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了洗碗范文
時間:2023-04-01 13:59: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學會了洗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我們吃完午餐,看見媽媽在洗碗。我想媽媽日夜為我們操勞,已經很辛苦了,為了想幫媽媽分點工作,我像媽媽提出要學習洗碗的要求,媽媽聽了,很是開心,爽快的答應了。
開始學洗碗,媽媽說:“先把碗放進清水里,放10克左右的洗潔精,洗一遍,再放進清水漂一遍,就好了。”我聽了,覺得自己能勝任,就說我來我來。媽媽見此,就讓我上去試一試。
第二天,我用手一摸自己洗的碗,咦,怎么回事呢!平時,摸一下媽媽洗的碗,都是光滑的,而這個怎么是油油的呢,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時,媽媽說:“你別小看一件小事,只有用心的做,才能成功。”我聽了媽媽的話很深受啟發。
過來些日子,我成功了,那是因為我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你認真去做,就會成功。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怎樣洗碗。
今天,全家人吃完飯,每個人都有事做,我的作業已經寫完了,所以沒事做。爸爸、阿姨都很忙,沒時間洗碗,我就主動承擔了洗碗的任務,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洗碗。
我走進廚房,開了水,把每個碗都用水沖了一次,但碗還是油油的。我拿起布又用力擦了一次,還是油油的。我心里想:怎么才可以把碗洗得干干凈凈呢?我想:阿姨洗衣服都用泡沫洗。我自言自語地說:“用……用……用,對啦!用洗潔精。”我馬上倒了一點洗潔精在洗碗布上,接著又擦在碗上,用水沖了一次,果然干凈了。我每個碗都這樣洗,終于洗完了。
雖然我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學會了洗碗,所以我很高興。
我學會了洗碗100字作文三:
今天,媽媽叫我學洗碗。媽媽告訴我先把洗潔精倒在盆子里,然后開起水龍頭,先洗湯匙和筷子,再洗碗和盤子,最后再沖一遍。
我就按媽媽說的去做了。先把湯匙前半部分洗一洗,再把手握的湯匙柄洗洗;接著洗筷子,筷子的洗法很簡單,把水龍頭開起來,把筷子握在手心里搓一搓就好了。接下來,就要洗碗和盤子了,先用洗碗布在碗和盤子的里面洗一洗,再在旁邊洗一洗,最后把碗和盤子的后面洗一洗就洗好了。
第一遍洗好后,再把所有洗過的東西用水沖洗一次,然后倒扣在籃子里。洗好了,把洗碗布擰干,掛在水龍頭的架子上晾干。我又學會幫媽媽多做一件事情了,我覺得好開心啊!
我學會了洗碗100字作文四:
今天,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洗碗。
洗碗的主要程序是:先倒上水,再把碗筷放如水中,然后用抹布來回洗幾遍,別忘了還有洗潔精,洗干凈后再用清水沖一遍。這樣,碗才算干凈。
篇2
后,我好奇地端著碗,央求媽媽讓我嘗嘗洗碗的滋味,媽媽允許了。
我,可畏全部武裝呀:先是沖水把碗浸在水中,接著把洗潔精、抹布、鐵絲網等準備齊全,然后系上圍裙,最后卷起袖子,擺好架式,
左手小心翼翼地拿著碗,滴一點洗潔精,右手緊捏抹布開始洗起碗來。
“哎呀,真累!”我伸了伸懶腰,一看,驚奇地喊道:“才過了6分鐘!”
這回兒,我已招架不住了,可又有點后悔,可總不能半途而廢吧?沒辦法,我無精打采地洗了起來…...
“啪!’’一不小心,可憐的碗早以“粉身碎骨”躺在冷冰冰的地板上,哎呀!嚇了我一跳,怎么這么倒霉呢?可也沒辦法,只能面對現實,于是,我趕緊打掃,可這一發不可收拾,廚房不僅成了戲水地,還成了洗潔精的天地,整得我暈頭轉向,來了個“底朝天”,又得興師動眾,麻煩老將出場……
我這個大小姐的脾氣不知不覺冒了出來,真是幫倒忙,媽媽也只能好言相勸:“孩子,你幫我洗碗是對的,雖然鬧個雞犬不寧,但是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媽媽的話宛然一支小錘子敲打在我的心田上,真是振奮人心,我立即又行動起來。
我使勁搓著、洗著,時時刻刻謹記媽媽的話,用火眼金睛注視著,才一會兒,麻煩又來了,碗上的小污點怎么洗都清晰可見,急得我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這時,耳邊又回蕩起媽媽的話,不由得拿起鐵絲網,到上洗潔精,認真、仔細地洗起來,豆大般的汗珠悄然流下,可我顧不得去擦,專心搓洗著……
皇天不負苦心人,碗一個個明晃晃,瞧,還能照出人影來呢。真是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看著煥然一新的勞動成果,仿佛在對我說:“謝謝你!”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在我得意洋洋之際,想起了這樣一句話:“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我滿臉漲得通紅,暗想:我應當改掉懶散、任性的缺點,虛心學習,揚長補短。
此情此景,我油燃而生出一種感慨:原來,父母是那樣辛苦,難道我們不該關心、體貼他們,為自己有這樣的父母值得驕傲嗎?知恩圖報,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好好學習,奮發向前,成為國家之棟梁。
篇3
媽媽,您辛苦了。工作上的勞累、壓力加上您對我和哥哥的操心。您已經很累了!媽,您辛苦了。
媽媽,給予了我生命。教我學會了走路;教我學會了說話;教我學會了做人。感謝您教會了我生命中的一切。每天早上7:00中,也就是我起床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已經在廚房里忙里忙外。做好了早餐,幫我收拾好了書包。然后就送我去學校,接著就是中午媽媽12:00點一下班就來到廚房里做菜給我們吃啦,吃飽后我就是一個:“只吃飯不洗碗”的人啦!這是媽媽二話不說就拿起洗碗巾開始洗碗了。晚上,又是媽媽在煮飯做菜。沖完涼后,我的衣服就交給媽媽了!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循環,媽媽已經夠累的了。我不該在這樣讓媽媽這樣累下去了,我在家里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讓媽媽一個做這么多事。但現在我體會到了做母親的辛苦:那一次,我起得很早為了讓母親過一個“舒適”、“不用做苦事”的日子好好享受一下不用做事的日子吧!呵呵!我6:30就起床了,來到廚房笨手笨腳地開始做早餐了。先是做五谷豆漿,我倒下昨天爸爸調好的水倒了下去。插上了插頭就開始煮了。在這20分鐘,我要做好荷包蛋!我拿起鍋子,拿了5個雞蛋放在了桌子上。在拿來了一張凳子站在上面。開了電磁爐后,我放了點油。等油“爆香”了后,拿起鍋鏟。把雞蛋敲碎打在鍋里,不一會兒,雞蛋像一朵花兒一樣綻放開了。就這樣子連續循環,5個荷包蛋在我笨手笨腳的技術中做好了。已經6:50了!我把荷包蛋端出去放在桌子上,接著就把五谷豆漿乘好來!一共是3碗,突然房門開了。爸爸媽媽朦朧地睡眼里看著我,爸爸媽媽突然坐了同一個動作:用雙手揉揉眼睛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在睡夢中。突然媽媽說;“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出來啦!”我向爸爸媽媽撲去說:“你們辛苦了!所以今天我讓自己當了一回大人來孝敬你們!”接著是一連串的笑聲,徘徊著屋子里!然后,滿身大汗的我說道:“原來,爸爸媽媽以前這么累啊!”我跑去問媽媽,媽媽的回答讓我是十分感動。媽媽說:“只要你們能健健康康、學習得好。我就很開心了,就算在苦、累我也覺得十分值得!”
媽媽,你辛苦了。我真想快點長大啊,快點讓我的媽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篇4
比如說剝毛豆.用手指剝開豆莢,將里面一個個碧綠的毛豆放進干凈的碗里,毛豆殼丟進垃圾桶.一開始我不會剝,爸媽將一個個毛豆剝給我看,我模仿著剝,剝著剝著手指上劃了一到口子殷紅的血一滴一滴地滴到在地上.我忍著疼痛終于把一斤毛豆剝好了.最后,我在我的"打工"卡上做了加一毛錢的記錄。
這以后,我學會了疊衣服.晾衣服.掃地.擇菜.洗碗.倒垃圾等。
一年多來,我在家中打工所得的錢共有500多元。明年一年的學費,書費都有了落實了。
篇5
當我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軍訓基地時,卻發現一切并沒有象聽到的那么糟糕。軍訓的確十分苦,但是苦中有樂;教官的確是十分的嚴,但卻并非毫無人性;雖然是16個人一個大寢室,但卻生活得其樂融融。只有那無處不在的蚊子卻讓我的軍訓生活心有余悸。
這8天的軍訓生活我學到了很多,學到了遠比軍訓本身更加重要的東西。我學會了堅持不懈,學會了感恩父母,學會了獨立自理,學會了團結一致……
在軍訓的第三天,我病了,但是我并未因此而倒下,來自同學的照顧,老師的關懷,讓我倍感溫暖,也讓我學會了堅強,無論有什么困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為了我的健康成長,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不會對我棄之不顧,不會讓我吃不飽穿不暖,他們總是為我默默奉獻。在軍訓基地,我嘗試一個人洗碗,洗衣服時,深深感到父母的不易,刺骨的水,難除的油漬無,論做哪一件,我都會汗如雨下,可父母每天都是重復著相同的勞動卻從未抱怨過水冷油膩,一直為我默默做著這一切,8天的軍訓生活使我更加懂得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8天脫離父母的照顧,使我漸漸的獨立起來。自己洗衣,收拾床,自己的事自己獨立承擔。雖然脫離父母的照顧做這些事很困難,但是這么做對我卻十分的有意義,培養了我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對我的成長大大的有益。
篇6
一、反向思考。這種思考方式能突破常規思維,創立一種跟原意相反的新意。如作文題《我渴望______》,一般同學補“幸福”“歡樂”“上月球”等,而一位同學補為《我渴望吃苦》,寫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想在吃苦中鍛煉意志和毅力。
二、另辟蹊徑。補充題目,如果人云亦云,就沒有味道,不能吸引讀者了。如作文題《______,謝謝你》,一般同學補“媽媽”“老師”“同桌”等,而一位學生補為《格林,謝謝你》,他寫格林的童話故事充實了他的生活,啟迪他如何作文,這樣的題目別具一格,對讀者有很強的吸引力。
三、小中見大。就是補題時從小角度切入,用心寫出最大意義來。如作文題《______,我最需要的》,一般同學補“幸福”“歡樂”“文具”等。而一位同學補為《綠色,我最需要的》,他呼吁人們不要破壞環境,應重視環保,綠化家園。
四、袒露真情。就是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如作文題《當我被______的時候》,一般同學補“表揚”“批評”等。而一位同學補為《當我被媽媽攆的時候》。他寫了自己連續兩次考試沒上80分而被媽媽趕出家門的事,反映了家長過分重視成績的現象。
篇7
李根學會了做各種家務活,學會了在課余時間撿垃圾換取微薄的生活費。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無微不至的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由于長期的臥病在床,李根父親的身上長滿了褥瘡。需要經常翻身,為了更好的照顧父親,睡覺時,李根就用一根呢龍繩,一頭綁在父親的手腕上,一頭綁在自己的腳腕上。當父親忍受不住疼痛時,呢龍繩就會震動,感覺到呢龍繩的震動,李根就會趕緊起來照顧父親。在父親的眼里,這根普普通通的呢龍繩就是一根“孝女繩”。
讀罷李根的故事,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驚訝、驚異、驚奇、震驚……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從小到大,在母親的呵護中,在父親的照顧下,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爺爺奶奶會給我買好吃的食品;姥姥姥爺會給我買最漂亮的衣服;還有姑姑、舅舅的疼愛……時時刻刻,我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可是,我從來都沒有想要為我的親人做什么?
我也明白“百善孝為先”,卻以為“孝敬老人”是長大后的事情。
李根讓我明白了,“孝”完全可以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我學會了,為爺爺奶奶奉上一杯茶,為姥姥姥爺送上一句祝福,幫媽媽洗洗碗;為爸爸倒好洗腳水,節日里,給姑姑打個電話,給舅舅發個短信……
李根讓我知道了,“孝”的后面是一顆充滿“愛”的心。“愛”的力量是神奇的。李根憑借對父親的愛,支撐起了家的天空。使這個瀕臨破碎的家依然溫暖著,依舊存在著。這就是“愛”的力量。
愛是神奇的,鼓舞著人們沖破困難,走向光明。
愛是神奇的,鼓舞著人們跨越黑暗,迎接曙光。
愛是神奇的,有愛就有一切。
“只要人人都現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讓我們一起來孝敬我們的父母家人,這是對親人的愛。讓我們一起來友愛我們的同學朋友,這是對友人的愛。讓我們一起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對他人的愛。
篇8
周記的格式1
月幾日、星期幾、天氣;第二行中間寫上周記的題目;第三行的右邊寫上孩子的名字;第四行開始是周記的內容。周記年月日天氣
1.本周記事-
2.自評-優,缺)
3.解決措施-
4.下周計劃-
固定的周記格式:
開頭寫日期(年、月、周次)、天氣情況,然后是所記內容,周記大部分都添加了標題
周記:用文字記載一周(一個星期)來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進行的每周一次文字記錄。它有別于“流水賬”,在于流水賬是由啥就記錄啥,不需要作修飾和認識的升華,而且不限多少,一周之內可以記錄您每一天的任何事情。
而周記:每周一次,并且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思想認識有一定的升華。
和日記差不多,比日記短,可以記述多件事物
周記的格式2
周記:用文字記載一周(一個星期)來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進行的每周一次文字記錄。
它有別于“流水賬”日記,在于流水賬是有啥就記錄啥,不需要作修飾和認識的升華,而且不限多少,一周之內可以記錄您每一天的任何事情。而周記:每周一次,并且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思想認識有一定的升華。
周記是對個人和某個團體一周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惑、所獲的記錄。周記作用:從學生角度來說,周記用來回顧一周的得失,提出經驗教訓,讓班主任對班上情況有一個更加詳細和全面的了解,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周記用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答疑解惑,并通過周記的形式而置一些跟教育主題有關的主題作文,提高學生的認識,從而在全班范圍內形成正確、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并為主題班會準備材料,提高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
三年級周記
我幫爸爸洗襪子
星期天,我在家里準備做家務。媽媽說,那就洗爸爸的襪子吧。
我接了一盆水,水干凈的像一面大鏡子。我把爸爸的襪子拿過來一看,好臟呀,又黃有臭。我連忙把它扔進水里,把它浸濕了。我先拿起一只襪子,把它的正面、反面都涂上肥皂,我用力的搓,咔吱咔吱,襪子上出現了許多白色的泡泡,一個個泡泡像許多美麗的水晶球,柔柔的、軟軟的,好玩極了。一會兒,一雙襪子洗好了。
然后,我再用清水把它們漂洗干凈。啊,襪子又潔白又干凈,還透著一股肥皂的清香。最后,把它們晾在衣架上,它們迎風飄舞,好像在說:“小朋友,謝謝你。”
晚上,爸爸知道了,夸我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
我學會了洗碗
吃完晚飯,我自告奮勇想幫外婆做些家務事,可是,家里的衣服、被子都干干凈凈,做些什么呢?外婆提議說:“要不你把剛吃過的碗洗了吧”。我爽快地答應了。
篇9
挑戰極限,征服自己
當問到是如何喜歡上登山這項運動時,張進舉了這樣的例子:就像你不喜歡看球,別人去看時叫著你,你就被慫恿著去看了一場,看了一場后你覺得里面的內容讓你喜歡,就愛上看球了。登山也是這樣,我就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參加了登山活動,在這期間我體會到了很多跟原來不一樣的東西,后來就慢慢喜歡上這項運動了。
張進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攀登的高山――哈巴雪山。那是在2月份,風特別大,還有長達四五百米的亮冰坡。后來才得知,每個月登山的難度是不一樣的。
盡管登山之前做過相關的訓練,但還是承受了不少艱難和痛苦,尤其是高原反應,頭疼,惡心,苦不堪言。但是張堅持下來了,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哈巴雪山。
2006年8月,張進和其他5名登山人員在長江源頭6621米高處攀登,那是繼1984年之后沒有人再次登頂的地方。當時環境非常惡劣,連路都沒有,張進他們邊修路邊攀登,當距離頂峰還有最后300米的時候,需要選能夠固定繩子的地方,七、八月份的雪是極其松軟的,很難固定住,身邊是看不見底的懸崖,而且腳下非常滑,一不小心就會跌進谷底。他們憑著豐富經驗、嫻熟的技術、旺盛的體力,最終跨過了這個危險的關口。有了這次經歷,張進認為對登山運動來講,安全是第一位的,登頂是第二位的,登不登頂沒關系,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出安全事故。當問及登山如此危險,為什么還這么堅持時,張進說:“因為我們喜歡,為什么要組織登山,是為了鍛煉,希望能夠通過這項活動培養一批人,讓他們成長起來。”他還分析,如果單就大學生這個角色來說,沒有必要去干這么一件事情,去挑戰很高很險的山峰,可以選難度稍微低點的,能達到目的就行。但是,假如僅僅選擇那些適合自身去攀登的山峰,你就永遠征服不了它,你也就永遠能征服自己。尤其是在攀登姆斯塔格山時,他非常享受“天高任鳥飛,舍我有其誰”的感覺,那是一種人類征服自然的特殊感覺。
作為學校登山隊的隊長,張進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始終堅持“我不是一個人在登山,我還是一個20個人的登山隊的隊長,更多的責任是帶領著一支龐大的登山隊伍,在暑假的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攀登一座高峰,我要保證隊伍的安全,作為隊長不僅僅是個人的體現,而是讓團隊有所成長,保證這個集體的安全”。
“登山”到底給張進留下了什么呢?堅持,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是……?張進坦言。“每個成員都學會了承擔責任,我們隊里最小的成員,在家里連廚房都不下的,在這里卻要用冰冷的水刷四五十個碗,而且所用的水是從河溝中接到桶里,再提一段歇一歇的交替運動提回來。從此,他們懂得了水的味道叫做“艱苦”,洗碗的感覺叫做“責任”。
傳遞夢想,精彩人生
“珠峰火炬手”是張進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但這個身份的得來,遠沒有傳說的那么容易。珠峰火炬手是2006年9月份開始選拔的,當時張進的登山團隊在業界小有名氣,再加上人民大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爭取,張進同另外2名登山愛好者才擠進珠峰火炬手的候選人隊伍。緊接著他們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艱苦卓絕的“魔鬼訓練”,參加了珠穆朗瑪頂峰上的火炬點燃測試。回憶自己參加測試活動的全過程,張進說:“按規定大學生應達到的高度是7790米,我一路上就想著一定要想辦法爬到這一高度。規定大學生到達的高度是7790米,誰能堅持到誰就可以入選。”張進坦言,或許是因為自己比一些同伴登過更多的山,積累了一些經驗,很多困境在他剛剛開始登山的時候就曾經遇到。或許是信心、勇氣和力量的支撐,自己除了在第一天晚上到達6500米的時候,有一點點頭疼,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沒事了,又充滿自信地出發了。張進在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測試活動中,最終到達了7790米,通過了考核。
奧運火炬手傳遞,尤其是珠峰火炬傳遞具有多重意義。如果單純從攀登的角度講,張進有什么樣的感受?他非常爽快地用4個字“非常簡單”加以概括。他說,從內心來講,他更喜歡作為一個單純的登山者登上珠峰的感覺,但又表示作為火炬手登上珠峰將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刻,也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篇10
有天早上我坐在鏡前擦隔離霜,媽媽進來喊我吃早飯順嘴說了一句:“化什么妝呀,對皮膚不好。”我說:“就打個底,不算化妝。”媽媽拿起我桌上的瓶瓶罐罐問:“打什么底?這是什么東西?”我著急上班就敷衍了一句:“您就當我是化妝吧!”上班路上我一直想著媽媽皺著眉頭看那些日、英、法文的表情,想起了我其實直到上了大學才在室友的帶領下研究起化妝品,對,就是大學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之前,媽媽不化妝所以我也不懂那些瓶瓶罐罐,之后,學室友涂涂抹抹,從零基礎一路惡補,清潔、祛角質、精華、眼霜、隔離防曬一個不落,而媽媽,還是那個一支大寶用一年的媽媽。
每天晚上吃過晚飯,我會坐在書桌前,或者練書法,或者念英語書,或者寫稿子,做上兩三個小時的功課。電腦桌挨著我的書桌,我絲毫不覺得受影響,可爸爸媽媽卻總不自在,他們玩一會電腦就匆忙改去看電視了,搞得好幾次都誤了收菜,損失慘重。一是為二老的種菜事業心急,二是有他們在我確實心不靜,所以干脆把這每晚的必修課停了。散散步,看看書,倒也自在。過了幾天媽媽在吃飯的時候說:“這孩子從小就不愛寫作業,懶!”爸爸接過話頭:“嗯,前兩天還趴桌上寫毛筆字,我就知道是在那裝大尾巴狼呢!”我就聽著,跟著他們一起笑,不爭辯,心甘情愿繼續做他們心目中那個懶姑娘。
以前在爸媽身邊,無論我做什么事都不愛和爸爸說,因為他從來沒給過我一句鼓勵。前些天晚上我在臺燈下熬夜趕稿,爸爸睡醒一覺起來問我怎么還不睡,我不敢說,怕他又恥笑我的作家夢。老公幫我說:“她在給雜志趕稿。”我爸站著看了一會說:“行,好好寫!”他居然沒潑我冷水,也沒勒令我趕緊睡!而現在,我真的開始動筆寫長篇了,他那個“好好寫”就是我最根本的動力――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他講過的故事都寫出來。
高中畢業后的近十年里,我回家最久也就住一個月,我不停地到處走著、看著,這十年里,我不只學會了化妝、做菜、打羽毛球、寫字,我還看了很多電影,看了很多書,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學會了抽煙,學會了喝酒,學會了熬夜,學會了喝咖啡,學會了感冒不吃藥……之前我在家住,不會早上起床才洗澡,也不會在晚上十點后回家,不會用白開水吃藥,也不會缺乏維生素。我找工作、我辭職、我旅行、我談戀愛都很少和他們說詳細的來龍去脈,平時幾乎每天一個電話說的都是吃什么干什么錢夠不夠花之類的話。后來,我看中了一個男人,告訴爸爸媽媽我要嫁了,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南京來,那天他們住在我們附近的一個酒店,回去那天早上爸爸還和老公搶著付酒店的錢。
這十年,我身上留下了太多太多改不掉的習慣,而世上最愛我的兩個人對這一切渾然不覺,不知是我缺席了他們的生活,還是他們缺席了我的成長。在這十年后再次共處的日子里,我感覺到他們小心翼翼地尊重著我那些不算習慣的習慣,尊重著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女兒。
這十年,我這個不負責任的女兒一路向前走著,不曾回頭等一等他們,而這十年,他們抵擋著時光的掠奪,站在原地等著我。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笑,他們沒機會和我一起笑,我哭,他們也沒機會陪我一起哭;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不曾體諒他們的生活和孤獨,不曾鑒證他們一天天老去的面孔。這十年中,我大學畢業、工作、結婚,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這十年中,爸爸生了一場大病,他們都退休了,他們最愛的女兒畢業、工作、結婚,這也成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