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受傷了范文
時間:2023-04-03 00:5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真的受傷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癩蛤蟆并不是一個嚴格分類學意義上的名稱。 人們習慣把兩棲動物中的無尾目中那些身材短粗、 皮膚粗糙、 不那么怕干旱的種類叫做蟾, 剩下的叫做蛙。其實,無尾目蟾蜍科, 即所謂的 “真蟾蜍”僅有 300 余種, 而被叫做 “蟾” 的足有上千種之多。 基于這種亂叫一氣的情況,我們索性用一個消弭了蟾和蛙界限的俗名——蛤蟆, 來指代所有的闊口、 大眼、4條腿、 沒尾巴、 看起來差不多的 “無尾目兩棲動物”。
蛤蟆是脊椎動物中的大家族, 目前發現和命名的種類有5千多種。 它們并不是最早出現的兩棲動物, 蛤蟆的直系祖先出現于 2 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 那已經是恐龍的時代了。 蛤蟆們用 “個人生活史”再現了脊椎動物由水向陸擴展的史詩。絕大多數蛤蟆都經過卵、 蝌蚪、 若蛙、 成蛙4個階段。 雖然少數蛤蟆, 比如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尼氏架紋蟾甚至征服了干旱的沙漠, 但是蛤蟆的卵和蝌蚪階段仍然離不開水。 即便如尼氏架紋蟾, 也是常年蟄伏在泥土里, 等待難得一見的降雨, 然后,在水洼蒸發殆盡之前完成、 產卵和蝌蚪階段。
對于大多數的蛤蟆, 生活倒不必像尼氏架紋蟾那么艱難。每到繁殖季節, 在泥土里熬過一個冬天的蛤蟆們便在陽光和雨水的召喚下活躍起來, 向有水的地方進發。 動物學家們觀察發現, 這些呆頭呆腦的家伙甚至像鮭魚一樣, 會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完成生兒育女的重任。 每年, 赴這場花花舞會的家伙步調如此一致, 所以經常會出現一夜之間某地出現大批蛤蟆的現象。 這并不鮮見, 它們并非是聽到了什么 “天兆”, 完全是受荷爾蒙的驅使。
在很多地方,每到這個季節,這些青春萌動的家伙便涌上公路, 于是 “車禍” 便成了很多種蛤蟆瀕臨滅絕的肇因。 為此,很多國家, 比如法國和德國, 在穿過蛤蟆棲息地的公路上設置了專用的蛤蟆通道供它們安全穿過,就像青藏鐵路上的藏羚羊通道一樣。
接下來, 順利抵達繁殖地的蛤蟆們開始熱鬧起來, 雄性開始鳴唱, 以博得雌性的歡心。 長久以來, 這種鼓噪是初夏開始的符號, 正所謂 “聽取蛙聲一片”。 然而蛙聲同稻花香一樣, 逐漸淡出了很多人的記憶。 因為在被水泥硬化起來的城市里, 找到一塊泥土地、 一片干凈的小水塘,已經近乎奢望, 這也難怪坐在電腦前的城市人, 看到年年出現的蛤蟆聚會, 總會覺得陌生和恐懼。
蛤蟆面臨的不僅僅是城市化這一個挑戰, 事實上, 全球的蛤蟆們正在度過前所未有的艱難時期。目前,世界上有1 856 種蛤蟆生存受到威脅, 2 469 種蛤蟆的數量在下降。
蛤蟆們的最大災難, 是棲息地的消失。 熱帶雨林是許多蛤蟆的家園, 僅在巴西, 就有 789 種蛤蟆, 而亞馬遜雨林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 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金蟾蜍因相同的原因, 在 1989 年之后再也沒有被發現過。 全球氣候的改變也嚴重影響了蛤蟆們的生活, 由于氣候變暖帶來的降水變化, 使得很多離不開水的蛤蟆在日漸干旱的家園里悄悄死去。污染也是個大問題, 蛤蟆們的卵沒有卵殼保護, 皮膚也非常薄。 在臭氧減少引起的紫外線輻射增加以及水污染面前, 它們沒有還手之力。 于是便出現了很多畸形蛤蟆, 5 條腿的, 3 條腿的, 肢體扭曲變形的。 全球許多地方, 都有發現大量畸形蛤蟆的報告。 僅在美國, 50 個州中就有 44 個州發生過此類現象, 有的地區高達 60%。
蛤蟆都成了怪物。 科學家認為, 紫外線、殺蟲劑以及新發生的傳染病可能都是罪魁禍首。
篇2
今年28歲的麗晶出生于美麗的山東煙臺,2000年麗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一所大學讀書。2004年大學畢業后,她應聘到山東濟南一家報社做了一名記者。剛踏入這個新的行業,麗晶的心情格外激動,工作中充滿了激情與挑戰。麗晶的工作做得很出色,不久她就被提拔為部門主管。麗晶的氣質、美貌、智慧、眼光也同她的工作一樣出色,愛美是人的天性,更是女人的天性。和許多女人一樣,麗晶追求時尚,又活潑開朗,在單位,她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麗晶更是一個具有愛心的女孩,由于工作的性質常使她碰到許多弱勢群體,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望援助的眼神,麗晶總是用她那無私、高尚的善良和愛心去撫慰那些受傷的靈魂。“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兩年后,麗晶深深的沉入了愛河,男友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她第一次體會到了愛情的幸福。
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工作的壓力讓她一年四季奔波于全國各地。偶爾的一天清晨,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雙眼突然腫了,小便也有些發紅,頭暈惡心,全身乏力,“可能是休息不好的緣故吧。”麗晶暗想,然而經過幾天的休息和調息,麗晶發現自己的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卻更顯嚴重,于是麗晶馬上跑到醫院進行了檢查,拿著醫院的報告單:尿蛋白(+++)、尿潛血(+++),醫生告訴她是得了腎病,麗晶一下子蒙了。因為她知道腎病在醫學上稱為“慢性癌癥”,回到宿舍,她把這一結果打電話告訴了自己的男友,而男友聽后卻沒有說太多安慰和鼓勵的話,沉默長久地凝住了彼此的空間,心痛化作絲絲的熱淚從麗晶眼中溢出,兩年的熱戀此時此刻瞬間蒸發。此時的麗晶多么希望男友能夠跑來抱一下自己,安慰安慰自己。愛情竟是如此的脆弱,經不起絲毫的碰撞,麗晶的心崩潰了……
然而,生活的現實讓麗晶明白了,幸福的生活只有靠自己來營造。在同事們的鼓勵和開導下,麗晶逐漸樹立了戰勝病魔的信念。而麗晶此時的病情也日益加重,身上也出現了水腫,身體乏力癥狀越來越明顯,但經過半年的求醫治療效果都不明顯。但她并沒有放棄治療的信心,一次上網,她無意間點擊了一下河南同濟腎病醫院的網頁,通過咨詢和多方證實,她了解到這家醫院原來是國內一家建院最早、規模最大的正規腎病專科醫院,醫院的“自然免疫平衡三聯療法”曾治愈了數十萬腎病患者,這時麗晶那顆冰冷的心又燃起了希望。2009年8月,麗晶毅然踏上了去往河南同濟醫院的路程,住進了醫院。在同濟醫院,通過醫生、專家的細心檢查,醫生告訴她,她的病情延誤了太長時間,根本未得到全面正規科學的治療,所以病情才發展到這種地步。不過醫生還告訴她,雖然她的腎病很嚴重,但是通過系統的治療,康復是完全有希望的!醫生的信心改變了麗晶消極的心態,為麗晶的人生重新樹起了新的坐標。
篇3
我那個爸爸有時候,還真的是有點固執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就聽我說說吧!
就好像今天吧!爸爸在廠里工作的時候,不小心受傷了,他是在抬鋼板的時候,那個鋼板弄到了身上,導致爸爸的肚子,還有腳上,小腿上,手上都受傷了,不過,在這么多的傷口中,要數肚子上的傷口最嚴重了,有很長一條,而且還是鮮紅鮮紅的血,看得人都有點怕怕的。媽媽看到傷口這么嚴重,就對爸爸說:“既然你是被鋼板弄起的,那么就到醫院里去打一針破傷風針吧,這樣安全一些。”可是,爸爸這個固執的人,說什么也不要去,還說:“沒事的,真的不要緊的。”媽媽說:“你那個東西有沒有生銹的呀!如果有的話,真的必須得去打一針的。”爸爸說:“沒有的,你放心吧!真的沒事的!”媽媽好說歹說都沒有用。最后,也只好隨爸爸了。
你看,我爸爸就是這樣一個固執的人,真是一根筋。誰也說不理!
篇4
那天,和大學好友聊天,我說,送你幾包紙吧。本來想著都是好朋友,分著用了罷了。誰知道她隨口問我道,不要你的紙,你是不是沒錢了,沒錢的話,我給你轉點。雖然,我也知道她是好意,可是,想到她的話,我還是有些受傷了。
曾經,我們是如此要好的朋友,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是,如今,我一旦問她要不要什么,她總會問我是不是沒錢花了。聽了真的很受傷。我不是因為缺錢花才去找她的,只是想把自己的東西給她分享點。誰知道她會如此回答。
如今,越來越有些反感賣東西了。尤其是和熟悉的朋友。本來想著,能夠給她們分享點好東西,可是,最后換來的只是和錢有關的東西。
篇5
他是大家公認了的壞孩子,但是,所有人,甚至是他的父母,都不會了解,他也有純真的一面。當他在路上看見一只受傷了的小狗,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心里微微一顫,眼里流露出無限的同情與憐憫,想要去撫慰那只小狗。但心里不住地對自己說:“你是個壞孩子,沒有人關心過你,你也不會關心別人,當然你不會關心一只受傷了的小狗。”可是,就在那一剎那,就在那幼小而受傷的心微微一顫的時候,已經流露出了他原本純真的真實的心。
他不是一個壞孩子,他只不過是希望有人能關心他,幫助他,希望能重周圍的人那里的到的一點溫暖。可是,同學。老師,甚至是家長都不想理會他,他便做出一些傻事,來宣泄自己的不滿,更多地是為了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但事與愿違,周圍的人都開始唾罵他,鄙視他,甚至把所有的罪名都到他身上,即使不是他做的,但他也懶得再反駁,因為反駁也是沒有什么用的,只是浪費口水。他就像是那只受傷餓小狗一樣,用乞求的目光,希望路過這里的人多關心他一點……
其實,他想要的很簡單,只不過是一句關心鼓勵的話,哪怕就那么一句,不半句也行。可是老師,同學和家長,吝嗇地連一句話都不愿和他說……
他只有在痛苦的邊沿徘徊,其實,想讓他回到從前,并不難,那需要你用心去靠攏他們的心,感悟他的一切,用你的心去溫暖他早已冰涼的心。
篇6
《艾晚的水仙球》是黃蓓掛傾情創作的小說,講述了艾晚一家三兄妹,尤其是艾晚是如何長大的故事,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很多孩子長大的故事。
看著書,我被其中的一個故事深深打動了。艾早為了學騎自行車,一天借了自行車,叫上弟弟艾好去幫忙扶車,小妹艾晚也陪著去。騎著騎著,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個陌生人叔叔,艾早的腳受傷了,流了很多血,很嚴重,不能走路去醫院看病,本想自行車還可以馱艾早去醫院,可車也摔壞了。陌生叔叔也受傷了,一只手不能動彈。可當他看到艾早的傷時,勉強著用他沒有受傷的一只手支撐著身子爬了起來,想辦法用另一只手扯開自己的襯衣,在艾好的幫助下撕下一條布來幫艾早包扎傷口,并說:“我背你們的姐姐上醫院,小弟弟你推車去修車部修理。”艾好按照陌生人的指示去做了,艾早也只好趴上陌生人的背,可是陌生叔叔負著傷還背著她走老遠的路去醫院,那困難不用形容了。到了醫院,醫生說艾早是皮外傷沒事,可是陌生人的手受了傷還比較嚴重,醫生幫他治療的時候,疼得他嗷嗷大叫。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深地被這位叔叔感動了。手受傷了還能把一個人背了那么遠的路去醫院,真是歷害啊!要是我,早就半路疼暈了。再說了,要是別人撞到我,我都會罵死他了,甚至是恨死他了,怎么還會背她去醫院?而這位叔叔被人撞成那樣,還不管自己傷得多歷害,只顧著幫別人。這種人上哪兒找呢?這種舍已為人、胸懷寬廣的精神真叫人敬佩啊!比比自己,真的跟他差了個十萬八千里遠。記得有一次,我到校外去買盒飯吃,在路上差點和一個騎摩托車的撞在一起。我當時也沒分清誰對誰錯,就破口大罵了一通。盡管那人也有錯,但現在想想,我也不能那樣得理不饒人,“粗魯”地罵人家呀。你看被艾早撞成那樣而且沒有得到半句道歉話的這位陌生叔叔,不但不計較得失還那樣忍著疼痛幫助人,心胸豁達得叫人驚訝和敬佩。我要向陌生人學習這種精神。今后,要當個有修養的文明人,不能再得理不饒人的鬧別扭了,不能再為了芝麻小事和同學斤斤計較了。我記得老師說過:“要學會謙恭忍讓,樂于助人,這樣才無愧于文明小標兵的稱號。”是啊,像這位叔叔這才是真正的文明呢!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愛不釋手,又繼續讀下去……
福建省晉江市深滬中心小學四年5班四年級:陳宇霖
篇7
今天,傍晚的時候,爸爸從單位里回來。爸爸在單位里竟然受傷了。
當我看到爸爸肚子上那一道長長的口子,鮮紅的鮮血都染紅了衣裳。不光肚子上有傷,還有小腿上也有一道長長的疤痕,甚至腳趾上,手指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傷口。媽媽問爸爸是怎么受傷的?爸爸說:“現在廠里裝修,我幫他們抬了一塊鋼板,就弄傷了。”媽媽說:“總要小心一點的呀!”可爸爸說:“沒事的,沒有關系的了。”
看到爸爸的傷口,我不由地想到:哎!原來,做一份工作真的是那么的不容易的事情呀!尤其是那些建筑工地的工人,還有其他一些有危險的工作,真是不易呀!
篇8
只是一輛破破爛爛的大卡車而已啊,你干嗎要躺在那下面不起來呢?
那下面很好玩么?
我為什么要那么小氣?
你為什么不把蛋糕讓給我?
你為什么要追出來?
我為什么不讓你追上?
你為什么要跟著追過來?沒看見是紅燈么?
……
——小苑,你是不是該笑我了?好像我每一次來,都會重復這些話吧。我知道,回不去了。無論怎樣認錯,怎樣懺悔,回不去了,你走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好,我不浪費時間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期末考試我的數學考了年級第一呢,你一定很開心吧,雖然班上沒什么人為我開心,但是沒關系,他們不喜歡我就算了,其他人是什么感受,我都不管,只要你開心就好,我只想你開心。
我的臉像馬,這是班上那個好朋友對我下的定論,是啊,如果你看到現在的我,也會不理解吧。只是,我現在真的不能常常在臉上掛上笑容了,自己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就不愛笑了。
昨天上網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了一首韓文歌,因為很好聽,想知道是在唱些什么,所以就去搜了一下它的中文歌詞,雖然這是一首情歌,但是我覺得很適合你,就把歌詞寫在茉莉花里的卡片上了,等我走了,你要看哦。
卡片:
今天也繼續跟著我的記憶徘徊
站在盡頭彷徨的我
再也見不到的你要抓緊我
我再一次詢問出路
我好想念你
還想抱著你
望著天空祈禱的我
我不能沒有你
不能沒有你
我這樣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就算我痛苦也好
就算我的心受傷了也好
因為我只愛你
我不想再一次錯過你了
忘了你我活不下去
我不能沒有你
不能沒有你
我這樣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就算我痛苦也好
就算我的心受傷了也好
因為我只愛你
我受傷的心要我找回你
我大聲的呼喊著
你到底在哪里?
聽不到我的聲音嗎?
對我來說……
即使我重生
即使重生幾次
沒有你我一天也活不下去
讓我來保護你
讓我來愛你,我……
我只愛你一個就足夠了
篇9
前段日子,小單在我看書的時候,竟然用他的尺子打了我的手腕,而我的手腕因此被他弄的紅腫了。當然,在他打我之后,我也做了反抗。而我們在打斗之間,我無意間用我的手指甲劃到了他的臉上,因而他的臉也受傷了。
自從他受傷后,他就老實了幾天,再也沒有來捉弄我。我一開始以為他是記住了這次血一樣的教訓。可是,我的安穩日子才過了沒多久,他又來弄我了。他要么用手打打我的頭,要么用腳來踢踢我。總之,每當下課的時候,他總是變著戲法來捉弄我。我真的是氣死了。
難道他就不怕我再一次地劃傷他嗎?他還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他肯定是又忘記了,前些日子在臉上的那道傷痕了吧!難不成還要再來一道嗎?
篇10
一種相當流行的看法是:“哪怕他不跑,走也要走到終點!”
――歷史上確有如此故事。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坦桑尼亞選手約翰?阿赫瓦里在馬拉松比賽里右腳受傷。他纏好了繃帶,然后一步步挪進體育場,完成了比賽,然后留下那句著名的“我的祖國從七千英里遠方送我來這里,不是讓我來聽發令槍響的”。
疼痛嗎?無所謂。疼在別人的腿上,感動是留給自己的。以前初有電影時,看到車子駛過,觀眾都會驚怕;默片時代那么呆傻的愛情故事,還能騙得眼淚嘩嘩;而現在,切肉見骨都未必算重口味了。傳奇一再重復就不稱其為傳奇了?不不,這是個消費疼痛的年代,疼痛、悲哀與死亡,不過是電影里的番茄醬。一個人的苦命也許換來一個微博的感動轉發,但下一秒就煙消云散。
2012年,劉翔在倫敦奧運會的所作所為,和2008年相反。他沒有知難而退,他跑了,倒下了,受傷了,跟腱傷了。他走回場邊了,然后又回來,一路蹦跳著完成比賽,和欄架吻別。這簡直像是另一個平行宇宙里,2008年命運的交叉點。
如果你在2008年喊過一句“如果劉翔跑了并真受傷了,大家就不會罵他了!大家指責他,是因為他怕承擔壓力沒跑!”――那么,看一眼2012年好了:
他跑了,然后跟腱傷了,可還是不會妨礙世界繼續有罪推定、捕風捉影。世界那么大,總有人湊幾個證據就想當柯南。4年前,劉翔應當像個倒在沙場的英雄,帶傷也要走完。4年后,劉翔走完了,于是他又成了演員。跟腱的傷?啊,那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哪怕是假的,必然也沒有絲毫的疼痛,那只是番茄醬!
1988年,李寧已老,該退役的年紀,被迫去參加了奧運會,失利。回國后被熱情觀眾寄去了刀片和繩索,呼做“體操亡子”,判了抹脖子和上吊的罪過,連機場工作人員都在說:“摔哪不好摔,去奧運會摔!”這個典故在劉翔摔倒后,又被BBC的解說員揀起來當作笑話了――當然對中國人來說,這個段子并不那么好笑。問題在于,英雄并不那么好當。2009年NBA西部半決賽,火箭VS湖人第一場,姚明終場前受傷,走進過道,又毅然回來,帶領火箭決勝。兩場后,這個傷勢致了命。如果你能回到那時,你是希望姚明逞英雄回來,還是索性休息了?
往前一年,同樣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應力性骨折不到半年的姚明提前復出,帶領中國隊把歐洲之王西班牙逼進加時,讓中國打到世界第八。如果那時有選擇權,你是愿意姚明多打幾年,還是提前復出,拼這個第八?
但運動員,尤其是中國運動員的疼痛、傷病、手術狀況,從來不發生在觀眾身上。對那么一部分人來說,他們4年才看一次奧運會,4年才看一次世界杯。他們未必那么喜歡體育,他們喜歡的,僅僅是這樣一種感覺:“我喜歡的球員和我是一體的,他成功了意味著我成功,他失敗了意味著我失敗”;同樣,“我討厭的球員一旦失敗了,就是我的大成功”。如此而已。
在這個時代,很可喜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人已明白,中國的競技體育有其問題,舉國體制和金牌英雄背后也有許多無奈,冠軍偉大不等于中國偉大,不等于自己偉大。但是,分得清冠軍和英雄區別的人,卻時常并不明白,曾經的英雄也是凡人。
一個創造過世界紀錄的、拿過大堆冠軍的、過去十年最出色的110米欄運動員之一、優秀的田徑老將,在奧運會輸掉了比賽――這樣簡單的表述,為什么許多人難以接受?因為有段時間,一個普通田徑運動員曾被推到英雄的高度,于是總有人不愿就此放過他。這個時代得繼續消費英雄,無論是英雄的輝煌還是英雄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