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儀式范文
時間:2023-04-03 12:02: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祭祖儀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去往交通>>
從貴陽去往黔東南州府凱里可采坐開往玉屏的“梵凈山”號旅游列車,在凱里下車。凱里汽車站位于市東北文化北路,趕早乘長途汽車至榕江縣,換乘去計劃鄉的中巴至污略村以北10公里的山路旁,下車步行至污略村,即可到達拈藏節拍攝地。
“牯藏節”是苗族非常隆重的祭祖慶典,其中重要的環節是殺牛祭祖。這種古老的祭祖禮儀在苗族的創世歌里有所記錄,因為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記錄方式。歌詞敘述說楓樹是萬物的生命樹,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樹根變成了泥鰍,樹干變成銅鼓,樹枝變成鵲鴿,樹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十二個蛋成為媽媽。蝴蝶媽媽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個,包括雷公、鬼神、龍蛇、虎豹、豺狼、擁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獸、但剩下的一個蛋經過三年孵化后依然是一個蛋。蝴蝶媽媽只好請暴風幫忙,暴風把蛋刮下山崖,蛋殼破裂,鉆出一頭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媽媽沒有親自孵下它,最終把蝴蝶媽媽氣死。擁耶、妮耶用牛耕地種田,但就是從未有過好收成。鬼神告訴他們:因為大牯牛氣死了蝴蝶媽媽,所以用牛耕的田園就長不出好莊稼。只有擁耶,妮耶把牛宰掉祭拜蝴蝶媽媽,立刻求得莊稼的豐收。這是“牯藏節”由來的一種傳說。我幸運地趕上了榕江縣計劃鄉污略村舉行的為期七天規模宏大的牯藏節,主要內容有設立祭祖臺、踩蘆笙、吃簸箕飯,跳踩堂舞、牯藏牛旋堂最后是重頭戲殺牛祭祖。
在牯藏節前,村民們已經選舉出了牯藏頭,這次污略村牯藏節的牯藏頭是姚老吾,已婚,35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雙老健在。被推選為牯藏頭的人都是寨中品德良好,已婚,必須生育有男孩,父母等長輩健在,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人,同時又是建寨始祖家族的后代。
牯藏節的第一天基本屬于準備工作,主要是迎接來客和設立祭祖臺。祭祖臺設立在牯藏頭家火塘屋的東北角,上面放置一個簸箕,簸箕內有用糯米飯做成的圓團,圓團上插有兩支雕花水牛角,里面裝滿了自釀的米酒,牛角前擺放五條干魚,還有一塊三斤垂的熟豬肉。此外,在牯藏節的第一天,牯藏頭家要殺一頭豬,切成小塊串成60串,發到各家。按照規定從串串肉發到各家起,全寨就要開始忌食蔬菜了。
第二天,是牯藏節正式開始的日子。開始前,各家各戶也紛紛設立祭祖臺,由九個鬼師分別上門坐在祭祖臺前給祖先念一段祭詞。八位身穿百鳥衣的苗族青年手持六管蘆笙,隨著指揮者的銅鈴聲和芭茅草搖動的節奏吹起苗鄉特有的曲調。四個持芒筒的青年站在蘆笙隊的中間吹出低音,一個苗族小伙子擊打著木鼓。這所有的一切合成整個儀式的序曲,牯藏節正式開始了。
第三天和第四天,姑娘小伙兒都穿戴一新,圍著篝火跳蘆笙舞、對歌,狂歡到深夜。月光下,篝火映照著年輕的面孔,生命的激情之火被點燃,青春的血液在涌動。
第五天,吃簸箕飯,踩堂。全寨各戶把蒸好的糯米飯,豬肉、匕首放在簸箕里。中午,全寨人都抬著簸箕飯來到廣場,旋堂三圈后,由受尊重的老者宣布把簸箕飯分發給村民和來客。吃完后人們身著盛裝,牽著為祭祖專門準備的水牯牛,挑著豐收的果實,進行踩堂,象征著將牛交給了祖先。晚上10點,幾個鬼師分別到牯藏頭家的祭祖臺前念兩段詞,一是念給祖先,二是念給牛。
篇2
關鍵詞:《閔予小子》組詩 歷史背景 文化意蘊 情感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4)09-0089-02
作者簡介:馬昕露(1990―),女,甘肅平涼人,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
《詩經》作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和意義。以往學者們多從民俗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這恰恰打開了讀者與《詩經》時代社會生活溝通的大門。本文將從情感角度對《周頌?閔予小子》組詩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為深層的文化意蘊及《詩經》時代人們的思想情感。
郭晉稀先生在《詩經蠡測》一書中認為《閔予小子》組詩均作于大亂未平之時,結合歷史典籍縱觀這組詩,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時資歷淺薄的成王難以應對三監作亂的動蕩局面以及體現在詩歌當中的那種“未堪家多難”①的苦楚。
一、《閔予小子》組詩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與祭祀活動息息相關
自周公制禮作樂以來,周代的史官文化逐漸代替了巫覡文化,在這背后禮樂精神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從此之后,禮樂精神就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之中。禮樂精神具體體現在大量的禮制制度方面,它包含了很多的禮儀行為。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②,祭祀和戰爭是周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祭祀,我們可以了解很多那個時代的重大事件。
據《毛序》所說,這幾首詩都曾在周成王即位時被傳唱于宗廟中,也就是說,這四首小詩其實就是當時祭祀時的祭辭,而這些祭辭和當時社會的重大事件息息相關,這些在情感結構上互相關聯的祭辭為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那個時代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二)與音樂的關系十分密切
顧頡剛先生根據春秋時代“徒歌”不區別章段、語句復沓不整齊、歌詞鋪張等特點和《詩經》進行比較,進而得出《詩經》是樂歌的結論。可見,《詩經》中出現的這種復沓的章法不但反映了那個時代詩歌、音樂、舞蹈相互雜糅的特點,同時也為組詩的體式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閔予小子》組詩其實就是在祭祀祖先的嚴肅場合中配合音樂詠唱的歌詞,所講述的是周初的歷史史實,通過這種可以被感知的語言,委婉地傳達了周成王向先王先帝祈求賜予福祉、得到保佑庇護的愿望。
這四首小詩產生于那個時代,還與配樂演唱的樂器有關。當時青銅樂鐘的鑄造以及調音技術不甚發達,導致無法發出像《大雅》《小雅》《國風》中那么整齊的聲音,其不分章節、篇幅短小、大多不押韻的詩體風格與當時的編鐘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③。
二、《閔予小子》組詩的文化意蘊
(一)親祖情感的流露
在天命觀的支配下,周人對祖先的崇敬之情愈演愈烈。這是一種以血緣為紐帶產生的感情的表露。穿過歷史的長河來看《閔予小子》《訪落》《小毖》三首詩,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后代人對至親至愛的先祖發自內心深處的傾訴。《閔予小子》的開頭就講述了周成王孤苦無助的境遇,有“遭家不造”“王王在幀敝句。世事難料,周邦未平又遇三監之亂,更是雪上加霜。成王經歷淺薄,擔憂自己不能接承祖先遺業,不能發揚先祖的光輝道德,所以憂心忡忡,與群臣在廟中謀始即政之事,所以我們不難理解《訪落》《小毖》中“未堪家多難”的深深感慨。這些看似是把自己屢屢受挫的境遇娓娓道來,亦真亦切,但從心理層面分析,人在極度困窘的狀態下往往會選擇向自己親近的人傾訴,這正體現了周人與先祖的親近。與之不同且形成明顯比照的是,《周頌》中的其他一些祭祖詩,主祭者更多的是宣泄情感,而不是徹底壓制自己的情感,形成了與一般宗廟祭祖詩不同的風格。
可以說,這一組祭祀詩從不同的程度表達了參加祭祀的主要貴族階層,尤其是周成王的情感,其情真誠動人,可見這種祭祀祖先的詩歌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當然,這種情感雖然真實純樸,但并非毫無節制。《詩經》祭祖詩里真實的感情和禮制的沖突,正是在合理的規范約束下適度放縱的體現,二者在祭祖詩中辯證的存在,正是《詩經》祭祖詩情感價值的外在體現,也是親祖情感的藝術化流露。
(二)崇尚先祖美德,勉勵后代
與周人不可抗拒的天命觀相比,頌揚祖先的豐功偉績顯得更為具象化,因而周人很重視宣揚祖先那顯赫的德業功勛。“德”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周代,所以在祭祀中被反復提倡。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言:“周之典禮,實則為道德而設”“周之典禮乃道德之器械”④。因而他們敬畏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品德高尚、不怕困難的人。詩歌中的“皇考”“昭考”被反復歌頌,他們正是被后代所敬仰的圣人。這不僅說明了周民族取代殷商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能讓后人體會先祖創業之艱辛,勉勵晚輩兢兢業業,繼承家業。
在“天命靡常”的思想主導下,敬德思艱是祭祀時達到政治訓誡的重要手段。這在《敬之》一詩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①
黃天赫赫在上且不可抗拒,做為天地間卑微的臣子,不能沾沾自喜,因為我們無法掌控各自的命運。上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隱形力量,它無處不在,并且隨時隨地監督著我們。作為剛剛繼承父業的成王,不能不敬畏上天的警戒,更不能輕視上天的存在,唯有不斷學習,并且不斷積累、殫精竭慮,才能確保家國人民的平安。《閔予小子》中也講到,繼嗣的成王面對“遭家不造”的境遇,念憂在心,只有“夙夜敬止”,夜以繼日,不懈努力,謹慎踐行先王先祖之道,才能獲得更大進步。《訪落》中有“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等句子,既是向群臣求助,又在向武王的靈德祈禱,誠惶誠恐,宛轉曲折。
《毛序》謂《小毖》:“嗣王求助也”。這首詩似是在向先王訴苦,但更多的是以自身的困境為出發點得出教訓并告誡、勉勵后輩:
“予其懲,而毖后患。莫予L蜂,自求螫鰲。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①
周成王吸取“三監之亂”的教訓,追悔莫及,家國的多重災難實在令年幼的成王不堪承受。但幸虧有圣賢的美德光照天下,終能挽回局面,得以安定。成王借此告誡后代要小心微患,不及時清除小患則會釀成大禍,就像鵑鶉終究有變成大雕的一天。
綜上所述,《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體制風格獨特,飽含政治訓誡意味,不僅表達了期望得到先祖庇護的愿望,更勉勵后代要敬畏仁德,謹慎處事,發揚祖業,與《周頌》其他詩篇相比,有更為動人且理性化的文化意蘊。
注釋:
①毛亨.詩經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③韓高年.詩經分類辨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④王國維.觀堂集林[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參考文獻:
[1]姚際恒.儀禮通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晉稀.詩經蠡測[M].成都:巴蜀書社,2006.
篇3
李雪健和于海丹相愛時,兩人都是空政話劇團的演員。1980年,他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扮演,一舉奪得了“梅花獎”。在圈里,他還是出了名的大好A,誰家修房子、換煤氣、儲藏大白菜,只要他碰上了,都會熱情幫忙。就這樣,他的良好表現贏得團里大美人于海丹的芒心。
1983年,李雪健和于海丹在親友的祝福下幸福地結合了。“梅花季中健,珊瑚海之丹”,這是他們結婚時,一位好友書贈給他們的一個條幅。此后的日子,兩人就像條幅所祝福的一樣,對事業和愛情皆非常執著。
1989年。峨嵋電影制片廠擬拍攝電影《焦裕祿》,李雪健非常想接,可有九認為他的外形不像。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最終爭取到了這一角色。為了讓自己瘦下來,李雪健不吃米飯,于海努就為他做上可口的白菜湯,這白菜湯一喝就是三個月,硬是讓他減去20多斤。他說,雖然我外形不像,但我會格外用心去演。妻子為他找了很多書,供他參考,并對照劇本反復琢磨,給他提建議。電影《焦裕祿》讓李雪健的事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峰,他一舉獲得金雞獎與百花獎兩項大獎。
后來,李雪健又出演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的男主角宋大成,出外拍攝一去就是好幾個月,妻子獨自操持家務。在《渴望》快拍攝完時,妻子累病了,為了不影響他拍戲,她一點口風也不透,等到李雪健拍攝完回到家,妻子正發著高燒,他心中萬分愧疚,急忙將妻子送到醫院,病床前,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難過地說:“這些日子,讓你受苦了!妻子說,“你在外面拍戲也不容易啊!”妻子的這次付出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接著,他又拍攝了《唐山大地震》《橫空出世》等,每部影片都成了經典。
也許是天妒好人,2011年11月,在拍攝電視劇《中國軌道》時,李雪健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嗓子很難受,沒幾天又名詞?了血。可他并沒在意,直到一個月后,被確診為鼻咽癌。后來發展到連水都咽不下,人一動就頭暈,嘔吐不止,讓他覺得死了比活著好。
李雪健的病情引起領導的高度關注,想讓他暫停拍攝。妻子對領導的關懷表示感謝,可她想到,丈夫愛戲如命,一個月前咳出血時,本該去醫院好好檢查,可他卻只在藥店買了幾瓶消炎藥,就趕去了西安外景地。她對領導說,謝謝領導的好意,讓雪健停止拍戲,他會難受的。
于是,李雪健上午由妻子開車送到醫院化療,下午趕到拍攝現場拍戲。在拍攝最后一場戲時,李雪健連說話都比較困難了,可他努力堅持著,直將一大段臺詞說完,并做到了一氣呵成,聲情并茂,在場的人都聽得熱淚盈眶。
與其說是讓李雪健的意愿得到滿足,毋寧說是妻子獨自在與意志較量。為了不至于損害李雪健的嗓子,醫院決定不為他做切除手術,化療過程卻痛苦異常,幾次他都提出放棄。他難受,妻子更痛苦,她曾多次說,愿意以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但痛苦的她卻一點也不能在他面前表露出來,實在是忍受不住了,她就找一個借口離開,到―處地方偷偷哭上一會兒。
一次,她正躲在醫院廁所中抽泣,突然聽到走廊中一個小女孩哭著說:“我真想去求李雪健伯伯,讓他到媽媽面前笑一笑,我的媽媽和他得的是一樣的病,可媽媽不想治療了。”于海丹一聽,更為傷心,女孩并不知道李雪健同樣也想放棄治療。但她很快意識到,要是能說服丈夫去見女孩的媽媽,會同時讓兩人堅強起來。于是她擦干眼淚,叫住小女孩,說:“我答應你,和你一起去見李伯伯。”
不一會兒,李雪健就來到了小女孩媽媽的病房,送上了自己美好的微笑。此后,他的眼前經常會閃現這一幕,并露出欣慰的笑容。因為他明白,觀眾需要他,信賴并期待著他。
在拍攝完《中國軌道》,住院治療一年,病情有了明顯好轉后,他又再度回到鏡頭前,參與拍攝了《至高無上》《歷史的天空》《暖流》《命運》《楊善洲》等影視劇。奇跡出現了,盡管他一直堅持拍戲,身體卻痊愈了。
當說起自己的抗癌經歷時,李雪健說,我就是喜歡工作,越工作就越高興。主治醫生對他說:“高興本身就是一劑藥,心情愉快,新陳代謝就快。”工作上滿足了就高興,滿足是一劑藥。
篇4
【關鍵詞】史氏家族;遺跡;旅游開發
以史浩、史彌遠和史嵩之等為代表的南宋四明史氏家族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史氏家族在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取得了“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五尚書,七十二進士”的輝煌仕宦盛況,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政局,同時也對史氏家族的故鄉――寧波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時至今日,寧波市東錢湖和月湖等地,還留存有不少與史氏家族有關的歷史文化遺跡。這些歷史文化遺跡不僅是南宋四明家族活動的歷史見證,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寶貴資源和重要載體。
一、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主要歷史文化遺跡
(一)環東錢湖史氏家族歷史文化遺跡
東錢湖位于寧波鄞州東部,現為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唐朝中葉之前,東錢湖處于未開發的天然湖狀態,從唐中葉到北宋,東錢湖成為一個較為完備的人工水利工程。到了南宋,隨著地域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東錢湖逐漸完成了從人工湖到人文湖的轉變。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將東錢湖視為他們的祖居地和后花園,回鄉或致仕后活動于環湖一帶,死后又紛紛歸葬東錢湖畔。由于東錢湖與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的密切關系,在南宋朝野,東錢湖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諸多官僚士人前來定居、游玩。而南宋時期,寧波人口的不斷增加,大量的湖泊不斷因“圍湖造田”而廢棄,東錢湖卻因為史氏家族的關系,非但沒有被廢棄,反而多次大規模疏浚。至今,東錢湖依然保留著與史氏家族相關的歷史遺跡主要有:
1.史氏祖居等建筑遺跡
如今世人能見到的史氏宗祠為“林染橋史家”宗祠,位于東錢湖東岸的下水村,現祠中放有史詔、史氏三相的畫像,至今村落中還有不少史氏后人。下水西村除了史氏宗祠外,還有一座“德行橋”和一座“八行堂”。“八行堂”、“德行橋”都與史詔有著密切關系。史詔被鄉里譽為“八行先生”,這在封建社會里是非常崇高的尊稱。舊時,每逢大年初一,史氏都要在八行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表達對祖先的懷念之情,并激勵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東錢湖流傳著的“七里香街脂粉香”的傳說。所謂“七里香街”,是指南宋東錢湖的下水村曾有過一條長街,這條長街從下水村的官渡起,經過下水岙直到慈云嶺下,這條長街店鋪林立,多達600余家,其中不少以賣香蠟以及胭脂花粉為主,故稱“香街”。
2.霞嶼寺與“補陀洞天”
《延四明志》載,“霞嶼禪寺在鄞縣東南六十里東錢湖心,小嶼兀然于其中,中大資史巖之鑿山為觀音洞,仿寶陀之山而建,且割田以奉。”這里所說的觀音洞就是“補陀洞天”。因為 “補陀洞天”在霞嶼島上,去“補陀洞天”進香者需乘舟渡湖,這與進普陀觀音道場相似,另外“補陀洞天”是仿普陀觀音道場供奉觀世音,所以也有“小普陀”之稱。寧波民間傳“補陀洞天”是史浩為其母所鑿。傳言說史浩母親想去普陀山拜佛,因為史浩母親雙眼失眠,史浩怕母親受不起海濤之險,故開鑿此洞,供其母進香,俗稱“小普陀”。
3.岳鄂王廟
岳飛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將領,也是百姓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寧波岳鄂王廟位于莫枝鎮莫枝堰,為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建筑,由門樓、中殿、后殿及東西廂樓組成,建筑面積12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寧波傳統祀廟風格。內外檐廊全部采用斗拱卷蓬結構,梁、柱、牛腿、雀替等部件均雕有精致的龍鳳、花卉、人物等圖案。廟內原有匾額、楹聯甚多,今尚留十余塊,且多出名人手筆,其中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所書“贊化襄勤”更屬珍貴。
據傳,東錢湖之所以創建岳鄂王廟,一是起源于南宋宰相史浩首倡為岳飛昭雪。 二是來源于岳飛之孫岳甫出知明州及其與史氏等大族的交往。
4.南宋史氏墓葬石刻遺跡
東錢湖史氏家族石刻群,現為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位于寧波市鄞州東錢湖,范圍約8公里,現有南宋時代的墓前石刻遺存180余具,其中史氏家族占了絕大多數。由于南宋時期的帝王陵墓蕩然無存,因此東錢湖這批保存完整且宦跡顯赫的石刻群具有相當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素有“江南小兵馬俑”之美譽,是研究南宋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實物。在藝術價值方面,石刻群中石雕的花紋、排列及文武大臣的冠戴,為后人研究南宋冠服藝術、美術和雕刻藝術提供了珍貴史料。在歷史文化價值方面,現存的東錢湖史氏石刻群,在“孝”文化上的反映較突出。
(二)環月湖史氏歷史文化遺跡
月湖位于今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于唐貞觀十年(636年)。北宋年間月湖形成景觀,并逐漸成為時人觀賞游玩之地。
史浩府及其四子府第
史浩府第被稱為史太師府。公元1163年,史浩拜為右丞相后,舉家從東錢湖遷還月湖東岸洲史家的舊居,目前史浩府第遺跡可考之處,只有史浩珍藏皇帝所賜御書的寶奎閣,明末寶奎閣始稱寶奎巷。明清以來,寶奎巷一直為官宦、高富商居宅,現供寧波博物館使用。
1207年,史浩之子史彌遠被宋寧宗拜為右丞相,宋寧宗將月湖西北部的芙蓉洲賜給史彌遠建造相府,當時在月湖西北雪汀,史浩的小兒子史彌堅修建了尚書第;史浩的大兒子史彌大封為少師,修建了少師府。如今,史浩四子宅第中只存尚書橋一處了。
2.碧書樓
月湖芳草洲上,史守之建造了藏書樓。史守之為史彌大之子,其深居月湖藏書,藏書達萬余卷,宋寧宗賜御書“碧”,因此史守之藏書樓被稱為“碧書樓”。如今,碧書樓原址現在為寧波市兒童公園。
二、南宋史氏家族歷史文化資源旅游開發構想
(一)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理念
實踐證明,文化遺產保護得越好,其利用價值也就越大,旅游業和其它相關產業才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一旦傳統文化因過度開發或保護不力而喪失殆盡,旅游業的發展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四明史氏家族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特殊文化資源,任何開發建設行為都應以不危及文化遺產及其原生環境為原則,既要避免對文化遺產進行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和錯位開發,又要克服保而不用、消極保守的現象,努力拓展合理利用的方式與途徑,充分發揮文化遺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除東錢湖石刻群等文化古跡以外,四明史氏家族的其它遺址地下仍有可能埋藏著大量珍貴的遺物和遺跡。因此,在保護史氏家族歷史文化遺址的基礎上,對現有遺存加強專題調查、科學研究和考古力度,為旅游開發工作提供歷史依據和內容也至關重要。
(二)堅持資源整合和區域旅游合作理念
現代旅游業發展已經從景點、線路以及城市之間的競爭發展到區域之間的競爭,區域合作已經成為現代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根據寧波市的遠景規劃,東錢湖地區將被打造成成為國家重點生態型旅游度假區和華東重要的國際會議中心。因此,開發史氏家族文化旅游,既要注意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來打造各自的品牌,又要全面認識東錢湖地區和寧波市的資源整體特色,按照特色互補、風味兼顧、項目搭配合理等原則,將史氏家族文化資源與東錢湖區域內的湖泊山岳、民俗風情、建筑古跡等各種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并充分考慮到與周邊旅游地的銜接,與寧波市以及浙東地區構筑合理互補的旅游產品體系。
(三)創新旅游宣傳促銷模式
四明史氏家族雖然給寧波歷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但目前寧波當地人對于四明史氏家族及其遺跡了解甚少,而其已經開發的文化旅游產品在全國和世界各地的知名度更低。如東錢湖石刻群為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有“江南兵馬俑”之稱,然而它的知名度卻有待于提高,因而必須加強宣傳力度。史氏家族文化資源的旅游宣傳促銷要在東錢湖各景區、景點利用自身優勢自我宣傳促銷的同時,更要注重突破地域、資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使用合力進行共同宣傳促銷,以便在較大范圍內形成轟動效應。另外,要利用寧波市天一閣、溪口、東錢湖等已有的名牌效應,帶動史氏家族文化資源能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四)重點塑造孝文化旅游主題形象
孝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四明史氏家族在歷史上聲名顯赫,孝文化是其家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八行”中的孝在史氏家族遺跡的墓葬、巖洞、寺院以及風俗文化中的龍舟競渡都有表現,對于旅游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因此,開發史氏家族文化旅游,應該以家族文化為主線,充分挖掘史氏家族的孝文化內涵,以孝文化為旅游主題形象,并整合與史氏家族相關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舉辦孝文化旅游節慶、開發孝文化旅游主題產品,以達到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積極倡導愛家、愛國的良好風尚,將旅游開發與寧波構建和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
(五)精心打造旅游產品
篇5
最近這10年,生物學進步最快的領域就是基因組學。隨著DNA測序技術變得越來越便宜,基因序列的分析手段越來越先進,很多此前完全無解的問題終于看到了曙光。
舉例來說,人類的祖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飲酒的?這可不是一個醉鬼提出來的傻問題,而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好問題,原因在于酒精(乙醇)是一種毒藥,會導致肝病、癌癥、心臟病,甚至精神性疾病,害處遠大于好處。既然這樣,人類居然還要進化出飲酒的習慣,可見這個問題不簡單,背后肯定有一個大家想不到的原因。
有人曾經提出過一個假說,認為人類是在9000年前才開始飲酒的,那時人類剛剛發明出農業,第一次有了多余的糧食需要儲存。糧食放久了容易變質發酵,發酵的產物之一就是乙醇。如果人類不能飲酒的話,變質的糧食就沒法吃了。
這個假說基于一個事實,那就是絕大部分高等生物是不能直接利用乙醇的,必須先將其分解掉。如果我們的祖先體內沒有能夠分解乙醇的酶的話,一旦糧食變質就只能扔掉,太浪費了。幸好人類進化出了乙醇脫氫酶(ADH4),可以把乙醇變為乙醛。這是乙醇分解的第一步,有了它,人就可以利用變質的糧食,在進化上占據先機。
大部分靈長類動物體內都有ADH4,但這是一組酶的統稱,可以催化很多不同類型的反應,乙醇脫氫反應只是其中的一種。美國佛羅里達州圣塔菲學院(Santa Fe College)的生物遺傳學家馬修?卡里根(Matthew Carrigan)博士決定研究一下這組酶的進化過程,他和同事們收集了28種哺乳動物(其中包括17種不同的靈長類動物)的ADH4基因序列,然后將這些DNA序列輸入電腦,通過一套復雜的算法構建出了這個基因在過去7000萬年時間里的進化過程。換句話說,科學家們推算出了ADH4基因在過去7000萬年里每一時刻的基因序列都是什么樣子的。
光有基因序列還不夠,還要看基因產物(也就是酶)的催化能力。現有的動物還好說,只要抓來一只,從組織中提取出ADH4酶就行了。但是已經滅絕的古代動物怎么辦呢?它們的身體早已腐爛,只剩下化石,沒法做研究了。
卡里根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和同事們將電腦推算出來的各個階段的ADH4基因序列通過轉基因的方式轉入細菌,讓細菌代替動物,生產出相應的蛋白質(酶),這樣就可以研究那些早已滅絕的動物體內的ADH4了。
卡里根博士將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2014年12月1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上。研究表明,ADH4大約在1000萬年前發生了一個單點突變,也就是DNA序列中的一個字母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大大提高了ADH4分解乙醇的能力,終于讓人類的祖先獲得了飲酒的本領。
這個ADH4基因變異的時間節點非常關鍵。古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大約在1000萬年前從樹上下來,開始在地面上討生活。樹上的果實掉到地上,其中的糖分很容易通過發酵變成乙醇。于是,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說,人類祖先之所以進化出消化分解乙醇的能力,就是為了能夠利用這些掉在地上的腐爛水果。
再舉個類似的例子。眾所周知,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人類最主要的死因是傳染病,微生物(尤其是病菌)是人類最兇惡的敵人。我們的祖先能否健康地活到成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她能否扛得住病菌的侵襲。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戰爭比的往往不是士兵的戰斗力,而是糧草供應的好壞。同理,人體對抗病菌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保護糧食,通過這個辦法把病菌餓死。不過,這里所說的糧食不是葡萄糖或者蛋白質,而是鐵元素。
鐵是生命必須的微量元素,沒有鐵,很多生理過程都沒辦法進行。人身體里的鐵元素大都藏在細胞里,病菌是吃不到的。但是來自食物的鐵離子需要通過血液循環系統運送到人體組織當中去,病菌便找到了可乘之機。這就好比評書中常見的截糧車橋段,這是病菌們獲得鐵元素的唯一的機會。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人體內負責運輸鐵離子的“運糧車”名叫轉鐵蛋白(Transferrin),這種蛋白質在pH中性的環境下能夠將鐵離子牢牢地抓住,就好像糧食被裝在袋子里一樣。一旦到達指定地點,轉鐵蛋白就會在細胞表面受體的作用下被吞進細胞內,此時鐵離子周圍環境的pH值迅速降低,鐵離子和轉鐵蛋白之間凝聚力驟然下降,于是鐵離子被釋放出來,進入細胞,就好像糧袋被扎破了一樣。
由于轉鐵蛋白的保護作用,使得血液中的鐵離子很難被病菌吃到。經過多年的進化,病菌們終于找到了破解之法。研究發現,一些常見病菌,比如導致腦膜炎、淋病和敗血癥的病菌進入人體后,便會迅速合成一種“轉鐵蛋白結合蛋白”(Transferrin Binding Protein,以下簡稱TbpA)。顧名思義,這種蛋白質可以和轉鐵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然后從對方那里把鐵離子搶過來。一旦進化出了這種蛋白質,病菌就會迅速繁殖,直到把宿主殺死為止。
那么,人為什么直到現在還活著呢?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想出了對策,那就是改變自身轉鐵蛋白的三維結構,使之不那么容易地被對方抓住。病菌抓不住轉鐵蛋白,吃不到足夠的鐵,就會被餓死。
當然了,病菌和人體都沒有那么聰明,上述過程全都是被動地發生的,也就是說,一方首先發生隨機突變,其中最好的突變體活了下來,把對手逼到絕境,后者再通過隨機突變,從中選出應對之法。
這個過程科學家們早在40年前就知道了,但因為基因突變不可能被化石保留下來,雙方之間每一次較量的細節都丟失了,完全不可考。但是,正像前一個故事那樣,隨著DNA序列分析技術的提高,科學家們終于找到了破解之法。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學系教授尼爾斯?埃爾德(Nels Elde)和同事們利用先進的基因分析法,分析了21種靈長類動物的轉鐵蛋白DNA序列,在電腦上繪出了轉鐵蛋白基因序列的進化樹。之后,研究人員又用類似的方法分析幾十種相應病菌的TbpA基因序列,和前者進行比較,終于搞清了轉鐵蛋白和TbpA這對冤家在過去4000萬年里的對抗史。
埃爾德教授將研究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2014年12月12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期刊上。這篇論文詳細描述了過去4000萬年里TbpA基因的每一次突變,以及轉鐵蛋白的每一次應變。如果應變來得不夠及時,人類就不存在了。
“人體和病菌之間的這場爭奪鐵元素的戰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這個物種的興亡。”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埃爾德實驗室的博士生馬修?巴博爾(Matthew Barber)對記者說:“我們之所以活到今天,與這場戰爭的勝負有很大的關系。”
這場戰爭還遠未結束。據統計,如今地球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體內帶有一種突變型轉鐵蛋白,這一突變讓某些常見病菌不那么容易搶走鐵離子,這就相當于增加了這部分人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科學家們把這一現象稱為“營養免疫”(Nutritional Immunity)。營養免疫是目前一個很熱門的研究領域,如果科學家們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就有可能發明出一種新的抗感染的方法,幫助人類抵抗病菌的侵襲。
篇6
(1)青蒿(苦蒿菜)、大蒜、樟木葉各適量,共搗爛搽患處。用藥前先將患處抓搔發紅后,再搽藥效更佳。本方亦適用于“稻田皮炎”。
(2)千里光、青蒿、藿香、地膚子各30g,冰片10g,煎水外洗。每日2次,連洗3日即效,本方適用于“夏季皮炎”。
(3)生地24g、黃芩15g、苦參、徐長卿各12g,紫草、黑荊芥各10g,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連服10~20劑。(有脾胃虛弱、慢性腸炎、胃痛、腹瀉者忌服)。
95 治“老年性皮膚瘙癢癥”方李成吉黃忠義
(1)當歸、僵蠶、蟬衣各10g,白芍、合歡皮各10g,白蒺藜、首烏、生地黃各15g,水煎服,日服1劑,2次分服,連服1周。
(2)玉竹30g,熟地15g,防風、荊芥、大棗各10g,每日1劑,煎水2次合并為400ml,每次服200ml,日服2次,3劑為1療程。本方對老人“寒冬瘙癢癥”效佳。
(3)芒硝500g,每天洗澡時放50g,連洗1周即效。
(4)艾葉60g,夜交藤(首烏藤)、當歸、荊芥、防風、胡麻仁各30g,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蘚皮、薄荷各20g,花椒、冰片各6g,加水2000ml,煮沸15min,趁熱薰患處數分鐘,待溫冷至攝氏40度時,再洗搽患處(全身瘙癢則洗澡),每日1劑,每劑洗2次,第2次再用時,宜加溫至40度左右,連用5~6劑可愈。
(5)龍衣(蛇皮)6g、糯米甜酒糟200g,先洗凈龍衣切碎加入芝麻油內拌勻,炒干,每次取麻油龍衣粉3g、甜酒100g,日服1次,連服3~4次即效。服藥期間忌飲酒,忌吃韭菜。
(6)蜈蚣3條、瘦豬肉300g,先將蜈蚣用酒洗凈(去泥砂),然后用水(約1市斤)煮沸,15min后,取出蜈蚣,將100g瘦豬肉剁碎,清水調勻,放入煮好的蜈蚣煎液中,(三分之一的水)直至將豬肉煮熟為止。1次頓服肉湯,每日1次,本方可分3次服完,隔日服1次,忌韭菜及酒。
96 治“風瘡”(蕁麻疹)方
96.1黃忠義
(1)大蝎子草(紅禾麻)取鮮品適量,煎水洗澡,每日1~2次,連洗2~3日。(本方有小毒,忌入口)
(2)紅浮萍100g、青殼鴨蛋2個,煎水喝湯食蛋,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3~4日。
(3)綠升麻10g、粉葛根15g、生赤芍lOg、生地12g、蕓苔10g,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連服5~7劑。
(4)蒼術、茵陳、地膚子、防風各15g,銀花、薏米各40g,先用涼水浸泡20min后,再水煎熬2次,共煎出藥液400ml,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趁溫熱服下,連服2~3劑。
96.2李成吉
(1)水燈草、車前子、木香葉、天青地紅鮮品適量,搗爛搽敷患處,每日1劑,搽3~4次,連用2~3日。
(2)百草生、金銀花、薏米各30g,巖青菜、蒼術、茵陳、地膚子、防風各15g,地丁、豬苓各25g,浮萍50g,桂枝10g,用涼水浸泡半小時,煎熬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4天。
97 治“白癜風”方黃中興
(1)白降汞、硫黃、甘油、酒精各等量合勻,每日涂搽患處2~3次,待結痂脫皮之后則愈。
(2)硫黃10g、密陀僧10g、白芷10g、烏賊骨10g、通血香12g、梅片3g,共焙干研末。將高梁醋500g置鍋內煎熬,熬至250g后,放人以上藥粉調勻。先用黃酒洗凈患處,然后涂搽藥膏,每日早、晚各1次,7~10天見效。
(3)白翻毛雞1只、金不換根200g(鮮品)、蔓荊子200g,共煮熟,食肉喝湯,連吃2~3劑即效。
(4)白蛐蟮(蚯蚓)適量,曬干或烘干后放入香油中煎枯,然后取白蟮油搽之,日搽2~3次,連搽7~10天。
98 治“汗斑”方黃中興
(1)茄子花適量,頻搽患處,3~5日即效。
(2)豬肝1具(春季豬肝勿用)淡煮,頓服,忌。每周服1~2次,連服2~3周。
(3)黃瓜蘸硼砂末適量搽患處,日搽3~4次,連搽5~7日。
(4)知母適量用醋磨汁外搽,日搽2~3次,連搽3~5日。
(5)密佗僧、樟腦各適量,共研細末,用黃瓜蒂蘸藥末外搽,每日3次,連擦l周。
(6)茄子1個(藥80g)、硫磺15g,先將茄子挖一小孔,將硫磺灌入茄子內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待茄子烤軟,讓硫磺滲透到茄子內,再輕搽患處,每次3~5min,3~5次即效。(黑色汗斑用紫茄,白色汗斑用白茄)
99 治“牛皮癬”(銀屑病)方
99.1石通源
鵝不食草100g鮮品搗爛,伏龍肝(灶心土)50g,用淘米水浸泡半小時后,過濾取汁,每日搽4~5次,連搽半個月為1療程。
(1)硫磺、大楓子、蛇床子、吳茱萸、核桃肉、樟腦各10g,大棗(去核)5枚,將上藥焙干研末加水銀6g,再以麻油拌勻,用細布包藥置火旁烤熱,趁熱搽患處,每日3~4次,一個月為1療程。(搽藥前要洗凈患部)
(2)細馬蹄草、韭菜根各30g,焙干研末,用香油調成糊狀,涂搽患處,隔日搽1次,連搽4~5次即效。
(3)黃柏、土槿皮、柳酸粉各25g,大別子5粒(研末),斑蝥蟲5只(研碎),蜈蚣5條,全蝎5只(研碎)浸泡于95%的酒精中,每天搖動1次,泡7天即可作藥用。每日搽患處2―3次,直至痊愈。本方有毒,忌入口入眼,也不要搽在健康皮膚上。
100 治各種“皮膚癬”方
100.1楊時權
(1)仙人掌50g,焙干研末,調茶油外搽患處,每日搽3~4次,連搽4~5天。
(2)構葉樹適量,鮮品搗爛取汁,外搽患處,1日3~4次,連搽3~5天。
(3)蜂窩、膽礬、竹虱子、苦參各適量,研末調桐油搽患處,每日2~3次,連搽1周。
100.2俞光春
(1)楓木球50g、蛇床子25g、艾葉25g,共煎汁用明礬末15g摻人,趁熱薰洗患處,本方主治“奇癢”。
(2)黃丹、枯礬5g、冰片2.5g,共研細末,撒于搔癢部位,每日2~3次,本方對各種皮膚癢均有止癢效果。
100.3黃忠義
鮮松針葉(松毛)2000g,先取500g爐上燒,待煙起,把患處置于煙上薰,距離約10cm(防燒傷),當松葉燒透后再陸續添加,繼續薰療,每次2小時,每日早晚各1次,連薰4~5次即效。本方適用于手足癬(鵝掌風)。
100.4粟云亨
(1)野雞涼(土槿皮)100g,鮮品搗爛,煮水洗澡,每
日l劑,1~2次,連續3~5天。
101 治“楊梅結毒”(梅毒)方:
101.1粟云亨
(1)高枷樹根、馬鞭草、楓木子適量,烘干研末,調香油外搽,每日1~2次,連搽10~15天。
(2)地門冬、棕樹根、假人參草根各適量,燉豬腳吃,每周服2次,連服2周為1療程。
(3)土蜘蛛窩、墨豆根各適量,燒存性,調香油搽患處,每日1~2次,連續5~7天。
101.2俞光春
(1)輕粉適量,研細末撒患處,每日2~3次,連續5~7天。
(2)土茯苓、黃連、黑鉛、鐵漿、陳醬各10g,煮水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半月為1療程。
102 治“男子生瘡”方吳慶階
大血藤、小血藤、烏龜藤、金銀花、九里光、野雞苞、蚊蟲藥、黃荊條各50g,兌水久熬成膏,每日搽患處2~3處,連搽5~7天即效。
103 治“男、女擺白”(淋病)方
103.1粟云亨
取生長在山頂尖坡上的老杉樹漿適量,研爛沖米酒服,每日服2~3次,連服1周。
103.2牛尾藤、百解、金銀花、九里光、蒲公英、魚腥草各15g,煎水兌酒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7~10天。
104 治“非淋菌性尿道炎”方吳慶階
馬齒莧、金錢草、苦參、金雞尾、車前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黃芩、黃珠子、瞿麥、木通各15g,篇蓄20g,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10~14天為1療程。
105 治“蜘蛛丹”方
雞矢藤適量,搗爛泡米醋搽患處,每日搽3~4次,直至痊愈。
106 治“粉刺”(痤瘡)方黃忠義
(1)杏仁適量,去表皮搗爛成粉,拌少量雞蛋清調勻,每晚睡前涂患處,次日清晨洗凈,連涂1周。 (2)黃連15g、黃柏15g、黃芩lOg混合搗碎,研末,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每晚涂搽患處1次,半小時后洗凈。連用1周即效。
107 治“腋臭”(狐臭)方-黃忠義
(1)大蜘蛛2個,冰片1.5g,先用衛生紙將蜘蛛包成團,放置在草木灰中燒焦,然后取出研末,加冰片用水調勻,將腋部洗凈后搽之,每日2~3次,連搽5~7日。
(2)明礬焙干,研末,洗凈搽干腋部,取明礬粉輕輕搽之,以勿損傷皮膚為度。每日1~2次。連搽3 5日。
(3)自尿(鮮尿)趁熱涂搽腋窩,每次搽1~2min,然后洗凈,每日2~3次,連搽4~5日。
108 治“臭腳”(汗腳)方李成吉黃忠義
(1)睡前用熱水(40度左右)加鹽少許,生姜3片泡腳,并搓洗5~10min,連洗3~4晚即效。
(2)蘿卜煎湯適量,加少許食鹽,每日泡腳1次。
(3)葛根、蒼術各50g,煎水洗腳,每日2次。
(4)麻黃根15g、白礬30g.煎水趁熱泡腳,每日1~2次,連續10~12天。
(5)百部200g,雄黃50g,苦參10g,用1500ml食醋浸泡,每晚泡腳30min,勿搽干,待其自然涼干即穿襪就寢,連泡5―7晚。
109 治“尖銳濕疣”方葉文富
板藍根30g、野30g、木賊20g、枯礬20g、地膚子20g、蘇木15g,煎水外洗,每日1劑,1日3~4次,連續治療1個月。
110 治“淋病”方
110.1殷紹堂
石杉木漿5g,泡甜酒服,每日服2次,連服7~10天為1療程。
110.2粟云亨
天青地紅15g、田邊菊15g、金銀花15g、山關門草15g、龍頭花15g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半月為l療程。
110.3吳未喜
土黃連50g、白鮮皮100g、雞冠花25g、大血藤25g、車前草15g,水煎兌酒服。每日1劑,3次分服,連服7~10天。
110.4粟云亨
車前草15g、節節草15g、石葦15g、燈芯草10g、積雪草10g、白茅根10g、鳳尾草10g、金錢草15g、益母草15g、金櫻根15g、金剛蔸根10g、海金沙10g、黃柏10g、黃連10g、三棵針10g、厚樸15g、夏枯草10g、馬齒莧15g、魚腥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15天,治療期間忌,戒煙酒,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11 治“大糞瘡”方粟云亨:
(1)九里光、葆高樹根各25g,煮水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3天。
(2)細皮香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連敷2~3天。
(3)葛麻根適量,煮水洗患處,每日2~3次,連洗2~3天。
篇7
鋁管地面組裝及吊裝為便于安裝和運輸,每根鋁管由兩段鋁管組裝而成,兩段鋁管長度不同。安裝時兩段鋁管通過鋁管內、外接頭連接為一體。將鋁管放置在安裝平臺上或平整的地面上,使鋁管處于水平狀態,以確保鋁管連接后平直。應在兩段鋁管連接處的內外表面、接頭金具內表面和內襯管外表面上均勻涂刷導電脂,以保證接頭處通流良好。根據跳線安裝說明書將內襯管安裝在兩段鋁管內,兩段鋁管的端部應接觸,轉動鋁管使鋁管終端金具上的引流板方向與設計要求相符。安裝接頭金具,螺栓的緊固力矩應達到要求值。根據施工圖安裝鋁管間隔棒、重錘及跳線絕緣子串等。剛性跳線鋁管吊裝應使用兩套起吊設備互相配合進行吊裝,現場布置見(圖2),鋁管吊裝工序如下。首先在鐵塔導線橫擔合適位置處安裝兩個起吊滑車,起吊鋼絲繩一端固定在鋁管斜拉桿聯板(或跳線絕緣子聯板)施工孔處,另一端穿過起吊滑車后經布置在塔身的轉向滑車引入布置在地面的起吊設備。起吊鋼絲繩不得直接綁扎在鋁管上。兩臺起吊設備同時起吊,速度保持一致,使鋁管基本處于水平狀態,避免出現搖擺或較大的抖動。當鋁管距鐵塔橫擔下平面的垂直距離達到設計值時,停止牽引,安裝斜拉桿或跳線絕緣子串。當采用斜拉桿固定鋁管時,應使用經緯儀觀測鋁管兩端的位置,調整斜拉桿的長度對鋁管進行調平。
坐標測量及軟導線長度計算計算設備:安裝跳線計算軟件的便攜式電腦(筆記本)。計算方法:將測量獲得的三維坐標值輸入到跳線計算軟件中,通過跳線軟件計算,得到各軟導線的截取長度。測量設備:全站儀和棱鏡(反光鏡片)。坐標測量點:安裝跳線的耐張線夾和鋁管終端線夾的三維坐標,每極跳線(六分裂導線)共計24個觀測點,測得24組三維坐標值。測量要點:首先將全站儀架設于耐張線夾和鋁管終端引流管處可以觀測到的地面合適位置,然后高空作業人員手持棱鏡將其貼近待觀測的目標點,由全站儀讀取目標點的三維坐標值。也可在跳線硬鋁管引流管處安裝裝配式反光鏡片,直接用全站儀讀取觀測點的三維坐標值。使用全站儀和棱鏡測量需安裝軟導線的各子導線耐張線夾引流板和鋁管終端線夾的三維坐標值,每極跳線(六分裂導線)共計24個觀測點,獲得24組三維坐標值。使用全站儀觀測目標點三維坐標值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以拓普康全站儀為例):首先進入坐標測量模式。設置測站,將儀器所處位置點的x、y、z三維坐標均設置為0。將儀器對準目標點處放置的棱鏡或反光鏡片,讀取各目標點三維坐標值并做好記錄。將測量獲得的24組三維坐標值輸入或導入跳線計算軟件,計算得出各軟導線的截取長度。坐標測量:每根軟導線的鋁管端與導線端坐標應在同一參考坐標系內測量。因測量的數據較多,測量前應對各子導線進行編號,測量所得到的坐標值應與各子導線一一對應,以避免數據混亂及線長計算錯誤。全站儀架設的位置應盡可能同時觀測到更多軟導線兩端的耐張線夾和鋁管終端線夾,以減少全站儀架設的次數。高空作業人員需站在耐張串導線端或鋁管端部,手持棱鏡放置在觀測目標點(跳線安裝部位),為提高觀測精確度,高空作業人員上到耐張串導線端或鋁管端部后,需等耐張串或鋁管平穩后,再進行坐標測量。避免在大風天氣下進行坐標測量工作。全站儀測量的三維坐標值在輸入軟件時應準確。
軟導線的截取及引流板安裝根據跳線軟件的線長計算結果測量、截取和壓接導線。對各子導線進行編號,并在其中一根子導線上畫上間隔棒安裝位置印記。軟導線應使用未受力變形、表面光潔的原軸導線。將導線從線盤上倒出,順直,量取導線長度,標記導線線號。導線截取前應采取防止散股的措施,宜采用斷線鉗切割導線,切割時鉗口應與導線軸線垂直。注意所用引流線夾的規格,且使引流線夾的平面、軟導線自然弧線方向和線路轉角相統一。同一組軟跳線中任取一根軟導線,在地面標記跳線間隔棒安裝位置。
軟導線吊裝使用起吊繩提升軟導線,將已壓好引流線夾的軟導線分別與耐張線夾和鋁管終端線夾相連。
跳線間隔棒的安裝根據跳線間隔棒安裝標記位置,從鋁管端向耐張絕緣子串端逐個安裝跳線間隔棒,安裝時應使間隔棒平面與軟導線軸線相垂直。安裝最后一個間隔棒時,觀測耐張絕緣子串端部軟導線的形狀,參考設計圖紙,選擇該間隔棒合適的安裝位置,使軟導線成形美觀。安裝跳線間隔棒時,應使用軟梯,嚴禁人員直接站在導線上進行操作。
篇8
掂是一個漢字,讀音為diān,左右結構,部首為扌,總筆畫數為11。意思是用手托著東西估量輕重。掂還有計較、折等意思。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掂字的組詞釋義及造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一、掂字的解析〈動〉 (形聲。從手,店聲。本義:以手稱物) 同本義 用手托著上下顫動來估量東西的重量。如:掂掂(掂量);掂人分兩(依人的身分高低、地位尊卑而取不同的態度對待);掂掂播播(比喻拐彎抹角);掂一掂有多重 計較 。如:掂詳(端詳,估量);掂札(安排停當,準備好) 折 。 如:掂折(摔斷;折斷)
二、掂字的組詞掂提、扎掂、掂詳、掂掇、掂對、掂量、掂折、掂算、掂度、沒掂三、慢掂掂、掂斤估兩、掂梢折本、稱斤掂兩、掂斤抹兩、掂斤播兩
三、掂字的組詞造句1、我的作業還沒做完,但我很希望和好朋友一起去溜冰,得好好掂量一下怎么讓媽媽批準我出去。
2、爸爸整天都對媽媽說:“現在投資風險大,理財產品收益風險更須細掂量。
”。
3、老師給我分配了一項任務,我就在心里掂量,看看自己是否能完成的更好。
4、奶奶仔細掂量了手中的水果,發覺被市場的小商販騙了稱。
5、每到奶奶生日時,媽媽總掂量著買甚么禮物送給奶奶比較合適。
6、在梧桐山的山腰上,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經過一番掂量,還是決定繼續朝上爬。
7、媽媽提著手中裝著菜的袋子。
掂量著有沒有稱夠斤。
8、馬上就要期末考試,爸爸說要掂量掂量,不要太貪玩了。
9、過生日時,我掂量著媽媽會買什么禮物給我呢!
10、小明提著兩個袋子左右掂量著哪個重,哪個輕。
11、我一直在掂量這道題到底怎么做?
12、這個學期我的學習成績在下滑,我很擔心。
所以我要掂量一下自己期末考試能否及格?
13、父母都掂量著我的學習成績,希望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14、媽媽說現在金融風暴來了,買什么東西都要仔細掂量掂量,能省就省。
15、我左手拿著書包,我右手拿著水瓶,掂量著哪個重。
16、老師的話很重要,希望大家好好掂量掂量。
17、你竟然提出這樣過分的要求,也不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
18、小蘭媽媽去買菜時,總喜歡掂量掂量菜的重量,生怕給菜販欺騙。
19、你好好掂量一下,看看這樣做會有什么后果。
20、他掂量一下那個蘋果,說有半斤多重。
21、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好高婺遠,首先要掂量自己的水平,量力而行才是最實際的。
22、每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掂量自己的能力,不能弄虛作假,應該切合實際。
23、每到開學的時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個學期學習的情況,從而進行調整,進行取長補短。
24、考試考得一塌糊涂爸媽和老師的話要好好掂量。
篇9
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標人教版數學選修2-3第一章《計數原理》中的內容,包括組合的概念、組合數公式的探究和應用,分為三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旨在探究組合的概念,組合數公式,并解決一些簡單的計數問題.本節內容在本章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已經學習了兩個計數原理(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和排列的內容.排列與組合的區別在于一個計數問題是否與元素的順序有關.教學中采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組合的概念.學習組合還為后面學項式定理打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組合的概念,能寫出一些簡單問題的所有組合,能判斷一個問題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掌握組合數公式,并會應用.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總結排列數Amn與組合數Cmn之間的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合的概念和組合數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教學難點】
組合的概念和組合數公式的推導.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問題1:從甲、乙、丙3名教師中選出2名去參加某天的一項培訓,其中1名教師參加上午的培訓,1名教師參加下午的培訓,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問題2:從甲、乙、丙3名教師中選出2名去參加某天的一項培訓,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思考:這兩個問題的區別在哪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列舉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再找出排列與組合問題的不同,引出組合的概念.
二、新課講解
1.組合的概念
一般的,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合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思考:排列與組合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點?
共同點:都要“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
不同點:排列與元素的順序有關,組合與元素的順序無關.
設計意圖:采用類比的方式,通過概念辨析進一步理解組合的概念.
練習1:判斷下列問題是組合問題還是排列問題.
(1)設集合A為{a,b,c,d,e},則集合A的含有3個元素的子集有多少個?( )
(2)某鐵路線上有6個車站,則這條鐵路線上有多少種不同的火車票價?( )
(3)8個班干部中選出3個人去參加義務勞動,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
(4)在同學聚會上每兩人要握手相互問候,有20人參加聚會,共需握手多少次?( )
(5)A、B、C、D、E五個籃球隊舉行單循環賽,有多少場比賽?
( )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組合的概念.
練習2:(1)從a,b,c三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所有排列是
.
(2)從a,b,c三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所有組合是 .
設計意圖:一是加深對組合的理解,二是為引出組合數的概念與組合數公式的推導做鋪墊.
2.組合數
(1)組合數的概念: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用符號Cmn表示.
例如:從3個不同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組合數為C23=3,從4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元素的組合數為C34.那么C34是多少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組合數的概念及符號有初步的認識,引發學生對組合數的求知欲.
(2)組合數公式的推導.
提問:從4個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個元素的組合數 是多少呢?
①啟發:由于排列可以看成先選擇再排序,而從4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元素的排列數A34可以求得,我們看一下C34和A34的關系,如下:
組合 排列
abc abc,bac,cab,acb,bca,cba
abd abd,bad,dab,adb,bda,dba
acd acd,cad,dac,adc,cda,dca
bcd bcd,cbd,dbc,bdc,cdb,dcb
由此可知:每一個組合中3個元素都有A33種排列.所以,求從4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元素的排列數A34,可以分如下兩步:
第1步,求出從4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元素的組合數C34;
第2步,求出每一個組合中3個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數A33.
由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得:A34=C34?A33,從而C34=.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特殊問題,然后從特殊到一般探索組合數的求法.
②推廣:一般的,求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Amn,可以分如下兩步:
第1步,求出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Cmn;
第2步,求出每一個組合中m個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數Amm,
根據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得:Amn=Cmn?Amm
③組合數公式:
另外,我們規定:C0n=1.
三、知識應用
例1.計算:(1)C46 (2)C510 (3)C28-C37
練習:課后25頁第5題.
設計意圖:組合數公式的應用.
例2.甲、乙、丙、丁4個足球隊舉行單循環賽,有多少場比賽?
(1)列出所有各場比賽的雙方;
(2)列出所有冠亞軍的可能情況.
練習:課后25頁第1題.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組合概念的理解,對組合數公式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
1.組合的概念,與排列的區別與聯系.
2.組合數的概念及組合數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五、作業布置
課本第25頁練習第2、3、4題;第27頁習題1.2A組第9、11、12題.
【板書設計】(略)
篇10
【關鍵詞】鍋爐;調節;燃燒
1.燃料量的調節
1.1對配有中間倉儲式制粉系統的鍋爐
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的特點之一是制粉系統運行工況變化與鍋爐負荷并不存在直接的關系。當鍋爐負荷(出力)發生變化時,需要調節進入爐內的燃料量,它通過投入(或停止)噴燃器只數或改變給粉機轉數、調節給粉機下粉擋板開度來實現的。
當鍋爐負荷變化較小時,只需改變給粉機轉速就可以達到調節的目的;改變給粉機的轉數是通過平型控制器的加減完成的。當鍋爐負荷變化較大時,用改變給粉機的轉數不能滿足調節幅度的要求,則在不破壞內燃工況的前提下,可先以投、停給粉機只數進行調節,而后再調節給粉機轉數,彌補調節幅度大的矛盾。若上述手段仍不能滿足調節需要時,可用調節給粉機擋板開度的方法加以輔助調節。
投、停噴燃器(相應的給粉機)運行方式的調節,由于噴燃器布置方式和類型的不同,投運方式也不相同。當需投入備用的噴燃器和給粉機時,應先開啟一次風門至所需開度,對一次風管進行吹掃;待風壓正常時啟動給粉機給粉,并開啟噴燃器助燃的二次風,觀察著火情況是否正常。反之,在停用噴燃器時,則先停給粉機并關閉二次風,一次風吹掃數分鐘后再關閉,以防一次風管內煤分沉積。為防止停用的噴燃器受熱燒壞,有時對其一、二次風門保持適當開度,以冷卻噴口。
給粉機轉數調節的范圍不宜太大,若調至過高,則不但會因煤粉濃度過大堵塞一次風管,而且容易使給粉機超負荷和引起煤粉燃燒不完全。若轉數調至過低,則在爐膛溫度不太高的情況下,由于煤粉濃度不足,著火不穩,容易發生爐膛滅火。
單只增加給粉機轉數時,應先將轉數低的給粉機增加轉數,使各給粉機出力力求均衡;減低給粉機轉數時,應先減轉數高的。
對于噴燃器布置在側墻的鍋爐,可先增加中間位置的噴燃器來粉,對四角布置的噴燃器鍋爐,需要相對稱的增加給粉機轉數。
用投入或停止噴燃器運行的方法進行燃燒調節,尚需考慮對氣溫的影響。在氣溫偏低時,投用靠爐膛后側墻的噴燃器或上排噴燃器。氣溫偏高時則停用靠爐膛后側的噴燃器或上排噴燃器。
有時由煤粉倉死角處煤粉的堆積或煤粉自流等原因將給個別給粉機的給粉量調節帶來一定的困難。此時,對 來粉量的調節將是一個細致而麻煩的工作。這就需要反復的開、停給粉機,或開關給粉機下粉擋板,用木錘敲打、振動給粉機上部空間,促使煤粉倉內沉積的煤粉進行流動或迫使流動較大的煤粉沉積下來。這種調節操作較為笨拙、繁重,但能達到調節要求。
1.2燃油量的調節
采用進油調節系統的調節方法是:當負荷變化時,通常利用改變進油壓力來達到改變進油量的目的。當負荷降低較大時,則需大幅度降低進油壓力,以便減少進油量。這樣就會因油的壓力低而影響進油的霧化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不可以盲目降低油壓,而需采取停用部分油嘴的方法來滿足降低負荷的需要。
采用回油進行調節的系統則是控制回油量來調節進入爐膛的油量,其回油形式有內回油和外回油兩種。內回油系統對負荷的適應性較強,能適應70%的負荷變化。外回油系統雖然負荷變化時霧化角可基本不變,但低負荷霧化質量將會下降,而且這種噴嘴加工要求較高,故目前國內很少采用。
2.鍋爐風量的調節
鍋爐的風量控制是通過送風機進口導向擋板調節的。經調節后送風機送出的風量,經過一、二次風的配合調節才能更好的滿足燃燒的需求。一、二次風的風量分配應根據它們所起的作用進行調節。一次風量應滿足進入爐膛風粉混合物揮發分燃燒及固體焦碳質點的氧化需要。
二次風量不僅滿足燃燒的需要,而且補充一次風末段空氣量不足,更重要的是使二次風能與剛剛進入爐膛的可燃物混合,這需要有較高的二次風風速,以便在高溫火焰中起到攪拌混合的作用。混合得越好,則燃燒得越快越完全。
一、二次風還可調節由于煤粉管道或噴燃器的阻力不同而造成的各噴燃器風量的偏差,以及由于煤粉管道或噴燃器中燃料濃度偏差所需求的風量。此外,爐膛內火焰的偏斜、煙氣溫度的偏差,火焰中心的位置等均需利用風量的調節加以調整。
3.噴燃器出口風速及風率的調節
3.1調節的目的及配風條件
保持適當的噴燃器出口一、二、三次風的出口速度和風率是建立正常的爐內空氣動力場和穩定燃燒的必要條件。
一次風速過高會推遲著火的時間;過低則會燒損噴燃器出口管,并可能造成一次風管內煤粉沉積一直阻塞管道。二次風速過高或過低都可能破壞氣流與燃料的正常混合、攪拌,從而降低燃燒的穩定性和經濟性。
噴燃器出口斷面的尺寸及流速決定了一、二、三次風量的百分率。風率的變化也將對燃燒工況有著很大的影響,當一次風率過大時,為達到風粉混合物著火溫度所需的吸熱量就要多,因而達到著火所需的時間就延長。這對揮發分低的燃煤著火很不利,如一次風溫較低就更為不利。對揮發分較高的燃煤由于著火容易,著火后要保證揮發分的及時燃盡故需要有較高的一次風率。
3.2噴燃器出口風速及風率的調節方法
四角布置的直流噴燃器調節。由于四角布置直流噴燃器的結構布置特性較大,風速的選擇和調節范圍也較廣,一般可用下述方法進行對一、二次風出口速度的調解:①改變一、二次風率百分比;②改變各層噴燃器的風量分配;③對具有可調節的二次風擋板的直流噴燃器,可用改變風速擋板位置來調節風速。
4.爐膛負壓的控制和引風的調節
4.1監視和控制爐膛風壓是反映燃燒工況是否穩定及判斷事故的重要參數
當爐內燃燒工況發生變化或爐內受熱面發生漏泄、爆破時必將立即引起爐膛風壓發生變化。運行實際表明,當鍋爐的燃燒系統發生異常情況或故障時,最先反映出來的就是爐膛風壓的變化。所以鍋爐運行中必須監視好爐膛負壓,并按照不同的變化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據此再及時地進行必要的調節和處理。
4.2爐膛風壓和煙道負壓的變化
在鍋爐運行中,燃燒所產生的煙氣需經引風機及時的排入大氣中。如果排出爐膛的煙氣量等于燃燒產生的煙氣量,則進出爐膛的物質保持平衡,則爐膛風壓就要發生變化。
運行中即使在送、引風調節擋板開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于燃燒工況總有小量的變動,故爐膛風壓也總是脈動的,反映在爐膛風壓表上就是其指針經常在控制的左右輕微晃動。
當燃燒不穩時,爐膛風壓將產生強列的脈動,爐膛風壓表的指針也相應作大幅度的劇烈晃動。此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滅火的預兆。這時,必須加強監視表計變化和檢查爐內燃燒情況,分析原因,并及時地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處理。
在煙氣流經煙道及各受熱面時,將會有各種阻力產生,這些阻力是由引風機的壓頭來克服的;同時,由于受熱面和煙道是處于引風機的進口側,因此,沿著煙氣流程煙道內的負壓是逐漸增大的。
煙氣流動時產生的阻力大小與阻力系數、煙氣重度成正比,并與煙氣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沿著煙氣流程煙道內的負壓是逐漸增大的。
煙氣流動時產生的阻力大小與阻力系數、煙氣重度成正比,并與煙氣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當鍋爐負荷、燃料和風量發生改變時,隨著煙氣流速的改變,負壓也相應的改變。故在不同負荷下,鍋爐各部分煙道內的煙氣壓力是不相同的。鍋爐負荷增加,煙道各部分負壓也相應增大;反之,各部分負壓則相應減小。
當受熱面管束發生結渣、積灰以至于局部堵塞時,由于通道減小,煙氣流速增加,使煙氣流經該部分管束產生的阻力較大,于是出口負壓值及其壓差就相應要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