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題歌詞范文
時間:2023-04-04 16:46: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練習題歌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 個體化吞咽訓練;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 標準吞咽評估
腦卒中是一種多發(fā)病,可合并吞咽障礙等多種并發(fā)癥,卒中后吞咽障礙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營養(yǎng)不良,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吞咽障礙發(fā)生率高,約占51%~73%[1],是導致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傳統(tǒng)康復治療多采用鼻飼胃管,但長期留置胃管容易引起多種并發(fā)癥,總體療效較差[3]。近年來,根據(jù)患者不同吞咽特點,采用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neuronul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聯(lián)合個體化吞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dysphagia after stroke, DAS)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神經(jīng)內(nèi)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DAS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標準吞咽評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確診,入選標準:(1)符合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2)全部病例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首次發(fā)病或有腦卒中病史,明確卒中類型及病灶部位;(3)所有入選病例病程均≤7 d,年齡≤80歲,且神志清楚。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有明顯障礙患者;(2)任何程度的昏迷;(3)聽力理解障礙者(4)癡呆、多語、胃管反流及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56例DAS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38~80歲,中位年齡(67.5±19.3)歲,全部患者均簽署了由本院倫理委員會制定的知情同意書。將5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8例和對照組28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即常規(guī)藥物加基礎吞咽訓練,對進食及食物性質(zhì)狀進行指導,腦梗死患者給予胞二磷膽堿、拜阿司匹林、銀杏達莫等治療,腦出血患者給予甘露醇治療。基礎吞咽訓練包括:(1)唇、舌、頰肌肉訓練:囑患者作撅嘴、咂唇、鼓腮等動作,按摩口唇、牙齦、軟腭等處,同時囑患者做伸舌運動,令舌作水平、后縮、側方運動和舌背抬高運動,并用勺或壓舌板給予阻力,4次/d;(2)咀嚼訓練:即作空咀嚼動作;(3)深呼吸訓練;(4)咽部冷刺激與窄吞咽訓練。45 min/次,2次/d,療程為4周。
1.2.2 治療組 除給予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外,給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聯(lián)合個體化吞咽訓練。
1.2.2.1 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 選用Chatta公司(美國)生產(chǎn)的Vitalstim低頻電刺激吞咽障礙治療儀,雙向方波,波寬700 ms,1 KΩ電荷,固定頻率30~80 Hz,波幅0~25 mA,小電極,連續(xù)刺激,電極放于吞咽肌肉表面,打開電源,強度逐漸增大到患者最大耐受后保持,同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2次/d,30 min/d,療程為4周。
1.2.2.2 個體化吞咽訓練 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吞咽障礙點,制定個體化的吞咽訓練計劃,選擇相應的訓練方法。口唇閉鎖不全患者接受口唇閉鎖訓練,加以冰棉簽刺激口唇,面頰肌無力患者做吸吮、呲牙、張口及齒叩擊訓練,加以冰棉簽刺激癱瘓面頰部,下頜運動障礙患者做牽張下頜肌肉訓練,頭頸肌緊張患者做左右旋轉及提肩、沉肩動作,舌肌運動障礙患者做舌的上下左右伸縮運動,吞咽反射遲鈍患者接受咽喉冷刺激治療,聲帶閉鎖不全做屏氣發(fā)音訓練,喉上抬不全接受門德爾松治療(患者屏住呼吸,舌部頂住硬腭,做空吞咽動作,同時讓其食指和中指分別置于甲狀軟骨和環(huán)狀軟骨上方感受喉部上抬,并按摩頸部以促進吞咽),環(huán)狀咽肌弛緩障礙做咳嗽訓練和呼吸訓練。
1.2.3 治療組吞咽障礙評定 在治療組28例患者中,口腔期障礙15例,包括口唇閉鎖不全2例,面頰肌無力3例,下頜運動障礙5例,頭頸肌緊張4例,舌肌運動障礙1例;咽喉期障礙13例,包括吞咽反射遲鈍4例,聲帶閉鎖不全3例,喉上抬不全2例,環(huán)狀咽肌弛緩障礙4例。
1.3 療效評定標準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吞咽功能評定參照日本洼田俊夫飲水試驗:30 ml溫開水5 s內(nèi)1次咽下,無嗆咳為0級;5 s內(nèi)2次咽下無嗆咳1級;5 s內(nèi)2次咽下有嗆咳2級;5 s內(nèi)2次以上咽完且有嗆咳為3級;頻繁嗆咳,10 s內(nèi)不能飲完為4級。飲水試驗評定提高2級或吞咽障礙消失為顯效,飲水試驗評定提高1級或吞咽功能好轉為有效,吞咽功能無改善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前,兩組吞咽障礙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經(jīng)過4周的治療,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起病突然,可并發(fā)吞咽障礙等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吞咽障礙發(fā)生率高,約占51%~73%[1],表現(xiàn)為發(fā)音困難、構音障礙、自主咳嗽異常、流涎、吞咽后嗆咳、吞咽后聲音改變等。卒中后吞咽障礙可合并吸入性肺炎、營養(yǎng)不良甚至窒息,危及生命,使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殘率增高,住院時間延長,經(jīng)濟費用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是腦卒中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相關文獻報道,近1/3神志清楚的腦卒中患者因吞咽障礙在6個月內(nèi)死亡,而無吞咽障礙患者的病死率不超過10%[4]。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早期的正確治療可使80%以上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恢復或減輕[5]。目前,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被廣泛地應用于腦卒中治療中。相關研究顯示,電刺激反復進行可激活休眠狀態(tài)的突觸,從而被代償使用,腦皮質(zhì)功能得以重塑[6]。Vitalstim吞咽障礙治療儀正是通過電刺激咽喉部肌肉,使咽部肌肉收縮,防止失用性萎縮,并強化肌肉協(xié)調(diào)性,改善吞咽功能,是一種用于吞咽障礙治療的新型技術,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認證的唯一用于吞咽障礙治療的技術[7]。Vitalstim吞咽障礙治療儀在刺激咽喉部肌肉的同時可間接刺激大腦皮層運動中樞,重建和恢復正常的吞咽反射弧,促進新的中樞至咽喉運動傳導通路形成。Giselle等[8]研究表明,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吞咽障礙安全有效。近年來國內(nèi)外也有大量關于Vitalstim吞咽障礙治療儀的報道,但最佳刺激強度、單獨治療是否有效等問題仍有待解決。
攝食吞咽過程以食塊位置分為先行期、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食管期5個階段[9],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主要位于口腔期和咽部期,表現(xiàn)為吞咽啟動困難、口咽部肌肉無力斂食物推進障礙,咽反射延遲及與吞咽有關的肌肉運動協(xié)調(diào)性降低等[10]。個體化吞咽訓練則是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吞咽障礙點,制定個體化的吞咽訓練計劃,選擇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操作細節(jié)更具體,療效更顯著。相關報道顯示,根據(jù)吞咽障礙患者制定不同的吞咽訓練,可以明顯地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本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點[11]。
康復治療能夠發(fā)揮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高度可塑性[12],這也是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理論依據(jù)。聯(lián)合針對性較強的個體化吞咽訓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聯(lián)合個體化吞咽訓練簡便、無創(chuàng)、易操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Han T R, Paik N J, Park J W. 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 a function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fluoroscopic studies[J].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82:677-682.
[2] Martino R, Pron G, Diamant N E. Screening fo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n stroke: insufficient evidence for guidelines[J]. Dysphagia,2000,15(1):19-30.
[3] Hamduy S, Roghwell J C, Aziz Q, et al. Organ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human swallowing motor cortex: implications for recovery after stroke[J]. Clin Sci (Lond),2000,99(12):151-157.
[4] 孫偉平,黃一寧.卒中后吞咽障礙的診斷[J].中國卒中雜志,2007,3(2):226.
[5] Mann G, Hankey G J, Cameron D. Swallowing disorders following acute stroke: prevalence and diagnostic accuracy[J]. Cerebmvasa Dis,2000,10(5):380-386.
[6] 馬艷平,張俊玲,宋慧,等.綜合性吞咽功能訓練對腦卒中吞咽困難的療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1l(6):492.
[7] 王相明,張月輝,林文,等.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聯(lián)合舌肌及斯克抬頭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療效分析[J/CD].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電子版,2012,2(1):19-23.
[8] Giselle D, Camaby M, Mchael A, et al. Examining the evidence on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swallowing[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3(2):564-571.
[9] 大西幸子,孫啟良.攝食吞咽障礙康復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25-26.
[10] 鄒子奇,彩霞.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8(1):29.
[11] 崔燕,兀小冬.急性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早期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3):256.
篇2
《中國教育報》1999年5月4日報道:我國英語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問題;從2004、2005年對全球考生雅思考試成績的統(tǒng)計看,中國考生平均成績明顯低于全球總平均成績,口語考試成績在全世界倒數(shù)第一。
二、學生聽說能力低下的歸因
1.高考的導向
學生的學習目標具有較大的功利性。他們目標的直接指向對象是自己想進入的大學。高考英語科的聽力考試中只有30分的選擇題,口試分數(shù)尚未正式統(tǒng)計入高考總分。
2.教師的觀念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純粹的語音教學,忽視對學生在真實情景下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忽視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這部分老師認為學生的聽說能力是不可能教的。這樣在教學活動中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輕口頭的教學模式仍起著主導作用。
3.學生的認識
很多學生受高考聽力測試題型的影響,認為只要能填對A、B、C就行了??谡Z能力重要但不能給高考長分。
4.學生的心理
很多學生存在害怕說英語的心理。下面是我校高一300名學生說英語時的心理反應的一項調(diào)查統(tǒng)計。
5.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的欠缺是限制聽力提高的瓶頸,學生語言知識的貧乏使得他們在語言的運用上捉襟見肘。很多學生由于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不準,從而不敢開口說英語。
三、構建高效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根據(jù)以上的歸因分析可知,影響學生聽說能力的因素很多。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構建高效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就此作了如下探索。
課堂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輕松的聽說氛圍,解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所訓練的材料要能給學生提供較為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所提供的聽說練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應試素質(zhì),提高聽力成績。而將英語歌曲、電影與高考聽說測試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創(chuàng)建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
下面以“《走遍美國》第一幕第三場Alexandra去歸還Richard的膠片袋”為例談談英語歌曲、影視與聽說教學整合的聽說課堂教學模式。
Step 1 English song(5m’)
運用歌曲“Promises Don’t Come Easy”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情緒,將歌曲中與相關的語言點與習題結合起來。
After the students sing the song,ask them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out of the lines.
1.I’ll tell Mary about her new job tomorrow.
You?搖?搖?搖?搖her last week.(NMET 2004年福建-32)
1.A.ought to tellB.would have told
C.must tellD.should have told
2.Now that she is out of a job,Lucy?搖 ?搖?搖going back to school,but she hasn’t decided yet.(NMET 2004 年北京-25)
1.A.had considered B.has been considering
C.consideredD.is going to consider
……
檢查答案并要求學生說出歌曲中與練習題相關的歌詞。
Step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I)(8m’)
運用多媒體播放剪輯好的電影,讓學生邊欣賞并準備完成一些與電影有關的聽力練習題。
1.Play the movie and the students try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1.Where is 83 Wooster Street?
1.Walk to the corner and then make a left turn.
2.Walk two blocks to the traffic light.
C.Make another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
2.How much is a hot dog?
A.70 cents.
B.17 cents.
C.75 cents.
教師不要直接給學生提供答案,而是讓學生四人一組相互交流,通過相互的語言彌補來找到練習的正確答案,最后教師通過投影向學生展示答案并提供相關的答案來源的電影中的對白。
Step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II)(8m’)
由于學生在第一次看電影時還要完成相關的練習,因而有很多的細節(jié)可能被漏掉,更多的學生可能只是對電影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由于學生的聽力水平層次不同,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分層設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練習要求。
1.Play the movie once mor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some detail exercises.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hile you are appreciating the movie.
If you can’t write all of them down,you must finish number 1,3,4,5,7,9,12,13 and 15.
Excuse me.Can you help me?
Sure,what do you(1)?搖?搖?搖?搖?
Where is 83 Wooster Street?
That’s easy.(2)?搖?搖?搖?搖to the corner.
Then make a left turn.
Then walk two(3)?搖?搖?搖?搖to the traffic light.
Make another left to Wooster.
Thank you.
……
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他們的答案,在討論時要求用英語進行交流。
Step 4 Personal show(5m’)
經(jīng)過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電影內(nèi)容已經(jīng)比較熟悉。但要學生由聽的層次上升到說的層次還需有一個語音語調(diào)的提升。
Ask some students to try to imitate some sentences from the dialogue.
1.Sure,what do you want?
2.No.Thank you.I have a dinner date.
3.I’m looking for 83 Wooster Street.
4.The traffic.The parking.I was lost.
……
First the students try to imitate them one by one and then they imitate them together.
Step 5 Topics(7m’)
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環(huán)節(jié)。有了前面環(huán)節(jié)中的聽力和口語材料的輸入,學生已具備了自由表達的語言基礎,便可給學生提供兩個與影片相關的話題。學生四人一組先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然后可請幾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并讓學生對交流的情況作評價。
Offer the students two topics.Students can choose either of them to talk about.
1.Imagine you are making a phone call to your partner.(The situation is that you are in two different places.)
2.Imagine that you don’t know how to get to Wan Jiafu supermarket and now you are asking your partner the way to go there.
四、展望
篇3
一、 準確把握練的時機
1. 練前復習巧導入。一般來講,學生認知活動的開展,都是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稱之為背景知識)通過從背景知識中提取相應部分來構建新的認知結構,使新舊知識和心智活動建立起有機聯(lián)系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每節(jié)新課之前,需要有一個復習、再現(xiàn)已知的過程,可以采用默寫詞語、背誦課文精彩片段和相關優(yōu)秀詩文、回顧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順序,或者其他可以動筆思考的作業(yè)等,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接,以便學生很快激活舊知、學習新知。
2. 讀中講練相穿插。語文課上,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朗讀獲得體驗和感悟,在理解課文的時候,可通過穿插讀段落前的自我思考練習,或穿插師生交流閱讀所得再練習。以下是一位老師執(zhí)教《沉香救母(二)》一課的第2自然段教學設計:
(1) 在奔赴華山的過程中,沉香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誰來把課文第2自然段讀一讀?(指名讀)
(2) 是啊,沉香一點兒也不在乎。(出示“不在乎”。理解“在乎”,就是把一樣東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放在心上。)
(3) 課文中沉香對什么不在乎呢?(生找出句子,逐一出示句子)
(4) 出示書面練習――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他不在乎。
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饑,渴了就捧幾口泉水喝喝。( ),他不在乎。
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他不在乎。
學生反復讀這三句話,分別得出“山高路遠、饑餓、受傷”等答案,教師很自然地歸納出:是呀,沉香為了把母親救出來,吃盡了千辛萬苦,可他救母心切,一點兒也不在乎,這是個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在理解句子之前設計這樣的練習,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深度思考的時間和機會。
二、 精心設計練的內(nèi)容
1. 咬文嚼字式的練習。在引導學生咬文嚼字的過程中,適時地安排一些書面的練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記金華的雙龍洞》寫孔隙的一段,可以設計這樣的課堂練習:
這個語段寫的是_____的孔隙,讀完這個語段,感覺這個孔隙的特點是_____。在這個語段中,作者分別通過___、____、____和___四個方面來表現(xiàn)孔隙的_____的特點。
請從語段中選擇四個詞語,細細揣摩它們是怎樣表現(xiàn)出孔隙的特點的。
詞語1( )__________
詞語2( )__________
詞語3( )__________
詞語4( )__________
課堂上,經(jīng)常設計這樣的書面練習,讓學生動腦、動口又動筆,引導其與文本同呼吸,促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 練筆式的練習。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將閱讀與習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或挖掘文本空白之處,發(fā)揮學生想象,設計小練筆;或學習課文表達的特點,仿照課文的寫法,設計小練筆;或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由課文拓展延伸,設計小練筆;或是課文的縮寫、擴寫、續(xù)寫、改寫、編故事等。這類練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又達到了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
3. 積累式的練習。學習語文尤其需要積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可以讓學生準備摘抄本,根據(jù)當天所學內(nèi)容,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堅持摘抄一些好詞佳句,也可讓學生積累各類古詩句,如描寫花、鳥、山、水、雨、雪、風、月、春夏秋冬四季和送別情、思鄉(xiāng)情、親情的詩句等,并做定期檢查評比,從而調(diào)動學生積累的積極性。這類作業(yè)可以充實學生的語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蘊。
4. 演說類作業(yè)。課文學完時,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通過新穎有趣的形式,把語文課和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活動中強化所學的知識,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比如,對于一些已編成歌詞的文章,可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學唱,或邊舞邊唱;對于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可安排學生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將文字轉化成具體的形象進行演出;對于一些能用簡筆畫畫一畫的文章,可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讓學生當一次小畫家??傊?,這類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積淀語感,鍛煉能力,提高口語水平。
5. 補充閱讀。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通過教材我們要讓學生更多地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染、更多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學了《寓言兩則》,學生明白了農(nóng)夫拔苗助長、鷸和蚌互不相讓傻在哪,課堂上可進一步閱讀《掩耳盜鈴》,說說傻在哪。學生就能慢慢懂得其中所蘊含的哲理。課后再布置閱讀《伊索寓言》及我國的優(yōu)秀寓言故事,學生通過海量的閱讀,語文素養(yǎng)就在其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起來了。
6. 查找資料?,F(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達和報章書刊的豐富,給我們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課文中出現(xiàn)的相關知識,網(wǎng)絡中、報刊書本中幾乎都能查到,布置這樣的作業(yè)不難,但要注意實效性,要教會學生歸納、整合運用資料的本領,這樣才能達到查閱資料的目的。
三、 適當注意練的質(zhì)量
給學生沒有任何價值的學習任務,是難以激起他們的學習動機的。因此,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注意練習的質(zhì)和量。
1. 緊扣教學目標與教學內(nèi)容特點。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活動的要求越明確,他們投入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就越自覺??梢?,只有當學生的閱讀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時,他們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有效的喚醒,進而在課堂上自主地閱讀、感悟和探究,使語文素養(yǎng)獲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那么,如何使學習目標有效呢?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習題時,首先要圍繞《課標》要求,深度解讀教材,特別是圍繞課后習題等,制定出適當而明確、具體、易操作、易檢測的課時目標;之后,再深思熟慮,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練習題,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逐步靠攏目標,最終達到目標。
2. 適當增加些練習的情趣。小學生天生好奇,新鮮的東西他們特別喜愛。所以,教師在作業(yè)的題型、格式等方面要注意推陳出新,盡量設計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愿做、樂做。
篇4
一、共同點
1、呈現(xiàn)方式局部相同
人音版2至6年級與人教版1至6年級的教材中的課后練習主要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拓展和實踐練習。文字介入的方式又以句子的語氣為標準大致分為提問式和敘述式兩種。提問式即以詢問的語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或展開聯(lián)想,完成對音樂知識、作品分析及音樂實踐等方面的學習。敘述式是通過陳述提出要求,完成對音樂知識、作品分析及音樂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無論是提問式,還是敘述式,都以在問題提出的角度和達成結果是否具有唯一性為標準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主觀題是針對具體內(nèi)容提出明確要求或問題,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對問題形成準確的認識或得到明確的指令,增加學生對音樂知識性內(nèi)容的了解??陀^題是為鍛煉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而設立,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提問式主觀題舉例如下: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40頁欣賞曲目《阿細跳月》的課后練習:聽一聽,主題旋律在樂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這條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熟悉樂曲主題的同時,又訓練了學生聽辨能力。練習目的明確且答案具有唯一性。
人音版第六冊第五課第29頁欣賞曲目《猜調(diào)》的課后練習第一條:歌曲《猜調(diào)》中速度有什么變化?
提問式客觀題舉例如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35頁活動“鼓聲傳情”中的第二條練習:在許多詞語中都有“鼓”字,表達一種歡快的情緒,如“歡欣鼓舞”、“鑼鼓喧天”等。你還知道其他含有“鼓”字的詞語嗎?試舉幾例。這是一條拓展性的練習,答案是多樣的:意在讓學生了解音樂與文學的關系,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學生對“鼓”理解。
人音版第十一冊第三課第23頁中編創(chuàng)與活動練習:你知道美洲有哪些國家嗎?你還聽過哪些美洲音樂?在班上和同學們交流交流。這道練習是結合《多彩的美洲》的教學內(nèi)容而設,旨在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集體交流的方式了解美洲音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敘述式主觀題舉例如下: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6頁唱歌曲目《讓我們蕩起雙槳》的課后練習第三條:畫出歌曲的旋律線,體會音樂的起伏。這條練習目的是通過練習使學生了解歌曲旋律的進行特點。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三課《Do Re Mi》第25頁第二條練習:對照五線譜和簡譜,找出升fa、升sol、降si三個音的位置,并指出它們在鍵盤上的位置。這條練習旨在讓學生熟悉兩種記譜法。
敘述式客觀題舉例如下: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影視音樂》第31頁的練習:向同學們介紹一首你最喜歡的外國影視音樂作品。這條練習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影視音樂作品,擴大知識面。
人音版第十冊第三課第25頁唱歌曲目《讓幻想展翅飛翔》中,課后編創(chuàng)與活動練習:運用人聲、自制樂器及其他各種樂器創(chuàng)作以幻想為內(nèi)容的音響小品,并自己命題。這道練習的目的是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想象力等。答案無固定模式,呈多樣化。
2、表現(xiàn)形式相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課后練習形式多樣,可根據(jù)題型分為填空式、問答式、選擇式和論述式四種形式。舉例如下:
(1)填空式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2頁欣賞曲目《中國娃娃》的課后練習:歌曲《中國娃娃》中,兩條大河是__、__;四大發(fā)明是火藥、印刷術、__、__;五岳是華山、恒山、衡山、嵩山、
。
人音版第七冊第二課第11頁欣賞曲目《乒乓變奏曲》的課后練習:聽聽音樂主題出現(xiàn)了( )次。并用圖形或色塊把變化表現(xiàn)出來。
(2)問答式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1頁欣賞曲目《梅花三弄》的課后練習:樂曲的主題重復了三次,每次重復有什么變化?
人音版第八冊第五課第31頁為欣賞曲目《彼得與狼》的課后練習:你能將每一件樂器與它所代表的角色用線連接起來嗎?
(3)選擇式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9頁唱歌曲目《綠色的歌謠》的課后練習:
唱一唱,哪一句旋律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練習中列出兩條旋律供學生選擇。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一課第12頁欣賞歌曲《飛來的花瓣》的課后練習:聆聽合唱《飛來的花瓣》,試著為A段和B段選擇合適的形容詞。在練習題中列出“激動、熱情、親切、誠懇、深情、沉思”六個形容詞供學生選擇。
(3)論述式
(4)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5頁欣賞曲目《天山之春》的課后練習:樂曲第一部分的旋律優(yōu)美,富有歌唱性,請描述你所聯(lián)想到的天山的美麗景色。
人音版第十冊第一課第8頁的欣賞曲目《春水》的課后練習: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樂器,按照標出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也可以編創(chuàng)其他節(jié)奏試一試。
3、練習類型相同
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在習題設計上都分為:單元分散式練習和集中式練習兩種。單元分散式練習主要是針對單元內(nèi)的教學內(nèi)容所設計的較為具體、較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作品。集中式練習則主要是集中對一個學期所學內(nèi)容進行復習與鞏固。
人教版1至6年級的教材中都有“我的音樂網(wǎng)頁”綜合練習欄目,此欄目設計了小樂手、百花園、金唱片、在線直播、七彩的旋律、音樂工作室、音頻下載、小書架、音樂小詞典、相關鏈接等內(nèi)容,復習鞏固一個學期中所學的內(nèi)容以及介紹相關的音樂知識、文學知識、生活常識等,并綜合了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位、開放式的評價。
人音版教材設計了三種形式的集中式練習:游戲宮、音樂宮、萬花筒。游戲宮中設計具體主題,讓學生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學習音樂;音樂宮中包括了音樂的欣賞與聽辨、樂器的演奏、歌曲的演唱、樂理知識的復習、音樂會、自我測評等內(nèi)容,是對小學階段所學內(nèi)容的復習;萬花筒是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而設,通過圖片和劇照介紹樂器、歌舞、少數(shù)民族歌曲與舞蹈、演唱形式、演奏家、世界民族音樂等。
4、內(nèi)容類型相同
人教版課后練習與人音版課后練習內(nèi)容可以新課程標準中教學內(nèi)容的劃分為標準分為四個部分: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1)感受與鑒賞
感受與鑒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主要包括音樂表現(xiàn)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音樂體裁與形式、音樂與流派四大內(nèi)容。在人教版和人音版的課后練習中則涉及到了除音樂與流派以外的其他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通過這三個方面內(nèi)容的練習使學生對樂曲的結構、旋律進行、風格、表現(xiàn)內(nèi)容、情緒、速度、力度、節(jié)拍、節(jié)奏、演唱方法、演唱形式等有清晰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A、音樂表現(xiàn)要素
音樂表現(xiàn)要素是感受與鑒賞音樂的基礎,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內(nèi)容。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對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種聲音的感受與體驗;對人聲(童聲、女聲、男聲等)和樂器聲(常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等)的感受與聽辨;對力度、速度、音色、節(jié)奏、旋律、和聲等音樂要素的聆聽與體驗;對音樂結構的感知。這些內(nèi)容在人教版和人音版的小學教材的課后練習中都有所體現(xiàn)。舉例如下:
a、對生活聲音的感受與體驗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頁元活動“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人音版第二冊第一課第6、7頁練習:
b、對人聲和樂器聲的感受與聽辨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6頁欣賞曲目《山童》的課后練習:靜靜地聽賞童聲合唱美妙的聲音,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這條練習主要是對人聲的欣賞與感受。
人音版第十冊第四課第30頁欣賞曲目《秋收》的課后練習第二條:在這首樂曲中你聽到了哪些主要的演奏樂器?這條練習主要訓練學生聽辨樂器聲音的能力。
c、對音樂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jié)奏、旋律等的練習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37頁唱歌曲目《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課后練習:這是一首敘事性的歌曲,有三個部分組成。請你劃分這三個部分。想一想,應該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演唱方法)?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四課第30頁唱歌曲目《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課后練習第一條:《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每部分的音樂情緒如何?應該用怎樣的力度和速度演唱?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力度、速度、結構、音樂情緒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d、音樂結構練習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9頁欣賞樂曲《牧民的一天》的課后練習第一條:
人音版第十冊第六課第44頁欣賞曲目《京調(diào)》的課后練習第一條:這首樂曲可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之間是重復還是對比?請用色塊表示。
B、音樂情緒與情感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42頁欣賞曲目《花好月圓》的課后練習第二條:這首樂曲結束時,表達了怎樣的情緒?
人音版第九冊第五課第29頁針對三首欣賞曲目《思鄉(xiāng)曲》、《鄉(xiāng)間的小路》、《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設計的課后練習:三首欣賞曲都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請你說一說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你能唱一唱自己家鄉(xiāng)的歌嗎?這條練習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音樂作品在表現(xiàn)情緒上的不同。
C、音樂體裁與形式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4頁活動“絢麗多彩的舞劇音樂”課后練習:你還有哪些舞劇音樂資料,請向同學們介紹。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六課第56頁唱歌曲目《一二三四歌》課后練習第二條:想一想,《一二三四歌》屬于哪一種音樂體裁?
(2)音樂表現(xiàn)
音樂表現(xiàn)是音樂學習中的一項基礎性的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及綜合表演能力。它包括四個內(nèi)容: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識讀樂譜。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課后練習中對這四個內(nèi)容都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舉例如下:
A、演唱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3頁針對唱歌曲目《我愛銀河》設計的練習:歌曲用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了對銀河的贊美,你覺得應該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這首歌曲(速度、力度、演唱方法)?這條練習實際上是對學生提出了演唱要求,提示學生從音樂要素、演唱方法上分析歌曲,以達到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目的。
人音版第十一冊第二課第14頁唱歌曲目《小黃鸝鳥》的課后練習:用輕快、活潑、贊頌的情緒演唱《小黃鸝鳥》。演唱輪唱部分時,要注意聲部間的和諧與均衡,把握穩(wěn)定的速度。
B、演奏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9頁欣賞曲目《火車咔咔咔》課后練習第一條:用口風琴或豎笛演奏第1-17小節(jié)。
人音版第十冊第六課第43頁欣賞曲目《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的課后練習:一組同學演奏鑼鼓經(jīng)《慢長錘》,其他同學隨鑼鼓走圓場。
C、綜合性藝術表演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36頁《小小音樂劇》創(chuàng)編表演練習:《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音樂劇。
人音版第八冊第八課第51頁欣賞曲目《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課后練習:長大后你希望成為怎樣的人?請用歌、詩、畫、舞來表達你的理想。這條練習可以說是由教材內(nèi)容引申出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編能力等。
D、識讀樂譜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0頁唱歌曲目《小紅帽》的課后練習:背唱歌曲,學唱歌譜。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三課第23頁唱歌曲目《Do Re Mi》的課后練習第一條:對照你所熟悉的簡譜來學習用五條線及音符記錄音的高低、長短的五線譜記譜法。試一試邊看、邊聽、邊唱《音樂之聲》插曲《Do Re Mi》,五線譜是很容易學會的。
(3)音樂創(chuàng)造
音樂創(chuàng)造是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和運用一定的音樂材料來創(chuàng)造音樂的活動,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人教版和人音版的課后練習中較為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設計了多種創(chuàng)造活動,如創(chuàng)編故事、旋律、舞蹈、歌詞、聲音、節(jié)奏以及利用現(xiàn)有的材料做樂器等。舉例如下:
A、即興創(chuàng)造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7頁欣賞曲目《大海啊,故鄉(xiāng)》的課后練習:歌曲中多次運用了×× ×. ××|×××- |的節(jié)奏,好像起伏的海浪。請你模仿這種節(jié)奏,即興哼唱兩小節(jié)旋律給同學們聽。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六課第56頁唱歌曲目《一二三四歌》的課后練習第一條:學會歌曲《一二三四歌》,體驗并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想象歌曲塑造的音樂形象,即興地編創(chuàng)動作,邊唱邊表演。
B、運用一定的音樂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29頁欣賞曲目《火車咔咔咔》的課后練習第二條:設計用不同的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人音版第四冊第五課第28頁的練習:用打擊樂編創(chuàng)貓和老虎的故事。
(4)音樂與相關文化
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xiàn),它有助于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幫助學生提高音樂鑒賞力、音樂表現(xiàn)力、音樂創(chuàng)造力等。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課后練習中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了有關地理、文學、繪畫、生活等相關知識的練習,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欣賞和演唱的樂曲和歌曲。舉例如下:
A、音樂與其他非藝術學科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8頁活動“黃河與長江”課后練習第一條:黃河的發(fā)源地在哪里?你知道為什么把黃河、長江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通過這條練習使學生了解黃河和長江的有關知識。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一課第8頁欣賞曲目《行星組曲》的課后練習:你知道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嗎?至今,人類都登上過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這條練習的出現(xiàn)源于欣賞曲目的名字,通過練習使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和航天知識。
B、音樂與其他藝術學科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0頁唱歌《梅花》的課后練習:收集有關梅花的歌曲、詩歌、繪畫、圖片等藝術作品,編輯一本小冊子,相互交流、學習、欣賞。
人音版第八冊第三課第15頁唱歌曲目《大雁湖》課后練習:演唱《大雁湖》時,試著模仿蒙古族舞蹈動作做表演。
C、音樂與社會生活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8頁唱歌曲目《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的課后練習第四條:你知道“三峽工程”嗎?它有什么作用?
人音版第十二冊第二課第19頁欣賞《運動會開幕曲》的課后練習第三條:你知道上面四幅圖的國家及建筑物的名稱嗎?請標在( )內(nèi)。
二、不同點
1、呈現(xiàn)方式局部不同
在談到共同點時,曾說過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在大部分年級的課后練習的呈現(xiàn)方式都相同,而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主要集中在一年級。人教版整套小學教材的課后練習基本是以文字為呈現(xiàn)方式的,提出問題的方式比較直接,而人音版小學教材一年級的練習設計都以圖片的方式出現(xiàn),基本沒有文字說明。相對人教版小學教材來說,人音版小學一年級教材的課后練習提出的方式比較間接。
2、集中式練習內(nèi)容不同
在集中式練習方面,人教版教材采用一貫制,從1至6年級統(tǒng)一設計了“我的音樂網(wǎng)頁”這個綜合練習欄目,通過以電腦網(wǎng)頁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人音版教材集中式練習有三個欄目:游戲宮、音樂宮、萬花筒。其中游戲宮、音樂宮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設計的。游戲宮運用于1至2年級,以主題游戲的方式進行綜合練習。而音樂宮主要用于3至6年級,對所學知識以及相關知識進行練習。萬花筒欄目則相當于人教版“我的音樂網(wǎng)頁”中的“相關鏈接”、“小書架”、“音樂小詞典”內(nèi)容,都是對一些音樂知識的介紹,但不同的是人教版的“相關鏈接”、“小書架”“音樂小詞典”部分是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較為詳細地介紹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家、器樂知識、音樂常識等。而人音版的萬花筒部分是獨立成一欄目,主要是以演出劇照、樂器圖片來介紹音樂知識,沒有詳細的文字說明。
3、主客觀題比例不同
在分析人教版和人音版小學教材課后練習時,針對課后習題各種題型做了統(tǒng)計。具體統(tǒng)計如下:
根據(jù)表格統(tǒng)計,人教版教材課后練習題共有497道,其中提問式主觀題有119道,提問式客觀題有48道,敘述式主觀題有195道,敘述客觀題有132道。經(jīng)計算,主觀題共有314道,約占全部習題量的63.18%;客觀題有180道,約占全部習題量的36.22%。人音版教材課后練習題共有629道,其中提問式主觀題有128道,提問式客觀題有34道,敘述式主觀題有190道,敘述式客觀題有200道。經(jīng)計算,主觀題共有318道,約占全部習題量的50.56%;客觀題有234道,約占全部習題量的37.20%。
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人教版教材的主觀題和人音版教材的主觀題在題量上都占到了全部題量的50%以上,但人教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的主觀題量多了12.74%。而在客觀題量方面,兩個版本的百分比基本持平。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人教版教材在主觀題量上明顯多于人音版教材,但兩者在課后練習的設計思路上基本相同,都側重于音樂基礎理論的學習,都是通過問答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標。二是人教版教材和人音版教材都比較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想象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整個人教版的圖片式練習只有3道,只約占全部題量的0.006%,而人音版的圖片式練習有77道,約占全部題量的12.24%。由此可見,人音版在練習呈現(xiàn)方式上較為多樣化。
三、綜述
通過分析與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人教版與人音版兩個版本小學教材課后練習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綜合性。但其設計各有優(yōu)劣。
1、人教版教材以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練習,簡單明了,較為容易讓學生理解。人音版教材雖有多樣呈現(xiàn)方式,但在圖片式練習中未配有文字說明,練習呈現(xiàn)時較為間接、不夠直觀,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不易理解。
篇5
(一) 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景的了解與體驗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城市的學生平時看到的就是汽車、電車、地鐵、自行車、對于草地、白云、馬兒,可以說知道得很少。因此,在教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時,學生很難理解歌詞的意境??紤]到小學生見識少,很少有人去過草原牧區(qū),可利用CAI課件,通過直觀教學的方法,給他們放一段有關草原牧區(qū)的VCD畫面,并配上音樂,使同學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的還為歌曲編寫了模仿牧民小騎手的騎馬動作,使原來單一枯燥的唱歌課變得生動活潑。
(二) 多媒體CAI課件,給學生的舞蹈編排提供資料
在音樂欣賞課《瑤族舞曲》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同學們?yōu)闃非熬幣盼璧浮H绻唤o學生一點素材,我想象表演將會十分生硬,缺乏藝術感覺,甚至會有個別學生有畏難情緒。于是,我剪輯了一些各少數(shù)民族載歌載舞的情景,特別也播放了瑤族人民喜慶時的舞蹈場景,給同學們一定的素材、資料。同學在表演時既有模仿,也有創(chuàng)新,表演十分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畏難情緒變成了喜歡。
(三) 形象直觀演奏示范
學校,不可能配齊所有樂器,一位教師也不可能掌握所有樂器的演奏方法,這就使在介紹樂器的特點及分類時變得抽象、枯燥。學生不易接受、理解。如在課中運用CAI課件,我們可以找到有關這些樂器的圖片,進行相應的注解。同時可制作動畫演示其使用方法或剪輯一些演奏家的演奏技巧,為加深學生印象,還可以制作練習題,如顯示給學生本節(jié)課所學的幾種樂器,請同學們選擇。
篇6
一、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應先于教書,學生在學會學習之前應先學會做人。教材的編寫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教授“A Freedom Fighter” 時,教師應向學生灌輸人人平等的思想,從消除種族歧視、不嘲笑和欺壓有色人種,進而引申到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又如教授 “Disability”時,應告訴學生殘疾人大多都身殘志堅,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們在學習他們這種寶貴精神的同時,也應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除了利用教材,教師還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在教會學生做人的同時,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會更加高大。
二、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的任務是把所安排的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消化、吸收。這不但要求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清晰有條理性地講解知識,而且要求教師必須激發(fā)起學生聽課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并且輕松地掌握知識,從而使教師圓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⒈ 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應多提一些有交際意義的問題并創(chuàng)設一些較真實的語境。
較真實的語境可以使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學習興趣自然會提高。如教授“Computer”時,教師可以說“Those who have got computers, hands up please.”然后問家中有電腦的同學“What can you do with computers?” 這時,學生們定會興趣大增,踴躍說出電腦的用途。此時,教師可趁勢教給學生一些電腦方面的詞匯,如 get on line,surf the internet,send e-mails 等,學生記憶會更加深刻。又如教師在舉例句時,可以不采用教參書中所給的生詞較多、意義平淡的句子,而是利用本班學生或大家都熟悉的明星或歌詞等,編造一些有趣而簡明的句子來激發(fā)學生聽課的興趣。如講授讓步狀語從句時,可以舉例 Though I’m ugly, I’m gentle.(我很丑,但我很溫柔———歌曲名)。Though Li Jun (本班學生)is clever, he doesn’t work hard. 在講授 not only... but also... 時,可舉例 Not only is Liu Dehua handsome but also he sings beautifully.
⒉ 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演、音樂欣賞等手段進一步豐富課堂內(nèi)容。如,在講授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區(qū)別時,可給學生播放兩段分別由英國人和美國人朗讀的短文,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之間的差異。在講授 Sports 時,可將ping,swimming,running,shooting,wrestling 等一些運動名稱寫在卡片上,然后找同學根據(jù)卡片上的內(nèi)容做動作,讓大家來猜。這樣一來,學生定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將有關詞匯、短語牢牢掌握。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課上安排活動的時間要適宜。因為課堂上教師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千萬不能一味追求活動形式而忽視了教學的主要目的。
三、靈活使用教材
高中英語新教材的使用經(jīng)歷了較長一段時間,其優(yōu)點顯而易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學生覺得新教材生動有趣,才更愿意上英語課。但新教材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無精泛之別,課文內(nèi)容都過長;對知識及語法項目的編排不統(tǒng)一、不集中等。
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努力尋找解決途徑,使學生能減輕負擔、扎實基礎、提高能力。筆者根據(jù)自己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⒈ 科學安排精泛訓練。因為課時內(nèi)容太多,所以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緊迫感和教師對教學效果的不踏實感。這就需要將課文精泛分開,將最能體現(xiàn)典型語言結構的精品名作作為精讀文章,使學生獲得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和系統(tǒng)認識。將知識點不密集的文章作為泛讀文章,訓練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⒉ 學生對語法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可及時進行歸納,再通過大量的實踐進行鞏固和擴展,而不必在每個單元后都進行總復習。
篇7
【關鍵詞】英語閱讀 閱讀習慣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12-0125-02
一、調(diào)查目的
閱讀是英語學習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分值在考試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高一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高中英語學習后,對閱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感受。所以我特做了一系列關于英語閱讀、聽說方面調(diào)查,以便了解高一學生英語學習的有關情況,同時更明確自己未來的教學方向。以下為關于閱讀情況的調(diào)查。
二、調(diào)查對象
高一年級的100名學生,通過了解他們的情況推知全體高一學生的情況。本次調(diào)查樣本容量偏小,所以調(diào)查結論會有一定偏差。
三、調(diào)查方式及內(nèi)容
本次調(diào)查以問卷的方式進行,最后統(tǒng)計并分析數(shù)據(jù)。設計的問卷如下:
高一年級同學英語閱讀情況調(diào)查
同學你好!
我正在對高一年級同學英語閱讀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希望你能協(xié)助完成這份問卷。此問卷不牽涉你個人的隱私,完成這份問卷大概需要花費你10分鐘的時間。這份問卷僅為課題研究之用,請根據(jù)實際情況填寫。謝謝你的合作!
請在你認為合適的選項前打“√”。若題目沒有說明,均為單選。
1.你喜歡英語閱讀嗎?
a、非常喜歡 b、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2.你怎樣看待英語閱讀?
a、應試需要 b、必需技能
3.你一天會花多少時間在英語閱讀上?
a、30~60分鐘 b、60~90分鐘
c、90~120分鐘 d、120分鐘以上
4.你認為高中的英語閱讀難度怎樣?
a、很難 b、難 c、一般 d、簡單
5.除了課內(nèi)閱讀,你閱讀的渠道還有哪些?(可多選)
a、報刊 b、雜志 c、網(wǎng)絡
d、歌詞 e、歡迎補充——
6.英語閱讀中你最喜歡的內(nèi)容是?
a、感悟生活 b、寫景 c、議論
d、科普 e、歡迎補充——
7.在進行閱讀時,你是喜歡默讀還是讀出聲?
a、默讀 b、讀出聲
8.有做閱讀摘抄的習慣嗎?
a、有 b、沒有
9.在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你的主要目的是?
a、做對題目 b、獲取信息
c、鞏固詞法和語法 d、歡迎補充——
10.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若有不認識的生詞,你會什么時候查?
a、邊閱讀邊查 b、閱讀后查 c、不查
11.對于錯得多的閱讀練習題,你會怎么辦?
a、改完錯就完事 b、改完錯后再通讀全文
12.如你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
a、詞匯量不夠 b、知識掌握不牢固
c、話題生僻 d、歡迎補充——
13.通過英語閱讀,你有什么收獲?(簡答)
四、調(diào)查結果及分析
1.你喜歡英語閱讀嗎?
從這里看出,大部分同學對英語閱讀并不反感,但是喜歡英語閱讀的人只占20%,比重偏小。
2.你怎樣看待英語閱讀?
有75%的同學將英語閱讀作為他們的必需技能來學習,相信在如今功利化的社會和應試性的學習中,這樣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一定會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3.你一天會花多少時間在英語閱讀上?
因為樣本容量偏小,提供的4個答案中有2個沒有被選,但同樣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花在英語閱讀上的時間不是很多。也許是因為閱讀能力較強,有很快的閱讀速度;也有可能是緊張的學習生活導致他們在英語閱讀上不能花很多時間。
4.你認為高中的英語閱讀難度怎樣?
認為難與不難的人數(shù)約各占一半,看來高中的英語閱讀對一些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5.除了課內(nèi)閱讀,你閱讀的渠道還有哪些?(可多選)
載體多多,渠道多多,大家能從這么豐富的渠道和載體中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可見英語閱讀在學生的生活中也占了一席之地。
6.英語閱讀中你最喜歡的內(nèi)容是?
內(nèi)容是文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感悟生活”這類題材的文章感興趣,因為它們來源于生活,是離學生們最近的東西,能讓他們明白很多道理,有利于培養(yǎng)情操。
7.在進行閱讀時,你是喜歡默讀還是讀出聲?
喜歡默讀的學生占大多數(shù),這也許與他們所處的閱讀環(huán)境有關。
8.有做閱讀摘抄的習慣嗎?
有摘抄習慣的只占了約1/3,的確有點少,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不僅對閱讀,也對寫作很有好處。
9.在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你的主要目的是?
還是有大部分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做對題目的層面上。也是,畢竟平時接觸最多的還是課堂和考試的閱讀,能把題目做完就算不錯的了。但也不乏有學生會對閱讀材料有進一步的深入閱讀。
10.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若有不認識的生詞,你會什么時候查?
11.對于錯得多的閱讀練習題,你會怎么辦?
從圖中來看,多于一半的學生選擇在閱讀后改完錯就完事了,或者說,他們做閱讀題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沒有產(chǎn)生對英語閱讀的渴望。
12.如你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
詞匯量不足是學生的通病,這塊“短板”對英語閱讀的影響很大?!霸掝}生僻”也占了一席之地,說明閱讀話題的豐富勢在必行。
五、調(diào)查總結及建議
1.調(diào)查總結
(1)高一年級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一般。調(diào)查結果表明,約75%的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歡程度一般,對英語閱讀沒有產(chǎn)生愉悅感。雖然會把英語閱讀當成他們必需的技能,但也許是應試性的學習生活和枯燥乏味的閱讀練習淡化了他們的興趣。若英語教師能正確地引導,并適時推薦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學生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會提升很多。
(2)學生的閱讀習慣一般。同學們的閱讀習慣有好有壞,還有待改進。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閱讀時隨意性較強。因此,教師應經(jīng)常有意無意輔之以正確的方法,讓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學生們對待英語閱讀時應試心理較強。在當今功利化的社會中,“應試”已不再是一種消極態(tài)度。調(diào)查結果表明,學生在英語閱讀時應試的心理較強,導致對閱讀材料的深入探究欠佳。這樣的態(tài)度也或多或少導致了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2.教學建議
篇8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B-0024-02
去年,筆者所在學校參加了有效教育教學實驗,筆者有幸成為第一批實驗教師。一年來,筆者在實踐中積極探尋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jīng)驗,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筆者主要按照以下步驟組織課堂教學。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筆者認為,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能夠最大限度地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而創(chuàng)設情境是非常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情境具有形象、鮮明、情切、意遠等特點,因此,情境非常容易吸引和打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講述故事、播放音樂、播放短片、展示圖片、角色表演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選擇適當?shù)姆椒▌?chuàng)設情境。例如,教學《透視“追星”》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在導入新課時播放了改編歌曲《小芳》(改編歌詞,歌詞主要內(nèi)容為楊麗娟追劉德華導致家破人亡),原本還有些嘈雜的課堂頓時安靜了下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上。
導入課題后緊接著就是呈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筆者認為,把握教學目標是有一定難度的,過去,筆者在確定教學目標時經(jīng)常犯“空而不準,亂而不細,大而不實”的錯誤,備課時經(jīng)常用“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培養(yǎng)自我保護的各種能力”“懂得法律的基本知識”等空泛的表述來描述教學目標,而這實質(zhì)上正是對教學目標把握不準確的表現(xiàn)。教學目標把握不準,教學活動的組織就會帶有隨意性,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就無從談起。筆者認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要認真研讀課標,不能脫離課標備課;二要認真研讀教材,領會教材的意圖;三要認真研究學生,要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情況來確定教學目標;四要善于提煉,表述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數(shù)與質(zhì)相結合,表與本相結合,程與法相結合。
二、問題導引,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平臺之上,否則就會形式化,收效甚微。筆者這里所說的“有效平臺”主要是指學習材料和問題導向。對留白很多的思想品德教材來說,學習材料的補充和問題的導引顯得尤為重要。每上一節(jié)新課,筆者都要精選學習材料(包括文本、音像、實物等)和精心設計問題,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學習材料的選取要注意遵循“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問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要緊扣三維目標,有針對性、層次性、開放性地設計問題。
例如,教學“珍愛生命”的主題時,筆者選取了以下材料:巴尼?羅伯格是美國緬因州的一個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電鋸將一棵粗大的松樹鋸倒時,樹干反彈回來重重地壓在他的右腿上。劇烈的疼痛使他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著清醒,并試圖把腿抽回來,可樹太重了,抽不回來。于是,他拿起身邊的斧子,狠命地朝樹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斷了。他又拿起電鋸開始鋸樹,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一個很糟糕的情況:倒下的松樹呈現(xiàn)45度角,巨大的壓力隨時會把鋸條卡住,如果電鋸出了故障,這里又人跡罕至,時間一長,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要保全性命,只剩下唯一可行的辦法――自行截肢。呈現(xiàn)材料后,筆者要求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思考以下問題:(1)你最佩服這位伐木工人的什么?(2)你覺得這位伐木工人用電鋸鋸掉右腿,值嗎?(3)如果你是巴尼,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為什么?
三、小組交流,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課堂教學改革的亮點之一。小組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關鍵在于學習小組的建立和學法指導。筆者是這樣組建學習小組的:第一,協(xié)同班主任把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交叉搭配編排座位,按教室課桌椅排列順序把全班分為4個大組,每個月調(diào)整1次;第二,前、后兩桌4個同學為一小組,有時以前、中、后三桌6個同學為一小組;第三,明確組員角色及職責,小組設組長、書記員、計時員、發(fā)言人,要求每個成員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第四,明確小組組織紀律,提出合作要求。在學法指導上,筆者的做法是:第一,鼓勵學生積極交流自主學習成果,共同解決疑難問題;第二,參與小組交流活動,重點扶助學困小組,尤其要扶助組織松散的小組和邊緣化的學生;第三,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
四、展示點撥,總結升華
學習成果展示能夠滿足學生表現(xiàn)自己、評價自己、提高自己的需要,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緊接著應進入展示點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的方式主要有講解、板卡呈現(xiàn)、板書、表演等。講解是由小組代表(發(fā)言人)向全班口述本組完成任務的情況,重點闡述解決問題的辦法、主要觀點、疑難問題,這是最常用的方式。板卡呈現(xiàn)是通過小組合作,把問題的答案、觀點寫在板卡上,然后在教室里展示,這種方式主要運用于對知識、基本觀點的整理,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對綜合性問題的探究等。板書是由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書寫問題的答案。表演是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通過演出的方式展現(xiàn)本組的學習成果,這種方式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實物演示、主題辯論、生活小品等。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適當?shù)某晒故痉绞健?/p>
由于受個體差異、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事物(問題)的態(tài)度和看法會存在諸多差異,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成果展示”進行點撥。在點撥環(huán)節(jié)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非原則性問題、大是大非問題,教師不該妄加指點,只要學生的說法、做法是合情合理的,都應給予尊重和鼓勵;第二,學生若有明顯背離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觀點、行為方式等,教師必須給予正確引導和糾正;第三,要尊重學生,不應因學生出現(xiàn)某些“意外”(如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而逃避或者妄加指責,要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
總結是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應通過總結,使學生領會知識要點、重點,形成知識網(wǎng)絡,掌握學習方法,鍛煉學習技能。視具體情況,有時筆者讓學生進行總結,有時筆者自己進行總結。
五、應用鞏固,拓展提高
課堂練習既是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鞏固知識、鍛煉能力的重要手段。每節(jié)課快結束時,筆者都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做練習題。筆者設計的練習題主要有三類:選擇題、簡答題、實踐探究題。選擇題、簡答題主要是針對知識的記憶、運用,實踐探究題主要是針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拓展。選擇題設5~6小題,簡答題設1~2小題,實踐探究題設1小題。筆者要求學生獨立或者小組合作當堂完成這些習題,當堂講評。筆者尤其重視實踐探究題,設法把社會生活引入課堂,以文本、音像、實物等形式呈現(xiàn)相關資料,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
例如,學習“規(guī)則與秩序”這一主題,筆者設計了以下實踐探究題:有一位孕婦快要生產(chǎn)了,家人急忙打了一輛出租車送孕婦上醫(yī)院。為了搶時間,司機開車連闖紅燈。(1)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是“是”還是“非”?(2)你有沒有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為什么要這樣做?對這樣的問題,筆者側重于引導學生從多元結構、關聯(lián)結構、拓展結構去思考和解答。
篇9
復習課的重要性我們都明白,可是一提“復習”,就會讓我們聯(lián)想到大量的機械練習題,學生埋頭做,老師辛苦批,最后造成了師生齊喊苦,效果一般般的局面。怎樣讓我們的小學英語課成為高效而又受歡迎的呢?根據(jù)我們PEP小學英語課本的特點,如何讓我們的復習課上得精彩,讓老師和學生都輕松度過復習階段,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明確教學目標,理清重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復習課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鏈,使學生容易掌握和使用。并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創(chuàng)新地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使之能更好地運用于實際。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出合理的復習計劃,明確各個復習階段的教學目標,理清各個目標間的相互關系。其次,將這一知識鏈分階段分層次地展示給學生,并通過學生的反饋進行充實豐富。然后在下一復習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操作演練,使之不斷地深入。針對學生容易遺忘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訓練,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困點集中進行反復刺激,不斷加深印象。這樣的復習方法不僅可以讓班級中的優(yōu)秀生得到提高,更可以使后20%的后進生在新授課上沒有掌握的難點知識得到鞏固。
二、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操練多樣化,提高教學實效性、展現(xiàn)復習的趣味性
在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背單詞,做大量的練習??菰飭握{(diào)的復習不但不能使學生鞏固原學知識,反而還會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我們應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避免單調(diào)的復習而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或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現(xiàn)象。
如何復習課上展現(xiàn)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實效性,是上好一節(jié)精彩復習課的關鍵。我嘗試了這些做法:
(一)實踐式
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自己參與動手的東西,尤其感興趣。他們總喜歡在課堂上“做些小動作”。因此,在PEP1 Recycle2中,我這樣設計,I have gifts for you. Let’s look. (課件展示) They are red,purple,blue and green. Which color do you want? 邀請自己的朋友一起完成找不同類的單詞,完成后有禮物。教師引導學生說:This is for you. I have a gift for you.同時對方要做出相對應的禮貌回答。和同桌讀對話,編對話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在什么情況下運用:May I have a look?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得到了小禮物,使他們感到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信心。
(二)游戲式
孩子們喜歡有趣的游戲,設計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游戲,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復習,在“玩中學”,精彩不斷。在PEP1 Recycle2中我結合課件做了Guess games練習How many…? 復習數(shù)字,并且自編了Let’s chant.
How many cakes?Five, five.
Have some cakes!
Thank you. Thank you!
How many hot dogs? ?Eight, eight.
Have some hot dogs
Thank you, thank you.
Oh, you are welcome.
讓學生跟讀,自由讀,四人小組展示,有節(jié)奏地誦讀。這樣既復習了How many…?和數(shù)字,又用到了食物和感謝禮貌用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歌唱式
欣賞音樂又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讓疲勞的神經(jīng)得到休息。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我常常利用英語歌曲復習舊知,讓學生快樂地復習舊知。我還經(jīng)常在課中讓孩子復習所學歌曲,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整孩子們疲勞的腦神經(jīng)。孩子們有時興奮起來還會自己改歌詞,同桌對唱;有的還會自編歌詞、邊歌邊舞呢!就是在這些英文歌聲中,孩子們的英語思維在不斷地發(fā)展不斷地向深處延伸。歌謠兒歌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內(nèi)容豐富有趣、生動活潑,從中我們能讓孩子們了解到許多外國習俗、文化知識、社會歷史、異國風光,還可豐富孩子們的語言積累,為習得語言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又可拓寬孩子們的文化視野和思維空間。
(四)對比式
語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對語言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英語和漢語相比,具有潛在的觀念差異以及心理因素、社會習俗造成的文化差異等等。因此,學習英語一定要深入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并在交流中自覺運用,才能使交流達到水融。如:《OK手勢》,介紹OK手勢的來歷及象征意義;《如何正確地使用刀叉》,介紹為什么西方人喜歡使用刀叉以及在吃西餐時如何正確地使用刀和叉等禮儀;《典型的美國漢堡包》,介紹漢堡包的來歷和做法;《四月的愚人節(jié)》,介紹愚人節(jié)的來歷及西方人過愚人節(jié)的幾個事例…… 通過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異域風情,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三、課堂評價細致化,評價手段人性化
新課程提倡評價要多元化,要在最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對學生真實有效的評價。針對這一理念,在復習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采取三元評價體系。即以學生對舊知的掌握情況、任務的完成率、小組同伴的認可度這三方面的因素為基數(shù),根據(jù)歷史記錄,結合該生的具體情況,給出了以下幾種評價方式:別灰心,繼續(xù)努力,加油!恭喜,你進步了!好樣的!你是我們的驕傲!從評價中,學生們不僅能看到自身學習發(fā)展的變化,同時也能通過評價報告了解到自己在小組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為今后更加熱心參加集體活動提供了可能。
總之,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課上學生能否樂學是關鍵。因此,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更新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保持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好復習工作,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新課改;英語課堂;藝術化
“課堂教學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體。”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一成不變、一潭死水。純單詞、純語法、純練習題的英語課一上就是幾十年。這樣死板單調(diào)的英語課沒有作為一門語言的美感,又怎么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藝術和魅力?缺乏興趣和動力是學生英語學不好的根本原因。因此,英語課堂教學必須藝術化,讓學生學會享受英語,感受英語文化。只有高中英語課堂的藝術化才會使英語課堂高效起來。要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和進行藝術性教學呢?
一、英語課前藝術氛圍的創(chuàng)造
要營造藝術氛圍,傳統(tǒng)的讀課文、看教參、做題是顯然不夠的。教師還必須查閱有關資料,充實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個性、興趣和思想狀況,利用網(wǎng)絡報刊等資源,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了解一些相關的風土人情。尤其是外國人的生活習慣、交流方式、等。課前可以給學生印發(fā)一點背景知識或者放一首好聽的英文歌。這樣課前,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做好英語熱身了。
二、打造藝術的英語課堂
1.課堂導入藝術化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為課堂的發(fā)展作一個很好的鋪墊。一個小笑話,幾幅圖片,一段小視頻都可以讓學生做好熱身,用輕松的感覺進入課堂。在外研版必修ⅢModule 3 講到Music這一課時,我在課前用視頻截取工具,選取了歐美幾種音樂。上課讓學生聽完之后,問學生:“can you tell me the variety of the music?Do you like music?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導入本課主題。又讓學生四人一組用兩分鐘左右的時間討論。接著布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想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進入課文的閱讀:
(1)Could you tell us the names of some famous pop stars?
(2)Do you know how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are there?
(3)If you want to become a super star, what quality should you have?
2.課堂設計藝術化
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應該站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的角度上,去鼓勵引導和欣賞學生參與行為。有趣生動的導入將學生帶入課堂,接下來應該用藝術感染力,引學生入勝,不知不覺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1)教師應該有自己的魅力,這種魅力則體現(xiàn)在甜美可親的微笑、純正優(yōu)美的英語口語、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diào)、幽默生動的課堂用語。課堂上教師應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英美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和習慣。例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錯誤,教師就模仿外國人,眼睛夸張地睜大,聳肩,攤手,搖頭說說“No, I am so sorry.”而在表揚學生回答正確時,也不妨豎起大拇指,連聲說:“Good,Very good!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clever boy as you”。這樣的評價,學生會永遠記得自己犯的錯誤和取得的進步。
(2)英語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切忌枯燥、單一,尤其是語法和詞匯教學。例如,虛擬語氣。雖然虛擬語氣已經(jīng)不在英語高考大綱范圍之內(nèi)。閱讀理解中卻屢見不鮮。尤其是He talks as if he were a docter.學生對于were的用法記不住,總是會記成was。講到這里,給他們放了一小段英文歌曲,Beyonce 的 If I were a boy,并且讓學生學唱這一句。學生哼之則來的歌詞用法又怎么會忘記。
(3)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豐富多彩卻又靈活實效。單純地讓學生先讀課文,再回答問題,再畫知識點,被重點句子。這種模式,在一些單元和題材,就會顯得單調(diào)沒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