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安全網格化范文

時間:2024-04-09 16:37: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機安全網格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機安全網格化

篇1

(二)組織召開質量強市聯席會議,集中學習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評價標準。圍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規劃”,組織各成員單位對全市質量強市工作進行回頭看,對照標準找差距,對我市創建中存在的缺項及短板,迅速填平補齊,迎接省政府對我市創建工作的初驗。(牽頭部門: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各成員單位、一區五園及部分重點鄉鎮配合,完成時間:九月下旬)

(三)組織開展我市首屆“品質泰興”系列質量評選活動。組織開展泰興市“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驗收和授牌工作。組織開展第一屆泰興市“市長質量獎”的組織評選工作。做好全市工業企業質量信用等級的申報和服務工作。舉辦卓越績效標準在各類質量獎項申報中應用專題培訓班。組織“百姓質量講壇”活動,籌辦2~3期精品“質量講壇”,分別走進鄉鎮、園區、學校和社區,為廣大市民、工人、農民、學生宣講質量、商標法、特種設備等質量知識。組織全市首屆QC小組成果評價及會。針對“三名”商標的爭創對培育企業開展宣傳和培訓活動。開展月餅市場、湯包餐飲行業專項監督抽檢,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國慶、中秋食品消費安全信息,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結合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開展“藥師在您身邊”、“安全用藥校園行”、“安全用藥公開課”、“用藥安全公眾互動”等系列宣傳活動,組織開展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整治活動。組織對許可證新領證企業、危化品許可證獲證企業及3C認證企業開展監督檢查。組織中秋、國慶重點消費品、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檢查,開展加油站計量專項監督檢查,針對企業新上項目開展計量檢測和計量咨詢服務活動。開展氣瓶條碼專項檢查,打擊充裝無碼瓶違規行為。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辦法》等宣傳工作,依法公布商品質量抽查結果和消費侵權案件處罰信息,加強消費教育引導,督促經營者誠信自律、規范經營,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市綜檢中心組織實驗室開放活動。(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九月底完成全部活動)

(四)開展服務業質量提升的政策意見進行宣傳、貫徹,并督促落實到位。到園區鄉鎮調研,送政策下鄉,并進行政策的宣傳,并督促園區鄉鎮認真研究服務業政策,將內容宣傳到相關企業,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創造條件,按照要求不斷完善和提升服務質量,積極爭創各類品牌企業,對可創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項目單位進行宣傳發動,從而排出一批服務業品牌創建企業和標準化項目試點單位。(牽頭部門:市發改委,九月底前完成)

(五)出合激勵“紅名單”與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制度,加快推進企業信用管理貫標工作,組織人員參加助理信用管理師培訓,繼續推進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組織企業參與省自主工業品牌五十強申報,組織企業參加泰州市“名特優”展。(牽頭部門:市經信委,九月底完成)

(六)以加強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開展農機質量調查、完善農機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農機維修服務能力等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強農機化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提高農機化質量水平。組織召開鄉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所負責人、農委相關單位分管負責人,職能科室負責人參加的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推進會,解讀鄉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考核細則,培訓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技術,力爭使蔬菜、果品規模企業率先實行產地準出。組織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吉林長春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宣傳我市綠色食品,促進綠色食品與消費市場對接,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價值。開展“中秋國慶”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確保雙節消費安全。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推磨式檢查,規范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程序,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監管水平。(牽頭部門:市農委,九月底前完成)

(七)深入開展“護航”專項行動,聚焦民生領域與高新技術領域,開展集中檢查、集中整治,堅決依法打擊群眾反映大的專利侵權行為和假冒專利行為,及時將涉嫌犯罪的假冒專利案件移送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積極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閃電”專項行動,開展集中檢查和辦案活動,強化線上線下執法辦案協作,加強線上維權的跨區域協作調度,著力打擊電商領域專利侵權假冒行為,營造良好網絡交易環境。(牽頭部門:市科技與知識產權保護局,九月底前完成)

(八)組織召開了工程質量安全形勢分析暨質量觀摩會活動,總結質量缺陷,推廣示范工程,同時強化主體責任,落實監管責任,著力提升工程施工質量水平和職能監管效能。加大“打非治違”和對違法違規建設行為的處罰力度,組織專項檢查整治活動。繼續開展“兩年行動”活動,加大教育宣傳和不良記錄曝光力度,繼續推進住宅工程質量通病專項治理,開展優質工程創建示范作用,大力推行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法制化。(牽頭部門:市住建局,九月底前完成)

(九)進一步引導和幫助企業在境外注冊商標,深入開展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的創建活動。在全市商貿服務業中開展優質服務活動,通過組織協會發起行業誠信經營倡議,深入推動誠信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商貿服務業服務質量和水平。(牽頭部門:市商務局,九月底前完成)

(十)圍繞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群眾滿意度,開展醫療服務活動,組織市人醫、中醫院、三院等單位在鼓樓廣場開展義診活動,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行醫師定期考核。(牽頭部門:市衛生計生委,九月底前完成)

(十一)開展夏糧糧食收獲質量調查;加強小麥收購環節質量監管,把好糧食入庫質量;開展庫存糧食質量安全檢查。(牽頭部門:市糧食局,九月底前完成)

篇2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察執法,促進全鄉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工作目標

(一)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努力減少事故總量。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2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1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1人(含建筑領域)。

(二)扎實推進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按時全面完成市、鄉掛牌督辦重大隱患的整治任務,部門、各村隱患整治率達98%以上。

(三)創新監管,提升鄉安全生產信息平臺作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推行領導干部履職述安制度,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績效督查考核。

三、工作重點

以防事故、保安全、促穩定為工作重心,繼續深化“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突出整治安全隱患,加強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施工、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特種設備、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民爆物品、教育、衛生、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管,繼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文化、安全社區建設,開創全鄉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

(一)嚴格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

各村、各部門要深入分析研究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按照安全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的要求,努力形成科學化、規范化的安全生產監管長效機制和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兵把口、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堅持把安全生產事故控制、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等納入各級政府重點工作,推進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落實,逐級、逐地、逐行業對所屬的安全監管對象進行責任劃片、掛牌公示,落實安全生產巡查員、監督員、安全員,實現監管無縫隙,責任全覆蓋。

(二)加強制度建設,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創新

創新全鄉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制度,完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制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述職和行政問責。

(三)深化“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鞏固“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成果

加大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力度,繼續保持“打非治違”工作的高壓態勢。要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各部門、各村“打非治違”工作責任,加強部門聯動,深入開展聯合執法,重拳出擊,公開嚴懲,嚴厲打擊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公共消防、建設施工、特種設備、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四)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

按照隱患治理“五落實”原則,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采取各行和各村自查與政府督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屬地檢查與行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查找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落實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切實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全面貫徹實施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形成全過程、動態化、重預防的考核激勵機制。

(五)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

1、交通安全。強化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源頭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客貨運輸安全監管,督促客貨運輸企業和車站嚴格落實“三品檢查”、“五不出站”制度,加大打擊非法營運的力度,嚴格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加強道路巡邏管控,加大客運(超長客運、農村短途客運)、旅游包車、校車、工程運輸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等重點車輛安全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和整治超速超員超載、超時疲勞駕駛、酒后駕駛、污損遮擋號牌、貨車違法占道行駛等交通嚴重違法行為;深化渡口渡船、漁業船舶安全專項整治;大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治理和安全設施建設,完成10千米波形防護欄建設任務;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開展交通安全“進機關、進院落、進企業、進單位、進學校”,倡導文明出行,促進交通參與者文明、安全參與交通。

2、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繼續加強重點區域、重大建設項目工程及交通、水務、電力的施工安全監管。組織開展建筑施工防坍塌、防高墜、防觸電、防機械傷害、防中毒和窒息等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轉包分包行為;加強農村自建房、聯建房施工安全管理。

3、消防和大型活動安全。嚴格落實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高各單位檢查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全面建設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延伸消防監督管控觸角,形成“群防群治、自防自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控責任網絡。進一步細化消防工作責任制,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鄉消防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消防安全現狀,分析消防安全形勢。開辟“全方位、多領域”的宣傳方式,擴大消防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筑牢消防安全基層基礎,深入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老舊院落、寺廟、城鄉結合部、商(市)場、倉儲企業、集生產儲存居住為一體的“三合一”場所、高層和地下公共建筑等重點消防場所隱患排查治理。對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隱患嚴重的單位要堅決予以停產停業整頓,對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必須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堅決關閉取締;嚴格執行大型活動審批備案制度,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大型活動安全許可制度和監管措施,嚴防踩踏、火災等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4、危險化學品及煙花爆竹安全。加大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檢查力度,督促企業實施自動化監測控制系統改造并確保可靠運行;持續推進重大危險源分級分類管理工作,抓好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和劇毒化學品專項整治;依法關閉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從業單位,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大力推進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建設,規范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市場經營秩序。

5、特種設備安全。嚴格落實特種設備生產、使用責任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景區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嚴格執行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和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管理制度。重點開展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等領域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制造、安裝、使用特種設備行為。

6、職業衛生安全。強化職業衛生源頭管理,深入推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強化對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同時,繼續開展教育、食品、衛生、林業、水利、環保、農機、電力等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我鄉公共安全防控體系要求,制定專項方案,明確目標,落實措施,嚴格責任,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六)抓好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工作

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堅持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作為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的主要抓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村和行業主管部門要牽頭做好本轄區、本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督促企業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把安全生產的要求落到具體操作者、落到每個生產環節、落到每個工作崗位。對事故多發、安全管理水平下滑的企業,及時取消達標資格。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專家作用,加強宣傳指導和教育培訓,著力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改善企業安全生產條件。

(七)大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以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知識競賽等活動為載體,組織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公益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濃厚氛圍;各級新任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培訓率達到100%;大力創建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積極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推動安全文化繁榮。

(八)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理

要嚴格許可項目資料初審、安全評價、現場審查、審核發證等程序;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健康“三同時”制度。

(九)提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

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明確事故預警和響應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預案管理,修訂完善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開展安全生產應急資源普查,掌握應急資源布局和存儲情況,定期開展專項和綜合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村、鄉直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一崗雙責”制,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專業監管、行業管理職責和安全監管部門綜合監管職責,全面落實政府安全監管主體責任,促進全鄉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