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學煙霧范文

時間:2023-03-28 13:10: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光化學煙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紫外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后與一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有害淺藍色煙霧。

光化學煙霧可隨氣流漂移數百公里,使遠離城市的農作物也受到損害。光化學煙霧多發生在陽光強烈的夏秋季節,隨著光化學反應的不斷進行,反應生成物不斷蓄積,光化學煙霧的濃度不斷升高。約在3-4h后達到最大值。光化學煙霧對大氣的污染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對動植物有影響,甚至對建筑材料也有影響,并且大大降低能見度影響出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世界地球日

洛杉礬位于美國西南海岸,西面臨海,三面環山,是個陽光明媚,氣候溫暖,風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礦、石油和運河的開發,加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為了一個商業、旅游業都很發達的港口城市。洛杉礬市很快就變得空前繁榮,著名的電影業中心好萊塢和美國第一個“迪斯尼樂園”都建在了這里。城市的繁榮又使洛杉礬人口劇增。白天,縱橫交錯的城市高速公路

上擁擠著數百萬輛汽車,整個城市仿佛一個龐大的蟻穴。

然而好景不長,從40年代初開始,人們就發現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溫柔,變得“瘋狂”起來。每年從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會出現一種彌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使整座城市上空變得渾濁不清。這種煙霧使人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呼吸憋悶、頭昏、頭痛。1943年以后,煙霧更加肆虐,以致遠離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__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僅19550-1951年,美國因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就達15億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統衰竭死亡的65歲以上的老人達400多人;1970年,約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紅眼病。這就是最早出現的新型大氣污染事件——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光化學煙霧是由于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一般發生在濕度低、氣溫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車尾氣中的烯烴類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氣中后,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會吸收太陽光所具有的能量。這些物質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陽光的能量后,會變得不穩定起來,原有的化學鏈遭到破壞,形成新的物質。這種化學反應被稱為光化學反應,其產物為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篇3

據烏魯木齊市環境監測中心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分擔率調查顯示,目前機動車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占城市空氣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比例已上升到40.1%,一氧化碳的污染比重達到94.1%。

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光化學煙霧等污染物,嚴重影響空氣環境質量,并直接危害市民身體健康。

汽車排放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尾氣排放,燃油蒸發排放和油箱通風。后兩方面所造成的排放物相對第一方面來說要小得多,通常后兩方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為總排放量的1%-2%,碳氫化合物為20%左右。因此,汽車排放主要來自發動機燃燒產生的尾氣。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硫化物、芳烴和烯烴等有害氣體,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其中一氧化碳和人體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是氧的250倍,因而能阻止血紅蛋白向人體組織輸送呼吸到的氧氣。當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在50UL/L以上時,冠心病患者就會感到胸痛,并使心電圖發生變化,還可以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動脈硬化、腦溢血和末梢神經炎等癥狀,對胎兒和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更大。

有證據表明,汽車排氣中許多烴類化合物有致癌功能,但這種功能是化合物本身的直接效應,還有許多物質的協同功能至今尚不清楚,據美國環保機構統計,美國每年的癌癥病例中,約58%是由空氣排氣引起空氣污染造成的。

氮氧化物能導致人的呼吸困難、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癥狀,同時使肺功能下降。尤其是兒童,即使短時間接觸氮氧化物也可以造成咳嗽、喉痛。

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不但增加了大氣污染,破壞環境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這些污染物在一定條件下會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學煙霧,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學煙霧是機動車排出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在特定的氣溫條件下,即靜風、濕度低、溫度高、并在陽光長時間照射時會產生一種復雜的煙霧,這種煙霧叫“光化學煙霧”。

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首先發現了光化學煙霧。每到秋冬季節,許多人的眼睛輕度紅腫,嗓子疼痛,甚至還有人皮膚出現程度不等的潮紅,丘斑疹等;人們還常會產生呼吸困難和疲乏的感覺。1955年九月,嚴重的汽車尾氣加上氣溫偏高,洛杉磯再次出現了光化學煙霧,而且濃度非常高,光化學煙霧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功能,非凡是損傷兒童的肺功能;引發胸痛、惡心、疲乏等癥狀,導致了幾千人受害,兩天之內就有400多名65歲的老人死亡,生長在郊區的蔬菜全部由綠變褐,無人敢吃;水果和農作物減產,大批樹木落葉發黃,幾萬公頃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繼1943年洛杉磯發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學煙霧事件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了這種煙霧。我國雖然只在少數城市發現過光化學煙霧,但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急劇增加,我國很多城市也都存在著潛在的威脅。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去年深圳機動車共排放碳氫化合物約2.3萬噸,一氧化碳17萬噸,氮氧化物4.5萬噸,而排放總量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深圳北部受山脈阻隔,碰到夏秋靜風、光照強烈的天氣,如不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出現“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篇4

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大氣中的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概念:

監測環境空氣和工業廢氣中的NMHC有許多方法,但多數國家,采用氣相色譜法。用雙柱雙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氣相色譜法分別測出總烴和甲烷的含量,兩者之差為NMHC的含量。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的NMHC是于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明顯響應的除甲烷外碳氫化合物總量,以碳計。

性質: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烴類)。因為與甲烷不同,有較大的光化學活性,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其種類很多,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由自然界植物釋放的萜烯類化合物,約占NMHC總量的65%,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異戊二烯和單萜烯,它們會在城市和鄉村大氣中因光化學反應而形成光化學氧化劑和氣溶膠粒子。NMHC的人為源主要有汽油燃燒、焚燒、溶劑蒸發、石油蒸發和運輸損耗及廢物提煉,這五類占碳氫化合物人為排放量的約96%。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詞:汽車尾氣;污染;對策

中圖分類號: X131.1文獻標識碼:A

2013年一季度,北京市霧霾天數46天,創近60年之最。不僅僅是北京,持續的霧霾蔓延全國10個省區,波及8億人。據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專項檢測,1月份強霾污染物化學組成,是上世紀中葉英國倫敦煙霧事件和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并疊加了我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這說明我國大氣污染類型已經由最初的燃煤型污染轉變為目前燃煤―機動車―工業排放污染類型,這是發達國家所沒有經歷過的新情況。本文僅就汽車尾氣排放所引起的大氣污染進行分析。

一、汽車尾氣污染現狀

1、汽車保有量

我國2012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2089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14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4.3%。在全國12089萬輛民用汽車中,私人汽車保有量9309萬輛,增長18.3%。民用轎車保有量5989萬輛,增長20.7%,其中私人轎車5308萬輛,增長22.8%。汽車保有量的增加直接導致汽車排放量增大,加劇了空氣污染。

2、汽車尾氣污染

汽車尾氣污染是由汽車排放的廢氣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鉛化合物、苯丙芘及固體顆粒物等,能引起光化學煙霧等。

光化學煙霧是汽車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淺藍色的煙霧。它包含有臭氧 (O3)、醛類、硝酸酯類(PAN)等多種復雜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學氧化劑。當遇逆溫或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時,煙霧會積聚不散,造成大氣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誘發各種呼吸道炎癥,危機人體健康。這種污染事件最早出現在美國洛杉磯,所以又稱洛杉磯光化學煙霧。20世紀末開始,光化學煙霧不僅在美國出現,而且在日本的東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亞的悉尼、意大利的熱那亞和印度的孟買等許多汽車眾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現過。

從國家環保部的2013年5月份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空氣質量狀況得知,京津冀達標天數僅為27.4%,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和PM2.5。從首要污染物的轉變可以看出,燃煤引起的污染略微下降的同時,汽車尾氣引起的污染有所上升。機動車排放已占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量30%以上,北京等大城市則已經超過50%。根治霧霾,必然要加強機動車污染的控制。

二、控制汽車尾氣污染的建議與對策

1、強力淘汰黃標車:要加強對黃標車的管理,按時限進行淘汰。對可上路行駛的黃標車,要明確限行區域,減少黃標車的出行頻次,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2、提高燃油品質:在當前情況下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盡快實現高標號油品的供應,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3、改善道路狀況,合理利用現有道路,提高車速,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4、限號出行:在京津冀大范圍內,統籌考慮限號行駛,方便出行,減少污染物排放。

5、發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當前轎車已經進入家庭,并已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要提倡綠色出行,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利于健康,還減少了污染物排放。

6、研究開發新的動力裝置:

7、改進現有汽車發動機的結構和性能

篇6

關鍵詞: 高中化學 環境保護 理論知識

有害物質進入生態系統的數量超過了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因而打破了生態平衡,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惡化,那么面對目前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作為當今的中學生、明日國家的建設者,正確認識中學化學理論和環境污染,對祖國未來的建設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那么高中化學理論知識與環境污染有什么關系呢?

一、溫室效應與CO2

由于地球人口激增,現代工業大量燃燒礦物燃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加,致使二氧化碳吸收及反射回地面的長波輻射能增多引起地面氣溫上升,因此產生“溫室效應”。同時由于森林的大面積被毀,致使森林吸收CO2的量及送入大氣中的O2的量均顯著下降,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因而地球兩極冰山和冰川開始融化,會使海上升,最終可能會使沿海城市和農田被淹沒。氣候變暖也會引起海洋溫度升高,將促使強烈的熱帶風暴形成。全球氣候的變化,必將破壞生態平衡,給人類帶來更為嚴重的災難。例如:2008年的雪災和今年我國西南部分地區的旱災全球氣候劇變會影響和破壞生物鏈、食物鏈。我們如何緩減溫室效應呢?

控制“溫室效應”加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控制礦物燃料的燃燒,合理開發、合理利用燃料,尋找新能源如太陽能、生物能、地熱等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保護森林、保護植被,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利用森林涵養水源,調節氣溫。③控制人口激增。提倡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減緩全球變暖、拯救家園的重要方式。

二、酸雨與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0的雨水、凍雨、雪、雹、露等大氣降水。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它們在空氣中氧化劑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硫酸,硝酸等。大量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來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燒。據統計,全球每年排放進大氣的二氧化硫約1億噸,二氧化氮的5000萬噸。所以,酸雨主要是人類生產活動和生活造成的,酸雨有哪些危害呢?

酸雨給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酸雨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使水生生態系統紊亂;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歐洲每年排出2200噸硫,毀滅了大片森林。我國四川、廣西等省區已有10多萬公頃森林瀕臨死亡。酸雨對金屬、石料、木料、水泥等建筑材料有很強的腐蝕作用,世界已有許多古建筑和石雕藝術品遭酸雨腐蝕破壞,如加拿大的議會大廈、我國的樂山大佛,等等??刂扑嵊甑母敬胧┦菧p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

4.煤燃燒后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90%的二氧化硫氣體。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

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混合物的總稱。它是排入大氣中的NO和碳氫化合物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發生光化學反應所產生的一種刺激性很強的淺藍色的混合煙霧。這種光化學煙霧可隨氣流飄移數百公里,使遠離城市的農村莊稼也受到損害,人暴露在光化學煙霧中,會導致發病率,死亡率急速上升。1971年,日本東京發生了較嚴重的光化學煙霧事件,使一些學生中毒昏倒,同時也會影響植物生長,降低對病蟲害的抵抗率。197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農作物損失達2500多萬美元。光化學煙霧還會促成酸雨的形成,影響材料質量的損失,加速聚合物、橡膠等的老化。

光化學煙霧可以說是工業發達、汽車擁擠的大城市的一個隱患。50年代以來,世界上很多城市都發生過光化學煙霧事件。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機理十分復雜,其主要污染物來自汽車尾氣。因此,目前人們主要在改善城市交通結構、改進汽車燃料、安裝汽車排氣系統催化裝置等方面做著積極的努力,以防患于未然。

四、臭氧層空洞與氟利昂

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大處,是地球的一個保護層,太陽紫外線輻射大部被其吸收。臭氧層空洞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大量減少的空域。氟利昂的大量釋放和太陽風射來的粒子流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向地磁兩極集中,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臭氧層的損耗是當前世界上又一個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它同樣直接關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類的生存。由于臭氧層中臭氧的減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陽光紫外線增強,對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和各種生物,包括臭氧層人類,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導致皮膚癌、白內障患者數量增加,減少漁業產量、破壞森林,等等。

我國政府和科學家們非常關心保護大氣臭氧層這一全球性的重大環境問題。我國早于1989年就加入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先后積極派團參與了歷次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會議,并于1991年加入了修正后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我國還成立了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開始編制并完成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根據這一方案,我國已于1999年7月1日凍結了氟利昂的生產,并將于2010年前全部停止生產和使用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

五、重金屬污染與汞、鎘、鉻、鉛及砷等

重金屬污染主要指汞、鎘、鉻、鉛及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對環境的污染。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各種酶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富集,造成人體中毒,對人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發生的水俁病(汞污染)和骨痛?。ㄦk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屬污染引起的。2011年4月初,我國首個“十二五”專項規劃――《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防治規劃力求控制汞、鎘、鉻、鉛和砷5種重金屬??刂婆c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重金屬污染污染的根本措施。

1.控制與消除工業“三廢”排放

2.加強土壤污灌區的監測與管理

3.合理施用化肥與農藥

4.增加土壤容量與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5.建立監測系統網絡,對策

6.工程治理

以上幾種污染都涉及我們在中學化學中所學的知識,首先我們要從思想上重視了解這些對人類及環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只有保護好生存環境,才能保護人類自己。從行為上,要從個人做起,配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環境保護的規定,企業要加強管理,并且做好監督管理機制,使措施落到實處,不能只以人為本,還要考慮動植物及環境所能承受的壓力,這樣人類才有立足之地。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12.

[2]高級中學.化學第一冊教學參考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

[3]化學教學,1994,3.

篇7

摘要:

通過測定并比較在8個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和2個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的DMF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后其UV-Vis和熒光光譜的變化,研究其質子化行為。探討了取代基結構和位置對取代酞菁鋅的質子化難易程度的影響,測定了芳氧基取代酞菁鋅質子化前后的熒光量子產率、1O2量子產率和光降解速率常數,探討了質子化作用對標題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學性質的影響。

關鍵詞:

酞菁鋅;質子化;光物理性質;光化學性質;芳氧基

0引言

酞菁是一類合成的具有大π共軛體系的化合物,它因擁有獨特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特性而引起廣泛的關注,被應用于工業、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納米技術等各種領域[1-4]。酞菁母環上有四個橋聯的氮原子,每個氮原子上都有孤對電子,可以與酸發生質子化反應[5-6]。未質子化的酞菁金屬配合物具有D4h對稱性,氮原子的一級質子化[MPcH]+、二級質子化[MPc2H]2+和三級質子化[MPc3H]3+使其對稱性下降,從而引起Q帶的分裂和紅移;四級質子化酞菁金屬配合物([MPc4H]4+)還原為D4h對稱性,但Q帶仍發生紅移[7-9]。酞菁Q帶紅移對于其作為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Therapy,PDT)光敏劑是有利的。圖1酞菁鋅配合物結構示意圖Fig.1Structuresofzincphthalocyanines酞菁質子化受其環取代基、中心金屬、軸向配體、溶劑及酸化試劑等影響[8,10]。α位烷氧基取代酞菁鋅較β位易于質子化,在不含配位基團的溶劑(如CHCl3、CH2Cl2或甲苯)中,微量水或酸性雜質能使一些α位烷氧基取代酞菁鋅質子化[11-14],而β位取代酞菁未發現微量水質子化現象。Honda等[15]研究發現,質子化八-α-丁氧基取代酞菁鋅的穩定性可以通過分子內氫鍵得到鞏固,使其易于質子化。此外,他們首次報道了八-α-苯基取代酞菁及其鋅配合物質子化衍生物的晶體結構[16],由于取代基空間位阻大,八-α-苯基取代酞菁環變形程度大,使其內環吲哚氮原子上更優先質子化,并通過N-H的質子與Br-離子的氫鍵作用增強穩定性;而相應的八-α-苯基取代酞菁鋅配合物,中心金屬鋅在軸向上與氯原子配位,酞菁環基本保持平面結構,其在常規的橋聯氮原子上質子化;此研究印證了Lang等[17]的推論,酞菁可以在橋聯氮原子或吡咯氮原子上質子化。質子化酞菁在加入堿性物質(如NaOH、吡啶等)后可以脫質子化[14,18]。酞菁質子化影響其吸收光譜、熒光光譜、熒光量子產率、三線態量子產率和單線態氧量子產率、光穩定性等[8,17-20]。本文以8個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和2個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圖1,1a~5b)為研究對象,選用三氟乙酸(TFA)作為酸化劑,研究其質子化行為。測定了標題配合物質子化前后的紫外、熒光光譜,探討了質子化作用對其光物理和光化學性質的影響,對比了α位和β位取代酞菁鋅質子化的異同點。目前,關于酞菁質子化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β位取代酞菁質子化研究更少[8,18,21-26]。本文的研究可豐富配位化學和酞菁化學的相關知識。

1實驗部分

1.1試劑

四-α-(4-吡啶氧基)酞菁鋅(1a)[27-28]、四-β-(4-吡啶氧基)酞菁鋅(1b)[27-28]、四-α-(8-喹啉氧基)酞菁鋅(2a)[29]、四-β-(8-喹啉氧基)酞菁鋅(2b)[27-28]、四-α-(4-氨基苯氧基)酞菁鋅(3a)[29]、四-β-(4-氨基苯氧基)酞菁鋅(3b)[30]、四-α-(5-氨基萘氧基)酞菁鋅(4a)[31]、四-β-(5-氨基萘氧基)酞菁鋅(4b)[31]、四-α-(聯苯氧基)酞菁鋅(5a)[31]和四-β-(聯苯氧基)酞菁鋅(5b)[31]按文獻方法合成。酞菁鋅(ZnPc)為標準物。1,3-二苯基異苯并呋喃(DPBF)購自百靈威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所用試劑未加說明均為市售分析純試劑。

1.2質子化按比例配制

不同濃度的TFA/DMF混合溶液,將定量的取代酞菁鋅分別溶解在上述溶液中,觀察并記錄UV-Vis光譜的變化情況。當Q帶紅移后的新譜帶強度達到最大時,認為該階段質子化已完成。

1.3熒光量子產率

參考文獻[32],配制一級質子化酞菁鋅的DMF溶液,測定UV-Vis光譜,使其在610nm處的吸光度在0.03~0.05。然后在CaryEclipse熒光儀(美國Varian公司)上測量,激發波長為610nm,發射波長范圍為620~850nm。熒光量子產率采用公式法計算,以ZnPc為標準物(ФstdF=0.32,DMF溶液)[31-33]。

1.41O2量子產率

參考文獻[34],當天配制包含DPBF的酞菁鋅一級質子化溶液(672nm波長處A=0.2)并儲存在暗處。光源使用12V、50W的石英燈(深圳市雷士照明有限公司),將一片帶通濾光片672nm、半峰寬為10nm(大恒集團光學薄膜中心)放置在光路徑上。將2mL的混合溶液注入到石英比色皿中,放置于濾光片的另一測,并且通飽和氧。打開光源同時記時,時間為40~60s。使用UV-Vis光譜儀記錄411nm處光譜的變化情況,循環5~6次。采用公式法計算1O2量子產率,以ZnPc為標準物(ФstdΔ=0.56,DMF溶液)[31,34]。

1.5光穩定性

參考文獻[35],配制一級質子化酞菁鋅,使其λmax的吸光度在0.95~1.05。使用220V、100W的金屬鹵鎢燈作為光源。移取3mL的DMF酞菁鋅溶液于石英比色皿中,垂直放置在光路徑上,在光源和比色皿間加入420nm紫外截止濾光片(江蘇省海安縣匯虹光電儀器廠)。照射間隔為10min,以A~t作圖得直線,其斜率即為光降解速率常數[31]。

2結果與討論

2.1UV-Vis光譜

2.1.1取代基位置和類型對酞菁質子化難易程度的影響

高濃度的硫酸能夠破芳氧基取代酞菁鋅,故本文采用TFA作為酸化劑。表1列出4個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和2個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在DMF溶液中出現質子化吸收峰(吸光度A=0.01)的TFA濃度。從表1中可以看出,β位芳氧基取代酞菁鋅(3b、4b、5b)出現新的質子化峰所需要的TFA濃度大約是α位取代(3a、4a、5a)的20倍,表明α位取代酞菁鋅比β位更易于發生質子化,這是由于芳氧基的給電子作用α位大于β位,使得酞菁環上的橋聯氮原子電子云密度升高。但是,吡啶氧基取代酞菁鋅(1a,1b)和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鋅(2a,2b)在很高的TFA濃度下才達到一級質子化階段,這可能與下述討論的取代基類型相關。圖2是β位芳氧基取代酞菁鋅配合物(1b~5b)在DMF溶劑中Q帶λmax處吸光度隨TFA濃度的變化。Q帶吸收強度大,表明未質子化酞菁分子多,相應地,其質子化程度小。從圖2可以看出,酞菁配合物1b~5b質子化的難易程度為5b>4b≥ZnPc>3b>2b>1b,即含氮芳氧基β位取代酞菁鋅(1b~4b)基本上都比ZnPc更難質子化,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比ZnPc更易質子化。酞菁質子化的難易程度與取代基結構有關,取代基上的氮原子先發生質子化,引起了取代基性質的改變,含氮基團由給電子轉變為帶正電荷的吸電子,正電荷取代基使酞菁環上橋聯氮原子密度降低,不易質子化,同時,正電荷的排斥作用也使得H+難以接近酞菁環上的氮原子產生質子化。而且,1b~4b相應四種取代基堿性大小順序為吡啶(pKa5.14)>喹啉(pKa4.85)>苯胺(pKa4.58)>萘胺(pKa3.92),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的質子化難易程度與取代基上含氮基團的堿性大小順序成反比,取代基堿性越大,取代基越優先質子化,酞菁則越難質子化。

2.1.2酞菁質子化UV-Vis光譜λmax比較

表2列出了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與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在TFA/DMF中一級與二級質子化的λmax(nm)及其紅移數據。幾種取代酞菁鋅未質子化前在DMF中的λmax(nm)大小順序為4≈3>2>1≈5>ZnPc,且α位取代酞菁鋅大于β位,芳氧給電子基增加了酞菁環電子云密度,降低了HOMO與LUMO之間的能級差,吸收波長紅移[31]。由化合物1和5的λmax大小相近可知,吡啶氧基和聯苯氧基的給電子能力相當。對比表2數據,各取代酞菁配合物的一級質子化紅移程度大小為5>4>ZnPc≥3>2>1,結果表明,酞菁鋅質子化后,Q帶紅移順序基本與其質子化的難易程度相吻合,酞菁越容易質子化,質子化Q帶紅移程度越大。化合物5為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取代基不含氮原子,其弱的給電子作用使得酞菁環上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相對較高,易于質子化;而堿性相對較大的吡啶氧基取代酞菁鋅1,雖然未質子化前吡啶氧基的給電子能力與聯苯氧基相當,但是取代基優先質子化后轉化為帶正電荷的強吸電子基,使得酞菁環上橋聯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大為降低,難以進一步質子化,1a和1b采用TFA作為酸化劑,達不到二級質子化;而且,β位取代酞菁鋅較α位更難進一步質子化,3b、4b和5b一級質子化后酞菁分解。2a和2b、3a~5a,其二級質子化紅移程度比一級質子化更大,且α位取代酞菁鋅配合物的紅移程度大于ZnPc,可能是由于芳環氧基的給電子作用相對增加了酞菁環上橋聯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使其較ZnPc更易進行二級質子化。

2.2熒光光譜及一級質子化的熒光量子產率

酞菁化合物的熒光性質在PDT別重要[36-37]。表3和表4分別列出質子化前后取代酞菁鋅熒光發射光譜的最大發射峰λemmax和熒光量子產率ΦF。從表3可知,各取代酞菁鋅一級質子化的λemmax大小順序為5>4≥3>ZnPc>2>1,λemmax紅移變化規律與UV-Vis光譜λmax大體相同,酞菁環上橋聯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越高,芳氧基取代酞菁鋅越易質子化,λmax紅移程度增大,λemmax紅移程度增加。標題化合物質子化后,λmax和λemmax總體紅移程度為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氨基芳氧基取代酞菁鋅(4,3)>ZnPc>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鋅(2,1)。由于1a和1b難以二級質子化,3b、4b和5b一級質子化后,酞菁分解,所以也觀察不到它們相應的二級質子化熒光光譜。對于化合物2a和2b、3a、4a和5a,α位取代酞菁鋅配合物的二級質子化λemmax紅移程度大于ZnPc,此現象與吸收光譜相似。從表4中可以看出,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鋅1~2及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其熒光量子產率ΦF比ZnPc小,且α位取代比β位小,這是由于HOMO和LUMO軌道之間的E變小使得第一激發單線態(S1)到基態(S0)的無輻射躍遷變得更容易,從而使得與之競爭的發射熒光的hυ變小,熒光量子產率降低[38];與ZnPc相似,其一級質子化的熒光量子產率比未質子化的熒光量子產率要小,即質子化后熒光量子產率降低[8]?;衔?~4是氨基芳氧基取代酞菁鋅,其未質子化ΦF比相應化合物1~2小一個數量級。主要原因是氨基通過光誘導電子轉移(PET)會淬滅酞菁鋅激發單線態,因而其ΦF很低[26,31,38-40]。化合物3~4質子化后削弱了分子中旋軌耦合作用,使ΦF有所增大,但由于酞菁分子質子化后ΦF降低,綜合兩方面因素,其ΦF基本不變,仍然很小。

2.31O2量子產率

在PDT中,光敏劑在光照下從基態(S0)被激發到第一激發單線態(S1),第一激發單線態通過隙間竄躍到第一激發三線態(T1),第一激發三線態可與三線態氧分子相互作用而產生單線態氧1O2(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41-42]。這些高活性氧是其產生光動力細胞殺傷效應的前提,也是評價抗癌光敏劑的首要條件之一。因此,對酞菁產生單線態氧能力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表5列出了取代酞菁鋅未質子化與一級質子化的1O2量子產率(ΦΔ)。從表5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未獲得單線態氧量子產率的數據,主要是測定中未觀察到DPBF的吸收峰,可能是由于吡啶氧基酞菁鋅的一級質子化TFA濃度過高,在強酸性環境中,DPBF發生分解。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鋅1~2及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未質子化前其單線態氧量子產率ΦΔ基本比ZnPc小,且α位取代比β位大,此順序與上述熒光量子產率ΦF相反;其一級質子化的ΦΔ比未質子化要小,即質子化后ΦΔ降低,酞菁鋅發生質子化后,激發三線態的能量降低,不易將分子氧激發到單線態,使得ΦΔ降低[8,21]。氨基芳氧基取代酞菁鋅3~4,其質子化前后ΦΔ變化規律與ΦF相似,幾乎無1O2生成,ΦΔ很小。

2.4光穩定性

溶液中酞菁配合物的光穩定性是其作為光電功能材料的一個重要性質,同時也與其作為光敏劑的應用有關。酞菁化合物光穩定性與其中心金屬、取代基、溶劑及光源等因素有關[43-45]。表6列出了取代酞菁鋅的未質子化與一級質子化的光降解速率常數。從表6中可以看出,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鋅1~2及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其一級質子化的分解速率k比未質子化的要小,即酞菁鋅質子化后光穩定性相對提高[8]。由酞菁類物質的光穩定性與1O2的密切關系可以推測,酞菁鋅一級質子化的k降低是由產生1O2的量少而直接導致的[46]。氨基芳氧基取代的酞菁鋅配合物3~4,其未質子化分解速率k比相應化合物1~2小一個數量級,主要原因單線態氧量子產率(ΦΔ)比1~2小。化合物4質子化后分解速率k增大,可能是質子化后ΦΔ增大,促進酞菁鋅配合物的降解。

3結論

本文探討了8個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鋅(1a~4a,1b~4b)和2個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a,5b)在DMF溶液中三氟乙酸作用下的質子化行為及其光物理、光化學性質的變化。取代基的給電子能力影響酞菁環橋聯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α位取代酞菁鋅較β位給電子能力強,容易質子化;其次,含氮基團取代基先質子化,影響了酞菁的質子化,取代基堿性越小,酞菁環橋聯氮原子電子云密度越高,越易質子化,λmax和λemmax紅移程度相應增大,其總體紅移程度為聯苯氧基取代酞菁鋅(5)>氨基芳氧基取代酞菁鋅(4,3)>ZnPc>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鋅(2,1),其α位取代酞菁鋅二級質子化紅移程度比一級質子化大,而且大于ZnPc。取代酞菁鋅質子化后,ΦF、ΦΔ和k減小,而氨基芳氧基取代酞菁鋅質子化前后ΦF、ΦΔ和k都很小。

參考文獻:

[13]林梅金,王俊東,陳耐生,等.溶劑中微量水對取代酞菁鋅吸收光譜的影響[J].物理化學學報,2005,21(6):677-680.

[22]許秀枝,王艱,李柱來,等.四-β-(氨甲基)酞菁鋅鹽酸鹽的合成及光物理光化學性質研究[J].無機化學學報,2011,27(5):877-885.

[27]洪湖銘.氮雜芳氧基取代酞菁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05:13-34.

[28]薛金萍,洪湖銘,蔡森林,等.四-β-(8-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熒光性質研究[J].無機化學學報,2005,21(6):810-815.

[29]葉廷秀.四α位含氮芳氧基取代酞菁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04:13-48.

[30]王懷敏.含氮烷氧基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質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03:19-45.

[31]劉宏,張磊,賈瀟,等.芳氧基取代酞菁鋅的合成及光物理光化學性質[J].無機化學學報,2013,29(3):486-492.

[33]黃紫洋,黃劍東,陳錦燦,等.含哌嗪取代酞菁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對癌細胞的光滅活作用[J].無機化學學報,2008,24(1):55-60.

篇8

中學化學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教育的同時,將環境保護的知識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既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筆者就教學過程中如何將環保知識滲透到教學中略述一二:

一、學習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后,介紹“酸雨”的有關知識及危害。

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機酸等。

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燒,化工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

事實及危害:40年代英國工業城市倫敦的“酸雨”,50年代美國某工業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來我國南方重慶、貴陽等工業城市大面積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慶市連續的四嘲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業機械銹蝕,壽命縮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積的某些重金屬元素化合物溶出,從而進入魚、貝體中,這些有毒的重金屬元素通過食物鏈而危害人類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農作物的大幅度減產;可以使一些價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蝕。消除措施:①減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對含硫燃料進行加工脫硫。②開辟新能源,如太陽能、原子能的開發利用。③優化產業結構,對工業廢氣進行綜合處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為益。

學習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后,重點介紹“臭氧層空洞”、“光化學煙霧”

成份: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為冰箱致冷劑的“氟氯代烷”等。

形成:氧化物的來源同“酸雨”部分,氟氯代烷來自于人類致冷劑的大量使用。這些物質與臭氧之間的反應是:

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即:2O3=3O2

我們可以看出氟氯代烷分解產生的原子氯在臭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層中臭氧減少,從而形成了臭氧層“空洞”。氮、硫的氧化物在人類生活的空氣中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經過光化學反應,便形成光化學“煙霧”。

事實及危害:1952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學煙霧”,稱為“洛杉磯煙霧”,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喪生。1995年6月2日,我國上海市也發生了“光化學煙霧”事件。光化學煙霧能嚴重地刺傷人的眼、鼻、喉,嚴重時可使人嗆出眼淚,引起呼吸道感染而發玻這是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告。

地球上空離地面25千米――50千米處存在著一層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層,太陽輻射的光經過臭氧層時,其波長為200――300微米范圍的,對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線大部分被吸收,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續。臭氧層“空洞”的出現,使太陽輻射的紫外線穿過“空洞”直射到地球,從而禍及寰球生靈。近幾年來人類癌癥、眼科疾并皮膚病及一些無名病不斷地發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線輻射。

消除措施:氧化物的消除方法除前述“酸雨”部分的方法外,限制超高速飛機的飛行是非常重要的。超高速飛機的飛行高度在20千米以上,它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對臭氧層的破壞尤其嚴重。氟氯代烷是致冷劑的主要成份,限制使用氟氯代烷,尋找新的無污染的致冷劑,是當今制冷工業發展的方向。據報道,新型的無鹵制冷劑已經合成,并開始用于工業生產。

三、學習了“烴、石油、煤”的知識后,重點介紹“溫室效應”

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我們稱為“溫室氣體”。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燒,動物的呼吸,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工業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積毀壞,綠色植物的減少,破壞了人與自然界及生態系統之間的固有平衡,導致二氧化碳過剩并不斷增加。

事實及危害:由于“溫室氣體”阻礙了地球上能量的擴散,使地球表面的溫度升高,氣溫變暖,水的蒸發速度加快,大氣環流紊亂,造成旱、澇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溫室環境使害蟲、老鼠的繁殖速度加快,嚴重地危害人類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長。有資料報道,由于地表溫度的升高,極地及高山的冰川和冰冠開始融化,加之溫度的升高引起海水體積的膨脹,可能導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淹沒,土地減少,引起世界性的人口流動,增大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消除措施:最簡單、最實在的措施首先是大力發展綠色植物,植樹造林,還地球山青水秀的本來面目,恢復生態系統之間的固有平衡。其次,控制污染源,減少含碳燃料的燃燒,尋找新的、無污染的燃料,開辟新能源。

通過化學教學中有關環保知識的滲透,首先,讓學生深刻地認識了化學與環境的關系,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樣的惡果,以及如何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首理,深入淺出地闡明環保工作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增強了環保意識。其次,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們為了防止大氣污染,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質(氣體、液體)時,要不斷改進實驗裝置,盡量避免氣體外逸或液體泄漏亂淌。對有害尾氣要增加吸收或轉化裝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氣中。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氯氣等有毒氣體時,對其尾氣的處理,可用堿溶液(如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

篇9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霧霾

歷史上,紐約市曾數度經歷嚴重空氣污染。根據《環境歷史時間表:1940—1960》(Environmental History Timeline: 1940-1960 )一書記載,1950年以來,歷次紐約“霧霾事件”都導致了數百人的死亡:1953年11月,霧霾導致170~260人死亡。1963年,死亡人數達200人。短短三年后的1966年,紐約霧霾再一次導致168人死亡。成為聳人聽聞的“霧霾殺人事件”。

不同于紐約,在洛杉磯,另一種霧霾——“光化學煙霧”問題曾十分突出。1954年10月,光化學煙霧覆蓋在洛杉磯的上空長達一個月之久,學生被迫停課在家,飛機無法起降,交通事故頻發。加州理工大學的分析表明,光化學煙霧的產生原因是汽車排放尾氣中的微粒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了化學反應成為氮氧化物(NOX),以及來自于工廠和煉油排放出的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懸浮顆粒。雖然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但人們仍然會不停地干咳并感到眼睛刺痛。

除紐約、洛杉磯之外,美國其他許多城市也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1948年,多諾拉煙霧災難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造成20人死亡;1974年5月,華盛頓特區的霧霾天氣持續了將近3個月;1972年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創下了153天無降雨的紀錄。

國家定標準,地方出對策

由于各地區致霾的原因不同,美國政府對于空氣污染的治理更類似于一個雙重系統:以全國性的法令為框架,各州因地制宜設立自己的治霾措施。

在全國層面上,美國聯邦政府針對空氣污染問題頒布多項立法和修正案,成為各地區治理空氣污染的基礎。1963年,美國在通過第一份全國性空氣污染控制法案《潔凈空氣法》;1970年環境保護署成立并定期審查空氣質量標準;此后,美國環保署等機構合作設立了“空氣質量指數”(AQI),向公眾提供各地空氣質量及空氣污染水平的即時信息,通過登錄網站AIRNOW,民眾可以通過臭氧(O3)指數圖、PM2.5指數圖及其他指數圖等了解各地動態空氣質量。

各州、城市也分別制定了不同空氣污染防治體系。洛杉磯建立了全美第一個空氣污染控制區,其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則設定了美國第一個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近兩年,洛杉磯開始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來自洛杉磯水電局的報告顯示,目前該市有20%的電力來自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

篇10

關鍵詞:霧霾 危害 預防

一、霧霾的概念

霧霾是由霧和霾兩個詞組合而成,霧主要是由水汽形成,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水氣凝結,形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對能見度造成影響,便稱之為霧;而霾,通常是指灰霾,也就是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直徑1到2.5微米之間,霾和霧的主要物質不一樣,霧是液態水,霾是固體灰塵。霧霾天氣是指:大氣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大氣混濁視野模糊,這種情況的大氣能見度低,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稱為霧霾天氣,但這種天氣非常少,因為要滿足大氣濕度介于80-90%之間,通常是雨后,而下雨會把大氣灰塵過濾掉,雨后的大氣一般灰塵較少,不易形成霾。

二、霧霾的成因

霧霾的形成是由二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形成霧霾的氣象條件,再就是形成霧霾的人為因素。

1.在暖濕氣流的控制下,地表的水蒸氣不斷上升,空氣濕度增加形成霧。

2.由于工業生產廢氣、汽車尾氣、建筑塵埃等小顆粒大量混入,形成霾。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的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后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蒙蒙的。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顆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第三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制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總的來說,霧霾天氣主要還是環境污染造成的。出現霧時空氣潮濕;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60%以上。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當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較長,有時可持續10天以上。由于陰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煙霧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有時使氣象專業人員都難于區分。必須結合天氣背景、天空狀況、空氣濕度、顏色氣味及衛星監測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三、霧霾天的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灰霾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于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等,它們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由于灰霾中的大氣氣溶膠大部分均可被人體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長期處于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此外,由于太陽中的紫外線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唯一途徑,紫外線輻射的減弱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另外,紫外線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2.霧霾天對人體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很嚴重,會阻礙正常的血液循環,導致心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 使慢性支氣管炎出現肺源性心臟病等。另外,濃霧天氣壓比較低,人會產生一種煩躁的感覺,血壓自然會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霧天往往氣溫較低,一些高血壓、冠心 病患者從溫暖的室內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熱脹冷縮,也可使血壓升高,導致中風、心肌梗死的發生。所以心腦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小心應對

專家指出,持續大霧天對人的心理和身體都有影響,從心理上說,大霧天會給人造成沉悶、壓抑的感受,會刺激或者加劇心理抑郁的狀態。此外,由于霧天光線較弱及導致的低氣壓,有些人在霧天會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的現象。

3.影響交通安全

出現霧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污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

4.影響區域氣候

使區域極端氣候事件頻繁,氣象災害連連。更令人擔憂的是,灰霾還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學煙霧污染的提前到來。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淡藍色的煙霧,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里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這些氣體在陽光和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現象。1952年倫敦光化學煙霧中,據官方統計就有逾4000人喪生,有環保專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

四、霧霾的預防

1.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遇霧霾天,應盡量避免外出。如須外出,最好等太陽出來,霧霾減輕后再出行;外出時應戴口罩,口罩以棉質為最好,并盡量減少戶外停留時間。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的肌膚。

2.室內應注意通風,但應避免長時間開窗,導致污染空氣進入。專家認為,霧霾天氣里,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

3.遠離馬路,特別是交通擁擠的大馬路,外出時盡量避免上下班高峰時間,汽車尾氣排放集中時段。

4.心血管病人應注意堅持定時服藥,另外調節好霧霾天的心情,避免情緒緊張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