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手術范文
時間:2023-04-08 21:33: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產手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在妊娠3個月內人為地采取措施終止妊娠稱為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就是最常使用的兩種人工流產方法,在臨床上普遍應用。非自然流產,會帶來很多并發癥,比如不孕癥和感染等疾病,所以不值得提倡;不同的流產方式對女性的健康影響不同。對流產后卵巢功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關鍵詞】藥物流產 手術流產 卵巢功能
【Abstract】in 3 months of pregnancy artificially take measures to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is called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The medicine miscarriage and abortion opera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wo kinds of artificial abortion methods, popular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Non spontaneous abortion, will bring a lot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rtili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so it is not worth to advocate; different abortion on women's health effects of different. On the abortion of ovarian function after impact studies, report as follows now.
【Key words】Drug abortion;Operation aborted;ovarian function
一 對象與方法
1 對象:本研究選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四川省漢源縣計劃生育服務站進行藥物流產(簡稱藥流組)的女性和進行手術流產(簡稱手術組)的女性各150例,共計300例。2組病例的年齡18~40歲,平均(23.5± 3.5)歲,孕周3~24周,平均(15.2±7.2)周。(人)尿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陽性,B超確診宮內妊娠,身體健康無內外科并發癥,無人工流產禁忌證且流產完全。2組年齡分布、孕周分布及孕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研究對象自愿接受該測試,本研究經過四川省漢源縣衛生局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施行。
2 藥物流產:妊娠≤ 49 d米非司酮150 mg,分2~3 d口服,次日米索前列醇0.6 mg,口服。妊娠>49 d,米非司酮300 mg,分2~3 d口服,次日米索前列醇0.6 mg口服,之后根據腹痛情況,若腹痛漸減輕而妊娠物未排出可追加米索前列醇0.2~0.4 mg,直至妊娠物完全排出。
3 手術流產:孕6~10周采用負壓吸引術,孕11~14周采用鉗刮術,術畢檢查吸出物或刮出物,若未見絨毛組織,應送病理檢查,不列入該研究范圍。14周以上者行水囊引產術。手術流產方法參照參考文獻[1]。
4 基礎體溫(basic body temperature,BBT)測定:每日清晨初醒未起床活動之前(保證睡足6~8 h),取體溫表測口腔體溫5 min,在基礎體溫表上注明所測溫度、時間及個人生活中各種特殊情況,如性生活、夜班、月經期、服藥等。連續測量3個月經周期。將基礎體溫表交醫生判斷,雙相型即有排卵,單相型為無排卵。
5 B超監測:第1次B超監測,選擇在流產后第13天,以后在月經周期的第13、14、15天監測。每月監測3~4次,連續監測至恢復排卵,或術后3個月。有排卵的判斷標準為B超下有卵泡產生,并逐漸增大至20.5 mm左右,成熟的卵泡突然消失,且子宮直腸陷凹出現少量液體,提示有排卵。否則無排卵。
6 宮頸黏液監測:首先要由本計劃生育服務站的醫生對檢查對象進行培訓指導。患者在洗澡前或小便前用手指尖從陰道口取黏液檢查,觀察手指上的黏液外觀、黏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絲反應。連續觀察3個月,從流產后陰道流血停止開始,月經來潮停止觀察。下個周期自月經干凈第3天開始觀察。觀察3個月經周期。有排卵的判斷標準為宮頸黏液由少漸多再逐漸減少,質地由稀薄透明變黏稠且渾濁,拉絲度由好變差、易斷裂,提示有排卵。否則無排卵,繼續觀察下個月經周期直至恢復排卵。有排卵者電話告知醫生。
7 孕酮測定:自月經第20天左右測定血孕酮水平>15.9 nmol/L,提示有排卵。由北京倍愛康免疫化學發光測量儀及其配套試劑,磁微粒免疫化學發光法測定。參照檢驗科常規檢查程序進行。黃體功能不足指月經周期中有卵泡發育及排卵,但黃體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黃體過早衰退導致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和黃體期縮短。黃體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黃體功能不足。
8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x檢驗,2組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
二 結果
1 2組排卵率比較:藥流組術后第1個月基礎體溫測量、 B超監測指示、宮頸黏液檢測示有排卵率高于手術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2 孕酮水平比較:藥流組第1個月孕酮檢測示有排卵率高于手術組,平均黃體期孕酮值藥流組明顯低于手術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三 討論
人工流產按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為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2種方法均是對正常妊娠生理過程的人為阻斷,對卵巢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卵巢的生理功能包括排卵和內分泌功能,對女性的生殖功能、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卵巢功能失調可導致多種婦科內分泌疾病,如月經紊亂、閉經、不孕癥、卵巢早衰、圍絕經期綜合征等,并可影響到全身其他臟器的生理功能。近年來,我國的人工流產量一直持續在1 000萬人次/年左右,年齡呈逐漸變小趨勢。人工流產對婦女卵巢功能的影響,應引起我們婦產科醫生的高度重視。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搞好計劃生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盡可能減少非意愿妊娠給女性身心帶來的危害,是我們婦產科醫生應盡的責任。
女性的生殖生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系結構和功能的穩定。妊娠后,與生殖有關的各種激素都發生較大的變化,對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系產生較強的抑制。無論是藥物流產還是人工流產之后,這種抑制還將維持一段時間。垂體對LRH的反應敏感性需要一段時期才能恢復。按照國內外通行的方法,通過基礎體溫測定和B超監測,結合宮頸黏液觀察及排卵后孕酮的測定,判斷術后卵巢功能的恢復,有較高的準確性。
BBT是指機體維持最基本活動狀況下所產生的溫度,亦稱靜息體溫。孕激素作用于下丘腦體溫中樞,能使BBT升高0.3~0.5℃,因此測定成年婦女的BBT出現周期性變化,有助于了解卵巢功能。女性一個月排卵一次,在許多監測排卵的方法中,B超是最直觀的方法,它可以看到卵巢卵泡的數目,大小,估計排卵的時間,評價卵巢的功能。但是它不能夠確定這個卵子一定會排,或者不排,這是它的最大不足的地方。在幾種B超的方法中,以陰道B超最準確。
單純孕酮測定的結果證實,在排卵后黃體期孕酮的分泌水平,藥物流產組明顯低于人工流產組。考慮應當與米非司酮對孕酮拮抗作用有關,但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結果表明,藥物流產后卵巢恢復排卵時間較快。但是多次流產,無論是藥物流產還是人工流產,對卵巢功能均有影響,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8-399.
[2] 朱茂靈.人工流產與卵巢功能[J].實用預防醫學,2007,6:145.
篇2
關鍵詞:人工流產術;并發癥;心理狀況;PAC服務
近年來女性健康問題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大多數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避孕措施不當而發生了意外懷孕。同時,也有部分女性因各種因素而選擇人工流產術,以及時終止妊娠。無論是哪一種選擇,女性都要接受人工流產術以盡快中斷妊娠,這就對婦產科臨床治療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面對婦產科研究理論的優化發展,一些先進的臨床手術服務體系得到普及應用,流產后關愛是現代婦產科臨床正積極推廣的服務措施,用以解決女性術后心理障礙及并發癥等問題。本次結合我院收錄的60例人工流產術情況,對術后PAC服務效果進行綜合評估。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收錄了2012年8月~2013年8月,60例在我院婦產科接受人工流產術的病例資料,對人工流產術后關愛服務效果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臨床資料顯示,60例年齡范圍22~34歲,平均年齡(26±1.7)歲。初步溝通調查,患者選擇人工流產原因包括:意外懷孕32例,自愿終止妊娠20例,其它因素8例。本次人工流產分為手術流產、藥物流產2種方式,手術流產37例,藥物流產23例,具體情況由醫患溝通之后,選擇最佳方式進行流產。
1.2方法 由于人工流產是對妊娠的強制性終止,無論是手術流產或藥物流產都會給患者身體組織造成一定的危害。臨床研究發現,心理障礙及并發癥是人工流產術后最為常見的問題,這些常常影響女性身體健康的恢復效果。為了減少心理及生理損傷,選用PAC輔助患者恢復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本次流產后關愛持續時間2個月,主要判斷女性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及并發癥情況,綜合評估PAC的臨床應用效果。本次PAC服務重點為并發癥醫療服務、計劃生育指導服務、術后調理咨詢服務等,結合60例女性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切實可行的臨床服務內容。本次PAC服務效果評估內容:①心理障礙:手術流產或藥物流產,均統計女性患者緊張、抑郁、恐懼、焦慮等情況;②并發癥:?手術流產并發癥:子宮出血、子宮穿孔、漏吸等;?藥物流產并發癥:流產不全、感染、宮腔積血、月經紊亂等。
2結果
根據臨床資料統計結果,60例人工流產手術后患者的具體狀況:①心理狀況:緊張18例、抑郁12例、恐懼8例、焦慮10例;②并發癥狀況:子宮出血7例、子宮穿孔0例、流產不全6例、感染12例、月經紊亂10例,其它9例。為了保證女性患者流產術后病況的有效恢復,及時對其提供PAC服務措施,解決患者人工流產術后遇到的心理及并發癥問題。根據表1統計結果,持續2個月PAC服務之后,女性患者的心理狀況得到有效控制,抑郁、恐懼等心理障礙完全消除,僅有少數患者有緊張、焦慮等問題,這類心理障礙來源于對人工流產術的不熟悉,不能從專業角度體會人工流產術的應用情況。PAC服務期間,婦產科醫務人員向其講解了人工流產術的臨床價值,對手術流產及藥物流產的特點進行分析,使其對流產有了進一步認知,心理上的障礙完全消除。
除了對心理障礙具有恢復作用,人工流產術后PAC服務對并發癥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一些常見流產并發癥均得到了綜合醫治。根據表2統計結果,PAC服務前后,子宮出血、子宮穿孔、流產不全等人工流產并發癥均消除,僅少數患者存在感染、月經紊亂等問題,2例經過推遲PAC服務時間,均全部消除。
對比表1、表2,可知,本次60例患者經過臨床PAC服務之后,心理異常狀態及并發癥情況均得到顯著控制,人工流產術后恢復狀態比較理想。因此,PAC服務能夠指導患者養成自我調理習慣,對一些常見并發癥合理地調理控制,提高了人工流產術的醫治效果。
3討論
3.1 PAC服務 妊娠3個月內采用人工或藥物方法終止妊娠稱為早期妊娠終止,也可稱為人工流產。用來作為避孕失敗意外妊娠的補救措施,也用于因疾病不宜繼續妊娠、為預防先天性畸形或遺傳性疾病而需終止妊娠者[1]。人工流產可分為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兩種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鉗刮人工流產術和藥物流產術。流產后關愛服務(PAC)是一項包括流產并發癥的醫療服務、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 流產后咨詢服務、流產后社區服務、流產后生殖健康綜合服務五個方面的標準化服務流程。對于減少重復流產率及增加婦女的生殖健康有很大幫助。
3.2手術流產處理
3.2.1綜合觀察 術后觀察1~2h,注意出血及下腹痛情況。離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人流術后應臥床休息2~3d,應逐漸增加活動時間,減少宮腔積血的發生率。人流后15d內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和下冷水勞動,避免受寒[2]。PAC服務中,需先綜合觀察患者術后的身體狀況,對一些常見癥狀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3.2.2保持外陰清潔 一個月內嚴禁和盆浴。人流術后子宮口還沒有完全閉合,子宮內膜也有一個修復的過程,在這段時間內,要特別注意保持外的清潔衛生,所用的衛生巾用品和內褲要勤洗勤換。根據現代PAC服務內容,需對術后女性外實施無菌清潔處理,這是為了防范因感染導致的并發癥。
3.2.3觀察出血情況 人流術后陰道流血超過1w以上,甚至伴有下腹痛、發熱、白帶渾濁有臭味等異常情況,就應及時到醫院復診。臨床出血屬于嚴重性病癥,PAC服務需重點采取止血措施,由專業護士完成止血護理情況,避免失血過多造成癥狀加劇。
3.2.4堅持做好避孕 人流術后卵巢和子宮功能逐漸恢復,卵巢按期排卵,如果不堅持做到避孕,很快又會懷孕[3]。因此,人流術后,應及早選擇可靠的避孕措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指出,人流術后即時采取避孕措施,對于降低重復流產率,降低術后并發癥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3.3藥物流產處理 許多婦女尤其是未婚婦女錯誤地認為,藥物流產不是手術、不會傷身體。實際上,藥物流產與負壓吸宮流產一樣,都是人為干預妊娠的生理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婦女的健康。
3.3.1感染 婦女服用抗孕藥物后,子宮腔內的胚囊組織可在當天排出,有時妊娠組織物排出不全,子宮復舊欠佳,陰道出血時間較長,可持續2~3w,甚至1~2個月。長期慢性失血可引起貧血,使身體抵抗力下降。這時,細菌往往由陰道逆行,而引起子宮內膜炎癥[4]。
3.3.2對再次妊娠的影響 未婚婦女如多產、反復流產,可造成子宮內膜反復受損。妊娠時,易發生前置胎盤,可引起產前產時大出血,也有些婦女由于多次人工流產而出現習慣性流產,甚至繼發不孕。藥物流產之后,要詳細介紹藥物流產的危害,倡導女性正確地利用避孕措施,盡可能減少流產藥物的使用,以免多次藥物流產對生理系統造成更大的危害。
3.3.3月經失調 藥物可以抑制卵巢的功能,影響卵泡的生長發育甚至排卵[5]。個別婦女藥物流產后,可發生月經失調,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或延長,月經量增多。PAC服務根據患者用藥情況,對其月經失調提供科學的處理方案。同時,向患者講述月經自我調理方法,定期處理月經失調中存在的異常問題。
因此,藥物流產雖然相對安全有效,但是仍有少數情況出現不良反應及嚴重并發癥。而且國家衛生部是對藥物流產的部門有資格限定的,藥房不得私自出售藥物流產藥物,否則以違法論處[6]。因此建議意外妊娠婦女不要自行藥物流產,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應愛惜自己的健康,愛惜自己的生命。
4結論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現代女性的人工流產率越來越高,無論是哪一種因素造成的人工流產,都必須要注意術后癥狀恢復的綜合控制,避免術后并發癥狀對身體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臨床應用效果來看,PAC服務對人工流產術后恢復的促進效果顯著,從心理障礙、并發癥狀等兩方面提供關愛服務,使女性患者樹立了正確的治療觀念。為了進一步保障人工流產手術后期的病況恢復,未來積極推廣PAC服務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萬金華,劉愛鴻.流產后關愛對女性有效避孕的臨床運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29).
[2]吳尚純,劉慶.流產后避孕的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04).
[3]程怡民,周猷.中國重復流產和流產后保健的現況[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05).
[4]吳燕婉.人類生殖健康的福音:21世紀生物高科技避孕藥[J].婚育與健康,2003(04).
篇3
[關鍵詞]手術流產;無痛;并發癥;滿意度
人工流產是指因意外妊娠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終止10周內的妊娠,其方法包括藥物流產和手g流產。手術人工流產是將金屬器械強行擴開緊閉的宮頸,用帶負壓的吸引管進入官腔后,將植入子宮內膜的胚芽吸出的一種創傷性手術。傳統的手術流產是在無麻醉狀態下進行的,患者常感到緊張、痛苦及其他不適,給患者心理帶來巨大的影響,增加人流綜合反應的發生。無痛人工流產雖然可減輕患者的痛苦,但會帶來一系列的麻醉相關并發癥,同時增加醫院人員、設備的投入,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避孕失敗所致意外妊娠給婦女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有時甚至可產生嚴重的后果。本文對無痛人工流產與傳統手術流產進行了前瞻性研究,旨在為臨床探索相對更安全、快捷,且副作用小的終止早期妊娠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來我院婦產科門診,自愿要求行人工流產的早孕患者400名。納入標準:年齡19歲以上,血或尿hCG測定、超聲檢查確診宮內早孕,能自主回答問卷調查的相關內容;排除標準:不同意參加調查者,生殖道急性感染,精神疾病患者,不能自主語言表達者,嚴重的心、肝、腎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入選者年齡19~42歲,平均(28.2±5.6)歲;體重49~76kg,平均(58.2±11.3)kg;經產婦278例,未產婦122例;孕周8~10周,平均(9.1±0.6)周;人流次數1~3次,平均(1.6±0.4)次。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分為無痛人工流產術(A組)和傳統手術流產術(B組),每組200例;將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孕次、產次、既往人流次數及本次孕周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傳統手術流產即負壓吸引術。(2)無痛人工流產術前禁食、禁水4h,排空膀胱,建立靜脈通道,持續吸氧、心電監護,芬太尼(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42022076,生產批號20140403)0.05mg靜脈注射,再緩慢靜脈注射丙泊酚(力邦制藥,國藥準字H19990282,生產批號20140723)2mg/kg,患者意識喪失后開始手術,具體操作與傳統人流手術相同。
1.3術中評估
主要包括手術時間、宮頸松弛度、術中出血量及子宮穿孔、吸宮不全、人流綜合反應、盆腔感染等并發癥。宮頸松弛度分度:6.5號擴宮器無法直接通過宮頸內口為緊張;有少許阻力但仍能通過為中等;無阻力通過為松弛。人流綜合反應指手術時疼痛或局部刺激,使患者術中、術后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率減慢,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等迷走神經興奮癥狀。
1.4問卷調查
內容包括:(1)手術過程中的各種不適主訴:惡心、嘔吐、疼痛、頭昏等,并以Likert scale進行評分,無任何不適為0分,輕度為1分,中度為2分,重度為3分,嚴重至無法難忍為4分;(2)操作者滿意度:很不滿意為0分,不滿意為1分,一般為2分,較滿意為3分,很滿意為4分;(3)患者滿意度:很不滿意為0分,不滿意為1分,一般為2分,較滿意為3分,很滿意為4分;(4)若再行人工流產,會選擇無痛人流術的人數。
1.5統計學分析
文中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以[n(%)]表示。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
2.結果
2.1手術情況及比較
A組宮頸松弛157例(78.5%),中等30例(15%),緊張13例(6.5%);B組宮頸松弛33例(16.5%),中等98例(49%),緊張69例(34.5%);A組的手術時間為(5.8±1.3)min,B組為(8.0±1.3)min;兩組在手術時間和宮頸松弛度方面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手術并發癥的比較
A組的人流綜合征、盆腔感染和吸宮不全發生率均低于B組,而子宮穿孔發生率A組高于B組。將兩組的人流綜合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滿意度及比較
將兩組的操作者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差異顯著(P
2.4若再行人工流產,選擇無痛人流術比率的比較
A組有178例(89.0%)愿意再次接受無痛人工流產手術,22例(11%)不愿再次接受無痛人工流產;B組有105例(52.5%)愿意再次接受傳統手術流產,95例(48%)不愿意再次接受傳統手術流產;將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展人們的工作壓力的增加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的提前和活躍,導致意外懷孕的發生率逐年提高,人工流產也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且行人工流產術患者的年齡在不斷減小。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能快速有效地解決患者的身心痛苦。傳統手術流產因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妊娠反應消失快、手術并發癥少而仍受到相當一部分婦女的歡迎。本研究中,傳統手術流產在術中出血、子宮穿孔、盆腔感染、吸宮不全等方面與無痛人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52.5%的患者表示倘若再次行人工流產,愿意再次接受傳統手術流產。但由于術中未采取任何鎮痛措施,受術者常感覺疼痛與不適,出現明顯的恐懼和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嚴重者可導致人流綜合反應的發生,其發生率明顯高于無痛人流組。
為了減輕傳統手術流產帶來的痛苦,目前許多基層醫院已常規開展無痛人工流產術。無痛人工流產是在傳統手術流產基礎上,靜脈使用了小劑量丙泊酚復合芬太尼,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毒性小、代謝快、體內無蓄積等優點,可使患者在無痛、安靜、安全狀態下順利完成人流手術。本研究結果顯示,無痛人流患者由于術中宮頸松弛、無明顯疼痛不適,所以手術時間較傳統手術流產組短,且無1例人流綜合反應的發生。但術中疼痛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可提醒操作者檢查自己是否存在失誤,及時糾正不當操作,避免醫源性副損傷。尤其是青春期少女和未婚婦女行人工流產時,發生人流綜合征對其身心傷害較大,應積極防范。我們研究中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發生2例子宮穿孔,傳統手術組無1例,雖然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也說明了無痛人工流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因椴±較少,不排除這可能與醫師操作經驗有關。
篇4
【關鍵詞】 異丙酚; 鎮痛; 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補救措施之一,也是臨床上常采用的一種手術方法。手術雖小,卻可引起疼痛,甚至發生人工流產綜合征。為減少受術者的痛苦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本院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于計劃生育門診應用異丙酚靜脈推注無痛人流術鎮痛638例,與同期人工流產的615例進行比較,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來自門診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產,且無人工流產禁忌證者1253例,年齡18~42歲,停經天數42~60 d。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38例,施行人工流產手術時靜脈推注異丙酚鎮痛;對照組615例,施行人工流產手術。
1.2 方法 觀察組術前禁食4 h,術前肌注阿托品0.5 mg,曲馬多100 mg。術前用藥患者入手術室后測血壓、心率、SpO2為基礎值。入室后緩慢靜注異丙酚200 mg,10 s內完成,維持在適當的麻醉深度,麻醉師全程監護,觀察孕婦反應,孕婦意識消失即開始手術。術中根據孕婦反應情況決定藥物用量2.0~2.5 mg/kg,同時進行監護(心電、呼吸、血壓、血氧等),術中、術后觀察疼痛、嘔吐、出血、面色、心率、血壓、呼吸等情況。對照組:常規方法行人工流產操作手術。
1.3 療效評定標準
1.3.1 術中孕婦鎮痛情況評定 (1)顯效:孕婦完全不需要用鎮痛及安靜藥物來配合手術;(2)有效:孕婦無痛,但臀部、腰部呈不自主稍有扭動,基本能順利完成手術;(3)效果不佳:孕婦術中全身扭動,需醫務人員強按才能勉強完成手術。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3 兩組手術時間比較 觀察組為(5.8±3.2)min,對照組(9.2±3.2)min,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異丙酚是一種短效靜脈,具有起效快、恢復迅速、蘇醒后意識完全恢復,且對手術無記憶、無明顯積蓄現象等優點,還可抑制迷走神經反射,但鎮痛作用較差,有明顯的劑量依存性,應用時受限制。術中個別病例出現無意識肢體活動及呼吸暫停,必須麻醉醫師監護,專人看管,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完全清醒后方可離院[1]。異丙酚靜脈推注用于人工流產術中有良好的鎮靜止痛的作用,起效快,能有效地減少和消除患者對手術中疼痛的恐懼心理[2]。減少手術操作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降低了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復蘇時間短[3]。通過638例臨床應用結果證明,術中患者均安靜、無痛,偶見少數出現肢體不自主活動,僅有12例出現肌肉顫動,21例呼吸加快,但無一例發生呼吸暫停,24例出現血壓下降,一般不需要處理,可自行恢復,但有學者報道可引起呼吸暫停的發生[4]。異丙酚靜脈推注半衰期短,術后患者蘇醒快,大約3 min左右。術后30 min無反應即可出院。異丙酚靜脈推注無痛人流術鎮痛效果是顯著的,總有效100%,但部分宮頸緊的病例會出現術中擴宮困難,在擴宮時刺激牽拉宮頸使患者出現不自主扭動而影響手術順利進行。由于人流中的麻醉作用使盆腔各韌帶及子宮均呈松弛狀態,但對宮頸擴張作用滿意度欠佳,或物有抑制宮縮的可能[5]。因而手術醫生感到子宮軟,宮縮差,但宮頸擴張困難[6]。醫生心理壓力大,對于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來說容易造成各種人流并發癥的發生[7]。綜上,異丙酚靜脈推注是一種安全、有效、易推廣的無痛人流技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促廉.臨床疼痛治療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85.
[2] 徐啟明,李文碩.臨床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01.
[3]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8-529.
[4] 王祥瑞,杭燕南,孫大為.全麻病人異丙酚的學藥濃度測定[J].臨床麻醉雜志,1998,14(2):74-75.
[5] 張立生,劉小立.現代疼痛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152-1156.
[6] 魏緒庚,田素杰,石寶瑞.麻醉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170.
篇5
【關鍵詞】 流產,習慣性;焦慮;護理
自然流產的發生率占所有妊娠的15%左右[1],且流產的危險隨連續流產次數增加而增加。文獻報道反復自然流產發生率為1.0%,占所有妊娠丟失的15%~20%,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嚴重心理負擔[1]。為此我們對圍手術期的患者焦慮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以便于患者消除焦慮,配合治療,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至6月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就診的20~35歲反復自然流產患者30例,病例選擇條件:發生過兩次或兩次以上自然流產;孕周小于12周;流產前超聲證實胚胎停育;無其他急、慢性病史。高中以上學歷16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4例。
1.2 調查工具 采用訪談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sas焦慮量表[2]和自行設計的焦慮相關因素表。評定標準如下:50以下為無焦慮發生;50~59為輕度焦慮;60~69為中度焦慮;70以上為重度焦慮;焦慮相關因素如擔心是否能生育、對疾病缺乏認識、對手術以及家庭穩定經濟狀況等的擔心。
2 結果
用焦慮量表測得分值為42.50~68.75,其中≥50有16例,平均分值(51.50±6.40)。wwW.133229.COm焦慮相關因素調查結果:擔心是否能生育26例,占86.7%;對疾病缺乏認識20例,占66.7%;對手術效果缺乏信心8例,占26.7%;經濟狀況6例,占20%;擔心術中術后疼痛8例,占26.7%;擔心術后影響性生活3例,占10.0%;擔心術后體形改變7例,占23.3%;擔心家庭穩定6例,占20.0%。
3 討論
3.1 從理論上認識焦慮 焦慮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于應付的不愉快情緒[3]。患者疾病本身帶來的壓力很大,而手術帶來的心理壓力是引起焦慮情緒的誘因。患者大多缺乏醫學知識,對手術缺乏了解,非常擔心以后能否懷孕、能否生育以及家庭的穩定,而且也很擔心術后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改變,而影響夫妻性生活和自身形體的變化。因此,提出對患者實施正確的護理對策非常重要。
3.2 心理護理 (1)正確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和來源因素,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其保持密切、信任的關系,根據每個患者自身的特征,采取適合個體的心理應對方式加以疏導。(2)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溫馨的環境,給予人性化服務。在護理過程中護士積極主動地與患者交流,耐心誠懇地與患者進行溝通。(3)爭取患者家屬、親友的配合。社會支持對于圍手術期患者非常重要,因為有了社會支持,患者會感覺溫暖,不再孤獨,也不再為各種困難而煩惱,接受手術有了勇氣。(4)要讓患者了解有無痛人流、鎮痛人流、普通人流手術方式及的優缺點,這樣可以讓患者知情選擇手術方式。(5)介紹手術室的環境,講解手術麻醉效果,講述手術的過程,及如何配合手術。保證術中不會疼痛,使患者感到欣慰。(6)護士全程陪伴,詢問有無不適并給予相應指導,目的是減少患者的痛苦和焦慮。
3.3 健康宣教 針對患者所擔心的、不了解的問題給予指導。(1)讓患者知道手術后的注意事項,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問。(2)要讓患者了解懷孕的相關知識,孕前須查的項目,下次懷孕的最佳時間,懷孕前后的注意事項。
3.4 術后護理 (1)離院時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注意休息、預防感染,定期回院復查。必要時電話或上門訪視患者,了解患者離院后飲食、起居、情緒變化等情況,必要時給予指導和幫助。(2)耐心地教會患者放松心情的方法:深呼吸、聽音樂、看電視、聊天,以減輕術后焦慮。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醫療護理事業發展迅速的今天,女性患者應得到重視,運用熟練和專業的治療和護理技術,讓患者得到一流的服務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通過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更加激勵每一位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工作責任心,不斷更新知識,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5.
篇6
[關鍵詞] 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 人工流產; 早期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4.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294-01
人工流產是在育齡婦女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意外懷孕后采取的一種。傳統的人工流產在操作時無法實時動態的監測子宮內部的情況,所以往往會往或造成一些術后并發癥。尤其在對一些患有子宮疾病的婦女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時,更容易出現穿孔、漏吸等諸多并發癥。為了能夠在手術過程中及時準確的監測子宮內部的情況,為手術操作提供更準確的指導,近年來,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開始逐漸得到普及。此儀器利用超聲對手術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可以指引電動吸引器的操作,避免在盲視狀態下操作手術,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同時也減少了患者痛苦和手術并發癥。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自愿要求人工流產的妊娠婦女268例,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均采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取得了滿意結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68例妊娠婦女的年齡在19~42歲;懷孕時間在6~10周;其中高危人工流產術26例,妊娠合并子宮發育畸形1例(縱隔子宮7例,雙子宮4例,雙角子宮1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6例,子宮位置異常6例(過度前屈例,過度后屈4例),院外漏吸和子宮穿孔2例。
1.2 設備
中美合資貝爾森公司生產的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可以同時進行超聲檢測與進行手術。
1.3 方法
1.3.1 術前準備
手術前對病人的全身狀況進行詳細了解和檢查,以確定能夠施行手術。常規B超了解子宮和胎兒的情況,檢查子宮形態是否正常、有無并發癥等情況。
1.3.2 步驟
確定手術部位,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鋪巾。在進行手術之前需要對子宮位置、大小、形態及附件情況充分了解。將微型陰道探頭嵌裝在專用窺陰器的前葉或后葉上(子宮前位安裝于前葉,子宮后位安裝于后葉),從而貼近于前或后穹窿處。探頭隨窺陰器置入陰道內,調整窺陰器方向,使子宮內的情況能夠在B超儀上清晰顯示。通過觀察顯示屏的圖像,按子宮位置、方向將吸管頭部緩慢送入子宮腔對孕囊著床部位吸引。此時熒光屏顯示孕囊逐漸變形、消失,然后吸引子宮一周,再稍微活動窺器以觀察宮腔及兩側宮角,當圖像顯示宮腔閉合,宮腔線清晰、連續、回聲均勻且達兩側宮角,提示子宮內妊娠產物已被清除,宮內無組織殘留。
1.4 高危妊娠婦女人工流產術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4.1 妊娠合并子宮發育畸形
某些婦女的子宮雖然有發育畸形的情況,但并不影響受孕。但是對于這些妊娠婦女進行人工流產操作時,手術難度往往較大。如果手術在盲視的狀態下操作,往往容易出現子宮穿孔。但如果在手術過程中使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對子宮內部的發育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并指引手術操作,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手術并發癥。
1.4.2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
對患有子宮肌瘤婦女在進行手術操作時難度也較大,尤其是瘤體較大或多發性子宮肌瘤,均導致子宮形態失常,宮腔變形,移位,手術器械不能直接到達孕囊著床部位。此時需要應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引導手術操作。在熒光屏顯示的指引下,進入宮腔的器械需不斷做出調整以避開肌瘤并準確的到達孕囊著床處吸出孕囊,同時有序地吸盡宮腔蛻膜組織。有些施行人工流出的婦女可能因為子宮肌瘤影響子宮收縮而導致出血,對于這樣的情況不必擔心,可注射適量的縮宮素。
1.4.3 子宮位置異常
子宮位置常見的異常情況有子宮過度前屈和過度后屈。在就診的268名病例中,子宮位置過度前屈3例,過度后屈5例。由于子宮位置發生異常,如果盲目操作往往會造成意外。而應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后,其顯示屏上能夠清晰顯示子宮前屈及后屈狀況,這樣就可以手術人員能夠清楚的了解子宮的情況而不至于盲目操作。
2 結果
本次臨床觀察的268例人工流產手術均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引導施行,均一次手術成功,避免了因盲目操作而出現的子宮穿孔、漏吸、殘留等并發癥。
3 討論
傳統的人工流產手術主要是憑術者的感覺和經驗在盲視下進行,對子宮內部的情況無法準確了解,操作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在對合并高危因素的病人施行手術時,由于子宮發生異常,使手術難度加大,易造成手術失敗、漏吸、殘留甚至子宮穿孔等嚴重并發癥。而通過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施行手術時,術者可以在熒光屏上清楚觀察到子宮內部的情況,這樣可以使術者準確的進行手術操作,能夠最大限度的清楚子宮內妊娠產物,減少對子宮的傷害和術后并發癥。本組268例人工流產手術在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引導下均一次手術成功,為出現子宮穿孔、漏吸等情況。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73.
[2] 張菊平,劉琴. B超監視婦產科手術儀在人工流產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1,22(2).
篇7
關鍵詞:子宮穿孔;流產手術;放/取宮內節育器
人工流產清宮術、放/取宮內節育器是門診婦產科的最常見的小手術,操作較簡單,對患者的創傷較小。子宮是一個相對的密閉性腔器,該類手術操作時缺乏有效的引導,大多憑操作者的臨床經驗,如手術醫生對患者情況缺乏正確的判斷,或操作不規范,則可導致子宮穿孔(Uterine Perforation)的發生[1]。小的子宮穿孔通過抗炎、止血及修補治療可以很快痊愈,嚴重穿孔可造成腹腔、盆腔器官損傷或大出血,如果發現或救治不及時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總結39例流產手術和放/取宮內節育器導致子宮穿孔患者引起穿孔的原因、診斷及治療方法,旨在為預防及避免該類手術致子宮穿孔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0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39例子宮穿孔患者,入選者均有流產手術史和或取/放宮內節育器史,其中手術操作中發生子宮穿孔32例,術后出現癥狀體征聯合B超檢查確診6例。5例為在本院手術時發生,34例由基層醫院機構發生穿孔后轉入我科。入選者年齡20~53歲,平均(32.29±5.74)歲;孕次0~4次,平均(2.73±0.51)次;產次0~2 次,平均(1.36±0.18)次。子宮穿孔發生部位在前壁7例,子宮后壁5 例,子宮左角8例,子宮右角9例,子宮底10例;合并腹腔、盆腔臟器損傷3 例。
1.2方法 在操作中術者感覺操作深度超過正常子宮大小,或突然感覺器械在宮腔發生"無底"感,流產手術時吸出宮壁或大網膜,置器或取器時操作無法進行。患者下腹突發劇烈的牽拉痛和腹痛,伴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壓快速下降等休克征象。B 超檢查見子宮內壁和外形不規整,子宮直腸陷凹積液[2],有"彗星尾"征或異常聲影,腹腔有突然出現的包塊。
1.3方法 操作中如懷疑子宮穿孔,應立即停止原手術。對明確診斷子宮穿孔者,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根據穿孔大小及癥狀體征決定其治療方式。穿孔較小、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者采用保守治療,立即靜脈滴注縮宮素,利用宮縮促進較小穿孔自行愈合,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保守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如患者合并進行性出現、有休克征象,或感染癥狀明顯加重者,或B超提示穿孔面積較大,合并嚴重的腹腔、盆腔臟器損傷者應立即行剖腹探查術[3]。
2 結果
39例患者中,因流產清宮術引起子宮穿孔19例,放宮內節育器引起子宮穿孔11例,取節育器引起子宮穿孔9例。手術至穿孔發生時間3min~21h,平均(3.65±1.29)h。所有患者均先采取保守治療,其中4例嚴重者保守治療無效行剖腹探查子宮修補術。39例患者發生子宮穿孔的原因見表1。
3 討論
隨著B超的普及及臨床醫療水平的提高,流產手術和(或)放/取宮內節育器時引起子宮穿孔的發生率顯著下降,目前主要發生于不規范行醫的基層醫療機構。
分析流產手術和(或)放/取宮內節育器時發生子宮穿孔的原因不外乎兩種,即患者自身因素和醫源性因素[4]。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先天性子宮位置不正,或盆腔臟器手術、子宮附件手術使子宮位置發生變化,剖宮產手術導致子宮疤痕、哺乳期或長期服用避孕藥致子宮壁變薄等,都增加了流產或放/取宮內節育器等操作的難度,易引發子宮穿孔。醫源性因素包括術前檢查不仔細,術者缺乏責任心,對穿孔的高危因素缺乏必要的評估;或操作不規范、臨床經驗不足、不能應對突況,均可造成子宮穿孔。本組39例患者中,因自身原因發生穿孔19例,醫源性因素發生穿孔20例。因此應重點強調醫務人員責任心,不能忽視流產手術和(或)放/取宮內節育器術這種小手術的風險性,術前詳細詢問病史,排查高危因素,全面評估患者一般情況,對有腹腔、子宮手術史、剖腹產史、哺乳期婦女、長期服用避孕藥物的婦女進行重點評估,B 超檢查確定子宮的位置、形態和大小,結合婦科檢查進一步確定后方開始流產手術和(或)放/取宮內節育器術操作。并強調嚴格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擴張宮頸時依次增大擴宮條,用探針確定子宮直徑后進行操作,操作中動作輕柔,避免及杜絕子宮穿孔的發生[5]。
手術操作中如果術者突然有"無底感",負壓吸引有吸空感,器械的長度超過之前探針檢查時子宮的大小;或患者出現明顯的牽扯性刺痛,應立即停止操作,排除子宮穿孔的發生。術后發生穿孔的患者常有陰道異常流血、持續性腹痛,伴發熱癥狀。B 超檢查可見腹部新增包塊、陶氏腔積液、子宮內壁和外形不規整,及典型的"彗星尾"等[6]。穿孔較小者通過抗炎、縮宮等保守治療能促使子宮自行修復;對持續性出血,合并腹腔、盆腔臟器損傷者應剖腹探查,行穿孔修補術或子宮縫合術,并仔細檢查相鄰器官的損傷程度,必要時請外科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保守治療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無效者需行子宮切除術,防止患者因失血性休克發生死亡。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先行保守治療,其中4例嚴重者保守治療無效行剖腹探查子宮切修補術,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綜上,引起流產手術和放/取宮內節育器導致子宮穿孔的因素較多,術前仔細評估患者子宮情況,術中規范操作,能預防及避免子宮穿孔的發生。一旦發生子宮穿孔,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保守治療為主,必要時行子宮切除治療。
參考文獻:
[1]王莉君. 計劃生育手術致子宮穿孔臨床分析[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3(4):64-65.
[2]Onal C, Guler OC, Dolek Y, et al. Uterine perforation during 3-dimensional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Baskent University experience[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4, 24(2):346-351.
[3]李偉花. 計劃生育手術與異位妊娠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0,8(16):25-25.
[4]周小利,王先梅.流產手術和宮內節育器放置致子宮穿孔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0):130-131.
篇8
【關鍵詞】無痛人工流產;圍手術期;護理
在西方發達國家,無痛人工流產術早已廣泛使用。目前,在我國的婦產科臨床上,無痛人工流產術也得到了普遍應用。無痛人工流產術是對意外懷孕或避孕失敗后的一種補救方法。一般在懷孕12周內可以進行人工流產,但最宜在6到8周內[1]。無痛人工流產是在靜脈麻醉作用下,對患者實施人工流產的一種新型人工流產術,它不僅減輕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同時也極大地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消除了患者的恐懼心理,減少人流綜合征的發生,有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術后患者均述手術鎮痛效果好[2]。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可帶來各種術中及術后并發癥,常見為吸宮不全、出血、子宮穿孔、生殖系統感染等情況的發生。人工流產作為一種侵襲性操作,不僅一定程度上會給患者軀體造成創傷,還會給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帶來損害。我院開展全程可視無痛人工流產術,使人流術的探宮、吸宮及刮宮全過程都處于超導可視下進行,以安全、便捷深受醫護人員和患者歡迎,整個手術過程由傳統的“盲視吸刮”轉變為“可視直接吸取”,孕囊定位準確,手術操作時間短,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有效地降低了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月經恢復時間明顯縮短,消除了患者對人流手術的恐懼心理,體現了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為醫院創造了經濟和社會效益,值得臨床推廣應用[3]。現在將我們對無痛人工流產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進行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患者共有185人, 年齡21歲~42歲,其中初孕婦89例,有人工流產史者64例,有生育史者32例。
1.2 手術方法
術前患者應4小時禁食禁水,進行心率、血壓、脈搏的測量,以建立靜脈通道。由專職的麻醉師給靜脈注射2mg/kg的丙泊芬并及時觀察患者的反應,直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 出現入睡等體征,證明麻醉已起作用,可以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在手術過程中,要注意維持麻醉的速度,通常為每小時4 mg/kg~12 mg/kg,同時監測脈搏、呼吸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并觀察患者意識的消失及恢復情況,直到手術結束為止。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很多孕婦由于缺乏對無痛人工流產術的相關了解,所以會對手術產生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還擔心是否會影響再次妊娠[4],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患者的顧慮,增強患者的安全感,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此外,應監督患者在術前嚴格禁食禁水四至六小時,監測生命體征,完成B超、陰道清潔等婦科檢查。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同時向患者介紹無痛人工流產及麻醉前的注意事項,在患者同意后由家屬簽字。醫院工作人員應備齊各種設備和搶救藥物,待孕婦心態穩定后麻醉給藥,由專職的麻醉師、經驗豐富的婦產科醫生及護士開始進行手術。
2.2 術中護理
在手術中,為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確保患者手術安全,要對孕婦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注意她們的腹部起伏情況及其面色。同時做好記錄,包括患者麻醉起作用時間、患者蘇醒時間、手術時間、用藥量及術中出血量等。物發生作用后,患者處于意識消失狀態,在進行宮頸擴張和吸宮時,術者手法應輕柔,醫護人員配合要默契,嚴禁手法粗暴,以免子宮穿孔及損傷宮頸。盡量將手術時間縮短,這樣可以減少丙泊酚的用量,因為丙泊芬對人的循環和呼吸系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血壓下降及呼吸抑制作用多在初期推藥時發生。所以在手術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及狀態,同時對患者的血壓、表情、脈搏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對患者給予面罩持續吸氧。在觀察中,如果發現患者觀察指標發生變化,應協助醫生準備急救器械及藥物來處理異常情況。
2.3 術后護理
患者一般在術后2-3分鐘開始意識恢復,隨即身體的直覺也相繼得到恢復,這時要協助病人到休息室休息,嚴密觀察,不能立刻離開病房,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狀態、有無陰道出血、腹痛及有無頭昏情況發生。術后鼓勵患者進食易消化的流質飲食,通常情況下將患者留院觀察兩個小時,如無礙才可離開,最好能有人陪伴離院,在離院之前,要監測患者的意識及認知能力,測量血壓,同時給予健康指導,告知患者腹痛及陰道出血的持續時間、特點,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復診,并進行飲食指導,多食清淡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少食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飲食,囑咐患者注意多休息,半個月內禁止重體力勞動。并進行術后的避孕、節育等以及康復的健康教育。術后一個月內禁止同房,陰道流血未凈前禁止盆浴。講解相關的計劃生育知識,宣傳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并指導有效的避孕方法,對于不打算生育的已婚女性說明人工流產的危害性,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告誡加強避孕措施,建議其在下次月經正常后3到7天內上環,講解避孕環的避孕效果和原理及可能的副作用,解除其因缺少對節育環的了解而產生的顧慮。對于未婚先孕者,不能對其歧視,要尊重她們的人格,以免對其心理造成傷害;同時要鼓勵其正視自己的錯誤,引導其避免再次妊娠而進行手術對身體造成損害,增加痛苦。可采取適當方法諸如提供免費等措施,從而從根本源頭上盡可能的減少再次妊娠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佩娟,毛令諄,李青.無痛人工流產術靜脈復合麻醉臨床用藥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2(7):442-443.
[2] 陳麗霞.宮頒麻醉在人流術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12(2):118.
[3] 白峰,李萍,于連芳,馬滌分.杜冷丁與東茛若堿配伍利多卡因宮頸浸潤無痛人流效觀察[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9,27(3):33.
篇9
[關鍵詞] 無痛人工流產術; 心理護理干預;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1-141-01
人工流產術是指在妊娠14周以內,采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的手術,為減輕手術者痛苦,近幾年臨床上開展了無痛人工流產術,即在麻醉下行人工流產術,可有效預防和減少并發癥[1]。自開展無痛人工流產術后,從根本上緩解了早期妊娠患者對人工流產術的恐懼、焦慮心理,我站婦產科門診應用丙泊酚注射液靜脈給藥,全身麻醉下行無痛人工流產術。2008年2月-2010年2月隨機抽取104例自愿接受無痛人工流產術早期妊娠患者,為提高丙泊酚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鎮靜效果和減少術后宮縮痛,配合術前心理護理干預,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04例自愿接受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早期妊娠患者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實驗組52例,對照組52例,實驗組平均體重54±4.9kg,平均年齡34±8.8歲,體質均良好。對照組平均體重51±5.4kg,平均年齡32±7.6歲,體質均良好。兩組患者均為女性,在體重、年齡、體質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常規護理方法:術前禁食、禁水6小時,術前血常規、心電圖、X線胸片均正常,無其他嚴重疾病,無藥物過敏史。向患者詳細告知手術須知及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子宮穿孔、手術后感染、人工流產綜合反應、吸宮不全、術中出血、栓塞及不育不孕等,并在手術知情通知單上由本人及其家屬簽字,兩組患者均待入睡,對呼喚反應遲鈍后即開始實施手術,術中根據患者的反應,如果有體動、煩躁等情況,可以酌情追加丙泊酚用量。實驗組詳細告知患者無痛人工流產術的品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手術的優點及安全性,進入手術室了解手術環境、設施等,使患者對手術有所了解,增強對麻醉和手術的信心。根據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必要時術前需家屬陪伴,指導患者深呼吸,同時安慰患者有意與患者說笑話,工作人員之間也相互配合,營造輕松的手術氣氛,便于手術醫生的操作,使其以最佳心理進入麻醉狀態,降低麻醉及手術的風險,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病例麻醉及手術中情況,包括意識消失時間、丙泊酚用量、心率、血氧飽和度、平均動脈壓及術后宮縮痛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使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分析結果,計量資料及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2組各項觀察指標穩定程度顯示,實驗組均優勢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處理,P
表1 2組患者麻醉時間、用藥量、心率、血氧飽和度及平均動脈壓的比較
2.2 2組術后宮縮痛比較 實驗組術后發生宮縮痛9例(17.31%),對照組發生術后宮縮痛21例(40.38%),P
3 討論 無痛人工流產術是國內近幾年來開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是終止早期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無痛人工流產術可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減輕患者人工流產時的痛苦,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有利于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實施,深受廣大患者和臨體醫生的歡迎[2]。無痛人工流產術中應用的丙泊酚注射劑,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產生良好的鎮靜、催眠效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蘇醒迅速,無蓄積作用。對循環系統有抑制作用,表現為血壓降低,外周血壓阻力降低[3]。
本文兩組行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雖然都被告知無痛人工流產術可減輕疼痛,但患者由于缺乏相關醫學知識,仍然會出現術前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并不能完全處于松馳狀態。通過術前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各項監測指標顯示均優勢于對照組,由此表明術前心理護理干預給患者提供支持和信心,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麻醉效果,減少麻醉及無痛人工流產術的并發癥發生,同時也能明顯減輕術后宮縮痛,有利于術后身體恢復。
參考文獻
[1] 劉文娜.婦產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84-185.
篇10
[關鍵詞]瑞芬太尼;無痛人工流產;麻醉
早孕婦女終止妊娠的方式主要為藥流和人工流產兩種,其中,無痛式人工流產比較受歡迎,應用越來越多[1]。然而,無痛人流手術的安全問題、麻醉方式等也受到廣泛的關注。異丙酚是無痛人流手術中常用的物,具有起效快、蘇醒快的優點,然而其鎮痛效果較差[2]。有人認為,將瑞芬太尼應用于無痛人流手術中,能夠彌補異丙酚的缺陷。我院為提高手術質量,減輕早孕女性的痛苦,特選取了130例孕婦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瑞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麻醉的效果做了分析與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早孕女性13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觀察組孕婦年齡為18-33歲,平均年齡(24.73±4.36)歲;孕周為7-12周,平均(9.36±1.45)周。對照組孕婦年齡為17-36歲,平均年齡(25.17±4.22)歲;孕周為8-13周,平均(9.53±1.24)周。經比較,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孕婦采用異丙酚實施麻醉:給予孕婦異丙酚注射液靜脈推注,每秒約2-4mg。觀察組孕婦在使用異丙酚的基礎上采用瑞芬太尼實施麻醉:首先給予瑞芬太尼靜脈輸注,0.5~1.0?g/kg,一分鐘之后,用微泵以每分鐘0.08-0.10?g/kg的速度持續輸注,結束后再給予孕婦異丙酚靜脈輸注,劑量為2mg/kg。
1.3麻醉效果評價標準
優:術中孕婦沒有發生肢體活動;良:術中孕婦有肢體活動,影響到手術操作。差:術中孕婦的肢體活動頻繁且強烈,對手術操作造成了干擾。
1.4統計學分析
患者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手術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孕婦的麻醉情況為:優59例,良6例,差0例,麻醉優秀率為90.77%。對照組孕婦的麻醉情況為:優50例,良15例,差0例,麻醉優秀率為76.92%。經比較,觀察組孕婦的麻醉優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
2.2心率、血氧飽和度比較情況
兩組孕婦術前的心率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而術后1h兩組孕婦的心率均明顯降低,且對照組孕婦的心率明顯低于觀察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3.討論
本次研究對瑞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麻醉的效果做了分析與探討,對比了單用異丙酚以及在異丙酚的基礎上加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結果表明,采用后者進行麻醉的孕婦,其麻醉優秀率明顯更高,且心率所受影響明顯更小。異丙酚是一種快速強效全身麻醉劑,因麻醉效果好,所以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它也存在著局限性,即鎮痛作用微弱,容易造成患者躁動不安。在這種情況下,臨床中需找到更為合適的麻醉方式。瑞芬太尼是一種全麻誘導劑,它不僅能夠使患者的意識快速消失,而且還能夠維持鎮痛[3]。然而它不能單獨用于全麻誘導。基于以上特點,臨床中可考慮將瑞芬太尼與異丙酚復合應用。而本次研究的結果也證實,瑞芬太尼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麻醉中應用價值高,對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影響較小,安全有效,所以臨床中可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蘇偉.丙泊酚分別復合芬太尼與瑞芬太尼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的麻醉及術后鎮痛觀察[J].河北醫藥,2013,28(23):3573-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