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記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23:44: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北京游記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墻,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云駕霧飛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游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于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于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3、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樹為多,真人世間之天堂。”
4、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布的小徑相連接。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篇2
深圳市翠竹小學二年級二班劉圓圓
7月8日,我和爸爸坐火車到北京游玩.。這時,火車像箭一般向前行駛,我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看著外面的美景,我的心仿佛已經飛到了北京。過了一天一夜,我們終于來到了北京,住在京山大酒店。
游 長 城
下午二點三十分,我們來到了長城腳下,于是就往上走。在走長城的時候,坡,總是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上坡的路讓人走得很吃力,下坡的路又總讓人停不下來,容易摔跤,長城真難爬啊!
我坐在石階上,看見有的人坐在階上休息,有的人在欣賞美景,有的人在石階上活蹦亂跳,有的人艱難的在石階上行走,還有的人在照相……最有趣的是有人對著大山大叫,“你是誰?”:“你是誰?”我也對著大山喊道:“您好!”“您好!”大山仿佛聽見了我的喊聲,它的回聲好像是在跟我打招呼呢!
終于,我們等上了最高的地方-----烽火臺。往下一看,長城就像一條巨龍,臥在青山之上,真壯觀啊!我終于明白:“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思了。一群群中外游客來來往往,人們五顏六色的衣服,把長城點綴得象一條絢麗的彩帶。我不禁地說:“哇,好大的工程啊,修長成的時候一定開來好多大吊車吧!”爸爸又笑了說:“不以前沒有吊車是人們用雙手造出來的,經過好多年才完成了著項偉大的工程.”“那為什么要建長城呢?”我不解的問.爸爸笑著說:“古時候總有戰爭修長成是用它做屏障的呀!”
最后,我們請了一位叔叔幫我們照了一張珍貴的相片,至今,我還一直把它珍藏得好好的呢。
北京的夜晚
夜幕降臨,北京就亮起來,整個北京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決定帶我去參觀北京的夜市。
第二天晚上七點,我們走到北京的街頭。哇,我看得眼花繚亂,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像銀河從天而降,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廣場四周,彩燈勾畫出一幢幢高大雄偉的建筑輪廓。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煥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單商業街上,明亮的廚窗,絢麗多彩的廣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把繁華的大街,打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古老的故宮變得年輕了,一束束燈光照著它,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都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輝煌。
游景山公園
第三天,我和爸爸去景山公園散步。一到公園就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讓人愜意。
進了公園,我們就看見了一個池塘,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色的荷花從荷葉中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花瓣,有的全展開了,冒出了金黃金黃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好象要膨脹似的,一陣微風吹過,荷花隨風舞動,真美呀!
我們繼續往前走著,路邊那一片片,一串串,紅白黃綠相交的野花,散發著清香。我們快樂地走著,路邊草娃娃搖晃著尖尖的綠油油的身子好奇地張望著,小草中間藏著野花,仰著小臉兒,動情地望著這個美麗的世界,竹林中的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地向上鉆。
我們信步地沿著石階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走去,瞧,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多么像一個熟練的鋼琴師彈奏著一首首猶美的樂曲,大山在靜靜地聽著它們的演奏。
這就是著名的景山公園,吸引許多中外游客。
買 禮 物
第四天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買水蜜桃和美味的烤鴨,水蜜桃水紅水紅的,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女孩,臉漲得通紅。水蜜桃吃起來甜甜的,非常可口。烤鴨烤得黃黃的,看得我口水直流。
回
家
篇3
序言
太好了,太好了!媽媽說:“今年夏天我們全家一起去北京旅游。”聽了這個消息后我興奮不已。還有一個月,29天、28天……我天天數著時間。這一個月過得真慢啊。我終于盼到了這一天。
今天,我們早早地起床。收拾收拾東西。中午我們吃過午飯。我們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就坐去大連的車。因為火車的始發站是大連。我們到那兒的時候已經開始檢票了。我的心“砰砰“直跳,我終于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車。
火車開動了。我更興奮得不得了,北京是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我望著窗外的一草一木,高樓大廈,……不一會兒天就黑了,什么也看不見,我自言自語地說:“哎,坐晚上的火車真是不好,沿途的風光都看不見了,太遺憾了。”我一會兒問爸爸幾點了。到了深夜,我迷迷糊糊的趴在爸爸媽媽的腿上睡著陸了。我好像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登長城,看名勝古跡……玩遍了所有好玩的地方。
“醒醒,北京站就要到了,……”我睜開朦朧的眼睛,耳邊響起媽媽的催促聲。
北京站到了,我們的北京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一
我們的北京之旅的第一站是天安門廣場。大家一定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她有四個門組成分別是:建國門、阜新門、永定門、安定門。
我們來到了世界第一廣場。果然是名不虛傳哪,我們在廣場上轉了幾個來回,拍了幾張照片,遺憾的是沒去成紀念堂,因為紀念堂沒開放。我們來到了像下,像的兩邊寫著十八個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天安門旁邊是故宮。
故宮過去是皇帝住的地方,想去故宮這個神圣的地方的人太多太多了,光排隊買票就等了1個小時28分。“太漂亮了”!這是我來到故宮發出的第一聲感嘆。故宮很大,她的占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周圍城墻長約3000米,城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故宮是東方古代建筑的精華。明清時故宮稱為紫城,1925年稱故宮。故宮的建筑品格可以用“美、大、圣”來概括。它的美、大不是用語言就能來形容的。我完全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亭臺、樓閣中。每一個亭臺,樓閣都有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用途。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行程,不錯吧!
二
我們的北京之旅的第二站是長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說起長城人們肯定會想起這樣的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語”,如果你到了北京而沒有去長城的話那就太遺憾了,因為長城的險,奇不是三兩句就能說明白的。
我們坐車來到了長城腳下,然后我們就去登長城。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登長城的時候不是覺得自己在游玩,而是在體驗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剛開始登的時候我向下看,心理特別害怕,這大概就是恐高癥吧。后來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向上爬,我害怕的心情立即沒有了,因為我感到了一股力量。當我們爬到最陡的地方時。我心里在想:我們現在爬都這么困難,更別說當初他們砌的時候了。在過去那種條件下,沒有起重機,是用扁擔一磚一石的往上抬的。長城不僅砌了勞動人民的辛勞和汗水,更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更應該勇往直前,不能退縮,不能放棄,他們都不怕,我們怕什么呢?其實,不光爬長城,做任何事都是這樣,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你就永遠不能成功。于是我越爬越有勁,一口氣爬上頂峰。
當我們登到了最高峰,放眼望去,這時長城的險、高、奇都盡收眼底。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心里感慨萬分。
長城你包括了人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又讓人能悟出了人生哲理“不畏艱辛、勇于攀登”。長城,你太偉大了,今天的收獲對我來說太大了,也讓我終身難忘。
三
北京之旅的第三站就是頤和園。頤和園有3個地方一定要去欣賞,它們是十七孔橋、長廊、佛香閣。頤和園中間的大湖泊是仿模兩個湖——西湖、昆明湖,十七孔橋就座落在昆明湖上。說起湖,湖面上還有含苞欲放的荷花,真是太美了!長廊與十七孔橋只隔一湖,當然了,佛香閣座落在萬壽山上。
十七孔橋就因為橋下有十七個大小不一的孔而得名的,橋呈拱形,長150多米。它飛架于南湖島和廓如亭之間。橋上石雕極其精精美,每相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只,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
長廓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它是位于萬壽山南坡與昆明湖之間的狹長地帶,全728米,共273間。長廊還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術梁上都繪有彩畫,14000余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站在長廊里向西看就是十七孔橋;向東看就是佛香閣。再加上周圍的花草樹木、碧波蕩漾的湖水真讓人心曠神怡。
佛香閣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佛香閣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臺基上,內有八根堅硬的鐵梨森巨柱支撐,結構復雜,獨具匠心,高臺矗立,氣勢磅礴。這座臺座,包山而筑,把佛香閣高高托舉出山脊之上。仰視有高出云表之概,隨處都能見到它的姿影。只可惜,佛香閣在修建,我們沒有能近距離觀賞到它的雄壯。
頤和園真是美觀哪,沒有哪樣,它那兒沒有。山、湖、橋、亭、廊、樓閣、花草樹木……沿湖走一圈,那份閑情意致,那份遠離喧鬧城市的寧靜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只有你自己親身去體驗,你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別忘了,有機會一定要去哦!
結束語
篇4
在三年前的某一天,我們全家做出了一個決定。在2008年的除夕去北京和徐康哥過年……
2009年的2月25號,我們全家從南寧乘“大新華”號飛往北京。我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因為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飛機,所以我們就提前3個小時到了飛機場(可能早了一點O__O"…)。當廣播響起:“飛往北京的旅客請注意,您乘坐的{不記得了}號飛機,現在開始登機,請做好準備。”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馬上飛奔過去。我在進機艙的時候摸了一下飛機(第一次(⊙o⊙)哦)。我們找到了座位剛巧,我坐的位置是靠窗的。
過了一會兒,飛機就要起飛了:飛機起飛的時候先是找到跑道,以最高時速在跑道上助跑,然后一下子騰空飛起。我透過窗口望去,外面沒有太陽,只見地上的車子越來越小,慢慢地看不見了,只剩下一條條公路,過一會兒就完全不見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云。就在我剛要縮頭回去的時候,奇跡出現了,只見一道光線射入機艙內,一群人大叫(都是沒有乘過飛機的.....)。當我緩過神來,才發現一個超大的太陽出現在我眼前(比在地面上看得要大得多),原來飛機已經飛上云層。我在往下看,只見一望無際的云海出現在我眼前,像海里的波浪似的,連綿起伏;既像棉花糖,也像滿天白雪。
我們在飛機上度過了3個小時,晚上9點鐘終于抵達達北京了。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作業;作業設計策略
語文作業,我這里所說的主要是課堂上進行練習的作業。它是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當堂完成的一項教學任務。所以,教師精心設計每堂課的作業,是完成教學任務、減輕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一、語文作業現狀及其成因
自從“優化作業設計”的號角吹響之后,“作業”這個詞就像一根弦一樣在我心底緊繃著。當前語文作業的現狀究竟如何呢?筆者對我校的幾節語文課進行分析,發現當前作業存在形式單一,忽視學科綜合;來源隨意,忽視學習目標;內容單調,忽視學生興趣;要求統一,忽視學生差異等問題。而這一系列作業現狀主要是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考慮學科綜合、學生興趣、學習目標、學生差異等因素,只是在教學時盲目隨意布置作業造成的。
二、語文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設計好語文作業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所以我設計時遵循這個理念嘗試采用以下策略實施。
1.緊扣“教學目標”
語文作業題的設計要緊扣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就作業功能來看,“檢測、鞏固、反饋”等功能的實現是基于教學目標的。因此,設計作業時,要想提高作業與目標的相關度,我們就要思考這道作業題可以提升學生哪些語文能力,同時,還要思考怎樣在作業中讓學生明確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首先,應仔細研讀教材,分析教材內容所蘊含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困難點。然后再斟酌本課時哪個環節知識的鞏固和檢測需要作業,而語文教學要關注的語言文字,在新教材的“雙基”訓練中敘述不明。所以,我們分析教材時還要仔細研讀教材的設計意圖,以及教材內容所蘊含的學習目標。最后再關注文本獨特的語言現象,在學段目標指導下設計作業,使語言訓練隨著年級提高不斷螺旋上升。
2.緊靠“最近發展區”
所謂緊靠“最近發展區”,就是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作業。沈大安老師曾提出:“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本。”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樣也要走向生本。因此,語文作業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進行設計,讓學生親歷作業的過程,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習得方法、豐富語文素養。
3.關注“語言習得”
語文教學只不過是個例子,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語言,并進行語言實踐。所以,作業的設計一定要考慮這一點,設計的作業要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現象進行推敲和揣摩,并充分把握文本中的語言規律,讓學生通過練習來內化語言,創造性地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緊密結合,實現課堂作業的最優化。
4.體現“個性差異”
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對他所知道的東西猶感不足的情況下,學習才最有效。而我們的教育對象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受年齡差異的影響。因此,老師對他們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可以在作業時間、難易等方面分層。
5.注重“三緯度”
“三緯度”設計指的是在作業中,一道題目可以培養多項語文素養,使語文三個緯度的目標都有所體現。有效的綜合設計,形式能吸引學生興趣,作業目標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到落實,更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它包括內容綜合、方法綜合和課內外綜合。
如,我在《夜鶯的歌聲》設計了一道閱讀題目,體現了這三個綜合:
士兵們和軍官注意聽著,開始注視周圍的灌木叢和掛在道旁的白樺樹枝。他們發現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個孩子( )在河岸邊上,( )著兩條腿。他( )著頭,( )一件顏色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 )著一塊木頭,不知在( )什么。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讀完這些語句,我感到這是一個( )的孩子。
(2)文章把夜鶯的穿著、動作描寫得多細致啊,請你也模仿這一段話的寫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
這道作業將要學習的動詞描寫、語段體悟和寫法遷移進行內容上的綜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及時引領學生理解、交流、朗讀,再運用從說到寫等多種學習方式,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從課文學習延伸到課外素材再現,而且實現了課內與課外的綜合。
總之,在新課標實施的今天,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從學生個體的發展出發,提倡從多方位、多角度來精心設計語文作業,從而讓學生做得興趣盎然,并在作業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信心,讓他們的學海之旅擁有更多的快樂和精彩!
參考文獻:
[1]肖川.名師作業設計經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2.
[2]王策三.教學論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張明,魯晨黎.關于構建開放性語文作業的實踐和思考.小學語文教學,2005(3):34.
篇6
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規范政府行政行為,推進政府法制建設,促進依法治市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據《國務院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通知》(國發〔1996〕13號),市人民政府關于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對本市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和修訂。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本市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通知》(京政發〔1997〕43號)的規定,現將清理結果中有關涉及勞動工作的政府規章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在列入本次清理范圍的涉及勞動工作的政府規章中,廢止的5項;不再作為政府規章,改按一般文件處理的11項。
繼續有效的政府規章按照有關規定另行通知。
二、凡列入廢止的規章目錄的,自1998年1月1日起,均不再作為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的依據。
三、在改按一般文件處理的規章目錄中,凡內容與現行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及有關規定不一致的文件,對其不一致的內容或條款停止執行;凡內容所涉及的工作任務已經結束的文件,或者已超過規定的有效時效的文件,均不再作為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的依據。
附件:廢止的政府規章目錄
1.北京市建筑企業和勘察設計單位聘用離休退休人員管理若干規定(1990年12月22日 市政府第40號令)
2.北京市執行《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的實施細則(1986年9月15日 京政發〔1986〕126號)
3.關于職工待業保險基金收繳辦法的補充規定(1987年4月2日 京政辦發〔1987〕49號轉發)
4.關于企業工人流動的若干規定(1987年11月13日 京政發〔1987〕143號批轉)
5.《北京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條例》罰款處罰辦法(1993年9月4日 市政府第12號令)
改按一般文件處理的政府規章目錄
1.修訂北京市電工管理辦法
(1963年6月28日 市星字第142號文件)
2.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實施細則
(1981年5月8日 京政發〔1981〕55號)
3.關于鍋爐壓力容器制造工廠安全監察暫行規定
(1982年8月1日 京政發〔1982〕90號)
4.關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施辦法
(1985年6月22日 京政發〔1985〕99號)
5.北京市實施《工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的若干規定
(1986年3月3日 京政發〔1986〕30號)
6.北京市實施《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
(1986年3月20日 京政發〔1986〕43號)
7.北京市國營企業使用農民合同制工人管理辦法
(1986年9月7日 京政發〔1986〕127號)
8.北京市執行《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的實施細則
(1986年9月15日 京政發〔1986〕126號)
9.北京市執行《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的實施細則
(1986年9月15日 京政發〔1986〕126號)
10.關于在北京市工業系統重點企業實行“先培訓、后就業”制度的若干規定
(1987年7月29日 京政辦發〔1987〕120號)
篇7
湖北枝江的“背包客媽媽”李俊麗是一位資深驢友,酷愛旅游。女兒出生后,她割舍不下孩子,同時也想繼續未完成的夢。最終,她決定帶著女兒一起旅行。10年間,她帶著女兒走遍了中國大部分城市,在路上,她和孩子一起成長,曾躺在山頂的雪地里看天,也曾待在珠峰腳下看云海。10年時間,母親不僅沒有缺席女兒的童年,反而通過另類的“富養”方式,讓女兒變得堅韌、果敢、多才多藝。2015年12月3日,由李俊麗和女兒共同完成的旅行游記《帶著女兒去云端》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不為生活犧牲夢想
1973年出生的李俊麗是湖北省枝江市人。初中畢業后,她在湖北宜昌開了一家小吃店。店里每天都有不少南來北往的客人,一邊做事,一邊聽著大家談論著各地的風土人情,李俊麗向往不已。1995年,李俊麗關掉了小吃店,轉而開了一家文印店。相比之前,時間要充裕得多,她決定出去走走。
第一次出門,李俊麗去了北京。那時,她身上并無多少積蓄,算是窮游。但即使這樣,一路上也玩得很開心。慢慢地她愛上了旅行,只要有時間,便會去一個地方待幾天。剛開始是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后來她又去了西部、東北等地。李俊麗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趁著年輕,把想去的地方都走一遭,這也成為了她此生唯一的心愿。
1999年,在朋友的介紹下,李俊麗認識了大學教師劉銘。結婚一年后,李俊麗生下了女兒劉娜。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李俊麗決定再度拾起結婚前未完成的夢,可孩子離不開她的照顧。思前想后,她決定帶著孩子一起旅行。
李俊麗的想法遭到了丈夫的反對:“孩子太小,出門不安全。”李俊麗說服丈夫道:“都說女兒要富養,可我覺得富養不一定就是要給她多么好的物質生活,而是從小就培養她的獨立意識和堅韌的性格。旅行,是最鍛煉人的過程。在路上,她可以看到她不曾看到的世界。你想想,孩子一旦上了學,就會有大量的課業負擔,到那時,她還有時間去嗎?心理專家也說過,帶孩子一起出游,哪怕是嬰幼兒期,都會在孩子的身體和心里留下旅行的記憶,對孩子情商的發展非常有好處。”劉銘最終被妻子說服,他只有一個要求,盡量選擇家周邊的一些城市。
2004年春節剛過,李俊麗就帶著女兒出發了。孩子說想要看雪,剛好湖南衡陽南岳區的衡山下了一場大雪,母女倆決定去那里看雪。一路上,道路濕滑很難走,李俊麗背著東西,只能叮囑孩子小心點。第一次出門,小劉娜對什么都感興趣,見著什么都要問,李俊麗總是耐心地給予解答。
可很快,孩子的體力便跟不上了。李俊麗便鼓勵女兒:“等爬到山頂,你就能看到最美的雪景。”母女倆一邊走一邊聊天,最終爬到了山頂。劉娜累極了,她躺在厚厚的雪地上,笑著對母親說:“媽媽,你看我像不像躺在白云上面。”孩子稚嫩的話語更像是一句禪語,那么富有詩意。“對,你自己看看藍天,是不是好像在飛?”跟著媽媽學,小劉娜閉上了眼睛,冰冰涼涼的雪觸碰到臉上一點都不冷,反而讓人心曠神怡。 李俊麗和女兒劉娜 女兒劉娜
在山頂上待了半個多小時,劉娜還不愿下去:“媽媽,原來爬到山頂能看到這么多好看的東西,幸好我們半路上沒下去。”李俊麗點點頭:“最美的東西總是在最后,堅持下去才能欣賞到。”到了山腳下,李俊麗帶著女兒去嘗了衡山的云霧茶。孩子小,還不能喝茶,但看著茶藝師們仔細泡茶,孩子看呆了:“爸爸每次泡茶,倒點開水就行了,原來泡茶還有這么多講究,我學會了,回去給你們泡。”喝著淡雅的茶,聽女兒嘰嘰喳喳地說著路上的事,李俊麗感到十分滿足。
回到家后,劉娜嚷著要給爸爸泡茶,她像模像樣地沖茶、倒茶。劉銘直夸孩子長大了,他沒想到一次小小的旅行,會讓孩子知道這么多,最重要的是,孩子那發自內心的笑容,像十月的暖陽,直直地暖到人心底。
讓記憶永遠留存
打這以后,只要有機會,李俊麗就會帶著女兒出門轉悠。后來孩子上學了,她就把旅行的時間定在節假日,這樣既不耽誤學習,也開闊了孩子的眼界。
2009年夏,母女倆決定去看珠峰看云海。聽說要去,劉娜興奮了好多天,為了增強體質,克服即將而來的高原反應,她給自己定下了詳細的健身計劃。在成都還好,到了拉薩后,母女倆都有了輕微的高原反應。李俊麗不擔心自己,只是擔心女兒,她提出要不就在拉薩附近走走,不去珠峰了。劉娜爬起來,搖搖頭:“媽媽,這點困難我能克服,你跟我說過,最美的風景總在最后,我肯定能堅持下去。”李俊麗只得同意,她陪著女兒在拉薩適應了好幾天,孩子才有所好轉。母女倆繼續往下一站趕去。
一天晚上睡覺前,劉娜神神秘秘地似乎在畫著什么。原來是她們一路上走過的線路圖。在重慶的地名邊上,孩子還畫上了火鍋,拉薩邊上寫著“此處有高原反應”。簡單的文字配上孩子可愛的圖畫,十分有趣。劉娜告訴媽媽:“媽媽,從現在開始,我想把我們去過的地方都記錄下來,等你老了,你翻出來慢慢看,這樣就永遠不會忘記了。”李俊麗看著女兒,欣慰地點點頭。“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她和女兒正在這樣做。
在布達拉宮前,劉娜坐在地上,感受著干澀的風,沉默地望著遠方。女兒平時是個話匣子,突然安靜下來,李俊麗反倒有點不適應,她拍拍孩子的肩膀,問:“怎么了?”劉娜指了指遠處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像個小大人似的說:“媽媽,你說她在想什么?看著她,我感覺這個世界都變得安靜,好像從心底生出一股力量,似乎什么都不怕。”女兒還小,不懂什么叫信仰,但是她能感覺到。這或許就是成長,就像竹子拔節,你看不見但能聽見“沙沙”的聲音。
說話間,劉娜從包里掏出紙和筆,說想要把這幅畫面記錄下來。干凈的藍天,潔白的哈達,轉動的經幡,一切都是那么和諧自然。女兒的畫很簡單,但李俊麗卻給了孩子大大的“贊”。
離開布達拉宮,兩人又去了附近的牧民家里,品嘗了酥油茶。晚上,兩人借住在了牧民家里。圍著火堆,聞著淡淡的牛糞味,劉娜怎么也睡不著了,她推了推媽媽:“老媽,你文字比我好,要不這樣,以后你用文字記錄,我用畫筆記錄,行不?”李俊麗答應了。此后,母女倆分工,一同記錄著路途上的點點滴滴。
離開的前一天,母女兩人去看了珠峰。珠峰離她們很遠,但似乎又很近,站在遠處,能感覺到那冰涼濕冷的風,遠處的云海層層疊疊,和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樣。劉娜怎么可能放過這大好的瞬間,她拿起畫筆就畫了出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永遠也想象不出這畫面有多美。女兒畫畫的同時,李俊麗也在筆記本上寫道:“站在這里,你能忘記一切煩惱,好像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出世的人。都說,珠峰的美不僅在于風景,更在于一種感覺,的確!云美嗎?美。雪美嗎?美。山美嗎?美。可沒有一種美,能美過那種飄然的感覺,它離你很近,又離你很遠。”劉娜看后“哇”了一聲:“媽媽,你都快成詩人了。”
回到家后,劉娜跟爸爸展示著路上的成果。一張張手繪的圖畫,就像是一個個“記憶地標”,啥時候翻出來都那么鮮活。
李俊麗發現,旅行不僅沒有耽誤孩子的學習,反而鍛煉了孩子,相比之下,劉娜比一般孩子堅強果敢,身上沒有女孩子的嬌氣,作文也寫得好。一次,李俊麗跟朋友聊天,朋友夸她說:“你可能是天底下最瀟灑的媽媽了,育兒、生活兩不誤。”李俊麗笑著回答道:“很多媽媽都可以這樣,我行你也行。不少父母都認為,有了孩子,就要整天和孩子綁在一起,其實完全沒必要,作為家長為孩子付出無可厚非,但不要為了孩子丟了自己,有時候父母犧牲越大,孩子的壓力也就越大。相比之下,孩子也許更喜歡能和他們一起成長的爸媽。”
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2012年春節剛過,李俊麗決定帶孩子去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漠河,體驗一下東北的年味。哪知沒有坐票,只有站票,這一站就是一夜,李俊麗怕孩子受不住,猶豫著要不要去。12歲的劉娜安慰媽媽道:“咱們聊聊天說說話,一夜很快就過去了,我肯定能撐得住。”在車上,劉娜反過來照顧起媽媽來,她從別人那要來一份報紙,墊在了過道邊上,讓媽媽坐著休息,而她自己,則跑去跟別人聊天了。一夜時間很快過去,劉娜還交到了兩個朋友。
在漠河,劉娜嘗到了正宗的大鍋魚,學會了剪窗花,過了一次地道的東北年。回家后,劉娜對媽媽說:“老媽,這次經歷也告訴我們,下次出門得提前買好票,訂好計劃,否則肯定會出差錯。”從那之后,每次出門前,劉娜都會訂好車票,做好各種攻略,儼然成了一個“小管家”,把行程安排得妥妥當當。
從4歲開始,跟著媽媽一起劉娜幾乎跑遍國內大部分城市,看慣了內地的風景,她想出國看看。2013年7月,李俊麗帶著女兒去了尼泊爾。各式各樣的神廟,讓劉娜好奇不已。她對媽媽說:“媽,你看這風景這么美,應該和別人一起分享。要不,我畫你寫,回去后傳到網上。”李俊麗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每天玩回來,她們都把游覽的風景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發到天涯論壇上。一張張精美的照片,加上樸實的文字,吸引了不少網友圍觀。
一次,劉娜把手機遞給媽媽,上面是死黨給她發來的一段話:“你去過的這些地方,我從來沒去過。可這并不是我最羨慕的地方,我羨慕你有一個好媽媽,她能陪你一起玩,陪你一起瘋,相比之下我媽媽比你媽媽累多了,可我們全家人卻不快樂,媽媽每次生氣的時候都會指責我:‘我為你付出這么多,你還不聽話,能對得起我嗎?’這些話讓我感覺好累。”在劉娜眼中,這位死黨成績好,性格好,看上去無憂無慮,原來心里藏著這么重的負擔。劉娜拉著媽媽的手,撒嬌道:“媽媽,幸好你沒有為了我放棄自己的夢想,不然我會內疚一輩子的。”李俊麗刮了刮女兒的鼻子:“這么做不僅是為了你,也是為了我自己,其實,媽媽能陪你的時間也就這些年,我不想錯過這一分一秒。”
從尼泊爾回來后,李俊麗陸陸續續上傳了幾十篇游記到天涯論壇上。許多網友紛紛跟帖留言,希望看到更多她們母女旅途中的故事。2013年11月,李俊麗在考慮許久后把丈夫和女兒聚到一起,開了個家庭會議:“我想把這10年的旅行經歷,寫成一本書,你們覺得怎么樣?”劉娜第一個舉手支持:“媽媽,我幫你,有啥需要我做的,樂意效勞。”丈夫劉銘也舉手贊同。在丈夫和女兒的支持下,李俊麗一邊打理著文印店的生意,一邊開始整理這幾年和女兒一起出游時所記錄的點點滴滴。
2014年5月,在整理照片和文字記錄了一段時間后,李俊麗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眼看女兒再過一年就要中考了,李俊麗想把這本游記作為女兒的升學禮物送給女兒。有了這個念頭后,李俊麗更加認真地篩選著10年中和女兒走過的那些地方。在整理編寫過程中,劉娜也毫不吝嗇地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旅途中親手拍攝、手繪的風景圖。她喜歡天空,所以每當看到天空中好看的云朵時,劉娜都會拍下。為此,李俊麗特意選取了8張女兒在不同時間不同城市拍攝的藍天、白云收錄在書中。
經過兩年的準備,2015年12月3日,李俊麗的《帶著女兒去云端》,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共有10萬余字的文字、400多張照片,收錄了3個不同時段、母女倆或結伴、或獨行的3段旅程。相比于媽媽的文字,女兒手繪的線路圖和明信片,更受讀者歡迎,雖然還未正式上架,但已預售出了好幾千本。
目前,女兒已經上了高中,開始了新的學習。母女倆相約,等寒暑假的時候,繼續她們未完成的旅行。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這或許便是最美的風景。
2016年1月21日湖北宜昌落雪,對于喜歡出游的李俊麗來說是心動的。雖然說年關將近,家里、店里的事務繁忙無法遠行,但卻并不妨礙她帶著相機將眼前的雪景一一記錄。調好自己喜歡的角度拍上一兩張雪后冬景,再配上一兩句人生感悟,這一天對李俊麗來說就是異常滿足。
(應當事人要求,文中除李俊麗外皆為化名。未經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載、上網。)
責編/畢春暉