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笑話范文
時間:2023-03-20 18:2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哲理笑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有一個歐巴桑在首飾店里看到二只一模一樣的手環。一個標價五百五十元,另一個卻只標價二百五十元。她大為心喜,立刻買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環,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門。臨出去前,聽到里面的店員悄悄對另一個店員說:「看吧,這一招屢試不爽。
(注:試探如餌,可以輕而易舉的使許多人顯露出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虧受騙的開始。)
2、晚飯后,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后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沒有罵人
(注: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諸位先生,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注: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愿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的老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注: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注: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6、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注: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7、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么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8、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唷,鍋子歪了!
「請你住口!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
「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注:學會體諒他人并不困難,只要你愿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9、第一名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臺領獎,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臺。
后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還是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
(注: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捆綁、多少人的心結?我們被教育要爭氣、要出頭,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是多數。想一想,有那麼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興奮的一件事嗎?)
10、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后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
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注: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后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11、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注: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12、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人生格言
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于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注: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并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后生發悔意。)
13、后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注: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4、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后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前,我該做什么?"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注:放輕松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5、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篇2
文化消費呈現三大亮點
近年來,北京著力實施“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戰略,在文化消費規模化發展、新興文化消費業態培育、特色文化消費平臺打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增長勢頭猛
2012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文化消費達1204元,增速超過25%。從演出市場看,2012年,在北京市各類演出的平均票價比上年下降16.9%的背景下,北京市各類營業性演出場次共計21716場,觀眾為1100萬人次,演出總收入達15.27億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為3.1%、7.2%、8.68%。從電影市場看,2012年,北京票房總收入突破16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尤其是2011年《失戀33天》和2012年《泰》創造的票房奇跡,足以說明文化消費正快速增長。在文化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文化消費(包括旅游)已占家庭消費的30%左右,而北京市2011年城鎮居民文化消費僅占家庭消費的15.04%,農村僅為9.06%,還表現出城鄉差距大的特點,城鄉之間文化消費占總消費的比重的差距也由1.37個百分點上升到5.66個百分點。
新興消費發展快
調查顯示,北京市文化消費中網絡游戲、移動互聯網、數字媒體等新興文化消費項目快速發展。網絡游戲方面,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在碎片化時間玩游戲,公交車、地鐵、排隊和就餐等各種場景下均隨處可見用手機玩游戲的群體;互聯網信息服務方面,2012年底全市網民規模達到145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2.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1個百分點,基于互聯網的網上文化產品交易、互聯網視頻、文化類網站、博客、社區等各類新興文化消費模式不斷涌現。同時,看電視、看書讀報、看電影等依然是最常見的文化休閑娛樂形式,不分性別、年齡、職業、經濟收入,在全市文化消費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消費平臺顯品牌效應
在交易平臺方面,北京產權交易所(文化產權交易中心)、互聯網數字內容國際交易平臺、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交易服務平臺。在文化消費平臺方面,形成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博會)、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旅游文化節等一批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消費平臺;同時,也形成了798藝術區、宋莊藝術區、潘家園舊貨市場、北京古玩城、國粹苑藝術品購物殿堂等一批大型文化消費、藝術消費區。
三短板制約市場做大
與此同時,北京文化消費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消費能力受限
受目前首都高房價、高生活消費及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居民儲蓄意識等方面的綜合影響,普通居民在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保障性儲蓄投入仍占主導,文化消費的意愿有所增強,但支付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文化消費需求未能充分有效釋放。
優質產品短缺
目前,北京文化類機構眾多,但受頂尖創意人才不足、創意手段缺乏等影響,存在“不缺文化缺創意、不缺科技缺應用、不缺市場缺產品”的現象, 缺乏能夠引領消費潮流、具有市場吸引力、受市場群體歡迎的文化產品,難以有效滿足居民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需求。
供需存“斷路”
目前,北京小劇場較多,但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影響力的劇場群、文化演藝聚集區還較少,天橋演藝區、天壇演藝區等集中文化消費區仍在建設之中。同時,文化龍頭企業缺乏,具有市場引領性的各類文化消費節、消費季等能把供需雙方有效結合起來的平臺也較少,文化產品供給與文化消費群體需求之間仍缺乏有效對接通道。
把文化消費培育成新增長點
擴大文化消費,以消費帶動供給,是實現首都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要路徑。要適應形勢、抓住機遇,引導和促進文化消費,將新興文化消費培育成為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
力推精品
北京文化消費市場具有其特殊性,不僅要服務和滿足于北京居民群體,更要著眼于服務全國消費市場乃至國際文化消費群體,要重點做好文化產品供給。
培育一批大型文藝演出精品項目。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文藝演出精品是推動文化消費的重要支撐。例如,杭州“宋城千古情”劇目推出至今累計演出13000余場,接待觀眾4300萬人次,每年有600萬游客爭相觀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40多億元,直接帶動杭州文化消費市場繁榮。北京可以借鑒宋城集團以“主題公園+文化演藝”的成功運作模式,積極引入市場化運作主體,打造具有市場引領性的文化演藝精品。
支持優秀小劇場精品化、特色化發展。目前,北京有各類小劇場100多家,但小劇場平均票價比大劇場低300-500 元,最多可能低出1000元,生存較為困難。要加大對小劇場發展支持,可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在優秀劇目創作、品牌宣傳、劇場改造升級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文藝產品打造要與旅游市場相結合。2012年北京市接待旅游總人數2.31億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數達500.9萬人次。文藝演出與旅游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增加文化消費人群,拓展文化消費市場。要利用好北京72小時落地免簽等旅游政策,設計特色旅游線路,引入社會主體,加強景區文化藝術項目打造,通過在頤和園、圓明園、通州運河等有空間、有水體的知名旅游景區選取幾處,打造大型旅游駐場實景演出平臺與精品項目,實現旅游與文藝的深度結合。
刺激需求
探索文化消費的適宜政府補貼方式。當前,文化消費的補貼方式存在兩難選擇,補給單位難以發揮作用,補給個人易造成浪費,沉淀率達70%左右。需要探索文化消費的政府補貼方式,采取以終端消費為導向的模式,市民只有消費的時候才能享受到補貼,形成“個人承擔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的模式,將衡量政府補貼的標準從發卡量、資金量向消費量轉變。
創新文化消費平臺模式,打造品牌文化消費綜合體。目前,北京的文化消費平臺比較分散,可以借鑒臺灣“誠品書店”模式,可以將圖書、現代藝術、傳統工藝品等各領域的文化骨干龍頭企業整合起來,形成集中的文化產品展示區,打造文化消費“沃爾瑪”、文化消費綜合體,為文化消費群體提供便捷的、復合式的消費平臺。
培育新熱點
加大對文化中介服務機構支持力度。文化中介服務機構是鏈接文化生產、文化消費的重要環節,要通過政策支持、稅收激勵、集中培育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專業化水平、市場認可度的文化市場經紀、、評估、鑒定、拍賣等中介機構和行業組織,提高文化服務的市場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
集中推動一批新興文化消費行業快速發展。北京在動漫網游、移動互聯網、數字出版、數字媒體等新興文化領域具有很好的發展基礎,截止2010年底,北京游戲企業320多家,31家國家級動漫企業,數字出版收入占全國五分之一強,視聽新媒體網站131家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以上。未來發展中,要緊密圍繞新興行業發展的特點及消費趨勢,支持龍頭企業建立行業標準、健全服務鏈條,大力開發基于網絡消費的新型文化消費項目、新型文化產品,創新文化消費模式,滿足網絡化和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居民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培育全市新的文化消費熱點。
優化消費環境
理順文藝演出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據統計,2010年北京各類演出總平均票價為201元左右,以人民大會堂、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等為代表的大型演出場館平均票價為772元,占2010年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4201元)的18.4%。要綜合運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加大對國有劇團劇場投入與補貼;政府或協會定期不同等級劇場的最高票價與平均票價參考范圍以及票價結構指南,引導劇場演出價格形成,合理化價格水平和結構。
搭建文化消費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促進供需有效對接。建立北京市文化消費公共信息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信息、市場監控、風險評估、投資預警等服務,促進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的銜接。
篇3
消費資本化理論應該來自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未來的消費大國,現在正需要研究消費,消費資本化理論能在此時誕生,是中國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現在消費正在成為主導世界經濟以至政治的重要力量。世界有兩個最大的統一市場,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現在歐洲也逐步覺醒,歐洲人從羅馬條約到歐洲共同市場,從歐共體到歐洲議會聯盟,從今天的歐盟,再到未來的歐洲合眾國。歐洲各國彼此原都有世仇,今天能笑泯恩仇,目的是為了將制造市場和消費市場聯在一起。東南亞也在跟進,東盟也已建立,如果中國、日本、韓國也能在經濟上組合起來,那么,東亞即東北亞和東南亞將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消費區域――全球因政治而分開,因經濟而融合。
去年,來自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統計顯示,一是中國已成為超過美國的全球最大的采購國,說明中國是全世界的工廠,中國產品供應著全球的消費者。二是中國已成為海外消費世界第一。這兩個數字非常重要,它表明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的生產和消費中心。
但目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成分要遠遠大于它作為世界消費中心的成分,這表明中國還沒有成為一個消費大國。而通過消費資本化理論,可以使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和社會零售額大大提高,可以解放生產力,加快資本循環,使資本追逐利潤的能力大大提高。
世界500強企業大部分都與消費資本有關。很多新技術、新理論、新手段的使用都是為了促成消費,如信用卡就可以促進全球的消費,高科技的應用也是為了降低成本吸引大量的消費者。同樣,消費資本化理論的實踐也可以產生大量的消費者,既能使人們的生活得到改善,也可以使資本有利可圖,從而吸引大量的投資。
我認為應用“消費資本化理論”,可以為未來中國帶來如下的變化:
一、改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采購國、生產中心和供給中心,但我們生產的大部分產品國人還消費得很少。如果應用消費資本化理論,我們生產的東西我們中國人自己就能大量消費掉,讓中國從世界的生產中心變成世界的消費中心,變成全世界消費的天堂,那么,國際社會對我們的看法將會大大改變。
二、促進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目前歐洲經濟以德國為龍頭,亞洲經濟以日本為龍頭,世界經濟以美國為龍頭,這三個龍頭國家事實上都是消費大國。是消費,而不是生產決定了他們今天的國際經濟地位。因此,利用消費資本化理論,中國最有條件、最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篇4
關鍵詞 上消化道出血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74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引起的出血[1]。主要表現為嘔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圍循環衰竭,如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其臨床療效和轉歸不僅取決于正確的治療,而且與護理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就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齡18~78歲,平均49.5歲。肝硬化23例,消化系腫瘤14例,消化性潰瘍11例,糜爛性胃炎2例;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嘔血、便血和休克癥狀。經過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治愈31例,好轉16例,病情惡化及死亡5例。
護 理
觀察病情,注意生命體征與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休克,要對血壓、脈搏等生命指征密切觀察。休克表現為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早期脈搏加速,晚期脈搏細而慢。如果出現煩躁不安、顏面蒼白、尿少及尿閉,意識模糊,大汗淋漓,血壓下降等,應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快速輸入,盡快補充血容量,給予氧氣吸入,心電監護,并及時備血、急救藥品及器材。觀察嘔吐物、黑便的量、性質、次數,以估計出血量與病情程度。大便潛血試驗陽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出現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甚至更多,柏油便提示出血量為500~1000ml,胃內出血量達250~300ml可引起嘔血;急性大出血患者,一般表現脈搏增快,然后血壓下降,6~12小時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減少;如果反復嘔血或黑便次數多而稀薄,顏色由黯黑變為暗紅,甚至嘔吐物轉為鮮紅色,血壓、脈搏不穩定,體溫持續不退或退熱后又不升提示有繼續出血的可能。應加強觀察,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一般護理:保持正確與清潔,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需臥床休息,重者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睡眠,減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可減少出血和促進止血。一般采用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免血液被吸入氣管造成窒息。對長期臥床者鼓勵和協助患者經常更換,定時翻身更換,避免受壓部位出現紅腫或褥瘡。加強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每天擦洗皮膚。大小便失禁者,應隨時更換或留置導尿,保持干爽,每天更換尿袋,每周更換導尿管。保持床鋪的干燥清潔。對于長期臥床者,可以使用氣墊床,經常拍背,每3小時翻身防褥瘡。做好室內通風,保持環境清潔,減少感染的機會。
心理護理:消除緊張心理與恐懼,患者出現嘔血時都會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這些心理活動會導致迷走神經心奮性增強,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護理人員應盡快將血跡清除,搶救中護士應熟練操作,動作利落輕穩,以熱忱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去面對病患,使患者消除孤獨感。經常溝通,使其穩定情緒,盡可能滿足其需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因為心理護理的必要條件是護士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療性人際關系,并對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較深的了解和準確的評估[2]。信任,加之積極的治療,醫務人員的照顧,親人的陪伴會給患者以安全感,進而解除患者精神緊張及恐懼心理。
飲食護理:酌情禁食或流質飲食,嚴重嘔血或明顯出血時,必須禁食,24小時后如不繼續出血,可給少量溫熱流質易消化的飲食。少量出血無嘔吐,臨床無明顯活動出血者,可選擇無刺激性的流質飲食。進食可減少胃收縮運動和中和胃酸,促進潰瘍愈合,并能維持營養。病情穩定后,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煙、酒、濃茶和咖啡等。
健康教育:培養患者好生活習慣,向家屬及患者宣教本病知識,以取得對治療的配合。出院后要讓患者及家屬學會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培養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心態,合理安排生活,避免過饑、過飽,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濃茶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戒煙、禁酒,增強體質。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對一些可誘發或加重潰瘍病癥狀,甚至引起并發癥的藥物應忌用如水楊酸類利血平、保泰松等。在好發季節注意飲食衛生,注意勞逸結合。定期復查,如出現嘔血、黑便,立即到醫院就診。
討 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嚴重并發癥,必須密切觀察病情,尤其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和出血情況,不得有半點馬虎。由于患者心理的恐懼、緊張以及有些患者對醫學知識的一知半解,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培養患者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對病情的穩定和治療很有意義。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 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023-0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道的出血。臨床上較常見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出血患者大多比較緊張和恐懼,臨床上應做好該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在護理中應重視身體與心理上的治療。現對我院內科2008~2009年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進行匯報。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性40例。年齡在29~68歲之間,平均年齡(38.9±6.8)歲。消化性潰瘍52例,食道靜脈曲張破裂15例,急性胃黏膜損傷10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5例,胃癌8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嘔血、黑便、發熱、血象升高、失血性休克癥狀。經治療護理治愈60例,好轉34例,轉入外科手術5例,死亡1例。本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飲食不當引起出血55例,占55%。
1.2 診斷標準
以屈氏韌帶為界,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為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的10例患者均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 護理體會
2.1 一般護理
準確觀察并記錄嘔吐物及大便的色狀,注意尿量的變化。記錄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一般患者取平臥位臥床,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必要時吸痰、吸氧,保暖,保持安靜,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活動性出血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且采用頭低腳高位,保證大腦的血液供應,有利于避免嘔血時吸入氣管內引起吸入性肺炎及發生窒息。多數病人在出血后常有發熱,數天后體溫會自動下降,不用使用抗生素,醫護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講明。
2.2 藥物護理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如垂體后葉素、甲氰咪胍、6-氨基已酸、安絡血、善得定、維生素K1、洛賽克、云南白藥、止血敏、止血芳酸、凝血酶等。并且根據這些藥物的性質,掌握好其適用條件,避免患者產生藥物不良反應,如垂體后葉素可升高血壓,故有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孕婦和浮腫患者忌用。
2.3 急救護理
當血紅蛋白90g/L,收縮壓12kPa時,應立即輸入足量全血,血容量補足后,血壓恢復或接近正常,仍尿少或無尿時,給速尿20~40mg靜注,或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靜點。大量出血時給予胃內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藥等止血藥或反復注冰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
2.4 飲食護理
向患者傳授與疾病相關的飲食常識,指導患者選擇合理的食物種類,如急性大量出血期患者禁食1~2d,出血停止后先進食溫涼的流質,再逐步進食半流質、軟食;患者應該少量多餐,盡量不吃生拌菜、粗纖維飲食,忌食辛辣,忌煙、酒,咖啡、飲料,濃茶、肉湯,避免胃竇部擴張;進食時應細嚼慢咽,避免損傷食道及胃黏膜而引發再次出血;鼓勵患者多飲溫開水,對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應限制鈉和蛋白質的攝入。
2.5 嘔血護理
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不要劇烈咳嗽,將血性痰應輕輕咯出并及時漱口。意識障礙者給予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嘔血期間應減少會客,尤其對應激性潰瘍患者,傷感或過于激動可致再次嘔血。保持安靜,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嘔血持續不止時,要及時用藥。
2.6 便血護理
有黑便排出者應及時拭凈,便血次數多時肛周涂紅霉素軟膏。
2.7 健康教育、心理護理
有些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當看到自己嘔血、便血時,情緒一般非常恐懼和緊張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復出血者因反復住院會感到治療前景消極暗淡,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向患者講解治療進展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誘因,護士應關心體貼患者、安慰患者,及時向患者解釋出血是暫時的,是可以治療的,同時及時清除血跡,避免刺激患者,應多巡視患者觀察其病情變化,并告訴家屬不要遠離,使患者有安全感。當患者出現大嘔血時,護士要沉著冷靜給予相應搶救,平時要耐心向患者解釋病情,叮囑患者配合治療以及在日后的飲食中配合醫務人員,預防疾病復發。叮囑患者注意保持生活規律,戒煙、戒酒、禁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3 討論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從脫離危險到疾病痊愈過程中,臨床護理觀察是診斷治療的科學根據。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特征為嘔血和便血等癥狀,該病病情變化快,應及時作出判斷,以免誤診誤治。
該病患者心理較脆弱,醫護人員對此類患者應有強烈的責任心,加強預見性護理意識,從各個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總之,除了要做好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身體護理外,對恢復期病人的心理護理也不可忽視。恢復期機體的器質性變化,此時如護理不當容易造成疾病的復發和向嚴重的方向轉歸。因此必須重視這個階段的護理,結合患者的個性特征,對癥護理。
參考文獻
[1] 李玉芬,張寶華.內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評價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15~16.
篇6
【關鍵詞】急診科;急性消化道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123-01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急診科常見急癥之一。此病起病快、病人臨床表現兇險,如不能得到及時搶救,可直接威脅患者生命。所以這就要求對于急診搶救室的醫務人員必須具備嫻熟的技術及敏銳的觀察力,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密切觀察病情,以保證搶救的成功。現將我院2013年1月―2012年11月就診的7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護理體會做如下總結: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72例,其中男43例 女29例 年齡32-74歲 平均54.3歲 其中肝硬化17例,急性胃黏膜病變41,消化道潰瘍12例,腫瘤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嘔血、便血及休克癥狀。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輕者出血患者臥床休息以減輕缺血所致的心臟負擔,注意
保暖。大出血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將下肢抬高30°,以保證腦部供血,防止暈倒。嘔吐時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使用負壓吸引器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血液、嘔吐物。遵醫囑給予患者鼻導管吸氧,3-5升/分,并進行心電監護,給予患者禁食水。
2.2 迅速建立靜脈通路 快速補充血容量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補充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的發生。一條靜脈通路可用于輸液輸血,另一條靜脈通路可用于止血藥物的輸入。并遵醫囑給予患者抽血,查血型,BCRI,行交叉配血。輸液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正確掌握輸液速度,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可適當放慢輸液速度,防止發生肺水腫和急性心力衰竭。
2.3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對是否出血進行再評估 出血量在10%以下無明顯癥狀,出血量在10%以上可出現眩暈、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現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癥狀。護理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表情、面色、呼吸、血壓、脈搏、心率、體溫的變化,每15-30分鐘測量生命體征一次。觀察患者神志的情況,有無煩躁不安、嗜睡、昏迷等;觀察患者皮膚和肢端末梢的色澤、肢體溫度,注意腸鳴音有無亢進;檢測血常規紅細胞的變化。出現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2.4 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的原理是通過胃、
食管的氣囊充氣后分別壓迫食管胃底曲張靜脈而達到止血的目的。插管前要檢查有無漏氣、壓力情況及管腔是否通暢,并向患者交代留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爭取患者的配合。留置時操作要慢,插管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氣囊壓力50-70mmHg,食管氣囊壓力35-45mmHg,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留置三腔兩囊管期間可通過管腔注入止血藥物,并觀察有無再出血。出血停止24h后,可取下牽引,將氣囊內的氣體放出,放氣遵循先放食管氣囊再放胃囊的原則。如再觀察24h后仍未再出血,可拔出三腔兩囊管,在拔管前應先口服液體石蠟油15-20ml,然后再緩慢拔出,以防止食管壁上的黏膜撕裂,導致二次出血。
2.5 皮膚及口腔護理 保持床單位整潔,床鋪保持干燥平整,協助患者
按時翻身變換按摩身體受壓部位,預防壓瘡的發生。由于胃內出血嘔出污染口腔,造成細菌繁殖,加之胃內異物發酵,口腔內形成特殊氣味,因此應做好口腔護理,以減少口腔中的血腥味,避免再次引起惡心、嘔吐,同時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適度,一般可采用生理鹽水漱口。
2.6 心理護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發病急、病情危重,患者大多
會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再加上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醫務人員緊張的搶救場面,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急診搶救間的護士要注意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對于意識清楚的患者,給予患者鼓勵性語言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合作意識,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不適,還可以用非語言性的鼓勵,如眼神、動作及手勢等。對于意識不清楚的患者,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及時、耐心、準確地解釋,使患者家屬能積極地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搶救。
結論:急性消化道出血作為急診科的常見病,具有病情危重、起病急的特點,
作為急診搶救間的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癥狀及護理,可以減少消化道出血后對各大臟器的影響及繼發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通過醫護人員的配合,能大大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為患者入院進行進一步治療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迎今,初,張春艷,王玉梅.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與健康教育[J].林醫學,2012,3(8):1704-1705.
[2] 吳紅梅.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1,(10):634-635.
[3] 張德銀,范順陽.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體會[J].護理園地,2011,3(8):62-63.
篇7
【關鍵詞】 肝硬化; 消化道大出血; 護理; 心理; 滿意度
Application of Patient-l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with Cirrhosis/CHEN Yan-hua,ZHANG Ting,TANG Y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081-08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atient-l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80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conventional care,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patient-led psychological nursing.Result:State anxiety,trait anxiety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48h after admission (P
【Key words】 Cirrhosi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ursing; Psychological; Degree of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Jiangmen 52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42
消化道大出血多見于消化性潰瘍、嚴重肝硬化及胃癌,死亡率較高,必須及時救治并進行精心護理以提高搶救成功率[1-2]。筆者所在醫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0月對4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了以患者為主導的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護理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筆者所在醫院救治的80例因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19~69歲,平均(52.9±7.2)歲;發病至入院救治時間2~5 h,平均(3.4±1.3)h;出血量估計900~3000 ml。對照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2~69歲,平均
(53.4±7.8)歲;發病至入院救治時間2~4 h,平均(3.3±1.4)h;出血量估計800~3200 ml。兩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如準備急救物品、快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等。觀察組在積極搶救同時采取以患者為主導的護理干預,如下。
1.2.1 病情觀察 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并根據患者病情進行適當護理,如對血壓稍低患者,囑患者頭偏一側、去枕平臥以保持呼吸順暢;對血壓不低患者,將其床頭抬高10°~15°。患者入院初期血容量尚未恢復前,適當加快滴速以快速恢復患者血容量,待患者血壓平穩、心率恢復正常后要適當減慢滴速以防輸液過量而造成再出血或肺水腫[3]。輸液時要加強巡視,注意保暖,并準確記錄患者液體出入量以供醫師治療參考。
1.2.2 心理護理 多數初次發生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均有對死亡的恐懼及焦慮心理,患者家屬也格外對患者生命安全擔憂,故在治療期間尤其是治療初期,在有條不紊開展護理搶救工作同時,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年齡、心理狀況、文化程度等進行恰當心理護理,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出血原因、有效治療方法等以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及求生欲望;對治療期間反復大出血患者,尤其要進行重點護理,耐心聽取患者主訴以充分了解患者不良情緒來源并做好解釋;對病情相對穩定患者,要鼓勵其多學習疾病相關知識以分散其注意力并提高其保健意識。
1.2.3 加強基礎護理 主要加強皮膚、口腔、飲食及三腔兩囊管的護理。除保持患者床單清潔、加強患者個人衛生護理外,尤其要重點做好患者口腔護理以防患者發生口腔感染;患者出血活動期通常禁食水,但出血停止3~4 d后可適當進冷流食,并逐步過渡至正常普食。患者應用三腔兩囊管期間還應重點做好鼻腔護理,定時用潤化患者口腔、鼻腔以減少患者不適感。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入院時、入院48 h采用狀態-特質焦慮評分表(STAI)調查患者焦慮程度[4],并進行比較。其中狀態焦慮、特質焦慮均有20項調查,每項分為1~4級,分別對應1~4分,共20~80分,分值越高,焦慮越明顯。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入院治療48 h內止血成功率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錄入Excel文檔,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入院時、入院48 h焦慮評分比較 入院48 h后兩組患者狀態焦慮、特質焦慮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
表1 兩組入院時、入院48 h焦慮評分比較(x±s)
組別 狀態焦慮
特質焦慮
入院時 入院48 h 入院時 入院48 h
觀察組(n=40) 54.65±4.22 43.42±5.34* 51.24±5.68 42.12±3.86*
對照組(n=40) 55.02±4.34 49.65±4.86* 51.32±5.46 47.34±4.23*
*與入院時比較,P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滿意率90.0%(36/40),明顯高于對照組62.5%(25/40),不滿意率僅5.0%(2/40),低于對照組22.5%(9/4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例(%)
分組 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觀察組(n=40) 36(90.0) 2(5.0) 2(5.0)
對照組(n=40) 25(62.5) 6(15.0) 9(22.5)
字2值 8.352 2.222 5.165
P值 0.004 0.136 0.023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0%(4/40),明顯低于對照組30.0%(12/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5.000,P=0.02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例(%)
分組 肺部
感染 肝昏迷 肝腎
綜合征 氮質
血癥 腦血管
意外 合計
觀察組(n=40) 2(5.0) 2(5.0) 0 0 0 4(10.0)
對照組(n=40) 5(12.5) 2(5.0) 2(5.0) 2(5.0) 1(2.5) 12(30.0)
2.4 兩組入院治療48 h內止血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40例患者入院治療48 h內止血成功37例,止血成功率為92.5%;
而對照組40例止血成功30例,止血成功率為75.0%。兩組比較,觀察組止血成功率優于對照組( 字2=5.29,P
3 討論
消化道大出血通常起病急驟,患者及其家屬對突然發生的大出血缺乏了解與認識,再加上大出血可導致患者血容量降低、休克而出現瀕死感,絕大多數患者往往有極度的恐懼與焦慮[5],這一點從表1得到證實。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消化道大出血治療的方法越來越多。做到快速止血,使患者盡快康復,解除患者身心痛苦,不僅要求醫務人員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而且需要良好的護理配合[6]。因此,必須重視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心理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根據患者治療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進行以患者為主導的護理干預對確保止血成功至關重要。
現代醫學發展已經由過去的傳統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學模式轉變[7]。有效的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情緒穩定,心理壓力減輕,拉近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進一步治療,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理解,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降低醫療糾紛,使醫患關系更加融洽與和諧[8-9]。楊花蘭等[10]對急性肝炎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加強心理干預,發現護理滿意度達86.7%,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6.7%。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滿意率90.0%(36/40),明顯高于對照組62.5%(25/40),表明加強以患者為主導的心理護理干預有益于醫患關系的改善,這也表明,患者能夠以更加良好的心態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對疾病的康復有明顯促進作用。
在本研究中,從患者病情出發,根據患者病情開展了一系列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措施,如病情觀察,根據患者血壓選擇患者不同舒適;加強心理護理以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消化道大出血的認識與了解;加強對患者皮膚、口腔、飲食及三腔兩囊管的護理等。這些護理措施均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醫療理念,并以患者為主導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護理,使患者身心均獲得最舒適護理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從而更易于配合治療、利于早期康復。從研究結果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000,P=0.025)。觀察組患者入院48 h的焦慮情緒較對照組明顯減輕,且止血成功率也更優于對照組。這提示出以患者為主導的心理護理,可顯著緩解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慮并可提高止血成功率,減少并發癥,使醫患關系更加和諧,值得臨床應用。總之,以患者為主導的心理護理方式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將使臨床護理達到更高的服務境界,更利于醫院服務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鐵軍.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6例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10):72-73.
[2] Zhang J,Zhou L,Zheng S S.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orrelated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9(1):15-22.
[3] 劉蘭,王淑平.循證護理在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2,33(9):2006-2007.
[4]周積逢.舒適護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1(3):545-546.
[5]張靜,高曉嵐.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心理應激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8,10(191):165.
[6] Andreja Vujanac,Vladimir Jakovljevic,Dusica Djordjevic,et al.Nitroglycerine effects on portal vein mechanic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portal hypertens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18(4):331-339.
[7]秦用梅,楊敏,許敏.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50例的舒適護理[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10):1618-1619.
[8] Ruan Ning,Zhang Gui-qing.Advances in research of the cause of dental anxiety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0,10(7):1395-1397.
[9]王麗萍,鐘皎,金聚良,等.加強職業情感教育,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21):4146-4148.
篇8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診科常見病,是由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數小時內失血量超過1000ml或循環血容量的20%。臨床表現為嘔血、黑便,常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周圍循環衰竭,病情危重,短時間內可能危及生命,應立即配合醫生做好各種搶救,止血措施,嚴密觀察周圍循環狀況的變化,做好各種護理是搶救成功大的重要環節,現將有關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急診科2010年——2012年,共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齡32-78歲,肝炎后肝硬化36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肝癌晚期14例,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10例,除3例肝癌晚期搶救治療無效外,其余61例均好轉出院。
2 急救護理
2.1 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 接診嘔血、黑便、暈厥患者應首選肘靜脈、頸內靜脈等大管徑血管,Y型留置針建立靜脈通路,保證至少2條有效靜脈通路積極補充血容量;采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盡早輸入新鮮血液;查血常規、電解質等。如患者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四肢冰涼,提示微循環血液灌注不足,如皮膚逐漸轉暖,出汗停止,提示血液灌注好轉。
2.2 密切監測生命體征 大出血時根據病情每30分鐘-1小時測量生命體征1次,必要時心電監護。
2.3 保持呼吸通道通暢 出血時絕對臥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嘔吐時要及時清除口腔內分泌物、血液或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導致窒息,采取平臥位或下肢抬高30°,改善顱內循環以保障腦的供血量,不增加腹內壓[1]。
2.4 糾正缺氧 由于大量失血,紅細胞數量減少,機體攜氧功能下降,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導致組織器官嚴重缺血、缺氧,故急性出血期給予高濃度(30%-40%)、高流量(5-10)L/min吸氧或給予面罩[2]。
3 一般護理
3.1 觀察出血情況 患者出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適、疼痛、惡心、嘔吐、胃內灼燒感,繼而心悸、頭暈、出冷汗、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等循環衰竭表現。因此,在出血高發時間段,應嚴格執行床頭交接班制度,加強夜間值班制度,加強巡視和生命體征的觀察,及時發現出血早期癥狀,及時提供救治[3]。
3.2 正確估計出血量 一般大便潛血陽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內積血量250-300ml,可引起嘔血、柏油樣便出血量500-1000ml,一次出血在400ml以下時,可不出現全身癥狀,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可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
3.3 飲食護理 急性大出血者應禁食,小量出血可給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等,無渣、無刺激、溫冷食物,應給高熱量流食,補充蛋白質,以植物蛋白為主,細嚼慢咽,切忌過快,食物不可粗糙、過硬、過燙,或油炸、辛辣,戒酒、煙,去除再出血誘因。
3.4 心理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發病突然,出血量大,給患者很大的心理打擊,使患者精神過度緊張、煩躁、焦慮等,這種不良心理可以加重出血,護士在搶救中要以鎮靜的態度,迅速、敏捷、熟練的操作、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取得患者的信任,關心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幫助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消除恐懼的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從而有利于止血。
4 討論
4.1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 其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補液、止血、制酸等,及時有效的護理配合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4.2 健康教育 教會家屬給予患者良好的社會支持,教會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出院后定期檢查,不要隨意停藥;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給予飲食指導,如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生硬粗纖維食物、提供優質蛋白等;教會如何識別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
參考文獻
[1] 崔麗娟,崔麗麗,王國華.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03,27(7):545-546.
篇9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79
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 人們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強大的壓力, 這使得人們無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過大的生活壓力不僅會導致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 還會對消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消化道系統疾病發作起來十分兇猛, 即使經過專業治療也難以確保完全恢復, 對日常生活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針對這種情況, 需要對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專業的護理干預, 使其快速有效地康復。現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具有代表性的消化道潰瘍患者70例, 對其進行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專業性分析, 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共7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 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中男17例, 女18例, 年齡18~60歲, 病程1~3年;對照組中男17例, 女18例, 年齡18~60歲, 病程1~3年。70例患者都具有明顯上腹部疼痛、反酸等消化道系統疾病的癥狀, 通過胃鏡等輔助設施檢查確診為消化道潰瘍[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的35例患者進行合理用藥等常規護理, 不進行其他護理干預。觀察組的35例患者進行專業的綜合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護理 消極的心理會加重疾病的發展, 與之相反, 如果患者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那么康復率可會隨之大大升高。因此,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進行心理干預護理。首先醫院應當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 醫護人員注意保持病房整潔, 并經常開窗通風;其次注意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 消化道潰瘍患者經常會有厭食、腹部疼痛等病癥, 當患者出現此類情況時, 醫護人員應當有耐心, 用親切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 使他們的心理得以放松[2];再次, 醫護人員應當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關于消化道潰瘍的相關知識, 克服其對于疾病的恐懼心理, 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 2. 2 日常飲食護理 消化道潰瘍患者的飲食需要格外注意, 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 少食多餐, 攝入營養豐富的且不傷害消化道的流食, 并適當加入人體需要的其他營養成分, 提醒患者不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更不要吸煙, 防止潰瘍創面擴大。
1. 2. 3 藥物護理 在患者用藥之前, 醫護人員應當提前與家屬交流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 確認患者不會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之后再進行用藥治療[3]。用藥過程中, 要注意遵循醫囑, 嚴格按照要求定時定量服用, 以便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
1. 2. 4 健康指導 當患者經過專業的護理干預達到出院標準時, 醫護人員應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專業的健康指導, 這也是護理干預計劃的最后一步, 這一過程主要是傳播積極向上的健康知識, 提醒患者在出院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由于消化道潰瘍這類疾病復發率較高,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要過分攝入刺激性食品, 更不要大量無節制地飲酒, 防止疾病再次發生。
1. 3 統計學方法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經過綜合護理后, 病情有較大改善, 有30例患者恢復良好, 沒有產生并發癥, 1例患者癥狀未消失。對照組20例患者恢復效果較好, 7例患者消化道潰瘍癥狀未消失。觀察組患者在經過綜合護理后, 有效率達到97.1%(34/35), 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80.0%(28/35)。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篇10
【關鍵詞】飲食護理干預;消化性潰瘍;復發率;生活質量
0 引言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是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飲食因素是其關鍵性因素。飲食不當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和加重,而合理的飲食能有稀釋胃酸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加強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指導對于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具有積極意義。我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對45例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加強飲食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0例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納入標準:(1)均明確診斷,并符合消化性潰瘍的診斷標準;(2)無消化道手術史;(3)年齡18-75歲;(4)無消化系統大出血和幽門梗阻、穿孔等并發癥;(5)處于活動期或愈合期;(6)潰瘍直徑3-20mm,數目1-2個;(7)肝腎功能正常;(8)溝通、認知能力正常,能理解并完成調查問卷的內容。排除標準:(1)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2)合并有腫瘤或結締組病;(3)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4)癌性潰瘍;(5)胃部、十二指腸出血或穿孔;(6)神志障礙、聽力障礙。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齡45.8±18.5歲。平均病程5.2±2.5年。胃潰瘍35例,十二指腸潰瘍42例,復合型潰瘍13例。采用隨機、雙盲雙模擬、平行對照的方法將該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潰瘍類型等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
1.2 方法
1.2.1 飲食原則
治療期間通過發放書面資料、一對一講解,后期通過郵件、電話隨訪等對多種方式進行飲食護理干預。講解飲食因素在消化性潰瘍發病中的重要作用(抑制、 中和胃酸、促進愈合、減少復發,提高患者對合理飲食的重視,囑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告知患者飲食原則:戒煙、戒酒,忌飲食濃茶,飲食宜清淡,細嚼慢咽,豐富多樣,規律進食(日進餐4-5次為宜),不易過飽或過饑。忌刺激性食物(生冷、辛辣、干硬)。烹調采用蒸、煮、燴、燉、燜等方法為宜。
1.2.2 各階段的飲食
(1)急性期:限制牛奶、肉湯、雞湯、魚湯的攝入,給予溫和、無刺激、易于消化和有營養的流食、半流食,如面湯、稀飯、雞蛋湯、蜂蜜、果汁等。(2) 好轉愈合期:由半流質逐漸過渡到鍛煉性的食物,多食偏堿性食物,如饅頭、粥等,可在粥中加入卷心菜或紫菜等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促進愈合。(3)恢復期: 過度到正常飲食,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鋅元素的食物,將以上物質常見食物以圖片的形式發放或發送給患者,加深患者的印象。食物面食為主,蛋白質以雞蛋、牛奶、肉類等,使用植物油(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等。為預防消化性潰瘍復發, 可適當讓患者服用復合維生素 B或常吃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葡萄、獼猴桃等。
1.3 觀察指標
(1)飲食知識的掌握率:采用我科室自制的消化性潰瘍患者飲食知識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飲食與潰瘍發病的關系、飲食對潰瘍愈合的影響、合理的飲食方法、飲食對潰瘍復發的影響,共20個題目,每項設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計分1、3、5分,滿分為100分。85分以上為掌握良好,70-85分為一般,70分以下為差。(2)復發率:兩組患者均隨訪6-18個月,平均12.5±5.8個月,記錄此期間的潰瘍復發率。(3)生活質量:6個月后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生活狀態4個方面,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數據統計軟件,數據資料的比較分析采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 檢驗水準α=0.05,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飲食知識掌握和復發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飲食知識掌握好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
觀察組在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等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本研究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加強飲食護理干預的實踐表明,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對飲食知識的掌握情況,降低復發率,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質量,均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郭艷.行為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癥狀及復發率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