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到了表揚范文
時間:2023-03-26 08:0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受到了表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受到了表揚
那次我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次表揚,那次表揚讓我刻骨銘心。
受表揚的前一天下午,語淅淅瀝瀝的下著,同學們心里都想著自己的父母怎樣來接自己,我卻絲毫不管,唉,這次的作業又是因為字體差而被罰寫了,為什么幸運女神不會降臨到我的這邊呢?
正在我無精打采的時候,我的腦子里忽然閃現出一個念頭:我的字體為什么會這么差呢?為什么別人的字寫得這么好呢?如果我每天堅持練字的話,我的字會不會有所提高呢?
晚上回到家,我特意準備了一個本子———練字用的,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就堅持練字。
第二天,我把練的字交給老師,這次不再是劈頭蓋臉的罵聲,而是幾聲嘖嘖贊嘆,上課時,老師拿著我練的字在講臺上展示,并貼在教室的墻壁。
經過那次表揚,同學們都發現我變了:學習比以前認真了,上課回答問題的次數比以前多了······同學們都很納悶,問我這一段時間為什么進步這么快?我笑著回答:“其實,我沒有什么妙招,都是那次表揚使我鼓起了勇氣,讓我找回信心,至于我的字嘛,當然是自己練出來的呀!”說完,同學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篇2
記得讀三年級時,我期終考試失誤了,導致數學成績只得了89分。我看著那成績單上的紅紅的、刺眼的89這個數,不知揉了多少次眼睛。眼睛都被我揉紅了。我看著這個令我心酸心痛的數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心想;不會吧!不可能吧!我,我怎么只考了個89分呢?啊,按照約定,主科成績達不到優秀,我暑假就去不成福建玩了?!不,不會的,我還可以補救!對了,改分!把89改成99,沒錯,就這么辦!
于是,我飛快的拿出紅筆,把成績單上的"8"改成了"9"。改完了,我一陣興奮。可我望著那破綻百出的成績單,我的心卻又發慌了。興奮,痛苦,矛盾,一時間,我可謂不知如何是好。我想把成績再改回去,但是一想到我那夢寐以求的“福建游”我就有頓時沒了這個念頭。
回到家,我拿出成績單給媽媽看。媽媽一看笑瞇瞇地說:“考得不錯不錯,99分,好!加油女兒!”聽著這句話,不知怎的,我的心卻像有上千萬只螞蟻再爬似的。心底里暗暗地說:“媽媽,對不起,我騙了你!”
第二天,我們全家去了福建玩。說真的我玩得十分不爽,因為我的心老想著成績單上的那個分數。
篇3
當我受到表揚的時候
一天放學,我走到樓下看見了有一位老師掉了一個信封,我連忙走過去撿起來打開一看,老師的信封里有600元錢,我立即跑到老師面前遞給老師。老師連連道謝,我不以為然地走了。
第2天,老師要來我們班級聽課,竟然是昨天的那位老師,這時她看見了我走到我桌子前對同學們說:“ 我要表揚這位同學。 ”同學們紛紛議論了起來,老師把昨天發生的事情說給了同學聽。老師走上講臺鄭重其實地對同學們說:“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拾金不昧的品德。撿到東西不占為己有,要歸還給被人。 ”我的心里沸騰了起來。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們從小就要養成一個好的品德。剛開始我還不以為然聽了老師這番話,其中我也受到了教育。
篇4
扈嘉辰
我開心,因為我得了第一名;我開心,因為我受到了老師的夸獎;我開心,因為我得到了家人的稱贊;我開心,因為我……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奔波,一場考試拉開了帷幕。同學們都對自己信心滿滿,而我卻悶悶不樂。因為昨晚沒有復習,今天早上還是傷心,一定要考個好成績來證明自己。走入考場,幾分鐘后,試卷已經來到了我的手中。開始,一聲長哨的響起,就是意味著一場惡戰的開始。我帶領著大將——鋼筆直沖向前,突破了一個個重圍,到達了總部基地——寫作,對方戰火不斷,我這邊也珠炮連發,終于統一天下了!
過了幾天,試卷發了下來,啊哈!數學100分,英語100分,語文97分,第一名。我已經高興得忘乎所以了,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就是沒有比我高的,連老師的目光也是溫和的。在路上,我興奮地唱著歌,聽著MP3。回到家里,又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到別人家去玩時,總是大大方方。
篇5
拾錢交公受贊揚(回憶之一)
神 龍
從小母親就教育我和姐姐,咱人窮心不能窮,不是自家的東西不稀罕,不義之財不能要。在學校,老師給我們講拾金不昧,拾到東西要上交、物歸原主。這些淳樸的道理牢記在心,成了我做人的一條底線。
1964年春天,我上小學6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覺得肚子不舒服,課中請假去廁所。方便后,我抱著咕嚕咕嚕作響的肚子,往教室走。忽然一張紅色紙團映入眼簾,周圍沒有一人,我撿起來展開一看,想不到竟然是五塊錢!我心頭一陣激動,心想,天上真的掉下了餡餅!我默默地回到教室。在我的潛意識里,只知道要好好學習,要做好人好事,錢不是自己的不能要。當時老師還在講課,我沒有聲張。下課了,我馬上找到班主任說明了情況,并把錢交出。隨后,班主任帶著我把錢交給了校長。校長當場并在學校周會上進行表揚,要同學們學習我“拾金不昧”的精神。當時,五塊錢在人們眼中可不是小數目,相當于一個農民在生產隊半月二十天的勞動所得。特別是像我這樣經濟拮據家庭更是如此。記得我在這之前,最奢侈的一次花錢,就是掏一塊多錢,買了一本《新兒女英雄傳》小說。撿錢上交的事兒,也有同學私下議論我傻。回到家給母親說了,得到了她的夸獎。還說我有志氣,為娘增了光。學校表揚,母親夸獎,確實使我受到了很大地鼓勵。
篇6
我有許多同學,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欣怡。她高高的個子,烏黑的頭發。學習算是中上等,眼睛不算太大。
記得有一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和我說,我最近的學習成績下降了,我聽到這句話,眼里含著淚水,回到班里,我坐在位置上,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嘩嘩的往下掉。夏欣怡看見了我正在哭,立刻跑過來,問我:“你怎么了?為什么哭?”我回答說:“我的學習成績下降了。”說完,我哭得更厲害了。夏心怡一邊瞅著我一邊安慰我說:“別哭了,別哭了,學習下降了,那你就努力一下,每天寫完作業就看書,不要貪玩,一直保持著一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心。這樣,你的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了。”我果然按照他說的樣子去做,每天都看書,也不再貪玩了,保持心態。過了七八天,我的學習成績果然提高了,并且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我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就這樣我的成績一直都在全班的前三名。
這就是我的同學,我最好的同學。她是一個非常友好的人,可以在我心情失落的時候,安慰我。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年級:李浩珊
篇7
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是社會小公民。既然是個小公民,那你是否捫心自問:“你合格了嗎?”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合格的小公民。有一次放學了,我坐公交車回家,等了很長時間才等到了座位。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和拄著拐杖的老爺爺。他們吃力地走上了車,可是沒有了座位。這時,我的思想非常矛盾:是讓座,還是不讓呢?這個座位可是我好不容易得到的,到底讓不讓座?就在這一瞬間,一位小妹妹毅然地站起來讓位給老奶奶。這令我既感到無地自容,但又感慨萬千。我羞愧,是因為我一個比她大的少先隊員竟不如這位小妹妹;我感慨,是因為這位年僅七八的小妹妹竟然有著如此高尚的品德。想到這兒,我立刻站起來,將座位讓給了老爺爺。老爺爺表揚我:“你真是一個懂事、有教養的好孩子。”聽了這話,我臉紅了。打那以后,我受到了小妹妹的影響,每次坐公交車,都主動把座位讓給那些老幼病殘人。
隨著社會風氣的日益見好。合格的社會公民到處都有,我們班蔡華山就是典范。有一次上自習課時,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突然,一位同學因為不舒服“哇”的一聲,胃內容物嘔吐而出。頓時,一股酸臭氣彌漫了整間教室。同學們紛紛捂住了鼻子。這時只見蔡華山迅速拿起教室內畚斗跑到沙坑,裝了沙子,飛速跑到教室,快速地用沙子蓋住了嘔吐物,并掃干凈。然后小心翼翼地扶他到醫務室診治。看他對同學是那么熱心,而動作又那么自如敏捷,一點都不怕臭,全班同學身臨其境,倍受感動、佩服。蔡華山不愧為熱心助人的小公民。
令我感觸好事很多,每次都鼓勵我做一個合格小公民。我暗暗發誓處處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有一次,我的數學得了100分,是全班第一名。可是在老師校對的時候,我猛然間發現自己有一道題做錯了,這道題2分吶!可我毫不猶豫地將試卷遞給了老師,讓老師把我的分數改為了98分。有的同學說我傻,可我一點也不后悔,因為我是個誠實的好孩子。我想:我之所以這樣做,或許是受到了他們的啟發。
積極參與“五小”實踐活動,成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小公民標兵,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一定盡我最大的努力,快馬加鞭趕上去奪標!
篇8
開學初,爸爸為提高我的學習成績,答應我在取得好成績后送給我一件禮物,于是我便刻苦學習。
就說,我在星期日這天,媽媽爸爸對我說:“我們要回老家去探親,你要去嗎?”我先是一蹦三尺高,激動不已,再來便皺了皺眉頭,不情愿地對爸爸媽媽說道:“爸爸,你說要送給我一件禮物后,我就為自己立了一份‘超級作息表’,里面記錄著今天——星期日不準出去游玩,必須在家高聲朗讀并復習或預習功課。”爸爸媽媽聽了,帶著遺憾的語氣對我千叮嚀萬囑咐道:“不許偷懶,到九點半就要做作業,自己要煮飯吃。”我聽了連連點頭。爸爸媽媽走后,我便立刻關上門窗,高聲朗讀:“千佛山、大明湖~”而這時,與我最要好的蓉蓉來了,她輕輕地敲了幾下窗戶,我打開窗戶。蓉蓉眉開眼笑地對我說:“今天,我家買了好東西,我帶你去看看。”我聽了口水都快流淌出來。不過,一想到我今天的任務便一口回絕了她。心里真有點兒不甘。后來我便去做作業,遇到了幾道難題做不出。這時,我肚子餓得咕咕直叫,自己便去做飯。米剛下鍋煮,那幾道難題似乎有點兒影子了,便去做題。走到書桌前,三下五除二做了出來。可這時,我忽然聞到一股焦味,原來是飯焦了。可是這幾道難題已解決了,心里還是沾沾自喜。
經過我一番努力,我終于在期末取得了好成績,我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同學們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而爸爸也如約送我一件禮物。我十分高興!
篇9
上學期中途我接手了中一班,在原班老師的介紹下,我了解了文文小朋友的基本情況,她在小班第二學期轉園過來,在班里不說話,不與同伴交往,不愛玩玩具,不運動。文文拒絕參加班里組織的任何活動,經常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膽怯地看著周圍。一直以來,文文小朋友的開口說話問題困擾著我們和家長,經過觀察,文文雖然不同人交往,但她會用眼睛注視老師和小朋友的活動,當有的小朋友做出搞笑的動作時,她也會哈哈大笑,當發現有人看她時,她會立即裝作什么也沒發生一樣。
新學期開學的前幾天,文文來到班級門口都要大哭,緊緊抱住媽媽的脖子不下來。每當文文來園時,我都要請她和她媽媽一起參觀幼兒園,領著她在園里的走廊里轉一轉、看一看、講一講,放松她的緊張情緒,或讓她和我一起站在門口迎接其他小朋友入園。愛與責任讓我覺得對文文的教育迫在眉睫,通過一個多學期的愛心澆灌,文文的語言障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二、案例描述
1.“好”字開了頭
有一次水彩課,大家都在認真地畫著。“文文你在畫什么呢?給老師看看好嗎?”我走上前對她說。文文把畫遞給我,發現我看她馬上低下頭。“小朋友你們看文文畫的小鳥真像。”小朋友也豎起了大拇指表揚她。這時,她笑了,我第一次看見她笑。“文文!”我叫了一聲,她馬上停止了笑。“能把這幅畫送給我嗎?”我問道。她點點頭。“老師沒聽到,這么好的一幅畫文文你愿意送給老師嗎?”“好!”一聲很含糊又只是發了一半音的“好”,讓大家都十分驚訝。這時小朋友們都笑了。我馬上表揚道:“文文,愿意跟我們說話了,她有進步了。我們一起表揚一下文文吧。”這時她又笑了。
2.令人感動的“再見”
有了這樣的進步,我覺得應該進行家訪,一方面可以了解文文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家訪使家長能樹立信心,配合我對文文進行教育。
來到文文家,我受到了她父母親的熱情接待,但是文文卻仍舊一聲不響,躲在房門后面,任憑父母怎么叫也不出來。
家訪中,我向家長介紹有關培養孩子語言交往能力的方法,希望她們能夠配合多與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話要讓門后的“小主人”知道,老師喜歡她、老師認為她是最棒的。不一會兒,“奇跡”出現了,文文竟然搬了一大堆積木走到客廳來玩,臉上防備的神情不見了,后來我和家長也參與到積木游戲中,漸漸地,房間里的氣氛熱鬧起來了。家訪結束后,我向文文爸媽道別,并且對文文說了聲“再見”,沒想到她也向我大聲地說:“再見。”這可是我第一次聽她說這個詞語呀!文文媽媽激動不已。打這以后,文文都能大膽地向老師問好、道別。
3.“游戲”找回了自信
在一次“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中,我發現文文在旁邊看得特別投入,看到開心時嘴角還微微地露出笑意,我讀懂了她對小朋友游戲的渴望,輕輕地走到她身邊,拉起她的手一起加入到了游戲的行列。雖然,文文表現得還有些拘謹和羞澀,慢慢地她與我手拉手一邊向前走,一邊動著嘴巴。當“老狼”說:“天黑啦!”小朋友都說“快跑。”這時我耳邊聽到一聲陌生的“快跑”。這是文文的聲音。我高興極了!馬上跑到文文身旁,說了聲“快跑”。于是她對我膽怯地看了一眼,繼續向前跑去。活動結束后,我問她玩得開心嗎?她興奮地沖我輕輕地點點頭,隨后我聽到了她自信的聲音:“我也能當老狼!”我拉住她的手問:“下次游戲,你來當老狼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好嗎?”“好!”顯然她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交往的樂趣,從她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注意引導她觀察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行為,或邀請她一起參加游戲,共享游戲的歡樂。
三、案例分析及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語言有障礙的文文,幼小的心靈已受到了一定的挫傷,我們意識到若不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必然會讓文文的心靈受到更大的傷害。于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一邊分析反思,一邊與家長積極配合及時溝通,共同幫助幼兒排除心理障礙,讓幼兒在語言上得到發展。
1.提供一個寬松、愉快的環境
一個寬松、平等、溫馨的交往環境可以產生孩子良好的情緒。每天我都會刻意地走到文文身旁找她聊天,把有趣的故事、身邊發生的趣事等說給她聽。并且讓幼兒與我一起關心和幫助她。我也常常會親親她、抱抱她,讓她減少自卑心理。
2.表揚、鼓勵,樹立自信心
孩子在學習、游戲及觀察過程中,不論在哪個階段,不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只要她做出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有效的表揚和鼓勵。在這個案例中,樹立文文的自信心,讓她得到別人的尊重,是她消除自卑感的重要條件。
3.在游戲中培養交往能力
增強孩子們的情感體驗,讓孩子自己逐步參與社會實踐交往活動。
4.家園配合,及時溝通
溝通,可以使教育者尋找到孩子更多的閃光點,可以促使家園統一認識,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另外,在教育此類兒童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語言障礙兒童是特殊兒童中人數最多的一類,學齡前兒童的比例則比學齡兒童更高。我們要認識到他們的差異性、特殊性,更為重要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能以平等的關系相處,而不應該存在任何偏見。
二是在進行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中,應該多鼓勵幼兒主動說話,而非被動的回應。一個人如果有主動性,說明她沒有了明顯的自卑心理,接受了自己,融入了環境。
篇10
手中拿著《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學校——從我做起》這本書,我不禁打開看了起來,慢慢地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了。
這里寫著一件多么感人的事:未婚的韓紅看到一位可憐的孤兒,她想幫助他,可又一想,自己還是黃花閨女,別人不知會怎么想的,這時她猶豫了。后來她那助人的心又動搖了,作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領養了這位可憐的孤兒。她待這位可憐的孩子,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地關心他,疼愛他。韓紅姐姐真實太偉大了,看著這感人的故事,我真是又感動又羞恥,臉“刷”地一下紅了起來。小時侯的事浮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年級的時候,一天,正在進行緊張的數學考試,同桌同學的自動鉛筆突然壞了,可她沒有多余的鉛筆,急得大汗淋漓。這時,同桌碰了碰我的手,斜眼啾啾我,小聲地說:“你還有鉛筆嗎?借給我一支用用。”可是我卻裝作沒聽見,只顧做自己的考卷,明明還有一支鉛筆,就是不借她。她借不到鉛筆,只好呆呆地坐著。“鈴鈴鈴”下課鈴響了,我把考卷交了上去,快步走出教室,心里暗自高興:看你還跟我爭第一。這時,教室里傳來一陣傷心的哭聲,原來是同桌。您看,那時侯的我是多么小氣呀!比起韓紅姐姐,我真感到羞愧。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嘗到了助人的樂趣。一天,我去逛街。突然,我發現前邊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正駝著背,向對面走來。仔細一看,他渾身臟兮兮的,連衣服都破得稀巴爛了。只見他的手還不停地摸著肚子顯然是肚子餓極了。看著他的從身旁走過,我想到剛才那位老人可憐的樣子,又想到他得不到吃的后果,心里開始像大海中的浪花翻滾著,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我做了個決定——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