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步伐范文

時間:2023-04-11 20:30: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長的步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兒時的我最愛哭鼻子,不過,我從小到大總是會一個人偷偷的哭,從不在有人的地方哭泣,也許我一直都認為:“那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長的步伐,正如同老師教的舞蹈一般,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跳,即使身處最底層也能無憂無慮的歌唱,舞蹈。

小時候父母的關懷、老師的精心呵護、同學對我的鼓勵等無不在我的腦海里打轉。

我的成長步伐,漸漸的,漸漸的邁進著……

“不愛吃飯、太文靜、不愛說話、膽子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缺點,可是誰會知道我也曾一次一次的對自己傾訴:“我該怎么辦,怎樣變得活潑開朗……”“我想反抗,但又無力反抗;我想翱翔,但有無力翱翔;我想擺脫,但又無力擺脫。”不論我這樣做,我的同鄉人也都會拿我當笑柄。

天很暗淡,月色朦朧著,一切都靜靜地,靜靜地……

“我是一直小小小小鳥,,想要飛高,卻怎么也飛不高哦哦哦,寂寞的我、悲傷的我需要懷抱,爸爸媽媽請回來給我一個懷抱,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正如歌中所說的,我的的確確是一個留守兒童,我渴望飛翔,飛翔……,我需要翅膀,翅膀……

最終我的日思夜盼,我的苦心追求,改變了我自己……

成長的步伐,在一步步邁進……

小學五年級,我是上成都來讀的,我在讀書期間,經歷了無數場“雨淚”,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剛上來讀書的學習對我充滿了荊棘與坎坷,但也正是成長的過程,讓我懂得了人生真諦。

我成長的步伐,終于邁進了一步。

現在的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我只是一個地球上的在普通不過的一個生靈,僅此而已。”正如班主任所說的:“這個世界,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我的種種失敗告訴我:“任何事只有拼搏才有意義,在成功之前,你必須先接受失??!”

其實,成長便是如此,在平實這中卻也有浪漫;在快樂中頗有平淡;在痛苦中也有奮斗激情。

“樹兒,越長越高大;”

“鳥兒的翅膀,越長越堅硬;”

“花朵,越長越美麗;”

篇2

【關鍵詞】 職業;職業衛生;心臟病學;危險因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 and cau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i Y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oucheng, Zou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73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p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3370 cases from different occupation are selected to go through the health checkup in terms of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electrocardiogram,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OSI is applied to categorize the occupation into high, medium and low professional pressure groups. ResultsEmployees from the high-and medium-level groups such as teachers and workers exposed to harmful gas and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re more pron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an those low-level ones such as shopping assistants (P<0.005) . And with their age and working age growing, the chan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reases(P<0.05). Conclusion Professional pressure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profession-led pressure lead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rough chronicle stimulus.

【Key words】Occupations;Occupation health;Cardiology;Risks factors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職業對勞動者身心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以往多考慮環境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忽略了勞動過程中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近年來包括不同職業人群、職業因素在內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與危害因素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心,為探討不同職業人群與心血管發病危險因素的關系,本文著重選擇有毒有害作業人群(高溫作業工人)與職業緊張高暴露人群(教師)和職業緊張低暴露人群(商場營業員)共3370名,對其進行血壓、心電圖、血漿總膽固醇(TC)、血漿三酰甘油(TG)的調查,以探討不同程度職業緊張對心血管發病率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對2003年3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單位職工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隊列分組,按照研究對象所從事的工種進行分類,應用職業緊張測試表對不同職業進行職業緊張評分,有毒有害作業人群工人組1200名;教師組1480名;營業員690名作為對照組。男1612名,女1758名,平均年齡(36.53±11.43)歲,平均工齡(12.50±6.11)年。

1.2方法

1.2.1采用統一調查表現場進行填表應用OSI職業緊張測試表6點法賦分,重點職業緊張部分、工作負荷、工作關系、工作困難、工作沖突,采用Likert’ s 6 點法賦分,1分為非常不贊成,6分為非常強烈贊成,高分表示緊張因素多[1]。

1.2.2 生化指標的測定實驗室檢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對象要隔夜禁食高脂食物,空腹靜脈采血(08:00~10:00),測血漿TC(TC酶法)、血漿TG(TG酶法)、血脂升高的標準參照1997年《血脂異常防治建議》[2],以TG≥1.70mmol/L或

TC≥5.20 mmol/L為血脂異常。

1.2.3 血壓、心電圖測試血壓檢查采用臺式水銀柱血壓計, 按照1999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測量血壓,并根據其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以收縮壓≥140 mm Hg或舒張壓≥90 mm Hg為高血壓,剔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心電圖使用ECG-32A心電圖儀進行描記,按照臨床心電圖標準進行診斷。

1.2.4質量控制對實驗室檢測結果均進行質量控制,檢測儀器為計量認證的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試劑統一提供。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 不同職業緊張危險程度及各組別血壓、心電圖、膽固醇、三酰甘油異常比較,見

表1。高、中危險度組(教師、高溫作業人員)的血壓、心電圖、膽固醇、三酰甘油的異常率明顯高于低危險度組(商場營業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5),而高、中危險度組兩組以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1職業緊張因素對血壓的影響將不同職業人群按評分分為高、中、低職業緊張暴露危險度組,其中高危險度組OSI評分為230分;中危險度組評分為221分;低危險度組評分為110分。高危險度組(教師)與中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99,P>0.05);高危險度組(教師)與低危險度組(營業員)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 2=26.33,P<0.005);中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與低危險度組(營業員)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1.77,P<0.005)。

2.1.2職業緊張因素對心電圖的影響3370名受檢者中心電圖異常184例,異常率5.46%。高危險度組(教師)與中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比較兩者差異無顯著性(X2=0.77,P>0.05)。

2.1.3 職業緊張因素對TC、TG的影響高危險度組(教師)與中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5.13,P<0.005);高危險度組(教師)與低危險度組(營業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6.18,P<0.005);中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與低危險度組(營業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11,P<0.005)。

2.23370名不同工種受檢者血壓、心電圖、膽固醇、三酰甘油異常年齡分布 見表2

2.2.1 血壓、心電圖異常率從年齡40歲起逐漸升高,40~59歲與60歲以上發病率相

近,差異無顯著性,與20~39歲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05)。

2.2.2 TC、TG異常率40~50歲占多數。

2.3 3370名不同工種受檢者血壓、心電圖、膽固醇、三酰甘油異常工齡分布見表3

血壓、心電圖、膽固醇、三酰甘油異常率隨工齡的增加而增高,當工齡10年以上時異常率明顯增高。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激烈的競爭使人們面臨的職業緊張越來越強,特定的職業條件與個人適應能力之間的失衡會對勞動者產生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壓力[3]。第26屆國際職業衛生大會提出了“健康的工人,健康的工作場所”的口號,因此研究并控制職業人群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勞動衛生與職業領域的重大研究課題。

有研究認為,職業緊張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職業緊張與心血管疾病有肯定的聯系[4]。按職業緊張量表劃分的不同職業緊張度人群客觀反映職業緊張對心血管的影響。國外報道長期慢性職業緊張刺激引起的舒張壓升高并不僅限于工作時間內,而收縮壓即使在工作時間內卻無大的改變[5]。

本調查顯示,在不同的職業緊張度組,從業人員的舒張壓、收縮壓均有升高,并隨年齡與工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在工齡<10年時,高血壓發病率無顯著性差異;當工齡>10年,年齡>40歲時發病率明顯升高,表明職業緊張引發高血壓是慢性長期作用的結果,需要暴露一定時間才能引起發病。

本調查還顯示,高職業緊張危險度組(教師)與中職業緊張危險度組(高溫作業工人)引起高血壓發病的危險性均明顯高于低職業緊張危險度組(營業員),表明高血壓與職業緊張有密切關系。這可能與教師承擔培育一代人的重擔,工作責任重、工作強度高、工作壓力大、工作角色緊張,而高溫作業工人勞動環境差、溫度高、勞動強度大、倒班等職業特點有關。

職業緊張高暴露人群所承受的職業緊張顯著高于一般人群,職業緊張因素通過興奮垂體-腎上腺軸,致多巴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與分泌增加,既而引起血中游離脂肪酸和升血糖素的增加,同時通過中樞和周圍神經遞質作用,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縮,久而久之致血壓升高。夏祥碧等報道,高職業緊張度組高血脂檢出率明顯高于低職業緊張度組[6]。王仁儀等報道,職業緊張程度高的公安人員血清T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噪聲環境下作業者TG明顯增高[7]。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高職業緊張度組(教師)的血脂異常率明顯高于中職業緊張度組(高溫作業工人),與以上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心血管病是一種多因素疾病,職業緊張是心血管病的一個危險因素,其在心血管病發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高溫作業所導致的心血管系統改變[8]已被職業衛生所關注,我國政府已將其納入有害作業職業健康體檢范疇,而諸如教師等職業的職業緊張對心血管發病率的影響卻還沒得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因此,我們應加強對教師、高溫作業工人等高職業緊張度勞動者的職業緊張評價和健康狀況監測,加強預防干預措施,使勞動者獲得更人性化的職業環境,獲得更高的健康保證,逐步實現國際職業大會提出的“健康的工人,健康的工作場所”的目標。

參 考 文 獻

[1] 余善法,張銳,馬良慶,等.職業緊張測量工具研究.河南醫學研究,2000,9(2):171-174.

[2]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 血脂異常防治建議.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169-175.

[3] 粱友信,陳自強. 環境的行為效應.上??萍冀逃霭嫔?,1993:73-87.

[4] 鮑含成,韓向午. 職業與心血管并.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89-96.

[5] Vrijkotte GM, Van Doomen JP,Eco C de Gens. Effects of work stres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ypertension, 2000, 35:880-886.

[6] 夏祥碧,劉力克. 高校教職人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分析.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2,18(1):19-22.

篇3

關鍵詞: 技術進步;能力成長;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

中圖分類號:F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7)03-0072-08

一、 引言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在全球化過程中經歷了增長與衰退相間的波折,其重心也漸漸呈現出從西方到東方轉移的新趨勢[1]。尤其是肇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市場需求減弱,全球經濟增長由此告別了依靠同步工業化實現結構性加速的高增長時代,逐步轉入結構性失速當中,這標志著過去那種以出口為導向、基于低端要素加入產業鏈的第一輪全球化發展紅利面臨消失的轉折點[2]。對此,主流經濟學家也在改變傳統上對于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認知,普遍認為隨著新興國家在市場化、技術創新水平以及國民經濟發展成熟度等方面的提高,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具備了趕超發達國家的能力。

事實上,盡管中國和印度兩國近三十年來一直是經濟增速最高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但在隨著經濟全球化模式的終結,兩國也在金融危機后面臨了增長乏力的困局,特別是中國在2015年6.9%的增長率創下了1990年以來的新低。在后危機時代,中印兩國必須盡快重新轉變其經濟發展方式[3]。從過去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現代經濟增長是建立在技術、企業和產業結構不斷演進和發展基礎上的,而以知識、組織和制度為構成要素的國家能力發展在這一經濟發展進程中無疑成為關鍵性變量。如何看待中印經濟當前的新變化?與一般從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不同,本文更愿意從技術進步和國家能力的視角來探討中印經濟當前的問題和出路。為了深入探究能力成長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作用,本文將從發展中國家的國家能力構成分析為切入點,并以中國和印度兩國由FDI(外國直接投資)引致的技術能力變化為對象,力圖詮釋這樣一個主題,即在后全球化時展中國家要完成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就必須放棄以往簡單依托資本和資源投入獲得比較優勢的增長方式,進而轉向基于自主創新驅動的技術進步和國家能力發展。

二、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的來源與特征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一直把技術進步看作是“一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引擎”[4]。然而,由于這一命題建立的基礎都是來自于發達經濟體的經驗,因此,對于開放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技術進步的新命題而言,有必要從三個方面來思考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第一,需要考慮發展中國家在開放條件下內生技術進步的機制及其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主要通過購買專利、外商投資、進出口產品等途徑獲得技術進步,并由此產生直接技術轉移、外溢效應和干中學效應。第二,需要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收斂問題。對此,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在開放經濟中除了水平效應,并不能為其帶來增長效應,也不能保證其經濟增長率得到提高和向發達經濟體收斂[5]。不過,如果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在開放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技術的準公共品性質和技術擴散將使發展中國家通過低成本學習和模仿獲得后發優勢。第三,需要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對技術進步的影響。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而言,需要更多關注經濟體制的轉型和要素結構的改變。因此,盡管目前還沒有強有力的經驗研究支持政策干預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效應,但是仍然可以從國際貿易產生的技術進步效應視角來考察政策的開放度和自由度。

按照傳統的動態比較優勢理論,某個產業的發展盡管目前并不符合本國的比較優勢,但是只要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加以保護和引導,那么等到該產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后,就將符合未來的比較優勢。對中國和印度這兩個處于經濟趕超階段的國家而言,為了實現對于發達國家的趕超,在過去人為地扶持了很多不符合本國比較優勢的產業[6]。然而,由于中印兩國缺乏對先進技術水平進行模仿和吸收的能力,無法支撐這些不具備自身能力的產業,很難從知識轉移中獲得技術進步,更沒有從對外貿易中得到技術外溢的好處,最終難以轉換為動態比較優勢。由此可見,發展中國家有效的技術能力對其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從事國際貿易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置條件。這也啟發我們進一步思考,轉型經濟體在發展進程中能力、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從技術學習到自主創新的轉變,以及能力成長在技術進步過程中的內生性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內生增長理論重視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長期影響,但是卻很少從微觀層面深入分析技術的溢出與擴散過程[7]。由于技術擴散的影響,技術上的分工并不能作為長期比較優勢的基礎,現實中存在經濟現象也表明,l達與落后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技術差距。因此,不能簡單地把一切解釋不清的問題都歸結到技術上,而應該厘清技術進步的內涵和實質。首先,需要弄清楚技術進步的來源。對此問題,學界自從熊彼特提出“創新”概念后,普遍認為基于優化資源配置的創新活動帶來的技術進步推動了經濟增長。其次,還需要弄清楚技術進步的異質性問題。顯然,熊彼特沒有區分導致技術進步的創新活動是否不同,但是現實中確實存在很多不同的創新活動,它們賴以產生的基礎知識不同,所形成的新知識也不同。按照Aghion等(1994)對創新活動的區分,可以把技術進步的這種異質性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完全的基礎性技術進步,即以R&D(研究與開發)投入為基礎并導致新產品增加的商業創新活動;另一種是完全的更高層次的技術進步,即以生產經驗累積和干中學效應所產生的創新活動[8],而經濟學家最為關注的正是這種次級創新。無論是干中學效應產生的基礎性創新,還是研發活動導致的次級創新,都傾向于從經濟總量中發現長期增長中的技術進步因素,而忽略了從內生的能力成長視角真正揭示現實中“技術發明”的內涵。

為此,在“干中學”模型與Bernard和Jones(1996)的技術轉讓模型基礎上[9],下面將分析兩個國家間比較優勢的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發現,在開放條件下,國際間技術吸收能力的差異可能導致技術優勢的改變:首先,假定存在一個只包含兩個國家的開放經濟(本國H和外國X)。其中,Aij表示i國j商品部門的熟練勞動生產率,AXj表示技術領先國j部門的勞動生產率,LXj表示技術領先國j部門投入到勞動力數量,?追為“干中學”的效率參數,?姿為技術追趕參數。進一步假定外國是世界技術領先國(即AHj/AXj≤1),通過推導可以得到本國j部門相對于外國的生產率變化:

通過上面的模型不難看出,一方面,部門內的“干中學”、知識創新能力會強化初始的技術水平,使得技術進步的演變呈現固化性(persistence)特征;而另一方面,跨國貿易帶來的技術外溢,以及部門間技術追趕速度的差異將可能引起技術水平的逆轉,進而使技術進步的變化呈流動性(mobility)特征。相關的技術能力經驗研究也表明,由于任何新的技術只能是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故而技術產品的創新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和自我累積性特點。除了干中學效應之外,企業的R&D研發投入對于技術進步也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企業或國家在技術水平較低時可以通過模仿和學習來提高其能力,但是當企業或國家技術水平較高時,則只能通過加大R&D創新活動來擴大技術邊界。

應該看到,R&D研發與干中學效應盡管都是技術進步的來源,但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它們的作用機制和路徑并不相同。干中學效應主要是通過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獲得,故而能夠通過干中學得到基礎性創新產品,而R&D研發則是通過整合知識,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來獲得次級創新產品。這也就是說,相對于物質資本的積累,技術進步無疑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具有主導性,而國家或企業通過干中學和R&D活動形成的技術創新能力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非常重要[10]。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形成動態比較優勢的過程中,它們之間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比較優勢和增長速度,原因在于技術創新能力的差異影響了各國從基礎性技術產品向次級創新產品轉移的速度。隨著企業或國家的技術水平越來越接近技術前沿,技術水平較低的國家或企業可以由模仿的低成本優勢來彌補劣勢,而處于技術前沿的企業或國家則只能由大量的創新R&D投入才能維持現有的競爭優勢。

由上可知,對中印兩國面臨的經濟轉型而言,經濟學意義上的技術能力應該是指在增長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適合發展動態比較優勢的技術升級、轉換和創新的綜合能力。當中印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時,意味著兩國的比較優勢動態化程度會相對提高,國際貿易量會相應增加,并在經濟中表現出顯性比較優勢增進、市場集中度提高和貿易條件改善等現象。

三、國家能力成長、技術進步與知識累積效應

經濟史學家格申克龍很早就注意到,從19世紀中期開始的以現代工業化為標志的世界經濟發展史中,數量很少的一些國家可以從落后狀態實現經濟趕超,而其他很多落后國家則落入貧困陷阱。針對這一現象,格申克龍試圖通過分析技術進步、能力和發展之間的關系來回答[1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學界對“華盛頓共識”的理論反思,“國家能力”概念在政治學等學科中已經得到充分討論和應用。特別是美國學者弗蘭西斯?福山在其所著《國家構建》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分析能力成長的基本理論框架,并明確指出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指國家的制度能力[12]。相較于別的社會學科,經濟學對能力概念的重視程度不夠,不但沒有形成對“國家能力”概念的共識,而且缺少將能力成長引入經濟轉型問題探索的研究。

隨著經濟學家近年來關注經濟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的源泉,開始注意到能力在技術進步中的重要性。例如,針對如何解釋經濟史中不同國家間不一樣的發展績效,Dorian(2017)就曾經指出,除了自然稟賦、資本和勞動力等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的決定因素之外,“社會能力”同樣在經濟活動中影響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績效,而以知識累積為基礎的技術進步、企業能力相關的發展戰略和組織結構,以及經濟制度演進等要素的動態形成無疑就成為這種能力的重要來源[13]。此外,Reinert(2007)在通過長時段考察了近500年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后,發現當德國和美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時,它們之所以要違背英國的說教而發展工業,其原因在于德美兩國認識到凡是依賴于于自然稟賦要素進行的初級產品部門的生產活動,當投入的勞動和資本等要素達到一定量之后,每單位新增勞動和資本的所得收益反而出現遞減;而依賴于技術進步和創新要素進行的工業和服務業部門的生產活動,卻能夠由于更高的生產率使得每單位產品和服務的成本逐漸降低[14]。德美通過模仿學習先進國家的生產技術和組織結構,很快就實現了從報酬遞減向報酬遞增轉變,并完成了對英國的經濟趕超。這些經濟史實揭示出,經濟落后國家可以通過引進、吸收先進國家的技術和管理組織經驗來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以實現其對發達國家的追趕。

篇4

(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寧夏中衛751700)

【摘要】三相異步電動機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動力設備,是目前揚水泵站運行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動力設備,它具有構造簡單、價格便宜、運行可靠、堅固耐用等優點。但由于三相異步電動機大多工作環境惡劣,負荷變化大并且啟動頻繁,所以往往容易發生故障,輕則影響生產,重則還會導致人身觸電,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關鍵詞 三相異步電動機;故障;處理

Three dissimilitudes step electric motor often appear in Yang water the pump the station the movement the process of break down and processing of method

Zhou Xue-qin

【Abstract】Three dissimilitude step electric motor is mak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rinciple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for machine ability of the motive equipments be Yang water currently pump station circulate medium application most extensive of a kind of motive equipments, it have structure simple, price cheapness, circulate credibility, hard enduring etc. advantage.But because of three dissimilitude step electric motor mostly the work environment be bad, burden variety big and start multifarious, so usually easy occurrence break down, light influence produce, heavy then also will cause the Human body get an electric shock, result in and can´t estimate to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f loss.

【Key words】Three electric motor;Break down;Processing

三相異步電機是一種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并能拖動生產機械工作的動力設備,它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維護方便等一系列優點,在生產機械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對三相異步電機易出現的各種故障現象和處理方法做了一些簡要分析,包括三相異步電動機常見故障和機械部分常見故障的分析和處理。為了確保電動機的正常使用,要加強日常的維護和檢查,保證電動機運轉的穩定性。談談個人對三相異步電動機故障分析以及處理方法:

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組成

三相異步電動機主要由工作部分定子(機殼、定子鐵心和定子繞組)和轉子(轉軸、轉子鐵心和轉子繞組)以及附件――機座、端蓋接線盒、風葉以及其它組成,按其轉子結構形式又分為鼠籠式和繞線式兩種,在特殊場合使用防爆型電動機。

2.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三相異步電動機不能啟動。

①三相供電線路或定子繞組中有一相或兩相斷路,開關或啟動裝置的觸點接觸不良,導致沒有旋轉磁場。處理方法:a.更換燒斷的熔體;b.檢查開關或啟動裝置的觸點,如不能修復則更換;c.用萬用表檢查,發現故障予以排除。

②電源電壓過低,造成啟動轉矩不足。處理方法:a.適當提高電源電壓;b.啟動電流造成線路壓降太大,可更換適當的較粗絕緣導線。

③負載過大或傳動機構有故障。處理方法:a.適當減輕所拖動的負載;b.檢查傳動機構,排除故障。

④軸承過度磨損,轉軸彎曲,定子鐵心松動,甚至定子、轉子鐵心相擦,使電動機的氣息不均勻,在轉子上產生單邊電磁力。處理方法:a.要檢查軸承是否損壞,只需上下移動軸承,若轉軸松動,則應更換新軸承;b.校正軸承;c.將定子鐵心復位并固定。

⑤定子繞組嚴重短路。處理方法:匝間、相間和對地短路,都會使三相電流失去平衡而導致電動機故障,有時會造成電動機過熱而燒毀電動機,可以通過三相定子繞組電流平衡試驗來確定短路處,如圖1和圖2所示,然后找出短路點,經絕緣處理或重新更換繞組。

⑥定子繞組重繞后接線錯誤。處理方法:a.在重繞或修理過程中,往往容易發生繞組內部連接的錯誤,要確定電動機繞組內部連接是否正確,可采用鋼珠會沿定子鐵心內部滾動,反之,則鋼珠靜止不動;b.檢查三相繞組的首末段,然后按正確接線圖進行接線。

(2)電動機啟動時有異常聲音

①啟動中有一相欠相而成為單相狀態。處理方法:檢查開關接觸情況和電源回路。②二次側回路有一相斷路。處理方法:檢查開關和啟動電阻器。③定子線圈接錯線。處理方法:檢查端部接線。④定子線圈層間或相間短路。處理方法:檢查線圈,消除短路部分,或重繞線圈。⑤轉子線圈層間或相間短路。處理方法:檢查線圈,消除短路部分,或重繞線圈。

(3)電動機運行中聲音異?;蛘駝訁柡Α"俣ㄗ优c轉子鐵心相摩擦,轉軸嚴重彎曲。處理方法:a.校正轉子鐵心或轉軸,并進行修理;b.更換磨損的轉軸。②電動機缺相運行,有較大的“嗡嗡聲”。處理方法:a.檢查開關、接觸器的觸點,熔體;b.檢查電源回路及定子繞組;c.查找缺相的原因,然后進行排除。③電動機放置不平或沒有安裝牢固。處理方法:將電動機重新安裝平穩。④軸承嚴重缺油或嚴重磨損。處理方法:清洗軸承,重新加脂或更換軸承。⑤定子繞組有斷路、短路故障或接線錯誤,造成不平衡運行。處理方法:a.檢查斷路、短路點并修理,或更換繞組;b.按接線圖正確接線。

(4)電動機三相電流不平衡。①三相電壓不平衡。或線路接線上的缺陷造成電壓降過大。處理方法:用電壓表測量三相電源電壓并予以調整。②定子繞組中發生匝間、相間短路,并聯支路或并繞導線發生斷路。處理方法:利用上述電流平衡法查找短路、斷路相,然后進一步找出短路線圈或斷路點,連接斷路點,進行絕緣處理或更換線圈。③重繞定子繞組時部分線圈的匝數有錯誤。處理方法:有雙臂電橋測直流電阻或測分壓值,更換匝數有錯誤的線圈。④重繞定子繞組時部分線圈或極相組的連接有錯誤。處理方法:拆開電動機,通入低壓直流電源,用指南針找出接錯線的線圈或極相組,然后重新接線。

(5)電動機溫升過高或冒煙。

①電源電壓過高或過低;三角形連接和星形連接相互誤接。處理方法:a.調整電源電壓;b.查明繞組正確接法,然后進行正確接線。

②電動機過載運行。處理方法:降低負載或更換容量較大的電動機。

③電動機使用環境溫度過高。處理方法:采取降溫措施,室外搭涼棚遮擋,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電動機。

④電動機的通風不暢或積塵太多。處理方法:檢查風扇是否脫落,移開堵塞通風的物件,使空氣對流,清理電動機內部及 粉塵,改善散熱條件。

⑤定子繞組有短路或接地故障。處理方法:a.打開電動機,檢查定子線圈,用目測、耳聞、手摸檢測短路處,如局部短路可用跳接臨時解決急用,如短路嚴重,只有拆線重繞;b.用電橋測量各相線圈或各元件的直流電阻,并用兆歐表測量其對機殼的絕緣電阻。

⑥電動機缺相運行,定子繞組并聯導線或并聯支路發生斷路。處理方法:a.檢查三廂熔斷器的熔體有無熔斷及啟動裝置的三相觸點是否接觸良好,排除故障或更換;b.查找定子繞組的斷路點,局部修復或更換繞組。

⑦轉子運轉時和定子鐵心相摩擦,致使定子局部過熱;軸承磨損等引起氣隙不均勻。處理方法:a.檢查定子鐵心是否變形,軸是否彎曲,校正好轉軸中心線;b.更換磨損的軸承。

⑧電動機受潮和浸漆后未烘干。處理方法:檢查繞組的受潮情況,進行烘干處理。

⑨繞組接線錯誤或重繞定子繞組時導線太少或截面過小。處理方法:a.按接線圖正確接線;b.按標準數據重繞或重測原始數據后重繞。

⑩鐵心硅鋼片間的絕緣損壞,使鐵心渦流損耗增大。處理方法:a.對鐵心硅鋼片進行絕緣處理;b.適當增加每槽的匝數。

(6)電動機運行時電流表指針來回擺動。①籠型轉子斷籠或脫焊。處理方法:a.查找并修補斷籠處;b.更換轉子繞組。②繞線轉子一相接觸不良。處理方法:調整電刷壓力,改善電刷與滑環的接觸面。③繞線轉子電動機的滑環短路裝置接觸不良。處理方法:修理或更換滑環短路裝置。

(7)電動機外殼帶電①電源線與接地線接錯。處理方法:查明后糾正接線。②電動機引出線破損。處理方法:更換電動機的引出線。③電動機絕緣受潮或老化。處理方法:a.用兆歐表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確定絕緣受潮后進行烘干處理;b.若絕緣老化則更換繞組及絕緣。

(8)繞線轉子集電環火花大。①電刷牌號及尺寸不對。處理方法:修理或更換電刷。②集電環表面不平或有雜物污垢。處理方法:消除污垢,用00號砂紙磨光,嚴重時可車光。③電刷壓力太小或壓力不均勻。處理方法:調整彈簧壓力。④電刷在刷握內被卡住。處理方法:磨小或更換合適尺寸的電刷,把電刷裝正。

3. 結語

因此,當電動機不能正常運轉時,首先要確定引起故障的環節,抓住故障的特點,準確判斷并排除故障,這對于保證和延長電動機的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篇5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忘卻以前的一些事,去迎接新的挑戰.而當我們與往事說再見時,卻發現,童年是多么的快樂.我想問:純純的心靈,純純的笑臉,還有那些張揚的舞蹈與歌兒,你們都去哪兒了?語序每個在成早中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嘆息吧!也許,這便是成長帶給我們的痛,一種被叫做憂傷,叫做復雜的痛.

成長的另一中痛叫做無可奈何.原來的我,一直很相信"人定勝天"這個詞,我相信,不管什么事,只要努力,就可以打敗那所謂的宿命.但是,成長之中,越來越多的事情讓我相信了宿命,我慢慢地感覺到,一切似乎早已被安排好,余下的僅是我們這些人兒去循規蹈矩地完成.也許,成長便是這樣的無可奈何,我不能拒絕成長;離別便是這樣的無可奈何,我不能逃避離別;愛恨便是這樣的無可奈何,我不能改變愛恨。

成長中所有的一切,都這樣令我無可奈何.就像,成長的步伐要我無可奈何的去接受.呵!又是一個無可奈何.

篇6

——題記

在天真爛漫的童年里,每個人都做過許許多多金色的夢,夢里的自己是快樂的,然而,成長里有每個人必經的煩惱,她如王母的發簪,銀河將你與快樂拆散到不同的岸上,你在這頭,快樂在那頭。

定立河邊,你正沉思如何渡河,水中嬉戲的魚兒或許會擾亂你的思緒,在這樣的擾動下,或許你放棄原來與快樂的那份真摯與純潔的友情,你開始放棄與快樂的約定,悄悄地走上“完美的殿堂”,因為成長的你總是過于追求完美,總想征服一切難題爬上最高層。然而朋友,在你奮斗的過程中,你是否在難題中忘記了簡單,比如最簡單的快樂——在疲憊時聽聽音樂,在煩惱時講講笑話,在空閑時喝杯咖啡。然而,在你的生活中,它是否已經成為你奮斗史上的犧牲品。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學習與生活總是有很多事不如意,瑣碎的小事總使你煩惱,但朋友,請你記住,快樂,才是我們奮斗史上的開端!

常喜歡大霧彌漫的天氣,因為它呈現給你的是一片朦朧,朋友,你隨波逐流,對時尚給予你快樂朦朧的追求,那是你愛的屋脊嗎?

成長的我們面對快樂嘗試著不同的追求與向往,隨著時代進步的步伐,面對著各種休閑時尚,那是一股柔情的襲擊,快樂在你腦中是否已有了新的概念。你或許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在一顆頻頻跳動的心的舞動下,你邁進了“朦朧的宮殿”,因為你的心總是充滿好奇。朋友,你是否記得,兒時的你為父母端一杯熱茶,你總能心花怒放,那才是你快樂的起源。朋友,請你想起最原始的快樂,用它擦拭你朦朧的雙眼,在平靜中觀賞快樂的美麗,不要在朦朧的美麗中迷失了方向。

是的,朋友,不要讓快樂在奮斗中丟失,不要讓快樂在你對時尚生活朦朧的認識中沉溺!

享受快樂就像沐浴陽光,他會帶給你溫暖,給予你力量,賜予你光明。所以朋友,請記得把快樂永駐心田!

朋友,如果你沐浴的快樂偏離了你理想的羅盤,如果你享受的快樂阻礙了你前進的步伐,那么請你選擇放手,尋找成為理想羅盤的快樂。哦們的思想在成長,快樂在升級。成長的我們充滿激情,你應給快樂注入新的活力,讓奮斗的快樂成為你我他搏擊人生的資本,所以朋友,請你記得把快樂的真諦永駐心田!

篇7

害怕童年的夢想

隨著成長被遺忘

但你們是否懂得

生命是條永不停息的河流

你們若是停下

便會被挫折和困難的浪花追上

落下滿身的傷疤

害怕成長的你們

是否應該懂得

生命就應永不停息

只有不斷前進

才能叫那些失敗和悲傷

永遠追不上你們的步伐

所以

請你們不要害怕

只有不斷成長

篇8

一、運用“自己人效應”,描繪教師專業成長的共同愿景

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教師是被管理者,兩者之間是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處理不當就會出現不和諧。當前,由于社會、家長對教師的期望值很高,教師自身又肩負著教師、父母、子女等多重角色,因而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壓力普遍都很重,很容易產生工作倦怠、專業成長缺乏動力等現象。為了打造和諧的教師團隊,激活教師專業成長的活力,我在兼任學校校長時,就運用了“自己人效應”。首先,把自己作為學校團隊中的普通一員,不擅用校長的頭銜和權威而凌駕于教師之上,而是努力使自己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縮短與教師的心理距離,真誠地關心每一位教師,多渠道贏得廣大教師的信賴。其次,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意識,將教師的主體性發展作為教師管理的核心目標,注重對教師內在的激勵和滿足,采用人文與剛性管理相結合的策略,通過對教師群體和個體專業成長需求的調研,組織教師民主構建本校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的目標、內容、思路和舉措,形成全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共同愿景,使每一位教師感覺到:專業成長不是為了完成管理者的任務,而是教育事業發展、師生共同發展和學校生存發展等多方面的必然要求,從而變要我“專業成長”為我要“專業成長”,在全校形成一種懷揣本校教師隊伍建設目標的氛圍,使大家都能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

二、運用“籃球架效應”,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我校教師隊伍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人員性質呈現出公辦、聘用與臨時共生的局面,因而師資隊伍素質呈現出明顯不均衡。在公辦性質的教師中,中青年教師相對較穩定且專業基礎稍好,年老的大多由民辦教師轉過來,專業基礎薄弱;聘用人員中一部分專業基礎較好,另一部分則不夠扎實;臨時人員的專業基礎參差不齊。面對這樣的現狀,為促進不同類型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善用“籃球架效應”,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管理做到有計劃、有層次、有重點,針對每一名教師的“最近發展區”,努力搭建合理的成長梯隊,讓不同類型的教師通過“跳一跳”均能摘到果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我們根據教齡、年齡、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情況,將教師分為“晨星組”“驕陽組”“馨月組”,分別通過不同的形式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

對于“晨星組”成員,他們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我們通過“135”工程來檢測他們的達成度,賞識他們的成功。通過一年達標、三年勝任、五年成骨干三次考核,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使他們安心工作,逐步勝任工作。

對于“驕陽組”成員,他們已經過五年的實踐積累,掌握了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對他們專業成長的目標一般定位于:在某一領域求突破,能大膽嘗試,舉一反三。因此,我讓他們承擔引領教學中心教研組的工作,為他們提供嘗試的機會;經常上示范課、研究課,做青年教師的導師等,并讓他們經常組織他們“送教下鄉”不斷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對于“馨月組”成員,鑒于他們一般都已積累了教育教學的豐富經驗,但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還缺少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實施“名師工程”,鼓勵他們申報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并為他們聘請縣內外的名師做導師,定期開展學術交流研討活動,同時用課題引領他們的成長,要求每人承擔一項教科研課題,在專家指導下開展扎實研究工作,從而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由于找準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切入點,并采取了欣賞、支持的態度,每位教師都有了前進的動力,加快了全校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三、運用“保齡球效應”,樹立教師專業成長的信心

行為科學的“保齡球效應”告訴我們,對于贊賞或批評,其收效有很大的差異。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毕M玫剿说目隙?、贊賞,不是只針對小孩子的,它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我們在要求教師賞識學生的同時常常會忽略了教師也需要賞識。試想如果教師得不到賞識,那么他們又何以去賞識學生呢?因而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也不可缺少賞識的鮮花。其實,每名教師同樣都有被賞識的需要,這一點切不可忽視。為此,我常記“保齡球效應”,工作中更多看到10個球中被擊倒的7個球,給教師以賞識,同時又針對沒倒的3個球給教師以期待,注重創設多種機會和條件讓教師充分展示。

首先是組織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競賽活動。如優質課競賽、基本功展示、論文評比、方案設計、文藝匯演等,讓教師們能寫的寫、能說的說、能畫的畫、能演的演。

其次,黨、政、工、團聯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投籃比賽、圍棋賽、時裝設計大賽、課件大賽、演講競賽等,讓平時在教育教學中競賽中少有機會露臉的教師也有展示的機會。

第三,每學期組織一次賞識教師專題活動。如故事會《我身邊的最美教師》、自我講述《我的閃光點》等,多方位捕捉每名老師身上的閃光點,關注每名教師的成長。

另外,對于個別教師,我們還提供特別的平臺,展示風采。如讓有書畫特長的教師承辦學校內的宣傳園地和戧牌制作;讓有縫紉技術的擔任師生藝術團的服裝設計、制作師;讓有養花本領的教師負責園內花木管理等。這樣,每一位教師都能體驗到被賞識的喜悅,充分展示專業成長的精彩。

四、運用“鯰魚效應”,激活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

一位精明的挪威船長,在捕放沙丁魚的魚槽內放入了一條鯰魚,沙丁魚感到威脅而緊張起來,加速游動,使沙丁魚能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進程中,可從中受到啟發,妙用“鯰魚效應”,因為再優秀的團隊如果沉溺于過去的成功,不居安思危就必定會落后。

作為管理者,要首先力求將自身鍛煉為“鯰魚”,努力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教師,善于發現本校教師專業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案。同時還要積極營造鼓勵教師專業成長的氛圍,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用自己的專業成長帶領整個團隊不斷成長。

其次,要善于引入、發現、培養團隊中的“鯰魚”。通過人才引進、自薦、競聘等形式將團隊中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優秀人才選,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從而給那些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因循守舊的教師和管理者帶來競爭壓力。如從其他學校引進優秀教師;組織教師走出去,請進來;將公開課的點兵點將,改變為全校公開的“招兵買馬”;將教研活動的“一人主講,眾多看客”改變為人人參與,激烈爭辯;從全校統一的理論學習到菜單式的自選學習等。

篇9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踏上工作崗位已經快有個年頭。其中,有工作的艱辛與壓力,也有收獲的喜悅與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長的快樂。作為一名新教師,為了縮短自己的成熟期,不僅要有勤于反思的習慣,還要有勇于確立成才目標的意識。教育教學道路上的成長也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合理的規劃。為此,我對自己今后的成長作了一個規劃。一、努力做一個智慧的實踐者。

我們的成長首先得立足課堂。雖然是短短的40分鐘,但要做一個智慧的實踐者卻是一門藝術。沒有日積月累的實踐,是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智慧”的,那就更別說“藝術”了。作為駕馭課堂尚且稚嫩的新教師,我們更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己,豐富自己。為此,我對自己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首先,夯實基礎,穩扎穩打,抓好自然常態下的每堂課。當然,除了認真研讀和學習教育教學的先進理論書籍外,我也要虛心向身邊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敬業精神,也學習他們長期積累下來的好的經驗和方法,以便縮短自己的成熟期;第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機會展示自己。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節課,而是準備的過程。在專家和同行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你的課堂的理解,對教學的認識也會隨之升華。二、以反思促發展。

隨著二期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越來越需要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以適應新事物、新變化。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略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經驗來對待一切問題。因此,要盡快跟上新課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長的速度,教師應該善于反思,善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于年輕教師,我們更應該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對于自己的每一次實踐進行深入的反思,通過不斷總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在解決矛盾中促進發展。三、始終保持專業的情懷——激情

教育是一項需要獻身的職業,也是一個充滿愛心的職業。人要挑起這份重擔,我們就需要有為之獻身的激情。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許我們是清貧的,但我們也是富有的,因為我們用我們的愛心塑造著一群群鮮活的生命,難道不是嗎?

沒有教師生命質量的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要懷著激情地去實踐和反思,才能盡快跟上時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

篇10

年少的我們,有誰沒有那么一場夢?那么一場自己心中最美的夢。

或許在我們的現實中,沒有夢,有的只是現實。在現實中,往往與我們的夢相反。在夢中,我們是公主,是王子,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在現實,我們在普通不過,我們只是生活在普通的家庭里。但是有誰沒有幻想過自己的生活?

在春天里,我們幻想自己可以與春的氣息融合。春天里,花朵兒舒展開她的花瓣,嬌滴滴的樣子如同年少的我們;綠色爬上樹梢,蔓延大地,萌芽的生命如同年少的我們;蜜蜂、蝴蝶在五彩的春天里忙碌,奮斗的努力如同年少的我們。

在成長中,我們失敗過,成功過,寂寞過,歡樂過……是的,這些又算什么?誰沒有經歷過?或許你會這么說。是的,正是因為我們經歷過,所以他成了我們成長的一部分,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已經在無形中伴隨我們成長。

在失敗時,我們沮喪過,哭過,瘋狂過……在我失敗時,我會拼命地奔跑,我不愿自己一蹶不振,不愿看見這代表懦弱的眼淚,讓沮喪變成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咆哮,讓淚水化成汗水蒸發掉…在我們的夢中,不會有失敗,但是現實中,卻真實地存在著,在夢中,因為我們沒有失敗的概念,所以我們從未想過解決的方法。是,是生活,是成長教會了我們這些。讓我們學會接受現實,讓我們學會成長。年少的夢,卻成了我們無知的夢,可是,也正是這夢,讓我們將他變成了未來的夢想…

在寂寞時,我們無奈過,憤怒過,臉上的笑容失去了……在我寂寞時,一個人獨自漫步在昏暗的大街上,一個人獨自坐在草地上,我不愿看見自己的落寞,不愿讓自己變得那么的狼狽…將無聲的落寞變成一曲曲不停的歌曲,仰望天空,給天空一個微笑,相信天空也會回自己一個微笑,對著山谷說話,想必他也會回你一個答復,即使與你的聲音,字句一樣。清晨,看那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第一縷的陽光照在自己的臉龐上,溫暖那冰冷的面孔;夜晚,趴在窗前,看那閃爍的星辰,無盡的蒼穹…將心事寫進紙飛機,隨風遠去,寫進漂流瓶,隨大海飄遠,寫進日記,變成成長的回憶…或許,在我們的夢中,不會有寂寞,不會理解寂寞為何物?然而現實,成長卻為我們解答了疑惑?;蛟S在夢中,寂寞,如同歷史里的未來,在遙遠的另一個空間中。在夢中,我們永遠有知心的朋友,有自己的白馬王子,我們什么都會擁有,然而現實的我們或許什么都沒有,只是孑然一身而已……

年少的夢啊,是我們成長的足跡,是不可磨滅的印記。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磕磕絆絆,我們看盡沿路的風景,我們嘗過沿路的風險…我們在路上,理解蒲公英為何在深墻中努力的飛翔,因為他們是為了屬于他們的夢想努力飛翔,理解羚羊為何在危險前選擇犧牲一半,保全一半的決定,因為他們是為了種族的延續,理解友誼為何如此的脆弱,因為友情的寶貴源于朋友之間的信任…但是我們在路上,學會了勇敢,信任,自信,堅持,關愛…

成長路上的風景千奇百怪,五彩繽紛,吸引著我們的眼球。美好的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青春期的到來,讓我們也為之向往,從而步入了“早戀”的大門,以為門后又是一番唯美的風景,卻未曾知道大門后的風景并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反而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萬丈深淵。老師們卻也緊隨我們,試圖拉住即將墜落崖壁的我們,而我們卻失去了靈魂一般的盲目前進著;水滸中勇猛的梁山一百單八將成了我們效仿的對象,當我們有的問題無法解決時,我們就像他們一樣依靠武力來解決,到最后卻是兩敗俱傷,不僅傷害了同學之間的友誼,還要讓家長幫自己賠禮道歉。老師的檢討、懲罰,在我們現在的眼里是多余的行為,可是在我們將來的眼里,卻成了我們感恩的理由。那些出名的歌星,偶像劇中的明星,是我們青少年所追尋的流行,我們曾一味的模仿過他們,我們一直沉浸在其中,沒有意味到失敗的步伐漸漸地來臨,正悄悄的替代著成功。老師總是為之而擔心著,看著我們一次比一次差的作業,一次比一次低的分數嘆氣搖頭。我們又有誰曾為老師想過,反而卻在背后議論老師,有誰體會到過老師的難處……

在成長的路上,有誰能夠不用思考的就回答,我從未被路上的風景所迷惑,為此而停留分秒?不,沒有人能夠如此堅定,心里不存虛假的回答。是的,路上的風景真的很迷人,我們都曾經不起這樣的誘惑。但是,我們卻有大部分人可以這樣回答,我們是曾被那迷人風景迷惑過,但是,我們卻沒有為此而久久停留。為此沒有久久停留的原因有太多太多,有的人只是為了看路上遠處的風景,有的人卻是為了,路的盡頭的那另一個的世界…

我們那成長中無知的夢已漸漸的消失,而未來的夢想卻已漸漸清晰。成長的路,還沒有結束,我們依舊還在那路上奔跑,行走,以及停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