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媽媽范文
時間:2023-04-01 18:33: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姆媽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The students of technical schools are in a special period, they are eager to grow and desire independence, but often make some childish and stupid behavior; they have a preliminary concept of right and wrong, but to the judge of many things and often paradoxical. Facing of such Mustang like students, the management of class teach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prominent, while the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the concept and positioning of the role dec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What sort of students and talents will be trained, teacher's impact will be significant. If the ethics of Zhuang Zi has a place worth learning? When you were confused, you can stop and absorb the essence, do more thinking, there may be a new discovery.
關鍵詞: 特殊時期;學生;班主任;管理;思維方式;角色定位;老莊之道
Key words: special time;students;class adviser;management;way of thinking; positioning of role;The Ethics of Zhuang Zi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9-0171-02
0引言
常讀《莊子》,獲益良多。老莊所言的“無為”,并非絕對意義上的無所作為,而是在“為”與“不為”之間的智慧取舍。放之于教育,同樣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從事中職教育十年了,面對野馬似的學生,苦惱非常。而班級管理又是教育當中最令人頭痛的一環,面對班主任職位的任命,常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一旦硬著頭皮上,受到前輩與社會議論的影響,常把自己定位于學生的“保姆”,陷于被動的境地。工作可想而知,開展得并不順利。當潛下心來,讀讀《莊子》,多做思考,轉換思維方式,決定借鑒老莊之道開展班級管理,把核心放在“理”,減少“管”,化被動為主動,由“保姆”變為“媽媽”,全面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
1建立優秀的班集體核心――班團委
班級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基本單位,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搖籃,在班級管理中應注重培養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讓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還能培養出一批富有創造力全面發展的人才。
1.1 根據具體情況,選拔班干部,因人設崗或因崗用人新接受一個班級必然要了解學生情況,而選拔班干部就更需要了解哪些同學在小學、中學擔任過什么樣的職務,同學、老師評價如何等,有了這手資料,選拔時方向就比較準確,可以少走些彎路。當然,情況不太了解的,就要靠老師在平常與學生的接觸中去分析、去發現哪些同學適合擔任班干部。但是,考慮到技工教育的特殊性,在選拔班干部時,就不能頑守傳統思維:非好學生不用。學生的過去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應作為決定的唯一依據。譬如,我班的班長在中學時從沒擔任過班干部,而且以傳統的眼光看是個差生,因為喜好搗亂,跟老師作對。但是她極力自我推薦,再結合我的觀察,我決定任她為班長。因為她要求進步的心,以及辦事干脆利索的風格和服務同學的意識。至于其他缺點,應該會在以后的學習教育中改掉。事實證明,我的決定還是對的。此外,班團干部崗位的設置,我也并不完全按照傳統的定,而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定。例如,我只設置生活委員一職,監管教室的衛生、班費的管理、全校性勞動的安排等,而不再另外設置勞動委員,粗看這個崗位的任務很重,但卻最鍛煉人。同時,我安排了其他同學協助,如課室衛生由值日組長協助,全校性勞動由各宿舍長協助,班費由班主任協助,這樣一來,既保證了生活委員權力的集中,又減輕了任務的重量。這就是我的“因人設崗”與“因崗用人”。
1.2 培養目標著重培養班干部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
1.2.1 以己正人班干部要管理好班級,自身素質要高,這就是說: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達到這個標準,班主任就應激發班干部主動接受各類行為規范教育,讓他們能夠自覺地經常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約束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樹立長久的威信。
1.2.2 班主任要轉變觀念,丟棄一些傳統的陳舊觀念,如家長觀念,要能考慮到每一個班干部的個人特長,讓他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積極培養他們的自主性,而班主任最好扮演一個知心朋友的角色,起幫助和監督作用就可以了。譬如,在召開班委會時,我總是讓班長去通知,會議議題也告訴班長,由班長擔任主持人,這樣一、兩次后,他們就能自行主持會議,以后,我只是作為列席代表參加會議而已,班級的大小事務處理都由班長牽頭,其他班委具體負責,真正實現學生管理學生的目的,體現班級管理自主性。
篇2
鏡頭一:“哇!”9個月的小寶在搖籃里哭得很傷心,似乎沒停下來的跡象。小保姆阿蘭沖著小寶吼道:“哭,哭,你只知道哭,喝過了,拉過了,還哭什么啊!”其實,小寶此時需要的是擁抱和撫摸。一整天了,阿蘭都讓他躺在那里,小寶是多么渴望肌膚的親密接觸啊!
此時如果小寶的爸爸媽媽在場,一定會抱起孩子,逗逗他,跟他說說話,小寶馬上會安靜下來。親子關系的建立有一個萌芽、形成和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關鍵期就在0~4歲。在此期間,父母應該經常親吻、擁抱和撫摸孩子,使他感受到無限的關愛,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如果父母長時間將孩子“全托”給保姆,則無法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許,有的父母會說我以后再補,遺憾的是,一旦錯過這一關鍵期,以后就難以補救,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有調查顯示:由于受到不良家庭因素的影響,錯過了建立親子關系的最佳時期,這些孩子不僅性格孤獨、內向、抑郁和自卑,而且情緒不穩定,對社會的適應性不強,學習成績也差,還容易產生某些不良行為,如撒謊、小偷小摸、打架斗毆等。
鏡頭二:“阿姨,我要你講故事!”2歲的妮妮纏著小翠阿姨。一邊,小翠正捧著一本電影畫報看得入神,于是,老規矩――打開電視機,讓妮妮自己去找“故事”。“沒勁,又讓我看電視!”妮妮噘起了小嘴。
篇3
寶寶沒有吃飽母乳的3個信號
信號一:放下就醒
如果母乳不足,寶寶在吸奶時表現出很費力氣,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著了,但睡不到1~2個小時又醒來哭鬧,往往提示媽媽奶水不足。媽媽凹陷,寶寶也容易放下就醒。
信號二:吃奶過程中大哭
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吸不出來會放聲大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會兒吸不出來又會哭,始終舍不得放開。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媽媽的另一個不分泌乳汁,也說明母乳不夠了。
信號三:聽不到吞咽聲
如果寶寶只是吸吮不發出吞咽的聲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說明媽媽的奶不是很多。如果寶寶吃完后還含著不放,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寶寶吃飽母乳的5個信號
信號一:媽媽的自我感覺
在哺乳前,媽媽的有飽脹感,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很容易擠出乳汁。寶寶吃完母乳后,媽媽會感到已排空,松軟,輕微下垂。
信號二: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平均每吸吮2~3次可聽得到咕咚下咽的聲音。
信號三:寶寶的滿足感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吮吸10~30分鐘就會放開。吃飽后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或者不哭了,咿咿呀呀地發聲,自得其樂,當別人逗弄他時,他便咧著嘴樂。有的寶寶喂完奶后會馬上安靜入睡,并且2~3個小時不醒,醒后也會表現出精神愉快,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信號四:大小便次數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也反映出寶寶的饑飽情況。寶寶出生后的頭兩天,應至少排尿1~2次,從出生后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6~12次,排軟黃便1~2次。這樣就說明寶寶基本上吃飽了,如果排尿或排便次數過少,就說明吃得不夠。如果寶寶吃奶粉大便干燥,一天一次也屬正常。
信號五:寶寶體重的增長
出生后的最初幾天,由于睡得多吃得少,且肺和皮膚蒸發大量的水分,大小便排泄也很多,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減輕200~250克,出生后7~10天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之后寶寶體重開始上升,最初3個月內,寶寶的體重增長得非常迅速,約每周增加200~300克,但有些寶寶超過了這個數。之后的3個月,每周約增加100~200克;半年后,寶寶的體重平均每周增加50~80克。如果寶寶在剛出生的3個月內,每月體重增長少于500克,就說明媽媽奶量不夠或喂養不當,寶寶沒有吃飽。
體重計算法出生后1~6個月的體重(克)=出生時體重+月齡×700。
Q 如何增加母乳的“產量”呢?
新媽媽的奶水會有一個由少變多的過程,一定要堅持讓寶寶多吸吮,可以多喝湯,鯽魚湯是很不錯的下奶湯,也比較方便易做,新媽媽可以每天喝鯽魚湯來達到下奶的目的。
一定要堅持母乳喂養的信念,用各種辦法來達到母乳喂養的目的,如果努力了奶水還是不夠寶寶吃,可以再為寶寶酌情添加配方奶粉。
Q 有沒有標準喂奶量?
寶寶的吃奶量大約是每公斤體重每天100~120毫升,一般來講每次100毫升已經能夠滿足寶寶的正常需要,例如:寶寶6公斤重,那么一天的奶量就應該是600毫升,一天喂6次,每4小時喂一次的話,每次應喂100毫升。但有些寶寶胃口比較大,可適當增加奶量,增加的原則以寶寶能夠消化為前提。
寶寶究竟有沒有吃飽,首先要看看寶寶吃進了多少量,同時也要考慮寶寶的個體差異,即使同樣年齡同樣體重的寶寶,“胃口”也很不相同,這與寶寶個子的大小也有關系,千萬不能教條化。
Q 是不是寶寶哭鬧就代表餓了?
哭是寶寶表達餓的一種方式,但是寶寶哭鬧的原因很多,并不都是因為饑餓。尤其對于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一定要銘記:不要一聽寶寶哭就喂,那樣很可能會喂多的。要仔細聽一下寶寶的哭聲,如果哭聲越來越大,說明寶寶就是餓了;如果哭聲越來越小,說明他不一定是餓了。還有一種可以迅速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的方法,就是用干凈的手指碰一下寶寶的嘴角,如果寶寶有覓食反應,說明餓了,如果沒有,就要找找有沒有其他原因,譬如用干凈的嘴唇碰一下他的額頭,看看他是否發熱或者冒汗。另外,還要看一下是否尿濕了。
Q 寶寶溢奶,該怎么辦?
人的胃就像一個瓶子,寶寶的胃位置比較水平,就像一個平躺的瓶子,吃飽了奶容易晃出來,而且寶寶這個“瓶子”口(賁門)又比較松,所以容易溢出奶來。建議一次不要喂太多奶,適當就好。每次喂奶之后把寶寶豎直了抱,臉對著媽媽,頭靠在媽媽的肩部,拍拍寶寶的后背,幾分鐘后再輕輕把寶寶放下,4個月之后寶寶溢奶的狀況就會好轉。
Q 寶寶吃多了母乳會有什么表現?
吃得過多的寶寶也會給媽媽發出信號,寶寶的小胃會非常明顯的隆起。有一種寶寶會哭鬧,不睡覺,即使睡覺時間也很短,大便次數增多,便稀有奶瓣,寶寶舌苔發白,每隔兩到三小時就大哭。這種寶寶被稱為感性寶寶,當他吃多了難受啼哭時,媽媽繼續喂奶會讓寶寶越吃越難受,反而害了他們。
篇4
大自然列出了一道道證明題,證明麻木的人類該清醒清醒了。
一
已知:我國最大的河流長江,在綦江76公里的河段上,就有16家大型企業的廢液沒能得到合理處置,排進長江;僅此一項,每年排進該段江水的廢液就高達5462萬噸,嚴重地污染了長江水。再如,我國著名的松花江,沿岸也有大量的化工廠向江水排放廢液,致使沿岸人民飲水嚴重困難。還有部分地區群眾,只看眼前利益,不顧子孫后代,大量開發水源,以致水位降低,地面下陷。更有甚者,連上海億萬人民賴以飲用的黃浦江水也被污染,致使上海市民飲水困難。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杭州西湖,每天撈出游客扔的臟物竟達兩噸多。
求證:該不該重視水污染問題?
證明:水是人類的生命資源,它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本來我國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就比較緊張,水污染更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緊張的程度。據統計,全球每天至少有二萬五千多人死于與飲用水有關的疾病。可見,水污染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危害。
結論:清醒吧!麻木的人類!
篇5
步驟如下:
1、將酵母用溫水化開,白糖 奶粉一起倒入面粉中,攪成面絮,揉成面團,和好的面團要揉得微濕柔軟的感覺。
2、蓋保鮮膜醒發1小時至兩倍大,檢查面團是否發酵好的方法是,用手指沾點干面粉,插入面團中。
3、再次揉幾分鐘,最后揉成光滑的長條,用刀切成一個一個的饅頭坯,切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干凈利落。
4、做好的饅頭放在溫暖干燥的地方,二次醒發20分鐘,這一步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成品的成敗。
篇6
年輕的媽媽急忙蹲下身,替小女孩揉著紅腫的膝蓋,一邊在她耳邊輕聲細語地說著什么,不大一會兒工夫,小女孩的臉上就多云轉晴了。
我暗自揣度,年輕的媽媽一定是安慰小女孩,寶貝,別怕,媽媽的寶貝最勇敢,媽媽的寶貝最堅強,媽媽的寶貝不哭,哭了就不漂亮了……
為什么會這么猜想?因為我小時候也曾磕倒過,媽媽也曾是這樣安慰我和鼓勵我,后來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是這樣安慰和鼓勵自己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會得到媽媽的鼓勵和寵愛,不管長到多大,不管長到多老,都是媽媽手心里的寶貝。
少年時,在學校里和同學打架了,拌嘴了,不開心了,甚至失戀了,每一次都像世界末日一般,回到家里,不吃也不喝,然后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出來。最著急的那個人當然是媽媽,媽媽做了好吃的擺在餐桌上,一次一次去敲你的房門,懇求你出來吃點東西。
工作后,在單位里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工作出了什么差錯,遇到復雜糾結理不順的人事關系,每一次都會把好端端的心情,弄得暗淡不堪,心灰意冷。是媽媽長夜伴你不睡,安慰你,鼓勵你,告訴你什么事都不會一帆風順,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日子。
結婚后,在家里和愛人鬧矛盾,吵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心情郁悶地跑回家里跟媽媽哭訴,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要離婚。媽媽一邊遞紙巾給你,一邊微笑著聽你宣泄,等你都發泄完了,媽媽會握住你的手說,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再好的感情也需要磨合,要包容,要忍讓,慢慢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媽媽的話,像止疼藥一樣,安慰著一直在成長中的我們。人生的路上,摔倒了或者遇到挫折了,一直都是媽媽在安慰我們,庇護我們。可是你想過沒有,媽媽當初也曾是媽媽的寶貝,也是一個需要人疼愛的孩子,后來因為媽媽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才變得強大起來,仿佛無所不能,容忍我們,愛護我們,鼓勵我們,讓我們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篇7
重慶楊××
答:科學研究表明,噪聲污染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不良的后果,是很不利于優孕、優生的。這主要是因為噪聲能刺激母體下丘腦――垂體前葉――卵巢軸系統,使母體內激素發生改變,繼而影響受精卵的正常發育。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接觸到各類噪聲。家庭噪聲,部分家電噪聲不低于70分貝。城市噪聲,嘈雜的市場和馬路上的噪聲可達70分貝以上,甚至超過100分貝。生產噪聲,電鋸、球磨機、紡織機等工作時噪聲在120分貝以上。其他機械發出的噪聲也超過了居住生活區噪聲的標準。
婦女在懷孕期理想的聲音環境是25分貝左右,好比輕聲說話的環境。如果孕婦每天接觸50~80分貝的噪聲2~4小時,便會出現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精神煩悶緊張,呼吸、心率增快,心肺負擔加重;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頭痛、失眠隨之而生;內分泌系統功能降低,尤其是雌激素和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受損,難以獲得足夠的營養;免疫機能下降,易患病毒或細菌感染性疾病。而這些都是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新生兒體重不足,智力低下,或軀體、器官畸形的重要原因。還有研究發現,在噪聲環境中孕育娩出的嬰兒,0~3歲間每年平均患病次數要比其他嬰兒多2~4次。
噪聲污染可引起子宮收縮,妨礙胎兒血液供應,進而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100分貝以上的強烈噪聲,可對正在發育中的胎兒聽覺系統產生直接的抑制作用,造成嬰兒聽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大。
篇8
1、可以,不過要比較稀一點,不要太濃的。
2、上油的方法是:采用軟刷蘸少許色澤淡的油質(橄欖油、花生油、色拉油、大豆油均可),先在隨便什么器具上刷幾下,讓油均勻流淌到刷毛上,然后就可以朝桃木刷上去,周身充盈油光即可。給桃木上油或清潔時,先在棕刷上滴上幾滴油,油量要少,刷完后用不滴油的棕刷再刷一遍,把積在深凹處的油刷散,最后用棉質軟布或紙巾吸干,擦凈積油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1、歷代宗親不包含母親這邊的親戚。
2、歷代宗親指歷代同宗親屬。宗親,指以姓氏為區分的同宗親屬。宗親指的是同宗的親族;祖先指的是本人或者本家族的直系祖先,再直接點就是本家族共同的祖先。比如說,祖父是祖先,但是祖父的兄弟,就只能算是宗親了,如果把祖父的兄弟也視作祖先供奉,這就亂了倫理綱常。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包括。
掛科,就是不通過或不及格的代名詞。具體地說,就是指某人的某一科目或多門科目因各種原因考試不及格而未能達到要求的標準,需要重考或重修的意思。
“掛科”衍生自“掛了”一詞,常見于現代大學校園。如果某一科目不及格,大學生常說某某科目“掛了”,漸漸便產生出了“掛科”這個說法,并在大學中屆屆相傳而成詞。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