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03:02: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忽略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聞到飯菜的香味,我跑到飯廳,看到媽媽辛苦的樣子,心中不免泛出一股酸澀的感情。
我跑到廚房,當媽媽在炒菜時,我小心翼翼地裝好飯,挑好筷子,把它們輕輕地放在桌子上,生怕被媽媽發現。當媽媽走出飯廳,我又悄悄地溜進廚房,幫媽媽炒菜。我從小到大沒有炒過菜,這是第一次,還笨手笨腳的,一不小心,油濺到了身上,我發出“殺豬”般的尖叫聲。媽媽聽見了,跑過來大罵我一頓:“誰讓你出來的?做菜這些事不是你應該做的!你現在馬上回去寫作業!”我聽了,連忙說:“我寫好了!”“寫好就看書,現在就快要考試了,你還不好好復習,怎么考重點?”媽媽變得更生氣了。我懷著一肚子的怨氣跑進房間,小聲地哭了起來。“開飯了!”聽見媽媽喊,我正準備出去吃飯。誰知,一打開門,就看見一碗盛滿菜的米飯,下面還有一張紙條,寫著:“不要出來,浪費時間,邊吃邊學,把知識吃進肚子里去”。我很不開心,媽媽竟然連房門都不讓我出,頓時,碗上裝滿了眼淚。
媽媽,我知道您是為了我好,可您是否知道您忽略了什么?您忽略了我對您的幫助,您忽略了培養我動手自理能力的好機會!媽媽,如果一個人成為了知識淵博的學者,可他什么都不會做,那么他靠什么來養活自己?難道一世都靠父母,一世都靠別人嗎?
廣東清遠連州市連洲鎮中心小學六年級:歐貝然
篇2
“乖女啊,明天有暴風雨啊,記得帶傘。哦,不過-----你騎車還是穿雨衣吧......要不,你干脆別騎車了,雨天路滑,多危險啊......還有,記得多穿幾件衣服-----下雨天總是很冷的......"
我都多大了!還說這些,誰不知道呢?我決定直接忽略她的話,趕緊吃完剩下的飯菜,放下碗筷,就準備溜回自己的房間,然而卻聽見媽媽小聲地感概:”以前,你外婆在的時候,也經常這樣念叨這些瑣碎的小事的......"她說著,輕輕地嘆了口氣,似乎有淡淡的哀傷和無奈。
我不好意思再回房間了,于是,便坐在媽媽的旁邊,聽她從復那些單調的叮囑,并且回憶著小時候那些事。
記憶的扉頁被小心地翻開,上面模糊的吸印著過去,印著那些熟悉的話語。
那時,外婆一面把我摟在懷里,一面也對媽媽這樣說:“天氣預報說明天有暴風雨,上班就別穿高跟鞋了,倒是要多穿點衣服才保暖......"媽媽似乎也是似聽未聽地含糊答應.......
可是,外婆年紀大了,總要離開,去另一個世界。在那個陰森可怖的暴雨天,外婆走了。沉重的雨滴,打散了那些念叨,把它們稀釋,不知又沖到了哪個時光的旋渦,卷進了哪一片無限的空間。再也不會有外婆的念叨了。
漸漸地,媽媽也變得愛念叨,同樣的話,一天重復好多遍;同樣的內容,說過無數次。是隨著時光流逝,媽媽的性格變了嗎?
不,不是。
大概,這是所有母親的情懷。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擔憂和急切的關愛。只是,她們不是文采飛揚的詩人,不是筆墨精粹的作家。她們只是重復著那些簡單的念叨-----在她們看來是叮囑的那些話。
篇3
那個女人站在那棵快要枯竭的樹下,松樹皮般粗糙的雙手緊緊拽住小販的衣袖:“好兄弟,你就給二塊二吧!你再看看,都是我特意挑選過的,顆粒大,一顆爛的都沒有。好兄弟,你就把我這幾十斤全收了吧,我還指望這錢做娃兒讀書的生活費呢!”
那個女人,一到花生成熟的季節,就忙得不可開交:一鋤又一鋤地把花生刨出來,生怕丟了一顆;一遍又一遍地在水中搓洗,似乎要洗得發光;一日又一日地反復翻曬,總擔心花生霉爛。最后,還要仔細挑選,干癟的、發霉的、蟲鉆的,一顆也不會留。村里人都說,只有那個女人的花生最好。
可今天,小販看著她瘦弱的身軀,執意只出二塊一毛錢一斤收購。就為了這一毛錢,那個女人和他磨了好久的牙。
我笑她傻,干嘛非得爭那一毛錢呢?她說:“不是一毛啊!一斤一毛,十斤就是一塊,一百斤就是十塊啊!”我又笑了:“到最后你不還是二塊一賣給他了?”她有些沮喪,嘆息道:“那些生意人就欺負我們農村人沒文化,沒出息。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等有出息了,就不會被欺負了。”
一瞬間,我看到又有幾縷皺紋悄悄爬上她的額頭。
對于那個女人,我并不了解多少,也沒想過要去了解她多少。我只知道,她從嫁過來的那天起,就沒清閑過,沒過一天好生活,甚至不知道牛肉粉的味道。她活著,似乎就是為了拼命從土里刨錢,供弟弟妹妹和女兒讀書。她太寒酸了,我要她買點好衣服穿,她笑笑說:“地攤上買的就行了,又不是單位上的人,穿給誰看呢?衣服破了,縫縫補補就可以了。笑臟不笑爛嘛。”
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她的女兒,身上是“李維斯”的衣服,腳上是“奈克”牌的鞋子。這些品牌,刺得我雙眼硬生生地疼。我問她女兒:“想過你媽媽嗎?她這四十多年是怎么過來的?她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她女兒怯怯地低語:“她很辛苦,這我知道,將來我會孝敬她的。”
天哪,為什么要等到將來,今天你就可以做到!你可以不要名牌,你可以少要零花錢,你可以幫她做做事,你可以幫她揉揉肩……
縱然你沒了虛偽的炫耀,你卻懂得更多,你也得到更多。不要羨慕華麗的服飾,多想想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多品味品味那種平淡卻又無盡、平凡卻又偉大的愛吧。品出味了,今天你就可以孝敬他們!不要等到將來,對我們來說,將來太久,太長。
不要忽略今天,千萬不要忽略今天!不要忽略父母辛勞的付出,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篇4
父母,是孕育我們的生命,培育我們成長的人。
小時候,我們手無縛雞之力,只能在父母的庇佑下一天天的成長。我們就如同那幼小的蝸牛,而父母則是那堅硬的外殼。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躲進那結實的“房子”,而那“房子”便會為我們遮擋風雨。等到父母告訴我們“暴風雨”過去了的時候,我們也只是露出小腦袋,待我們親眼看到外面是真的風平浪靜了的時候,才會出來繼續的“玩耍”。在這里面,我們一點傷害也沒有受到,可是在這之后,父母的身上留下了多少的“傷痕”?我們不清楚。不是說我們真的看不到,而是我們沒有留心注意過,因為我們的心里只會關心我們所在乎的,而父母剛好沒有在我們關心的范疇內,所以我們忽略了。
父母,是給我們物質的基礎,給我們港灣的屏障。
漸漸地,我們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開始了為我們的學業擔憂。他們想著讓我們接受最好的教育,因此,他們到處打聽哪一所幼兒園最好。最后他們終于下定決心讓我們到哪所幼兒園求學時,而這所幼兒園一定是最好的。等到我們每天開開心心的背著小書包上學放學,到家后又饒有興趣的給父母講講:今天我學到了什么,又交了哪個朋友,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的時候,父母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滿心歡喜的說:“我們沒有給孩子選錯。”
父母,是我們的知音,是最關心我們的人。
過生日,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了。因為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能夠邀請自己的好伙伴來給自己慶生,而且還可以收到來自父母、朋友精心準備的禮物。在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父母們是最忙的。他們不僅要招待孩子的朋友們,還要為自己的孩子精心準備禮物,精心舉辦一個派對。孩子在這一天,只管盡情的玩。因為這天他們最大。
可我們做孩子的反過來想一想,父母的生日我們又有幾個清楚的呢?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清楚吧,他們把自己的生日、小伙伴們的生日都記得很牢,可是父母的生日呢?就算是記得,可當生日來臨的時候,還是把它遺忘了,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會像計算自己的生日那樣去計算父母的生日,所以我們忘了,忽略了。而父母還在心里幻想著孩子會送給自己什么禮物,可一直等到傍晚,那份禮物遲遲沒有到來,父母還在為孩子想著各種理由:可能孩子最近太忙了,忘了準備了,沒關系;孩子有可能是想給我個驚喜,所以現在還沒給我。
一直到晚飯,孩子們看到桌子上豐盛的飯菜,驚喜的問道:“今天什么日子啊,怎么做了這么多的好吃的啊?”聽到孩子這樣問,父母心中愣了一下,最后,他們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說道“額,今天不是什么日子,快來吃飯吧!”“你說今天什么日子,今天是你媽媽(爸爸)的生日。”聽到這里,我們愣了,在心里想了想,今天確實是媽媽(爸爸)的生日。我們吐了一下小舌頭,為我們忘了父母生日的行為感到有點羞愧,并在心里暗暗發誓:明年我一定不要忘了媽媽(爸爸)的生日。到了明年,我們依舊忘記了,而這樣的劇目年年上演。
可就是這樣,父母還是從來沒有怪罪過我們,他們心里面總是在為我們著想,為我們想這想那。
父母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現在就要好好學習,將來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恩情,當之涌泉相報。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多為父母分擔憂愁,多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是說要我們一定記住父母的生日,只要我們少惹父母生點氣,多聽父母的話,做一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足夠了。
篇5
是時間?
是生命?
是尊嚴?
還是是金錢?
五花八門,眾口不一。
我們忘了
忽略的,有時是最重要的
有人不信,
只有不重要的才被忽略
我要說,你錯了
我們拼命的掙錢
卻忽略了健康
我們拼命的生產
卻忽略了質量
我們的經濟快速的增長
卻忽略了生存環境
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精彩
卻忽略了我們貧瘠的精神生活
我們忽略了母親對你嘮叨的話語
只有當你再也聽不見時
我們才發現
那個嘮叨原來是人間的天籟
忽略是一種罪過
也許一次忽略
你就錯過了人生最精彩的片段
珍惜身邊的一絲一毫
不要忽略任何事
只有這樣
當我們老時
我們可以驕傲的說
篇6
記得涂涂以前跟我說過:“甘甘,我昨天發表了作文哦!快去看看,而且我還有好幾個粉絲呢,就在作文網上……”
“嚇?作文網?!怎么牛?怎么玩?快教教我!”我也非常好奇這個東西。
“可以啊,你去玩,肯定會有很多的粉絲呢,我明天就來你家教你玩!”涂涂自豪地說。
第二天,涂涂真的如愿以償來教我玩了。“就在百度上搜索‘作文網’,然后我就來幫你創一個作文網的號,你就可以發表作文,和投稿了,怎么樣,好玩吧?”我的眼睛像金子一樣地亮了起來,馬上就想來試試了。
第三天,我發表了我自己寫的小說。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的小說發表成功了,這樣我欣喜若狂。又過了幾個星期,我又登陸了我的作文網,我本以為我的粉絲會暴增,結果卻恰恰相反。
“我的粉絲怎么還是0個,沒有人來看我的小說嗎,算了吧……”我很沮喪。
那個經常在別人的作文中贊嘆的人是我,關注別人的人也是我,評論作文的還是我,可是我自己呢?我自己經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
難道我,真的被人們忽視了嗎?
篇7
要學好數學,首先要養成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不要忽略了題目中的任何一個條件。比如這一道題: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往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很多同學會在這一問題中出錯,其原因是沒有認真讀題,忽略了這里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這里的“離”字,沒有說明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因此,這就要用數字上的一種重要思想——分類討論來解決這道題。
(1):如果還沒到中點,那么應列式為: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
130.5×2=261(千米)
∴東西兩城相距261千米。
(2)如果是超過了中點18千米,那么列式應為:
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
94.5×2=189(千米)
∴東西兩城相距189千米。
這樣,這道題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然而,在練習或考試中,我們很容易忽略題目中的某些條件,導致以偏概全的錯誤。
再如:在數軸上標示關于3x+2m-1=0與2-m=2x的解的兩個點到原點的距離相等,求m的值。
這道題同學們也容易犯錯。容易把這道題算成2個答案。因為到原點距離相等的數可以相等,也可以互為相反。
犯這樣的錯誤是因為同學們沒有抓住這個題目中的重要條件——“兩個點”,這3個字就已經表明了這兩個數是互為相反的關系。
所以,這道題就可以解為:
3x+2m-1=0
解這個方程,得 =1-2m/3
2-m=2x
解這個方程,得 =2-m/2
∵這兩個方程的解為兩個點到原點的距離相等
∴(1-2m)/3+(2-m)/2=0
解得:m=8/7
篇8
在生活中,一些細小的東西常被忽略。比如:一聲叮嚀,一個微笑......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無大礙,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就會遺憾終身......有些時候,我們忽略的,可能是最重要的。
在小學時,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云。我們每天都在一起,行影不離。在學習上,我們會為一道題而整個不停;在生活上,我們卻總是互相幫忙,每天都嘻嘻哈哈的。久了,大家都叫我們“影子”,只要找到我們其中一個,一定能找到另一個。
但是,我卻忽略了她,忽略了她對我的愛。
在六年級的時候,我迷上了游戲。只要一有時間,我就玩個不停,甚至可以連飯飯都不吃,總是玩游戲,也就沒什么時間和她一起了。她曾經勸告過我,叫我別沉迷游戲,游戲是可以玩,但經常玩會上癮的,我不聽,甚至說出了那句讓我后悔一生的話:“我玩,關你什么事......”她哭著離開了,我卻不知道我將要失去她,失去我最好的朋友......
第二天,他拿著一個裝滿星星的瓶子交給我,笑了笑,說:“這個,送你!你要過得開心哦!”接過瓶子的我,想要把那句話說出口,卻怎么也沒勇氣,只是看著她笑著離開了。
回到學校,卻發現她的位子是空的。我找到老師,氣喘吁吁地問她,云為什么沒上學。她的臉色有點吃驚,但隨即被悲傷的表情所覆蓋:“昨天她轉學了,他的爸爸前天出車禍過世了,她的媽媽就帶著她回老家了......”此時此刻的我,淚水全涌上來了。云,為什么,為什么不告訴我,為什么不讓我知道你的心很痛,為什么不告訴我你要轉學了,為什么連讓我跟你說聲對不起的機會都沒有,為什么,為什么不告訴我一切......老師看著淚流滿面的我,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的陪在我身邊。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家的,回到家后,我沖上了房間,拿著她送我的星瓶,淚水又不只不覺的流出來了。猛然發現,里面竟然有一張紙條,我拿起它,打開了:對不起,原諒我的不辭而別。我只是不希望看到你傷心難過的樣子,為了我,不要沉迷游戲了,好嗎?我媽說了,如果我考上了這邊的高中,會讓我回來讀的。所以你要努力哦!希望我們能再次見面。我笑了。“我們一定會再見的”我輕聲說道。
篇9
記得學校里的體育館已經開始重新翻新了,也許是因為年齡太長。 也許是因為學校被針線又有錢了,所以有錢去翻新去變得更好的發展。
你記得以前的時候他們經常會有這一方面的設想,就好像學校的老師在給我們講課的時候,也會說如果你們以后有財了,以后發展了厲害了,最多要回到母校捐一些錢哦。
那個時候還不以為然,覺得好像是老師在開個玩笑而已。在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期望而已。
可是實際上這些都是在之前有過很多實際的例子的。
曾經看到過那些真正好的大學。他們有著非常優秀的校友,有錢了之后回來真的會為學校做貢獻的。也許不僅僅是因為捐錢,也許在民生方面也是對學校有著宣傳方面的優勢。
篇10
[關鍵詞]企業間合作;戰略選擇;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7)06-0057-04
企業存在就是為了創造價值和增加剩余,其戰略制定都是圍繞這些目標而展開。從古典戰略理論到行業結構戰略理論以及資源能力的戰略理論的研究,無一不是建立在以競爭基礎上的。然而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市場的競爭趨向激烈,企業間合作憑借分享信息和技術、產生規模效應及資源共享等優勢而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Gulati,1999)。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傳統意義上企業間你死我活的競爭在時間的發展中失去其應有的意義,以消滅對手為目標的排他式經營理念也不可能給企業帶來成功,只有基于合作基礎上的競爭才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企業之間通過合作尋求共贏已經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項保華(2005))。
一、企業合作的內涵及類型特點
企業間的合作,是指企業間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達成的契約安排。它既包括從事類似活動的企業間的合作,也包括從事互補性活動的企業間合作,還包括上下游企業間合作(呂福新,2005)。其企業類型有:產業集群、企業業務外包、虛擬組織、戰略聯盟、合營、合資等形式(見表1)。
市場的變化和顧客需求層次的提高,使大家普遍認為企業應該通過合作提高更大的能力支持,尋找技術、產品、市場需求方面的發展,以適應內外環境的不斷變化,最終達到取得良好績效的目的(Doney and Cannon,1997)。但筆者認為企業之間由于價值取向不同、管理權關系模糊、收益不均衡和企業文化差異等原因,也存在合作基礎比較脆弱、成員間的履約能力較差等缺陷,這將對企業實現良好的績效產生消極影響。
二、企業間合作的動機因素選擇
企業間合作原因多樣化,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獲取單個企業無法達到的協同效應,彼此合作的動機可以歸納為以下7個方面。
1.資源依賴的互補。企業必須要與它所處的環境進行交換來獲取需要的資源,這就需要企業與外部各種實體之間相互依賴,有助于企業長期績效產生(Kalwani and Narayandas,1995)。外部組織可以是供應商、競爭者、顧客、政府部門,甚至是與企業相關的外部實體。在企業參與合作伙伴的建立中,可以增強控制關鍵資源的能力,以獲取先進技術和稀缺資源,實現關鍵資源的優勢互補,這是一種戰略資源需求和社會資源機會驅動的結果,是公司尋求比其他資源聯合可以更好地實現資源價值的優化資源邊界的嘗試。
2.核心能力的加強。核心能力從戰略上將本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分開來,它注重帶來企業本身具有而競爭對手不具備的顯著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具備價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Prahalad and Hamel,1990),并由此產生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利潤。企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每個方面做的最好。企業集中力量發展提高自我核心能力高的活動,把自己不擅長的、不重要的活動交給其他企業去完成,由此產生了合作,出于自身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內部驅動,合作具有長久性和相互信任性。
3.企業戰略的選擇。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或市場營銷能力。伙伴關系建立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單純是從某種資源需求或交易成本的角度進行考慮,戰略合作選擇的范圍較為廣泛。
4.相互學習的需要。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可以使其獲得新的學習機會。從對方獲取新的技術和技能,并通過自身創新和發現利用提高企業優勢,優化學習曲線,達到發展和壯大的目的。
5.制度完善的需要。制度環境和社會規范會給企業形成壓力。企業必須向著社會規范的方向努力,最好加入到合作伙伴的關系之中,獲得別人的信任以及一些相關資源,以提高規范化、制度化的能力,幫助自己得到關鍵資源和經驗,使其聲譽、社會價值與環境相吻合。
6.關系加強的途徑。企業的關鍵資源可能在組織的邊界之外,這就需要它們內外構建關系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如特定關系資產、共同擁有的知識、互補的資源和能力、有效的管理機制,合作方關系的設定,以有利于協同發展和提高生產率,關系構筑越強,企業獲取經驗和資源的能力也就越強,對手越難于模仿。
7.交易成本的降低。企業合作為了共同的利益而避免成員間的機會主義行為,以減少控制和監督成本(合作關系還可以避免單個成員內部生產不擅長或成本過高的產品)(Williamson,1985)。而筆者認為企業在于如何組織它的跨企業邊界的活動以達到生產和交易成本的總和最小,合作是對市場和企業的兩極結構的補充方案,因此企業自我制造和購買可以擴展為制造、購買或者合作獲得,企業間的合作也會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動機有所不同,但是其目的就是要增加自身優勢,獲取較強的經濟租。
三、企業間合作的戰略優勢和戰略選擇
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動機是通過整合、交換、投資于特定資產、知識與資源且(或)利用有效的治理機制來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地整合資產、知識或能力以獲取利潤。企業在現行意義下再也不是古典經濟學描述的投入―產出的“黑箱”,每一個企業在市場上都表現異質性和獨特性。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必然受到合作雙方乃至多方的意愿、預期、形態等綜合因素影響。合作的范圍涉及互補性的資源、能力以及共同學習、知識交換或更有效的治理機制。許多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而是來自外部的群體。Harrigan(1987)認為戰略合作使企業從單打獨斗“零和博弈”成為并肩作戰的“正和博弈”,實現雙贏,避免了投資大、操作復雜、風險較高的企業兼并,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的協同效益。良好關系基礎上的企業間合作可以創造更大價值,管理上容易形成規模經濟、范圍經濟、降低交易成本,財務上轉移投資領域和股權參與現金關系而帶來財務風險的降低,使廠房、設備、文化、品牌、技術等的整合能力提升。企業之間的合作增強了成員之間挖掘市場價值和創造價值的潛力。合作績效是衡量企業之間戰略選擇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它表現在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程度,可以從合作績效的幾個關鍵因素如關系質量、關系的認知程度、企業自身的組織能力等衡量合作方的戰略選擇意愿。最早對關系質量的研究出現在關系營銷領域,菲利普?科特勒(2003)認為顧客的忠誠度依賴于長期發展的企業與顧客的關系質量,而在企業間合作引入關系質量可以考察合作間的效果,武志偉(2005)通
過實證顯示關系的公平和靈活性(信息交流主動性、處理意外事件對合作不良影響的能力,合理分配收益)、關系的持久性(合作實際以及預期時間的長短)對合作績效的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是企業間合作的戰略選擇的基礎。當然許多合作伙伴失敗的原因是合作方缺乏共享的目標,目標的共享有利于合作方達成共識,減少合作的阻力,提高合作的靈活度。因此企業文化的相容性(能否接受對方處事方式、高層管理的理念趨同、企業文化的相似形)以及資源的互補性(可否共享資源和技術、能否實現協同效應)等內外條件的適配可以較好地提高合作績效,是企業間合作的戰略選擇的重妻條件。組織間合作要求其具備與外界利益相關者迅速有效溝通的能力和信息交換的能力,促使企業目標的實現,提高合作成員的滿意度和繼續合作的意愿,從而對合作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Dyer(1996)實證表明企業自身溝通能力(處理外部關系的能力、公司各部門溝通狀況、外界信息收集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否擁有合作有關的專業知識、處理問題的主動性、資源整合能力)可以很好地作用于合作績效,保證合作方的良好合作愿景。
四、企業間合作關系的管理
盡管企業間合作關系是在一個既定的環境下構建并假設合作伙伴的目標是一致且不變的,但在其存續期內,合作環境的漸變與突變幾乎是必然的。企業間的合作在自我利益的價值取向下,加之制度與競爭環境條件的復雜性和成員行為的不確定性,當成員間違背合約獲取的利益大于執行合約獲取的利益時,可能產生機會主義(Doney and Cannon,1997),造成成員擅自單方面違約,使剩余合作者蒙受經濟、精神的損失。違約者也因為誠信受損使其在以后的往來中遭受業務單位的質疑而孤立,甚至被封鎖,造成發展受阻、績效下滑。所以合作企業間的違約行為可能使“雙贏”走向“雙輸”的囚徒困境。而跨組織合作的制度、技術和社會環境等變化也限定了合作的可能性,合作關系的競爭維度,競爭對手、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生產商等變化,導致合作關系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例如,出現更有吸引力的潛在伙伴或者合作關系削弱了某一伙伴的競爭地位,都可能促使合作伙伴轉而認為共同違約的利益高于繼續合作。合作伙伴結構與演變路徑各不相同,它既是創造合作價值的基礎又是合作關系存廢的關鍵,并且決定著伙伴關系管理必須動態適應的特點,因此,魏緯(2006)認為對合作關系的管理至關重要。在合作初期,合作各方不應過深涉及伙伴關系或過度承諾。參與合作的程度應根據合作伙伴具備的知識與經驗來確定,企業聯合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種結合程度不同的組織形式,如長期采購合同、共同市場營銷、特許經營、研發合作團隊、多重聯盟以及合資公司等組織形式,分步驟、分層次地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有步驟、分層次的跨組織合作可以避免合作失敗導致過高的組織一體化成本、不可轉換投資等沉沒成本的損失。合作期間對合作組織的治理結構進行一些調整是必要的,但卻是合作伙伴事先難以預料的,這種變化可能是因為對特定合作任務缺乏經驗、合作設計階段的錯誤或出現新機遇造成的。合作治理結構的變化包括:對合作協議進行修改,對聯合董事會或監督委員會進行重組,在伙伴關系確立后引入或建立監督機制。為了保證合作伙伴按照預期的戰略目標協同發展,長期管理合作關系比最初的合作設計更加重要,因為動態的環境使得合作伙伴的互動關系發生變化,原有的治理結構難以激勵和約束合作各方。在承認合作伙伴的互動關系存在不確定性的前提下,伙伴關系管理可以定期回顧、評估伙伴的戰略意圖和合作目標以及戰略調整的必要性,其主要意義在于及時化解潛在的沖突、誤解以及處理共同關心的事項,緩和合作伙伴間的緊張關系。張樹義(2004)認為合作企業自覺珍惜信譽,維護合作契約的履行,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建立共同價值觀念,保證行為準則一致性,以增強組織間信任度,增強成員們的承擔風險能力,自覺放棄短視利益,著眼于合作目標的實現,建立以努力實現目標為目的的合作關系,實現合作的穩定性。
五、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