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過程范文

時間:2023-03-16 06:45: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過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過程

篇1

第二天,爸爸很早就起來了,叫我來看一下綠豆。哇!綠豆吐出針尖那么小的白芽,而且又把水吸干了、又長胖了。爸爸又叫我去加水,我有加了手捧那么大的水,過了一小時,綠豆的皮開始裂了。到了中午,它開始脫衣服了,芽又長高了一點,水又被吸干了,我趕快給它澆水。爸爸一看綠豆太擁擠了就換了一個大盤子。到了晚上,早上沒有發芽的開始發芽了還脫了一點衣服,而早上發芽的已經脫掉一大半衣服了。一小部分的都把衣服了。不管是脫掉一小半的還是脫掉一大半的或者全部脫掉衣服的,都由原來的外表綠色露出白中帶黃的本色,今天綠豆有兩個特點,一是長的快,二是水喝的多。

今天是第三天了,早上我給綠豆盤里灑了一些水,就上課去了。放學回來一看,綠豆全部都脫掉了綠衣服,芽也長高了,原來露出來的芽變成了根,拚命的往厚布里鉆。我這才明白爸爸當初為什么要用這個厚布,原來是給豆芽扎根用的。

第四天,我很早就去上學了,沒有去觀察綠豆,下午回來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綠豆都變成紫色的了。我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就去問爸爸,爸爸說自己也不知道,綠豆為什么會變成紫色的呢?只有看明天綠豆有什么變化了。

今天是第五天,綠豆有很大的變化,我種的綠豆芽真的把根扎到濕布里去了,還有,昨天紫色的綠豆大部分都變成綠色的了。豆子里面還長出了葉子,就像剛出身的小樹苗一樣。可是我還是不知道綠豆為什么會變成紫色?也許是它的生長過程把,我真希望我的小綠豆快快長大。

今天是第六天了,我回家看見綠豆芽有長長了。我

量過最長的是10厘米。可是有些豆芽都長歪了。我弄不明白!這是為什么?爸爸告訴我:爸爸放的綠豆太多了,比較擁擠,所以就長歪了,今天綠豆芽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它長的特別快!還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綠豆芽都像種子生長似的把芽張開了,第二個特點就是豆芽長得都很瘦。而且都只有兩片葉子。

今天是第七天,我回家看見綠豆都變瘦了,問爸爸:綠豆不是喝水的嗎?因該越長越胖啊!怎么越長越瘦啊?爸爸回答說:因為它要肥料啊!人的肥料就是吃飯,那綠豆也要肥料啊!我這才明白,爸爸拿了一個維生素鈣片,把它放進濕布的中間,這樣路豆芽就會有維生素了。我還發現,綠豆芽的葉子變大了,葉子一天一天的變大了,全部都把葉子張開了。可是為什么它們都只有兩片葉子呢?

綠豆芽又長高了,說不定明天就可以完全成熟了。

爸爸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要你們種綠豆嗎?我回答說:朱老師讓我們種綠豆是為了讓我們體驗、感受、心情。爸爸說:朱老師是讓你們親身體驗生命的生長過程,要珍惜生命,愛惜生命,關心生命。在學校里要關心同學,幫助同學,團結同學。同時也是訓練和培你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這對你們班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生命的生長過程中你是采取了哪些方法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和分析生命的生長變化和特點,這些變化和特點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概括、總結成有趣的文字呢?你的心情、感受又怎樣熔進文字里?當然爸爸可能要求過高了,但你要記住這些要求,以后慢慢做就行了。

第八天,豆芽終于都成熟了。最高的有21厘米。密密麻麻的,上面兩片葉子嫩嫩的很可愛!

我對爸爸說:“這些都芽像小竹林,如果有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小熊貓的話,肯定會認為這是一片竹林,會把豆芽連根拔起,躺在地上慢慢的享受這份美味。如果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小長頸鹿會把這里當成一片樹林,會把頭抬起,享受這美味佳肴”。

當爸爸把這些豆芽連根拔起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豆芽很可憐!我的心都碎了,快蹦出來了。爸爸問:你為什么可憐它啊?我回答說:如果你是一個小孩的話,有人把你毀掉,那你不是很可憐嗎?那這和拔豆芽有什么區別呢?

這些豆芽陪伴了我八天,它們是我一生中最最好的朋友,就像愛心樹那樣,把它拔掉了,我就失去了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人一生中沒有朋友你知道是多么的痛苦。

爸爸說:那我們就再種一盆吧,這樣你就不會失去朋友了。

我還要種豆芽!

篇2

晚上,我抓了一小把生綠豆放到一個小碗里,接了半碗清水,用媽媽洗碗的濕抹布蓋在碗上,放到廚房的陰暗處。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去看綠豆。猛一看似乎沒什么變化,仔細一瞧,綠豆仿佛大了點,漲了點,皮也松了點,真可愛!下午放學后,我又去看綠豆。只見碗里的水變渾濁了,個別綠豆的衣裳松開了,露出一小點白肚皮。有的皮還緊緊地套在綠豆的小身子上面。我趕緊給它換了一碗清水,回屋寫作業。直到晚上睡覺,我還想著那些可愛的綠豆呢!“可能它們也在討論問題,互相比美吧。”想著想著,我睡著了。

第三天一起床,我就去看那些綠豆。只見有的綠豆解開了衣扣對著我笑,有的綠豆的衣服半遮半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還有的綠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真好玩!中午放學后,我又去看綠豆。有的綠衣裳全脫了,冒出了一個筆尖大的小白牙,仿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世界,綠豆的皮也散落在水面上;有的綠豆還不肯脫衣服,但已冒出了兩毫米左右的乳白色小芽,正在舒舒服服地睡大覺,真逗人!我激動萬分,忙拿給媽媽看,媽媽夸我真能干,我心里喜滋滋的。又過了幾天,小豆芽慢慢地長長了,逐漸越來越大,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豆芽……

最后,綠豆芽長了足有好幾厘米長,根也十分密集。如果你仔細瞧,會發現綠豆皮壓在根底下。這使我感受到了綠豆的偉大,它不但把自己所有的養分都輸送給葉和莖,而且一點不在意脫落的皺巴巴的皮,也不為自己變得丑陋而難過。它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觀察綠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學會用心去感受,用雙眼去發現,就能了解到生活的豐富多彩。

點評:

小作者對豆芽的連續觀察確實十分仔細,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盡收眼底。描寫中擬人手法運用自如,一系列綠豆“脫衣服”的變化過程讓人忍俊不禁。

秋天的菜園可真豐富啊!有剛剛發芽的小青菜,真像一個個剛出生的嬰兒,新鮮嫩綠。有茂盛的韭菜,它們在田埂邊排著整齊的隊伍。有碧綠的毛豆,雖然長得很挺拔,但它的葉子已經被蟲子咬得破破爛爛的。毛豆掛在上面,好像給毛豆桿裝上了美麗的掛件。有掛在枝頭的絲瓜藤,在微風的吹拂下,絲瓜藤仿佛是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有愛捉迷藏的芋艿,許多小孩都會認為它是荷葉,其實它不是荷葉,是芋艿捉迷藏用的小傘。還有紫盈盈的長得像香蕉的茄子,它們都戴上了時髦的小帽子,穿上了帥氣的晚禮服,在秋天的夜晚跳舞狂歡。

——《秋天的菜園》

江蘇省常熟市大義中心小學四(5)班 吳莉潔

小籠包剛從蒸籠里出來時,迎面撲來的是陣陣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幾個大小均勻的小籠包坐在盤子上,沖你打招呼,它的外形十分誘人:金黃金黃的外皮近乎透明,這就讓藏在里面的餡顯得格外鮮紅,讓你忍不住向它伸出筷子。夾起一個,咬上一口,那鮮美的湯汁便如泉水一樣流入你的口中,緊接著,餡也緩緩滑入嘴里,不等你嚼,又調皮地順著嗓子眼滑進肚子里,真是入口即化啊!再輕輕一吸,小籠包就會整個兒跑進你的嘴里,那嚼勁兒,那香味兒,一定會令你回味無窮。

——《我最喜歡的一種美食》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第二小學六(5)班 鄧暢

午飯后,我在看書,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就像是黃昏。突然“轟——轟——轟——”幾聲,天空竟然響起了雷聲。這時爺爺自言自語地說:“天氣反常,秋后也會下雷陣雨,實在是少見。”我踮起腳尖趴到窗口,往外一看,天更暗了,烏云翻滾,天空很低,大風活像一頭發怒的獅子,四處亂撞。不一會兒豆粒大的雨點就從云層傾瀉下來,打在房頂、雨棚、樹枝和地面上,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簡直就是一首盡情宣泄的交響曲。霎時間,樓房與樓房之間就出現了一條“小河”,雨點打在“小河”上,激起了無數小小的漣漪。

——《深秋的雷雨》

江蘇省姜堰市康華實驗小學五(6)班 盛天慧

我的房間雖不大,但是很溫馨。推開房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的小床。小床靠背的主色調是象牙白,清爽、雅致,上面還嵌有一塊長方形的鏡子呢,從這塊鏡子里,我可以看見柔軟的紅被子和自己小小的身影。床的兩邊各有一個方方正正的床頭柜,我在上面放了一些最近要看的書,這樣,伸手可及,拿取方便。睡覺前,只要翻上幾頁書,我就會睡得更加香甜。北邊的床頭柜上,坐著一個可愛的熊娃娃,每天睡覺我都抱著它——它是我最愛的一個娃娃。我在熊娃娃的兩只耳朵上,各系了一個大紅色的蝴蝶結,看起來它更漂亮了。

篇3

“自從寶寶上了幼兒園中班,有了手工作業,我和他爸爸就成了破爛王”,“我家也是,空奶盒、碎布頭、快餐盒、瓶啤蓋子還有墊在保健品里的泡沫塑料,都攢著,不知哪天就會用上……”“你說,做這些作業有啥用,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學點劍橋英語。”孩子的另類作業,是老師在“為難”家長嗎?家長的參與有價值嗎?怎樣將完成另類作業的過程轉化為有趣的親子互動?

種植游戲

用廢棄的酸奶盒種大蒜頭,用快餐飯盒發綠豆芽或黃豆芽,用截去頸部的飲料瓶種水生芋頭……都是有趣的種植游戲,為了提高小朋友主動照料植物的能力和細致的觀察力,老師還會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寫觀察日記。

發現妙處:千萬不要嫌這項作業太麻煩,種植游戲不但讓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生機,對植物生長的各個階段有直觀的了解,培養他們對自然科學的初步興趣,更重要的是,種植游戲還是去除孩子浮燥心性的最好方式,它會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在等待中發現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帶著孩子升級玩:帶著孩子做一個發豆芽的對比實驗:準備兩個一樣的快餐飯盒,每個飯盒里倒上薄薄一層水,放入洗凈泡軟的綠豆各100粒,放置在溫暖的地方讓它出芽,等芽出到約一寸高時,在其中的一個飯盒上蓋上黑色紗布(要懸空覆蓋,在飯盒的四沿上繃緊),另一個飯盒仍敞開發豆芽,仍每天往飯盒里淋水。過10天再來看,兩個飯盒里的豆芽有什么不一樣?家長可以跟孩子解釋一下陽光對植物葉綠素合成的影響。還可以從菜場上買來韭菜和韭黃,直觀地對孩子解釋這一奇妙的差別。

紙藝游戲

用蠟光紙或色紙剪窗花、用各種挺刮的畫報紙折紙飛機、用空奶盒來設計各種孩子想象中的城堡,紙藝游戲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有自信;為了激發小朋友動腦動手的參與熱情,還會讓小朋友把紙飛機帶到幼兒園來比賽“誰的紙飛機擲得遠?”

發現妙處:不要嫌這樣的另類作業是花架子,在中國,甚至近兩年有高中生憑借自己的剪紙作品成功地申請到哈佛、耶魯的全獎錄取!面試官認為“剪紙是中國的國粹,由年輕孩子來展示特別迷人……藝術化地展示了孩子眼中豐富詼諧的世界。”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雖然他們的剪紙還不會有這樣的表現力,但一樣教會他們觀察、提煉和想象,是對手部細小肌肉的發育,及眼、腦、手之間協作的一項很好的鍛煉。做紙雕、疊紙飛機,黏合并涂鴉空奶盒城堡也有類似的效果。

帶著孩子升級玩:家長可以準備不同硬度和挺刮度的紙張,帶著孩子做一個“紙飛機飛行對比實驗”:首先,用同樣的紙張,折疊出5款不同翼長的紙飛機,測試以相同臂力擲出時,誰偏離“航線”最少,探究翼長對飛行穩定性的影響;之后再用同樣的紙張,折疊出5款不同“機型”的紙飛機,測試以相同臂力擲出時,誰飛得遠,探究機身復雜度對飛行阻力的影響;最后用硬度和挺括度完全不同的紙張,折 子出5款一模一樣的紙飛機,測試以相同臂力擲出時,誰飛得遠又不易翻轉,測試機身的重量和材料對飛行穩定性的影響。這個升級版的玩法,可以激發孩子對空氣力學的初步興趣。

懷舊運動游戲

用碎布頭做六個面的沙包、用雞毛和銅板來做毽子,自己用不同的膠皮粘貼出趁手的乒乓球拍……制作這些70年代運動游戲道具,也被幼兒園老師布置成另類作業,理由是:“做好了,可以和爸爸媽媽、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啊,不但鍛煉身體,還能讓孩子學會與人團結協作。”

發現妙處:“寶寶想學踢毽子,去買一個現成的好啦,干嗎還要費時去做?”這樣想的家長不在少數,其實,爸媽能動手做一只“平衡感超好”的雞毛毽子,光是這一過程就會贏得孩子的崇拜,還會大大激發孩子任何事都躍躍欲試的熱情,鼓勵他也自己動手,來享受“充滿挑戰”的過程,學會從失敗中總結改進,找到突破,這就在無意中養成了孩子的創造力――那是一種以坐享其成為恥的品質。

帶著孩子升級玩:家長可以將不同顏色的碎布塊裁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與正六邊形,拼合成不同的立體沙包,其中,四塊一樣的正三角形可以拼就一個三角錐形的沙包,六塊一樣的正方形可以拼就一個正方體沙包,我見過的一個“最強”家長,竟用12塊黑色五邊形布料和20塊白色六邊形布料拼合成一個惟妙惟肖的“足球形沙包”,給她的寶寶掙足了面子。而制作這些立體沙包的過程,就是直觀地讓孩子建立立體感覺,等孩子有了進一步的空間意識后,可以再考考他,兩個圓和一個長方形可以拼成啥樣的立體沙包?六個正三角形呢,十個正方形呢?等你們做出圓柱形、雙尖頭橄欖形、長方柱柱形的沙包時,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寫畫族譜

老師要求孩子回家和家長一起畫出家中四代人或五代人的族譜,了解所有的長輩都叫什么名字,年輕時干什么工作,生日是哪一天,老師還說要讓小朋友據此來講講“我和我的家人的故事”……這個作業讓寶寶的爸媽都叫苦連天,因為,三代以上的親友,連他們也叫不全,必須要問孩子的奶奶或太姑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