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務范文

時間:2023-03-29 20:3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政職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效管理人員 行政職務 專業技術職稱 薪酬均衡化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職稱。管理人員的行政職務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實施行政管理而設置的國家公職。專業技術職稱是指專業技術職稱是指經國務院人事主管部門授權的部門、行業或中央企業、省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機構評審的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由此可見,兩者在制定薪酬上有著各自不同的制度,那么對于高校管理人員這類有雙重身份的職工,究竟要采取怎樣的方法才能使他們的薪酬均衡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一、高校管理人員薪酬制定的現狀

(一)“兼職”管理人員薪酬如何安排的問題

許多高校的管理人員都是從老師中選,由各個專業課的老師擔任的。那么很明顯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這類管理人員在薪酬上要怎樣安排。對于老師來說,舊的薪酬制度是大家吃大鍋飯,薪酬都是平均分配的。然而這樣也是存在問題的,會使很多人鉆政策的空子,做很少的工作卻和別人拿一樣的薪酬,也會使一部分努力工作的人覺得不公平,因此不努力工作,長此以往,高校教師的素質就會集體下降。教學水平也會隨之下降,對人才的培養,學校的發展都是有害的。所以出臺了新的教師薪酬制度,那就是按照績效評職稱,按照職稱和績效成績計算薪酬,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制度,考慮不同學科的不同特殊情況。這就使得我國高校教師的薪酬有了一個相對公平的評估體制。

然而管理人員與教師是不同的,他們有的有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教師,有一部分并不是,那么在安排薪酬上,不可能給他們發雙份的工資,因此,如何調動他們即作為老師,又作為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就成了我們直接要面臨的問題。畢竟,如果不能滿足他們在薪酬上的要求,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降低學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現在大多數高校中層以上的干部采取的都是就高原則。可以參加自己所在技術崗位上的等級評估,也可以參加自己所在行政部門的等級評估。然而,科級以下的管理人員并不是參加了技術崗位的評估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薪酬待遇。而大多數的高校管理部門人員都分布在科級以下的一線基礎工作中。一旦他們的薪酬下降,會大大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使得他們對本部門的工作減少投入。工作效率等一些列問題也就會隨之暴露。

(二)管理人員在流動過程中的薪酬問題

對于高校管理人員這一特殊群體,他們的工作,在行政部門所擔任的職位是經常更換的,原因很簡單,如果這一學期他的所授課程與他的行政職位所要完成的任務有所沖突,自然就要更換職位,用一個不會互相影響職位來代替,那么,他的薪酬呢,是要隨著職位的降低而降低嗎?大多數高校是不會這樣做的,畢竟并不是因為自身能力問題而造成的降職,完全是為了服從組織上的安排。那么新問題出現了,原來這個崗位上的人和他做的是同樣的工作,可是工資卻沒有這個人多,這就會造成管理人員心里的不平衡。同樣的,會影響他的工作熱情和對工作的投入,一旦產生不平衡心里,進而不再努力工作,那么就會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降低整體管理水平,對高校的發展產生阻礙。

二、使高校管理人員的行政職務與專業技術職稱薪酬均衡化的幾點意見

(一)如何處理“兼職”管理人員薪酬如何安排的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在某些特殊的行政管理部門,是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去管理的,也就是需要一些專業的教授專家去參與行政管理工作的。但是允許這種現象的前提是能夠正確合理的制定這樣需要專家教授的職位的多少,并加以限制,要真正的調查這些崗位是真的只有專家和教授才能任職。要建立健全這種管理機制,不能讓它隨心所欲的發展。所有這樣的崗位要經過嚴格的核實,并且真正的雇傭合適的人選。確定下這樣的崗位與管理人員之后,要建立監督機制,限制他們的權利,大多數這樣的管理人員職務都是很大的,一旦亂用職權,后果不敢設想。最重要的是要規定他們的薪酬只能拿一份,要么拿作為教授的那一份以及與之聯系的補貼等,要么領作為管理人員的薪酬和相關津貼,絕對不可以領雙份薪酬。

(二)如何解決管理人員在流動過程中的薪酬問題

這個問題似乎比上一個問題更加棘手,但是無論什么問題,要想解決,就要先建立起相應的制度,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按制度辦事,就會避免很多人的不平衡心理。對待這個問題,要制定嚴格的制度,首先要正確的了解管理人員的降職是組織上的安排,而不是個人原因,其次要了解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如果能力水平不行,在原來的崗位上毫無成績也要考慮要不要按照原來的薪酬支付工資。畢竟也要從原來考慮到他在新崗位上會不會有成績,考慮其他管路人員的心理平衡問題。

(三)建立一套完整職務等級序列

不管是企業還是高校,對于薪酬的問題都不再是原來的方式,在同一個崗位上的員工拿相同的工資,那樣很容易出現有的員工不干活,干活多的不平衡的現象,所以為了激勵員工,越來越多的企業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不同的職務等級序列,然后按照職務等級序列進行薪酬的安排,高校教師也有相應的考核評估制度,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級別,然后薪酬也不一樣。然而高校管理人員卻沒有一套統一的職務等級序列。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各高校根據自身情況,建立自己的管理人員職務等級序列,然后按照職務等級分配職務,這樣可以激勵相應的管理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成績,然后升職,然后得到更高的薪酬。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方式會對一些年輕的管理人員的發展造成阻礙,所以在制定制度上,要盡量將職務和職稱分開,可以通過提高職稱來晉升,也可以根據職務的完成情況來晉升,使得晉升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要靠工齡,給年輕的高校管理人員更多的機會,使職務身份逐漸淡化,樹立新的高校管理制度理念,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化,職業化管理人員,提高高校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進而提高高校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促進高校更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大多數高校存在著高校管理人員的行政職務與專業技術職稱薪酬均衡化問題,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并且處理這些問題,只有建立完整的,統一的職稱職務等級序列,考慮各方面的情況,才能很好地解決行政管理人員和職業技術人員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各類關系,才能建立起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高校管理團隊,進而使高校的人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使高校行政人員更加專業化,技術化。提高我國高校整體管理素質,使我國高校的發展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曹國英.淺談如何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

[2]張雷.江蘇省省屬高校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研究與探討[J].市場周刊,2010

[3]李運慶.簡析高校管理人員的自我提升[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

[4]陳磊,晏妮.高校職員制的實施現狀與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0

[5]姚紅玉,張蕻.淺論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J].知識經濟, 2012

[6]王斌,施宙,顏超.教育職員制與高校專職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探討[J].決策與信息,2008

篇2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問題 對策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績,但在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要求我們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措施,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行政審批機制,促進改革的順利進行,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一、縣級行政審批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審批改革目標的不明確。主要表現為改革過程中缺乏統一標準和明確的目標定位,審批的范圍、項目的增減等方面的標準不確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后政府的職責、權限不清,機構設置的隨意性、變動性較大,影響了改革的成效。

(2)行政審批范圍上的局限性。行政審批改革僅限于項目的增減、方式或方法的調整,對于審批工作中的政府職能的內容和方式缺乏明確、合理的定位,往往導致改革流于形式,行政審批過程中的質、量失衡。甚至由于政府內部機構改革的缺陷,使一些有關審批收費項目的清理、窗口授權等問題難以得到解決。

(3)行政審批人員的素質不高,服務意識差。行政審批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對政策的理解上缺乏靈活性,辦事教條、僵化,審批過程中缺乏調查研究,甚至態度蠻橫、無理,往往是習慣于強制和管制,習慣于自上而下式的“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模式,缺乏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的工作理念,服務意識差。

(4)行政審批工作缺乏規范性。目前,一些地方在行政審批事項的設定方面,除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外,許多是由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規定的,規章一下還有不少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審批事項也不少,從審批機關來看,各級人大、政府、各部門等,都在設定審批事項。造成了行政審批權限和行政審批行為的缺乏統一的規范性,隨意性大,缺乏公開、公正的監督和監管,部門權利、個人權利過大,存在情況。

總之,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認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查找工作的漏洞和失誤,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使改革順利進行。

二、縣級行政審批改革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目前,在縣級行政審批改革中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對縣級行政審批改革進行多方面、深層次的分析,才能認識到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受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和制約,是一項龐雜的工程。因此,為了深化并順利推進縣級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我們有必要對審批制度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對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

(1)部門利益的影響。“官本位”意識,“權力本位”思想和部門利益的驅動是造成改革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由于審批制度的改革,一些審批事項的取消會直接影響到某些部門的利益,這些部門只是取消了一些無足輕重的行政審批項目,想方設法保留哪些能給本部門帶來好處的收費審批項目。表面看來削減了不少審批項目,而實際上是維護了這些審批部門的利益。

(2)權利過度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監管。行政審批機關在審批過程中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這些部門權力過大且缺乏監管,誰有關系、誰給好處,就為誰審批,誰沒有關系、沒給好處,該批的事項不審批。審批標準不明確,操作不規范,操作性不強,審批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感覺或是關系決定是否審批,導致審批缺乏規范性、科學性和合理性,審批人員暗箱操作,、、違法亂紀,給審批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對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結果是“審”亂了市場,“批”出了腐敗。

(3)政府職能的轉變相對滯后。目前我國的政府職能模式發生了較大變化,政府的管理方式也正轉向宏觀調控。但是政府職能的轉變相對滯后,制約了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影響了民生建設,滋生了腐敗。

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先決條件,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建設服務型政府,服務是政府最重要的功能。確立政府“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職能,規范審批行為、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而傳統政府職能中過多的干預、統治與管制,導致了一些行政審批人員把行政審批當做自己手中的特權,服務意識差,不講職規,“吃、拿、卡、要”,,每一項目的審批都意味著權力的擴張,同時也隱藏著腐敗滋生的可能。所有這些嚴重阻礙了我國行政審評制度的改革。

三、服務型政府理念下的縣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策

縣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并不意味著要取消行政審批制度,而是要充分認清縣級行政審批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逐步深化和完善縣級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以適應社會需要,有力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建設。

(1)依法嚴格設定行政審批的范圍。各縣區應認真制定或完善本轄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相關實施方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設立行政許可、行政審批或服務事項,規定高效、順暢的審批程序,合理的辦結時限,嚴格的收費標準,保證各審批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公開、公正、公平地行使行政職權,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切實維護好公眾的合法權益。首先通過簡政放權,退出一些領域,取消或轉讓一些生產性或盈利性的項目,將生產經營權交還給企業。第二,就是要對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項目,少數重要商品的服務和價格收費標準,以及需要嚴格控制的指令性計劃指標項目可以適當保留。第三,一般的管理項目可以適當弱化或徹底放開。第四,一些重要領域、涉及社會安定、人民群眾安全的行業或項目要從嚴、從緊審批。

(2)完善和強化審批監督監管機制。為保證行政審批部門廉潔、高效、規范、公正的行使審批權,建立和不斷完善行政審批監督監管制度和措施,對各部門的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有序的監督監察。一是加強對行政審批的監督監察,成立縣級行政審批管理和監督監管部門,對全縣行政審批工作進行統一指導與管理、協調與監督,同時逐步建立與健全行政審批職能上的操作機制、審批績效考核和監督機制,以提高辦事效率和防范審批中,避免盲目審批。二是對審批部門的司法監督,就是要擴大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圍,允許人民法院對審批行為進行審查與監督,增強法院的獨立性,加強法院對行政判決執行力度,使審批標準、審批條件和審批依據都置于司法機關的監督之下,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3)樹立全心全意為公眾服務的審批理念。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就是要使行政審批堅持以人為本,一切從公眾利益出發,滿足顧客需要,使顧客滿意,做到審批過程中制定嚴密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審批透明度,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虛心接受群眾監督。

(4)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體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客觀需要。通過法律手段規范、限定政府權力,明確行政職責,設定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范圍,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充分發揮政府在經濟發展、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上的積極作用,真正實現政府行為的法律化、科學化、規范化和理性化,建設完善法治的政府,積極推進我國縣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5)提高行政審批人員素質。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樹立正確的理念,完善規范的審批程序等固然重要,但這一切離不開高素質的審批隊伍。由于行政審批涉及社會各方面關系,專業性較強,行政審批人員在審批過程中,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這就要求行政審批人員必須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精通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理念,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行政審批機關要建立健全工作人員的考核機制和教育培訓機制,全面提升審批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強化其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其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努力建設一支廉潔、高效的行政審批隊伍,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為社會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促進縣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和政府職能的轉變。

總之,我國的縣級黨委和政府在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減少了審批事項,規范了審批程序,提高了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水平,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對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性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優化縣域投資環境,預防和遏制腐敗,實現縣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周佑勇.行政法學理論與實務[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2]張海玲.法治的有限政府理論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8).

[3]劉熙瑞.服務型政府: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政府改革的目標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02,(7).

[4]李向艷.服務性政府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篇3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三十九條:“經營者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以及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經營者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超出政府指導價浮動幅度制定價格的;

(二)高于或者低于政府定價制定價格的;

(三)擅自制定屬于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范圍內的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的;

(四)提前或者推遲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

(五)自立收費項目或者自定標準收費的;

(六)采取分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擴大收費范圍等方式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

(七)對政府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繼續收費的;

(八)違反規定以保證金、抵押金等形式變相收費的;

(九)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服務并收費的;

(十)不按照規定提供服務而收取費用的;

(十一)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其他行為。”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經營者不執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三十九條:“經營者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以及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八條:“經營者不執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4萬元以上4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不執行提價申報或者調價備案制度的;

(二)超過規定的差價率、利潤率幅度的;

(三)不執行規定的限價、最低保護價的;

(四)不執行集中定價權限措施的;

(五)不執行凍結價格措施的;

(六)不執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其他行為。”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經營者挰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等第十四條的規定: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4、《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2、《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4、《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5、《**省制止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暫行規定》第十四條:“對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情節給予以下處罰:

(二)對價格欺詐行為,除退還或沒收違法所得外,可以并處違法所得金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五、經營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的

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2、《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四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三)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的。”

4、《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六、經營者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的

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六)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2、《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銷售、收購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4、《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九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八條規定中經營者為個人的,對其沒有違法所得的價格違法行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七、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的

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2、《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條:“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4、《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第十一條:“違反本規定第五條規定的,由價格監督檢查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

5、《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第十二條:“違反本規定第八條規定的,由價格監督檢查機構予以警告,責令其向遭受損害的一方退還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能退還的,予以沒收,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省制止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暫行規定》第十四條:“對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情節給予以下處罰:

(一)對牟取暴利行為,責令其向遭受損害的一方退還違法所得,不能退還的予以沒收,可以并處違法所得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

八、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二條:“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一條:“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不標明價格的;

(二)不按照規定的內容和方式明碼標價的;

(三)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

(四)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其他行為。”

3、《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第十二條:“違反本規定第八條規定的,由價格監督檢查機構予以警告,責令其向遭受損害的一方退還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能退還的,予以沒收,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不明碼標價的;

(二)不按規定的內容和方式明碼標價的;

(三)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

(四)不能提供降價記錄或者有關核定價格資料的;

(五)擅自印制標價簽或價目表的;

(六)使用未經監制的標價內容和方式的;

(七)其他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行為。”

九、經營者被責令暫停相關營業而不停止的,或者轉移、隱匿、銷毀依法登記保存的財物的

處罰種類: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三條:“經營者被責令暫停相關營業而不停止的,或者轉移、隱匿、銷毀依法登記保存的財物的,處相關營業所得或者轉移、隱匿、銷毀的財物價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十、經營者拒絕按照規定提供監督檢查所需資料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

處罰種類:警告、罰款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四條:“拒絕按照規定提供監督檢查所需資料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責令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罰款。”

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二條:“拒絕提供價格監督檢查所需資料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3、《**省制止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暫行規定》第十四條:“對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情節給予以下處罰:

(三)對不提供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和情況的,除按本條有關規定處罰外,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十一、超越管理權限設立收費項目或制定收費標準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一)超越管理權限設立收費項目或制定收費標準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二、違反收費審批程序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二)違反收費審批程序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三、無《收費許可證》擅自收費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三)無《收費許可證》擅自收費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3、《**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十六條:“對亂收費行為的處罰,依據《條例》第二十二條、參照國家物價主管部門制定的《關于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執行。其中對無《收費許可證》收費和擅自收費的處罰,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凡符合《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不辦理《收費許可證》而亂收費的,由物價檢查機構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處以收費總額5%至20%的罰款,并責令其在五日內補辦《收費許可證》。逾期不辦的,由物價檢查機構責令其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檢查機構予以沒收。

(二)凡違反《條例》和本辦法而擅自收費的,由物價檢查機構責令其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檢查機構予以沒收,并處以收費總額5%至30%的罰款。對繼續擅自收費的,除按上述規定給予處罰外,對直接責任者由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十四、超出《收費許可證》規定的收費范圍,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四)超出《收費許可證》規定的收費范圍,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五、不實施管理行為或不提供服務而收費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五)不實施管理行為或不提供服務而收費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六、不使用規定的票據收費或擅自擴大票據適用范圍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六)不使用規定的票據收費或擅自擴大票據適用范圍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七、不按規定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繼續收費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七)不按規定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繼續收費的;”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十八、不按規定要求公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

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1、《**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行政性、事業性收費單位必須出示《收費許可證》收費,并按國家有關規定,在經辦場所和營業場所的醒目部位公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2、《**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下列行為屬于亂收費行為:

(八)不按規定要求公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

3、《**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前條行為之一的,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二)責令停止或糾正亂收費行為;

(三)責令將全部非法收費款退還給交費單位或個人。無法退還的,由物價部門予以沒收。當年無力退還的,由財政部門扣減其翌年的行政事業經費;

(四)對有亂收費行為的單位和直接責任者處以罰款;

(五)吊銷《收費許可證》;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罰沒款由物價部門繳同級財政。”

4、《**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十七條:“違反《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未按要求公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按國家有關商品和收費實行明碼標價制度的規定處罰。”

行政強制(共1項)

一、通知開戶銀行予以劃撥、將其商品變賣抵繳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對拒繳非法所得或者罰款的,物價檢查機構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通知其開戶銀行予以劃撥。對沒有銀行帳戶或者銀行帳戶內無資金的,物價檢查機構有權將其商品變賣抵繳。

被處罰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其退還或者被收繳的非法所得,應當抵減其結案年度的銷售收入或者營業收入。企業、事業單位的罰款應當在自有資金、預算包干經費或者預算外資金中支出。”

2、《**省制止牟取暴利和價格欺詐行為暫行規定》第十五條:“縣及縣以上價格主管部門在執行處罰時,可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變賣被處罰生產經營者的相應價值的物品抵繳罰沒款。”

行政征收(共1項)

一、收費年度審驗費

法律依據:

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行政性事業性收費年度審驗辦法(試行)>的通知》(魯價費發[1997]252號)

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共5項)

一、對有價格違法行為的經營者責令暫停相關營業

法律依據: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進行價格監督檢查時,發現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同時具有下列三種情形的,可以依照價格法第三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責令其暫停相關營業:

(一)違法行為情節復雜或者情節嚴重,經查明后可能給予較重處罰的;

(二)不暫停相關營業,違法行為將繼續的;

(三)不暫停相關營業,可能影響違法事實的認定,采取其他措施又不足以保證查明的。”

二、對多付價款的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責令經營者限期退還

法律依據: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四條:“本規定第四條至第十一條規定中的違法所得,屬于價格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多付價款的,責令經營者限期退還。難以查找多付價款的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的,責令公告查找。”

三、對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的行為責令改正

法律依據:

1、《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第三十一條:“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改正,并建議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其相應責任。”

2、《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第二十一條:“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以及未按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提交成本資料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及時改正,并予以通報批評。經營者提供的成本資料少于第十四條規定內容并且不能根據成本調查機構要求補充提供的,或者提供虛假成本資料的,成本調查機構應當不予實施成本監審或者中止實施當次成本監審。”

3、《價格監測規定》第十九條:“價格監測定點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下達監測任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可建議任免機關或監察機關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一)虛報、瞞報價格監測資料的;

(二)偽造、篡改價格監測資料的;

(三)拒報或屢次遲報價格監測資料的。”

四、價格核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二十條第三款:“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授權,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權限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五、價格鑒證監督管理

篇4

關鍵詞:植物性胃石癥;中醫;證治

中圖分類號:R25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7-0089-03胃石是指進食某種食物、藥物或異物后,形成的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通過幽門排出的滯留物與胃液聚結而成的團塊[1~2]。胃石癥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或隱痛不適,飽脹、重墜感,可伴有惡心、嘔吐,反酸、燒心等癥狀,并發胃黏膜糜爛、潰瘍時可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偶有穿孔。較大胃石進入腸道可繼發機械性腸梗阻[3]。查體時上腹部可有壓痛或不適感,有時可以觸及包塊。上消化道鋇餐、超聲及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石癥的主要手段。筆者就近年中醫藥治療植物性胃石癥的臨床報道總結歸納如下。

1病因病機

根據胃石的組成成分,通常分為植物性胃石、動物性胃石、藥物性胃石及混合性胃石。臨床上以植物性胃石最為多見[4]。植物性胃石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以空腹進食過量成石食品(如柿子、山楂、黑棗等)為基礎,高酸狀態是胃石形成的主要條件,殘胃及胃排空功能減退亦常參與發病[5~6]。另外,若進食上述食物后有魚、蝦、螃蟹等高蛋白食物攝入史[7],或飲酒、飲茶史[8~9],則更易形成胃石。

從中醫學上分析,胃石癥可歸屬于“胃脘痛”、“嘔吐”、“積聚”等范疇。《景岳全書?積聚》曰:“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郭子光[10]分析胃石癥病機為脾胃虛弱,又過食生冷寒澀之物,損傷脾胃,以致食積不化,聚而成塊。唐博祥等[11]也認為植物性胃石癥的發病機理主要在于素體脾虛胃弱,脾虛則運化無權,胃弱則化物不行、氣滯痰阻。當中焦失健,又飲食入于胃中,則飲食物不能正常消化,使得氣機不暢,食積胃脘,發為積聚。路廣晁等[12]把發病關鍵責之于胃氣郁滯,失于通降。因素體虧虛,脾胃運化乏力,或因痰濁、濕熱、血瘀及肝氣等邪氣侵擾,引起胃腑郁滯,失其通降之性,易致食停胃脘,釀生痰濁,痰食與氣血相搏結而成石。朱東等[13]認為進食柿子、山楂、黑棗等難以消化的食物,使脾胃受損,氣機阻滯,納運失常,氣血運行不暢,瘀食凝結成塊。綜合各醫家對胃石癥的研究,其病因病機可從兩大方面論述。一方面,因邪致石。嗜食柿子、山楂、黑棗等過量,脾胃升降失司,食滯內停,從而形成有形積塊。正如《景岳全書?痢疾論》所說:“飲食之滯,留蓄于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疼痛,不化不行。”另一方面,因虛致石。年老體弱、年幼正氣未充或久病虛損者,本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運化乏力,加之空腹進食柿子、山楂、黑棗等致使脾胃受損加重,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則飲食內停,積而成石。如《醫宗必讀?積聚》所說:“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之踞之。”《諸病源候論?徵瘕候》所說:“暴徵者,由臟腑虛弱,食生冷之物,臟即虛弱,不能消之,結聚成塊。”

2辨證論治

唐博祥等[11]認為植物性胃石癥證屬脾虛食滯,臨床多表現為積、痰、郁、虛,治療當消積除痞、行氣導滯、健脾疏肝。方用自擬化石湯,方藥組成:醋柴胡10 g,海藻10 g,昆布10 g,鴉膽子1.5 g,莪術10 g,三棱10 g,雞內金30 g,酒大黃10 g,炒白術20 g,枳實15 g,芒硝10 g,砂仁10 g,浙貝母10 g,焦三仙30 g,王不留行6 g,藤梨根10 g,法半夏10 g,八月扎10 g,九香蟲5 g。諸藥相合,共奏消積和胃、軟堅散結、化痰除痞、健脾疏肝之效。用該方治療胃石癥10余例,皆獲良效。李忱等[14]分析植物性胃石癥宜治以消石導滯,軟堅散結,活血止痛,佐以收斂止血。自擬消石散,方藥組成:雞內金、沉香、酒大黃、白及按 3:2:2:1 的比例共為細末,過 90 目篩制成散劑。每次口服 10~15 g,每日 2~3次,5 天為1個療程,以6個療程為限,安胃片善后。6個療程后,所治療36例胃石癥患者中34 例胃石全部消失,余 2 例胃石明顯縮小,治療時間最短5 d。杜秋梅[15]自擬化石安胃湯消積導滯,軟堅散結,化石安胃。基本方藥組成:雞內金粉30 g(沖服),金錢草30 g,芒硝10~20 g(沖服),煅瓦楞、茯苓、炒白術各20 g,三棱、莪術、姜半夏各15 g,大黃10 g(后下),木香10 g,甘草5 g并辨證加減。治療植物性胃石癥45例,與用嗎丁啉、碳酸氫鈉和保和丸治療的23例進行對比觀察。服藥一周后,取得較好療效:治療組治愈44例,胃石所致癥狀、體征消失,胃石消失;好轉1例,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胃石體積縮小或數量減少。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治愈4例,好轉9例,無效10例,癥狀、體征無緩解,胃石無變化。總有效率為56.52%。朱東等[13]以理氣消食、消痞化積、祛瘀散結、瀉下行氣為治則,自擬排石湯,方藥組成:黨參12 g,白術15 g,枳實12 g,三棱6 g,莪術6 g,麥芽9 g,陳皮12 g,半夏曲9 g,生甘草6 g。3劑后加入雞內金15 g。治療植物性胃石癥50例,療程3~15 d,48例胃石消失,2例在第3天并發幽門梗阻,轉為胃鏡碎石治療。

3其他療法

王海峰等[16]以軟堅散結、潤腸通腑佐以健脾和胃、行氣止痛的治則組方,配合自上而下反復推拿腹部的手法治療30例植物性胃石癥患者,7~21 d后,21例患者癥狀、體征消失,胃石消失。9例癥狀、體征減輕,胃石縮小或散開。宋大昭等[17]用維生素K3于患者雙側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側4mg;同時針刺雙側內關穴,留針20 min。疼痛緩解后,給予中藥治療,方選黨參、白術、茯苓、焦檳榔、焦三仙、雞內金、木香、香椽、厚樸、積實、丹參、桃仁。服藥后,用手按摩上腹部10~20 min,以助藥力。經綜合治療后,12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療時間最短者為7 d,最長者為25 d。宋永紅等[18]以行氣消積,活血散結為治則組方,配合耳穴壓豆,治療植物性胃石1例。處方:枳實12 g,厚樸9 g,檳榔12 g,大黃9 g,烏賊骨30 g,煅瓦楞子30 g,浙貝母15 g,雞內金10 g,連翹12 g,焦白術30 g,砂仁9 g,丹參20 g,白及20 g,炙甘草6 g。取耳穴胃、脾、皮質下、神門、交感、肝、內分泌,用王不留行籽貼壓,直壓強刺激手法,每日每穴按揉2~3 min,每次選一側耳穴,左右耳交替,3日1換。2周后復診,述諸癥皆消,納食復常。復查上消化道鋇透示胃炎,余無異常。

4結語

中醫治療是我國特色療法,它靈活有效,痛苦小,副作用少,成本低廉,依從性好,適用于各種植物性胃石癥患者。但對于形成時間較長、體積較大、質地較硬的植物性胃石,往往需要內鏡下聯合中西藥物治療,若治療過程中出現胃腸穿孔、機械性腸梗阻等并發癥則應考慮積極的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于皆平,沈志祥,羅和生.實用消化病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02:.

[2]江紹基.臨床胃腸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364~365.

[3]蕭樹東.江紹基胃腸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99-801.

[4]Zhang RL,Yang ZL,Fan BG.Huge gastric disopyrobezoa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s[J].Word J Gastroenterol,2008,14:152-154.

[5]邢志書,楊路亭,崔春艷.植物性胃石癥的診斷與非手術治療現狀[J].臨床薈萃,2005,20(16):955-956.

[6]郭世斌,仲小偉,冷晶.胃石的病因及內鏡下治療[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21(6):411-412.

[7]金世祿,徐燕平.胃石癥的類型及診治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1 53-155.

[8]White NB,Gibbs KE,Googwin A,el al.Gastric bezoar complicating 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Obes Surg,2003,13:948-950.

[9]張淑香,李吉昌,劉俊.胃山楂石影像診斷價值的探討[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3,13:167-168.

[10]郭子光.現代中醫外科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51.

[11]唐博祥,賴宇飛,朱淆儀,等.自擬化石湯治療植物性胃石癥[J].中醫藥導報,2011,17(3):75-76.

[12]路廣晁,王建波,路士華.胃石癥中醫辨治探析[J].山東中醫雜志,2007,26(11):734-735.

[13]朱東,劉小方,梁丕霞,等.中藥排石湯與內鏡下治療胃石癥的療效比較[J].中醫雜志,2008,49(5):433.

[14]李忱,劉杰,竇永起.自擬消石散治療胃石癥36例[J].北京中醫藥,2008,27(1):39-40.

[15]杜秋梅.自擬化石安胃湯治療植物性胃石癥45例[J].中醫雜志,2006,47(12):925-926.

[16]王海峰,薛鳳敏,王京奇,等.中藥及推拿治療胃石癥30例[J].北京中醫,2006,25(7):428:-429.

篇5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提出的新的課題,也是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提出的新的要求。在過去一段時期的改革進程中,我們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實現了政府職能的根本性轉變,即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職能轉變成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職能。應該說,正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才推進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并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管理領域,政府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到宏觀管理,從“運動員”角色到“裁判員”角色,等等,都有非常明顯的轉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迄今為止,政府在其角色定位和職能定位方面,依然存在著由于長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政治體制給其留下的深刻的烙印。政府職能方面所存在的這些問題,是我國社會進一步健康發展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從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明晰服務型政府的職能問題,有必要指出兩個基本的視角:

一是,突出政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職能。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明確規范了政府職能的四大領域,即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多年以來,應該說我們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方面已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的政府依然需要切實履行好這方面的責任。但是另一方面,相對而言,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職能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根據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政府更需要突出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方面的職能。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要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二是,既要明晰政府在整體上的職能領域特別是重點領域。實現政府與社會的橫向分化,也要明晰不同層級間政府的具體職能領域特別是重點領域,實現政府職能的縱向分化。不同層級間政府的職能分化問題,過去我們關注不夠,即使有所涉及,大多也只是一般地論及關于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問題。在我們今天強調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進程中,政府不同層級的職能分化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篇6

一、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努力建設法治新農村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長期的基礎性工作。針對農村基層的特點,我所努力為普法教育與基層民主和基層組織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創建平安鄉村、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好法治保障。

一是從法制宣傳的實效入手,繼續推進群眾法律素質教育。以“五五”普法啟動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群眾需要出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把服務農民、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針政策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適時在廣大農村開展有針對性的“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活動,通過“一學三講”活動的深入開展,對農民進行《憲法》、《經濟合同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業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教育。8月24日,我們對11個村1個居委會的民調主任進行了法律知識培訓。一年來,我所累計下鄉授講法制教育課8堂,有效增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滿足了廣大農民學習法律知識的需要,使他們在生產經營中能夠知法、懂法、守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二是從提高自治水平入手,深入推進各項創建活動。我所抓住新農村建設契機,主要以“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民主法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為載體,推行村民自治,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服務,促進農村各項事業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在深入開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選舉法》學習教育的同時,我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所轄村(居)委會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村民議事制度,特別是對王曙、沙村、富池、豐山、港下、居委會等6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我們高質量設置了民調辦公室,統一規范陣地建設標準。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社會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充分發揮法律保障職能,努力建設穩定新農村

正確處理和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突出抓好不良行為的矯治,是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法律服務等工作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獨特優勢。

一是將人民調解工作作為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我所在人民調解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由鎮綜治委下文,建立健全調處中心和人民調解委員會,配齊配強工作人員,與“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村民服務站、中心黨員聯絡戶”、“三級網絡”相結合,并在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設立“司法服務”窗口,形成鎮、社區(村)、組三級配套聯動、上下貫通的調解網絡體系。同時,完善接邊地區、學校與地方等聯合調解組織建設以及廠礦企業、集貿市場、流動人口聚集區和行業組織的調解網絡建設,做到哪里有矛盾糾紛,哪里就有調解組織,并由原來的事后被動調解,發展到預測預防在前的主動調解,實現重心前移,抓早、抓小、抓苗頭,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二是將排查與治理作為處置各類矛盾糾紛的有效手段。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多種手段,協同作戰”的人民調解工作方針,主動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時調處大量糾紛,化解矛盾,努力提高各類糾紛的調解率和調解成功率,全面落實半月一排查一月一上報的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掌握社會矛盾糾紛動態,健全預防處置突發性事件和的工作機制,提高依法預防和處置的能力。適時組織開展糾紛專項治理,除傳統的農村贍養、宅基地、鄰里糾紛外,根據新時期的特點,圍繞土地流轉、城鎮拆遷、企業改制、水電建設等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糾紛開展專項治理,今年我所已成功調解各類糾紛26起。

三是建立健全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機制。今年我鎮刑釋解教人員8人,為發揮好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職能作用,做好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規范社區矯正工作制度、運行機制和社區矯正工作流程,我所已建立了職責明確、相互配合、密切協作的有效機制,充分利用社區、學校、群眾團體的資源優勢,強化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措施,確保矯正質量。同時,積極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逐步實現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規范化。對刑釋解教重點人員實施排查,集中力量進行幫教,實行動態管理,切實做到不脫管、不失控。針對農村的特點,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土地、住房、生活來源等及時的跟蹤幫教等工作,避免和減少重新犯罪。如富池村的黃曉海、良畈村的明瑞芳等人,回家后,通過我們與村組配合,給予農業用地種菜種糧,富池村的張洪高,有飼養技術,當上了養豬場的飼養員,現在都已過上正常生活。

三、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職能,努力建設和諧新農村

追求社會公平和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建設和諧新農村中,我所通過積極指導法律工作者參與訴訟、非訴訟、法律證明、法律援助等工作,為基層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一是實現法律援助與社會的有機結合。法律援助是社會救助在司法領域的體現,是政府為民服務的“民心工程”,是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希望工程”。在建設和諧新農村中,我所以《法律援助條例》為主線,以法律扶貧濟困為已任,以“熱情服務,讓人民滿意”為出發點,以“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為準則,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作用,密切同工青婦、老齡委、人武部、殘聯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以召開聯席會形式探討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形成全鎮聯動的整體合力。同時將法律援助的對象、條件、范圍、申請程序、受援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監督投訴電話等一一上墻,向群眾進行公示,法律援助延伸到村級聯系點,并開通了“***”法律援助專線,兩所警民聯系卡,深入開展法律幫困、法律扶貧、法律維權等工作。

二是實現法律服務與“三農”的有機結合。一是服務黨委政府。通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主動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政府決策,服務政府的中心工作,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二是服務經濟建設。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經濟秩序的整頓和企業的改革發展,積極推行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為企業改制、經濟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為建設“經濟大鎮”、“工業強鎮”獻力獻策。

篇7

一、整治規范的對象和重點行業

本次整治規范的對象是指具有自行發行且只在本單位消費的單用途預付卡的服務型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整治規范的重點包括健身(含瑜伽類)、美容美發(含美體瘦身類、護發類)、足浴(含保健按摩類)、服裝洗滌、桑拿等服務行業。

二、整治規范的重點內容

(一)整治規范無證無照預付式消費經營行為。按照“誰發證誰監管”的原則,由相關部門負責清理整治。對基本符合條件的無證無照經營戶督促其規范經營,對不符合條件的無證無照經營戶按規定予以取締。

(二)加強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教育。組建相關行業協會,拓展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建立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制度,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消費維權和聯絡員制度。

(三)規范預付式消費企業經營行為。全面推廣使用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合同示范文本,建立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自律制度、經營者承諾制度和經營臺帳制度,并做到有關制度公開上墻。

(四)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應急機制。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都要建立相關預付式消費企業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并在第一時間向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五)探索建立預付式消費企業長效監管機制。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結合自身職能,進一步建立完善預付式消費企業長效監管制度,指導相關行業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和自律制度,建立健全宣傳教育制度,加強對有關人員的教育培訓。

三、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

(一)組織領導

成立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次整治規范活動的組織協調。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工商局、商務局、衛生局、食品藥監局、公安局、人行、消保委有關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工商局。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也要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二)職責分工

1.縣工商局。主要負責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的日常工作,制訂《縣預付式消費合同(服務行業)》、《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規范指引》和《縣預付式消費經營單位(服務行業)消費維權自律制度》,聯合有關部門對無照經營戶依法進行查處和規范,依法查處虛假廣告宣傳、合同欺詐、使用(銷售)“三無產品”、假冒商標等違法行為,同時聯系預付式消費誠信聯盟工作。

2.縣商務局。結合《商務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商辦秩函〔2011〕876號)精神,嚴格執行“三項制度”,并負責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的行業規范和誠信自律工作。

3.縣衛生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共服務場所的衛生安全監管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制定預付式消費服務的行業標準。

4.縣食品藥監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保健食品、藥品的規范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5.縣公安局。負責服務行業從事預付式消費企業的治安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6.縣人行。負責督促銀行機構加強對預付式消費企業開設帳戶、資金使用的監管。

7.縣消保委。負責預付式消費糾紛的處理和調解工作;負責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建立預付式消費行業自律、規范服務的相關制度;負責預付式消費的消費調查、消費警示工作。

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對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行為加強規范管理工作;各鄉鎮(街道、園區),主要負責本轄區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充分認識開展本次整治規范活動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結合實際,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迅速開展。要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職能機構分工協作抓,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同時加強檢查督促,確保整治規范活動取得成效。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明確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并將名單于4月30日前上報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動員部署,調查摸底。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要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動員部署,對所轄區域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經營戶開展實地調查,摸清情況,同時現場張貼《縣預付式消費經營單位(服務行業)消費維權自律制度》、《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規范指引》,發放《縣預付式消費合同(服務行業)》示范文本。各鄉鎮(街道、園區)要將調查摸底情況于6月底前上報縣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篇8

歐洲國家對加入亞投行很積極。截至4月14日,中國財政部的聲明顯示,埃及、挪威、俄羅斯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后,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50個。這其中,以俄、英、德、法、意、瑞士和盧森堡等為代表的傳統歐洲國家已達15個。歐洲國家不受美國的影響,積極參與亞投行,顯現了“我的事情我做主”的風格,而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就政治決策而言,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在過去一直積極參與各個地區的發展銀行。比如,世界銀行、泛美發展銀行、亞洲發展銀行、非洲發展銀行等。因此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這個新的發展銀行是延續傳統。不同之處是,這次美國不愿意加入,因為亞投行是中國政府推動的項目。但“美國因素”不會成為歐洲國家參與亞投行的障礙。

在經濟考量方面,幾年前,中國就提出創立亞投行的必要性,得到許多亞洲國家的響應。歐洲主要國家最初并無加入亞投行的打算。隨著對該銀行了解的深入,他們逐漸改變想法。亞洲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不參與其中就會錯失良機。參與亞投行,歐洲國家反而可以對這一機構發揮影響。同時,中國啟動亞投行項目,目標是支持貫通亞洲和歐洲的“一帶一路”計劃。歐洲國家對此很有興趣,因為可借新絲綢之路令本國經濟得到發展。

有人說中國創立的亞投行分裂了西方,顯然有些言過其實。而且,這也不是中國政府的目標。亞投行的宗旨是向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美國人可能出于這樣或那樣的考慮,未加入亞投行。但歐洲人有自己的考量,不會輕言拒絕。在后者看來,亞投行與地緣政治關系不大。

如果亞投行“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宗旨不變,那么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亞投行肯定有很多合作機會。亞洲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可以容得下多個國際機構。實際上,中國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一直很好。一些西方媒體熱衷于“制造”亞投行的地緣政治背景是一種誤導。

美國接不接受亞投行,這個問題不重要。美國無法阻止亞投行,也不可能阻止歐洲國家與亞洲國家共同建設亞投行。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加入或者觀望。

篇9

一、成績顯著

該局領導對窗口服務工作十分重視,經常過問或現場辦公指導,做到辦事指南、辦證程序在辦證大廳電子觸摸屏、辦證窗口柜臺和互聯網市政府政務公開網、信息公開網上公開,窗口辦事人員充實,去年該局窗口共辦證3100個(不包括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務服務中心人口計生窗口辦證數),其中辦理一孩《計劃生育服務手冊》和二孩生育證2461個,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300個,流動人口未婚證、婚育證339個,以上均全部實現辦結完畢,且做到群眾來辦事或咨詢都有著落,事事有結果。該局窗口依法行政、優質服務,深受群眾歡迎和好評,多次被評為“紅旗窗口”。

二、打造陽光政務服務窗口

該市政務服務中心辦證大廳大門入口右側設立有醒目的紀檢組長輪值崗、效能監察崗、咨詢臺和投訴臺,通過加強管理、構建網絡、設點接訪等措施,打造陽光政務服務窗口。此外,通過設立指紋考勤儀、電子視頻監控器、電子音頻監控器、窗口人員公示欄、群眾意見箱、辦事群眾星級服務評價儀、公布市紀委、監察局監督電話等形式,加強對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的管理,促使辦事窗口實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 的工作模式受理審批事項。該市還同時推進“市、鎮(街道)、村(居)、中心戶” 四級政務服務網絡建設, 暢通群眾辦事渠道。在各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辦證大廳安裝了電子政務監控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 在各村(居)委會建立村(居)級便民服務站, 在村民小組建立中心戶, 四級政務服務網絡工作正常開展。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每天由督查室工作人員進行巡查并作好記錄, 每月對窗口工作檢查情況(包括工作服務、工作紀律、窗口辦件情況)進行通報, 并公布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績效考評平衡計分卡管理系統(新加坡管理模式, 考評項共29小項)每月的考核結果, 評出紅旗窗口和服務明星。

三、充分授權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集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發[2009]15號)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人民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結合該局實際,為最大限度地體現“能進則進、一事一地、充分授權、既受又理”的原則達到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的目的,在該局行政審批股室成立行政審批辦公室,增掛行政審批辦公室牌子,牽頭負責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成建制地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辦公。同時授予駐政務服務中心本局窗口如下審批權限:

(一)、授予窗口‘‘受理權、審核權、協調處置權、辦理結果送達權、應訴權、審批權、制證權”的項目:

1. 審批(辦理)《計劃生育服務手冊》

2. 審批(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3. 審批(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4. 審批(辦理)《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審核》

5. 審批(辦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設立許可》

6. 審批(辦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校驗》

7. 審批(辦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執業證書核發》

8、審批(辦理)社會撫養費征收

以上項目共8個,占本局行政審批事項88.89%(80%以上)。上述項目整個審批程序均在窗口完成,即項目的受理、審核、審批、發證、簽章、發文、發件工作由窗口工作人員全權負責完成,窗口首席代表為簽批人。

(二)、授予窗口“受理權、審核權、協調處置權、辦理結果送達權、應訴權”的項目: 審核 《二孩生育證》。

以上項目共1個,占本局行政審批事項11.11%(20%以下)。上述項目在窗口受理后,窗口首席代表履行審查復核工作,并提出處理意見,直接呈報局領導批準(審批)。

(三)、成立行政審批辦公室,發給政務服務中心本局窗口一枚“北流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審批專用章”,屬本單位在窗口工作的專用章,與本單位行政章在辦理許可(審批)業務上具有同等效力。

(四)、凡授權進入北流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許可(審批)的項目,本單位不再在其他任何地方受理。

四、創造優質服務環境

該局窗口整理好內務衛生,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等設施設備擺放整齊,清潔辦公桌面(特別是接待群眾的大理石桌面),做到一塵不染,辦公用具擺放整齊,所有臺牌排放在大理石桌面同一直線上,所有資料臺賬存入檔案柜,不亂堆亂放雜物,所有椅角、柜角等地方不掛蜘蛛網,以優雅整潔的環境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辦事群眾。

窗口每個崗位配備電腦、打印機,保持內外網絡暢通。已授權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的事項必須統一使用自治區政務服務通用業務軟件辦理,窗口工作人員必須熟練運用操作,實時錄入辦件信息,確保每一個事項必須要有辦件數據信息錄入,并接受電子監察,限時辦結。

五、爭創群眾滿意窗口

圍繞誠信計生、陽光計生運行機制,不斷推進“服務規范化、服務效能化、窗口形象化”,嚴格執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強化服務窗口的規范管理。積極推廣陽光服務、微笑服務、提前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模式,構建多層次、一體化服務體系,爭創群眾滿意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

六、做好窗口服務工作

行政服務中心管理緊,要求高,標準嚴,為此,該局窗口堅決按照“勤政、高效、規范、廉潔”的要求,始終堅持“服務第一”,對來辦事群眾有一張笑臉,想辦事者之所想,急辦事者之所急,嚴格執行中心管理制度,規范窗口人員的行為舉止,他們一方面克服因工作單調、枯燥而造成的心煩氣躁的情緒,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始終以高昂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對待每一位群眾,認真做到有問必答,有問必應的服務態度,努力維護人口計生局窗口的良好形象。對群眾咨詢問題,做到耐心詳細地把所需材料以及辦事程序一次性告知群眾。

篇10

為進一步適應公司質量、環境體系雙認證的實施,規范公司行政事務管理行為,理順內部關系,提高辦事效率,特制定本規定。本制度匯編了公司內部的行政事務類文件,以加強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并在公司內部形成辦事有程序,工作有標準,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的工作局面。

第一章 會 議 管 理 制 度

一、內部會議管理辦法

(一)、公司會議主要包括總經理辦公會議、工作調度會議、各種專題會議、全體員工大會、部門會議及臨時會議等。

>

(二)、公司級會議的組織者為綜合處。

(三)、會議由綜合處提供服務,會議召開應提供、做好會議通知、材料、會場、記錄等各項服務,會議結束后,根據情況撰寫會議紀要,必要時提供水果、茶水、錄音、攝像、投影等服務。

(四)、會議通知形式主要為電話通知,處長、部門經理及以上人員應通知到本人,其他人員通知到部門,由各部門自行通知。 (五)、與會人庇ρ細褡袷鼗嵋榧吐桑不得遲到、早退、無故缺席。會議期間應關掉手機等通訊工具,會議期間要全神貫注,不得交頭接耳,心不在焉或隨意走動,影響會議正常秩序 SPAN lang=EN-US>

(六)、因故不能參加會議的,必須親自向綜合處說明理由。

(七)、會議決議事項,與會人員應在會后立即執行,不得拖延或敷衍了事。

(八)、各處室、部門要把每次調度會及其它會議精神傳達到基層,也可根據自己部門的實際情況,定期召開部門級會議傳達會議精神。

(九)、部門有關會議如需綜合處協助的應提前通知綜合處,以便做出統一安排。

二、對外出租會議室、多功能廳管理辦法

(一)、公司所屬會議室及多功能廳由物業處負責辦理租用手續,綜合處負責提供相關會議服務。

(二)、物業處根據會議室使用情況與租用會議室單位商定相關出租事宜,填寫《會議室使用登記單》,經主管經理簽字確認后通知綜合處,綜合處同使用單位協商會議室使用的具體事宜(預約時間、需提供的服務等)。

(三)、租用單位于租用當天將《會議室使用登記單》交與綜合處會議管理人員,待會議室使用完畢后,由會議室管理人員填入會議室實際使用時間,由租用單位簽字確認后,綜合處返還物業處作為收費依據。

第二章 辦 公 電 話 管 理 制 度

為了提高公司辦事效率,節約辦公經費,保證通訊聯絡,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電話主要用于辦公業務。使用電話通話要言簡意賅,禁止在電話中閑聊,嚴禁撥打聲訊和信息電話。

二、各處室、部門使用管理插卡電話,經理辦公室使用加鎖電話。

三、電話卡由辦公室負責刷卡。每次刷卡標準,處長30元,部門經理和管理人員20元,其他員工10元,綜治辦帶班組長每人15元。使用完話費后,到辦公室刷卡,并進行登記。

四、安裝管理插卡電話后,不允許私接電話機通

,否則,將追究其直接責任人或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并依法追繳相應的電話費。

五、各處室負責人及員工要切實負起責任,以主人翁的態度管好、用好電話。員工因公或特殊情況需要撥打長途電話者,統一到辦公室登記后,方可撥打。

六、由辦公室定期到電信局對各處室及部門電話使用情況進行查詢監督,并予以公布。

第三章 公 文 收 發 傳 閱 管 理 制 度

根據有關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現就非質量、環境體系文件收發、傳閱管理辦法規定如下: 一、公文撰寫

soNormal >1、公文草擬。根據需要和領導指示初步擬定文稿。公司發文由綜合處草擬,涉及各處室職責,需要由公司統一行文的,由各處室、部門草擬文稿。

2、公文審核。指對草擬文稿的審核,由綜合處負責。審核的主要內容是:看是否的確需由公司統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當、是否符合行文規則和擬制公文的有關要求等。不需由公司統一行文的公文,由各處室、部門自行發文。

3、公文復核。指公文正式印制前對文稿的校對、核稿,重點是看:審批、簽發手續是否完備,附件材料是否齊全,格式是否統一、規范等。

4、公文簽發。將經審核的文稿交領導簽字,批準發文。公司級公文由總經理簽發,各處室、部門或某特定業務范圍的行文,由處室、部門負責人簽發。

5、公文的印刷、用印。 經審核無誤后的公文的即可印刷與裝訂。如需加蓋公章的按《印章管理辦法》加蓋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