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領世界范文
時間:2023-03-18 11:42: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金領世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紳士般外表時尚高貴
第一眼見到新景程時,大家差點沒認出來。一輛嶄新的黑色車遠遠地停在那里,隱隱透露出高貴的氣質。與老款景程相比,新景程的外觀做了較大的改動。
大尺寸鷹眼前燈炯炯有神,帶活了整個臉部姿態。鍍鉻邊框的U型前臉與老景程相比更具活力。尾燈的設計來自雪佛蘭Corvette跑車的圓燈造型,線條硬朗醒目。
新景程的線條端莊大氣,進氣隔柵向上分出兩條線條延伸過機艙蓋,與車頂弧線銜接。打破傳統的汽車前臉橫向設計趨勢。雪佛蘭金領結立體LOGO與啞光銀色飾條交相輝映,6輻精鑄鋁合金輪轂營造出的運動感,演繹了速度與時尚。整車流露出一種高貴的氣質,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款15萬元級別的車。
精益求精的內飾設計符合一個紳士的要求
新景程的內飾給筆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黑色和米色兩種主色調的運用使整個乘坐艙層次感分明。在內飾材料的選用上,新景程摒棄了老景程仿真桃木的大量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真皮材質和高質感的塑料,看上去更加精致,耐用。
真皮包裹的四輻轉向盤美觀大方并配有音響控制按鈕。拋光金屬條鑲嵌儀表盤中,勾勒出動感十足的三環式儀表,高對比冷媒背光,使得行車信息清晰一目了然。中控臺設計大方得體,便于操作,位于中控臺頂端的液晶顯示屏顯示了包括車內溫度、車外溫度、汽車行駛方向、油耗和空調等的信息,構成了全方位的駕駛員信息中心。在中控臺上方,新車設有一個帶蓋子的大型雜物格,不僅實用,而且為車主日后加裝車載娛樂設施提供了便利。整個中控臺采用對稱格局設計,美觀實用。
景程車身長達4770mm,擁有目前市面上同級車中最長的車身,內部空間充足,特別是后座空間,坐進三個成年人依然是綽綽有余。帶腰部支撐的駕駛員座椅可以8方向電動調節。另外車內還裝有自動恒溫空調系統和臭氧負離子空氣清新凈化系統,為駕乘者提供了一個清新、舒適的駕乘環境。
如同紳士的外表一樣,其動力與操控性也顯得很“禮貌”
新景程搭載一臺D-TEC 2.0L DOHC16氣門汽油發動機,試駕車為新景程SX AT,搭配了一臺AF20四速自動變速器,最大功率可達95kW,最大輸出轉矩為185N?m。相對1500kg的整備質量來說,新景程的動力表現不是很完美,但是油價高升的今天,2.0L排量也許是聰明的選擇。
將擋桿放在“D”擋的位置,輕踩油門起步,新景程的表現非常平穩,這得歸功于龐大沉重的車身。繼續踩油門,其四擋自動變速器在發動機轉速為3000r/min左右時自動換為二擋,筆者期待推背感的出現,然而新景程的加速非常平穩。上了三擋以后,加速就稍稍緩慢些了,直至變速器加到了四擋。在全油門的加速過程中,新景程的換擋頓挫并不明顯,但是轉速攀升頗為緩慢。新景程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13.2s,中規中矩的表現足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要了,也非常適合中國的道路狀況。在過彎方面,新景程表現的比較平穩。可能是懸架的設定偏重舒適性,在時速40km/h的時候過彎,新景程的側傾會比較明顯。原廠匹配的韓泰輪胎表現也一般。
總體來說,新景程在中低速行駛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出色,平穩、舒適源自其寬大厚重的車身。但是如果你追求凌厲的推被感與更高的極限速度,新景程恐怕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篇2
祖國醫學認為,冬季的飲食調養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傳統,冬令進補,是國人數千年的習俗,現已成為人們經常議論的話題。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每逢立冬,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嚴寒的侵襲。那么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該怎樣注意飲食養生?
立冬伊始,天氣逐漸寒冷,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處于冬眠狀態。但人的生活壓力并未減輕,仍然早起晚睡緊張工作。對寒冷的抗御能力不斷減弱,往往使人覺得因寒冷而不適。而且有些人由于體內陽氣虛弱而特別怕冷,引起大腦皮層機能障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供應減少,體溫調節發生障礙,慢性病患者此時病情加重甚至發生意外。如何度過冬三月,固然與生活起居相關,而食療養生已成為人們議論的重要話題。
怕冷增加“鐵”;火鍋、砂鍋御嚴寒
立冬以后,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御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
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0℃左右,糖轉化為脂肪的速度加快,隨之皮下脂肪增多,使之減少散熱,故應多吃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滋養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陽氣升發,從而溫養全身組織,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更強壯,有利于抗拒外邪,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減少疾病的發生。
冬季飲食調養,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谷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
脂肪是最濃縮的能量來源,能防止體溫散發和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脂肪主要來自于植物油和動物油脂,冬季日需25―30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代謝過程中可以互相轉化,用以維持血糖恒定。蛋白質也能產生熱能,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10%―15%來自蛋白質,常吃畜禽肉、魚蝦、海參、豆制品、牛奶等,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動物內臟、動物血、水產品等,含有較多的礦物質。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類、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維生素和纖維素主要從蔬果中攝取,多吃蘿卜、青菜、木耳、香菇、海帶等蔬菜,常吃蘋果、香蕉、棗、梨、柑橘、核桃、杏仁等果品。冬季少食生冷,吃熱飯熱喝熱水,由于各地氣溫的差異,高寒地區應用大溫大熱之品及甘潤生津之果蔬。
中國人善于烹飪,舉世聞名,冬令吃火鍋相沿成習,涮羊肉、什錦鍋、白肉鍋、毛肚鍋、云吞鍋、海鮮鍋等。冬令還流行砂鍋菜如砂鍋狗肉、砂鍋鴨、砂鍋豆腐、砂鍋獅子頭等。此外,餐桌上的熱粥,也是冬季的美食,臘八粥在全國流行,如在熬粥時,添加肉禽蛋類、水產類、蔬果類、蕈類等配料,就能達到葷素搭配,營養平衡。這些熱乎乎的食品,適量食用,暖意濃濃,御寒強身。
冬令進補明年打虎;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祖國醫學強調“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正氣不足是人體虛弱和致病的原因。扶正祛邪、扶正固本,著力于調節機體的機能狀態,增強體質,防止邪氣入侵。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中醫的扶正祛邪學說,與現代免疫學的“機體的防御功能和自我穩定功能及免疫監視功能”學說不謀而合。
利用補品培養正氣,驅除邪氣。凡用于治療各種虛癥,具有滋養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不足的藥物和食物即為補品。
主張“虛者補之,寒者溫之”,國人對食補情有獨鐘。“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令尤為重要,利用食補藉以養生。補虛損,抗寒冷,復元氣,預防疾病,“冬令進補,明年打虎”。針對氣虛、血虛、陽虛、陰虛,采用不同的補品,歷代本草中記載了多種扶正祛邪的補品:氣虛者用人參或西洋參,兩者均含有多糖類等多種活性物質,有大補元氣之功效;血虛者服阿膠,含有膠原和水解氨基酸及鈣等,能促進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生成;陽虛者用鹿茸,富含氨基酸及鈣磷鎂,有壯腎陽、強筋骨之功效;陰虛者服枸杞子、百合,均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多種生物堿等,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上述補品已制成多種保健食品,貯存、攜帶、服用十分方便。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免疫功能,在寒冷的冬季,服用具有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抗感染及維持自身生理平衡。與免疫功能有關的保健食品,是指那些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畏寒,并使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儲存于體內,養精蓄銳,蓄勢待發,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作為增強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除以上數種外,尚有沙棘、銀杏葉、黑芝麻、花粉、魚油、卵磷脂、茶多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豆蛋白、真菌多糖、益生菌、蜂王漿及營養強化劑、微藻類產品等等,品種很多,應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適當選用。
篇3
數感是人的一種基本素養,是人主動自覺地理解和應用數的態度和意識,具有良好數感的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有靈敏而強烈的感悟能力。數感體現在許多方面,如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
在學生的作業中經常會出現這類答案:“黑板長30米”、“1克=1000千克”、“小林身高147米”、“爸爸今年18歲”、“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麥5克”。對于這類司空見慣的錯誤,我們往往感到又好笑又好氣,不禁感嘆我們的學生怎么就不聯系實際想想,心里怎么這點“數”也沒有!對此錯誤,我們教師一般會認為學生的解題方法沒掌握,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良好的數感。那么我們教師又應該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讓良好的數感走向學生心靈世界呢?
一、在細心觀察中建立數感
《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有意義、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等。”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是形成和發現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了解,感受數的意義,建立數感。如教學“0”時,我啟發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0”,這時學生的積極性一下高漲了起來:“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中見過”、“在溫度表上見過”、“電話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到“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可以在溫度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尺子上表示起點;在日歷、電話、車牌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又如教學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讓學生觀察并說說自己身邊的數,生活中用到的數。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自己的學號、生日、身高、體重;自己喜歡的某本故事書有多少頁,1頁大約有多少字;自己家所在的街道號碼、住宅的門牌號;到商場購物,各種商品的價錢。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體會到了數的含義,在現實中建立了數感。
二、在大膽猜想中形成數感
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引導學生合理猜想,對于形成他們的數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教學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誰能告訴大家你今年幾歲,你媽媽今年多少歲嗎?有個學生大聲說:“我今年7歲,我媽媽今年32歲。”我把7和32寫到黑板上并問:“誰能用數學語言說一句話?”學生說:“7比32小,32比7大。”“媽媽的年齡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齡比媽媽的小多了。”“媽媽比孩子大25歲,孩子比媽媽小25歲。”我又問:“你們想不想猜猜我今年幾歲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老師28歲。”“20歲。”“22歲。”……我提示:“我的年齡比你們大得多,跟剛才那位同學與他媽媽相差的歲數差不多。給你們三個答案:20、26、30,我今年可能多少歲?”學生異口同聲地喊出:“26歲。”準確地猜中了我的年齡。在這樣的游戲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形成了數感,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富有情感的,讓學生學習暖暖的數學。
三、在操作體驗中增強數感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動手做數學、用數學,而不是聽數學、記數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數學知識,增強數感,培養數學應用能力。
如在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了以下操作活動:
(1)稱一稱:學生動手稱蘋果(1千克)、鹽(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
(2)數一數:學生數,1千克鹽有幾袋?1千克洗衣粉有幾袋?1千克蘋果有幾個?
(3)掂一掂:讓學生用手掂自已稱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組內交換物品掂,邊掂邊閉上眼睛體會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師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三個外型一樣而重量各異的盒子,要求學生不能用秤稱,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過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觸摸”了數學,體驗到“1千克”的實際重量,獲得了親身感受,并借對蘋果等重量的感受來體會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利用這種直接經驗去測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增強了學生的數感,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在實踐應用中發展數感
篇4
1、劇情簡介:
1930年,十三歲的林語慧因為是庶出而失去母親,跟著養母從上海到了南京。為了生計,每日陪著養父沿著秦淮河畔尋覓生計,五年后的偶遇父親的故友陳默人,被帶進新的家庭,與陳沛文兄妹及仆人高伯之孫——高金榜相識,以一個普通女孩的身份繼續著忍辱負重的生活。因為父親林楚滄與陳默人有過指腹為婚之約,她只好將與高金榜的愛情深埋于心,在日寇的鐵蹄踏遍南京之時,用孱弱的肩膀挑起了救助難民、保護至死不做漢奸的陳默人的大任。令她未曾想到的是,一直不愿接納的未婚夫積極走向革命,曾經深愛的人卻一步步成為民族的敵人。她在強敵遍布四周的南京,巧設計謀除去民族的敵人;又以民族大義鼓勵向自己表達真愛的未婚夫走上更廣闊的革命之路。林語慧,一個秦淮河畔的普通女孩,以平凡的歌聲唱響了戰爭年代的南京愛情故事。
2、《金陵往事》是由李云亮執導,董潔、韓棟、于榮光、黃曼領銜主演的年代劇。該劇以林語慧生逢亂世、顛沛流離的人生道路為主線,講述了一段發生于20世紀30年代,沿著秦淮河畔展開的愛情故事。該劇于2017年2月21日在北京影視頻道、徐州一套首播。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一、敘事結構
敘事結構是一部影片最基本的骨骼和框架,主要有因果線性結構、回環式套層結構、夢幻式復調結構等五種形式。張藝謀的電影多采用因果式的線性結構,“以事件的因果關聯來作為敘事動力,敘事線索以單一的線性時間展開”①,《金陵十三釵》在宏觀結構上沿用了這種順時式的敘事模式。
影片以時間的流變展開敘事,從“十三釵”進入教堂到為拯救學生離開教堂,情節嚴格地按線性時間順序展開。但這種線性不同于以往的單線敘事,如《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單線閉合式結構,而是采取主線與副線相交織的多層敘事結構,在線性的時間線索上鑲入不同的空間橫截面。影片以教堂作為敘事的主要空間場所,以教堂里“十三釵”與女學生們的生活狀態和變故作為敘事的主線,同時輔以幾個補充式的段落,如戰斗場面、日軍殘害婦女等場景,主副線交織鑲嵌在一起,使得影片的敘事結構呈現出一種復雜而豐滿的狀態,在烘托背景、推動敘事的同時,也拓展了影片的表現空間。在主線的處理上,影片以“沖突與融合”這一內在線索建構情節,通過表現“十三釵”與女學生從對立走向和解這一戲劇性過程,營造出影片的敘事,也強化了影片的情節性;在副線的設置上,影片巧妙地選擇了兩個最能突出主線的情節點,一個是教堂外的戰爭場景,一個是兩個歌女拿琴的途中被日軍欺辱和迫害的場景,前者很好地烘托了背景氛圍,同時也為影片最后“十三釵”與女學生的命運歸宿埋下了伏筆,后者則一方面拔高了歌女的形象,另一方面也為主線中矛盾的融合起到了催化促進的作用。
這種多線索的順時式敘事既拓展了內涵的表現空間,又是一種具有張力的結構模式。通過將主要情節與過渡段落的必要銜接與穿插,使得影片的敘事性與戲劇性完美結合的同時,也避免了情節單一或枝蔓過多而導致的緩慢與松散。
二、敘事視角
張藝謀的電影在敘事視角上有過多種嘗試,但總體而言以全知視角為主,如《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等,而到了《金陵十三釵》,這種全知型的視角選擇發生了一些實質性的改變。
影片多以女學生書娟的視角為切入點,采用一種第一人稱外視角的方式進行敘事。書娟是一個邊緣化的角色,她常躲在角落里去觀察他人的行動,從這個角度出發的鏡頭往往形成一種“窺視”的效果,如影片開頭書娟躲在彩色玻璃后觀察“十三釵”進入教堂,以及她偷看男主角貝爾和玉墨調情的場景等,都具有很強的窺視意味,再加上其個人的心理獨白,在增加情節內容含量的同時,也使影片具有一種主觀經驗性的色彩。導演借助處于邊緣地位的孩童視角,一方面可以渲染一種沖突的氛圍,突出矛盾的張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孩子的眼光透出一種成人的觀照,使得影片更有一種發人深思的意味。當然,在副線中書娟缺席的情節里,導演則巧妙地進行了視角轉換,將第一人稱外視角轉換為一種全知型的視角,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去審視殘酷的戰爭場面以及歌女的悲劇性命運,這樣的視角轉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人稱視角的限知所帶來的局限。
與此同時,影片在視角選取上也體現了張藝謀電影的一個共性——從女性視角切入,把女性作為影片的聚焦點,如《紅高粱》中的“我奶奶”和《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頌蓮。在《金陵十三釵》中,女性視角以書娟的“窺視”視角為主導,間或裹挾著玉墨的視角,這兩種第一人稱外聚集視角的組接,使影片具有濃厚的女性敘事的特征。而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之間的自由轉換,在增強影片戲劇性的同時,也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心理的刻畫具有重要意義。
三、人物塑造
“人物是電影敘事本文的理論和基礎”②。在張藝謀的電影中,女性始終是影片視覺結構的中心,其電影中的女性都具有相通的內在精神氣質——野性、執著和傲慢,但與此同時,具體的人物在個體形象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在《金陵十三釵》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書娟和玉墨)都具有一種野性和叛逆的氣質,她們都是戰爭及他人錯誤行為的受害者,或在肉體上或在精神上忍受著外界的摧殘和壓迫,她們是張藝謀電影中女性群像的表征。然而,她們的身份又有著實質性的不同,一是學生群體,一是歌女群體,前者是崇高與道德的表征,后者卻代表著卑微與欲望。身份的對立決定著她們必然不能兼容于同一個空間,因而在影片的開頭,兩派人物的沖突對立被渲染到了一個高度,她們的矛盾甚至遮蔽了生存與戰爭之間的矛盾。但隨著日軍的入侵及一些學生的死去,世界的丑惡喚醒了兩派人天性中美好的一面,她們由對抗開始走向和解,個體間的矛盾也逐漸被消解,并最終將矛頭指向共同的敵人。在這一過程中,她們沖破了身份的嫌隙開始走向覺醒。
影片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另一特點是女性主體意識的彰顯。在這里,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和從屬,也不再作為欲望觀看的對象而存在,她們有自我的主體意識和判斷能力,且具有了一種為彼此犧牲的崇高精神。雖然影片開始,歌女群體存在一種欲望的指向,但到最后這種欲望的指向逐漸被消解和擱置,這一點從貝爾對玉墨的表白中便可洞悉。影片中的男性形象為女性光芒所遮蔽,包括男主人在內,男性的整體形象略顯扁平。
顯而易見,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更傾向于對女性著墨,這種“重女輕男”的人物設置體現了張藝謀在人物塑造上的一個流變趨勢,突出女性這一重要商業賣點,既是其電影適應商業化浪潮的一種表征,同時也反映了張藝謀電影觀念和藝術理念的一種發展傾向。
注釋:
①尹興:《影視敘事學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頁。
②宋家玲:《影視敘事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頁。
篇6
陳達忠(1979-),男,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金融制度學。(1,2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200062)
摘要:功能與結構金融認為,在制度內生給定下,交易成本和行為方式對無摩擦新古典均衡預測存在較大偏離時,新制度會朝著抵消這種無效率的方向發展,新古典模型在長期對資產價格和資源配置近似有效。
關鍵詞:金融制度;功能;結構;均衡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6)09-0030-03
一、功能與結構金融的理論基石
功能與結構金融建立在三大理論基石之上,新古典金融理論、新制度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只有三種理論的結合,才能同時解決金融制度設計的兩個重要問題――均衡價格確定和鑒別有效金融制度結構及其演進方向。
新古典金融理論是功能與結構金融的理論起點,其理論假設前提是:人完全理性、所有人擁有相同的決策信息(即信息對所有人都是對稱的)、市場完全競爭并且不存在交易成本。新古典金融理論建立在有效市場假說基礎上,以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和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為基石,著重研究金融資產的均衡價格和金融市場效率問題。阿羅-德布魯-麥肯錫(Arrow-Debreu-Mackenzie)證明:如果新古典金融理論基本假定成立,任何金融資產的配置方式都是均衡有效的,此時金融制度就沒有必要存在。新古典均衡和金融制度結構無關,所以新古典均衡在金融制度結構演進中是非常穩定的。新古典金融理論很好地解決了金融制度設計的第一個問題,即均衡價格的確定,但是僅憑新古典金融理論無法完整地鑒別有效金融制度結構及其演進方向。此時,新制度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提供了恰當的理論導入。
新制度經濟學基本假定是:制度內生、信息不對稱、取得信息具有成本、交易成本為正。科斯證明:當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為正時,不同的制度安排具有不同的配置效率。只要存在交易成本,制度就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制度可以減少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因此,制度結構及其演進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存在和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們可以減少各種交易成本,以實現金融資產的有效配置。
另外,交易成本的存在使金融制度結構發生內生變化,即產生金融中介,使得較高個人交易成本對新古典均衡影響最小化。
行為金融學以心理學對人們決策行為的有關研究成果為基礎,認為人是非理性的。由于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人在交易過程中,存在著類似過度自信、后悔厭惡、過度反應、過度控制等行為偏差。行為金融學以行為資產定價理論和行為資產組合理論為基石,主要研究金融市場的無效率和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從這個角度看,金融制度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減輕或者消除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以實現金融資產的有效配置。總之,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雖未改變新古典金融理論確定的均衡價格,卻可以鑒別出有效的金融制度結構及其演進方向。
二、功能與結構金融的內涵與特征
金融制度結構是指金融制度具體結構,包括特定的金融中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實踐組織和支持性的基礎結構(例如監管準則與會計制度)。金融制度功能就是在不確定環境下跨越時空地配置金融資源,它可以分解成四個基本功能:第一,動員儲蓄。聚集分散的儲戶資本的過程,它包括信用工具的運用與創新、金融服務與營銷、聲譽機制的建立等;第二,配置資源。將聚集的資本在一定范圍內分配給進行最優化“生產性”使用的投資者,即儲蓄向投資的轉化:第三,監督經營者并實施聯合控制。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必然妨礙儲蓄資源向最優化“生產性”企業的轉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進行有效監督和實施聯合控制。第四,便利交易和分散風險。金融中介的規模經濟可以降低交易費用,而各種金融工具的存在使降低風險成為可能。
功能與結構金融是上述理論的有機結合,在功能與結構金融中,功能是“錨”,屬于外生變量,結構則是內生變量。金融制度的功能主要是通過金融制度結構實現的。一個設計良好的金融制度結構可以較好地實現金融制度功能,也能更合理地配置資源。功能與結構金融在分析金融制度結構及其演進時,認為金融制度基本功能是促進金融資產的有效均衡配置,這里的“有效”是一個長期均衡動態過程。在上述框架中,有效的金融制度結構是內生決定的,其演進方向足以抵消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造成的偏離。
功能與結構金融的主要特征表現為:第一,強化功能、淡化結構。在新古典金融理論框架內,任何金融資產的配置方式都是有效均衡的,也就是說金融制度結構是不重要的。但是,新制度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指出,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是客觀存在的,這會使金融資產的配置偏離新古典均衡。此時,金融制度的基本功能就具體表現為減輕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由于各國的文化、法律、傳統、社會結構、技術條件等不盡相同,只有特定的金融制度結構才可以達到金融資產的有效配置。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各國的文化、法律、傳統、社會結構、技術條件等也會發生變化,此時,有效的金融制度結構又將采取不同的形式。換句話說,有效的金融制度結構不是恒定不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衡量一個金融制度好壞的標準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減輕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而不是金融制度結構的具體形式。
第二,強調金融制度結構演進的內生性。在功能與結構金融框架內,金融制度結構及其演進具有內生性。具體地說,當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產生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時,設計良好的金融制度會發生內生響應以最大限度地減輕這種偏離。現實中,這種內生響應會不會發生取決于制度的靈活性。功能與結構金融認為金融制度結構內生演進的根本力量是微觀金融主體追求利潤。由于人的交易成本和非理性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此時,交易成本小、非理性程度低的人就成為金融產品(或服務)的供給者,而交易成本大、非理性程度高的人就成為金融產品的需求者。前者追求利潤的結果必然導致金融產品的最終價格一定等于交易成本最小、非理性程度最低的人的邊際交易成本,此時整個經濟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程度也是最低的。
第三,注重金融創新對金融制度設計的螺旋引領作用。金融創新泛指金融制度內部出現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產品、新的融資方式、新的金融市場、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組織形式與管理方法等,其中金融產品創新構成金融創新的核心內容。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大量金融創新產品的歷史表明,金融產品最初由金融中介創造,最終發展到整個市場(Finnerty,1988)。金融中介根據顧客的需要創造出新的產品,一旦產品為人們熟悉,并且有標準的術語之后,這個產品就可以服務大量的顧客同時也成為在市場上可交易的商品。這種新商品的交易市場的出現,顧客又有對沖新風險的需求,金融中介又創造出更新的金融產品,如此反復,形成螺旋式交互發展之勢。因此,從動態意義上說,金融中介和市場在提供金融產品方面是互相補充的:金融中介適合低交易量的、定制化產品;而市場的優勢在于提供高交易量的、標準化產品。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看,金融創新產品的最早出現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隨著金融創新產品的標準化,產品從中介轉向市場,成交量就擴大,而增加的成交量又減少邊際交易成本,一方面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激勵中介創造出更新的金融產品。從行為金融學的視角看,金融創新產品的出現直接和人非理性有關(Larry,Shiryaev,1993)。例如,投資者普遍存在一種被稱為“后悔厭惡”(regret aversion)的非理,即投資者厭惡對先前投資決定的后悔,此時,市場就會有對“回顧”期權(look―back options)的需求。“回顧”看漲(看跌)期權賦予期權的買方在效期內以最低(最高)交易價格購買(賣出)標的證券的權利。在設計良好的金融制度下,金融中介就會創造出這種期權以滿足投資者需求。因此,投資者通過支付固定的期權費就確保在期權有效期內不會對投資決定后悔。可見,“回顧”期權的創新直接消除了“后悔厭惡”這種非理,金融產品創新一方面消除了交易成本和人非理性對新古典均衡的偏離,一方面促進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因此,金融產品創新在金融制度演進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對金融制度設計具有螺旋引領作用。
三、啟示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而言,金融制度設計不僅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功能與結構金融為金融制度設計理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它強調金融制度基本功能,對金融制度結構具體形式沒有統一要求,金融制度結構可以由各國經濟環境、人口情況、技術等綜合因素決定。結合我國實際,目前緊鑼密鼓的金融制度改革歸根結底也是金融制度設計問題。
從功能與結構金融看,我國金融制度設計中重要的不是各種金融機構的設立,而是金融資產的合理定價問題。在組織結構上,我國金融制度各種機構設置已基本完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證券市場、保險公司、基金以及各類財務公司、投資公司、信托公司等機構種類基本齊全。但各類金融機構的大股東是國家或者其人,基本上都是國家的一個機關,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另外,我國絕大多數金融產品的定價是國家直接定價,這一法定價格離均衡價格差距甚遠,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的無效率;金融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又導致很高的交易成本和人行為的嚴重非理性,反過來又加劇了資源配置的無效率。鑒于此,我國金融制度設計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突破:
第一,完善金融機構功能。金融機構設立的目的是提供金融服務。人民銀行要專司中央銀行功能,主要負責貨幣政策;各商業銀行要產權清晰,獨立經營,徹底斷絕和地方政府在人事、財政上的聯系;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各類財務公司、投資公司、信托公司的定位也要準確,要規范操作。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只做“裁判員”,要“大義滅親”,對違規操作者要嚴厲懲罰。
第二,建立金融資源合理定價機制。資源配置的關鍵是價格,不合理的價格容易導致資源配置體系扭曲。在金融制度較發達條件下,最好走市場化定價之路。鑒于我國實際,金融資源價格只能逐步放開。某些關鍵金融資源,即使國家定價,也要接近“均衡價格”。對一些涉及面比較廣的金融價格,如銀行的存、貸款利率,一定要保護中小儲蓄者、中小貸款者的利益。
第三,注重發揮民間金融資本的作用。金融制度設計中,實施金融功能的機構可以是國家所有,也可以是民間所有。我國民營企業對GDP貢獻占70%以上,但在融資上受到歧視,而效率比較低的國有企業融資相對順利,這是金融資源浪費的例證。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融資難,政府可以考慮讓民間資本組成民間銀行,主要功能定位就是服務于中小民營企業,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好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
第四,建立金融創新的正向激勵。金融創新是金融制度設計演進的引擎,而金融創新需要某種激勵,激勵的目的是造就能降低交易成本,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構創新能力。我國政府應該為金融創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特別是有效地保護專利、保護知識產權;積極培育微觀金融主體的創新意識;建立競爭性市場機制,消除不必要的壟斷。
參考文獻:
[1]Merton,R.C.,Z.Bodie.The Design of Financial System:Toward a Synthesis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 (P) .http://nber.org/papers/w10620
[2]Williamson,Oliver E.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How It Works:Where It is Headed\[J\].De Economist, 1998,Vol146,No.3:23-58
[3]Shiller,Robert.Human Behavior and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M].in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 &1999;Vol.1:1305-40
[4]Merton,Robert C.O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Harvard China Review,2004;Spring:2-3
篇7
關鍵詞:學生 語文學習 培養興趣 語文世界
長期以來,缺乏學習語文興趣、學習效率低下一直成為困擾語文教學的瓶頸。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語文教師將語文教育局限于語文知識傳授和語文技能的訓練之中,而很少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發展。因此, 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注重學生人格的完善,以真誠、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人經驗、感情或意見,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使語文教學充滿民主、和諧、平等的人文關愛,以參與者、交流者、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之中,引領學生走進快樂語文世界,教師如何引領學生走進快樂的語文世界呢?
一、要學會關注
語文教師的職業關注,這是反映教師教育理念的標志。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語文知識的技能的構成,學生語感的形成,更要關注學生與學習語文有關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教師的關注應從近期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人格尊嚴、心理需要和個性差異等)走向遠期關注(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語文基礎),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帶著希望和自信離開教師和學校。當語文教師的關注完全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時,便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二、要善于發現
當關注成為自覺行為時,教師便對學生有不斷的發現,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感受,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內容的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生存的處境以及學生的智力類型等。如此,學生的思維火花便會不斷閃現,主體意識就會不斷涌現,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情境自然就會展現在語文課堂上,你就會發現原來學生對《出師表》有自己的看法,對孔乙己有更多的同情,對小弗郎士多了幾分敬佩,對《我的叔叔于勒》所揭示的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你就會為學生的爭論而激動,為學生的理解而贊嘆。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們的伙伴,走出純粹語文教學的誤區,與學生共同享受語文教學的快樂。
三、重視視聽
有專家指出:未來的教育是傾聽者的教育。“教師的沉默是金”。意在說明教師善于傾聽不僅是教學藝術,更是新課程理念的形象化。傾聽需要教師先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傾聽學生需求的呼聲,感情脈搏的跳動,用心與學生交流,這樣,你會從《有的人》的朗誦中聽出學生對“有的人”的敬仰和對“有的人”的鄙視,從學生繪聲繪色講述小弗郎士的內心世界中品嘗到兒童純真的愛國感情。從學生對討論父親買橘子、送橘子的情節中,觸摸到學生對親情的感悟。教師同學生同呼吸、共歡樂,這其中也會有平等和接納――是生命和生命間的平等,有鑒賞和學習――是對學生思維成果的評論欣賞和教學相長;有執著和冷靜――是對語文教學的不懈探求和思索;有參與和體驗――是參與學習的快樂和對學生創造的體驗。
四、要及時對話
篇8
在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上,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眾多媒體和展會觀眾了它旗下的多款耳機產品。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山口靜一、AV營業部部長西村淳,雅登中國總經理徐旻等出席此次新品會。AV營業部營業企劃科擔當科長廖應中向媒體和觀眾介紹了雅馬哈新款耳機的特點。特邀的模特還為媒體和觀眾送上精彩的耳機展示表演。
本次雅馬哈的耳機新品分屬三個系列,共有10個型號,分別是監聽耳機MT-220/ MT120、潮流耳機PRO 500/400/300、時尚耳機HPH 200和EPH-100/50/30/20。其中,監聽耳機MT-220/MT120中的每個元素都特為現代的錄音環境而特別挑選的。提供正確、精準的高比特流重放,全數字化的音質。確切地說是通過揚聲器驅動CCAW(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音圈來實現的。此鍍銅鋁線合理應用使信號在無損狀態下傳輸,在全頻范圍內再現最高清晰度的真實音質。而在外觀方面,MT220 和MT120用簡潔的外觀襯托出堅固的結構,與現代錄音棚的風格完全融合,巧妙的形狀設計和傾斜感帶來最大舒適度和最高品質聲音。
PRO系列耳機不僅僅擁有“強勁的低音”,更能重現各種音樂的風格。此系列耳機結合了最優的材質以及雅馬哈聞名世界的調音專有技術,創造絕佳的聆聽體驗。它們采用了雅馬哈最新研發的帶有釹磁鐵的驅動單元設計,當使用移動設備時,仍可提供最完美的效果。該系列產品的外觀設計靈感源于的樂器與摩托車的結合,簡潔華麗的曲線設計配合靚麗色彩的烤漆材質,再加上三音叉的雅馬哈標記,形成了時尚潮流的最好詮釋。具備線控和內置麥克風位于4英寸長的電線上,用于優化所使用的蘋果設備。不僅能直觀地控制音樂播放,也能接聽/掛斷電話。PRO系列采用電線扁平,抗纏繞,選擇耐用的材料,設計旨在降低“接觸噪音”的傳輸效果。
雅馬哈HPH-200以及EPH耳機產品應用了最新的技術以及人體工程學,使聲音精確、真實地再現,滿足了入門級到專業級水平對聲音的不同要求。雅登中國(ACTON China)將作為雅馬哈耳機的經銷商,負責全系產品在中國區域的銷售,并將與雅馬哈一同向消費者推廣雅馬哈耳機品牌。
篇9
一、加強心靈溝通,幫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我曾幾次接任過這樣的班級,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言,就是敢發言的,說話聲音也很小,表達問題不完整。究其原因,這些都是學生怕發言的心理障礙。有的學生認為說得不好,會被人取笑;還有的認為,我不發言總有同學會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抓住學生膽怯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有的放矢。對發言積極的,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對回答問題不夠完整的,老師適當點撥、補充、直到學生弄明白為止。對那些不敢發言的,就提出一些最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只要敢于舉手,只要說上一、兩句,都給予表揚。學生心中的障礙,還需要老師靠心靈溝通。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幫他們排憂解難,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起師生間親密的情感關系,營造平等的課堂氣氛。其次是轉變教法,課堂上借助教材的有趣數字,讓他們參與一些情景表演,感悟數字的樂趣。使學生從讀中感悟,從扮演中感受,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正是用情感去交流,靠心靈去溝通,構筑濃濃的課堂氛圍,學生畏懼的心理障礙完全克服了。因此,在每一節課上,老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言傳身教顯愛心,開通走進學生心靈的通行證
著名教育家丁有寬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愛、幫助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對學困生,特別是遇上批評無效,表揚又乏味的“頑皮”生,更令班主任束手無策。那么,要轉化這樣的學困生,班主任就得講究技巧。
如我曾教過這樣一位學生,他叫小德,成績差,經常不交作業,紀律散漫。他的父母恨鐵不成鋼,教過他的老師都“敬而遠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好,“教師個人的,對予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言傳身教,我決定用行動來感化他。一天,輪到我值日了,這是個好機會,早上七點多鐘,我準時到校,拿出一塊經過精心制作的“臨時值日教師”牌,找到了小德同學。“小德,今天讓你當當小老師,一起值日好嗎?”他猶豫了片刻。“怎么,不愿意?”“不,不是。我能行嗎?”我鼓勵他一定行。早讀課開始了,我們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首先,檢查早讀情況,在樓下轉了一圈,各班的早讀情況良好。然后來到二樓,走到樓梯口時,發現有一團揉皺的紙,我本能地彎下腰,撿了起來。打開一看,潦草的字跡,上面寫有兩句不文明的語言。這不是小德的筆跡嗎?我一眼就認出來了,但我裝作不在意,隨手把紙團丟進墻角的垃圾箱里。小德看得一清二楚,他當時的心情怎樣,我不知道,但當時我發現他的臉有些發紅。然后,我們繼續上樓。剛走進三年級教室,只見班里的小俊同學,正在匆匆忙忙做著作業。我走過去,把他喚到走廊,詢問原因。小俊說:“我昨晚為了照顧生病的爺爺,耽誤了寫作業。”于是,我問小德:“小德老師,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呀!”小德說:“小俊照顧爺爺是好事,但不做作業是不對的。”我也乘勢引導,對小俊說:“作業應該要按時完成,雷鋒同志說過,學習要學會擠與鉆,懂嗎?”小俊承認了錯誤,保證以后能認真完成作業。到了午休時間,又發生了兩件事,一是一年級的珊珊同學隨地吐痰;二是五年級的小彩同學大聲喧嘩。改自身,必觀其行。這兩件事,我都讓小德處理,只見小德用關愛的語言教育小同學不講衛生會傳播疾病;接著又批評了高年級的同學大聲喧嘩,影響了午休紀律。這時小彩同學不服氣地說:“你平時不也這樣?還想管別人?”一句話說得小德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但為了挽回小德的自尊心,我忙對小彩說:“與值日老師頂嘴,你這是錯上加錯。”在我的教育下,小彩承認了錯誤,并向“臨時值日教師”道歉。這些事情是微乎其微的,但對于一天中親身感受的小德來說,此時是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一天的值日工作總算結束了,我感激地握著小德的手,“你辛苦了,不過今天你確實做得很好。”這時,他不好意思地低著頭,對我說:“老師,您每天既要上好課,又要為我們操心,我以前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我真對不住大家。”有了他這句最真摯的心靈表白,這時我已不需要再說什么了。此后,我便尋找機會多與他接觸,適時安排一些班務給他做。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德同學開始按時完成作業了,表現也越來越好,成績也進步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解、親切、平等、關愛的溝通,完全融化在每一個細節中,我用行動的溝通,是走進學生心中的通行證。
三、尋找閃光點,構筑學生進步的階梯
篇10
先說來到購物中心的第一感覺,首先我驚訝于它公共空間的巨大面積,沿著扶梯一直上至四層,如果把金融街購物中心比作一副水墨畫,那么它的留白部分讓人覺得奢侈至極。不過在寸土寸金的金融街,或許這樣的布局才能讓聚集在此的金融家們放松那根在工作中時刻繃緊的弦,卸下疲憊和繁雜,享受一段寧靜的休閑時光。
其次是“通透感”,金融街購物中心整體架構由享譽全球的美國SOM公司擔綱設計,內部精裝則由著名的CID公司全面打造。獨一無二的透明穹頂設計為購物中心內部引入自然光,傾瀉而下,視野通透無阻礙。站在某一個角落,你就可以遍覽各樓層的各個品牌,視野清爽無疲勞感。倚靠在各個樓層的欄桿,聽著大廳內回旋的輕音樂,這里有其他商場沒有的、難得的寧靜。而背后的品牌店無論是Dior還是LV,醒目的廣告LOGO,讓你隨時能停下腳步來一次美美的街拍。
金融街購物中心位于著名的金融核心區,是北京最高端的時尚購物中心之一。從地下一層到地上四層,包含了國際精品、服裝服飾、名表珠寶、家居飾品、精品超市、餐飲美食、美容健體等多種業態,匯集LOUIS VUITTON、GUCCI、Dior、Zagna、MaxMara、Chloé、Dolce&Gabbana、連卡佛等800余個國際知名品牌。其中主力店之一的香港著名高級品牌專門店連卡佛(Lane Crawford)內更是匯集超過600個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品牌。目不暇接是顧客對在金融街購物中心購物的普遍感受,而這些品牌的選擇也體現了金融街購物中心對于中高端都市精英人士的商業定位。
購物中心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金融街周邊上班的白領們,在工作間隙最便利的休閑去處就是到附近的購物中心。金融街購物中心高端的品牌組合、追求愉悅和感動服務的理念,為越來越多的顧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自由放松的場所。這一次,我們在金融街購物中心精心挑選了五個品牌店鋪,都市精英們可以在這里卸下焦慮的情緒,逛逛街,享受一杯香濃的咖啡,或靜下來做個美甲,找一款適合自己的飾品,又或者只是安靜的畫一幅心中的風景。還等什么,快來金融街購物中心享受一段美好的閑暇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