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強劑范文

時間:2023-03-21 14:3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免疫增強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雞;免疫增強劑;免疫效果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1-0085-04

目前,疫苗的應用在防治家禽疾病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免疫效果差、保護力差甚至免疫失敗的發生。因此,如何獲得滿意的免疫效果是當前研究的一個熱點。免疫增強劑是先于抗原或與抗原同時應用,能非特異性地增強機體對抗原的特異性免疫應答而本身并無抗原性的物質。現已發現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物質有幾十種之多[1],常用的有左旋咪唑、西咪替丁、甲硝唑、蜂膠、弗氏佐劑、油佐劑、維生素E、轉移因子、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等。雖然對雞免疫增強劑的研究較多,但目前獸藥市場上常見的產品相對較少,如轉移因子、維生素E、黃芪多糖、白細胞介素、干擾素、左旋咪唑等。該研究介紹了雞免疫增強劑的常見種類及作用機理,為獸醫臨床上更好的運用雞的各種免疫增強劑、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更好的防治雞的各種傳染病提供參考。

1 化學藥物類

目前對于雞化學藥物類免疫增強劑的研究主要在左旋咪唑、甲硝唑和西咪替丁等咪唑類化合物上。

1.1 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是第一個被發現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化學藥物,不僅對正常的雞群有免疫增強的作用,還具有廣泛的免疫調節活性,能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關左旋咪唑免疫方面的研究較多,程相朝等[2]觀察了左旋咪唑對HVT(火雞皰疹病毒)免疫雛雞后免疫器官中T淋巴細胞數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接種HVT凍干苗后連續4 d 應用15 mg/kg 左旋咪唑的雞群與空白雞群各免疫器官中T淋巴細胞的數量相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多。喬彥良等[3]研究表明左旋咪唑可使正常雞外周血T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TS 細胞百分比降低,Th 細胞百分比明顯升高。

1.2 甲硝唑

甲硝唑屬于硝基咪唑衍生物,臨床上常作為抗微生物和抗寄生蟲藥物,研究發現甲硝唑也具有免疫調節活性。喬彥良等[4]研究表明甲硝唑能使回憶性免疫應答反應明顯升高,與左旋咪唑有相似的作用,應用甲硝唑對新城疫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都能提高其抗體滴度并維持機體較高抗體水平。

1.3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為H2受體拮抗劑,在人醫臨床上常用于消化道潰瘍的治療,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西咪替丁還有抗病毒和免疫增強的作用。西咪替丁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廣泛,能明顯促進雞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喬彥良等[5]研究結果表明西咪替丁能夠促進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的轉化,提高抗體滴度并維持機體較高抗體水平,使2次免疫雞對抗原抗體滴度回憶性免疫應答反應明顯升高。

2 維生素及礦物元素類

2.1 維生素類

維生素是雞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物質,它主要以輔酶和催化劑的形式參與代謝過程中的生化反應,對維持雞的機體健康,提高其生產性能及免疫力和抗病力有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與免疫有關的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C等。Chardra[6]指出維生素A能促進巨噬細胞活化,提高對特異性抗原的遞呈作用,使B淋巴細胞活性增強,IgG 、IgA 和IgM 合成與分泌增加,從而影響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張淑云等[7]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使免疫器官指數最高,且對胸腺和脾臟指數作用顯著,同時還有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和降低IL-2 含量的作用。史嫦娥等[8]指出維生素E可提高雞的體液免疫水平,可提高雞的細胞免疫,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以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對免疫反應有促進作用。邱榮斌等[9]報道在日糧中適當添加維生素C能促進脾臟、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顯著增強免疫系統合成分泌抗體的能力。

2.2 礦物元素類

礦物元素是動物機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在機體內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還影響免疫系統的發育與功能的發揮,可改變免疫力,影響抵抗疾病的能力。與免疫有關的礦物質元素主要有硒、鋅、銅、鐵、鉻、碘等。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礦物質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有不同的影響。鄧樺等[10]報道了硒能提高新城疫抗體滴度,提高紅細胞Ⅰ型補體受體(CRⅠ)活性。杜晉平等[11]的研究表明補鋅對蛋雞免疫器官發育有增強作用,當日糧中鋅添加量在60~80 mg/kg 時,對于蛋雛雞具有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增強體液免疫的功能。吳建設等[12]研究結果表明銅缺乏或過量導致肉仔雞生長抑制、免疫器官萎縮、淋巴細胞活性以及接種弱毒疫苗后抗體效價降低。銅營養狀況顯著影響機體免疫功能,銅對免疫功能的作用表現出劑量效應,而且最佳生長和免疫功能狀態下對銅的營養需要量都是11 mg/kg。張慶東等[13]報道添加鉻能增加6周齡肉仔雞胸腺重及T淋巴細胞轉化率,對血清中新城疫抗體、禽流感抗體有增高的趨勢。

3 中藥類

中藥是我國的國粹,關于中藥在免疫方面的作用,前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中藥中有很多不管是中藥單味藥還是中藥復方或是中藥的提取物對免疫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強作用。中藥免疫增強劑具有活性刺激、營養、調節及抗菌抗病毒的功能[14]。其作用機理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促進動物機體免疫器官發育,提供更多更優秀的免疫活性細胞,同時加強免疫活性細胞上與免疫相關的受體的表達;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處理及遞呈抗原的作用;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及活性;促進和調節補體、抗體及溶菌酶的產生;影響核酸和核苷酸的合成;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改善機體內分泌系統的功效(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促進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網絡的完善。

3.1 單味中藥

單味中藥中補益類、清熱解暑類、滲水利水類、解表類、固澀類、止血類、泄下類、驅蟲類都有一定的免疫增強作用。常見的單味中藥有:黨參、當歸、黃芪、大棗、阿膠、首烏、白術、天冬、麥冬、鱉甲、龜板、枸杞、山萸肉、五加皮、雞血藤、補骨脂、肉桂、鎖陽、杜仲、枸杞、肉蓯蓉、菟絲子、羊藿、女貞子、沙參、黃連、黃柏、黃芩、大蒜、魚腥草、大青葉、板藍根、石葦、石蒜、半枝蓮、山豆根、金銀花、穿心蓮、白頭翁、敗醬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伏苓、豬苓、木通、柴胡、仙鶴草、大黃、慧苡仁、蜂膠等。王鳳霞等[15]在日糧中添加黃芪莖葉粉,結果表明黃芪莖葉粉對雛雞增重、免疫器官指數、Ea玫瑰花環形成率和ANAE 陽性率都有顯著影響,其中以添加3%的效果顯著。陳海蛟等[16]將黃芪超微粉添加到雛雞飼料、飲水及新城疫油乳劑滅活苗中,結果表明黃芪超微粉能促進雞增重,提高血清中新城疫抗體效價。于洋等[17]將蟾酥添加于飼料中,觀察了免疫器官發育情況及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細胞的增殖情況,結果表明蟾酥對肉仔雞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和免疫活性細胞的增殖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石莉莎等[18]對女貞子在蛋雞育成期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添加0.5%女貞子能提高雛雞生長前期的法氏囊指數,添加1.0%女貞子能提高雛雞生長中、后期的胸腺與脾臟指數,女貞子能顯著提高蛋雛雞的新城疫抗體效價,能顯著提高雞外周淋巴細胞轉化率。

3.2 中藥復方

中藥復方中有免疫增強作用的有補氣方、補血方、補陰方、補陽方、扶正固表方、溫補膊陽方、清熱方、和解方和一些自擬方劑。陳曉丹等[19]研究了復方女貞子(女貞子、黃芪、黨參)對雛雞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應用復方女貞子后,雛雞血清細胞因子IL-1、IL-2,免疫球蛋白IgG 、IgM 和IgA 的含量、外周血液T、B 淋巴細胞增殖功能均明顯升高,復方女貞子可明顯提高雛雞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水平。王福傳等[20]對由人參、黃芪等10 味中藥配制的中藥制劑進行蛋雞免疫效果的研究,結果表明該中藥復方組脾臟、法氏囊指教及T、B 淋巴細胞相對數均高于對照組,新城疫、法氏囊抗體效價、中性粒細胞吞噬率、吞噬指數和T淋巴細胞轉化率均高于對照組。楊鴻等[21]對加味玉屏風散對雛雞紅細胞免疫及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加味玉屏風散能顯著提高正常雛雞RBC-CR1 花環率,對RBC-IC 花環率沒有明顯影響。

3.3 中藥提取物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中藥的研究也逐漸深入,由最初的單味藥和方劑研究,逐步發展到單味中藥提取物及方劑提取物研究,深入至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對于提取物中與免疫有關的研究主要還是在有免疫增強作用的單味中藥和中藥復方的基礎上進行。張訓海等[22]研究了黃芪多糖對雞體液免疫的影響,表明加入不同劑量黃芪多糖的油苗在一些時間點均能顯著提高新城疫抗體效價,黃芪多糖在300 mg/L 時能顯著促進雞脾臟淋巴細胞的增殖。周建強等[23]對黨參多糖對免疫雛雞抗體效價和淋巴細胞增殖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黨參多糖能明顯提高新城疫HI 抗體效價,促進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李星艷等研究了由黃芪、茯苓等多種中藥組成的復方多糖對雞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復方多糖能提高AI-HI 抗體效價,多糖組能不同程度提高紅細胞-C3b 花環率和紅細胞-IC 花環率。

4 細胞因子類

近年來隨著雞細胞因子的大量發現,對雞細胞因子作為免疫增強劑的研究也增多。細胞因子類產品具有作用劑量小、生物活性高、作用迅速等特點。目前報道細胞因子中有免疫增強作用的主要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和腫瘤壞死因子。趙珊珊等研究了重組IL-2 對固始雞空腸黏膜具有免疫增強作用,添加重組IL-2 能夠提高sIgA細胞的分泌,從而提高動物的免疫能力。張春杰等研究報道了IL-18 作為免疫增強劑不但具有明顯的增強IBD 滅活疫苗誘導細胞免疫的作用,而且對于中和抗體水平的提高及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加強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從而使疫苗的保護率從86.7% 上升到93.3%。

5 其他類

免疫增強還包括核酸佐劑、免疫刺激復合物(抗原物質與皂樹皮糖苷及膽固醇按1∶1∶1混合后自發形成)、卡介苗、脂質體、胸腺肽、一些生物制劑(小棒狀桿菌)、胞壁酰二肽(分枝桿菌細胞壁骨架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最小結構單位)等。

6 展望

盡管目前報道了很多物質(包括化學藥物、傳統中藥、維生素、礦物質、細胞因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增強作用,但是真正作為免疫增強劑使用的品種卻很少,國家獸藥標準中幾乎還是空白。但同時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分子免疫學等基礎理論的飛速發展,免疫增強劑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增強免疫應答,而更著重于誘導機體選擇性地產生有效防御相應病原體感染的特異性的免疫應答,以減少抗原物質的副作用。因此尋找特性確定、高效、穩定、無毒的理想免疫增強劑是當前免疫學研究的重點之一,隨著免疫增強劑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寬,新成員、新劑型不斷發現,機理探討不斷深入,其臨床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免疫增強劑在動物的疫病防治中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慶功,崔艷紅,趙玉軍.免疫增強劑在雞疫病防制中的應用[J].動物醫學進展,2005,26(10):28-32.

[2] 程相朝,張春杰,李銀聚,等.左旋咪唑對HVT免疫雛雞免疫器官中T細胞數量影響的觀察[J ]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2 19(8):31-33.

[3] 喬彥良,楊漢春,郭玉璞,等.左旋咪唑對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J].畜牧與獸醫,2000,32(2):1-4.

[4] 喬彥良,李桂華,盛英霞,等.甲硝唑對雞回憶性體液免疫應答反應的作用[J] .中國獸醫雜志,2002,36(5):25-27.

[5] 喬彥良,盛英霞,楊漢春,等.西咪替丁對雞回憶性體液免疫應答反應的作用[J] .中國獸醫雜志,2001,35(3):13-15.

[6] CHARDRA P K..Im munology of nutritional disorders[M] . LLondon:Edward .Amold ,1980.

[7] 張淑云,王 安.鈣和維生素D對生長肉雞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動物營養學報, 2010, 22(3):579-585.

[8] 史嫦娥,龔月生.維生素E對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畜禽業,2005(10):38-39.

[9] 邱榮斌,張敏君.維生素C對蛋雞部分免疫器官指數及新城疫抗體效價的影響[J] .中國畜牧獸醫,2009,36(11):37-40.

[10] 鄧 樺,楊 鴻,劉玉清,等.免疫增強劑硒對雛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獸醫學報,2001,21(1)96-98 .

[11] 杜晉平,趙恒壽.Zn對蛋雛雞免疫機能的影響[J].飼料博覽,2003,3(1):1-3.

[12] 吳建設,咼于明,楊漢春,等.微量元素銅影響肉仔雞免疫功能劑量效應的研究[J].動物營養學報,2002,14(1):55-60 .

[13] 張慶東,羅緒剛,王永軍,等.鉻對肉仔雞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胴體品質的影響[J].單胃動物營養,2006,42(9):19-21.

[14] 紀 旭.獸用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在雞生產上應用研究進展[J].山東家禽,2004(10):46-48.

[15] 王鳳霞,宮新城,劉占民.等.黃芪莖葉粉對雛雞生長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2009(21):11-13.

[16] 陳海蛟,唐志武,陳興波,等.黃芪超細微粉對雛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9,31(8):657-659.

[17] 于 洋,唐雨順,張玉科,等.中藥蟾酥免疫增強劑對肉仔雞免疫器官生長發育及免疫活性細胞影響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1,27(1):403-406.

[18] 石莉莎,單安山,張 瑋,等.女貞子對蛋雞育成期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40(10):79-84.

[19] 陳曉丹,葛 銘,林 巍,等.復方女貞子對增強雛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獸醫學雜志,2009(3):16-18.

[20] 王福傳,方昌閣,張玉換,等.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對蛋雞免疫效果的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2006,37(2):187-192.

[21] 楊 鴻,陳杖榴.加味玉屏風散對雛雞紅細胞免疫及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J].中國獸醫雜志,2005,41(6):36-37.

[22] 張訓海,王德云,胡元亮,等.黃芪多糖對雞體液免疫增強作用[J].中國獸醫學報,2009,29(3):312-314.

[23] 周建強,潘 琦,王 濤,等.黨參多糖對免疫雛雞抗體效價和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0(3):263-264.

[24] 李星艷,羅 燕,谷新利.中藥復方多糖對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獸醫雜志,2009,45(6):45-46.

篇2

[摘要] 目的:觀察免疫增強劑配合抗生素聯合用于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105例,隨機分為三組,丙種球蛋白組、胸腺肽組、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常規抗生素抗感染、對癥治療;丙種球蛋白組患兒除常規抗生素抗感染、對癥治療外,給予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胸腺肽組患兒在常規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胸腺肽治療。結果:治療后,丙種球蛋白組和胸腺肽組感染次數較治療前明顯減少(P<0.05),感染持續時間較治療前縮短非常顯著(P<0.01)。治療后患兒的呼吸道感染次數,丙種球蛋白和胸腺肽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持續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丙種球蛋白和胸腺肽組與對照組間總有效率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在抗生素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免疫增強劑(丙種球蛋白或胸腺肽),其療效優于單純抗生素。

[關鍵詞] 反復呼吸道感染;免疫增強劑;抗生素;兒童

[中圖分類號] R725.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3(c)-059-02

A therapy of immunoenhancer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to children repeatedly respiratory infection

YANG Li-ju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aizh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2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tibiotics combined with immunoenhancer on children with repeatedl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 Methods:105 children with RRT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ammaglobulin group, thymic peptid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those in gammaglobulin group were used with gammaglobulin, those in thymic peptid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ymic peptide,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Results:The frequency and persistence time of RRTI in gammaglobulin and thymic peptide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P<0.01).Children in gammaglobulin and thymic peptide group got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ntibiotics combined with immunoenhancer on children with RRTI is better than antibiotics only .

[Key words] Repeatedl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mmunoenhancer; Antibiotics; Children

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為兒科常見疾病,約占門診病人的30%,它不僅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也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醫師必須面臨的問題。兒童時期免疫功能隨年齡增長逐漸完善,但抵抗各種病原體感染的能力尚不成熟,是部分小兒易患RRTI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基礎上,適當使用免疫增強劑改善患兒免疫功能,對防治小兒RRTI有一定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105例,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齡1.5~6.5歲,平均3.7歲。病程(12.8±5.7)個月。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為RRI的診斷標準[1]。患兒隨機分為三組,丙種球蛋白組35例,胸腺肽組35例,對照組35例。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常規抗生素抗感染、對癥治療。丙種球蛋白組患兒除常規抗生素抗感染、對癥治療外,給予丙種球蛋白(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S10970032),靜脈滴注,300~400 mg/(kg?次),每周1次,共用3次[2]。胸腺肽組患兒在常規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胸腺肽治療,胸腺肽每日1次,1支/次,共5次,為1個療程。與去年同期作比較,觀察呼吸道感染次數、持續時間。

1.3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服藥后僅有1次呼吸道感染;有效:服藥后2次以下呼吸道感染;好轉:病情減輕;無效: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SPSS14.0進行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三組患兒呼吸道感染情況(表1)

與治療前比較,a P<0.05,b P<0.01;與對照組比較,c P<0.05,d P<0.01

由表1可知,治療后,對照組僅感染持續時間較治療前縮短(P<0.05),而感染次數沒有減少(P>0.05);丙種球蛋白組和胸腺肽組感染次數較治療前明顯減少(P<0.05),感染持續時間較治療前縮短非常顯著(P<0.01)。治療后患兒的呼吸道感染次數,丙種球蛋白和胸腺肽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持續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

2.2治療后三組患兒療效情況(表2)

治療后丙種球蛋白和胸腺肽組與對照組間總有效率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抗生素抗感染的基礎上使用丙種球蛋白或胸腺肽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其療效優于單純抗生素組。

3討論

近期研究發現,RRTI患兒病因除病原體感染外,免疫功能均較低下,約25 % RRTI患兒存在免疫球蛋白G(IgG)亞類缺陷[3]。有的病因明確,如缺鐵、缺鋅、缺維生素A等;有的病因則不明確。資料表明,IgG亞類缺陷患兒主要是由于T細胞功能失調所致,如患兒T細胞CD4/CD8比值下降,T細胞增殖功能下降,其分泌的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水平低下。RRTI也是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如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CVID)等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如腎病綜合征等的主要臨床表現[4]。

免疫增強劑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細菌或病毒體,而是通過增強非特異性或特異性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促使機體自主地清除細菌或病毒[5]。近年來,用免疫增強劑改善免疫功能已成為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RRTI靜注丙種球蛋白可長期每月用200~400 mg/kg,替補治療原發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或IgG亞類缺陷癥;也可短期應用,提高繼發性抗體免疫缺陷患者的血清IgG水平,補充多種抗體,防治感染或控制已發生的感染,阻止感染-免疫-感染的惡性循環,減少RRTI的發生,但價格昂貴。胸腺肽是由動物(小牛或豬)胸腺組織提取的多肽物質,參與機體細胞免疫反應,誘導T淋巴細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細胞對抗原的反應,調節T細胞各亞群的平衡,還對白細胞介素、干擾素、集落刺激因子等的生物合成起調節作用,臨床用于原發或繼發免疫缺陷病的輔助治療[7~8]。

本組患兒資料顯示,我們應用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免疫增強劑(丙種球蛋白或胸腺肽),患兒呼吸道感染次數明顯減少,每次感染的持續時間也明顯縮短,其療效優于單純抗生素,且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觀察。免疫增強劑聯合抗生素是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紀要.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0.

[2]蔣利萍. 免疫調節劑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價值[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4):209-210.

[3]段若竹,吳劍波.免疫增強劑的研究應用及展望[J].國外醫學抗生素分冊,2006,27(2):54-57.

[4]Karcher J, Dyckhoff G. Antitumor vaccination in patient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with autologous virus-modified tumor cells[J]. Cancer Res, 2004, 64(21) : 8057.

[5]Szeimies RM, Gerritsen MJ. Imiquimod 5% cream for the treatment of actinic keratosis: results from a phase Ⅲ, randomized, double-blind, vehicle-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ith histology[J]. J Am Acad Dermatol,2004,514 :547.

[6]張廷熹.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 21(4):198-200.

[7]衛紅梅.轉移因子口服液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探討[J].交通醫學,2004,18(6):724.

[8]范亞可,梁華,蔡紅,等.免疫調節劑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綜合探討[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1,3(1):70-72.

篇3

【關鍵詞】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標記免疫檢測; 再生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71

拉曼光譜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結構的一種重要的工具,已廣泛應用于分析科學領域[1],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克服了普通拉曼光譜檢測靈敏度低的缺點[2],是靈敏度較高的研究界面效應的技術之一,能最大限度地應用于研究吸附分子在表面的取向及吸附行為、吸附界面表面狀態、生物大分子的界面取向及構型、構象和結構分析[3]。在商品化的實際應用中,需要強調產品的可再生利用性,需采用真正可行的抗體抗原分離方式,同時不影響抗體抗原的活性與特異性[4]。

在以上理論的基礎上,本實驗在SERS檢測中引入合適的生物洗脫體系——甘氨酸-HCI緩沖體系,以探究本方法的洗脫效果、穩定性和重復使用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用Frens法制備得的金溶膠,粒徑大約30~40 nm。

濃度1 mmol/L的苯硫酚和濃度1 mmol/L的4,4’-聯吡啶分子溶液。3.34 mg/L的羊抗人IgG。小牛血清白蛋白(BSA)(5%p)。pH 9的硼砂緩沖溶液。美國Full Moon BioSystems公司的生物芯片。TBS/0.1%Tween、TBS和三次水。

1.2 方法

1.2.1 制備金溶膠作免疫標記 用Frens法制備得到紫紅色渾濁的金溶膠,粒徑大約30~40 nm。將濃度1 mmol/L的苯硫酚1 μl和濃度1 mmol/L的4,4’-聯吡啶0.4 μl兩種標記分子溶液分別加入金溶膠中做標記,同時對標記溶膠進行多次離心,之后重新懸浮,以去掉多出來的標記分子。把3.34 mg/L的羊抗人IgG 5 μl加進標記溶膠中,在室溫下充分反應后,對標記溶膠再次離心,使其懸浮。選擇5%p的BSA即小牛血清白蛋白把表面的空位進行封閉,然后離心,在硼砂緩沖溶液(pH 9)的作用下,再實現溶膠的懸浮。

1.2.2 制作固相抗體 抗體使用的稀釋液是硼砂緩沖溶液(pH 9),稀釋的濃度以每毫升200~500 μg為宜,之后把稀釋好的液體滴在美國Full Moon BioSystems公司的生物芯片所做的固相基底上,形成拉曼光譜的采集點。環境濕度維持65%~75%,把上面所制作好的芯片放入,12 h后拿出,然后放在普通室溫中,干燥0.5 h。

1.2.3 組裝三明治結構的復合物和進行SERS檢測 把之前制得的抗體分別在BSA溶液(5%)中、人抗原的緩沖溶液中和標記免疫金溶膠溶液振蕩0.5 h、2~4 h和2 h,在每次震蕩后分別用三次水以及TBS/0.1%Tween、TBS和三次水依次沖洗,再分別用氮氣吹干。制得“固相抗體-待測抗原-標記免疫金溶膠”,它是三明治結構的復合物,可以用該抗體來進行SERS檢測。

1.2.4 儀器 使用的儀器與設備有LEO-153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法國Jobin Yvon公司的HR800共聚焦激光拉曼散射儀、He-Ne激光器、電荷耦合檢測器和100倍的長焦鏡頭物鏡。

1.2.5 選擇洗脫體系 先用人抗原和羊抗人抗體制備抗原和抗體的復合物,第一次選擇強酸的鹽酸溶液(pH 2)進行洗脫,讓基底在強酸溶液中震蕩,震蕩2 h,把4,4’-聯吡啶作為免疫標記分子,第二次組裝三明治結構的復合物,用來進行SERS檢測,觀察SERS譜圖。在看到生物緩沖體系的作用后,采用甘氨酸-HCI(0.2 mol/L)生物緩沖體系,調節體系的pH 值,使pH為2,再把已制備好三明治夾心結構的基底浸入其中。觀察洗脫之前、洗脫5 h、洗脫10 h、洗脫24 h后測得的SEM圖。

1.2.6 洗脫后基底的穩定性 選擇羊抗人抗體抗原和苯硫酚,把后者作為標記分子,制備抗原抗體復合物。然后再用用甘氨酸-HCI體系對復合物洗脫,分別在暗處放置在10 d、1個月、2個月后,第二次制備三明治結構。分析經過靜置再次組裝的三明治結構SERS譜圖。

1.2.7 觀察載體的重復使用性 洗脫基底1、5、10次,再分別進行組裝,第二次抗原檢測以苯硫酚作為免疫檢測標記分子,通過分析之后的SEM圖來研究基底的可重復使用次數。

2 結果

首先通過改變pH值來試圖解離抗體抗原復合物,把洗脫2 h之后第二次組裝的三明治夾心結構復合物進行SERS檢測,譜圖上顯示有3個樣點有明顯的標記分子信號。洗脫后預期目的已基本達到,但是在少部分區域出現與標記分子4,4’-聯吡啶特征峰不一樣的雜峰和比較復雜的譜峰。該結果提示,只有強酸體系解離復合物并不利于維持生物環境。因此,分離的高選擇性和徹底性和保護體系生物活性的重要性是SERS檢測可再生性的關系因素,而使用生物緩沖體系后,既能防止pH變化對提取效果的影響,又能防止因pH值變化過度而導致的某些活性物質的變性。

之后采用甘氨酸-HCI(0.2 mol/L)生物緩沖體系進行洗脫,通過洗脫之前、洗脫5 h、洗脫10 h、洗脫24 h后測得的SEM圖進行分析得知,洗脫時間的選擇與抗體抗原分離的徹底性密切相關,且在洗脫時間為24 h時,抗原和抗體能充分分離,因此清除了抗體上的標記免疫溶膠和抗原,洗脫效果較好。

把洗脫后的基底分別靜置在陰暗處10 d、1個月、2個月后,第二次制備抗原抗體復合物。通過分析處理后二次制備的復合物SERS譜圖,可見a1振動模式特征譜峰在999和1 573 CTn-1的位置,而具有苯硫酚特征的峰值清晰。

洗脫基底重復1、5、10遍,然后再分別組裝,這一過程的SEM圖中,基底上的納米粒子和洗脫基底再組裝的次數呈反比,這與基底活性點被洗脫次數增加有關。基于上述結果,第二次抗原檢測以苯硫酚作為免疫檢測標記分子,基底洗脫后再組裝的次數增加,可達10次左右。在這一過程的SERS譜圖上,挑選重復1、5、10次的譜圖,這些圖譜在1000~1600/cm處具有分辨率不良的、較復雜的雜質峰。

3 討論

自從1974年Fleisehmarm發現吡啶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SERS)以來,SERS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研究物質結構性質的快速有效的手段[5]。SERS標記免疫檢測是將SERS與標記免疫學相結合,利用SERS的高靈敏度和光譜選擇性,結合抗體抗原的特異反應作用而進行的納米標記免疫分析技術[6],能避免溶液中類似物質的信號干擾,從而輕易獲取高分辨的表面分子信號[7],由于具有高靈敏度、快捷、方便等特點[8],SERS標記免疫檢測已被廣泛用于表面科學相關的領域,其應用領域的有效拓寬直接與活性基底的制備和增強機理的研究密切相關[9],SERS免疫檢測已逐漸有成為新的免疫技術的趨勢[10]。

本次研究中,對抗原抗體復合物采用的洗脫的方式選擇的是甘氨酸-HCl緩沖體系,在洗脫1 d后,抗原和抗體能充分分離,因此清除了抗體上的標記免疫溶膠和抗原。優良的再生效果體現在復合物在經過重新組裝后,識別標記分子從而進行SERS檢測的能力不變,仍能使用的次數大約為10次。經過本研究的實驗結果證明,通過甘氨酸-HCI生物緩沖體系洗脫是一種洗脫基底再生效果好和穩定性強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汪佳俐,曹曉衛,李欣然,等.胱氨酸與半胱氨酸混合體系拉曼光譜的化學計量學解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11):243-244.

[2]鮑芳.過渡金屬核殼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D].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3]韓洪文,閆循領,班戈,等.皮疹病人血清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1):102-104.

[4]葛明,姚建林,孫如,等.基于SERS標記免疫檢測的再生性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7):1785-1788.

[5]蘇永波,司民真,張德清,等.三種致病性細菌的SERS光譜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32(7):1825-1828.

[6]韓三陽.磁性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性質及其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學位論文,2010.

[7]盧軍軍.新型SERS納米探針的制備及其應用[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康頤璞,司民真,劉仁明,等.氯霉素在電解法制備納米銀膜上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研究[J].光散射學報,2009,21(1):25-28.

[9]沈紅霞.鐵氧化物/金核殼粒子的制備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D].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10] 鐘亮.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學理論研究及其在免疫檢測中的應用[D].華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0.

(收稿日期:2012-12-10) (本文編輯:王宇)

篇4

關鍵詞:激趣法;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0-0091-02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護理學專業的醫學基礎課,在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免疫學理論性強,學生聽起來很抽象,病原生物學的內容雖然不深奧,但內容繁雜,邏輯性差,不易系統講解,還有部分學生認為這門課程與護理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系,很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使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濃厚的求知欲望,是每一個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師所面臨的難題。以下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

一、先導故事激趣法

導課是課堂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其成敗直接影響后續教學的效果。精心設計的導入,能牽動學生思緒,開啟學生學習的興趣之門[1]。

1.上好緒論課。緒論是一門課程的第一講,講好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整個課程的學習情緒。在講解緒論課時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些科學案例,比如:古代醫學家利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的故事;現在用來預防肺結核的卡介苗的由來;巴斯德為防止酒類發酵而發明巴氏消毒法的故事;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故事等。這些生動的案例不僅能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迫切地在后續課程中找到答案,同時也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這門課的重要性。

2.開課伊始激發學生興趣。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講述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對于“動物源性細菌”一章中所介紹的鼠疫耶氏菌,學生對它的學習不夠重視。為了喚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講述的開頭不妨先給學生講一個小典故:當年李自成率領一百多萬大軍浩浩蕩蕩進了北京,然而短短四十天就被清軍打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戰士得了鼠疫,由此提問學生:“鼠疫是由什么引起的?鼠疫耶氏菌的致病機理是什么?如何防治?”這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認真聽講,深入學習尋找答案。

學生對“消毒滅菌”這一章的內容不夠重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講述的開頭不妨給學生講述護士職業創始人南丁格爾的事跡:在當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一開始英軍的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后來南丁格爾率領護理人員到達戰地醫院,短短幾個月就把傷病員死亡率降到了2.2%,在這一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做好了消毒滅菌。有這樣的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就被激發出來了,并且真正意識到消毒滅菌對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問題引導激趣法

懸念最能吸引人。教師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巧妙地與所要講授的知識相聯系,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比如在講授“病毒的基本性狀”這一章時,可以這樣設置問題:大家從出生到現在一年四季中得什么病的最多?感冒大多數是由細菌引起的還是由病毒引起的?和前面講過的細菌相比較病毒有什么特點?病毒的基本性狀都有哪些?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采取生動有趣的提問方式,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變為主動。

三、形象比喻激趣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通俗的語言解釋專業術語,用形象的比喻將難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識趣味化、通俗化[2]。比如在緒論中可以給學生講一個比喻,并將這個比喻貫穿免疫學的始終。

敵人國防系統應對生產武器、擴兵發動戰爭

抗原免疫系統應答免疫應答產物(抗體、TH1和TC)免疫反應

一個人的免疫系統就好比一個國家的國防系統,異物(抗原)進入機體后會使機體的衛兵(免疫細胞)從待兵不動狀態,進入備戰的激活狀態,并且數量增多(擴兵),進而發育為有功能的免疫細胞(分化),其中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武器),T淋巴細胞分化為特異性殺傷細胞。衛兵有了,武器有了,就開始打仗[3]。經過這樣的比喻,使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了,枯燥乏味的詞匯簡單、有趣了,學生學習起來會倍感輕松,學習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濃厚。

四、臨床病例激趣法

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將來要處在醫務事業的第一線,因此,具體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以及預防治療比基礎知識更具有吸引力。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入典型的臨床病案,用具體的案例、真實的臨床表現和典型的臨床體征以及詳細的治療經過來迎合學生急于接觸臨床實踐的心理,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4]。

具體做法是以病例為中心,先巧設疑問,給學生以懸念,并由此導出新課內容。比如在講“破傷風梭菌”時,導入以下病例:某部戰士,21歲,左腳在訓練中被鐵釘扎入約3cm,進行了簡單的清創處理。一周后該戰士出現漏口水、易激動、張口困難,隨后出現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等臨床表現。試分析該病人患哪種疾病?該病的病原體是什么?什么特點的傷口易患該病?破傷風都有哪些典型的臨床癥狀?如何來防治?所有的問題緊扣教學內容和目的,并貫穿課堂教學始終。這種與生活實際和臨床實踐緊密聯系的教學方式更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啟發他們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避免了學用脫節,同時也使他們認識到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一門很有實用價值的課程。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的教學效果,培養出優秀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柏銀蘭,薛瑩,柴春雨.在微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5(6):566-567.

[2]胡志芳,解穎馨,姜鳳良.從青年教師角度談如何提高免疫學教學質量[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4):2209.

篇5

時下,豐乳廣告隨處可見,一些豐乳產品甚至吹噓只要使用一兩個療程便可使原來平平的胸部挺起來。一些女性對此深信不疑,花了冤枉錢不算,自己身體也可能受到損害。據統計,目前女性乳腺腫瘤發病率直線上升,且發病年齡呈低齡化趨勢,這與濫用豐乳產品不無關系。許多劣質的豐乳產品含大量雌激素,使用過多會使雌激素在皮膚深層大量沉積,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腫瘤。因此,專家告誡年輕女性,豐乳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忌盲目聽信廣告而濫用豐乳產品。

小心:直接加熱袋裝牛奶對人體有害

現在有不少人對袋裝牛奶的生產加工環節不熟悉,他們常常擔心牛奶消毒不嚴格,影響腸胃健康,因此習慣將牛奶加熱后再喝,有些人直接將未拆封的袋裝牛奶放入水里煮或用微波爐加熱。專業人士明確表示:將袋裝牛奶連袋高溫加熱或微波加熱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影響。這是因為牛奶包裝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一般條件下聚乙烯無毒無害,但是,加溫至115°以上時,聚乙烯會發生分解和變化,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你習慣喝熱牛奶,可以將袋裝牛奶放在100°以下的熱水中浸泡一會,或將袋裝的牛奶倒在器皿內加熱。還要注意:不應將牛奶煮沸。因為牛奶煮沸時,牛奶中的營養成分連同牛奶中添加的維生素一同遭到了破壞。

喝水、運動有助減少結石

如今社會工作緊張,壓力大,上班一族往往是長時間埋頭苦干,無暇于飲水,這樣既減少了內急,又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他們日常的運動也是屈指可數。其實,這種生活會帶來一些健康問題,很有可能結石已悄無聲息地在體內安營扎寨。要知道,結石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大多數是在出現絞痛時才發現病情的。醫學觀察發現,上班一族及有泌尿系統感染史的女性易患結石。而預防結石病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多喝水和多運動。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多運動有利于促進腸道蠕動,兩者都有助于人體把代謝廢物排出體內。尤其是在夏天,喝水量更要增加,排尿量每天超過2000 毫升才算正常。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應每隔1~2小時進行適當活動,這樣可避免罹患結石病。

篇6

資料與方法

病例來源:13例患者均來自我院門診或住院病人,男1例,女12例;年齡19~43歲,平均34歲。日曬、過勞、寒冷是誘發或加重本病的主要原因,13例均無家族史。

臨床表現:

①皮疹:患者以顏面蝶形水腫性鮮紅或紫紅斑為主,甲周紅斑和指甲遠端弧形斑次之。②全身癥狀:13例患者均有低熱、乏力、關節酸痛等癥狀。③各器官損傷情況:7例患者伴有明顯脫發,6例患者有腎臟損害,2例患者伴有間質性肺炎,1例患者合并有血型播散型肺結核。3例伴有關節疼痛,如髖關節。

實驗室檢查:11例患者有貧血,8例患者白細胞減少,6例患者尿蛋白(+++),1例患者血小板減少,4例患者在哈醫大二院化驗抗核抗體陽性,抗sm抗體(+)和抗SS-A抗體、抗SS-B抗體陽性。1例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

治療經過:除1例合并有血型播散型肺結核病人轉入傳染科治療外,其余12例住院或門診治療。以皮損為主,給予小至中等劑量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每日20~40mg頓服,至病情改善后逐步減量到維持量。病情重或伴有明顯重要器官損傷者,給予強的松40~80mg 或120mg ,待病情緩解后,逐漸減量。必要時加用免疫抑制劑,其適應證為:①單獨使用皮質激素無效;②對長期大量皮質激素治療不能耐受;③為了更有效地控制SLE的某些病損;④在急性癥狀控制后,為了進一步減少激素維持量或更順利遞減激素,在此基礎上給予免疫增強劑及中藥等療法。

轉歸:一年隨防,除3例患者擅自停藥后出現復發,其余鞏固良好;復發病例經對癥治療后,病情穩定。

討 論

篇7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丙種球蛋白。

主要成分是抗體

丙種球蛋白是比較特殊的藥物,因為它是一種血液制品,必須從健康人血漿中提取生產。它的別名還有:免疫血清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其中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才是化學名。

人體血漿中天然存在丙種球蛋白,其中大部分具有抗體活性。所謂抗體,我們可以將其看做專門對付細菌或病毒等外來病原體的蛋白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提倡感冒了不吃藥,靠自身抵抗力對付病毒感染,后來還真的康復了,就是因為自身的抗體發揮了作用。給人體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其實就是將抗體直接補充到人體內,使之進入較強的免疫狀態,一旦細菌或病毒入侵,這些抗體就直接參與到與“敵對分子”的戰斗中,最終殺死細菌或病毒。

并非保健品 用藥須對癥

正由于丙種球蛋白富含抗體,具有免疫功能,在一些重癥感染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相關疾病中發揮作用,目前它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療——

1.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如X聯鎖低免疫球蛋白血癥,常見變異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亞型缺陷病等。

2.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癥感染,新生兒敗血癥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川崎病,部分神經免疫性疾病如急性格林巴利綜合征(以進行性、對稱性和弛緩性肢體癱瘓為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丙種球蛋白除了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還能促進受病毒感染的神經細胞再生。

盡管丙種球蛋白可以用于上述多種疾病的治療,但必須注意,丙種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不能完全排除血液污染的可能,臨床也陸續有過因注射丙種球蛋白而感染丙肝病例的報道。從控制傳染角度著想,丙種球蛋白不能當成保健品隨便用,需要嚴格按上述適應癥憑處方用藥。另外,丙種球蛋白價格較貴,提供的免疫增強效應卻是短暫的,因為它的半衰期為16~24天,一個月后體內即已代謝清除,往往需要再次補充。

濫用危害多

篇8

人體發生腫瘤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說腫瘤的發生既與外源性致癌的性質、強度和作用時間有著一定的關系,同時也與人體的內在因素有重要的關系。外源性致病因素包括物理性致癌因素、化學性致癌因素等。內源性因素包括內分泌功能紊亂、神經精神因素、免疫狀態和遺傳因素等。盡管外源性致癌因素的存在容易發生癌腫,但是處于同樣條件下接觸同質、同量致癌因素,有的人發病,有的人則不發病,可見外因雖然很重要,但必須在內因的基礎上才能起作用。

中醫非常強調“正氣”在發病學上的主導作用。《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轉歸的過程中,疾病是否發生,是否惡化,預后好壞,關鍵取決于人體的正氣(免疫力)。若臟腑功能正常,氣血通暢,臟腑氣血調和,則不發病,或發病輕微,或者發病后預后轉歸較好。若神疲乏力,氣喘短促,形寒怕冷,動則汗出,易感冒,或胸脘痞滿,胸悶脅脹,或咯血,嘔吐,頭暈昏厥,皆氣機升降出入失常或氣虛所致正氣不足,則外易致風、寒、暑、濕、燥、火六所侵,內易致七情、飲食、勞倦所傷,疾病紛沓而生。中醫治療疾病,包括扶正、祛邪兩大法則。所謂“扶正”,包括了補元氣、養血氣而調動機體的抗病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其穩定性,提高其免疫力。所謂“祛邪”,就包括了“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滌痰化濁、軟堅散結”等具體治則,具有抑制免疫反應和調節免疫平衡的作用,從而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即所謂“邪去則正安也”。

免疫系統是身體的衛士,它可以摧毀外來的致病物質,如細菌、病毒、毒素等。倘若免疫系統不夠強壯時,就沒有辦法殲滅那些外來有害物質,這樣人就容易患病了。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人到30歲后,體內的活性生物體含量逐漸下降,以后每年下降2%左右,到70歲時含量已經降到年輕時的25%以下。由于體內活性生物體下降,人體免疫系統能力也隨之降低。表現在人過了30歲后,就會出現抗病能力比以前差,疾病也比以前多了起來,這一切都是由于體內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香菇多糖是目前能夠大幅度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最理想的調節劑。

篇9

北京讀者周曉雯

蜜蜂家園的守護神

蜂膠(proplis)一詞來源于希臘語,是由pro(在前)和plis(城堡)兩個單詞組成的,意思是說,蜂膠是一種保護蜂群免遭敵害和惡劣自然條件(如風、雨等)攻擊的物質。蜂膠是蜜蜂把從植物芽孢或樹干上采集的樹脂(樹膠),混入蜜蜂口器中腺體的分泌物中,再和花粉、蜂蠟加工制成的一種膠狀物質。一個5萬~6萬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產蜂膠100~150g,相當珍貴。

一般情況下,營養物質在一定溫度下會滋生微生物。然而,蜂群中的營養物質如蜂王漿、蜂蜜等,卻不會腐敗變質,其中原因,除了蜂王漿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之外,主要是蜂膠作用的結果。它含有的多種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殺滅或抑制多種微生物的作用,被稱為蜂群的“抑菌防腐和保鮮劑”,能使蜂巢內部長期處于無菌狀態。

對于蜂膠防腐保鮮的神奇作用,養蜂人常愛說這么一個故事:一只饑餓的老鼠為了尋食,闖進了一個蜂巢里,還沒來得及品嘗幾口蜂蜜,就被蜂巢中的蜂群圍攻蜇死。可是,死鼠體大身重,小蜜蜂怎能把死鼠拖動,推出巢外呢?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蜂群馬上用一種膠狀物質把鼠尸團團封住,不留一縫。就這樣鼠尸成了“木乃伊”而不會腐爛發臭。這個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經研究發現,封住鼠尸的那一層膠狀物質,就是蜂膠。由此可見,蜂膠的防腐作用有多大。

人類健康的護航衛士

科學家給蜂膠的美稱是“最完美的天然廣譜抗生素”、“天然免疫增強劑”、“血管的清道夫”等等。

蜂膠的成分非常復雜,科學家們從蜂膠中分離鑒定出的成分目前已達300多種,并且不斷有新成分被發現。

生物類黃酮是蜂膠最主要的活性物質。生物類黃酮也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但大都含量很低,唯有在蜂膠中含量最高,可達40%。因此,可以說,蜂膠是生物類黃酮的濃縮體。生物類黃酮具有極強的殺菌、抗病毒作用,對人體其有極為廣泛的預防和治療疾病、美容保健等功效。

篇10

南瓜多糖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因子生成,通過活化補體等途徑對免疫系統發揮多方面的調節功能。

2、類胡蘿卜素:

南瓜中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在機體內可轉化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維生素A,從而對上皮組織的生長分化、維持正常視覺、促進骨骼的發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3、果膠:

南瓜中的果膠能調節胃內食物的吸收速率,使糖類吸收減慢,可溶性纖維素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后血糖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