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堅強范文

時間:2023-03-26 09: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個人的堅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一個人的堅強

篇1

看了先生感人深摯的《我的母親》后,我深深地被偉大無私的母愛所感動。就在合上語文書的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如果要問我什么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我認為是我的樂觀。

就談談“審計師資格考試”吧。這個考試有全國幾萬審計人才參加,只競選出幾百個。因此,持有“審計師資格證”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除人數的壓力外,考試的難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媽媽為了迎接這次考試,連續幾周復習到半夜。每天一回到家,喝口水就去看書,而煮飯的任務當然就交給我和爸爸啦!

晚飯后,她洗個澡,又繼續窩到房間里了。我和爸爸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減輕腳步聲,幫她倒倒水,其次就是在心里默默支持她罷了。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媽媽,“您這樣不累嗎?”她的回答是:“沒什么,熬一熬就過去了。”“那,您這樣埋頭苦干、廢寢忘食地復習,若到頭來考不上,豈不是白費力氣?我覺得您用不了這么執著吧?”我撇著嘴巴說道。不料,這句“沒出息”的話竟惹怒了媽媽。

“什么話呀!像你這么說,人人都怕失敗,就沒有人成功了。付出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成功!!你的學習也是!要是不用功,無論多么微小的成功也得不到……”于是。媽媽又開始嘮叨了。盡管后面那些扯上我的學習的話我當時一句都沒聽進,但她之前所說的那句話,我將永遠銘記。

篇2

《環游地球八十天》這本書講的是:有一個人叫福克,是一個有錢人。有一天,他帶著仆人去改良俱樂部玩,因朋友說了幾句話竟引出了一場以兩萬英鎊為賭注的八十天環游地球的賭局。環游過程中他遇到過許多挫折,比如說鐵路斷修、暴風驟雨、被警察誤會……不過他還是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了成功,并且最后還與美女艾娥達舉行了婚禮。

這本書讓我受到的最大啟發是:不管條件怎么樣,不管困難有多大,只要我們敢于行動,世界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有志者,事竟成。福克面對那么多的困難都不退縮,真是了不起。可想想自己,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真是不好意思。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勇敢的人。自從讀了這本書后,每當我遇到挫折想退縮時,我就會想起福克,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不能退縮。”可以說,福克就是我心目中的好榜樣。

其實,感動我的不僅僅是福格先生那不畏懼困難的精神,還有他那不顧自己,肯為同伴們犧牲一切的優秀品質。書中有一處寫到,福格先生在穿越美國的時候,碰到了印第安人,并與他們發生了戰斗。當戰斗結束的時候,福格先生發現自己的仆人路路通不見了,便急著要找他。當別人催促他走的時候,福格先生不顧自己的兩萬英鎊的豪賭,只想到了一句話――這是我的義務。看到這里時,我想到自己每次一看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總是搶在前頭,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不光如此,當我做錯了事情的時候,還總想拼命地抵賴,從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與福格先生相比,我不禁羞愧萬分。

《環游地球八十天》這本書,我喜歡讀!它讓我懂得:一定要做個堅強的人,一定要多為別人著想。

(指導老師:王愛華)

篇3

我要做一個堅強的人

臨澤縣板橋學區西灣小學 三年級馬艷君

暑假期間,我每天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看了《珍愛生命 健康成長》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生動有趣的漫畫、小故事和資料。使我了解了許多關于衛生、環保、安全和心理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本書我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挖井的小故事,說的是一個農夫想挖一口井,他挖了一上午,還是沒有看到一滴水。于是,他又換了一個地方重新挖,天快黑了,他的手也打起了血泡,依然沒有水冒出來。于是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就這樣,他在幾天內接連挖了五六口井,依然沒能挖出水來。在這個故事里,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不然一件事情也做不成功。可我就沒有做到這一點。

就拿我學電子琴來說吧,媽媽經常對我說:“練電子琴可以鍛練左右腦,使你變聰明,所以你要堅持練到底。”可我總不聽媽媽的話。寫日記也是一樣,老師也是經常對我們說:“寫日記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其實我就很象那個挖井的人,不堅持一天寫一次日記,彈琴也不太自覺。所以經常被爸爸媽媽說。

我決定以后要堅持一天寫一次日記,彈電子琴每天堅持練半個小時,要好好學習,做個意志堅強的人,決不學那個挖井的人。

篇4

說起艱苦樸素,大家并不陌生,可現在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許多人都沒有做到艱苦樸素,今天我來給大家講幾個有關于偉人的故事。

建國以后,總理在生活上始終保持戰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他常說:生活上不要那么講究,穿得舊一點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藍卡其布夾衣和一套灰色平紋布中山裝。這幾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終光滑整潔、挺挺括括。衣服穿了10年仍然挺挺括括,其中當然有奧妙。有兩只袖套,辦公時必定套在胳膊上,這樣就保護臂肘不會磨損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長達十七八個小時,天長日久仍不免磨損磨破,于是,便送去“紅都”請裁縫織補,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衣服雖然舊了,會客時將衣服熨燙一遍,穿出來仍然挺挺括括,再加上他瀟灑大度的儀容舉止,絲毫無損大國總理的風度。

你們看,就連國家總理都那么艱苦樸素,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奢侈浪費呢?在這個大好形式下,雖然我們有條件吃好穿好,但是我們必須要從小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做到“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精神,爭取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

怎樣才能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呢?只有努力向上,奮發進取,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懈追求,它強調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當自力更生,要有一種在困難情況下知難而進的勇氣和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例如坐著輪椅的駱潤發辦起了規范很大的電腦學校,一個失去雙手的丁京華成了著名的書法家,他們雖然身體上的一些器官不如我們,但是他們依靠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生活和事業上努力奮斗,創出奇跡。我們常說“自力更生”,就是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原來的狀況。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當然需要各方面的幫助,但是,歸根到底,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提高和發展。特別是在身處逆境、身處困境的情況下,更要堅持“自立自強”的精神,別人的幫助只有在你自已努力的基礎上才能有作用。要做到自強不息還要有自信的力量。

篇5

看了先生感人深摯的《我的母親》后,我深深地被偉大無私的母愛所感動。就在合上語文書的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如果要問我什么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我認為是我的樂觀。

“得就得,吾得就返順德!(廣州話,作文必要,請諒解)”這是我媽媽的口頭禪。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挫折,我從沒聽過我媽抱怨一句:年初一要值班,她說:“就當是做一會兒邊防戰士吧!”;寫的報告被退還,她說:“改一改就行了!準保他(領導)滿意!”;“審計師資格考試”來了,她說:“怕什么!我們家咖啡多著呢!”……她樂觀、幽默,而且說到做到。

就談談“審計師資格考試”吧。這個考試有全國幾萬審計人才參加,只競選出幾百個。因此,持有“審計師資格證”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除人數的壓力外,考試的難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媽媽為了迎接這次考試,連續幾周復習到半夜。每天一回到家,喝口水就去看書,而煮飯的任務當然就交給我和爸爸啦!晚飯后,她洗個澡,又繼續窩到房間里了。我和爸爸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減輕腳步聲,幫她倒倒水,其次就是在心里默默支持她罷了。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媽媽,“您這樣不累嗎?”她的回答是:“沒什么,熬一熬就過去了。”“那,您這樣埋頭苦干、廢寢忘食地復習,若到頭來考不上,豈不是白費力氣?我覺得您用不了這么執著吧?”我撇著嘴巴說道。不料,這句“沒出息”的話竟惹怒了媽媽。“什么話呀!像你這么說,人人都怕失敗,就沒有人成功了。付出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成功!!你的學習也是!要是不用功,無論多么微小的成功也得不到……”于是。媽媽又開始嘮叨了。盡管后面那些扯上我的學習的話我當時一句都沒聽進,但她之前所說的那句話,我將永遠銘記。哦!還有,我媽媽最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獲得了“審計師資格證”,她得知消息我,竟激動得熱淚盈眶。我是第一次看見樂觀堅強的媽媽“哭”啊!她是“哭”得這么的開心,這么的激動……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樂觀堅強的人。

篇6

關鍵詞:未成年人;學校與社區;思想道德

當前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每個學校的重中之重。眾所周之,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國家歷來都非常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和保護,并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今年我市教育局也提出:讓德育回歸生活,培養有文化有素養的文明公民。因此,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放在學校的首要位置上來抓,將文化育人作為學校德育的最高境界和目標,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突破口,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創造適合的文化氛圍。

一、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系

社區是以家庭和各個單位為細胞的組織體,是學校和家庭存在的生活空間,更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寶貴資源庫。社區環境直接影響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社區環境是以一定區域內社會共同體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的行為方式、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定式、地域形態等文化現象的總和。社區文化環境建設水平的高低、質量的好壞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教育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而學校的基本社會功能是專門從事教育的機構,有傳遞社會文化、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責任與義務。可見學校與社區在文化上的同一性受到重視,學校被看成是社會文化層次中的一個亞單元。學校在傳遞某種理想的背后,其組織方式、人際互動方式、價值取向和傳播方式都與它所在的社區具有相同的一面,社區上各種影響都會在學校中得到反映。

二、加強教師與家長的聯系

眾所周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的啟蒙教師,父母在子女面應該是寬厚的長輩、淵博的老師、親密的朋友,并且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最直接的道德實踐的地方,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渠道無可替代的。首先家長要有必備的基本知識,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次,家庭中的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父母親要為未成年人做出道德表率和模范作用,因為父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誠然,學校、教師與家庭的合力關系也是不能忽視的,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這就道出了在教育中教師與家長的合力關系。素質教育是一個合力效應,學校、教師、家庭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須加強家長與學校、與老師的溝通,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與支持,讓家長了解學校,融入學校,信任學校,最終實現學校教育的和諧化,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協調,促進學校發展朝著“讓社會放心、讓家長滿意、讓學生喜歡”的目標邁進。

三、加強家長與孩子聯系

親子關系是一種最先存在于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種人際關系,這種關系是其他關系無可取代的。而和諧的親子關系是每個家庭的幸福。父母與孩子間關系的融洽是家庭和諧的表現,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親子關系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與健康,而且也將影響到孩子以后形成的各層次的人際交往關系。

四、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

俗話說得好:“理解萬歲”。師生之間的理解是校園和諧的根本,而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師生之間要加強聯系與溝通。當前,素質教育正在我國全面鋪開與深入,師生之間的角色也在轉變。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親密的和諧的朋友關系,師生和諧是校園的根本,是學校和學生發展的共同基礎。師生和諧是學生得以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的前提和關鍵,也是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質量觀,實現專業化發展的理想境界。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通過這些活動促使教師角色的轉變,促使教師遵守職業道德、提升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不斷增強“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育人過程中不斷增進師生之間的和諧情誼。

總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單方的教育,單靠學校是不行的,單靠家庭也是不夠的,單靠社會也遠遠不足,我們必須形成一個合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德育網絡,齊抓共管,發揮一切能夠發揮的力量,這樣教育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相信只要我們家長、學校、社會和教師不懈地努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將會取得更大的成效。

篇7

一個人,走過繁華的街頭,一個人堅強,一個人落寞。

在經歷那么多的悲歡離合以后,許多東西早已看透。靜靜的夜里,仰望星空,我總在想我這一生到底要什么。在不斷的追尋與感知領悟體會以后,我才明白我到底要過怎樣的生活,我該怎樣在生活里尋找。我只是想過一個人的日子。一個人的日子,一個人的安靜,一個人的堅強,一個人的眼淚。

離家的幾年, 青春還在繼續,容顏卻不再年輕。太過的要強與自尊,輕易就生活改變了模樣。不知不覺我已經年滿二十歲了,韶華易逝,容顏易老,歲月啊,真像一把殺豬刀。在學校那么高傲地我,居然也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歲月催人老。

如夢似幻,離家的幾年里,沒有家人的呵護,沒有親人的疼愛,我一下子長大了。那時追求的東西,有的已經成為腐朽,有的依然在歲月靜躺里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學生的時候喜歡看書,現在也喜歡看書,同樣是不求甚解,可是好像帶給我的感覺 如天上地下。那時候,總想在書里逃避,安慰那顆稍不注意就會破碎的心,給予心靈慰藉。長大了,想得比較多了,把書中的啟迪,化為感悟,逃避變成了接受現實。而那時認為的不幸,將成為現在最大的幸福。

兒時,別人向媽媽問及爸爸的時候,我總會哭,也只有爸爸能讓我哭。我是個要強的女孩,不輕易在別人面前掉眼淚,如果我在別人面前落淚了,一定是因為爸爸。從小心里滿腹的委屈,那一刻化作對父親的愛與怨恨。他過早的離逝,讓我過早的承受心理上的壓抑與活在世上的艱難,我是個早熟的孩子。這是我早期喜歡讀書的原因,很感謝這段經歷,讓我愛上讀書寫字,讓我的精神世界豐腴,飽滿,充實。

兩次擇校事件,我徹底走到崩潰的邊緣,學校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純潔,我選擇了休學離開,為自己也為家人。哥哥是家里未來的頂梁柱,如果不上大學的話,未來的生活怎么辦,媽媽的未來又該如何。既然我有離開的打算,我的離開可以因了我的自私,幫家里省下負擔,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我的離開,可以換來媽媽和哥哥美好幸福的未來,那么自私或者善意的謊言,是不是會讓我離開在未來的生活里無怨無悔。

背著行李與夢想,對社會滿心的期待,我來了,我來到了人間最美的天堂—-蘇杭。社會那么美好而又那么黑暗,在追夢的路上,跌跌撞撞

一路走來有感動也有失望與落寞。我看到了社會真善美的同時,也看了陰暗潮濕沒有陽光的一面。我想幫助別人,被別人異樣眼光看待的同時,我也明白以前立下的那些大志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只想做好自己,盡最大能力去幫助身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心靈的慰藉與開導,擁有足夠的勇氣平和心態去面對生活,去面對未來。不斷的丟失,尋找,回歸,我要活在當下,活得陽光,活得灑脫,給予身邊的人溫暖,傳播積極向上的東西。感謝現在身邊的朋友,親人,媽媽,哥哥,你們給了我生的希望,你們才是我最大的驕傲。

當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很開心。我漸漸懂得,其實活在當下,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方式。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與夢想,豐衣足食,靜靜安然享受生活的真諦。

生活不是讓你索取什么,而是讓你選擇,讓你學著感悟。生活不需要華美的衣裳,不需要寬敞的大屋子,可以穿最廉價的衣服,可以住著最破敗的茅屋,但你一定要積極努力,盡最大的能力去做。常懷一顆感恩,知足,開朗積極向上,平靜的心。經常感悟,經常感恩,經常思索,你會發現世界很美。活在當下,接受現實,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力量,為自己,為別人!

篇8

1、異地戀,熬得過時間,我們就贏了。

2、雖然相隔萬里,渴望的眼睛,全都是愛著的證明。

3、異地戀的我們,一個人的堅強,一個人的街道,一個人的月亮,一個人的太陽,一個人的風雨,一個人的腳步。踏遍不在彼此身邊的這一段生命旅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走到了分開的門口,回憶時沒有什么值得自己留念,可是突然間身邊多出的一個人、多出的一些事讓自己不能夠輕易的就放下,學著好好的面對似乎是上蒼安排的一切,可很多時候還是會感覺無能為力,走出了一個人的生活,卻失卻了更多。

你說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處,兩個人有兩個人的快樂,和你在一起的時光中到底收獲了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一個人時會想念,沒有你的音信時感覺失落,有一種被丟棄的感覺,雖然我也知道在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的堅強,可那是偽裝的堅強,我只是想找一個有力的臂膀好好的休息,我不想活的太疲累。

很多話說過了就會忘記,走過的路上我沒有太多的誓言,因為我怕我給不起,我怕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大家都會受傷,我想靜靜的走好每一步的路,無論身邊的人離自己多遠。我不是一個善變的人,在愛情和友情方面都是這樣。

離開時你看不到我的淚光,我不想你看到我傷心的模樣,可是,望著車行遠去的方向,有眼淚在心底流動,我抑制不住。

其實,我不是很傷心,因為這只是離開,離開并不等于永別,你說是嗎?

篇10

/

一個人的寂寞,一個人的錯;

一個人的世界,總把自己深深掩藏;

一個人,終于看清自己是一個人,

一個人,終于沒忍住悲傷!

/

一個人,總在天空下落寞,總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凄涼;

一個人,總在夜里情不自禁的流淚,總在寒夜里想著一個人。

一個人,總喜歡看著天空發呆,不知不覺中,已是兩行清淚。

我們都在練習微笑,好把自己變成不敢哭的人,

一個人,也習慣假裝堅強,在人前歡笑,在人后凄涼。

/

一個人,總在寂寞里,獨守凄涼,獨飲離殤;

一個人,總愛獨自歡笑,獨自言語,

打發無可言說寂寞,打發一個人靜謐的時光,

一個人,其實很無奈。

一個人,總愛抬頭仰望天空,壓抑著情緒,讓淚往心里流。

時光讓一切不知所措,一個人,把情懷擱淺。

/

一個人,聽著一個人的單身情歌,

一個人,心無所屬,無所依托,無所依靠,

可以依靠的只剩下冷冷的床沿。

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一個人,賞著一個人的寂寞,

莫名的心碎,莫名的感傷。

繁華過后,一個人還是一個人,默默地離開,

低著頭走自己未來的路,讓寒風風干了臉龐。

/

一個人,順著風,讓寂寞盡情瘋長;

一個人,假裝一個人很快樂,用眼睛麻醉了自己,用謊言灌醉了自己;。

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