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4-11 04:2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

篇1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高年級

語文素養即個人在語文方面的整體修養,包含語言積累與運用能力、語感能力、語言審美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等等。小學高年級是小學生綜合素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不僅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更能培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高年級培養語文素養的意義

(一)良好的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

語文素養其中一項重要能力就是對于文字的理解與轉化能力,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懂其他學科的知識,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二)良好的語文素養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良好的語文素養能夠培養學生不斷探索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對于身心正處于發育階段的小學生來講,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世界,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質,進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一)應試教育影響嚴重,語文素養遭到忽視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提了多年,但在當前的國情之下,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很大。過分追求分數、過分看中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擠占了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的時間,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往往只注重考點,而忽視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對于個人意識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講,學校和教師的選擇與側重會極大影響他們自身對知識的選擇與側重,長此以往,就會在他們的心中留下語文素養積累不重要的錯誤觀念,誤導他們將來的學習。

(二)固定教材阻礙了教師在語文素養教學上的發揮

語文的本源是人們的工作與生活,語文素養的培養也應當根據現實世界取材。然而,當前的語文教材相對固定,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完全按照學生的特點與需求進行發揮,加之語文素養培養的相關大綱又未明確,培養方式與內容遲遲得不到發展。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具體措施

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師、家長雙方的共同努力,以下筆者就從這兩個方面詳細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具體策略:

(一)教師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上的具體策略

1.做好教學設計

教師要在課前反復研究教材,找出其中與語文素養提升聯系較強的內容,并設計出訓練思路。如教師在講授《草蟲村落》一組文章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帶領他們走進童話般的草蟲世界,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山中訪友》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把山中景物想象成與“我”訴說心聲的朋友。在《山雨》一課教師可以運用合理而新奇的聯想把雨景描繪成一場音樂會。通過這種充滿畫面感的編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引導他們體會作者是如何進行觀察,如何用語言表達自身感受的,從而幫助他們實現優美語言的積累。

2.引入有利于學習的游戲

小學生有著愛玩的天性,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語文課中加入一些有意義的游戲來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如在《孔融讓梨》一課,教師可讓學生分組編排情景小品,將文章中的故事再現出來,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其中“禮讓”的意義。此外,教師還可在課堂上引用一些熱播動畫中出現的情節或故事,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將課下娛樂與課上學習聯系起來,充分培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展開教學

多媒體設備、互聯網等為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提升語文教學的魅力,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教師可先播放一些圓明園復原的3D圖景視頻,然后再播放現在的實景,讓學生從中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闡述自己的心情與想法,以此培養他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家長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上的具體策略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既離不開學校提供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也離不開家長提供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小學生在家庭中的時間相對較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因此,學校要多同家長溝通,為家長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提供必要的幫助。家長則要接受教師的意見或建議,改掉自身不良的語言習慣,以實際行動做好學生的日常語言輔導工作。

總的來講,我們應積極轉變語文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發展,以此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嬌梅.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