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20 16:02: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本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基本禮儀

篇1

遲到會影響自身的形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試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遲到了幾分鐘,就很可能永遠與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

但招聘人員是允許遲到的。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否則,招聘人員一遲到,您的不滿情緒就流于言表,這樣招聘人員對您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請注意前面的“前三分鐘決策原則”,因此您一但稍露慍色,就滿盤皆輸了。況且招聘人員的確有其遲到的理由:一是業務人員作招聘時,公司業務自然優先于招聘事宜,因此可能會因業務而延誤了時間;二是前一個面試可能會長于預定的時間;三是人事部或秘書沒協調好,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還有的主管人員由于整天與高級客戶打交道,做招聘時難免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對很多面試細節都會看得比較馬虎,這樣也就難免搞錯。也有人故意要晚,這也是一種拿派的方式,因此您對招聘人員遲到千萬不要太介意。記住,現在是您在求職,而不是別人在求您上崗。同時,您也不要太介意面試人員的禮儀、素養。如果他們有不妥之處,如遲到等,您應盡量表現得大度開朗一些,這樣往往能使壞好事。前面提到,面試無外是一種人際磨合能力的考查,您得體周到的表現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1:最好提前10-15分鐘到,熟悉一下環境

卡耐基的故事:

我在香港上卡耐基心理與人際溝通培訓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例子。有位卡耐基總部的副總裁來香港給培訓老師講課。培訓中心地處銅鑼灣,這位副總裁下榻的飯店也在銅鑼灣,不過五分鐘的路程,可他卻整整提前了半個小時。我們的老師就問他,為什么提前這么早到。這位副總裁說:“我早到,心里就踏實,就能鎮定一下,就更有自信了。我們搞心理培訓的人都明白,如果一旦遲到,就很容易心懷愧疚,在課堂上的發揮以及在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方面都會大打折扣了。聽了這一席話以后,每次培訓他也都提前到達。這樣即使遇上交通堵塞,也都有一定的余地。

如果路程較遠,寧可早到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北京很大,路上堵車的情形很普遍,對于不熟悉的地方也難免迷路。但早到后不宜提早進入辦公室,最好不要提前10分鐘以上出現在面談地點,否則聘用者很可能因為手頭的事情沒處理完而覺得很不方便。外企的老板往往是說幾點就是幾點,一般絕不提前。當然,如果事先通知了許多人來面試,早到者可提早面試或是在空閑的會議室等候,那就另當別論。對面試地點比較遠,地理位置也比較復雜的,不妨先跑一趟,熟悉交通線路、地形、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間的位置,這樣您就知道面試的具體地點,同時也了解路上所需的時間。

提到“洗手間”,大家不要笑,實際上這很重要。這里給大家講一個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人去外企面試的故事。他在面試前突然想去洗手間,但因對寫字樓的環境不熟悉,面試前也沒去過,自然一時搞不清到底哪個門是。結果竟一頭撞進了火警通道,還冒失地按了火警鈴,結果整個樓響成一片,著實轟動了一把。他慌慌張張地躲了一陣之后才去了洗手間,等到再去面試的時候,已錯過了預約的時間,此時面試主考已起程去機場了。他也就永遠地失去了進入這家公司的機會了。

2.把握進屋時機

進屋后,若發現招聘人員正在填寫上一個人的評估表,不要打擾,表現得理解與合作。但也不要自作聰明,在招聘人員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在門外不進去,這是不對的。對招聘人員來說,什么時候填寫評估表,寫多長時間,都是他自己的工作安排;對您來說,如果面試的時間到了,您就應該按點敲門。不過如果招聘人員請您在門外等一下,那就另當別論,此時您就應按他的要求做。其實有的時候,招聘人員已填完了表格,并已開始看自己的文件了,這時,如果您仍自作主張地在外面等,就會落得“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后果。有的人會讓您進來在屋內等一下,您就按他的安排做,不要東張西望、動手動腳、閉目養神或中間插話。這段時間雖然會比較難熬,但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如果實在無所事事,邊上又有可以看的雜志,那么在經過允許之后,可以翻閱。一般填這種評估表時間都不會太長,不必一定要省這個時間看點什么或干點什么。有經驗的招聘人員會妥善處理這種尷尬的局面。比如,他覺得您等的時間長了,就會建議您先看一下桌面上的雜志。這時即使您不想看,也別拒絕,您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但禮貌上要友善地接受。

二:彬彬有禮

面試人員與秘書都應禮貌對待

許多人對秘書很不禮貌,覺得秘書級別低,不重要。尤其是那些自已有一官半職的人見到比自己級別低的人就想擺出一副官架子。殊不知在外企文化中,級別只代表工作分工的不同,平時大家都是平等的。當然這也不是教您對秘書要阿諛奉承,只是想強調一下外企文化中平等性的原則。有的人雖與招聘人員很談得來,但秘書對他卻很反感。負面的評語傳到招聘人員的耳朵里,也會對面試結果產生不利影響。

不僅對招聘人員,對秘書,對別的人也應以禮相待。這主要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要有禮有節。希望大家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要是現在不養成習慣,到時候再刻意的對別人熱情,很可能會顯得殷勤過頭,這種例子在中國、尤其是在北京見得特別多。大家在初次見面的時候,都要亮出自己的頭銜。一旦發現對方比自己級別低或是自己比對方資歷淺,高的一方很自然地就擺出了一副長者或資深人員的架勢,其實這是很缺乏修養的表現。在北京,這種習氣已蔓延到各個行業,遍及各個年齡層了,所以我們要格外注意,從現在就要養成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的習慣。

三:大方得體

1.就座要多客氣?進了房間之后,所有的行動要按招聘人員的指示來做,不要拘謹或過于謙讓。如果他讓您坐,您不要客套的說您先坐,我再坐。這是不對的。大方得體是很重要的。我作為招聘人員面試過許多人,總結出了一些中國人的地域文化特點。過分熱情的常是東北人,東北的男同胞尤其如此。您讓他坐,他偏不坐,非要讓您先坐,他才坐。出門送客時,一般都覺得應該女士先走。有時面試您的還真是一位女經理,這時您千萬別執意讓她先行,如果一定要讓最多簡單地讓一下就行了。因為有的時候是別人送你,但她并不走,這樣你把她送出去之后,人家還是得回來,多麻煩!所以應客隨主便,恭敬不如從命。

2.到底喝什么?進屋后,招聘人員問您喝什么或提出其它選擇時,您一定要明確的回答,這樣會顯得有主見。最忌諱的說法是:“隨便,您決定吧。”這樣說不外三個原因,一是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二是出于您的好心,希望就著人家的方便。三是我們受到父輩的影響,覺得到別人那里喝什么吃什么是別人賜予的東西,不應該大言不慚的直接要求。其實,招聘人員給您喝的都是公司的正常支出,大可不必不好意思。大公司最不喜歡沒有主見的人,這種人在將來的合作中會給大家帶來麻煩,浪費時間,降低效率。

3.討論約見時間。如要約定下一次見面時間,有兩種極端要避免:一是太隨和,說什么時間都行,這樣會顯得自己很無所事事;二是很快就說出一個時間,不加考慮。較得體的做法是:稍微想一下,然后建議一到兩個變通的時間,不要定死,而是供人選擇,這樣相互留有余地。即使手頭有五個可行的時間,也別統統說出來,會顯得羅嗦。而且別人一旦覺得您空閑的時間太多就會隨其所愿隨便約定,這樣就會給您帶來不便。打個比方,如果您去電影院看電影,若整個影院都是空的,那么您也許會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位子花上三分鐘的時間,把每個座位都試著坐一坐。招聘人員也可能有這樣的心理。您先給他一兩個時間,如他覺得不合適,他自然馬上會說他可行的時間,只要他所提的時間與您的某個空閑相吻合,問題就解決了。但他提的時間萬一還不行,您不妨拋出下一套方案。

4.自然=隨便?雖說“禮多人不怪”,但要保持自然,不可客套太多,也不能過于隨便。您不要覺得美國公司就很隨便,美國公司一樣要有禮貌。這個“度”怎么掌握呢?這就要平時多注意外企文化,多與大家交流。

5.結束語。結尾時說:"Thanksforyourtime.","Thankyouverymuch."or"Nicetotalktoyou."但不要說得太多。中國人在結尾的時候常說一大堆羅嗦的感激之詞,但在外國人聽來,會覺得特別虛偽,或特別的不professional。總之,要恰到好處。

四:形體語言

1.BodyLanguage肢體語言

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這些都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對方的一舉一動,雖然無言,卻也可能有意。要善于察言觀色,明察秋毫,比如,自己說得太多了就要注意一下是不是自己太羅嗦了,沒有掌握好時間。

2.EyeContact眼神的交流

您的目光要注視著對方。國外的禮儀書上往往精確到要看到對方鼻梁上某個位置或眼鏡下多少毫米,但我們覺得只要籠統地說看著對方的眼部就行了。但要注意不要目光呆滯地死盯著別人看,這樣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有不只一個人在場,你說話的時候要適當用目光掃視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

3.ActiveListener做一個積極的聆聽者

聽對方說話時,要時有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或正在注意聽。同時也要不時面帶微笑,當然也不宜笑得太僵硬。總之,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4.手勢

手勢不要太多。太多會過多分散別人的注意力。中國人的手勢往往特別多,而且幾乎都一個模子。尤其是在講英文的時候,習慣兩個手不停地上下晃,或者單手比劃。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平時要留意外國人的手勢,了解中外手勢的不同。另外注意不要用手比劃一二三,這樣往往會滔滔不絕,令人生厭。而且中西方比劃一二三的方式也迥然不同,用錯了反而造成誤解。

注意您的舉手投足:手不要出聲響。手上不要玩紙、筆。有人覺得挺麻利的,但在正式場合不能這樣,會顯得很不嚴肅。手不要亂摸頭發、胡子、耳朵,這樣顯得緊張,不專心交談。不要用手捂嘴說話,這是一種緊張的表現,很多中國人都有這一習慣。

5.坐姿的學問

1)身體稍向前傾

坐時身體要略向前傾。面試時,輕易不要靠椅子背坐,也不要坐滿,但也不宜坐得太少,一般以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為宜。另外,女士要并攏雙腿,否則在穿裙子的時候,會尤其顯得難看。即使不穿裙子,也要把腿靠攏。新加坡人就有一種習慣,不管男女,在說話時都把腿靠攏。

2)招聘人員翹腳

如招聘人員翹腳,不要覺得這是他對您不禮貌,其實這是一種文化。這里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招聘人員挺累,想休息一下;二是他覺得招聘工作不太重要,因此很放松;三是對您的心理考驗,想看看您的表現。這時如果您顯出不滿的神情,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相處的印象。

6.幾點注意

1)面試時應杜絕吃東西,如嚼口香糖或抽煙等。雖然這是最基本禮儀,但有人也難免會犯。例如,有人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或為了顯示自己的傲氣,面試時嘴里還嚼著口香糖,這是很不禮貌的。有人還會忍不住煙癮,抽上幾口。外企里大部分地方都是禁煙的,即使沒有這個要求,您抽煙也會顯得很不禮貌,很不professional。目前,禁煙已是越來越流行了。面試時,您不妨忍著點。

篇2

【會議禮儀基本常識】

(一) 會議座次排定

一是環繞式。就是不設立主席臺,把座椅、沙發、茶幾擺放在會場的四周,不明確座次的具體尊卑,而聽任與會者在入場后自由就坐。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與茶話會的主題最相符,也最流行。

二是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見于在室外舉行的茶話會。它的座椅、沙發、茶幾四處自由地組合,甚至可由與會者根據個人要求而隨意安置。這樣就容易創造出一種寬松、愜意的社交環境。

三是圓桌式。圓桌式排位,指的是在會場上擺放圓桌,請與會者在周圍自由就坐。圓桌式排位又分下面兩種形式:一是適合人數較少的,僅在會場中央安放一張大型的橢圓形會議桌,而請全體與會者在周圍就坐。二是在會場上安放數張圓桌,請與會者自由組合。

四是主席式。這種排位是指在會場上,主持人、主人和主賓被有意識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二) 會議發言人的禮儀

會議發言有正式發言和自由發言兩種,前者一般是領導報告,后者一般是討論發言。正式發言者,應衣冠整齊,走上主席臺應步態自然,剛勁有力,體現一種成竹在胸、自信自強的風度與氣質。發言時應口齒清晰,講究邏輯,簡明扼要。如果是書面發言,要時常抬頭掃視一下會場,不能低頭讀稿。旁若無人。發言完畢,應對聽眾的傾聽表示謝意。

自由發言則較隨意,應要注意,發言應講究順序和秩序,不能爭搶發言;發言應簡短,觀點應明確;與他人有分歧,應以理服人,態度平和,聽從主持人的指揮,不能只顧自己。

如果有會議參加者對發言人提問,應禮貌作答,對不能回答的問題,應機智而禮貌地說明理由,對提問人的批評和意見應認真聽取,即使提問者的批評是錯誤的,也不應失態。

(三) 會議參加者禮儀

會議參加者應衣著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依會議安排落座,開會時應認真聽講,不要私下小聲說話或交頭接耳,發言人發言結束時,應鼓掌致意,中途退場應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四) 主持人的禮儀

各種會議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職位的人來擔任,其禮儀表現對會議能否圓滿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

1.主持人應衣著整潔,大方莊重,精神飽滿,切忌不修邊幅,邋里邋遢。

2.走上主席臺應步代穩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會議的性質而定,對快、熱烈的會議步頻應較慢。

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并攏,腰背挺直。持稿時,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攏自然下垂。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直,雙臂前伸。兩手輕按于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攔腿等不雅動作。

4.主持人言談應口齒清楚,思維敏捷,簡明扼要。

5.主持人應根據會議性質調節會議氣氛,或莊重,或幽默,或沉穩,或活潑。

6.主持人對會場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閑談,會議開始前,可點頭、微笑致意。

會議禮儀小常識

(一)組織者

會議組織者是會議的策劃者和服務者,應對會議進行嚴密的組織,為會議的順利進行提供各種服務。

(二)主持人

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并攏,腰背挺直。單手持稿時,右手持稿的中底部: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立,雙臂前伸,兩手輕按于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撓腿等不雅動作。

主持人應根據會議性質調節會議氣氛,或莊重,或幽默,或沉穩,或活潑。

主持人在主持會議時,對會場上的熟人不宜打招呼,也不宜寒暄閑談;會議開始前或會議休息時間可點頭、微笑致意。

(三)發言者

發言時要掌握好語速、語調、音量,開始和結束時可以用鞠躬或起立等方式致謝。

要自謙自重。在發言時,不應自吹自擂,少用我字,應力戒自我推銷、自我宣傳和自我肯定。

要尊重聽眾。發言時要著裝整潔端正,妝飾得體;發言結束時,要先道一聲謝謝大家,再欠身施禮,然后才能退場。

(四)與會者

與會者著裝應符合禮儀規范,衣著整潔,儀表大方。

應嚴格遵守會議時間、議程。

應按順序入場、退場。入場順序一般為:先內賓,后賓客;先群眾,后領導;退場順序一般為:先賓客,后內賓;先領導,后群眾。

應專心聽會,做好記錄。

發言應服從會議安排,或征得主持人的許可。

與會者應注意以下禁忌:

不得早退或無故缺席。

不得在會場隨意走動。

篇3

這是一種服務意識的表現,賓館是人性化了,但是客人卻感覺不到尊重了,所以前臺接待人員要切記,即便你所在的賓館是坐式服務的,當客人快要走到前臺的時候也要站起來對客人問好,其次就是在坐著的時候要保持優雅的坐姿,切不可躺在椅背上或有一些其他的動作。

2、沒有微笑。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對服務行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微笑服務。微笑服務是指服務員以真誠的笑容向客人提供服務,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服務員的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

微笑服務并不意味著只是臉上掛笑,而應是真誠地為顧客服務,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營業員只會一味地微笑,而對顧客內心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一概不知,一概不問,那么這種微笑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微笑服務,最重要的是在感情上把顧客當親人、當朋友,與他們同歡喜、共憂傷、成為顧客的知心人。

3、忌厭煩。有時候個別客戶會因為勞累或者是我們工作上出現了差錯而發脾氣,或者是說一些激動的話語,但是前臺接待人員絕對不能因為客戶的不禮貌而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相反我們應該通過主動、熱情的服務使客人意識到自己的失禮。

賓館前臺電話禮儀

1、物品準備

在平時我們工作的時候就應該在電話旁邊準備好紙和筆,方便記錄客戶電話內容。

2、左手拿話筒

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拿起電話聽筒,但是,在與客戶進行電話溝通過程中往往需要做必要的文字記錄。在寫字的時候一般會將話筒夾在肩膀上面,這樣,電話很容易夾不住而掉下來發出刺耳的聲音,從而給客戶帶來不適。

為了消除這種不良現象,應提倡用左手拿聽筒,右手寫字或操縱電腦,這樣就可以輕松自如的達到與客戶溝通的目的。

3、接聽時間

在電話鈴響三聲之內接聽,如果有事情耽誤了接聽電話的時間,在接到客戶電話時應該首先向其道歉。

4、保持正確的姿態

接聽電話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正確的姿勢。一般情況下,當人的身體稍微下沉,丹田受到壓迫時容易導致丹田的聲音無法發出;大部分人講話所使用的是胸腔,這樣容易口干舌燥,如果運用丹田的聲音,不但可以使聲音具有磁性,而且不會傷害喉嚨。

因此,保持端坐的姿勢,尤其不要趴在桌面邊緣,這樣可以使聲音自然、流暢和動聽。此外,保持笑臉也能夠使來電者感受到你的愉悅。

5、重復電話內容

電話接聽完畢之前,不要忘記復誦一遍來電的要點,防止記錄錯誤或者偏差而帶來的誤會,使整個工作的效率更高。例如,應該對會面時間、地點、聯系電話、區域號碼等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核查校對,盡可能地避免錯誤。

6、道謝

最后向客戶道謝是基本的禮貌,來者是客,以客為尊,千萬不要因為電話客戶不直接面對而認為可以不用搭理他們。還有就是切記,在電話結束之后要讓客戶先收線掛電話,我們再掛掉電話。

賓館前臺接待服務禮儀規范

1、形象禮儀規范

禮貌待客、熱情服務還不夠,賓館前臺接待人員還要注意自己形象禮儀規范,男士頭發不可過長,頭發不得油膩和有頭皮;女士頭發梳洗整齊,長發要捆綁好,不得戴太夸張的發飾,只宜輕巧大方的發飾,頭發不得掩蓋眼部或臉部。

面部修飾:男士不得蓄須,臉部要清爽宜人,口氣清新。女士上崗要化淡妝,但是不得抹太多胭脂水粉,只宜稍作修飾,淡掃娥眉,輕涂口紅,輕抹胭脂便可。

身體修飾:不得留長指甲,女士不能涂鮮艷的指甲油;要經常洗澡,身上不得有異味,不能噴太多的香水。

2、儀態禮儀規范

賓館前臺接待人員是賓館的形象代言人,或稱賓館的門面,因此要求前臺接待人員坐、立、行、走,端正自然,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

前臺接待人員在工作中要注意你的站姿、坐姿、體態語、目光和微笑等;在工作的時候,常帶著自然的笑容,表現出和藹可親的態度,能令客人覺得容易接近。不得故作小動作,打哈欠要掩著口部,不要作出搔癢、挖鼻、掏耳、挑牙等不雅的動作。

不得表現懶散情緒,站姿要端正,不得搖擺身體,不得倚傍墻、柜而立或蹲在地上,不可歪頭歪身,及扮鬼臉作怪動作。用詞適當,不可得罪客人,亦無須阿諛奉承,聲線要溫和,不可過大或過小,要清楚表達所要說的話;要始終保持微笑。

3、接待禮儀規范

篇4

宏觀上來講有三個基本要求:第一個要求尊重為本,這個尊重二字,應該是禮儀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請坐、請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關鍵是要通過這種形式,向別人傳遞出尊重對方的信息,這恐怕是要點。但是尊重在國際交往中,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不能夠偏袒于一方。

第一個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為本,要強調自尊自愛。一個人在國際交往中,不講自尊,就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你自己要把你當回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舉止大方。有同志這方面差點勁了,往人家對面一站,或者一坐,也不管對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異性,比較灑脫,比如腿伸出去,男同志,順手把褲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條飛毛腿。但是此種人,那么在國際交往中,在比較重要的場合,怎么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呢?所以要尊重自我。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職業。工作你分工不同,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真正被人家尊重的人,是有實力的人,是學有所長的人,是專業方面有本事的人。所以要愛崗敬業,這樣的人才會贏得尊重,各國皆然。

最后,第三個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單位。大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小到我們現在供職的地方,那在國際交往中,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它的尊嚴和形象。其次我們強調要尊重交往的對象,不僅要自尊,而且要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我們一般要講五句話:“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份,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這五個方面,涉及到我們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要尊重,要全方位的尊重,不能失禮于人,尊重為本。但是,光講尊重為本,在國際交往中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第二個方面的理念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表達。?

篇5

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鐘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鐘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準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里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后,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后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后,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么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篇6

但是,如果你不懂得禮儀,其危害性也是巨大的。不但令人恥笑,而且會使公司形象大打折扣。著名學者鐵歌川先生曾經舉過兩個例子。

其一是在某次盛大的宴會上,一位使節按照在國內進餐習慣,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這種做法是極不禮貌的,仿佛是責備刀叉不干凈。主人一見,立即命令侍者將全體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換過,使那位外國使節窘迫難堪。

其二是李鴻章出使德國時出的洋相。李鴻章應俾斯麥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禮儀,他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用的水端起來喝了。當時俾斯麥為不使李鴻章丟丑,他也將洗手水一飲而盡,見此情形,其他文武百官只得忍笑奉陪。

這是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也說明了不懂禮儀的危害。

餐桌上的禮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一絲不茍,既顯大方知禮,又不顯庸俗。

在餐桌上應保持良好的坐姿。你坐在餐桌上的時候,身體保持挺直,兩腳齊放在地板上,儀態看起來很不錯。

當然,這并不是要求必須像軍校的學生一般,坐得像槍桿一樣筆直,不過也不可能像布娃娃一樣,彎腰駝背地癱在座位上。

暫停用餐時,雙手如何擺放可以有多種選擇。你可能喜歡把雙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邊緣;或者你可能喜歡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蓋上。雙手保持靜止不動,不管怎樣,可能比用手去撥弄盤中的食物,或玩弄頭發要好得多了。

吃東西時手肘不要壓在桌面上。在上菜空檔,把一只手或兩只手的手肘撐在桌面上,并無傷大雅,因為這是正在熱烈與人交談的人自然而然會擺出來的姿勢。不過,吃東西時,手肘最好還是要離開桌面。

最得體的入坐方式是從左側入坐。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時,就可以坐下來了。

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叉的坐姿最好避免。喝湯應以45角度送入口,喝湯也不能吸著喝。要先用湯匙由后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身體的上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裝在有握環的碗里,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在餐廳,通常是在點完菜后才將餐巾打開。在決定餐點之前,只點了開胃酒,由于沒有必要擔心會淌到衣服上,所以一開始就將餐巾打開是違反餐桌禮儀的。

篇7

一、 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

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采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那么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什么時候才能撥打對方的手機?

1、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不要在并沒使用的時候放在手里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里;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桌子上,特別是不要對著對面正在聊天的客戶。

2、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象是業務很忙,使大家的目光都轉向你,則顯示出你缺少修養。

3、注意手機使用禮儀的人,不會在公共場合或座機電話接聽中、開車中、飛機上、劇場里、圖書館和醫院里接打手機,就是在公交車上大聲地接打電話也是有失禮儀的。

4、給對方打手機時,尤其當知道對方是身居要職的忙人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時間他(她)方便接聽嗎?并且要有對方不方便接聽的準備。在給對方打手機時,注意從聽筒里聽到的回音來鑒別對方所處的環境。如果很靜,應想到對方在會議上,有時大的會場能感到一種空闊的回聲,當聽到噪音時對方就很可能在室外,開車時的隆隆聲也是可以聽出來的。有了初步的鑒別,對能否順利通話就有了準備。但不論在什么情況下,是否通話還是由對方來定為好,所以現在通話方便嗎?通常是撥打手機的第一句問話。其實,在沒有事先約定和不熟悉對方的前提下,我們很難知道對方什么時候方便接聽電話。所以,在有其他聯絡方式時,還是盡量不打對方手機好些。

5、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應該把自己的聲音盡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

6、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采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7、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避免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8、不要在別人能注視到你的時候查看短信。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查看手機短信,對別人不尊重。

9、在短信的內容選擇和編輯上,應該和通話文明一樣重視。因為通過你發的短信,意味著你贊同至少不否認短信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短,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更不應該轉發。

10、當與朋友面對面聊天時,不要正對著朋友播打手機,避免發射時高頻大電流對他產生輻射,讓對方心中不愉快。

二、 電腦禮儀別損傷你的辦公形象

電腦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工具,使用電腦,也不只是開機、關機、上網那么簡單,電腦禮儀也會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

1、雖然是公司的電腦,但也要倍加愛護,平時要擦拭干干凈凈,不要把白色電腦用成黑色了還沒擦過;擦試顯示屏時,注意不要為了干凈,用濕抹布一擦了之,損害屏幕;不用時正常關機,不要丟下就走;外接插件時,要正常退出,避免導致數據丟失、電腦崩潰等故障。

2、還有的人公私不分,拿著個U盤,一會將個人電腦資料Ctrl到公司電腦上,一會又將公司電腦資料Ctrl到個人電腦上,這種現象被公司發現,肯定堅決制止。

3、在公司里上網,要查找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和資料,而不是自己憑興趣查看自己的東西,既違反公司章程,慢慢的還會導致業務落伍。

4、很多公司不允許員工在公司電腦上打游戲、網上聊天,但仍有人利用領導不在時私自偷玩,或用公司的內部網絡笑傲江湖,從網站上下載圖片,這些都是違反勞動紀律的。

5、電子郵件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職場禮儀方面的新問題。我們都應當講究有關電子郵件的禮節,別讓電子郵件出笑話。電子郵件是職業信件的一種,而職業信件中是沒有不嚴肅的內容的。尤其在商業界,我們崇尚信譽、掌握時機及合作分工,信奉顧客至上,著重與顧客的溝通,以達成促銷、增產與營利的目的。但我們常忽視了有關電子郵件的禮節,一些邋遢懶散的習慣,不僅會引起員工的竊笑,更容易在顧客面前鬧笑話。在今天的許多公司里,電子郵件充斥著笑話、垃圾郵件和私人便條,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反而不多。

1) 標題要提綱挈領,切忌使用含義不清、胡亂浪漫的標題,例如:嘿!或是收著!

添加郵件主題是電子郵件和信箋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主題欄里用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整個郵件的內容,便于收件人權衡郵件的輕重緩急,分別處理。尤其是回復的信件,要重新添加、更換郵件主題是要格外注意的環節,最好寫上來自**公司的郵件,年、月、日以便對方一目了然又便于保留。

2) 電子郵件的文體格式應該類似于書面交談式的風格,開頭要有問候語,但問候語的選擇比較自由,像你好、Hi,或者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結尾也可隨意一些,比如以后再談、祝你愉快也可什么都不寫,直接注上自己的名字。但是,如果你寫的是一封較為正式的郵件,還是要用和正式的信箋一樣的文體。開頭要用尊敬的或者是先生/女士,您好!結尾要有祝福語,并使用此致/敬禮!這樣的格式。

3) 內容簡明扼要,針對需要回復及轉寄的電子郵件,要小心寫在電子郵件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因為現在法律規定電子郵件也可以作為法律證據,是合法的,所以發電子郵件時要小心,如果對公司不利的,千萬不要寫上,如報價等。發郵件時一定要慎重,還要定期重新審查你發過的電子郵件,評估其對商業往來所產生的影響。

4) 一定要清理回復的內容。在美國加州有一位傳播學專家摩根女士曾舉例說:我最近收到一份電子郵件,其中包括了輾轉收送的十二個人之姓名,我實在沒有必要知道這些訊息。有一個妙方就是寄信時采匿名附件收信者(BC) 取代附件收信者(CC) 方式,或是在轉寄之前刪除一切無關緊要或重復的內容,例如:原件中摘要(memo to) 部分之主題、地址及日期等。

注意回答問題的技巧。當回件答復問題的時候,最好只把相關的問題抄到回件 ,然后附上答案。不要用自動應答鍵,那樣會把來件所有內容都包括到回件中﹔但也不要僅以「是的二字回復,那樣太生硬了,而且讓讀的人摸不著頭腦。

5) 合宜地稱呼收件者,并且在信尾簽名。雖然電子郵件本身已標明了郵自哪方,寄與何人,但在郵件中注明收信者及寄件者大名乃是必須的禮節,包括在信件開頭尊稱收信者的姓名,在信尾也注明寄件者的姓名以及通訊地址、電話,以方便收信者未來與你的聯系。越是在大型的公司,你越是要注意在自己的郵件地址中注上自己的姓名,同時在郵件的結尾添加個人簽名欄。人們通常會把郵件轉發給過多的人,打開郵件箱你可能發現有一半的郵件是與你無關的,刪除它們費時費力,所以在轉發前要做一下整理,把郵件的數量控制在最小。條件允許的話要每天檢查自己的郵箱,及早回復郵件。重要郵件發出后要電話確認。另外,重要的機密和敏感的話題不要使用電子郵件,因為它不能保證嚴守機密。

6) 切忌全文使用英文大寫字母。這樣寫成的郵件太強勢,甚至暗示寄件人懶得使用正確的文法。畢竟,這仍是種文字溝通方式,遵守標準的文書規范是一種職業禮貌。

篇8

在公務交往中,公務人員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總是首先出現在接待對象眼中,這些外在形象不僅體現了一名公職人員的內在素養,更直接代表著各級黨政部門的整體形象。所以基本禮儀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機關干部基本禮儀,希望大家喜歡!

公務交往的原則

宜細致周全不宜疏忽大意。

宜端莊整潔不宜輕松隨意。

宜風趣幽默不宜刁鉆刻薄。

宜落落大方不宜諂媚逢迎。

宜入鄉隨俗不宜過分挑剔。

宜勤儉節約不宜鋪張浪費。

握手的禮儀

學習和掌握握手禮,主要應當從伸手的先后、相握的禁忌兩方面加以注意。

(一)伸手的順序

一般情況下,講究的是“尊者居前”。即通常應由握手雙方之中的身份較高者首先伸出手來。

具體而言:女士同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長輩同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輩首先伸手。上司同下級握手時,應由上司首先伸手。

賓主之間的握手則較為特殊。正確的做法是: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歡迎之意;客人告辭時,則應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就此留步。

(二)握手的禁忌

1.戴手套與人握手。握手前務必要脫下手套。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除外。

2.戴墨鏡與人握手。在握手時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鏡。

3.用雙手與人握手。用雙手與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間才適用。與初識之人握手,尤其當對方是一位異性時,兩手緊握對方的一只手,是不妥當的。

交談的禮儀

(一)眼神

與人交談,目光應和善、友好,不時注視對方的眼睛。聽者的情緒也會從眼神中透露出來:眼神專注、嘴角略帶微笑、不時點頭,表示贊同、理解,而目光游移,則是對談話不感興趣。

(二)舉止

1.舉止文雅、得體、大方。

2.交談時距離合適,注意口腔衛生。

3.為了強調某論點,可適當運用手勢,但動作不宜過大,不可手舞足蹈。

4.談話現場超過3人時,不要只與其中一兩個人說話,要與多人互動,不冷落任何人。

5.大庭廣眾之下,避免兩人頻頻耳語。

6.別人正在交談時,切忌自己與人嘻嘻哈哈、拉拉扯扯、勾肩搭背。

(三)語音、語速

交談時需注意語音、語速、語調。如果發音不準,讀錯音、念錯字、口齒不清則妨礙交談;有些人說話太快,像連珠炮,聽者高度緊張,不利于交談;語速太慢,容易造成氣氛沉悶,會讓人失去耐心。交談時忌尖叫、旁若無人縱情大笑,以及喋喋不休、車轱轆話啰嗦個沒完。

(四)照顧場面

講話人應隨時注意聽者的表情、姿態,是否對談話內容有興趣,必要時需做出調整。遇有聽者提出不同看法,應持鼓勵態度。眾多人交談,當個人意見被否定時,不要小家子氣,滿臉不高興,應以的心態,讓時間去證明。

老講“我”,自我炫耀、自吹自擂,會令人生厭;咬文嚼字、滿嘴專業術語,有賣弄之嫌;在不懂外語的人面前,不時夾雜外語詞匯是顯擺;遇到老鄉,過多講地方話,會讓在場的其他人感到無所適從。

電話接待禮儀

1.電話鈴一響,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家門,然后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

2.電話交流要認真理解對方意圖,并對對方的談話作必要的重復和附和,以示對對方的積極反饋。

篇9

那么,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從佛教文化的角度去看看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吧!

1、進入檀城(佛堂),或拜謁仁波切時,應先向上師及諸佛菩薩行三禮拜,要離開時則不宜跪拜,合掌(如扎西底類;吉祥如意)或問訊(如仁波切森加南;仁波切晚安)即可。

2、參加法會或拜謁仁波切,不宜遲到應提前到達。

3、不論何時,弟子的座位不宜高過仁波切,若仁波切席地而坐,為接受加持,或獻哈達(放在哈達上的物品如紅包等是供養仁波切的,哈達下的物品如念珠天珠等物品是請仁波切加持的),或敬送禮物,應一鞠躬以跪姿趨前,請示時,應保持一定禮儀距離,不宜貼身近前,退后時應面向上師后退,不宜馬上轉身。

4、仁波切之法像、佛像或法本不可直接置于地面,不可由其上跨越,應置于桌面或高處。

5、在佛堂聽法、拜謁仁波切或在圣跡圣物前,不宜伸腿將腳掌朝向之。

6、會或聞法結束時,弟子可將供養金或小禮物奉上,代表感謝。當仁波切下座時,弟子應起立合掌表示歡喜尊敬。

7、供養仁波切喇嘛,或護持道場,是為自已種下福田,功德迥向法界眾生,我們自己亦受加被,所獲福報不因金錢多少,而是依清凈的菩提心而定,然“所謂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若以三輪體空的發心供養更為殊勝。

8、仁波切經過身邊時應起身致意,避免路過仁波切的影子,法衣,座位等用具。

9、為上師做事或長期親近仁波切,不可自恃驕寵,視之為一般朋友應時時檢點身口意。

篇10

接待禮儀常識一、個人禮儀

1、儀容儀表

一位專業的職業人士,著裝要整潔大方,體現出你的職業性與專業性。女士不要披頭散發,化妝以淡妝為宜,打扮不可過于浮夸與性感。男士要注意清理胡須,切勿留長發。

2、言談

言談要禮貌、親切,表露出對他人尊重。交談中,你作為接待的一方要說敬語,如:您、請、謝謝、對不起、打擾、指教等等。

3、舉止

在接待中,你的行為舉止要溫文爾雅,有禮大方,無論是說話姿勢、坐姿、走姿、站姿都應按照禮儀規范動作,變現出優雅、自然、大方、禮貌。

接待禮儀常識二、見面禮儀

見面時,可向對方進行握手禮或鞠躬禮。握手時要站姿端正,目光正視對方,臉帶微笑;鞠躬時上身要向下彎,但不可彎得東倒西歪,要鄭重其事地彎腰問好,表達你的尊重。

接待禮儀常識三、介紹禮儀

1、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之前最好先向對方進行握手禮或鞠躬禮,然后向對方說明自己的名字與職位,言語要言簡意賅,點到即止。

2、介紹他人

介紹他人時,你的手心要向上,掌向被介紹人,根據雙方的身份高低而進行先后介紹,當中要說明他人的名字與身份。

接待禮儀常識四、行進禮儀

作為接待引領客人時,你應走在前方當向導,賓主雙方并進走在道路內側,你走在道路外側。乘坐電梯時,你應先行進入控制電梯,再邀請客人進入。若電梯已有人控制,你則要等待客人進入后方可進入。出電梯時,你都應是最后走出那個。

接待禮儀常識五、電話接待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