率的x 2 檢驗與線性趨勢x2 檢驗,定量資料均數使用方差分析,雙變量因素間相關關系用相關性分析。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以孕周為均衡性因素,經過F 檢驗,各組孕周均無統計學差異,孕婦平均增重(7.2±3.6)kg, 其中20 周前增加(4.4±2.5)kg,20 周以后增加(7.8±3.2)kg.

2.2 孕前體重對產科并發癥的影響本次研究顯示孕前體重不同的孕婦其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的危險性不同,有統計學意義。當孕前體重增加,巨大兒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難產剖宮產也隨之增多;孕期體重指數的增加值隨孕前體重指數的增加而減少,子癇前期、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兒、剖宮產率均隨孕前體重的增加而增加;以孕前體重指數消瘦及正常組作為參考值,孕前超重及肥胖組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是孕前體重指數消瘦及正常組的5.583 倍,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2.3 孕期增重對產科并發癥的影響

孕期增重對產程阻滯、產后出血、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及新生兒窒息、難產剖宮產發生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新生兒體重與孕期體重指數增加相關系數為0.105;孕期體重增加超過12 kg 時GDM發生率較高;巨大兒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也因為孕期體重的增加而增多;子癇前期、巨大兒和剖宮產組的孕期體重指數增加顯著高于相應的對照組,而妊娠糖尿病的孕期體重增加與相應的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3 討論

觀察孕婦體重變化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增加相同體重在不同身高者身上作用是不同的,而孕前4 個月體重變化是常常被臨床醫師忽視的。研究發現孕前體重不足是導致早產和新生兒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會引起小于胎齡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的出現。孕前低體重組孕婦孕期總增重較正常體重組和超重組多,但是孕期體重增加速度過快同樣也會對新生兒產生不良的影響。由于有妊娠和肥胖兩方的共同作用,孕前超重或者孕期增重過度的孕婦較于體重正常者發生血糖異常的機會明顯要高。對于孕前肥胖和孕期超重者來說妊娠高血壓疾病和GDM 的發生率會增加,而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在孕期體重增加超過15kg 時明顯升高,經研究課得,孕前BMI<23kg,孕期增重<15 kg 為最宜范圍。

孕期增重過多者其過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孕婦的腹壁、臀部,并填充于盆腔與陰道內,由于脂肪堆積過多,很容易造成生產過程延長甚至阻滯的情況,還會發生頭盆不稱使陰道助產、難產剖宮產率的增加,胎兒生命也會受到威脅,而且也會使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相應增加。在分娩時,對于孕期體重超重的孕婦,要進行認真嚴格的觀測,適時剖宮產,防止術后感染,以降低母兒并發癥的出現。孕期增重對產科并發癥及妊娠結局有很大的影響,孕婦及其家屬、還有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對其有充分的認識并給予重視,對孕前體重、孕期增重的調整控制,使產前體重于適當范圍,可減少妊娠期肥胖導致的產科并發癥的發生;通過科學合理的平衡膳食,對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適量的運動鍛煉,使孕期增重在適宜范圍,可以改善母兒的結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